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6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时间:2019-05-13 10:56: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06民族团结工作纪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06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第一篇:2015.06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各族人民携手同心 民族团结花开正艳

——布尔津县民族团结创建工作纪实

布尔津县位于新疆西北部,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三国接壤,全县辖4乡2镇,61个行政村,6个社区,总面积10540平方公里,总人口7.2万人,由哈、汉、回、蒙、维等21个民族组成,其中哈萨克族占57.5%、汉族占30%、其他民族占12.5%。多年来,布尔津县高举各民族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持续巩固发展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促进社会和谐,谱写了各民族团结奋斗、维护稳定、和谐发展的新篇章。相继涌现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31个、模范个人556名,地区级以上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51个、模范个人68名,其中自治区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2个、模范个人8名,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2名。

高位推动,引导全民参与

创建以来,县委、政府坚持把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作为促进民族团结和睦的重要载体,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进行研究部署,并创建工作纳入党委、政府工作计划,纳入党政领导考核指标,纳入文明单位、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双拥创建、五好党支部评选、美丽乡村党支部建设等重要指标,民族团结工作占到乡(镇)、部门(单位)绩效考核总成绩的6%—8%。同时,坚持做到“七个结合”,即与作风建设相结合、与平安创建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 1 —

与“访惠聚”工作相结合、与军民共建相结合、与宗教和谐相结合、与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相结合。为稳步推进创建工作,县委研究制定下发《布尔津县创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实施意见》及任务分解方案等,结合县情实际,确定了10项重点工作和30项具体活动及10大重点工程。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立乡(镇)和10个重点牵头部门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职责,分行业系统召开动员会。通过召开民族团结行业推进会,将餐饮服务、文化娱乐、药店诊所等个体商铺纳入此次创建工作范围,形成了民族团结创建进乡镇、进村(社区)、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学校、进宗教场所、进部队、进商铺的“八进”共建格局。在创建工作中,“访惠聚”工作组通过进村、进社区,帮助乡镇把民族团结“细胞工程”做实、做出成效;县组织、人社、教育等部门等认真落实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各项优惠政策,整合各类培训资源,加大少数民族群众劳动技能培训力度;统战、民宗部门深化“三非”整治工作,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与“五好宗教场所”、“五好宗教人士”、优秀平安寺院以及“和谐寺观教堂”评选结合起来,推动民族宗教事业和谐发展。全县各党政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观念,努力使创建过程成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维护社会稳定的过程,成为推动本区域、本部门、本行业工作的过程,成为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的过程。

注重宣传,营造浓厚氛围

培育阵地造声势,按照“乡镇有基地,村村有阵地,行行有展 — 2 —

示”的标准,积极敦促,分别建立“八进”各级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展厅等,将白山布广场打造成为县民族团结主题广场,成为长期开展民族团结教育阵地,各乡镇(村、社区)通过在主要街道、居住小区、楼栋院落、田间地头、人员集中集散地等通过制作文化墙、文化长廊,各类永久性宣传牌、宣传标语、展览展示牌等进行全天候“滚动式”宣传,先后精心打造了“民族团结故事一条街”、“哈萨克族谚语一条街”、“56个民族故事一条街”等特色街道,努力为民族团结创建工作造势。广泛宣传促知晓,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报刊、网站、“布尔津零距离”微信等平台“立体效应”,利用标语、横幅、展板等做“平面包装”,通过机关企事业单位LED屏、出租车停靠电子栏等加强民族团结“流动造势”,同时将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律法规和民族团结教育纳入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建立了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长效机制。组织活动促参与,以“民族团结先进典型事迹挖掘、民族团结大家讲、民族团结图片征集、双语同唱民族团结之歌”四项专题活动做“串烧”,全县上下积极开展“学双语、用双语”、各民族“结亲结对”等各类活动,做到活动全覆盖。同时,组建特色阿肯宣传队,在农牧民中广泛开展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通过社会的发展进步、身边的提升变化引导教育农牧民饮水思源,感恩共产党,增强中国公民的自豪感,强化民族团结的自觉意识;在宗教人士中开展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引导教职人员带头抵制宗教极端、带头讲解党的惠民政策、带头发展生产勤劳致富,不断推进宗教世俗化进

程;通过工青妇各类群团组织的系统活动,引导各族各界树立现代观念,明辨是非、强化法制理念,远离宗教极端思想毒害。

拓展载体,丰富共创内涵

不断深化“五个一·五个好”融情系列活动,广泛开展“民族大团结·共圆中国梦”乡(镇)文化艺术节、“暖心八送”、“同跳民族舞”、“同唱双语歌”、“民族团结大讲堂”、“红丝带行动”和“我有一个民族团结好亲戚”等活动,通过点滴融情,凝聚民族团结强大正能量。开展“民族团结角落生花”活动,制定下发了《布尔津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角落生花”实施方案》,深入推进民族团结八进细胞创建工程,不断延伸创建触角,目前全县共创建“八进”示范点43个,推荐县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先进集体67个,模范个人194个,创建以来有20个单位通过地区复验,11个部门(单位)获得地区级进步模范单位荣誉称号,县博物馆被评为地区级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开展“民族团结暖心行动”,全县各级党政干部通过“民汉结对”、“结亲交友”等方式,与各族群众互通有无、相互帮扶,重点针对城乡困难群众,开展常态化的帮扶救助、促进就业、打扫积雪、清运垃圾等“接地气、入民心”的“送温暖”工程。开展“民族团结文化融情”活动,制定出台《关于坚持以现代文化为引领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实施方案》,策划开展“微影身边人·出彩布尔津”微电影拍摄、“点赞布尔津”等十五项文化系列活动,设立“布尔津文艺奖”鼓励群众参与文艺创作,淡化宗教氛围,今年以来共举办乡村文化活动130余场次,组织开展下基层公益演出 — 4 —

25场次,完成农村公益电影放映350场次。开展“民族团结知识普及”活动,各系统、各行业结合工作和业务实际,采取宣讲、竞赛、培训、夜学等形式进村入户,积极开展“接地气”的民族团结政策宣传和知识普及活动。在党员干部大力开展双语学习和培训,县四套班子领导带头开展“全民学双语”活动,乡(镇)、村、社区基层干部“双语”学习培训实现全覆盖,乡(镇)党政正职双语合格率100%。开展“民族团结微行动聚能量”活动,通过征集“小照片”传承民族团结“接力棒”,通过“小故事”讲述民族团结“点滴情”,用“小歌曲”唱响民族团结“主旋律”。通过组织各类微小行动,凝聚起民族团结的强大正能量。

典型引领,促进深化提升

坚持以模范为带动、示范为引领,严格落实县领导联系乡(镇)制度,选树培育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扎实的乡(镇)、村(社区)、单位、学校、企业、部队、宗教活动场所,指导各基层党(工)委分别确定示范点,以点带面,引领创建活动在基层深入开展。突出抓好创建成果转化运用,强化引领示范,通过召开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等方式,及时将行之有效的创建经验、举措、办法从示范点向整体推进。充分发挥民族团结教育基地和先进典型的作用,组织开展“我身边的榜样”团结模范事迹报告会,对自治区、地区、县级先进典型人物事迹进行广泛宣传,编写完成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和个人典型事迹集锦,积极开展“最美民族团结带头人”“和谐楼栋”、“团结邻里”、“示范村(社区)”、“模范商铺”等模范

典型选树等活动,通过身边人身边事教育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形成维护民族团结自觉自发意识。去年,全县隆重召开了第十一次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表彰大会,对40个单位(集体)、20个模范家庭、80个模范个人和3个民族团结事业特殊贡献者进行了表彰奖励,其中有7个先进集体、8个先进个人受到地区表彰,杜来提乡第三小学达尔汗·哈那提同学荣获自治区“民族团结好少年”荣誉称号,全地区仅1人,“13个孩子的好爸爸”公安系统干警努尔顿·吐鲁生成为中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提名,被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等,他们都为弘扬民族团结正能量发挥了积极作用。

和谐发展,共享改革成果

紧紧围绕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这个总目标,加快美丽和谐幸福布尔津建设。切实把工作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转到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上来,全县各级党政“稳定是硬任务、是第一责任”的意识明显增强。突出特色优势,着力构建“现代农业、清洁能源、旅游文化”三大生态产业,立足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先后建成自治区首批“富民兴牧”水利工程之一的也拉曼水库,完成也拉曼、喀克两大灌区开发,连续九年出台农牧业发展优惠政策,连续两年投入4.15亿元大兴水利建设,以优质肉牛、肉羊为重点的标准化养殖小区达到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162家,以汇源集团、润丰公司为龙头的“农字号”企业达到17家;立足丰富的风水能资源,先后开工建设风水电项目14个,风水电装机规模达到61万千瓦,年底装机规模将突破百万千瓦;立足区位优势、生态资源,先后引资实施冲 — 6 —

乎尔生态养生小镇、也拉曼开发区、阿贡盖提哈萨克民俗风情园、俄罗斯风情商业街和河堤夜市整体改造等一批旅游项目,逐步打造成为阿勒泰地区乃至新疆的靓丽名片,西北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统筹城乡发展,美丽家园建设深入推进,大力实施保水增绿,森林覆盖率达到36.98%,高出全国15.35个百分点,切实加强草原生态保护,牲畜自然放养量较2011年减少30%,全面开展生态创建,布尔津县成功列入自治区首批生态文明建设创建试点示范区,实现自治区级生态乡(镇)全覆盖;围绕建设生态旅游城市的定位,年均投融资2亿元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空气清新、卫生整洁、环境舒适,受到广大游客和城镇居民的普遍赞誉;全力推进美丽乡村试点村镇建设,乡村道路、安全饮水、住房改造、垃圾处理和绿化美化等一大批基础建设工程陆续实施,乡村面貌发生明显变化。坚持民生优先,城乡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012年以来民生工程支出累计达到29亿元,占到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78%以上。住房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建成保障性住房1828 套、安居富民工程3320套、定居兴牧工程1545套;教育教学条件持续改善,城东教育园区和冲乎尔教育园区建成投入使用,统筹配备教师和后勤保障力量,办学条件实现质的飞跃;促进就业工作富有成效,累计新增就业1.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文化事业繁荣发展,深入落实文化惠民工程,扎实开展“百日广场文化活动竞赛”、“乡村百日文体活动竞赛”等群众性文体活动,极大地活跃了乡村

舞台,精彩的乡土节目被万次“点赞”;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新农保续保率、参保率均达到100%,新农合人均政策围内补偿比达到74.4%,重大疾病实际补偿比达到82%,创新实施《村级组织服务民生二十条规定》,惠及全县所有农牧民家庭。

卓有成效的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有力推动了布尔津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全县呈现出社会安定和谐、经济快速发展、边防安全巩固、人民安居乐业的可喜局面,实现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近年来,布尔津县先后成功创建成为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卫生县城、中国旅游强县、全国生态文明先进县、全国数字城管试点县和自治区文明县、自治区优秀平安县,荣获中华宝钢环境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和地区、自治区、国家三级民族团结模范县和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芒。正是有了民族团结,布尔津的发展才有了保障,社会才更加稳定;正是有了民族团结,布尔津的经济才有了腾飞的翅膀,人民生活才更加幸福;正是有了民族团结,布尔津的未来才会更加辉煌。

第二篇:博湖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博湖县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博湖县位于天山南麓,以境内的大漠平湖-----博斯腾湖而得名,总面积3808.6平方公里,全县辖5乡2镇,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县,有蒙、维、回、汉等18个民族,其中:汉族37800人、蒙古族4125人、维吾尔族8367人、回族5807人,其他民族430人。5.7万多各族人民在湖滨这块风水宝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灿烂的民族融合文化,培育出鲜艳的民族团结奇葩。

自1982以来,特别是1990年博湖县被自治州命名为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之后,全县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当代民族工作实际相结合,高举民族团结进步的旗帜,开创了博湖民族团结工作的新局面,谱写了博湖民族团结奋斗历史的新篇章。各族人民模范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自觉性、积极性大大提高,社会主义的新型民族关系更加密切,民族团结出现了新的局面;涌现出了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如:国家级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县粮食局、全国民族团结先进个人小那斯儿等,2005年,博湖县又被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这种好形势是各族干部、群众不断提高对民族团结和党的民族政策重要性的认识,珍惜和维护民族团结、艰苦努力、勤奋工作得来的。

一、领导重视,常抓不懈

20多年来,博湖县通过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总结过去的经验教训,对民族团结的重要性有了比较深刻的认识,因而全县各级党组织都很重视民族团结工作;县上专门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主任,由10多人组成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委员会,多年来,书记虽换了多任,但这项工作却延续不断。与此同时,各乡、镇、县直各单位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切实把民族团结作为精神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各级党委的重要议事日程,加强了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在每年开展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中,他们坚持以月促年做到了“三抓”一是抓规划,订制度、订措施;二是抓落实,检查督促;三抓领导干部的表率作用,他们认为,要搞好全县的民族团结首先是县委要抓,二是领导干部要以身作则,带头搞好民族团结,这是搞好全县民族团结的关键,因此县委“一班人”是从自身做起,坚持两月学习一次马克思主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制度,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经常检查县委班子在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加强民族团结方面的问题,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从1982年以来,他们坚持每年举办一轮民族团结教育和民族政策和理论培训班,通过县党校这个阵地组织县直机关支部委员和副科以上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领导带头宣讲,教育各族领导干部认真执行党的民放政策,带头搞好民族团结。重视关心和照顾爱国***人士生活,县委、政府在春节、古尔邦节、肉孜节安排县级领导看望和慰问***人士,全县每年为30名***人士发放生活补助费十多万元。着力支持少数民族团结教育,卫生、文化和经济发展,加大少数民族发展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先后争取少数民族发展项目19个,向上级争取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78万元,少数民族教育、卫生、文化和经济各项事业得到快速发展。同时,各族领导对民族团结工作做到了有部署、有检查、有表彰、并能以身作则、带头搞好民族团结。1995年12月,原县委书记张博到查乡敦村慰问“三老人员”了解到该村一位名叫玉素甫的维吾尔族青年,才17岁,由于父母双亡,留下兄弟姐妹5个,小的只有5岁,看着5个无依无靠的孩子,他心里很难受,从此每月从自己的工资里拿出50元钱,定期送到孩子手里,逢年过节还给孩子送去衣物,从不间断,在张书记的影响下,村里很多群众都向玉素甫家伸出了援助的手,帮助及时播种、收割,提高种植技术,使这一家孩子摆脱了困境。现在老大已经结婚,其他4个孩子都在继续上学,提起张博,孩子们总是含着眼泪说:“他就象我们的大大(父亲),对我们太好了”。现任县委书记濮玉东同志上任伊始即在工作中十分尊重民族领导干部,重视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积极性,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带动了县委“一班人”的团结。县长艾仁恰拉同志,带头学习双语,虚心听取汉族领导干部的意见,遇事共同商量,带头维护民族团结;县委副书记、纪检委书记那永刚同志多年来自觉把民族团结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处处从团结的愿望出发,对少数民族纪检干部从工作上大力帮助、生活上关怀备至,受到各族干部的好评。在县委“一班人”的带动下,全县各级领导班子和各民族领导干部之间做到了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为他们巩固和发展自治州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县作出了贡献。

二、坚持年年抓五月,五月促全年,把民族团结的集中教育同经常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 多年来,他们结合本县实际,既坚持经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抓好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又突出重点,抓好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年年抓五月,五月促全年。在日常教育中,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经常组织各族干部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和党的民族政策,几年来,他们共举办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学习班40多期,培训学习骨干2000多人次。二是坚持把各族领导干部,党团员和青少年作为教育重点,教育广大党团员特别是各族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做维护和增强民族团结的模范,在党团组织生活和党课、团课教育中,都把民族团结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同时,注重从幼儿园、小学、中学抓起,使青少年从小就树立起民族团结的思想,为此,近年来,他们先后投入1200万元完成19所民汉合校,占中小学校的70%,新建校舍27800多平方米,新添置课桌凳3000多套,投入255万元购置了实验教学仪器、器材、计算机设备和体音美教学器材,为博湖县民族团结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是坚持因人施教,对党团员干部和职工、侧重组织他们学习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政策。从理论上政策上提高思想认识;对文化水平低的农民、街道居民和中小学生,侧重向他们宣传民族团结的好人好事,引导他们从历史经验和切身体会中认识加强民族团结的重要性;对石油工人及从外地来博湖县经商旅游、建筑务工人员和其他流动人员,则首先向他们介绍当地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使其入乡知俗,入乡尊俗,四是坚持运用各种形式进行民族团结教育,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几年来,他们利用各种宣传工具和宣传阵地大造民族团结的舆论和声势,召开各种动员会,报告会,座谈会12000多次;办板报、墙报、图片展310多期,出动宣传车辆30多次;广播电视宣传1100多篇,举行民族团结文艺演出19次,全县各乡镇共举办各类民族团结运动会,叼羊赛、摔跤赛等160场次,与此同时,还在农村学校,工厂、居委会小区广泛开展民族团结联谊活动,提倡不同民族的农民学生、工人、街道居民之间广结民族团结的“对子”,通过这些活动,大大提高了各族干部、群众对民族团结重要意义的认识,增进了各民族之间的思想感情,为进一步巩固和发展自治区民族团结模范县这个荣誉称号打下了坚实的群众思想基础。五是以五月促全年,坚持抓好每年的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博湖县以民族团结教育为主题的民族团结运动会年年举办,已连续坚持举办了20年今年已是第二十一届了,每年五月中旬举行,届时由各乡镇党委、县委各党委组队参赛,几千人荟集一地,盛况空前,整个活动融民族体育运动竞技和趣味游戏于一体,突出寓教于乐和联谊交流的主题。要求各单位要有新要求、新内容、新形式、新措施,把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搞得有声有色,并以此带动全年,把全县民族团结教育工作不断推向前进。目前,全县“三个离不开”思想已深入人心;有董仲书、张成功老师相继背残疾儿童上学的故事,回族老汉车万恒无私收养汉族孤儿的佳话、更有那蒙族牧民那木切致富不忘乡亲无偿扶贫、民族团结热心人阿里木数年如一日助人为乐的事迹广为传颂。人人大做民族团结好人好事已蔚然成风、层出不穷; 98年2月22日上午,县二中12岁女学生张思思与几个同学在开都河冰面上玩耍不慎掉入冰窟隆,眼见将被湍急的河水卷入冰层之中,就在这危急时刻,正在对岸放羊的维吾尔族青年艾山江听到呼救声后,冒着薄冰塌陷的危险飞速从冰面跑来,爬在冰沿上,抓住小思思的手,一点点向外移动,终于将张思思从死亡线上拉了上来。99年2月13日,冬雪初霁,查乡敦村八组8岁儿童顾俊在开都河西支玩耍时不慎落水,查乡卫生院维吾尔族医生吐逊大夫路过这里,见河中随流飘浮一个儿童,于是脱下大衣,顶着冰冷剌骨的河水,涉水从河中救出奄奄一息的小顾俊,而后采取人工呼吸使其恢复心脏起博。用大衣小心地裹了他,怀抱着小顾俊回到自己家,精心呵护照顾了两天,直到他完全康复,才按小顾俊口语找到他的家里,正为娃娃失踪四处寻找儿子的小顾俊父母喜出望外,千恩万谢,专门制作了一面锦旗,写着“舍已救人,亲如兄弟”;从此吐大夫又多了一个干儿子。九九年六月的一天,乌兰乡牧业村村民巴图玛拉雇人去三道河南劳动,本村村民新开也顺路乘船过河回家,当铁壳船行到河中心时,不慎翻船,本着求生的欲望,新开拼命向对岸游去,但当他听到身后的呼救声后,他又奋不顾身地投入急流,救回两个汉族妇女;这时他已是全身无力,正想躺在岸边喘口气时,有人喊了声:“代丽还在水里,她是孕妇”,他向河里望去,代丽已被急流冲出30多米,时而浮现;新开只有一个念头:救人要紧,这可是两条人命,他扎入洪水急流,拼命向代丽游去,并将代丽一把抓住,但不省人事的代丽却抓住新开的手脚死死不放,这使两个人都会有生命危险,这时不容他想的太多,救人要紧,新开又一个猛子扎进深水将代丽托出水面,而代丽的手象一把钳子似的抓住新开的衣服,别无选择的新开,吃力地一点点向岸边游去,代丽同志得救了,新开同志见义勇为、不怕牺牲的英雄形象受到基层党组织和各族群众的高度赞扬。

博斯腾湖水位的上涨,储蓄着18.33亿立方米水源,有力地保障了塔河治理输水,有效的拯救了塔河的生态,同时,也滋润和养育着塔河流域2000多万亩良田和800多万各族人民,为南疆民族团结和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但博湖人民却付出了很大牺牲,特别是1999年、2001年水位上升,导致环湖洪水肆虐,博湖连年受灾,使博湖本来富裕的农牧民逐步返贫,据不完全统计,98年全县贫困户只有43户176人,到2002年,全县农牧民返贫户已达878户3245人,其中少数民族195户计684人。近几年来,由于连年遭受洪灾的侵袭,导致全县1286户农牧民受灾,沿湖五乡四个渔场部分农牧民耕地、草场、房屋被淹,失去了生活来源。特别是蒙、维、回等少数民族,因民族生活习惯和便于放牧等因素,大多集中聚居在湖滨地带,受灾人口众多,受灾程度严重,为解决受灾群众的生产、住房、医疗等困难,博湖县三次从自治区调运帐篷260顶,优先发放给少数民族受灾群众,投资30多万元搭建灾民临时住房76间,主要用于受灾重的少数民族农牧民,基本解决了他们临时住房困难。为彻底解决受灾农牧民群众尤其是少数民族同志的住房困难,博湖县在本布图镇、才坎诺尔乡、乌兰乡建立了灾民安置点4处,帮助124户灾民建房378间。其中少数民族占70%。共发放救灾面粉670吨,发放救灾衣被30万件,发放救灾款584万元,解决医疗救助资金36万元,积极动员各族群众献爱心捐款60万元,基本解决了群众的生活、住房、医疗等困难。2001年2月,在州委、州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协调下,顺利完成了且末153户、普惠135户灾民的异地安置工作。但搬出去的灾民又因种种原因陆续返回,导致灾民搬迁安置工作成为困扰博湖县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针对贫困农牧民生产、生活困难的问题,县委、县人民政府立足于本地的实际情况和优越的地理、自然资源,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为契机,通过项目建设,对贫困户进行搬迁安置。几年来在博湖县本地区共解决了124户受灾农牧民的住房问题,县委、县人民政府为彻底解决灾民生产、生活问题,在博斯腾湖乡结合5000亩高标准节水灌溉项目安置了73户262名灾民,每户划拨宅基地1.5亩,每人划拨耕地7亩,并组织全县机关干部帮助他们种植红枣、葡萄和防护林带等,为使灾民在入冬之前搬进新居,县委、县人民政府千方百计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资金,根据搬迁灾民的实际情况,每户灾民民政上解决建房补助金36.5万元,已拨付到位,但建房资金仍有缺口,为了妥善解决灾民的住房问题,使灾民早日有房住,全县广大干部职工,全社会各界人士发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友爱,互助互济的传统美德,献出了自己的一片爱心,踊跃捐款。全县有84个单位、社会各界人士1649人共捐款28.9006万元,巴州七星建工集团双雄公司响应博湖县委、县政府的号召,积极参与灾民安居工程项目的建设,在每户40平米的基础上,慷慨解囊,给每户灾民住户增加20平米,由原砖木结构增设钢筋圈梁和钢筋构造柱的抗震结构,仅此一项,便无偿投入40多万元;并在住房结构、使用功能和布局上更加合理,使73户博湖灾民住上了宽敞明亮的新居。多年来,博湖县切实从根本上解决贫困户的生产、生活问题,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是实现农牧民增收的有效途径。通过宣传教育和利益引导的方式,广大的农牧民群众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打破了各种不合理的限制,创造条件,自发组织外出参与工程建设,利用冬闲时间,大量地采割芦苇、毛腊,编织蒲草帘子,增加收入,贴补家用。才乡赛村全部受灾被淹,作为蒙古族民族聚居村,为保持该村民族生活习惯,促进民族的进步繁荣,博湖县对该村48户农牧民实施了整体搬迁,为48户农牧民统一建房每户3间,并解决了供电问题,划拔每户耕地2亩、草场亩,解决了他们的生产、生活、住房等困难。蒙古族牧民党再流着热泪说:“没有党和政府的关怀,就没有我们的今天,我要让儿子和孙子们记住社会主义大家庭好!各民族大团结好!”。与此同时,博湖县也非常关心少数民族困难户和五保户的生活、医疗、住房等困难,不断提高五保户供养标准,对持有“老年证”的,在县域内可免费乘坐公交车;积极改善乡村敬老院的生活环境条件,博湖县查乡、塔乡敬老院,维吾尔族、回族五保老人多,为照顾好他们的生活,专门请了少数民族厨师和服务员,使他们吃上了可口的饭菜,同时为他们配备了电视机,使他们了解国家的政策、方针,享受到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针对查乡、塔乡敬老院建院早、年久失修,为使五保老人住上放心房,博湖县筹集资金20万元,对两个乡敬老院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敬老院下铺地板砖、上吊天花板,老人睡得是席梦思床,坐的是沙发,浴池、医疗室、娱乐室一应俱全。维吾尔族老人买合木提激动地泪流满面,抖颤着双手,哆嗦着嘴唇说道:“我老汉这辈子终于享福了,如今换掉了踏踏咪,睡上了席梦思,还是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2001年,乌兰乡乌图阿热勒村村民才茨高娃身患,身患巨大子宫肌瘤,丈夫因车祸身亡,孩子年幼,无钱医治,面临生命危险,县妇联得知情况后,发出倡议,为才茨高娃捐款治病达7000余元,县医院专门派出两名副院长和主治医生接才茨高娃入院,并为她成功做了手术,减免了费用。临出院,县妇联又给予了650元的营养费。本布图镇新布呼村特困户维吾尔族农民肉孜,一家三口,老两口都是残疾,女儿年幼,生活困难,住在两间五十年代建的土坯房内,房顶露天,墙壁倾斜裂缝已成危房,乡政府出资2.5万元为其盖上了新房,圆了肉孜老俩口多年建房的梦想。

博湖县是一个各民族杂居的地方,18个民族和睦相处,学互帮,各民族融合发展,共息共荣,农忙季节邻里乡亲不分民族,团结协作,走小集体大合作之路,你的西红柿红了,大家一起帮忙采摘,他的麦子熟了,你也要帮忙收割。在长期合作过程中,彼此都淡化了民族成份,建立起水乳交融的感情。各民族相互通婚联姻的例子也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县已有23对男女不同民族喜结连理。查乡敦村原党支部书记那斯尔·托乎堤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的妻子是汉族,在一大队教书,膝下有三个可爱的儿女,自己有小汽车和成群的牛羊,资产在四十万以上,家庭更加幸福,可算是一个民族团结的小家庭,但他富了小家不忘大家,带领全村557户农牧民闯上了脱贫路,用自己的汗水浇灌了遍地民族团结之花。敦村是一个以维吾尔族为主的多民族居住地。“黑土地、土块房、吾码斯、玉米糊、包谷馕,四季不见农田忙,日头晒得懒洋洋,下完‘卡德’上寺堂(清真寺)”,这是敦都布村多年前村民生活的真实写照。这个不算偏远的民族村,背靠县城,97年全村的人均收入不足1500元。他任村党支部书记以后,一头扎到群众当中引导农民以红色产业为“龙头”,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工业蕃茄种植,面对重重阻力,他从自家拿出3200元统一购种子、化肥、地膜,在三五组进行工业蕃茄模式栽培示范,他带领全村党员干部、团员50余人,起早贪黑,精心管理。当年敦都布呼村三五组推广工业蕃茄1500余亩。到了年底群众做梦也没有想到,西红柿真圆了群众脱贫梦,三组、五组户均增收1.5万元,村民人均增收540多元,全组有34户盖上了新砖房,17户农民购买了四轮拖拉机。村民真正尝到了科学种田的甜头,第二年,全村工业蕃茄发展到6000余亩,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600多元增加到2216元。“红玛瑙”给敦都布呼村打开了致富之门,同时也开启了一扇智慧之窗。他带领全村村民种大棚、种西瓜、搞牛羊育肥,在全县率先引进了产羔率较高的小尾寒羊,发展了火鸡养殖、搞起了农产品深加工,使村里的致富路子越走越宽。到目前全村牛羊育肥户100余户,大棚60余户,奶牛养殖户42户,火鸡养殖户100余户,全村人均副业收入达到400多元。2001年4月份,特大暴风加寒流袭来,地膜被扯得乱七八糟,村里100多亩拱棚被毁,2000余亩西红柿受灾严重。为组织干部群众积极开展抗灾自救,致使损失降到最低程度。他带领村党支部一班人组织村民争分夺秒地补种,一棵苗一棵苗的落实,一株一株的浇水,直到全部补种完毕,这一年,平均亩产达7.5吨,群众激动地说:“还是人比“胡达”老道,这多亏了那书记,跟他走没错”。他把一个人均收入不到1500元的村带上了人均收入2600元的致富路。

三、认真贯彻党的统战、民族和***政策,大力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在正确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和***政策过程中,博湖县坚持把其作为加强民族团结重要保证来认识,主要抓了这样四个方面:

第三篇:海晏县民族团结进寺院工作纪实

海晏县民族团结进寺院工作纪实

【字体:大 中 小】 2015年06月21日

来源: 海晏县委宣传部

法律进寺院

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总面积4854平方公里,总人口3.51万人,辖四乡两镇29个行政村。共有汉、藏、蒙、回、土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1.85万人,占总人口的48.28%,藏族人口占总人口的20%。海晏县现有藏传佛教和伊斯兰教两种宗教。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3座,均分布在青海湖乡,活动点两处(夏格日山佛教活动点和青海湖乡祥和菩提塔活动点),按规模大小依次为白佛寺(省级重点寺院)、佛海寺、麻秀寺,共有僧侣122人、**15人,信教群众达15000余人。伊斯兰教清真活动点1处,位于三角城镇,有阿訇一人,信教群众达500余人。青海湖祭海,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认真落实党的民族政策

(一)加强学习宣传教育,提高创建活动共识。今年以来,我们把民族团结创建工作作为推动海晏科学发展与长治久安的重要抓手,持之以恒,久久为攻,不断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新局面。探索出一条民族团结进步新的“海晏模式——民族团结进步九措施”,即:一条主线:始终把民族团结进步作为统领各项工作的主线不动摇。两个基础: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以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为基础,要改善民生、服务群众、和睦相处、和衷共济为基础。三个发点:民族团结进步始终把民族群众、民族地区、民族关系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遵循不渝。四个注重:民族团结进步要注重顶层设计,将《实施纲要》蓝图变为现实;注重问题导向,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注重法治思维,规范和协调民族关系;注重机制保障,建立机制,人人有责。五个夯实: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思想基础,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物质基础,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人文基础,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群众基础,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的宗教基础。六个要点:民族团结进步工作要树立“一盘棋”的思想,发挥“一把手”的作用,强化“一本经”(即纲要)的引领,突出一年内的重点,培养一支干事的队伍,建立一套管用的机制。七个突破:在宣传教育上求突破,在发展经济上求突破,在改善民生上求突破,在文化融合上求突破,在排查矛盾上求突破,在社会管理上求突破,在健全机制上求突破。八进载体:把民族团结进步上升为地区发展战略,以“八进”为载体,即民族团结进步进乡镇、进村、进社区、进机关、进学校、进军营、进企业、进寺院。九项坚持:着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全面实施“一把手”工程;必须坚持思想教育引导,不断筑牢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必须坚持加快县域经济发展,不断提高各民族幸福指数;必须坚持依法治县理念,着力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坚持社会保障能力建设,提供就业扶持、生活保障、医疗救助等服务;必须坚持问题导向,标本兼治解决影响发展稳定的深层次矛盾及问题;必须坚持群众主体作用,实现群众参与和群众共享有机结合;必须坚持“一线工作法”,切实增强贯彻落实各项政策的执行力;必须坚持依法、管用、和谐原则,创新寺院管理长效机制。

全国十二州互观互检团赴白佛寺观摩

(二)以创建工作为契机,切实做好服务工作。在创建活动中,我局以创建活动促民族宗教工作,积极为全县经济建设做好服务工作,依法维护各族人民群众的利益。同时,以民族宗教工作把创建活动引向深入,营造了各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社会氛围。以教育月活动为契机,利用设立宣传牌、挂横幅、书写标语等多种形式,使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贴近群众、贴近基层、贴近生活。

(三)以促进民族团结为己任,开启两个共同新篇章。我们始终牢牢把握“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坚决贯彻国办发文精神,落实省、州、县安排部署,全面推动了全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

1、全面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按照省、州、县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创建活动会议精神,结合“两节”大力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宣传活动。一是组织我县宗教界代表人士组成**宣讲组,对甘子河乡牧民进行了民族团结、党的民族宗教政策等宣讲,收到了良好效益。二是结合三月份法制进寺院宣传月活动,统战民宗联合文化、司法部门等在寺院开展了“文化三下乡”活动,受到了众多僧侣的欢迎。同时县民族艺术团在白佛寺广场进行了专场演出,法律大篷车进寺院进行了法律宣传、法律咨询等宣讲活动,发放法律宣传资料500余份。宣传月期间法律宣讲12场次,召开座谈会16次,宣传面达98%以上。

2、努力发展民族经济、服务城乡统筹。在推进城乡统筹中,我们依托青海夏华民族企业发展民族特色经济,填补了县域内清真肉食品产业化的空白,成为了继续推进我县民族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龙头和重要标志。

寺院指导员与寺院僧侣共同植树,绿化寺院

三、抓好民族宗教工作

近年来,根据州委、州政府及上级民宗部门的安排部署,从健全和完善寺院寺院日常管理、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入手,积极创新宗教寺院管理工作思路,落实工作责任和工作措施,极大的改善了全县宗教寺院基础设施条件。

(一)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有序开展

一是健全日常管理机制,宗教寺院社会管理体系初见成效。加强组织领导,县委、县政府始终将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作为促进经济发展、维护地区稳定、推动社会和谐的重要工作,摆上更加重要的位置,及时调整工作领导小组,完善相关工作职责,先后制定下发了《关于依法加强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的实施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宗教寺院管理意见》等规范性文件,为寺院管理工作奠定了基础。建立健全责任考核机制,将寺院社会管理纳入全县目标考核体系,使寺院社会管理工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实行一把手负责制,及时分解目标、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和措施,严格考核考评,激发了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全县6个乡镇均确定了一名统战宗教干事和29名村级工作联络员,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确保寺院社会管理工作层层有人抓、处处有人管。严格落实寺院管理制度,抽调了8名政治立场坚定、宗教业务工作精的工作人员,成立了寺院管理办公室,寺管办在做好日常协调服务、宣传教育的同时,在关键节点、敏感时期,坚持24小时值守,确保了寺院的和谐稳定。

二是增强依法管理机制,宗教寺院规范化管理水平有效提升。坚持属地管理与部门管理相结合、教育管理与服务引导相统一,严格依法规范各部门管理行为,有效地解决了宗教寺院“由谁管、管什么、怎么管”的问题。加强寺院僧侣户籍管理。3座藏传佛教寺院对本寺僧侣照片、基本情况全部上墙公示,完善了僧人台帐,准确掌握了僧人基本信息。严格落实寺院定员和入寺审批制度。新入寺人员个人申报、寺院申请、乡镇政府审查、县民宗部门审批、报州民宗部门备案的报批制度,严格办理入寺手续,同时,严格**转世工作中的各项制度、程序,防止了一佛多转或私自认定和境外认定等现象的发生。严格落实宗教活动报批制度,坚持

“小型、就地、短期”和“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按照宗教活动的规模和性质,根据各级政府及职能部门的权限,层层依法审批。对较大规模宗教活动从严管理,有效防止了跨地区大型宗教活动的举办。

三是建立齐抓共管机制,宗教寺院社会管理工作更加凝心聚力。充分发挥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的职能作用,依法管理寺院社会管理中的相关行政事务,将宣传、公安、城建、财政、交通、民政、司法、国土等部门的管理服务延伸到备宗教寺院,构建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统战民宗部门全力协调、相关部门依法管理的寺院社会管理工作体制,建立双向评议工作制度,辖区有藏传佛教寺院的乡镇均成立了3至5人组成的寺院监督评议委员会。监评会主任由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或村支部书记担任,对寺院民管会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定期评议通报、提出意见建议、开展民主评议,促进寺院内部管理的规范化。加大宗教人员培训力度。先后对全县各乡镇统战宗教分管领导、宗教干事、县辖各寺院民管会主任、副主任等进行培训560人(次),提高民族宗教干部宗教教职人员素质业务能力。组织民族宗教干部及宗教界人士48人(次)赴省内外考察学习,借鉴省内外藏传佛教寺院社会管理、民主管理、平安寺院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有效地提高了全县寺院民主管理和社会管理工作水平。

我的中国梦——建设和谐寺院

(二)宗教寺院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断加强

近年来,不断加大投入力度,稳步推进寺院社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寺院基础设施、公益设施及僧侣社会保障问题,一大批寺院水、电、路、经堂、僧舍建设项目陆续实施,广大僧侣被纳入社保范围,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夯实了基础。

一是加快寺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我县有三座藏传佛教寺院和一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建寺时间较为久远,寺院经堂、僧舍等年久失修,僧侣居住条件较差,为解决这一问题,近几年累计整合各类项目资金1500余万元,实施了寺容寺貌整治工作,并结合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实施寺院水、电、路、通讯等基础设施、重点部位、僧舍建设维修项目。2011年投资128万元新建藏传佛教寺院办公室23间(460平方米)、新建僧舍15套(300平方米);2012年投资140万元修建白佛寺宗教文化广场,投资13.7万元维修麻秀寺大经堂、清真寺大殿,筹措2万元对清真寺院子进行了平整硬化;2013年起整合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投资70万元,改造三座藏传佛教寺院僧舍院墙3000米,为30户僧侣修建僧舍,户均面积40平方米(其中政府奖励性住房户均补贴0.8万元、危房改造户均补贴2万元左右)。县政府投资近160万元,为三座藏传佛教寺院硬化道路7.6公里、修建了健身广场、篮球场等活动场地,投资50万元新建白佛寺、麻秀寺迎宾大门两座。仅2014通过各种渠道,积极争取各类资金共715.3万元,进一步加大寺院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为传承寺院文化,保护寺院文物,我们积极向上争取资金,今年投资380万元,已完成白佛寺文博馆主体工程。二是整合各类资金222.75万元(其中,项目资金整合82.5万元、自筹140.25万元),实施了33户僧人危房改造项目,全面完成寺院僧人“住房难”问题。三是争取资金31万元,实施了寺院医务室、值班室和驻寺指导员办公室等“三室”建设;争取资金30万元,新安装路灯30座;投资19.5万元,对三座藏传佛教寺院经堂、僧舍陈旧线路进行了改造;争取资金20万元,新建法物流通超市一座;县医院夏茸尕布白佛祠堂维修投资10万元。四是针对县清真寺办公用房年久失修的问题,调剂民族发展资金10万元,完成清真寺办公室的维修任务。截止目前,全县宗教寺院全部实现水、电、路、通讯全覆盖。

二是重视寺院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在佛教寺院积极挖掘和保护“青海湖祭海”、“彩粉时轮坛城”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二是积极探索寺院文化和旅游融化发展的新路子;三是用文化软实力指导和促进统一战线和民族团结工作。认真开展“十个一”宣传教育活动,建立一支宣传队伍,组织“老干部宣教组”和“**僧人宣讲团”,深入牧区,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引导活动,受到良好效果。编印一套宣传教育知识丛书,购置了一套民族团结系列读本;《海晏宗教》、《海晏民族》正在编审中;《青海海晏达玉民间故事选》已出版发行。制作选播一批宣传专题片,《共绘和谐海晏蓝图》(暂定名)正在制作中。创作演唱一首主题歌,《和谐海晏》歌碟已出版发行;“和谐天籁”和“和谐海晏”两首主题歌在县电视台播放和传唱。编排演出一台文艺节目,完成以“践行群众路线、促进民族团结”为主题的一台文艺节目,深入各乡镇、学校、军营、企业等地演出。并在海北州“民族团结进步杯”文艺调研海晏专场演出晚会上取得好成绩。制作展示一批主题宣传牌,在醒目路段和地点,设立大中型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双语”宣传牌10余块。编发一套校本教材,在校园广大师生中阅读中国四大名著和世界名著等书籍,并在校园编发《七彩报》、《耕耘路》等校园刊物,受到良好效果。开展一批主题专访,在《河清海晏》杂志上,专门办了一期反映民族团结进步为主题的文学专刊和民族团结进步专访;在《党的生活》杂志上刊发1期宣传我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领导访谈内容的栏目,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购置一批学习教育书籍,县文化部门购置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内容的书籍,投放到县城各个书架和基层农家书屋及党员活动室中,以丰富干部群众学习教育引导的载体。选树一批典型人物,选树7名“最美海晏人”,组织开展“最美海晏人”先进事迹巡回宣讲活动,向社会积极宣传正能量。

三是提高寺院社会保障水平。坚持各项社会保障体系、各项利民惠民政策,让广大教职人员更多的享受到了国家相关惠民政策。截止目前,全县宗教人员已全部参加了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将符合政策条件的20名僧侣纳入了农牧区低保,4名纳入了“五保”供养范围。

四是注重寺院日常工作。一是全力打造“五美寺院”,着重突出宗教寺院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二是健全日常管理机制。按照中央统战部、国家宗教局关于开展宗教工作“规范管理年”和“教风年”活动精神,把社会综合治理、政策教育、消防安全等纳入寺院创建活动当中,细化创建标准,推进创建活动有序开展。三是按照有关法规和宗教仪轨圆满完成洛桑嘉洋**转世灵童的寻访、认定、坐床和经师选配工作。四是深入推进“三比一促”活动。

民族工作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寺院民族团结工作看似是小事,但体现着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同胞的关爱,是民生工作的重要内容。今后,我局将在省州统战民宗部门的指导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进一步加强领导、完善机制、创新思路、加强措施,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发展,为推动海晏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 文明花开春满园 ——神华宁煤集团乌兰煤矿文明单位创建工作纪实

http://sx.cwestc.com 2012-12-13 7:57:28

乌兰煤矿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构建“平安、富美、文明、和谐”的新乌兰为目标,以推进文明建设为主线,不断强化矿井安全管理、党建创新工程、企业文化建设、和谐矿区建设等,呈现出安全生产扎实推进,安全质量标准化整治效果明显,党建“12356”工程迅速扩展,企业文化建设成效显著,文明生产井然有序,矿区面貌焕然一新,员工群众幸福指数进一步攀升的大好局面,三个文明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

强化宣传,营造文明创建浓厚氛围

充分利用中心组、“三会一课”及周三、周五学习日等时间,开展了政治理论、形势任务、业务知识、文明风尚等内容的学习教育培训活动,形成了矿党委中心学习组、党员组织生活会、员工政治学习会等三级政治理论学习格局;精心制作《职工文明公约》、《职工道德标准》、《机关工作人员岗位行为规范》牌板并悬挂上墙,充分利用广播、《简报》开辟专题栏目;定期在影剧院举办千人培训大课堂,适时邀请专家、学者来矿“传经送宝”,员工学习培训覆盖率100%;每月举办2期中层人员“管理课堂”,使广大干部员工及时了解企业前沿信息、先进文化知识,提升了干部员工的执行力、沟通力。

制度规范,促进文明创建形成机制

制定了《乌兰煤矿加强员工思想道德建设实施办法》、《乌兰煤矿员工行为规范》,修改完善了《神宁集团乌兰煤矿文明创建管理办法》,采用“红、黄、绿、蓝、黑”五级预警法,进行周督导、旬纠偏、月检查、季考核,对存在的问题以《神宁集团乌兰煤矿文明创建检查整改通知单》的形式送达到各单位,限时整改。开展了文明区队、优胜班组、优秀员工、文明工作面、文明巷道、安全好矿嫂评选等活动,在巩固自治区文明单位的基础上,文明创建工作又有了新的突破,为争创全国文明单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创新载体,推动文明创建有效落地

按照集团公司对文明创建转型升级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制定下发了《神宁集团乌兰煤矿文明创建工作“转型升级”实施方案》、《神华宁煤集团乌兰煤矿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实施方案》,明确了文明创建活动要突出思想道德建设这一主题。开展了“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活动,组织员工学习《员工文明礼仪手册》,推广“行为文化十条标准”和“员工文明行为十不准”,聘任不文明行为纠察员18名,不定期地对员工不文明行为进行纠察,大大提升了员工文明道德素养。大力开展“日行一善”活动,用身边的先进典型影响身边人,用身边的好人好事教育身边人,有效地提升了员工的文明素质。

注重引领,党建创新工程迅速扩展

在井下重要岗位、工作面、掘进头等地点安设了创先争优活动牌板和目标任务管理牌板,明确了各阶段工作目标、任务、措施及时间节点,使“12356”党建创新工程实实在在落到了实处;采取周点评、月考核、季选树的方法,在全矿选树了3个党员突击队、6个党员责任示范区、9个党员先锋岗作为标杆,以点带面,整体推进,形成了党员争优秀、组织创先进的生动局面;建立了矿党委网站、22个支部网页和270个党员空间,开通了党建工作宣传、党务咨询公开、网上党校培训、党内民主监督、舆情信息采集等功能,实现了党建网站全链接、党员队伍建设全覆盖。

团结协作,领导班子建设形成合力

该矿党委始终把党委中心组和基层党支部理论学习,作为提高两级领导班子政治素质和领导水平的重要举措。领导班子成员带头学习、带头思考、带头发言,做到了“四有”、“四定”,即:有计划、有记录、有考勤、有笔记;定内容、定目标、定资料、定中心主讲人,极大地提高了理论学习质量。截至11月份,党委中心组和基层领导班子各集中学习12次。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召开后,矿党委立即组织两级班子成员进行了系统学习和座谈,并就如何加快新乌兰建设步伐展开了深入研讨,增强了指导工作实践的能力;今年以来,党政负责人与班子副职沟通谈话80余次,采纳班子成员及干部员工建议42条,党政领导班子形成了既有民主集中又有团结和谐的生动局面。

倾力整治,安全质量标准化面貌一新

生产环境整治是文明单位创建的一个重点。今年以来,该矿把安全质量标准化整治与“找、抓、促”活动有机结合起来,先后投入4200万元,对井下所有运输大巷、车场石门、机房硐室、采掘工作面等地点进行了全方位、全过程整治。截至目前,规范吊挂电缆11万米、风水管路2.2万米,安装照明灯具2000盏,重新铺设、调整、更换轨道3万米,修砌水沟8600米,巷道硬化地坪7300米,挂网喷浆5090米,铺地砖1780米,打造出精品工作面2个、精品机房硐室3个,使井上下生产面貌和安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

突出特色,企业文化建设凝聚力量

本着精炼、简洁、可操作性强的原则,精心提炼出安全文化、行为文化、感恩文化和廉洁文化操作标准各10条,并对每一条标准进行了释义,实现了员工从文化理念到行为实践的跨越,形成了具有乌兰特色的“4+10”企业文化创建模式;编印下发《乌兰煤矿企业文化手册》1970册,开展了企业文化知识竞赛、企业文化全员过关考试等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全员学习、践行企业文化理念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在井下建成了具有人文特色的“班组之家”、“星光大道”、“安全驿站”、“温馨港湾”、“平安大道”、“快乐岛”等文化阵地,用先进的文化引导和武装员工,使员工的文明素养和对企业的忠诚度有了大幅提升。

关注民生,和谐矿区建设温暖人心

今年以来,该矿坚持为员工多办事、办实事、办好事,让员工共享企业发展成果。投资4154万元新建三座公寓楼,极大地改善了员工生活和住宿条件;投资955万元新建一座锅楼房,彻底解决了矿区供暖问题;投资1900余万元打造“绿色矿山”,矿区植树46万棵,新增绿化面积12万平方米;投资850万元对矿区道路、工业广场、影剧院等基础设施进行了全面维修,矿区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穆斯林群众,增进了民族团结,维护了矿区稳定;为全体员工和离退休人员进行健康体检,使员工时刻感受到企业的关怀和温暖,自觉投身于新乌兰建设热潮。

同频共振,群众工作彰显活力

广泛开展“扶贫帮困”、“送温暖”活动,成立了“郭明义爱心团队”和“雷锋梯队”,建立了困难户档案,并坚持重大节日走访慰问困难员工、工病亡遗属。今年以来,共为582户困难户发放救助款57.5万元,为30名困难学生发放助学金4.6万元,53名员工自愿与同心县下马关乡困难学生结成帮扶对子,并筹集助学款1.04万元;深入推进“12310”特色班组创建工作,坚持每月评选优秀班组、优秀班组长,定期召开班组长工作例会,进一步激发了班组活力;开展了“公推直选”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员活动,全矿57名群众安全监督检查员全部由员工“公推直选”选出;扎实开展“零点小分队”、“青年文明号”、“两岗一星”、“青年志愿者”等活动,充分发挥了团员青年生力军和突击队的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标本兼治,平安单位创建成效显著

该矿认真落实维稳信访责任制、“六五”普法规划,狠抓民族统战工作。坚持矿领导信访接待日制度,在党的十八大期间,矿及时召开信访维稳专题会议,布置工作、落实责任、细化措施,并采取“人盯人”、“一对一”、“一人一策”等方法,解决矛盾、理顺情绪,杜绝了越级上访和群体上访事件,确保了党的十八大期间矿区的稳定。深入开展创建“治安综合治理先进集体”、“治安综合治理先进个人”活动,通过定期巡查矿区重点部位、要害场所,举办爆炸物品管理知识、消防安全知识、道路交通管理知识培训班,观看事故案例展等,增强了员工安全意识,杜绝了各类事故发生。

民族团结一家亲

研究院 兵团催化中心 李静、王小艳:7月18日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传统节日——开斋节,起源于公元610年,先知穆罕默德在沉思默祷时突然接到安拉的启示,命他以“使者"的身份传递穆斯林过开斋节真主的教诲。后来,先知穆罕默德将这个月定为斋戒月,以示纪念。斋戒更是为了让有钱人品尝饥渴滋味,以使他们不要穷奢极欲、挥霍无度;要节衣缩食,省出钱来周济穷人。在这个月里要求人们日出之后与日出之前不吃不喝,做到清心寡欲、表里如

一、耳不听邪,目不视邪,口不道邪,脑不思邪,身不妄邪。一个月的封斋后,人们欢欣鼓舞、都以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接开斋节。

新疆是个融合多民族的区域,也是民族矛盾最突兀的地方,民族团结就成为新疆稳定发展的首重之重。我自身理解的民族团结是互相尊重、平等友爱、互相理解、互相信任、互帮互助。工作生活中或多或少都有回族、维吾尔族同事、朋友,我们要尊重其信仰,反对任何带有民族歧视的行为和语言,尽自己的全力维护促进民族之间的团结,俗话说“兄弟同心,其利断金”。在伊斯兰教迎来他们盛大节日-开斋节的同时,我也认真了解了“封斋”的丰富内涵,让人们体验饥饿和干渴的痛苦,要饮水思源,更是培养他们坚韧、刚强、廉洁的美德。我相信我们从点点滴滴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相互了解做起才能起到正真意义上的民族团结。

没有民族团结就没有国家稳定,更不会有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人民的安居与乐业,只有各民族团结一致、亲如一家,国家才会越来越强大,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好。在开斋节到来之际,我们也祝愿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族群众节日快乐。

第四篇:宁洱县宁洱镇第一初级中学民族团结工作纪实

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申报材料

加强民族团结,推动教育发展

——宁洱县宁洱镇一中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纪实

宁洱镇第一初级中学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初级中学。创建于1989年,目前有21个教学班,在校学生1056人,其中少数民族学生589人,占学生总数的55.6%。有教职工102人,其中少数民族教师41人,占教职工总数的40.2%。学校行政班子成员15人,其中少数民族干部9人,占行政班子成员的60%。

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我们清醒地认识到:民族团结教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渠道,事关教育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多年来,宁洱镇一中在上级党委、政府及县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学校坚定贯彻中央、省、市的各项民族政策,坚持用马克思主义国家观、民族观、宗教观、历史观、文化观对师生进行教育,坚持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的学习教育活动,引导师生正确认识民族与国家的关系、民族与民族的关系。通过各项活动的开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加强学习,深入贯彻党的民族政策

为了更好地了解、掌握、贯彻党的民族理论政策、民族法律法规和民族基本知识,我校组织全体师生,深入学习《民

现了民族大家庭中多种少数民族之间的互尊互爱、友好相处团结进步的局面。

学校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的饮食习俗。首先是由分管后勤的副校长组织后勤职工深入了解各种少数民族的饮食习惯,根据饮食习惯,制定食堂工作计划、食谱,最后聘请食堂工作人员,切实做好教师学生的吃饭问题。学校还根据回族的饮食习惯,专门设立了清真餐厅,成立了餐厅管理领导小组,由主管德育工作的副校长担任组长,专门管理,聘请当地回族厨师。尤其加大对肉类采购的管理,坚决杜绝非清真食品进入回话师生的餐桌,使回族师生吃的放心、舒心,增强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三、加强与社区(村组)、家庭的联系,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为了切实加强民族团结,达到互信互爱,促进发展的目的,学校加强与社区(村组)、家庭的联系,学校不定期组织教师到“哈尼之乡”、“水湾之寨”、“佤山”等村社学习、交流宗教信仰、民族政策,同时大力宣传民族团结在发展经济和宗教方面的重要作用。每学期,凡是学校组织的大型活动,学校都聘请德高望重的少数民族老人、少数民族干部参加,营造了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

学校办学以来,加强与学校招生范围内各村社的联系,为民族团结奠定坚实的基础。学校聘请各村党总支书记、村长为义务监督员,并与民主选举的学生家长组成家长学校,义大家庭中,你离不开我,我离不开你的民族关系。

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我为少数民族兄弟办实事”活动。我校充分利用每年五月民族团结教育月等活动,把民族团结同加强爱国主义教育、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结合起来,同深入开展意识形态领域反对民族分裂主义斗争教育结合起来,积极开展“我为少数民族兄弟办实事”活动。近几年,学校与上海金山西林中学、昆明二中、普洱二中、江城国庆中学等结为友好学校,得到了各兄弟学校的大力支持,累计捐款或联系捐款达6万余元,解决了部分少数民族学生上学难的问题,同时,积极想办法、找路子,为没有升入高中的学生创造继续学习的机会,与宁洱县等有关职业技术学校联系,动员学生接受职业教育,学到一技之长。消除了家长的后顾之忧,为民族团结作了实事,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赞誉和好评。

五、取得的成绩

由于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正确的领导,在上级领导、全体师生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共同努力下,我校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教学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民族关系和谐融洽,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师生在各级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在和谐融洽的民族关系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10年中考又取得全县乡镇中学第一的好成绩。600分以上34人,其中620分以上17人,高中录取172人。语文、政治、化学、物理、体育5个科目在中考中,平均分分别为

第五篇:工作纪实

【工作纪实】2013级职业生涯规划团体训练课全面展开

本学年,我带2013级新生,依据以往的工作经验,我将《中职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调制高一上学期上,并将知识传授课改成团体训练课,算是我完善新生入学教育体系的一个尝试吧。

到目前,课程已经过半。因为是训练课,进展得不快,基本上是一边讲一边练一边解决问题。孩子的状态还不错,布置的训练任务也能很快完成,且完成的质量也很高。做职业测试的时候,我惊喜地发现2013级的孩子们有别于他们高年级的学长、学姐们,虽然他们还稚嫩,还很理想化,但是他们测试中体现出的天赋和品质,却显出了更多的适应性……

两周前,也给财贸系部的学生上了一堂拓展训练课。学生的认识水平果然是高出大一孩子们很多,但是在促成项目完成上,大家却是各有千秋。

我想这个结果会给孩子们带来很多的信心,希望他们明白每个阶段都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课题,只要专注于自己的发展,同时学会兼收并蓄,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下载2015.06民族团结工作纪实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06民族团结工作纪实.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工作纪实

    工作纪实: 7月2日 (星期一) 早上:接待工伤赔偿咨询 下午:同上 晚上:休息 7月3日 (星期二) 上午;接待工伤赔偿咨询,发工伤认定文书。发开庭通知 下午,接待罗望高速三标王书记,罗律师、双......

    工作纪实

    求真务实抓教育与时俱进创辉煌——西平县教体局工作纪实自2002年以来,西平县教体局党组一班人,以“抓班子、带队伍、倡团结、严纪律、整作风、树形象、强管理、上质量”为工作......

    烟草专卖工作纪实

    县烟草局专卖工作纪实 精心构筑钢铁防线 重拳整治威力凸现**,地处川西平原,北邻成都,西连雅安,周边与新津、双流、蒲江、仁寿、东坡等五县接壤,乃眉山市“北大门”。境内成乐公......

    扶贫帮困工作纪实

    扶贫帮困工作纪实 为了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思想,让每个孩子更好地成长。2009年10月21日,南站四小举行了新学期爱心助学师生牵手结对仪式。 为了使助学活动更具有效性......

    创建工作纪实(汇编)

    文明花开,硕果满园 ——安庆十四中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纪实 三十余载风雨历程,育得桃李满天下; 爱岗敬业教书育人,绘就彩卷述辉煌。 安庆市第十四中学围绕“以德立校、以法......

    党建工作纪实

    夯实党建工作推动学校发展 ——裕民小学党支部 吴忠市裕民小学是吴忠城区办学规模最大的一所城镇小学,也是吴忠市名牌学校,现有教学班45个,学生3279名,教职工131名,其中有39名......

    街道党建工作纪实

    **街道党建工作纪实 7月8日,对于城西街道太平社区的三十几名党员来说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这一天,他们集体乘车到寿光三元朱村聆听了“中国菜王”王乐义的一堂生动党课。大家......

    街道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纪实

    加强地区精神文明建设打造“宜商宜娱宜居”的精品社区sO100街道位于区中北部,北起崇文门东、西大街,南至两广路;东起南北花市大街北段,西至北官园、戴家胡同。面积1.12平方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