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x镇农业典型完成情况
xx镇农业典型完成情况
一、规范运营五个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xx镇党委政府以规范发展为根本,着力抓好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不继完善农民合作社资产和财务管理、民主理财、二次利润返还等项制度,切实维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一)、xx镇金龙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情况
1、基本情况。xx镇金龙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位于鲁民村,创建于2008年11月,正式组建于2009年12月,由现任理事长郭启龙带头组建。合作社现有社员8户,耕地面积1244亩。注册资金100万元,固定资产486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有占地680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其中:办公室面积5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其中加工车间600平方米,库房1400平方米,加工机械全部采用电脑控制。
合作社有专、兼职管理人员17人,其中理事会7人,监事会5人,技术人员1人,会计1人,出纳1人,微机管理员1人,保管员1人。
合作社以种植无公害水稻为主,兼营其它经济作物。产出的有机米具有安全、无公害、无药物残留及食味特优的特点。从育苗到产品上市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产品执行标准:GB/T19630—2005进行操作。并于2011年取得了国家有机米质量认证,以“鑫龙源”牌有机米的品牌上市销售。
2、合作社运营机制。合作社的8户成员在2009年一次性从农民买断面积1000亩,承包期限到二轮承包末计17年,承包价格350每亩,先行支付3年承包费用,三年后的承包价格随行就市。这些土地全部实行旱改水,种植有机稻。共投入304.04万元,其中承包地支出130.62万元,打井通电及平整地支出183.42万元.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股份制核算方式运营,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合作社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耕地、统一品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配。3、2011年收益情况。2011年共产有机米548吨,以28元/㎏的价格销往广州、东莞、北京的大型超市,共计767.2万元。扣除有机稻种植成本每亩2444元计304.04万元.有机米包装费12元/㎏,计328.8万元.2011年有机水稻盈余134.96万元.经理事会讨论决定拿出盈余部分的20%即27万元作为公积金,留作下年扩大再生产及风险基金;拿出8%作为公益金即10.7万元作为以后的福利基金.这两面三刀项基金全部存入股东的账户上.其余97.26万元则按8户均摊年终进行了股东分红.4、2012年的运行情况。
(1)、生产情况。1244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以龙粳25、29为主栽品种,全部使用农家肥,使用权水源是享誉全国的五大连池地下水系资源,通过渠道增温流入稻田。全部采用人工除草,深耕细作。现在有机稻已完成插秧.预计总产764.4公斤。
(2)、切实加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一是成员的组织管理。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取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采用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成员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二是合作社的章程管理。合作社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出纳员岗位责任制、学习培训制度及保管员责任制度等一整套的监督制约机制。遇到重大事项及时召开理事会,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三是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合作社在信用社开设了独立的账户,实行单独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分配,对成员实行30%的盈余返还,并接受监事人的监督,定期向会员报告,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3)、强化市场化运作、将品牌作强作大。合作社把市场营销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多方联系,积极参加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提高“鑫龙源”牌大米的知名度,以订单来壮大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在北京建立了销售网站,在哈尔滨设立了经销处。通过不懈的努力,已同宁波客商签订了120吨的购销合同、同北京客商签订了12吨的购销合同,并将销售价格提高到了60元/㎏。预计销售“鑫龙源”牌大米360吨,产值2000万元。
(4)、继续提高生产加工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内再投资300万元建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新上一套加工设备。将加工能力由日加工60吨提高到150吨,同时也提高了米的精细度。
(5)、延长生产链条,增加有机项目。合作社计划种植反季节有机蔬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初步计划建大棚1000平方米。今后还要增加其它有机农作物的种植,不断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
(二)、xx镇鲁民村粉条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鲁民村供销马铃薯粉条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9年10月,刘广喜任理事长,合作社注册资金120万元,入社农户26户,资产总额802万元。合作社总部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厂房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现有马铃薯及其制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加盟网点150个,粉条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成品库3300平方米,2011年加工销售马铃薯产品6000吨,实现产值3800万元,利润200万元。2、2012年运营情况。合作社在运营的过程中,一是健全机制,规范运营。建立了组织机构,健全了规章制度,制定了相关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代表大会,细化了财务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为合作社的规范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提升质量,严把标准。
(1)重点是应用新设备。现有四个合作社成员准备投资140万元更新设备,取缔明矾带来的危害,并将加工能力由日生8000斤干粉提高到2万斤。这种方法可节约生产时间,由原来的早3点至晚12点缩短到早6点至晚8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劳动力由原来的男9人降到男2人、女3人,每是可节约人员工资1000元,降低了生产成本。
(2)开发新品种,实现精包装。在原有的6个品种基础上增加到8个,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求,从而拉动了市场,促进了销售。同时在有机上作文章,进行初步的尝试。今年合作社种植了有机马铃薯300亩,并与同心乡签订了300亩的有机马铃薯的加工合同。三是打造品牌,抢占市场。经过合作社近两年度来的不懈努力,“鲁民”牌薯产品再次以全新的风范走到了省外,走进了超市。四是创新机制,畅通销路。在经营模式上,该社采用“二分七统”的经营方式。2011年二次分配每户分到2000—3000元的分红。从而使利益分配公平了,社员收入提高了。五是吸纳更多的加工业户加入合作社,将合作社成员增加到30户,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
(3)、2012年预计可加工鲜薯8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
(三)、xx镇鲁民村玉丰玉米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xx镇鲁民村玉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筹建于2011年10月,正式组建于2011年12月,由刘广臣任理事长。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4户,耕地面积4700亩。注册资金300万元,固定资产70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合作社全部种植哲单37玉米。该合作社由鲁民村刘广臣和其他三位农民以合作社形式组成,由股东出资,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承包期至二轮土地承包期末。
2、运营情况。(1)、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耕地、统一品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的经营模式。其中1400亩采用大垄双行通透、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足肥密植、节水增粮灌溉和大型机械耕作等多种技术组装措施,实现了农艺、农机、水利的有机结合;3300亩采用起垄连片种植。现在苗已出齐。
(2)今春利用国家节水增粮项目,新增大型机电井9眼,中型机电井3眼,小型机电井5眼,安装了大时针式喷灌7套、卷盘式喷灌3套,走流泵5套,充分满足了用水需要。计划玉米亩产800公斤。预计总收入70万元。
(3)对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一是规范工商登记。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服务场所,挂有合作社的牌匾。二是规范章程制度。要有符合本社特点的规范的章程。三是规范组织机构。根据需要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监事会、理事会每年都要召开2次以上,并有会议记录。四是规范民主管理,采用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成员平等,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必须由社员大会民主讨论决定。五是规范财务管理。要设立现金、出纳,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公积金、本社交易额。六是规范盈余分配。按照章程规定比例提取公积金,并按规定用途使用。
(四)、xx镇东兴村养猪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xx镇东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1月,社址在庆福村,下设5家专业养殖场。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1200元,流动资金400万元。现有可繁母猪500头,育肥猪3200头。合作社社址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猪舍5000平方米,办公室及料库占地800平方米.现有可繁母猪400头,后备母猪200头,种猪17头,育肥猪2200头.2、2012年 运营情况。(1)、合作社规范措施。该合作社,坚持民办、民有、民受益的原则,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经营管理,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经济。一是把统一运作作为基础。合作社以东兴畜牧养殖场为龙头,向社员供应种猪、仔猪,提供防疫、养殖、饲料、销售等系列服务,形成了以合作社带动养殖场,以技术谋发展,以服务为保障,以销售促增收的良好运作方式。二是民主管理作为根本。合作社的每个重要事项都由合作社集体表决,让每一个养殖房户的想法和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民主研究决定养殖、繁改、经营等各环节的具体事项,实行财务、事务公开,让合作社成员充分享有议事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是把效益吸收作为核心,入社养殖户由合作社统一购进饲料每吨节支500元,每头节支40元。统一购臵防疫药品每头节支2元。统一繁育仔猪每头节支10元。统一确定销售价格,每头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2元,生态猪高出0.5元,累计每头猪年节支增收100多元.通过效益吸收,2012年有xx村、鲁民村12户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养猪场要求加入合作社.(2)不断提升饲养规模和水平。一是确立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2012年合作社出栏生猪达到15000头,实现利润450万元;两年内合作社核心东兴猪场发展原种猪达到650头,其中基础母猪500头,后备母猪150头;每年向周边养猪户提供纯种公猪500头,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二元母猪2000头,年出栏商品猪达万头;五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五年内带动农户200户,每户达到基础母猪50—100头,年出栏商品猪500—1000头,产值达到100—150万。二是新建养猪舍3000平方米,达到生猪批存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三是向上争取150万元建设大型沼气池,供应养殖场及周边村屯燃气;自筹资金120万元利用猪的粪尿生产复合生态肥,变废为宝,既实现节能减排,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五)、讷河市xx振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合作社位于讷谟尔河南岸xx镇政府所在地。合作社以水稻种植,技术指导,水稻收购和大米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主营模式。同时合作社本着以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农业发展增后劲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搞好基地建设为手段,突出抓好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合作社始建于2009年2月份,注册资金50万,流动资金500万,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占地360平方米,加工车间390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发展,入社社员达到750多户,土地面积12500亩。合作社并下设生产资料采购部、农机服务部、农业技术指导部、良种繁育基地等职能机构部门,现有员工20余人,高级农艺师2人,技术员4人。同时拥有12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一条,已注册“红福泉”牌大米商标,产品远销云南,浙江,上海等省市。2011年销售“红福泉”大米200吨,以2.4元/斤的价格销往昆明,实现产值96万元.2、合作社运营机制。合作社以土地形式入股入社,入社成员共同购买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机具等;共同承租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赚取利润,共同收割农作物节约成本;统一农产品的销售,社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产出的农副产品,合作社除能够在本地销售外,还能大量需要销往其它城市,签定订单出售粮食,提高粮食作物出售价格,赚取更多利润;提供农产品的加工服务,社员所产出的产品,往往是鲜活产品,不宜长时间存放,并且集中采收。而合作社会集中存放,除一部分能即时销售外,还有大部分的需要进行生产加工,使其增值销售。按照30%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3、2012年新增旱改水120亩,已完成插秧。向省发改委申请旱改水项目5000亩,计划投资200万元,此项目正在运作中。4、2012年合作社预计生产加工销售“红福泉”大米3000吨,纯利润60万元。
二、土地规模经营情况
1、xx镇光辉村玉米大垄通透栽培高产示范区。该项目位于光辉村村西、讷克公路南侧,xx镇直南4公里处,是由光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由村四五六屯农民自行协商后实现的连片种植。涉及农户70户。示范区种植玉米2000亩。一是采用大垄通透栽培技术。垄距110厘米,垄上双行,垄上行距30厘米,垄间行距80厘米。二是实行规模经营连片种植。2000亩玉米中间不插种任何其它作物。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该地块的土壤测试结果,采用玉米测土配方肥料,亩施底肥30公斤,硫酸锌2公斤,追肥尿素10公斤,做到了科学施肥,施足肥充分满足作物的需肥要求。四是采用先进机械标准作业。该地块从整地到播种、中耕,全部采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作业,保证了作业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五是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该地块今春安装大时针喷灌10台套。新打大型机电井3眼、小型机电井2眼,卷盘式喷灌1套。浇灌一次只需要12小时。从而使这块地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该地块由村集体进行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中耕、单独收获,分户核算。统一种植了庆单5号,现在苗已出齐。计划该地块的产量指标为700公斤,亩效益900元,总效益为180万元。
2、xx镇鲁民村现代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位于讷克公路南侧,鲁民村东。示范面积4700亩。是由鲁民村刘广臣和其他三位农民以合作社形式,实现的连片种植,由股东出资,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承包期至二轮土地承包期末。示范区实行统一管理、规模经营、连片种植。示范区种植玉米4700亩,种植品种哲单47。其中:1400亩采用大垄双行通透、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足肥密植、节水增粮灌溉和大型机械耕作等多种技术组装措施,实现了农艺、农机、水利的有机结合;3300亩采用起垄连片种植。
今春示范区利用国家节水增粮项目,新增大型机电井9眼,中型机电井3眼,小型机电井5眼,安装了大时针式喷灌7套、卷盘式喷灌3套,走流泵5套,充分满足了用水需要。现苗已出齐。预计玉米亩产800公斤,增产200公斤。预计亩增收380元,总增收178万元。
3、新建水稻大棚小区7处。
全胜村水稻大棚小区1处位于全胜村房后,17栋,每栋360平方米,共育苗850亩。水源由农户自行解决。
前进村水稻大棚小区位于村东讷克公路南,14栋,每栋360平方米,共育苗700亩.有水源井6眼,其中新打井4眼(由农户自筹资金)东兴村水稻大棚小区位于四屯房后和六屯屯西道北2处.四屯小区30栋,每栋360平方米,共育苗1500亩,六屯小区45栋,共育苗2250亩.采取措施:一是解决大棚占地问题.村出资22500元以每亩地300元/年的价格购买土地75亩,解决了大棚的占地问题.二是解决水源问题,共打井20眼,村里每眼井补贴700元,共计14000元.平房村水稻大棚小区位于平房村四屯屯南和九屯屯南,讷克公路北2处.四屯小区32栋,每栋360平方米,共育稻苗1600亩.九屯小区24栋,每栋360平方米,共育苗1200亩.为充分发挥大棚小区的示范作用,平房村党支部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从农户手中承包土地解决大棚占地问题,承包期五年,每年承包费350元每亩.四屯小区占地32亩,九屯小区占地24亩,承包费共计98000元.二是解决大棚育秧的水源问题.四屯小区打机电井6眼,九屯小区打机电井4眼.费用共计20500元.三是为小区架设了供电设备.共计40000元.所有费用全部由平房村承担,共计158500元.鲁民村大棚小区1处位于村东、讷克公路北500米,32栋每栋240平方米,共育稻苗800亩。
全镇共建大棚小区7处,224栋,育苗面积10400亩,占全镇水稻总面积的9%。采用标准化育苗大棚,可以提早育苗,增积温,便于棚内管理,培育壮苗,从而达到早育早插,抢农时、促分蘖、饱籽粒、增产量的目的
4、扩大xx镇鲁民村粉条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鲁民村供销马铃薯粉条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6户,资产总额802万元。合作社总部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厂房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现有马铃薯及其制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加盟网点150个,粉条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成品库3300平方米,2011年加工销售马铃薯产品6000吨,实现产值3800万元,利润200万元。有鲁民牌淀粉、粉条、粉丝、粉皮、鲜粉条五大品种,各种包装20个。
2012年合作社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在有机和销售上做文章。
(1)、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加工能力。现有四个合作社成员准备投资140万元更新设备,取缔明矾带来的危害,并将加工能力由日生8000斤干粉提高到2万斤。这种方法可节约生产时间,由原来的早3点至晚12点缩短到早6点至晚8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劳动力由原来的男9人降到男2人、女3人,每是可节约人员工资1000元,降低了生产成本。
(2)开发新品种,实现精包装。在原有的5个品种基础上增加到8个,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求,从而拉动了市场,促进了销售。同时在有机上作文章,进行初步的尝试。今年合作社种植了有机马铃薯300亩,并与同心乡签订了300亩的有机马铃薯的加工合同。三是打造品牌,抢占市场。经过合作社近两年度来的不懈努力,“鲁民”牌薯产品再次以全新的风范走到了省外,走进了超市。四是创新机制,畅通销路。在经营模式上,该社采用“二分七统”的经营方式。2011年二次分配每户分到2000—3000元的分红。五是吸纳更多的加工业户加入合作社,将合作社成员增加到30户,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
(3)、建立稳固的原材料基地。没有原材料就是无米之炊更谈不上发展和壮大,为此,合作社从年初开始,就与周边的农户签订了订购同,4000亩。合同约定在秋季马铃薯收获时以高于市场价0.02元的价格收购,充分保证了原材料的供给.2012年预计可加工鲜薯8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
5、扩大“鑫龙源”牌有机米的生产和销售。
“鑫龙源”牌有机米是xx镇金龙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通过旱改水于2011年开始连片种植生产的。以种植无公害水稻为主,有机水稻面积1244亩。
2011年收益情况。2011年共产有机米548吨,以28元/㎏的价格销往广州、东莞、北京的大型超市,共计767.2万元。扣除有机稻种植成本每亩2444元计304.04万元.有机米包装费12元/㎏,计328.8万元.2011年有机水稻盈余134.96万元.经理事会讨论决定拿出盈余部分的20%即27万元作为公积金,留作下年扩大再生产及风险基金;拿出8%作为公益金即10.7万元作为以后的福利基金.这两面三刀项基金全部存入股东的账户上.其余97.26万元则按8户均摊年终进行了股东分红.2012年有机稻规模种植情况。采取得力生产措施,提高单产。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大棚育秧、早育早插、稀播稀植、良种足肥、防控结合。经营模式是合作社运作,七统一管理。产品加工后销售。1244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以龙粳25、29为主栽品种,全部使用农家肥,使用权水源是享誉全国的五大连池地下水系资源,通过渠道增温流入稻田。全部采用人工除草,深耕细作。现已全插秧完毕。预计产有机稻746.4吨.鑫龙源”牌有机米的生产加工情况.继续提高生产加工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内再投资300万元建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新上一套加工设备。将加工能力由日加工60吨提高到150吨,同时也提高了米的精细度。
“鑫龙源”牌有机米的销售情况。合作社把市场营销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多方联系,积极参加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提高“鑫龙源”牌大米的知名度,以订单来壮大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在北京建立了销售网站,在哈尔滨设立了经销处。通过不懈的努力,已同宁波客商签订了120吨的购销合同、同北京客商签订了12吨的购销合同,并将销售价格提高到了60元/㎏。2012年有机米生产销售量由去年的270吨增加到360吨,新增产值500万元。
三、扩大生猪的养殖规模。目标是使双盛养猪和东兴村养猪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超万头。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小型猪场达到40户。
(一)、xx镇双盛养猪场
xx镇双盛养猪场位于xx镇前进村讷克公路道南,全胜乡直东200米处。成立于1998年7月,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100万元。饲养人员16人,技术人员6人。现存栏可繁母猪310头,后备母猪200头,种公猪20头,育肥猪3200头。该场主要饲养种猪、仔猪、育肥猪,品种为大白、长白、杜洛克。场内有消毒池、兽医室、办公室、饲料间、污水处理设备和病死畜处理设备,并备有健全的清洗消毒设施能有效的防止疫情、疫病的发生传播。
该场致力于生猪的繁育、改良,以出售优质种猪、仔猪、商品猪为经营手段。猪场坚持自繁自养,自配饲料,科学饲养,有效的规避了养殖的风险。场内安装了监控设备,便于随时掌握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问题。严密防疫程序,坚决谢绝参观,场内人员进出也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正是科学的管理,双盛猪场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向标准化现代养殖场迈进。
该场2012年,新建猪舍2000平方米,继续扩大饲养规模,年末出栏生猪可达万头,纯收入400万元。
(二)、东兴村生猪养殖合作社
1、基本情况。xx镇东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1月,社址在庆福村,下设5家专业养殖场。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1200元,流动资金400万元。现有可繁母猪500头,育肥猪3200头。合作社社址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猪舍5000平方米,办公室及料库占地800平方米.现有可繁母猪400头,后备母猪200头,种猪17头,育肥猪2200头.2、奋斗目标。2012年合作社出栏生猪达到15000头,实现利润450万元;两年内合作社核心东兴猪场发展原种猪达到650头,其中基础母猪500头,后备母猪150头;每年向周边养猪户提供纯种公猪500头,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二元母猪2000头,年出栏商品猪达万头;五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五年内带动农户200户,每户达到基础母猪50—100头,年出栏商品猪500—1000头,产值达到100—150万。
3、采取措施。一是新建养猪舍3000平方米,达到生猪批存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二是向上争取150万元建设大型沼气池,供应养殖场及周边村屯燃气;自筹资金120万元利用猪的粪尿生产复合生态肥,实现节能减排。三是聘请技术人才。合作社已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5人,其中:2人负责种猪场内技术,3人对入社养殖户进行经常性入户技术指导,服务内容包括:圈舍设计、饲养技术、防疫去势、消毒保健、人工授精等。四是选择优良品种,采用三元杂交的方式,产出最好的仔猪进行繁殖。五是做好饲养工作。定期组织养猪户到猪场学习、交流养殖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养殖中的实际困难。六是加强防疫。七是严把销售环节。
(三)、通过效益吸引,促进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使我镇年出栏超过200头的猪场达到40户。
1、基本情况
现存栏宫贵100头、刘方海90头、兰俊生115头、张桂新270头、李传旺85头、庞作稳92头、张守军78头、谢宪成120头、陈凤伍94头、桑凤喜170头、吴运江260头、孙金友240头、王艳忠260头、赵刚330头、李国臣220头、唐振昌300头、关明武150头、李军220头、刘海峰300头、魏敬雨230头、王国友170头、丁立臣300头、郑连胜140头、郑大军85头、李先让220头、高明110头、宫兵150头、宫友140头、宫辉130头、刘伟东200头、石国春95头、李君82头、卢照江70头、单殿有120头、于友臣80头、张洪兴85头、毕国文85头、龙诗江320头、李玉卓86头、马立国90头.2、推进措施。一是饲养优良品种。要发展养猪业,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引导养殖户引进三元杂交和二元杂交的品种,如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并采用人工授精,提高生猪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购买优质的饲料。要到大型饲料厂采购仔猪料、保育料、妊娠料、哺乳料,自配育肥料。三是加强防疫工作。养猪的关键是防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各阶段的防疫工作。镇畜牧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养猪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难题。四是严把销售关。善于捕捉信息,随市场行情不断调整饲养量和销售,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
第二篇:XX镇设施农业典型材料
设施农业谱新篇 强镇富民促跨越
——XX镇设施农业典型材料
近年来,XX镇坚持把 “一特四化”战略作为发展农村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目标方向,从专业化布局、产业化经营、标准化生产、技能化培训等四个方面,将推进高效特色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建设新农村的重要抓手,全镇高效特色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经济效益明显提升,农民收入逐年增长。至2011年,XX镇共建成XX顺兴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XX恒旺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XX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代家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等四个高标准设施农业示范园区,全镇日光温室总面积达到1758座2461.2亩。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有3658元来自于日光温室,占48%。设施农业正正逐步成为全镇现代农业发展的“火车头”,成为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增长极”。
朝阳产业 惠农富民
室外寒意浓浓,室内春意盎然。这是位于XX镇南门村一组的XX设施农业园区的真实写照。该园区共有高标准日光温室252座353亩。走进温棚,反季节蔬菜水果挂满了棚架,青翠嫩绿,夺人眼球。该园区种植以礼品西甜瓜、西红柿为主的6种果蔬,真正实现了“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并在园区内成功推广了黄板诱虫技术、蓝板诱虫技术、沼渣沼液在温室蔬菜中的应用等6项新技术。该园区采用有机质
无土栽培技术,产出果蔬为无公害绿色食品,市场稀缺,供不应求,以反季节礼品西瓜为例,经包装后作为礼品售价可达每斤3-5元,是正常季节普通西瓜的几倍,棚均收入高达3万多元,是普通粮田产出的20几倍。
代家滩设施农业示范园区位于XX镇代家滩三组,该园区又被称为“戈壁园区”,是XX镇立足人均耕地不足2亩的实际情况,提出“向戈壁荒滩要效益,打造强镇富民新支点”的思路,充分利用代家滩村三组荒滩荒滩戈壁,大力发展的日光温室为主的“万元田”基地。该园区累计投资750万元,打建半地下式高标准日光温室80座,并配套了水、电、路“三通”及园区绿化工程。走进园区,映入眼帘的是累累硕果,该园区主要种植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豆角等蔬菜,引进种植了“津春5号”、“浙粉202”、“紫阳”长茄、“陇椒系列”等13个优质蔬菜品种。大力推广施行了育苗移栽、高垄覆膜栽培、温湿度控制、遮阴网等种植管理技术;防虫网、黄板诱杀、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配方施肥、生物肥料等施肥技术;滴灌、膜下灌溉等节水技术。在优质品种和先进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园区年均生产新鲜蔬菜238吨,棚均收入达到2.2万元。此外,该园区按照“优化品种、提高技术、增加产量、保证质量”的思路,率先引进试种了10棚美国红提葡萄,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先后组织干部群众赴张掖、临泽、武威等地考察学习,定期邀请敦煌市葡萄种植专家开展实地技术指导。目前,种植技术已日
趋成熟,引进的美国红提葡萄也已进入盛果期,棚均产量达3500斤/年,可实现收入4万元。
突破瓶颈 天广地阔
XX镇设施农业发展虽然取得骄人的成绩,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却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发展瓶颈,XX镇党委、政府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克服重重困难,突破发展瓶颈,使设施农业发展走出了一片更广阔的天地。
首先是突破了资金瓶颈。XX镇设施农业本着“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的发展思路,设施农业效益十分可观,但前期却需要巨大的资金投入,不少农民看到设施农业效益可观,很想投资,但是手中无钱。虽然各级政府对农民投资设施农业有一定的补助,但仍属杯水车薪。
对此,XX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探索,大胆创新,提出“政府引导、统一规划、公司建园、组团发展、农户参与、互利共赢”的发展思路,采取政府统一规划,龙头提供服务,农户自主建设的模式发展设施农业,突破农户资金不足的瓶颈,将设施农业发展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XX顺兴生态循环现代农业示范园是XX镇2011年引进XX顺兴物流中心规划建设的集日光温室、设施养殖、沼气综合利用为一体的高标农业示范园区。该示范园由XX顺兴物流公司建设,规划面积1280亩,计划投资8000万元,利用3年时间建设高标准半地下式二代日光温室500座700亩,搭建小拱棚300座150亩,新建年饲养量为5000头(只)的“人畜分离”高标准养殖小区一个,修建100立方米大容量沼气池1座。园区建
设日光温室种植区、钢架拱棚种植区、设施养殖区等三个特色种养示范区,辐射带动恒温贮藏区、净菜包装区、集中展示区、休闲观光区等四大功能区。该示范园完全建成并发挥效益后,每年可为市场提供鲜食蔬菜3000吨、鲜肉200吨、花卉1万盆,年均收入可达到2000万元,可向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00多个。该园区始终坚持依靠农户,服务农户的宗旨,通过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把园区建设、企业发展、科研开发、技术应用、示范带动紧密有机的结合起来,将园区打造成为现代农业的示范基地、科技创新基地、新技术应用推广基地、农民增收致富基地。园区已被列为XX市非耕地设施蔬菜标准化示范基地,将成为XX市乃至甘肃省现代设施农业的一个新起点。
其次是突破了人才和技术瓶颈。设施农业是多学科技术综合支持的技术密集型产业,对从事设施农业生产和开发的工作人员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先进的设施和技术只有由掌握现代科学技术的高素质生产者运作,才能充分发挥设施和技术的先进性,充分发挥巨大的增产增效潜力。目前XX镇相当一部分农技人员知识结构老化、学历层次偏低、理念僵化,靠吃老本的经验主义种田,为既有的经验所束缚,为传统的模式所局限,已不适应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的需要。
对此,XX镇经过深入调研,得出结论,发展设施农业必须防止为指标而指标,为面积而面积,设施上去了,管理者和农户的经验和技术跟不上,势必造成更大的损失和浪费。几年来,XX镇不断注重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和指导,专门安排
8名有学历、有技术的农艺师到示范基地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到棚间、到地头随时解决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类问题;注重先进科技成果的转化,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科技含量高的新品种,并不断在基地示范、推广。使广大农民由种植“门外汉”成为种植“行家、高手”,充分发挥了技术服务体系作用。同时,组织农技人员赴陕西杨凌等地进行观摩学习,并与陕西杨凌通过远程网络进行实时数据交换,在部分温室种植中实现了全数字化控制,提高了技术指导的时效性。
第三是突破了市场对接瓶颈。XX镇设施农业规模不断扩大,在技术支撑下,产出率也不断提高,农副产品产量稳步增加,销售市场逐渐成为制约设施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一大瓶颈。
对此,XX镇党委、政府通过积极争取,计划在XX镇南门村一组建设600平方米专业化农副产品批发市场一处,使全镇大量农副产品有一个大型的实物交易平台,建成一个规范、有序的“有形市场”。同时,通过网上信息发布平台,国内农副产品经销市场的信息平台,技术开发及转让的信息平台,逐步开启完善销售农副产品的“无形市场”,大大降低设施农业的产品滞销风险,使设施农业更加大幅度的推动全镇农民增收致富。
第四是突破了土地流转瓶颈。在发展设施农业初期,部分农民不愿意转让土地给投资者开发高效设施农业。一是因为流转费用达不到农民的心理预期;二是因为部分农户思想观念之后,仍倾向于自给自足,不愿意放弃口粮地。
针对这一发展瓶颈,XX镇党委政府按照“土地向致富能手集中、分散经营土地向规模经营土地转变”的思路,通过三项措施促进农村土地流转。一是成立了土地经营流转服务中心,不断优化土地流转政策、措施,提高农民流转土地的积极性;二是依托项目建设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村劳动力在企业就业,逐步改变依靠土地自给自足观念;三是积极鼓励农户自主创业,发展三产服务业等非农产业。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XX镇年均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000亩,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彻底打破了发展设施农业的土地流转瓶颈,为设施农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三篇:讷南镇典型完成情况(xiexiebang推荐)
讷南镇农业典型完成情况
一、规范运营五个农民合作社。
农民合作社是新生事物,其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讷南镇党委政府以规范发展为根本,着力抓好合作社示范社建设,不继完善农民合作社资产和财务管理、民主理财、二次利润返还等项制度,切实维护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全面提升示范带动作用,推动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
(一)、讷南镇金龙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情况
1、基本情况。讷南镇金龙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位于鲁民村,创建于2008年11月,正式组建于2009年12月,由现任理事长郭启龙带头组建。合作社现有社员8户,耕地面积1244亩。注册资金100万元,固定资产486万元,流动资金240万元。有占地6800平方米的经营场地,其中:办公室面积500平方米,库房1000平方米,加工厂房2000平方米,其中加工车间600平方米,库房1400平方米。加工机械全部采用电脑控制。
合作社有专、兼职管理人员17人,其中:理事会7人,监事会5人,技术人员1人,会计1人,出纳1人,微机管理员1人,保管员1人。
合作社以种植有机水稻为主,兼营其它经济作物。产出的有机米具有安全、无公害、无药物残留及食味特优的特点。从育苗到产品上市完全按照国家规定的产品执行标准:GB/T19630—2005进行操作。并于2011年取得了国家有机米质量认证,以“鑫龙源”牌有机米的
品牌上市销售。
2、合作社运营机制。合作社的8户成员在2009年一次性从农民手中买断面积1000亩,承包期限到二轮承包末计17年,承包价格350每亩,先行支付3年承包费用,三年后的承包价格随行就市。这些土地全部实行旱改水,种植有机稻。共投入304.04万元,其中承包地支出130.62万元,打井通电及平整地支出183.42万元.以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品牌化营销、股份制核算方式运营,走产加销一体化路子。合作社遵循入社自愿、退社自由的原则,实行六统一管理模式,即统一规划、统一耕地、统一品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配。3、2011年收益情况。2011年共产有机米280吨,最高价达到28元/㎏,销往广州、东莞、北京的大型超市,共计767.2万元。扣除有机稻种植成本每亩2444元计304.04万元,有机米包装费6元/㎏,计328.8万元,2011年有机水稻盈余134.96万元.经理事会讨论决定拿出盈余部分的20%即27万元作为公积金,留作下年扩大再生产及风险基金;拿出8%作为公益金即10.7万元作为以后的福利基金.这两项基金全部存入股东的账户上.其余97.26万元则按8户均摊年终进行了股东分红.4、2012年的运行情况。
(1)、生产情况。1244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以龙粳25、29为主栽品种,全部使用农家肥,使用水源是享誉全国的五大连池地下水系资源,通过渠道增温流入稻田。全部采用人工除草,深耕细作。现在
有机稻已完成插秧.预计总产600吨。
(2)、切实加强合作社的规范管理。一是成员的组织管理。合作社成员以农民为主体,以服务成员为宗旨,谋取全体成员的共同利益;采用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成员平等,实行民主管理。二是合作社的章程管理。合作社建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度、会计核算制度、出纳员岗位责任制、学习培训制度及保管员责任制度等一整套的监督制约机制。遇到重大事项及时召开理事会,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三是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合作社在信用社开设了独立的账户,实行单独的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分配,对成员实行30%的盈余返还,并接受监事会的监督,定期向成员报告,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
(3)、强化市场化运作、将品牌作强作大。合作社把市场营销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多方联系,积极参加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提高“鑫龙源”牌大米的知名度,以订单来促进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在北京建立了销售网站,在哈尔滨设立了经销处。通过不懈的努力,已同宁波客商签订了120吨的购销合同、同北京客商签订了12吨的购销合同,并将销售价格提高到了60元/㎏。预计销售“鑫龙源”牌大米360吨,产值2000万元。
(4)、继续提高生产加工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内再投资300万元,建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新上一套加工设备。将加工能力由日加工60吨提高到150吨,同时也提高了米的精细度。
(5)、延长生产链条,增加有机项目。合作社计划种植反季节有机蔬菜,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初步计划建大棚1000平方米。今后还
要增加其它有机农作物的种植,不断壮大合作社的经济实力。
(二)、讷南镇鲁民村粉条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鲁民村马铃薯粉条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09年10月,刘广喜任理事长,合作社注册资金120万元,入社农户26户,资产总额802万元。合作社总部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厂房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现有马铃薯及其制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加盟网点150个,粉条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成品库3300平方米,2011年加工销售马铃薯产品6000吨,实现产值3800万元,利润200万元。2、2012年运营情况。合作社在运营的过程中,一是健全机制,规范运营。建立了组织机构,健全了规章制度,制定了相关章程。选举产生了理事会、监事会和成员代表大会,细化了财务管理制度和收益分配制度,为合作社的规范运营提供了有力的保障。二是提升质量,严把标准。
(1)重点是应用新设备。现有四个合作社成员准备投资140万元更新设备,取缔明矾带来的危害,并将加工能力由日生产8000斤干粉提高到2万斤。这种方法可节约生产时间,由原来的早3点至晚12点缩短到早6点至晚8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劳动力由原来的男9人降到男2人、女3人,每天可节约人员工资1000元,降低了生产成本。
(2)开发新品种,实现精包装。在原有的6个品种基础上增加到8个,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求,从而拉动了市场,促进了销售。同时在有机上作文章,进行初步的尝试。今年合作社种植了有机马铃
薯300亩,并与同心乡签订了300亩的有机马铃薯的加工合同。三是打造品牌,抢占市场。经过合作社近两年来的不懈努力,“鲁民”牌薯产品再次以全新的风范走到了省外,走进了超市。四是创新机制,畅通销路。在经营模式上,该社采用“二分七统”的经营方式。2011年二次分配每户分到2000—3000元的分红。从而使利益分配公平了,社员收入提高了。五是吸纳更多的加工业户加入合作社,将合作社成员增加到30户,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
(3)、2012年预计可加工鲜薯8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
(三)、讷南镇鲁民村玉丰玉米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讷南镇鲁民村玉丰玉米专业合作社筹建于2011年10月,正式组建于2011年12月,由刘广臣任理事长。合作社现有入社社员4户,耕地面积4700亩。注册资金300万元,固定资产70万元,流动资金400万元。合作社全部种植哲单37玉米。该合作社由鲁民村刘广臣和其他三位农民以合作社形式组成,由股东出资,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承包期至二轮土地承包期末。
2、运营情况。
(1)、实行统一规划、统一耕地、统一品种、统一收获、统一销售、统一分配的经营模式。其中2000亩采用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足肥密植、节水增粮灌溉和大型机械耕作等多种技术组装措施,实现了农艺、农机、水利的有机结合;2700亩采用规模经营,连片种植。现在苗已出齐。
(2)今春利用国家节水增粮项目,新增大型机电井9眼,中型机电井3眼,小型机电井5眼,安装了大时针式喷灌7套、卷盘式喷灌3套,走流泵5套,充分满足了用水需要。计划玉米亩产800公斤。
(3)对合作社进行规范管理。该合作社需要进一步作如下规范:一是规范工商登记。要有固定的办公场所及服务场所,挂有合作社的牌匾。二是规范章程制度。要有符合本社特点的规范的章程。三是规范组织机构。根据需要设立理事会、监事会,成员大会、监事会、理事会每年都要召开2次以上,并有会议记录。四是规范民主管理,采用入社自由,退社自由,成员平等,实行民主管理,重大事项必须由社员大会民主讨论决定。五是规范财务管理。要设立现金、出纳,每个成员设立成员账户,记载该成员的出资额、公积金、本社交易额。六是规范盈余分配。按照章程规定比例提取公积金,并按规定用途使用。
(四)、讷南镇东兴村养猪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讷南镇东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1月,社址在东兴村,下设5家专业养殖场。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1200元,流动资金400万元。现有可繁母猪500头,育肥猪3200头。合作社社址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猪舍5000平方米,办公室及料库占地800平方米.核心场区现有可繁母猪400头,后备母猪200头,种猪17头,育肥猪2200头.2、2012年 运营情况。
(1)、合作社规范措施。该合作社,坚持民办、民有、民受益的
原则,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完善体制机制,强化经营管理,不断发展壮大合作经济。一是把统一运作作为基础。合作社以东兴畜牧养殖场为龙头,向社员供应种猪、仔猪,提供防疫、养殖、饲料、销售等系列服务,形成了以合作社带动养殖场,以技术谋发展,以服务为保障,以销售促增收的良好运作方式。二是民主管理作为根本。合作社的每个重要事项都由合作社集体表决,让每一个养殖户的想法和意愿能够得到充分表达,民主研究决定养殖、繁改、经营等各环节的具体事项,实行财务、事务公开,让合作社成员充分享有议事权、决策权和监督权。三是把效益吸收作为核心,入社养殖户由合作社统一购进饲料每吨节支500元,每头猪节支40元。统一购臵防疫药品每头节支2元。统一繁育仔猪每头节支10元。统一确定销售价格,生猪每斤比市场价高出0.2元,生态猪高出0.5元,累计每头猪年节支增收100多元.通过效益吸收,2012年有讷南村、鲁民村12户年出栏300头以上的养猪场加入了合作社.(2)不断提升饲养规模和水平。一是确立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2012年合作社出栏生猪达到15000头,实现利润450万元;两年内合作社核心东兴猪场发展原种猪达到650头,其中基础母猪500头,后备母猪150头;每年向周边养猪户提供纯种公猪500头,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二元母猪2000头,年出栏商品猪达万头;五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五年内带动农户200户,每户达到基础母猪50—100头,年出栏商品猪500—1000头,产值达到100—150万元。二是新建养猪舍3000平方米,达到生猪批存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三是向
上争取150万元建设大型沼气池,供应养殖场及周边村屯燃气;自筹资金120万元利用猪的粪尿生产复合生态肥,变废为宝,既实现节能减排,又增加了经济效益。
(五)、讷河市讷南振兴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
1、基本情况。合作社位于讷谟尔河南岸讷南镇政府所在地。合作社以水稻种植,技术指导,水稻收购和大米加工销售于一体的经营模式。同时合作社本着以农民增产、增收、增效,农业发展增后劲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动力,以搞好基地建设为手段,突出抓好无公害优质水稻基地建设。合作社始建于2009年2月份,注册资金50万,流动资金500万,占地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办公室占地360平方米,加工车间390平方米。经过几年的发展,入社社员达到750多户,土地面积12500亩。合作社下设生产资料采购部、农机服务部、农业技术指导部、良种繁育基地等职能机构部门,现有员工20余人,高级农艺师2人,技术员4人。同时拥有120吨大米加工生产线一条,已注册“红福泉”牌大米商标,产品远销云南,浙江,上海等省市。2011年销售“红福泉”大米200吨,以2.4元/斤的价格销往昆明,实现产值96万元.2、合作社运营机制。合作社以土地形式入股入社,入社成员共同购买生产资料,降低生产成本。统一购买种子、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农机具等;共同承租土地种植粮食作物赚取利润,共同收割农作物节约成本;统一农产品的销售,社员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产出的农副产品,合作社除能够在本地销售外,还能大量销往其它城市,签定
订单出售粮食,提高粮食作物出售价格,赚取更多利润;提供农产品的加工服务,社员所产出的产品,集中收购,除一部分能即时销售外,还有大部分的需要进行生产加工,使其增值销售。按照30%的比例进行二次分配。3、2012年新增旱改水120亩,已完成插秧。向省发改委申请旱改水项目5000亩,计划投资200万元,此项目正在运作中。4、2012年合作社预计生产加工销售“红福泉”大米3000吨,纯利润60万元。
二、土地规模经营情况
1、讷南镇光辉村玉米大垄通透栽培高产示范区。该项目位于光辉村村西、讷克公路南侧,讷南镇直南4公里处,是由光辉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由村四五六屯农民自行协商后实现的连片种植。规模经营涉及农户70户。示范区种植玉米2000亩。一是采用大垄通透栽培技术。垄距110厘米,垄上双行,垄上行距30厘米,垄间行距80厘米。二是实行规模经营连片种植。2000亩玉米中间不插种任何其它作物。三是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根据该地块的土壤测试结果,采用玉米测土配方肥料,亩施底肥30公斤,硫酸锌2公斤,追肥尿素10公斤,做到了科学施肥、施足肥,充分满足作物的需肥要求。四是采用先进机械标准作业。该地块从整地到播种、中耕,全部采用大型现代化机械作业,保证了作业质量,提高了作业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农机农艺的有机结合。五是推行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该地块今春安装大时针喷灌10台套。新打大型机电井10眼、中型
机电井3眼、小型机电井2眼,卷盘式喷灌1套。浇灌一次只需要20小时。从而使这块地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该地块由村集体进行统一整地、统一品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中耕、统一收获,统一核算。统一种植了庆单5号,现在苗已出齐。计划该地块的产量指标为800公斤,亩效益900元,总效益为180万元。
2、讷南镇鲁民村现代农业示范区。该示范区位于讷克公路南侧,鲁民村东。示范面积4700亩。是由鲁民村刘广臣和其他三位农民以合作社形式,实现的连片种植、规模经营,由股东出资,以每年每亩300元的价格承包农户手中的土地,承包期至二轮土地承包期末。示范区实行统一管理、规模经营、连片种植。示范区种植玉米4700亩,种植品种哲单37。其中:2000亩采用大垄双行通透栽培、测土配方施肥、良种足肥密植、节水增粮灌溉和大型机械耕作等多种技术组装措施,实现了农艺、农机、水利的有机结合;2700亩采用65公分垄连片种植。
今春示范区利用国家节水增粮项目,新增大型机电井9眼,中型机电井3眼,小型机电井5眼,安装了大时针式喷灌7套、卷盘式喷灌3套,走流泵5套,充分满足了用水需要。现苗已出齐。预计玉米亩产800公斤,亩增产200公斤。预计亩增收380元,总增收178万元。
3、新建水稻大棚小区6处,使讷南镇大棚小区达到7处。全胜村水稻大棚小区1处位于全胜村房后,17栋,每栋360平方米,共栽植水稻850亩。水源由农户自行解决。
前进村水稻大棚小区位于村东讷克公路南,14栋,每栋360平方米,共共栽植水稻700亩.有水源井6眼,其中新打井4眼(由农户自筹资金)。
东兴村水稻大棚小区位于四屯房后和六屯屯西道北2处.四屯小区30栋,每栋360平方米,共栽植水稻1500亩,六屯小区45栋,共栽植水稻2250亩.采取措施:一是解决大棚占地问题.村出资22500元以每亩地300元/年的价格购买土地75亩,解决了大棚的占地问题.二是解决水源问题,共打井20眼,村里每眼井补贴700元,共计14000元.平房村水稻大棚小区位于平房村四屯屯南和九屯屯南,讷克公路北共2处.四屯小区32栋,每栋360平方米,共栽植水稻1600亩.九屯小区24栋,每栋360平方米,共栽植水稻1200亩.为充分发挥大棚小区的示范作用,平房村党支部采取以下几个措施:一是从农户手中承包土地解决大棚占地问题,承包期五年,每年承包费每亩350元.四屯小区占地32亩,九屯小区占地24亩,承包费共计98000元.二是解决大棚育秧的水源问题.四屯小区打机电井6眼,九屯小区打机电井4眼.费用共计20500元.三是为小区架设了供电设备.共计40000元.所有费用全部由平房村承担,共计158500元.鲁民村大棚小区1处位于村东、讷克公路北500米,32栋每栋240平方米,共栽植水稻800亩。
全镇共建大棚小区7处,224栋,育苗栽植水稻10400亩,占全镇水稻总面积的9%。采用标准化育苗大棚,可以提早育苗,增积
温,便于棚内管理,培育壮苗,从而达到早育早插,抢农时、促分蘖、饱籽粒、增产量的目的
4、扩大讷南镇鲁民村粉条专业合作社经营规模。鲁民村马铃薯粉条专业合作社入社农户26户,资产总额802万元。合作社总部占地面积4500平方米,厂房占地面积1020平方米。现有马铃薯及其制品收购、加工和销售加盟网点150个,粉条加工车间3000平方米,成品库3300平方米,2011年加工销售马铃薯产品6000吨,实现产值3800万元,利润200万元。有鲁民牌淀粉、粉条、粉丝、粉皮、鲜粉条五大品种,各种包装20个。
2012年合作社继续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品种,提高生产加工能力,在有机和销售上做文章。
(1)、更新设备、提高生产加工能力。现有四个合作社成员准备投资140万元更新设备,取缔明矾带来的危害,并将加工能力由日生8000斤干粉提高到2万斤。这种方法可节约生产时间,由原来的早3点至晚12点缩短到早6点至晚8点,极大的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劳动力由原来的男9人降到男2人、女3人,每天可节约人员工资1000元,降低了生产成本。
(2)开发新品种,实现精包装。在原有的5个品种基础上增加到8个,满足了各类消费人群的需求,从而拉动了市场,促进了销售。同时在有机上作文章,进行初步的尝试。今年合作社种植了有机马铃薯300亩,并与同心乡签订了300亩的有机马铃薯的加工合同。三是打造品牌,抢占市场。经过合作社近两年来的不懈努力,“鲁民”牌
薯产品再次以全新的风范走到了省外,走进了超市。四是创新机制,畅通销路。在经营模式上,该社采用“二分七统”的经营方式。2011年二次分配每户分到2000—3000元的分红。五是吸纳更多的加工户加入合作社,将合作社成员增加到30户,形成统一的销售渠道。
(3)、建立稳固的原材料基地。没有原材料就是无米之炊更谈不上发展和壮大,为此,合作社从年初开始,就与周边的农户签订了订购合同,4000亩。合同约定在秋季马铃薯收获时以高于市场价0.02元的价格收购,充分保证了原材料的供给.2012年预计可加工鲜薯8000吨,实现产值4000万元。
5、扩大“鑫龙源”牌有机米的生产和销售。
“鑫龙源”牌有机米是讷南镇金龙经济作物专业合作社,以合作社的形式,通过旱改水于2011年开始连片种植生产的。以种植有机水稻为主,有机水稻面积1244亩。
2011年收益情况。2011年共产有机米280吨,最高价格卖到28元/㎏,销往广州、东莞、北京的大型超市,共计767.2万元。扣除有机稻种植成本每亩2444元计304.04万元,有机米包装费6元/㎏,计328.8万元,2011年有机水稻盈余134.96万元.经理事会讨论决定拿出盈余部分的20%即27万元作为公积金,留作下年扩大再生产及风险基金;拿出8%作为公益金即10.7万元作为以后的福利基金.这两项基金全部存入股东的账户上.其余97.26万元则按8户均摊年终进行了股东分红.2012年有机稻规模种植情况。采取有力生产措施,提高单产。
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大棚育秧、早育早插、稀播稀植、良种足肥、防控结合。经营模式是合作社运作,七统一管理。产品加工后销售。1244亩有机稻种植基地,以龙粳25、29为主栽品种,全部使用农家肥,使用水源是享誉全国的五大连池地下水系资源,通过渠道增温流入稻田。全部采用人工除草,深耕细作。现已全插秧完毕。预计产有机稻600吨.鑫龙源”牌有机米的生产加工情况.继续提高生产加工能力,扩大生产规模。今年内再投资300万元建30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和新上一套加工设备。将加工能力由日加工60吨提高到150吨,同时也提高了米的精细度。
“鑫龙源”牌有机米的销售情况。合作社把市场营销作为发展的突破口,多方联系,积极参加在上海、北京等地举办农产品展销会,提高“鑫龙源”牌大米的知名度,以订单来壮大合作社的发展。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在北京建立了销售网站,在哈尔滨设立了经销处。通过不懈的努力,已同宁波客商签订了120吨的购销合同、同北京客商签订了12吨的购销合同,并将销售价格提高到了60元/㎏。2012年有机米生产销售量由去年的280吨增加到360吨,新增产值500万元。
三、扩大生猪的养殖规模。目标是使双盛养猪和东兴村养猪合作社年出栏生猪超万头。年出栏生猪200头以上的小型猪场达到40户。
(一)、讷南镇双盛养猪场
讷南镇双盛养猪场位于讷南镇前进村,讷克公路道南,全胜乡直东200米处。成立于1998年7月,占地面积2万平方米,现有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总投入资金1100万元。饲养人员16人,技术人员6人。现存栏可繁母猪310头,后备母猪200头,种公猪20头,育肥猪3200头。该场主要饲养种猪、仔猪、育肥猪,品种为大白、长白、杜洛克。场内有消毒池、兽医室、办公室、饲料间、污水处理设备和病死畜处理设备,并备有健全的清洗消毒设施能有效的防止疫情、疫病的发生传播。
该场致力于生猪的繁育、改良,以出售优质种猪、仔猪、商品猪为经营手段。猪场坚持自繁自养,自配饲料,科学饲养,有效的规避了养殖的风险。场内安装了监控设备,便于随时掌握了解猪群的健康状况,及时解决问题。严密防疫程序,坚决谢绝参观,场内人员进出也必须经过消毒处理。正是科学的管理,双盛猪场不断发展壮大自己,向标准化现代养殖场迈进。
该场2012年,新建猪舍2000平方米,继续扩大饲养规模,年末出栏生猪可达万头,纯收入400万元。
(二)、东兴村生猪养殖合作社
1、基本情况。讷南镇东兴养猪专业合作社组建于2010年1月,社址在东兴村,下设5家专业养殖场。注册资金800万元,固定资产1200元,流动资金400万元。现有可繁母猪500头,育肥猪3200头。合作社社址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其中猪舍5000平方米,办公室及料库占地800平方米.核心场区现有可繁母猪400头,后备母猪200头,种猪17头,育肥猪2200头.2、奋斗目标。2012年合作社出栏生猪达到15000头,实现利润450万元;两年内合作社核心东兴猪场发展原种猪达到650头,其中基础母猪500头,后备母猪150头;每年向周边养猪户提供纯种公猪500头,向合作社成员提供优质二元母猪2000头,年出栏商品猪达万头;五年产值达到1500万元;五年内带动农户200户,每户达到基础母猪50—100头,年出栏商品猪500—1000头,产值达到100—150万。
3、采取措施。一是新建养猪舍3000平方米,达到生猪批存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二是向上争取150万元建设大型沼气池,供应养殖场及周边村屯燃气;自筹资金120万元利用猪的粪尿生产复合生态肥,实现节能减排。三是聘请技术人才。合作社已聘请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5人,其中:2人负责种猪场内技术,3人对入社养殖户进行经常性入户技术指导,服务内容包括:圈舍设计、饲养技术、防疫去势、消毒保健、人工授精等。四是选择优良品种,采用三元杂交的方式,产出最好的仔猪进行繁殖。五是做好饲养工作。定期组织养猪户到猪场学习、交流养殖过程中的经验,探讨养殖中的实际困难。六是加强防疫。七是严把销售环节。
(三)、通过效益吸引,促进小规模大群体的发展,使我镇年出栏超过200头的猪场达到40户。
1、基本情况
现存栏宫贵100头、刘方海90头、兰俊生115头、张桂新270
头、李传旺85头、庞作稳92头、张守军78头、谢宪成120头、陈凤伍94头、桑凤喜170头、吴运江260头、孙金友240头、王艳忠260头、赵刚330头、李国臣220头、唐振昌300头、关明武150头、李军220头、刘海峰300头、魏敬雨230头、王国友170头、丁立臣300头、郑连胜140头、郑大军85头、李先让220头、高明110头、宫兵150头、宫友140头、宫辉130头、刘伟东200头、石国春95头、李君82头、卢照江70头、单殿有120头、于友臣80头、张洪兴85头、毕国文85头、龙诗江320头、李玉卓86头、马立国90头.2、推进措施。一是饲养优良品种。要发展养猪业,首先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引导养殖户引进三元杂交和二元杂交的品种,如长白、大白、杜洛克等。并采用人工授精,提高生猪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二是购买优质的饲料。要到大型饲料厂采购仔猪料、保育料、妊娠料、哺乳料,自配育肥料。三是加强防疫工作。养猪的关键是防疫,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做好各阶段的防疫工作。镇畜牧技术人员要经常深入养猪户进行技术指导服务,帮助他们解决产前产中产后的技术难题。四是严把销售关。善于捕捉信息,随市场行情不断调整饲养量和销售,有效的规避市场风险。
第四篇:2018年XX镇农业工作完成情况总结
2018年XX镇农业工作完成情况总结
一年来,镇农业服务中心在市农业局和XX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下,全年紧紧围绕年初考核目标,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具体情况如下:
一、对照考核责任到人
今年初,服务中心依照XX市委市政府对乡镇“四个全面”和乡村振兴综合战略考核要求,以及市农业局、农机局、农资局对服务中心的考核细则,制订了XX镇三个文明考核细则中有关农技、农机、农资工作具体目标要求,同时将服务中心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分解,明确到具体的工作责任人、工作完成的目标、完成的时间等,通过考核,确保全年的各项工作任务顺利完成。
二、重点工作强势推进
在镇党委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和全力支持下,在全体镇村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的共同努力下,我镇确定的三项镇重点工作都按时完成了任务。
(一)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首先做好2017年XX镇XX片X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工作,按照实施方案时间节点要求保质保量有序推进,克服工程规模大、施工时间紧、标准要求高、地形地貌乱等困难,到4月底已全面完成各项任务,而且建出亮点,建出成效,得到市农资局领导多次会议上的表扬。
其次是建设好2018年XX镇下半年X万亩高标准农田项目工程。依据2017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工程中积累的经验和教训,对2018年项目进行更加全面的升级完善,特别是出口蔬菜基地建设,利民河的开挖和疏浚建设,得到市委葛书记和镇党委主要领导肯定。我们克服高温、不怕多雨在镇管理人员偏少情况下,都能保证施工质量和建设进度,目前二个标准已全面竣工,正待验收。
最后是规划好2019年项目。2019年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又不同于前二年的建设要求,提出了标准更高,规模更大,投资更强,达4000元/亩。目前,我们已经过三轮现场勘察,听取村组干部、村民代表意见,初步形成了XX镇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建议书和初步建设方案,待专家评审后形成更加具体完整的实施方案,为XX农业明年建出更多亮点,为经济更快发展,农民更加致富奠定了基础。
(二)绿化造林工作。
全镇造林任务XXXX亩,实际完成了XXXX亩,主要是采取招商引绿,种植珍贵树种发展林下经济等。创新的绿化工作思路,不但完成了市下达的绿化任务,而且还减少镇财政绿化资金支出,极大地增加土地产出效益,同时进一步完善了金凤公园大规格树种绿化,新培育桃园、梨园、枇杷园等一系列绿色生态园。为
XX创建森林城市作出了贡献。
(三)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工作。镇成立了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组,召开了全镇动员会,制订了实施方案考核细则及回收任务价格表,做到早部署、早发动、早落实。今年新培育秸秆回收养殖场X家,大力推行秸秆还田XXXX多亩,保质保量完成了市政府下达的任务。
三、项目建设实施有序
今年,我镇新(扩)建农业项目XX个,总投资XXXX万元,亿元项目X个,超千万项目X个,农业外资XXX万美元,实现了零的突破,这些项目主要得益于市镇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得益于历年来特别是近二年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基础设施建设。
四、常规工作特色显著
(一)组织农药经营户到市培训,申领新农药经营许可证XX家,全年检测农产品XXXX多份,对村农产品质量安全协管员进行了培训,现场抽检、监督工作正常开展。获得2017年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先进单位。
(二)家庭农场有序发展。今年新培育家庭农场X家,申报省级示范家庭农场X家。
(三)农业科技试验、示范、推广。今年实施新品种试验X个,推广X个。
(四)农业园区进一步规范完善,特别对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园区,做到有求必应,服务到位,定期上门、质量监督到位,确保园区健康发展。
(五)农业机械年审培训、粮食生产全托管、购机补贴、农机安全生产等工作都全面完成农机局下达的目标任务。
(六)培训职业农民XXX人,完成了全年培训任务。益农信息社全部成立运行,其中示范信息社X家。
(七)新增高效设施农业面积XXX亩,渔业面积XX亩,完成了市下达任务。
(八)农业“三品”占比达58%,今年又新申报X万亩优质绿色农产品基地。其中:玉米X万亩,小麦X万亩。
2018年,本中心的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领导的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我中心决心在新的一年里,以更饱满的工作热情、更端正的工作态度、更扎实的工作措施,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做的更好,为XX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作出自己更大贡献。
第五篇:尧庙镇农业调产典型材料
尧庙镇农业调产典型材料
2010年,尧庙镇以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统领,立足城市区位优势,统筹协调、突出重点,坚持率先发展,以调结构、增收入为目标,强化产业支撑,拓宽产业区域,取得了农业调产的新成果。
在农业产业优化发展中,我们立足精品农业向观光高效农业拓展,围绕汾河滩涂和南部纯农业村,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区域。一是抓住省农业开发重点项目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建设工作,全面建设区域性的生态、高效、观光为一体的农业基地。以伊村、杜村汾河滩涂为主开发建设“尧王台”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现已完成首期核心区占地面积5000亩的土地流转工作,已累计投资4100余万元,完成油路28公里,防渗渠21公里,道路绿化20余里的道路硬化绿化工作。在省市区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2010年8月份成功举行了园区建设启动仪式。2010年10月23日,省委书记袁纯清亲临尧王台景区视察,对尧王台农业观光园区的建成给予充分肯定。目前,园区路成网、渠相连、林成带的基础建设框架全面完成,规划设计的农业特色产业项目分块启动,“帝尧农耕,休闲美地”的现代农业形象,将成为新的观光农业亮点。
二是以下靳蔬菜大棚基地为主的蔬菜大棚区建设,我们采取多种方式促进绿色产业发展。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000余亩,日光温室100余栋,凉棚近500栋,基本形成了产业
化、规模化、特色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三是以三农奶牛养殖为主的畜产养殖业,主要以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和公司+小区+养殖户的发展模式,不断增大科技含量,打造条块结合,专业经营,多元发展的特色之路,目前,全镇奶牛存栏800余头,日产鲜奶10吨。已成为临汾市奶牛养殖业规模较大的企业之一,现已与蒙牛集团建立长期供销关系,正在计划扩建为千头奶牛科技示范区。
二0一一年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