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
建筑节能是执行国家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政策的主要内容,是贯彻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建设部在1995年颁布了《城市建筑节能实施细则》等文件,把《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列为强制性标准,同时建设部又于2000年10月1日发布了第76号令《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对不符合节能标准的项目,不得批准建设。
在这样一系列的节能政策、法规、标准和强制性条文的指导下,我国住宅建设的节能工作不断深入,节能标准不断提高,引进开发了许多新型的节能技术和材料,在住宅建筑中大力推广使用。但我国目前的建筑节能水平,还远低于发达国家,我国建筑单位面积能耗仍是气候相近的发达国家的3倍~5倍。北方寒冷地区的建筑采暖能耗已占当地全社会能耗的20%以上,且绝大部分都是采用火力发电和燃煤锅炉,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所以建筑节能还是本世纪我国建筑业的一个重要的课题。
在建筑中,外围护结构的热损耗较大,外围护结构中墙体又占了很大份额。所以建筑墙体改革与墙体节能技术的发展是建筑节能技术的一个最重要的环节,发展外墙保温技术及节能材料则是建筑节能的主要实现方式。1 外墙保温技术
节能保温墙体施工技术主要分为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两大类。1.1 内保温技术及其特点
外墙内保温施工,是在外墙结构的内部加做保温层。内保温施工速度快,操作方便灵活,可以保证施工进度。内保温应用时间较长,技术成熟,施工技术及检验标准是比较完善的。在2001年外墙保温施工中约有90%以上的工程应用内保温技术。
被大面积推广的内保温技术有:增强石膏复合聚苯保温板、聚合物砂浆复合聚苯保温板、增强水泥复合聚苯保温板、内墙贴聚苯板抹粉刷石膏及抹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加抗裂砂浆压入网格布的做法。
但内保温会多占用使用面积,“热桥”问题不易解决,容易引起开裂,还会影响施工速度,影响居民的二次装修,且内墙悬挂和固定物件也容易破坏内保温结构。内保温在技术上的不合理性,决定了其必然要被外保温所替代。1.2 外保温技术及其特点
外保温是目前大力推广的一种建筑保温节能技术。外保温与内保温相比,技术合理,有其明显的优越性,使用同样规格、同样尺寸和性能的保温材料,外保温比内保温的效果好。外保温技术不仅适用于新建的结构工程,也适用于旧楼改造,适用于范围广,技术含量高;外保温包在主体结构的外侧,能够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的寿命;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增加建筑的有效空间;同时消除了冷凝,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目前比较成熟的外墙保温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1.2.1外挂式外保温
外挂的保温材料有岩(矿)棉、玻璃棉
毡、聚苯乙烯泡沫板(简称聚苯板,EPS、XPS)、陶粒混凝土复合聚苯仿石装饰保温板、钢丝网架夹芯墙板等。其中聚苯板因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廉价的成本,已经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外墙保温外挂技术中被广泛应用。
该外挂技术是采用粘接砂浆或者是专用的固定件将保温材料贴、挂在外墙上,然后抹抗裂砂浆,压入玻璃纤维网格布形成保护层,最后加做装饰面。
还有一种做法是用专用的固定件将不易吸水的各种保温板固定在外墙上,然后将铝板、天然石材、彩色玻璃等外挂在预先制作的龙骨上,直接形成装饰面。由贝聿铭先生设计的中国银行总行办公楼的外保温就是采用的这种设计。
这种外挂式的外保温安装费时,施工难度大,且施工占用主导工期,待主体验收完后才可以进行施工。在进行高层施工时,施工人员的安全不易得到保障。1.2.2聚苯板与墙体一次浇注成型
该技术是在混凝土框—剪体系中将聚苯板内置于建筑模板内,在即将浇注的墙体外侧,然后浇注混凝土,混凝土与聚苯板一次浇注成型为复合墙体。该技术解决了外挂式外保温的主要问题,其优势是很明显的。由于外墙主体与保温层一次成活,工效提高,工期大大缩短,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性得到了保证。而且在冬季施工时,聚苯板起保温的作用,可减少外围围护保温措施。但在浇注混凝土时要注意均匀、连续浇注,否则由于混凝土侧压力的影响会造成聚苯板在拆模后出现变形和错茬,影响后序施工。
其中内置的聚苯板可以是双面钢丝网的,也可以是单面钢丝网的。双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是依靠内侧钢丝网架与墙体外侧配筋相绑扎及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其结合性能良好,具有较高的安全度。单面钢丝网聚苯板与混凝土的连接,主要依靠混凝土与聚苯板的粘接力以及斜插钢筋、L型钢等与混凝土墙体的锚固力,结合性能也较好。与双钢丝网相比较,单面钢丝网技术因取消了内侧钢丝网和安装保温板前的板外侧抹灰,节省了工时和材料。
其造价可降低10%左右。
但此两种做法都采用了钢丝网架,造价较高,且钢材是热的良导体,直接传热,会降低墙体的保温效果。
我们对于混凝土与无网架聚苯板一次成型复合墙体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在混凝土中水泥浆量合适的条件下,直接利用混凝土作为粘接剂来粘贴聚苯板,是完全可能的。当我们对聚苯板的背面进行处理之后,其与混凝土的粘接力进一步提高(其平均粘接强度可以达到0.07Mpa,而且破坏均发生在聚苯板内)。此技术取消了钢丝网架,其保温性能提高,而且板的成本再次降低。在经过对其长期耐久性论证之后,工程中可以推广使用。1.2.3聚苯颗粒保温料浆外墙保温
将废弃的聚苯乙烯塑料(简称为EPS)加工破碎成为0.5~4mm的颗粒,作为轻集料来配制保温砂浆。该技术包含保温层、抗裂防护层和抗渗保护面层(或是面层防渗抗裂二合一砂浆层)。其中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材料及技术在1998年就被建设部列为国家级工法。这种工法是目前被广泛认可的外墙保温技术。
该施工技术简便,可以减少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不受结构质量差异的影响,对有缺陷的墙体施工时墙面不需修补找平,直接用保温料浆找补即可,避免了别的保温施工技术因找平抹灰过厚而脱落的现象。同时该技术解决了外墙保温工程中因使用条件恶劣造成界面层易脱粘空鼓、面层易开裂等问题,从而实现外墙外保温技术的重要突破。与别的外保温相比较,在达到同样保温效果的情况下,其成本较低,可降低房屋建筑造价。例如与聚苯板外保温相比较,每平方米可降低25元左右。在天津云琅新居高层外墙保温工程中采用的就是此种技术。
此外,节能保温墙体技术中还有将墙体做成夹层,把珍珠岩、木屑、矿棉、玻璃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聚氨酯泡沫塑料(也可以现场发泡)等填入夹层中,形成保温层。2 外墙保温节能材料
节能材料属于保温绝热材料。绝热材料是指用于建筑围护或者热工设备、阻抗热流传递的材料或者材料复合体,既包括保温材料,也包括保冷材料。绝热材料的意义,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建筑空间或热工设备的热环境,另一方面是为了节约能源。随着世界范围内能源的日趋紧张,绝热材料在节能方面的意义日显突出。仅就一般的居民采暖的空调而言,通过使用绝热围护材料,可在现有的基础上节能50% ~80%。据日本的节能实践证明,每使用1吨绝热材料,可节约标准煤3吨/年,其节能效益是材料生产成本的10倍。因此,有些国家将绝热材料看作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核能之后的第五大“能源”。
外墙保温主要是靠保温绝热材料作为建筑围护,开发和应用高效的保温绝热材料是保证建筑节能的有效措施。目前世界各发达国家,均对绝热材料的生产和应用十分重视,之所以建筑节能工作做得好,与他们重视和发展保温材料是分不开的。2.1 绝热材料的性能
绝热,就是要最大限度地阻抗热流的传递,因此要求绝热材料必须具有大的热阻和小的导热系数。
从材料的组成上看,一般有机高分子的导热系数都小于无机材料;非金属的导热系数小于金属材料;气态物质的导热系数小于液态物质,液态物质小于固体。所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使用有机高分子材料或无定形的无机材料,这对于保温绝热是有利的。
从材料的结构上看,当材料的表观密度降低、孔隙率增大,材料内部的孔隙为大量封闭的微小孔时,材料的导热系数是比较小的。对于泡沫塑料制品,要满足保温绝热材料的要求其最佳的表观密度为16~40kg/m3。
由于孔隙的存在,材料在潮湿的环境下,不可避免地要吸水,而水的导热系数(0.5815W/m·K)比静止空气的导热系数(0.0233 W/m·K)要大很多,因此,当环境湿度增大时,材料的平衡含水率增大,材料的导热系数将会降低。所以作为保温绝热材料,材料自身的吸湿率要尽量低,如不可避免时,要对材料进行憎水处理或用防水材料包覆。
另外,保温绝热材料还必须能抵抗一定的冲击荷载,具有与使用环境相一致的机械强度。其粘结性能要好,还得有小的收缩率及与环境相适应的耐久性。2.2 常用的保温绝热材料
能满足上述性能要求而用于建筑外保温的节能材料主要有: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EPS及XPS)、岩(矿)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超轻的聚苯颗粒保温料浆等。以上各种材料所具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在材料内部都有大量的封闭孔,它们的表观密度都较小,这也是作为保温隔热材料所必备的。它们的性能对比见表1。
岩(矿)棉和玻璃棉有时统称为矿物棉,它们都属于无机材料。岩棉不燃烧,价格较低,在满足保温隔热性能的同时还能够具有一定的隔声效果。但岩棉的质量优劣相差很大,保温性能好的密度低,其抗拉强度也低,耐久性比较差。
玻璃棉与岩棉在性能上有很多相似之处,但其手感好于岩棉,可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但它的价格较岩棉为高。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是以聚苯乙烯树脂为主要原料,经发泡剂发泡而制成的内部具有无数封闭微孔的材料。其表观密度小,导热系数小,吸水率低,隔音性能好、机械强度高,而且尺寸精度高,结构均匀。因此在外墙保温中其占有率很高。
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具有非常优越的绝热性能,它的导热系数之低(0.025 W/(m2·K))是其他材料所无法与之相比的。
同时其特有的闭孔结构使其具有更优越的耐水汽性能,由于不需要额外的绝缘防潮,简化了施工程序,降低工程造价。但因其价格较高、而且易燃,这就限制了它的使用。
聚苯颗粒保温料浆是由聚苯颗粒和保温胶粉料分别按配比包装组成。保温胶粉
表1 常用保温绝热材料的主要性能
材料名称 表观密度(kg/m3)最高使用温度(℃)抗压强度(MPa)导热系数 吸水率(%)岩棉保温板 80~150,-268~350 ,— ,0.047~0.052, — 玻璃棉毡 40~60,-120~400 ,— ,≤0.035, —
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 16~30,-80~75 ,0.12~0.18, 0.033~0.044, <0.1 聚苯颗粒保温料浆 ≤220 ,-50~75, ≥0.01, <0.07
料采用预混干拌技术在工厂将水泥与高分子材料、引气剂等各种添加剂混均后包装,使用时按配比加水在搅拌机中搅拌成浆体后再加入聚苯颗粒,充分搅拌后形成塑性良好的膏状体,将其抹于墙体干燥后便形成保温性能优良的隔热层。此种材料施工方便,保温性能良好。其中聚苯颗粒可以采用工业品,也可以采用废旧聚苯保温板经机械破碎后的颗粒,这对于防制白色污染、保护环境十分有益的。但此种保温材料吸水率较其他材料为高,使用时必须加做抗裂防水层。抗裂防水保护层材料由抗裂水泥砂浆复合玻纤网组成,可长期有效控制防护层裂缝的产生。结语
目前我国外墙保温技术发展很快,是节能工作的重点。外墙保温技术的发展与节能材料的革新是密不可分的,建筑节能必须以发展新型节能材料为前提,必须有足够的保温绝热材料做基础。节能材料的发展又必须与外墙保温技术相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其作用。正是由于节能材料的不断革新,外墙保温技术的优越性才日益受到人们重视。所以在大力推广外墙保温技术的同时,要加强新型节能材料的开发和利用,从而真正地实现建筑节能。
------------------
但当前建筑外墙的趋势是向外保温方向发展,尤其寒冷和严寒地区,在外保温贴面砖涉及到安全问题应十分慎重。而建设部即将出台的外保温行业标装以及北京2002年出台的四种外保温地方标准中均没有在外保温直接贴面砖的法规,因此,从这些文件中可以看出,它们对保温层上贴面砖持慎重态度,由此可见:
一,外墙外保温原则上不得直接在保温层上粘贴面砖,事实上不管粘面砖的胶多好,保温材料强度多高,检验结果证明,一般保温材料均不可能符合国家行标的粘结强度标准,如测试聚苯板的抗拉强度仅为0.1Mpa,干密度为30kg/詄的发泡聚氨酯或挤塑聚苯板最高也不会超过0.3Mpa左右。
二,如果要在外保温贴面砖目前以专一的做法即北京地方标准《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DBJ/J01-66-2002,即现浇混凝土模板内置带钢丝网架的外保温体系,其所以能贴面砖,是由于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构造做法,其原则是在保温板的外侧设置了与保温层结合良好、有一定厚度、有较高渗度的配筋水泥砂浆,加强层是由强度为M10的抗裂砂浆,内配40×40覬2低碳冷拔钢丝,并与穿过保温板的2.5镀锌钢丝相点焊,而这一砂浆加强层通过斜丝和附加锚固筋与主体结构(钢筋混凝土墙)相连结,面砖的重量由加强层来承担,保温层不参与受力工作。
大量实践证明这一体系面砖的平均粘结强度均在0.65Mpa以上,所以只要粘贴面砖的,质量良好,加强层有足够的强度,在这种外保温体系中允许粘贴面砖是有根据的。在其它一些外保温体系中,也在探索贴面砖的可能性,基本上都遵循这一原则,当然加强层的用材除配筋水泥砂浆外,也可采用其它加强材料,如“面砖-聚氨酯一体化保温板”的加强层采用的是高密度聚氨酯。
三,为安全起见,在工程完工后,在面砖墙面上一定要进行粘结强度检验,根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工程饰面砖粘结强度检验标准》JGJ110-97,其平均粘结强度应不小于0.4Mpa-0.6Mpa,这一标准不适用于面砖直接粘在保温层的粘结强度检验标准,在本标准的第2.6条对“粘结强度”的界定是:“饰面层与粘结层界面,粘结层自身、粘结层与找平层界面,找平层出不穷自身,找平层与基体墙面上要位面积上所承重的粘结力。”是面对一粘结层-找平层基体墙之间的关系,其中没有保温层。而有网体系则完全不同,如将加强度现作为找平层(实际上它的强度由于配筋而大大高于一般找平层),而它与基体墙的“粘结”是靠每平方米200根2.5的钢丝和每平方米3根覬6拉结筋,与保温层的强度,毫无关系,所以采用行标来检验有网体系的粘结强度,只要检验:面砖-粘结层-加强层三者之间强度。
四,如果在某些特殊部位非要在保温层上粘贴面砖不少,如建筑物的首层墙面有抗撞击要求,则在北京地方标准DBJ/T01-66-2002无网体系中作出了规定,允许局部粘贴面砖,其高度限制距室外地面六米处,且在保温层表面应被复两层耐碱网格布,当然这是两年以前制订的措施,从当今的技术角度审视完全可以采取更可靠的其它措施,同时在实践中也很少采用这一措施,一般在这一部位均采用有网体系。
综上所述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至今还没有允许在保温层上直接粘贴面砖的有关法规或标准。
二,在外保温体系中允许贴面砖的只有北京地方标准DBJ/T01-66-2002中有网体系一种,它的受力情况与在保温层上贴面砖完全不同,而是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构造措施。
三,国家行标中对面砖的粘结强度检验标准,仅适用于在实体墙的找平层上贴面砖的做法或与此相似的做法,不适用于在保温层上直接贴面砖的做法,因此,这种做法既无国家和地方标准可以遵循,也无任何检验标准。
四,某些个别体系之所以允许直接在保温上贴面砖,是有条件的,局部的,并且一定要采取某些构造措施。
但当前在不少建筑物上既无切实可靠的措施,又无试验数据和科学根据,置国家及地方标准于不顾,无限制地在保温层上直接粘贴面砖,甚至还用于高层建筑,这不能不说是对安全的一大隐患,近来还流行一种误导,说什么贴在高强的挤塑聚苯板上没有问题。的确挤塑聚苯板是一种优良的高强高效保温材料,它用于上人屋面,倒置屋面地下室墙保护层,永冻地带高速长路和机场跑道都有十分成功的经验,但用于外墙外保温即便是涂料饰面,至今还未曾见到过系统的试验报告和鉴定文件,以及与之相配套的粘结砂浆,抹面砂浆,办面剂等的材料试验报告。即使有报告也得有大量工程实践来验证,以往工程中的教训的确不少,因为任何实践都应以科学为根据,我们不反对对任何新体系的探索,我们也期待能研究出真的可以在挤塑聚苯板上贴面砖的新体系,但截至目前还没有看到有这方面的科研成果,这一课题需要研究的项目不少,如粘结面的处理,界面剂和胶结料与普通聚苯板均有差异,据有关权威检验部门检测结果证明(即便在表面加了一层玻纤网格布),这种做法也是不可靠的,虽然挤聚塑聚苯板有较高的强度,但试验结果证明其抗拉强度的离散性很大,所以要想实现这一梦想,要讲科学,因为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采用何种性能的板材?表面如何处理?采用何种界面材料?应用何种加强面层和涂料……等等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套用其它保温材料的做法而忽略自身的特点肯定要为此付出代价,不少工程实践已得到印证。鉴于目前的这种倾向即直接挤塑聚苯板(或其它保温层)上贴面砖的做法,尤其在中、高层建筑中,危险性更大,是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大是大非问题,加之目前挤塑聚苯板的市场还不太规范,价格之间的差距令人瞠目,质量如何可想而知,因此,笼统的无条件和无前提的说这种材料外可贴面砖,甚至推荐这种做法,值得人们高度警觉。因此,我们郑重的向有关部门呼吁,凡正在如此设计的设计部门或正在施工的施工地应停止这一做法,对已建成的建筑应进行排查,并汇同有关专家研究切实可行的补救措施,以防患于未然。
具有发展前途的保温隔热材料与技术
具有发展前途的保温隔热材料与技术
摘要: 建筑节能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房屋建筑能量消耗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种规定,促进了硬泡在建筑节能中应用。现在,一些国家,硬泡在建筑方面的耗用量已居总量的首位。如美国,1996年建筑用硬泡,占硬泡总耗用量的49%,家用、商用冰箱等设备仅占23.5%。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建筑物的屋顶、天花板、墙板、地板等部位保温隔热节能的理想材料。
关键词: 保温隔热材料 发展前途 聚氨酯
1、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
建筑节能是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世界上很多国家对房屋建筑能量消耗都有明确的规定。
这种规定,促进了硬泡在建筑节能中应用。现在,一些国家,硬泡在建筑方面的耗用量已居总量的首位。如美国,1996年建筑用硬泡,占硬泡总耗用量的49%,家用、商用冰箱等设备仅占23.5%。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是建筑物的屋顶、天花板、墙板、地板等部位保温隔热节能的理想材料。
特别是当保温隔热效能要求越高,保温隔热层要求越薄以便增加建筑物可用面积,加工、施工、保养要求越方便的情况下,聚氨酯的优越性尤其显着。
目前,已有振利高新技术公司等企业在大力开发应用硬泡聚氨酯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并批量用于工程实践。振利无溶剂聚氨酯硬泡喷涂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为北京振利高新技术公司开发的外墙外保温隔热成套技术之一。该技术采用现场聚氨酯硬泡喷涂进行主体保温隔热,采取ZL胶粉聚苯颗粒保温隔热浆料找平和补充保温隔热,饰面层可采用涂料或面砖等进行装饰。
2、岩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
岩棉(矿物棉)是一种来自天然矿物、无毒无害的绿色产品。其防火性能好、耐久性好,能够做到与结构寿命同步。岩棉外墙外保温隔热的应用在欧洲、北美比较广泛,北欧人均20kg,美国人均5-10kg,岩棉外保温隔热系统尤其实用于防火等级要求高的建筑。国外20m以上的建筑一般都不用聚苯板作为外保温隔热。
采用钢丝网和锚固件将岩棉板固定在基层墙体上,其配套使用的聚苯颗粒浆料能提高岩棉板面层的强度,主要是为了解决高层建筑防火的要求,高层建筑的保温隔热层应具有更好的抗火灾功能,并应具有在火灾情况下防止火灾蔓延和防止释放烟尘或有毒气体的特性,材料强度和体积也不能损失降低过多,面层无爆裂、无塌落,否则,就会给住户或消防人员造成伤害,对施救工作造成巨大的困难。
3、研究其他新型墙体复合保温隔热技术。如保温隔热砌块和工厂预制保温隔热板外保温隔热系统XPS板外保温隔热系统,专用屋面、地面保温隔热系统,住宅分户墙保温隔热系统等。
我国外墙外保温技术的发展,必将是多种技术互相学习、相互渗透、彼此竞争、共同提高的过程。也是企业在竞争中不断壮大、不断淘汰,逐步实现外墙外保温产业的规模化的过程。
政府应着重解决的几个问题
1、加强外墙外保温隔热技术的培训。这一点无论对设计,还是材料生产和施工以及开发商,都非常重要。
这里包括建筑节能的重要性,节能的基本知识,主要墙体保温隔热系统的做法以及相关标准、试验方法等。
2、规范外墙外保温隔热市场。
规定提供保温隔热技术和材料的生产单位应有完善的生产工艺,健全的质量标准及可靠的质量管理体系。工程监理单位应按规定对生产单位的材料和技术质量、施工单位的工序质量实施监理。保温隔热工程未经监理工程师签字,不得验收。材料生产单位的配套供应也十分重要,否则出现质量问题往往很难分清责任。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有条件的地区应该逐步实施专业化施工。
3、加强对建筑节能知识产权的保护。实施积极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在外墙外保温隔热这一先进的节能技术领域,不断将自主研制开发的技术申报专利,使专利机制成为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的一个主要动力机制和保护机制。
4、建立健全外保温隔热标准体系。不仅要建立技术标准,而且应建立相应的施工标准、质量验收标准、材料及系统检测标准;不仅要建立居住建筑标准,而且要建立公共建筑以至工业建筑的标准;不仅要建立现有建筑节能标准,而且要建立既有建筑节能标准。
EPS薄抹灰外保温质量问题分析
EPS薄抹灰外保温质量问题分析
摘要: 当前的外墙外保温,质量体系参差不齐,市场经营乱云纷飞……对此,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还有人说不好说。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为此,本报辟出版面,将仁者之仁智者之智刊登出来,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使建筑节能少走弯路,不走错路。同时,我们也希望业内人士和关心外墙外保温的人们把自己的真知灼见告诉我们,我们愿意如实转告大家。
关键词: EPS 薄抹灰 外保温 分析
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是众多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应用最广泛的体系之一。然而,一些采用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的工程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开裂、脱落等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保温板的质量及其固定问题
多年以来,在以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的工程中,相关标准和技术规程都明确提出,每立方米的容重不应低于18公斤。事实上,有许多工程在应用中只有15公斤,甚至还有低于12公斤的。板的保温性能和强度均达不到要求。对于如何将EPS板材固定在墙体上争论也颇多,因为不同的固定方法牢固程度也不同。一般来说,只要所用的胶粘剂质量达标,粘结还是最牢靠的。目前除采用粘结方式外,还出现了用胀塞螺钉固定、用钢丝网固定、将板材做成鱼尾槽与混凝土挂住等方式。不论哪种形式,理论上讲,应以板与墙面保持最大固定面积为佳。就每平方米而言,用粘结方法形成的力远大于用胀塞螺钉或用几道窄窄的鱼尾槽所能抵挡的拉力。、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造价压得过低导致材料以次充好。以北京市场为例,每平方米外保温的造价已由开始的100多元逐步降到80元、70元,60元或50元,甚至还有人以40元承揽工程。实际上,我们可以清楚地计算出各类费用,人工费用基本是固定的,而EPS板、玻纤网所占费用比例远不及胶粘剂,最终只有在胶粘剂的成本上下功夫,质量问题就出来了。
二、基层处理过差。如果外墙水泥砂浆抹得平,外保温的胶粘剂每平方米仅2.5~3公斤就可以了,如果抹得不平,就要用4~4.5公斤的胶粘剂,这样一来,每平方米就损失了10多元。而且现在还流行外墙基层不抹面就直接做保温的,如果室内做装修需要打孔,一下就把外保温层破坏了。
三、由于种种原因,保温单位造价定死后,常出现水及水泥加量,使聚合物砂浆中聚合物的比例减少,严重降低了质量。
四、在聚合物砂浆抹面的实际施工中,经常使用普通腻子找平。由于该类腻子极易开裂,会影响保温层及外饰面的装饰效果。应当先用耐水的弹性腻子找平,再用弹性涂料涂刷,使EPS板的外层形成具有弹性的保护体。
综上所述,外墙外保温的质量问题是客观存在但并不难彻底解决的。从国内实际情况看,EPS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是一种切实可行的保温方式,只要严格管理,稳步推广,肯定能在建筑节能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在一些发达国家,建筑物主要应用含有保温材料如发泡聚苯乙烯板(EPS)的外墙外保温体系。在欧洲,甚至还能看到上世纪60年代施工的外墙外保温系统迄今仍保持着良好的性能。该体系的各种组成材料,应具有化学和物理的稳定性,而作为这种体系的关键组成部分,德国瓦克公司的VINNAPAS(可再分散乳胶粉改性的聚合物干混砂浆———粘结与保护砂浆),因其性能的优越,使其耐久性与稳定性得以保证。
在整个外墙外保温体系中,粘结层与防护层的性能好坏是影响整个系统稳定性的关键因素。粘结层内,粘结剂要确保对墙面和EPS板的粘结力。对墙面的粘结,用一定量的水泥就很容易达到,但粘结EPS板必须加入适当的聚合物。在70年代,多用液态聚合物乳液在现场混合水泥、砂用于粘结。由于乳液与水泥、砂的配比常出错误,造成表面常出现开裂甚至粘结失败。瓦克公司通过多年的实验发现,采用含乙烯的共聚或多聚物可以对上述粘面进行粘结。为解决粘结剂质量的均一稳定性,瓦克公司将经过筛选的液状聚合物制成粉状,即VINNAPAS。当它与水泥、砂以及其他助剂在工厂制成干混砂浆后,在现场与水混合,重新分散成原始乳液态,成为符合要求的粘结剂。因其独特的设计,在砂浆硬化后遇水不会2次分散或效果丧失。通常粘结剂中含有3%以上的可再分散乳胶粉就可达到良好的粘结效果。
防护层也对系统保持长期稳定性与稳定性起着关键作用。与粘结层砂浆一样,此层也用含有乙烯的可再分散乳胶粉的聚合物改性干混砂浆。由于保护层仍然为水泥基面层,所有大多数常见的饰面材料都可使用。
瓦克公司的VINNAPAS产品,在业界已得到充分的实验和肯定。外墙外保温体系不仅可应用于新建筑,在旧房改造中也可大有作为,而瓦克公司的这些产品在这类体系中将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外墙保温为建筑节能堵漏 摘要: 我国建筑能耗高于发达国家数倍,其首要表现在建筑保温状况上的差距。而对广大消费者来说,这种差距最直接的后果是:暖气怎么烧都不热,夏天空调一刻都不能停,为采暖和制冷付出的电费、热水费居高不下,家庭开支增大。为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建设部今年即将出台强制性规定——《建筑物外墙外保温技术规程》,界时开发商建设商品房时就可以有的放矢、有据可依了。
关键词: 外墙保温 建筑节能
目前常用的两种保温技术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朱文鹏介绍了墙体保温的基本方式。他说,多年以来,建筑墙体一般采用单一材料,如空心砌块墙体、加气混凝土墙体等。近年来由于建筑节能的需要,单一材料导热系数太大,一般为高效保温材料的20倍,不能满足保温隔热的要求,因此往往采用承重材料与高效保温材料(如岩棉板或聚苯板等)组成复合墙体。按保温材料所处位置不同,又分有多种方式,其中外墙内保温和外墙外保温是目前最常用的两种方式。
复合墙体很好地发挥了两种材料的长处,既不会使墙体过厚,又能承重,保温效果又好,因此发达国家新建建筑已基本上采用了此种方式。我国若想达到节能50%的要求,除一部分可采用加厚的加气混凝土单一墙体外,使用复合墙体将是大势所趋。
“还记得北京去年那场罕见的大风吗?有的建筑物的外墙竟然被风刮掉了,这就是外墙外保温技术不过关而导致的。”建设部科技发展促进中心副主任张庆风说:“在我国建筑节能技术发展的起步阶段,外墙内保温应用比较广泛,这是因为当时外墙外保温技术尚不成熟。而且内保温也有一定的好处,比如造价低、安装方便等。但是从长远观点来看,随着我国节能标准的提高,内保温已经不适应新的形势,且会给建筑物带来某些不利的影响,因此它只是某一地区过渡性的做法。而外墙外保温技术是今年我们需要改进和推广的重点工作之一。”
保温板裂缝是外墙内保温不容回避的问题
在房地产投诉中,墙壁裂缝过多、过大往往是消费者反映强烈的问题之一,而且处理起来极为棘手:开发商往往推托责任,说墙皮开裂是正常现象,不属于质量问题。
原北京市建筑节能与墙体材料革新办公室主任方展和表示:墙体裂缝往往是外墙内保温项目不可回避的一个问题。主要是外墙体由于昼夜和季节变化,受室外气温和太阳辐射的影响而发生胀缩,而内墙保温板基本不受这种室外的影响,当室外温度低于室内温度时,外墙收缩的幅度比内保温板的速度快,当室外气温高于室内气温时,外墙膨胀的速度也高于内保温板,这种反复变化,使内保温板始终处于一种不稳定基础上,裂缝就产生了。
据科学实验证明,3米宽的混凝土墙面在20摄氏度的温差变化条件下约发生0.6毫米的形变,这样无疑会逐一拉开所有内保温板缝。因此,采用外墙内保温技术出现裂缝是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
当然内保温板出现裂缝并非都是正常的,方展和介绍说,一般肉眼可见的裂缝宽约为0.3-0.5毫米,如果商品房交付使用3个月后,每40平方米出现5条裂缝,且长度超过400毫米,那么房屋质量应视为不合格,开发商应注意解决此类问题。
外墙外保温技术七大优势
据建设部建筑节能中心李萍处长介绍,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外墙外保温具有以下七大优势。
一是保护主体结构,延长建筑物寿命。对消费者而言,房屋拥有70年的产权,买房基本上是一次性投入,如果建筑物质量受损,大修一次,花费若干,岂不是很不合算?采用外保温技术,由于保温层置于建筑物围护结构外侧,缓冲了因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产生的应力,避免了雨、雪、冻、融、干、湿循环造成的结构破坏,减少了空气中有害气体和紫外线对围护结构的侵蚀。事实证明,只要墙体和屋面保温隔热材料选材适当,厚度合理,外保温可以有效防止和减少墙体和屋面的温度变形,有效地消除常见的斜裂缝或八字裂缝。因此外保温有效地提高了主体结构的使用寿命,减少长期维修费用。
二是基本消除“热桥”的影响。“热桥”指的是在内外墙交界处、构造柱、框架梁、门窗洞等部位,形成的散热的主要渠道。对内保温而言,“热桥”是难以避免的,而外保温既可以防止“热桥”部位产生结露,又可以消除“热桥”造成的热损失。热损失减少了,每个采暖季的支出自然就降了下来。
三是使墙体潮湿情况得到改善。一般情况下,内保温须设置隔汽层,而采用外保温时,由于蒸汽渗透性高的主体结构材料处于保温层的内侧,只要保温材料选材适当,在墙体内部一般不会发生冷凝现象,故无需设置隔汽层。同时采取外保温措施后,结构层的整个墙身温度提高了,降低了它的含温量,因而进一步改善了墙体的保温性能。
四是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家中如果有老人或小孩,温差较大,常常使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患病,而外保温墙体由于蓄热能力较大的结构层在墙体内侧,当室内受到不稳定热作用时,室内空气温度上升或下降,墙体结构层能够吸引或释放热量,故有利于室温保持稳定。
五是便于旧建筑物进行节能改造。以前的建筑物一般都不能满足节能的要求,因此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已提上议事日程,与内保温相比,采用外保温方式对旧房进行节能改造,最大的优点是无需临时搬迁,基本不影响用户的室内生活和正常生活。
六是可以避免装修对保温层的破坏。不管是买新房还是买二手房,消费者一般都需要按照自己喜好进行装修,在装修中,内保温层容易遭到破坏,外保温则可以避免发生这种问题。
七是增加房屋使用面积。消费者买房最关心的就是房屋的使用面积,由于外保温技术保温材料贴在墙体的外侧,其保温、隔热效果优于内保温,故可使主体结构墙体减薄,从而增加每户的使用面积。据统计,以北京、沈阳、哈尔滨、兰州的塔式建筑为例,当主体结构为实心砖墙时,每户使用面积分别可增1.2平方米、2.4平方米、4.2平方米和1.3平方米,可见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外保温产品技术与施工质量尚需提高
推广实施建筑物外墙外保温技术既有利于国家可持续发展,延长建筑物使用寿命,又有利于家家户户节省日常开支,是大势所趋。但是外墙外保温对产品技术和施工质量要求比较高,在这方面尚需进一步努力。
北京中建建筑科学技术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王美君表示,国内外保温施工与国外相比难度较大。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少人多的国家,城市人口居住密度高,居住建筑结构以多层和高层建筑为主,而国外发达国家以低层别墅和少量多层建筑为主,很少见到目前在国内大量出现的全现浇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高层住宅建筑。这样国内外墙外保温针对的对象,要比国外建筑结构的单体面积以及高度都高得多,因此施工难度也更大。
王美君指出,目前有的外保温产品技术不过关,刮大风时常常吹落保温层,外保温层裂缝处理较难,常常阻碍外保温技术的推广。因此建议相关部门应该就外保温产品技术及施工标准加以细化,一丝不苟,严格审批制度,抬高准入门槛。
建筑外墙保温系统学习
二.为什么说建筑节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性?
1.冬寒夏热是中国气候的主要特点。
冬季,西伯利亚和蒙古高原的寒流频繁南侵;夏季,大陆腹地受到强烈的太阳辐射。与世界上同纬度地区的平均温度相比,大体上东北地区气温偏低14~18℃,黄河中下游地区偏低10~14℃,长江南岸偏低8~10℃,东南沿海偏低5℃左右;而7月各地平均温度却大体要高出1.3~2.5℃。与此同时,我国东南地区常年保持高湿度,整个东部地区夏季温度也很高,即夏季闷热,冬季潮凉,此种不良的气候条件,导致中国采暖空调能耗很高。
2.我国建筑用能数量巨大,浪费严重。
我国城乡建筑发展迅速。近几年每年建成的住宅建筑面积,城镇已至4~6亿㎡,农村则达7~9亿㎡,全国每年建成的房屋建筑面积已达到16~19亿㎡。而在全国城乡既有建筑面积已超过360亿㎡,其中按采暖建筑节能标准建造的只有1.4亿㎡,且限于少数城市的居住建筑。与气候条件接近的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居住建筑单位面积采暖为他们的3倍左右,而且室内热环境很差。现在这些高耗能建筑冬季采暖与夏季空调的使用正日益普遍,能源浪费更加严重。
3.我国北方城市冬季采暖期空气污染十分严重。
从全国总体来看,总悬浮颗粒、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等大气污染物指标,北方城市重于南方城市,采暖期重于非采暖期,由此可见,建筑采暖是城市大气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只有从源头上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才能使北方城市采暖大气污染的情况得到根本改变。
4.三.国家为何推广建筑节能?
1.建筑节能是发展国民经济的需要,经济的发展依赖于能源的发展,需要能源提供动力。在我国资源条件来看,煤炭和水力资源按人口平均值低于全世界人口平均水平的一半。至于石油、天然气我国更少。如果再不断破坏自然矿产资源,势必影响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当前必须节约能源。
2.要改善大气环境就必须抓紧建筑节能,能烧矿物所排放的二氧化碳每年就有1.9亿吨左右,而且我国采暖建筑正逐年增长,同样就相应增长了燃煤量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这样大气环境会越来越恶化,前景令人担忧。因此,改善大气环境必须抓紧建筑节能。
四.建筑节能包括哪些内容?
在能源和资源得到充分有效利用的同时,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更加符合人类的需要,创造健康、舒适、方便的生活环境是人类的共同愿望,也是建筑节能的基础和目标,建筑节能应该是:
1.冬暖夏凉。由于围护结构的保温隔热和采暖空调设备性能愈益优越,建筑环境将更加舒适。
2.通风良好。空气经过过滤后,新风“扫过”每个房间,换气次数足够,空气清新。
3.在围护方面,包括建筑物外墙外保温、屋面保温、改善门窗的热性能和密闭性。必要时,还有楼地面保温。
五.建筑节能的意义。
1.建筑设计、改造过程中执行建筑标准和政策。
2.使用节能型建材,提高保温隔热的效果。
3.减少能源消耗,改善居住环境。
六.政策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建设部《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4.《江苏省发展新型墙体材料与推广节能建筑管理规定》
5.《江苏省民用建筑热环境与节能设计标准》
市场篇
一.墙外保温系统的起源。
外墙外保温系统起源于上世纪四十年代的瑞典和德国,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经过多年的实际应用和全球不同气候条件下长时间的考验,证明采用该类保温系统的建筑,无论是从建筑物外装饰效果还是居住的舒适程度,都是一项值得全球范围内推广应用的节能新技术。如今,外墙外保温建筑已经成为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占有率最高的一种建筑节能技术。
20世纪60年代,美国从欧洲引进此项技术,并根据本国的具体气候条件和建筑体系特点进行了改进和发展。同样在70年代初的能源危机期间,由于建筑节能的要求,外墙外保温及装饰系统在美国的应用不断增加,至90年代末,其平均年增长率达到了20~25%。至今此项技术在美国的应用也达40多年之久,最高建筑达44层,并在美国南部的炎热地区和寒冷的北部地区均有广泛的应用,效果显著。
美国和欧洲在40余年的应用历史中,对外墙外保温系统进行了大量的基础研究,如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的问题;在寒冷地区中的露点问题;同类型的系统在不同冲击荷载下的反应;试验室的测试结果与实际工程中性能的相关性等。在大量的实验研究的基础上,目前美国和欧洲对外墙外保温已有严格的立法工作,其中包括要求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强制性认证标准,以及对于系统中相关组成材料的标准等。由于欧美国家有着相应健全的标准、严格的立法,对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耐久性一般都可以要求25年的使用年限。事实上,该系统在上述地区的应用历史已大大超过25年,这都是值得我们借鉴学习的。
技术篇
一、外墙外保温体系的组成
所谓外墙外保温,是指在垂直外墙的外表面上建造保温层,该外墙用砖石或混凝土建造,此种外保温,可用于新建墙体,也可以用于既有建筑外墙的改造。该保层对于外墙的保温效能增加明显,其热阻值超过1 m2 ·K/W。由于是从外侧保温,其构造必需能满足水密性、抗风压以及温湿度变化的要求,不致产生裂缝,并能抵抗外界可能产生的碰撞作用,还能与相邻部位(如门窗洞口、穿墙管道等)之间以及在边角处、面层装饰等方面,得到适当的处理。然而,必须注意,外保温层的功能,仅限于增加外墙保温效能以及由此带来的相关要求,而不应指望这层保温构造对主体墙的稳定性起到作用。其主体墙,即外保温层的基底,必须满足建筑物的力学稳定性的要求,能承受垂直荷载、风荷载,并能经受撞击而何证安全使用,还应能使被覆的保温层和装修层得以牢牢固定。
1.保温层
应采用热阻值高,即导热系数小的高效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一般小于0.05W/m·K.根据设计计算,具有一定厚度,以满足节能标准对该地区墙体的保温要求。此外,保温材料的吸湿率要低,而粘结性能要好;为了使所用的粘结剂及其表面的应力尽可能减少,对于保温材料,一方面要用收缩率小的材料,另一方面,尺寸变动时产生的应力要小。为此,可采用的保温材料有:膨胀型聚苯乙烯(EPS)板、挤塑型聚笨乙烯(XPS)板、岩棉板、玻璃棉毡以及超轻保温浆料等。其中以阻燃膨胀型聚苯烯板应用得较为普遍。
2.保温板的固定
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采用的固定保温板的方法各有不同。有的是将保温板粘结或锚固在基底上,有的为两者结合,以粘结主为,或以锚固为主。将保温板粘结在基底上的粘结材料多种多样。在不同的体系中,此种粘结材料运到工地时的状态有所不同:
a.成品胶浆,使用时不需添加其他任何材料,既不需要再行配料,也用不着再进行搅拦.b.使用前需要添加其他物料(如水泥).c.为单组份粉状材料,用前需加水搅拌均匀.d.双组份材料,施工时按配比搅拌均匀.3.面层
薄型抹灰面层为在保温层的所有外表面上涂抹聚合物粘结胶浆。直接涂覆于保温层上的为底涂层,厚度较薄(一般为2~3mm)。内部包覆有加强材料。加强材料一般为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包含在抹灰面层内部,与抹灰面层结合为一体,其作用为改善抹灰层的机械强度,保证其连续性,分散面层的收缩应力和温度应力,避免应力集中,防止面层出现裂纹。网格布必顺完全埋入底涂层内,从外部不能看见,以使不致与外界水分接触(因网格布受潮后,其极限强度会明显降低)。不同的外保温体系,面层厚度有一定差别。但总体要求是,面层厚度必顺适当,薄型的一般在2~3mm以内。如果面层厚度过薄,结实程度不够。就难以抵抗可能产生外力的撞击;但如果过厚,加强材料离外表面较远,又难以起到抗裂的作用。
4.零配件与辅助材料
在外墙外保温体系中,在接缝处、边角部,还要使用一些零配件与辅助材料,如墙角、端头、角部使用的边角配件和螺栓、销钉等,以及密封膏如丁基橡胶、硅膏等,根据各个体系的不同做法选用。
二.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施工中的技术问题
外墙外保温体系是将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墙体外侧。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产生热桥;提高室内热环境质量,墙体结构材料受到保护、使用寿命延长、增加建筑物实际使用面积1.8%-2.0%等。
1.外墙保温的结构形式及应用状况
在我国多年的建筑节能实践过程中,在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目前已形成了多种材料、不同做法的外墙外保温系统和施工工艺,如夹芯保温体系、外抹保温砂浆做法、外挂单面钢丝网聚笨板体系、外粘贴聚苯板薄抹灰体系等。而近几年来发展最为迅猛的当数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该体系由导热系数低、容重小、自重小、自熄型聚苯乙烯泡沫板和增强用玻璃纤维网格布,以及粘贴和抹面用聚合物胶浆组成,其做是在建筑物墙体外部采用聚合物胶浆直接粘贴聚苯板,在聚苯板的表面粘贴玻璃纤维网格布,然后在面层抹聚合物水泥胶浆饰面层。一般采用涂刷乳胶漆装饰,该做法包括材料费、人工费在内。造价一般为60-80元/m2。由于该种外保温体系保温效果明显,增加投资不多,回收速度快,受到开发商、设计者、住户的青睐。同时此种保温工艺操作方法简单,易于熟练掌握,所以普及速度较快。
2.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的问题
在外墙外保温技术快速普及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目前国内应用较多的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体系存在以下情况:
a.外层抹灰表面裂缝
一些粘贴聚苯板的外保温工程在峻工后的较短时间内,外墙的薄抹灰表就出裂纹,尤其是在聚苯板横向、纵向接缝处,往往产生较长的水平裂纹和纵向裂缝。经分析认为,产生裂纹的原因一方面在于此处的抹面层胶浆较厚,同时胶浆柔性不足,收缩较大,造成裂纹;另一原因来自于聚苯板的自收缩,有些施工单位对聚苯板的性能和使用要求不是很了解,所以拉动面层开裂。这些面层裂纹除影响建筑物美观外,更严重的是破坏了保护面层,影响使用功能,缩短了使用年限。
b.玻璃纤维网格布使用不当
在粘贴聚苯板的外保温体系中,玻璃纤维网格布是起增强作用的,它本身的质量和施工质量的好坏以及耐久性直接关系到整个体系的耐久性。但在有的工程将玻璃纤维网格布紧贴聚苯板粘贴,或暴露于抹面层胶浆以外,这样均不利于发浑网格布对体系的增强作用,造成面层冲击强度不够,且易产生面层裂纹。
c.节点及特殊部位处理不当
窗台、阳台、雨篷、挑檐、水落口、女儿墙等特殊部位是容易出问题的地方。由于这些部位不好施工,因为各家做法不一,出现的不良反映也比较多。比较变遍的是在这些部位网格布搭接不够,端头处理不当,或抹面胶浆封闭不严,造成雨水渗漏,甚至产生热桥。国内近几年来新竣工的建筑物中,因外保温施工处理不好,在窗口、水落口、挑檐等处造成墙体渗漏的情况发生较多,而要进行堵漏难度较大,因为漏点不易准确找到。
d.聚苯板粘贴不牢
粘贴不牢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在逐渐增多,最严重的情况莫过于聚苯板脱落事故,分析事故原因为:
(1)施工质量较差,胶浆粘贴面积不够,造成脱落。从脱落的聚苯板粘贴面可以看到,聚苯板四周根本没有胶浆,只在板中间随意放置了几块。这样势必造成粘接面积不足,粘接能力不够。同时由于四周没有胶浆封边,造成聚苯板封闭不严,如遇表面有裂缝,就容易从此处透风,当风负压大于胶浆封边,造成聚苯板封闭不严,如遇表面有裂缝,就容易从此处透风,当风负压大于胶的粘接强度时聚苯板将脱落。因为聚苯板外部有网格布相连,所以一块板胶落就将连带许多块成片胶落。
(2)旧墙面处理不当,造成胶落。在曾涂刷过乳胶漆涂料的旧墙面上补做粘贴聚苯板外保温极易产生脱落,这是由于在粘贴聚苯板之前,施工单位没能认真清除墙面的涂料,就直接将聚苯板粘贴在涂料的表面。当风的吸力与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重力之和大于涂料与墙面的粘接力时,外保温材料与涂层一起从墙面脱落。施工季节不当,影响聚合物胶浆粘接强度,造成脱落。施工期间遇到寒流降温,聚合物胶浆尚未上强度,就遭受冻害,粘接强度大大降低。
e.使用不合格工程材料
(1)使用中性或低碱玻璃纤维网格布。此类网格布在水泥砂浆的碱性条件下其抗拉强度保证寿命只有十年,而耐碱玻璃纤维网格布则可以保证五十年。
(2)聚苯板容重不勉够。其抗压、抗剪强度就低。
(3)不使用聚合物胶浆粘结。为了降低成本,使用普通水泥砂浆粘贴聚苯板,然后在聚苯板上钉一些拉接件即可。
(4)水泥强度等级不够。使用强度等级较低的水泥,降低了对聚苯板的粘接强度。
三 几种节能途径 1.墙体节能
墙体是建筑外围护结构的主体,其所用材料的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耗热量。我国以实心粘土砖为墙体材料,保温性能不能满足设计标准。以外墙为例,JGJ26-1995标准规定,在建筑物形体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小于0.3时,北京地区传热系数不超过1.16W/(m2·K),而目前常用的内抹灰砖墙,传热系数都大于上述节能标准数值。因而在节能的前提下,应进一步推广空心砖墙及其复合墙体技术。
一、从抑制需求到提高能效
对建筑节能的认识从单纯的抑制需求、“不用能即节能”,发展成为提高能量利用率,满足从们迅速增加的健康和舒适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60年代末70年代初的两次中东战争,导致石油输出国对美国、日本等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使发达国家经历了严重的石油危机。
80年代初开始,美国人发现,70年代的限制建筑用能的政策带来一系列后遗症、建筑病综合症、室内空气品质等问题突显出来。
进入90年代,全球温暖化问题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斜线称为服务曲线。很明显。需求越大,提供的服务越多,能耗量也就越大。而斜线的斜率的倒数,就是能量转换效率。唯一的办法就是减小服务曲线的斜率,即提高能量利用率。
能耗量叫做“固有(Standby)”能耗。它主要由三部分能耗构成:(1)设备“大马拉小车”(2)建筑或设备的“跑冒滴漏”和冷热损失;(3)某些设备(例如电脑或电梯)在“待机”即非运行状态下的耗能。这一部分的耗能属无谓的耗能,是需要尽量减少或消除的。
人类对于建筑的需求,经历了从掩蔽--舒适建筑---健康建筑---绿色建筑这样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低能耗甚至无能耗的阶段,第二和第三阶段是高耗能的阶段,第四阶段则是高能量效率、大量利用可再生能源(Renewable Energy)和未利用能源(Unused Energy)。
二、建立终端节能优先的观念
有一个重要的思想,即将有限的资金投入能耗终端(需求端)的节能,其所生产的效益要远高于投资能耗生产的效益。DSM技术从1993年开始陆续介绍到国内,至今DSM的思想还未被普遍接受,表现在:第一,很多房地产投资商宁可花巨资在设施的豪华上,却不愿为建筑节能措施多花一分钱;第二,认为能源建筑是政府业绩的投资环境的标志之一,而建筑节能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事情,造成“一手硬,一手软”;第三,某些部门不愿意将DSM取得的效益让利于民,甚至实行垄断经营,“武大郎开店”。蓄冰空调技术是最典型的例子。
DSM的关键是政府的宏观调控。在建筑节能领域的政府行为主要有:
1.理顺能源价格,使价格能真正反映能源生产的长期边际成本。从价格政策上实行对建筑节能项目的补贴。2.加强建筑节能化的标准建设。3.积极开展建筑节能的科学研究。4.制定促使能源供应部门和用户共同关心建筑节能的政策。5.政府设立建筑节能专项基金,为建筑节能项目提供优惠贷款。6.采用多种措施鼓励用户使用节能设备。
7.政府还可采用一系列的措施鼓励节能技术的研究开发和产业化。
三、气候变化与建筑节能
20世纪的最后10年,全世界政治家和学者讨论得最热烈的话题之一便是地球温暖化和气候变化。
为了拯救人类的家园,199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第三次大会经过艰苦的谈判,终于在日本京都通过了《京都议定书》。议定书确定了各缔约约方到2010年所承担的包括二氧化碳在内的门种温室气体的减排量。
尽管中国没有承担减排温室气体的义务,但作为占地球村居民总数1/5的大国,保护人类家园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因此建筑节能具有保护地球环境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更高层次意义。日本学者提出所谓“寿命周期二氧化碳排放量评价指标(LCCO2)”。以建筑物寿命周期内所有温室效应气体的排放量来衡量其对地球环境造成的负荷。它主要指在建筑设备的寿命周期内,使用机器设备、消耗材料和能源所排放出的温室效应气体,如CO2、CFCS、NOX和CH4等,包括从设备、材料的原材料和能源的开采运输、加工制作、安装、运行直至最终解体全过程中的排放量。
可见,LCCO2既可用来评价建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又可用来评价建筑物的能耗特性。它也标志着建筑节能观念的更新,以及建筑节能与保护地球环境的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所谓“绿色建筑”,应当是LCCO2尽可能低、能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亲近自然和有益健康的建筑。
四、结论
节能和环保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而从可持续发展理论出发,建筑节能的关键又在于提高能量效率。无论是制订建筑节能标准还是从事具体工程项目的设计,都就把提高能量效率作为建筑节能的着眼点。不断增加的建筑,使建筑用能数量愈益增大,2000年中国建筑用商品能源消耗已占全国商品能源消费总量的27.8%1。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的使用越来越普 遍,建筑耗能总量及其所占比例还将继续增长,国家的能源 负担将更加沉重,经济高速增长对自然环境带来的风险正在增加,形势日趋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建筑节能工作必须尽快扭转当前严重落后,而且长期以来总体进展缓慢的状况,按照建设部建筑节能“十五”计划纲要,跨越式地向前发展,使高能效、高环保的建筑日益成为时尚,为人民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经济社会得以长期持续发展,而建筑节能是一项系统工程,其涉及到的内容十分广泛。下面结合中 外当前状况,从多方面、多角度来谈谈建筑节能问题。1 政策法规
1.1 制订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完善建筑节能管理体制各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石油危机之后,都结合着本国的特点,相继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的建筑节能法律、法规,对建筑节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建立完善的能源管理体制,作为推行这些政策的保证。加拿大早在1972年就颁布了新建筑物节能法;西德于1976年颁布了建筑物节能法;瑞典实行了强制的节能法规;法国先后颁布了有关住宅建筑节能的法规;东欧国家也在近10年颁布并执行了相应的法律,使得建筑节能工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日本则是建立节能管理体制最为完善的国家,它从政府到地方都建立了一套完备的能源管理机构和咨询机构,专门研究节能问题。此外,又普遍建立了民间节能中心组织,彼此交流经验。日本这种自上而下的全国性建筑节能研究,已取得了很好的效果。1.2 结合实际制定建筑节能标准,确保实施节能建筑认证 和标识制度
a)因我国疆域辽阔,气候各异。按照中国国家标准《建筑气候区划标准GB50178-1994》2,中国建筑气候的区划系统分为5个区,分别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和温和地区。建筑节能与气候条件关系密切,不同气候条件应有不同的建筑保温隔热要求。不同地区对 空调采暖的要求如下:严寒地区,以采暖为主,要求较高时应考虑空调;寒冷地区,采暖及空调;夏热冬冷地区,空调及采暖;夏热冬暖地区,以空调为主,要求较高时应考虑采暖;温和地区,部分地区需要采暖或采暖/空调。因此在所制定建 筑节能标准中,对于房屋外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或热阻)也各不相同。
b)因建筑物的用途不同,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要求也不同,所以制定建筑节能标准也不同。同一地区用途不同的建筑物,由于使用条件不同,不应该千篇一律地全部按照同一模式提出保温隔热要求。并且居住建筑与非居住建筑的要求各异,对非居住建筑中不同类型的建筑其要求也不一样。c)因我国各地经济发展情况不同,东西差异、沿海与内陆差异较大,则要求制定的标准不同或实施的时间不同。
d)实施节能建筑的认证和标识制度节能建筑的标识和认证是政府实施建筑重要策略之一。
通过建筑节能的评估、标识,可以使公众更容易了解建筑物的能耗或对环境的影响,促使建设商将建筑物是否节能作为一种市场营销的指标。在外国,节能产品评定和标识的方案很多,它们的发起机构往往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以及第三方(如环境组织、消费者协会等)。目前,全世界有37个国家实施了“标志”制定,34个国家在使用能效标准”。实践证明,通过认证和能效标识,可以取得以下效果:节约能源 :制约能源增长但不限制经济增长;较容易量化受益情况;改变厂商的行为和指导消费者;平等对待厂商、经销商和零售商;节能效果十分明显。既然许多发达国家有丰富的节能经验,我们完全可以结合实际地取其精华。
第二篇: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存在问题与建议
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存在问题与建议
医药费用急剧增长与药品费用增长有密切关系,控制药品费用过快增长已成为相关管理部门的管控重点 [1]。为此,国家发改委和卫生部等多个部门采取了系列价格管控措施,推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等一系列措施。但从 2011 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和某地区 2010 年卫生统计年鉴数据可以看出,这些措施的实施并没有将医药费用增长势头压下来。一些学者提出国家基本药物遴选与评价方法 存 在 问 题 [2-3],医 疗 保 险 目 录 修 改 也 带 来 一 定 的 影 响 [4-5]。目前对医院药品目录遴选和临床应用国家基本药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尚缺乏系统分析,本文将对此方面内容进行探讨。医院药品目录遴选与临床应用存在主要问题
1.1 执行药品 阳光采购并没有彻底解决好医药费用 增长问题某地区执行了 3 期省级医疗机构药品阳光采购结果,而且部分基层医疗机构还实行药品零加成政策,在控制药品虚高价格方面取得一定效果,2010 年全年医药费用平均值 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 2009 年相比,医药费用增长情况和全国的结果一样,仍然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全市医院每诊疗人次平均药品费 55.4 元,同比增长 4.2% ; 每 出 院 者平均 药 品 费1 895.2 元,同比增长 9.3%。结果表 明,患 者 药 品 费 用 尤 其是住院患者药品费用增长是该地区医药费增长的主要原因。一般认为药品费用与药品执行价格有密切关系,可是近期国家发改委采取的 20 次降价措施并没有取得预期效果。另外研究结果表明,药品差价政策不能从根本上控制药品费用及降低患者经济负担 [6]。单一的药品加成政策并不能有效控制医疗卫生费用,而大幅度降低药品加成率甚至取消药品 加成,则会使医院出现亏损,须建立医院补偿的联动机制 [7]。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增长主要与医疗机构没有很 好地贯彻国家基本药物制 度有关。通过调查分析发现,96%被调查的省级医疗机构参照基本药物目录对医院基本药物目录进行修订和使用,而只有不 到 1% 的 县 级 医 疗 机 构 对 医 院 基 本 药物目录进行修订,提出了利用 PDCA 循环法可不断完善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 [8]。
1.2 现行药品 招 投标采购 制 度不完善,影响基本药 物 目 录的推广 使用首先,现行招投标制度不完善主要表现在,没有确定好医院药品招投标的目的和范围,没有很好地控制招标标的数。对医院主体所用的药品目录没有很好地分析,致使许多不是医院药品目录中的标大量增加进来。然而主管部门在增加这些标时又没有很好地贯彻落实 WHO 基本药物示范目录 中 要求的几项基本原则,未重视建立科学、可靠的药品评价体系,缺乏可行性的评价标准,导致标的过多。其次是面对如此多的入选品种,在确定入围条件 和标准时,主管部门主要依据药品剂型规格和质量层次不同来区分同成分的药品,在此基础上对药品价格进行简单的比较,按一定比例淘汰,确定最后入围品种。虽然引入了差比价和重点监控两项措施规范品规与价格关系,但这些不完善的管理轻易被一些企业和代理商轻松地化解。另一项重点监控措施也未能起很好的作用,重点监控主要针对药品在新旧标期中价格下降情况来评判药品是否入围,如果价格下降不达到相应的程度,则有可能被列为重点监控品种,医疗机构采购重点监控的品种金额不 能 超 过 总 金 额 的 3%,但 实 际 上 一 些 成分相同、价格低的药品被重点监控,而一些价格高的未被列为监控。再次是入选品种价格监管不到位。对如何控制同 成分药品同等疗效下的效益和成本费用、效益和不良反应、效益与支付之间关系等问题,目前只是比较单品种或品规中采购价的高低,而不比较不同规格或剂型间的治疗费用多少。另外对同成分药品不同质量层次、价格差比问题没有科学的评估方法,对新剂型和新规格缺乏更科学、系统的评价价格和费用的方法。另外医疗保险支付机制由于管理方式简单,只
监管药品品种名 称 和 规 格 剂 型,而 不 管 药 品 价 格 或 费 用 高 低,大量价高的药品使用后全额报销,导致医院一些基本药物的使用受到冲击。
1.3 医疗 机构遴选方法难以 保证国 家基本药 物入选由于可供医疗机构选择的入围品种和品规过多,各级行政部门仅对药品品种或品规进行简单的数量上限管理,对作用类同的药品如何优选缺乏可行办法。各医院专科发展不平衡,所需药品也有所差异,且缺乏可靠的目录遴选原则和科学的评价方法,导致医疗机构基本药物目录应该坚持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为基本的架构发生了根本变化,一些基本药物从医院药品目录中删除、淘汰。同时医疗保险制度和支付机制也没有很好地控制好医院药品目录的这种变化,甚至医疗保险目录品种不断升级和扩充,也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落实。如某省医疗保险目录中可报销的西药品种数已经超过 2 000 种,其中,基本药物比国家基本药物增 加 了 240 多 种,某 市 则 在 省 级 基 本 药 物 目 录 基 础 上 增 加330 多种,可报销的基本药物品种达近800 种。这些增 加 的品种还不包括具体的剂型和规格,因此,计算具体品规数将又要翻几番。按某地区医疗机构药品遴选实施方案,每标期药品招投标结果公布后,医疗机构均应组织一定数量的专家成立专家库参与医院药品的遴选工作,从廉政建设方面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短时间内让各个专业的专家仅从药品名称、价格和不完整的质量信息等一些简单判别标准来评价大量的入围药品,并决定哪个 企 业 的 药 品 更 符 合 医 院 的 需 要 是 非 常 难 的,也不可能准确反映药品真实的品质和价值。
1.4 医疗 机构使用 基本药 物少目前医疗机构执行诊疗规范还很不完善,主要是诊疗规范和治疗指南在时效性、先进性方面并未得到广大医疗机构和医师的认可,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结果导致各级医疗机构执 行 和 使 用 国 家 基 本 药 物 目 录 受 到 很 大 的 冲 击,使用品种和金额比例非常低,取而代之的是大量使用非基本药物品种,尤其是大型综合性医院更是如此。社会医疗保险支付制度的不完善和医疗机构对合 理用药缺乏规范性管理无疑加重了这些问题的恶性循环。广大患者和社会医疗保险资金被大量用于支付非基本药物的使用,生产企业热衷于开发所谓的新药品种来增加企业利润,低水平重复的品种和虚高定价也越演越烈。目前对医疗机构如何使用基本药物还没有很好的 管理目标,而目前公布的基本药物中同一成分、不同剂型、相同疗效下的药品费用有较大的差异,仅通过用药品种和金额等粗略的管理是不能保证基本药物使用的。对医院执行国家基本药物政策的建议 3.1 建立科学、系统的医院药品目 录评价方法和标准有学者已经明确指出,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需 要规范和完善现行的管理方法,一是要开展国家基本药物循证评价方法学研究 ; 二是建立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指南和配套的方法学技术指南和标准 ; 三是建立我国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证据库,并保持不断更新 ; 四是建立我国基本药物循证评价与遴选专业人才队伍及机构 [2]。还要及时公开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与调整的申请情况、评价证据等有关信息,接受社会监督,使遴选与调整工作更公开、透明 [3]。评价方法和标准得到不断完善,关键是利用 PDCA 循环法对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评价方法和标准进行持续性监管和提升,使国家基本药物目录更符合我国实情。在每次新的循环开始时,应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依据循证依据对原目录进行调整,即做好新目录实施计划(P),再按照新的计划开始实施(D),进而对实施过程展开系统的监管(C),根据监管反 馈 的 信 息 对 调 整 计 划 进 行 新 的 修 正(A),同 时 进 入 新 的PDCA 循环,达到不断提高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的 可 行 性 和 可及性的目的。而医院如何执行好国家基本药物政策和相关目录,同样需要按照 PDCA 循环法来不断修正执行基本药物 相关政策和目录的偏移度,确保使用品种和金额数符合相关规定,同时通过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偿
付机制配合并确保这一方案的实施。
3.2 推动 医院遴选和使用 基本药 物建立区域性统一药物目录,通过专家根据区域性 疾病构成和财务状况筛选出各级医疗机构的常用药物目录和报销目录,并公示交由群众广泛咨询,严格执行与督查,并与社区药店目录进行统一管理,做到目录统一、价格统一、使用指南统一、采购供应统一。落实各级医疗机构对医生用药行为的监督与管理,建立常见疾病的诊疗规范,引导各级医生按规范用药,通过监管统计分析医生对常见疾病诊治的平均成本来监控医生检查和用药成本,对不按规范乱检查和乱用药的医生依情进行教育和处罚,同时制定新的管理制度和控制目录,开始新一轮的管理循环,促进合理用药,控制药品费用增长。在规范医院药品目录时,可以在问题复杂、工作量大时通过抓住问题关键和重点 来解决问题,即利用 ABC 分类法对医院现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寻找管理重点和要点。如针对某医院或某地区用量占总 金额 80%和占品种 20%的药品进行重点监控和 管 理,分 析 这 些 药 品 的 用 量 和 费 用 支 出 情 况,查找问题。根据分析结果,通过采取限制此类药品的使 用量,下调这类药品虚高的部分,减少这类药品的医疗保险偿付比例,并寻找费用更低的替代品等方法,来达到减少这些药品使用和降低占总支出比例的目的,从而控制医疗机构医药费用的增长。另外,在规范基本药物目录和监控药品使用的同时,还要重视医院外围环境的整顿和治理。一是加强药品审批制度的规范化管理,对所谓的新特药、非常用剂型和规格药品应花大力气进行重新评估,对疗效并不先进但价格高的新特药进行整治。对一些疗效不确切又有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新药的审批要更加严格,并加强监管。二是加强药品定价机制的管理,利用差比和同等药效情况下择优选择质量稳定、疗效确切的药品作为医疗机构、基层社康中心和零售药店的目录用药,建议统一这三者的目录的药品价格,并根据药品价格差异,在报销制度上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对不同质量层次药品的价格以及专利和仿制药价格实行差比价定价机制,结合医疗保险报销制度调整报销比例来控制一些进口药品的使用。三是加强对药品生产和流通领域的整顿,对药品生产和流通企业,应鼓励企业兼并,重视研发,制止重复建设和低水平竞争,加强流通企业的运行效率,避免多环节层层 加价,通过控制流通环节的总利润率来控制出厂价与零售价之间的虚高成分。
第三篇:国家开放大学《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基于网络终结性考试试题及答案
一、材料分析题(80
分)
材料分析一:医务工作者展现了救死扶伤的崇高精神。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务人员夜以继日、连续奋战,有的不幸被病毒感染,有的甚至献出了生命,展现了救死扶伤、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普通人可以通过自我隔离把客观风险与主观焦虑降低到最低限度,而医务工作者则选择了“逆行”。当很多人在家中安全隔离时,大批白衣天使却走出家门,坚守工作岗位,用生命守护生命。疫情使医务人员的工作环境风险更高,工作环节更复杂,工作强度更大。面对这些严峻考验,医务工作者不负人民重托,交出了满意的答卷,诠释了救死扶伤的真正内涵。
(1)
请回答:什么是人生价值?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
(2)结合材料分析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辩证关系。
参考答案:
(1)人生价值是人的生活实践对于社会和个人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版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权人所做的贡献。
人生价值包含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
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是每个人在人生价值中的坐标点。
每个人都在生活中,自觉不自觉地书写自己的坐标位置。
有些伟大的人,其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都很高。
比如,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一个是“诗仙,”一个是“诗圣,”他们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脍炙人口的诗篇,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至今已跨越千年了,依然沿用着。说起李白跟杜甫,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在当时,他们又能得到些什么呢?可是,他们用自己的勤劳智慧,创作出很多优秀诗篇,给后人留下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他们名字,却永远不被后人遗忘,这就体现了他们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当年,法国着名的核物理学家居里夫人,她从几十吨的铀矿石中,花了四年时间,才提炼出十分之一克的纯镭。由于居里夫人发现了镭元素,并再次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后来,有家公司要出高价买断她的制镭技术时,她当场拒绝说,对不起!我不能卖给你们。镭,它是属于全人类的。可见,一位伟大科学家的思想和良知。居里夫人用她的勤劳和智慧,实现了她的科学梦想,也为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从而体现了她的人生意义和价值。
(2)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
1)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含义及表现
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对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衡量人生的社会价值的标准是个体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
(2)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
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既相互区别,又密切联系、相互依存,共同构成人生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人总是生活在社会之中的,离开了社会的个体就无法生存和发展;社会是由众多个体构成的有机体,离开了个体的社会是不可思议的。
一方面,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个体为社会创造更大价值的前提。个体的人生活动不仅具有满足自我需要的价值属性,还必然地包含着满足社会需要的价值属性。个体通过努力提高自我价值的过程,也是其创造社会价值的过程。
另一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然要求,人生社会价值的实现是个体自我完善、全面发展的保障。没有社会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就无法存在。人是社会的人,这不仅意味着个体物质和精神的需要必须在社会中才能得到满足,还意味着以怎样的方式和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也是由社会决定的。在社会主义社会,一个人的需要能不能从社会中得到满足,在多大程度上得到满足,取决于他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贡献,即他的社会价值。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医生、军人、工程师等,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这明明就很不合理。
1.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
概念: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价值“具体”在人生观领域中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的意义,评估人生“价值量”大小,可以理解人生的意义如何,理解人生意义的大小。
人生价值的内容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评价人的价值,不仅要看个人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应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生的自我价值。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中,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察动机。
简要分析我国的特别行政区和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区别?
一、确立的时间、地区不同
我国第一个民族自治区是在1947年成立的内蒙古自治区,然后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正式确定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截至1998年,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先后共建立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洲、120个自治县。全国有44个少数民族建立了自治地方,在少数民族杂散居住地区还建立了1200多个民族乡;而特别行政区的建设较晚,1990年4月和1993年3月制定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确定了特别行政区制度。1997年7月1日和1999年12月20日,我国对香港、澳门恢复行使主权,建立了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将来台湾与大陆和平统一后也将建立特别行政区。
二、确定设立的法律依据不同
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夕北京召开的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中正式确定的。而特别行政区制度是在1982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一条规定中规定的: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所以它们设立的法律依据是不相同的。
三、设立目的不同
设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了解决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下的民族问题,处理好事民族之间的关系,充分尊重各少数民族自身的特点,实现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内部地方性事务的权利;,而设立特别行政区制度是为了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完整,运用和平方式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保持港、澳、台地区的繁荣与稳定。所以两者设立的目的就完全不同。
四、社会制度不同。
社会制度不同是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与的根本区别。民族自治区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不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和政策,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50年不变。这是值得深究的一个问题。
五、自治层次不同。
我国的政权体系中,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都是最高的一级地方政权。省、自治区下设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三级,相应的自治机关有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三层。它们在各自的权限和范围内,履行职责;而特别行政区只有一级政府、一级政权、特别行政区政府不再下设任何政权单位,本身就是直接联系市民的政权组织。香港特别行政区所保留的区域组织(如市政局),澳门特别行政区所保留的市政机构(如市政厅)都是非政权性的区域组织,它们具有管理香港或澳门地方政治事务的权力。
六、自治程度不同。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是其区别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主要标志。高度自治权主要包括: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
。而民族自治机关享有“一定的自治权”,主要表现在:(1)民族自治地方的人大有权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按法定程序经上级机关批准后生效;对不适应民族自治地方实际情况的国家法律、政策,自治机关可以报经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停止执行在国家计划指导下自主地安排和管理地方性的经济建设事业;(2)经国务院批准享有一定的对外贸易自主权。(3)自主地管理教育、科学、文化、卫生、体育事业。(4)依照国家军事制度和当地的实际需要,经国务院批准,可以组织维护社会治安的公安部队。(5)使用本民族的语言文字。
七、行使权力的大小不同
省、直辖市行使一定的自主权。民族自治地方依法享有自治权,而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这些权利层层递进,逐步放开,都是由当地具体而特殊的现实情况决定的。
八、中央对它们的干预程度不同及立法、行政、司法权不同
民族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在党中央的领导下都有一定的自主权。民族自治区拥有文化、语言文字自主权、财政经济自主权、少数民族干部优先任选权、民族立法权等。
而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即不采用人民代表大会制的政治制度,也不搞社会主义的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的经济制度。它也不同于经济特区。其高度自治权,无论在权力的内容和行使权力的范围上,都超过省、直辖市、自治区,构成了特别行政区的主要特色。在立法权方面,特别行政区可以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制定法律,既不受国家法律和行政法规的限制,也不受刑法、民法范围的限制。在行政权方面,享有其他行政区所没有的财政、经济贸易、货币金融、海运、航空、文化教育和治安等方面的管理权。在司法权方面,享有司法终审权,无须上诉到国家最高法院解决。在涉外事务方面,中央人民政府负责管理与特别行政有关的外交事务,同时又可授权特别行政区依法处理有关的对外事务,统称外事权,如可以作为国家代表团成员参加中央人民政府进行的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外交谈判,参加与特别行政区有关的适当领域的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
[论述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说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本质的理论?
参考答案: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先明确地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成果也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和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取得的。毛泽东曾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中国人民取得政权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而不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当新民主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转向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但取得政权后,刚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就提出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消灭一切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1958年,又刮“共产风”,要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奔向共产主义。事实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作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起点模式。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人为拔高生产关系,事与愿违,反而损害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认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之后至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始终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马恩列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二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列宁曾说,社会主义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要坚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但发展生产力只是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还需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制度保证。在私有制下,生产力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都会存在贫富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需要坚持。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等多种途径,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觉地始终一贯地统一起来。这是总结新中国近70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科学结论。概括地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发生过两种偏误:一种是片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是片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还有人宣传唯生产力论,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现阶段,既要着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又要自觉地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更高层次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推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朝着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要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二者虽有交叉,但不能等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将经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最后达到高级阶段,即成熟发达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而不仅停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将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并且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同于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恰当的。虽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但是,在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国仍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将发展得更好更快,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将显著增强,劳动者在国家、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权利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最终将全面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并且,伴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大幅提高,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将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日益成熟的条件。
第四篇:于田县高级中学2010-2011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工作总结
于田县高级中学2010-2011年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工作总结
2010-2011年,我校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相关助学金资助政策及文件精神,积极组织,有序开展资助工作,不断完善国家助学金审核管理和发放制度。现将我校2010-2011年3个学期的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健全工作机构,确保政策落实
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国家助学金政策执行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学校特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党支部书记为副组长,教务科,校务办公室,财务室相关责任人为成员的国家助学金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国家助学金审核与发放管理等工作。建立了完善的学生资助体系,惠及广大家庭困难学生,为困难学生创造了一个良好学习生活环境。
二、宣传国家政策,加强制度建设
根据上级相关资助文件要求,学校制定了《于田县高级中学国家助学金管理及发放实施方案》,并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完善了于田县高级中学国家助学金发放流程,不断完善政策宣传,规范操作程序,减少工作失误,提升工作效能。
为使此项惠民工程深入人心,扩大影响,我校积极开展以“感恩祖国、自强不息、建设家园”等主题教育,利用广播、校园宣传栏等多种宣传形式,向同学们广泛宣传国家资助政策,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道德素质,激发和增强学生学会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关爱他人、报效祖国的深厚情感,促进学校深入开展感恩教育。
三、细化工作流程,保障及时发放
为确保国家助学金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我校不断强化信息填报、信息审核和发放等环节的审核及管理工作,认真仔细操作每一个环节步骤,尽最大可能避免误差,保证工作准确。
1、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基本条件:
学生热爱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分裂。遵守宪法和法律,遵守学校规章制度。诚实守信,道德品质优良。勤奋学习,积极上进,家庭经济困难,生活俭朴。
2、申请国家助学金优先条件:
烈士子女、优抚家庭子女或孤残学生等无直接经济来源者优先。单亲家庭、父母年事已高或患病丧失劳动能力,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者,父母双方或一方有残疾,家庭无固定经济来源,基本生活难以维持的学生优先。学生家庭或本人突遭不幸(如家庭遭遇自然灾害,学生本人突发疾病或意外事故),超越家庭经济承受能力的,享受农村或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家庭子女,响应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获得荣誉证书的家庭子女的优先。有其他特别困难情形者优先。
所有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除满足上述规定及条件外,还须填写《普通高中学校国家助学金申请表》和提交相关附属材料。包括:学生户口簿和身份证复印件,如无户口簿与身份证复印件的须由公安部门出具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同时附下列材料:上交乡镇以上政府部门出具的家庭贫困证明、2 低保证、医院证明、独生子女证、双女户证等相关证明。
3、档次界定:
(1)2010年秋季、2011年春季两个学期,我校国家助学金的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主要用于资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结合学校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划分4个档次发放。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对所有申报资助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评定。评定贫困等级均按特困孤残、特困生、贫困生、低收入家庭、再就业家庭、个体户子女等4个档次进行。第一档次(每学期享受1500元):特困孤残包括父母双亲死亡者、父母残疾;第二档次(每学期享受870元):特困生包括丧失单亲的子女、五保户子女、因实际困难而享受低保的贫困户子女;第三档次(每学期享受700元):贫困生包括家境困难的农民子女、城市低保户、下岗职工子女;第四档次(每学期享受500元):干部家庭子女全纳入到第四档次。
(2)2011年秋季学期,我校国家助学金的额度为每人每年1500元,主要用于资助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费用,我校结合实际,在1000—3000元范围内划分3个档次发放。并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班主任的指导下,以班级为单位,对所有申报资助学生进行贫困等级评定。评定贫困等级均按孤残、贫困生、干部子女等3个档次进行。第一档次(每学期享受1500元):特困孤残包括父母双亲死亡者、父母残疾者子女;第二档次(每学期享受765元):特困生包括丧失单亲的子女、五保户子女、因实际困难而享受低保 3 的贫困户子女,家境困难的农民子女、城市低保户、下岗职工子女;第三档次(每学期享受500元):干部家庭子女全纳入到第三档次。
4、评审程序:
(1)收集基础材料及班级初审程序
各班主任负责向学生发放《申请表》,并收集规定所列的申请要件的原件及复印件。对每位申请学生身份证明材料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证明材料的复印件与原件逐一进行核对,并在与原件内容无异的复印件上明确签署“此复印件内容与原件无异”字样的核对结论、核对者姓名、核对日期,在符合申请条件且具备规定所需材料的《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将符合条件的《申请表》及相关附属材料按规定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并连同证明材料上交学校“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指定人员。
(2)学校审核
根据《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规定,对每位申请国家助学金的学生进行学生信息的电子注册确认,并按规定对所列要件进行审核确认,且将初审结果在学校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学校“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负责人在《申请表》上签署审核意见。
(4)汇总复核上报
“国家助学金”领导小组认真复核《申请表》及相关证明材料复印件,并在申请表和申请要件上盖章,且将《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转校务办公室,校务办公 4 室根据《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受助学生明细表》相关规定,填写《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汇总表》,上报相关部门审批。
为防止助学金被套取和挪用,学校为每位受助学生办理了储蓄卡,通过银行卡将国家助学金发放到受助学生手中,未收取学生任何手续费用,让利于学生,减轻了受助学生的负担,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
5、做好分类归档工作:
将申请国家助学金的相关资料按要求分类归档存放,安排专人管理,并接受财政、主管机关和学校的检查监督。
2010年秋季学期,我校实际发放人数为1457人,发放助学金103.2万元。2011年春季学期,我校实际发放人数为1457人,发放助学金103.2万元。2011年秋季学期,我校实际发放人数为1574人,发放助学金116.72万元。每学期我校都全额发放国家助学金,没有结余。
四、严格执行政策,加强资金管理
自我校开展国家助学金工作以来,认真核实每位学生的申请,详实核对信息,核对受助学生人数,并对国家助学金实行专户专帐管理。从未有过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资金或挤占、挪用、滞留国家助学金的情况,学校从未发生以实物或服务等形式,抵顶或扣减国家助学金行为。
于田县高级中学 二○一二年三月十八日
第五篇:国家开放大学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
材料二: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李兰娟院士说:“疫情结束后希望国家给年青人树立正确的人生导向,把高薪留给一线科研人员,不要让年青人一味追崇演艺明星,他们是强不了国的。”“国家的兴盛要靠科技、教育、医疗,所以要树立全民崇尚医生、科学家、教师、军人,是他们在支撑民族脊梁。”“一个合理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人给社会创造了多少价值,相应得到多少回报,这里的价值分为精神价值和物质价值。如今是给社会带来较多物质价值的是科研人员、医生、军人、工程师等,他们工作一生不及明星一天的收入;给社会创造精神价值的作家不再受推崇,致使如今难出思想大家。不要说什么存在即合理,这明明就很不合理。
1.什么是人生价值?
人生价值包含的内容及其含义是什么?
概念:人生价值是人生观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范畴,价值“具体”在人生观领域中表现。在一定意义上,人生的价值是人生的意义,评估人生“价值量”大小,可以理解人生的意义如何,理解人生意义的大小。
人生价值的内容
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一个人的生活具有什么样的价值从根本上说是由社会所规定的,而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反之,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如果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不仅没有贡献,反而起到某种反作用,那么,这种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表现为负价值。
人生价值评价的根本尺度,是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通过实践促进了历史的进步。人生价值评价的普遍标准,是劳动以及通过劳动对社会和他人作出的贡献。是一个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越大,他在社会中获得的人生价值的评价就越高。劳动和贡献的尺度作为社会评价人生价值的基本尺度,正是对人生价值评价根本尺度的一种具体化。在我们今天所处的社会主义社会中,衡量人生的价值,标准就在于看一个人是否以自己的劳动和聪明才智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真诚奉献,为人民群众尽心尽力服务。
人生价值的评价
1.坚持能力有大小与贡献须尽力相统一。每个人的职业不同,能力大小不同,对社会贡献的绝对量不同,不能简单地认为能力大的人就实现了人生价值,能力小的人就没有实现人生价值。
2.坚持物质贡献与精神贡献相统一。评价人的价值,不仅要看个人对社会作出的物质贡献,也要看其对社会做出的精神贡献。
3.坚持完善自身与贡献社会相统一。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评价人生价值的大小应看一个人的人生活动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但这并不意味着否定人生的自我价值。
4.坚持动机与效果相统一。在人生价值的评价中,既要看动机又要看效果,联系动机看效果,透过效果察动机。
[论述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并不是说已经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
请结合实际,谈一谈如何认识邓小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及其本质的理论?
参考答案: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有关理论与实践的认识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改革开放后首先明确地提出来的。这一理论成果也是经历了艰难曲折的探索过程和付出巨大代价后才取得的。毛泽东曾根据中国的国情提出,中国人民取得政权后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制度而不直接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只有当新民主主义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再转向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与发展。但取得政权后,刚经过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年就提出转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总路线。要消灭一切私有制,建立“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制度。1958年,又刮“共产风”,要通过建立人民公社奔向共产主义。事实上是把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所提出的资本主义高度发达基础上的社会主义目标模式,作为我国建立社会主义的起点模式。盲目追求“一大二公”的单一公有制,违背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规律,人为拔高生产关系,事与愿违,反而损害了我国生产力和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顺利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认真总结新中国历史经验教训和改革开放新的实践经验的基础上,重新定位了我国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1981年中共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的阶段”。党的十三大系统地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作为事关全局的基本国情加以把握,明确指出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并把它作为我党制定基本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之后至今,党的历次全国代表大会始终强调,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正是由于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我国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
我国目前仍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从社会性质上看,我国是社会主义社会,与科学社会主义一脉相承。马恩列告诉我们,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二是要通过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列宁曾说,社会主义要“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最幸福的生活”。邓小平讲,社会主义本质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为此,要坚持以大力发展生产力为根本任务。但发展生产力只是为共同富裕奠定物质基础,还需要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作为制度保证。在私有制下,生产力无论发展到多高程度,都会存在贫富两极分化,不可能实现共同富裕。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这一基本原理,无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级阶段还是高级阶段都需要坚持。
从发展进程来看,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初级阶段,必须从这个最大的实际出发,改革与发展的一切战略举措都不能超越这个发展阶段。在我国生产力还相对落后的初级阶段,根据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的规律,不搞单一的公有制,要探寻公有制的多种有效实现形式,继续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收入分配领域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公有制企业实行按劳分配,私营、外资企业实行按要素所有权分配,始终坚持效率与公平并重,调动各阶层人民的生产积极性。同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统一起来。通过深化改革、科技创新和培育高素质人才等多种途径,推动生产力更好更快地发展,以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
我国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把快速发展生产力和发展与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自觉地始终一贯地统一起来。这是总结新中国近70年发展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得出来的科学结论。概括地讲,我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发生过两种偏误:一种是片面强调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而忽视生产力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种是片面重视生产力的发展,而忽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与完善。还有人宣传唯生产力论,我们要吸取历史经验教训。现阶段,既要着力于快速发展生产力,又要自觉地着力于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一方面,切实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新理念,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经济质量与效率的提高,培育经济增长新动力,在更高层次上更好更快地发展生产力;另一方面,坚持做优做强做大国有经济,推进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着力改善民生,让改革发展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人民,朝着共同富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目标前进。
要弄清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关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特定历史阶段,二者虽有交叉,但不能等同。随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发展,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将经历初级阶段、中级阶段,最后达到高级阶段,即成熟发达的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将贯穿于我国社会主义各个发展阶段,而不仅停留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制度将在我国整个社会主义发展历程中不断接受实践的检验,从而得到丰富发展和完善,并且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因此,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同于我国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是不恰当的。虽然,就目前而言,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但是,在社会主义中级阶段和高级阶段,我国仍将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发展了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我国社会主义高级阶段,公有制经济将发展得更好更快,国有经济的活力和影响力将显著增强,劳动者在国家、社会和经济生活中的主人翁地位和各项权利将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最终将全面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达到共同富裕的目的。并且,伴随着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境界大幅提高,高级阶段的社会主义将为向共产主义过渡提供日益成熟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