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健康长寿老人事迹材料
健康长寿老人事迹材料
--记老红军××
今年95岁高龄的××老人,是居住在×××的老红军,他虽然已是耄耋老人,但精神矍铄,神采奕奕,让人们赞叹不已。
××老人1936年参加革命,先后参加过救国同盟会,国民教导团,在山东、山西、河南等地组织开展抗日救国运动。1947年随刘邓大军第一批南下进行开辟新区、建立政权革命,担任过××县政府宣传干事、文教科长等职。1953年至离休前,先后任职市总工会副主席、商业局工会主席、糖烟酒公司副经理,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党和国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做出了特殊贡献。离休后,×老仍然关心着国家大事,为当地的建设和发展献计献策,发挥余热,做到了离休不离党,离休不褪色,多次受到上级组织的表彰。在生活中,他十分注重身体的保健和锻炼,多年来一直订阅有关时事、新闻、保健等报刊杂志,每天读书看报,了解国际、国家大事,和党中央保持一致;他为人和蔼,邻里团结,并经常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在汶川地震发生后,平时节俭的他一次性捐出一千元,为汶川群众献出爱心,送去温暖;他爱好书法,经常在家中书写字画,挥毫泼墨,并把自己的作品赠送于老战友、老朋友,与大家共同分享诗画的意境和雅韵;他喜欢种花,在他的房前屋后,种植了许多花草树木,闲暇之时,总爱侍弄花草,乐此不疲,悠然自得;他注重身体的锻炼,散步是他每天必做的“功课”。每天的清晨和傍晚,他都会在晨曦和夕阳的映照下在庭院中散散步,观观花,和邻居聊聊天,自然而为,自得其乐。×老的生活十分有规律,作息守时,有序有规,坚持锻炼已经成为他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多年的锻炼中,他收获了健康,得到了快乐,做到了“老有所学、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展现了当代老年人健康快乐的精神面貌。
第二篇:如何提高免疫力、如何健康长寿?
如何提高免疫力、如何健康长寿?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都希望自己健康长寿,人人都想保持年轻,保持永久的活力,这样才能真正地享受生活,即使自己到年老时,仍然希望自己的脚步轻快,思维敏捷。
其实人体自身有强大的自愈能力,比如身上有了一个伤口,没有多久自己就会长好,不需要外界的力量的帮助,伤口就完全康复。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过:“真正治愈疾病的是我们体内的自然之力”
这说明人体有强大的自我修复能力。
如何提高免疫力和延缓衰老是依靠药吗?或者其他保健品呢?
可能有些药品和保健品会帮助我们提高一定的免疫力,可能有一定作用,那只是暂时的,但是真正组织的修复,细胞的修复是靠我们人体的自身的能力。
人体自身的修复是靠什么呢?那就是食物,食物能刺激我们的细胞,让我们的细胞再生,能使细胞保持年轻的状态。
在《吃出自愈力》中,李博士写到许多疾病是干细胞受损,受损的干细胞需要正确的饮食来修复。
如现在的白血病的治疗方法是干细胞移植来治疗,病人通过输送新的干细胞,让细胞再生,病人才能康复。
要提高免疫力,延缓衰老,首先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改掉不良生活习惯,不吸烟喝酒,早睡早起,坚持运动的习惯,最重要的来自我们的饮食均衡。
在日常生活中,做到食物多样化,合理搭配的原则,不是什么喜欢吃就一下子吃个饱,不喜欢的食物一点就不吃,干什么都要有个度,饮食也是一样,保持均衡营养非常重要。
关于食物增进人类的健康,自古以来就已经有很多智慧,让我们后人吸取很多精华,在现代医学的发展,健康的饮食是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
通过食物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是未来人们研究的方向。
第三篇:健康长寿四句话
健康长寿四句话
健康长寿四句话,十六个字。
即:一个中心,两个基点,四大作风,八项注意。一个中心是健康;
两个基点是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四大作风是: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天伦之乐;
八项注意是: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保健四个最好:最好的医生是自己,最好的药物是时间,最好的心态是宁静,最好的运动是步行。
第四篇:6、书法艺术与健康长寿
书法艺术与健康长寿
书法(包括中国画)不仅是一种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同时也是修身养性、陶冶性情的养生之道,它能使你健康长寿。
一,学书能长寿 书法能延年益寿,并非虚传,古人早有论及。古画论中说:“黄大痴九十而貌如童颜,米友仁八十余神明不衰,无疾而游,盖画中云烟供养也。
从古到今,书画家大多数能长寿。1996年知识台历中介绍了使人长寿的二十种职业,书法家这一职业排在了第一位。有人查阅了大量资料,将明清两代人的帝王、高僧、书法家的寿命作了一个统计比较。在过去“人活七十古来稀“的情况下,书画家平均年龄为79.6岁,高僧的平均年龄为66岁,帝王的平均寿命则更低,因为帝王过着骄奢淫逸的生活。但在中国历史上的帝王中,却有四人寿命都在80以上,梁武帝86岁,唐武后(武则天)82岁,宋高宗81岁,清高宗(弘历)89 岁,说来也巧,这四位帝王恰恰都是爱好书法者。梁武帝爱好王羲之书法,现在的“千字文”就是他派人在王羲之墨迹中选编的,武则天也喜好王羲之书法,宋高宗对书法非常用功,他常说:“五十年未尝舍笔墨。”清高宗弘历更不用说,在他的养心殿里有王羲之、王献之、王洵的墨迹,号称“三希”,现在的“三希堂法帖”就是他收藏的历代碑帖重刊的,他喜欢“兰亭序”,可以用它殉葬,至使“天下第一行书”真迹从此绝迹。他外出游览,喜欢题字留诗,这就使得许多名胜古迹都有了乾隆的墨迹。
再看一下历代大书法家寿命的记载:唐代欧阳询85岁,虞世南81岁,柳公权88岁,颜真卿被害时已有76岁;明代文征明90岁,文嘉83岁,董其昌82岁;清代刘墉86岁,梁同书93岁,包世臣81岁„„最突出的例子是王羲之的7代孙隋朝大书法家智永,曾写过“千人文”八百本分送各寺庙,据记载:“年百岁而终。”近代的书法家:沈尹默88岁,林散之87岁,沙孟海85岁,肖娴90岁,吴昌硕84岁,齐白石97岁,黄宾虹92岁,何香凝94岁,河南的谢瑞阶99岁,周君谦、曼希梧、郝世襄等都已年过90,张大千84岁,他形容书画的年龄是:“八十不稀奇,九十多来西,百岁笑眯眯,七十小弟弟,六十岁还睡在摇篮里。”最有代表的是上海的苏局仙,110岁,北京的孙墨佛103岁,被誉为书法界的“南仙北佛”。
1998年12月,中国书法杂志在北京举办了《当代书法望京华十一遗作展》,请看一下他们的年龄:舒同93岁,孙墨佛103岁,陈叔亮90岁,董寿平93岁,李长路93岁,李可染82岁,蓝玉崧71岁,陆石78岁,何海霞90岁,王遐举86岁,他们最大的103岁,最小的71岁,平均寿命为89岁。
画家、书法家、艺术大师刘海粟,87年时已89岁,身体健康,仍多次上黄山写生,他说:“人们仅仅知道运动员和武术家在练功健身,而不大注意书画家们练的也是一种健身功。”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是什么,他说:“我的养生之道、长寿秘诀无他,只不过是写写画画而已。”
二、书法胜妙药
听音乐能治病,称之为音乐疗法,练习书法,同样可以治病,我们不妨称书法疗法。当一个人身患疾病,痛苦万分时,您不妨练练书法,它会象一副灵丹妙药,给你驱走病魔,还一个强健之体,不信,请看以下事例: 事例一:
西安国营东方机械厂钳工张中才说:“我自三十岁的时候,身体就十分糟糕,胃溃疡胃切除,肠粘连等疾病折磨着我。每天回到家里,不是上医院,跑病房,便是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熟悉我的人都为我叹息,连我自己也觉得“大去之期不远”。偶读1980年第三期《大众医学》杂志,其中“书法与健康”一文启发了我,不妨练练书法吧。多年来我握笔写字每天从不间断,五时起床锻炼,六时写字,八时上班,晚上时锻炼身体,九时写字,十时睡觉,已成习惯。然而身体竟奇迹般的好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缠身多年的病魔被赶走了,精神格外爽朗。”(1985年12月18日书法报)
事例二:
胡金,1933年生。“我六年前的初冬,突然肩关节疼痛,以至不能抬手,经诊断为肩关节周围炎,于是先后做封闭、针灸,理疗等,但都不能根治,一次老友相聚,聊天中谈起书画院的老者个个都是年高而犹有壮容,在与之接触谈话中得知书法要用手、腕、臂和一身之力,凝神静气,舒筋活血,从此一个以练书法来试试的念头便开始产生,说干就干,有空就练,晚上习小楷,白天悬腕练大楷。不想书法这东西魅力真强,不学则罢,一学就被吸引了,怪不?在不知不觉中病却悄然离去而不复返也。回首往日,肩周炎促使我学习了书法,而书法治好了我的肩周炎,一举两得,不亦乐乎?”(1986年11月5日书法报)
事例三:
汤泽荣说:“我是一个医师,从1955年开始患上慢性鼻窦炎,慢性筛窦炎,1960年又患上慢性咽喉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二十多年来,虽然经过中西医治疗达数百次之多,疗效不显,痛苦欲绝,曾有轻生之念。幸好!80年春节本人回广州探亲时看到《翠竹》小报登‘麦华三,卖田印书’一文,说他1937年正刚三十岁时曾久患病不起,仍坚持学习书法,身体逐渐恢复,遂成为知名书法家。我也想学书法试一试对慢性病的效果,从此,我每天工余临池,写大字二百,中字六百,坚持半年后慢性鼻窦炎、慢性筛窦炎、慢性咽喉炎已不再发作,一年后,慢性风湿性关节炎也不痛了。几年苦练勤学已成习惯,收益不少。”(1986年11月19日书法报)
事例四:
百岁老人苏局仙说:“以吾来说,素来柔弱多病,心烦意乱,自40以后,日日晨间临写几字,端坐凝神,如在古人面前恭恭敬敬地做了几刻钟的生活,年积月累,就觉得病也少了,到了七十以后老骨即强起来了,活到今朝,虽老态自然暴露出来,然终算自身料理,无待于人,细细体会,练习书法是嗜好中最好的一门,终生持之,的确能强身延寿。”(1986年9月24日书法报)
三、习字如练功
书法艺术不但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习练它还能使身体康健,延年益寿,这已是不争的事实了,但书画艺术为什么会有如此的奇功神效?笔者归纳为四个字,即“正、美、静、气”。正,即正人。古人说:“写字者,写志也”。我们常说:“学书先学做人”。同时也有“书如其人”一说,是说一位真正的书法家,必须是一位品德高尚的“正人”。虽然说品德高尚的人不一定都能写一手好字,但学习书法确能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古今一些书画名家,大都是品德高尚的“正人”,如颜真卿、岳飞、郑板桥、齐白石、苏轼、毛泽东、启功等,他们或胸怀大志、叱咤风云,或为人正直、不畏权贵,或平易近人、谦虚谨慎。试想一个精神空虚、趣味低下、满身铜臭的人是不可能写出高雅的书法作品来的。
“正人”心胸宽广、为人坦直、心情舒畅、正气浩然,医学证明这种人乐观开朗、心底坦然,有利于心身健康,所谓“心底无私天地宽”。“小人”则心胸狭窄、精神空虚,满脑子想些歪门邪道,是一种不健康的心境。有文章说,郁闷的心情可使寿命缩短。书法艺术不但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愉悦,同时能够陶冶情操、磨练性格,将您磨练成一个高尚之人,当然有利于健康长寿。美,书法艺术是一种独特的线条与构图的艺术,它讲究节奏和韵律,被誉为“无声的音乐、静止的舞蹈”。一幅好的书法作品,它能在欣赏者和作者之间进行感情的交流,如看到笔画挺拔、气势豪放的书作,可使你联想到高山、青松,使你心胸开阔,是一种豪壮之美,看到连绵飞动的字体使人联想到山泉流水,引起波动的优雅之美,看到妍媚的字如同美女,给你的是一种舞蹈般的柔美,庄严的字会联想到佛教、大雄宝殿,给人一种威严之美,跌宕的字联想到杂技中的精子顶,是一种惊险之美,拙扑的字会想到民间工艺,是一种无拘无束的古朴之美。无论是书法的练习和创作,都为一种美的创造,他首先由大脑将信息传到手端,使作者写出各种不同风格的字体,再将这些美的信息反馈至大脑,好象把人带入种种不同的境界,使人感到美的快感,百岁老人苏局仙说:“学习书法,身心有了寄托,胸中滑滑然,有一团喜气,而百体亦感轻松。”我们是否可以总结为下面的公式:书法是艺术,艺术是美的,美能使人愉悦,愉悦的心情有利于心身健康。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象观花赏乐一样可以使人心旷怡,所以书法艺术可使人健康长寿。
静,根据现代生理学的说法:静心养性能使大脑功能得到调节,达到养性娱心,使大脑得到积极休息的效果。因为练书时,须绝虑凝神、心平气和,学习书法虽需要体力有限,活动量大,但需要平和恬静的心境和毅力,这时促进人的调和气血、舒宽心律是很有好处的。写字时,先要全神贯注、气在丹田、意在笔先等准备工作,然后身正笔稳,笔画按字体结构受意念的指挥作用有规律的运动,这种运动与呼吸相适应,是一种伴以平和而深沉的呼吸运动。现代医学又证明:各种专心致南志工作都能使神经系统的兴奋和抑制得到平衡,肌肉、关节得到锻炼,内脏器官的功能得到调整,使新陈代谢旺盛,抵抗力增强,能有效地防止疾病,延缓衰老。宁夏回族自治区体改委主任杨茂林发出“谬论”:生命在于静止。他说:“在万类霜天竟自由的自然界里,龟是动物里爬得最慢、最“懒”的动物。由于它“静”,却是动物界的“长寿”者。猴子好动、机敏,也就活个二、三十年就到头了。当然我说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是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看过道人和僧人打坐吗?看过打桥牌吗?表面上看,似乎不算运动,其实,这才叫“高层次”、“高境界”的运动呢。他们当中不乏长寿者。”(1999年1月24日解放军报)
气,写字有气功疗效。周星莲《临池管见》载:“作书能养气,亦能助手,静坐作楷书数十字或数百字,便觉矜躁俱平,若行书,任意挥洒,至痛快淋漓之候,又觉心灵焕发。”黄匡《瓯北医话》载:“学书用于养心愈疾,君子乐之。”何乔《心术篇》载:“书者,抒也,散也,抒胸中气,散心中郁也。” 大家知道:练书法要用手、腕、臂,一身之力聚于毫端,还要呼吸配合,这就像打太极拳一样,凝神静气,舒筋活血。百岁老人喻育之说:“书法和练气功差不多,‘静中求动,形神合一’,气功强调‘心静体松,以意引气’,这和书写的姿势、笔法是一样的。写字时要悬肘悬腕,臂一足稳,不但要用指力和腕力,而且要用臂力和腰力,甚至全身之力,这和练气功也没有什么两样,对身体的锻炼不是大有好处吗?”
中医讲究“行气通络,活血化淤。”书法类似气功,同样可达如此效果,这大概也是能使人健康长寿的道理所在。总之,从古到今的书画家大多都长寿,其主要原因是书画活动对人的身心健康在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都能起到全面的调节、锻炼的作用,可以说是一种美妙的养生之道,但是这种作用只能是“潜移默化”,不能“立竿见影”,只有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才能获得。
第五篇:孝顺儿媳照顾老人主要事迹
ХХХ 优秀事迹
ХХХ,现年39岁,是月山镇北一村委会的妇女主任、文书、会计。在工作中,她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勤奋学习、积极肯干,不断要求上进,得到了领导的一致好评;在生活中,她更是处处关心他人、孝敬老人,科学教子,家庭关系处理得和谐美满,她是公公、婆婆和丈夫甚至村里人都认可的好媳妇。
刚嫁到丈夫ХХХ时,家里环境并不好,全家住在破旧狭小的屋子里,但是她靠自己的双手创造了一份属于自己幸福,她卖过鞋子、棉花糖、肠粉,她还在鞋厂拉鞋,当过泥水工人。多年来,她合理安排家中生活,精打细算过日子,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不管家中需要什么总是先和家人计划好、商量好,做到有的放矢,不乱花钱。特别是在孩子的花费上,对待应该投入的她绝不吝啬,但对那些不该花不该用的她就坚持己见,教育孩子不要浪费。在每年春节前,她首先考虑到的是给老人购买新衣,使老人从内心感到温暖。凭着她和丈夫的善良和勤劳,他们的生活环境慢慢地得到了改善,从原来旧屋搬到了新屋。
自结婚以来年来,家里小日子虽说不富裕,但也有滋有味,ХХХ和与丈夫ХХХ从没红过脸,家庭和睦,与婆婆公公、妯娌关系融 1 洽,儿子又乖巧懂事,家庭温馨融洽。然而天有不测之风云,2005年,婆婆从楼梯跌倒瘫痪在床,手脚不便,医生说要多点走动才能康复,她为了让婆婆早日康复,每天下班后无论多忙多累,她都要扶婆婆在院子里练习走路。后来,婆婆的病情加重,吃饭、穿衣、梳头、起床这些最简单的事都不能自理。于是,ХХХ与丈夫ХХХ开始担负起了给婆婆喂饭、喂水,洗脸、穿衣等繁琐的护理工作。无论是日复一日的端汤送水、洗脸洗脚,还是每周一次的洗头洗澡、擦身换衣等,她都从未落下过一次,也从未说过一句怨言。为照顾卧病在床的婆婆,她很少走娘家,偶尔去一趟也是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每次看着老母亲恋恋不舍的表情,她的心中就有说不出的愧疚。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全家人,丈夫觉得娶了一个好媳妇,孩子们也争着孝顺老人,婆婆在世时逢人就夸:“没有儿子和媳妇,我早就不在了,还好我他们对我不离不弃。” 2009年,80岁的婆婆在床上躺了四年,带着满足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在婆婆去世后,她怕80多岁的公公寂寞,ХХХ每天都要给公公讲一些外面的新鲜事和报纸上的新闻。公公有眼疾看不见东西,为了减少磕碰,她每天都要把饭菜盛好端给公公,一天三顿,一年360天,这已成了雷打不动的规矩。2011年,公公更是因为伤心过度病倒在床,连吃饭都要人喂。在这么多的不幸面前,ХХХ和ХХХ没 2 有被困难压倒,他们一边工作养家,一边细心照料病倒的公公,每日定时定后送饭给公公,替他洗脚、洗澡、洗衣服、梳头、理发、捶背,剪指甲,风雨不改。公公年纪大了,再加上疾病缠身,经常大小便失禁,ХХХ帮公公换洗沾满粪便的衣服从无怨言。躺在床上的公公每当看见此情此景,都忍不住流下了眼泪。村里知道的人都称赞她是村里面的模范媳妇,说她是孝媳、是贤妻、是良母,她在用自己的言行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面对别人的称赞,她总是不好意思地说:“我只是在尽儿媳、妻子的责任,老人家能多活一天,都是我们的福气,吃苦受累也是应该的,我不希望老人走了,在心里留下遗憾。”话虽朴实,却让人感受到背后沉甸甸的付出和真挚的感情。
过度的操劳,使年仅39岁的ХХХ看上去比同龄人苍老许多,沧桑的脸庞,粗糙的双手,无不显现出她付出的艰辛与汗水。多年来,ХХХ坚守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坚定着对家庭的信念,面对重重困难和打击,不抛弃、不放弃,把为人妻,为人媳,为人母的美德在一天天、一年年的平凡又平淡的点点滴滴的生活中,最大限度地传承下去。她用真心待人,以挚情爱人,让孝老和爱亲成为不灭的长明灯,照着这个和睦的家庭,为创建文明家庭树立了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