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降低接触网导线高度误差的施工方法
降低接触网导线高度误差的施工方法
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 刘洁
【摘 要】:我国电气化区铁路里程已经达到17000km,随着新建铁路和既有线路改造电气化铁路里程还将大范围提升,电气化铁路的运行速度和运载能力除了对机车型号、线路规格有一定要求外,接触网的供电能力也是影响其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施工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了影响其供电能力除外界的电能之外,主要的还是接触网导线的高度误差是其主要原因。本文针对施工过程的人、机、料、法、环几个环节进行了归纳总结,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措施,在现场有很实用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接触网 导线高度 误差 施工方法 1.前言
随着经济和铁路的跨越式发展,全国大范围内的复线电气化改造工程全面展开,逐步实现机车牵引方式由内燃机车向电力机车牵引的转型,为节约能源,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运输成本,提高列车的牵引重量和列车的运行速度提供了可靠的保障。截止2015年我国已有电气化铁路48000km,占铁路运营总里程的50%以上,随着既有线改造和新线建设的开展,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还将大幅度增加。
电气化铁路是由电力机车和牵引供电装置组成,牵引供电装置又分为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两部分,所以人们又称电力机车、牵引变电所和接触网为电气化铁路的“三大元件”。在“三大元件”中接触网的质量主要是在施工过程中形成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对接触网施工误差的控制是保证接触网质量的重要途径。2.工程概况
中铁二十局集团电气化工程有限公司承担着黄韩侯铁路北塬站(不含)—芝阳站(含)82.958km的四站(白水站、澄城站、合阳北站、芝阳站)四区间(北塬站-白水站、白水站-澄城站、澄城站-合阳北站、合阳北站-芝阳站)的站后“四电”工程,其中架设接触网导线216.3条公里,为了确保接触网施工质量,尤其是接触网导线架设质量,确保导线高度的误差在控制范围之内±30mm,我们从材料、施工方法、施工环境等等都采取了一些列行之有效的措施。3.技术原理
电气化铁路的接触网—受电弓系统的基本要求是:在所规定的行驶速度和工作状态下正常向机车提供电能且无电弧、电耗少,在投资及维护费用尽可能少的情况下具有较长的使用寿命。这两项基本要求是与接触悬挂和受电弓的震动状态密切相关的,接触线和受电弓的震动导致二者之间的接触压力围绕着由静态抬升力和空气动态抬升力形成的平均值上下波动,行车速度越高其波动越大。良好的受流取决于接触压力。接触压力小,接触电阻增大,产生电弧,导致电腐蚀;接触压力过大会使接触线磨耗加剧,减少使用寿命。接触网的施工安装精度越高,受流质量越好,接触线和受电弓的使用寿命越长,因此,对接触网的施工误差的控制是保证接触网质量的基础。
虽然目前国内接触网采用了国外发达国家的程序化、数据化施工和“四个一次到位”国家级工法。但由于接触网施工工序和所用的材料繁多、安装或加工工艺、机具及环境不尽相同(即每道工序施工的人、机、料、法、环五大要素的控制程度不同),在每个施工工序中仍会伴随有误差,如施工测量与定位的误差、支柱的埋深、侧面限界及倾斜度的误差、腕臂和吊弦的测量、计算、预配加工及安装的误差等。因此,产生原因主要来自施工人员、采用的机具、进场的材料、施工方法和施工环境。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就必须对这五方面加以严格的控制。4.施工方法
4.1施工过程中对技术人员的控制方法
4.1.1实行岗前培训、持证上岗制度。对参与施工的所有技术人员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后方能上岗作业;
4.1.2执行技术“三级交底”制度,即项目部对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工程部对专业工程师进行技术交底,专业工程师对施工队进行技术交底,三极技术交底的侧重点不同。项目部对工程部进行技术交底时主要是执行的标准、线路的等级、甲方的统一要求等等;工程部对专业工程师的交底主要是专业技术标准、设备材料的规格型号、施工工艺方法等;专业工程师对施工技术交底的主要内容是工艺标准、材料、设备的规格型号、施工方法、试验标准等等。
4.1.3项目必须配备各级专业技术人员,项目部设总工,工程部设专业技术人员,施工队设技术员。4.1.4技术人员必须对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施工方案必须结合现场的实际情况,方法可行; 4.1.5对关键程序施工技术人员要进行全程旁站;
4.1.6加强设计文件、图纸的审核,结合施工图优化、现场核对进行,对上级各部门所发文件、图纸、变更和有关通知的要求,认真做好核对记录,及时做好施工过程中对基层具体管理和作业人员的技术交底工作。
4.1.7所有图纸、技术交底、测量放样资料做到及时、准确、无误,并由技术主管审核签字后交付使用。坚持“先批准,后变更,再施工”的原则,做到变更有通知,施工有依据;认真审核设计图纸,对施工设计图存在的问题及时与设计部门联系,获取相应的解决方案。4.2施工过程中对机械的控制方法
机械控制包括施工机械设备、工具和检测器具等控制。开工前,要对进场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和检测器具等进行报验,专业工程师要根据不同工艺和技术要求选用合适的、先进的施工机械设备、工具和检测器具,并正确使用、管理和保养,确保处于校正状态。如用经纬仪取代线坠、接触线多功能激光测量仪取代普通的测量杆,可使施工测量精度大幅度提高。对同一检测项目如不采用同一检测仪器其测量结果也是不一致的,并不同程度地存在正负偏差,因此,对同一单位或单项工程,其测量器具也应相对固定,方可使施工误差控制在设计和规范规定的范围之内。4.3施工过程中对材料的控制方法
材料控制包括原材料、成品、半成品、构配件等的控制。监理工程师对材料的控制方法:审查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生产厂家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和相关资料;进口材料和设备应提交国家商检部门出具的商检证明;新材料、新产品的鉴定证明和确认文件;督促承包单位对进场材料、构配件和设备按规定进行检验、测试;承包单位自检合格后向项目监理机构提交进场材料、构配件、设备报验单由专业监理工程师予以审核并签认;项目监理机构按施工单位
抽样试验数量按照《铁路电力牵引供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1-2003要求的比例进行见证试验以及进行平行试验,避免不合格材料使用到工程上。材料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有公差存在,因此必须考虑其影响。如支柱装配所用的绝缘子制造的公差,应在预配时将其消除,避免误差叠加。4.4施工过程中对施工工艺工法的控制
方法控制是指施工所采用的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的控制。在工程项目开工前,项目总工程师组织工程部、安质部、专业工程师对施工方案、施工方法、施工工艺是否满足设计文件的要求(即施工方案的可行性和技术的先进性)进行会审。切实可行的施工组织设计有利于保证工程质量、加速进度、提高效益。为了避免先架设承力索、接触线,后架设附加悬挂引起支柱倾斜值的变化,造成接触悬挂安装调整超标返工,采用先架设附加悬挂,再测量(用于腕臂和吊弦计算的)支柱的有关参数,以保证后续的支柱装配、架设承力索、接触线及悬挂安装一次到位达标;不考虑承力索和接触线的新线蠕变,在架设后就安装吊弦和定位装置,过一段时间后,吊弦和定位装置的位置因线索的新线延伸而超出施工允许偏差。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超拉技术措施,使新线初伸长一次基本出尽后,再进行吊弦和定位装置安装,使安装一次到位达标。如新建铁路一次电化施工时利用两台架线车对承力索和接触线进行超拉。既有线电气化改造施工时,为了减少对运输的干扰影响,采用坠砣加重超拉工艺对承力索、接触线进行超拉;也可采用额定张力超拉工艺,即在额定张力下,张拉一段时间。4.5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控制方法
环境的控制是指对工程技术环境(即地质、气象等)、工程管理环境(即质量管理制度)的控制。环境因素对工程质量的影响是复杂多变的,施工队要严格按照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进行施工,特别在昼夜温差较大的地区施工,现场技术人员必须加强日常巡视和现场的监督检查,保证测量值和计算值的准确性,如补偿装置坠砣b值及吊弦、定位偏移均应根据当时的环境温度来控制施工。环境温度测不准,将影响施工质量。又如,在接触网施工中使用超声波式测量仪,由于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环境温度存在一定的函数关系,仪器从存放环境到测量现场至少要有10min以上适应环境温度的过程,否则测量值不够准确。另外,前一工序是后一工序的环境,前一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也是后一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的环境(即前一检验批达标,后一检验批的环境良好)。因此,专业工程师应根据工程的特点和具体条件,对影响质量的环境因素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以控制。5.技术总结
近几年来,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有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近十年来,借鉴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施工技术和监理经验,施工技术水平和施工质量逐年提高,已接近国外发达国家水平。在大西线、西康线接触网的施工中,我单位采用“四个一次到位”的施工方法和配套工艺 ,提高了施工质量,确保了行车安全,开通后弓网受流质量良好,实现了“高可靠少维修”的目标,为今后的高速接触网的施工提供了技术储备,为铁路跨越式发展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第二篇: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推荐)
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
【摘要】从地铁接触网的柔性接触网和刚性接触网两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它们在实际运行中所常见的故障与问题,并通过不断的摸索与研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不仅有利于提升地铁接触网的运行效率,提高地铁交通的运行质量与运行能力,还能提高地铁运行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促进我国交通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刚性接触网导线 磨耗 分析 建议
接触线在与电客车受电弓的相互作用时,表面产生腐蚀及磨损的现象即为接触线磨耗。导致接触线磨耗的原因主要包括:接触线与滑板间的电气腐蚀、受电弓碳滑板的机械摩擦、化学腐蚀、及接触线氧化等。接触线的载流量、接触网的机械安全及接触网使用寿命都会受到接触线磨耗的影响。接触线局部磨耗原因分析
1.1 电客车的速度对接触线磨耗的影响
在电客车出站加速区段,车辆晃动较大,加剧了受电弓的振动,且受电弓取流增大,弓网关系处于波动状态,接触压力及冲击力都不稳定,当电客车的速度不断提高时,就可能导致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产生瞬间分离,引起跳跃式的接触现象。这种异常的现象会引起很多问题,比如:(1)接触线与受电弓之间工作面不平整,致使接触线磨耗不均,增加受电弓碳滑板的磨耗;(2)还会增大接触线与受电弓的离线率及机械磨耗,由于接触线与受电弓间接触不良会增加接触电阻,从而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接触线局部温度升高,致使接触线局部软化,接触线和受电弓滑板的电气磨耗增大,加速此区段接触线的磨耗速率,最终使得接触线工作面产生不平滑的现象,甚至出现接触线烧损的情况。
1.2 接触线异常磨耗的原因
造成线岔非支处接触线及刚性悬挂锚段关节出现异常磨耗的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首先,轨道线路的曲线、线岔以及车体抖动等会对弓网关系造成影响,特别是缓坡区段,对非支翘头处的异常磨耗现象也较为突出;其次,通常非支的抬高量要求在2~4mm范围内,抬高量过小就会导致接触线异常磨耗。建议措施
2.1 优化刚性悬挂接触网的设计
在刚性接触网设计过程中,对全线接触线拉出值分布的设计,呈正弦波布置为最佳;刚性接触网的悬挂跨距不宜大于10m,在6~8m范围为最宜;在变坡区域,跨中弛度不得大于跨距值的1‰,从而减小汇流排的形变,降低对受电弓的影响。
2.2 特殊地段采用弹性部件
刚性接触网因其结构特点弹性较小,受电弓在运行中会产生上下震动,如若其震动得不到释放或者缓冲,弓网间的电气磨耗及机械磨耗就会加大,所以需根据具体路线及刚性悬挂安装的实际情况(例如变坡区段、加速区段、减震道床区段等),加装硅橡胶弹性绝缘子、弹性线夹等弹性部件,增大悬吊结构的弹性,改善弓网关系的跟随性,达到减小弓网机械磨耗及降低其离线率的目的。
2.3 精检细修、加强监测
在接触网系统中设备的安装初期就要避免出现汇流排中间接头安装位置过低的问题,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要严格监控,对汇流排中间接头安装悬挂点严格把关,汇流排接缝不得大于1mm;在运营初期对中间接头处接触线的磨耗情况要及时跟踪检查,若出现接触线磨耗过大现象,则要对汇流排中间接头进行重新调整;对接触网进行检修过程中,对紧固件的检查应是工作的重点,尤其要加强对汇流排中间接头的检测,检查汇流排是否有偏磨现象;线岔转换处接触线及锚段关节的磨耗情况也是重点检查范围;加强对分段绝缘器接头平滑过渡情况的检测,确定是否有电气烧伤痕迹;建立重点磨耗台账,对磨耗严重的区域进行跟踪检查,缩短巡视周期,当发现接触线局部磨耗过大时,应及时进行调整,以降低接触线磨耗的不均匀性。接触网故障的处理措施
3.1 加强对于工程的验收审查
地铁工程施工后,监管部门要严格按照验收程序,依照相关规范要求,对接触网的安装设置、叁数设置、线索松紧、悬挂稳定性进行严格验收,还要在螺栓安装后对其稳定性、松紧程度、安装状态进行详细的检查;地铁工程验收人员要熟读安全验收条例,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符合行业标准的工程验收,坚定不移的按照验收步骤进行工作,秉持负责、严谨、认真的工作精神,对地铁工程进行严格审查,对接触网的各种参数设置、设备技术状态等关键问题重点验收,对于接触网螺栓、弹垫等小型零件的检查,要细心核查,对各项指标进行综合验收。
3.2 加强列车运行后的检查和改造
在列?运行中,确保列车在动态运行下出现的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及时、合格的处理。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如出现问题,对列车零部件系统进行严格检修后,应对出故障的易脱落部件和统一发生打弓的配件进行及时的更换和技术改造;对设备的调整应该按照相关行业标准,在保证设备不因为温度变化而产生卡滞、过紧、过松、松动、变形而发生的接触网构置变形,空间设置不合理,最终导致接触网参数设置发生变化;由于受电弓工频繁摩擦而产生的绝缘棒故障,因对其进行严格检修,加强碳粉覆盖频率,减少故障的发生。
3.3 加强接触网日常检修维护工作
进行接触网日常检修,合理安排检修周期,及时发现故障隐患排除隐患,对接触网的安全运行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3.4 加强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
自然灾害对接触网的外置结构有着极大的损害,对接触网的功能有着严重的损害,所以在工程维护中,为接触网支柱修建防护坡和防护桩等,加强对自然灾害的抵抗力。接触网机、电合一的特殊构造,使得其安装的位置极为尴尬,暴露在室外的接触网极其容易受到雷雨、暴雪、烈日暴晒、寒冷气候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接触网的构造和功能受到极大的影响,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防御,对接触网功能的保护,对地铁运行的供电具有极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接触网作为地铁供电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具有后备性,一旦出现接触网系统故障,直接影响地铁电客车的正常运行。研究弓网关系的磨耗对地铁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必要的措施改善弓网关系,减少两者的磨耗,延长碳滑板和接触线的更换周期,以实现降低运营维修费用及提高刚性悬挂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参考文献:
[1]吴昊.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网改造施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6,(08):242-243.[2]陈再红.复线电气化铁路改造中接触网施工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3.[3]谢超.既有线上棚洞施工的接触网改造方案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4]索卫平.铁路电气化接触网工程网改造施工探讨[J].发展,2010,(05):88-93.
第三篇:接触网施工
接触网施工
新建铁路阜阳至六安线接触网施工必须达到设计文件技术参数及《铁路电力牵引供电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在此基础上为打造全路标准示范线,特强调以下标准,请施工、监理单位遵照执行。
一、基坑开挖
1、基坑开挖前必须按施工图纸进行基坑坑形设计,各部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施工允许偏差0~+30。
二、基础浇制
1、基础模型板与地面衔接良好,基础螺栓应用框架固定,浇制过程中不能位移,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小于50 mm。
2、浇制时,基坑水应排干,或采取有效措施。混凝土自由下落高度大于2.5m时,应设置斜槽或竖向吊桶。
3、基础平整、规则,露出地面一般200mm,并保证距邻线轨平面不大于600mm。站台上露出地面一般100mm。
三、基础帽
1、基础帽混凝土的抗压极限强度应不小于设计值,基础帽应将基础螺栓和钢柱底座及混凝土法兰盘全部遮盖。
2、基础帽表面平整有棱角,表面光洁,成形美观,无积水坑。
四、埋入锚杆、拉线
1、锚杆与地面夹角为45°,拉线坑深为2.5m。
2、锚板选用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锚杆必须进行防腐处理。
五、混凝土支柱
1、曲线外侧和直线上的支柱受力后应向田野侧倾斜:腕臂柱(含桥支柱)外倾斜率为0~0.5%,软横跨混凝土支柱外倾斜率为0.5~1%。曲线内侧支柱、两侧悬挂支柱、安装隔离开关支柱、硬横梁支柱受力后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允许偏差0~0.5%。
2、腕臂柱应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3、腕臂柱埋深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50mm。
4、锚柱在顺线路方向应直立,允许向拉线侧倾斜不超过1%,严禁向下锚侧倾斜。其它支柱顺线路方向均应直立。
5、横腹式预应力混凝土支柱外表面光洁平直,不应有麻面和粘皮。
6、支柱翼缘不得有裂纹。
六、接地线与接地极
1、接地线地面部分涂防锈漆,地下部分涂防腐油,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2、施工后严格检查接触网支柱接地线是否平直,无明显弯曲,防锈漆无脱落和漏涂现象,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1m。防腐油无脱落和漏涂现象,镀锌地线的镀层应完好。
3、接地极埋入地下部分不小于0.6m,地面部分涂防锈漆,地下部分涂防腐油,连接牢固可靠,连接处除锈涂电力复合脂。
七、钢支柱
1、各焊接点必须牢固无裂纹。
2、主角钢及斜撑不允许有弯曲现象。
3、整体防腐性能好、光滑,无锌溃积存,无毛刺,镀锌层均匀。
4、对接成一整体的钢柱,连接螺栓必须由下往上穿。
5、顺线路方向:除锚柱外所有支柱均应直立,允许施工误差±0.5%;锚柱顶部应向拉线侧倾斜,其斜率不超过柱高的1%。横线路方向:13M钢柱外倾斜率为0.5%~1%,15M钢柱外倾斜率为1%~2%;两侧悬挂钢柱及硬横梁应为中直。
6、钢柱整正应采用厚薄不同的铁垫块,每块面积不得大于100×50㎜2,铁垫块应放在主角钢下,垫块数不得大于3片。不允许4个主角钢都有垫块。
八、桥钢柱
1、桥钢柱与桥墩台之间可用厚薄不同的铁垫块进行调整,用垫块调整时垫块数量不得超过3块,总厚度不超过30mm,但桥接腿、底座与桥钢柱之间不得加铁垫块。
2、桥钢柱锚栓螺纹须完好,埋入无锈蚀。砂浆表面平整、无脱落现象。
3、桥钢柱预留基础顶面高程应满足设计要求,允许偏差±50㎜。
4、桥钢柱预埋螺栓顺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平行,垂直线路方向中心线应与线路中心线垂直,两个方向的允许偏差不得大于3°。
九、硬横梁
1、同组硬横粱支柱顺、横线路方向均应直立、两支柱中心连线应垂直于正线中心线,偏角不大于2°。
2、硬横梁各梁段的结合部位要密贴,组装时不得有垫块。
3、硬横梁本体应平直,且同组硬横梁的两支柱中心距离应符合横梁跨长。
4、横梁与支柱连接应牢固可靠,横梁安装后应呈水平状态或略有负弛度。
十、软横跨
1、两支柱中心线连线应垂直于正线,允许偏差不大于3°。
2、横向承力索,上下部固定绳应处于同一铅垂面内,线索状态良好,不得有断股、散股和接头。承载后,其上、下部固定绳应呈水平状态,允许有负弛度,5股道及以下最大负弛度不大于100mm;5股道以上最大负弛度不大于200mm。
3、固定角钢安装高度应符合规定,允许偏差±20mm,固定角钢应水平。
4、横向承力索与上部固定绳间最短吊弦长度为400~600mm。
5、下部固定绳距工作支接触线的距离正线为400mm,侧线为300mm,允许偏差±50mm。
6、软横跨上的承力索和接触线应处于同一铅垂面内(直链型)。
7、位于站台上的软横跨绝缘子裙边应与站台边对齐。股道间横向电分段绝缘子位于两股道中间。
8、调整完毕后,杵头杆螺纹外露20~100mm。
9、安装于V型联板上的双耳楔型线夹的凸面分别朝向两边,螺栓销、大头销应保证从上向下安装,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60°。
10、软横跨直吊线应处于铅垂状态,受力无松弛,斜拉线处于受力状态,并保证定位器坡度。
11、同一垂面的绝缘子串应对齐,节点1、2上、下部固定绳处绝缘子串距支柱≥700m。
十一、支柱装配
1、线夹与线索接触面应平滑、平整。
2、腕臂无弯曲,承力索悬挂点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偏差±20mm。
3、双线路腕臂安装高度及连接螺栓紧固力矩应符合设计要求,腕臂无下符。
4、安装腕臂的套管双耳与承力索座的中心距离为250~300mm,外露尺寸不小于200~300mm,开口销掰开角度不小于60°。
5、底座与支柱要密贴,底座槽钢呈水平。顶端管帽封堵良好,螺纹外露部分均涂防腐油。
十二、定位装置
1、定位器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温度变化时偏移量与接触线在该点的伸缩量应一致,其偏角最大不得大于18°。定位器倾斜度应保证定位线夹处导线工作面与轨面连线平行。
2、定位管安装定位器后应呈水平状态,在平均温度时应垂直线路中心线。定位管,允许抬头不大于150mm/m;反定位允许低头不大于150mm/m。其外露尺寸正定位100~200mm;反定位200~300mm。定位线夹处的导线应与轨面平行,斜拉线保持顺直。
十三、承导线架设
1、定位点两侧的第1根吊弦高度宜与悬挂点等高,施工允许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字形。
2、正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4°,困难时不宜大于6°;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困难时不宜大于8°。站线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6°,困难时不宜大于8°。接触线非工作支改变方向时,其与原方向的水平夹角不宜大于8°,困难时不宜大于10°。
3、接触线应平滑过渡,无扭面、弯曲、裂纹、硬伤等现象。
4、接触线上各部线夹安装应垂直于受电弓,螺母紧固,螺栓穿向统一,防松螺母、垫片安装齐全、规范,螺母扭矩符合规定。
5、承力索倒入承力索座时,正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侧;反定位时承力索放入靠支柱的外侧;另一线槽内安装一根与承力索材质、规格相同的且长度为120mm的副线,副线两头应绑扎牢固,不得有散股。在承力索座处的中锚绳与承力索平行,且承力索中心锚结绳倒入靠支柱侧承力索座槽内。
6、承力索线材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散股、断股。
7、承力索、接触线接头、补强1个锚段不超过4个,接头距悬挂点应不小于2m,两接头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80m。
十四、中锚安装
1、接触线中心锚结线夹安装于距定位点1200-2500mm范围内,中心锚结线夹在直线区段应端正,曲线区段应与导线倾斜度一致。
2、中锚线夹安装应铅垂于受电弓平面,接触线中心锚结辅助绳应处于拉紧状态。
3、中心锚结处接触线高度应比相邻吊弦点高出20~60mm。
4、中心锚结范围内不得有接头,中心锚结线夹安装端正,螺栓紧固、有油、锚结绳不得有散股、断股。
十五、锚段关节
1、锚段关节两悬挂各带电部分之间及转换支柱处,两接触线的水平距离为450mm。垂直距离:三跨、四跨两转换柱为500mm,五跨两内转换柱为150mm,两外转换柱为500mm。允许误差不超过10%。
2、锚柱下锚拉线应在下锚悬挂的延长线上,在线间距≤6.5m处下锚,要否满足建筑限界要求,并尽量满足拉线方向要求。
十六、吊弦
1、吊弦线应绞接均匀、紧密,无断股、散股。
2、定位点距第一根吊弦间距为4m,其余间距应均匀分布,但最大间距不超过10m,吊弦间距误差不超过±500mm。
3、站场各股道吊弦安装在同一断面内。
4、吊弦在承力索与导线间应垂直安装,在任何温度下应处于铅垂状态,整个跨距内吊弦均应处于受力状态。
5、吊弦位置正确,布置均匀,长度符合设计要求,允许误差为±3mm。
6、承力索端的吊弦留回头在100~200mm之间。
十七、电连接
1、横向电连接采用TRJ-95软铜绞线,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绑扎,绑扎长度50mm,外端留头50mm,横向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2m左右。
2、道岔、关节电连接采用TRJ-95软铜绞线,道岔电连接为双电连接,关节为单电连接,在距承力索电连接线夹两端部100mm处采用同型承力索的单股铜线将承力索与电连接线绑扎,绑扎长度50mm,双电连接时两电连接间距为300~500mm(两绑扎线外侧),电连接安装点距悬挂点10m左右。
3、股道电连接为TRJ-95软铜绞线单电连接,电连接安装于距定位点5m左右。
4、电连接线安装正确、接触良好、线夹内无杂物,电连接线夹和被连接导线的接触面光洁有导电膏,电连接线夹应垂直于轨平面,且接触线电连接线夹处导高应与最近整体吊弦处导高相等。
5、电连接线应光洁、紧密,无断股、散股及松动现象。
6、隔离开关引线距分段绝缘器的两端不小于1.5m。
7、隔离开关的两条引线应直接和电连接相连,引线与瓷裙的距离不得小于150mm,距接地部分不得小于450mm,引线距带电导线的高度不应小于400mm。
十八、分段绝缘器
1、分段绝缘器框架无变形、扭曲、裂纹等现象。分段绝缘器两导流板带电部分的空气绝缘距离不小于300mm。
2、分段绝缘器中心应与受电弓中心重合,允许偏差150mm。
3、分段绝缘器悬挂高度比相邻吊弦处导线高20~30mm,站线时抬高10mm。
十九、分相
1、电分相一般设置在进站信号机外不小于300m处。
2、分相标示牌安装位置正确,字迹清楚,稳固可靠,考虑反向行车条件。
二十、隔离开关
开关托架呈水平状态,瓷柱垂直,传动杆垂直与操作机构轴线一致,导电部分触头表面平整清洁,并涂有中性凡士林油。
二十一、避雷器
肩架呈水平状态,两极棒水平,并在一条直线上。二
十二、附加导线
附加导线肩架与支柱密贴并呈水平状态。二
十三、补偿装配
1、拉线在楔型线夹外的回头外露长度为500mm,端头用φ1.6mm软态不锈钢丝绑扎3圈,端部外露50mm,拉线回头与本线用φ1.6mm软态不锈钢丝绑扎100mm,施工允许偏差±10mm,绑扎应密实整齐而不重叠,回头应平顺。
2、下锚角钢安装水平。
3、补偿装置的安装及a、b值应符合安装曲线的规定,在最高温度下,b值应保持在200~800mm范围内。
4、坠砣数量及张力符合设计要求,坠砣应标注其本身重量,叠放整齐,坠砣块缺口互呈180°。坠砣抱箍应安装在坠砣串中部。
5、补偿绳状态良好,无断股、散股和接头,承力索补偿绳与接触线双环杆间应由足够的安全距离,确保不摩擦。
6、在站台支柱应避免设置为下锚柱,若不能避免时应提前绝缘,拉线应设红白相间的防护套管。
第四篇: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兰新铁路甘青段接触网改造工程
接触网施工作业单项安全措施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电务作业队
2012年4月13日
接触网施工安全措施
依据中铁九局兰新铁路项目部要求,我项目将于2012年4月16日-18日在嘉峪关站至酒泉站区间K731+479-K735+405进行接触网改造施工,为保证施工中的行车设备和人身安全,消灭行车交通事故和职工责任死亡事故,按期完成接触网改造工程,特制定安全措施如下:
1、建立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安全管理网络,实行安全生产责任制。
2、认真贯彻执行《铁路技术管理规程》、《施工技术操作安全规程》及公司颁《安全生产管理标准》等有关规定。坚持以预防为主,防管结合,强化预控预测工作。
3、针对各道工序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措施。施工前做好技术交底,使每个施工人员熟悉施工标准、施工环境、运输特点及既有设备状况等,做到人人心中有数,确保人身、设备和行车安全。
4、占用线路施工作业,必须要点封闭线路后方可施工,严格执行《铁路行车线上施工技术安全规则》及兰州铁路局其他规定。
5、停电改造施工应分工明确,责任到人。每次作业前,施工负责人应主持召开安全技术交底会,特别要强调安全操作程序,负责填写各种施工记录,并跟班作业。每次作业后,检查作业现场,设备状态,确认无影响送电或行车障碍时,方可下令撤除。
6、电化改造施工时,作业人员应遵守安全规则,服从命令,不得擅自作业。宣布作业结束后,不得再进行作业;作业中应相互监护、提醒、监督;施工人员对错误命令有权拒绝执行,紧急情况可先采取果断措施,防止事故发生。
7、在车站设作业防护员与施工负责人用报话机保持紧密联系,确保联系畅通。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在车站要令,向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传令,再由施工单位作业防护员给施工负责人传令。现场由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接挂地线。
8、车站防护员应了解作业地点、范围、内容、作业区段的地形特点、防护岗的设置与联系方法,并将作业地点及时准确地通知值班员,时刻与车站值班员联系。
9、电化改造施工时,必须取得电调命令并严格执行,遵守作业时间。停电作业应遵守如下规定:
(1)停电作业应有停电工作票,作业应由施工负责人负责执行,作业人员必须听从负责人的指挥,确保至少两人在一起,不准单独作业。
(2)按协议要求,提前提报施工计划,包括内容、占用线路、影响范围、停电时间、施工负责人等,要求供电管理中心派员配合停电要点、接地施工。
(3)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负责联系停电命令的申请,停电倒闸、验电、接地,确认接触网及附加线上无电后,再通知现场施工,施工中服从供电管理中心配合人员的领导。
(4)接到已停电通知后,首先应用验电棒验电,确认无电后再安装接地线,并做好防护措施,然后才能开始作业。接地线由不小于25平方毫米的软铜线制成,安装时,先接接地端,然后接挂在接触网导电部件上,拆除接地线的步骤与安装时相反。安装接地线应由两人进行,一人监护,一人作业,二人均应戴安全帽,上杆作业要扎安全带,接地线安装必须牢固、可靠,不得侵入限界,不得利用支柱作为临时接地线的回路。
(5)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听从指挥,做到专人专令、专人指挥。所有参加作业人员都必须配戴安全帽。(6)停电区段要有防止邻线感应电和触电的措施,任何人或物体不得侵入带电体两米的限界。
(7)施工封闭点结束之前,现场负责人要认真组织检查既有设备有无变化,防止点毕开通后出现打弓、跑弓及送电后打火的现象。
10、施工中使用机械设备时,需遵守该设备的使用安全守则,有必要时,施工负责人应与机械设备操作人员一同在施工前到现场确定施工方案,施工中加强施工人员与机械操作人员的联系,确保施工及设备安全。
中铁九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电务作业队
二0一二年四月十三日
第五篇:架空导线施工方案
1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方案
Post By:2009-12-15 15:48:37
0kV及以下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施工方案(转贴)架空线路的导线架设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10kV及以下架空配电线路的导线架设安装工程。2 施工准备
2.1 材料要求:
2.1.1 所采用的器材、材料应符合同家现行技术标准的规定,并应有产品合 格证。
2.1.2 导线:
2.1.2.1 导线不应有松股、交叉、折叠、断裂及破损等缺陷,裸铝绞线不应 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2 不应有严重腐蚀现象。
2.1.2.3 绝缘导线表而应平整,光滑、色泽均匀,绝缘层厚度应符合规定。绝缘层应挤包紧密,且易剥离、绝缘线端部应有密封措施。
2.1.2.4 导线最小截面应符合表3-76所示数值。
导线最小截面(mm2)
表3-76
10kV
居民区
非居民区
铝绞线 钢芯铝绞线 铜绞线
25 16
16~25 16
16~25 16~25 直径3.2~4.0mm
2.1.3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
2.1.3.1 瓷件与铁件组合无歪斜现象、且结合紧密、铁件镀锌良好。
2.1.3.2 瓷釉光滑,无裂纹、缺釉、斑点、烧痕、气泡或瓷釉烧坏等缺陷。
2.1.3.3 弹簧销、垫的弹力适宜。
2.1.3.4 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的规定。
2.1.4 绑线:裸导线的绑线应选用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直径不应小于2.0 mm,绝缘导线应选用绝缘绑线。
2.1.5 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
2.1.5.1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2 线夹转动灵活,与导线接触面符合要求。
2.1.5.3 碗头挂板、平行挂板、直角挂板、U型挂环、球失挂环、拉板、连扳、曲型垫等。
2.1.5.4 表面应光洁、无裂纹、毛刺、飞边、砂眼、气泡等缺陷。
2.1.5.5 应热镀锌,镀锌良好,镀锌层无剥落,锈蚀现象。
2.1.6 螺栓:
2.1.6.1 螺栓表面不应有裂纹、砂眼、锌皮剥落及锈蚀现象。
2.1.6.2 螺杆与螺母的配合应良好,加大尺寸的内螺纹与有镀层的外螺纹配 合,其公差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普通螺纹直径1~300mm公差》的粗牙三级标准。
2.1.6.3 螺栓宜有防松装置,防松装置弹力应适宜,厚度应符合规定。
2.1.7 其它材料:电力复合脂、砂纸、油漆等。
2.2 主要机具;
2.2.1 紧线器、倒链、开口滑轮、放线架、活扳手、油压线钳、手锤、钢锯、刀锯,细钢丝刷等。
2.2.2 斧子、铁线、大小尼龙绳、挑杆、竹梯、温度计、望远镜、脚扣、安 全带、手推车等。
2.3 作业条件:
2.3.1 拉线已安装完毕。
2.3.2 线路上障碍物处理完毕,放线时通过其它线路的越线保护架搭设完毕。
2.3.3 导线截面在150mm2以上或线路较长时,在线路首端(紧线处)打好紧 线用的地锚钎子。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放线
→
紧线
→
绝缘子绑扎
→
搭接过引线、引下线
3.2 放线:将导线运到线路首端(紧线处),用放线架架好线轴,然后放线。
一般放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方法是将导线沿电杆根部放开后,再将导线吊上电 杆;另一种方法是在横担上装好开口滑轮,一边放线一边逐档将导线吊放在滑轮内 前进。
3.2.1 放线过程中,应对导线进行外观检查,不应发生磨伤、断股、扭曲、金钩、断头等现象。当导线发生下列状况、应采取相应措施。
3.2.1.1 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同时符合下列情况时,应将损伤处棱角与毛 刺用0号砂纸磨光,可不作补修:
a 单股损伤深度不小于直径1/2。
b 钢芯铝绞线、钢芯铝合金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导电部分截面积的5%,且强 度损失小于4%。
c 单金属绞线损伤截面积小于4%。
3.2.1.2 当导线在同一处损伤状况超过以上范围时,均应进行补修。补修做 法应符合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
3.2.2 导线直避免接头,不可避免时,接头应符合下列要求:
3.2.2.1 在同一档路内,同一根导线上的接头不应超过一个。导线接头位置 与导线固定处的距离应大于0.5m,当有防震装置时,应在防震装置以外。
3.2.2.2 不同金属、不同规格、不同绞制方向的导线严禁在挡距内连接。
3.2.2.3 当导线采用缠绕方法连接时,连接部分的线股应缠绕良好,不应有 断股,松股等缺陷。
3.2.2.4 当导线采用钳压管连接时,应清除导线表面和管内壁的污垢。连接 部位的铝质接触面应涂一层电力复合脂,用细钢丝刷清除表面氧化膜,保留涂料,进行压接。压口数及压口位置,深度等应符合规范规定。
3.2.2.5 1kV以下线路采用绝缘线架设时,放线过程中不应损伤导线的绝缘层 及出现扭、弯等现象。
3.3 紧线:
3.3.1 在线路末端将导线卡固在耐张线夹上或绑回头挂在蝶式绝缘子上。
裸铝导线在线夹上或在蝶式绝缘子上固定时,应缠包铝带,缠绕方向应与导线 外层绞股方向一致,缠绕长度应超出接触部分30mm。
裸铝导线在蝶式绝缘子上的绑扎长度见表3-77。
绑
扎
长
度
值
表3-77 导
线
截
面
(mm2)
绑
扎
长
度
(mm)
LJ-50、LGJ-50及以下 LJ-70
200
3.3.2 绑扎用的绑线,应选择与导线同金属的单股线,其直径不应小于2mm。
3.3.3 绝缘子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3.3.3.1 安装应牢固、连接可靠、防止积水。
3.3.3.2 安装时应清除表面灰垢、附着物及不应有的涂料。
3.3.3.3 绝缘子裙边与带电部位间隙不应小于50mm。
3.3.4 悬式绝缘子安装、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3.3.4.1 与电杆、导线金具连接处,无卡压现象。
3.3.4.2 耐张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钉应由上向下穿。
3.3.4.3 悬垂串上的弹簧销子、螺栓及穿针应向受电侧穿入。两边线应由内 向外,中线应由左向右穿入。
3.3.5 在首端杆上,挂好紧线器或在地锚上拴好倒链。先将两边线用人力初 步拉紧,然后用紧线器或倒链紧线。观测导线弛度达到要求后,将导线卡固在耐张 线夹上或套在蝶式绝缘子上绑回头(裸铝导线应缠包钢带),最后,平衡绷起其它 导线,注意调整好各导线的弛度,并找平。
3.3.5.1 导线架设后,导线对地及交叉跨越距离,应符合设计要求。
3.3.5.2 导线紧好后,弧垂的误差不应超过设计弧垂的15%。同档内各相等线 弧垂宜一致,在满足弧垂允许误差规定时,各相间弧垂的相对误差,不应超过200m m。
3.4 绝缘子绑扎:直线杆的导线在针式绝缘子上的固定绑扎,应先由直线角 度杆或中间杆开始,然后逐个向两端绑扎。
针式绝缘子绑扎应符合下列要求:
3.4.1 直线角度杆的导线应固定在外式绝缘子转角外侧的槽内。
3.4.2 直线跨越杆的导线应采用双绝缘子固定,导线本体不应在固定处出现 角度。
3.4.3 高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应固定在针式绝缘子顶部的槽内,并绑双十字; 低压线路直线杆的导线可固定在针式绝缘子侧面的槽内,可绑单十字。
3.5 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在耐张杆、转角杆、分支杆、终端杆上搭接过引 线或引下线。
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符合下列要求:
3.5.1 过引线应呈均匀弧度、无硬弯;必要时应加装绝缘子。
3.5.2 搭接过引线、引下线,应与主导线连接,不得与绝缘子回头绑扎在一 起;铝导线间的连接一般应采用并沟线夹,但70mm2及以下的导线可以采用绑扎连 接,绑扎长度不应小于表3-78所示。
过引线绑扎长度值
表3-78 导线截面(mm2)
绑扎长度(mm)
导线截面(mm2)
绑扎长度(mm)
LJ-35及以下 LJ-50 LJ-70
200 250
TJ-6及以下 TJ-25~35 TJ-50~95
1 50 200
注:不同截面导线连接时,绑扎长度以小截面导线为准。
3.5.3 铜、铝导线的连接应使用铜铝过渡线夹,或有可靠的过渡措施。
3.5.4 10kV线路采用并沟线夹连接过渡引线时,线夹数量不应少于2个:连接 面应平整,光洁,导线及并沟线夹槽内应清除氧化膜,涂电力复合脂。
3.5.5 l~10kV线路每相过引线、引下线与邻相的过引线、引下线或导线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不应小于300mm;1kV以下线路不应小于150mm。
3.6 线路的导线与拉线、电杆或构架之间安装后的净空距离,l~10kV时,不 应小于200mm;1kV以下时,不应小于100mm。
3.7 1kV以下线路采用绝缘导线时,接头应符合现行国家规范规定,并应进行 绝缘包扎。
3.8 架空配电线路的防雷与接地应符合设计及规范规定。4 质量要求
4.1 保证项目:
4.1.1 金具的规格、型号、质量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高压绝缘子的交流耐压 试验结果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检查出厂合格证及绝缘子耐压试验记录。
4.1.2 高压瓷件表面严禁有裂纹、缺损、瓷釉烧坏等缺陷。重点检查承力杆 上的绝缘子。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1.3 导线连接必须紧密、牢固,连接处严禁有断股和损伤;导线的接续管 在压接或校直后严禁有裂纹。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2 基本项目:
4.2.1 导线与绝缘子固定可靠,导线无断股、扭绞和死弯;超量磨损的线段 和有其它缺陷的线段修复完好。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和检查安装记录。
4.2.2 过引线、引下线导线间及导线对地间的最小安全距离符合要求;导线 布置合理、整齐,线间连接的走向清楚,辨认方便。
检验方法:观察或实测检查。
4.2.3 线路的接地(接零)线敷设走向合理,连接紧密、牢固,导线截面选 用正确,需防腐的部分涂漆均匀无遗漏。
检验方法:观察检查。
4.3 允许偏差项目(表3-79):
导线弛度允许偏差
表3-79 项次
项
目
允许偏差
检查方法
2
实际与设计值差 同一档内导线间弛度差
5% 200mm
尺量检查
成品保护
5.1 导线在放线过程中,应防止发生磨伤、断股、扭、弯等现象。
5.2 导线架设后,如距离施工场地较近,应注意不要把东西掉在线路上。
5.3 配电线路遇有与其它线路交叉时,必须搭设越线架,避免线间的摩擦、碰撞。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放线时,导线发生扭绞、背扣、断股、磨伤。应采取防护措施,保护好 导线。
6.2 导线架设后,弛度超差。架设导线时,应注意温度与弛度的要求,认真 观测、调整。
6.3 绝缘子绑扎不正确,回头绑扎不紧,长度不够。应认真按要求绑扎,绑 扎过程中,应经常用钳子收紧绑线。7 质量记录
7.1 导线、耐张线夹、并沟线夹,钳压管、铝带、各种挂板等金具应有产品 质量证明。
7.2 悬式绝缘子、蝶式绝缘子应有产品质量证明,并有交流耐压试验报告。
7.3 架空线路导线架设工程预检、自检记录。
7.4 设计变更洽商记录、竣工图。
7.5 架空线路和杆上电气设备安装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