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刘瑞君心得体会
学习刘瑞君心得体会
刘瑞君同志,原涉县县委群工部常务副部长、信访局局长,5月11日,刘瑞君同志因突发脑出血昏迷在工作岗位上,15日病逝,年仅51岁。51年的生命长度,33年工作在基层,他用生命诠释了“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好干部标准。
学习刘瑞君同志,就是要始终秉持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在信访局的238个日日夜夜里,刘瑞君无时无刻不牵挂信访群众,他常说“老百姓是天,老百姓是地,老百姓过得最不容易,没有难事不会求你,我们要把群众的事当做天大的事”。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他还在牵挂信访群众,他用生命书写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贵品质和对群众的无限忠诚。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过95年的风雨取得今日的成就,就是因为时刻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刘瑞君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也正是因为其坚守共产党人的信念信仰,时刻把老百姓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今天,我们向刘瑞君同志学习,就是要在日常的工作中以“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价的准绳,以“保障广大群众最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工作的导向,与群众心贴心,多为群众干实事、好事。
学习刘瑞君同志,就要敢于涉险滩、啃硬骨,不断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信访工作被称为“机关第一难”。然而,刘瑞君在乡镇工作期间,却主动要求分管信访工作。刘瑞君同志在解决矛盾纠纷时因地制宜、因人制宜、因事制宜,特别灵活,特别有效,他积累的10多种化解群众矛盾纠纷工作法是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改革进入深水区我们的工作会遇到更多新问题、新矛盾,为适应这些新情况,我们必须与时俱进更新自己的本领,学习刘瑞君同志亲情解决法、聆听解决法、现身说法解决法等工作方法上的睿智,创新工作方法,推进工作开展。
学习刘瑞君同志,就要做到清正廉洁,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纯洁性。被检查出患重度糖尿病后,刘瑞君把家里的冰箱搬到单位,用以储藏胰岛素,避免来回奔波,并主动放弃了组织将其调他回县城工作的安排。对于家人,刘瑞君也是严格要求,面对妻子想回县城的建议,他耐心宽慰劝说,并告诫儿子要凭借自己的实力来闯出一番天地,不搞特权,是我们每一位党员学习的榜样。俭以养德,学习刘瑞君同志对自己“抠门”,就要常思贪欲之害,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不去,管住自己的手,不该拿的东西不拿,为官一任,清正廉洁,时刻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刘瑞君同志是人民的好儿子、好干部,他用短短51年的光阴、33年扎根基层的赤子之心,感动了世人,为我们树起了一面光荣的旗帜。今天,我们向刘瑞君同志学习,就要做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就是要为民、务实、清廉,把好事干好干实,在赶考的路上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第二篇:刘君花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新课标学习心得体会
回顾小学语文教学这几年走过的路,作为一名教师我庆幸,赶上了新课程改革,走进了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小学语文教学。“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同时,新课程改革中暴露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也是让我们老师们要深思的。可喜的是,我们参与一线教学工作的老师已经能够理性地看待新课程改革,开始用批评与反思赋予课堂教学以新的生机,构建教学真的精彩。以下我就谈谈自己学习新课程标准的体会:
一、教师要成为终身学习者
教师要走进新课程,实现课程目标,其自身必须有先进的、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为达成这一目标,教师首先要把自己定位成一个“学习者”。
1、要学新的《课程标准》,理解新课程的目标,准确把握课程功能、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把握新课程的精髓。例如:新的课程标准与以往使用的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比较,其体例、结构、表述与呈现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改进。
2、教师要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在新课程目标下,教师自身应具备宽厚的基础知识和现代信息素质,形成多层次、多元化的知识结构;有开阔的视野,善于分析综合信息,有创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的教学方法和以创新思维培养为核心的评价标准等。因此,为了适应教学,教师应通过自学或培训等方式,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其次,通过报刊,杂志等收集有关的教育教学资料,充实知识。总而言之,教师一定要通过学习后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构建课程目标。
3、教师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学习与提高对人的认识,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以及教育研究等方面的知识,构建多元化的知识结构,使自己不仅会教,而且有自己的教育追求与风格。现代教师不再比喻为“一桶水”,而应当被比喻为“一条不断流动的河流”,“装满一桶水,享用一辈子”的思想已不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师生之间和教师之间要积极主动合作
1、师生合作
建立起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的朋友式的关系,营造和谐的教与学的氛围,创设师生“对话”的情境,使学生体验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同情、理解和宽容,形成自主自觉的意识、探索求知的欲望、开拓创新的激情和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这就需要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形成平等而又密切合作的关系,以达到共同合作完成知识建构的目的。
2、教师与教师之间的合作
教师要从个体走向合作,从仅仅关注本学科走向关注其它相关学科,从独立完成教学任务到和其他同志合作完成对学生的活动课指导。在教育学生学会合作的同时,教师首先学会合作。
三、教师要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有五大内涵:知识体系的构建者,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学习过程的激励者,学习能力的培养者和人生的引路人。新课程理念告诉我们:教育的本质回归到“立人”上。教师的角色转变到“促进人的发展”上,一切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所以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是与新课程的理念相适应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尤其是智力发育低下的学生、学业成绩不良的学生、被孤立和拒绝的学生、有过错的学生、有严重缺点和生理缺陷的学生,教师不仅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还要学会激励每一位学生,面对学生的活动成果,教师应喜出望外、赞叹不已:“科学的发现总是属于孜孜不倦、顽强探索的人”;面对学生的创新想法,教师应不耻下问:“这么新奇的想法你是怎么想出来的?”面对学生的暂时失败,教师应热情引导:“换个角度想想,说不定会柳暗花明呢。”同时还特别应处理好和自己意见不一致的学生,赞赏每一位学生对学习内容中的知识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这样,学生始终处于被激励的气氛中,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让学生焕发出生命的活力。
2、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以往课标“知识——能力——情感”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更加关注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尤其是伴随这一过程而产生的积极情感体验和正确的价值观。因此,教师在使用新课程标准的过程中,主要也应关注,如何利用各门学科所特有的优势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健康发展,而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个结论是否记住,记得是否准确?不是仅仅关心学生对某项技能是否形成,并且运用起来是否得心应手?
3、学生正处于人格塑造和定化时期,社会文化中的价值取向、理想和信仰、道德情操、审美情趋等都会受教师潜移默化的影响。作为思品教师的言传身教,决定了其人格对学生人格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功效。这就要求思想品德课教师按公民的道德原则和规范去塑造自我,实现“超我”。
四、教师要有创新意识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新课程中,增设了培养学生的素质的内容。这些内容要求教师要用全新的教学模式来组织教学,因此,要求教师具有创新精神,要能够推崇创新,追求创新,要善于打破常规,突破传统观念,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使思维具有前瞻性和独创性。
总之,课程改革的核心环节是新课程实施,而教材和教师是新课程实施中的重要角色,新教材仅提供一些简单的素材,因此,还要我们教师细心揣摩发现与语文教学背景相关的素材,挖掘思品课程资源,使教学内容不断丰富,日渐完善,同时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方法充实自己,不断总结自己的课堂教学,改变教学方法,才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新课程的实施中出现一些问题在所难免,只要我们勇于实践,不断探究,我们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不断发生的问题,真正做到“用科学深思的目光、追求真理的激情去感染学生,用聪明智慧的火花点燃每一位学生”。
第三篇:刘瑞林心得体会
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参加2016年春季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大会心得体会 刘瑞林
2016年3月25日下午,我们新寨店镇全体教师在新寨店中学参加了“2016年春季教育教学工作表彰大会”。通过这次大会,让我深深地感到教师这份职业的肩负的责任。我想:教学不比种庄稼,庄稼一年没种好,可以来年再种。而学生一旦没教好,就会耽误学生一辈子。我们教师在每天所做的极其平凡的工作之中,始终牢记为学生负责,为家长负责,为社会负责,为国家负责。当你每天忠实的履行着自己神圣职责的时候,也就是在为自己负责,要成为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那将是——敬业、勤业、精业。
敬业,是对良知的尊重,是神圣在工作中的体现,是在工作中流露的优秀品德和人格。敬业的人,会专心致志于本职工作,在工作中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尽自己的义务,努力将工作做好。对教师而言,就是尽自己应尽的教育义务,表现出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得起职业,对得起学生的教育良心。教师的劳动,很难用严格的时空、具体的标准来度量。忠于职守、尽职尽责的工作,主要靠教师的职业良心和自律精神。教师时刻不忘自己的责任,把无愧于事业、无愧于学生、无愧于自己作为工作的座右铭,经常用职业良心这个天平去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形成强烈的责任意识,从而产生强大的工作动力。
勤业,就是勤奋地从事自己的工作,这是尽职尽责的态度在日常工作中的具体展现,也是人的生命价值在平凡的点滴的具体事务中实现的惟一途径。只有勤奋的人才能更敏锐地发现机会和创造机会,“教育者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利用机会;能用千里镜去找机会;去拿灵敏的手去抓机会”。学校无小事,教育无小事。每一张教案,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都需要去认真对待; 学生上学、放学,课间活动,都需要去密切关注;思想、心理、学习、身体、个性发展,都需要去全面关心;活泼好动的、沉默寡言的、优秀的、顽皮的、聪明的、落后的,都需要去细心呵护;成功的喜悦、失败的伤感、平凡的细节、难忘的片断,都需要及时总结。这一切,只有在勤奋者的耕耘之中才会领悟其中的精华所在。“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先生不应该专教书,他的责任是教人做人”,陶行知先生的这些论述都启示我们,培育学生良好的人格是教师的重要职责。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赋予我们重大的责任,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劳动和不懈的努力。
精业,我们处在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的教育对象是国家与民族的未来,教师惟有不断的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才能更好的履行教育这神圣的职责。做一个现代人必须取得现代的知识,学会现代的技能,感觉现代的问题,并以现代的方法发挥我们的力量。时代是继续不断的前进,我们必得参加在现代生活里面,与时代俱进,才能做一个长久的现代人,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教师要不断的更新教育理念,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武装头脑;不断的掌握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更新知识结构;不断的学习现代教育技术,运用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手段提高工作效率;不断的反思总结,在理论的指导下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我们确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们应有的责任。
一名优秀的教师,应该是教学能手,更是科研先锋,这样的教师,才能可持续发展,才能更好的履行自己的职责。教师应该紧密结合教学实际,立足课堂,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和分析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进行积极探究,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一名教师“只有研究和分析事实,才能使教 师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事物中看出新东西,能够从平凡的、极其平凡的、司空见惯的事物中看出新的方向、新的特征、新的细节,——这是创造性的劳动态度的一个重要条件,也是兴趣,灵感的源泉。”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以这些优秀教师为标准,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教学,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在即将退休这一段时间里,站好最后一班岗,向党向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3
第四篇:学习刘瑞玉院士心得体会
蜡炬熄 灯塔明
——学习刘瑞玉同志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一个奉海洋为生命,倾心祖国海洋科学的智慧长者,在毫不吝惜地将自己人生奉献给他挚爱的事业后,长眠于蔚蓝浩瀚的大海边。奔腾的浪花,诉说着老人筚路蓝缕、殚精竭虑的品行风骨;平静的海面,象征着老人甘守清贫、无欲则刚的坦荡胸襟。
中国共产党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第四届山东省政协常委、九三学社山东省第二届副主委、山东省科协第二和第三届副主席、青岛市政协第八届副主席,九三学社青岛市第八届主委、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国际黄海研究学会名誉主席、国际甲壳动物学会理事、中国甲壳动物学分会名誉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第三任所长,著名海洋生物学家、甲壳动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刘瑞玉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12年7月16日5时45分在青岛逝世,享年90岁。
惟图国强、不尚己荣的爱国情怀
人的一生不在于长短,在于是否闪光。当今时代,我们需要刘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他惟图国强、不尚己荣,根据国家的需要,选择自己的事业,一生坚持不懈在科学道路上
奋力攀登,用奉献诠释生命的内涵。
1952年,到刚组建的中国科学院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前身)工作的刘瑞玉,开始中国对虾生活史和人工育苗研究,以结束对虾只能靠打捞的历史。
在刘瑞玉等的指导下,1981年我国实现了对虾工厂化育苗的批量生产,从而促成了以养殖对虾为中心的中国第二次海水养殖浪潮。1988年,我国大陆养虾业年产量已达20万吨。当年,他还为我国引进了凡纳滨对虾(南美白对虾),在1933年虾病大流行时给我国养虾业带来了希望。
就在刘瑞玉在对虾领域取得重大科技成果时,我国首艘海洋科考船“金星”号服役,但我国没有专业的底栖生物研究人才。刘瑞玉又根据国家需要,在全国海洋综合调查中负责底栖生态调查研究。
近年来,由于海洋基础学科项目、经费调整,海洋生物分类学人才出现断档,原来技术人员已退休,但新一代年轻人却没有培养起来。刘老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他不顾年迈,亲自培养硕士生、博士生,同时返聘所里退休专家,指导青年人才开展科研工作。经过刘先生这些年的努力,在海洋生物分类学方面,海洋所一直保持着国内外领先的优势。
从甲壳动物、底栖生物到海岸带和海洋资源调查,再到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刘老的每一次改变都是为了国家需要和人民福祉。
献身科学、脚踏实地的奉献精神
刘老是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著名海洋生物学家,中国海洋底栖生物生态学奠基人和甲壳动物学开拓者。从事海洋科教工作65年,共著论文200余篇,专著21部;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科学院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奖,山东省科学大会奖,山东省科技进步奖,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世界甲壳动物学会杰出研究贡献奖(改写这一国际奖项获得者中没有亚洲人的历史),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动了我国海洋生物学、甲壳动物学和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
他为海洋生物上“户口”,联合全国专家编著了《中国海洋生物名录》,记载全部46门22629种海洋生物的名称和分布,真实反映了中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现状,摸清我国海洋生物资源家底,北上渤海,南下海南岛,足迹遍布中国海沿岸。
他曾说“活一天就要工作一天”,他从事科研工作几十年, 几乎没有节假日,天天上班,伏案工作,出外开会也是当天去,当天回。他是所里有名的“方便面院士”,由于工作繁忙,他更放不下心爱的科研,为了节省去食堂吃饭的时间,他养成了中午吃方便面的习惯。“发明方便面的人很了不起,不仅方便,还有很多不同口味。”他揶揄道。时间对他来说,很宝贵。刘老办公室里有16个书橱,满满的,都是各类资料,他孜孜不倦的工作精神,树立了一座人生的丰碑。”
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品德
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当今学术界存在的虚伪、浮躁、不实事求是等丑恶现象洗刷了耻辱,树立了一代知识分子的崇高品德。6月14日,刘老在病榻上郑重签署捐赠书,决定向中科院研究生教育基金会捐赠100万元,设立“刘瑞玉海洋科学奖励基金”,所捐赠的100万元作为留本基金,以其收益奖励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学领域成绩优异并取得重要研究进展的学生。
甘为人梯,奖掖后进,刘老为国内外培养了一大批高层次科技人才,其中许多已成为国内外相关学科学术带头人。其中,为中科院海洋所培养了一批从事主要海洋动植物主要类群的分类学、生物地理学、底栖生物生态学等领域的研究团队,为我国海洋生物学各学科领域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刘老为培养人才不顾身体状况,常年坚持亲自带硕士生博士生,将生平所学毫无保留的传授给学生们,他学风严谨、学识渊博,淡泊名利、甘于奉献,他的生平种种,无不彰显了一位老科学家的风度和风骨。
传承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思想风范
刘瑞玉院士是九三学社的杰出代表,也是当代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他服从国家的需要、事业发展的需要,从不考
虑个人的经济利益;在科研态度上,他不急功近利,甘坐冷板凳,甘为人梯,体现了高尚的精神风范。他用一生为“奉献”精神作了生动诠释。奉献精神是九三学社优良传统题中应有之义。
刘老传承着九三学社优良传统的思想风范,崇尚政治道德,为九三学社爱国、民主、团结的精神内核增添了新的光彩。刘老的学术研究紧扣国家与时代的需求,这不仅表现出他对学术事业的热爱与投入,更体现出知识分子的高度自觉。他的精神确乎可以转化为起信力量,这是九三学社的光荣,共和国的光荣。
刘老永远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人格风范永存,他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弥足珍贵,在九三学社社员心中树立起一根永恒的标杆。我们要在全社广泛深入开展向刘瑞玉同志学习活动,引导广大社员自觉把个人事业同祖国前途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立足本职、心无旁骛、勇攀学术高峰,争做道德楷模,为营造诚信工作和良好学风而不懈努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更大贡献。
第五篇:听课后心得体会刘丽君
听了“特级教师与优秀教师同课异构’’的心得体会偕进小学刘丽君
2014年4月份,我有幸参加了全国小学数学名师高效教学同课异构教学活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的平台,本次活动分别由四位国内有名小学数学专家级教师吴正宪.黄爱华.刘松.贲友林和四位长沙优秀的教师来执教,通过这次听课我收获很大,受益匪浅,下面我谈谈自己的体会。
我深刻的感受到吴正宪教师在教学中与学生交流过程中审时度势做出介入性点拨与引导,使数学在学生眼里变得有血有肉,带有感情色彩了。让学生的思维通过碰撞闪现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体会到蕴含于数学知识之中的丰富情感,感受到获得成功的喜悦,整堂课效果很好,孩子们都不想下课。黄爱华老师的讲座''大问题’’生成的基本策略,在学生的雏形问题上提炼是值得我们老师研究的问题课堂,是促进了学生的发展,还是拘囿了学生的发展?控制了学生,还是解放了学生?在以往的教学中我们往往关注的是知识的传授与结论的获得,让学生''听中学''.''看中学'' ‘‘占有’’别人的知识,这种学习使学生处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严重的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而他们在课堂上教学,学习不是为了占有知识,而是为了增长知识。因此,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不要只教给学生现成的数学,而是要学生经历猜想.计算.验证.争论.交流等过程之后获得的数学。黄爱华在上《倒数》这节课,整个过程是学生自己举列,自己找方法,学生自己就是知识的探求者,他们从中体验到了获取知识的无穷快乐,思维的火
花在此绽放的绚丽多姿。通过解决问题又有了新的认识,教师做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应为学生精心创设学习情境,提供合作交流的机会,而不是给听课老师看的,课堂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老师和学生共同分享彼此的想法,在分享中,我们的‘‘思想’’不断被打开最后,值得我们深人思考的几句歌词。你这样讲解到底累不累?明知道学生他在怨你。傻傻等待,他会学会依赖。你总该为学生想想未来。不是你的,就不要多讲。
总之在本次学习中,每一位老师的课都给我留下深深的烙印,他们创新的教学方法,对细节巧妙的处理,还有课堂的真实性都是需要我去慢慢研究和学习的,这次活动让我的视野更宽广,思想更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