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定稿)(推荐五篇)

时间:2019-05-13 10:02: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定稿)》。

第一篇: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定稿)

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二十一世纪文化产业将成为世界上最富有活力的重要产业。发达国家和一些新兴工业国家都将文化产业列为支柱产业。我国文化产业在近几年已有突飞猛进的发展,成为推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加快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手段和方式。

一、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

目前,兰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出现快速发展的新局面,文化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结构趋向优化,人才培养和成长出现新气象,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其主要成就表现为:

1.文化机构和文化人员呈较快增长势头。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兰州市纳入文化系统管理的各类文化产业经营单位、摊点共3566家,其中文艺表演团体36家,歌舞娱乐厅497家,网吧430家,音像制品出租零售1276家,印刷业716家,书刊经营网点451家,文物监管物品及工艺美术品经营点160个;资产总额6.7亿元,从业人员2.4万余人,约占全市人口的1.5%;年营业收入10亿多元,约占全市GDP的1.8%左右。文化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亿元。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摘得文化部首批42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的牌子。2008年开始,我市 每年投资600万元,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用于扶持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培育文化市场、打造文艺精品,为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雄厚的物质基础。2006年第二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兰州向外推介文化、旅游项目28个,签订意向性合作项目金额4300多万元,当年文化产业投资新增3120万。总投人2300万元、9800多平方米的兰州文化艺术综合楼建成投入使用。计划总建筑面积36000平方米、估算总投资1.2亿元的兰州剧院整体改造工程正式立项。

2.文化行业已初步形成产业体系。

近年来,我市依托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目前已初步形成了文艺演出、文化娱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文化、印刷、艺术品及文物监管品等文化产业体系,且这些行业都初步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兰州市文化机构的数量占全省的28%,从业人员占全省的43%,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到全省文化产业增加值的51%。2006年全市新农村文化建设方案,确立了以构建“一县两馆”、“一岁一站”、“一村一室”为主要内容的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目标,完成21个试点村文化活动室、1个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基地、10个示范性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总投人200万元。之后,兰州市文物局在全省率先启动第三次文物普查和首次工业遗产调查,完成普查总量一半。实施重大建设项目及旧城改造项目跟踪文物调查与保护,先后对兰州二热电厂等6个建设项目实施现场文物调查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全面启动。出台《兰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方 案》,兰州太平鼓等4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人国家级保护名录,兰州羊皮筏子等6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列人省级保护名录。春节文化庙会成为群众欢度传统佳节的文化大餐,兰州合唱节成为都市“赛歌会”,黄河风情文化周成为盛夏兰州一道亮丽的文化景观,三项大型文化活动演出文艺节目199场,放映电影161场,吸引观众、游客170万人次。市图书馆、博物馆、群艺馆、八办纪念馆、美术馆、画院充分发挥各自职能,面向社会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服务人数达百万人次(包括县区“三馆”)。

3.优势文化产业逐渐崛起。

政府的支持,市场的培育,丰富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使兰州某些文化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发展规模和优势。

(1)文化演艺业硕果累累。市属国有艺术表演团体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仅2006年兰州大剧院两院四团(兰州歌舞团、兰州交响乐团、兰州秦剧团、兰州豫剧团)新创、新排、复排、整理演出剧目17台,演出539场次(其中接待和引迸演出137场),观众76,6万人次,演出收入809万元。在全省新创剧目调演瞥第二届甘肃戏剧红梅奖大奖赛上,舞剧《大梦敦煌》、秦腔《梁宫秘史》(第二本)、豫剧《山月》分获创作特别奖、一等奖;被誉为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剧目的舞剧《大梦敦煌》从2000年首演至今,在国内外共演出500场,票房收入逾5000万元。2008年深圳文博会上,《大梦敦煌》又与澳大利亚演出公司签下3000万元的大单。

(2)文化旅游业蓬勃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兰州旅游业得到 迅速的发展。兰州地处黄河文化、丝路文化、民族文化交汇点,旅游景点、风景名胜独特,是一座新兴的旅游城市,现已基本形成“两山一河一街四区六线”的发展旅游格局,特别是百里黄河风情线的开发建设已成为兰州旅游的一大亮点,被国家旅游局授予“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春节文化庙、黄河风情文化周、兰州水车节、兰州合唱节等活动期间,文艺演出、放映电影、展出书画作品、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吸引了上百万人次的市民和游客享受兰州文化大餐。2007年,全年接待旅游人数达441.53万人,比上年增长 24.72%;实现旅游总收入26.7亿元,同比增长22.25%,占全市GDP的3.73%,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7.4%;全年旅游新开发项目和续建项目共完成14140万元。

(3)报刊出版业出现大发展的局面。兰州日报社从1980年设立,由最初的一份《兰州报》发展到后来的《兰州日报》、《兰州晚报》、《都市天地报》、《中学生导报》、《新世纪小学生报》、兰州新闻网等五报一网,其中《兰州晚报》已成为兰州报业市场上的一个知名品牌,报纸的发行网络已覆盖全省十三个地州市,广告收入位居全省各媒体前列。报纸的质量、品位、公信力和亲和力、影响面都位居全省各报前列。2007年兰州日报社经营收入7846万元,其中《兰州日报》收入达834万元,《兰州晚报》总收入6718万元。兰州的图书出版业发展较快,总体上水平和规模有了很大的提高。2006年4月《读者》杂志发行量突破千万册大关,近年来,《读者》杂志连续获甘肃省和国家期刊奖,是中国高知名度、高学术水平的“双高”期刊,多年来一 直稳居全国9000多种期刊发行量榜首,世界综合类期刊第四,市场占有率达全国期刊总量的三十四分之一,海外发行量已超过50万册,行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7年第4届中国品牌高峰会上,《读者》杂志以36.28亿元的品牌价值连续第4年入选排行榜。

(4)体育产业迅速崛起。近年来经过探索和发展,以体育健身服务、体育竞赛表演、体育用品市场等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据第五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统计,兰州市现有体育场地总数为2730个,其中标准场地2139个(体育系统78个,占3、64%,教育系统1619个,占75、68%,其他系统442个,占20、68%)。全市体育场占地面积573、16万平方米,人均1、88平方米;体育场地面积383、74万平方米,人均1、26平方米。乒乓球室1996个,游泳馆12座,排球馆250个,保龄球馆10座。此外,还有一些台球室、网球场、门球场、羽毛球场、棋牌室等体育设施。目前,我市拥有各类体育组织1000个,开展包括保龄球、棋牌、健美健身、武术、跆拳道、信鸽等国家体育总局规定的体育活动项目以及新兴的波比足球、沙狐球等22个体育项目。近几年体育彩票销售持续增长,2007年,突破2亿大关,销售量达2.0879亿元。体育彩票已成为兰州体育产业发展的强大支柱。同年,全市共举办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和全民健身活动800余项,直接参与人数达200余万人次。

(5)广播电影电视业逐步发展。兰州广播电视业历经2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以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播出、有线网络传输为主业,电影发行放映、电视剧(片)制作、音响发行、技术服务、广告经营等相关 行业配套的多元化行业体系。目前,兰州电视台共开办四个频道、兰州人民广播电台开办3套节目,近两年相继开办了《一把手上电视》、《兰州零距离》、《快乐兰州》等几个名牌栏目,收听收视率不断提高,在省城电视界和广大电视观众中有较大影响。近两年,兰州电视台四个频道在省城10个电视频道中保持60%以上的收视份额。2007年全面启动全市有线电视数子化整体转换,完成6.3万户双向化改造,有线电视数字转换13万户。

4.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近些年,全市文化系统基础设施投资不断增多,重点文化工程四库全书藏书楼竣工并对外开放,省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1482万元,已完工并投入使用。投资1800多万元改扩建了全省一流的金城大剧院;融资3000多万元建成了西北地区第一家五星级的电影院-----东方红影城;投资900多万元改扩建了体育公园;投资2000万元新建了兰州水车博览园;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兰州市文化艺术综合楼;投资100万在省内率先建成了国家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兰州分中心,初步建成全省第一个文化行业信息化管理系统、文化行政管理电子政务平台和“文化兰州”网站。另外在文物管理和保护项目方面,通过修缮或易地重建,使皋兰文庙、鲁土司衙门、五泉书院、兰州八路军办事处纪念馆、白塔、庄严寺、金天观、隍庙、万渊阁、齐天庙等一批文化遗存得到了有效保护。2006年,兰州市在建旅游项目26个,项目计划投资共计4亿元。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大大提升了兰州的城市文化氛围、文化形象和文化品位,为文化产业发展奠定 了良好的基础。

5.文化市场发展势头良好。

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平台,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市文化市场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目前已形成多门类、多层次的发展态势和多元化的投资格局。近两来,兰州文化市场蓬勃发展,已初步形成了包括表演、娱乐、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网络文化、印刷业、文物和艺术品及文物监管品等市场组成的综合市场体系和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开发和建设的格局,呈现出门类齐全、层次多样、繁荣有序的局面,文化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文化市场管理坚持一手抓管理、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先后组织开展了“扫黄打非”集中行动、“集中执法季”行动、“反盗版百日行动”、“娱乐场所专项整治”行动、“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等专项治理。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7000多人(次),出动执法车辆4299台(次门检查出版物集中经营场所385家(次),出版物经营单位、摊点、游商6526家(次),印刷单位1651家(次),网吧1380家(次);查处违法出版物经营单位475家(次),印刷单位8家,网吧66家(次),吊销网吧证照2家;破获各类涉黄、涉非案件103起,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29人,刑事拘留7人。收缴各类非法出版物图书167069册(本);收缴各类非法音像制品477595张(盘),其中:淫秽色情类光盘9916张(盘);收缴伪造包装、装演印刷复制品2940个,侵权商标11100个,违法广告2000张。为引导网络文化市场健康发展,举办了中国兰州首届网吧网管技能大赛;举办文化市场经营人员培训班4期,培训人员300多人次。市 文化稽查队因工作成绩突出,屡破大案要案,被文化部授予全国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单位称号,被省文化厅授予全省文化市场管理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被省“扫黄打非”工作小组授予甘肃省“扫黄打非”先进集体称号,被《中国新闻出版报》等媒体誉。文化市场已成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而且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较好的发展秩序。

6.文化企业日渐发展壮大。

文化企业是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目前,全市共有各类文化企业3000多家,新建立的民营文化企业有70多家。近几年,国有文化企业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壮大,涌现出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公司、兰州市广播电视信息网络公司、兰州报业集团公司等一批有实力的文化企业,逐步实现规模化经营、集团化运作。其中,兰州市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是一家综合性、集团化大型文化企业。拥有电影放映(发行)、演出经纪、文化旅游、音乐、美术培训和考级、健身娱乐、广告代理、音像制品、房地产经营等十多个经营项目,存量优良资产近2亿元。投资3000多万元的东方红影城已建成并投入运营后,文化实业发展总公司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发展势力进一步增强,成为我省文化系统的龙头企业之一,被文化部命名为“国家文化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也是甘肃唯一一家获此殊荣的文化企业。

7.文化体制改革逐步推进。

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以市场为导向,逐步把事业单位中的文化经营性部分分离出去,变成独立自主的文化企业。对市属文化事业 单位进行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试行全员聘用合同制,采取优胜劣汰的方式竞争上岗,分配制度上打破“大锅饭”旧体制,坚持按劳分配和按贡献大小分配原则,并且还实行了各类不同的奖励制度。转换政府职能,理顺政府部门与文化企事业之间的关系,逐步实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采取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调整并引导文化部门的生产经营活动。实行政府引导,行业自律,企事业单位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目前,全市的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和各类报刊都逐渐加快了改革的力度,已组建了6家较大型的企业集团,“核心层”文化产业单位和“相关层”文化单位都全力推进改革,新闻传播、文化体育、文化娱乐、文化品制作和信息文化网络系统都开始按照市场配制资源的方式进行改革,文化体制改革激活了文化生产力要素和文化资源的开发。

二、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近几年,兰州文化产业有了较快发展,但是与全国其他省会城市和西部的一些城市相比,还处于后进阶段,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存在观念、体制、市场、资金、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使兰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不能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因此,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远远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人们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其突出问题是:

1.思想认识不足、发展思路滞后。

长期以来,许多人习惯把文化看作是公益事业,政府出钱办文化并把它当作福利无尝提供给人们来享用。文化开发意识薄弱,文化管 理部门重事业,轻经营的思想和做法仍然存在,即使能意识到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但还停留在“以文补文”的阶段,对文化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缺乏全面深刻的认识,而没有真正意识到文化也是一种宝贵的经济资源。思想观念的落后,必然缺乏总体规划、有效管理和支持力度不足,无法使文化资源充分地得到保护、开发和利用,发展思路与市场需求脱节;另一方面对创意文化认识不足。在发展文化产业中,占统治地位的思路仍是“资源导向型”,往往只在传统的文化资源中找出路,而对现有的文化产品缺乏创意型的策划、包装和市场开拓,其结果是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却未能有效地实现产业化,或产业化程度较低。因而,无法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2.文化资源丰富,但开发水平很低。

兰州文化资源丰富,品位较高,但是由于文化基础设施滞后,资金投入不足,文化资源缺乏有效的整合,资源的开发利用方式落后,因而,文化资源的合理开发水平较低,资源优势尚未向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转化,缺乏特色产品、主导产品和精品名牌。现有的一些文化产品和服务品味不高,管理经营粗放,与其他产业联动少,市场竞争力不强。此外,对外宣传力度不足,推介方式落后。

3.文化人力充足,文化人才短缺。

人才制约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兰州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制约因素。从总体上来讲,兰州人才总量充足,但层次和质量不高、分布不合理、结构不合理、人才浪费和人才流失现象都大量存在。目前,兰州地区从事文化工作的人员5万多人,但高级文化人才和文化专门人 才以及文化管理人才都十分短缺,尤其是熟悉业务、懂经济、善管理、会经营的复合型人才。近几年,兰州高级文化人才比重不足10%。文化专业人才供求矛盾很突出,短缺率达50%以上,文化管理人才更为稀缺,有60%从事文化管理的人员均不是管理的内行,多数是其他部门的改业人员,还有相当多未受过文化基础知识培训的人。总之。兰州文化人才的状况是一方面文化人员过剩,但另一方面文化人才又奇缺。另外,文化人才又大量外流。我市文化教育方面人才的流失在西部居前位。文化人才流出和流入的比约为10:1左右。在文化人才流出增加的情况下,而集聚人才的机制又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可见,兰州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人才危机。此外,兰州文化人才结构和分布均不合理,传统的文化事业型人才相对充裕,人才的知识结构也以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为主,而既有本专业专门知识技能、又具备市场经营能力的人才十分匮乏;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大量集中在省、市条件较好的文化事业单位,而基层文化单位、乡村、文化产业经营部门人才匮乏。这种结构和分布情况极不利于产业的发展。

4.事企分离缓慢,体制性障碍突出。

目前兰州的报刊业、广电业、演艺业等大部分没有摆脱文化事业的隶属关系,多数是“财政供养加市场补充型”体制,基本由政府控制,经营活动只能作为副业。文化企业还缺乏独立发展的生命力,而且事业企业不分的情况还造成国有资产的浪费,形成分配不公、违规占有,也扰乱了市场秩序。兰州文化部门和单位的改革起步晚,进程慢。目前,文化系统的单位大部分还是传统的事业单位,主要靠财政供养。一些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艺术表演团体都有不少生产经营单位和经营人员,但由于体制改革进程慢,资金没有从文化事业中分离出来,仍然存在着企事业混合的现象。另外,许多文化事业单位和文化产业单位行政性管理机构设置重复,部门分割、单位分割、功能分割现象仍然存在。行政管理部门仍然存在过多干预基层文化单位的微观行为。一个文化产业基层单位就有五、六甚至十多家部门争夺利益,争夺管理权,给文化产业的发展造成严重行政性障碍。全省有名的宗教文化阵地和旅游观光单位,存在园林部门、宗教部门、旅游部门、消防部门、文化部门等多头管理,多头检查的现象,对文化产业的发展起不了促进作用,反而形成了重大的障碍和门槛。全市政府办文化的局面还未彻底改变,各级政府仍是各类文化单位的“婆婆”,文化企事业单位对政府的依赖性也很强。这一切表明,体制障碍仍是甘肃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5.经济实力薄弱,文化投入偏低。

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水平也制约着文化产业的发展。兰州市经济增长速度较快,但经济总量仍然偏低。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为732.76亿元,在西北省会城市中虽居第三位,在全国省会城市中居22位。由于经济基础薄弱,财政收入偏低,这就大大限制了经济对文化的支撑力度。政府对文化的投入数量较小,而社会融资的渠道又很不畅通,特别是省外资本、民营资本进入文化产业程度低。资金短缺使文化部门和文化产业领域经常陷入投入不足的困境。基础设施落后,发展缓慢,许多好的文化产业项目因资金短缺不是推迟,就是延期竣工;一 些历史文物和文化活动场所破损严重,维修困难,大大限制了文化企业的生产与服务能力和经营发展水平。可见,经济实力的薄弱是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

6.文化企业规模小,促进产业规模化后劲不足。

虽然兰州文化经营单位的总数在不断增加,但总体上来讲,规模小、层次低、竞争力弱。行业之间交流少,联合少,发展参差不齐,某些领域还存在着垄断经营的现象。兰州的文化企业90%以上都是资产在百万元以下的小型文化企业,千万元以上的中型文化企业仅有5多家,亿元以上的大型文化企业廖廖无几,大部分文化产业企业资产几十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或几万元。广电集团、报业集团、出版集团等都拥有较大的资产,但规模优势并未真正发挥出来。总体上,由于我市文化企业实力薄弱,规模小、层次低,因此向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步伐缓慢,这就影响了文化资源的共享和文化资源的节约,大大降低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水平和质量。

7.文化品牌创新不足,市场开发规模很小。

兰州市已经开发出一批传统的文化品牌,尤其是《读者》杂志已成为誉满全国,走向世界的著名品牌。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豫剧《山月》等舞台艺术品牌也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但总体上兰州的文化意识薄弱,品牌创新不足,但由于形式单一或策划包装不够,市场运作不利,被长期埋没,难成大器,陷入“捧着金饭碗没饭吃”的困境。除了《读者》,《大梦敦煌》外兰州能够在全国知名的文化品牌较少,与兰州有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相比,显得很不协调。兰州 大量的文化产品都是传统产品,缺乏创意,层次比较低,在社会影响、市场占有、审美或收藏价值、科技含量、商业价值、市场竞争力诸方面,都十分缺乏。目前,兰州市文化产品种类繁多,数量成千上万,其中主要有剪纸、雕刻、绘画、刺绣、历史文物复制品等,一旦有好的开发创意,就会显露其可观的价值。由于文化品牌特别是国内名牌太少。因此,文化产品的收入很低,对经济的贡献很小。目前,全市文化产业对经济的贡献率约为1.8%。

三、促进兰州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

兰州文化产业虽然有一定基础,有自身的优势和特点,但总体上相对落后,文化产业有序推进、健康运行的局面尚未形成,因此,兰州文化产业要努力提速、扩容、增效,必须牢牢抓住机遇,采取有力措施,全面促进发展。

1.制定和实施科学的发展规划,建立和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体系。

发展文化产业必须规划先行。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把文化产业发展纳入经济社会的整体布局中,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通盘考虑,整体规划。一是市、县区和有条件的乡镇要分别制定近期和中长期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二是不同部门要分别制定各自领域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特别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演艺、博展、互联网服务、娱乐、艺术培训、文化旅游、体育休闲、文物和艺术品等重点行业制定中长期发展规划。三是制定一些特殊的文化发展规划,如制定西部大开发、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等重大政策条件下的文化发展规划。

实现兰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还必须以完备的政策体系作保障。一方面认真落实中央、省、市已出台的各项文化经济政策,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政策进行整合,对其中不适应产业发展的内容进行清理、修正。对大量的尚处空白的文化产业政策要尽快制定出台。一是文化资源的开发和保护政策。抓好文化资源的抢救和保护,做好各类文化资源的调查、评估、抢救和保护工作,建立和维护良好的文化生态环境。既要打破资源的部门所有、垄断经营、人为限制开发、随意设定市场准入的藩篱,又要防止无序开发、随意开发和破坏文化资源等现象,创造文化资源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的政策环境。二是财政金融政策。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优惠、多元投资、金融信贷、文化基金、财政保障、招商引资等方面的政策,使兰州文化产业发展尽快突破资金瓶颈。三是文化市场公平竞争政策。在国家市场经济政策和保障公平竞争的法律法规基础上,制定更为具体的政策法规,包括市场准入、市场开放、市场待遇、权力限制、市场净化和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政策,为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环境。此外,还要制定出台鼓励民间文化发展的政策、文化人才政策、文化产业开放政策、文化安全政策等,为兰州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较为完备的政策体系。另外,为保证文化产业发展规划的有效实施和文化产业政策的全面落实,必须以法律、法规、制度为保障,保证规划和政策的长期性、一贯性和严肃性。

2、加快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人才辈出的机制。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尤其是需要大批高素质的领导和管理人才和文化专业人才,特别是既有技术又懂经济,会经营的人才,既熟悉文化自身发展规律,有精通市场经济运行规律和法则的人才的复合型人才。以人为本,树立人才意识,重视人才,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培养、使用、保护和引进的一系列有效措施和机制,集聚和培养人才,尽快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文化经营人才队伍、文化专业人才队伍和文化教育科研队伍,使文化产业的发展走上依靠人才、依靠人的素质的科学轨道上来。一是大力培养和造就文化人才。重视人才培养,确立明确的人才培养目标,制定完整的人才培养规划,建立科学有效的人才成长和脱颖而出的体制和机制。为文化人才制定优惠的户籍、待遇、退离、教育、培训政策和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造就文化产业的开发者、创造者和管理者。建立文化产业优秀人才、特殊人才和创新人才的使用与激励机制,特别要培养和吸收创造性人才,设计创意性文化产业,突破资源约束,提升文化产业的竞争力。二是实施聚才工程,积极引进文化人才。以真心求才,以政策揽才,以事业引才,以灵活的机制借才、用才,并且建立文化人才进得来、留得住、用得上的用人机制。鼓励以优质项目、流动岗位吸引优秀人才,大量引进各类急需和短缺的高层次人才和技术带头人参与“文化兰州”建设。彻底打破文化人才单位部门所有、城乡二元的身份地域等界限,创造有效的人才合理流动机制,调剂、补充、交流、重组人才,使一些过剩人才较快的流出,使其寻求新的组合地区和部门,而同时又加快各类短缺人才流入步伐,及时挽救人才危机, 实现人才资源存量、余量、分布和结构的最佳配置,使文化人才资源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和利用。此外,要坚持求其所用,不求其所有的方式,可以采取“筑巢引凤”的方式落户,也可以采取“候鸟”的方式自由来往,还可以一身二任等多种办法使人才向兰州文化产业部门集聚。另外,引进人才要唯才是举,淡化学位、职称和年龄,把实用性放在首位。

3、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产业活力。

一是加速事业与产业分离,尽快实现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体制转型。报刊业、广电业、演艺业、音像图书业等行业要逐步转换机制和身份,由文化事业性质转化为企业化经营的文化企业,条件成熟的可以直接进行股份制改造,变成现代企业。二是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对现有的报刊、广电、演艺、文化旅游、图书发行等资源进行整合,按现代企业的规则组建大型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公司,建立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机制,培育一批有较强实力和竞争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小型的文化企业则可以采取多种形式,逐步向市场化过渡,三是全面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转变政府文化部门的职能,从办文化向管文化的方式转变;从主要依靠行政手段管理转向以法律、经济、行政手段相结合的综合管理,增强宏观调控、指导、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尽快实现政企分开、政事分开、管办分离,对文化产业的管理以经济手段为主、行政手段为辅,给文化企业以充分的自主权,实现文化资源的市场配置,打破地域、行业、主管部门的界线,实现文化资源和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特别要消除多头管理、多头收 费、争夺权力、争夺利益的弊端,消除文化产业和事业发展的行政性障碍。要加速文化企事业单位内部的改革,分别根据企业和事业、公益性与非公益性单位的不同特点,进行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工作制度的改革,以改革添活力、促发展。

4、培育文化资本市场,拓宽文化融资渠道。

资金紧缺,资本市场不发育,融资渠道狭窄,是兰州文化资源开发和文化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要实现兰州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就必须多渠道筹集资金,特别是通过培育资本市场,拓宽融资渠道,突破资金瓶颈, 吸引民间投资、外资、社会赞助、捐赠等拓展兰州文化产业资金渠道,形成多渠道筹集、多主体投入的投资主体多元化机制。一是拓宽资金渠道,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扩大文化对外开放范围,清理各种限制措施,放宽外部资金准入尺度,启动民间投资市场,全方位激活文化资本。加大争取其他各类资金的力度。要继续争取财政资金的支持,特别抓住国家继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振兴老工业基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对西部的支持,获取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文化人才培训等方面的资金;还要争取文化扶贫资金,国内外的慈善资金,各种社会捐赠,试行彩票集资等发展兰州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二是开展各种形式的资金运作,培育文化资本市场。组建文化企业集团,形成上市公司,筹集了大量资金。重点文化工程建设,可有控制地发行地方政府债券,也可试行彩票集资方式。组建市级文化商业银行,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信贷支持。建立文化投资基金,启动文化产业发展,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信用担保。发展 文化产业拆借市场,一些有过剩资本的文化企业或非文化企业可以把一部分资本和资金转借给文化企业,以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缓解一些文化企业的资金困难。扩大文化领域的招商引资。提供优惠的政策环境,吸引国内外资本进入兰州文化产业。也可引导非文化经济实体介入文化产业,开展混业经营。

5、优化文化发展环境,规范文化发展市场。

兰州文化发展环境建设既有自然条件、城市基础设施、市场建设等硬环境方面的缺陷,又有政策不配套、体制不完善、管理不科学、市场不规范、人的文化素质不高等软环境方面的困扰。一是优化自然生态环境,继续推动退耕还林、绿化美化、生态保护、环境治理,大力加强交通、通讯、供水、供气、供暖及各类生活设施等基础建设,另外抓紧政策、体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软环境建设。制定优惠文化政策,健全和完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制度,形成良好的文化产业发展服务体系。二是建设和规范文化市场体系,优化市场环境。严格执行国家文化产业政策,在市场准入、市场运作、利益获取、税费负担方面,为不同的竞争主体提供平等的条件。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建立依法经营、违法必究、公平交易、诚实守信的市场秩序,创造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竞争环境。要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要严厉打击盗版、非法出版、非法营销等不法活动,扫除“黄、赌、毒”,确保文化市场的繁荣和健康有序地发展。三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新作品、新艺术、新技术手段和各类新的文化品牌上,按知识产权保护和使用的法律,进入市场交易和产权保护服务范围。6.实施品牌战略,着力打造优秀文化品牌。

一是积极挖掘、整合兰州文化资源,推进文化精品战略。开发的触角要涉及报刊、广电、互联网、演艺、音乐、图书、博展、旅游、体育、休闲娱乐、音像、民俗风情、影视、工艺品收藏制造、书画、餐饮、服饰、文学艺术等广大领域,挖掘和打造有价值的品牌。重视无形文化品牌的打造。要花大力气打造一批国内外知名的、有影响力的演艺、会展、节庆、民俗文化活动品牌。二是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特别是要增加产品的科技含量,打造文化精品。三是突出重点,突出特色,打造优势文化品牌。抓住兰州的历史和地域特点,重点开发与黄河文化、丝绸之路历史文化、西北少数民族风情、文物精品和文化典籍、西北山水名城等方面相关的文化品牌。开发与工业文化、高科技文化、现代商业文化相关的产品和品牌。对业已形成的优势文化产品进行再开发、深加工,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读者》的综合开发。对兰州地区已有优势和具备开发潜力的兰州太平鼓、丝绸之路音乐舞蹈、黄河风情线旅游等,加大扶持力度,尽快形成产业优势。

7、扩大对外开放,实施“走出去”战略。

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同时也带动了文化产业的全球化。兰州文化产业要逐步适应这一趋势,全面扩大对外开放,在吸收国内外文化产业进入的同时,兰州的文化活动和文化产品也应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实施“走出去”战略。一是面向世界,拓展对外交流渠道,加强与国外的文化交流和合作,放眼世界,广采博取,使兰州的文化产业走向国际化。引进高科技研发、高水平管理人才,特别是在文化创意、影视 传媒、数字技术、现代文化工艺品制作等领域的国际优秀人才。同时将兰州的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特别是知名的文化品牌推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设计文化招商项目,大量吸收国际资本,要组建企业集团和大公司,创造条件同国外文化企业交流与竞争。既吸收国外的文化珍品来兰,也将兰州和甘肃的文物精品出境巡展,获取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二是面向全国,积极开展省际、市际间的文化交流。将兰州的优秀文化产品介绍到全国各地,占领国内文化市场,以文化为媒,促进兰州文化企业与国内各地区文化企业的交流和合作。

8、转变落后观念,促进文化创意产业开发和设计。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强劲动力。兰州的创意型文化产业,应当根据市场需求,汲取国内外创意文化的经验,结合自身条件,多方面探索、推进。一是全方位介入创意型文化产业的开发,主要包括有特色的微缩景观、主题公园、标志性建筑、航天科技展示、动漫产业、网络游戏、博展活动、工艺品创作、大型文体活动或休闲园地及设施。二是立志创造,推陈出新。兰州现有的传统文化产品往往蕴含着巨大的经济和社会价值,对此,应当用新的文化价值观、新的营销理念,配以新技术、高技术的武装,进行全面的策划、包装、改造、升级,点石成金,推陈出新。

执笔人:李俊霞 张永东

第二篇:大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近段时间,在发展大文化产业课题调研中,我们与市直有关部门进行了座谈,实地考察了中心城区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环境,并到长沙学习取经。在此基础上,思考大文化产业的发展,并提出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要借鉴创“三城”、办农运会的经验与作法,才能有效地推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

在大文化范畴内,我市中心城区的体育、教育、广电、报业相对发展较快,在省内兄弟城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在中部设区市城市中也屈指可数。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市的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相对落后。但发展旅游休闲、文化娱乐产业又不是旅游和文化两个专业部门能够抓得起、做得好的事情。现在市里的一般工作方法是上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我们感到这种非常设的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机构,要发展大文化产业很难真刀实枪地抓得起和做得好。回顾前几年创“三城”、办农运,之所以能够大见成效,是因为政府集中了必要的人力、财力、物力,特别是有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抓,有一个强有力的机构集中抓,有一支精干得力的队伍专门抓。因此,要想中心城区大文化产业三年见成效,五年大发展,就必须借鉴创“三城”、办农运的经验,弘扬“××精神”,建立市区两级联动的工作机制,创新大文化产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二、要整合部门行政资源,变分而治之、各自为战为统一管理、协同作战

目前,我市的文化旅游资源由众多的部门分而治之:旅游局管理旅游宣传促销、星级饭店评审、旅行社业务指导;文化局管理演出团体、群艺馆、图书馆、博物馆和重点历史古迹;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管理辖区内的规划建设;民宗局管理宗教事务和重点寺庙;林业局管理森林公园;城管局管理市区各公园。旅游局、文化局、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都是正处级建制,但有的或人少事多,或人多事少,或事多钱少,或钱少人少,很难开创工作新局面。大家都普遍感到,××不缺旅游资源,但缺文化包装,缺宣传、促销手段与能力。要在旅游上进行突破,必须用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但现在旅游局人手少,没有能力顾及;文化局和文联有人手,却没有这方面的硬任务;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独立作战,筹划规划建设方面的事情。我们觉得,可以重新洗牌,将文化、文联、旅游、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行政资源进行整合,统一领导、统一人员、统一经费、统一调度、统一管理,对外可以保留旅游局、文化局和文联的牌子。这样,就可以让“文化包装生态,给生态注入文化”和“文化包装旅游,给旅游注入文化”成为硬任务;市直文化、艺术单位的所有创作演出人员的主要任务,都应当围绕旅游生态环境的包装和休闲娱乐文化的发展,来从事创作、宣传、演出、展示;广电、报业传媒要大力支持配合,为大文化产业发展宣传造势;市外宣工作的重点也应以宣传推介我市的旅游文化资源和生态休闲度假优势为主。只有这样,才能克服我市难出巨资到央视和海内外媒体广告促销的尴尬,且能全面提升我市禅宗文化、农耕文化、生态文化、红色文化、旅游文化的品位和名气。

三、要着眼于提高城市文化品味,在新一轮城市开发建设中,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

随着新行政中心筹建工作的展开,中心城区重点向北拓展已成为定势。但如何才能把城北人气带旺?如果仅靠超市一类的商贸带动,就成不了气候、上不了档次。理想的办法是要以文化娱乐休闲带动,这就需要预留发展大文化产业的足够空间。几年前市里曾在袁山西南规划过近300亩的文化园区,但以后有了变更。纵观××中心城区近代现代的建设,还没有新出现像××台、古天文台、大成殿这样的传世之作。现体育中心建筑群,尽管目前在省内一流,在国内地市级也数得上,但限于都是现代钢架混凝土建筑物,使用寿命最多也只有100年。庐山号称万国建筑博览园,但庐山的旧建筑中,体量最大,档次最高的至今仍是上世纪30年代建成的庐山大厦、博物馆、图书馆和庐山剧院等几幢标志性建筑。因此,我们认为在行政中心和市政广场南边,应当规划一个比较大的文化中心广场(园区),预留大剧院(市会议中心)、图书馆、博物馆等几大标志性建筑的地盘。可以用市场运作的办法,先行建设文化广场周边的娱乐休闲设施。在资金紧缺时,几大标志性建筑不宜仓促上马,避免建成经不起时间检验的低档建筑物,避免为后人留下骂名。如果将来能够在文化广场建成几幢高标准的标志性建筑物,成为××中心城市的传世之作,这对改善中心城区的文化生态,提升城市的文化品味具有历史意义。

第三篇:兰州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兰州市奶牛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梁剑平九三学社兰州市副主委

纵观世界农业发展的态势,发达国家在以植物农业为主,向以动物农业为主阶段转变过程中,奶业起到了骨干带头作用,“一杯奶强壮一个民族,一头奶牛富裕一个家庭,一个奶产业振兴一方经济”的论点已被越来越多的国人所认同。牛奶是兼有营养和保健双重功能的食品,不仅关系到当代人的健康长寿,而且关系到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身体健康和智力发展,奶业发展的水平是反映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显著标志,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质量是否切实提高的具体体现,因此积极发展奶产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兰州市奶产业现状

兰州专业化奶牛业发展已有60多年的历史。全市奶牛养殖从几十头,发展到今天的13000多头,分布在全市的三县五区,主要集中在城关,七里河,西固,榆中,永登五县(区)。据统计,2002年全市牛奶产值7843万元,占全市畜牧业总产值的1.52%,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0.27%。2002年全市牛奶总产量由1978年的4338吨增加到39216吨,年均递增达

9.6%,人均牛奶占有量由1978年的2.1公斤增加到13.11公斤。近几年,奶业发展速度较快,奶牛由1999年的7700头发展到2002年的13000多头,年均增长19.1%,奶产量由26873吨,增加到39216吨,年均增长13.4%,城市居民人均消费量由21.17千克增加到28.70千克。

随着全市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牛奶总产量和商品率的大幅度增加,乳品加工业得到发展。1995年兰州雪鸽乳品厂,1997年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和2001年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建设,使兰州市奶业步入新的发展阶段。自1982年起,兰州市乳品加工企业数量从1家,增加到2002年的25家,主要有兰州乳品厂,兰州好为尔生物科技股份公司,兰州庄园乳业有限公司,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兰州奶牛繁殖总场,兰州盛福乳业有限责任公司,兰州市畜牧兽医研究所实验奶牛场,兰州军区司令部副食品基地养殖场,甘肃仁和大草原生物乳业有限公司,兰州雨琦乳品有限责任公司等25家乳品加工企业,生产产品涉及鲜奶,酸奶,乳酸饮料和奶粉四大类,几十个品种。

以七里河区为例,2012年5月,在七里河区政府的扶持下,晏家坪村自筹资金471.6万元,争取国家补助扶持资金500万元,兴建占地面积近300亩,新建养殖规模3000头的奶牛养殖示范基地。另外,兰州雪顿生物乳业有限公司与七里河区合作,加强了奶源基地建

设。西果园镇是一个养奶牛大镇,目前有奶牛存栏2048头,年产鲜奶686万公斤,奶牛产值达到1029万元。

二、兰州市奶产业存在问题

1.受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

首先是受饮食结构和消费习惯的影响,经济收入虽然也影响乳品的消费,但更多的还是营养观念和饮食习惯的影响,使兰卅I市人均奶类消费水平低,并有明显的城乡差距。2002年全市人均乳品消费13.11公斤,是北京市人均消费的三分之一,而全市农村居民乳品消费水平极低,农村居民人均消费量仅1.2公斤,人均消费水平不到城镇居民的5%。多数农村至今仍是乳品消费的空白区,这是影响13兰州市乳品消费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2.基地建设重视不够

基地建设重视不够,饲料种植面积小,养殖基地少,养殖积极性不高,科技投入不足,良种繁育水平低,致使奶牛资源不足,整体奶牛单产低,牛奶总产量不高。兰州市有规模的国营、集体、股份和民营奶牛养殖企业共28家,存栏奶牛数占全市的近60%,其余均属生产规模较小,经营管理粗放的小型养殖场、奶牛养殖专业户和养殖农户。2002年全市奶牛存栏13000头,牛奶总产量39216吨,仅是呼和浩特市的10.6%和16.8%。生产经营整体生产水平不高,奶牛单产水平较低。存栏成母牛年平均单产4500公斤左右,制约了全市原料奶总产量的增长。

3.乳品加工企业过多

近年来,市域内乳品加工企业增至多达25家,隶属关系复杂。有省、市、区、个体、部队和厂矿企业,国有、集体、民营等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大部分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加工能力低,产品质量不稳定,品牌杂乱或没有,品种单一;部分养殖企业和养殖专业户也搞起小规模乳品加工,形成自产、自加、自销一体化经营;许多企业设备简陋并不具备生产和加工条件,甚至连质量都很难保证,而且卫生条件根本达不到生产标准,属作坊式加工企业。全市25家乳品加工企业同处理鲜奶80吨左右。部分国有乳品加工企业由于企业在设备、技术、品种和包装等方面比较落后和单一。也制约了奶业的发展。

4.质量制约奶业发展

目前,全市牛奶生产中70%是手工挤奶,且日益增多的个体奶牛养殖户不注意奶牛疫病防治,原料奶细菌超标、抗生素含量过高等问题,生产的牛奶无法满足生产优质液态奶需要,特别是“UHT”(超高温灭菌)奶的需要,制约着乳品加工业的发展和乳品质量的提高,加之部分乳品企业加工设备陈旧,工艺落后等原因,造成乳品质量低,使消费者对乳品质量产生不信任感,从而影响到整个乳品的消费。在城郊部分地区“铃铛奶”还在销售。

三、兰州市奶产业发展前景

1.全市人口300多万,庞大的人群将成为潜在的乳制品消费市场,人均消费量在由5.5公斤基础上每人增加1公斤,就增加了300万公斤的消费量,若达到世界平均水平100公斤,可想其潜力是多么大。

2.奶牛是饲料转化率最高的动物,农副产品资源丰富而且劳力资源充足,牛奶又是营养安全的保健性食品,可强壮中华民族身体素质,因此,养奶牛、喝牛奶是我们的必然选择。

3.奶牛单产增幅空间大,目前的养殖水平,只要搞好品种改良,加强饲养管理,科学防病治病等,完全可以提高奶牛的单产和牛奶品质,与发达国家水平相比仍有5000公斤的单产增幅空间。

四、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

(一)发展思路

今后一个时期我市奶牛产业的发展思路是:立足我市区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以秸秆利用为基础,良种推广为前提,科技培训为支撑,农户饲养为保障,规模经营为重点,小区建设为核心,鲜奶质量为关键,提高效益为目标,以奶牛产业化为切入点,坚持质、量并重的原则,大力培育乳品加工龙头企业,建好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利益共同体,共同努力把我市奶牛产业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力争经过五年的努力,使人均饮用奶达到10公斤以上,为增加人民体质,振兴兰州及七里河经济作出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对策

1.抓宣传,提高认识。我国是严重缺奶的国家,兰州及七里河差距更大,主要制约因素是对发展奶牛产业的意义认识不足,对饮用奶制品增强人民体质,提高民族素质重要性缺乏了解,因此,必须大力宣传,尽快提高对发展奶牛产业重要意义的认知度。

奶牛产业是朝阳产业,转化率高、成本低、营养丰富,而且资源丰富,市场潜力巨大,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解决“三农”问题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重要措施,要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奶制品销售网络和奶协的广大会员特别要抓住每年5月20日的牛奶日,组成专门宣传队伍,深入中心城区,各种休闲娱乐场所、托儿所、幼儿园、老年公寓举办报告会,专题讲座进行宣传,使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形成大力发展奶牛产业、饮用奶制品的共识,从而把奶牛产业作为农区的支柱产业做大做强。

2.抓科技、提高奶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针对奶牛产业现实存在的问题,突出做好以下

几个方面:

(1)千方百计推广牧草种植和玉米杆青贮。采取重点突破,逐步普及,坚决做好。2斤青贮饲料,1.5斤苜蓿可以分别转化1斤牛奶,这样的高转化率为什么推广不开?关键是认识不到位,怕麻烦,科技意识薄弱。要加强宣传,提高认识,切实搞好服务,把此项工作搞好。

(2)建议畜牧行政主管部门引进和推广奶牛良种,充分发挥奶牛良种冻精补贴作用,以尽快提高奶牛的群体质量。要建立专门的奶牛交易市场,进行规范化管理,杜绝投机商以次充好,劣质奶牛充良种的坑害奶农的事件发生。

(3)开展以乳房炎、子宫炎、不孕症、结核病为主的防病治病工作。奶牛的生产资料供应方面,建议药检、饲料主管部门搞好兽药、饲料等的市场整顿,确保用药、用料的安全有效。

(4)乳品加工企业要在不断提高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树立超前意识,加大科研投入,招揽科技人才,研发牛奶的新品种如凝固型酸奶、酸奶片、酸奶小食品、低乳糖奶、黄油、奶酪等,加快产品的升级换代,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确保企业立足于不败之地。

3.抓改革,积极推进奶牛业的产业化。

奶牛产业化的内涵就是“种草养防产加销管”的一体化,即奶牛繁育良种化,草料生产机械化,饲养管理规范化,疫病防治制度化,乳品加工标准化,销售产品品牌化、生产规模化,管理模式合作化。

第四篇: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庆阳民俗文化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文化是一方土地的血脉和灵魂,文化竞争力是构成区域综合实力的重要因素,民间文化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母体,在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长河中,这个“生产者的艺术”,孕育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成长,滋养着一代又一代国民的心灵和精神,培育者色彩迥异的民族性格。甘肃庆阳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其历史悠久,民俗文化底蕴浑厚,远在20万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人文始祖轩辕黄帝曾与中医鼻祖岐伯在此论医,有《黄帝内经》行世,形成岐黄之术的源头。周先祖不窋、鞠陶、公刘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化的先河。举世瞩目的“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化石,发掘于境内的马莲河流域。标志着中国旧石器时代古肇始的华夏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庆阳市华池县赵家岔。开凿于北魏时期的北石窟寺为甘肃四大石窟之

一。庆阳历代名人辈出,东汉思想家王符、西晋学者傅玄和明朝“前七子”李梦阳等,在中国思想史、文学史上都有重要影响。其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孕育了绚丽多彩、形式多样的民间文化艺术。香包是庆阳民俗文化产品的代表,是上溯文化源头、下植民俗沃土而绽开的奇葩,古老、神秘、怪异、精致,充满了人类的良好愿望,有物必有图、有图必吉祥,纳祥祈福、消灾避邪、祛疾保平安是其永久的主题。

【关键词】:民俗文化香包文化产业文化艺术艺术市场

[键入文字]

作者简介:郭婷女(1988—)甘肃庆阳人陇东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08级经济2班

第五篇:XX市文化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文化产业的含义及范围

根据《国家统计局关于印发〈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通知》(国统字[2004]24号)的口径,文化产业是指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娱乐产品和服务的活动,以及与这些活动有关联的活动的集合。其范围包括:

1、为社会公众提供实物形态的文化产品和娱乐产品的活动,如书籍、报纸、杂志、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游戏软件等的出版、制作、发行。

2、为社会公众提供可参与和选择的文化服务和休闲娱乐服务,如广播电视、电影、文艺表演、博物馆展览、网络、旅游休闲服务等。

3、从事文化管理和研究等服务,如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图书馆服务、档案馆服务、文化研究、文化社会团体活动等。

4、提供文化、娱乐产品所必需的设备、材料的生产和销售,如印刷设备、影碟机、音响设备、文具、玩具、纸张、磁带、光盘等生产经营活动。

5、提供文化、娱乐服务所必需的设备、用品的生产和销售活动,如广播电视设备、电影设备、电视机、收录机、乐器、游戏器材的生产经营活动。

6、与文化、娱乐有关的其他活动,如工艺美术、设计、广告等活动。

二、XX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令人欣喜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入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发展与繁荣”。根据“十六大”精神,XX市委、市政府结合实际,把发展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作为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举措,积极培育文化市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显示,XX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共有759个,其中从事文化服务的有359个,包括新闻服务的2个,出版发行及版权服务的47个,广播电视电影服务业49个,文化艺术服务的166个,网络文化服务的1个,体育文化休闲娱乐业66个,其他文化服务业28个;从事相关文化产业的法人单位有400个,其中文化用品制造业4个,从事文化乐器制造的3个、玩具制造的5个、工艺美术制造的35个、印刷专用设备制造的6个、摄影扩印服务的8个、通讯及广播电视调设备批发的77个、家用电器零售的57个;从业人员共23107人。文化产业个体户共1640户,从业人员3674人。由此可见,XX市文化产业发展已经升级,达到了新的水平。

经济运行方面,2004年XX市从事文化及相关文化服务的经营性法人单位492个,为该行业单位的64.8%;非经营性单位仅为35.2%,表明了XX市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已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移。其次,这些经营性单位拥有资产158816.8万元,年经营性收入222768.9万元;文化产业个体户拥有资产共10419万元,实现经营性收入10732万元。这说明该行业已具备相当不错的业务能力。尤其是个体户获利能力表现突出,年人均获利0.859万元,排在15个行业中的第五位。

三、XX市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从业的单位和人员较少。2004年XX市全市从事文化及相关产业的法人单位只有759个,占法人单位总数的4.6%,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数的2.4%;文化产业个体户1640户,占个体户总户数的1.2%,从业人员占总数的0.5%。

(二)结构尚欠合理。在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和个体户中,从事新闻、书报刊、电影制作和文艺表演的单位25个,占总数的3.3%;从事文化产品销售的169家,占总数的22.3%;从事其他服务的565家,为总数的74.4%。这反映XX市文化艺术生产不活跃,文化产业发展缺乏原创性。

(三)经营状况低于全市平均水平。2004年,XX市经营性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单位年平均经营性收入为293.5万元,较XX市行业平均水平低71.2万元;且整个行业的年营业收入只占全市总额的3.7%,显然文化及相关产业单位获利能力较其他行业偏低。少数单位处于停产状态,部分企业亏损严重。

(四)对GDp的增长贡献不突出。根据经济普查相关资料测算,2004年XX市文化及相关文化产业增加值55937万元,仅占当年XX市GDp的4.1%,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

四、影响因素及对策

2004年经济普查数据表明,XX市文化产业已经快速起步,但仍处于低水平发展阶段。其影响因素主要有:

一是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滞后。目前,XX市公共文化事业单位如表演团体、艺术表演场所、图书馆、烈士陵园、纪念馆、博物馆等文化服务场所只有37个,这对于拥有近719万人口的大市,数量太少,特别是乡镇基层文化站、村及文化活动室建设不齐不全,导致文化产业的发展缺乏支撑载体。

二是文化市场发育不正常。受体制和机制影响,XX市现有的规模较大的文化产业机构基本上属于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而缺乏具有一定规模,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民营文化“龙头企业”。

三是居民收入水平对文化消费形成一定制约。据调查,2004年XX市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7957.68元,在消费性支出中用于文化及相关消费约占 14.52 %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4567元,在生活消费性支出中用于文化及相关消费约占7.5 %。

四是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尚未形成。XX市委、市政府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思路提出后,各地根据资源优势确立了各自的支柱产业,但多数把重点放在了能源、矿产以及其他基础较好的容易见效益的产业上,对培育民族文化产业深远意义认识不够,政策措施落实不到位,未能形成发展文化产业的良好氛围。因此特提出以下对策:

(一)深化认识,树立文化创新发展的观念。当今社会,知识与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强劲,构成了“经济文化”或“文化经济”的新经济形态,未来文化与经济必然合二为一,文化就是经济,经济就是文化。文化作为软国力,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江泽民同志曾经指出:“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就我市而言,地方综合实力的增强,不仅要体现经济的增长上,还应体现在文化的发展上。而文化上的竞争终究归于文化创新上的竞争。因此,要繁荣XX市文化产业,最根本的办法就是要多创作出具有知识产权的优秀作品和音视产品。只有如此,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才能使文化产业成为我市的经济支柱产业。

(二)增加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XX市各级政府应对XX市文化设施进行规划,确立优先发展目标和重点发展领域,并加大对这些目标和领域的资金投入力度,建设好各类公益性文化设施,形成覆盖XX市的文化设施网络。一是以市区和县城为中心,搞好博物馆、图书馆、影剧院、体育场馆、活动中心、会展中心等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市区和县城的文化辐射功能。二是加强农村乡村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实现乡乡有文化站、村村有活动室,同时要充实乡村文化站、活动室的文化设施,为丰富居民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供阵地。

(三)发挥资源优势,打造文化品牌。着力解决XX市历史文化资源、民族文化资源和旅游文化资源丰富,而文化产品缺乏的矛盾。搞好规划,确立重点,在打造文化品牌上下功夫。一是注重对传统文化产品的挖掘和保护,保持其原始生态性。二是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融和,大力发展文化用品加工制造业,开发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文化用品和旅游纪念品,并形成产业化经营。三是实施“走出去,引进来”并举的战略,通过各种推介、洽谈会等形式,加强对XX市文化产品的宣传和营销,提高文化产业的整体经济实力。

(四)深化体制改革,打造文化发展平台。一是转变政府管理职能,建立新的文化管理体制。实现政府从“办”文化向“管”文化转变,由直接管理向间接管理转变,通过“服务、咨询、监督、协调”等方式把文化市场的管理纳入规范化、法制化轨道。二是按照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原则,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的企业化改造,使之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通过调整、合并、转制等方式合理配置文化资源,改变文化单位设置分散、服务单一的状况,发挥文化单位在区域经济和社会公益事业中的作用。三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资渠道,鼓励民间资本进入文化产业。要改变依靠单一的财政投入和文化企业自身积累扩大再生产的方式,运用投资控股、金融信贷、资本市场融资等手段,加快建立文化产业基金组织、文化投资公司和资本市场融资等多元投资主体。要撤除文化市场壁垒,优化民营文化企业发展环境,为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宽广的平台,激发民营企业公平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的热情。引导和鼓励民营企业参与国有文化单位改革,培育一批民营文化龙头企业、民营高新文化企业,增强文化市场活力。四是理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关系,促进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联动发展。在新形势下,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已成为驱动文化建设的两个轮子,相互促进,不可偏废,形成文化事业带动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产业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支撑的局面。

(五)加强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发展文化产业和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关键,这也是文化竞争力的核心所在。XX市发展文化产业的一项重要基础工作,就是人才队伍的培养。一方面要积极发现和保护民间文化艺人,发挥他们在传承民间文化艺术领域中的作用;要培养和引进文艺名家、文化研发人员,鼓励他们多出原创性作品,提高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要大力培养文化经营管理人员、文化企业家、传媒家等各类文化人才,促进文化产品的传播,为加快我市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下载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定稿)(推荐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兰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最后定稿)(推荐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精选合集)

    发展湖北文化产业对策研究武汉理工大学课题组(王威孚、柯育芳;柯育芳执笔)一、 湖北文化产业发展的环境对策根据我省文化产业发展的状况和特点,我们认为,要发展壮大我省的文化产......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林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此文系本人代写,稿费未付,携稿潜逃,强烈谴责欺骗行为,必有恶报应 【摘要】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由于多种因素的影......

    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题目:农村信用合作社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要】 农村信用社是我国众多金融机构中发展历史较长、机构网点较多、服务面积较广、具有鲜明特色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对农村信......

    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

    水利发展研究现状及对策摘要介绍了水利发展的研究现状,探讨了水利发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以为今后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水利发展研究;现状;问题;对策水利发......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四、发展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的建议性对策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发展文化产业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

    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合肥市包河区道路绿化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摘要 城市道路绿地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减少交通污染,改善道路环境。城市道路绿化是城市的橱窗,向人们展示一个城市的......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摘 要:文章从八个方面对青岛市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绿色建筑及可持续发展理论对青岛市建筑业的发展提出相关对策,可为解决目前建筑......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cn 青岛建筑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作者:刘福智 来源:《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年第11期 [摘 要]文章从八个方面对青岛市建筑业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依据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