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昌建社区开展服务群众活动经验材料
昌建社区开展服务群众典型经验材料
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落实开展“党的群路线学习教育活动”,搭建党员活动平台,关爱党员群众、引导移风易俗、弘扬民族精神,不断提升党委的影响力、亲和力和感召力,开创民族文化融合、独具社区特色的基层党建工作新模式,为推动科学发展、服务各族群众、维护民族团结、促进社区和谐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基本情况
昌建社区成立于2001年4月,位于昌吉市延安南路以西,北京南路以东,特变大道以北,建国西路以南,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共住有2604户居民,总人口达6644人。有汉、回、维、俄罗斯等11个民族。现有党员108人其中退休党员41,居民党员52大学生16。社区现有工作人员17名。社区特点是,辖区老旧小区多,老年人多,弱势群体多。根据社区特点,2014年坚持以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出发,以党建为龙头,探索社区管理工作的新机制新方法;以社区全民共建为载体,完善社区党组织覆盖面;以社区文化建设为抓手,提升社区文化品位;以社区服务为核心,拓展社区服务领域;把各项重点工作重点放在网格化覆盖和社会化服务中继续努力创新。
二、具体特色做法
1、文化氛围浓厚,以文化凝聚人心。利用社区文艺活动队带动社区居民群众,依托文体资源,搭建每个市民都能参与的活动舞台,组织举办辖区单位、居民群众参与的群众文化,完善合唱团、文艺队、秧歌队等文体队伍。大力倡导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协调并发挥公路总段的活动室的作用,资源共享;结合一些特色培训等迎合居民对文化活动的需求,提高社区居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归属感。
2、开展“五卡”连心服务群众活动
(2013年的爱心积分卡取得很好效果。困难居民凭“爱心积分卡”。不用掏钱就可以“买”东西。社区给每位残障人、低保户、孤寡老人发放了一张“爱心积分卡”,用上面的积分就可以到爱心超市“买”东西。“10个积分相当于1元钱,我们领到积分卡的时候,卡里就有100个积分。之后参与社区的义务劳动,比如捡垃圾、交通值勤等等,只要劳动满一个小时就获得100个积分。”目前登记在册的残障人、低保户、孤寡老人共有上百名,有了“爱心积分卡”,社区内不少残障人主动走出家门,参与到社区和社会的活动中来;个别低保户也不再像以往那样安享“懒汉”生活,他们更愿意通过自身劳动创造价值,挣得积分;一些健康条件不错的孤寡老人也愿意做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结合2013年爱心积分卡的运用,本着“和谐、友爱、互助、奉献”的八字方针,从2014年起在全社区党员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五卡连心进社区”的活动。即“贫困学子爱心助学卡”对年度考上重点困难学子。通过各种途径与县教委,县妇联,团县委,工商联取得官方支持。社区每年重点解决5—10户资助对象。“困难居民就业指导卡”,社区与上级劳动保障所,联手,从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介绍,推荐就业四个方面全方位搞好服务。“残疾区民爱心帮助卡”。能全面掌握社区残疾区民,生产生活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列入帮扶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帮助推荐就业。“特困居民生活帮助卡”,除了正常的帮扶外,我们协调州解困办、辖区单位和党委成员,对社区的帮扶力度大,针对社区基本情况。实实在在摸牌掌握特困居民的基本情况,促进上下协调确保,应报,尽报,目前已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户。符合条件待享受未进入低保范围的,今年按程序正在审批。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特事特办,针对困难对象帮助解决大病救助,零就业救助,“六零老人定时服务卡”,针对60岁以上人口多,而且单独居住,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社区计划继续做好15分钟便民圈,计划成立服务队,从购物、洗衣、买菜、住院陪护、钟点做饭、5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的服务项目,分别包到服务人员,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志愿服务,温心民生。
3、以“五个”亲情服务,提升为民服务水平。“五个”亲情。一是社区 开展“亲情电话”:每周向包户家庭打一次亲情电话,及时了解近况。二是“亲情牵挂”:每月对包户家庭进行入户走访,以聊天方式帮助其疏解情绪。三是“亲情慰问”:在重要节日对包户特困家庭进行走访慰问。四是“亲情活动”:组织包户家庭参加社区组织的郊游、座谈、联欢等活动,丰富其精神生活。通过开展“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活动,把“亲情服务”作为全社会共同的情感归宿和社区事业核心的价值追求,以鱼水相依、骨肉相连、同甘共苦的真实情感做好为民服务工作,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感恩互助、亲情服务”的浓厚氛围。“社区亲情车”的配备,为我社区进一步提升社区服务品质,提高社区应急处突能力,打造 街道“亲情服务品牌”奠定了基础。
3、开展你身边“小管家”网格服务。结合网格化服务工作,充分调动网格党支部党员和网格联络员,做好老百姓身边的“小管家”。主要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帮助办好群众的各种“小事”。按照区域划分,社区共设置了7个网格党支部,每个支部都设立每户居民的“民情档案”。协助社区包户干部做好居民身边的‘管家’。尤其是残疾人、老人和困难群众,设立网格支部党员一对一帮扶,定期上门慰问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难题。这个思路的落实关键是要细、要实,我们会继续通过效能作风建设加大这个工作思路的推进落实。
4、打造志愿服务“菜单”化品牌。(1)、菜单化形式上。依托党员进社区,志愿者招募等途径,成立6支“志愿者”队伍,通过特长进行分类别,在辖区推广“菜单式”志愿服务,通过“你点我供”的方式,为居民量身定制,为社区居民提供定向的志愿服务,在志愿者自愿报名基础上,根据其居住地、工作特点、专业特长、服务时间,合理划分志愿者队伍和服务区,成立红领巾志愿队、双拥志愿队、职业技术志愿队等队伍,实行网格化规范管理,提供组团式服务。居民通过去志愿服务站,享受“定时、定点、定人、定单”的便捷志愿服务。(2)、菜单化内容上创新。“一帮一”的服务内容:改变以往的扶贫帮扶,可以开展经济条件优越家庭和困难家庭的结对,社会成功人士和心理弱势群体的结对,学生之间的互帮结对。定期组织社区干部、志愿者通过定期走访入户、电话询问、发放志愿服务评价单等方式,及时了解居民意见,根据群众“口味”对菜单进行更新改进。早教咨询、法律援助、帮扶济困、就业指导、治安管理、环境美化、心理疏导等15项志愿服务项目需求菜单。
5、打造关爱党员“四大举措”活动,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从学习、活动、保障和服务等方面对党员进行关爱,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三赢”局面。“四大举措”即:一是“两个生日”举措。在党员生日和党的生日是,时送上一束鲜花、一份蛋糕、一份贺卡、一份祝福。同时,在七月一日为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二是党支部委员谈心举措。在党员事业遭受挫折、生活遇到困难、情绪出现波动时,党委委员以朋友的身份主动找党员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安慰激励,帮助度过难关,并且要充分发挥党委委员辖区单位领导的作用。三是文体活动举措。立足党员活动室和社区文化站,配置健身器材和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军旗等棋牌娱乐设施,免费开放社区图书阅览室,着力完善好党员活动阵地。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文体活动,党员及其亲属可免费享受党员活动室内所有文体活动设施。四是对党员的优先帮扶举措。协调各方资源对社区的困难党员职工优先帮扶。
6、开展“社区业主论坛”公德讲评台”活动。主要通过这种形式巩固文明社区的创建成果,加强居民文明行为。聘请活跃小区、街面得“文明DV队”他们用相机和DV捕捉记录生活中各种文明或不文明的瞬间和片断,定期在小区公示“公德讲评红黑榜”。让老百姓通过DV镜头和照片,在幽默和谈笑间,真真切切的感悟到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陋、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能做。结合收集到的资料,创新沟通平台,增强服务。针对业主没有时间和精力亲身参与社区交流、社区共建的特殊情况,创建社区业主论坛或者叫公德讲评台,增强了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居委会之间的互动,同时为居委会更好地开展服务搭建了平台。
7、“社区手机短信传递关爱”活动 开展手机短信传递党组织关爱。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社区党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丰富党员学习形式,社区积极创新活动载体,探索手机短信这一党员居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摘录关于党员学习的手机短信,用看得见、听得懂、篇幅小、易传播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学习的目的和内涵、精神实质,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送到党员干部手上,费用有待协调和筹措。并及时了解我社区学习活动动态,有效提升学习活动效果,同时,党员群众可通过回复短信的方式向社区办公室建言献策,推动社区党员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中共北京南路街道昌建社区委员会
2014年5月15日
第二篇:昌建社区“红马甲”志愿活动材料2015
昌吉市北京南路街道昌建社区“红马甲”
志愿者服务队典型材料
北京南路街道昌建社区打造了一支活跃在社区各个角落的“红马甲”志愿者服务队。“红马甲”志愿者在走访入户服务居民时将各类专业服务送进居民家中,陪空巢老人聊天、给孩子父母传授如何与孩子沟通技巧,给老年人按摩等„„真正做到了“红马甲志愿者服务走进千家万户”。
一、基本情况
昌建社区成立于2001年4月,位于昌吉市延安南路以西,北京南路以东,特变大道以北,建国西路以南,辖区总面积约1平方公里,辖区总户数2680户、6688人;其中妇女2512人。现有企事业单位10个,物业小区14个;社区办公面积460平米,工作人员16名,设立有一站式服务大厅、“庭州心里咨询诊疗室”、“文化书屋”、“志愿者助困工作室”、“道德讲堂”、“居家日间照料站”、“现场应急救护基地”等活动阵地,为社区开展活动提供了条件和保障。红马甲志愿服务队伍,结合社区服务人群特点,发挥“党员进社区”、青年团组织、热心居民群众优势,带动各辖区单位和更多的志愿者开展富有特色的志愿服务活动。进一步形成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相一致、与社区特色相匹配的现代志愿者服务。
二、主要活动与成效
一是开展道德讲堂进社区,弘扬爱国爱疆爱家园活动。昌建社区根据红马甲志愿者的特长,以老师职业为依托,开展了以“孝满天下,让爱回家”、“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为主题的10余期传统文化讲座,参学人员达500余人。开展国学经典图书进社区活动,利用社区二楼打造的图书阅览室,购买了一批《论语》、《孟子》、《道德经》、《弟子规》等图书、光盘。通过
“读书日”、“子女和父母同读一本书”等特色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群众爱书、看书、藏书,自觉接受传统美德教育。在一楼会议室电视滚动播放传统经典,让前来办事的居民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和启发,引导居民群众学习了解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髓,陶冶性情、涵养气质。
二是创新服务内容,开展“庭州心灵之约”特色服务。“庭州心灵之约”是一支专业的心理服务内容。现有16名专职、取得国家认证的执业资格,兼职女性心理咨询师,他们来自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和社团组织的心理健康服务志愿者,以“服务他人、提升自己”的服务宗旨,服务于社区居民和青少年群体。现在拥有个体咨询室、团体咨询室、沙盘区、心理健康测评区、阅览区、宣泄区。志愿队通过个体咨询、心理测试、团体辅导以及心理沙龙,对昌建社区乃至市的妇女儿童的心理健康服务。
二是争做助老助困使者,打造“五卡”连心服务群众品牌。志愿者们积极参与社区活动,结合爱心积分卡的运用,本着“和谐、友爱、互助、奉献”的八字方针,在全社区党员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五卡连心进社区”的活动。即“贫困学子爱心助学卡”对考上重点困难学子。通过各种途径与民政局,妇联,团委,工会等官方支持。重点解决5—10户资助对象。“困难居民就业指导卡”,社区与上级劳动保障所联手,从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介绍,推荐就业四个方面全方位搞好服务。“残疾居民爱心帮助卡”,全面掌握社区残疾居民生产生活情况,帮助他们树立生活信心,推荐就业。“特困居民生活帮助卡”,协调解困办、辖区单位进行帮扶。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特事特办,帮助解决大病救助,零就业救助。“六零老人定时服务卡”,针对社区60岁以上人口多且独居,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社区继续做好15分钟便民圈,成立服务队,从购物、洗衣、买菜、住院陪护、钟点做饭、5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的服务项目,分别
承包到人,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志愿服务,温心民生。
三是爱心传递,打造了志愿服务“菜单”化品牌。依托各类志愿者队伍,居民通过志愿服务分类,享受“定时、定点、定人、定单”的便捷志愿服务。社区空巢老人,尤其是家庭生活困难的老年人的需求非常迫切。我们提出“爱心助老 情暖昌建”进行无偿、绿色“点餐式”服务通道。
四是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歌舞进社区活动。在春节、元宵节等节庆期间,社区组织志愿者队伍开展了“欢欢喜喜闹元宵、邻里和谐一家亲”猜灯谜庆元宵活动;活动内容有做元宵、猜灯谜、你比划我来猜等多项游戏,活动现场气氛十分热烈。在端午节开展了“弘扬传统文化、增进邻里情谊、喜迎端午佳节”为主题的包粽子活动。社区以节庆活动为契机,整合社会各界的歌舞演出团队资源,形成早有太极拳、晚有秧歌队、冬有棋牌娱乐、夏有彩色周末的文化活动氛围。还结合“邻居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广场歌舞进社区活动,凸显中华民族传统民俗节日的文化内涵,营造安定、祥和的氛围。
六是关注老年人健康,以“博爱”小分队突击健康红线。昌建社区借助辖区单位昌吉州中医院医疗资源,不定期的开展“医生进社区”的志愿者义诊服务、“送医、送药、送健康”等活动。深入家中为老干部及弱势群体测量血压,血糖及心电图,指导病人合理用药,康复锻炼等,并送去健康科普知识,受到社区居民的一致好评。
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将进一步加强领导,周密部署,把整个“爱心红马甲、情暖昌建”的志愿活动贯穿于各项工作中,取得新的成效。
昌吉市北京南路昌建社区
2015年2月27日
第三篇:2014年昌建社区创新工作思路
昌建社区工作2014创新工作思路
2014年,昌建社区党委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为指导,贯彻落实群众路线以及中国梦,以解决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突出问题为重点,不断创新基层党建工作,以“亲情进万家、处处暖人心”为落脚点,倾力打造品牌社区。
1、开展“五卡”连心实践群众路线。社区党组织本着“和谐、友爱、互助、奉献”的八字方针,从2014年起在全社区107名党员中开展“一个党员一面旗,五卡连心进社区”的活动。即“贫困学子爱心助学卡”对考上重点困难学子。通过各种途径与县教委,县妇联,团县委,工商联取得官方支持。社区每年重点解决5—10户资助对象。“困难居民就业指导卡”,社区与镇劳动保障所,县就业局三家联手,从就业技能培训,就业信息介绍,推荐就业四个方面全方位搞好服务。“残疾区民爱心帮助卡”。能全面掌握社区残疾区民,等级生产生活情况。针对不同类型列入帮扶对象,纳入低保范围,帮助他们树立对生活,帮助推荐就业。“特困居民生活帮助卡”,针对社区基本情况。实实在在摸牌掌握特困居民的基本情况,促进上下协调确保,应报,尽报,目前已享受城市低保的家庭户。符合条件待享受未进入低保范围的,今年按程序正在审批。建立党员一对一帮扶,特事特办,针对困难对象帮助解决大病救助,零就业救助,“六零老人定时服务卡”,针对60岁以上人口多,而且单独居住,生活不能自理等情况,社区与街道老龄委联合成立服务队,从购物、洗衣、买菜、住院陪护、钟点做饭、5个方面入手。针对不同对象,不同的服务项目,分别包到服务人员,真正做到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志愿服务,温心民生。
2、楼宇网格党支部 做你身边“小管家”主要的工作就是服务群众,帮助办好群众的各种“小事”。按照区域划分,社区共设置了7个楼宇网格党支部,每个支部都设立每户居民的“民情档案”。协助社区包户干部做好居民身边的‘管家’。尤其是残疾人、老人和困难群众,设立网格支部党员一对一帮扶,定期上门慰问心理疏导,解决他们的实际生活难题。
3、推行关爱党员“四大举措”,提升党组织凝聚力。从学习、活动、保障和服务等方面对党员进行关爱,有效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吸引力,提升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实现了党员干部受教育、发展上水平、群众得实惠的“三赢”局面。“四大举措”即:一是“两个生日”制度。在党员生日时送上一束鲜花、一份蛋糕、一份贺卡、一份祝福。同时,在七月一日为党员过集体政治生日。二是党支部委员
谈心制度。在党员事业遭受挫折、生活遇到困难、情绪出现波动时,党支部委员以朋友的身份主动找党员谈心,进行心理疏导,给予安慰激励,帮助度过难关。三是文体活动制度。立足党员活动室和社区文化站,配置健身器材和乒乓球、羽毛球、象棋、跳棋、军旗等棋牌娱乐设施,免费开放社区图书阅览室,着力完善好党员活动阵地。支部每月组织党员开展一次文体活动,党员及其亲属可免费享受党员活动室内所有文体活动设施。四是优先帮扶制度。协调各方资源对社区的困难党员职工优先帮扶。
4、落实党员“双岗、双责、双践诺”活动 开展“楼栋(小区)党建,双岗双责双践诺”活动。拓展社区党员联系、服务、凝聚群众的空间,充分发挥在职党员在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的先进作用和资源优势。双岗是指党员在8小时以内争当先锋岗,8小时以外争当服务岗,双责是指党员既对本支部负责、又对本楼栋(小区)负责,双践诺要求社区每名党员对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先锋模范作用分别做出承诺,并及时践诺。
5、依托志愿者服务和招募,组建“社区传呼队”的志愿队伍,(改老套的选、定为自愿报名选岗)协助社区做好民生微小工作。(如:粮油服务、商店服务、菜店服务等)
6、巩固文明社区的创建成果,加强居民文明行为,开展“公德讲评台”。聘请活跃小区、街面得“文明DV队”他们用相机和DV捕捉记录生活中各种文明或不文明的瞬间和片断,每月在小区公示“公德讲评红黑榜”。让老百姓通过DV镜头和照片,在幽默和谈笑间,真
真切切的感悟到什么是美好、什么是丑陋、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
7、开展手机短信传递党组织关爱。为进一步激发广大社区党员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丰富党员学习形式,社区积极创新活动载体,采取手机短信这一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摘录关于党员学习的手机短信,用看得见、听得懂、篇幅小、易传播的语言,深入浅出地阐述学习的目的和内涵、精神实质,通过手机短信的形式送到党员干部手上,并及时了解我社区学习活动动态,有效提升学习活动效果,同时,党员群众可通过回复短信的方式向社区办公室建言献策,推动社区党员学习活动的深入开展。
昌建社区党委2013年12月19日
第四篇:太仆寺旗宝昌镇太平社区开展端午节志愿服务活动
太仆寺旗宝昌镇太平社区开展端午节志愿服务活动
王秀艳
(导语)为了让辖区的空巢老人感受到节日的氛围,感受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怀,端午节即将来临之际,太仆寺旗宝昌镇太平社区深入到空巢老人家中,对他们进行节前慰问。
(正文)在空巢老人刘兰芝家中,志愿者们为和老人一起包粽子,煮粽子,并详细了解了老人的生活、身体情况,帮助老人打扫了卫生、整理了房间,临走时并叮嘱老人要注意保重身体。通过这次慰问活动,促进了老人们与社区志愿者的交流,使志愿者更深刻地了解了老人的生活,同时给老人们带来了欢乐和温暖。
第五篇:(社区)××社区加强基础建设,狠抓活动开展经验材料
加强基础建设狠抓活动开展 努力开创社区建设新局面
×××社区党支部书记×××
各位领导:×××社区是我市社区建设暨“村改居”工作的试点单位。自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们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和部署,在街道党工委、办事处和市民政局的帮助指导下,围绕“以自治管理家园、以整治改善环境、以服务凝聚民心、以文化陶冶情操”的社区建设新思路,积极创新机制,强化措施,推动了社区建设全面发展。目前,整个社区面积2.27平方公里,居民2100户,总人口8500人;辖区内有党政群机关、企事业单位25个,个体工商业户45户。工作中,主要抓了以下三点:
一、健全组织,形成社区建设的工作合力
社区建设工作能否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关键在于组织领导。为此,我们重点抓了三个方面: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为确保社区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成立了由党支部书记任组长,一名副书记任副组长的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落实了领导工作责任制,分工明确,各负其责。领导小组下设了社区建设工作办公室,配备了4名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同时成立了由社区居委会和社区成员单位参加的社区共建委员会,共同讨论协商社区的事务管理,从而加快了社区建设工作的进程。
二是健全规章制度。为使“村改居”后的社区居委会工作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在街道和市民政局的帮助指导下,我们制定了《社区居民会议制度》、《社区居务公开制度》、《社区居委会工作制度》、《社区居委会干部守则》、《社区共建会议制度》等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设立了两个居务公开栏。通过建章立制,划分了职能,明确了权利和义务,从而加强了社区居委会自身建设,保证了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三是建立管理服务中心。要搞好社区服务没有场所不行。为此,我们筹资建成了社区管理服务中心。中心内设社区警务室、卫生室、老年人保健服务室、阅览室、计划生育服务室等,并配备了桌椅、微机、档案橱等必要的办公设施。在硬件建设的同时,我们还抓了服务队伍建设。居委会在人员紧张的情况下,专门抽出7名同志协同有关部门组成了工作机构,全身心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二、打牢基础,构筑社区建设新格局
一是调查研究,合理划分社区。一方面,我们组织“两委”干部到广东、青岛等地参观学习社区建设,学习借鉴外地社区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另一方面,针对原村辖区内单位多、流动人口多的实际,在划分区域时,我们组织专门人员对辖区内的所有单位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在界定区域时,走街串巷,实地勘察,确保准确性、实效性。本稿件版权属517878秘书网对一些有争议、难以界定的地块、路段,充分征求党员干部的意见,并及时向街道办事处汇报,由街办统一协调解决,最终界定出了东起北三里庄社区,西至扶淇河,南至密州路,北至潍河的社区范围,划出了辖区平面示意图,基本做到了科学合理,成方成块。
二是建设玉山文化大院,提供活动载体。社区建设,重在建设。基于这一认识,我们先后投资600多万元建成了一处集工作、娱乐为一体的社区活动场所:玉山文化大院。文化大院主要包括文化活动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管理服务中心、老年活动中心等,建起了玉山社区公园、玉山书屋、玉山美术馆、健身俱乐部、门球场、儿童活动室、篮球场、游泳池、乒乓球室等休闲娱乐场所。相继成立了玉山文化艺术团、龙州市超然台诗社、龙州市书法家协会、《玉山报》报社、玉山文化研究会等群众性文化艺术团体,为开展社区文化活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三是加强环境建设,创建整洁优美新社区。社区居委会向社区居民发出了“创建优美环境,建设新型社区”的倡议,号召大家齐心协力抓好社区环境治理。在玉山“商业街”和玉山“天江路”形成三化(绿化、美化、硬化)规模的基础上,着手抓了背街小巷的硬化,硬化了6条背街小巷,全部接通了排污管道,安装了148盏路灯,绿化了1000平方米的绿化带,路边植树10余里,实现了迈进社区不见“三堆”,走街串巷不沾泥水,主要街道和路口灯光齐亮,污水地下畅通排放的社区环境建设新格局,赢得了社区居民和驻区单位的赞同和认可。
三、开展活动,推动社区建设上台阶
在社区建设中,我们立足大院办文化,始终以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活动为载体,以群众参与、自娱自乐为目的,群众性文化活动在楼院和家庭中异常活跃,社区文化活动开展得红红火火。
一是举办了家庭文化艺术节。举办家庭文化艺术节的目的是进一步丰富家庭文化生活,弘扬家庭美德,美化家庭环境,更好地做好“文化搭台,经济唱戏”这篇大文章。艺术节上参展的作品全部由社区居民自发创作,主要有书法、美术、民间工艺品、花卉盆景等。目前,我们已成功举办了两届,今年10月份将举办第三届。
二是开展了评先树优活动。先后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