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范文模版)
晋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
形式审查标准
一、申报条件
(一)在开发区范围内注册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企事业单位,主要从事科研、生产和技术服务业务,能为计划项目任务的完成提供必要的条件和资金保障,无筹款资金保证,一票否决。
(二)产业化环境建设类项目申报单位需拥有或享有所转化科技成果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不清晰或有权属纠纷的计划项目不予受理。
(三)计划项目实施的周期不超过2年,计划项目的申请资助金额不超过该计划项目总投资的30%。
二、支持范围
(一)申报的计划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紧密围绕我区“3+1”产业结构,对产业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有明显促进作用,对转变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有重要带动作用。
(二)支持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小微企业、民营科技企业,省厅或市科技局认定的研发中心和基地,产业技术联盟、行业协会(学会)或博士后工作站等资质的企业申报计划项目。
(三)科技攻关类项目(工业攻关、农业攻关、社会发展)1
要求申报单位具备较强的研发基础和生产条件,项目负责人应具备高级以上职称,或从事4年以上相应领域专业工作经历中级职称,上年度研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比例不低于2%的企业申报计划项目。
(四)产业化环境建设类项目(火炬、星火、推广、专利推广)要求所转化的技术成果先进成熟,适用性强,示范带动效应明显,项目负责人应具备中级以上职称。支持转化近四年来产生的科技成果(通过省厅的科技成果鉴定,认定的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通过审定的新品种等)和获得省、市科学技术奖的成果。
(五)基础条件平台计划项目重点围绕我区3+1产业结构(即医药食品、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三大主导产业和现代物流产业),建设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专业技术平台。
(六)软科学计划项目应立足开发区战略层次,围绕全区经济转型、跨越发展中心任务,针对当前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体系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人才队伍建设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进行立项研究。
(七)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计划项目应围绕解决晋中开发区经济、社会以及科学自身发展中的问题,密切跟踪国际科技发展趋势,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吸引海外专家,开展国内外科技人员2
交流和国际科技合作研究与开发,建立联合研发中心或基地,推进晋中开发区与国际的科技交流。
(八)科技孵化器扶持专项计划项目主要为晋中开发区内设立的科技孵化器补助占地租金及其它开支,以及入孵企业的项目补助、种子资金入选项目支持等。
(九)其他。其他类别的项目支持除上述科技计划之外,经科技工作领导组研究确定予以支持的科技研究与开发方面的其他计划或项目。
三、重点支持领域和方向
一、电子信息技术
(一)软件
包括:系统软件;支撑软件;中间件软件;嵌入式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管理软件;中文及多语种处理软件;图形和图像软件;金融信息化软件;地理信息系统;电子商务软件;电子政务软件;企业管理软件。
(二)微电子技术
包括:集成电路设计技术;集成电路产品设计技术;集成电路封装技术;集成电路测试技术;集成电路芯片制造技术;集成光电子器件技术。
(三)计算机及网络技术
包括:计算机及终端技术;各类计算机外围设备技术;网络技术;空间信息获取及综合应用集成系统;面向行业及企业信息化的应用系统;传感器网络节点、软件和系统。
(四)通信技术
包括:光传输技术;小型接入设备技术;无线接入技术;移动通信系统的配套技术;软交换和VoIP系统;业务运营支撑管理系统;电信网络增值业务应用系统。
(五)广播电视技术
包括:演播室设备技术;交互信息处理系统;信息保护系统;数字地面电视技术;地面无线数字广播电视技术;专业音视频信息处理系统;光发射、接收技术;电台、电视台自动化技术;网络运营综合管理系统;IPTV技术;高端个人媒体信息服务平台。
(六)新型电子元器件
包括:半导体发光技术;片式和集成无源元件技术;片式半导体器件技术;中高档机电组件技术。
(七)信息安全技术
包括:安全测评类;安全管理类;安全应用类;安全基础类;网络安全类;专用安全类。
(八)智能交通技术
包括:先进的交通管理和控制技术;交通基础信息采集、处4
理设备及相关软件技术;先进的公共交通管理设备和系统技术;车载电子设备和系统技术。
二、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一)医药生物技术
包括:新型疫苗;基因工程药物;重大疾病的基因治疗;单克隆抗体系列产品与检测试剂;蛋白质/多肽/核酸类药物;生物芯片;生物技术加工天然药物;生物分离、装置、试剂及相关检测试剂;新生物技术。
(二)中药、天然药物
包括:创新药物;中药新品种的开发;中药资源可持续利用。
(三)化学药
包括:创新药物;心脑血管疾病治疗药物;抗肿瘤药物;抗感染药物(包括抗细菌、抗真菌、抗原虫药等);老年病治疗药物;精神神经系统药物;计划生育药物;重大传染病治疗药物;治疗代谢综合症的药物;罕见病用药(Orphan Drugs)及诊断用药;手性药物和重大工艺创新的药物及药物中间体。
(四)新剂型及制剂技术
包括:缓、控、速释制剂技术——固体、液体及复方;靶向给药系统;给药新技术及药物新剂型;制剂新辅料。
(五)医疗仪器技术、设备与医学专用软件
包括:医学影像技术;治疗、急救及康复技术;电生理检测、监护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医学专用网络环境下的软件。
(六)轻工和化工生物技术
包括:生物催化技术;微生物发酵新技术;新型、高效工业酶制剂;天然产物有效成份的分离提取技术;生物反应及分离技术;功能性食品及生物技术在食品安全领域的应用。
(七)现代农业技术
包括:农林植物优良新品种与优质高效安全生产技术;畜禽水产优良新品种与健康养殖技术;重大农林植物灾害与动物疫病防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与现代储运;现代农业装备与信息化技术;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节水农业;农业生物技术。
三、航空航天技术
包括:民用飞机技术;空中管制系统;新一代民用航空运行保障系统;卫星通信应用系统;卫星导航应用服务系统。
四、新材料技术
(一)金属材料
包括:铝、镁、钛轻合金材料深加工技术;高性能金属材料及特殊合金材料生产技术;超细及纳米粉体及粉末冶金新材料工艺技术;低成本、高性能金属复合材料加工成型技术;电子元器件用金属功能材料制造技术;半导体材料生产技术;低成本超导6
材料实用化技术;特殊功能有色金属材料及应用技术;高性能稀土功能材料及其应用技术;金属及非金属材料先进制备、加工和成型技术。
(二)无机非金属材料
包括:高性能结构陶瓷强化增韧技术;高性能功能陶瓷制造技术;人工晶体生长技术;功能玻璃制造技术;节能与环保用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制造技术。
(三)高分子材料
包括:高性能高分子结构材料的制备技术;新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制备及应用技术;高分子材料的低成本、高性能化技术;新型橡胶的合成技术及橡胶新材料;新型纤维材料;环境友好型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技术及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再利用技术;高分子材料的加工应用技术。
(四)生物医用材料
包括:介入治疗器具材料;心血管外科用新型生物材料及产品;骨科内置物;口腔材料;组织工程用材料及产品;载体材料、控释系统用材料;专用手术器械及材料。
(五)精细化学品
包括:电子化学品;新型催化剂技术;新型橡塑助剂技术;超细功能材料技术;功能精细化学品。
五、高技术服务业
包括:共性技术;现代物流;集成电路;业务流程外包(BPO);文化创意产业支撑技术;公共服务;技术咨询服务;精密复杂模具设计;生物医药技术;工业设计。
六、新能源及节能技术
(一)可再生清洁能源技术
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地热能利用。
(二)核能及氢能
包括:核能技术;氢能技术。
(三)新型高效能量转换与储存技术
包括:新型动力电池(组)、高性能电池(组);燃料电池、热电转换技术。
(四)高效节能技术
包括:钢铁企业低热值煤气发电技术;蓄热式燃烧技术;低温余热发电技术;废弃燃气发电技术;蒸汽余压、余热、余能回收利用技术;输配电系统优化技术;高泵热泵技术;蓄冷蓄热技术;能源系统管理、优化与控制技术;节能监测技术;节能量检测与节能效果确认技术。
七、资源与环境技术
(一)水污染控制技术
包括:城镇污水处理技术;工业废水处理技术;城市和工业节水和废水资源化技术;面源水污染的控制技术;雨水、海水、苦咸水利用技术;饮用水安全保障技术。
(二)大气污染控制技术
包括:煤燃烧污染防治技术;机动车排放控制技术;工业可挥发性有机污染物防治技术;局部环境空气质量提高与污染防治技术;其他重污染行业空气污染防治技术。
(三)固体废弃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技术
包括:危险固体废弃物的处置技术;工业固体废弃物的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有机固体废物的处理和资源化技术。
(四)环境监测技术
包括:在线连续自动监测技术;应急监测技术;生态环境监测技术;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技术。
(六)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技术
包括:重点行业污染减排和“零排放”关键技术;污水和固体废物回收利用技术;清洁生产关键技术;绿色制造关键技术。
(七)资源高效开发与综合利用技术
包括: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的采矿、选矿技术;共、伴生矿产的分选提取技术;极低品位资源和尾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
八、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一)工业生产过程控制系统
包括:现场总线及工业以太网技术;可编程序控制器(PLC);基于PC的控制系统;新一代的工业控制计算机。
(二)高性能、智能化仪器仪表
包括:新型自动化仪表技术;面向行业的传感器技术;新型传感器技术;科学分析仪器、检测仪器技术;精确制造中的测控仪器技术。
(三)先进制造技术
包括:先进制造系统及数控加工技术;机器人技术;激光加工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纺织及轻工行业专用设备技术。
(四)新型机械
包括:机械基础件及模具技术;通用机械和新型机械。
(五)电力系统信息化与自动化技术
包括:采用新型原理、新型元器件的电力自动化装置;采用数字化、信息化技术,提高设备性能及自动化水平的技术;电力系统应用软件;用于输配电系统和企业的新型节电装置。
(六)汽车行业相关技术
包括:汽车发动机零部件技术;汽车关键零部件技术;汽车电子技术;汽车零部件前端技术。
四、申报材料及附件内容要求
(一)申报材料要求
1、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申报书;
2、可行性研究报告;
3、相关附件;
4、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情况简介表。
以上材料按申报书、可行性研究报告、附件顺序装订成册,一式3份,《开发区科技计划项目情况简介表》不装订。
(二)附件内容要求
1、申报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复印件;
2、企业申报单位涉及土地、环保的相关文件或资料;
3、特殊行业须提供符合该行业管理规定的相关证明材料(资质证书、产品认证、市场准入证明、安全检测报告等);
4、项目参加人员的证明、项目负责人技术职称证明及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证明;
5、科技攻关类和产业化环境建设类项目提供企业科研水平及成果的证明材料(获奖证书、科技成果鉴定证书、专利证书及专利权有效的证明、品种审定证书等);
6、企业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的,提供企业与科研院所、技术 11
研发单位合作协议;科研院所为项目第一承担单位的,提供与企业、基地的联合申报协议;
7、科技攻关类项目需提供经社会中介机构审计的上年度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复印件;
8、涉及相关资质的其他证明材料;
9、孵化器内具有一定规模和技术水平的企业,可视情况适当放低以上各项标准。
第二篇: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以下简称我局)科技计划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管理,加强我局项目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保证项目管理的公开、公正和科学,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我局项目是指(以下简称公司)项目中安排,由我局组织实施,并在一定时间周期内进行的科学技术研究开发活动。
第三条 我局项目的宗旨是保证安全稳定运行,解决我局发展、建设、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推动和促进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经济效益的增长,为我局发展奠定技术基础。
第四条
我局项目实行统一组织、分级管理的原则,归口管理部门为生产技术处。
第五条
项目费用支出归口管理部门为财务处。
第六条
本办法主要适用于我局项目申请立项、项目实施管理、项目验收和专家咨询等项目管理工作。
第二章
项目选题
第七条
我局拟申请公司立项的科技项目应符合我局的发展战略和科技发展规划、计划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为我局建设、生产、经营、信息化、重大工程技术和中长期发展服务的带有全局性、方向性的关键技术;
2、对我局发展具有全局性的关键技术的应用理论研究项目;
3、生产、建设中涉及安全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亟待解决的重大技术项目,以及关键技术的工程试验和实用化示范项目;
4、解决规划、设计、建设、运行和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共性技术难题;
5、先进、成熟、适用,应用对象明确,有广泛的推广应用前景,并可取得较大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的项目。
第八条
各单位在启动项目申请前,应根据我局战略和近期重大关键技术的研究领域、技术方向、研究框架以及先进适用技术进行科技计划项目上报资料编制。
第三章
项目申报
第九条
项目申报包括部门申报、内部评审、向公司申报三个基本程序。
第十条
我局项目的申报遵循逐级申报的原则。也可以由我局管理部门提出。申报项目应当符合以下基本条件:
1、承担项目的负责人应由我局正式在职员工担任,并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对其研究项目涉及领域的国内外技术发展情况,有较全面的了解和较强的研究与开发能力,能保证足够的精力投入;
2、具有为完成项目必备的人才条件和技术装备;
3、具有与项目相关的研究经历和研究积累;
4、具有完成项目所需的组织管理和协调能力;
第十一条
申报的程序:
1、各部门应在每年1月31日和8月31日前分别完成本部门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项目的申报工作,申报内容为科技项目申请书和科技项目申报汇总表(附电子文档,格式样本见附件一、附件二),重大项目的申报须附科技查新报告;
2、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进行初审和汇总;
3、生产技术处在每年2月10日和9月10日前,组织召开项目评审会,确定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拟上报公司立项的科技计划项目。
4、生产技术处将评审会的评审结果汇总,并在每年2月15日和9月20日前以正式文件形式上报公司我局本第二批和下一第一批科技项目。
5、连续两次申报未获公司立项的项目,不得再次申报。
6、为确保项目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每人每只能担任一至二项项目负责人。
7、项目一般应在一至二年内完成。
第四章
项目批准
第十二条
已获公司初评通过的科技计划项目的责任单位按要求填写科技计划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三)和科技计划项目工作任务书(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四),参加公司组织的复审(一式十份及相应的电子文档),待公司下达正式文件后,项目方可实施。
第五章
项目实施
第十三条
生产技术处下文明确项目实施单位,实施单位应完成以下工作:
(一)负责项目执行的具体组织工作,保证人员和设备投入;
(二)严格执行项目工作任务书内容,保证项目目标的实现;
(三)按规定的内容和进度组织实施,接受生产技术处的检查;
(四)按规定使用科技经费;
(五)按要求向生产技术处报告项目执行情况;
(六)项目研究结束后,按要求提出总结报告、经费使用及结算情况报告书等材料,接受验收、审计,在需要进行项目成果鉴定时,做好资料和现场测试准备工作。
第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要对项目实行动态跟踪和过程控制,认真组织的实施和管理,每个月至少检查一次项目实施进度和经费使用情况,确保项目按时高质量完成。
第十五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周三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上周项目完成情况。
第十六条
项目实施单位要认真做好科技项目完成情况统计工作。每年11月30日前向生产技术处上报科技项目完成情况:
1、已完成项目的工作报告、技术报告和相关的测试或试验报告、运行或应用报告、经济效益分析报告等有关技术资料(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十)和竣工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七)。
2、对于未完成的科技项目,上报项目未完成原因、进展情况、费用使用情况和下一步工作计划安排。
第六章
项目终止
第十七条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时,项目实施单位应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项目终止实施申请:
(一)针对特定工程进行的项目,工程建设发生重大变化,项目研究内容无法实施或目标无法实现的;
(二)项目延期超过一年仍无法完成的。
第十八条
生产技术处组织召开分析会,如有必要终止该项目,形成分析报告,并报公司申请终止该项目。
第十九条
在公司做出终止决定后一个月内,项目承担单位对已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提出总结报告,做出经费决算,连同固定资产购置情况和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一并上报生产技术处,由生产技术处报送公司核批。
第七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纳入我局预算管理,执行我局财务管理有关规定。
第二十一条
科技计划项目承担单位要严格研发费用的开支,专款专用。
第二十二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支出范围严格按照财务相关制度规定进行核算,严禁截留、挪用、超支。
第二十三条
科技计划项目费用使用需履行我局审核程序。
第八章
项目验收
第二十四条
生产技术处负责组织项目的验收工作。
第二十五条
项目完成后二个月内,项目实施单位向生产技术处提出验收申请。
第二十六条
申请验收的项目,由项目实施单位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并报请生产技术处组织验收。
第二十七条
通过我局验收的项目,我局向公司填报项目验收申请表,公司对材料初审合格后,下达项目验收通知并确定验收方式。
第二十八条
申请项目验收需要提供以下文件资料:
(一)项目竣工报告书;
(二)项目验收申请表(示范格式样本详见附件八);
(三)项目技术报告,主要包括项目技术原理、试验与计算的方法与结果、项目成果、结论等;
(四)项目执行情况总结报告;
(五)项目依托工程建设运行、成果应用及效益分析报告。
(六)如项目内容为设备、装置、产品和软件,原则上需同时提供设计书、使用说明书、检测试验报告、用户使用证明,以及专利申请材料等。
第二十九条
项目验收工作可视具体情况,采取现场考察、书面评议、专家会议验收等多种方式进行。需要成立验收小组时,由生产技术处根据项目对象、内容的具体情况,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项目管理人员、熟悉项目情况和相关技术领域的科技专家和财务人员组成,一般为3-7人。
第三十条
项目验收应根据项目的实施方案及责任状的有关考核目标,对项目的完成情况和项目实施的技术路线、关键技术选择、组织方式、协调管理、经费使用,项目取得的成果和主要技术经济指标,项目成果对相关工程建设、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和影响,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项目成果的再开发和应用前景等,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价,并形成项目验收意见。
第三十一条
项目验收结果分为:验收通过,结题通过、重新审议和不通过验收。按任务书规定按期完成任务、达到规定的技术指标、经费使用合理,视为验收通过;由于不可抗拒等因素造成无法全部完成的,或完成了规定的主要目标,而其它目标无法继续完成的,视为结题通过;由于提供文件资料不详难以判断,或目标任务完成不够,但原因难以确定等导致验收结论争议较大的,视为需要重新审议。
第三十二条
凡具有下列情况之一者,按不通过验收处理。
(一)未达到责任状规定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的;
(二)提供的验收文件资料不真实的;
(三)项目研究的内容、目标、技术路线等已进行了较大调整,但未曾得到公司科技管理部门认可的。
第三十三条
需要重新审议的项目,承担单位在接到整改意见通知三个月内,需再次提出验收申请。
第三十四条
验收完成后,项目实施单位须将项目验收意见报告(示范格式样本见附件九)和其他所有验收材料装订成册,并在生产技术处存档备查(并附电子文档)。
第九章
项目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是对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和组织管理的有效性,项目成果的技术创新性、先进适用性和实用化水平,项目的综合效益和影响,推广应用和产业化前景以及后续的改进等进行客观分析研究并做出综合评价。
第三十三条
项目开展依据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科学技术评价办法(试行)》的有关规定。
第三十四条
重大科技项目和重点科技项目完成后,在1~3年内由公司组织或委托我局对其成果进行后评估。
第三十五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组织的专家小组和被评估项目成果的使用者各方共同参与完成。
后评估工作要遵循客观、公正和科学的原则,在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独立地得到评估结论,并严格遵守国家和公司各项保密规定,保守被评估项目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
第三十六条
项目后评估由我局根据项目后评估对象、内容和需求的不同,按照权威性、针对性、代表性、互补性和回避原则,遴选符合要求的评估专家5~11人,组成专家小组,设组长一名。
1、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和职业道德,能够客观、公正、实事求是提出评估意见;
2、具有高级技术或经济职称;
3、熟悉评估项目所在领域或行业科技经济发展状况,掌握技术、经济、市场、产业政策等方面的情况,了解科技活动的特点与规律,在本领域或行业内具有较高的权威性;
4、具有多年科研生产的实践经验或管理经验;
5、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较深的专业知识,有较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分析判断能力。
第三十七条
我局要积极配合公司的评估工作。在完成自评估(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的基础上,并提供以下资料
:
1、提供完整的科技项目资料,并对所提供的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承担法律责任;
2、自评估报告;
3、项目立项资料(可行性报告、项目合同等);
4、研究报告或技术报告;
5、经费决算报告和审计报告;
6、技术评价证明(包括鉴定报告、查新报告、验收报告等),应用证明或测试报告,效益证明等;
7、发表论文、奖励证书、知识产权证书等的复印件;
8、成果使用情况报告(项目验收完成至后评估期间应用情况);
9、后评估主管部门要求的其它资料。
第三十八条
科技项目后评估内容分为技术价值、综合效益、组织管理和人才培养等四个方面指标,由参加评估的人员分别按评估指标打分并按权重平均后得到评估最终分。
具体的评估方法参见国家科技部《科技评估管理暂行办法》
第十章
知识产权管理
第三十九条
在科技项目执行过程中,项目承担单位应当切实加强科技项目的知识产权管理,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要根据相关领域知识产权的发展动态,及时调整研究策略和措施。
第四十条
由公司全额出资的科技项目,形成的知识产权归我局所有,所完成的发明创造要以我局的名义申请专利。未经我局同意,其成果不得转让、技术入股或折资入股。
第四十一条
部分使用公司科技项目经费所形成的科技成果,其知识产权由各出资方共有,所占份额在合同中明确,相关权益由资助方和开发单位在合同中约定。
第四十二条
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转让时,项目承担单位享有同等条件下优先受让的权利。
第四十三条
科技项目中涉及国家秘密和秘密的科技成果,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守国家秘密法》、《科学技术保密规定》等法律法规和保密规定等有关规定执行。
第四十四条
对不履行保护科技项目研究成果知识产权义务或履行不当,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追究项目承担单位和主要责任人的责任。
第三篇:国家科技计划项目
根据国家科技部2006年1月17日印发的《关于国家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计字[2006]23号)规定,国家科技部门十一五期间,科技计划项目主要有重大专项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
(一)重大专项。是为了实现国家目标,通过核心技术突破和资源集成,在一定时限内完成的重大战略产品、关键共性技术和重大工程,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中之重。2006━2020年,国家将按照成熟一个实施一个的原则,着力实施的14个重大科技专项。
(二)五大基本计划项目是指:
1、国家基础研究计划项目。国家基础研究计划是国家设立的以认识世界为驱动的自由探索性基础研究计划与以国家发展和安全战略需求驱动的导向性基础研究计划。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计划项目和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973计划)。
2、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是面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重点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科技问题的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原称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
3、863计划项目。又称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是解决事关国家长远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性、前沿性和前瞻性高技术问题,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技术,统筹高技术的集成和应用,引领未来新兴产业发展的计划项目。
4、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它是是继863计划、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之后,由科技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财政部和教育部联合推出的又一重大国家科技计划。
5、政策引导类计划项目。国家政策引导类科技计划是国家科技部在对原有产业化环境建设计划进行调整归并的基础上提出的,是国家科技计划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国家星火计划、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火炬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兴贸行动专项等。
第四篇:2016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2016衡阳市科技计划项目
立项申报指南
为深化科技计划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立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做好2016年科技计划项目立项申报工作,制定本申报指南。
一、科技项目计划
(一)科技重大项目
1.先进装备制造 :超/特高压新型电力变压器关键技术、汽车及关键零部件轻量化及节能环保关键技术、新型特种电缆关键技术、高端地下工程掘进设备关键技术、中高端机械智能控制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研制。
2.新能源及节能环保:核能与核安全技术、核电辅助装备关键技术、新型高储能及高效能动力电池关键技术。
3.新材料:高性能特种钢及钢管关键技术、高性能纤维复合材料关键技术、高纯高性能特种材料。
4.电子信息: 北斗高精度定位技术及终端设、大数据与云计算智能应用技术、移动应急通信指挥系统关键技术。
5.生物医药:血浆综合利用关键技术、中医药防治恶性肿瘤创新技术及新药研发、光化学合成药物技术。
6.现代农业:高档优质二系杂交稻新组合的选育及配套技术、油茶新品种创制及深加工关键技术、生态硒米深加工关键技术、高效活性生态饲料关键技术、名特优蔬菜产业化关键技术。
农业领域
1.粮油安全生产
(1)粮油新品种创制与应用
重点支持水稻、油菜、油茶新品种创制与培育。开展高效制种技术研究。重点研究水稻、油菜制种全程机械化技术,工厂化的油茶植株再生体系与规模化繁育技术,建立安全、高产、高效、规模化现代种子生产相关技术体系。
(2)轻简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重点研究水稻大面积均衡高产关键技术;油茶低效林的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水稻、油菜全程机械化等轻简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并大面积开展应用示范。
(3)重大有害生物安全防控关键技术
重点研究重大病虫草等重大有害生物的高效绿色防控关键技术、环境友好安全高效生物农药新产品、化学农药科学安全使用技术、全程免化学农药有害生物防控技术。
(4)稻米控镉及安全农业利用技术
重点研究农田镉污染综合防治指标体系与源头控制技术、土壤镉活性钝化和植物镉消减技术、低积累品种筛选和配套栽培技术、镉污染农田综合防治集成技术模式与规程,并大面积开展应用示范。
(5)粮油产业链信息化平台研发与应用
重点研发粮油生产过程智能化集成应用系统、粮食流通信息平台、粮油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系统,农村农业信息化关键技术集成与产品,并开展应用示范。
5.农机装备研制
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水稻、油菜的高效脱粒技术和设备开发,低损清选技术和设备开发,果林旋耕除草技术研究和设备开发。
6.珍稀禽类安全生产
围绕重大关键技术瓶颈问题,重点开展优质珍稀鸡、牛、羊等新品种选育及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构建禽类养殖安全与高效生产的新方法和技术体系,探索形成新型生态健康养殖模式。
7.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1)茶叶新品种引进与示范(2)茶叶优质、安全、高效生产技术(3)茶叶新产品、新工艺开发技术
(4)无性系良种茶苗繁育规模化、轻简化、标准化技术
社会发展领域
1.资源环境:湘江流域环境综合治理、生态保护与修复技术、装备及产品。水、大气、土壤污染控制与治理技术、装备及产品。废弃物、矿产等特色资源清洁生产、综合开发与循环利用。
2.现代医药:重大疾病、常见病、传染病防治新技术;中医诊疗新方法、新技术;中药材大品种规范化种植和深度开发;创新药物研发技术,中成药二次开发技术;医疗器械、生物医学技术及产品研发。
1份纸质申报材料。
三、产学研结合计划
支持符合申报指南
(二)、(五)要求,以企业牵头,并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的科技攻关、成果转化及产业化项目,支持产学研创新平台及创新联盟的建设。合作协议要求明确项目目标、任务、知识产权界定以及各方责权利等具体内容,意向协议不能作为项目申报依据。
第五篇:关于2013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关于2013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
申报工作的通知
各设区市科技局,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省直有关部门:
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转方式、调结构的引领支撑作用,加快推进创新型河北建设,结合当前全省经济、社会与科技自身发展的重大需求,启动2013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组织申报工作。现就组织申报工作有关要求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2013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组织申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河北省科学和技术发展“十二五”规划》,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重大战略部署,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发展战略,以加快推进河北沿海地区发展的两大增长极建设、承接京津产业转移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进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为目标,以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科技惠民为重点,以实施重大专项、创新工程、科技行动为抓手,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加快全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基本原则
2013省科技计划项目组织工作遵循以下原则:一是加强科技资源集成,努力实现重点跨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促进科技要素向重点领域、重点产业和重点园区集聚。设立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已进入产业化开发、能较快形成较大规模、显著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支持省内自主研发和引进京津大院大所、高校、企业集团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省实现转化和产业化,打造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新亮点。二是突出企业主体地位,促进产学研结合。面向我省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支持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提高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能力。创新产学研合作机制,科技支撑计划、重大科技成果转化专项项目以企业为主题承担,鼓励科研院所、高校协同参与。三是推动科技政策落实,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充分发挥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引导全社会加大科技投入。积极支持跨区域科技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面向京津加强科技人才和科技成果引进与交流。加大对应用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着力培育一批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为可持续创新发展加强成果和人才储备。
三、有关要求
1、准确把握相关管理办法和《指南》要求。《2013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简称《指南》),明确了申报2013科技项目的总体要求,公布了各类计划支持的重点领域和方向。请各归口管理部门、项目申报单位对照《指南》、《河北省省级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科技计划经费管理规定和各专项计划管理办法的有关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相关领域发展需求和比较优势,做好项目组织申报和审核推荐工作,保证推荐项目的质量和水平。项目申报单位要切实履行法人责任制职责。
2、认真执行限项申报和限额推荐制度。为强化各方管理职责,提高工作效率,2013年省科技计划项目实行了申请人限项申报和归口管理部门限额推荐制度(详见《指南》),请认真领会相关精神,避免形成无效申报材料,导致项目不被受理。
3、河北省科技厅受理项目申报时间:2012年6月11日至2012年7月10日。
附件:《2013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