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合集5篇)

时间:2019-05-13 10:16:4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第一篇: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

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这不仅体现在农业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传统文化本身也反过来加强了农业文明在国家政治、经济与社会生活中的核心地位。

中国的定居农业大约起源于距今8000年前。距今6500年前,在黄河流域的西安半坡遗址保存有古人种植的粟子;距今7000年前,长江流域的河姆渡遗址保存有古人种植的稻谷。中国古代传说的“神农氏”时期,其主要标志是农业经济的发展。《白虎通》说:“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故谓之神农也。”《新语》说:“至于神农,以为行虫走兽,难以养民,乃求可食之物,尝百草之实,察酸苦之味,教民食五谷。”这些资料都是中国农耕文明初期的反映。

农业文明涉及到人口、土地、气候及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因素,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构成了中国农业文明的独特性。

土地因素。土地是农业文明的母体。谁更多地占有了土地,谁就更多地占有了生存的主导权。在农业社会,正是诸如人们拥有的土地所处的自然环境、拥有土地的数量与质量,拥有土地的方式,土地的耕作方式等因素将人的不同社会地位以及人在社会上所起的不同作用区别开来。中国历史上的改革大都围绕着土地这个最为核心的农业文明的要素来进行。众所周知,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与之相适应的是各受封诸侯国向周王缴纳“贡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经济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其主要标志是铁器时代的到来和牛耕的推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承认土地的私有权,并实行了与之相适应的按亩纳税、重农抑商等赋税制度和经济政策。春秋时期的土地改革,引导了整个中国社会大变局的序幕。我们不必提到历朝历代数不胜数的土地改革,就是到了现代中国,土地仍然是主导社会变革的核心因素。上个世纪四十年代国共内战中,土地制度改革成了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的致命武器之一;而1978年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也是从土地承包方式的改革开始的。

人口因素。土地供给能力的有限性与人们无节制、无休止占有土地的行为始终是一对无法克服的矛盾。中国是一个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的国家,非常适宜人的生存;加上农业经济与游牧经济相比,在同样面积的土地上所供养的人口显然要更多一些,因而中国自古就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区。从中国古代文献资料看,中国远古时代部落众多,大禹治天下时,仅诸侯就有“万人”之多。由于生产工具简单原始,农业耕作只能局限于土质松软的冲积平原地区。自上古至春秋时代,中国人口主要集中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人口极少。

气候因素。中国幅员辽阔,气候受大陆、大洋的影响非常显著。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的季风气候是中国气候的显著特点。中国气候虽然有许多方面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但灾害性天气频繁多发,其中旱灾、洪灾、寒潮、台风等是对中国影响较大的主要灾害性天气。中国的旱涝灾害平均每年发生一次,北方以旱灾居多,南方则旱涝灾害均有发生。在夏秋季节,中国常常受到热带风暴——台风的侵袭。在中国的秋冬季节,来自蒙古、西伯利亚的冷空气不断南下,冷空气特别强烈时,气温骤降,出现寒潮。寒潮可造成低温、大风、沙暴、霜冻等灾害。

水利因素。水是农业文明的灵魂。当水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农业资源时,水是农业的命脉;当水成为一种灾害时,水是摧毁一切的可怕力量。自古以来,治水一直是中国人关心的头等大事。传说大禹为整治水患走过全国很多地方。在古代部落林立,交通不便的情况下,作为“政治”人物到达任何一个部落,尤其是不完全为其所辖的部落都会有极大的危险。也许只有在治水这样的“民生”问题上,各部落才有可能形成共同的意志。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治水的过程,就是文化交流的过程,也是文化传播与文化融合的过程。

社会因素。中国社会政治因素对农业文明的影响十分巨大。中国历史上存在着王朝兴衰的周期律,每隔数百年甚至不足百年的时间,就会发生王朝更替,导致社会大动荡。由于政治集团与利益集团对农业资源无休止的占有,下层人民拥有的农业资源在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却又承担更多的义务,直至无法生存下去,人民只有起来反抗王朝统治者的暴政。当**发生时,人口就会大量减少,人们的生产活动也会相应减少,人民生活往往极为痛苦。

那么,农业文明究竟如何影响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呢?

从生态文明所提供的全景式的认识高度与广度来考察人类文明史时,有一个问题需要我们关注,这就是在生态文明所进入的两极时空中,需要重新认识与评估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对于人类文明的功与过、贡献与局限。长期以来,我们在工业文明给定的单一时空中,存在着两个倾向:一是对工业文明价值的过多追捧,导致对其存在的弊端认识不足;二是对古代农业文明的过度批评与否定,导致对其合理的历史价值认识欠缺。

当谈到农业文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时,我们都会想到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其实中国对世界文明最大的贡献不是这四大发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是基于西方工业文明的标准和对西方文明的贡献而提出的,如果从生态文明发展的视角全面评价古代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我们会发现,这四大发明相对于古代农业文明的其他贡献而言,属于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如果说工业文明留给人类的遗产集中在科学技术与物质层面,那么古代农业文明对人类的贡献则主要集中在文化与精神层面上。古代农业文明对人类的四大贡献可概括为:生态化的农耕方式,系统宏观的认识模式,修身养性的精神生活及感悟生命的宗教文化。

第一,在天人统一观指导下,形成的顺天时、借地力的生态化的农耕方式,对目前从化学农业走向生态农业具有重要借鉴价值。工业革命以来,无论科学技术发展在工业生产领域创造了怎样的效率与奇迹,但是在农业生产领域,却受到了极大的限制。而且正在盛行的化学农业,还导致了食品风险与粮食生产力的衰退。为什么工业化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获得巨大成果,而在农业生产领域却遭遇失败,其根源就在于,农业生产属于生物圈时空中的生产活动,在生物圈中的农业生产方式,属于依靠天时地力的生产活动。在农耕生产方式中,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天地与人的关系,无论怎样使用这样的表现人力的先进工具,都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问题。近代以来的工业革命,无论是以机器代替人力的机械化农业,还是以化肥替代有机肥的化学农业,直到目前违背植物伦理的转基因技术,都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天地构成自然力主导的农业生产方式。拯救当代的农业危机,必须从古代农业生产中汲取经验与智慧。在几千年的农耕生产中,围绕如何顺应天时与利用地力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天时、养地力的生态农业技术的智慧与文化,不仅没有过时,而且对于医治与拯救现代农业危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第二,走向两极时空的生态文明,需要一种系统整合的认知模式,而农业文明时代的认识模式就是系统宏观认识模式。创造现代庞大的物质系统的工业化科学技术,起始于原子式微观认识模式。起始于西欧的大机器革命,所需要的能量不是来自太阳世界,而是来自原子世界。按照爱因斯坦相对论中的质与能关系原理,物质被分解的层次越深,越深入到微观、渺观世界,其蕴藏能量越大。在这一规律的作用下,沿着对物质解构、深入的路子走下去,就成为工业文明时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主导方向。微观分析与解构对于化合物是有效的,但对于生命世界而言却是灾难性的。生命世界是一个不可分割的系统运行的世界。对生命,解构意味着死亡。

当代人类遇到的资源与环境困境,在根源上来自工业化时代认识模式。如果我们不能改变我们的认识模式,囿于现有认识模式的任何技术创新都无济于事。应对危机,当代人类需要一种认识模式的革命。如果说15世纪走向工业文明的西欧,曾经从古希腊文化复兴中汲取了智慧与营养,那么,走向生态文明的当代人类也同样需要从古代东方系统宏观的认识模式中汲取智慧与营养。时代需要东方文化的复兴。

第三,古代人类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创造的丰富多彩、修身养性的精神生活,是对当代物质化中毒生活的一副解药。当代人类生活在一个被人造化合物包裹的城市化世界中。工业化发展的程度越高,人类被人造化合物包裹得越严、越厚;离自然越远时,当代人类的感觉就越文明。目前我们都在惊呼我们的自然环境受到了污染与破坏,其实另一个可怕的污染与危机被我们忽略了——这就是我们自身的精神家园同样正在遭受着工业化文化毒素的侵蚀。

医治当代人类精神危机的解药,在目前这个精神转化为物质、物质吞噬精神的世界中无法找到。当我们沿着生态文明打开的时空通道进入到古代农业文明的时空时,却发现我们的先民过着另一种生活。在古老文明的时空中,我们的先民在赞美自然的歌声中春播,在吟诗虫鸣中度夏,在感恩祈祷中秋收,在静思养性中过冬。农业生产所提供的食物也许只能果腹,但他们仍然感到满足与快乐。因为在生产过程中得到的精神愉悦远超过收获本身。即使在颗粒不收的灾年,他们也从未抱怨与诅咒自然,而是不断地反省自身。正是在这样一种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中,古代先民创造了一个超出现代文明人能够想像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作为古代农业文明中心区的中国,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中,并没有形成围绕工具的稳定而系统的科学技术创新制度,可数的科学家甚少。但是可以盘点的中国古代文化大师、宗教大师、诗人却是成千上万。如果单从工业化物质财富观看,古代农业文明是相形见绌。但是,如果从古代文明创造的庞大的精神财富看,现代工业文明毫无疑问地相形见绌。

第四,重新认识与评价古代宗教文化的新价值。我们需要关注古代农业文明对人类另一个最伟大的贡献,就是古人对生命秘密的感悟与探索所能达到极点的宗教文化。宗教作为古代人类对生命认识的巅峰,也是人类智慧所能达到的巅峰,更是现代人类很难企及的高峰。如果我们不以现代的偏见与傲慢来看待古代宗教,而是从更广阔的时空、以更平常更包容之心来看待古代宗教的话,可以说古代宗教是古代人类对生命系统认识的高科技。古代宗教在对人从何而来、向何处去的终极问题回答中,也以古人类的智慧回答了宇宙从何来、向何去的问题。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的科学也越来越证明,中国道家与佛家所认识的世界与当代科学家认识的世界有惊人的一致性。如果说现代工业依靠物力外推把人类文明的足迹送到了月球,那么古人则通过心力内求把人类文明足迹拓展到了另一个无限广阔的宇宙。在生态文明时代,当代人类面临着另一个革命性突破,这就是将古老的信仰与现代科技相结合。

农业文明与工业文明在各自不同时空,都为人类文明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同时也在各自单一时空中走向了极限。当代人类的使命,就是必须突破单极时空认识误区与局限,从工业文明与农业文明中汲取营养,在两元时空中探索拯救人类的新路径。

“人”是一切文明的核心因素,文明是通过影响“人”而改变文化结构的。农业文明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主要是围绕农业文明与“人”之间的关系来进行的。

人与“天”的关系。农业文明的最大特点是离不开“天”。在古代自然科学十分落后的情况下,农业是靠“天”吃饭的。人们无法解释复杂的气候变化现象,往往把“人”与“天”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农业文明与气候之间的关系,代表着“天”“人”之间最现实的联系。由于中国农业具有精耕细作的特点,人不能仅仅通过对“天”的崇拜就可以很好地生存下去,而必须依靠自己的辛勤耕耘。因此,中国人所理解的 “天”主要是一种自然意义上的“天”。“天”虽然是一种令人敬畏的力量,但中国人心目中的“天”与西方的“上帝”人格神崇拜有着本质的不同——“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道德善行把握“天”的存在。“天人合一”与“天人和谐”体现了农业文明主导下的中国人必须适应客观规律的变化,这正是中国式经验哲学与实用主义理性思维对于“天”“人”关系的总概括。

人与自然的关系。农业文明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农业资源在空间上的相对固化。通俗地说,人相对固化在土地上,通过耕种土地获得生存的条件。农业文明的人口“居有定所”与游牧文明的“居无定所”是明显不同的。游牧民族的流动性,决定了人与土地的关系只是一种相对的关系,土地是无法被固定占有的,连国家也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由于农业文明人与土地的相对固化关系,能否拥有土地是人能否生存下去的首要前提,因而,如何更多更久地占有土地等农业资源便极大地刺激了中国人的占有欲。为了争夺土地等农业资源,冲突乃至战争就变得不可避免。春秋时期,周天子威信渐渐降低,很多有势力的诸侯依次采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方式来开展兼并战争。他们经常打着“勤王”的旗号,事实上是想取得自己称霸诸侯的目的,并非真正帮助周王树立天子威信。各国征战不止,其核心还是为了占有更多的土地等农业资源及其所体现的国家主权。一些势力强大的诸侯国总是通过不同方式占有别国的土地和人口,而一些弱小的诸侯国不得不被迫割让“城池”以求苟安,直至最后被消灭。“春秋无义战”指的就是假“勤王”真争霸的意思。因而,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人占有欲大爆发的时代,无论是诸侯争霸,还是诸侯国内的宫廷政变,都是赤祼裸地为了占有更多的现实利益。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人与土地之间的相对固化关系,生存在同一块土地上的人们之间便有了不可回避的“关系”。农业生产的季节性特点是十分鲜明的,往往需要通过集体协作的方式来进行。一个家庭乃至一个家族之间,人们共同耕作,共同生活,很自然地结成了血缘纽带关系。生活在同一个村社的人们,由于共同征服大自然的需要,也结成了形形色色的关系。中国农业生产中,常常遇到各类灾害,单一家庭/家族,甚至一个地区的人们也无法抵御农业灾害的侵袭,只有组织起来才能更有效地征服大自然。历史上很早就有中国人团结协作共同抗御自然灾害的故事。传说鲧治理洪水9年失败,其子禹复治水13年,反映了上古人民连续数十年疏导江河、协力治水的事迹。鲧、禹治水与随后早期国家的形成有其内在的联系。当时,禹平水土,可能出于公共事业的物质需要,观地定赋,任土作贡,殊方各进。随着人们战胜自然能力的增强和财富的迅速积累,私有制和早期的国家也就相应产生了。正是共同对付自然灾害的需要,家族/部落式的低级落后的社会组织形式才逐渐被打破。农业文明凝结的集体主义精神,无疑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人与社会的关系。人如何更好生活在农业社会中,是中国人最为关心的大问题。农业文明的生产效率在远古时代应该说是比较高的。历史事实表明,社会只要能够稳定3、50年,中国就会变得空前繁荣。人口于是大量增加,同样的土地所供养的人口规模也会相应增加;加之统治集团由于财政供养人口的大量增加,分摊在每一块土地上的负担也会相应增加。这样,社会就会发生**。由于内耗,导致了人口大量减少。王朝兴衰的周期律与人口增减的周期律是基本同步的。社会大乱则人口大减,社会小乱则人口不减,社会不乱人口则会增加。

中国历代统治者都高度重视农业,抑制工商是政治上的一贯做法。工商文明是对农业文明的有益补充,也是寄寓在农业文明之中的活的灵魂。限制工商文明的发展不仅抑制了人口的流动性,更是箝制了思想的自由性。中国人的眼睛里只有自己所看到的“一亩二分地”,斗争的战场始终围绕着这“一亩二分地”来进行。这种内倾式思维方式让中国人世代固守在农业文明的铁屋子里,防守着心中那千年不变的土地与“家”的存在,构筑着“家天下”的万里长城。对于外界的变化不关心、不了解,更没有游牧民族那种外向型进攻意识,绝不放弃农业文明所孕育的经验式保守价值观

第二篇: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 个民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于少数民族传统的话题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文一

在一次活动当中,我认识了凯迪里牙这个可爱的维吾尔族小姑娘。一双水淋淋的大眼睛深深地嵌在圆圆的脸上,又长又密的睫毛微微向上翘着,活像一个芭比娃娃。自从我们认识之后,天天都能看到我们在一起的身影。

记得有一次,四年级要开展一次主题班队会,凯迪里牙想在队会课上用汉语为大家朗诵一首小诗,可是,她的汉语发音不是特别准确,她便来找我帮忙。我每天抽十分钟教凯迪里牙读诗,每天只教一句,但每句诗里的汉字读音都读准确之后才能休息。短短的十句诗,我教了十天,但我一点不耐烦的神情都没有,反而还给凯迪里牙指导了怎样有感情地朗读。在队会课上,凯迪里牙的一首汉语诗朗诵,博得了同学们和老师们的阵阵掌声。凯迪里牙更是泪光闪烁,激动万分地说:“在这里,我要对我的好朋友徐静说一声‘谢谢’,是她一句一句地教我读会了这首小诗。”

在肉孜节来临时,凯迪里牙热情地邀请我去她家做客。当我提着白沙糖和茶叶按响门铃时,凯迪里牙早已笑吟吟地等在门边。我们两个好朋友来到客厅一边聊天一边吃酥香松脆的馓子,喝着清香四溢的奶茶,就像一对亲姐妹。

没过多久,我们的汉族传统节日—中秋节到了,我也热情地邀请了凯迪里牙来我家做客。凯迪里牙到我家做客时,我为凯迪里牙准备了新拖鞋,新茶杯,就连擦手的毛巾也换成了新的。我还专门买来清真月饼和凯迪里牙一边吃月饼一边赏月,给她讲关于中秋节的来历和传说。十点钟左右,我和家人把凯迪里牙安全地送回了家。

肉孜节过去了,中秋节也过去了,可是我们这一对好朋友的感情却越来越深,越来越浓,深得像一口井,浓得似一团墨。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文二

“妈妈,你知道10月31号是什么日子吗?”五岁多的悠悠神秘兮兮地问妈妈。

“嗯„„十月的最后一天呗。”忙碌着的妈妈心不在焉地敷衍着。

这下,小悠悠可就得意啦:“妈妈,你真差劲,这都不知道——10月31号是万圣节哦!幼儿园会有化妆舞会,我们可以带面具、穿斗篷,打扮成魔鬼的样子,我们还可以要到很多糖果„„妈妈,你赶紧帮我准备舞会的东西吧,我要南瓜灯、鬼脸、斗篷、魔杖„„”

不得已,妈妈在悠悠的软磨硬泡下去批发市场买他需要的舞会“行头”。不去不要紧,一去才发现,现在的“万圣节经济”可红火得很呀,而采购万圣节用品的,几乎全是幼儿园老师、孩子家长。

一位六十开外的妇女,受孙女“重托”专程来买万圣节服装,忍不住叨叨着:“你说这幼儿园,还特别发了通知,让家长准备万圣节活动的服装,我跑了好多地儿都没买着我孙女喜欢的。我以前可从来不知道‘万圣节’是个啥,这两天净为这个洋节跑腿儿了。孩子上了两年幼儿园,过中国节的时候啥事儿没有,就过这洋节,真折腾。”

同样忙着采购的还有幼儿园的老师们。“现在幼儿园不是尝试双语教学吗?我们就想利用‘洋节’搞些特色活动,让孩子们了解西方的节日与西方的文化,这已经成了我们的办学特色之一,一定得坚持的。”

而据摊主介绍,万圣节销售从半个月前就开始了,一天光斗篷就能卖出百十来个。虽然只能热卖半个多月,但是不怕,“万圣节过了,还有感恩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呢!”

买完东西回家的路上,悠悠妈妈就觉得心里挺不是滋味——这个和绝大多数中国人八竿子打不着的万圣节,在幼儿园怎么就过得那么热闹?仔细想想,近年来,中国人的节日过得越发新奇丰富,什么洋节都“拿来”过,反倒是我们自己的许多传统节日越来越边缘。

回到家,悠悠接过妈妈买来的斗篷、魔杖、南瓜灯,乐得屁颠屁颠的。妈妈告诉悠悠:“其实啊,万圣节不是咱们中国人的节日,是西方的节日。咱们中国人也有这样的节日,名字叫‘中元节’,古代的人们把这节过得可热闹啦。”于是,悠悠妈妈给孩子仔细讲了讲“中元节”的时间、来历、风俗、意义等。末了,她问悠悠:“现在,你知道‘中元节’是怎么回事了吗?”悠悠使劲儿点点头说:“知道了,‘中元节’就是中国的‘万圣节’嘛!”妈妈这下彻底无语了。

孩子的记忆是深刻的,引导他们了解“洋文化”的同时,对于本土文化的记忆和认同会不会断裂?民族节日内含一个民族特有思维方式的想象力和文化意识,这种文化如同基因,必须靠活态传承才会得以发扬光大。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传承民族文化的血脉,坚守我们的民族文化自信,这成为了一个相当严肃的话题。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文三

众所周知,国学是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她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等等。国学经典是中华民族智慧的载体,是传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她是一把开启智慧的钥匙。在诵读经典的过程中,感受中华五千年历史的脉动,聆听古代圣贤的敦敦教诲,他们的话语点燃我们心底的明灯,照亮我们前行的脚步。

从《诗经》里走出来,宛在水中央的窈窕女子,荡气回肠的经典楚辞,更不用说老少莫不能诵的唐诗,那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婉约思乡,更有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放。更不乏苏轼那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千古佳作,随手捡拾的诗词,都撼动着我们的灵魂。

诵读国学经典,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领略中华民族多彩的风土人情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诵读国学经典,让传统文化的种子悄悄撒播在我们心里,生长在我们的人生旅途,让我们受用一生。

源远流长的国学经典,是华夏文明经久不衰的精神瑰宝,诵读国学经典,使我们情怀高尚,灵魂纯洁,使我们的人生丰满充盈。

少数民族传统节日作文四

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 个民族,而我们新疆现如今已有 47 个少数民族,我们这个油城小城于要的就是维吾尔族。而如今民族问题已是一个呈现在我们眼前的大问题。

民汉合校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好办法。我们班就有两个维吾尔族同学,使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叫依尔夏提的同学,他长得有点黑,一双大大的水灵灵的眼睛,嵌在他那圆圆的脸上,长长的眼睫毛非常漂亮,那的确是一个活泼,可爱,帅帅的民族小伙。他和我们在同一个教室共同学习玩耍。他在我们班,让我知道了很多他们的民族习俗,如开斋节,古尔邦节,肉孜节,他们民族的结婚仪式等等。让我知道了特别多的东西,他们的民族,家里十分喜欢挂挂毯,听说是因为挂毯上的花纹独特,对家里有装饰的作用,这也是他们的民俗之一。

记得,一次他叫我们去和他一起参加他们家亲戚儿女的婚礼。我们先去了新娘家,在物我们进门之前,那家的主人,让我们去洗手,女的在右边,是下一个银色的壶中到出的水来洗;男的在左边,是下一个金色的壶中倒出的水来洗。洗完后,手上的水不可以甩干,只能自然的晾干,说这是对新婚夫妇的祝福,如果在水甩掉,就没了这祝福。我们在新娘家吃了手抓饭,亲自尝试了用手来手提皮抓饭吃。由于我们不懂,只好问依尔夏提,他说“在吃手抓饭”时,应该注意不应该满盘子乱抓,应将五指并拢,做了“七”的手势,然后一点点从盘子的外侧吃到外侧。”听他说完,我似乎懂得了一些,便试着吃,但还是有些怪怪的,无奈之下,依尔夏提只好帮我们要了勺子,让我们吃这可以方便一些。

然后,我们看到了新娘,新娘穿着婚纱坐在一个白色的纱撑起的纱帐中,纱帐的出口有一条条的“金穗穗”。

第三篇:中国是一个礼仪的国家

中国是一个讲礼仪的国家,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自古就以礼为先,孔子更是将其发挥到了极至。礼仪是个人文化、修养、素质的体现。又是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举止;言谈服饰等。

礼仪为什么能体现个人文化,修养素质?我现在就给大家讲一个很好听很有趣的故事。一个大约上初中的孩子有一双很名贵的鞋,没穿很长时间就破了。他决定找一个修鞋的地方去修一下。于是他到处找修鞋的人,好不容易在某一个角落找到了一个修鞋的。他喜出望外,两步跨为一步走上去大叫道:“老头,快给我把鞋补一补,我还急着穿呢”。那老人抬头看了看,半天才从嘴里吐出了两个字“不补”。那孩子急忙问了一句“为什么?你现在不是没有生意吗,我又是不给你钱”。老人垂下头说:“你无理于我,难不成要我无理与鞋吗”?老人很精明,但不知道那孩子是否知道老人为什么不给他修鞋。如果这个孩子懂一些礼仪,称呼老人一声大爷,老人还要坚持不给他修鞋吗?应该不会,一声大爷也许会甜在老人的心里。老人就不会无理与鞋而会尽自己的本事将那鞋修的完好如初。

从这则故事中不难看出,礼仪一是有助于提高人们的自身修养;二是有助于美化自身;美化生活;有助于促进人们的社会交往,改善人们的人际关系,还有助于净化社会风气。

礼仪是一种无声的语言,它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也传递着一个人对生活的内心态度。具有一个美好的仪表,无论走到那里,都能给那里带来文明的春风,得到人们的尊敬。

社会上讲文明礼貌的人越多,我们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一个人都教养有素,礼貌待人,处事有节,我们的生活就会更多一些愉悦。而国家、社会更多一些有序与文明。

第四篇:中国是农业大国

中国是农业大国,自古以来,无论阶级关系如何变化,农民始终是我国的主要生产力。而在新时期的中国,对农民重视就是对国家重视,因此,中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伟大的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社会要求,“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来看,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今年将迈出有力的一步。

我利用寒假,在XX省XX市xx县xx镇文化服务中心做了为期一周(2010年2月14日——2010年2月21日)的社会实践调查,在这一周内,通过对XX省xx县xx镇村民日常生活的观察和访问,了解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基层的实行情况,尤其是对其中的“文化建设”做了深入的调查。此次调查是我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这一政策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现将此次调查结果汇报如下:

xx县隶属于XX省XX市,在上级政府部门的倡导下,xx县坚持以生产发展为中心,以提高生产力水平、农民收入、集体收入为落脚点,以村镇规划为突破点,以村屯整治的“四清四改”为切入点,以培养新型农民为根本点,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可喜成果

新农村建设农民是主体,培育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根本点。xx县充分发挥县内各培训基地的作用,采取举办培训班、科技讲座、参观学习、印发资料等多种有效形式,对农民进行分类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素质。在调查期间,我还有幸参加了XX市太和电脑为实行XX市普惠制培训而对村民进行免费的电脑知识普及,参观了计算机程序员考试的现场,看见原本只庄稼地里干活的农民也可以坐在电脑前,熟练的操作电脑,心里涌现出一种喜悦之情。

农村生活贫困的根本原因是农民普遍知识水平有局限,与外界沟通少。xx县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采取城乡一网、垂直管理、走产业化路子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把发展农村有线电视作为全县“村村通”广播电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来抓,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新的活力。截至目前,有线电视在xx农村已覆盖20个乡镇,其中13个乡镇与县城实现了光纤联网,共架设光缆干线800多公里,电缆干线2600多公里,151个行政村的6万多农户与城里人同享电视文化大餐,可以收看到有34个频道的有线电视节目。县广电局还完善了网络维修维护制度,解决了村民收看电视信号不好的问题。

村民的文化生活不能仅仅满足于电视、电脑。还应该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在实习期间,xx线的文化宫广场举办了道具车模展示会,展示了福特、现代等多款上个世纪流行的“老爷车”,这些车都是由东方明珠公司制造的道具车,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其中有一款房车,里面洗手间、卧室、吧台应有尽有,让看惯了卡车、货车的乡镇居民过足了“眼瘾”。

xx县是XX省少数民族聚集地之一,因此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活动很多,其中,作为XX省省级重点保护文物的xx天主教堂在经历了百年的洗礼后,仍焕发着新的活力。在调查期间,正巧赶上了天主教的礼拜日,清晨,有一些老年教众来到教堂,静静的等候礼拜的开始。庄严肃穆的教堂,饱受过义和团的焚毁和xx阻击战的炮击,在新时期的xx县仍为xx县的新农村建设贡献新的力量。

生产发展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xx县以“一村一品”为方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预计全年新建设施农业小区105个,棚室面积203万亩;新建畜牧小区70个,占地面积4450亩,进驻农户555户。在水果生产上,西北部乡镇大力发展干果经济林和“两梨”,今年新栽植果树近万亩。xx县以创建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为重点,全面提升全县“三品”生产档次和水平。每个乡、村都有“三品”生产基地,并严格按操作规程去生产,保证了“三品&rdq

引用信息(转载时请保留,谢谢!): 文章标题: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报告范文 原文链接:http:// 信息出处:公文易文秘网 http://www.xiexiebang.com

第五篇: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民族和民族问题。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它是衡量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和各级政府处理现实问题能力的一个标志。从我们国家来看,解决民族问题最终要靠发展。关键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统领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构建和谐的社会。民族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有三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是共同发展与民族之间发展拉大的趋势并存。一方面是共同发展,但同时民族之间发展差距也在拉大,这两方面是并存的。第二个特点是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增强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并存。第三个特点是民族之间的联系、交往增多和摩擦矛盾增多并存。一方面是联系、交往增多,另一方面是摩擦和矛盾也在增多。基于民族差别、民族矛盾所产生的民族关系、民族发展问题。中国现阶段的民族问题有四个特点:第一个特点: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第二个特点:民族团结的相对性;第三个特点:民族互助的有限性,互助与竞争的公升性;第四个特点:共同繁荣的初步性。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是在建国以来,甚至是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就开始探索了。也是建国以来逐步的摸索、探索、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的。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党的基本政策。目前我们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民族问题理论,民族政策基本上概括了以下内容:

一、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民族是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问题理论的核心观点。关于民族发展的过程的观点,已经写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政策里。实际上也是有一个过程的,我们党是付了学费才真正地意识到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有自己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不可能强制同化,也不可能消除民族差别。大家共同繁荣发展,五十六个民族团结起来,齐心协力发展和建设和谐的社会。

二、民族问题和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中国共产党提出在社会主义时期,民族问题包括了民族自身的发展,也包括了民族之间、民族与阶级、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这样一些关系。解决民族问题的根本道路是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共同繁荣发展。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民族问题。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要用发展的手段在发展的过程中解决。

三、我国是各民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各民族一律平等。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核心观点是民族平等。共产党把这条也写到了我们的民族政策和法律当中。中国是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五十六个民族不管人口多少,发展程度高低,所有的民族一律平等。在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都是平等的。民族平等在现阶段还受到一些发展因素的制约,但这是我们发展的目标,也是我们发展的方向。

四、民族区域自治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政策。民族区域自治是符合中国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必须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专家提出,落实社会发展观,共同繁荣发展需要重视下面几个问题:第一、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二、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的建设和各类人才的培养。第三、加强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地 反对民族分裂主义,坚定不移地维护祖国的统一和社会政治稳定。第四、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同时注意坚持完善。这是适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制度,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持,而且在发展的过程当中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国家的民族和谐、民族团结才能得到保障。

下载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合集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家(合集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

    中国是一个诗词的国度,中华诗词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 我们吟咏这些诗词,与历史对话。 诵读中华经典,让优秀的民族文化在我......

    德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国家

    德国是典型的银行主导型国家,其银行在金融体系中处于核心位置,而金融市场很不发达。由2001年的统计数据发现,股票市场总市值只占GDP的24%,而银行资产占到GDP的152%。德国的商业银......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洁文化基础的国家(合集五篇)

    中国是一个有着深厚廉洁文化基础的国家。廉洁就是为政清廉,严于律己,不当贪官,就是克己奉公,廉洁自律,勤政为民,就是遵守法纪,干净公事,表里如一,就是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正直坦荡。廉洁......

    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

    法国是欧洲农业最发达的国家。目前法国农业现代化程度很高,农产品不仅能够充分满足本国的需求,而且还能大量出口,是世界上农产品出口量最大的几个国家之一。法国农业的经营方式......

    如何理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如何理解中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工商管理学院 工商管理专业 一班 陈灵欣 10401105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时刻承担着一个大国所应承担的责任。 一 从国际上看 首先,......

    初中地理 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 课件

    美国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现在开始上课,现在大家请看到黑板上的这张图片。 师:同学们,你们从图片中看到了什么,你们不要告诉老师,你们就只看到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哦? 生: 师:是......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

    我国是一个礼仪之邦,而大学生作为社会未来的生产力,如何进入社会后在为人处世方面得心应手,就得学会公共礼仪方面的知识。 就拿我们物理机电工程学院来说。据了解,大部分毕业生......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

    现在的中国是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 有人说,中国人是世界上少数没有信仰的可怕国家之一。今天的中国,最普遍的信仰是权力和财富。所以如今,在大力发展经济,GDP至上的口号的鼓舞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