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时间:2019-05-13 11:02:5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第一篇: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 江必新

(2010年4月13日)

同志们:

值此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在江苏省南京市隆重召开之际,我谨代表最高人民法院,对会议的召开表示热烈地祝贺,向长期从事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的广大执行干警表示诚挚的慰问,向为本次会议作出重要贡献的江苏省各高级法院表示衷心的感谢!这次会议,是在全国各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积极推进“三项重点工作”之际召开的,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长期以来,执行信访工作一直是人民法院发挥职能作用,化解社会矛盾,维护人民利益,确保稳定大局的重要途径,各级法院非常重视,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部分法院执行信访比例上升比较快,尤其进京上访的重户、老户增多;二是案件进入执行程序不久即提出申诉的增多,甚至案件刚一进入执行程序当事人就开始申诉;三是复信复访多,案件执结后当事人多次申诉的情况时有发生;四是从事执行申诉信访的人员责权不明,工作措施不能落到实处;五是不少执行案件的当事人上访情绪激烈,部分上访人串访、聚集,呈现组织化特点,闹访、暴力访等过激行为时有发生。因此,在当前社会矛盾复杂多变的形势下,对如何进一步加强新时期人民法院的执行申诉信访工作进行一些理性思考很有必要。借此机会,我就搞好人民法院执行信访工作需要特别关注的几个问题谈几点意见,供与会人员在会议期间一并讨论研究。

一、要高度重视

信访工作作为一项有中国特色的制度,是党和政府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重要途经,是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吸纳民意,正确决策的重要条件之一,是发扬民主的重要窗口,是保障人民民主并接受群众监督的有效方式。中央一直高度重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去年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了有关涉法涉诉信访的两个文件——《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09]22号”)和《中央政法委、中央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关于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的意见》,中办发[2009]22号文件深刻分析指出:涉法涉诉信访居高不下,客观上是利益格局深刻调整、社会矛盾易发多发的综合反映,主观上是政法机关执法理念、执法能力与人民群众的期望不相适应的集中表现。解决好这个问题,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因此,做好执行信访工作是事关社会稳定、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事关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司法为民成效的大事。各级法院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从讲政治的高度重视执行信访工作,把涉执信访工作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法院工作的一项法定职责和长期任务全力抓好。

重视执行信访工作,一是必须强化公正观,就是对当事人执行申诉信访中发现的问题及时解决,有错必纠,决不姑息,切实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利,从根本上维护司法公正,树立司法权威。二是必须强化效率观,就是改变少数申诉信访工作人员疲沓拖拉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信访工作的效率,及时把当事人从讼累中解脱出来。三是必须强化效果观,就是在利益衡量和价值判断中善于使用社会效果和综合效应这一尺度,注重说服教育,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四是必须强化稳定观,就是在充分了解案情的基础上,注意倾听申诉人的意见,晓之以法,服之以理,动之以情,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信访工作搞得好坏,领导重视与否是关键。长期以来,法院信访实践中形成的“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职能部门认真办,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信访工作领导责任制,是一项行之有效的信访管理制度,在当前形势下必须抓深抓细抓实,抓出成效。一把手要负总责,精心组织部署,定期听取信访工作汇报,研究分析对策,对重大问题及时作出批示和指导,督促相关部门抓好落实。分管院领导组织实施各项工作决策部署,加强检查、指导和督办,确保工作目标的实现。有关庭室负责人和承办人要具体落实上级和本院的工作部署,认真办理每件执行信访事项,及时汇总、分析工作中的新问题、新情况,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和途径,及时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参考。

二、要真情面对

化解执行当事人的信访除了依法纠错之外,最为重要的工作就是情绪疏导、心理干预和思想教育。从事执行信访工作的人员看待来访人员的出发点和初始态度将影响到他的接访行为,进而影响到来访当事人的心态和情绪。正是基于这个道理,我们应当牢固树立“真情面对”当事人的理念,杜绝有访不接、久拖不复、敷衍应付、态度生硬等漠视当事人感受的工作作风。同时,要增强信访接待的亲和力,努力平复来访人的思想情绪。

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换位思考意识,想当事人之所想,急当事人之所急;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以当事人为本的意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去处理信访案件;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不分亲疏、贵贱、贫富、远近,一律平等对待,尤其要善待那些没有或拒绝利用任何关系而严格按照法定程序申诉的当事人的案件;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责任意识,切实做到听明白、弄清楚,不推诿、不耽误,直到来访人息访罢诉;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强化效果意识,坚决防止因工作不细、方法不当而引发新的矛盾;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求执行人员切实解决信访人员的实际困难,对于司法手段解决不了的信访案件,在了解信访人具体困难的基础上,及时提出给予司法救助、社会救济或其他帮扶的工作方案和建议。

真情面对当事人,要注意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要防止因自身工作繁忙而对接待工作敷衍了事的不良倾向,要按照在不违反法律和不创造不良先例的前提下,“穷尽一切可能、想尽一切办法、采取一切措施”的工作思路开展工作。二要注意防止因自身言行失误而造成新的信访的不良倾向。对发现有上访苗头的当事人,要从法理上、事实上讲明不能执行或中止执行的情况和原因,达到定分止争的目的。

三、要穷尽所能

化解执行信访必须因案施策,多措并举,全面构筑涉执信访工作的内部和外部两个格局。构筑涉执信访工作外部格局就是要积极推进处理涉执信访工作联动机制,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多层次、多角度地探索解决方法,拓宽工作思路,加强与地方党委、人大和政府等有关部门的联系、沟通和协调,强化横向联动,发挥整体合力解决问题。构筑涉执信访工作内部格局包括本院内部、纵向和横向三个层面:本院内部就是进一步强化法院内部协作,对于涉及法院内部其他环节的信访问题,积极联络、沟通、协调,通过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分工合作、协调配合,共同研究、统筹考虑,彻底解决矛盾,形成本院内部减少涉执信访问题的合力。纵向就是上级法院加强对下级法院信访、复查工作的指导和督促,认真执行重大信访事项请示制度、重要信访专报制度、信访动态月报制度、重要时期信访工作安排及应急预案制度。要高度重视交办案件的办理,加强管理,定期督办,及时报告办理情况,杜绝交而不办、办而不力、办而不报和办理不及时的现象。横向就是兄弟法院之间密切协作,加大对重点信访问题的工作力度。

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用足用够法律手段,凡是能够实现息诉罢访、案结事了的方法,只要不违反法律法规、国家有关政策的规定,都可以大胆尝试。决不能把工作停留在走完规定程序上、停留在机械套用法律条文上、停留在给当事人一个简单的答复上,更不能不加分析地把上访的执行当事人视为无理取闹。

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不断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树立信访工作无小事、稳定压倒一切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对待上访群众不能一送了之,接访工作更不能一接了之”,“群众要个说法,我们就要给个说法”;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改进工作态度,就是要在不违法、不创造不良先例的前提下穷尽任何措施、想尽任何办法,限定处结时限,确保不再反弹;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改进工作作风,就是要推行重点案件预约恳谈制度,公开信访联系电话,增强接待的及时性;穷尽所能要求执行人员改进工作方式,实行“信访下沉”,“变被动接访为积极处访”,“变坐等上访为主动下访”,与信访当事人零距离接触,提高处理的成功率。穷尽所能要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要注意防止案件执结后当事人再上访便与己无关的不良倾向,牢固树立“案结事了”的观念,力争在初信初访的处理阶段就化解矛盾,避免“来信变为来访”、“初访变为重访”、“逐级访变为越级访”;二要注意防止只重视领导、有关机关或人大代表关注的案件而轻视自觉按法定程序申诉的当事人的案件的倾向,要创新工作方法,与信访人进行深入交流,使其消除抵触情绪,促使问题及时得到有效解决。

四、要勇于纠错

从当前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的总体情况看,一些地方存在一定程度的文过饰非的不良倾向,主要表现为:有错不改、大错小改、大错怕改、小错不改或不屑于改等情况。对此,各级法院必须建立健全由上而下的责任机制,明确任务,逐级负责,要坚持“围绕案件找问题、围绕问题查原因、围绕原因追责任、围绕责任建制度”的工作原则,对发生的每一起信访案件,都要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对因违法违纪或者工作不负责任引发执行信访的,各级法院和有关部门要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保司法的公正、廉洁和权威。对于媒体曝光的执行人员违法违纪行为和突发性事件,如经查实执行机构和人员确有违法不当之处,要勇于承认错误,并向社会表明改正错误的决心,提出改正错误的办法,公布处理和整改的结果。

勇于纠错必须做到三个到位,一是问题解决到位,就是对存在问题的执行案件,执行机构应商立案、审监、赔偿办等相关职能部门,按照有利于化解矛盾的目标要求,依法提出司法解决的具体方案。同时,在实施司法解决方案的过程中,要选择好时机和方式,把握好节奏,做好后续工作的预案;二是责任问题查纠到位,就是法官和其他工作人员确有违法行为、作风问题、纪律问题,信访群众反映强烈的,要按照“不查清问题不放过,不纠正错误不放过,不追究责任不放过”的要求,对重点案件实行责任倒查,严肃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并公示调查处理结果,以取得信访当事人的信任;三是目标考核到位,就是通过来信率、重信率、来访率、重访率、有责信访率、非正常信访率、越级信访率、案中访率、息访率等信访考核指标,强化执行信访的目标考核,通过考核提高执行人员的责任意识。

各级法院执行机构要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跟进查处工作,对执行信访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调查核实办案过程中是否存在过错和违法违纪行为,并依规定追究相应责任;对明显存在问题,顶着不处理、不改进的,要严肃追究包案领导和办案人员的责任。

五、要坚守底线

中办发[2009]22号文件(中办、国办转发的《中央政法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涉法涉诉信访工作的意见》)提出了“四个坚持”──坚持把解决问题放在首位、坚持把问题解决在源头、坚持依靠基层解决问题、坚持依靠法制解决问题。因此,各级法院在认真解决当事人的矛盾和问题的同时,也要明确善待信访当事人,真诚解决他们的困难,决不是搞非法迁就或无原则地妥协。处理好执行申诉信访问题必须坚守住法律底线,引导当事人依法申诉信访,形成执行申诉信访良性发展的态势。对此要注意把握以下四条底线:第一,不得违反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规定,不作在法律上难以兑现的承诺,要强调一切申诉信访问题必须在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允许的范围之内解决,不能让任何人获得超越法律之外的额外利益和特权;第二,不得创造恶劣先例,各级法院执行申诉信访人员应严格依法处理信访问题,不能使任何人通过合法的申诉信访途径来实现其非法侵占他人合法权益的目的;第三,不得助长非法闹访、缠访,对于已经合法合理解决的问题,当事人不服继续无理闹访、缠访的应及时协调公安、检察机关依法处理,不能一味姑息纵容;第四,不得形成闹而优则赢的社会心态,目前社会上存在着一种“上诉不如上访”、“大闹大解决、小闹小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各级法院执行申诉信访人员必须对此保持高度的警惕,坚持依法解决信访问题,严格做到在法律之内,一视同仁。

六、要回归源头

要从根本上抓好执行申诉信访工作,单从执行申诉信访工作自身抓起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回到执行申诉信访问题的源头,强调源头治理,努力构筑起有效预防执行申诉信访问题产生的长效机制。为此,一要加快建立以执行行为分权、分阶段流程管理和节点控制为特征的规范执行行为制度体系,从立案执行、财产调查、查封扣押、评估拍卖、款物交接、结案标准、执行考核等各个关键环节明确责任,切实遏制“执行乱”、“乱执行”现象,减少因执行不规范引发的信访问题。二要加快推进执行工作快速反应机制建设,各级法院应尽快建立起有效运转的执行快速反应指挥中心,对发现的各种执行线索及时做出回应,确保案件得到快速、高效的执行,彻底杜绝消极执行、懈怠执行引发的申诉信访问题。三要注重完善执行和解机制,强调和谐执行,从制度上给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问题创造条件,最大限度地保护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减少采取强制执行措施,以提高自动履行率、执行和解率。四要畅通立、审、执配合渠道,建立执行申诉信访研判预警体系,努力将执行申诉信访问题预防在执行行为开始之前。五要进一步落实执行公开制度,提倡阳光执行,将执行工作的全部过程和各个环节均臵于当事人及社会公众的监督之下,以执行公开促进执行公正,以执行公正减少执行申诉信访问题。六要强化执行申诉信访责任倒查制度,对于通过申诉信访途径发现的违法执行、消极执行、失职渎职等执行问题案件要实行责任倒查,对于相关责任人员和责任单位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推动形成预防执行申诉信访问题的源头治理制度体系。

七、要依靠基层

长期以来,上访当事人信上不信下、信中央不信地方,越级上访问题突出,涉诉信访呈倒金字塔结构。为了破解这个难题,中办发[2009]22号文件明确提出了分级受理的原则,要求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把信访问题化解在基层。基层是信访问题产生的主要源头,也是解决问题、化解矛盾的第一关口。要切实做好基层信访工作一是必须认真落实基层法院各项执行申诉信访工作制度,对信访工作问题突出的基层法院实行重点督导,上级法院要加强指导,责成其认真履行信访工作责任,限期整改。二是必须坚持定期排查矛盾,特别是对那些带有群体性的执行案件,要找准症结,超前工作,及时化解。对已经发生的集体上访,要制定工作方案,实行领导包案,连续跟进,直到问题彻底解决。三是必须加大对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的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改善申诉信访工作人员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四是必须加大对广大基层法院执行人员的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使他们成为既善于依法处理矛盾纠纷、又善于做群众工作的行家里手。

八、要探索创新

执行信访、申诉数量居高不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案件质量问题,仅靠法院立案信访部门单方面被动处理不能根本解决,必须围绕案件质量这个中心进行综合治理和主动治理。针对当前执行当事人申诉提前、反复申诉等新情况,特别是因部分执行人员忽视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导致执行申诉案件数量居高不下等新问题,为确保执行信访工作的效率和效果,在总结以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有必要研究采取以下工作措施:一是建立执行局(庭)长初访接待制度。对执行当事人的初访,原则上由原承办案件的执行局(庭)长会同合议庭执行长、处长负责接待和息诉工作。通过延伸执行局(庭)长的监督职能,加强事中监督,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同时,这也是对执行人员重视案件处理的社会效果,加强案件当事人服执息诉工作的一种敦促。二是建立法院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预约接待制度。目前,各地大都建立了院长接待日制度,实践证明,它是法院信访工作中一项卓有成效的制度,很受群众欢迎,然而,实践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比较突出的老户缠访问题。由于是定日接待,部分老户每次必到,就同一问题反复缠访,严重影响了接待的秩序和效果。鉴于此,有必要改定日接待为预约接待,先由信访职能部门进行预接待,并整理出来访要点,报分管院长审核后,按分管院长确定的时间通知当事人,由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正式接待。这样,既便于节省领导决策时间,也利于提高接待的效率和效果。三是建立上访老户工作领导责任制度。对上访老户要建立档案,上访老户工作要包干到院长、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庭长和具体承办人,并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对越级上访、集体上访和上访老户问题要实行“四包”,即包审查、包处理、包做思想工作、包息执止访。四是建立重点涉执上访案件走访调查制度,分管院长或执行局(庭)长对重点涉执上访案件要主动深入来访人家中了解上访原因,研究解决对策。五是建立联合接访听证制度,对缠诉缠访案件,邀请上访人所在街道居委会、公安派出所、人大代表及特邀监督员等共同参与听证,接受监督,共同做好解释和息访工作。

同志们,执行申诉信访工作是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大事,是事关人民法院形象的大事,我们一定要以坚忍不拨的精神,迎难而上的魄力,切实有效的措施,痛下决心,全面做好执行申诉信访的各项工作,扎实完成好执行工作任务,力争使执行申诉信访工作在短期内有一个积极趋好的根本改观。

第二篇:在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的历史时期做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发展乡村旅游,是旅游服务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今年初,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同志在讲话中强调:“旅游行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以旅游促‘三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贡献”。最近,吴仪副总理又要求国家旅游局对发展农业旅游进行研究。按照中央的部署和吴仪副总理的要求,今年国家旅游局对旅游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了一系列的工作:一是下发了《关于促进农村旅游发展的指导意见》;二是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三是和建设部一起在云南召开旅游小城镇工作会议;四是和各省(区、市)旅游部门一起组织了一系列的调研,有些省区市的同志还和农业、扶贫等部门一起开展调查研究;五是将和世界旅游组织、世界银行等有关组织在贵州召开乡村旅游国际论坛。

今天我们在成都召开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是落实中央战略部署的一项具体举措。主要是为了研究、交流、总结、推广近年来各地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典型经验,相互学习、提高水平,推动乡村旅游更快更好的发展。

这次现场会选择在成都召开,是因为四川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乡村旅游发展,乡村旅游起步早、成效好。省委书记张学忠同志、省长张中伟同志等省领导对乡村旅游发展高度重视,深入开展调研,为推进乡村旅游作了一系列的重要指示。今天上午,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同志等省市领导亲自出席会议,给予指导;刘晓峰副省长做了热情洋溢的致辞;成都市葛红林市长到会讲话,为我们生动地介绍了成都发展乡村旅游的宝贵经验。如,全市把发展乡村旅游纳入城乡规划统一布局、纳入城乡产业统一推进、纳入城乡建设统一配套,推进乡村旅游集约化发展;大力推行乡村旅游标准化建设、标准化服务和标准化管理;积极打造乡村旅游精品景区、精品项目和精品线路,推进乡村旅游精品化发展,等等。这对我们进一步做好乡村旅游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启示。

两天来,代表们对成都的乡村旅游进行了实地考察,其中的三圣花乡、农科村就是成都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典型代表。代表们还围绕促进乡村旅游发展开展了广泛深入的交流和讨论。贵州、云南、湖北、河北、山西、江苏、四川七个省的基层代表作了经验介绍。当然,各省区市都有自己发展乡村旅游的经验,都有自己的典型。刚才,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局长张建军同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发展乡村旅游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全面的阐述。各位领导讲话和同志们的发言,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针对性和指导性,对推进全国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结合实际,以旅促农,各地发展乡村旅游创造了许多宝贵经验

近年来,各地依托乡村旅游资源和环境,发挥旅游产业优势,大力推进乡村旅游发展,在实践中动了不少脑筋,下了很大功夫,取得了好的效果。中央做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后,各地实施“以旅助农”、“以旅促农”的工作方针,结合实际、开拓创新,进一步加大乡村旅游工作力度,创造了越来越多的好做法和好经验。国家旅游局经过研究,认为至少有四个方面的经验值得总结和推广。

(一)政府主导是关键。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些地方党委政府较早地认识到发展乡村旅游是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积极推动本地乡村旅游的发展。近年来,各级党委政府把发展乡村旅游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制定相应的工作目标和政策措施,给予高度重视和支持,逐渐形成了省、地、县、乡多层次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格局,使全国乡村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局面。许多地方,如四川、北京、上海、山东、云南、贵州等省市,通过统筹规划,从扶持农村办“农家乐”起步,推动乡村旅游向更广阔领域发展;如江苏、山西、河南、河北等省,着力加强乡村旅游环境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如浙江、湖北、西藏等省区,专门召开“农家乐”发展现场会,加强对不同类型地区乡村旅游发展的指导。许多城市和县乡一级的地方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领导小组,主要领导亲自抓,推进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在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旅游与建设、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教育、工商等部门加强合作,协同推进,针对薄弱环节,有效解决乡村旅游发展中的一些突出问题,并推动乡村旅游朝精品化、特色化方向发展,使乡村旅游的整体发展水平大大提高。因此,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有力支持,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

(二)农民自愿是基础。乡村旅游的根基在农村,动力在农民。只有尊重农民的意愿,依靠农民的智慧,发挥农民的积极性,才能使乡村旅游真正发展起来。如,河南重渡沟村,最早有五户农民搞农家宾馆赚了钱,激发了广大村民依靠旅游脱贫致富的强烈意愿,当地镇政府因势利导,让利于农民,出台优惠政策加以扶持,目前,全村共有农家宾馆320多家,固定床位1.3万张,可同时接待1万多游客住宿就餐。很多乡村旅游起步早、发展好的地方,都有一批思想开放、思维活跃、善于经营的农民“能人”,通过他们“领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使更多的农民走上旅游致富的道路。像大家这次考察的郫县农科村的“农家乐”,就是村支书带头搞起来,一户带一村富起来的。在一些乡村旅游发展相对成熟的地方,农民已经不满足一家一户式的分散经营,他们自发成立了旅游协会、农村经济联合体等行业组织,通过开展优势互补,走联合发展、扩大规模的道路,促进了乡村旅游逐步向市场化和专业化方向发展。因此,坚持富农宗旨和尊重农民意愿,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基础。

(三)规范管理是保障。乡村旅游是对农民和基层组织有巨大吸引力的新生事物,但也易于出现盲目开发、粗放经营、资源和环境保护不力等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各地牢固树立以服务促发展的理念,通过强化服务意识、创新管理手段,积极引导乡村旅游健康发展。如,云南省着眼于解决“农民不会干、干部不会管”的问题,把“发动起来、组织起来、管理起来”同步进行,按照管理、服务、保护一体推进的原则,建立健全各项服务措施和管理手段,对乡村旅游的各种经营类型制定建设、管理、服务的质量标准,坚持做到每个乡村旅游项目的开发都有生态、文化、环保等部门把关,基本实现了乡村旅游发展布局合理、开发适度的总体目标。北京、四川、浙江等地将政府公共服务延伸到乡村旅游,把政府引导性资金的投入和各种奖励措施,与乡村旅游管理规范的实施相结合,推广到村,服务到户,促进乡村旅游的规范化、特色化发展。因此,加强为农服务和科学管理,是发展乡村旅游的保障。

(四)文化品位是活力。世界和我国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证明,只有依托当地的文化,突出特色,乡村旅游才能充满魅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刚才张局长也讲了,这一点很重要,我们国家那么大,农村的情况千差万别,我们不能搞一种模式,一定要突出特色,包括农家乐也要突出特色。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进程中,都比较注重挖掘当地的文化内涵,突出民族特色,展示传统文化,开发出一系列内容丰富、特色鲜明、富有品位的乡村旅游产品,深受旅游者欢迎。如,山西“宅院”、山东“庄园”、江南古镇、西部村落等,都已成为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乡村旅游品牌。贵州与新西兰政府合作,在黔东南州实施“巴拉河乡村旅游示范项目”,引进了国际上生态化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强调对本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及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使乡村旅游既富有魅力,又充满活力,得到了世界旅游组织的赞誉。

二、准确把握发展规律和工作重点,推进乡村旅游持续发展

助农富民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宗旨和目标。实践证明,凡是乡村旅游发展得比较好、比较快的地方,当地农民就更富足,当地产业结构更为优化,村容村貌和生活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农民的知识水平和文明程度都有显著提高。因此,发展乡村旅游比较有利于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总体目标,是大有可为的,这是乡村旅游的生命力之所在。下面,我就进一步推进乡村旅游发展谈几点意见。

(一)要继续深化对乡村旅游发展规律的认识。乡村旅游是个大课题,需要在实践中准确把握发展规律,不断提高发展水平。一是要进一步认识到,乡村旅游活跃于各国旅游业的发展进程中,符合世界旅游业发展潮流。也可以这样表述,乡村旅游是全球旅游发展的一种业态、一种形式,而且全世界的乡村旅游发展也很快。乡村旅游发展在世界上已有百年历史,从最初的一个旅游活动项目,发展到颇具规模的观光农业园,再到今天成为一个新型产业领域,备受各国关注。目前,欧美等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已具相当规模,走上了规范发展的轨道;非洲部分国家开展具有探险与访古意义的乡村之旅,很受西方游客的喜爱;东南亚部分国家,依托独特地域文化,向国外游客推出乡村旅游系列产品,成为发展中国家发展乡村旅游的典范。世界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表明,乡村旅游符合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潮流,现实及潜在的市场需求都十分广阔。我们一定要看到这个大市场。二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乡村旅游深深植根于五千年的农耕文化之中。我国悠久的农业历史、不同的自然条件与生产力发展水平,孕育了丰富多样、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农耕文化。乡村旅游以其回归自然、崇尚田园生活的方式,表达了人们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向往“天人合一”的境界,这正是农耕文化崇尚自然和承袭传统的体现,也是人们喜爱乡村旅游的重要原因。三是要进一步认识到,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融合于旅游与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之中。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在更宽领域、更高层次展开,农业发展不断注重发挥旅游和文化传承双重功能;另一方面,旅游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综合带动功能被普遍认同,“大旅游”理念成为指导工作的基本原则,旅游市场不断向农村地区延伸。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条件地区把旅游业与农业的发展有机结合,通过创新模式、理顺体制、搞活机制,为乡村旅游注入持续的发展动力。目前,乡村旅游发展已涵盖我国广大农村地区,覆盖了农、林、牧、副、渔及种植业、养殖业、加工业等农业的各种业态,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势头。

(二)要继续创造条件破解乡村旅游发展中的难题。乡村旅游发展中出现的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很难单靠基层组织和农民自身的力量去解决,需要通过各级政府,创造条件逐步加以破解。一是要下大力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从今年起国家将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转移到农村,各级旅游部门应积极帮助协调那些有旅游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的乡村,加快解决交通、通信、供电、饮水、卫生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我在这里主张,乡村旅游要搞低成本开发,不主张大而全、大而洋。另一方面,要广泛吸引社会资金,调动农民积极性,参与乡村旅游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着力解决农民创业的资金不足问题。有条件发展乡村旅游的地区,相当一部分是生态环境好和文化特色鲜明的山区和少数民族地区,地方经济欠发达,农民收入低,发展乡村旅游更需要资金投入。要帮助农民通过小额信贷等渠道,推动乡村旅游开发项目和各种支农资金挂钩,争取把支持乡村旅游发展的小额贷款用于旅游经营户。三是要重视解决从业人员培训的问题。农民尤其是欠发展地区的农民,从事乡村旅游,无论是经营管理、接待服务、产品加工,都需要必要的技能培训和不断的学习提高。要把对农民的旅游培训作为一项民心工程来抓,开展灵活多样、不同形式的专业培训,使农民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学了能用。加强旅游安全也要培训,特别是“农家乐”比较集中的地方,包括食品卫生等环节。在各类培训中,要扶持一批重点农户和基层领导作为带头人。四是要妥善协调与农民切身相关的各种利益关系。要牢固树立服务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的意识,按照有利于农民脱贫、有利于农民致富、有利于农村发展的方针,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发挥农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妥善处理乡村旅游发展中的各种利益关系,避免出现农民“失土又失业”、“出力不受益”的情况,使乡村旅游成为农民发展致富、就业受益的有效途径。

(三)要继续加强对乡村旅游的分类指导。我国农村地域辽阔,但由于资源条件不同,地理区位各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性大,因此对乡村旅游的发展必须坚持分类指导。一是积极探索乡村旅游模式。各地涌现的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都市村庄型、民俗村寨型等多种类型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都有不同的发展规律和特点,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没有固定的模式,我们发展乡村旅游也没有固定的模式,要努力探索乡村旅游的各种发展模式,推动不同发展模式的优势互补,反对简单化指导,不搞单一模式开发,不搞单一标准要求。二是要立足本地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这次现场会交流和介绍了许多地区发展乡村旅游的情况,但仍需强调的是,现阶段我国不是所有的乡村都可以发展乡村旅游。乡村旅游作为一种经济形态,必然需要有相应的资源、市场、资本、人才等支撑要素。要从当地农村的资源状况、经济条件、市场需求等实际出发,依托当地特色旅游资源、立足旅游市场需求来发展乡村旅游。在一些资源条件较好、市场需求较旺、资金和人才比较有保障的地区,可以优先发展乡村旅游,使之先发展起来,产生示范带动效应。

(四)要不断总结乡村旅游发展经验。发展乡村旅游实践性强,需要我们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提高。一是要注重调查研究。实践出真知,各级旅游部门要在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之中,善于发现新情况、研究新问题。特别要注重对乡村旅游发展中带有全局性、规律性问题的研究,要研究解决旅游农户关心的热点与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二是要注重总结经验。各地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中,都创造了大量的好做法、好模式和好经验,涌现了一大批典型。对此,各级旅游部门有责任和义务,及时、认真地加以总结。通过深入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工作水平,指导提高乡村旅游发展水平。三是要注重宣传推广。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在深入总结的基础上,把各地发展乡村旅游的典型经验和有效做法,通过相互交流和学习等多种方式和途径,宣传出去,推广开来。要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乡村旅游发展的新成果、新事例、新典型,扩大乡村旅游的影响。同时,要积极引进和学习国际上发展乡村旅游的先进理论,加强国际交流,借鉴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促进乡村旅游朝着规范、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同志们,发展乡村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开展的一项意义深远的工作。这次全国乡村旅游现场会,来自全国各省区市乡村旅游发展的实践者和先行者们共聚一堂,相互交流、相互学习,共谋乡村旅游发展的美好未来。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在各级党委政府的积极推动和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一定会迎来更加灿烂的明天,一定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第三篇: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附件1

在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上的讲话

贾治邦

(2009年8月26日)

在全国人民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喜庆时节,在各地各部门认真贯彻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时刻,我们在这里召开全国造林绿化现场会,认真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关于加快建设北方和沿海两大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战略部署和“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重要指示,深入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山西等地的先进经验,专题研究部署造林绿化工作,这对于加快国土绿化进程,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昨天和今天上午,我们参观了长治、晋城造林现场。刚才,全国政协副主席罗富和同志向山西省颁发了“全国生态建设突出贡献奖”;山西省委书记张宝顺同志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省长王君同志全面介绍了山西省造林绿化工作的成效、做法和经验,非常感人,非常生动;河南、江西、重庆和军队的同志分别介绍了各自造林绿化的情况,讲得都很好,听了以后很受启发,也很受鼓舞,希望大家认真学习借鉴,把我国的造林绿化工作,把我国的生态建设推向一个新的水平、新的台阶。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1-

一、认真学习山西省造林绿化的成功经验,大力弘扬山西人民铸就的宝贵精神

众所周知,山西省森林覆盖率、森林蓄积量在全国并非名列前茅,我们之所以在山西省召开这次会议,主要是因为山西省在植树造林和生态建设中,处处闪烁着艰苦奋斗、持之以恒、苦干实干、无私奉献的革命传统和感人精神。山西人民正是用这种革命传统和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造林绿化作为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战略举措来抓,举全省之力大搞植树造林,生态状况发生了重大变化,过去以黄土高原的黄色和煤炭工业的黑色为主色调的山西开始换上绿色新装,出现了绿色大增、景色大变的喜人景象。

一是森林资源成倍增长。“十一五”以来,山西省造林绿化以平均每年400万—500万亩的速度推进。经过多年努力,全省森林面积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51万亩增加到3316万亩,增长了6倍多;森林覆盖率由2.4%提高到14.12%,增加了11.72个百分点,成为全国森林资源增长幅度最大的省份之一。

二是道路林网蔚为壮观。按照“市抓国道、县抓省道、乡抓县道、村抓乡道”的要求,全省各地快速推进通道绿化工程,坚持路修到哪里,树就栽到哪里。全省道路绿化里程达到2.58万公里,完成交通沿线荒山绿化235万亩,四通八达的路网变成了纵横交错的林网,万里林带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三是村容村貌大为改观。结合新农村建设,全省按照综合治理、整体推进、因地制宜、突出特色的原则,每年安排2000个村 -2- 大搞造林绿化。目前已完成村庄绿化5826个,占全省村庄总数的20.8%,占“十一五”规划任务的58.3%,村容村貌发生了深刻变化,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大亮点。

四是城市形象全面提升。各市县实施了大规模的森林围城工程,建设高规格的环城防护林带和城市森林公园,全面开展城区绿化美化。全省已建设城郊森林公园近100个, 11个设区市的绿化覆盖率达到35.27%,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城市品位明显提高,树立了良好的城市形象。

五是重点工程建设成效明显。2000年以来,山西省每年完成国家重点工程造林300多万亩,有效保护了1500万亩森林资源,水土流失、风沙危害等问题得到有效遏制,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量由20世纪80年代初的3.67亿吨减少到现在的2.7亿吨。平陆县每年输入黄河的泥沙由过去的100万立方米下降到不足40万立方米,境内有3条河流基本变清。右玉县森林覆盖率达到51%,近5年平均降雨量比历史平均值增加45毫米。

山西省造林绿化工作在取得重大成效的同时,还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提高认识。近几年来,山西省委、省政府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山西之长在于煤,山西之短在于水,希望之基在于林”,“植树就是植富,造林就是造福”。不抓好造林绿化,山西省以黑色和黄色为基调的形象就难以改变,山西人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就难以改善,山西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就难以实现。2005年,山西省委省政府确定了建设“绿色山西”的发展战略,真正把造林绿化摆上了生态建设的首要地位、可持

-3- 续发展的重要地位,真正把造林绿化作为改善生态状况、开发土地价值最有效的途径,作为提升地方形象、优化投资环境最主要的措施来抓。二是科学谋划。山西省一方面坚持把山区作为造林绿化主战场,另一方面着力让人民群众更多更好地直接享受到造林绿化成果,创造性地提出了“山上治本”、“身边增绿”的造林绿化思路。在抓好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建设的同时,全方位实施通道绿化、村庄绿化、厂矿区绿化、环城绿化、汾河流域绿化等造林绿化十大工程,形成了以通道绿化为主线、村庄厂矿绿化点缀其间、荒山绿化集中连片、农田林网辐射周围的造林绿化新格局。三是一把手亲自抓。山西省坚持把造林绿化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书记抓、抓书记,省长查、查市长”,党政主要领导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组织,亲自检查,做到了“一切工作现场化、一切工作具体化、一切工作责任化”,涌现了一大批“造林书记、造林市长、造林县长”,让群众亲眼看到了身边发生的巨大变化。群众总结说:“栽树难,栽树难,领导重视就不难”,“头头抓,抓头头,不愁山头绿油油”。四是加大投入力度。山西省在财政资金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造林绿化资金投入逐年“加码”,为造林绿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资金保障。“十一五”以来,全省每年用于造林绿化的投资超过50亿元。2008年全省林业总投资达到62.7亿元,为“十五”期末林业投资的3.3倍,其中有17个县每年造林投入达到5000万元以上,长治市仅今年就投入造林绿化资金11.8亿元。山西省还按照“转地下为地上,变黑色为绿色”的思路,建立 -4- 了以煤(矿)补林的投入机制,每年从煤炭销售收入中提取造林绿化资金,用于造林绿化重点工程建设,近4年来已筹集造林绿化资金20多亿元。同时,采取“一企一矿绿化一山一沟”的办法,划定区域,限期绿化。近3年来,仅长治市煤炭企业就绿化荒山15万亩,建成森林公园、绿地游园20多处,完成通道绿化500多公里。五是强化管理。山西省造林绿化在规划设计上精益求精,在资金使用上精打细算,在树种选择上精挑细选,在栽植管护上精雕细琢,做到了高标准、高质量。从树种选择、整地规格、造林密度、混交方式、栽植技术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标准和要求。在造林绿化中,逐步建立了工程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资金报账制,所有重点工程均按项目化管理、工程化运作,政府花钱买生态、专业队造林保成活。按合同规定严格检查验收,在前3年分别按照造林绿化应付款的40%、30%、30%分期报账,既保证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又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在管护上,实行专业队管护和工程承包管护相结合,封山禁牧与拉网管护相结合,重点区域专人管护与家庭管护相结合,门前三包管护与认领管护相结合等办法,大力推广“万里森林防护墙”和“万人流动防护墙”等措施,确保了栽得下、管得好、存得住。

山西省不仅创造了这些成功经验,更为重要的是全省人民在与恶劣自然条件的不懈抗争中,铸就了锲而不舍、苦干实干,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尊重科学、求实创新,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的宝贵精神,这是太行精神、大寨精神、右玉精神和纪兰精神的核心内容,在这些精神的激励下,涌现出了一

-5- 大批先进典型,为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注入了强大动力。

一是“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锲而不舍、苦干实干精神。面对恶劣的自然环境,山西各级党政干部怀着对党的事业无比忠诚和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高度负责,真抓实干,为官一任,绿化一方,造福一方,坚持不懈抓植树造林。右玉县18任县委书记、18任县长, 50多年一任接一任坚持大抓植树造林,把全县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0.3%提高到51%,把“不毛之地”变成了“塞上江南”。在“光长石头不长树”的壶关县, 12任县委书记、12任县长连续30年带领全县人民群众植树造林,在干石山上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绿色奇迹,一座又一座荒山披上了绿色新装,把全县森林覆盖率由1978年的5%提高到50%,把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变成了美丽的绿色家园。

二是“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的不畏艰难、顽强拼搏精神。山西境内干石山多,十年九旱,造林难度极大,群众形象地说:“在山西栽活一棵树,比养大一个娃还难。”面对这种恶劣的自然条件,勤劳勇敢的山西人民发扬蚂蚁啃骨头的精神,凭着“栽活一棵,就不愁一坡”的坚定信念,越是条件恶劣,越是艰苦创业。他们遇石凿缝、见土挖坑,在干石山上一棵一棵地种,有时栽一棵树要从山下运30担土上山,挑几桶水浇灌;他们发扬“人抬肩扛”精神,艰苦卓绝地在石头缝里、沟岸垅边造出了一片片葱郁森林,在干石山上、黄土沙梁上和废弃矿山筑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展现了山西人民改天换地、重整山河的宏伟气魄。

三是“阳坡育苗阳坡栽、阴坡育苗阴坡栽”的尊重科学、求 -6- 实创新精神。山西造林绿化坚持科学态度,讲求科学方法,做到科学规划,遵循规律,严格标准。他们坚持“哪里能栽哪里栽,适地适树合理栽,乔灌混交立体栽,退耕还林连片栽”的科学做法,创造了“阳坡育苗阳坡栽、阴坡育苗阴坡栽、就地育苗就地栽”,“一碗保命水,一层保墒土,阳坡制造小阴坡”,大鱼鳞坑整地,客土栽植等造林技术,大力推广径流林业整地、覆盖保墒、生根粉蘸根、混交造林、容器育苗等抗旱造林措施,确保栽一棵,活一棵,栽一片,绿一片,造林成活率由以前的20%提高到90%以上,实现了科学造林,高效绿化。

四是“资金不足义务补,物质不够精神补”的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精神。山西省十年九旱,降雨稀少,干石山、黄土丘陵、盐碱地随处可见,加之山高坡陡,造林绿化难度很大,成本也很高。全省造林绿化每亩投资只有150—180元,而实际造林成本需要几千元。资金不够怎么办?山西人为了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凭着“宁肯饿坏肚,也要栽完树”,“山不绿不下山,林不成人不歇”的干劲,年年植树,义务植树,几十年如一日,只讲奉献,不讲报酬。去冬今春,仅长治市干部群众在植树造林活动中,义务投工200万个,缴纳义务植树费300万元。在山西每增加一亩森林,需要比条件好的地区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努力。看到今天的片片林海和纵横交错的林网,我们就能体会到山西人所付出的努力之巨大和山西人所具有的精神之可贵。

五是“家家户户出资造林,千军万马上山绿化”的万众一心、敢于胜利精神。在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山西坚持领导率先干、-7- 干部带头干、群众同心干,坚持“有条件就造好林,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造好林”,形成了“家家户户出资造林,千军万马上山绿化”的动人局面。一些地方的农民群众天还没亮就扛锹上山,晚上挑灯夜战植树造林。壶关县30万人民挖石头种树,垒石墙护林,“一包方便面,一米防护墙”,全县总投工400万个,动用土石500万方,垒起了1.5米高、5000公里长的森林防护墙,创造了吉尼斯世界纪录。

“种下的是树苗,长出的是精神。绿化的是荒山,造福的是百姓”。这是山西省造林绿化的真实写照。在山西省这样一个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条件欠发达的地方能把造林绿化工作抓得这样好,其他地方就没有理由做不好。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地方各级党委政府思想上真正重视,措施上扎实有效,工作上坚持不懈,切实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科学造林,就一定能使各地的生态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就一定能使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穷山恶水得到根本改观。

二、深入分析造林绿化工作的形势和任务,切实履行好林业肩负的历史使命

当前,林业已成为国际国内高度关注的重大问题。2007年8月,胡锦涛总书记在第十五次APEC会议上明确提出,到201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要达到20%,这比我们的规划目标要高出1个百分点,需要多完成1.4亿亩造林面积,这是中国人民向国际社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也是各级林业部门必须完成的政治任务。2007年11月,胡锦涛总书记在内蒙古自治区考察时强调,要建设好祖国 -8- 北方绿色生态屏障;2008年4月,胡锦涛总书记在海南省考察时又指出,要加强海防生态建设,构筑沿海绿色生态屏障。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是新时期我国生态建设的战略重点,也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要阵地。今年6月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对新时期林业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又作出了新的概括,明确指出,在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中林业具有重要地位,在生态建设中林业具有首要地位,在西部大开发中林业具有基础地位,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林业具有特殊地位;并明确要求,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大举措,建设生态文明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首要任务,应对气候变化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战略选择,解决“三农”问题必须把发展林业作为重要途径。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林业的新地位、新使命,是我们党对林业的最新认识成果,是对林业提出的最新要求。造林绿化是林业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履行好林业使命的基本前提。我们必须认清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一步加快造林绿化步伐,真正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向世界作出的庄严承诺,真正建设好事关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两大绿色生态屏障,切实履行好林业肩负的历史使命。当前,要深刻认识造林绿化工作出现的四个重大变化。

第一,造林绿化的增长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森林经营已成为现代林业建设的永恒主题。经过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我国造林绿化取得了重大成就,全国人工林保存面积达到8亿亩,居世界第一位。特别是自然条件优越的南方省区已经基本完成消灭宜林荒山的任务,生态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但是单位面积森林

-9- 蓄积量低、林地产出率低、森林生态功能不强的问题十分突出。我国许多地方看起来已经绿化了,但是成材的并不多,蓄积量很低。目前,世界森林平均每公顷蓄积量为110立方米,有的高达360立方米,而我国单位面积蓄积量仅84.73立方米,人工林只有46.39立方米,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50%,为林业发达国家的12.94%。造成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就是长期以来,我们只重视了植树造林和采伐利用两个环节,而忽视了森林经营这一关键环节。这种只抓两头、不抓中间,在森林生长期不抚育、不间伐、不经营、不管理的做法必须彻底改变。今后,全国林业工作,特别是已经完成或基本完成荒山荒坡造林绿化工作的地方,尤其是南方各省区,一定要把工作重点转移到加强经营抚育上来,着力提升森林质量和效益,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将单位面积蓄积量提高到世界平均水平,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木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第二,造林绿化的区域重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加快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工作已成为扩大森林面积的主攻方向。我国造林绿化虽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全国缺林少绿的状况仍未根本改变,特别是中西部地区森林覆盖率很低,生态状况十分脆弱,土地沙化、石漠化、盐渍化十分严峻,严重危及中华民族的生存根基。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建设两大绿色生态屏障的战略部署,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立地困难地区造林绿化的问题。加快沙化、石漠化、盐渍化等立地条件困难区域的造林绿化,已成为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战场和要啃的“硬骨头”,也是我 -10- 国扩大森林面积的潜力所在。只要我们真正发扬山西省造林绿化的可贵精神,就一定能使这些地区一坡一坡地变绿、一片一片地成林,就一定能够啃下这块“硬骨头”,就一定能够不断扩大森林面积,实现我国造林绿化的战略目标。

第三,造林绿化的社会需求发生了重大变化,“身边增绿”已成为让人们直接享受更多更好生态产品的迫切要求。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改善人居环境、提升生活品质、满足精神需求、维护身心健康的愿望日益强烈,一个地区、一个城市对树立良好形象、改善投资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迫切。特别是党中央作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决策后,实行“身边增绿”,更快更好地改善人居环境和投资环境,为全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已成为各地和全社会的共同追求,也成为林业部门的重大任务。森林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有生命的基础设施,是生态文明的重要标志,是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有效途径。国际上,评定生活品质的指标,主要包括居民长寿比例、森林覆盖率以及文化、医疗条件等。森林不仅具有防风固沙、水土保持、森林碳汇、物种保护等生态功能,具有美化环境、改善人居、提升形象等景观功能,还具有净化空气、消减噪音、阻挡光辐射、释放负氧离子、杀菌以及赏心悦目等保健功能。据科学家研究,人的寿命,遗传因素占20%左右,其他取决于食物、空气和水等因素。科学研究表明,在人的视野中,绿色达到25%以上时,能消除眼睛和心理的疲劳,使人的精神和心理压力得到释放,居民每周进入森林绿地休闲的次数越多,其心理压力指数越低。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今天,-11- 实行“身边增绿”,已成为时代的要求、人民的需要。我们一定要在大力推进重点林业工程建设、实行“山上治本”的同时,全面推进“身边增绿”,加强城市绿化、村庄绿化、校园绿化、矿区绿化、营区绿化、平原绿化以及路边、渠边、河边、湖边绿化,使人们更快更直接地见到绿化成果,更多更好地享受生态产品。

第四,木材供求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立足43亿亩林地解决我国的木材需求问题已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经济越发达,对木材的需求量越大。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对木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为了满足国内对木材的需求,我国每年都要从国外进口大量木材,近年来我国每年进口林产品折合原木已达1.55亿立方米,占全国年木材消费量的一半左右。当前,世界森林资源仍在减少,对木材的需求量仍在增加,保护森林资源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进口木材的空间日益缩小,对我国的国际形象也造成了不利影响。我国必须面对现实,迎接挑战,逐步改变我国木材供应格局,立足国内43亿亩林地来解决我国的木材需求问题,切实维护我国的木材安全,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重大战略。

总之,现在的造林绿化工作已经与过去有了很大不同,造林绿化的增长方式、区域重点、社会需求以及木材供求形势等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些变化对造林绿化工作带来的巨大影响,准确把握造林绿化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及时调整完善工作重点和政策措施,切实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顺利完成各项造林绿化工作任务。

-12-

三、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努力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 造林绿化是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事关国家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也事关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各地各单位必须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强化措施,切实加快造林绿化步伐,加快构建绿色生态屏障,努力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

(一)大力弘扬山西造林绿化精神,以强大的精神力量推动造林绿化进程。立地条件困难区域,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主攻方向和必须啃下的“硬骨头”。山西省造林绿化的立地条件很差,造林难度极大,他们在十分艰苦的条件下,不向困难低头,敢于攻坚克难,主动向立地条件困难区域进军,各级领导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坚定信念,人民群众以誓叫山河换新颜的雄心壮志和铺天盖地种树的伟大壮举,啃下了造林绿化的“硬骨头”,让昔日的干石山披上了绿装,创造了造林绿化的奇迹,为加快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树立了榜样。山西省在造林绿化中铸就的精神,是推动立地条件困难区域造林绿化的强大精神动力。各地尤其是中西部立地条件困难区域必须认真学习山西的可贵精神,并不断发扬光大,争取在困难地区和薄弱环节实现造林绿化的新突破,全面加快国土绿化进程。

(二)加快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发挥骨干作用。全面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是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战略构想,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的战略重点。北方13个省区市和11沿海省区市林业部

-13- 门必须充分认识构筑两大绿色生态屏障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以实施三北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等重点生态工程为载体,以建设完善的防护林体系为重点,以防沙治沙和防风消浪为目标,着力加快重点区域的造林绿化,着力强化薄弱环节,着力完善政策措施,着力推广实用技术,努力建设布局合理、结构稳定、功能完善的两大绿色生态屏障,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牢固的生态基础。

(三)真正实行科学造林,确保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贯彻落实好胡锦涛总书记关于“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重要指示,是今后我国造林绿化工作必须长期坚持的基本要求。虽然我国的造林成活率、保存率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总体上看,我国造林绿化尚未摆脱重数量轻质量、重造林轻经营的粗放式发展方式。林种树种单一,森林结构不合理,林地生产力不高,质量效益低下,森林火灾、病虫害隐患等问题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要按照“种一棵,活一棵,成材一棵”的要求,从种苗、造林到抚育、利用的每一环节都要加强质量管理,特别是对几个关键环节要给予高度重视。一是加强种苗管理。加强林木种子区划和良种基地建设,加强种苗市场监管和质量监督,坚决杜绝不合格种苗出圃、上山,确保造林绿化采用良种壮苗。二是坚持适地适树。充分挖掘乡土树种潜力,大力开发推广应用乡土树种,加大乡土树种、珍贵树种造林比重,发挥其长期演替进化、最适宜当地自然条件、最符合自然规律的优势,提高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同时,也要适当引进推广一些生长表现好、抗逆性强的优质外来树种。三是实行 -14- 科学种植。科学配臵密度,科学配臵树种,大力营造混交林。对于速丰林、工业原料林以及油茶等商品林基地建设,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努力提高林地产出率。四是全面推进抚育经营。积极开展中幼龄林抚育试点,制订森林经营技术标准,取得经验后全面推开,确保成林、成材。五是切实抓好林业抗旱。从发展趋势看,今后发生旱灾的规模可能会越来越大、频度可能会越来越高、范围可能会越来越广。各地要充分估计全球气候变化对林业带来的影响,把抗旱问题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北方地区特别是西北地区,要大力研发、推广抗旱造林综合配套技术,东部和南方地区,也要进一步增强抗旱意识,切实做到成活、成林、成材。

(四)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调动亿万农民造林绿化的积极性。农民群众是造林绿化的主力军。只有把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造林绿化事业才能得以持续快速推进。各地的实践证明,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交给农民,让他们真正成为山林的主人,是调动农民群众造林育林护林积极性的最好方法。已经完成改革任务的地方,农民造林的积极性空前高涨,造林绿化步伐明显加快。去冬今春,河南省完成造林749万亩,是前4年的总和;江西完成造林560万亩,创历史新高。去年中央10号文件和今年召开的中央林业工作会议,已经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不断完善配套政策,让广大农民群众在造林绿化中获得更多的利益,充分激发他们造林育林护林的热情。同时,要高度重视、精心谋划

-15- 国有林区和国有林场改革工作,全面加快造林绿化步伐。

(五)坚持兴林富民,把造林绿化与合理利用紧密结合起来。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坚持做到四个结合:一是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致富相结合。通过增加造林绿化任务,吸收返乡农民工务林,同时落实好农民造林绿化的补贴补助,让广大农民群众通过发展林业实现就业增收。二是造林绿化与发展林业产业相结合。选好当地的优势树种,做好林业第一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形成加工利用的原料林基地,为发展第二产业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鼓励发展苗木花卉、林下经济和森林旅游业,充分发挥林业巨大的经济效益。三是造林绿化与采伐利用相结合。既要鼓励造林绿化,又要允许采伐利用,要以科学采伐、合理利用带动造林绿化,形成越采越多、越采越好的良性循环。四是“山上治本”与“身边增绿”相结合。在抓好深山远山造林绿化的同时,更加关注和重视人居生态建设,让森林进城、上路、入村,让更多的城乡居民最直接地享受到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

(六)进一步加强领导,为造林绿化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各地各单位要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精神的重要工作来抓,进一步明确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林业建设的主要责任人,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造林绿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大资金投入力度,落实造林、抚育、种苗的各项补贴政策,做到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政策到位,投入到位,工作到位。要继续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的一项重 -16- 要内容,作为干部政绩考核、选拔任用和奖惩的重要依据,明确工作目标,细化考核指标,落实工作责任,真正把造林绿化任务落到实处。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造林绿化的重大意义、先进典型和实用技术,为造林绿化工作营造良好氛围。各级林业部门要加大对造林绿化工作的指导力度,加强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不断巩固扩大造林绿化成果。最后,我再强调一下森林防火工作。当前已经进入秋季森林防火的关键时期,全国上下正在喜迎国庆60周年,做好森林防火工作,意义特别重大。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高度警惕,认真落实森林防火工作的各项部署要求,全力做好森林火灾防控工作,做到防范从严从细,扑救速战速决,保障高效有力,责任落实到位,确保万无一失。

造林绿化工作是一项利在当代、功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崇高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认识,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造林绿化工作新局面,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科学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17-

第四篇:院长在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精准执行现场会上的讲话

院长在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精准执行现场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全市法院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精准执行现场会,主要任务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委及最高法院、省法院关于“基本解决执行难”有关会议精神和工作部署,紧紧围绕“坚决完成三个90%”的目标要求,统一思想、齐心协力,强力推进、精准攻坚,坚决打好“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如期兑现向党和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多年来,xx市四大班子领导高度重视xx法院工作,特别是市委xx书记多次听取法院工作汇报,帮助法院解决很多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推进xx法院创出了“xx式集中执行”等在全市叫得响的亮点工作经验,为xx法院乃至全市法院工作全面发展给予了有力支持。前不久,xx市委、市政府又召开了全市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誓师大会,举全市之力,强力推进决胜“基本解决执行难”,体现了对法院工作的高度重视和极大支持,受到了市委常委、政法委xx书记的批示肯定。在此,我代表中院党组向关心厚爱支持法院工作的xx书记、xx主任、xx书记、xx市四大班子、各部门及各界人民群众表示诚挚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刚才,我们观看了xx法院执行工作专题片,xx院长作了经验介绍,为全市法院强力推进“基本解决执行难”攻坚带了好头,闯了路子,我完全赞成。xx市公安局、xx镇党委、xx村党支部作了典型发言,使我们深受感动。全市法院要认真学习,积极借鉴,强力推进,精准实施,向“基本解决执行难”发起最后总攻,坚决打好“精准执行决胜攻坚战”。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认识到,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少,形势依然严峻。一些法院还存在思想麻痹、动作迟缓、工作局面开拓不够、解决难题办法不多、信息化手段运用不畅等问题,执行宣传声势、人力投入、工作保障等方面与决战决胜的要求还不太匹配,都需要我们以最短的时间抓紧研究解决。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凝心聚力,主动作为,“基本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重大进展

两年多来,全市法院广大干警上下一心、攻坚克难,艰苦努力、精准推进,展现出良好的精神风貌和顽强战斗力,执行工作模式有了重大转变,工作质效有了很大提升,外部环境有了明显改善。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部署新的要求,我们必须解放思想、把握机遇,观大势、定准位、寻出路,以敢打必胜的精神彻底扭转执行工作的被动局面。

第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观大势,强化战略思维。大家知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矛盾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就是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司法需求同审判执行能力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群众反映强烈、长期以来对法院诟病最多的就是“六难”问题,其中“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问题,通过党的群众路线、“三严三实”、“两学一做”等教育实践活动洗礼,应当说大有好转。而“立案难、诉讼难、执行难”问题,“立案难”通过立案登记制改革已经基本得到解决,“诉讼难”通过这些年推进司法公开、审判监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信息化建设等有力措施,也得到明显改善。当前,摆在我们面前的“执行难”应当说已经成为检验人民法院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成为我们法院当前工作的最大短板。再按照固有的模式和传统的方式推进执行工作显然已经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解决“执行难”已经成为非常之事,必行非常之举,方能取得新跨越,实现新发展。

第二,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定准位,强化大局思维。从九十年代中期审执分离开始,经过二十多年的执行工作实践,我们在探索执行机构设置、执行权配置的最优方式上取得了一定成绩,通过全体审执人员共同不懈努力,执结了一大批案件,为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作出了积极贡献。但是实践证明,再按照过去的步子、传统的方式走下去是走不通的,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找准我们的位置,在执行工作上求变、求新、求实。一是要强化政治意识。人民法院要强调党的领导,执行工作要在党的统一领导下,放在国家发展的大局中去摆布、去推进,与党政机关、社会组织、市场主体等社会系统共同形成合力,才能推动解决“执行难”。只要坚持党中央的统一领导,围绕党中央的决心去抓落实,就一定能够突破这个难关、破解这个难题,我们都要有这种政治意识。二是要树立问题导向。深入研判执行不力、执行不规范、执行机制不完善等方面的问题及其成因,认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明确改进方向。三是要坚持依法履责。全面准确理解各项法律制度对执行工作的相关规定,按照法律规定,明确执行工作职责,对照职责来审视我们过去履职的情况、履职的成效,知不足然后能自省,知不足然后能自强。

第三,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就是要寻出路,强化创新思维。不管战略思维也好,大局思维也罢,关键是要创新。多年来执行工作权力大、责任大、风险大的态势没有明显的改观,人民群众的满意度没有明显的提升,执行问题逐渐积累成执行难题,必须打破思维惯性,寻求破解之路。对于河北法院来讲,一是要大力推进体制创新。唐山法院在全国率先设立执行分局,探索审执分离体制改革,构建上统下分、裁执分离的执行工作新格局。其改革经验已经被最高法院《工作纲要》确定为基层法院执行机构改革的两种方向之一。唐山以勇立潮头、敢开风气之先的胆识和勇气,为全国法院执行工作改革探索了一条可供复制推广的新路。这个体制在全国是独一的,这个模式也已经引起了中央和最高法院的高度重视。下一步,唐山法院要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年内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基本解决执行难问题,其他中院也要打造好自身的特色和品牌,以事争一流的精神创出无愧于时代的业绩。二是要大力推进机制创新。应该说这些年,我们在法律框架内,积极完善立审执协调配合机制,建立主动执行机制,去年全省有执行内容的民商事案件执结效果还是不错的。全省现在进入执行程序的调解案件不超过

30%,这在全国也是排位靠前的。包括大力推进京津冀执行联动协作,推进执行信息化建设,这些都是我们跳出传统路径和旧有方式看问题、想办法的结果。下一步,要采取有力措施,继续深化执行模式、规范体系、监督方式等工作机制改革,把最高法院《工作纲要》提出的“八项重大变革”落到实处。三是要大力推进方法创新。执行信息化是破解执行难的“牛鼻子”,是建设智慧法院的重要抓手。当前,我们推进执行指挥中心建设、联动机制建设、社会诚信体系建设、执行公开、执行管理等等,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手段,仰仗相关系统的信息化建设和应用水平,下一步还要加大发展力度,进一步强化互联网思维,提高执行工作科技水平,推进执行工作迈上新台阶,提升新境界。

二、瞄准问题,改进作风,有效提升决策部署执行力

“为政之要,贵在落实”。落实体现担当,落实体现水平。我来河北后,对执行工作做了一系列部署,2013年4月组织第一个培训就是给全省执行员授课。我多次提出要依法主动执行,省法院2013年即制定了加强立审执工作协作配合的若干意见,要求对有执行内容的案件跟踪执行,执行机构要主动介入,送达生效法律文书,督促履行并告知不履行生效裁判应承担的法律后果,促使被执行人自动履行。可三年多过去,有多少法院在做这项工作?有多少案件被执行人自动履行了?这些强调了多次的工作,为什么总是落实不了、落实不好?定下来的事情,就要雷厉风行、抓紧实施;部署了的任务,就要跟踪问效、一抓到底;否则就要追究,就要问责。全省法院要紧紧围绕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任务目标,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以守土有责、守土尽责的事业心,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执行力,真抓实干、埋头苦干,推动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第一,要切实解决不在状态问题。衡量对上级的部署是否执行到位,关键是看在结合本地区本单位本部门的实际贯彻落实上动了多少脑筋,取得了多少成效。当前,一些法院抓落实不力,形式主义盛行,官僚主义作祟,上级法院的决策部署得不到有效贯彻执行。有的法院被动执行、消极执行,没有好处就拖着不办,甚至相互推诿。有的人不思进取,满足于一般标准,得过且过,导致工作停滞不前。执行工作能否推进、举措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比拼的就是一个精气神,是想不想干、肯不肯干、善不善干、能不能干的问题。一是要有事不避难的勇气,把工作中的各种困难踩在脚下,有令则行、有禁则止,迎难而上、勇于担当,不达目的决不罢休。二是要树立正确的执行政绩观,脚踏实地、真抓实干,不弄虚作假,不搞数字游戏。实事求是地讲,对照最高法院执行工作纲要,我院与其有一点不尽相同。纲要对于无财产可供执行案件规定了退出和恢复执行机制,允许通过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结案。大家知道,民事诉讼法规定了执行中止和终结,没有规定“终本”,这种方式只在司法解释中有规定。因此,我们依法做了更进一步的尝试,直接取消了“终本”,因为如果“终本”存在,就会造成同一执行案件在已结和未结之间循环往复,造成底数不清。当然,短期内可能我们数据统计上不好看,但既然执行已进入决胜之战,就必须下决心摸清底数,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三是要有夙兴夜寐的激情,落实部署,完成任务,要有“事未竟、心难安,日思之、夜忧之”夙夜在公的精神,以实际行动和卓越业绩,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

第二,要切实解决缺乏思路问题。当前,有的法院领导干部抓工作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缺乏章法;有的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缺乏长法;有的是回避矛盾、不敢碰硬,缺乏办法。面对越来越多的执行任务,不加强学习研究,不开动脑筋,结果只能是“死水一潭”、坐以待毙。关于主动移送执行问题,民事诉讼法规定的非常清楚,第236条规定,“人民法院的民事生效判决,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同时第240条规定,“执行员接到申请执行书或者移交执行书,应当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并可以立即采取强制执行措施”。这两条都是法律明确规定,是我们的法定职责。像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医疗费用、劳动报酬等可先予执行的案件,审判部门完全可依据法律规定精神主动移送执行局执行。关于拒执罪的自诉问题,根据法律规定,被执行人有能力履行义务而拒不履行,申请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自诉,过去法院片面要求当事人提供公安检察机关不受理的证据,事实上难以做到。现在可以将这类自诉案件的材料直接移送公安检察机关,如一个月未答复,法院可以直接受理裁判。这不就是在破解难题,保护当事人诉权嘛。关于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问题,申请人遇到不幸导致生活困难,但被执行人也没有履行能力,可以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3条规定判令社会救助基金垫付的方式解决当事人困难,这也是一种工作思路和方法。可见,办法总比困难多,只要把握新形势下执行工作规律,积极探求科学的方式方法,就能找到解决执行难的“金钥匙”。

第三,要切实解决不敢担当问题。长期以来,我们的执行工作之所以处于被动挨打的状态,各方认可度、当事人满意度都不高,关键的一点是我们的责任心不强,工作职责不明。从近年来执行工作的推进情况看,确实存在中梗阻现象,上级确定了工作方向、原则和愿景,需要执行系统的各级领导发挥决策力和影响力,积极引领工作向前发展。但是很遗憾,现实情况是很多领导的领导力不足,影响了整体队伍的执行力;激发动力不足,影响了干警的工作热情;创新担当不足,影响了工作局面的有效打开。所以说,强化责任是推动工作的关键。一是要强化执行责任担当,诉讼案件现在大幅攀升,确实给执行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和挑战。最高法院在这个时候提出了“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我们执行队伍责无旁贷,必须勇于面对,义无反顾,破解执行难题。二是要抓住关键少数,进一步强调各级执行工作领导对上的执行力和对下的领导力,充分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团结凝聚一班人,同心同德一起干事创业。这一点我们有几个法院做得非常好,最高法院也给予了肯定。三是要凝聚和汇集强大的工作合力,把广大干警的潜力和动力激发起来,齐心协力,众志成城,形成相得益彰、生动活泼的执行工作新局面。

三、科学统筹,优化机制,构建内外“两个协同”新格局

解决执行难是一个系统工程,要紧紧依靠党的领导和全社会的支持,充分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帮助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推动形成党委领导、法院主办、各部门参与、社会协同、齐抓共管的大执行工作格局。

一是着力推进内部协同,把主动执行工作机制落实到位。要进一步完善立审执协同配合机制。立案部门要紧紧围绕打造诚信诉讼,强化执行风险告知和保全、先予执行申请提示,及时作出裁决,做好保全申请与执行查控系统的有序衔接,核实、确认有效送达地址。特别要关注并积极探索最高法院正在推行的把保险体系引入财产保全的机制,学习借鉴外省的先进经验做法,严格控制诉前财产保全措施的实施。审理部门要落实主动移送执行工作机制,对有执行内容的民事生效案件文书,由执行机构负责送达,审判部门将案件移送执行机构跟踪履行。这项工作可在先予执行的案件范围内率先实行,并逐步推广。要加大调解力度,力促案结事了,切实提高调解案件自动履行率。执行部门要健全和规范生效文书送达机制,规范跟踪履行工作,填补履行期届满到权利人申请强制执行之间的执行缺位。要继续推进京津冀司法协同。尽快实现三地执行联动单位横向联网、三地执行指挥中心和财产网络查控系统有效对接。在执行委托、执行协调、执行协助等方面出台省一级实施细则,推动协同配合机制真正落地,有效遏制跨区域转移财产、规避执行行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互惠共赢。

二是着力推进社会协同,尽快取得明显进展。要确保最高法院、国家发改委等44家单位达成的联合惩戒合作协议落地生根,6月底前按照省委深改组要求出台失信惩戒联合会签文件,让失信被执行人寸步难行、无处逃遁,迫使其自动履行法定义务。要实现网络执行查控系统全覆盖全应用。年底前,建立覆盖全国地域存款及其他金融产品、车辆、证券、股权、房地产等主要财产形式的网络化、自动化执行查控体系,实现全国四级法院互联互通、全面应用,年底前全面完成与人民银行、金融营业网点、公安、工商、民政、国土等部门、行业的查控对接。各中院和基层院在这方面要更好地发挥作用,积极与当地相关部门沟通联络,先行先试。要拓宽被执行财产发现渠道。严格落实被执行人财产申报制度,对拒不申报或申报不实的被执行人依法进行制裁;探索、推行委托审计调查、委托律师调查、悬赏举报等制度,最大限度发现被执行人财产,上半年开始试点,年底前按最高法院要求全面推开。要加强和检察院的沟通协调,建立横向联合协作机制,加强对执行工作的监督,一方面自觉主动地接受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着力解决执行不作为、消极执行和乱作为等问题;另一方面共同加大对拒执罪的惩治力度,对那些所谓有权有势、欺行霸市、拒不执行生效判决的企业、单位、个人“老赖”更好地发挥震慑作用。

三是要在全社会营造解决执行难的氛围。要积极争取宣传部门的支持,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平台,在全社会形成“解决执行难”的强有力舆论导向。要加大执行工作宣传密度和力度,通过多种形式、各种渠道,大张旗鼓宣传人民法院穷尽手段、竭尽所能取得的执行工作成效。尤其是要加强与省市电视台和其他省市媒体的协作力度,特别突出电视等媒体平台,设置专门栏目,打造强大声势。要向全社会讲清楚“执行难”和“执行不能”的界限,通过换位思考、改变思维方式和统计方法,增强向群众说理的本领和策略,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丧失履行能力的案件虽然在形式上表现为执行难,但本质上属于当事人面临的商业风险、交易风险,不应纳入执行难范畴,增强对执行难的理性认识。要讲究宣传策略,重点选择正反两方面典型案例进行宣传报道,惩戒失信,褒奖诚信,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

四、锤炼队伍,敢打必胜,奋力夺取执行决战新胜利

“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打赢“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这场硬仗,归根结底还要靠一支好的执行队伍。全省各级法院党组要把执行队伍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按照“五个过硬”总要求,坚持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从严治警,推进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为实现“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提供高素质的人才保障。

一要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如期完成任务。各级法院党组要把“基本解决执行难”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亲自过问、亲自部署、亲自协调。要层层建立责任制,以成绩论功过,以效果定奖惩,确保各项部署同步落实。要建立严格的督查制度,盯住每一项部署,定期汇总情况,通报全省法院。对落实不力、进展缓慢的通报批评;对长期处于落后状态的单位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警示,对严重造成工作被动、影响全省法院整体进度的严肃问责。

二要提升职业素养,促进公正高效执行。要扎实开展“两学一做”教育活动,巩固“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成果,切实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确保执行工作方向正确。采取教育培训、岗位练兵等方式不断提高执行队伍的业务素质,不断提高执行队伍的专业素养、执行能力,特别是信息技术应用能力。针对执行工作的特殊性,创新培训方式,努力提升执行实施人员网络执行、现场处置能力,加强执行裁决法官事实认定、庭审驾驭、明理释法的司法能力。

三要推进规范化建设,实现依法有序执行。要落实执行工作“三统一”要求,坚决做到统一管理、统一协调、统一指挥,上级法院决定的事项,下级法院必须坚决执行,切实提高下级法院的执行力。要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规范执行行为,以智能化执行案件信息管理系统为依托,建立全省法院一体化的执行案件办案平台、案件节点管理系统,做到执行办案全面公开、全程留痕。要完善执行公开制度,健全执行监督体系,强化执行督查,实行评查和巡查制度,及时发现问题、查处问责,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执行乱、执行慢等现象,确保执行权在阳光下运行。

四要强化作风建设,保障文明廉洁执行。要对执行队伍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始终把纪律挺在前面,既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推进主动执行、文明执行,又要严守执行权力边界,严守法律和纪律底线,对吃拿卡要、推诿扯皮、滥用权力、欺压百姓的,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执行人员要强化为民意识,正确对待自己的职权责,作到依法履职、审慎用权、平等对待,让人民群众在执行工作中有更多获得感。要大力弘扬实干实政精神,坚决克服懈怠懒散等靠消极工作状态,全力以赴完成好执行工作任务。要主动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加大查处力度,以“零容忍”的态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

五要坚持严管厚爱,激发执行工作活力。近年来,执行案件不断攀升,当事人司法需求不断提高,执行办案压力日益加剧。执行人员身处办案第一线,面临极大的职业风险,甚至人身安全受到威胁。各级法院党组和领导干部,一定要全力支持执行人员依法办案、依法履职。要坚持从优待警,关心关怀一线干警,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改革当前,要高度关注执行队伍的思想动态,加强思想政治引导,维护执行干警在司法改革中的合法权益,执行局有审判职称的同志,法官入额与其他业务庭室保持同等待遇。

同志们,“两到三年基本解决执行难”,使命与希望同在,挑战与机遇并存。只要我们进一步坚定信念,振奋精神,戮力同心,拼搏奋进,就一定能够夺取这场执行攻坚战的最后胜利!

第五篇:在全市文化产业现场会上讲话

在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

推进会上的讲话

尊敬的张局长、各位领导:

上午好!

在这秋清气爽、丹桂飘香的时节,全市文化产业招商引资工作推进会在我区召开,我们深感荣幸。在此,我代表贾汪区文广新体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多年来关心支持贾汪文化事业的张局长和各位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向出席会议的各位领导表示诚挚的欢迎!

贾汪全区总面积690平方公里,人口53万,下辖7个镇、3个办事处,1个工业园区。是徐州市特大城市“一城两翼”之重要一翼,也是徐州城市副中心五大组团之一,徐州的“后花园”。

近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在加快发展经济、着力改善民生的同时,把发展文化产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持续发展动力的重要途径,并抓好落实,快速推进。

一、发展状况

我区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质量提升、速度加快,休闲娱乐、书画创作、雕刻艺术、文化旅游、健身器材、包装印刷等领域呈现良好发展势头、潜力巨大。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独特的地理特征和文化资源紧密结合,结构布局较为合理、投资环境较为优越、产业空间较为宽阔。

(一)基础设施覆盖城乡

近年来,贾汪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群众文化活动中心的落成,给贾汪人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场所。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正在进行装修,即将投入使用。体育场建成以来,已多次承办市、区级球类及田径赛事。乡镇文化站现已全部建成开放,农家书屋和全民健身路径实现全区所有行政村全面覆盖,“三送工程”稳步推进。

(二)产业布局雏形初现

贾汪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以资源优势为依托的分布特色。潘安湖湿地景区、大洞山风景区、卧龙泉生态园等形成山水文化旅游特色;大洞山军事影视基地、运河支队纪念馆等以红色军事文化为特色;马庄村依托潘安湖湿地和民俗文化村建设积极打造农家乐文化旅游特色;福顺中威、恒通体育等企业的产品形成了体育健身器材生产制造特色;金欧亚彩色印刷、天辰纸制品等则以生产包装印刷产品为特色。

(三)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随着我区文化产业主体化、规模化发展步伐加快,有规模、有特色、有发展潜力的产业集聚区已经初具规模。目前大吴镇境内拥有福顺中威、恒通、中建等体育器材生产厂10余家,从业员工2000余人,拥有中高级技术人员200余人,年创产值近5亿元。金欧亚彩色印刷、天辰纸制品、天海塑业、鑫磊纸箱厂等在包装印刷业在华东地区占有一席之地。潘安湖湿地、马庄农家乐休闲娱乐项目初具规模。汴塘艺术石雕规模不断壮大,现有生产经营单位三十余家,从业人员三百余人。“塔山郎”牌编织工艺品发展较快,产品畅销国

内及东南亚地区,为800余妇女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

二、存在问题

1、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文化基础设施落后于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文化馆、图书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尚未建成,个别镇(办事处)对文化工作重视不够,文化站有站无房或被挤占,部分村(社区)文化活动室未达到建设标准,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2、文化产业规模相对较弱,结构布局不尽合理。我区文化产业以休闲旅游业为主,无品牌及规模优势。

3、文化产业属于高投入行业,中小企业在资金方面很难获得政府及银行金融支持,面临资金困难,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无文化产业发展服务机构,文化企业人才匮乏,经营管理水平相对滞后,影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三、发展思路

省、市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战略部署,也给我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繁荣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根据《贾汪区文化繁荣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今后将重点加快以下项目建设:

1、加快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高标准新建文化馆、图书馆,争取年底对公众免费开放;完善文化站建设,“十二五”期间在所有镇、办事处建成标准文化站并免费开放,提升农家书屋管理水平和使用功能,实现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向村、社区延伸。实施文化产业工程,建成集休闲娱乐、文化创意、动漫为一体的文化产业中心。

2、加快推进文化产业项目建设。重点扶持大洞山军事影视基地项目,尽快完成规划、土地等手续,正式开工建设。加快运河支队纪念馆及卧龙泉生态观光园建设步伐,确保纪念馆年底开放,生态园明年营业。积极筹备电视剧《运河支队》拍摄工作,争取尽快开机。充分发挥马庄乐团知名度,加快推进马庄农家乐项目建设,打造苏北乡村旅游知名品牌。政企联手,大力支持圣泉山文化旅游度假区建设,完善配套附属设施。

3、加快文化集聚区建设。一是在徐贾快速通道的拐点、潘安湖北侧、白集汉墓南侧,建设文化产业集聚区,目前南京大学正在论证中。二是积极推进大吴健身器材产业集群建设,借助该镇现有体育器材产业优势,进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品牌优势和经济效应,到“十二五”末将其打造成华东最大、全国知名的体育产业集群。三是借助文体中心工程建设健康产业园,着力发展健身、休闲、文化创意、动漫、影视、书画等业态。在保障、服务、运作方面做到高标准、高起点,增强我区文化产业的培育孵化能力,将其打造成创新创业的基地。

四、主要措施

1、超前规划、科学布局。站在全局的高度,以长远发展的眼光对待文化体育产业发展,科学合理的制定发展规划、部署和调整产业布局,做到产业结构最优化、区域分布科学化、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

2、膨引并举、招商引资。把文化产业招商作为文化工作的重点来抓,采取有力措施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吸引更多的外商、外资投资我区文化产业,帮助有关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档次、做大做强。

3、综合开发、配套完善。鼓励文化企业加大产品研发与开拓力度,积极抢占和扩大市场份额。挖掘现有文化资源优势,加大综合配套开发力度,形成自然生态、民俗人文、红色经典多元化发展格局。

4、政策支持、强化帮扶。做好国家及省级文化体育项目资金的申报争取工作,协调解决文化产业发展中政策、资金、土地等环节的困难,促进健康快速发展。

5、引进人才、完善机制。鼓励企业引进高素质文化人才,建立、完善有利于调动人才积极性、创造性的有效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关心、支持、帮助文化产业发展的浓厚氛围,为其发展壮大提供强有力保障。

当然,与上级要求和兄弟县(市、区)相比,我区文化产业基础弱、底子薄、规模小,目前尚处在发展起步阶段,很多方面需要学习借鉴,因此请各位领导多提宝贵建议,继续支持贾汪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也将以此会议作为动力,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推动贾汪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最后,预祝推进会取得成功!祝大家身体健康!谢谢大家!

2011年9月22日

下载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word格式文档
下载在全国法院执行申诉信访工作现场会上的讲话.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在信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

    在信访工作推进会上的讲话同志们:刚才,XX就信访积案化解工作情况行了汇报。目前,上级交办信访未化解事项共XX件,化解XX件,化解率XX,剩余XX件未化解,距离上级要求的XX还有很大差距,我......

    县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会上的讲话 县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会上的讲话 [图文]县委书记在全县信访工作会上的讲话 同志们: 这次全县信访工作会议,是经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

    在信访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

    在信访工作务虚会上的讲话同志们:今天利用一天的时间开了这次信访工作务虚会议,各位局长、科长、专班负责人都做了很好的发言,讲话有经验做法、有目标打算、有行动举措,可以说既......

    在曹县法院法制教育走进三中现场会上的讲话

    在曹县法院法制教育走进三中现场会上的讲话尊敬的各位法官、老师们、 同学们:为了让法制走进校园,进一步增强同学们的法制观念,接受法制教育,学会利用法律进行自我保护,做一个知......

    在全国童心悦读现场会上的讲话

    开展童心悦读塑造幸福人生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大家上午好!首先,请允许我代表金茵小学1600多名师生对各位莅临我校视察指导工作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临淄区金茵小学始建......

    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

    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在全国农业产业化现场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同志们:这次会议是在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深化和我国即将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由全国农......

    在法院2012总结会上的讲话

    在县法院2011年度工作总结会上的讲话 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史大高 (2012年3月2日) 同志们: 2011年,县人民法院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的有力监督下,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两......

    在法院年终总结会上的讲话(模版)

    今年以来,特别是法院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县法院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大局,积极发挥审判职能,不断加强队伍建设,深入开展纪律作风整顿,大力改善基础设施,努力规范执法行为,法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