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与发展
高分子材料在生物医药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人类使用高分子材料的历史悠久,在生活各个方面无处不见,随着人类社会对材料的需求不断膨胀,高分子材料急剧发展,向国民经济各个方面扩张,尤其在生物医药领域,高分子材料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由此,生物高分子材料成为高分子材料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生物医用高分子作为生物医用材料中发展最早、应用最广泛、用量最大的材料,鉴于其具有原料来源广泛、可以通过分子设计改变结构、生物活性高、材料性能多样等优点,是目前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已经成为现代医疗材料中的主要部分。
关键词:发展过程,组成材料,医学用途,未来发展
人类使用高分子材料的历史,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我国浙江省余姚县出土的河姆渡文化遗址中发现了涂有大漆的木碗,我国西汉时期已有麻布增强大漆树脂而成的脱胎漆器技术,这应是世界上最早的“树脂基复合材料”。蚕丝的使用可以追溯到4-5千年前,在浙江吴兴出土了中国4-5千年前的蚕丝织物。由天然高分子化学改性或由人工合成探索新高分子材料的近代高分子材料研究始于19世纪中叶。1844年Goodyear(美国)发明的天然橡胶硫化技术,开创了近代的高分子材料研究。1868年出现了硝基 一: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过程及应用领域 纤维素酯用樟脑作增塑剂,制赛璐珞的技术,从而出现了塑料。1890年出现了硝基纤维素酯用乙醇做溶剂湿法纺丝的成纤技术,从而出现了人造纤维。1895年左右出现了用帆布增强硫化橡胶制轮胎的技术,这是首次出现的近代技术的复合材料。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指用于生理系统疾病的诊断、治疗、修复或替换生物体组织或器官,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高分子材料。研究领域涉及材料学、化学、医学、生命科学。在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可谓异军突起,目前已成为发展最快的一个重要分支。合成医用高分子材料发展的第一阶段始于1937年,其特点是所用高分子材料都是已有的现成材料,如用丙烯酸甲酯制造义齿的牙床。第二阶段始于1953年,其标志是医用级有机硅橡胶的出现。目前的研究焦点已经从寻找替代生物组织的合成材料转向研究一类具有主动诱导、激发人体组织器官再生修复的新材料,这标志着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发展进入了第三个阶段。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特性要求: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指在医学上使用的高分子材料。其对于挽救生命.救治伤残.提高人类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归纳,应当符合以下要求:(1)生物相容性。生物相容性是描述生物医用材料与生物体相互作用情况的。是作为医用材料必不可少的条件。2)生物功能性。生物功能性是指生物材料具有在其植入位置上行使功能所要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3)无毒性。无毒性即化学惰性。此外,还应具备耐生物化.物理和力学稳定性。(4)可加工性:能够成型、消毒。二: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组成材料
生物医学材料是指一类具有特殊性能、特种功能,用于人工器官、外科修复、理疗康复、诊断、治疗疾患,而对人体组织不会产生不良影响的材料。现在各种合成材料和天然高分子材料、金属和合金材料、陶瓷和碳素材料以及各种复合材料,其制成品都已经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和科研。一般而言,临床医学对生物医学材料有以下基本的要求:无毒性,不致癌,不致畸,不引起人体细胞的突发和组织细胞的反应;具有与天然组织相适应的物理机械特性;针对不同的使用目的具有特定的功能。
生物医学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材料复合而成的生物医学材料,主要用于修复或替换人体组织、器官或增进其功能以及人工器官的制造。高分子材料与生物高分子结合可以作为生物传感器。
三: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学上的用途
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应用根据不同的角度、目的甚至习惯,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尚无统一标准。主要在人造器官、人造组织、以及其它的一些高分子药剂等。
A.人造器官(1)人工肾:四十年前荷兰医生用赛璐洛玻璃纸作为透析膜, 成功地滤除了患者血液中的毒素。目前人工肾以中空丝型最为先进, 其材质有醋酸纤维, 赛璐洛和聚乙烯醇。(2)人工肺:人工肺并不是对于人体肺的完全替代,而是体外执行血液氧交换功能的一种装置,目前以膜式人工肺最为适合生理要求。(3)人工心脏:1982年 美国犹他大学医疗中心, 成功地为61岁的牙科医生克拉克换上了人工心脏, 打破了人造心脏持久的世界纪录, 作为人工心脏主体心泵的高分子材料,现在所用的材料主要为硅橡胶。
B.人造组织指用于口腔科、五官科、骨科、创伤外科和整型外科等的材料,包括:(1)牙科材料:主要采用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系、聚砜和硅橡胶等,如蛀牙填补用树脂、假牙和人工牙根、人工齿冠材料和硅橡胶牙托软衬垫等;(2)眼科材料:这类材料特别要求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质、良好的润湿性和透氧性、生物惰性和一定的力学性能。(3)骨科材料:人工关节、人工骨、接骨材料等,原材料主要有高密度聚乙烯、高模量的芳香族聚酰胺、聚乳酸、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4)皮肤科材料:人工皮肤,含层压型人工皮肤、甲壳素人工皮肤、胶原质人工皮肤、组织膨胀器。C.药用高分子
(1)高分子缓释药物载体:药物的缓释是近年来人们研究的热点。目前的部分药物尤其是抗癌药物和抗心血管病类药物,具有极高的生物毒性而较少有生物选择性,通常利用生物吸收性材料作为药物载体,将药物活性分子投施到人体内以扩散、渗透等方式实现缓慢释放。(2)高分子药物:第一个实现高分子化的药物是青霉素,所用载体为聚乙烯胺,以后又有许多的抗生素、心血管药和酶抑制剂等实现了高分子化。
四:未来的发展
国内外研究进展近年来,美国、欧洲和日本对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 研究与开发突飞猛进,从人工器官到高效缓释高分子药物都取得了很多成果和巨大效益。现在美国商业化的生物技术是以医药品为主的。加拿大的生物技术的优势领域在医疗器材和制药业生物技术。我国生物医学高分子研究起步较晚。自20世纪70年代末起,北京大学和南开大学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1998年“生物医学高分子”项目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我国现有医用高分子材料60多种,制品达400余种。现阶段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非常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因此,加速我国对新型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将是今后相关材料领域刻不容缓的艰巨任务。
五:结束语
医用高分子材料是未来材料科学与工程技术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现代多学科交叉的特点促进了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发展,也孕育了新一代的功能高分子材料。由于高分子材料在结构上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可以在分子结构(包括支链结构)、聚集态结构、共混、复合、界面和表面甚至外观结构等诸多方面,进行单一或多种结构的综合利用,因此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其他高技术要求材料技术为他们提供的更多、更好的功能。随着纳米技术研究的深入,在分子、甚至原子水平上实现材料的功能结构设计、复合与加工生产成为可能,材料的功能将会进一步得到扩展,所以,未来高分子材料在医药领域的发展将日新月异!
参考文献:1]温变英.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J].化工新型材料,2001,29(9)
[2]黄静欢.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与现代医学[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4,10(4)
[3]章俊,胡兴斌,李雄.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院建筑与装备,2008,9(1)[4]黄字彬,景遐斌,石全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在人造红血球的应用研究与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5)[5]杨小玲,王珊,张卫红.聚乳酸基生物降解性高分子材料在医用领域的研究进展[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0,31(1)[6]杨立群,张黎明.天然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09,15(5)[7]谭英杰,梁玉蓉.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J].山西化工,2005,25(4)[8]钱洪江.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应用[J].现代保健·医学创新研究,2006,3(8)[9]沈健.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研究进展[A].第二届全国生物复合材料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10]胡平.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的加工、改性及应用[A].中国改性塑料高新技术成果与产业发展论坛、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改性塑料专业委员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11]新型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J].应用科技,2009,36(5)
第二篇: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各种航空航天工具中应用
高分子复合材料在各种航空航天工具中应用
多种高性能的高分子复合材料目前已经用于各种航空航天工具中。例如,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久前还只在军用飞机上用做主结构如机身和机翼。但是,近年来先进复合材料已开始用于大型民航客机上用做主结构,玻纤增强塑料也大量使用在一些较为次要的部位。
在美国,碳纤维复合材料主要用于航空航天工业;在欧洲,碳纤维复合材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使用量达到33%,仅次于其他工业用途。例如,无人驾驶飞机上,目前已经大量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
新近推出的波音公司新型民航客机7E7和空中客车公司A380,都开始采用航空航天复合材料作飞机的主结构。这是因为复合材料能提供目前制铝工业所能提供的铝合金大致相同的性能,而且复合材料还能进一步降低成本。此外,复合材料还有耐久性好,所需保护少,零部件可以整合,耐腐蚀性强,通过利用智能纤维材料和嵌入式传感器进行结构监测等优点。
7E7客机绝大多是用复合材料制造的,将需要约25吨增韧碳纤维增强环氧树脂叠合材料和夹层材料。A380也使用通常的复合材料结构,例如机翼包皮的40%采用碳纤维增强塑料,减轻质量1.5t,减轻全装配结构11.6t。尾翼的大部分包括尾翼的安定面是碳纤维复合材料,仿照老式空中客车客机。未增强的后机身由连接到复合材料机架上的复合材料与合金架的组合体上的碳纤维蒙皮构成。总计复合材料将占机架质量的大约16%,减轻同种规模的全金属结构(空飞机的总质量将约为170t)。
第三篇: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应用与发展
一、前言
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发展,网络教学已经成为了热门话题了,我国的许多大学已经有了网络教学了初形,在不久的将来网络教学将会慢慢取代现在的传统教学模式。现在计算机网络教学已初具规模,给多媒体课件的研制创造了机会,为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信息传播中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发展。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作为现代化教学的一种必然手段,促使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规划,在多媒全教学信息作用下有效进行施教,使学生在多媒体教学信息作用下有效地学习,帮助学生取得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所以要实现网络教学首先要有电子教科书。也就是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Multimedia)是指文字、声音、图形、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的组合,使多种信息建立逻辑关系,集成一个系统且具有交互性。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表现在交互性、信息载体多样性及集成性。交互性是指使用者能参与其中或提供反馈信息。
一个多媒体教学软件,就具有交互性。它将需要学习的内容分成一个个小块,允许学生自行选择和发掘想看和学习的内容。还可以按不同方式与屏幕显示内容进行沟通,提供反馈。信息载体多样性指所处理信息种类的多样化。早期的计算机只能处理像数值、文字方面的信息,而多媒体计算机可以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信息。集成性是指多种信息媒体的集成、处理这些媒体设备的集成以及集成一体化的多媒体操作系统、多媒体信息管理系统等。
上图的计算机网络系统,学生可以轻松地调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而丝毫没有场地、时间等外在条件的限制。信息量的增加,视野的扩大,必然扩展着学生对知识的把握、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形成了学业上的良性循环。
塑料模具设计课件的制作,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理解,例如:模具的动作原理,如果没有动画,学生只能通过教材的文字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动作,这需要时间,不同的学生用的时间不同,当老师接着讲下一个内容时,某些学生就来不及接受,这也对整体的知识传授是有缺陷的。如果有了多媒体课件的辅助,学生就会很容易地接受,而且不会使课堂气氛沉闷。这也是迈向网络教学的一个阶段。
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过程是一个艰苦的创作过程,课件制作完成后,要经过多次调试运行和修改,才能趋于完善成熟。在课件制作中,要注意处理好几个关系:
第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但也可能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制作中要把握重点,选取与重点内容有关的素材,声音图像配合要恰当,不可过分刺激而使学生不注意应该掌握的教学内容,而去注意那些与学习无关的内容。
第二:要努力实现从经验型向理论型转化。课件演示不同于实验,毕竟没有实物,还需要我们用概念、判断等进行逻辑思维,形成理性的知识。
第三:课件制作可实现教学的辅助功能,而不能替代教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有着很重要的作用,有着体态语言与人工智能,能进行言传身教,而这些计算机做不到。
我国塑料模具的现状和发展
目前,塑料模具在整个模具行业中约占30%左右。专家预测,在未来的模具市场中,塑料模具在模具总量中的比例将逐步提高,且发展速度将高于其他模具,随着塑料工业的不断发展,对塑料模具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是正常的。因此,精密、大型、复杂、长寿命塑料模具的发展将高于总量发展速度。这就要求研制出新的模具钢以适应更高的更复杂的模具要求。我国目前研制出并取得了广泛采用了一些新的塑料模具钢,如:P20、3Cr2MO、PMS、SMI、等,对模具的质量和寿命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是总体使用量还是较少。
由于我国塑料模具标准件水平和模具标准化程度较低,与国外差距甚大,这样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我国模具工业的发展,所以我们首先要提高塑料模标准化水平和标准件的使用率。为此,国家最好制订统一的国家标准,并严格按标准生产。
『摘要』我国成为韩国第二大塑料出口市场已超美国。这说明我国的塑料模具产品越来越受到国际的重视,但是不能故步自封,要使自己更加完善,加大技术投入,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提高塑料机械与模具的水平是塑料制品能否加快发展的关键所在。因此,要切实加强引进先进设备的消化、吸收和创新工作。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目前我国塑料模工业已能生产出122cm大屏幕彩电塑壳注射模具、6。5kg大容量洗衣机全套塑料模具、汽车保险杠、整体仪表板、照相机塑料件模具、多型腔小模数齿轮模具及塑封等塑料模具。在成型工艺方面,多材质塑料成型模、高校多色注射模、镶件互换结构和抽芯脱模机构的创新设计方面也取得较大的发展。
我国需要更多的塑料模具人才,来发展我国的塑料生产业,使其逐步进入世界先进水平的行列。为我国的繁荣富强贡献一份力。这就要求从教育入手,首先要是教育进入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教育就是未来的教育模式,所以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们要从它的一个元素开始:多媒体课件的制作。以下是:我们的塑料模具课件的制作分析。
在本课件制作中,使用了Auto CAD、Flash MX、GOLD WAVE、FORN PAGE 等软件。
AutoCAD 是由美国Autodesk 公司开发的通用计算机辅助侧记软件包,它具有易于掌握、使用方便、体系结构开放等优点,深受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的欢迎。如今,Auto CAD 已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电子、航天、造船、石油化工、土木工程、冶金、地质、气象、纺织、轻工、商业等领域。
Auto CAD 的应用范围之所以如此广泛,是因为它具有以下特点:
具有完善的图形绘制功能。
具有强大的图形编辑功能。
允许用户对其进行二次开发。虽然Auto CAD 的系统源代码没有向用户公开,但它提供了多种开发工具,使用户能够访问、改变Auto CAD 的原有标准系统库函数合文件,进行二次开发或者用户定制
提供了多种接口文件,具有较强的数据交换能力。支持多种交互设备,具有良好的用户界面和高级辅助功能。支持多种操作平台。
软件易于掌握,适用于各种层次的用户。教材中有许多模具的原理图,这需要用Auto CAD 去绘图,然后复制去Flash MX 哪里做成动画,Flash 中作动画的过程,以下有分析。然后把这些动画和图片利用Forn Page 连接起来。
第四篇:无菌包装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无菌包装及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与发展
摘要:通过无菌包装的概述,阐述了无菌包装的概念、过程、材料和容器及其特点。介绍了无菌包装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阐述了无菌包装在国内与国外的发展状况。
关键词:无菌包装 食品工业 应用 发展
随着食品工业的迅速发展,无菌包装技术已开始在食品领域大显身手。无菌包装技术运用超高温瞬时灭菌,加热(杀菌)时间短(几秒或十几秒),然后迅速降温,包装后的产品不需要再次杀菌,避免了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损失,而且在常温下可以保存。无菌包装的最大优点是在无菌条件下最大限度地保留食品原有的营养成分和风味。无菌包装技术的巨大优势,给食品工业带来一场不小的变革,其优越性被注重食品消费质量的广大消费者所认识接受,无菌包装市场得以迅速发展和扩大。
1.无菌包装概述 1.1无菌包装
无菌包装是一种高技术的食品保存方法,是指被包装的食品在包装前经过短时间的灭菌,然后在包装物、被包装物、包装辅助器材均无菌的条件下,在无菌的环境中进行充填和封合的一种包装技术。上述有关的输送、充填、密封的步骤都必须在无菌状态下进行。可见,无菌充填包装系统必须具备三个条件才能使产品达到安全卫生的要求: 1)、制品必须经过杀菌处理,通常有UHT或HTIT两种方法。
2)、使用的包装材料必须经过杀菌处理。一般可用化学药剂或物理方法进行杀菌。化学药剂法适用于塑料容器及预先成型的纸桶,常用的化学药剂有过氧化氢、氯化物等。而物理杀菌则适用于金属罐、玻璃罐、热敏性塑料容器等。常用的物理杀菌方式有过热蒸汽杀菌、干热空气杀菌、紫外线杀菌及辐射线Y照射等。
3)、已杀菌的食品及容器必须在不受二次污染的情况下充填密封。操作环境的无菌化,方法不外乎除菌与杀菌,除菌是防止细菌的侵入,同时具有对空气除尘的作用,常用的除菌装置有电器集尘装置和过滤装置。电器集尘装置是利用放电装置使微生物带电荷,再用电气集尘器予以收集。过滤装置则是利用陶器海绵、碳粉、纤维状物质滤除0.3μm以上的粒子,以除菌除尘,常用的杀菌方法则有加热杀菌和熏药法。1.2无菌包装的一般过程
目前,无菌包装采用的一般过程(下图)。
被包装物灭菌 → 无菌包装 → 无菌产品 ↑ 包装材料 → 包装容器成型 → 灭菌 1.3无菌包装的材料与容器
纸盒 纸盒是无菌包装中用得较多的一种形式。用于无菌包装的符合纸板材料有五层和七层两种,由聚乙烯、纸、铝箔等复合而成。常用纸盒包装有屋顶包和砖形包两种
[1]形式,容量一般在200-1000mL左右,包装物有奶制品、果汁、饮料等。目前市场还出现了枕形、三角形、方柱形、圆柱形等,除了可插管饮用外还可加上一个嘴和防盗盖。
无菌杯、无菌包装袋 无菌杯、无菌袋包装使用的材料为多层共挤无菌包装片材,其结构为PP/PE/ADH/PVDC或EVOH/ADH/PS等。其中PP为可剥离的无菌包装保护膜,PVDC、EVOH为高阻隔材料,PS为结构材料。无菌包装用的杯盖材是AL/PE/PET的多层复合材料,其中PET为可剥离层。杯式无菌包装的容量一般的50-500mL左右,袋包装的容量一般在200-500mL左右。大包无菌袋 对于一些饮料的底料、各种水果、蔬菜的原汁及浓缩汁的保鲜和包装,可采用无菌大包装袋的形式。无菌大包装袋采用的也是铝塑复合材料,包装容量可从5L-220L。无菌大包装袋灌装后一般放入外包装箱或桶内,以防止机械损伤。目前这种包装形式已基本取代了铁桶或塑料桶的包装。
瓶装 无菌包装用瓶包括玻璃瓶和塑料瓶两种,目前塑料瓶发展较快。塑料瓶可以在成型时灭菌并立即灌装,也可以在灌装前灭菌。灭菌的瓶子在无菌室中灌装和压盖[2]。1.4无菌包装的特点
无菌包装主要有以下特点:能有效地防止食品变质,食品中富含微生物生长必需的营养素,它们在食品中的生长繁殖,最终将导致食品的变质、腐败,因此,减少或杀灭这些有害的微生物将有效地保护食品;无菌包装的食品灭菌热效率高,而且可以在常温下进行保存和运输,无需利用特殊装置,可降低流通费用、节省能源,方便运输;有些产品经过无菌处理能够提高质量,如生装的肉类、禽类罐头,通过加热灭菌后变熟,组织软化,风味改善;鱼类的骨头和鱼刺也变得酥松可食;可采用高温瞬时或者超高温灭菌的先进技术,使食品的加热时间大大缩短,从而能最大限度地保持食品原有的色、香、味和营养价值;无菌包装的食品其卫生性已得到充分保证,因此,启封后即可放心食用,如消毒牛奶、罐头食品等,使用十分方便;能大大延长食品的保质期和货架寿命。经无菌处理的食品,其中的有害微生物含量甚微,在有效保存期内质量保持完好,而且在常温下就可储藏,有利产销;对包装材料的耐热性要求可降低,可以使用塑料、纸等成本较低的包装材料,包装容器的形状及大小可以变化,特别适宜加工大型的食品包装容器,这是过去一般罐头食品无法做到的。2.无菌包装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无菌包装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由包装液体到流体、半流体和膏体;由一般果汁到牛奶、茶类、蔬菜汁、汤料、酒类、水类、药液等。现在,无菌包装在发达国家的食品制造业中极为盛行,英、法、德等国已有三分之一的饮品采用了无菌包装,其应用已经不仅仅限于饮料和牛奶,还用来包装矿泉水和葡萄酒等[3]。2.1乳业
对于我国的乳品行业,无菌包装在我国乳制品中仅占10%,而发达国家占65%。国家已将液态奶无菌包装列为优先开发项目,因此,我国液态奶无菌包装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在我国农业部制定的乳业中长期发展标中,“ 十五”计划末,奶类产品人均占有量达到10公斤,总产量达到1350万吨;到2030年,奶类人均占有量将达到25公斤,总产量达到4250万吨。由于我国地域差异大,奶的产销区分布极不合理,主产区销量不多,主销区又不产奶或少产奶。要改变这种不合理状况还得靠合理的包装—无菌保鲜包装来解决远程运销问题。根据今后的发展趋势,乳品应由奶粉为主改为以液态奶为主,一可节省能源,二可提高营养价值和方便食用。乳品中按25%采用无菌保鲜包装计,“ 十五”计划末,每年需用无菌保鲜包装盒屋顶包、砖包、枕包等,按250mL装计约67.5亿个,价值30多亿元。到2030年,每年需要包装盒200多亿个,价值100多亿元[4]。2.2果汁饮料和其它饮料业
据中国饮料工业协会公布,我国人均饮料消费量只及世界平均值的五分之一,产量发展的潜力很大,有很多产品还有待发展、开发。饮料总产量2005年底达到2260万吨,2005-2015年将以年均5%的速度增长,2015年将达到3700万吨。据此,以其中的采用无菌复合纸包装材料计,2005年起每年需无菌包装盒(以平均500mL装计)约45.2亿个,到2015年,每年需无菌包装盒(平均按500mL装计)约达到148亿个。2.3蔬菜汁加工业 目前我国蔬菜补加工业慢慢得到发展,特别是南方地区,比如广东福建等地,由于受气候影响以及蔬菜汁本身是纯粹的绿色食品饮料,蔬菜汁饮料很受人们的青睐和喜爱。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及人们对健康的追求和消费观念的更新,有关部门及有关专家预测,未来5-10年,全国蔬菜汁作饮料或佐料将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类产品的最佳包装将是无菌包装[5]。因为它既可以有效保持原有营养成分,又可以使产品长时间储存不变色、不变味、不变质和适宜远程运销。3.无菌包装的发展
3.1无菌包装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我国的无菌包装起步于70 年代末。1979 年由广东罐头厂以补偿贸易的方式,在全国率先引进一套瑞典利乐包装有限公司的复合纸砖形无菌包装设备,用来包装甘蔗汁、果汁、豆奶、菊花茶等液体饮料[6]。产品投放市场后,引起了广大消费者和食品行业、包装行业、包装学者的兴趣和关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科技的发展和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无菌包装市场日益旺盛,自1984 年起,全国沿海大中城市有实力的食品饮料企业或新公司陆续引进瑞典利乐公司、美国国际纸业公司、德国PKL 公司、日本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等生产的无菌包装生产线设备。目前国产软饮料灌装设备技术水平与瑞士利乐无菌包装机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大袋饮料包装方面,与美国乏力(Fran-Rica)公司的设备相比,还存在空白。从长远发展的眼光来看,最终要走联合攻关研制和创新的道路[7]。3.2无菌包装在国外的发展状况
无菌包装在目前各国食品业中最为盛行。多年来,世界上无菌包装的应用不仅限于果汁和果汁饮料,而且已经用来包装牛奶、矿泉上和葡萄酒等。英国已有三分之二的饮料使用无菌包装,加拿大的苹果汁已采用无菌处理工艺[8]。各国专家认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由于受到冷藏设备、运输手段和储藏设施限制,像果汁和牛奶之类的食品,使用无菌包装较为适宜。
据报道,国外发达国家的液体食品包装中,无菌包装已占65%以上,每年的增速均超过5%。光是纸盒无菌包装,全球每年就消耗1000 多亿个,仅按250mL 装的计算折合耗用复合纸100 多万吨。
食品无菌包装是近年来国际上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的一种食品高新包装技术,它在食品保鲜等方面有着其他包装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无菌包装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自从60年代随着塑料工业的迅速发展及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广泛应用,使食品无菌包装如
[9]虎添翼,市场不断扩大。随着无菌包装技术、设备、材料的不断发展,使无菌包装发展作为一种特殊的包装技术在包装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也成为未来食品绿色包装的发展方向。
第五篇:数据库营销在互联网中的发展与应用
数据库营销在互联网中的发展与应用
数据库营销的作用就是利用企业经营过程中收集、形成的各种顾客资料,经分析整理后作为制订营销策略的依据,并作为保持现有顾客资源的重要手段。从理论上说,数据库营销并不是网络营销中特有的手段,在传统营销中,如直邮广告、电话营销等过程中,数据库营销也是一种常用的手段,不过,在网络营销中,数据库营销有着更加独特的优越性,因而成为网络营销的重要策略之一。
网络时代的数据库营销
在当前的营销模式中,以Internet为支撑,在数据库营销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网络营销日渐突兀,网络数据库营销(Internet Database Marketing)是一种交互式营销处理方法,它通过独特的可记载营销媒体和营销渠道(主要是互联网络,同时还包括电话和销售人员),将公司的目标顾客、潜在顾客的资料,以及进行的交流沟通和商业往来信息存储在计算机的数据库中,对顾客提供更多及时服务,发现顾客新的潜在需求,加强与顾客紧密关系,帮助公司改进营销方法和营销策略,使公司能系统了解市场和把握市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
网络数据库营销是从传统的数据库营销发展而来的,它通过利用Internet的交互特性直接与顾客进行沟通,顾客通过网络访问企业站点,企业可以直接了解和掌握顾客的数据。因此,利用网络营销企业可以直接与顾客沟通,同时可以简单快捷的收集营销数据,同时网络营销可以在数据库营销的基础上更好了解顾客、服务顾客。
网络数据库营销是一种新型、有效的营销方法,目前,有许多大公司对此投入大量资金,如通讯业、计算机业和办公设备供应商中的德尔公司(DELL)、IBM公司和施乐公司(Xerox),汽车厂商福特公司(Ford)等。网络数据库营销是近年来,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的发展,才逐渐日显威力的,它不仅是现在许多流行营销策略,如电话营销、直复营销等营销策略的有效前提保证和基础,而且意味着以一种新的方法开展业务,新的概念进行营销管理,并产生新型的公司和顾客关系。
实施网络数据库营销的技术基础是设计和建立网络数据库营销信息系统。
该系统应包括以下几个组成部分:计算机网络,可以连接到互联网络;网络数据库系统软件;大型数据库(数据仓库);营销信息数据统计、分析等处理软件包;用户,包括专业信息处理员、公司内部员工、公司的顾客以及公司的供应商。
网络数据库营销信息系统的建立是在利用互联网络技术和数据仓库技术的基础上,根据企业的营销管理特点开发出专用的营销信息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包,它与其他管理信息子系统如财务管理信息子系统、生产管理信息子系统等组成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在网络数据库营销信息系统中,最重要的基础工作是建立大型营销网络数据库。
在网上,无论是研究谁会访问自己的站点,还是研究谁会对自己的产品或服务感兴趣并作出购买,营销者都可利用在网页上放置的程序表格自动收集数据,它会在用户访问时要求输入个人的特征,并自动录入数据库中,以便营销者日后进行统计分析和数据开掘。相对于网下营销,数据库营销在决定网上营销的有效性上更凸现出重要的作用。戴尔电脑公司在许多国家通过网络销售电脑,它一年之中提供顾客25000种不同配置的电脑。每一台电脑都是照单定制,然后在短短几天送达顾客。它的成本和库存都低于大多数传统的电脑。像惠普公司就承认这一点,而康柏公司,每年库存占销售的5.2%,戴尔只有1.5%。这种存在于企业和顾客之间的高度个人化关系,是网络数据库营销得以有效利用的基础之一。
数据库营销策略使得企业从规模营销转向一对一营销,或者叫个性化营销,使得企业有能力面对广泛的顾客,并给每一个顾客提供独特的产品。这等于说,根据顾客的需要提供产品,而成本
上与标准化生产和规模化营销没什么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