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角度看“塘约经验”
从发展农村市场经济角度看“塘约经验”
刘会礼
一、发展市场经济是推动农村发展的根本途径
1、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严重束缚了农村生产力发展 我国农村经济,经过近40年来的改革发展,无论是生产的规模、产业的专业化水平以及科学技术的运用,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甚至沿海等发达地区,农业产业化、乡村工业化等已经得到了很好发展。但是,在广大中西部落后农村,那种自给自足、只有少量剩余产品拿到集市上进行简单交换的小商品经济,仍然是农村经济的主要形式。这种情况,越是在偏远、封闭的落后农村,越为突出。其生产经营方式的典型特点是,农户集生产、生活以及生育繁殖等多重功能于一体的传统经营方式,生产的目的往往立足于自身消费的需要。由此,就自然而然地采取一种小而全的小农生产方式,农民既是粮农,又是菜农、棉农、油农,集多种专业于一身。自给性的多种生产经营,其结果只能是低下的劳动生产率。
农村落后主要是经济发展落后。其根源,在于这种自给自足小农经济对农村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束缚:一是没有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生产条件,不利于劳动生产率提高。社会分工和专业化生产,是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劳动者只有在专业化分工的生产环境下,专注于一个 劳动环节,才能够有效提高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生产力发展。专业化分工和规模经济是相辅相成的。在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下,没有社会分工和规模生产,束缚和制约了农村经济发展;二是难以在生产中充分使用农业科技和促进技术进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受限于经营范围狭小、资金积累有限,难于有效吸收和运用新的科学成果,不利于农业科技进步和生产力发展;三是市场机制缺失,难以实现资源有效配臵和生产力发展。小农生产的自给性和极少量的产品交易,直接限制了农产品的商品化。落后农村市场经济不完善,导致其与整个市场经济大环境严重脱节,农村经济发展中市场机制严重缺失,使经济活动缺乏内生动力和应有的活力。
2、发展市场经济是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按照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改革小生产的经营体制,根本途径就是逐步实现由小规模的家庭分散经营向规模化、专业化经营的社会化生产转变,促进农村自给性的自然半自然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这其中,规模化、专业化是实现市场经济的路径;市场机制是经济运行的激励机制,是实现农村健康向前发展的机制基石。
市场经济一经产生,便成为最具效率和活力的经济运行载体,是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最有效的经济运行方式。人类历史上显著的经济增长起始于市场经济的竞争刺激。新中国成 立至今,经济的快速发展始于改革开放。改革是经济体制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开放主要体现是对接世界上先进的市场经济运转。改革开放整个过程,就是一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建立完善的过程。
我国的市场经济改革,是从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实现农业生产主体市场化开始。但随后近40年的发展,农村经济发展落后与其市场化程度低,成了整个国民经济体系的显著特征。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在农村依然如此。我国农村经济,很大程度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或者少部分剩余产品进行交换的商品经济,而不是市场经济。农村市场发展极不完善,导致市场机制缺失,市场调节失灵。推动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推动农村发展的必然要求和根本途径。
二、“塘约经验”对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意义
1、什么是“塘约经验”
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塘约村以党建为引领,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形成党支部、村委会、合作社同心协力的“三套马车”模式,探索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发展路径,激活了沉睡的农村自然资源、存量资产、人力资本,极大地释放了农村深化改革红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14年的不到4000元提升到2016年的10030元,村集体经济从不足4万元增加到202万元,实现了从省级二级贫困村向“小康示范村”的华丽转身。
贵州省委政研室总结认为,“塘约经验”归纳起来就是“三改三提三起来”,即:通过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化水平,让资源活起来;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化规模,让钱包鼓起来;推进村级治理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化程度,让力量聚起来。安顺市委曾永涛书记将“塘约经验”进一步提炼概括为: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共同富裕。
“塘约经验”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全省和全国各地均有前来塘约村考察学习。目前,安顺市已经进行全面学习推广,各县区均出台和实施了一些力度不小的措施。“塘约经验”不再局限于总结研究,已经成为行动指南,预计至少将对我市农村农业今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塘约经验”为政府补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实现生产要素集聚提供了可借鉴的有效模式
落后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善而出现市场功能失灵,需要政府采取为市场机制的完善创造条件的办法,来促进市场机制的发育、成熟,以此消除失灵。从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角度来看,“塘约经验”的意义在于,政府补位通过“党建引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方式,实现了农村生产要素的有效集 聚,推动了农村市场经济发展。
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首先要实现农村生产要素集聚。市场经济是分工、专业化和规模化生产的产物,并基于此推动生产力发展。以分散的小农生产经营为主的农村经济,没有市场经济发展的土壤。发展农村市场经济,首先要实现农村生产要素集聚,实现生产经营规模化。与分散的个体经营相比,规模经营无疑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不仅能够有效地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增加资金和劳动积累,而且能加强协作的力量在合理分工的基础上提高专业化水平,推动科学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创造出更高的劳动生产力。
实现农村生产要素集聚,主要在推动土地、劳动力和资本这三大基本生产要素集聚上。在劳动力的集聚方面。近40年来对农村影响重大的事件,继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要算民工潮了。得益于民工潮的贡献,当前,除了特别偏僻、封闭的极少数落后村寨,农民对土地的依附程度已经最大可能减小。农村劳动力已经具有相对完全的流动性,对集聚不产生阻碍。
在资本的集聚方面。资本本身具有流动性。在市场自由选择下,资本集聚不会产生流动性障碍。当前资本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问题,一是农村农业资本规模小,其他社会资本对农村农业投资小,需要实施更有效政策吸引更多其他行业资本的投入,以及加大银行信贷支持和财政资金扶持; 二是在发展农村经济,建设农村市场经济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政府补位。而这种补位,如果不按照市场规律和采取经济方法,政府的财政投资对民间投资很容易产生挤出效应,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和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扭曲。
在土地集聚方面。中国农村土地制度面临的一个根本性矛盾,是以身份为基础的家庭承包经营权模式和规模化、市场化的现代农业经营之间的矛盾。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臵”,为农村市场经济发展进一步明晰了土地权力。但是如果仅仅单纯基于土地“产权明晰”来理解和推演农村市场经济下一步发展,则远远不够。受近40年土地承包、分散生产方式,以及文化教育水平等因素影响,农户自主合作实现土地集聚进行规模生产的难度很大,通过农户自主大范围建立合作社等经济组织,将农村土地资源最大程度集聚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土地集聚成了农村规模经济、专业化分工发展和市场经济建立发展的主要障碍。
“塘约经验”在此具有重要意义:政府补位通过“党建引领、村社一体、合股联营”方式,有效将农村生产要素集聚了起来。(1)在广大农村,既然农户之间相互无法通过合股联营来实现土地资源的大范围集聚,就需要一个经济组织来完成这种聚合。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单纯的经济组织(这里主要指完全私有产权的市场主体)是最佳选择,但这种市场主体又难以解决好这个问题。这就需要行政权力的干预,需要村社一体、合股联营。(2)农村最有效的行政权力主体是村支两委,通过村支两委行为来实现政府补位农村市场经济发展,是最好选择。但村支两委单纯的行政干预经济行为,必然扭曲农村经济发展。(3)在土地集体所有权基础之上,在保护农户承包权前提下,村支两委通过合作社等形式,以村集体资产或者财政扶持资金入股,与农户用土地经营权入股,组成经济主体,开展规模化生产经营,或者与其他经济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合作,从而可以实现村里土地资源集聚。(4)在动员农户用土地经营权入股联营过程中,村社一体的经济组织,在采取经济利益联结的同时,必然会基于土地集体所有权采取行政手段,可以确保土地尽大可能的集聚。(5)事实证明,没有坚强的基层组织,难以有村社一体,更无法有效调动村民,这就需要党委政府通过加强基层党建达到。塘约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村社一体、合股联营,将该村生产要素有效集聚起来,走市场化道路,在传统农业生产领域和传统市场(如塘约村的蔬菜生产销售、劳务建筑公司等),形成了竞争优势,从而带动了整个村脱贫致富。
三、学习“塘约经验”需要改进完善的重点
1、坚持市场化方向,构建“村社一体”经济组织的市场化管理机制。
“塘约经验”中,“村社一体”的经济组织,是政府补位农村市场发育不完善的产物,其中有集体产权成为事实上 股权主体、以及村支两委成为主要管理者的鲜明特点。关于对集体产权的激励制约问题,迄今没有找到好的解决方案;村支两委本质上是农村行政权力主体而不是市场经济主体。所以,“村社一体”安排只能被视为落后农村小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次优选择。
政府通过党建引领、村集体经济等方式,培育落后农村市场经济,是在市场发育不成熟时不得不承担的成熟市场经济中本应由市场承担的职能,应随市场发育程度的不断提高而逐渐由市场承担。所以,学习“塘约经验”,需要在集聚农村生产要素基础上,坚持市场化方向,构建和完善“村社一体”经济组织(合作社或者村公司等企业形式)的市场化管理机制,在产权明晰、管理权力制衡、决策科学化等方面,逐步实现向现代企业管理方式转变,才能保证其长远健康发展。
2、按照“村民自治、共同富裕”原则,以优化利益联结为载体,构筑农村市场经济发展制度基石
塘约村在“村民自治、共同富裕”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通过优化党总支+支部+党小组的乡村治理结构,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抱团致富、抱团发展。学习和发展“塘约经验”,需要进一步优化利益联结,推进村民自治,实现共同富裕。
就业、教育、医疗、养老等必要的公共服务,是市场经 济发展的社会保障。我国的基本国情,广大农村尤其是落后农村地区,这些公共服务得到了明显改善,但仍然严重不足。在政府不断扩大公共服务覆盖的同时,农村按照“村民自治、共同富裕”原则,以利益联结为载体和纽带,构建村级权力制约机制,优化村集体与村民之间利益联结关系,从而构建乡村治理和福利保障机制,这将成为中国特色农村市场经济发展的制度基石,有效助推农村发展及其市场经济发展。
(作者单位:开发区改革办)
第二篇:从安全角度看核电发展
从安全角度看核电发展
——写在切尔诺贝利核事故20年之际
国防科工委副主任兼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 孙 勤
从1954年6月前苏联奥布宁斯克核电站并网发电,首次实现了核能和平利用以来,世界核电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目前,全世界有442台核电机组在运行,装机容量超过3.68亿千瓦,核发电已连续18年稳定在全世界发电总量的16%。世界核电12000多堆年的运行经验有力证明:核电是一种经济、安全、清洁的新能源。
核电的发展是令人满意的,前景令人鼓舞。同时,核电发展史上的经验教训也是不应忘记的。
一、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启迪
1986年4月26日,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四号机组由于反应堆设计缺陷、运行操作人员严重违反安全规程、有关人员缺少必要的安全文化、缺乏必要的核事故应急准备等综合原因,最终酿成了核电发展史上的一次最严重的事故,造成了大范围的放射性污染和较多人员受到超剂量限值的辐射照射,在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造成了很大负面影响。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教训是惨痛的,从另外一个角度,从这起事故中总结出的经验教训又是促进核安全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事实上,此后的二十年中,国际上加强了核安全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国际原子能机构颁布了核电厂新的安全标准,进一步提高了安全要求,如:在设计上强调了严重事故的预防和缓解措施,强调概率安全评价技术的使用等。各有核国家也进一步完善了核安全法规和标准,积极改进核电站的设备和系统,努力完善运行规程和各种运行文件,更加重视人员教育培训和核安全文化,核电站的安全水平得到显著提高。核电的安全性也已经为更多的人们所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公众认识到核电将是新世纪最重要的替代能源。
切尔诺贝利事故也使世界各国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核事故应急准备工作的必要性,各国进一步加强了相关工作。切尔诺贝利核事故发生时,我国的核电发展正处于起步的关键阶段。国务院领导在听取了有关事故汇报后,在迅速研究有关情况后明确指示:我国继续发展核电的方针不变;要建立一套社会应急措施,以应对万一可能发生的核事故,把事故后果减到最小程度,确保公众和环境的安全。
在我国,为切实做好核事故预防工作,国务院于1986至1987年先后颁布了《民用核设施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和《核材料管制条例》,确立了我国的民用核安全责任制度、核安全许可和监督制度及核材料许可证制度。使我国民用核设施的选址、设计、建造、运行和退役逐步纳入了依法严格监管的轨道。1993年国务院颁布了《核电厂核事故应急管理条例》,正式确立了我国核应急准备制度。为加强对核事故预防和救援工作的领导,1991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核事故应急委员会,负责统一领导全国的核事故应急准备和救援工作。近二十年来,由国家、地方和核电站运营单位组成的三级核事故应急管理体系有效运作,为保障核电站的安全、促进核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要科学地认识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的后果
1996年4月8日至12日,在维也纳由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卫生组织和欧洲委员会联合召开了“国际切尔诺贝利事故10年大会”,来自71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845名科学家参加了会议。会议总结报告就事故对居民健康、环境及人群的长期健康学效应给出了实事求是的权威性意见。
继而,在2000年,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得出结论:对499名病人进行住院观察,诊断为急性放射病者的为134人。没有公众受到足以产生急性放射病的高剂量。约60万以上的应急和恢复工作人员和500万生活在三国污染区的居民绝大多数只受到较低剂量的照射。事故释放到环境中的放射性物质的总活度为14×1018贝可,欧洲受污染的面积达20多万平方公里。切尔诺贝利事故后两周之内,反应堆附近的松树林中,一些对辐射敏感的当地生态系统,如针叶树和反应堆周围10公里之内的某些小哺乳动物,达到致死剂量,产生致死效应。1988—1989年这些地方的自然环境开始恢复;在随后的2-2.5年内,种群得到了恢复。未发现有关物种的局部种群由于辐照而灭绝的报告,而只观察到一些辐射诱发现象。
此外,2003年建立的切尔诺贝利事故论坛也于2005年9月5日公布了一份长达600页的《切尔诺贝利事故遗留问题——健康、环境和社会经济影响》报告,客观地反映了事故的真实情况,科学地分析了对人类后果的影响,应该指出的是,事故发生后的20年间,绝大多数新闻媒体对这起事故的报告是客观的,但也有少部分为追求轰动效应,进行新闻炒作,作了不实报道。事实表明,诸如“事故死亡3万人、受辐射后变异的老鼠比猪大”之类的说法是完全没有根据的。对切尔诺贝利事故及其后果应科学地认识,要化消极为积极,变坏事为好事。
三、“安全第一,质量第一”是中国发展核电的一贯方针
1991年我国自主设计建造的第一座核电站建成投产至今,已有9台核电机组陆续投入运行,装机容量达到700万千瓦,加上即将建成投运的田湾核电站,核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900万千瓦。与此同时,我国在核电技术的研发、核电站设计、设备制造、工程管理、生产管理和核安全监督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具备了相当的基础和实力。能自主设计建设30万千瓦和6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机组,也具备了以我为主、中外合作建设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机组的能力。另外,我国还把成熟的核电技术成功运用于国际合作,成为少数几个可以出口核电的国家之一。
我国核电从无到有,在探索中前进,不断趋于成熟,走出了自己的发展道路。这些成绩的取得,与贯彻了“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发展方针是分不开的。我国核电发展充分吸取了国际上核电发展的经验和教训,注意引进成熟技术和比较先进的核电堆型。在管理方面,建立了国家核安全监督管理体制,建立了核安全许可制度,确立了与国际接轨的安全标准,实施了现代化的管理,增强国际国内的信心。核电站选址、设计建造和运行的各个环节均严格受控。核电企业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要求,建有完备的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与切尔诺贝利核电站采用的沸腾管式石墨沸水堆不同,我国核电站采用压水、重水反应堆,从设计原理、结构到安全措施,在安全上是有保证的。我国核电的安全业绩是值得骄傲的:没有发生过二级或者二级以上的运行事件;工作人员所受到的辐照剂量远低于国家规定的限值;核电站的环境辐射监测数据基本保持在本底水平。核电安全运行的良好业绩,使公众和政府决策部门树立了坚定的信心,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的决策奠定了基础。
四、坚持安全发展理念,积极推进核电发展
前不久,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了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了《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2005—2020)年》。会议指出,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是国家重要的能源战略,对于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实现能源、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和工业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发展核电,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的理念。核安全是核工业的生命线,继续贯彻“安全第一、质量第一”的方针,要努力营造核安全文化氛围,狠抓设计、制造、建设和运营全过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强化核安全监督,切实做好核应急准备工作。
积极发展核电,要加强规划,科学论证,统筹安排,促进我国核电技术整体跃升和跨越式发展。要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立足现有基础,推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加快核电标准体系的建设,选用成熟、安全、经济、先进的技术方案,并实现技术上的突破。力争在2015年前后,形成自主设计建造第三代百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的能力。中国的核电事业大有可为,也一定会大有作为。
第三篇:从发展角度看我国经济形势
经过20年改革开放实践的磨炼和邓小平务实精神的教育,我国经济学界敢于面对现实,揭示问题和矛盾。这是一个巨大的历史性的进步。但有一种倾向值得注意。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就问题论问题,问题成堆而理不清头绪,很少用哲学思维来研究当前经济发展和运行中的矛盾,不搞矛盾排队,分不清支流和主流。甚至造成莫名其妙的悲观情绪,我们的经济学成了问题经济学。有些研究报告和文章照抄照搬西方发达国家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和指标体系,用来描述和研究正在发展中的中国经济,把我国经济当做一个发展完善的市场经济来看待,很少考虑我们的发展度和市场度。判断经济形势只根据那几个统计指标的走势论是非,找对策,只力图扭转那几个指标的走势,我们的经济学成了总量经济学,符号经济学。这种研究方法严重脱离实质经济内在矛盾运行的总量分析,更严重地脱离中国生产方式、交换方式、体制机制、结构转换升级具体阶段的实际。抓不住问题的关键,抓不住根本问题,只看运行,不看发展,只讲量变走势,不讲质量内容。这种西化的问题经济学,是一种很危险的倾向。它打乱了现阶段有形手和无形手的分工结构,过早淡化政府的发展主体地位,扩大了政策市场调控的范围,干扰了市场的调节机制的正常运行。为了克服这种倾向,我们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为指导,坚持邓小平的中国特色思想,牢牢把握住我们的特殊国情。我国经济运行在什么历史阶段是必须首先弄清的根本性问题。
我们判断当前的经济运行态势好坏,要有一个特定的质和量的客观标准,不能仅仅根据几个总量统计指标的走势,简单地以升降论是非。经济运行指标在时间上不能简单地向后看,和上年周期比,和上月,上季比;在空间上也不能简单地和别的国家、地区比。首先要给当前经济运行一个准确的时空定位,即当前经济运行是处于我国、本地经济发展的什么阶段上。这个阶段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是什么,发展的内容、发展的历史任务是什么?当前经济运行走势是向着解决发展的主要矛盾、转化主要矛盾方面推进,还是朝着反方向推进。这是判断经济运行走势好坏的主要标准,定性标准。
从发展的本质含义、发展的规律来看,我国经济正处于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根本性转变这个大的历史阶段中,发展模式和体制模式转变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在这样一个历史阶段,一个关键的历史时期,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矛盾、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是结构性矛盾。所谓总量矛盾不过是抽象了结构内含的结构性矛盾在统计上的一种反映。总量矛盾是存在的,它只存在于总量统计之中,存在于符号经济之中,在实质经济之中只有结构矛盾,没有总量矛盾。我们面临的结构矛盾基本上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工农两种生产方式、城乡两种生活方式,这种两元经济与社会结构的矛盾。第二层次是区域经济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不仅是东、中西大区结构间的矛盾,而且还有每一个大区内部小区结构间发展不平衡的矛盾。第三层次是产业结构的矛盾。多年来我们对这个层次的矛盾是重视的,当作第一位的结构矛盾来抓。实际上它受前两位矛盾制约,就产业结构调产业结构是调不动的。第四个层次是产品结构的矛盾,主要是剩余和短缺产品的矛盾。
这四个层次的矛盾同时存在相互交错,呈现复杂的局面,但只要认真把矛盾排队,就会发现第一层次的矛盾是主要矛盾,是诸矛盾的总根源。产业结构久调不见显效,剩余和短缺同时共存,关键是城乡人口大结构转化滞后,产业政策没有区域化,区域政策没有产业化,工业分散,重复建设,区域同构,这是造成结构性剩余、结构性短缺共存的根本原因。发展形势不如人意,不是自今日始,不是一两年的事,是自1992年以后逐步形成的。这是阶段性问题,不是当前运行问题,当前运行状况是这四个结构矛盾的正常反映。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次要矛盾都不是短期问题。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性的问题。
第四篇:读《塘约道路》有感:农村发展任重而道远
读《塘约道路》有感:农村发展任重而
道远
《塘约道路》的成功经验是否可以复制?笔者认为虽然不能照搬照抄,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脱贫攻坚,其中很多的宝贵经验值得借鉴。
第一个体会:“塘约”实质上是一个与群众签订的,由党组织领导、共产党员带头、群众响应,凝心聚力苦干实干、砥砺前行谋求发展的约定
在《塘约道路》这本书中,建立农村合作社进行土地确权流转的实践经验,为农村党组织重新引领农村经济发展,农村党员重新成为农村发展核心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塘约村行政的六大机构的一把手全部都是党员,而当前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等一系列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都离不开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广大基层党组织能不能担当历史重任,整合资源、团结人心、统筹各方,带领群众完成好各项目标任务,是对我们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执政水平实实在在的考验。可能发展的道路有千万条、面临的困难有千万种,但发展农村经济、带领农民共富的重任,我们广大农村党组织必须当仁不让“一肩挑”,广大基层党员也必须勇挑重担,首当其冲。
第二个体会:“道路”是在实践中走出来的,农村基层民主之路的本质应该以村民为主体,突出两委主导作用和上级党组织保驾护航作用,以村规民约促成村级协同共治
在新常态背景下,“基层发展、村级事务管理、民生服务”对基层管理、治理提出了新需求,推进协同共治很必要、很重要。村规民约,作为一村中全体村民共同制订、共同遵守的自治性行为规范,它是一种集体契约,是一种集体意志的明文化、规范化,是推动协同共治的有力抓手。《塘约道路》中“红九条”“黑名单”等维护着塘约的道德底线,是在中国社会最基层重建乡村规范和重建良好民风,以此来优化协同共治、引领基层发展。这也正体现了村民共治的精神内涵:村民共治是对村民自治的演化和进步,通过真正讲求人民民主,即实现村民自治,也实现村民共治共享。
第三个体会:基层党组织既是深化改革的“先锋官”,也是保持稳定的“稳压器”。越是在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越是需要基层党组织成为落实党的组织制度的“战斗堡垒”,坚守底线、化解矛盾、促进发展
书中,塘约村书记左文学认为最重要的工作是党支部建设,而重中之重是党员的思想建设。“三会一课”制度在塘约雷打不动,周工作例会制度也坚持得十分到位。塘约的经验告诉我们:只有把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生机勃勃、坚强有力,才能在各种严峻形势面前,经受起任何风浪的考验,党的执政地位才会固若磐石。左文学还提到了“四个好”:选好一个路子,建好一个班子,带好一支队伍,用好一套政策,在村党支部建设层面理解的话就是首先确定符合实际、大胆创新的发展理念和坚持原则底线的政治路线;发挥干部决定性因素的作用,选好村级发展和执行上级决定的领头羊,配强配全支村两委班子;严格规范落实党的组织生活制度,充分发挥党员在村务、党务、财务中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学习党的理论政策和先进的发展理念,活学活用,做到既坚持原则不变通,又灵活掌握促进和谐发展。
第五篇:“塘约农村改革经验”调研报告
“塘约农村改革经验”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总结推广“塘约经验”的部署,遵照专题会要求,由省委政研室牵头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多次赴塘约村调研、对相关资料进行研判的基础上,于4月22日—25日赴塘约村再次集中蹲点调研,同有关领导、乡村干部、农民群众进行了交流座谈,深入了解塘约村改革发展情况。
塘约村总面积5.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881亩,辖11个村民组,总人口921户3393人。2013年塘约村还是全省最贫困的村之一,主要表现在:一是收入水平较低。农民收入只有3786元,只占全省平均水平的70%,有贫困户138户600人。“三留守”现象突出,空心化比较严重,最多时候有1100多人外出打工,其中70%以上是年轻人。二是生存环境较差。由于种地不赚钱,30%以上耕地撂荒,“破石板、烂石墙、泥巴路、水凼凼”是其真实写照,2014年6月一场洪水冲毁了房屋和道路,让塘约村雪上加霜。三是村级组织较弱。村级经济基本无积累,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做事没人跟,没人愿当村干部。村民等靠要思想严重,人人争当低保户、户户争要救济粮。乱办酒席敛财现象严重,村民人情支出不堪重负。
如何抓住主要矛盾、化解面临的现实问题?塘约村党支部书记左文学组织全村党员和干部群众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讨论。塘约村党支部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坚持党建引领、改革推动、合股联营、村民自治,把准群众“拔穷根”的心愿,于2014年7月成立农村综合改革办公室,以“三变”改革为抓手,做好农村改革这篇大文章。2016年与2013年相比,经过3年的努力,全村经济社会、村容村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创造了贫困地区追赶跨越、全面小康的奇迹。一是实现了从贫困村到小康村的转变。农民收入10030元,增加了6000多元,80%的农户户均年收入3万元以上,50%的农户建起了新房,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建成了村文化广场、林荫小道、健康步道、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被评为贵州首届“十佳美丽乡村”。二是实现了从后进村到先进村的转变。村级集体经济收入202.45万元,增加了198.53万元,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增强了,社会风气变好了,人心变齐了。如今的塘约村被誉为“精神焕发的村庄”,到处充满了生机和活力。三是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转变。农业产业示范园建设初具规模,在合作社内部组建的运输公司、旅游公司、建筑公司等经营实体,保障了全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外出务工人员从860人减少到50余人,农村“三留守”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通过调研,我们总的感受是:“塘约经验”的核心要义是改革创新、艰苦创业,关键在于抓住了农村改革这个牛鼻子,根本在于有一个好的基层党组织。目前看,“塘约经验”的基本要义有三个方面:一是狠抓农村产权制度这个基础性改革。围绕“地”的问题开展七权同确,让分散的资源聚集化、模糊的产权清晰化、集体的资产市场化,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二是狠抓农业经营这个关键性改革。围绕“钱”的问题开展合股联营,丰富和完善双层经营“统”的功能,推进农民由“分”到更高层次的“合”,让农民获得持续稳定的收益。三是狠抓乡村治理这个保障性改革。围绕“人”的问题推进抱团发展,优化党总支+支部+党小组的乡村治理结构,组织带领群众艰苦创业、艰苦奋斗,抱团致富、抱团发展。塘约村与时俱进深化农村改革,结合实际念好了“改革经”,归纳起来就是“三改三提三起来”,即:通过统筹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提高市场化水平,让资源活起来;推进农业经营制度改革,提高产业化规模,让钱包鼓起来;推进村级治理制度改革,提高组织化程度,让力量聚起来。
一、改革农村产权制度,提高市场化水平,让资源活起来
(一)摸清家底。一是同步推进、精准丈量。在平坝区和乐平镇国土、住建、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指导下,成立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确权工作领导小组,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集体土地所有权、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房屋所有权、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和农村集体财产权等“七权”确权工作,采用GPS、航拍等高科技手段对全村土地精准测量。二是收集民意、化解矛盾。成立“确权议事会”,广泛收集民情民意,对于有地无证、有证无地、一地多证、一证多地和无证无地,以及实际测量面积偏大等问题进行汇总,梳理积累下来的问题共有17种。积极推进村民小组、村调解委员会、村民代表大会“三级调解”制度,有效化解了矛盾纷争。三是厘清权责、确保公平。在确权过程中,对于占用集体资产的,由村干部、党员带动全村群众,采取交还或购买的方式处理,经过指界、退出、村民按手印三个程序确认。村民耕种的集体坡地、占用的公房,完全归还集体;村民占用集体坡地建房的,村集体按每平方米50元收费,把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给当事人。这样既维护了农户权益,又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分清了集体和个人产权,促进产权管理公平有序。
(二)确权颁证。一是公示认可。公示结果无异议的,由农户签字认可;有异议的重新核查,核查结果再次张榜公示,直至绝大部分农户签字认可。二是产权建档。为每块土地的面积、形状、位臵等信息建立档案,建立“七权”同确数据库,充分运用大数据手段,对确权成果进行动态管理和使用。三是颁发证件。目前,全村耕地经过精准测量确权后从1572亩增加到4881亩,入库林地确权面积2616亩、颁发林权证60本,房屋957宗,集体所有水利工程19宗、颁发水权证32本。集体建设用地(含宅基地)使用权实测宗数957宗;集体土地所有权实测面积8251亩;集体财产权(学校、村办公室、卫生室等)共计7处。通过确权颁证,明确了权利归属,稳定了土地承包关系,确保“三权分臵”得以实施。
(三)盘活资产。一是折价入股。开展土地入股,全村4881亩土地全部入股,募集股东921户,股权总数5230股。开展水权入股,全村28处小型水利工程评估1542万元,作价入股到塘约村水务公司,该公司通过经营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及农田灌溉工程获取水费,所获收益与村集体分享。二是抵押贷款。按照土地承包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原则,金土地合作社与农村信用社共同构建“3+X”(“3”指农村信用社、村委会、金土地合作社,“X”指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农户等主体)支农扶农信贷新模式,提供抵押贷款。405.8亩林地抵押贷款200万元,3处小型水利工程抵押贷款305万元。三是担保贷款。由村集体提供担保贷款,经营主体申请贷款时授信额度最高可达缴纳担保基金的10倍,利率在同期同档次基础上下浮10%。目前,全村累计从平坝区农信社获得“金土地贷”等贷款307笔1725万元,“沉睡资源”变成了“鲜活资产”。
二、改革农业经营制度,提高产业化规模,让钱包鼓起来
(一)股份合作。一是带股入社。成立以党支部为引领、村集体所有的“金土地合作社”,村支两委与合作社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对全村土地资源进行统计,以田每亩700元、地每亩500元、坡耕地每亩300元计算,按500元一股入股,实现户户入社、户户带股。合作社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他人捐赠形成的集体资产,平均量化到成员,按比例分配给本社成员,并记载在成员个人账户中,通过带股入社打造股份农民。二是设立机构。成立成员大会,由全体成员组成,是合作社的最高权力机构,选举和罢免理事长、执行监事,每年召开一次成员大会,决定重大事项。成员入社自愿、退社自由、地位平等、民主管理,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初步建立起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三是建立制度。初步建立股权管理制度,建立股东个人档案,发放股权证书。股东所持有的股权可依法、自愿实行转让、继承。建立土地流转制度,入社土地由村集体统一经营,不向本集体经济组织外流转。建立财务管理制度,实行独立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严格核定成本与费用,由执行监事对合作社资产运行、财务管理、收益分配实行监督,有效保障社员收益。建立利润分红制度,土地收益由合作社、村集体、村民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成。2016年,村集体及合作社分红121.47万元,社员分红80.98万元,最高分红达8960元,最低也有1840元。水务公司所获收益由村集体和村水务公司按6:4进行分红,村集体收益的50%再量化给全体村民,20%用于贫困户帮扶,30%用作村水利发展基金。
(二)集体经营。一是建经营服务平台。合作社下设土地流转中心、股份合作中心、金融服务中心、营销信息中心、综合培训中心、权益保障中心,形成“1+6”的一体化服务体系,有效解决农村土地零散低效、贫困户资金难以筹集、市场风险难以抵御、村民权益难以保障等问题。二是建创业就业平台。在合作社内部组建运输公司、劳动输出公司、妇女创业联合会和建筑公司等经营实体,加强对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培训了200多名驾驶员、800多名其他技术人员,大都在村合作社下设公司就业。三是建“七统一”发展机制。全村实行资金统一核算、土地统一规划、村干部统一使用、财务村务统一核算、农产品统一销售、美丽乡村统一建设、红白喜事统一操办“七统一”,更好配臵资源,提高发展效率。
(三)调优结构。一是做精品农业。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采取“村集体+合作社+公司+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全村种植芹菜600亩、韭黄700亩、辣椒150亩、香葱200亩、浅水莲藕300亩、晚熟脆红李520亩、核桃500亩、羊肚菌160亩,农业效益大幅提升。围绕“水果上山、苗木下田、科技进园”,建设青岛—安顺农业产业示范园,建成后将带动蔬菜种植3万亩,带动周边5000户农户增收。二是促进农业接二连三。山东寿光市龙耀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对口帮扶塘约村,为村里无偿提供700万帮扶资金建设农业产业园,并以470万元作为技术入股。目前,占地300多亩的农业产业园已初具规模,新建成的育苗中心区、高科技展示区、采摘体验区和示范种植高产高效区,每年可产生近600万元的经济效益。组建荷塘月色旅游发展公司,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打造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体验、养生养老等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三是加强产业风险防范。村集体从每年的利润分红中抽取20%作为村级金融担保基金,为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和房屋所有权等抵押提供担保贷款。借款人违约时,先从村级金融担保基金扣还金融机构,再由合作社及村委会对借款人事先抵押的产权进行处臵,有效化解了抵押物处臵难、贷款人逃贷、银行“惜贷”的难题。
三、改革村级治理制度,提高组织化程度,让力量聚起来
(一)“网格化”服务。一是完善网格。由乐平镇党委批准塘约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村党总支将11个村民小组划分为4个网格,在网格建立党支部,在村民小组建立党小组,形成党总支领导下的网格化管理格局。二是强化服务。党总支定期交流沟通、定题研判,解决热点难点问题。党小组负责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将党的声音和力量传递至村组农户,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建立离任村干部、现任村干部、各机构负责人、入党积极分子和致富能人“四个梯队”,确保不因为人的因素导致管理和服务脱节。近年来,全村无一起上访事件发生。三是加强监督。推选3名老党员成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履行“村纪委”职责,全程监督村务党务,重点审核账务,确保群众明白、干部清白。
(二)“驾照式”考评。一是强化党员考核。党员每月满分10分,全年120分,记分内容涵盖学习教育、组织生活、履行职责、廉洁自律和遵纪守法等5类40多项,由村民小组议事会每月进行测评打分。年终对超过80分的党员比照组长报酬给予奖励,低于60分的为不合格。连续3年考评不合格者,劝其退党。二是强化村干部考核。对村干部实行日常考评和年终考评相结合,满分100分。每周工作完成情况占50%权重,年底村民组长和全体农户的测评分别占30%和20%的权重,综合得分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依据,少1分扣300元。2016年,有个别村干部就被扣了1万多元。
(三)“条约式”治村。一是“红九条”规范行为。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滥办酒席、不孝敬父母、不诚实守信等陋习,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商议,颁布了九条村规,简称“红九条”,涵盖了公义、诚信、守法、忠孝等内容,主要是“不参加公共事业建设者、不交卫生管理费者、滥办酒席铺张浪费者、贷款不守信用者、不按规划乱建房屋者、配合组委会工作不积极者、不执行村支两委重大决策者、不孝敬不奉养父母者、不管教未成年子女者”,作为村民行为规范的红线。二是“黑名单”管理村民。对于违反“红九条”的村民,给予3个月考察期,考察期内不能享受任何惠民政策,考察期满经村民代表会议测评合格后,才能恢复有关权利。村民邱明祥儿子结婚,多加了一个凉拌菜,违反“八菜一汤”规定,被处罚1000元,且纳入黑名单管理3个月。由于干部带头、党员带动,重塑了农村的社会秩序。
我们认为,“塘约经验”是我省农村“三变”改革的成功实践,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总结推广“塘约经验”,对于全省上下决战脱贫攻坚、同步全面小康,探索符合时代特征、贵州特点的农村改革新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要积极稳妥、审慎推进。目前,村级组织的政治资源、社会资源和经济资源少,配臵资源能力低,这种现象不是短期内可以改变的,需要一定的时间和条件。推广“塘约经验”要在农民愿意、农民得益、农民支持的前提下,统筹考虑改革的持续发展、权益保障、监管到位、政策配套等多方面的问题,可以示范和引导,但不能操之过急,不搞强迫命令、不刮风、不一刀切,更不搞运动式一哄而上。二要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塘约村取得成功的关键是靠改革,靠有一个好的支部和好的带头人。全省村级像左文学同志这样有头脑、有能力、有见识的村干部并不多。推广“塘约经验”要掌握其精髓,不能一味照搬照抄、简单复制,更不能邯郸学步、把经念歪。要优先在条件成熟的村试点后再逐步推开,对不具备条件的不能强行硬推。各地情况不同,很难“放之四海而皆准”,要鼓励各地大胆探索,实现差异化、多元化发展。三要严守底线、防控风险。当前,农村改革已经进入了深水区,没有太多的回旋余地,如果操作不当就可能出现颠覆性的错误。推广“塘约经验”要坚持农村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完善政策性保险、信用担保、财政补贴等防范体系,建立收益分配、风险监管、审查审计等防控措施,严防自然风险、市场风险、资金风险、社会风险等各种风险,让“塘约经验”培育出来的“创新种子”,在更大范围播种扩散、开花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