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对新兴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状的几点思考
对新兴县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状的几点思考
[摘要]作为一项文化惠民工程,农家书屋有助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然而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却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下文以新兴县为例,分析农家书屋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探讨其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农家书屋;公共图书馆;文化建设
[中图分类号]G2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5)10-0048-02
农家书屋工程是为了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意见》,由政府统一规划、组织实施的一项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基础工作。农家书屋建设是一项面向农村、面向基层的文化惠民工程,覆盖面广,受益面宽,可以有效解决广大农民看书难、获取知识难的问题,有助于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但在实际中,农家书屋建设本身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下文结合广东省新兴县农家书屋建设的实际情况,就县、镇、村三级公共图书馆如何发挥自身的优势,整合资源,推动农家书屋大覆盖、大服务、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见解和建议。
一、新兴县农家书屋建设现状
随着农家书屋工程在新兴县的进一步推广,笔者发现它所产生的作用与《农家书屋实施办法》定位的性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更多地融入了农村校图书馆(室)服务体系,发挥着图书馆(室)的社会功能。至今新兴县还没有任何一家农家书屋参与到发行网络之中。新兴县共有12个镇,199个村、(居)委。从2007年至今,新兴县图书馆协助全县196家农家书屋完成改造和建设,覆盖率达98%。在农家书屋建设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
(一)上热下冷,参加协调不够
在新兴县,农家书屋被列为文化系统的重点工程。各级主管单位十分重视,但除了主管部门外,其他参与部门很少真正参加到实际工作中。同时,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调查发现,大部分的镇、村干部认为,农家书屋属于公共文化事业,不能带来经济效益,反过来还要投入经费购买书刊,加重了镇、村财政负担,增加了村干部的工作量,因此,只能被动应付,建成后把它作为村里的形象工程摆在那里。
新城镇南岸社区是新兴县条件较好的社区,经济发展排在全县前列该社区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并屡获县里的表彰和奖励。南岸社区是新城镇文化建设标兵,于2008年建成农家书屋。笔者曾同本馆工作人员多次到该社区农家书屋进行业务辅导和调研,发现了不少问题。譬如,图书室面积偏小,缺乏专人管理(社区干部兼职管理);开放时间不足;图书陈旧,摆放凌乱等。
(二)文献资料较少,后继没有来源
农家书屋文献资源是由政府一次性出资,由文广新局出版权科采购的。这些文献资源虽然解决了农民无书可读的问题,但图书量较少,品种单一,复本较多,与农民读者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发挥作用有限,特别是后期没有补充新的文献。据笔者调查发现,新兴县2007年建成的农家书屋,除第一年获赠新书和报刊外,虽然有部分点县公共图书馆补充部分图书,大部分至今已经7年没有新书和报刊,文献资源没有得到补充。
(三)人员素质不高,业务管理混乱
农家书屋实行自主管理,没有正常的开放时间,管理员由村干部兼任,给业务提升和管理带来了很多困难。由于书屋管理员大多由村干部兼任,所以难以保证开放时间。再加上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科学的管理经验,最终导致书屋管理混乱。从2008年起,新兴县图书馆都严格按照中国图书分类法对图书实行统一标识,统一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2014年实行一卡通,进行通借通还。然而农家书屋在图书分类上,经济类、文化艺术类、少儿类等与国家标准的中国图书分类法难以衔接,给农家书屋日后升级加入新兴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造成困难。
二、新兴县图书馆参与建设农家书屋的重要意义
新兴县图书馆参与农家书屋建设,有助于推动当地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作为公益性文化事业,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应更多地为农村、农民和外来务工人员服务。面对农家书屋红红火火发展的局面,作为公共图书馆应主动参与。利用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中可共享的文献资源、先进的技术手段、对当地读者阅读习惯的了解和丰富的图书馆管理经验等优势,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将服务范围扩展到农村去。但是,只有图书馆参与是不够的,还需要认清公共图书馆缺位农家书屋建设的真正原因。笔者认为,新兴县、镇两级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建设。这将有助于推动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一)有利于实现图书馆的服务普遍均等、惠及全民的目标
尽管新兴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将全民作为主要服务对象,以体现服务均等、惠及全民。但在实际工作中,享受服务的大多数还是中心城区和镇中心区附近的居民和外来人员。将农家书屋建到村,完善图书服务体系,履行其服务职责,让农村及边远山区群众和外来人员能够享有公共图书馆服务均等、惠及全民的权利。
(二)能提高镇、村两级公共图书馆文献资源的利用率
虽然文献资源可以在新兴图书馆总分馆之间流通,但农村的借阅网点还是偏少。农家书屋的建立,能为设立更多的村级借阅点提供条件。图书馆可以充分利用馆藏文献,根据读者的要求,将文献资源分流到农家书屋,使有限的文献资源流动起来,发挥其作用。同时,又能够使农家书屋的文献信息资源得到有效补充,有助于实现文献资源利用价值的最大化。
(三)有利于促进镇、村两级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建设农家书屋的根本目的是为广大农民和外来人员提供图书服务,丰富他们的日常文化生活。只有提高服务质量,农家书屋才能赢得农民和外来人员的支持,才有持续存在与发展的空间,从而促进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但是,农家书屋仅凭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当地镇公共图书馆应积极参与其中,把农家书屋逐步向村级分馆或镇公共图书馆村级借阅点方向转化,不仅需要为其提供更多的文献资源,而且要经常派出专业人员,帮助农家书屋实行科学管理,逐步提升书屋业务管理、服务水平,合理分配各类资源,为群众提供各种个性化的服务,活跃农村文化生活。
三、实现农家书屋与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的共赢发展
从农家书屋工程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该工程面临着难以持续发展的问题。笔者结合新兴县的实际情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就农家书屋工程与新兴县图书馆总分管体系相互补充、共赢发展、共同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作了可行分析,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改变农家书屋的资金额投入方式
目前,新兴县大部分镇公共图书馆由于经费不足,导致其生存发展举步维艰。为此,可以考虑选择性地扶持经费困难的镇公共图书馆,先把镇公共图书馆发展起来,再以点带面,带动该镇下辖一批村农家书屋的发展。同时,政府一次性的资金补贴会让大部分农家书屋没有后继文献资源补充。可考虑分期多次提供政策补贴,让农家书屋每年利用补贴调整、补充新的文献资源。
(二)改变农家书屋运行模式,实行科学管理
公共图书馆要加强对农家书屋的辅导,使管理更加科学、规范。争取在不远的将来,通过各方的努力,把其纳入到公共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实行统一管理,实现通借通还,扩大读者享受文献服务的范围。同时,在掌握阅读者人群结构和需求的基础上,在相邻几个村的农家书屋间配发不同的图书,然后定期在各村书屋轮换、流动,使文献资源利用更大化,改变当前农家书屋的文献一次性配发、图书数量较少、品种单
一、与农民读者阅读需求不相适应、后继无源的现象。
(三)整合资源,把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和农家书屋工程有机结合起来
笔者发现,许多镇、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管理员同时也是农家书屋的管理员。作为共享工程主管部门,新兴县图书馆应该抓住机遇,整合共享工程,使之成为农家书屋人力、物力和文献资源,弥补农家书屋文献的不足,更好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四)农家书屋各个参与建设部门应该真正参与到书屋建设中去
参与县级农家书屋建设的各部门应相互协调,发挥各部门自身的优势,每个参与部门抓好2~3个村,树立典型、扩大影响,把农家书屋办成真正的文化惠民工程。
综上所述,县、镇两级公共图书馆必须彻底改变在农家书屋建设中被动缺位和边缘化的状况,应主动参与,并将服务领域延伸到农村去,实行全覆盖,积极参与到农家书屋的建设中。从而使农家书屋在良性发展中成为新兴县图书馆总分馆体系下的服务点,惠及全体新兴市民、农民和外来人员。
[参考文献]
[1]吴建国.浅议县级公共图书馆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J].图书馆工作,2010,(2).[2]左亮亮.谈谈安徽省农家书屋建设发展战备[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09,(2).[3]丛湘平.“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深析[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9,(11).[4]刘丽.“农家书屋”可持续发展的思考[J].图书馆杂志,2008,(2).
第二篇:关于对农家书屋的一些思考
农家书屋是由政府主导建设,建设在行政村上,由农民自我管理的新型农村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这是国家在通过建立农民读书组织,推动农民读书、活跃和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村整体素质和农村文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项重要措施。在我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这两年时间里,有幸接触到了这一惠农的政策措施。下面就我个人在村委任职期间对于农家书屋管
理的一些看法。
一、基本情况
在接触农家书屋的那一刻起,管理农家书屋便成了我的工作之一。拥有着藏书1500余册,报纸期刊6种,影音资料20种的农家书屋对于一个人口只有1600余人的村委来说,应该能够满足到村民的需求。可在自己管理农家书屋的这一段时间里,发现村民到书屋看书借书的人寥寥无几,而且以老年人为主。青壮年更宁愿呆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打牌娱乐。小孩子们几乎不会上到农家书屋去看书。
二、农家书屋产生问题的原因
村里的人也笑称,这样的农家书屋成为了政府的政绩工程。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农村文化基础薄弱,缺乏读书氛围
虽然农家书屋就设立在村委会,可在空闲时间村民们更宁愿聚集到村委会下面的商店进行打牌或者下棋而不是到书屋去看书。因为农村的文化建设基础薄弱,农民文化水平低下,在农村还没形成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他们认为都过了读书的年纪,再看书觉得不太适宜,怕被别人看到了笑话心里会觉得尴尬,所以即使有些村民们渴望看书,可却不愿意去看。而那些正处于读书阶段的孩子们,由于胆怯或者害羞,从不会主动到农家书屋去看书,而且好玩的孩子下课了就难觅踪影。
2、村委会的宣传管理工作滞后
尽管农家书屋设立在村委会,可由于缺乏宣传,有些村民不知道农家书屋设立在了村委,书屋可以提供哪些服务。而且由于书屋缺乏专人管理,由村委的人委托管理,所以当农忙或者村委成员忙碌的时候,书屋就会关门了事。给村民造成认为农家书屋并不是为群众开放的错觉。久而久之,村民也不会对农家书屋抱有希望。不会到农家书屋进行借阅。
3、农家书屋设施简陋未能满足村民需求
由于条件限制,农家书屋的阅览室比较狭小,除了两个书柜,只能放置3张桌子,12张凳子。在村民借阅的高峰时段,阅览室就显得有点捉襟见肘了。有些村民由于缺乏空间而不得不选择蹲着或者干脆下次再看。
三、农家书屋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1、营造良好氛围,提高村民积极性
村委应该起到带头表率作用,在村委开展读书活动,给村民营造出浓厚的读书氛围。村委应该设立“读书活动日”,在每个月固定的时间,村委会成员应集中一起参与学习读书活动。消除村民们的疑虑,提高村民参与的积极性。
村委会应该在端午节、年例等一些传统的习俗节日组织知识竞赛,通过竞赛、总结表彰鼓励村民到农家书屋学习。
请一些在通过学习创业、种养植技巧而成功致富的农户开展讲座,传授致富经验。利用典型例子的带头作用提高村民学习知识的热情。
通过和学校的沟通对接,充分利用农家书屋的资源,学校在课外活动的时间组织安排学生到农家书屋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孩子们的读书的兴趣和爱好。
2、加大宣传力度,完善管理机制
村委会可以利用广播、宣传栏、图片卡册等多种方式宣传农家书屋。在各村组村务公开栏张贴农家书屋开放公告,公布开放时间,便于村民借书阅览。规定村干部兼任农家书屋的管理员,并实行轮班制度,充分调动村委干部的积极性。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等形式,有效提高管理员的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书屋采取书目登记制度、借阅登记制度和损坏赔偿制度,规范村民的借阅行为,防止图书的丢失、破坏。村委干部在进行换班的时候必须实行签字移交手续,确保责任落实到个人。
3、积极为村民阅读创造便利条件
要充分利用村委会的各种资源为村民阅读创造便利条件。例如利用村委会的会议室作为阅览室的补充,在村民阅览高峰的时候开通村委会议室,为村民提供更为便利的场所。通过村一事一议等为农家书屋提供活动经费,购买书桌、椅子等办公用品。
4、整合资源,为村民提供服务
农家书屋极大丰富了农村的文化资源,为村民文化生活需求积极创造条件,但是由于图书更新缺乏投入,图书形式比较单一,功能不够完备。我们应该通过把农家书屋和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及广播站进行资源整合。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平台可以弥补农家书屋的滞后性,为村民及时提供最新的资讯和技术。通过广播播放书屋的音像制品,能更广泛地传播知识。只有通过有机统一结合,才能把农家书屋最大利用化,促进农村的文化事业发展,才能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前进。
5、加强监管,完善考核奖惩机制
建
立和完善监督问责机制,避免农家书屋沦为一项政绩工程。镇政府以及上级主管部门要积极参与统筹和领导,加强对书屋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和管理。采取调查或访问等多种形式对各村委的农家书屋管理进行工作考评,强化其责任意识,实行奖惩措施。对实施不力的行政村村给予批评和处罚,树立优秀的农家书屋典范形象加以大力宣传和表彰。
农家书屋
作为提高农民文化素质的主体工程,需要坚持以村民自主管理为主体,以政府扶持和导向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我相信,经过不断的努力和发展,农家书屋对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素质,乃至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篇: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乡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总结
**乡于1987年从**分出设立,该乡地处瑞金西北部,离市区89公里,与宁都的**、赖村、于都的**和本市**镇相邻,全乡面积50平方公里,其中耕地9391亩,山地区54870亩,有6个行政村81个村小组,总人口12576人,2630户。
一、基本情况:
1、建设情况。我乡现有农家书屋点5个,分别是**村山塘背小组、**村青山背小组、**中心小学、**初中、**村龙下小组。其中,2011年新建点2个,即**初中和**村龙下小组两个点。5个点位置不一,**中心小学和**初中两个点就在学校所在处,**村青山背小组和**村龙下小组两个点在村委会,**村山塘背小组点在山塘背群众家中。
2、管理情况。一是人员落实情况:我乡5个农家书屋点都有专职管理人员,其中**村山塘背小组和**村青山背小组管理人员为残疾人,**中心小学和**初中管理人员为老师。二是工作落实情况。几个点都严格落实图书借阅、管理的相关制度,并且严格控制并尽量减少图书管理过程中出现的被盗、遗失、受潮等情况。此外,还尽可能多的为群众提供借阅的方便。中心小学和**初中除了双休日外,其余时间都是借阅时间;其他三个村级点都实行AB岗制度,其中**村山塘背小组点实行乡干部与管理人员轮流管理结合,**村青山背小组和**龙下小组点实行村干部与管理人员轮流管理结合,这样确保了所在书屋有人管理,最大限度地保证了书屋的开放时间。
二、存在问题
1、建设方面:一是速度慢。部分村没能充分认识农家书屋作用,加之场地、资金限制,农家书屋建设积极性不高。目前为止,全乡还有三个村没有建设农
1家书屋点。二是场地还有待改良。建成的点中有些点空间小,阅读室设备差,防火、防水等专业设施偏少。三是投入偏低。乡村两级财力紧张,用在农家书屋上的资金偏少。四是单纯的书籍配送远不能满足所有对象的阅读需求,最新的信息无法从书籍获得。
2、管理方面:一是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很多管理人员管理水平仅限于图书的整齐摆放及卫生的打扫,部分管理人员因以往没有从事过图书管理方面的培训,对图书报刊等分类整理的方法有待提高,图书管理的科学性有待提高。二是开展活动数量少,由于平时所服务对象是留在家中的中老年人,加之经费所限,我乡几个点较少甚至没有开展过征文、读书比赛等活动。
三、下一步打算
1、建设方面:积极引导村一级建设农家书屋,争取两年内达到村村都有农家书屋;积极筹措、争取资金完善现有农家书屋,把现有农家书屋的硬件完善好,为群众提供一个更优的借阅环境。
2、管理方面:加强学习,通过“走出去”与“请进来”的方式加大对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培训;筹措资金并积极开展各种读书、征文活动,通过活动提高群众阅读的兴趣。
四、几点建议
1、建设方面:一是在全市建设一批示范点,探索统一标准,形成样板,以点带面。二是增加对已有农家书屋书籍配送数量,同时应提高书籍配送的针对性,如学校的点就应多配送师生教学所需书籍,村一级的点就应多配送实用技术、时政方针等方面的书籍。三是增加对农家书屋投入,增配电子阅览设备,最大限度满足群众需求。
2、管理方面:一是加大培训力度,提高农家书屋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二
是实行统一标准对管理人员进行考核,可以按每月借阅数量或者开放日出勤情况或平时整理分类情况进行单一或综合考核,尔后对考核人员按绩效给予补贴。三是加大扶持力度。明确书屋所需资金来源,强化政府对农家书屋正常活动的扶持,保证农家书屋正常有序积极地开展各项读书及征文活动。
中共**乡委员会
2011年10月20日
第四篇: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加快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调研组
2009年第11期 ——文化建设
农家书屋工程是党和国家为解决农村群众读书看报难问题,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大惠民工程。《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纲要》将其列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五大工程之一。农家书屋将于2015年实现全国64万个村全覆盖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着力拓展新闻出版公共文化服务领域,保障农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加快工程进度,取得了成效。据统计,到2008年底,全省已建成农家书屋4458个,约占全国建成书屋总数的8%。农家书屋工程在新农村建设、完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主要做法
(一)列入政府目标管理,狠抓建设资金落实。我省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政府目标管理,建设经费和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并与职能部门签订了目标责任制。2008年中央财政下拨我省专项资金3500万元,省财政投入配套资金1750万元和工作经费100万元。2009年,省委、省政府将工程建设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并增加经费。各市州县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共落实配套资金3185万元。
(二)调整建设规划,整合现有资源。根据全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现场会上提出的“加大力度,加快进度”的要求,省农家书屋工程办公室重新修订工程建设规划,计划于2009-2012年,年平均建5700个农家书屋,提前3年完成全省2.7万余个村的农家书屋建设任务。各地也及时对本地工程实施规划进行了调整,同时积极整合现有农家书屋资源,避免重复建设。
(三)探索两种模式,同步开展建设。2008年,省新闻出版局探索实施了“省市共建”和“市县自建”两种模式,并同步开展农家书屋建设工作。“共建”书屋由各地落实配套设施,省里按每个书屋1.5万元预算标准公开招标,统一配置出版物,建成书屋2200个。各地积极组织农家书屋“自建”工作,有2110个书屋经过验收确认达标,首批划拨“以奖代补”资金2481万元。两种模式的同步开展,既保证了全省的整体进度,又调动了各地的积极性。
(四)坚持建设标准,确保工程质量。农家书屋关键在书。我省制定了出版物推荐办法,多次组织专家、代表召开评审会,并征求多方意见,精编了《2008年湖北省农家书屋出版物目录》和《2008年农家书屋出版物政府采购指定目录》,确保出版物村民看得懂、用得上、留得住。对各地自建书屋,我省按照县市(区)自查、市(州)检查验收和省里抽查验收的程序进行验收,确保工程建设质量。
(五)开辟多种渠道,发动社会援建。2008年,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省文明办联合印发了《关于组织援建农家书屋工程的通知》,号召各级各部门采取“一对一”方式,积极参与农家书屋结对援建捐助。省农业厅、省科技厅、长江水利委员会等部门和单位以及中央在汉机构,对口援建了130多个书屋。知音集团向36个贫困县捐赠23万码洋期刊,人民军医出版社向红安县捐赠20万码洋图书。各地积极组织发动,也援建了一大批书屋。
(六)加强日常管理,发挥书屋作用。我省先后制定了《农家书屋管理规定》、《出版物借阅制度》、《管理员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各地按要求进一步完善并公示。各地还及时为所配出版物分类编目,做好重点出版物推介,分批组织管理员培训等工作。仙桃市在村头巷尾粉刷宣传标语,注重营造读书氛围;武汉、宜昌等地积极开展农业科技知识讲座、十佳书香家庭评选等,把农家书屋与农民的生产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与文明新风和新农村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功用。
二、全省农家书屋工程作用初步显现
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已经开始发挥作用,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农家书屋工程改善了村民读书学习条件,有利于培养新农民、发展新农业、建设新农村。多年来,我省农村公共图书事业比较薄弱,除学生课本外,每年人均拥有图书量不足0.3册。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为农民持续提供免费读书看报条件,让大量农业科技类出版物通过书屋免费借阅,直接进村入户,被群众喻为“不走的专家”、“不花钱的顾问”。同时,农家书屋拓展了在农村传播文化的功能,丰富了农村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让贫困家庭分享到社会主义文化新成果,使先进文化占领农村文化阵地;丰富了农村单调的文化生活,营造了和谐的人际关系。
(二)农家书屋工程为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履行公共文化服务职能、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提供了重要“抓手”,体现了新闻出版系统不断增强参与新农村建设的社会责任。农家书屋工程是极具公益投资价值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不增加农民负担,还能直接为群众提供便捷、不间断的文化服务,让最偏远的山村都能享受到党和政府的文化关怀。读一本好书,可改变一个农村孩子的命运;掌握一条致富信息,可造福一方百姓。近年来,省新闻出版局把农家书屋工程列为“一号工程”,举行业全力,全面推进农家书屋工程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做了大量工作。
(三)农家书屋工程为出版发行业发展提供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农家书屋工程契合了文化产业增长需要,不仅与推动农村文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要求相适应,而且有利于开拓新闻出版业的农村市场,从而带动整个新闻出版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据测算,2009-2012年,鄂版出版物每年将有码洋近2亿元的市场份额进入全国农家书屋。农家书屋必将激活农村阅读需求,从而带动全省农村出版物消费,造就广阔的农村市场。农家书屋工程激发了出版发行单位服务“三农”的积极性。湖北长江出版传媒集团、省新华书店等出版发行单位积极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专门设立农家书屋建设工作机构。2008年,湖北科技出版社全年发货码洋突破1亿元,创历史最好水平,得益于参与农家书屋工程建设。
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在建设进度和发挥作用等方面的成绩是显著的,但要在2012年前全面完成建设任务,仍面临诸多不确定因素。一是财政保障机制有待健全,投入计划与建设进度有待配套。二是少数地方重视不够,工程建设进展缓慢。三是部分书屋“自建”质量不高,出版物数量不足,结构不合理。四是管理不够规范,服务有待提高,作用发挥不够。五是长效机制没形成,缺乏发展后劲,等等。要发挥农家书屋长效作用,保持持续发展后劲,这些都是急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三、加快推进我省农家书屋工程建设的对策
农家书屋工程是一项政府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必须统筹规划,科学实施,建管并重。为此,需要重点突出以下几方面:
(一)加大财政投入,确保建设、更新经费。农家书屋工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中央和省财政都已明确了保障措施,但一些市州县财政由于种种原因还没有明确配套保障措施,各地要尽快按要求将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农村文化阵地建设贵在持久,农家书屋不能搞成一阵风。要让农村群众共享社会主义文化最新成果,保持对农民的持续吸引力,农家书屋出版物必须适时更新。我省可以先探讨按照每年20%的更新原则,保证每个书屋每年有更新,避免出版物有出无进、迅速老化的现象发生。
(二)加强监督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要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做到制度上墙,接受村民监督;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争取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列入全省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规划,纳入各地文明创建考核体系;鼓励各市州县“自建”书屋进行政府集中采购,但对各地“自建”书屋出版物目录,要实行“市县报审、省级备批”制度,加大审查力度,严防不良出版物进入农家书屋;进一步完善检查验收程序,坚持“谁验收、谁负责”的原则,杜绝搞形式、走过场;要加强资金监管,实行用管分离,确保专款专用,严防挤占、挪用;设立投诉热线和信访渠道,欢迎新闻媒体和社会其他方面参与监督。
(三)创新互动机制,满足个性化需求。要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准确把握当前农村阅读人群结构和阅读需求等方面信息,着力提供种植养殖、外出务工等与农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实用型急需出版物;探索出版物交流互换机制,总结推广南漳县、仙桃市等地图书交流互换经验,合理流通图书资源,解决“老看老书,老书老看”问题,缓解出版物更新资金投入压力;要借助农家书屋牵线搭桥,组织专家、学者等上门服务,开展专题讲座和主题表演等活动,发挥农家书屋传播文化知识的主阵地作用;建立湖北省农家书屋工程信息管理系统,设立网络互动平台,使各地能随时交流信息。
(四)探索长效机制,保持书屋生命力。要积极选配农村教师、大学生村官、退休在村干部职工和为村民办事的热心人等担任书屋管理员,鼓励积极奉献,通过多种途径落实相关待遇,稳定管理员队伍;鼓励条件成熟的书屋大胆尝试,通过授权实现微利兼营;要探索研究农村发行网点建设,全省2.7万个书屋建成后将是一个庞大体系,如能充分利用,全省出版物发行网络将实现对农村的有效延伸;加强典型宣传与兴趣引导,开展多样阅读活动,放大农家书屋社会功能。
(五)加强协调合作,壮大工程建设力量。要不断完善协调机制,努力将农家书屋工程与类似项目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和吸纳现有项目的资源,走先整合再发展或边整合边扩展的路子,形成一种全局意义上的统一协调机制,最大限度地惠及广大农民群众;要加大公益宣传力度,动员单位和个人踊跃捐助,壮大工程建设队伍,要通过冠名、通报表彰等方式,保证捐助人合法权益;设立网络捐助平台,拓宽捐助人与捐助对象交流渠道,方便捐助人随时查询、持续跟踪。■
(调研组成员:张儒芝、谢铭、刘传生、朱小庆、左尚鸿)
第五篇: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工作总结
**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在省新闻出版局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发展迅速,已经成为基层文化建设的一个新的亮点,为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提高农民科技兴农水平,改变农民经营生活方式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农家书屋现状
(一)书屋建设情况
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的基础性工程建设,旨在保障农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以提高农民素质为重点,用知识改变农村面貌,推动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全面协调持续发展的德政工程和惠民工程。
我市农家书屋工程从2007年开始启动,第一批建成17个试点村农家书屋,第二批建成了226个农家书屋,第三批建成556个农家书屋,第四批建成640个农家书屋,第五批建成945个农家书屋。完成2012年全市农家书屋覆盖每个行政村的总体目标,按照省新闻出版局的总体部署,截止7月底,我市1076个农家书屋的建设任务已全部完成,达到全市农家书屋覆盖每个行政村的总体目标。
(二)书籍、硬件设施的采购、配送情况
农家书屋的书籍采购与配送工作是由省局统一以公开招标的方式由邮政统一配送进行的。书屋的书桌、书柜、阅览桌由市级配送,为确保我市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任务按时、按质完成,按照省农家书屋办公室就书屋阅读设备采购的要求,我市2012年农家书屋阅读设备的公开招标于2012年4月18日由**市政府采购办牵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积极配合,在**市政府办公大厅4楼进行,参加此次招标的有四川永亨实业责任有限公司、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市**保密器械有限公司、**市丰泰实业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参与,经过激烈竞争,由江西卓尔金属设备集团有限公司以191.528万元的价格中标。
二、书屋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未能建立健全的财政保障机制。
农家书屋工程是保障农民基本文化权益的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理应由公共财政予以保障。但目前农家书屋工程财政保障机制尚未建立,投入不足的问题突出。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图书需要定期更新,更新的资金没有着落,各村点的资金也不是非常充足。二是没有落实好配套资金。农家书屋工程虽然列入上级民生工程和公共文化服务“五大工程”之一,但到目前为止,各级在农家书屋工程建设上还没有明确的财政资金投入,也没有制定出相应的财政保障机制,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家书屋工程建设数量与质量。三是没有解决建设、管理农家书屋工程的工作经费,使管理工作难以深入。
(二)专业的书屋管理员稀缺,图书管理培训机未建。
目前村庄都是由村支两委成员、退休干部或志愿者兼任管理员,因为受资金限制,书屋管理人员的待遇问题还不能很好的解决,没有专人负责,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书屋作用的发挥。另一方面在书屋建设中缺少有效的管理考核机制,地方主管部门对书屋建设没有明确的发展考核细则,只是限定于省里的农家书屋建设标准,书屋建成以后大多数“放任自流”,由村级自主管理。管理员队伍无法注入新鲜血液,图书门类无法得到及时更新,致使村民去读书汲取到的也是落后的陈旧知识。
三、农家书屋未来发展方向
农家书屋是提高农民朋友整体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它能切实解决农民“买书难、看书难、借书难”的问题。作为管理部门,要使农家书屋充分发挥其作用,不再仅仅局限于对书屋的管理,经常性的开展一系列读书活动让农民朋友增强读书的兴趣,利用科技手段为农民朋友创造出良好的读书环境,都是我们应该去做的工作。如根据书屋自身特点,因势利导,组织开展“读书节”、“全村读书日”、“生产经验介绍会”或聘请专家组织开展农业科技专题讲座和现场指导等活动来激发书屋活力;建立远程教育网站,加快信息传播速度,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聘请专职的书屋管理员、专业的网站维护员进行维护管理以及解答农民们在读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总之,要让书屋“活”起来,让农民们寓学于乐,使“农家书屋”真正成为农民学习知识的大课堂,脱贫致富的好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