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时间:2019-05-13 10:21:3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第一篇: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

摘要:个人信用具有担保、理财、放大个人投资和消费的作用。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刚起步,目前还存在许多问题,我们需从明确政府职能、建立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和失信惩罚机制入手,加快我国信用制度设。关键词:个人信用制度;个人信用评估机制;征信;失信惩罚机制;联合征信数据库 信用是市场经济的基石,个人信用制度是成熟市场经济的重要表现。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是从2007年7月1日全国首个关于个人信用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个人征信管理试行办法(颁布开始实施,为有效地防范和规避信用风险和稳定金融秩序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我国目前的信用观念以及信用关系的发展还基本上停留于社会道德的范畴,信用基础仍十分薄弱,信用制度发育程度低,信用缺失的事件屡见不鲜,如企业信用的缺失!非法传销的泛滥都是因为个人信用状况的恶化,同时也导致了个人消费信贷!助学贷款!银行卡的发放等个人金融业务难以展开的主要原因。因此,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不仅可以规范金融秩序,而且能够更好地激活个人消费信用!拉动我国消费市场,使我国的国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现状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然起步晚,但短短几年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比较好的政策环境。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信用中介制度”,“信用制度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等建议。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人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个人收入管理制度、2000年4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行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该制度的推行成为建立我国个人基本账户和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基础。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信息办于2()00年2月联合印发了《上海市个人信用联合征信试点办法》,这是国内

第一部联合征信的政策性管理办法,为联合征信 拟定了初步的法律框架。这一系列文件规定的 颁布对促进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和发展起 到了重要作用。

2、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个人联合征信开始起步。我国已有一些信用中介机构从事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业务,如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华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2000年7月1日,上海成立了全国第一家专业性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并正式开通了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首批110万上海市民的个人信用信息数据已进入服务系统的数据库。所谓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是指由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同年10月,大连、广州等市也相继建立了当地的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这些资信公司通过有偿采集个人资信信息、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自收自支模式的运作,基本形成了联合征信的框架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目前实现了银行、通讯、公用事业等部门的联合征信,为我国建设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和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协助商业银行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提高放贷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个人资信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开始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参考。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所掌握的个人资信资料开展个人信用评级,把个人信用能力引人到信贷管理中来。例如,中国建设银

行济南市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人和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形成十大指标体系,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将个人信用分为A、B、C、D四个等级,作为贷款的决策依据:另外,各信用中介机构也都根据自己的评估指标体系确定了自己的评级标准厂)这些各具特色的个人信用评级方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应用性,为统一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提供了可行的选择。

二、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离系统化和规范化的目标还很远,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进一步推进仍面临着不少问题与难点需要解决。

1、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运作不够规范。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规范化运作,是个人信用制度重要的微观基础。虽然我国相继建立了几家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但无论从影响还是规模上,还存在不少问题:首先,这些机构运作的外部关系尚未彻底理顺,个人联合征信缺乏制度保障。信用中介机构建立初期,业务的开展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政府、央行和各家商业银行的支持与配合,但从长期稳定发展的角度考虑,这种联系仍需加以明确,明确规定各机构在征信运作中的分工和职责,以保证信用中介机构独立、透明、公正的性质。

以上海资信有限公司为例,其外部关系涉及三家主体:一是行业主管部门—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和上海市信息办;二是董事会,由上海市信息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市信息中心、上海中汇金融外汇咨询有限公司、上海隶平实业有限公司等投资商组成;三是理事会,包括最初参与联合征信系统的巧家商业银行、上海移动通信、中国联通上海分公司、农信合作社等18家会员。主管部门用行政法规进行指导和管理,董事会代表投资人利益,而理事会则是具有行业协会性质的议事机构,负责协调与监管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业务、但由于各主体的利益取向不同,难免产生矛盾例如,政府部门看重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的公益性和制度建设;董事会期待着更多的投资回报,希望数据库的购买者越多越好;而理事会成员则注重数据安全问题,对过多的商业行为持谨慎的态度,上海资信有限公司既要维持正常的经营,又要顾及多方的目标和利益,运作起来难度较大。

其次,由于相关法律法规建设滞后,个人资信公司在征信业务的运作中,对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尚未引起重视。目前,上海资信公司采集个人可透支信用卡信息及贷款信息是直接从有关银行的信用部门登录的,但根据现行规定,个人信用档案暂不对个人开放个人不能查阅自己的信用档案,其真实性和可靠性本人无法获知作为这些信用活动的一方当事人,个人对这些信用信息的知情权没有得到有效确认。除此之外,对有关部门及资信公司提供的个人资信信息失真等问题也没有做出明确的规定,对个人合法权益的保护尚待加强。

最后,信用中介机构对征信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和创新能力普遍不足。他们所能提供的服务还仅处于信用报告的初级水平,信息查询品种单一,真正的信用评级业务并没有开展,各家机构还不能出具独立的、供市场普遍接受的信用评估结论及建议;个人资信信息整合、使用、修正的各项流程尚未建立,信用中介机构对征信市场的细分和优化还没有通过产品开发付诸实践。

2、个人信用评估缺乏统一标准在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个人征信数据源的内容、个人信用报告的格式、个人资质认证、信用等级评估指标以及征信数据库建设、信用管理软件开发等方面都涉及标准化问题我国个人信用评估虽已逐步开展起来,但实际工作中仍有不尽人意之处。一方面,各家商业银行对个人信用的评估自成体系,重复操作,相互之间难以衡量,各评估机构做出的评估结果大相径庭,可比性不强,不于个人信用体系在全国范围内推广,也不利于与国际同行业接轨另一方面,个人信用评估指标体系的设计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比如,根据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分行的《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个人的基本情况占将近1/3的权重,基本上没有个人资产和收支方面的指标,甚至没有个人信用状况的指标,这样做出的评估结果很难反映个人的信用状况另外,现行的个人资信评估存在严重的歧视倾向,如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分行出台的《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在“性别”这一指标中,女性信用的评分是2分,而男性信用的评分是1分,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而根据美国《平等信用机会法》,“授信人不得因信用申请人的性别、婚姻状况、种族、宗教信仰、年龄因素做出歧视性的授信决定”。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缺少一整套经过科学设计、严密论证、权威度高、可推广使用的个人信用评估程序和相应的评分模型,以保证个人信用评估的公开化、标准化和公平性。

三、规范和完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的密切合作,从各方面来解决法律、制度、操作层面的问题。

(一)建立完善的信用评估制度

个人信用评估体系的核心是由独立于市场之外的第三者,通过各种信用记录的收集、分析和保证措施,为客户提供信用信息和信用交易服务。建设的初步设想如下: 1.建立多种征信渠道,加快征信数据的开放与信用数据库的建立

征信首先要做的工作是,凡涉及个人信用的行业和部门,都必须建立起一套个人信用记录。一方面,要鼓励信用中介机构注重自身信用数据库建设,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要建立行业或部门的数据库,待条件成熟时,可将自建数据库中的部分内容提供给信用中介机构或与信用中介机构共享。个人信用评估公司作为第三方中介机构,通过某种形式与各方面建立起信息交换网络,建立庞大的数据库作为个人信用资料的储存、提供平台。鉴于具体国情,目前可由政府投资建设和经营征信数据库。随着时间的推移,政府要鼓励民间组织进入征信数据库的建设与经营,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不断完善征信数据库。为建立完备的数据库,要制定科学、严谨的个人信用等级评估办法。个人信用等级评估要严格按照科学、独立和 “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进行。2.建立个人信用管理系统 首先,“建立个人IC卡身份证信息查询体系。在社会公共意识还非常淡薄的环境下,强制性执行IC卡身份证信息查询体系是非常必要的。例如,在首次开设新的银行帐户、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企业应聘新的员工等必须使用个人身份证信息查询体系,查询个人信息状况”。其次,个人信用评估体系必须与身份证信息数据库结合起来,如果违背个人信用规章制度,应将此纪录保留在个人身份证信息查询系统内,一定年限后方可撤消,形成警慑作用。

3、建立健全的个人信用行业组织、中介机构社会信用体系比较完善的国家都有个人信用管理的行业组织,如美国有信用管理协会、信用报告协会、美国收账协会等。我国在个人信用制度建立的过程中,也应充分发挥个人信用管理协会的作用,开展个人信用管理与应用研究,提出立法建议或接受委托研究立法,提出有关个人信用管理法律草案,制订个人征信行业规划、从业标准以及行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建立科学的个人信用评价标准,协调行业与政府及各方面的关系,促进行业自律,加强行业从业人员的培训。

(二)尽快建立相关法律,规范个人信用制度 2002年1月,《深圳市个人信用征信及信用评级管理办法》正式实施,深圳市由此成为我国第一个为个人信用立法的城市。从我国个人信用的法制化程度来看,我国对个人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仍停留在地方性法规和规章这样一个较低的效力层面上,尚未制定出一部全国性的法律。由于缺乏全国性法律法规的支持,导致我国信用信息开放程度低,信用机构无法获得信用信息。尤其是存在于政府部门的信用信息,被与“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等纠缠在一起,信用专业机构无法获得可以公开开放以及能够通过正规方式和渠道获得的信用信息。如何建立与完善信用制度,迫切需要一部全国性的法律,对信用制度所涉及的各种社会关系进行全面规划和调整。欧、美等发达国家在个人信用方面的立法起步早,基本达到了规范化、规模化的程度。相比之下,我国在个人信用的立法环境与立法技术方面都显得不够成熟。我们认为,可以出台一部专门的信用制度管理基本法,同时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中关于个人信用制度的相关规定,使其协调统一,并改革完善与个人信用有关的配套制度。我国个人信用制度法制化的建立和完善可具体表现为三点 第一,制定一部信用制度管理的核心法规,主要内容包括:①对信用的基本概念、基本性质、内容和适用范围等方面做出明确界定;②对信用服务这一特殊行业的发展作出规划;③对个人、企业、信用中介机构、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相应的法律关系和权利义务做出规定;④对依据信用原则而发生的商业信用、银行信用等不同经济行为做出明确规定;⑤确立国家信用管理体制框架的法律规范;⑥对违反信用法律原则的违法行为规定具体的法律责任。第二,修改现行法律法规,使现行法律法规中与个人信用制度相冲突的部分得到协调和统一。这些法律法规主要涉及《民法通则》、《商业银行法》、《担保法》、《档案法》、《保密法》、《刑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三,改革和完善与个人信用相关的配套制度。具体表现为:进一步完善个人储蓄存款实名制度,实现全国银行间联网,实现个人资料信息共享;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和个人基本账户制度,推行个人支票、信用卡等新型结算工具,完善个人债权债务管理等;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允许个人在一定条件下进入破产程序,豁免其剩余债务,保障个人信用制度良好运行。另外,还应该建立个人信用担保、保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住房制度、医疗制度等相关配套制度。这些配套制度的完善是个人信用法制化申请人。三)依托联合征信数据库,建立失信惩罚机制

根据个人信用制度试点工作经验看,适用于失信惩罚机制的征信数据库的数据采集工作,最好是采用联合征信平台形式,它具有以下优点: 1.公正性。通过联合征信数据平台,能够大幅度提高征信数据的采集量,有助于对失信者的信用价值进行判断或量化评级。

2.信息完整性。大型联合征信平台,可以同时向若干“黑名单”公示系统提供数据支持。

3.经济性。政府政策支持的联合征信形式会明显降低采集征信数据的成本,从总体上减少设备投入。

4.合理性。从信息源角度看,可避免“黑名单”漫天飞的严重后果,有效减少不同征信机构对个人信用价值评价所产生的差异。

5.多功能性。对于一地的社会信用体系,联合征信平台不仅支持失信惩罚机制的运行,还可以具有支持企业征信系统、个人征信系统、征信服务体系等多种功能。如果某地政府有计划地建立当地的社会信用小体系,采用联合征信平台形式就具备了基本条件,余下的工作只是制订合理的使用或资源共享规则。

失信惩罚机制必须具备可操作性,最重要的环节是允许运营联合征信平台的机构能够采集到失信个人的不良记录,通过政府渠道和征信机构,合法地公示给有需要的授信机构。“最常被采用的`黑名单'方法,就是将个人的失信记录正确地列入`黑名单',向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进行`公示'。市场要求制作`黑名单'的征信机构,向所有的授信机构提供多种渠道、方便、快捷、价格低廉的查询。任何征信机构都有权力制作`黑名单',但原则是基于事实,最好只记录失信事件,不做任何分析和评价。不论谁制作和运营联合征信平台,都应该取得有监管功能的政府部门的合作和指导。征信机构还可以把个人信用记录很好的人列入`红名单',并向被列在`红名单'上的个人倾斜。各类授信人也可以考虑给`红名单'上的个人以各种优惠和奖励,降低守信者使用信用工具的成本”。

失信惩罚机制会对失信的个人进行经济性的打击,所以失信惩罚机制设计的各项措施要在法理上可行。既然是一种建立在法律基础上的惩罚机制,就要根据应达到的效果,解决好惩罚的方式、执法的各种措施、“量刑”的尺度。失信惩罚机制的“量刑”是基于对大众进行震慑和教育而设计的,同时,要在失信者付出惨痛代价后,给予失信者改过的机会。政府要指定专门的部门接受被处罚者的申诉,要求征信机构配合,制订限期复核有争议记录的制度。对于确有失信行为的个人,申诉受理窗口也要起到教育功能,辅导失信者重建信用。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政府要按市场规律启动失信惩罚机制,推动专业征信机构的发展。统一的政府行业管理部门既是失信惩罚机制运转的推动者,又是监督者,而专业征信中介机构是法律法规约束下的执法工具。个人信用制度是整个社会信用制度的重要内容,没有个人信用制度,市场经济便失去了坚实基石,就会残缺不全。因此,借鉴国外个人信用制度成熟经验,结合国内实际,及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提高个人的信用意识,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程度,从而加快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参考文献:

[1] 朱海燕.谈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问题.[J].山东工商学院学报,2013,(1)

[2] 赵怀勇.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与政策建议.[J].经济研究参考,2002,(17)

[3] 韩江峰.美国构建个人信用制度的经验与借鉴.[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9)[4] 孙 波.建立和健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想.[J].政策研究,2002,(12)[5] 吴君茂,张钢成.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制化建设.[J].发展探究,2006,(05)[6] 管 敏.对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研究.[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9,(11)[7] 江 海.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与对策探讨.[J].实践与思考,2004,(09)

[8] 孙裕君.建立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几点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2003,(05)[9] 刘 浩.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10] 宋兴胜.关于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03)

第二篇:中国个人信用制度研究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邱伟

1.3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意义

1.3.1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金融为轴心运转的,金融活动的实质就是 信用运动。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信用是一个人立足的基础,良好 的信用记录可以很便捷的得到消费信用的支持,而信用劣迹者会使 信用的提供者敬而远之。同时,严格的法制制度和社会准则,以及 由此形成的道德规范,都对每个人形成种种外部约束力,使违背诚 实信用的行为终身受害,使违约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其收益。当 这种个人信用成为全社会恪守的信用准则时就能建立起良好的信 用秩序,从而减少信用中的道德风险。市场经济的基础是信用制度,信用是交换的基础,因此发达 的信用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就是发达的市场经济。毫无疑问,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以发达的信用和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但 是,除了企业问、法人机构间的各种合约及各种信用往来以外,发 达信用的一个最重要特点就是“极致”到个人。没有个人的信用制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度,没有对个人提供信用支持的机会和规则,绝大多数消费者就永 远是无力的需求者。同样,政府的福利政策、政府对市场交易规则 的制定和秩序的维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经营性收入征税,以及 整个社会的安稳运行,都需要以个人信用制度为基础。随着市场经 济的发展,个人的经济活动会在多个层面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这 些都需要强有力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支持。因此,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1.3.2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目前我国正在大力提倡信用消费以扩大内需。信用是市场的 基本要素之一。信用消费作为信用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营 者或金融机构以生活资料为对象,向消费者提供的一种信用。西方 国家每年汽车销售若不采取信用消费的方式,销量要减少三分之 一。我国消费信用起步较晚,住房、汽车等消费信贷还不发达,规 模偏小,去年我国消费信贷仅为710亿元,占GNP比例不到1%,而美国同比为55%,我国香港为23%,韩国为11%。近年来,我国 居民收入以每年7.5%的速度增长,个人拥有的金融资产达到8万 亿元,居民个人拥有巨大的潜在购买力和较充分的偿债能力,因此,发展个人信贷消费成为国家激活经济的一个重要突破口。为此政府 连续出台了降息、开征利息税等一系列刺激居民消费的措施,各家 商业银行也推出了个人信用业务实施细则,但收效甚微,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个人信用是在没有个人信用基础的情况下推行的。要 激活个人消费信用,迫切需要建立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银行、商业企业、政府部门各项鼓励消费的政策就会在个人信用良好的居 民中加以落实,从而达到拉动需求、启动消费市场的目的。随着住房制度改革的加快,个人信用问题更加迫切推倒了前 台: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住房制度改革和住宅商品化的需要,是培 育以个人需求为主体的住宅市场的需要,更是强化银行信贷业务风 险管理的需求。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个人资产业 务和个人中间业务的开展,同时还可以极大地促进个人有形及无形 资产的评估、个人入股、自然人担保、个人参与股份制企业的资产 重组等活动,提高居民的投资收益。21世纪是信用经济,也是网络经济。电子商务的勃兴与发展 一定要以个人信用为基础。电子商务作为21世纪一种新型的充满 活力的商业模式渗透到国人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迫切需要建立和 完善个人信用制度。另外,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加之已推行的储蓄存款实名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制和建立个人账户体系,能够有效减少公款私存,为税收部门依法 征税和司法部门公正办案提供可靠的依据,从而达到增加我国的财 政收入,推动国民经济发展、深入开展反腐倡廉的目的。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2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面临的问题

2.1问题的表现形式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在现阶段实施起来依然困难重重,究其原 因,到目前为止,市场经济体制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相应的主客 观条件较欠缺,这些问题主要表现为: 2.1.1缺乏明确的个人信用记录 个人信用一般是通过记录建立起来的,没有记录就无法判别信 用的好坏。个人信用记录的基本内容主要有自然人的身份证明和个 人社会档案、个人社会保险、个人账户和收人来源、个人可支配的 用于抵押的资产组成。而在我国的经济生活中,居民个人的信用记 录普遍缺乏。目前尚无专门的公司对个人信用记录进行收集查询,各家金融机构、商业企业及公用事业单位对居民个人有关信用记录 的记载根本就没有,即使是发生信贷关系较多的各家商业银行也没 有对个人信用进行规范系统的记载,且各家银行的记录互相独立,缺少有效沟通,缺乏对居民个人信用完整的判断。没有信用记录的 保护,没有同业信用记录的联手,银行就无法避免信贷风险,致使 在一家银行欠账的客户,在另外一家银行可能照样给他开立新账户 并获得贷款。

2.1.2缺乏建立个人信用记录的相关资料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信用活动主要表现为一种借贷资金的 价值运动形态,即借贷关系及其衍生出的各种复杂形式,因此得到 或提供信用必须满足三个基本的条件:借款人的品质、偿还能力和 担保品。与此相适应,个人信用制度的基本内容主要由自然人的身 份证明和个人社会档案、账户和收入来源及个人可支配的用于抵押 的资产所组成。但在我国现阶段,绝大多数居民能够提供的信用文 件为,一是身份证和户籍证明,二是所在单位的人事档案,三是个 人存单凭证和实物资产。前两项都不具备经济担保性质,只有第三 项与经济有关,而它只能提供个人的存款余额和实物,这些数字既 不能证明个人收入的多少、来源及可靠性,也不能提供个人以往的 信用记录,更不能据此计算个人及家庭的总资产。我国还未建立个 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有关个人的社会 信息资源分散在派出所、街道、单位、税务、工商、医院、银行、证券、保险等各部门,没有个人或家庭的资产负债表,对个人的现 金收入、支出、个人债权、债务的分布等无系统的数据资料和报表,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缺乏个人资产评估的基础数据和基本标准,无法形成统一的个人信 用档案,对个人的信用评估也无从下手。目前西方国家个人消费信 用占信贷比重普遍在30%以上,而个人信用相关资料的有无和齐 缺是能否得到银行信用贷款及分期付款优惠的先决条件,堪称一个 人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通行证”。因此,完备的个人信用记录的 相关资料是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基本前提。

2.1.3缺乏专业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 入世后建立个人信用制度面临的另一个难题是:缺乏对个人信 用记录进行系统整理搜集,并对金融机构、商家及公用事业单位提 供查询服务的专业信用评估机构,如工商、税务、单位、银行、保 险、街道等政府及社会机构控制或管理的征信数据全面解禁,并使 其商业化。目前,深圳各家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为发展信用卡业务 和保险客户,纷纷各出奇招,或去单位进行信用调查,或通过居委 会、社区管理处进行家庭走访。然而,由于缺乏集中统一的专业化 的个人信用评估机构,各家银行、保险的记录互相独立,对个人信 用记录缺乏规范系统的详细记载,没有有效的沟通,信息资源不能 共享,必然缺乏对居民个人信用完整的判断。

2.1.4缺乏成熟的市场环境 首先,我国现阶段居民收入尚未完全货币化,包含从分配住房 到各种实物分配、福利等许多非货币的成分,此外还有许多灰色收 入甚至黑色收入,使个人财富无法做到真实透明。其次,我国幅员 辽阔,各地的经济发展不平衡,人均收入差别也很大,不利于制定 统一的信用标准。此外,缺乏必要的信用担保制度。我国目前已有 的担保法规尚缺乏针对个人信用的相关规定,消费者在申请个人信 用时很难选择有效的担保形式。此外,由于房地产二级市场发育滞 后等原因,抵押的住房产权难以实现,不能为银行提供有效的风险 保障。

2.1.5缺乏法律、法规及配套政策的保障 如个人破产制度、社会保障制度、财产申报制度等尚未出台。由于未建立个人财产申报制度,个人及家庭的收入状况不透明,不 但隐藏着严重的法律与道德风险,同时也使个人资信评估难以向国 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等推广。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2.2问题的形成原因

2。2.1社会经济的历史背景 欧美国家个人信用制度和信用消费产生的经济背景是比较发 达的资本主义工业化时期,其间虽有经济盛衰的曲折发展,但经历 了上百年市场化充分发展的过程,已建立了比较完善的经济体制以 及拥有市场化了的社会环境和社会心理,整个社会对于信用经济和 个人信用消费市场成分的适应性比较强。而我国的社会经济历史是 从封建经济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基本 上还是属于农业经济型国家,经济基础薄弱;建国后长期实行的是 计划经济,80年代以来的改革开放,逐步推行市场经济,但前后 时间只有20年,市场经济初见雏形,在诸多领域的运行中仍是计 划与市场模式并存,各种经济利益关系尚未理顺,长期的计划经济 体制所形成的矛盾不仅在生产环节,而且也在消费环节中表现出 来。同时,与发达国家相比,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社会经济实 力和国民财富积累还很少,消费市场相当不成熟,在这种社会经济 历史背景下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其难度不应忽略。

2.2.2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 传统文化和消费观念对个人信用制度的发展乃至经济发展的 重要性不容忽视。J下因为人们的观念没有彻底转变,而直接影响到 信用制度发展和经济发展。中华民族崇尚节俭,自食其力,量入为 出,在这种历史文化背景中形成了与西方人截然不同的生活习惯和 消费心理,重视财富的积累而非信用的积累。尤其是目前预期收入 不确定性加大,而同时因教育、养老、失业、医疗等各类体制改革 使预期支出增加的情况下,更具有这种现象存在的合理性。由于缺乏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而且居民的收入中相当一部分 属于隐性收入,透明度不高,银行无法清楚地掌握居民收入的实际 水平,同时对居民未来预期收入缺乏有效的跟踪调查,缺乏有效的 风险防范措施,从而加大了信贷消费的经营风险成本,导致现在信 贷消费申请条件限制多、手续繁杂、程序多、收费高现象,使很多 消费者望而却步,阻碍了信贷消费的J下常发展,也影响了个人信用 制度的推行。以辽宁省为例,1999年底,辽宁省各项消费贷款总 计54.6亿元,到2000年底,辽宁省各项消费贷款总计194.4亿元,年净增i39.8亿元,比上年底增长256%;到2001年11月增加到 303.2亿元,年净增108.8亿元,比上年底增长55.97%。我国消费 贷款尽管已初具规模,截止到2000年底,我国消费贷款余额已达

我嗣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4500亿元,但无论是数量上还是占贷款总量的眈重上都与西方发 达国家相距甚远。美国的消费贷款在1998年就已达11620亿美元,我国目前消费贷款的总量仅为美国的十五分之一;西方发达国家 中,消费贷款的比重一般在30%以上,日前我国消费贷款占贷款总 量的比重尚不到10%。这说明我国消费贷款规模相对较小,发展潜 力巨大,而发展我国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就迫在眉 睫。

2.3问题的理论解释

2.3.1节俭反论 对下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是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信贷 消费涉及两个理论问题:一是“节俭反论”,二是持久收入/生命周 期假说。先看第~个问题。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人们的收入无非有两 种用途:一是消费,二二是储蓄。而传统经济学家认为储蓄又可以转 化为投资,储蓄的增加可导致投资的增加,进丽使经济增长、人们 的收入进~步增加。故而,在传统经济学家看来,储蓄即“节俭” 是~种美德,而消费即“浪费”则是一种罪恶。然而,现代经济学根据凯恩斯的投资乘数理论认为,消费增加 也与储蓄(投资)增加同样具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因为,消费 增加会使商品的销售量增加,从而带动投资增加,进而带动经济增 长和人们收入增加;相反,储蓄过分增加却阻碍经济增长和收入增 加,因为储蓄增加在一一定情况下会使商品销售量减少、投资萎缩、增长减慢和收入减少。因此,节俭这个传统的“美德”反倒会成了 现代的“罪恶”。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节俭反论”。传统经济学家认为经济一般处于充分就业的条件下,因而节俭 或较少的浪费意昧着较多的投资:现代经济学家贝f』认为经济~般处 于小于充分就业的条件,即存在资源过剩的现象,因而消费意味着 可以刺激较多的投资。西方国家正是这种理论的倡导者和实践者。美国新经济的发展~方面是靠高新技术、知识经济和信息经济的推 动,另一方面是靠扩大消费(高新技术最终也要转化为消费者的消 费)、信用消费来支持,并且,这已成为市场经济发展的一种规律。

2.3,2持久收入/生命周期假说 再来看第二个润题。既然消费是增长的巨大动力,信贷消费是 经济增长的加速器,那么,这种信贷消费的基础是什么?消费是收入

lO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的函数,消费的增长取决于收入的增长,这里的“收入”是指什么样 的收入昵?经济学对此有不同的解释。弗里德曼的持久收入理论将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分为暂时收 入和持久收入两种,前者是暂时的、偶然性的收入,后者是可预料 的长期收入,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收入等于暂时收入加上持久收 入:与此相适应,也把消费者的消费分为暂时消费和持久消费两种,前者是非经常性的、不在计划之内的消费支出,后者则是正常的、计划之内的消费支出,消费者在某一时期的消费等于暂时消费加上 持久消费。根据这一理论可以得出:第⋯,假定某些人的暂时收入 是正值或负值,某些人的暂时消费是正值或负值,但就整个社会来 说,可假定暂时收入和暂时消费的平均值都等于零,因此,平均收 入应等于持久收入的平均值;第二,现期收入与持久收入不同,前 者在一生中可能有较大的变动,后者则是一个常数;第三,暂时收 入与暂时消费之间、暂时收入与持久收入之间、暂时消费与持久消 费之间都不存在固定的比较关系;第四,消费者的消费支出主要不 是与其现期收入有关,而是与其持久收入或未来收入有关。持久收 入理论可作为信贷消费的依据。莫迪利安尼的生命周期理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这一理论的基 本原则是,个人现期消费和储蓄取决于个人现期收入、预期收入、开始时的资产和个人年龄大小四个因素。莫迪利安尼在研究消费者 一生不同阶段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时发现,人的一生在少年、壮年、老年三个不同阶段的消费由不同的特点:在少年与老年阶段,消费 大于收入:在壮年阶段,收入大于消费,这一阶段多余的收入用于 偿还少年时期的债务或用于养老。生命周期理论假定,消费的变化 同人的一生不同阶段、尤其是一生的财产之间有着必然的联系。一 个人即使没有收入,但只要有财产就可以进行消费:如果财产达到 一定的数额,就町以不断进行消费。因此,个人的消费支出同其财 产水平之问保持着稳定的比例。持久收入理论和生命周期理论给人以启示,也为信用消费和个 人信用制度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一,既然现期收入不是消费水平的 唯一决定因素,因此信用消费不仅要考虑现期收入水平,而且同时 应考虑其持久收入水平,从而使其消费更有“信用”:第二,由于生 命周期具有不同阶段,因此对壮年人可多给与信贷消费的便利;第 三,由于个人消费支出与财产水平之间保持稳定的比例,所以对有 一定

财产的老年人也应给与相应的便利;第四,对个人收入水平、财产水平必须建立完整的个人信用制度,即考核指标体系,跟踪考 核,并有惩罚措施;第五,健全的个人信用制度是使消费者保持稳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定的消费增长水平,从而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稳定器和加速 器。我国个人信用韦4度发展中的问题已抑制了我国扩大内需、刺激 经济增长的宏观策略的效用发挥,必须尽早完善个人信用制度,推 动信用消费和经济发展。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3个人信用制度的国际经验

3.1美国的个人信用制度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而信用则是社会生活的核心,市场 经济在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信用经济、契约经济。美国是世界上信用 交易额最高的国家,也是信用管理行业最发达的国家,其信用交易 和信贷消费总额每个月在2 0 0 o亿美元以上,其中包括工商信 用、消费者信用和其他消费信贷。通常,人们将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运转良好和市场信用交易健康增长的国家称为“征信国家”。在全 球征信国家中,美国以其完备的信用管理体系而为其他国家所效 仿。美国个人信用管理有以下几个非常显著的特点: 3.1.1个人信用记录公开化 在美国,每个人都有一个终身无法伪造的社会安全号,政府部 门、银行与公司客户都可以通过这个号码在网络上查询公民的信用 记录。当一个人的信用不良时,其记录上会有所显示。当个人信用 破产时,他不能出国旅游,不能使用信用卡,不能享受贷款服务,不能购买高档商品。这种信用公开化使居民的任何个人收入都置于 银行的监督下,个人的财产资信情况如何,通过银行检索就一目了 然。这不仅可以杜绝灰色收入,还有助于防止贪污受贿,遏制腐败。

3.】.2强化债权保护 信用关系是借贷活动中结成的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关系,因此,确保信用关系中债权人的权益不受侵犯,并强制债务人履行其偿债 义务是维护正常信用关系的基本日U提。如在美国申请买房子,一般 都要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也就是说,金融机构向个人买房提供财 政支持,以鼓励住房消费,带动住房建设,刺激经济繁荣。住宅抵 押市场是美国政府干预最大的一个领域。若抵押人不能按时支付贷 款,抵押权人(即银行)有权启动房屋拍卖程序,拍卖房屋变现的 资金优先偿还债权人。

3.1.3监控银行风险 现代信用体系的核心是银行信用。美国对银行业的风险监控主 要内容包括:管理水平监管、贷款监督、保持足够资本的监督、资 产流动性监督、风险集中管理。

3.1.4信用管理相关法律法规完善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构建问题研究

扩大成熟且健康的市场信用交易,是建立在国家信用管理体系 之上的。而国家信用管理体系的支柱之一,就是完善的信用管理相 关法律法规。美国有效的基本信用管理相关法律共有1 6项,可分 为两类:一类是与银行相关的信用法律,主要在于规范商业银行的 信贷业务;另一类是与非银行相关的信用法律,主要在于规范信用 管理行业。因此,美国的主要执法机构也按照银行和非银行分为两 类:银行系统的执法机构包括财政部货币管理局、联邦储备系统和 联邦储蓄保险公司;非银行系统的执法机构包括联邦贸易委员会、司法部、国家信用联盟管理办公室、储蓄监督办公室等。广泛使用支票和信用卡,借贷消费,让银行在普通人的生活中 发挥更大的作用,让银行成为整个消费生产的润滑剂,这是市场经 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出现的趋向。美国信用管理的做法和经验值 得我们借鉴。

第三篇:我国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及其意义 论文

我国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及其意义

赵洋2010117522对外汉语专业人文学院

摘要

个人信用制度是市场经济的基础,也是市场经济秩序的保证,建立个人信用制度能够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全发展,尽管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传统文化的主流,但在当今社会转型时期,失信现象却很严重,已成为制约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瓶颈”,因此个人信用制度在我国的全面建立已经成为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个人信用;法律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

引言

随着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高度发达,信用的地位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规范市场交易秩序,保障市场安全,信用的这种价值特性使得它从一开始就成为商品社会的一个重要法律问题。

个人信用制度是指为证明、解释和查验自然人资信而建立的一系列具有法律效力的文本资料和行事规则。有了较为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实现个人信用活动的动态登记、评估及信用风险的预警和转嫁,银行就能根据客户信用的历史记录、自我评估或请专业评估机构评估取得消费者的信用状况,确定客户的风险承受能力,然后予以决策,从而有效预防或消除消费信贷风险。

目前,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尚处于起始阶段,企业信用制度、个人信用 制度都有待建立。近两年,我国在拓展消费信贷业务过程中,人们普遍认识到个人信用制度短缺是最大的瓶颈。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也是法制经济。因此,信用原则的普遍履行要靠法律来保障,不仅包含着道德、精神、素质等方面的要素,而且具有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律原则,只有科学完备的信用体系,才能保证市场经济中资源配置功能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所以说,完善法律法规是建立个人信用体系的基本保障。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与存在问题

(一)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现状

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建设虽然起步晚,但短短几年已取得了明显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

几个方面。

1.个人信用制度建设有比较好的政策环境

中国人民银行于1999年3月颁布了《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明确提出了“逐步建立个人消费贷款信用中介制度”,“信用制度是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发展的重要条件”等建议。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确定了“建立法人对支付个人收入的申报制、个人收入申报制和储蓄存款实名制”等个人收入管理制度。2000年4月1日,我国正式颁布实行了《个人存款账户实名制规定》,该制度的推行成为建立我国个人基本账户和个人信用资料库的基础。

2.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中介机构,个人联合征信开始起步

我国已有一些信用中介机构从事个人信用调查、评估业务,如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中诚信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华安信用风险管理有限公司等。所谓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是指由第三方信用中介机构将分散在各商业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的个人信用和信誉信息汇集起来,进行加工和存储,形成个人信用档案信息数据库,为银行和社会有关方面系统了解个人的信用和信誉状况提供服务。同年10月,大连、广州等市也相继建立了当地的个人信用服务中介机构。这些资信公司通过有偿采集个人资信信息、向社会提供有偿服务、自收自支模式的运作,基本形成了联合征信的框架。如上海资信有限公司目前实现了银行、通讯、公用事业等部门的联合征信,为我国建设个人信用联合征信体系和健全个人信用制度积累了实践经验,协助商业银行有效地防范和规避金融风险,提高放贷效率发挥了重要作用。

3.个人资信评估工作逐步开展,开始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参考

各商业银行纷纷利用所掌握的个人资信资料开展个人信用评级,把个人信用能力引入到信贷管理中来。例如,中国建设银行济南市分行出台了《个人信用等级评定办法》,将借款申请人的年龄、学历、职业、家庭收入和家庭资产等信息资料汇集起来形成十大指标体系,对不同的指标赋予不同的分值进行量化处理,从而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资信状况进行综合评价,最终将个人信用分为A、B、C、D四个等级,作为贷款的决策依据。

(二)当前我国信用制度存在的问题

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现状及滞后表现总体而言,我国的个人信用状况不容乐观,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居民个人的信用观念淡薄。

传统经济体制下,个人信用是以企业信用为特征的,而企业信用则是以国家信用为后盾的,国有银行同国有企业之间俩权债务关系又是同一所有者的不同代理人之间的经济关系,由此导致的主体产权不明使得独立的信用主体身份难以平等,进而导致个人信用观念淡薄,加之社会上一些不法分子的非法信用活动,严重阻碍了人们信用观念的建立。

2、缺乏客观可靠的个人信用资料。

在我国现行体制下,所能提供的有关居民个人的信用文化主要有身份证、所在单位人事档案及个人存单凭证、有价证券和实物资产。其中大部分只能说明居民个人的自然状况,而不具备经济担保性质,不利于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零售业务,同时由于我国居民收入尚未实现货币化,导致一些数据失真,而且也不能完全提供个人以往的信用记录,这些都使得银行零售业务的开展受到限制。

3、信用界定技术手段落后。

目前我国居民在各家银行的经济活动与各自的身份尚无内在联系,金融同业之间更无居民个人信用网络资源共享,而且没有建立起居民个人信用征信体系及机制,使得消费信贷的风险加大。同时,我国信用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信用评估技术落后,所有这些缺陷都极大地限制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降低了扩大内需政策的效力。

4、信用立法工作滞后。

首先,我国目前的担保法没有对消费信贷做出相关规定,各家银行的有关规定缺乏统一性、权威性及可操作性。其次,有关信用制度的相关法律几乎是空白,信用活动无法可依,信用经济活动中的操作没有明确的操作规则及法律规范与保证。再次,市场上缺乏消费信贷中介机构,缺乏有效的为银行提供风险保障的变现市场,风险转嫁机制不健全。

二.如何建立适合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个人信用制度

(一)加强政府宏观指导,充分发挥其独特的社会统筹作用

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一项涉及全社会各经济主体和人文社会团体的配套性系统工程,一般来说,需要长期的积累和规范才能走上正途。从国际经验和历史发展来看,无论是西方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个人信用制度的建设都是在政府的指导下开展的,都离不开政府的作用。像我国这样一个长期缺乏科学的、正式的信用制度约束的发展中国家,要在短期内建成较为完善的信用体系必须由政府协调运作,强力推动,应选择的模式是“政府指导,市场运作”。

在个人信用制度的健全和完善过程中,政府的特殊作用主要体现在立法和执法两个方面,具有制度的制定者、良好环境的提供者、法规制度的管理者和执法者等“多重角色”。立法主要是制定并完善与信用体系建设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执法主要是依据信用管理的相关

法律对个人信用体系进行监管。政府除提供公共服务之外,一般不应直接介入由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发挥作用的领域,以防止政府作用的越位。西方发达国家的个人信用制度都是在法律的严格规范之下,依靠政府部门的有效监管、市场经济的自我调节机制以及信用服务行业的自律,形成相互制衡的统一体来有效运作。这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为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建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作用。

(二)加强诚信道德教育,构建具有时代特性的诚信文化

一是要从培育诚信文化着手,加强我国市场主体和公民的信用观念和信用意识的教育,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素质,这是建设个人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关键所在。要逐步在全社会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和谐的内生动力和提高整体竞争力的基础性工程和“软实力”,为维护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改善政务、法制、市场、人文和生活环境提供根本性保障。

二是要加强现代信用理念的舆论宣传工作,利用多种多样的宣传形式,在全国大张旗鼓地开展“信用中国”系列教育活动,并把它作为我国改善人文环境和投资软环境建设的中心工作。

无论从社会伦理道德的层面来说,还是从建设法制社会的层面来说,一方面,法律是以道德正义为根基,包含着最低限度的道德要求,建立在公平合理的道德基础之上,其内容本身贯穿着道德性、体现着伦理性。另一方面,伦理道德始终是法制作用发挥的基础和保障。实际上,在我们的法制体系中,诚信伦理化建设不仅仅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外在保障,更是法制建设本身的价值取向和内在要求。

(三)加强信用理论研究,完善个人信用评估制度

个人信用评估是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重要内容。个人信用评估是指通过使用科学严谨的分析方法,综合考察影响其信用状况的主客观因素,并对其履行信用的态度、意愿和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判断和评价。搞好信用评估有利于促使个人在市场经济活动中更加重视自身信誉的表达和价值体现,是金融机构和商业交往进行信贷业务的必要参考指标,也是对个人行为的社会综合鉴定。

从国内外信用制度的发展情况看,不论是个人信用信息的采集和记录,还是信用数据库的建立,并对个人信用信息和行为进行评估,都需要科学化、规范化的运作,才能为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市场经济发达国家,个人信用评估一般采用百分制的方式进行评定。这种方法具有直观、具体、量化比较的特点,目前我国的专业部门和研究机构也都倾向采用百分制的方法。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的重要意义

(一)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

信用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构成要素,现代市场经济不仅有着完备的信用形式、发达的信用工具,而且有着健全的信用制度和规范的信用关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同样要以发达的信用和完善的信用制度为基础。发达信用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信用“极致”到个人。这是因为,在社会经济生活中,个人是最基础的行为“单位”,企业、政府等都可以看成是建立在某种契约基础上由个人结成的组织,其各种行为活动都是通过个人的行为来实现。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个人的经济活动会在多个层面以多种方式表现出来,这些都需要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支持。因此,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将作为市场重要主体的个人信用进行准确的评价和披露,有助于提高个人的履约和守信程度,进而提高全社会的信用程度,促进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

(二)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维持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保障

目前,牵涉到个人不良信用记录的现象已经深入到我国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恶意购房贷款、助学贷款、信用卡恶意透支、手机恶意欠费等,这些事件严重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个人信用制度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和社会准则,以及由此形成的道德规范,对每个人形成种种外部约束力,使违背诚实信用的行为终生受害,使违约所带来的损失远远大于收益,从而使个人信用成为全社会共同遵守的信用准则。另外,政府对市场交易规则的制定和秩序的维护、个人所得税的征收、经营性收入的征税以及整个社会的稳定运行,都需要个人信用制度对社会个体的内在约束。因此,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成为我国社会信用管理体系所面临的紧迫课题。

(三)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扩大内需的迫切要求

目前国内正大力提倡信用消费以扩大内需。为此,中国人民银行连续颁发了多项促进居民信用消费的政策和措施,如1999年3月发布的《关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指导意见》等,各商业银行也相继推出了个人信贷业务实施细则。然而从实际情况来看,效果并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是现行的个人信用消费是在没有完善的个人信用制度的情况下推行的,一方面诚实守信者的个人信用资源得不到社会尤其是银行的承认;另一方面,由于缺乏完整的个人信用资料,银行难于对个人信贷风险进行准确的评估和管理,不得不设置很高的贷款门槛,阻碍了个人消费信贷的增长。因此,开展个人信用调查已是银行开展个人消费信贷业务,实现经济高速增长所必须突破的瓶颈。

(四)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我国融入国际社会的现实需要

我国已经加入WTO,这表明我国必将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面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发展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将是严峻的。建立完善的信用制度是与国际接轨,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最根本、最基础的方面。

结论

我国经济要快速健康的发展,就要有健全完善的个人信用体系,这是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还非常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因此,我国个人信用体系的健全和完善需要我们一步步去探索,去完善,借鉴国外先进经验,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快速的发展而服务。

参 考 文 献

胡维熊.企业信用管理理论和实践.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吴钦春.对建立我国社会信用体系的若干建议.

杜金富.正新理论与实践[M]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宋兴胜. 关于构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吴玉霞.建设中国个人信用制度.

桂咏评.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思考.

胡梅.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问题及政策建议.

张晓晖.关于进一步完善个人征信体系若干问题的思考.

二O一二年 四月

第四篇: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生态环境问题

当前我国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正在迅猛发展,加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影响,如何统筹城乡和区域的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发展成为我国发展中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和新挑战。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成为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重要途径和战略举措。直接关系到整个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但到目前为止,新农村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却越来越突出,逐渐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自然资源与环境因素的总称(即生态系统),一般指水资源(水环境)、土地资源(土地环境)、生物资源(生物环境)以及气候资源(气候环境)。生态环境建设是指水、土、气、生等自然资源(或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目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现状及其所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环境问题严重。

针对目前的情况来看,农村生态环境中的土地资源污染主要有两方面问题,一是耕地面积的减少,二是土壤肥沃力下降。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农村地区为了发展自己的本土经济,不惜代价引进了大量的厂矿企业和乡镇企业,有的农村还建立了大面积的工业园。这使仅有的耕地面积不断缩小,而单位耕地上承载的人口却不断增加,由此土地和人口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剧。另一方面,水土流失、粗放耕作、农田污染、有机质不能还田、不正确的土壤耕作等造成了土壤肥沃力的下降。我国又人多地少,化肥、农药的施用又是提高土地产出水平的主要途径,加之蔬菜生产发展迅猛,使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施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大的国家,土壤肥力不断下降。

(二)生活垃圾和废水污染情况严峻。

农村不像城市有统一的市貌规划,农民建房、乡镇企业布局都是比较分散而且杂乱无序。据测算,全国农村每年产生生活垃圾约218 亿t,生活污水约90 多亿t,绝大多数没有处理,生活污水和垃圾随意倾倒、随地丢放、随意排放。而且绝大部分农村并没有污染治理设施,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各种废弃物随意抛散,垃圾“围村塞河堵门”现象已经成为令农民头疼的“公害”。再加上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排放的畜禽粪便更是给农村的生活垃圾“雪上加霜”。目前农村的水污染也相当严重。据统计,绝大部分农村的饮用水从未经过检验,目前全国共有3.2 亿人用水不安全,不少地区的农民饮用高氟水、高砷水和苦咸水,大多数村庄没有排水沟渠和污水处理系统,每年有超过2500 万t 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进入地下水系统,使农村聚居点周围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

(三)农村生态环境中能源消耗严重,能源建设滞后。

在农村,由于农民的环保意识薄弱,村干部又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增长,所以对能源节省和再利用方面做的远不到位。而且广大农村做饭仍以烧柴为主,大量砍伐和使用薪柴,不仅破坏了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同时造成大量污染,滑坡、泥石流加剧,严重地影响了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四)农民环保意识环节薄弱,过于追求短期效益。

在农村,多数农民认为“知识无用论”。许多孩子不上学或被迫辍学跟着家长外出打工或自己外出打工,农村孩童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少,文化知识低。生态环境破坏,土地、水源地减少,土壤、水源污染。农民的身体健康受影响,生活水平不升反降。

我认为,面对我国目前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上述一系列问题,我们在发展过程中要坚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重视农村生态环境基础体系的建设,规范农药、化肥的使用。要加快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要严格控制饮用水、食品工业用水、农田灌溉水的相应质量标准,防止污染物侵入造成危害。另外,在村镇环境规划及综合治理过程中,要防控生产污染、生活污染、强化垃圾回收等,还要抓好改善能源结构、发展沼气、生态养殖场建设、有机食品生产等工作。通过实施生态农业,合理规划与开发农业资源及利用方式,控制生产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问题,建设我国农村良好的生态环境。

第五篇:探索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探索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中的促进作用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70岑建军

摘要:信用制度建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既需要企业、单位、社会中介机构、个人的积极参与,也需要社会、舆论的有效监督,还需要政府的制度约束和监管给予充分保证,尤其地方政府在构建信用制度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这种促进作用来自于地方政府为金融市场创造的客观环境的合力因素。关键词:信用制度;地方政府;促进作用

一、政府在信用制度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市场经济是经济主体之间互利交换、实现社会分工协作的经济体系。交换行为的成立,都是以进入市场的各个主体之间达成某种共识、共同遵循某种制度规范为前提的。如果没有制度的规范,交易的一方很可能运用强权优势,掠夺弱势一方的利益,形成不公平交易。另外,任何交易都是有交易成本的,当交易成本大于交易收益时,交易活动就难以进行,这就需要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来降低社会成员之间的交易成本。因此,为保证契约有效,合作与交易顺利进行,促进信用秩序的建立,政府的制度安排是关键的。制度经济学认为,制度是关于交易活动的规则,制度通过界定和限制交易主体的选择,减少交易活动的不确定性,从而降低交易成本,使来源于交易活动的潜在收益成为现实。

二、政府的监管能够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

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发挥着积极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用。作为宏观调控主体,政府通过颁布法律、法规、制定政策等方式实现对经济的指导;作为市场监管主体,政府通过规范各类经济主体的行为,限制各种不正当的经济行为,创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政府的有效监管可以引导市场主体采取守信行为,惩戒失信行为,营造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确保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政府在培育信用体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信用体系的培育是一个相当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的不完善性可能产生消极作用,因此政府的作用尤为重要,特别是在经济转轨时期。市场经济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单纯依靠市场的力量难以建立完善的信用体系,还必须借助政府的力量。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的推动是构建完善和发达的信用体系的核心动力,无论是信用评级体系、征信制度的建立,还是政府信息的披露、社会信用

中介机构的培育等,都离不开政府的制度供给和积极推动。

四、政府信用本身是社会信用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信用是由政府信用、企业信用、个人信用等组成。政府既是市场规则的制定者,又是市场规则的执行者。因此,政府信用对社会信用起着导向作用。政府若带头遵守诺言、讲信用,则可给企业和社会带来良好的示范效应;反之,政府无信,市场主体也会加以效仿,无信行为将受到鼓励,会对整个社会的信用产生恶劣的传导作用。它损害的不仅是个人或部分人的利益,也不仅是政府的信用形象,而可能会导致整个社会陷入信用危机的恶性循环中,成为社会信用恶化的“催化剂”。另外,政府失信会降低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度,必然引起政府权力合法性的危机,从而动摇政府统治的基础,加大“政府失灵”,从这个意义上说,政府信用的降低乃至丧失是产生社会信用危机的根本因素。因此,政府行为示范直接影响社会信用秩序。

五、政府直接介入信用关系也能够成为金融市场的桎梏。

1.政府直接安排信用关系可能带来较大的负外部性。作为政府的代表一政府官员本身具有权力意识和绩效偏好,为了赢得选票、提拔、升迁,他们在解决问题时,自然会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要求行事,而不是将信用原则放在第一位。没有尊重信用关系的法律地位,交易双方实际并未承担交易成本,而是由国家承担。其最大的缺陷在于破坏了经济运行的信用基础。会使很多债务人错误地认为,国有企业和国有银行都是国家的,欠债不还是“天经地义”的。导致恶意拖欠、逃废债、悬空债权等现象普遍发生。容易使权力渗透进入市场,产生巨大的“寻租”空间,进而使正常的市场秩序遭到破坏。

2.不利于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率。在政府直接介入信用关系和正常的市场交易关系的情况下,必然要增加政府的监督成本和使交易成本提高。为确保统治利益集团的垄断租金最大化,拥有国有资产处置权的政府,势必会按照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原则处置财产纠纷,而将信用原则放在次要地位,从而可能牺牲经济效率。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因为资源配置的内在要求是资源的流动横向化,即资源的拥有者与资源的使用者进行直接交易,而政府的干预介入,使资源配置具有纵向性,政府配置资源的纵向性与资源流动的横向性严重扭曲,其结果是造

成资源配置效率极为低下,阻碍了经济效率的提高。

3.不利于消除地方保护主义,扰乱了社会信用秩序。地方政府往往从本地的所谓利益出发,包庇纵容本地企业失信行为,甚至成为假冒伪劣、走私、偷税、漏税、骗税等的“保护伞”,不仅损害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造成国家经济损失,而且也会降低本地企业的信誉,阻碍本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导致社会信用秩序紊乱的非常重要的原因。

4.容易导致政府腐败。政府对信用活动的干预使政府腐败产生了可能,而政府对行政权力的垄断所导致的权钱交易又为政府腐败创造了条件,在政府行为难以监督且监督成本很高的情况下,政府的利益驱动使政府腐败成为现实。

结束语:社会信用制度的建设需要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当前我国地方政府存在的干预市场信用活动等现象,这些对信用规则具有破坏作用的现象之所以经常发生,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还处在经济转轨时期,市场化程度较低。随着经济市场化的不断推进,市场秩序将从不规则转为规则、人们的经济行为和信用行为也会不断规范,法制更加健全,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才会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郭红玉:《信用概念的制度分析》,《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第3期。

2.张维迎:《法律制度的信誉基础》,《经济研究》2002年第1期。

3.张曙光:《企业融资与信用制度》,中经网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和浩特金谷农村合作银行)

下载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word格式文档
下载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中的问题研究.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税收与个人信用制度

    税收与个人信用制度柯强戴祖彬胡学勤众所周知中国自1980年开始征收个人所得税以来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始终不尽人意究其原因除税法宣传不够深入、税收制度不够完善、公民纳税意识淡......

    我国白色污染问题研究

    我国白色污染问题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白色污染的情况日益严重,全社会就消灭“白色公害”已达成了共识,我国作为塑料制品生产消费的大国,治理白色污染刻不容缓,为此在简要描述其现......

    我国养老保险主要问题研究

    我国养老保险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 (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河南 开封 475003) 【摘要】: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伴随着城市化、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提高,我国养老保险的需求......

    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中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

    我国经济法制建设中坚持经济法基本原则研究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接触的信息也越来越多,对于很多事物都有自己独特的观点以及见解。在这种信息量大,并且人......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我国城市建设中的生态环境规划研究 作者 (单位)摘要:分析了我国城市建设与生态环境的现状,指出我们目前城市生态环境的严峻形式,因而有必要大力开展城市生态环境规划,并提出了我国......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精选合集]

    新农村建设中的人力资源问题研究 【摘 要】 当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数量虽然丰富,但整体素质较低,与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有较大差距。为了实现新农村建设的“五项目标”必须注重对......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推荐五篇)

    企业文化建设中的问题研究徐翎60931P60931P22内容摘要: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 企业文化......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摘 要】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重大历史任务。新农村建设近年来也成为了全体国民关注的热点,经过全国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