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广播电视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广播电视工作情况的汇报
关于广播电视工作情况的汇报 各位主任、各位委员: 我受县政府委托,向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汇报全县广播电视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几年来全县广播电视工作情况 几年来,我县的广播电视工作在县委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力监督指导下,按照县十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对广播电视工作的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条例》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以搞好新闻宣传为中心,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加快事业发展为重点,以提高服务质量,取得较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目的,解放思想,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在新闻宣传、事业建设、依法行政、体制机制创新和不断提高服务质量等方面都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绩和进展,为推动我县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为更加自觉地接受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认真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不足,探索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把我县的广播电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现将近几年来全县广播电视整体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贯彻落实两个《条例》,加大执法和管理力度,在以法行政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和《广播电视设施保护条例》是国务院颁布的广播电视系统最高、最权威、最有执法力度的行政法规,她的颁布实施,标志着广播电视事业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为全面治理广电系统散、乱、差现象,确保舆论导向正确和*通道畅通,严防敌对势力和*分子破坏,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供了法制保障。在近几年的工作中,广播电视工作严格按照《条例》中赋予广播电视行政部门的职权、管辖范围和处罚依据,大力宣传《条例》颁布的意义和重要性,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规范县域内的广电事业发展,严厉查处不法行为,确保了我县广播电视事业依法、健康、快速发展。
1、加大《条例》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每年的《条例》颁布纪念日,广播电视系统都要举行声势浩大的纪念宣传活动,使《条例》日益深入人心。一是请县领导作电视讲话,在微山新闻中播出《条例》内容,打宣传口号,提高广大群众的认识和遵守《条例》的自觉性。二是组织干部职工上街宣传,设立宣传点,印发宣传单,悬挂宣传口号,出动宣传车巡回宣传,并请县委、县人大领导视察看望宣传人员,扩大了宣传声势。三是设臵常年宣传匾牌,在全县有线电视线杆上印制保护有线电视设施的有关内容。有力地维护了广电法律法规的严肃性,扩大了宣传效果,遵守《条例》,保护有线电视设施,已逐步成为广大干部群众的自觉行动。
2、依法推进社会管理,确保广播电视设施安全和*通道畅通。按照《条例》和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广播电视执法人员与县610办公室、县法院、县公安局联合执法,定期对破坏广播电视线路设施、偷接有线电视信号、私自安装境外*等不法行为进行查处打击。几年来,通过联合执法以及与江苏、沛县联动执法共取缔小前端14处,电视差转台1处,非法销售地面卫星接收设施营销点一处,清理线下违章建筑物5处,清理非法用户900余户,查处属地企业网7个,增加用户4000余户。省高院、省公安厅分别在工作通讯中推广了微山联合执法的经验。通过定期整治,有力遏制了破坏线路、违法收视的势头,规范了全县广播电视建设秩序,确保了网络的安全运行和广播电视设施的安全。2003年11月全市广播电视局在我县召开社会管理及网络管理现场会,推广了我县依法行政的先进经验。
3、不断加强防范意识,确保广播电视安全播出。2003年以来,少数“*”顽固分子破坏电视信号,截传插播反动内容的不法事件在全国范围内时有发生,为确保我县广播电视信号的安全播出,防止“*”顽固分子的破坏和捣乱,我县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一是针对“*”分子常从卫星信号插播的特点,把信号源改为以光缆信号为主,同时制定了详尽的应急方案,进行了多次的实施演练,确保万无一失。二是中心控制机房保持24小时不间断值班,遇有紧急情况立即进行备份电视信号的切换。三是增加夜间值班力量。四是加强与乡镇广播电视站的联系,发现问题由中心控制机房及时采取技术措施。多项安全防范措施的实行,保证了我县广播电视节目的稳定、正常、安全播出,确保了党的十六大、建国五十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活动的安全完整转播。由于成绩突出,微山电视台自2000年至2003年连续四年被评为“省级安全播出优胜台”,两位同志先后获省级优秀机务员称号。
(二)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深化改革,勇于创新,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新的进展 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类和社会进步发展都是与改革和创新息息相关,紧密相连的。改革是动力,创新是催化剂,改革催生创新,创新促进改革,历史的发展和我国二十几年改革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一个有力的佐证。这几年的广播电视整体工作,自始至终贯穿着改革和创新这一主线。
1、体制创新,为加快发展提供组织保障。按照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广播电系统实际,从“实际、实用、效能、精干”的原则出发,广电系统实行了局台合一体制,广播电视局下设新闻宣传中心、有线网络中心、广告文艺中心、播出技术中心和办公室、财务科两个后勤保障机构。通过整合,加强了领导,明确了职责,减少了办事层次,压缩了中层干部职数,理顺了工作关系,提高了办事效率,杜绝了人为梗阻,推动了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实现全县村村通有线电视,经测算,共需投入资金3000万元,这一庞大投资仅靠广播电视系统自身积累投资是不现实的,为解决资金匮乏问题,2003年,县政府第四次县长办公会议作出了引进资金,加快农村有线电视事业发展的决定。2003年3月,广播电系统组建了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微山县广通公司,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队,与深圳昂纳明达公司签定了合作合同,开始了加快发展农村有线电视网的进程。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自负盈亏,与广播电视局在人员、资金、财务上进行剥离。根据合同约定,投资方要求,县广电系统必须实行县乡管理,乡镇成立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分公司,否则不予注入资金。为此,在县委分管领导的安排下,今年9月份,县政府召开会议,部署理顺县乡关系工作。目前,全县广电系统理顺了县乡关系,实现了重直管理,有关人员问题仍在继续交接中。
2、宣传创新,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不断提高宣传水平。一是新闻宣传基调鲜明,主旋律响亮。几年来,新闻宣传紧紧围绕县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党和政府舆论喉舌作用,大力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大力宣传改革开放、经济发展取得的新成就,大力宣传我县“以工强县,以湖富民,振兴微山”的战略部署,以微山新闻、专题栏目、文艺节目、标语口号等多种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反映我县的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各个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在微山新闻中相继开设“人口与计生”、“比、学、赶、超,跨越发展”、“劳模风彩”、“辉煌五十年”、“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专访”、“优化发展环境服务承诺”、“曝光台”等专栏,突出了工作重点,加大了宣传报道力度,扩大了宣传阵地。为展示畜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巨大经济效益,与养鸭办共同拍摄制作了专题片,“四湖水暖鸭先知”,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和共鸣,受到县领导好评。2003年我县发生重大水灾,县新闻宣传中心制作了反映灾情的专题汇报,片《微山县灾情纪实》向上级汇报,为我县抗洪救灾和争取上级支持援助作出了贡献。反映建县五十周年辉煌成就的专题片《励精图治铸辉煌》、庆祝荷花节的专题片《微山湖唱响动人歌谣》以及反映我县不同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专题片《运河明珠微山湖》、《四湖水暖鸭先知》等先后分别在济宁电视台和山东卫视、齐鲁电视台播出,引起广泛好评。此外,县新闻宣传中心还与有关单位和部门先后共同制作播出了一大批专题和新闻稿件,为我县改革、发展、稳定提供了舆论支持。目前,《微山新闻》每年播出190小时,专题专栏近200小时,文艺节目2100小时,充分发挥了宣传的主渠道作用,为把握导向,弘扬正气,促进三个文明建设发展作出了应有贡献。二是坚持“三贴近”原则,不断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目前,县广播电视共有无线、有线广播电视节目30套。每天播出节目10小时,中央电视台一套节目用无线开路每天转播6小时,微山人民广播电台每天转播3次计6小时,有线电视节目转播28套节目,24小时转播,并且具备了不断扩容能力。县电视台除播出《微山新闻》栏目外,还开辟《四湖传真》、《微湖情点歌台》等专栏节目。与中央电视台、国家农视协合作定期播出《星火科技30分》、《中国农民致富报道》两个栏目,为广大农渔湖民群众提供最新的、科学的致富信息,深受群众好评。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微山新闻》中,播发了大量来自一线具有浓郁生活气息的社会新闻,每年的播出量都在600多条,使群众在喜闻乐见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认识,开阔了视野,得到了教育。《四湖传真》栏目播出的《虎头袢子》、《水上人家》、《故事老人》等富有湖区特色的节目深受群众欢迎,先后在上级电视台播出并获奖。针对上级要求和县里开展的一系列建、做、创活动,加大报道份量,突出工作重点,推出先进典型,引起广泛关注和参与,如创文明城市,做文明市民、文明一条街建设等都取得了明显效果。三是对外宣传取得较好成绩。几年来,采取多种措施,克服交通不便、路途较远等困难,把对上发稿作为宣传微山,提高微山知名度,扩大微山湖品牌效应的有效途径,思想上重视、措施上有力,激励机制健全并落实兑现,有效调动了新闻工作者的积极性,对上发稿取得丰硕成果。作品《湖区开放、渔民开颜》、《微山湖遭遇百年大旱》、《两条母亲河相聚微山湖》等在中央、省电视台播出后,引起较大反响。《漂泊人生》、《水上人家》、《司法所长》、《故事老人》等一大批优秀作品在省、市获奖。在2003年全市新闻稿评选会上,我县参评稿件15件,9件获一等奖,6件获二等奖,获奖率100%,名列全市第一。目前,我县每年在市电台以上发稿600余条,在市电视台以上发稿500余条。县电台发稿一直保持全市前二名,曾连续三年名列全市第一,县电视台发稿保持全市前五名。县电台连续六年获市级先进集体记者一等奖,电视台连续三年获市级先进集体记者一等奖,受到县领导的肯定和赞扬。
3、管理创新,挖掘潜能,为干事创业提供了良好环境。管理在经济运行和社会生活中是一个关键环节,管理出效益、管理出生产力、管理出人才,管理也是改革、创新能取得预期成果的必要手段。几年来,广播电视在内部管理方面不断探索适合广电特点的新路子、新举措,并且取得了较为成熟的经验,走在了全市广电系统和全县的前列。一是实行中层干部竞聘制。通过双荐、双评、双考,竞争上岗,择优聘用,两年一聘,打破了中层干部能上不能下,职务终身制的用人机制。实行这一干部管理制度以来,先后有8人次被降职或解聘,部分年轻有为的同志脱颖而出,走上了领导岗位。二是实行重要岗位末位淘汰,全员双向选择及岗位责任目标管理,摒弃了职工一岗定终身的用人模式。首先在新闻中心推行了末位淘汰,年初制定测评标准,年终将对上发稿和完成本职工作情况作为重要赋分依据进行测评,最末一位调换工作岗位,并从愿意从事新闻工作的人员中考选一位同志补充记者队伍。全员双向选择克服了一岗定终身的用人弊端,职工选岗位,中层干部选职工,人员合理流动,能者上,庸者让,人人肩上有担子,有压力,也有紧迫感和干好工作的自觉性,服务意识,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明显提高。三是实行绩效工资制。按能选岗,以岗定责,以是否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取酬,打破平均主义、大锅饭等分配机制,充分调动了职工积极性,提高了创新、奉献意识。具体来讲,助理工程师如果有能力,可以申报工程师和首席工程师的岗位,每季考评中,如果胜任,没有出现大的失误,就可以拿高一级的工资,反之亦然。如果两人以上报同一个岗位,实行择优录用。此外,还实行上班签到,评选树优,请假减薪,用公车办私事付费,技术职称评聘公开,工程技术人员首席等一系列管理措施,使各项管理工作逐步步入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促进了整体工作上水平、上位次。
4、牢记宗旨,服务创新,让领导、基层和广大群众满意。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加快事业发展、深化改革、勇于创新等工作,归根结蒂要坚持以人为本,落实到为领导服务、为基层服务、为人民群众服务这个根本宗旨上,落实到让广大干部群众满意上。几年来,在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改善服务态度、加大服务措施等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一是加大投入,完善服务设施。在争取上级支持的基础上,以自身积累为主,滚动发展。先后投资60万元建成南阳湖区电视差转台,设立96米转播发射塔,安装300W电视发射机,彻底结束了微山群众看不上济宁电视节目,北部乡镇看不到县节目的历史;投资140万元建成市至县的光缆主干线127公里,并跨越了滕州三乡镇,使县城区及部分乡镇群众收看到加密电视节目,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投资360余万元建成县至主要乡镇、矿区的二级光缆干线,使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建设实现了历史性跨越。今年又投资 万元,第一次实现了所有乡镇的光缆联网,为下步开通各乡镇的电视会议,提供了可靠的技术通道,同时,为实现村村通有线电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投入240万元对15处乡镇和县有线电视控制机房、无线差转发射机房、新闻、广告摄录设备进行了数字化更新、改造。选用了当今广播电视领域最先进的技术设备,全市第一家安装使用了带有远程以太网管理功能的光传输设备,在县机房即可实时实现对各乡镇机房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和姿态调整,一跃走在了全市的最前面。目前,我县的广播电视的无线覆盖人口80万人,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3万多户,每天有将近30万人同时收看微山电视台播出的有线和无线电视节目。二是强化服务意识,拓宽服务领域。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作用。除认真做好县里的中心工作,领导公务活动、重要会议和经济发展方面的宣传服务工作外,还重点宣传国家的重要法律法规,县里出台的一系列改革举措,如法律法规颁布实施纪念日,县领导电视讲话、打口号,开办一些帮助农渔湖民致富的科技知识和信息栏目,推出依靠当地自然资源勤劳致富的典型,使广大群众足不出户,遍知天下大事,了解市场行情,掌握科技知识,帮助他们因地制宜奔小康。在争创省级文明城市和“文明一条街”、“村村通公路”等活动中,及时报道先进典型,推广先进做法,曝光不文明行为,在引导群众做文明市民、建文明家庭、创文明城市中充分发挥了舆论引导作用。另外,广播电视还在服务社会,服务企业,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方面做了大量服务工作,企业形象宣传扩大了企业知名度,天气预报为工农渔湖业减灾救灾提供了气象信息。另外,广电网络还为金融系统提供了交换平台,为部分通讯部门提供数据通道,下步还将为我县办公自动化的实施提供技术服务。三是增加服务手段,提高服务质量。在新闻、网络、广告等与广大人民群众接触较多的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中,建立了一整套服务规范和约束机制,并设立了举报投诉电话,让广大群众进行监督。记者外出服务不许吃、拿、卡、要,如有违反,按规定进行教育处罚;安装有线电视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凭通知单按时、保质、保量地安装入户,不许徇私枉法,不许借故刁难、勒索服务对象,故障处理,大故障不超24小时,小故障6小时内排除,遇有特殊情况,向用户讲明情况,不许推诿扯皮;广告工作人员,要热情耐心,不准以任何借口向广告客户提额外要求,为自己谋取利益,更不能出现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情形。否则,调离工作岗位并进行处罚。其他工作人员,也都有各自的规定和约束,不允许出现有损广大群众利益,有损广电声誉和形象的事情发生。有线电视故障是观众经常反映的突出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减少故障,有线网络中心除更换老化光缆和放大器外,定期组织人员巡查,并为维修人员配备了专车,设立了故障接听专用电话,安排专人值班,实行中层干部夜间带班制度,出现故障,及时维修,最大限度地方便用户,提高用户的满意率。
5、坚持技术创新,为广电事业更快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广播电视事业的特点是:高技术、高投入、高消耗、重装备,而且技术更新快、周期短,时间性强。因此,广播电视工作始终把技术创新做为加快事业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一是紧跟有线电视从电缆到光缆过渡的趋势,抓住机遇,投资 万元对城区的有线电视电缆全部改用光缆,增加了 个光接点,极大地改善了城区有线电视的接收质量,减少了事故率。同时,对县机房和15个乡镇的有线机房、新闻、广告摄录编设备进行了初步数字化更新、改造。二是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聪明才智,自主研制开发了一些实用设备。先后设计建设了无线播出控制台,设计了不间断供电电源,并先后获市级科技进步二等奖,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播出技术部的工程技术人员发扬主人翁精神,刻苦钻研业务,在维修发射设备、摄录编设备中,克服困难,攻克技术难关,修旧利用,为广播电视事业发展做出了贡献,既锻炼培养了人才,又节省了资金,据不完全统计,共节省资金3万多元。我县的广播电视工作始终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抓住改革、创新不放松,坚持服务宗旨,有力促进了事业的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广播电视工作人员*业务素质、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心齐、气顺、敬业、奉献的工作氛围已经形成。新闻宣传、文艺节目播出总量2004年比1996年多出2倍,对上发稿由倒数第一,跃升为上游,总量翻了两番多,业务创收翻了三番,有线用户增加了10倍,职工工资、住房等也都有了大幅提高和改善。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县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县人大常委会的监督、指导,也得益于各级、各部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关心、支持和合作,在此,向一贯关心、支持县广电事业发展的各位主任、委员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目前广电事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一)资金缺乏仍是影响我县广播电视事业发展的最大障碍 正在进行的农村有线电视网工程,五年期建设总投资约需3000万元,除引进深圳合作方的部分资金外,大部分建设资金仍须靠我局自身积累滚动投入。广电局属事业差补单位,新闻宣传、人员工资、事业运转、办公经费等所需费用主要依靠广告和有线电视收入。投入到农村有线电视网的建设资金十分紧张。另外,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新闻采、编、播系统严重老化,只能勉强维持运转,制式仍为模拟,与省市台不配套,制约着我县的对上对外宣传。有线电视属高科技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目前,全国大中城市正在推行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的转换,预计不久将推行到市县级,这也要求我们做好资金及技术上的准备。虽然我们进行了招商引资和银行贷款,但资金困难始终是制约广播电视快速发展的最大难点。如能如期使广电政府调剂基金返还用于事业发展,将大大加快建设进程。
(二)适应广播电视新技术快速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缺乏 广播电视是技术密集性行业,专业性极强,技术更新周期短,速度快,今后的竞争,很大程度上是人才的竞争,具有了高素质的专业人才,就使事业具备了发展的后劲。鉴于目前的现实状况,广播电视行业亟需具备一定学历或专业知识技能的高素质人才。由于人员的指令性分配,复转军人在我局人数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这些同志由于受文化的限制,经过长时间培训,也很难适应专业技术工作岗位。而受过专业教育的大中专生相对较少,高素质人才尤其缺乏。广电局也随同人事部门多次赴济南、西安、北京等地招聘人才,但由于用人机制、工资待遇等方面的限制,几次都无功而返。广电部门迫切期望有一个灵活的用人机制、宽松的用人环境,使高素质人才能够愿意来、留得住,以满足日益快速发展的广播电视事业和新闻宣传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三、下步工作打算 今后一个时期总的工作思路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新闻宣传为龙头,以事业发展为主题,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体制创新为动力,以建设农村有线电视网工程为突破口,围绕中心,把握大局,坚持导向,多出精品,深化改革,强化管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增强合力,加快发展,努力做到广播电视宣传和舆论引导水平有新提高,事业建设和产业发展有新速度,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有新突破,进一步壮大广播电视的综合实力,为全县的经济发展、社会稳定、人民富庶,提供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为我县的改革开放和三个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一)大力推进宣传创新,服务大局,把握导向,提高质量。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配合县里中心工作,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围绕建设平安微山、创建文明城市、壮大县域经济、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城市化进程,培植旅游主导产业等重点工作,开展一系列的新闻宣传活动,在全县上下努力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比学赶超、加快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大力推进技术创新,进一步加快有线电视村村通的步伐。要着眼市场、着眼用户,加快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确保农村有线电视网工作的顺利实施,使引入的资金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实现5年内村村通有线电视的工作目标。力争到2008年,全县有线电视用户发展到70000户以上,并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开通数字电视频道,努力开展广电各类增值业务,实践以人为本,科技为人的服务要求。
(三)大力推进体制创新,进一步深化内部改革。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队伍综合素质,努力建设一支*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广播电视队伍,为我县广播电视事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在理顺县乡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基础上,广通公司内部将实行完全企业化的运作,在工程施工、用人制度、工资福利等方面将借鉴深圳公司的经验进行规范化管理。为做大做强广电产业提供智力和人才支持。我们将以此次人大审议广电工作为动力,认真听取各位领导的审议、批评和意见,回顾梳理,总结工作,找准不足,再接再厉,拼搏进取,狠抓落实,把广播电视这一有益于党、有益于社会、有益于人民的公益事业办好。特此汇报,谢谢!
第二篇:***乡广播电视工作汇报材料
***乡广播电视工作汇报材料
**乡位于**县东南部,幅员面积32平方公里,辖14个村,45个村民小组,3656户,总人口1.4万人,属典型的丘陵地区。为全面贯彻落实县委精神,壮大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带动农村广播事业发展,实现农村广播村村通,有线电视户户通的思路,围绕“建得起、用得好、管得住、长期通”的目标,乡党委、政府力争用
2-5年的时间使有线广播电视光纤通村率达100,同轴电缆通社率达100,用户入网率达80。现将工作思路简要汇报如下: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增强做好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
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三农”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缺少的平台。**乡历届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2002年实现县乡光纤联网后,广播电视骨干传输网有了较大发展。但是,一方面由于**地处丘陵地区,一些农户居住分散,个别村社经济基础薄弱,仍有近30的农民看不上电视,目前全乡有线电视用户仅80户。另一方面,农村广播虽在七、八十年代实现了“村村通”,但“建管用”体制不顺,长效机制未建立,因而不断出现建了坏、坏了建的不良循环,农村广播无钱维护,全乡仍有个别村的广播不能正常使用,致使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意见很大。为了充分发挥广播电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乡党委、政府明确提出了“广播村村通、光纤电视户户通”工程,力争用2-5年时间使全乡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80%以上,以有线电视的大发展,推进农村广播的大发展,使农村广播实现村村通。
为顺利完成目标任务,乡党委、政府决定把建立农村广播电视长效机制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将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户户通”工程建设作为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进行部署,并纳入党委、政府目标考核。建立由书记、乡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切实增强做好农村广播电视发展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有效地推动工程建设进程。
二、因地制宜,落实措施,努力完成发展农村广播电视工作任务
1、多管齐下,落实资金。农村有线电视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息息相关,由于我乡地处山区,部分贫困农户想看电视而又无钱安装的矛盾比较突出,已成为制约农村有线电视发展的瓶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开源节流多方筹资,拓宽农村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资金来源渠道,确保工程建设顺利进行;二是实施有线电视扶贫,由乡广播电视网络公司担保,与农村信用社建立合作关系,支持农户贷款安装有线电视,对分散居住的农户和贫困党员、特困户安装有线电视,给予费用补贴或减免;三是建立维护管理资金投入机制,解决农村广播电视长期运行的资金来源,确保农村广播电视长期服务三农。
2、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党委、政府与乡广播电视网络子公司、村层层签订农村广播电视工程建设责任书,从权责利上对网络公司和乡、村、用户终端进行界定,层层明确任务和责任。责任到部门,责任到单位,责任到项目,责任到人,责任到岗,哪一级完不成任务,就追究哪一级的责任;哪一个人完不成任务,就追究哪一个人的责任。同时健全广播电视发展工作专门机构,配备相应工作人员,并对工作人员进行必要的政治和业务培训,真正使各项工作能够开展起来,落到实处。
3、注重实效,落实措施。一是建立农村广播电视由县广电局所属网络公司统一建设、统一管理、统一维护的新体制,形成建设、管理、维护一体化;二是建立农村广播电视工程设施设备保护和服务责任制,着力提高传输覆盖的质量和水平,使广播电视真正“入户”。并确定检验标准:看“入户”率,看收音机、电视机声音和图像的清晰度,看收听收看到的节目套数,看农民群众听广播、看电视的实际效果。
三、齐心协力,稳步推进,切实促进农村广播电视的载体作用
一是促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了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载体。通过实施有线电视户户通和广播村村通工程建设,利用广播电视进行农业技术培训,开广播电视会进行村务、社务公开,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乡尤其是村级组织,有效进行农村社会管理的极其重要的工具。通过广播电视及时把国家的法律、法规,中央、省、市、县对农政策,直接向农民朋友宣传,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载体。
二是促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载体。通过县、乡广播电视丰富多彩的自办节目和转播上级台节目,把党委、政府加强对农业和农业生产的指导,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各种农业科技、致富信息迅速直接宣传到千家万户,引导农村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三是促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了丰富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的有效载体。通过广播电视及时迅速把健康向上的文化生活和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传送给群众,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占领农村文化市场,使“法轮功”等邪教组织、封建迷
第三篇:2012年关于广播电视工作汇报
关于广播电视工作汇报
吉首市广播电视台
(2012年10月31日)
一、基本情况
2011年12月,根据上级文化体制改革精神要求,吉首市广播电影电视局更名为吉首市广播电视台。改革后,我台有内设机构7个,核定全额拨款事业编制51名,自收自支事业编制6名,目前共有在职人员130人,其中在编57人,超编16人,聘用57人;有35人在合资参股的州网络公司上班,有95人在台本部上班。
二、工作情况
去年以来,我局(台)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舆论引导为重点,以事业发展为根本,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主动切入,服务大局,引导有力,全面完成市委、市政府下达的各项工作任务。突出抓了以下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把握正确导向,不断提升新闻宣传的舆论引导能力
1.围绕中心,谋划发力重大宣传。作为党委、政府的重要“喉舌”之一,我台紧跟市委、市政府的中心,突出做好重大部署、重大主题、重大典型的宣传报道,形势政策的宣传解读和热点问题的应对引导,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为
全市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一是以《吉首新闻》栏目为主阵地开展宣传报道。围绕城市品牌发展战略、州市共建共管、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第七次党代会、建党90周年、创建先行先试示范区、建市三十周年、城市文明创建、喜迎党的十八大等,紧扣主题,及早策划,组织采访,开展重点宣传报道。比如我们推出了“城市品牌发展战略”连续系列报道16期,“州市共建共管”连续系列报道12期;“辉煌30年〃吉首前行”连续系列报道24期;“我为党旗添光彩”连续系列报道10期;“喜迎十八大”连续系列报道15期;“曝光台”220期等。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文化旅游产业、“双十”产业、“十大园区”建设、“四大中心”建设、重点工程、民生事业、科技创新、农业产业化、新农村建设、抗洪救灾等方面的宣传报道,尤其是注重民生新闻报道,在拼特色上下功夫。深入开展“走转改”活动,宣传报道基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好典型和好经验。去年以来,共开设了《奋进2011》、《奋进2012》、《美好家园 州市共建共管》、《探访谷韵吉首之美》、《城市品牌大家谈》、《与文明同行》、《走基层 一线见闻》、《百姓呼声》、《平安吉首》、《外媒看吉首》、《创先争优》等10多个栏目,播出各类新闻7200余条。二是以专题栏目为平台开展宣传报道。去年7月1日,开设了《聚焦发展—科学跨越在吉首》、《民生百话—和谐构建在吉首》、《人物访谈—共谋转型在吉首》三个专
题栏目,每周各播出一期节目。其中,《聚焦发展》以深度的经济报道为主体,聚焦吉首发展前沿,发现吉首科学跨越进程中轰动性事件,展示吉首科学跨越发展成果,比如策划拍摄、制作播出了《谷韵吉首起飞》、《天堑 通途》、《乾州归来》、《同住一个城共爱一个家》、《我们的城市我们的梦想》、《墨“香”山村》等;《民生百话》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关注点,通过记者现场调查,跟踪报道,嵌入式体验,灵活多样的方法采编新闻,追踪事件最新进展,捕捉聚焦新闻事件。比如策划拍摄制作播出了《苗族四月八—雨中的激情狂欢》、《舞出新生活》、《“谷韵之声”“唱响”北京》、《80后在路上》、《相亲相爱》、《最美不过夕阳红,一路欢歌一路情》等;《人物访谈》以解读评论为节目气质,以对话为表现手段,比如策划拍摄,制作播出了《张永康:解密湘西“三带论”》、《王跃文:生活是创作的源泉》、《鲁明勇:网络照进现实》等。另外,还拍摄制作了计生创国优《惠风和畅土家苗寨》、申报省级文明城市《文明花开满眼春》等专题片。自去年开播以来,三个栏目共采编制作播出电视专题节目近200期。
2、开拓进取,用心推进宣传创新。坚持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前提,以“三贴近”原则为指导,以提高节目质量为根本,创新改版节栏目,进一步提高媒体的收视率和关注度,进一步提升媒体的对外形象。一是扩大频道节目覆盖面和受
众范围。通过积极汇报和努力协调,一频道即吉首频道节目信号覆盖全州,已被州文广新局党组会议研究通过,正待报州委宣传部批准;二频道即吉首都市频道节目信号已实施完成从原来仅覆盖吉首农村到现在可覆盖吉首城区和农村,并于今年8月1日已正式试播,进一步拓展了宣传平台。二是实施频道节目的整体包装改版。去年7月1日,《吉首新闻》首次扩容提质,从15分钟时长扩容到20分钟,同时增加播出稿量,并率先在全省县级电视台中实现直播。新闻直播的实现,有力地推动了记者和技术人员素质技能的提高,提高了新闻质量水平,基本做到了当天新闻当天播出,确保了新闻的实效性,提升了频道形象。今年8月1日,《吉首新闻》再次扩容提质,由20分钟时长基本扩容到25分钟,并实现了新闻主播实名制和新闻提纲字幕提示。去年7月1日,新开设了《聚焦发展》、《民生百话》和《人物访谈》三个专题栏目,专题从一个栏目每月一期节目扩容到三个栏目、每周三期节目,进一步扩展了宣传窗口和扩大了宣传容量。同时,频道的其它节栏目如广告、剧场、影院、天气预报等都进行了包装改版,节栏目焕然一新。
3.创优节目,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宣传吉首,扩大影响是广电媒体的责任,为充分发挥广电主流媒体的引领作用,我们在加大宣传容量的同时,更加注重宣传质量的提升,力争多出好作品、优稿件,主攻争上央视和省级广电媒体。对此,我们进一步完善了奖励机制,调高了奖励标准,改善了上稿硬件条件,把创优上稿贯穿全年宣传工作的始终,加大措施,加大力度。2011,央视采用播出12条,央教采用播出1条,央广采用播出18条,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用播出79条,均创历史新高。今年1-9月,央视采用播出5条,省级电视台、广播电台采用播出50条。同时在去年一年一度的全省广电系统创优评选工作中,广播电视新闻、专题取得了3个一等奖、1个三等奖的优异成绩。通过加强外宣工作,进一步扩大了吉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力地促进了谷韵吉首城市品牌的彰显。
4.精心策划,认真开展公益宣传。以服务为中心,经营广告的同时,开展公益宣传也是广电媒体引导社会大众的一份责任。一是精心制作公益广告。通过文字、动漫、画面等形式,制作了一批文明创建、交通安全、城市品牌、吉首精神、生活知识等服务社会、反映民生的公益广告。开设了《城管视线》、《与文明同行》、《志愿者在行动》等公益宣传栏目。二是精心筹办公益活动。策划举办了“爱心送考”、“红色青春—爱国歌曲大家唱”、“辉煌与梦想—穿越历史的声音”等大型公益活动。通过公益广告的播出和公益活动的举办,进一步增强了广电媒体的社会责任感,加强了广电媒体的影响力和美誉度,提升了广电媒体的话语权威性和公信力,凸显了现代媒体的活力。
(二)坚持建管结合,加快构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1、全面落实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村村通”建设是今年省定为民办实事之一,我们作为责任单位,高度重视,周密部署,加大措施,全面完成了工作任务。成立了领导小组,召开了全市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会议,安排了工作任务。签订了工作责任书,以乡镇为单位,按月集中整体推进,安排一片,完成一片,验收一片。今年8月底,我们比原计划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其中有线电视用户689户,直播卫星3328户,共发放直播卫星设备1475套,有效解决了309个20户以下已通电自然盲村4017户农户收听收看不好广播电视的问题。
2、积极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和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为提高农村用户收听收看广播电视的质量,我们积极想办法,加大技术和设备投入,努力实现广播电视节目采、编、播设备数字化升级,基本上实现了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在此基础上,我们狠抓了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加强基础建设和联网入户工作,以解决广大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农户看电视难的问题。目前,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转换率,乡镇已实现100%,用户达到98%,建成无线数字电视发射基站2个。
3、切实加强农村广播电视优质畅通。优质畅通是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的内在要求,对此,我们从进一步改善服
务态度入手,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优质文明服务活动,故障报修电话回访率达到100%,故障排除率达到100%,特别是因灾设备受损后,我们迅速组织抢修人员赶赴受灾乡镇,第一时间 对损毁设备进行维修,及时恢复农村广播电视的正常传输。完成双塘镇机房和河溪镇阿娜机站的改造搬迁工作,有效改善了乡镇机房的设施条件。
(三)强化责任意识,认真抓好广播电视安全播出
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我台成立了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相关股室和人员的职责,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强化责任追究,把安全播出作为广电工作的生命线、高压线、常态线,贯穿全年工作的始终,重点抓好重要时期、敏感时期的安全播出工作,确保安全播出万无一失。
2、加强管理,完善制度。严格播出节目“三审制”,确保播出节目内容健康,导向正确。开展安全播出设备大检查,重点加强播出机房、前端机房、发射机房、供配电机房,传输干线等环节的设施、设备检查,采取有有效措施及时整改存在的隐患和薄弱环节,确保安全播出。建立健全安全播出管理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制度上墙,责任到人,认真做好安全保卫、值班值守、技术维护、应急处置等工作,确保广播电视优质传输和安全播出。
3、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广播电视安全播出管理规定》以及相关各项规章制度、操作流程,同时,开展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岗位本领,并在进一步完善《吉首市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的基础上,组织开展应急预案和岗位练兵活动,使各个安播岗位人员更加熟悉岗位职责和操作流程,提高岗位人员的应急能力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切实做到反应迅速,指挥有力,调度灵活,配合紧密,防范有效。
(四)树立经营理念,大力推进广播电视产业建设
1、经营网络。首先是建好“两张网”,即农村有线数字电视网和农村无线数字电视网,全面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任务,加快推进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拓展新的市场主体。其次是护好“两张网”,即夯实网络经营基础,切实加强网络维护,扎实开展优质服务系列活动。第三是用好“两张网”,开动脑筋,积极开展促销宣传活动。9月底止,共发展用户8178户,其中有线用户7172户,无线用户1006户。
2、经营广告。首先,不断提高节目质量,扩大节目覆盖面,提高节目的收视率和频道关注度。其次,努力创新广告经营机制,提高广告经营水平,加强市场营销,扩大市场占有率。比如,创新广告作品,广告既落实商家的要求,又抓住观众的目光,制作上更加精美,投放上,针对不同时时段的收视群体插入适合的广告类别;又如开设了《健康湘西》、《房产天地》、《人社春风》、《边城人防》等影响大、档次高、能极大满足客户多重需求的四个广告专题栏目。第三,拓展广告业务和平台,除了投放硬性广告,节目冠名外,还新增加了机顶盒开机广告业务,特别是今年8月1日,开通的吉首都市频道,为广告投放增加了新的平台,目前正加紧培育,力争早日完成和渡过市场培育期。
3、经营活动。充分利用广电媒体的影响力,发挥广电媒体独有的一些优势,我们相继成功举办了吉首地区房交会、车展、“魔幻之夜”晚会、中南五省农博会等商业性活动,进一步拓展了广电媒体的职能,彰显了广电媒体的活力。
(五)深化创先争优,切实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1、切实加强党建工作。不断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在党员和干部队伍中继续深入开展“三服务、三满意”为主题的争先创优活动,以“四好班子”创建活动为抓手,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不断增强领导班子的凝聚力、战斗力和感召力。
2、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执行述职述廉,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制度,认真落实党内监督各项制度,加强对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严格落实纪检干部全程参与重大项目建设制度;以行政效能建设为契机,切实促进单位作风的转变;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在搞好自律的同时,抓好他律,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3、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认真开展干部职工政治和业务素质的培训,强化从业人员的岗位管理,做好广播电视编辑、记者、播音员、主持人资格考核、注册和职称评审等相关工作,加大对年轻干部、年轻人才的培养力度,促进他们在岗位锻炼中不断成长。
三、请求帮助解决的问题
1、历史遗留问题:16人超编问题,过来这16人有全额拨款编制手续,但编制实行实名制后未有编制数,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和安定性。
2、人员身份问题:文化体制改革后,原局领导班子6人的行政编制被划走,公务员身份被改掉,特别是其中一名班子成员接近退休年龄,即将面临退休时的身份和待遇计算问题。
3、单位编制数问题:现有编制数是上世纪九十年代所核定,今年初文化体制改革后,编制不仅没有增加,而且又减少了9名,但近20年来,广电事业发展很快,过来为适应发展需要,聘请了部分人员,主要是宣传事业人员,这些人员通过岗位锻炼和培养后,有的成了工作中的骨干,但由于身份的问题未能很好解决,走了很多,对人员的稳定性和事业的发展都造成了影响。
(二)、设备建设方面
我台现有的设备,大多数是十年前购置,有的已经老化、陈旧、落后,有的需要技术升级,比如整个播出系统,直接关系到播出效果和平时的安全播出,特别是党的十八大即将召开,安全播出存在严重的隐患;又如大型活动的录播和直播所必备的切换台,目前还是仅有4路信号接口的模拟切换台,严重滞后录播和直播的需要。目前,我台设备建设共需 63万元,具体情况附后。
(三)网络建设方面
1、网络改造问题。我市农村有线电视网络是2002年初建,2008年基本建成,目前有传输干线320公里,光节点157个。有线电视联网乡镇、街道15个,联网行政村68个。农村有线电视网络的质量直接牵涉到农村老百姓看电视的问题,由于这张网初建时质量不是很高,存在不少问题。因此,农网改造迫在眉睫,请求政府解决部分改造资金50万。
2、前端机房改造问题。目前,我市农村无线和有线电视的前端机房要进行改造升级,按照上级广电部门的要求,缺少一路信号的备份需加一路信号(50多套节目)的设备,资金为30万。
(四)预算调整方面
1、人头经费:对于过来编外未纳入财政预算但事业发展确实需要的聘用人员的人头经费,比如,我们现有从事新闻宣传工作人员56人,其中由财政供养的仅有7人,还有49人由单位自行供养,这49人每年人头费(含“三金”)为176
万,我们每年取回在州网络公司上班的全额拨款人员的人头费为81万,用于供养聘用人员,但每年还有95万的缺口,因此在无法解决这些人员全额拨款编制的情况下,请求政府帮助解决这些人员的人头经费(含“三金”)共计每年95万元。
2、“村村通”维修费。“十一五”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常年维修护费财政预算安排每年8万元,由于维护成本的提高,在“
十二、五”期间,请求把维护费提高到每年20万元。
3、专业设备维护费:现财政每年安排5万元的维护费,请求提高到每年10万元。
4、数字化平移引导资金:“十二五”村村通数字化平移成本是每户350元,请求政府解决50—100元/户作为引导资金,纳入预算。
(五)相关政策方面
1、信号覆盖扩面问题:请求政府帮助协调州委宣传部,同意把湘西吉首频道的信号覆盖扩大到州内其它7个县。
2、光纤搭挂免费问题:我市农村有线网络从2002年开始兴建,到2008年全部建成,有线网络传输光纤均是搭挂移动、电信、铁通、电力等部门的杆路,由于当初建设资金的原因,我市未栽一根杆子,没有自己的杆路,每年搭挂费在80万元左右,为此请求政府帮助协调这些部门把搭挂费作为
州市共建项目给予免费。
3、税费优惠问题:我市网络公司每年上缴营业税和所得税在12万元左右,由于公司建立时间不长,正处于成长期,承担的任务也很重,因此请求政府在税费问题上给予优惠。
第四篇: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汇报
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汇报2007-02-18 09:41:58
农村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建设情况汇报
郧县辖区20个乡镇(场)338个行政村,5896个自然村,约15万户、60万人,版土面积3800平方公里。80%的村处于山区、半山区,地理环境复杂,村民居住分散,特别是自然村位置偏僻,户数人口数少,交通极为不便,到2004年底,全县约有20余万人不通有线广播电视。自2004年9月国家正式启动自然村“村村通”这项德政工程、民心工程以来,我们结合郧县经济基础薄弱、地形复杂的实际情况,克服了种种困难,全力推进“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到2006年2月底,全县140
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建设任务,已有4套广播节目全部通了有线电视,可以接受30套高清晰电视节目,有效的解决了盲点群众收听、收看广播电视难的问题。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确保“村村通”工程建设推得动
广播电视是农村宣传文化建设的主要阵地,是科技、法律、信息、政策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载体,是加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不可或缺的平台。郧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广播电视事业,近年来,先后投资4000多万元,架设县乡有线电视光纤主干线路819公里,到2004年底,全县除黄龙库区叶大乡外,基本上实现了城乡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一体化,行政村通有线电视率达到73%,但是由于郧县地处丘陵地区,地理环境复杂,人口居住分散,个别地方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在农村仍有近10%的农民看不上电视,40%左右的农民看不好电视。为了充分发挥广播
电视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郧县县委、县政府把村村通有线广播电视作为推进全县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工作来抓,明确要求确保完成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的目标任务,为此成立了由书记、县长挂帅的领导小组。各乡镇(场)也成立了相应工作机构,强化了组织领导,层层分解了目标任务。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多次深入广播电视部门和农户家中调研,指导广播电视搞好规划论证,确保建好优质高效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县委、县政府督查部门按月对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进展情况进行督查和通报,有效地推动了全县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
二、多措并举,抓好落实,确保“村村通”工程建得快
140个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共需投资700多万元资金,国家、省、县配套资金有限,为化解资金难题,我们多措并举,筹集建设资金,稳步推进“村村通”建设进程。一是县政府大力
扶持。为切实解决50户以上的自然村村村通有线电视的问题,县政府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两年来挤出70多万元配套资金,用于自然村覆盖工程,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资金压力。二是采取“三个结合”的办法筹措资金。即采取广电部门集资与社会筹款相结合的办法,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广电职工和社会把资金投入到网络建设上;采取银行贷款和乡镇农民筹资相结合的办法,争取银行和用户支持;采取协议供货和分期付款相结合的办法,争取厂家、商家支持。两年来我们通过三结合的办法,共筹集资金500多万元,用于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覆盖工程。三是广电部门干部职工充分发扬艰苦奋斗精神,节省资金。为了节省开支,降低建设成本,县广电部门职工自己规划、自己设计、自己安装,自己相办法攻克施工和技术难题,千方百计为工程建设节省资金。全县组建10个工程队,共70多广电部门职工冒严寒、斗酷署,抢晴战雨、日夜奋战在“村村通”
工程建设一线。他们不叫一声苦,不叫一声累,不多要一分报酬,不讲任何代价,全力以赴投入到“村村通”工程建设,既为工程建设节省了大量资金,也保证了工程质量,还提高了工程建设速度。
三、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确保“村村通”工程建得好
村村通是我们工作的基点,户户通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完全通和长期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为了切实让偏远山区群众听好广播,看好电视,我们因地制宜,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科学规划,探索建立了一套适合郧县实际的广播电视覆盖体系。对于集中成片、光纤通达方便的自然村,我们选择投资大、效果好的光纤联网方式,以满足山区群众对广播电视的需求,从根本上解决完全通、长期通的问题。在工程建设中,我们从规范网络建设入手,做好建前规划,建中检查,建后验收,保证网络建设质量,确保建一片网络,成一片网络,造福一方百姓。具体做到“四统一”:
一是统一建设规划。搞好网络建设,我们本着“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讲求实效”的指导思想,坚持“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全面做好乡镇主干网整体规划。在掌握全县人口分布、经济状况及广播电视覆盖情况的基础上,统一规划了乡镇到村的网络建设方案。同时,要求村到户的网络建设方案必须经过审定同意后方可施工。
二是统一技术标准。城乡联网,技术标准必须统一,否则建起来的网就会“肠梗阻,”影响传输质量,发挥不出网络应有效益。为此我们统一了网络建设标准,要求无论是县到乡镇的主干网,还是乡镇到村组的接入网,都要实行专杆专线,不能依附于其它杆路,走自己独立发展之路;同时对有线电视传输技术参数、传输干线的设计、工程施工等做出统一规定。技术标准的统一,保证信号的安全和优质传输。
三是统一材料供应。以前乡镇站进货渠道不一,标准不一,甚至购进劣质
产品,导致网络前建后垮。加之乡镇站收入有限,有些根本无力购进材料,造成乡镇想建网却无力建设问题,影响了事业发展。为此,我们出台了从原材料上扶持乡镇建网的意见,实行材料集中统一供应,公开采购,同等材料比质量,同等质量比价格,同等价格比服务。精心挑选材料,邀请有关部门组成设备器材检测小组,对设备、器材一律进行抽检,凡不合格产品一律不准入库。统一材料供应杜绝了不合格产品,保证了网络建设质量,节约了资金,此举大大推进了乡镇网络建设的进程。
四是统一检查验收。我们挑选了责任心强、技术过硬的技术人员组成验收专班,每一个施工环节完成后,由县组成网络建设技术专班进行统一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个程序,不合格者立即整改。对于有严重质量问题的,严肃追究负责人的责任。工程全部完工后,经检查验收合格才能投入使用。
四、建立运行维护长效机制,确保
“村村通”工程长期通
为提高“村村通”运行管理水平,建立和规范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我们建章立制,严格管理,建立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的运行保障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运行月报制度。对网络运营情况,要求各乡镇做到月报表、周汇报,由县局审核把关,对于谎报、瞒报、漏报的一经查出,严肃处理。
二是提供优质高效服务。在电视上滚动播出故障维护电话,在农村刷写宣传标语,公开维修电话,设立故障维护公示版报,严格故障维修值班制度,确保电话24小时有人接听。公开承诺乡镇政府所在地故障2小时内排除,边远村屯4小时内排除。对用户电话投诉,做到有投诉记录、有维护记录、有反馈记录,保证用户满意。为规范服务行为,保证优质服务,制定了《广电从业人员服务规范》,对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仪表仪容、行业举止、服务用语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要求,并举办了专门培训班,对从业人员进行服务规范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三是严格春检维护制度。除日常维护外,我们始终坚持一年一次的春检,进行扶正线杆、调整信号、整理设施,保证安全优质播出。
郧县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工作大胆创新,真抓实干,取得了一些成绩,得到各级领导的肯定和好评。在去年召开的全省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会议上,对我县建设城乡有线电视光纤网络一体化,保障农村广播电视长期通的典型做法进行了推广交流。今后,郧县将在继续做好140个50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刹尾工程的同时,全面展开20户以上自然村盲村的上报建设工作。我相信,有上级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及大力支持,郧县广播电视自然村“村村通”工作一定会开创新的局面,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好新的贡献!
第五篇: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作汇报
“村村通”工程建设情况汇报
AB县共有29个镇,381个行政村,56.1万人。多年来,在省、市党政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结合我县工作实际,采取党政领导齐抓共管,相关部门全力配合,业务部门具体实施的办法,扎实开展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得到了广大群众的一致认可与好评。使全县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94.5%和99%,连续多年得到上级业务主管部门的表彰奖励。我们的具体做法是:
一、加强组织领导,争取各方支持
党政重视,真正把“村村通”建设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多年来AB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广播电视村村通建设工作,并将其列入我县“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以及“民生八大工程”项目之中,作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要指标每年进行管理和考核。
成立组织机构,切实加强对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的组织领导。为了扎实推进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县政府及时成立了由分管县长为组长的广播电视村村通工作领导小组,县文广局成立了“村村通办公室”,负责具体工作开展和落实,这些都为村村通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组织保障。
加强指导和监督,确保村村通这一“惠民” 工程进入千家万户。一是加强技术培训。县局对规划内各行政村及各乡镇广电
设工作已准备到位。
三、全力组织实施,严把工程质量
县村村通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及时对全县村村通工程建设工作进行统一安排部署和督查落实。在确定设备发放和质量验收标准基础上及时研究制定了《村村通设备管理与发放办法》、《村村通管理制度》、《村村通设备运行维护登记制度》等8项规章制度,对设备投放、领用、勘测、调试、维护管理等工作建立档案,规范管理。同时由县发改、财政、文广等相关部门组成的三个督查组,对工程质量进行全程监督及工程施工验收工作。
四、加强规范管理,建立长效机制
为了规范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管理工作,通过几年的不断摸索,形成了一整套切合实际又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全面建立了“AB县村村通中心户长管理制度”。由中心户长全面负责每个建设点的设备管理、技术服务、信息联络等工作。在运行上坚持做到“七到位”,即:工作人员到位、岗位职责到位、管理场所到位、管理制度到位、管理手册到位、检修登记到位、信息联络到位,为每个中心户长家配发统一规格的管理制度牌、用户登记册、投放监督表、村村通用户须知和设备维修维护电话,从而使我县广播电视村村通在制度建设和管理机制上得到了保障。
五、扩大广播覆盖面,建设农村广播应急网
按照市局的统一要求,在2011年6月份汛期来临之前,我县已全面建立起了县乡村三级应急广播系统,形成了381个村,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