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企业文化传播
***公司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指导意见
(试行)党的十八大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当前,***正处在战略转型的新时期。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统一思想、坚定信心、凝聚力量,做好公司“战略转型、改革创新、反腐倡廉”三篇文章,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不断提升企业文化服务企业改革发展的能力,研究下发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指导意见。
一、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指导思想
企业文化传播是指通过不同的载体和途径, 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战略、新机制、新目标,依靠公司全体员工,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员工、服务企业、推动发展的作用,将企业核心价值理念有针对性、有计划地宣传推广,使之成为企业内部和外部所认知、认同的过程。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是企业文化理念的核心部分,其传播的内容、模式、手段、频率的选择,关系到企业文化理念的宣贯落地,关系到文化管理的顺利推进,更关系到企业战略目标的最终实现。
二、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工作原则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按照“One CM”的战略要求,大力彰显以“正德厚生 臻于至善”为核心价值观的企业文化核心理念体系,以统一性、导向性、系统性、参与性和创新性为工作原则,结合互联网时代的环境特征,善用信息化新媒体,拓展传播的广度和深度,努力实现企业文化在基层组织和广大员工中的落地,使之成为推动公司战略转型的重要内生要素。
三、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目标要求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目标就是要让文化理念深入到员工思想里、融合到管理过程中、固化于公司制度里、沉淀在工作流程中、落实到岗位职责上、体现在实际行动中,为文化管理的有效推进提供坚实基础。
1、内化于心。在传播设计上,根据员工的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特征,利用多种载体、渠道和方式,进行常规化文化传播。在传播内容上,要换位思考,将企业文化的理念要求与员工的个人需求结合起来,充分考虑到员工生存需要、相互关系需要和成长发展需要。在传播方式上,要通过“精神人格化”、“理念故事化”、“规范案例化”,使相对抽象的文化理念更贴近实际,更容易理解和深入人心。在传播部署上,要把文化传播与党内集中教育活动、政治理论学习、形势任务教育、思想政治工作等有机结合,充分发挥文化的引领、塑造功能。
2、固化于制。文化渗透于制度,制度内化为文化,二者相互补充、共同作用于企业发展。成功的文化传播,既依赖于文化
与制度的有效匹配,又促进文化与制度的深度融合。在文化内部传播中,要高度重视文化固化于制的目标,更加主动的将文化融入具体的管理制度中,融入到流程体系标准化建设之中,融入到《员工行为规范》的细化深化中,使企业员工受到真真切切的触动。
3、外化于行。文化内部传播要重视各项工作的落脚点和着力点,要把企业文化与企业的经营战略、发展目标,与企业的体制机制变革、技术业务创新、管理提升,与企业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心理疏导和人文关怀活动(EAP)有机结合起来,使文化“看得见、摸得着”。要把企业文化理念转化、分解、细化为可执行的任务目标,落实到具体的规范和标准上,融化于各项文化建设活动中,增强企业员工贯彻文化理念的可行性。
4、优化于效。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要注重文化的结果导向和实践导向,让事实说话、用业绩说话、用成果说话,增强说服力和影响力。要将文化渗透到企业各个环节,包括公司的组织结构、管理形式、发展目标、生产经营,发挥文化的功能,使之成为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应对困难和挑战、促进员工全面成长、推动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
四、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管理
1、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内容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内容是指在企业在特定发展时期内,需要大力倡导和宣贯的企业文化理念的总体内涵、组成要素及其体
现,包括企业核心价值观、发展战略、企业社会责任观、经营理念、服务理念、企业形象、员工素质及行为规范等,其根本内容是企业核心价值体系,其具体呈现是企业当前的经营发展实践。
2、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形式
企业文化在广大员工中的传播需要依靠各种表现形式与活动载体,转化为生动可感的形象,从而营造生机勃勃的文化氛围,并实现“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优化于效”的目标。
领导行为传播。领导或管理者作为企业文化的倡导者和示范者,对文化传播起着主导性作用,要身体力行公司的价值理念,模范遵守《经理人员履职行为规范》,努力改进工作作风,以言传身教的方式将公司信念传递给每一名员工,成为员工的表率,利用多种机会、在各种场合积极营造、维护公司的文化氛围。
公司制度传播。公司的理念体系是所有制度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思维方式,是公司各种管理制度的逻辑起点和评价依据。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流程等制度体系都要与企业核心理念保持高度一致性,体现公司的企业核心价值观。
先进典型传播。先进典型是践行企业文化的模范代表,是企业价值观的直接体现,要善于挖掘和选树代表企业主流文化、为企业做出积极贡献、受到广泛赞誉的先进典型,使之成为广大员工学习效仿的榜样,并建立持续传播的长效机制。要积极打造“最美人”、“感动你我的人物(故事)”等品牌活动,使干部员工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受到启发和教育,鼓舞士气和斗志,增强
投身企业改革发展的信心和动力。
文化故事传播。文化故事是企业成长和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个感动或触动人心的故事,不仅给每个人可以触摸的心灵触动与精神震撼,同时又能起到传承文化的重要作用。文化故事具体诠释了抽象的企业价值理念,题材多选取发生在广大员工身边的人和事,有人、有事、有情节,事、理、情交融。运用好“讲故事”的方式,以人文情怀为桥梁,通过先进事迹报告会、案例征集、故事表演、视频(微视频)案例、模范人物微博等活动载体,将有效提升文化传播的亲和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文化仪式传播。文化仪式主要包括企业的各类表彰会议、工作会议、揭牌仪式、产品发布仪式、奠基仪式、升旗仪式、新员工入职仪式、老员工退休仪式、总经理接待日、企业文化讲坛、总经理论坛、企业周年仪式、联欢晚会等专项集体活动,以及班前会、早点名等小型例会制项目。每一个文化仪式的背后都体现着某种信念,通过简洁朴实但内涵深刻的仪式典礼的参与,员工能身临其境的体会到价值观的意义和力量,在情感和理智上产生共鸣。
3、企业文化内部传播载体
企业文化传播载体是指以各种物化的和精神的形式承载、宣传企业文化的媒介体和传播工具,它是企业文化得以形成与扩散的重要途径与手段,具体包括:
企业组织载体。指以整体组织存在的企业、企业内部各种正
式的和非正式的组织团体以及企业全体员工。
企业环境载体。指视觉环境和精神环境。视觉环境指办公环境、营业厅环境、基站环境、施工现场环境及虚拟网络环境;精神环境指人际关系、学习风气、员工素质、精神面貌、社会形象、客户口碑等。
文化活动载体。指企业生产经营服务过程中的业务技能比武、知识竞赛、客户参观体验、客户联谊、公益活动等工作,以及表彰大会、演讲会、故事会、歌咏会、文化研讨会、文化培训会、文化大讲堂(道德大讲堂)、文化论坛、文化沙龙、运动会等文娱、体育、竞赛比赛和其他富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活动。
文化媒介载体。传统的媒介载体有企业标识标语、企业歌曲、企业报纸、宣传板、办公用品、工作服等;新兴的媒介载体有企业网站、班组博客、总经理信箱、视频广播、电子屏幕、电子期刊、手机报、手机短信、飞信、SNS社交网络等借助网络优势的信息化手段。
文化设施载体。指企业的各种教育培训设施、文化场馆、体育与娱乐设施,包括企业的陈列馆、荣誉室、职工小家、班组园地等。
4、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组织实施
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组织实施是企业文化创建中最重要的阶段,是企业文化宣传部门运用相应的形式和载体,有计划、有组织的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实现文化内部传播目标的全
过程。具体包括以下内容:
设置管理机构及明确职责。企业文化管理机构,是指在公司设立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和企业文化专业部门的两级管理机构。通过机构、职责的明确和落实,形成企业文化建设委员会战略指导、文化主管部门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共同做好文化内部传播的工作格局。
策划宣传主题及组织实施。在实施企业文化内部传播过程中,要重点围绕年度中心工作、重点工作,策划主题宣传活动。其主要工作包括:确定活动主题和目标,制定详细的活动策划书和实施计划;在活动推进中不断扩大覆盖面,提高参与率;努力实现整合传播,优化配臵资源,形成宣传合力;及时总结经验,不断推陈出新等。
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及评估。企业文化传播效果处于企业文化传播过程的最后阶段,是员工在知识、智能、价值、态度、行为五个方面发生的具体变化,其效果往往表现在员工的心理效应上。因此,文化内部传播的效果评估应着眼于:管理人员在企业文化建设中的责任履行情况、全体员工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员工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企业经营管理行为与企业文化的一致性等方面,同时,还要关注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文化的感知、企业品牌的社会影响力等。
五、企业文化内部传播对组织的要求
1、领导重视,责任明晰,营造良好的文化传播环境
各级公司管理层应高度重视文化内部传播工作,并从政策、资源、人力保障等方面给予支持和鼓励。各部门、各单位要建立企业文化传播组织机构,落实责任制,将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放在重要位臵,常态化建设、标准化实施、持续化推进。
2、精心组织,聚合能量,实现从文化传播到企业品牌塑造转化
建立企业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常态机制,精心组织、统筹开展、系统实施企业文化内部传播活动,要围绕统一的传播目标、一致的传播口径,聚合资源和力量,强化企业文化在企业生产运营和利益相关者界面的体现,并最终融入企业的品牌,成为企业产品、服务、形象的重要内涵。
3、理顺机制,优化流程,建立文化传播的常态化保障体系 在传播中,要梳理和整合内部传播机制,建立和完善常态化保障体系,注重加强企业内部的上下联动,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发挥各自优势;强化文化激励,提高各级组织和员工参与传播的自觉性;充分利用多种传播形式,构建立体传播的宣传格局。
4、优化资源,勤俭节约,提升文化传播的科学化和生态化效益
在文化内部传播的过程中,要勤俭节约,注重资源的优化配臵,降低成本,提升效率。内部传播要形成合力,需要系统利用现有宣传手段,通过业务与形象、新闻与广告的立体传播,发挥整体优势,做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避免资源的浪费、机构的
重叠和人才的闲臵,提升文化传播的科学化水平和生态化效益。
5、组建队伍,强化培训,着力提高文化传播队伍素质 逐步建立起涵盖公司各个专业的宣传员和通讯员队伍,负责文化内部传播的宣传、推广、落地、执行等工作,确保企业文化覆盖到公司的方方面面。通过专项培训会议、研讨交流等方式提升人员的宣传能力和综合素质,推动文化内部传播工作“由关注报道数量到关注报道质量、由关注报刊编辑到关注员工感知、由关注信息交流到关注发展要务、由关注信息传播到关注宣传效果”的转变。
6、统筹协调,内外兼修,全面提升文化传播的效果 在加强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同时,还必须要重视加强企业文化外部传播,形成契合力,不断营造有利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生态环境。在外部传播中,要加强与价值链伙伴沟通,发挥媒体、合作伙伴、行业协会的力量,扩大影响力。要实现从狭义的传播到广义的传播观念的转变,把与客户接触的每一个触点、每一次服务、每一场交互都看作是文化传播的最佳时机,促进企业与外部利益方之间的沟通和分享,进而形成价值观认同。
企业文化是企业发展的灵魂,文化的内部传播是企业文化工作的重要环节。只有将优秀的企业文化理念内化于心、固化于制、外化于行、优化于效,在广大员工中落到实处,在企业管理运营中落到实处,才能使具有时代特征和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转化为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和竞争力,才能不断增强企业文化软实力,为实现***“铸就国际领先,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提供坚实保障。
第二篇:浅析企业文化传播
浅析企业文化传播
摘要:文化一经产生,就会向外传播,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企业文化建设需要通过有效的传播方式,将理念转化为认知与行动,从而确保文化的“落地”,这就离不开文化的传播。本文就企业文化传播的内涵、意义、功能等并结合沃尔玛文化传播实例展开浅要分析
关键字:企业企业文化传播
前言:现在有很多知名的营销专家、品牌专家包括企业老板在内,张口闭口都在谈品牌。的确,品牌对所有企业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核心资产,没有品牌的建设、营销和推广,企业就没有发展。但要知道,建设不好企业文化,企业就有可能没有活路,更不要谈什么品牌,谈什么发展了。
在市场竞争激烈的今天,企业的竞争,表面看来是产品和服务的竞争,深一层看是管理水平的竞争,再深一层看就是文化的竞争企业要生存发展就必须寻求更科学、更系统、更完整的管理体系。企业文化提供了必要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当代企业要保持平稳和持续发展,必须开发具有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建设和企业发展战略、企业管理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传播概述
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或套用一般文化的传播,而是要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文化的优势扩散原理告诉我们,越是先进、发达、文明程度高的文化,越容易得到传播和扩散。所以,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半径、影响深度是与该文化的质量密切相关,是优质文化还是劣质文化,是强文化还是弱文化,决定着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
二、企业文化传播的意义
传播企业文化的具体意义表现在:
一是为企业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二是为企业创造文化品牌,提升产品或服务品牌的附加值;三是增强客户或消费者对企业和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感;四是以文化的感召力影响社会。企业文化建设的最高境界是让文化理念融在思想里、沉淀在流程中、落实到岗位上、体现在行动中,要达到这一境界,企业文化传播必不可少。
三、企业文化传播的功能
1、导向功能。它指明企业的发展方向,把企业职工引导到企业所确定的企业目标上来。企业提倡什么,崇尚什么,职工的注意力必然转向什么,企业文化越强有力,越用不着巨细无遗的详 尽的规章制度。
2、提升功能。先进的文化理念可提高企业形象的美感度,增加品牌的附加值。万宝路的文化比登喜路明显高出一筹,万宝路立意于一种人格力量和一种人类审美的局面,而登喜路仅仅着眼于烟的口味,固而万宝路的形象价值是登喜路的几十倍。
3、凝聚功能。被企业员工认同的企业文化,如同一面大旗,使员工自觉簇拥其周围,并吸引 后者跟入,同时对企业合作伙伴和消费者产生吸引力。
4、激励功能。崇高的文化会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力,让企业职工有盼头,有奔头,让企业外部的合作者产生合作的动力,对消费者激发其信心。
5、稳定功能。正确的文化存在着一种同化力量,对一些消极的“亚理念”起着消弱、改造的功能,从而使正确理念“一统天下”,企业处于有序状态,以利平稳而有力的运行。
四、企业文化传播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使企业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在对内传播时,要重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即企业文化的创始人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所说的“cabal”——小集团)对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这样的“小集团”在任何上规模的企业中都存在,它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要加以引导、利用,使之起到传播企业文化正面效果的作用。
第二,要防止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变异和虚假化倾向——讹传。“数传黑曰白”的典故大家都听说过,企业文化传播要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第三,注意消除内外部流言和谣言,防止流言对企业文化的侵蚀。关于流言的杀伤力,国人自古就有深刻的认识,“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流言的杀伤力不仅对个体,对组织也同样不可轻视。企业在遇到各种危机事件时要及时、妥善处理,不给流言和谣言提供机会。
五、企业文化传播经典案例分析
沃尔玛文化
沃尔玛全球的销售额达到2200亿美元,利润额达到70亿美元,公司全球雇员超过100万,成为世界上最大、而且财务和业务运营健康的企业。在沃尔玛的诸多成功驱动因素之中,企业文化被认为是其成功的根本原因。Sam Walton先生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提出了包括敬业、分享收益、沟通、超出客户期望等十条业务经营原则,这十条原则最终成为沃尔玛公司的企业文化,指导着沃尔玛全球业务的发展。
下面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解读沃尔玛的企业文化:
一、核心价值观
1.顾客就是上帝
在沃尔玛看来顾客就是上帝。为了给消费者超值服务,沃尔玛想尽了一切办法,沃尔玛要求其员工要遵守“三米微笑”原则,尽量直呼顾客名字,微笑只能露出八颗牙等等,正是这样沃尔玛在顾客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尊重每一位员工
尊重个人,这是沃尔玛最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沃尔玛,“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沃尔玛成功的原因。它真正的含义是每位员工都很重要,无论他在什么岗位都能表现出众。“我们的员工与众不同”这句话就印在沃尔玛每位员工的工牌上,每时都在提升员工的自豪感,激励员工做好自己的工作。
3.每天追求卓越
每个商店每天开门营业前,都要全体高呼沃尔玛口号,并配有动作,以振奋精神,鼓舞士气。不管是公司总裁、区域经理,还是商店普通员工,表演时都十分投入,充分显示了企业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二、坚持以人为本
1.公仆领导
沃尔玛内部很少有等级森严的气氛,创始人山姆•沃尔顿他就乐意和员工在一起,谈论一些问题或发表演讲,把自己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传输给员工。到今天,沃尔玛的各级管理人员依然贯彻着企业传统文化,经理人员被认为是“公仆领导”
2.激励员工
沃尔玛在处理员工关系方面运用最多的方法是激励而不是批评或者是处罚,如果员工某件事做对了,他们就会对其良好的表现进行褒扬:“你做得很好!”;如果员工做错了,他们会对员工说:“换种方法你会做得更好!”沃尔玛公司规定对下属一律称“合伙人”而不称“雇员”。
3.信息共享
在各个商店里,沃尔玛公布该店的利润、进货、销售和减价情况,并且不只是向经理及其助理们公布,而是向商店的每个员工、计时工和兼职雇员公布各种信息。显然,部分信息也会流传到公司外面。但他们相信与员工分享信息的好处远大于信息泄露给外人可能带来的副作用。实际上到目前为止,这样做并没有对沃尔玛构成损害。
三、真诚回报社会
沃尔玛这个大零售企业不仅在本企业的建设方面堪称一流,它也时刻关注社会,它知道社会的发展与自己密切相关的,在他获得利润获取成功的同时时时刻刻地尽最大努力为社会贡献他的一切,它正用实际行动在真诚地回报社会。
1.生态商店
沃尔玛时刻关注社会,在倡导环保的今天沃尔玛率先开设了环保型的生态商店(Ecology Mart)。沃尔玛公司在这方面给予了高度重视,尤其是如何在零售环节中尽最大努力来保护环境,为此沃尔玛实施了一系列的行动。
2.慷慨捐赠公益事业
对山姆•沃尔顿有这样的描述“他是一个只要能借到报纸而绝不会花25美分去买报纸,但是在周末又会邀请一些贫困的人和他们夫妇共进晚餐的人”。正是这样的一个人支撑起得这样的一个零售企业。沃尔玛在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事业(如学校、图书馆、经济发展团体、医院、医学研究计划和环保方案等)进行捐赠时,却不吝金钱,十分慷慨。
沃尔玛在为顾客提供更多的实惠,尽量缩减广告费用、行政开支等等各方面的成本的同时,另一方面在对非盈利组织和公益事业进行捐赠时,却不吝金钱,十分慷慨。
3.关心教育事业
山姆认为,教育关系到国家的未来,美国要与世界各国竞争,教育必须能够增强美国的竞争能力,而现在的教育存在很多问题,必须改进,沃尔玛希望能够尽一份力量。沃尔玛公司设有“沃尔顿基金会”和“山姆与海伦基金”,最著名的是“社区奖学金”计划。每年每家沃尔玛商店给予一名住在商店所在区域内的高中毕业生一份大学奖学金,数额为 1000美元。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形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沃尔玛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无疑是经典,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效益。
总结:可以说,企业文化传播是企业通过各种媒介向内部员工和社会大众传递自己的企业文化的过程。企业文化的传播与一般文化的传播有一定的共性,但也有自己的特殊性,无论传播内容,还是传播方式、传播媒介、传播目的都有很大的不同,因此不能照搬或套用一般文化的传播,而是要研究发现其特有的规律。每个企业要认真根据自身的企业特色,设定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传播方式和渠道。
第三篇:企业文化传播新模式探讨
企业文化传播新模式探讨
中铁隧道集团从2001年企业改制以后,积极导入企业文化理念识别系统(MI)、行为识别系统(BI)和视觉识别系统(VI),用三年时间搭建起了企业文化的基本框架,实现了企业文化建设的第一步跨越。而三大识别系统的建立并不能完全解决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让企业文化真正深入员工的内心,让企业文化在企业的发展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企业文化与传播的关系看,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丕尔指出,“英文中文化是传播的同义词,实际上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同构、同质。”但在实践操作中企业文化往往是相对静态的,而传播则是主动出击,用传播学的原理就是建构一个“虚拟”的二次环境。这个人为组成的环境的出现及存在,就使越来越“不可触、不可见、不可思议”的企业文化,变成了似乎可见、可触、可思议的东西,从而影响企业的行为,使企业和员工据此确定或调整自己的言行。
传统的企业文化宣传模式已远远不能适应当前我们企业的需要,企业文化活动必须走出小打小闹,在浅层次上徘徊的局面。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硬件上取得了不少成绩,但在宣传贯彻的具体实践上,我们还感到方法匮乏、模式单一。在以往的工作中,集团公司企业文
化部是集团公司企业文化工作的具体执行单位,一些项目前期的开工仪式,施工中高规格的参观、会议,媒体上的宣传,后期的竣工典礼等都要企业文化部进行直接参与,随着集团规模的扩大,项目数量不断的增加,这种方法必将会使企业文化部因工作过细而应接不暇,从而也影响企业文化的整体传播效率。
目前,集团企业文化的最重要工作就是先让企业文化落地,进而使其在基层生根开花、结果,而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去思考企业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自有的规律和方式,然后依据这些实践客观地分析、总结出一套适合中铁隧道集团现实的企业文化宣贯模式。本文正是遵循这样的原则和自己的切身体会总结、归纳出一些不尽成熟的思考方法。
一、“种子公司”模式
贯彻中隧集团理念识别手册应该理论联系实际,不搞“本本主义”。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所在,集团理念识别系统不应该生硬地被搬来搬去,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理念被当成简单的口号喊来喊去,而未起到其精神统领的作用。各单位应根据各自的实际去发挥,而企业文化部的主要职责就是收集“种子(成果)”。打个比喻就是企业文化部是“种子”公司,而每个中隧集团成员单位都是农户,企业理念、实践经经验是一颗颗“种子”,项目是一块块具体的田地让企业理念的“种子”播种下来生根、开花、结果,以此循环往复。
企业文化部由送硬件转变为送理念、送经验,各单位根据自身特点在实践中去阐释集团理念。
中隧集团的理念识别系统(MI)已颁布两年多,她是企业长期形成的伦理和大多数员工所共识的观念。每个理念都是一个总结性、抽象性很强的概念。如果把集团企业理念作为种子,项目可依据此进行发挥,加入某些不违背其内涵的阐述,在用词上甚至可以超越。举个例子,我们提出了“大产业、大学校、大家庭、大舞台”的企业理念,而具体结合某个单位时,它可能感到与实际情况有一些距离,这时候就需要结合单位实际进行阐述。企业文化部前一阶段进行了一次有益的尝试。我们把中隧集团4个核心理念、16个单项理念、中隧之歌和形象广告用语依据项目实际,进行一次通俗化的阐述。比如集团公司的竞争观是:“实力、公平、策略”,结合一些项目的实际阐述为“不争第一就是落后”;集团公司诚信观是“忠于国家,奉献社会”,结合一些项目的实际可阐述为“我们把获得的信任凝结在产品中”。各单位完全没有必要将核心理念、单项理念简单罗列,可结合实际选取最需要的一部分进行阐述。这样做必将使企业理念更符合项目实际,从而也更利于其落地生根。
二、“类别模块”模式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在使用中往往都有其规律性。比如说许多项目都有旗帜、形象门、围墙、形象墙、宣传栏等,而
这些形象宣传的成品如果都去联系当地广告公司从头来做,无疑在经济上和时间上都是一种浪费。如果能建立起集团企业文化形象识别“模块库”,不但能解决项目前期企业文化建设较为零乱和多随意性的状况,还能使集团项目形象识别做到整齐划一,突出整体实力。
依据不同类别工程,应制定不同的“模块库”。按照中隧集团目前的情况应建立铁路工程、公路工程、市政工程、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穿越江河海隧道工程、工民建工程7大类“模块库”。如铁路工程“模块库”应包括适合铁路工程的标语、门洞联铁路工程为主的业绩图片、影视资料,向铁路业主汇报的幻灯框架、文件纸样等,其他工程依此类推。“模块库”为便于交流和传播,以数字模式为主。“模块库”里还应包括模块样板模型和示范项目的画册、影视资料。
“模块库”的建立将使中隧集团企业形象宣传实现流水化作业。项目部成立之初即可在企业文化部复制一份相应的“模块库”,而“模块库”里的资料都是经过加工的成品或半成品。项目部只需找到合适的广告公司进行输出作业即可。企业文化部在每年的年底对各项“模块库”进行更新作业,保持企业形象宣传的时效性和时尚性。
三、“个性展示”模式
国资委在《关于加强中央企业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意
见》中明确提出:大型企业集团要处理好集团文化与下属企业文化的关系,注重在坚持共性的前提下体现个性化。要以统一的企业精神、核心理念、价值观念和企业标识规范集团文化,保持集团内部文化的统一性,增强集团的凝聚力、向心力,树立集团的整体形象。同时允许下属企业在统一性指导下培育和创造特色文化,为下属企业留有展示个性的空间。在企业重组和改制的过程中,要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促进文化融合,减少文化冲突,求同存异,优势互补,实现企业文化的平稳对接,促进企业文化的整合与再造,推动企业文化的创新发展。
中隧集团的光荣历史,其实就是每一个基层单位荣誉的集合。集团发展到今天,各子分公司也都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文化。一方面我们要维护整个集团企业文化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另一面我们也不能抹杀客观存在的企业文化个性。形象地说,集团公司企业文化是蓄水的湖泊,每个子、分公司是源头活水,而集团公司企业文化部是一个抛出的石头,石头在水面击出几个落水点,满池子的水都涟漪不断,水波荡漾。中隧集团的企业文化靠这种水波以点带面的方法进行高效率传播,就会不落死角,传播开来。
在这种以点带面的传播中,应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在正确落实集团企业文化三个识别系统的前提下,鼓励各单位做出自己的特色。第一工程处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提出要建
设“智慧一处、诚信一处、文化一处”,在没有违背集团理念的前提下,把自己的企业精神和价值总结出来,并不断宣贯落实,显现出了个性。这个理念也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在集团内部提倡企业文化的个性,也是鼓励各单位在经营、生产上的比学赶超。各单位在宣传有自己特色企业文化的同时,也是在树立自己一面战旗。这样做的结果是,一方面集团企业文化建设能取得百花齐放的效果,另一方面员工乐于接受符自己工作实际的企业价值和理念,集团企业文化才能真正在基层落地生根。
四、“结合渗透”模式
大道无形,企业文化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不少人都感觉“虚”,不知道文化建设从哪入手,重点在哪,所以也导致了很多企业把企业文化建设与VI混为一谈,口号标语满天飞,但企业文化建设却总是不入门,在门外徘徊,根本无法提高员工的凝聚力和归属感,无法提升管理水平。我们可以把企业文化的宣贯过程当作一座大厦的框架,而企业的各项管理体系就是大厦的建筑材料,企业文化只要理顺各项遵循管理的理念就是最大的管理。
搭框架就是要强化企业文化建设在企业经营管理中的地位,发挥企业文化的作用,促进企业文化与企业战略、管理制度和人事管理等工作的深度融合,把全体员工认同的文化理念用制度规定下来,渗透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在管理方法上要注意强调民主管理、自主管理和人本管理,在管理方式上要使员工既有价值观的导向,又有制度化的约束,制度标准与价值准则协调同步,激励约束与文化导向优
势互补,通过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在现阶段,企业文化建设还要靠制定制度来落实,将企业文化约束机制纳入其中。企业文化要与其他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要建立企业文化建设的长效管理机制,包括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完善的教育体系以及制定严格的绩效评估办法。要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分工负责、关系协调的企业文化建设责任体系,保证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的顺畅运行。要建立考核评价和激励机制,定期对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效进行考评和奖惩。
具有中隧集团特色的企业文化的传播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在企业范围内的传播,可以使企业所有员工共享企业的共同目标、价值观念、行为准则,并最终将企业精神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念,通过自身行为表现出来,从而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与竞争力。在企业外部环境中的传播,可以使社会有关群体、个人更好地了解本企业,如企业与业主、监理、政府机构、当地群众的沟通,企业的各种宣传、公关活动,都更有力地塑造和传播了企业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第四篇:企业文化的传播
企业文化传播的类型
企业文化传播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按传播的载体可以分为:
第一,产品传播。即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产品的过程中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一般而言,企业通常是以畅销产品为主流载体,让消费者在认识和使用产品的过程中接受企业文化,并由此使得企业的品牌价值得到提升。”
第二,人员传播。通过企业领导者和全体员工的语言与行为等符号系统传播本国内公司的企业文化。
第三,媒体传播。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传播企业文化。
以上每一种类型的传播又分有意传播和无意传播,其中产品对于企业文化的传播多是无意的,通过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将附着于产品上的企业文化特质传播给企业员工或消费者;人员传播的有意识成分与产品传播相比有所增加,员工个体和团体在自己的行为过程中会将本公司的企业精神、价值理念等文化要素有意或无意地传送出去,尤其是公司的对外部门,例如营销部、采购部、公关部、售后服务部门等;媒体传播的情况比较复杂一点,企业为了营销和树立企业形象不可避免地要通过媒体做广告,这些广告中以推销产品为目的的广告所传播的企业文化是无意识传播,形象广告比较接近于有意识传播,但形象广告尚不是纯粹意义上的企业文化的有意识传播。借助媒体有意识地传播整体意义上的企业文化在现实中还不是很多,因为现在的企业大多数还没有自己完整的企业文化体系,往往是通过一句体现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的广告词零星地传播自己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传播按照受众不同可以分为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其中向企业内部员工的传播称为对内传播,向社会大众的传播称为对外传播。前者是企业文化的接受、内化过程,有的企业称之为“企业文化落地”,其最终目的让使企业文化深入员工内心。其传播效果分几个层次:软控制手段——内化并变成员工的行为指南——渗入员工的潜意识变成员工的自觉行动。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也有无意识与有意识之分,但要形成系统的、优良的企业文化必须进行有意识内部传播。这主要通过企业文化的专题培训、规章制度的制定与学习、内部刊物、企业网站、各种会议、活动和内部人际关系等载体来实现。企业文化的内部传播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发挥企业文化凝聚、激励、约束等对内功能的前提,也是对外传播的基础。没有完成内化的企业文化不能叫企业文化,至多是格言、警句或标语口号,前者刻在员工的心里,后者写在纸上、墙上或者停留在口头上。
企业文化的外传播
根据组织传播理论,组织环境是组织生存的土壤,与组织产生与发展有这样或那样关系的各种联系。它一方面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发展壮大,顺利地实现组织目标;另一方面,也会阻碍组织目标的完成,成为制约组织扩展的主要力量。环境是组织存在的基础,没有适当的环境支持,组织便不复存在,更无所谓发展。在组织与环境之间约束和适应利用的辩证关系中,传播始终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正是传播行为把组织与组织之间联系起来,通过组织边界把环境资源输入组织之中,又把组织信息与产品传递给消费对象,从而对环境发挥作用。因而,对外传播是组织的本性和必需。
企业这一特殊组织,需要进行对外传播活动,其中企业文化传播是其重要的内容。全面、准确地对外展示、传播本企业的文化,最终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一个美好印象,塑造兼具文明度、知名度和美誉度于一体的企业形象,对企业发展至关重要。根据格鲁尼哥和亨特于1984年推出的新的环境划分模式:按组织面对的“公众”类型,把组织环境分为四大部分即职能部门、功能部门、规范部门和扩散部门。而一个企业的文化的对外传播对象就是这些部门,如作为职能部门工商、税务、公安等的各级政府部门;作为功能部门的供应商、顾客、人才中心、银行等;规范部门的贸易协会、专业协会、竞争者等;扩散部门的社区和一般公众。企业将自己的企业文化向这些部门传播,让最具评价力的社会公众来充分认识自己的文化,并塑造良好的公共形象,推进企业发展。因此,企业出于自身的发展目的而主动保持并推进与外部环境的种种联系,其中企业文化的全方位对外传播是促使企业与其他组织间关系及行为的协调,从而保证企业具有良好的运作环境。
企业文化外传播中的主客体二重性
传播理论认为,传播可分为四大类,即个人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大众传播,企业文化在对外传播时尤其要善于借助以大众媒体为依托的大众传播的巨大力量来取得更好的效果。
人们按照传播媒介方式的不同,把大众媒体的发展划分为4个不同的阶段——纸媒介的传统报纸、电波为媒介的广播、基于电视图像传输的电视分别被称为第一、第二和第三媒体,而伴随INTERNET的迅速发展,新兴的基于互联网传输的媒体称为网络媒体即第四媒体(俗称电子报纸)正在蓬勃兴起。
统计显示,因特网发展的速度超过了它以前的所有其他技术。前三类媒体尽管受到新兴媒体的巨大冲击,但仍保持有一定的长处。如印刷媒体除信息容量大外,还可长期保存、随时取阅;广播媒体适应了不同文化程度的听众,易于沟通;影视媒体传播范围广阔,尤其能产生潜移默化的传播效果。我们之所以强调互动媒体的作用,是因为以电脑、多媒体、信息高速公路为主体的信息“生力军”,有着集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介的优点于一身的高度综合性。专家说,任何信息一旦进入互联网,几乎就可以同时被分布在世界各地的网民在自己的电脑屏幕上看到和随机音箱中听到。互联网是唯一全球性媒体,而传统媒体包括电视在内则由于种种局限(包括运营成本、意识形态等)而不能轻易跨越地域的限制。所以,企业文化在对外传播中,除了要继续利用传统媒体的既有优势外,更要注意跟上时代步伐,在今天的互联网时代里借助网络的无穷力量实现传播目的。
大众媒体中的职业传播者主要进行采、写、编、传等活动,其中“采”是第一位的,如果企业经营活动中没有很好的素材资料,编写出来的东西必然缺乏生命力,索然无味,也就无所谓传于不传了,因为效果已可想而知。同理,依靠四大媒体的专职传播者来传播企业文化,必须先向他们进行一次传播,使其头脑中对本企业的文化有一个完整、准确的定位,这样他们才能综合运用各种传播手段、技巧、谋略来和企业配合搞好企业形象的充分展示。企业文化最常用的外传播手段主要是广告。企业支付一定的费用,利用电视、电影、广播等媒体、图书杂志的封面或插页、或通过影星、歌星的表演、精美的画面、艺术的语言、生动的文字等来宣传企业文化,只有先使广告商真正理解本企业文化的精髓,才能把这种对提高企业知名度作用最为显著的广告活动,做得有声有色。
另外,世界上众多企业运用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已经从CorporateIdentitySystem发展到了CorporateImageSystem)来传播企业文化和形象,其中精髓应该是企业的理念识别,这也是企业文化的核心实质。那么,在委托设计师进行设计时,必须首先让设计咨询机构,充分领会本企业的文化实质后,才能够在设计中体现其内在本质性的理念,设计成果才有文化底蕴,在这一传播过程中,设计咨询机构充当了企业文化的接受者角色。当他将这一文化融入到了设计中去的时候,他又充当了传播者的角色。
网络时代,企业可以开办一个企业自己的网站或宣传企业的主页,便于受众的全面查阅和了解。根据传播学中的守门人理论,在大众传媒中,存在着能决定什么性质的信息可以被传播、传播多少以及怎样传播的人或机构的把关者,即守门人。而守门人实际上是一个集选择性接受者和传播者于一身的二重角色。首先,他应是一位接受者。
企业文化的内传播
如果我们把企业中所有的管理要素都笼统地视为文化信息的话,企业文化传播普遍存在于企业活动的各个方面,它既是企业活动的具体形式,也是企业行为实在的内容。企业的决策、计划、执行、监督等所有管理活动,都离不开文化信息传播,文化信息的传播内容、传播模式、传播手段、传播速度、传播频率的选择,影响企业管理活动的直接结果,也决定了企业生存及发展的状况。因此,企业文化传播活动功能发挥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企业生命力之所在。作为企业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综合体的企业文化必须通过在全企业范围内进行传播来发挥它的振兴、导向、协调、凝聚、美化和育人功能。
首先,任何一个企业的职工、管理者和股东,都具有双重身份。一方面,他们是本企业文化活动的主体,其自身的言论与行动,会对企业文化的客观形象作出贡献或产生损害;另一方面,他们也会像局外人那样,对本企业文化加以反映、认识和评价,并得出本企业的形象究竟如何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他们头脑中形成的关于本企业文化的主观印象。这种印象首先是由企业文化的客观形象所决定的,但却不是由它唯一决定的,人的认识水平、价值观念和特殊需求也参与决定。一般说来,企业内部的每一个职工、管理者和股东,对于本企业都有一个理想的企业形象要求,在进行对本企业文化的评价时,他们会将认识到的企业文化的客观形象同自己的理想企业形象进行对比,并做出本单位的企业形象是好或是坏的判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通过全方位的传播让他们去更精确的了解、认识客观企业形象甚至按照他们的理想企业形象进一步改善本企业形象。因为,作为企业文化系统所有要素综合表现的企业形象的评价,尽管最主要是由企业之外的社会公众来作出,但是企业形象归根到底是由企业之内的全体职工塑造出来的,主动权仍然掌握在企业职工手里,他们通过实实在在的工作而创造出来的客观企业形象,在任何情况下都是评价的客观基础。所以,我们在探讨企业文化的主要传播对象时,应首先以企业中的全体员工为一级传播客体。
其次,人们往往通过企业文化的外显部分,即一切能表现企业文化的某种特质的物质形态或动作方式来理解企业文化的内涵。外显部分是企业文化的最直接的外在体现,它容易观察,但有时其代表的意义却不易确切定义,即某种现象究竟代表哪种文化内容和意义,观察者的理解是不会完全相同的,描述和解说上总是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差异,有时甚至会得出相反的意义。一个企业的价值观念、精神境界和理想追求是企业文化系统中的种子要素或称为中心要素。企业本身并无价值观,而是企业成员的价值观。人人都有基本的价值观,它通过个体行为及态度意向表现出来。当绝大多数成员的价值观呈现大致趋同化状态时,便使企业行为方式带有了共同特质,企业文化在价值观层面上达成了共识。多数情况下,企业员工的价值观是不一致的,这使企业形成了许多“次文化”。按照帕特纳姆和普勒1987年对冲突的解释,目标的不一致或人们观念不同造成的理解认识的偏异,总是导致冲突的根源。因此,企业文化内部传播的意义还在于通过各种手段和方式,在企业全体员工中加强、深化交流和沟通,形成对企业物质文化、制度及行为方式、企业精神和价值观的共识,以减少甚至消除企业内部冲突和分歧,从而便于以整合和一体化的风貌对外展示企业形象。
企业文化内传播中的主客体二重性
传播者本身即使首先应该是接受者,然后才是传播者。只有当传播者接受了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内容,对企业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及其相应的体系又全面的认同和准确的把握时,才能够在企业内部像普通的员工进行传播。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的内传播者,主要指创业者、管理层人员、负责企业文化的宣传部门等必须首先自己接受本企业的文化,成为本企业价值观的忠实信徒,是本企业精神的践行者,然后才有资格去向普通员工传播本企业的文化,向下灌输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才能够准确地传播本企业文化。
其次,企业的普通职工在企业文化的传播中同样要充当两种角色,企业文化是体现在企业人活动的方方面面的一种看不见而又具有强大影响的力量,即使普通员工,他们能否正确理解本企业文化的实质性内容,作为一个很好的文化接受者,全面而有较为深刻地认识本企业的文化,并在自己日常的生产或工作实践中去不断地强化传播,直接关系到企业文化的传播效果,职工与职工之间的互动认同和相互传播过程中,一方面作为企业文化的接受者,另一方面又作为反复传播强化的基层实践者,具有双重身份,体现内传播的主客体二重性。
另外,企业文化传播中尤其要注意意见领袖的作用。传播学认为,在信息传播中,信息输出不是全部直达普通受传者,往往是通过意见领袖来传播的,意见领袖(opinionleader)又叫舆论领袖,是在信息传递和人际互动过程中少数具有影响力、活动力,既非选举产生又无名号的人。这些人是大众传播中的评介员、转达者,是组织传播中的闸门、滤网,是人际沟通中的“小广播”或“大喇叭”。企业文化在内传播中一定要重视意见领袖作为传播者与普通员工之间中介人的特殊力量。企业文化的内传播要求创业者、管理层人员、负责企业文化的宣传部门等就必须首先向意见领袖正确传递本企业的以价值观、企业精神、理想追求为核心、包括企业制度、习俗及体现企业理念的一切物质要素在内的综合企业文化,并将他们自身的价值观念、行为规范和个人利益统一、同化到整个企业中来。这样,才能使得意见领袖在摄入信息时,消除错误、歪曲式的理解;并最大限度地减少他们传播和扩散小道消息和流言蜚语的可能性,切实发挥好其积极进步的网络纽带作用。意见领袖作为传播客体的特殊之处就在于他们在接受到信息后,会对这部分信息予以加工,进行再传播和再扩散。这时,意见领袖们就成为了企业文化传播的主体,发挥着传播主体的作用。
企业文化传播中需要注意的事项
要使企业文化传播取得良好效果,在传播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第一,在对内传播时,要重视企业内部的非正式组织(即企业文化的创始人特雷斯·迪尔和阿伦·肯尼迪所说的“cabal”——小集团)对传播企业文化的作用。这样的“小集团”在任何上规模的企业中都存在,它的作用可能是正面的,也可能是负面的,要加以引导、利用,使之起到传播企业文化正面效果的作用。
第二,要防止企业文化传播中的变异和虚假化倾向——讹传。“数传黑曰白”的典故大家都听说过,企业文化传播要防止类似情况发生。
第三,注意消除内外部流言和谣言,防止流言对企业文化的侵蚀。关于流言的杀伤力,国人自古就有深刻的认识,“千夫所指,无疾而终”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流言的杀伤力不仅对个体,对组织也同样不可轻视。企业在遇到各种危机事件时要及时、妥善处理,不给流言和谣言提供机会。
第五篇:企业文化传播方案
企业文化传播方案
一、宁煤集团文化体系
(一)核心理念
企业使命:提供绿色能源,驱动时代文明。
共同愿景:建设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国际一流能源化工基地。
核心价值观:科学和谐,厚德思进。
企业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务实,追求卓越。
(二)基本理念
经营理念:诚实守信,互利共赢。
管理理念:精准、严细、安全、高效。
建设理念:高标准、高质量、高技术、高效率、高效益。
发展理念: 遵循规律,科学发展。
安全理念:煤矿能够做到不死人,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生命高于一切,责任重于泰山。
销售理念:用户的需求就是我们的标准。
成本理念:省下的就是自己的。
人才理念:纳天下才,育神宁人。
学习理念:学习改变命运,知识成就未来。
创新理念:勇于探索,自主创新。
工作理念:今天再晚也是早,明天再早也是晚。
廉洁理念:淡泊名利,慎权守职。
企业作风:雷厉风行,执行到位。
(三)行为准则
1、共同行为准则
爱岗敬业遵纪守法
学习进取安全健康
团结协作勤俭节约
文明礼貌自强不息
2、层级行为准则
决策层行为准则:做正确的事
执行层行为准则:正确的做事
操作层行为准则:精确的做事
3、道德规范
企业道德规范:诚实守信、公平公正
员工道德规范:做对企业有贡献的人做对社会负责任的事。
二、企业文化建设目标
1、推动战略发展,建立亿吨大矿,打造能源航母。
2、优化科学管理实现理性与非理性管理有机结合、以人为本、共同价值观
3、培养优良作风
三、企业文化推广阶段及要点
(一)推广沟通阶段: 在企业文化变革初期,企业需要制度约束建立行为规范,同时用文化进行意识形态的统一。因此必须注重不断宣贯企业文化理念,建立沟通机制,高层管理需要进行宣讲。同时听取大家的意见,对理念推广方式进行改进。
2011年1月《文化大纲》的审定批准,《员工手册》初次定稿
2011年2月企业文化工作的组织和人员、经费落实
2011年3月企业文化宣传网络在内的企业沟通渠道
2011年4月制度的整体规划、制度建设
2011年5月学习、讨论、宣贯初期
(二)实施宣贯阶段: 员工因原有价值观念的差异、行为习惯的不同等等,必然产生文化磨合之痛。一定要用文化巩固稳定人心,激发员工对事业的关心;注意具体实施的方法策略,控制文化推广节奏;建立员工行为模板,树立优秀的典范。
2011年6月制定文化工作新的规划
2011年7月首次修订完善《员工手册》并正式发布执行
2011年8月大规模学习、宣传、培训
2011年9月结合考核全面总结企业文化建设工作
(三)完善巩固阶段:通过建设不断强化员工的文化意识,建立监督约束机
制,塑造企业强大的凝聚力,独到的魅力,蓬勃的生命力。具体推进方法需要根据当时的具体环境,包括国家政策,企业内部,行业发展等等情况综合分析制定。2011年10月确认企业文化建设成绩,与员工一同分享胜利
2011年11月将优秀经验予以制度化,对业绩优秀员工予以奖励
2011年12月充实文化方案,改进推广方式
2012年01月进入新一轮的实施宣贯
(四)要点
1、广泛开展培训
文化传播使者对文化进行宣讲,不断总结企业内的事例,固化企业文化在员工心目中的印象;请同行业的典型人物来介绍经验,请名师来传播知识。把文化尽可能迅速有效地进行辐射、克隆。
注重文化形式,把某种有效的传播方式固定下来,用于坚持。一定要把文化反映在行为上。不要让文化远离实际,不要让精神远离行为。
2、把握宣传节奏
按计划出版企业内部宣传刊物,信息、简报、公告板等等,让大家及时充分了解企业、关心企业、建设企业。对企业文化进行传递、宣扬。
要将宣传的节奏固定下来。不能凭一时兴起,必须形成固定工作内容。忌讳虎头蛇尾,无疾而终。
3、管理者垂范
管理者,尤其是高层领导人应在这一阶段注意自己的言行要与企业文化一致,与宣传的内容相呼应,给员工以映证,表明企业推广文化的决心。
每一位管理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行为,言传莫若身教,管理者的每一个细节没有注意,都会给通过辛苦付出才换来的培训成果打上折扣。
4、树立标杆
通过考核筛选优秀员工,不断宣传其身上具备的优秀品质。例如:自我牺牲、无私奉献、爱企如家、勇于创新、廉洁自律、好学上进……形成向先进学习的健康风气。
首先是标杆的选择一定要素质过硬,得到大家认可,有具体事迹。对此人的宣传程度要与其实际的感人程度、公司员工对其的认可度相匹配。
5、奖励典型
如果事迹非常感人,品格优秀,则与媒体联合宣传,逐步向社会宣传,使其成为永大企业形象的表征,借人造势。
在考虑将其作为表率向社会推出的过程需水到渠成,人心皆向。否则牵强附会,生硬推出,易使人产生反感。
6、满视野攻略
在公司办公区、办公室、宿舍、楼道……所有员工共同生活工作的地方,将确定的理念、提倡的价值观做成美观典雅的宣传板,既是企业文化的灌输,又是企业环境的装饰。
注意宣传内容风格一致,但忌讳重复。版面设计精美,但不要奢华。从细节中渗透企业文化,从整体上体现企业精神。布置上注重“满视野”,但绝对不是“漫天遍野”杂乱无章。
7、共享八小时以外
组织员工的工余活动,可以利用下班后,也可以利用午休时间,举行健身、棋牌等友谊赛,划拨一定资金购置奖品,组织联赛,从活动中增进员工忠诚度,提升企业凝聚力。
注意不能因活动影响工作。注意平衡公司职能部室与销售部人员、工程项目人员的时间。活动不求大,要求稳,求趣,求长久。
8、提升宁煤品牌
注重社会公益事业发展,树立企业公益形象,可以建立奖学金,建立高考状元购房奖励,孤寡老人临终关怀等等。培养企业员工爱心,倡导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社会形象。
树立公众形象等于公开自己让社会监督,所以这方面的工作一定要筹备缜密,不可出疏漏,否则适得其反,得不偿失。
9、注重心得交流
创造交流机会,不断与新人沟通。交流可以分为公开和私下两类。公开交流是通过企业活动,私下交流是专门的人事工作负责人或管理者与新人进行交流沟通。
沟通一定要加强,关注员工的心理感受以及文化吸收程度。特别关注员工的各种层次的需求。
四、企业文化变革保障体系
(一)组建文化大纲实施领导小组,明确各部门职责
高层领导:高层领导需身体力行、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各类文化宣贯活动,并在人员配备、资金运作等方面予以支持;
集团办公室:负责集团内部刊物报纸、公司网站、公司局域网、宣传栏等传播渠道的协调工作,做好文化大纲实施前的舆论导引事项
人力资源部:公司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参与文化大纲实施培训整个过程。具体工作包括新员工入职前的文化培训、文化培训效果评估等方面
下属公司:永大集团下属各公司及项目区应响应集团总部文化大纲实施工作,设立企业文化职能,由专人负责文化大纲在本公司的宣贯和推广
其他部门:协助集团办公室以及负责人力资源管理的部门进行文化大纲实施工作,在不影响本部门工作的前提下,保证员工接受文化培训的时间
(二)企业在进行文化变革时,主要存在四种力量(布道者、传播者、感召者、追随者)各种角色需要有不同的人员承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有针对性的发挥四类人群的才能与优势
(三)企业家以自我修炼为动力,以外部塑造、内部表率为两翼,引领企业文化健康发展
(四)新老管理者在文化上彼此融合,秉承和传递永大优良传统,形成和弘扬永大文化
(五)对不同类型员工需要运用不同类型的管理方式,使越来越多的员工参与到文化建设中来
(六)发动全体员工参与文化建设,并把关键事件写成案例,树立“榜样人物”
五、企业文化变革实施体系
1、利用舆论导引,化解文化大纲实施的阻力
2、进行文化培训,通过培训强化企业文化宣贯
3、注重文化培训评估,及时提供反馈,强化培训效果
4、文化内部建设包括四个层面的建设
物质层:包括企业的标识,象征物,厂容厂貌,员工服饰、企业广告等对外
形象方面的内容。主要以VI的形式体现
制度层主要包括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管理制度。主要以各项规章制度的形式体现。
行为层,也即BI,包括员工和管理者的行为规范。主要以《员工手册》体现。
精神层,也即MI,包括企业使命、愿景、价值观、经营管理理念等内容,是企业意识形态的总和。主要以《企业文化大纲》的形式体现
6、注重物质文化建设,夯实企业文化对外辐射第一印象
7、通过行为文化建设,明确行为规范
8、在进行文化推广时需要对制度进行审查梳理,并确定审查目标
9、契合战略规划,传承优良传统,遵循制度规则,建设制度文化
10、宁煤文化外围传播遵循真实性、适度性、时效性、灵活性四大原则
11、公司所有部门和人员都应当树立文化传播意识,积极主动承担宁煤文化对外
传播职责
12、原则上宁煤文化应保持相对的稳定性,当内外部环境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时可
以进行适当修订,加以完善
六、文化实施原则及变革要点
(一)推广原则
广泛性:全面促动推进的广泛性,人人参与,事事关己
长期性:充分考虑推进的长期性,战略推进,持续发展
艺术性:灵活把握推进的艺术性,营造氛围,注重形式
艰难性:始终注重推进的艰难性,迎难而上,知难不退
(二)实施关键
领导是关键:如果各级领导没有根据新的文化理念作出相应的调整,新的文化推广就会毫无起色
奖惩兑现显决心:强势文化让人别无选择,要么顺应它那套规矩,要么另谋高就。
局部突破效果:通常只有在局部关键点上率先产生好的效果才为后续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贯彻有力方可行:如果没有高强度的宣传和培训,人们常常不愿意承认新的理念是切实可行的。
文化建设恒久长:行为规范和共同价值观的转变过程,大多很漫长,文化建设是企业长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