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樊海刚救火、助人事迹材料
救火、助人事迹材料
人生应该如蜡烛一样,从顶燃到底,一直都是光明的。身边总有那么些好人好事,让生活更美好。
2016年6月8日晚上10点多,樊海刚正准备休息时,突然听见很着急的敲门声,开门后有位60多岁拄着拐杖的老人说自己楼上402室客厅着火(樊海刚家住6#楼5单元302室),樊海刚立即冲上楼去,实施抢救。当时,客厅烟雾很大,冒着危险进入房间查看后发现是电视机电源短路引起着火,并伴有噼里啪啦的爆炸声。他明白此时不能直接灭火,于是他第一时间找到电源开关,关闭了电源,然后急忙用水进行灭火。经过半个多小时的奋力抢救,火势才慢慢变小直至将火扑灭。抢险完后的他,全身被烟熏的像刚从煤矿井上来的矿工一样了,鼻子口腔里全是黑的,连吐出的痰都是黑的。随后,他又赶快将两个卧室和客厅的窗户打开进行排烟。由于屋里还存有大量的有毒气体,樊海刚阻止了老人要继续住在屋里的不安全想法,并帮助老人联系其家人,直到老人的家人前来将老人接走,樊海刚这才回了家。
见义勇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构建和谐社会每个公民基本义务。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樊海刚同志却在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的时候,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临危不惧、舍己为人,这样地高尚品德值得我们学习。感谢他帮助了老人,感谢他勇为义举、避免了火灾更大的损失,用个人的默默付出阻止了灾难的发生。乐于助人的好职工樊海刚
樊海刚,男,汉族,33岁,系延长石油管输第三分公司南泥湾输油站职工,岗位为门卫(聘用工),家住在永坪镇红旗小区。樊海刚同志平时在工作中严格要求自己,坚持原则,经常参与工作单位组织的消防培训及消防演练,消防应急处置常识与基本技能扎实,业务能力强。在生活中乐于助人、善待他人,总是不怕脏、不怕累积极的帮助他人。
2016年10月14日中午,樊海刚楼上的住户(6#楼5单元402室)安装完暖气片时忘记装上面的堵头,导致暖气中大量的热水流出。樊海刚发现后,迅速跑上楼,发现房子里的水足足有2厘米深,他紧急关闭了暖气片的阀门,拿起笤帚簸箕将水全部打扫干净。处理完后,他大汗淋漓,全身已全部湿透了。事后楼上老人送来2000元、烟酒、水果哭着酬谢他,被他婉拒。
类似这样的事迹还有很多,樊海刚的高尚行为为全社会传播了精神文明的“正能量”。樊海刚同志是我站不可多得的优秀员工,我们南泥湾输油站为拥有樊海刚这样的好职工而感到骄傲。
南泥湾输油站 2016年10月24日
第二篇:樊鹏飞个人事迹撒
个人事迹
樊鹏飞,男,1995年5月出生,20岁,来自山西省朔州市,现担任临汾职业技术学院通风131班学委,活泼热情。自入学以来,我积极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并有幸担任学委一职,在配合老师和其他班委完成班级工作的同时,自己也从中得到了很好的锻炼,培养了与人交往的能力。
自入校以来各方面表现突出,政治上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严格要求自己,思想进步。善于学习和吸收新知识,热爱所学专业,勤奋学习,成绩优异,获得学校奖学金。尊敬师长,友爱同学,关心集体,乐于助人,具有优良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模范遵守和执行学生行为准则和学校有关规章制度,在同学中享有较高威信。兴趣广泛,爱好音乐、体育、演讲等。多次组织并参加各种体育锻炼和文娱活动,在丰富自己的同时,也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丰富广大同学课余生活做出了很大的努力。作为学生干部,我善于思考、认真踏实,在组织校内外活动时,能以身作则,体现了良好的组织管理协调能力,并具有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
本人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作为学委,处处以身作则,起模范带头作用,尽职尽责,老师交给的任务都能乐意接受,做到有始有终,是老师们交口称赞的好干部。我每天准时到班内督促大家温习功课,让班级的学风蔚然成风。作为班干部,能够妥善处理好班级工作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在生活方面,我待人有礼,为人正直,尊敬师长,团结同学,并始终保持着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身边的人遇到困难时,我能热情地伸出援助之手,乐于参加各项有益的活动。我和同学相处的十分融洽,同学们都很喜欢,信任。平时我也注意工作方法。我还积极带头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集体荣誉感较强。平时,本人不但能够真诚的指出同学的错误缺点,也能够正确地对待同学的批评和意见。面对同学的误解,我总是一笑而过,不会因为同学的误解和批评而耿耿于怀,而是诚恳的接受,从而不断的完善自己。在生活上我也十分俭朴,从不铺张浪费。但是,只要哪个同学在生活上遇到了困难,我都能力尽所能的帮助解决。平时努力做好班级会议记录和考勤工作,布置任务从不拖拉,一直都是以“今日事,今日毕”的原则去做每一件事。热爱劳动,关心集体也是我的闪光点。在学校大扫除,一马当先,卷起裤卷拿起拖把,不怕脏,不怕臭,不怕累的精神,深深地打动了同学们。上课时,我总是发言最积极的一个,遇到难题,能虚心向老师求教,直到找到正确的答案为止,并且主动帮同学讲解疑难问题。并有大胆创新的精神,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等综合能力都很强,所以成绩稳定。
在高中的学习生涯中,我懂得了许多。以前的自己,过于理想化,只是知道觉得自己应该的,有时会忽略其他人的想法。而现在的我更懂得了换位思考问题,不论做什么事情,我都会想想如果换作是自己,会有什么样的选择或举动。这样做不仅可以使自己从多个角度思考同一个问题,在综合不同的答案之后,寻找到一个最佳的解决方法,此外还能够使大家变得更加团结。
我在老师教育和父母的关心下,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勤奋,勤学善思,不懂就问,常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学习心得,从中获得了很多的进步。在老师的鼓励和熏陶下,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十分热爱。学习态度严肃认真,不逃课,不迟到早退,认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笔记整理工作,学习目的明确,态度端正,勤奋刻苦、锐意进取,对大专课程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且善于总结学习经验,不断改进学习方法、理论联系实际,通过不懈努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能够充分合理的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率,每个学期,都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学习计划,周密地安排时间。
真诚的对待每一位同学是我待人的方式,对学习和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同学,能及时地伸出援助之手,尽自己所能地帮助他们。我时刻以一颗真诚的赤子之心,换来了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
为提高自身社会实践能力,做到全面发展,每年寒暑假,我都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详细了解当代大学生就业状况以及亲身体验社会生活,拓宽自己的视野,为将来踏入社会积累经验。2013年暑假期间,我进行了个人社会实习,通过这实习,更加认识到了学好专业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的重要性,本次实习过后,我对专业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掌握。在社会实践期间,本人虚心请教,认真学习,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将所学专业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之中,得到了单位的领导及同事的一致好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诚诚恳恩做人,踏踏实实做事是我的做人原则,拿望远镜看别人,拿放大镜看自己是我的警言。“不抛弃,不放弃”是我的准则和要求。作为一名班干部,我时刻铭记“拥有一技之长,永与时代同步”的校训,严格要求自己,理论联系实际,做一名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回报社会,回报学校!
第三篇:李德海事迹doc
德海的故事
李德海,1963年6月26日出生于滦县马庄子乡的一个小山村——兰庄。村西的马鞍山和村东的养鱼塘都留下了他童年爬行的影子。父母都是农民。育有五个儿子三个女儿。德海在弟兄中排行老三。是弟妹心目中的好三哥。四岁时因患儿麻双下肢残疾。九岁以前小德海一直爬行。他小时候很顽皮,上房爬树样样都行。也是弹弓高手。弹射柳树上的小鸟和知了是他的拿手绝活儿。尽管贪玩,学习成绩却一直很优异。小脑瓜儿特好使。他小时候上的是复式班。一年级和二年级在一个教室。他上一年级,大姐上二年级。放学后在家写作业,大姐不会的语文课文,他却倒背如流。1976年他在全半碑店学片几百名学生中以第一的成绩升入马庄子中学。这所中学距德海家六华里,健康的学生步行半个小时的路程,他拄着双拐却要艰难的走上两三个小时。每天早晨到学校都要累的大汗淋漓。初中快毕业的时候,有一天校主任董凤采找他谈了一次话。这是影响了他一生的一次谈话。尽管主任说的很委婉,但德海还是明白了,因为自己双腿残疾,已经不能再参加升高中的考试了。回家后他迷茫了很长一段时间。痛苦、绝望几乎把他逼上绝路。本指望坚持把学上好,将来能有条生路。没想到这唯一的出路也变成了绝路------。有一天,一向很关爱他的数学老师来家里看望小德海了,这位老师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是一位德艺双磬的好老师。老师鼓励他别灰心,振作起来。学校歧视你,你照样可以自学读书。就这样,德海走上了艰难的自学道路。先是自学英语。在军队服役的大哥给他买了录音机、磁带和有关书籍。后来他又报名参加了北京语言文学自修大学的学习。拿到结业证书后,为了生计,他想学习一门技术养活自己。不再依靠家人生存。就去了河南省焦作市安阳城钟表技校,学习修表技术。1984年6月17日,这个难忘的日子,德海的太行修表店在滦县老火车站开业了。之所以难忘,是因为这是德海生命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他将走向社会,走出自食其力这一步。就这样,干了几年,他不仅解决了自己的温饱问题,而且还可贴补家用。白天他精益求精,认真干活。晚上他抓时间看书学习。德海是个热心肠,周围的群众都爱和他相处,他经常帮一位理发的大娘写信读信,去马庄子部队、截瘫疗养院义务修表。他曾多次被滦县工商局评为”五好会员”。市个体私营报评为“通讯报道积极分子”、“优秀通讯员”。
1989年前后,因BP机手机的逐步流行,人们的生活习惯有所改变,钟表业陷入了低谷。修表店生意萧条。德海面对市场变故,多方考察研究,重新选择,改行做起了修打火机、配眼镜、刻字、照快像、公用电话等业务。后来又开始承接铜字铜牌等广告业务。在当时,承接广告业务的门店还很少,后来的事实证明,德海这次果断改行是正确和明智的。他凭着敏锐的市场嗅觉、诚信经营的思路、和精湛的技术,很快赢得了客户的好评。并占领了本县的大部分广告市场。创造了可观的效益。挣下第一桶金,他又在本县率先开展水泥雕塑业务,并聘请高端人才做顾问,雕塑了大量栩栩如生的校园小品、孔子塑像、门狮等。同时引进刻字机 喷绘机 雕刻机 写真机等广告先进设备,迅速招兵买马,扩大经营。先后开办德海美术工作室老城店、德海广告胜利路光明花园店、德海广告迁安沙河驿分店、唐山德海广告有限公司兴华路店等。并先后安排了近百名下岗工人就业。
德海致富后,热心公益事业,为滦县残疾人联合会免费做铜匾、为残疾人服务社免费做楼顶大字,为母校马庄子中学免费做学校铭牌。非典期间,免费为几个村庄做宣传条幅。同时,积极参加社会活动,为滦县特属教育学校做雕塑、在滦县慈善学会举办的献爱心活动中给贫困生捐款,为县团委组织的滦县首届青年集体婚礼免费做巨幅背景-------。由于德海的努力,赢得了广泛社会好评。他连续三届当选唐山市残疾人代表大会代表。“自强模范”。滦县城区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2009年荣获唐山市“诚信经营示范户”奖牌。同年荣获唐山市“青年文明号”奖牌。-2010年9月30日,在河北省残疾人联合会和省劳动就业厅组织的残疾人职业竞赛海报设计组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荣获全省第一名。省市残联先后给李德海颁发奖金证书。同时拿到2011年参加全国残疾人职业竞赛资格。2010年岁末,德海响应县残联的号召,组织了几个事业有成的残疾人团队为贫困残疾人捐款捐物,并冒着严寒把爱心送到二十余户特困残疾人家门。前不久,在滦县社区党支部组织的“唱响红色经典 献礼伟大祖国”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社区红歌会活动中,又荣获热心公益锦旗一面-------德海喜欢唱一首歌。
希望的曙光在哪里?在哪里?不是在梦中,不是在天际,希望的曙光吆赫吆,就在我心里------虽然病魔把我摧残,生命的鲜花格外鲜丽。虽然困难重重,命运不能使我止息!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用奋斗加深着人生的意义-------我在人生的道路上,用奋斗加深着人生的意义-------
第四篇:方永刚事迹
方永刚事迹
方永刚,男,44岁,中国共产党党员,辽宁省朝阳市建平县人,专业技术7级,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
方永刚入伍20多年来,以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立足本职岗位,深入学习、积极传播、模范践行党的创新理论,在党的理论武装工作中作出了突出贡献。
方永刚热爱本职,兢兢业业,在军校教员岗位上忠实地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他把业余时间全部用在了刻苦学习和研究党的创新理论上,经常通宵达旦地学习、备课、撰写著作和文章。他读过的《邓小平文选》等书籍,书的四周全被磨破了,厚厚的封面也由于反复翻阅快被磨穿了,空白处密密麻麻写满了所思所悟。正是凭着这种水滴石穿的精神,从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一步,他的学习研究就会跟进一步、深入一层,不断推出研究成果。他先后出版16部政治理论专著,完成10项国家和军队重点科研项目,发表100多篇学术论文,荣获全军院校育才银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方永刚就像时刻保持冲锋姿态的战士,哪怕十几分钟的课都充满激情,他的课充满了理论的力量和人格的魅力,连续6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荣立三等功1次。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大连市委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事迹材料 www.xiexiebang.com)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被官兵群众誉为“平民教授”、“大众学者”和“科普专家”。2006年11月,被确诊为晚期结肠癌的方永刚,仍然以顽强的毅力与病魔抗争。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海军基层政工干部培训班国防生学员上完了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还躺在病床上完成了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真学、真信、真情宣传、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用生命的激情诠释了一名军校教员的敬业奉献精神和高尚师德师风。
2007年6月20日,中央军委授予方永刚同志忠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教员荣誉称号。
第五篇:方永刚事迹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教研室教授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人至深,催人泪下。方永刚长期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教育事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二十多年来,他始终把学习研究共产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坚定、忘我、激情地工作着,甚至身患绝症也不舍放下肩上的职责,为宣传党的理论和发展军队教育事业作出了优异成绩。他的风范和品格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政治信仰的力量和优秀教师的高尚境界,不愧为忠诚党的理论教育宣传事业的楷模。
方永刚是在全党、全社会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热潮中涌现出的时代典型,是当代政治理论课优秀教师的突出代表。他切身体验了改革开放后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对中国社会进步产生的巨大作用,他认真学习领会党的理论在新时期的发展创新,不断坚定了自己的信仰信念,确立了为党的创新理论宣传作出贡献的志向。这种信仰和志向给予他不竭的动力和激情。讲台上下、课堂内外、校园社会都成为他施展才华、奉献祖国的广阔舞台,真诚宣传党的创新理论成为他无悔的事业追求和人生最大乐趣。他的成长历程对于政治理论教师队伍建设以及培养大学生政治理论骨干,都有重要启示。他深入学习党的理论、追求真理的探索精神,坚定信仰党的理论、矢志不渝的执著精神,积极传播党的理论、不辱使命的拼搏精神,模范践行党的理论、知行统一的求实精神,高度的政治觉悟和高尚的师德师风、忠诚党的事业的献身精神,是党的优良政治品质和传统的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要求的体现,其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具有强大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感召力。
坚持用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特别是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大以来的一系列战略思想指导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解决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武装、教育人民和青年学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前进的根本要求,是时代对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理论宣传教育工作者提出的重大课题。方永刚的先进事迹,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两课”教师树立了榜样。高校教师要像方永刚那样,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执著追求者,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优秀传播者,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大力推动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要以方永刚为榜样,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严谨治学、实事求是、民主求实的学风。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加强学术道德修养,提倡做人、做事、做学问相一致,坚决抵制各种不正之风,摒弃学术不端行为,自觉维护教育工作者的良好形象。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这是方永刚很喜欢的一句诗,也映现出了他褪尽浮华、尽显本色的人生大气象、思想大境界。榜样在前,见贤思齐。广大教育工作者要以学习方永刚为动力,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刻苦攀登,创新进取,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为教育改革和发展事业,为培育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和建设者作出新的贡献。
传播真理,展现科学理论的无穷魅力,这是教育工作者的神圣职责。方永刚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是陪伴着青灯黄卷和三尺讲台。然而,他在从教二十多年的每一个日子里,努力宣传党的创新理论和方针政策,忠于职守、殚精竭虑,使党的科学理论深入人心,广为传播。多少回带病上课,多少次熬夜执卷,方永刚在传播真理的道路上,赢得了官兵学员和社会上广大受教育者的无限热爱与尊重。这种热爱与尊重,源自于党的理论的光辉,来自于科学真理的魅力。我们党指导中国革命与建设不断取得胜利的伟大理论,是经过实践反复检验证明并不断丰富发展的真理,我们所从事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壮丽事业。方永刚对党的创新理论真学、真信、真懂、真用,对党和军队的教育事业忠贞不渝;他相信真理,传播真理,真正做到了与真理同行,与时代同步,堪称教育工作者的楷模。
知识的力量就在于启迪人生、激发智慧。教书育人,教育者首先必须精研业务。陶行知曾说过,“要想学生好学,必须先生好学。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一名教育工作者,具有渊博的学识和深厚的专业功底,是最基本的要求。方永刚有着深厚而广博的理论知识,这来自于他二十年来漫卷诗书地勤奋学习;方永刚有着深刻而独到的思想见解,这来自于他二十年来孜孜不倦地勤奋钻研。那些密扎的笔迹心得、那些丰硕的科研成果,记载着他传播党的创新理论的心血。执著于勤奋和钻研,是方永刚人生的一大快事,也是今天教育界急切需要的清新之风。当今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理论研究推陈出新。“与时代同步,与真理同行”,是教育工作者应当达到的一种境界。在游历文海、探求真理的道路上,方永刚“以奔跑的速度来追赶理论的步伐”,不愧为教育工作者的榜样。
真理伟大而又深刻,同时平凡而又朴实。方永刚的课,不同层次、不同行业、不同年龄的人都能听懂,广受欢迎,这是因为他具备独特的人格魅力,他能够将一个道理翻译成“不同的语言”。方永刚的课,无论是部队官兵、干部工人还是农民百姓都很爱听,这是因为他能够缓缓地打开那一个个“心结”。方永刚不断创新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他的成功来自于表里如一和言行一致,他的成功来自于因人而异和因材施教,他的成功来自于找准问题和有的放矢。
方永刚的人格魅力,更加增添了真理的力量。那些会心绽放的笑容、那些经久不息的掌声,便是他成功的证明。方永刚不愧为教育工作者的表率。
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大批的人才。广大教育工作者承担着培养人才的历史重任,肩负着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和各门科学知识的神圣使命。教育是一项崇高而伟大的事业。近些年来,教育战线涌现出了孟二冬、郭力华、方永刚等优秀教师的光辉形象,他们是无数教育工作者的优秀代表,是新形势下的时代英雄。在建设和谐文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向方永刚同志学习,敬畏和珍爱教书育人这份崇高的事业,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人无信仰不立。领悟方永刚的先进事迹,感受最深的是方永刚对党的理论、党的事业的无比忠诚和坚定信仰。方永刚研究宣传党的理论,根本一点就是坚信党的理论是科学的真理。所以,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能够做到在理论困惑面前不动摇,在现实困难面前不回避。方永刚说,“我一直把党的理论当成自己的灵魂,把传播党的理论当成我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生命的激情、生活的乐趣都在于此。”正是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支撑着方永刚!
其实,对于理想信念,我们并不陌生;党员干部要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这样的要求几乎人人皆知。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像方永刚所坚持的理想和信念,在我们的一些干部身上已经逐渐有点变味了。一些干部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和国际形势下,常常会迷失方向,随波逐流或左右摇摆,甚至还会被一些腐朽思想所侵蚀而走到党和人民的对立面。这当然是极少数。而有些人在工作中难以保持一种饱满的精神状态,不能做到对党的事业“执著”不已,这类信念不坚定的现象,更是令人担忧。
从方永刚的感人先进事迹中,我们还可以领悟到一个重要启迪———应当如何看待人生价值? 方永刚是一名农民的儿子,家乡很贫穷,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他从农村走了出来,考上了全国重点院校复旦大学,毕业后入伍,攻读了硕士又获得了博士学位,先后完成10多项政治理论研究课题,出版了16部政治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多项成果获国家图书奖、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奖。方永刚的荣誉和成就一项接着一项,走到哪,名声在哪。父母以此为自豪,妻儿以此为荣耀,朋友以此为敬佩。而方永刚面对个人荣誉和成就,头脑却十分清醒,他常说:“是党的好政策使广大农民走上富裕道路,也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让我这个农村孩子有了上大学的机会,并参军入伍,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所以,我的忠诚源自我的人生经历,源自农民朴实的品质,源自对党感恩的真挚情怀。”20多年来,他将朴实的报恩情感,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升华为忠诚党和人民事业的责任和信念。
而我们的一些干部正是缺少像方永刚这种对党和人民的“感恩”,认为自己今天的“成果”都是凭借个人奋斗所得来的,所以当自己有了权力和地位的时候,首先想到的不是应该为党为人民做些什么,而是要为自己及家人谋点什么,于是对党的信仰也就从懵懂和模糊到渐渐远离,甚至在这个问题上栽了跟头。
学习方永刚,内涵十分丰富,最重要的,就是要像他那样,坚定信仰党的理论,忠诚于党的事业。方永刚的精神告诉我们,对党的忠诚信念不是放在嘴上说的,而是要落实到具体的工作和岗位之中。
20多年来,方永刚一直从事政治理论教学和研究工作,为发展军队教育事业和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作出了优异成绩,多次被学院评为优秀教员、青年教员成才标兵。他的事迹突出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刻苦钻研、与时俱进,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入学习者。方永刚几乎把业余时间全都用在刻苦学习党的创新理论上,并及时把学习研究成果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先后主编了16部党的创新理论研究专著,发表学术论文100多篇,其中在国家和军队核心期刊上发表40多篇,荣获“全军政治理论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28个奖项,完成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军队重点理论研究课题7项。1997年5月8日,一场车祸造成他的颈椎严重骨折。在做牵引治疗的情况下,他仍然坚持看书学习。住院108天,他一连看了43 本书,并完成一部30万字的专著《亚大战略格局与中国海军》。党的创新理论每前进-步,他的学习就跟进一步,研究就深化一步。2003年7月,胡主席提出要坚持协调发展、全面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他从电视新闻中看到这个消息后,连夜调整了第二天的讲课稿,让这一新思想第一时间进入了课堂,在学员中引起强烈反响。去年暑假,他放弃休息,编写了科学发展观教学读本,初步形成了党的创新理论教学体系,为党的创新理论进入教材、进入课堂、进入学员思想作出了贡献。去年10月份,他参加国防大学全军首届政治理论骨干研修班,正赶上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期间,他带病连熬3个通宵撰写了1万多字的文章《论长征精神的时代价值》,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结业时,所做的《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军队政治理论人才建设》的发言,就军队如何招才、引才、用才、留才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受到与会领导和专家的好评。
二、追求真理、矢志不渝,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方永刚出生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是党改革开放的好政策使他有机会上大学,参军入伍,光荣入党,成为一名军队政治理论教员。他经常对别人讲,自已是在党的创新理论哺育下成长成才的,是党的创新理论的直接受益者,对党有着发自内心的深厚感情。
学习、研究、宣传党的创新理论,使他深深地体会到:在当代中国,只有党的创新理论才能解决面临的发展问题,才是指引中国走向繁荣富强之路、人民过上和谐富裕生活的唯一正确的理论;党的创新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是实现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伟大真理。正是靠着这种坚定的信仰,他一直把学习、研究、传播党的创新理论作为自己最神圣的职责,看作是太阳底下最神圣的事业,当成自己生命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每当党中央提出新的思想理论观点,他都及时学习研究,很快就有论文发表或专著出版。20多年来,他遇有理论困惑不动摇,碰到现实困难不回避,面对错误思潮敢斗争,在对真理的执著追求和坚决捍卫中,不断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他始终认为,如果他的宣讲可以使广大官兵和人民群众对党的信任更坚定一点、对党的创新理论的理解更深入一步、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更充足一些,那么,研究和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就是他人生的最大价值和全部意义!
三、不辱使命、甘愿奉献,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积极传播者。方永刚认真履行一名思想理论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近6年来累计完成1000多课时的教学任务,年均超额完成200%的教学工作量,连续多年教学质量被学院评为A等。同时,他还利用课余时间为学院教职员工和学员举办了200多场学术讲座。
1998年以来,方永刚作为辽宁省国防教育讲师团成员、沈阳军区联勤部客座教授、大连市讲师团成员,先后为部队和地方党政机关、社区、企事业、干休所、学校等单位作辅导报告1000多场,从军队到地方、从城市到乡村,从北国的漠河边防到南疆的海防哨卡,都留下过他传播创新理论的足迹。1998年10月,他去长山要塞函授辅导,给部队讲课,从晚上9点一直讲到11点,掌声不断,许多家属都抱着孩子站在走廊里听他的报告。一次,方永刚到北海舰队搞专题调研,潜艇某基地请他去讲军人使命与战斗精神。由于讲得好,驻青岛地区的部队接二连三地请他讲,不到一周连续讲了15场。为了把老百姓关心的下岗失业、三农问题、老工业基地振兴问题讲透彻,他经常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深入到群众当中,与大家拉家常,把生活当课堂,让老百姓给自己出题目。有一次,他到旅顺口区铁山镇给党员干部讲课,三个多小时的讲课结束后,一位8O多岁的老党员拉着他的手说:“你讲的都是咱老百姓想知道的,听你讲半天,我这辈子都没白活。”还有一次,一个镇请他围绕农村问题讲讲致富之策。他利用五一长假,跑了许多村镇,咨询了许多专家,围绕科技致富、科技兴农等问题给大家上了一堂课,并提议通过小额贷款扶持农民上项。报告结束后,一位大嫂激动地说:“你把党的好政策讲到咱的心坎上,你把党的温暖送到咱这偏僻小山村。”
四、师德高尚、知行统一,自觉做党的创新理论的模范践行者。方永刚把本职岗位作为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的平台,不知疲倦地为党工作。早在去年3月,他的病情就已露出了端倪,但是由于工作太忙,一直没有做系统检查。当时学院正承担着海军基层政工班4 期1500名学员的培训任务,他主动请缨承担了开班的第一课《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对海军基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为了讲好这堂课,他精心准备,看了上百万字的资料,到基层部队进行调研,找老海军了解情况,向随舰出访的同志了解事例,十二易其稿,试讲了10多次。正式讲课时,不停地冒虚汗,四节课下来,内衣全都湿透了。课间,他不得不到休息室的沙发上躺一会。
在被确诊为结肠癌晚期的情况下,他一方面以乐观主义精神和顽强毅力与病魔作斗争,一方面争分夺秒地抓紧工作。他表示:“不管癌症是中期是晚期,研究党的创新理论没有限期。我能舍弃我的生命,但不能舍弃我的事业;我不惧怕癌症,但害怕离开最钟爱的三尺讲台。只要不倒下,就要不停地学、不停地写、不停地讲,以实际行动践行党的创新理论。”2007年1月15日上午,在术后第二次和第三次化疗间隙,他坚持从医院回到学院为学员们上完他本学期的最后两节课。1月22日,他带病给大连市地税局作了《正确理解和把握科学发展观》的辅导报告。1月23目,他又躺在病床上完成对3名研究生的学期教学和毕业论文写作辅导任务。方永刚同志用忠诚和青春诠释了对党的无限热爱,对党的创新理论的不懈追求。
观“方永刚事迹”后感
1。乐观气概--很久不见这般拿得起放得下的豪情,但是那天从这位并不强壮的军人身上让我感受颇深。谁都可能会面临窘迫甚至困难的境地,对于方永刚曾经的家庭困难和今日的癌症,他却都能很平静的对待,如此的淡然和从容。。举不清他的种种事例,但我相信每个人都可以从他的言谈中感受到,这就是所谓的气质,真情真性,有豪情,让我们可以品味和学习借鉴的品行。“上者以质胜人”,所说的大许如此。2。关于理论创新--任何群体只有创新,才能不衰败。当我们听惯了那些话时,我们会开始觉得那些话不太全面了,一方面是被念歪了,另一方面的确有些理论没有能够赶上时代了,因为每天都有新问题出现。这时就应该有人能够针砭新情势,借鉴以往指引江山,让社会成员了解和参与到时代浪潮中,唯有如此,国方可长治久安,民方可幸福安乐。方永刚做到这点,何其难能可贵!
我们的执政党在建设过程中应该要大力提倡培养这样的精神,吸纳这样的人才,让自己站在时代的前沿,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方永刚事迹心得体会
理论教学与研究的前沿地带,方永刚是一颗星,一团火,20多年的教师生涯,他以生命燃烧的代价奋力耕耘三尺讲台,真学、真信、真情传播并真诚实践党的创新理论,成就之风令人惊讶,而不知疲倦、不顾生死的投入状态,更让人叹为观止。作为一名普通的理论教员,方永刚的灼人热情从哪里来,党的创新理论的巨大魅力是不结之缘,遍阅中外历史,政治兴衰、国家兴亡和民族续绝,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理论思维,理论新则方向明,人心顺事业成,正反两方面的例证,比比皆是。而在形势多变,社会转型的变革时期,指导理论的适时更新更具有决定性意义。
几十年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始终重视理论创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接连不断,新时期渐次形成的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伟大创造,深刻揭示了新阶段时代发展、社会进步的客观规律,是治国理政的根本指针,武装全党、凝聚民心的力量之源。其对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执政党自身建设的价值,无论怎样估计都不过分。
立志报国的方永刚在长期的理论研究中,被深深折服了。职业性学习研究变为由衷的信服再变为不容置疑的信仰,对他的研究与传播,则从有趣到痴迷再到自觉。当职业性行为升华为神圣的使命,方永刚的激情闸门便彻底打开并永远定格。于是,我们看到了面对生死仍然从容执教的方永刚,看到了一位倍受煎熬却永不言悔的奉献者。
方永刚用自己的经历证明了一个道理,先进性品格首先来自一个科学的信仰,保持和发展先进性,无疑要把党的创新性理论武装放在突出位置。基础是学习,核心是信仰,关键是饯行共产党尤其要走在前面。
方永刚的可贵之处还在于他知行统一的务实精神。教学研究之余,他为官员和群众做报告一千多场,所到之处往往掌声不绝,深厚的学养和高超的演说技巧固然是成功的重要条件,但更重要的是他为党分忧,为民解困的赤子情怀。为了消除百姓误解,让人民群众自觉拥护党的方针政策,方永刚了解民情、民意的调研工作从未间断,讲课的针对性和说服力是公认的。他听不得对大是大非的不负责的评论,看不得对伤害群众感情行为,始终把划界群众疑问,拉近党群关系看作为义不容辞。这背后是优秀党员的忠诚和职责,是马克斯主义理论规律者的时间性追求,学习方永刚对忠诚和职责这样的基本要求,每一位共产党员都应该三省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