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做强文化产业促进中原文化大繁荣(党课)
“积极推进中原经济区文化建设”
主题党课教案
授课人姓名:范军民
工作单位:马庄桥镇党委 单位职务:马庄桥镇党委书记
授课对象:马庄桥镇机关党员、村两委成员、镇直单位负责人
授课地点:马庄桥镇党校 授课时间:2012年7月25日
做强文化产业 促进中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中原为天地之中,承载着五千年中华文明,自古就是华夏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逐鹿中原者,方可鼎立天下。中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体文化,涵养着世世代代炎黄子孙繁衍生息,为中华民族繁荣昌盛提供着强大支撑。今天,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成为国家方略。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为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提供了理论纲领和行动指南。建设中原经济区,实现中原崛起,离不开千百年来积淀的中原文化。
一、中原文化底蕴深厚
中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根源和主干,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占有突出地位。包含史前文化、神龙文化、政治文化、圣贤文化、思想文化、名流文化、英雄文化、农耕文化、商业文化、科技文化、中医文化、汉字文化、诗文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武术文化、姓氏文化、饮食文化等十八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内涵丰富,底蕴深厚,对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极强的影响力、凝聚力、引领力和推动力。
(一)黄帝文化。黄帝文化是根亲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源头。不管中国人走在哪里,都是炎黄子孙,都要承认炎黄文化的根在河南。据大量的历史记载和文物佐证,河南新郑是黄帝故里。1992 年,新郑市决定每年农历三月三举办寻根拜祖节,2 后演变为炎黄文化节。2008 年,黄帝故里拜祖大典被国务院认定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由区域性的纪念活动发展成为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拜祖的盛大节日,成为推动祖国统一、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盛世大典。河南省结合自身实际,深入挖掘黄帝文化内涵,强化时代主题,在打好“黄帝牌”中激活文化资源宝藏,以黄帝故里独特的寻根魅力,奠定黄帝故里成为文化传承的重要基地。
(二)老子文化。河南作为老子的故乡,非常重视老子文化的研究学习和传播,在老子道学文化遗产保护、整理与研究等方面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研究弘扬老子文化,积极开发老子文化产业,是增强老子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渠道。周口鹿邑打造“中国鹿邑•道德之乡”,叫响“老子故里,道家之源,道教祖庭,李姓之根”四大文化品牌。栾川将老子文化苑建成弘扬老子思想、传承道家文化的重要载体。以老子文化为底蕴的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魅力独具,老子文化开发被列入河南省十大文化产业项目。
(三)国学文化。河南嵩阳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的四大书院之一,201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是河南思想文化的一张名片。历史上,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二十四人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为使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史上辉煌的嵩阳书院再续国学渊源,弘扬其国学价值和国学地位,郑州大学嵩阳书院于2009 年挂牌开学,使嵩阳书院有望从单一的文化旅游景点重回当初读书治学的传统,成为中原文化研究的重要基地,为中原经济区建设服务。
(四)清明文化及宋文化。千年清明文化及宋文化的文脉,铸就了开封清明上河园——中国清明文化名园的金字招牌。开封清明上河园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的方式,强化景区的宋文化特色。除观光旅游之外,清明上河园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教育基地和宋文化及民族文化的展示基地。从《清明上河图》到清明上河园,从清明上河园到中国清明文化名园,既是清明上河园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是清明上河园承载历史使命,用文化诠释经典,用文化创造经典,缔造河南文化旅游奇迹的成功典范,清明上河园也因此成为民营控股旅游企业成功运营的典范。
(五)少林武术文化。少林寺最宝贵的资源是1500多年积淀下来的文化。少林寺立足中华文化圣山——嵩山的深厚文化根基,从独具特色的少林功夫文化和禅文化中提炼出超越国界的核心文化价值,保护和传承其精华,突出其特色与个性,凝聚中原文化影响力,使河南省登封市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传统文化的窗口。伴随着少林武术文化的传播,带动了少林寺经济的发展。打好“少林牌”,已成为河南文化产业发展的点睛之笔。
(六)豫剧文化。深厚的历史渊源造就了兴盛的豫剧流派,出现了常香玉、马金风、陈素真、崔兰田等豫剧大师,创造了《穆桂英挂帅》、《朝阳沟》、《小二黑结婚》等经典剧目。经过创新与发展,豫剧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创造出了《程婴救孤》、《铡刀下的红梅》等一批精品剧目,多次荣获国家级大奖。《村官李天成》、《常香玉》等豫剧精品,在服务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潮中,扬起了中原文化的风帆。河南电视台推出的独具河南文化特色品牌栏目《梨园春》,以演唱比赛和打擂的形式弘扬民族戏曲,打造出了河南品牌,叫响全国,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豫剧在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对保护中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七)世界文化遗产。河南世界文化遗产目前有龙门石窟、安阳殷墟及“天地之中”嵩山历史文化建筑群三处。这三处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被充分认识,不仅对于保护世界文化遗产,守住中原文化的文化根脉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 有利于提高河南省在国内和国际上的形象,促进文化、经济对外交流和对外开放,从而带动相关产业,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促进中原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中原文化繁荣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河南在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文化强省战略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文化品牌知名度低。尽管登封少林寺、洛阳龙门石窟和开封清明上河园、焦作云台山等一批文化品牌正在走向全 国,叫响全球,但这些知名品牌还太少。从总体上看,文化发展的整体实力不强,缺少高水平的策划和创意。文化产品品种少、开放度低,在国内外有较强影响力的知名品牌较少,市场竞争力不强。中原文化资源优势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文化资源优势还没有转化为产业优势。如濮阳东北庄和石家庄吴桥都是国家命名的杂技之乡。吴桥自1987 年以来已经成功举办了十三届世界杂技艺术节,成为世界闻名的杂技之乡。吴桥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标志性文化品牌,取得了社会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而濮阳东北庄的名气远在之下,发展相对较慢。温县的太极拳、朱仙镇的木版年画、开封的汴绣、汝州的汝瓷、禹州的钧瓷、洛阳的唐三彩等,都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文化资源,但这些文化资源向文化产业转化的能力尚不够强劲,软小散滥,没有得到深度开发利用。不善创新,缺乏活力,以致出现开封汴绣不如苏绣的名气大,钧瓷、汝瓷产业落后于景德镇等。河南地方戏二夹弦、祥符调等受到国内戏剧界的关注,但观众所剩无几,观众也多为农民群众,往往出现有观众,无票房的现象。之所以出现这种状况,一位60多岁的戏迷直言不讳地道出了问题的实质:多少年来,唱来唱去还是那几个戏,没有新的。文化产业创新能力不足,社会影响力、吸引力不够,与文化资源大省的地位极不相称。同时,也直接影响着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在如何发掘利用文化资源,让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方面还存在突出问 题。如何把开发、创新作为繁荣中原文化,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的国内外知名度,促进中原经济区的建设;如何依托中原韵味、河南元素等国内乃至国际独特的文化资源,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开发新产品,拉长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推出更多的“河南创造”;如何提高产业集中度、解决散小弱问题;如何转变文化发展方式、提高文化发展质量;如何建立完善的文化投融资体系,保障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等方面值得我们深思。
(二)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
1、对红色文化挖掘不够。河南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红色文化资源深厚,红色革命遗址数量多。从全国著名的鄂豫皖苏区首府和将军县的新县,到有着“小延安”美誉的原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的确山竹沟;从刘邓大军千里跃进的大别山,到曾弥漫着抗日烽火的太行山,无不展示着河南红色文化的恢宏气魄。从焦裕禄精神到红旗渠精神,无不闪烁着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红色文化是弘扬民族时代精神的有效载体,既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利用红色文化资源,推动红色旅游发展,不仅能更好地发挥红色文化教育人民、引导社会的重要功能,而且有利于把红色资源转变为经济资源,促进河南经济发展。近年,红色旅游开始升温,成为旅游业新的热点和亮点,但就河南红色文化建设的成效而言,与拥有的红色资源和地位不匹配。电影《小花》取材于河南省的桐柏县,但桐柏的 知名度在全国却不高。河南红色旅游景区点多、线长、面广,但总体上规模偏小、实力偏弱。存在景点分散,不成规模,配套服务设施不完善,市场意识不强,产品结构比较单一,文化内涵挖掘不够等问题。慕名而来的游客看到的往往只是简陋的纪念馆,以及馆中陈列的实物和图片,这样单一的内容很难满足游客的需求。仅靠遗址、雕塑、纪念碑和为数有限的实物而形成的红色旅游景点难以长期吸引游客。在某种程度上,河南红色旅游还没有真正“红”起来。这与河南省红色文化相关产业投入不足,红色文化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不够高,红色旅游在全省文化旅游产业份额中所占比重不大,对红色文化挖掘不深等问题不无关系。
2、对名人文化重视不够。河南人杰地灵,老子、庄子、墨子、杜甫、张衡、张仲景等一大批历史名人都生长在河南; 杨靖宇、许世友等革命前辈是我们的骄傲;焦裕禄、任长霞、李文祥等当代名人的先进事迹感动中国。这些文化名人以其独特的贡献,成为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座座丰碑。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如何将河南文化资源优势变为“真金白银”的一个软肋就是:对名人文化重视不够,宣传文化名人的文章没有做够。在名人文化研究、开发利用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没有形成与河南名人文化资源相匹配的河南地域性文化软实力。全省各地利用历史名人而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的影响,远没有少林武术节、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等在海内外的影响大。邓州的范仲淹文 化节、商丘的木兰节等还有待于进一步创新发展,以提高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我们应进一步挖掘传播名人文化,一方面再现名人精神与风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当地旅游经济的发展,由文化资源大省迈向文化资源强省。
3、对遗址遗产保护不够。河南文化资源底蕴丰厚,地下地上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量均居全国前列。但近年,有许多文物古迹别说开发,就连最基本的有效保护都难以落实。2011年8月19日的《东方今报》报道: 明清时期修建的太康文庙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破败不堪,而在此摆起算卦摊的“神汉”成了该文物的管理者。因保护不力,文化遗产任由风吹雨打,祖宗留下的宝贵遗产,将荡然无存。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破坏文物资源的现象时有发生。中新网 2011年7月11日以《河南叶县楚长城遭劫难》为题目报道:叶县境内的楚长城因风力发电项目施工数处遭到破坏,遭受了一场劫难。且楚长城如何保护和修复目前专家正在论证,何时开始修复和发掘没有确定的时间。观念上的轻视、经费上的不足与制度上的不完善,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举步维艰。不少承载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物质遗产,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在人们的经意或不经意间消失了。遗产是文化的物质承载物,遗产之所以珍贵,是它们的不可再生性。另外,由于一些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不强,缺乏专职人员及必要 的文物保护经费,导致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量流失,甚至遭到破坏,一些靠口授传承的文化遗产正在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技艺濒临消亡。有些地方受利益驱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随意滥用,急功近利,过度开发,存在重开发、轻管理,重经济效益、轻保护意识的现象。如唐三彩、钧瓷等开发过滥,创新创意不足,造成艺术价值降低,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降低,使之无法创造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多措并举推进中原文化大繁荣
中原文化虽然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底蕴深厚,但要把文化产业做成支柱性产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此,我们需要采取措施,着力解决中原文化发展中的问题。
(一)加大文化资源开发利用力度,提升文化产业竞争力。河南数不清的名胜古迹,世代传颂的历史典故,斑斓多姿的民俗节会等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通过开发利用,可以为人们提供文化含量较高的产品和服务,暨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又可以将丰富的文化资源转化为经济资源,创造巨大的经济、社会价值。如龙文化,上下数千年,龙已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龙成了中国的象征、中华民族的象征、中国文化的象征。濮阳作为中华第一龙的故乡,要借助这一优势,大力发掘弘扬龙文化,使龙的子孙、龙的传人、龙的国度这些称谓,名扬天下。我们要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将中原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经济发展优势。重点围绕“根文化”、“武术文化”、“名人名家”等中原文化,进一步挖掘其市场价值,策划开发一批具有中原特色、河南韵味且市场前景看好的新产品,拉长产业链条,形成系列文化品牌。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文化产品,增强文化产业的科技含量,实施河南文化精品工程,提升河南的品牌形象。要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建立和完善重大项目联动推进机制,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带动战略,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要积极推动中原文化走出去战略,加快发展对外文化交流和贸易,提升中原文化综合竞争力,提高河南文化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扩大中原文化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辐射力,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取得新进展。
(二)继承与创新相结合,推进文化产业大发展。创新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只有继承,没有创新,民族文化就没有持久的生命力。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尽管中原文化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但仍有不少地方守着“聚宝盆”却端不上“金饭碗”,其关键在于盲目开发,科技含量不足等造成文化资源浪费、毁弃现象严重,缺乏创新精神、复制能力大、原创能力低等现象大大削弱了市场竞争力。要改变河南文化产业规模小、数量少、品牌少、精品少的现状,不能只复制历史和传统,必须在弘扬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聚各方智慧力量,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在创新中 求发展、求突破。要充分发挥中原文化独特的优势,在继承中原文化的基础上,以创新精神整合文化资源,将各地市蕴藏的文化资源优势和潜力挖掘出来,发挥中原文化资源的整体效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大发展。要综合运用新理念、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以高科技手段推动文化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注重对中原文化进行开发包装,使中原文化保持旺盛的生机与活力,推动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正确处理抢救、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关系,加强对遗址遗产的保护,提高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水平。保护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根基,在对文化资源保护、开发利用中,打造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拥有知名品牌和创新能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形成文化产业的发展合力,解决各自为政、资源浪费、效益低下的突出问题。这样才能使中原文化在创新中取得大的进展,使河南拥有更多的品牌、精品,提升中原文化在国内外的竞争力,提高河南的国际知名度,创造出中原文化新辉煌。
(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实现文化产业大繁荣。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没有足够的人才支撑,中原文化就缺少发展的动力。以中原文化为底蕴,由梅帅元等著名创意大师推出的《禅宗少林•音乐大典》、《大宋•东京梦华》大型实景演出,成为河南靓丽的名片。云台山实施精品战略,邀请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等著名高校 60 多位专家,编制了高起点的详细规划和深度开发规划,在峡谷山水间创造了河南旅游精 品,使云台山的品牌在短期内迅速叫响全国。上述打响河南名牌的新创意、新杰作,大多是我们邀请国内著名人士完成的。一流的创作团队,才能打造出一流的文化精品。他们既能透彻地把握中原文化的精华,又能熟练地掌握时代潮流。他们奉献的作品在体现民族精神的同时,还能赢得市场,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文化精品生产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目前河南文化人才相对匮乏,尤其缺少文化名家、大家和高素质的管理人才,缺乏文化领军人才,缺乏在国内外有影响的名家。这正是河南省丰富的文化资源没有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文化产业总量和规模偏小,创意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实施人才强省是提升河南文化产业竞争力的紧迫战略任务。我们要进一步完善人才选拔、聘用和激励机制,培养一批高层次的人才,造就一批敢于创新、善于创造的文化领军人物,促进中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第二篇: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做大做强文化企业 推动文化产业发展
编者按 10月20日,本报和中国传媒大学在北京共同主办“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专题座谈会,来自各地的文化企业负责人和有关专家学者结合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体会,就旅游与文化、出版与版权保护、电视电影产业发展、动漫品牌建设、剧院发展以及文化“走出去”等多个议题展开深入研讨,现将主要观点节选如下。
做大做强出版业要实现三个转变
安徽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总编辑林清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胜利闭幕,我们迎来了文化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新契机,现在关键是看文化企业怎么做。我们认为,当前出版业要想做大做强,经营方式和发展模式上要进行重大转变。第一,要从产品经营向资本经营转变;第二,要从本土化向国际化转变;第三,要从单一的纸介质向新媒体、数字化转变。
出版业仅靠自身的力量发展太慢,要想迅速做大做强,必须进行资本扩张。时代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时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而不是在安徽省注册,我们的战略意图就是要去区域化。国家有关部委和省委、省政府给我们的定位,也是打造一个大型跨国传媒公司。实际运作过程中,我们遇到了一些政策性障碍。文化单位都是条块管理,收购、兼并、重组非常困难,其他领域的资金想进入也面临诸多障碍,这些问题不解决,做大做强很难。
再说第二个转变。近两年我国版权贸易的逆差已经很小了,但国际影响力还远远不够。中国文化企业要走出去,思路应由版权贸易向版权产业运营转变,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话语权。这方面也有不少问题需要研究破解之道。比如,动漫、电影、玩具等产业链之间是互相割裂的,在这种情况下,很难出现像《哈利波特》那样一本书带动一个大产业的奇迹。这是我们难以推出有国际影响力产品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说数字化问题。现在中国数字出版业的年产值达到1000多亿元,但传统出版业距离数字化还很远。时代出版传媒上市以后,已把数字化作为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一是做了跨媒体、跨终端的平台,上线以后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合作;二是正在开发少儿3G互动阅读;三是开发无纸化教材,全面进军数字化。
有政策更要有细则
西京集团董事长、英国普罗派乐电视台董事长叶茂西
我的企业是一家民营企业,2009年全资收购了一家英国电视台,覆盖欧洲45个国家。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我最为深切的体会,就是政策是文化企业发展的命脉。我们之所以感到六中全会的召开对文化企业来说是一件大喜
事,正是因为全会对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
作为文化企业,我们感到只有政策还不够,还要有能够落到企业发展实处的具体细则。比如,支持文化企业走出去的大政方针定了,创造更好条件的优惠措施还有待配套。
文化产业的发展绝不能止步于国内,海外市场也应该受到更多的关注和重视,并且积极鼓励民营企业走出去。或者说鼓励政策有了,如果没有很好的细则,民营企业想走出去也缺乏渠道。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深层意义是弘扬和传播中华文化,让中国的声音在世界上更响亮。这方面尤其需要国家的政策支持,推动更多的文化企业迈上走出去的道路。我们衷心希望,在六中全会精神指引下,中国文化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会更快、更稳。
创新发展模式打造文化品牌
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副院长李大海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我们对此深有体会。济南市儿童艺术剧院是山东省惟一专门为少年儿童服务的院团。院团成立至今,排演的儿童剧《宝贝儿》、《我和我的影子》等剧目共获得“全国戏剧文化奖”等20多个国家级和70多个省级奖项,每年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400余场,收入100余万元。
中国有3.7亿少年儿童,专门为儿童演出的团体只有20来家,儿童剧的潜在市场非常大。2005年以来,我们组建了两支演出队伍,一支坚守济南市场,另一支继续拓展京、沪、苏、浙等演出剧场。为了做大做强儿童剧市场,我们于2009年举办了首届亲子剧节。今年首届中国儿童戏剧节·济南第三届亲子剧节又成功举办,11家国内外优秀院团带来了12台经典剧目、25场精彩演出,近万名泉城孩子欣赏了优秀剧目。同时,我们力推会员制,“宝贝剧场”的会员数量已增至3万余名。
为了打造儿童剧品牌,我们一方面在剧目生产、演出质量和演员培养方面下大力气,充分调动每一位创作人员的想象力和创造性。我们还和济南世博演艺经纪有限公司联手,在降低艺术生产成本、儿童剧市场化运作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伐。这种深入合作的创新之举使济南儿艺儿童剧品牌的影响力日渐提升。
注重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四个着眼点
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院长范周在我国文化发展和国家战略的关系上,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我认为,文化强国不仅仅体现在文化的某一个具体领域,更是一整套完善的体系。文化产业的人才培养是其中的关键所在,需要形成以多元投入、立体培养、终身教育和个性定制为4个着眼点的文化产业人才培养
体系。
——多元投入。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参与和关注,需要多渠道、多元化的投入,从而为提升文化产业人才质量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
——立体培养。目前,我国文化产业领域急需大量文化管理工作者、文化市场营销工作者、文化创意的设计者和制作者等。因而,对文化人才的培养要坚持多管齐下、多元发展。除国民学历教育之外,还应积极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从不同层面培养文化人才,满足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
——终身教育。文化人才的培养教育应当是一个循环往复、不断提升的过程,而不是一次性教育。文化产业的发展、新兴业态的出现,文化与经济、与科技的融合,对文化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提出了很多新问题。不能满足于业内既有取得学历教育资格的人才,应当尽早开展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同时,中国的职业技术教育需要担负起中低端的文化人才培养责任。
——个性定制。针对文化产业不同层次的人才需求,应创设个性化的培养模式。要仔细研究培养方式和课程设计,重新审视现有教材是否符合人才培养的需要,还要让我们的教育与国际接轨。全会提出把文化改革发展成效纳入考核评价体系,就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而言,也是一个突出亮点。抢占文化创新先机
曲阜文化旅游发展投资集团总经理孔祥金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要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我们文化企业从中受到巨大鼓舞。实现这一目标,必须通过文化创新的方式。创新不仅是一个民族不断发展的永恒动力,也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的诞生地,我们体会到,对中华文化和儒家文化不仅要继承和弘扬,更要创新和发展。
在当今世界,孔子是中华文化的代名词和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曲阜积极抢占文化创新先机,建设精神家园。我们在切实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提出了大力发展旅游产业的思路。一批中国特色的文化品牌和文化产业业态通过整合和包装,不仅在规模效益上形成了拉动力,而且具备了曲阜的区域特色和文化特色。孔子文化旅游业、孔子文化商品和文化复制品、孔府美食等产业形态日益成型,带有浓郁孔子文化特点的文化商品的开发销售已经占整个旅游产业的35%以上。与此同时,曲阜国家级文化示范园区创新产业业态,把开发高科技含量的文化产品作为今后园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孔子文化影视与动漫、世界孔子学院、孔子文化商品、会展等,也都成为下一步发展重点,六中全会召开前后,曲阜签订的各类文化产业项目金额达200亿元。
坚持开放与融合中国传媒大学博士生导师齐勇锋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非常振奋人心。我们是文化资源大国,也是文化产业大国,要转变为文化强国,应采取多方面的措施,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要顺应文化产业社会化发展要求,进一步降低门槛,促使社会资本在更大规模、更大范围内进入文化产业,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社会广泛参与的产业,进一步释放艺术工作者的创新活力。
其次,要顺应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配制资源的作用,构建统一开放的文化市场体系,促进社会资源和文化要素优化组合。要通过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形成一批综合性国际化的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同时,还要大力发展中小文化企业,为文化强国奠定市场基础。
第三,应该顺应文化产业资本化、证券化发展的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与金融的无缝对接、融合发展,并针对文化产业的特点创新金融产品。同时,应该顺应文化产业的国际化发展要求,更多地利用国际经验、国际人才、国际市场等,即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来加快发展文化产业。
另外,应该顺应文化产业法制化发展的要求,加快文化立法。
坚定文化强企信念
中国侨联副主席、银帝集团董事局主席朱奕龙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绘制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其战略部署和政治意义深远非凡。未来,文化体制改革有望加快,文化产业有望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好的发展机遇。
当今世界,经济文化融合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新趋势,产生的竞争力将成为一个国家最根本、最持久、最难替代的优势。文化产业现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仅占GDP的2.75%;每年文化消费应在4万亿元左右,但实际消费仅1万亿元,我国全部海外商业演出的年收入也不足1亿美元。这些差距告诉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不断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
六中全会的召开,使我们这些把文化发展作为战略目标的文化企业吃了定心丸。现在,广大归侨侨眷、海外侨胞堪称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行者和生力军,不仅创办了众多文化企业,而且以引侨引资在文化产业投融资等领域发挥了独特作用。今年,银帝集团提出把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实施重大文化产业项目作为培育未来发展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学习贯彻六中全会精神,我们进一步坚定了文化强企的信念,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愿为发展文化产业、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尽己之力。
牢固树立精品意识
浙江中南卡通副总经理、总编辑沈顺荣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要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我们备受鼓舞。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多年来,我们公司在走出去方面付出了很大努力,目前产品已出口到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认为,中国的文化企业要“走出去”,必须注意以下两个问题。
第一,切忌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我国去年的动画片产量已经超过22万分钟。据我所知,不少企业钱投进去了,导演、编剧都努力做了,但产品却大多压在仓库里,并没有市场。动画片是孩子的一份精神食粮,如今也为成人们喜闻乐见,发展动漫必须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遵循艺术规律也要遵循市场规律,它容不得弄虚作假,来不得半点浮夸。否则,迟早要受到市场的惩罚。
第二,文化产业尤其是动漫产业,投入较大,它需要高质量的产品和有影响力的品牌。一次,国际上做动漫的同仁问我,中国企业做一部52集20分钟的动画片花多少钱、用多长时间?我说一般用时1年左右、投资1000万元左右。对方说,这样做出来的动画片根本不会有市场影响力。所以,文化产品的生产需要牢固树立精品意识,粗制滥造、没有市场影响力的东西,是不可能形成文化品牌的。
努力扩大文化消费
北京国门和众创意文化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文军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创新文化管理体制,完善政策保障机制,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版权制度有利于文化的创造与保护,有利于作品的传播与使用,对于打造精品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版权资产是文化产品与服务的价值载体,是文化资源资产化、文化产业化的关键要素。但是,目前我国文化资产评估体系尚不健全,文化生产要素流通市场的完善程度需要提高,版权法律体系亟待完善、版权执法能力需要提高。《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已明确,到2020年将中国建设成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较高的国家。这期间,需要我们完成的工作还有很多。
一是完善版权制度,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持续不断地强化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版权保护力度,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平衡产业与产业之间的利益;二是完善文化产品价值链的评估体系与激励机制,解析版权价值评估、构建版权价值开发协作体;三是搞活文化产权与版权市场,扩大文化消费;四是鼓励文化企业走出去,扩大中华文化影响力,推动国际知识产权保护的交流与合作。
第三篇: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激活“软实力” 增强生命力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四:改革篇
刚刚结束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证明了一个事实:已完全被激活的柳州文化“软实力”,赋予了柳州城市强大生命力的无限美好。
我们在品尝着多滋多味文化大餐的时候,一种“丰收”的喜悦洋溢心头——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空前繁荣。
正如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柳州已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柳州城市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一个工业具有响亮知名度、文化具有勃勃生机的新柳州正崛起于八桂大地。”
艺术院团创出新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创出一条由自发向自觉、由局部调整向整体推进拓展的新路。由此,我市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艺术创作青春焕发。
——艺术院团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我市专业艺术剧团改革成为全区先行者。按照体制创新、机制灵活、资源优化的原则,将原有的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剧团、粤剧团四个国有文艺院团与柳州文化艺术中心整合,组建成立全区首家集创作生产、演出、剧场管理、电影放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剧院。2009年10月,我市通过《整合柳州市直属专业剧团、柳州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改革方案》。
2010年8月,新组建的柳州市艺术剧院隆重挂牌,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评价说:“柳州市艺术剧院的挂牌,是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关精神的突破性成果,是柳州人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实质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柳州再次为广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探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道路,积极推进整合文化行政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并取得初步进展。我市通过撰写《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相关政策》等5份改革方案、文件材料,推进执法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岗位竞聘制,形成了制度改革和内部机构与资源配置调整优化的方案,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改革整合后的柳州国有艺术院团,大大解放了艺术生产力,艺术创作新作迭出,重大赛事频频获奖,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极大地改变着我市文化领域的面貌,调动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活了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城市发展生命力。我市艺术院团改革实践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遵循世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才能激发艺术院团内在的发展活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创作、产品和演出水平。
文化产业扬帆起航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我市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抓手,驱动文化产业扬帆起航。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近两年,我市积极发挥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功能,全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品牌,策划水上大舞台、柳州文庙等项目以文兴城、以文扶柳的产业方案。
——配套服务不断升级,票房收入大幅增长。在推进基层经营单位设备升级改造中,完善市文化艺术中心消防系统、配备货运升降平台系统,建成广西首家双机3D影厅,其全年票房总收入达645万元,同比增长6.25%;柳北剧场相继建成3D影院,全年票房总收入250万,同比增长27,55%,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大力推进各县民族文化旅游点发展。通过深入到三江、融水、融安等地的乡镇、村屯,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细策划三江程阳八寨侗族文化、融安鹭鸶洲龙舟文化、融水长赖苗族风情园文化旅游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的文化产业阵地。其中,融水县组织以民族特色“芦笙踩堂”为主要演出形式的演出队伍8支以上,以赴广东、浙江、东北等地演出、在旅游景点驻点演出和参加庆典演出等方式,每年为家乡带来近400余万元的收入,成为融水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走出去、请进来”,文化招商引资取得喜人业绩,2010年我市共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46亿元,完成任务的129.2%。
事实上,我市除了传统文代产业厚积薄发,涵盖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也十分抢眼。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的领域将不断延伸拓展,新的文化产业格局将并发出更加强劲的城市生命力,书写柳州更加美好的篇章。
日报记者谭彦斌
精品闪耀尽展龙城魅力
——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三:成果篇
柳州这片深厚的沃土,总蕴涵着一种爆发力。埋头耕耘的龙城儿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
《八桂大歌》 囊括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等多项殊荣 ;《铜鼓敲出壮乡情》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 ;《红瑶梦》 获得“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最高奖—— —“优秀剧目奖”;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柳江之夏”2010年7月获得国 家文化部群星奖;……一部部高规格、高品位的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一个个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百花齐放。一个精品闪耀、文脉充盈的文化强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文化惠民
群众文化品牌百花齐放,公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精彩回放】今年7月到9月,在人民广场、刘三姐大舞台、雀山公园、江滨文化广场、鱼峰公园广场,以及各城区有关社区、企业、工地的广场等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歌舞、小品、曲艺等为主要形式的文艺演出次第推出,以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宣传、禁毒宣传、文化娱乐等为主要题材的数字影片多次放映,“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红色文惠讲坛也在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这是我市第十二届“柳江之夏”群众文艺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动,每年一届,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十余年不断。并由此催生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
【集中展示】“柳江之夏”、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龙城金秋”、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群 众活动深受欢迎,城中区“欢乐城中”、柳南区“欢乐柳江南”、柳北区“北雀欢歌”广场文化活动、鱼峰区“鱼峰之声”、柳城县“柳城太平壮欢”“百村百戏”、融水县“情系苗山”农村文艺会演、融安县“激情融江艺术节”、三江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各县(区)文化品牌活动等精彩上演。
【记者感言】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龙城百姓的生活,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百姓喜在其中,乐在其中,也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文化产品创作繁花竞妍,“柳州智造”提升文化实力。
【精彩回放】“世世代代哟,都在这大山里住哟 ;祖祖辈辈哟,没离开家乡的土。天上的云朵哟,请你带上我飞出大山,告别贫困去寻找幸福。”红瑶女孩山翠站在白云缭绕的大山顶上远眺,气势磅礴的合唱响起。
2010年1月,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在柳州开幕后,我市彩调剧团首演《红瑶梦》。
这是我市整合几个专业剧团的力量,以柳州自己的编剧、导演、舞美组成创作团队,把我市红瑶女童的故事和民族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创排的一台具有浓郁的柳州气息的现代彩调歌舞剧。在歌舞和音乐方面以传统彩调剧种为基础,加入了大量的现代音乐时尚元素。
【集中展示】“十一五”期间,我市依靠本土创作力量先后创排了广西民族歌舞荟萃《刘三姐故乡的歌》《红瑶梦》 等精品大剧,是继《商海搭错船》《白莲》《八桂大歌》《柳宗元》 等精品剧目之后的两部力作。另外,大型新编桂剧《柳宗元》、小戏《撬妹门》、小品《窗外》《摆呀摆》、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 以及融水县创排的苗族民俗风情歌舞展演《风从苗山来》等优秀文艺作品,不仅在全区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风从苗山来》晋京演出也迎来一片喝彩。
同时组织创演了多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演出及晚会,包括2006-2010年柳州春节联欢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首演晚会等 ;创作书画艺术作品400多幅,篆刻50多方,举办大型画展5次 ;编辑出版发行了学术类、文史类等一批图书,如《柳州白莲洞》《柳州彩调剧目选》《博物馆文物精品》《柳州胡志明旧居画册》《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记者感言】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尽展龙城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富有时代精神、突显柳州元素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了文化名城的宝库,也为我市由广西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型储存了不尽的财富。以文为媒
文艺精品集群发力,全力打造柳州城市名片。
【精彩回放】“岁月如歌,八桂如画。八桂大地哟,龙飞凤舞,天上人间。”几十名演员站在巨型旋转舞台上放声高歌,雄浑高亢的歌声悦耳动听。今年3月1日晚,将广西民歌、舞蹈、民族器乐、民族
服饰完美融合,以独特的音画形式描绘八桂大地壮、苗、瑶、侗、京等民族五彩斑斓生活的《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徐徐拉开大幕。
【集中展示】2003年4月,《八桂大歌》作为“十五”规划中广西文化艺术精品的重点剧目代表作首演成功。2004年,该剧目获得了本全国惟一连夺2003—2004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国家“文华大奖”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的三冠王。
2011年3月1日至2日,《八桂大歌》又唱响国家大剧院。这是广西获得过国家级奖项的剧目首次登顶国家最高艺术殿堂。随后,《八桂大歌》 一路歌声嘹亮,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成为柳州的一张闪亮名片。至今演出426场,晋京展演5次,先后参加了“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开幕式、“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的开幕式等重大演出。2007年,“柳工之夜”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依托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理事会、中国西部演出联盟的平台,引入创新合作模式,在南宁、南昌、南京、杭州等地巡演38场,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双丰收。
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代表柳州、代表广西参与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在人民大会堂演出16场,一展柳州人的聪慧与魅力,得了组委会领导和主创班子的赞扬,编导和演员代表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记者感言】柳州文化领域从来不乏精品,从《八桂大歌》《白莲》《柳宗元》等,再到去年代表广西参演《复兴之路》,柳州文艺工作者的身影不断活跃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不同级别的舞台上,也将柳州独特风采与魅力展现给世界。
日报记者 段红梅(图表素材 叶子摄)文化精品工程结出硕果累累
●《八桂大歌》 囊括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 ”“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 ”等多项殊荣 ;●“柳江之夏 ”群众文化系列活动2010年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 ;●《铜鼓敲出壮乡情》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 ;●《红瑶梦》获得“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 ”最高奖“优秀剧目奖 ”。
文化活动品牌遍及城市乡村
●“柳江之夏 ”、社区文化体育节、“龙城金秋 ”、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活动深受欢迎 ;●城区有城中区“欢乐城中 ”、柳南区“欢乐柳江南 ”、柳北区“北雀欢歌 ”、鱼峰区“鱼峰之声 ”;●各县有柳城县“太平壮欢 ”“百村百戏 ”、融水县“情系苗山 ”、融安县“激情融江艺术节 ”、三江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 ”。
文化服务体系惠泽城乡
——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软件篇
走进新建的市博物馆可以参观到6万多件馆藏文物,步入重建的柳州文庙能感受到孔子文化的厚重,徜徉碧波荡漾的柳江岸边,愉悦于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唱响……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修葺一新的柳侯祠,临江展开的军博园等等,现已成为柳州这座文化名城最为璀璨夺目的城市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这里总是精彩纷呈,艺味飘香,群众乐于其中,文趣盎然。
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文化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文化服务从简单到多元
“十一五 ”期,我市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从而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群文活动的繁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益性、均等性、便捷性日趋完善,使之成为柳州城乡和谐、社会安定的一大支撑点。我市的群文活动,已从“唱唱跳跳 ”的一般性文化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从满足人民群众由简单的读书、看报到文化欣赏、文化创作的多元文化权益。
按照我市建设“文化柳州 ”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近几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知识工 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社区图书馆、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和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 ”建设,做好城区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我市还加强对已 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市图书馆连续四届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 ”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并率先安装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的部分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成为广西第一个上网提供服务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和广西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
我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促进社会公平、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要让群众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且还要让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提高生活品位。
这几年,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 ”、“柳江之夏 ”、“龙城金秋 ”、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2011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等系列活动异常活跃,而这些活动已成为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性文化。
其中,每年一届的“柳江之夏”活动在五年间举办演出及各类活动100多场,参与人员及观众达到60余万人,促进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至2010年底,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已由原来的876支发展到1026支,人数近万人,评为自治区优秀村屯文艺队18支,市级优秀村屯文艺队83支,小康文化示范户109家,41户被授予自治区级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荣誉称号,成为基层文化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我市城区每年组织40场以上、各县组织60场以上广场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这些活动充分证明了我市服务和繁荣群众文化所取得的成效。
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工作全面到位,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 —开展广泛的文化下乡活动,以“基层服务号”、“2131”放映活动、文化科技“三下乡”等主题活动为重点,送书刊、送电影、送农科信息、送文艺表演到各县区、社区和乡镇、村屯。期间,全市每年组织文化下基层不少于12次,送书下基层320次,共104833册,放 映电 影30005场,送戏下乡200余
场。
—— — 充分发挥“和谐文化服务行”带动作用,基层文化空前活跃。我市以刘三姐大舞台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周周演”活动,吸引了各城区250多支文艺队共1500人积极踊跃参演,共演出29场,为8万余市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各县利用广场等活动场地,将“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等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共416支文艺队参加,演出3000余场,观众达200万人次。
—— —积极培训农村、社区基层文化骨干,文化队伍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我市平均每年投入约30万元,结合“文化致富”工程,针对县(区)开办各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会)50余次,培训人数3000余人。
—— — 抓住机遇,鼓励和指导县(区)争创先进。我市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下县(区)进行指导,推选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和项目建设参加自治区文化厅开展的评先、试点工作。各县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2009年鹿寨县成功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实现我市全国文化先进县零的突破。
值得称道的是,五年间,我市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文化市场依法行政工作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法行政投诉事件。日报记者 谭彦斌(图表素材 叶子 摄)
公共文化阳光洒遍龙城
——“十一五”以来文化柳州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硬件篇
10月1日晚的“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异彩纷呈,由央视台柱朱军和朱迅主持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开幕式晚会盛大上演。这场演出,也是“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自去年7月启用后承担的第270场表演任务。这个江中景观大舞台,目前已接待中外观众130万人次,成为百里柳江上一颗名副其实的明珠。
其实它还只是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冰山一角”。今日龙城大地,各类舞台上歌舞翩跹,博物馆里人流如织,社区图书室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近年来,我市各级文化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陆续投入使用一大批高标准的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的阳光洒遍龙城大地。
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城乡——滋润百姓生活
【百姓感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苗语电影,看书就去农家书屋,有空就去文化广场打打球,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岑碑屯苗寨的陈阿伯高兴地说。(楷体)
【全景图】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柳州”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县市、社区和乡镇村文化设施体系。突出抓好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广播电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数字见证】“十一五”期间,新建成达标乡镇文化站(含共享工程乡镇基层分中心)7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城区图书馆4个、10个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697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44个社区文化点,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至2010年底,全市252个社区已建成8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柳北区建园社区、柳南区利民社区、五菱社区和宏都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鱼峰区江滨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同时,加强对已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
【画外音】2009年,电视剧《刘三姐》的音乐主创们来柳采风时,听到“山歌王”们幽默生动的演唱,感叹柳州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这足以说明我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产生的威力。
地标性文化设施多涌现——编织文化地图
【百姓感受】家住城中区斜阳路景霞丽园的李艳丽喜欢到柳江边散步:“如今柳江上多了一颗„明珠‟,加上文庙、军事博物园、工业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文化设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楷体)
关键词:水上大舞台
柳州文庙
军事博物园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黑体)
★水上大舞台(黑体)。“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在“百里柳江”中格外引人入胜。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了110天,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浮动舞台。市委书记陈刚称赞其是柳州城市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可立足长远、持续发展的“文化工程”,可作为我市的“文化航母”凌波远航,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柳州文化独具禀赋的品位与精妙。
★柳州文庙(黑体)。文庙建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整个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等组成,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一起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奠基,2010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9月28日交付使用,2010年国庆前后多达100万游客朝拜先哲孔子。如今的文庙,已经成为龙城耀眼的文化地标。
★军事博物园(黑体)。猎潜艇、坦克、加农炮、军用飞机……5月31日才开馆迎客的军事博物园各类大型军事装备一应俱全。这是一个集纳有海、陆、空等兵种的武器装备和军用设备的博物园,是广西唯一具有军事题材的博物园,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黑体)。正在建设的“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将大剧院“变身”为柳江东岸上两条充满生机的“飞鱼”,将以刘三姐演艺大剧院为龙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歌舞娱乐场所、文化酒廊等,打造成为集大剧院、音乐厅、影视厅、KTV包厢、小型视听综合厅、录音棚及休闲健身会所、酒吧餐饮等时尚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柳州风情“百老汇”,成为广西首屈一指的高端大型文化娱乐场所。
此外,“柳州工业博物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也都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画外音】“十大文化建设工程”的推进,让一批批体现柳州城市文化底蕴和展示柳州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组成了一张“文化地图”,润泽着龙城人民的精神世界。这张“地图”渗透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寄寓着这座文化之城的无限未来。
日报记者
段红梅
文化柳州满天彩霞
——“十一五”以来我市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文化惠民的精彩表达
柳州,百里柳江之上,文化之水汇成滔滔之势,在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里,掀起欢乐高潮,波涌国内,声震海外。
按照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好文化发展升级战役”,加快柳州由广西文化大市向广西文化强市转型的宏大思路,以近乎完胜的姿态,赢取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柳州文化建设的漂亮一役。
山滋水润,“文心”独具 ;寻流溯源,创新引领。
高屋建瓴、卓尔不群的文化柳州建设,之所以能在广西品高一格,离不开长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市文化建设的不凡举措。
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的市委书记陈刚多次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是城市之魂。柳州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成就,离不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智能推动,文化既是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发展核心动力,也是柳州“五美五好”的城市价值体现。
龙头文化点石淬炼成金
“十 一五 ”期间,我市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多。在“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文化设施和场馆、文博事业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创作等诸多方面的投入达11亿多元。
新辉耀眼的柳州文庙,惠民为本的“柳江明珠 ”,广西唯一、西南规模最大的军博园,即将在央视“开屏 ”的国内第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已在央视热播的国内首部动画教育电视连续剧《心灵之窗》……近两年,“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形成了柳州文化建设的龙头效应。它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处于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加速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景象;增强了柳州的文化创新力和传播力;极大满足了柳州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柳州对外交流的城市影响力。
这些民生为本,大处着眼的文化工程建设,大手笔,大思路,大视野,大架构,成为远者来、近者悦的国内文化盛事。
紧接着,完成一个,增补一个。新增的“博物馆群”建设、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30集大型儒学文化动画片《论语》、新排大型舞台剧、30集工业题材电视剧、千个阅报栏等6个项目,已经扩容为我市的文化新军。
历史名城文脉历久弥新
珍惜历史,才懂得珍视现在。
柳州是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可深挖潜的“文化金矿”。在我市得到科学的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利用。2006年6月,国务院将胡志明旧居、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柳侯祠碑刻、昆仑关战役旧址等5处9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柳州市区内“国保”零的突破。至此,我市共有8处11个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杨廷理及其家族墓群、柳州市摩崖石刻、机场及防御工事群旧址、明代东门城楼及城墙遗址等4处不可移动文物,也已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的审核程序中。
“城绩”斐然的考古发掘,让我市一大批文物“涅槃”“新生”。2008年至今,我市共复查文物点627处,新发现文物点650处。特别是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领衔实施的柳江流域文物调查成果显著,其中都乐-帽合史前文化遗址群,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发现。
“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柳州亦走在广西前列。获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3人,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16人。“非遗”普查从2006年迄今,共采录到6县4城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信息约6000条,涉及民间文学、民俗、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10个种类。并编撰印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柳州市卷》。
惠民为民城乡群文活跃
惠民为本,贴近民生。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服务下移,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将群文活动从“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文艺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丰富了柳州老百姓的多元文化生活。
全市共86个乡镇,已建成面积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77个,占全市86个乡镇的90%,在建乡镇文化站9个。939个行政村,至2010年底,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村级文化室627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934个,农家书屋1147个。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0.99% ;电视覆盖率达95.58%。
同时,还为基层文化骨干提供免费培训,大力组织和推动群文活动的开展。
2010年8月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的“柳江之夏”群文系列活动,与“龙城金秋”“全市农村文艺会演”“刘三姐大舞台”活动并列,成为柳州的四大群文品牌,创造着城乡同乐的文化之美。
通过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基层服务号、农村文艺会演、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载体,我市大力抓好文化阵地建设。
广泛组织开展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已在我市社区、村屯培育各类艺术团、山歌队、彩调队、芦笙队、腰鼓队、器乐队、龙狮队1206支,19000多名业余演员,活跃于我市六县四城区的文化热土,年演出量达上万场次。
体制激活产业初现成效
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引擎。不断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为柳州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也催生了柳州文化发展的新纪元,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广播电视改革深入推进,广电系统实现“局台分开”,成立了“柳州广播电视台”。专业艺术剧团改革为全区先行,将原有市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剧团、粤剧团和柳州文化艺术中心的文化资源整合,组建柳州市艺术剧院。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挂牌成立,将原来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执法队伍三合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初步进展。
2010年,新闻出版服务业年生产总值近5.2亿元。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业的年营业总额达2亿多元。旅游文化服务业年均增长17%,年收入达68.2亿元之多。
外拓内引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走出去,与文化引进来相辅相成。
2010年晋京展演的苗族歌舞《风从苗山来》,2011年3月晋京在国家大剧院展演的《八桂大歌》,2010年赴京展出的“画家眼中的大苗山”“美丽柳州—— —民族风情台湾花莲凤林书画作品展”等,皆为我市精品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文化引进来也看点良多,“优秀剧目月月演”让龙城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品剧目。今年初至今,已引进16个国内外优秀剧目入柳商演。
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更是我市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有机结合成功典范。非洲的手鼓、热情的桑巴曲、苏格兰的风笛,在柳州激情震响。52个国家外籍演员,为柳州人民献演令人醉美的异域风情。还有应邀来自国内的56个民族的“原汁原味”代表,以别具一格的民族方阵展示出绚烂无比的多元文化色彩。央视著名主持,大腕级演艺明星,国内各级媒体,荟萃一城,盛聚柳州,在共享柳州文化精彩、精妙的同时,也通过各种媒介,为柳州文化的不同凡响喝彩,向八方传播——柳州“文”名,声闻遐迩。
文艺创作处处繁花胜景
襟怀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环境,耕耘出我市文艺作品创作的丰收场景。涌现出大量为历史剪影、为时代作传、为人民立言的力作。“十一五”期间,共出版、发表、小说作品50余部(篇),散文作品100余篇,诗歌集7部1000余首,大型报告文学作品5篇 ;涌现出《柯天国市井小说》《中国侗族在三江》 等优秀出版物。影视作品创作也是繁花胜景,“十一五”期间,创作和产生了电视剧《青春正步走》、大型系列古装电视剧《刘三姐》《三揭皇榜》,动漫电视剧《心灵之窗》等一批影视作品 ;电视纪录片《作家肖甘牛》于2009年10月荣获中国第六届电视纪录片党建类银奖 ;宣传电影《田歌》在全球公映,摘取2010年希腊奥林比亚青少年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评委会大奖”。
《刘三姐故乡的歌》、侗族风情歌舞剧《珠郎与娘梅》、苗族民俗风情歌舞展演《风从苗山来》、彩调歌舞剧《红瑶梦》等新近舞台作品,也是好戏连台 ;《窗外》《铜鼓敲出壮乡情》等精彩纷呈的小戏、小品、舞蹈、曲艺等近百个舞台作品同样缤纷其中。日报记者叶子报道
第四篇: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
——人民日报记者在广东与专家学者的交流探讨
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
2013-4-28 6:00:38来源:《 人民日报 》(2013年04月28日 05 版)对话人:
人民日报记者 彭国华 杨学博 李林宝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副校长 蒋述卓
广东省社科院产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向晓梅
广州大学现代产业学院院长张仁寿
成功之路
规划政策引领,集聚发展筑基,科技创新带动,体制改革保障
记者:近年来,广东文化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已成为重要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请各位专家谈一下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和亮点。
张仁寿:广东发展文化产业的成功做法,从大的方面讲有4点:一是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先后制定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决定》、《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广东省文化产业振兴规划(2011—2015年)》等;二是着力打造文化会展、交易和投融资三大平台,完善文化产业服务体系;三是积极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和基地,推动文化产业集聚发展;四是落实和完善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配套政策,强化政策保障。
蒋述卓:近年来,广东大力推进政事分开、政企分开和管办分离,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体制机制保障。例如,广东省新闻出版局将所属的出版社、企
业和杂志社全部划转省出版集团公司主管主办,并下放部分行政许可权;全省广电系统实现机构分设、管办分离。2009年,广东在全国率先成立省国有经营性文化资产监督管理办公室,广州、深圳、惠州、肇庆、陆丰等市县成立专门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机构,其余一些市县也在积极筹备成立相关机构。
向晓梅: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四大特征。一是创新性。广东不断拓展文化产业新领域,发展文化产业新业态,数字出版、网络游戏、动漫制作等发展势头强劲,文化创意产业异军突起。二是融合性。新兴文化产业同传统文化产业融为一体,在推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三是集聚性。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完善会展交易平台,文化产业集群化特征明显。四是引领性。努力发挥文化产业对文化消费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升级之困
长远规划不够,集约程度不高,布局不尽合理,市场发育不全
记者: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宝贵经验。但与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发展水平相比,还存在不小差距。对此,应增强忧患意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实现转型升级。
蒋述卓:是的。随着形势的变化与文化产业的深入发展,广东文化产业发展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也逐步显现出来。一是文化产业发展规划与现实结合不够紧密。由于缺乏长远规划,一些文化产业园区一直不能固定下来,持续发展受到限制。二是文化企业税负较重。一些职能部门认为文化产业是非常赚钱的行业,对文化企业的税收过高。三是对文化创意人才的重视和支持力度不够。这方面的问题广东注意到了,并且已经做了一些工作,比如给好剧本支持40万元,但这还远远不够。
向晓梅:当前广东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三个“不完全适应”:一是文化产业整体实力还不够强,文化产品种类、内容和生产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完全适应;二是文化企业运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新媒体技术还不够,与快速发展的现代传播手段不完全适应;三是文化产业经营单
位规模偏小,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大型骨干企业和知名文化品牌不多,缺乏“走出去”的雄厚实力,与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不完全适应。
张仁寿:从经济学角度研究广东文化产业,可以发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还存在不足。一是家底不清。广东文化企业名录库调查虽已完成,但调查方式还比较落后。二是缺乏绩效评估。广东从2009年开始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每年投入2亿元,现在已将近10亿元,但专项资金对文化产业的促进作用到底有多大,现在还没有科学评估。三是文化产业结构布局不很合理。应充分调研、核查,构建合理布局,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四是文化产业市场发育不完善。尽管成立了南方文化产权交易所和深圳文化产权交易所,但相对缺乏好的文化内容和文化产品作支撑。
应对之策
加强理论研究,完善法规政策,深化区域合作,培养高端人才
记者:各位专家刚才提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不仅广东存在,而且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针对这些问题和不足,大家有哪些好的对策和建议?
蒋述卓:我认为应从三个方面加大法规政策支持力度。一是文化产业规划与现实之间应更紧密结合。例如,应制定长期性的产业园区发展规划,使入驻企业能安心发展、做大做强,从而使园区提高层次,形成规模效应。二是对文化企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尤其在文化企业起步阶段,应通过不征税或少征税来扶持其发展。三是加大对文化创意人才的支持力度。重视文化创意人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作用,加大对音乐人才、动漫制作人才等文化创意人才的资助力度。
向晓梅:做大做强文化产业,应在推动创新、扶持新生业态方面加大力度,通过技术创新和传播手段创新,带动传统文化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战略性新兴文化产业,延伸文化产业链,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对广东来说,可以利用区位优势,加强粤港澳台文化创意产业合作,推进广东与香港的合作和错位发展,联手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广深港创意产业带”,推动广深佛创意产品制造业升级换代;建立促进文化人才流动及合作的体制机制,大力培养、引进文化产业领军人物和专业人才。
张仁寿:两位的建议都很好。除了这些,我认为还应该加强对文化产业的理论研究。首先,加强文化产业发展程度研究。应通过加强研究,了解全国及本地区文化产品生产、制造、消费等各个环节的发展状况。其次,加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研究。一些地方对文化产业进行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这不利于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应组织专家学者加强对文化管理体制的研究,进一步理顺关系、提高效率。再次,加强文化产业政策法规研究。现在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处于缺失状态,应进一步加强研究,尽快出台保障和促进文化产业科学发展的法律法规。最后,加强文化产品传播方式研究。目前,我国演出业、影视业、出版业等大都停留在传统传播方式基础上,技术创新不够,与发达国家相比有较大差距。为此,应进一步培养国际视野,加大研究力度,吸收借鉴国际先进技术和经验,进一步创新我国文化产品传播方式。
第五篇: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及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
精
文化产业发展调研及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
阿右旗文化产业发展现状调研
及推进文化繁荣发展的建议
一、阿右旗文化产业现状与发展形势
阿右旗文化产业因受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制约,整体发展相对滞后,还没有形成上规模、上档次的产业链。但近几年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事业蓬勃发展,为文化产业的繁荣和传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在经济建设中发挥了推动作用,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正在起步和壮大。
1、文化旅游业:阿右旗旅游业自2000年起步以来,历经10余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初见成效。2006年我旗启动了旅游活旗战略,为全旗旅游业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策支持,打造了良好的发展平台,实
精
精
现了跨跃式发展。旅游经济规模不断壮大,特别是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率逐年提高。十一五期间全旗累计接待游客53万人次,年均递增48%;旅游创收3.2亿元,年均递增65%。2012年,全旗接待各类游客30.8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0%和44%。地方财政对旅游业的投入力度逐年加大,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2007年以来,地方财政累计投入7500万元。十一五期间,通过鼓励和调动各类民间资本,累计投入旅游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近1亿元。2009年,内蒙古巴丹吉林世界级沙漠旅游基础设施工程在我旗落地,争取到中央和自治区预算内资金2200万元,动员企业自筹资金1300万元。2010年,成功引进鄂尔多斯泰宝隆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入驻我旗,对以巴丹吉林景区为重点的旅游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协议引资2亿元,截至目前已建成的旅游基础设施有巴丹湖酒店、诺尔图酒店、马山井金顶大帐、地质公园职工宿舍等,完成投资1.1亿元。旅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截止目前,全旗拥有旅行社3家,牧(农)家游和旅游专业户28户,星级酒店4家,其他规模以上酒店6家;旅游景区开发公司1家;沙漠旅游专用车120余辆;旅游商品经销网点5处,旅游商品和纪念品10大类20种;其他旅游娱乐场所28处,全旗现有旅游从业人员1500人。>
我旗工艺美术品以挖掘阿拉善地方特色文化为主线,积极研发具有
精
精
地方民族文化特色与当地传统民族工艺品相结合的新产品,如民族工艺地毯、手工马头琴、沙画、蒙古族服饰、沙嘎工艺品、手工银器、根雕、木雕、工艺羊头、蒙古族刺绣、水晶制品、皮画、驼具、烫画、石画等都远销区内外。其中民族工艺地毯已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5、文化遗产业: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旗把曼德拉山岩画、布布手印岩画、巴丹吉林寺庙等历史文化古迹都确定为文化遗产保护的重点。阿拉善烤全羊、查玛舞、蒙古象棋、沙力搏尔摔跤、民族工艺地毯、蒙古族养驼习俗、长调民歌、萨吾尔登舞、阿拉善蒙古族服饰等,已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的亮点。截止目前,巴丹吉林沙漠腹地已发现史前遗址56处,旗人民政府又将黑山嘴烽火台遗址、满汉陶勒盖墓葬等213处不可移动文物点列为第三批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5月,我旗曼德拉山岩画、巴丹吉林庙被国务院确定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予以公布。至此,使我旗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处,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盟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1处,旗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55处。2012年,我旗继续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查和保护工作,完成了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和传承人的申报,共申报代表性传承人12人,涉及7个项目。完成了阿拉善右旗沙嘎文化艺术之乡、阿拉腾朝格苏木马背文化艺术之乡、阿拉腾敖包镇骆驼文化艺术之乡、曼德拉
精
精
苏木曼德拉山岩画文化艺术之乡、蒙古族长调文化艺术之乡等盟级项目的申报工作。建立了苏木镇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涉及7大类45个项目。积极推动建立以阿拉腾敖包镇为中心的北部苏木镇为群体的骆驼文化生态保护区,以巴丹吉林镇为中心的长调民歌和沙嘎文化生态保护区。对仿古地毯、马头琴、蒙古族服饰、银碗等民族工艺调查摸底,为申报第三批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命名打好基础。我旗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玉荣、额尔登巴图分别代表喀尔喀蒙古族服饰制作技艺和蒙古族拉弦乐器制作技艺项目,参加了首届中国(黄山)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技艺大展分获金奖和银奖。
5.18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日以及消夏广场活动、7.20防洪抢险、中国巴丹吉林汽车挑战赛、沙漠节和喜迎十八大等一系列宣传报道工作。开辟了科学发展,成就辉煌专题栏目,播出近年以来我旗各行各业取得的成就稿件10余篇。截止目前,涉及我旗2个苏木镇5个嘎查的农牧区MMDS数字微波建设工程全部完工。该工程的顺利实施,使塔木素苏木和阿拉腾朝格苏木的5个嘎查240户农牧民收看到了中央3、5、6、8四套加密频道、阿盟二套节目、阿右旗自办节目等33套中央和地方台节目,扩大了盟旗自办节目的覆盖范围,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来,我旗以文化外宣、新闻外宣、旅游外宣、经济外宣等为主
精
精
题,加强与国家、区、盟知名新闻单位的合作,把旗委政府的中心工作与上级新闻媒体的报道重点结合起来,营造了丰富多彩的外部舆论环境。2012年1至10月份,《阿右旗新闻》汉语共播出152期,播出稿件880条(篇);《阿右旗新闻》蒙语播出45期,播出稿件353条(篇);《巴丹荧屏》栏目共播出42期;《快乐周末》共播出42期。广播类:《阿右旗新闻》汉语共播出96期,播出稿件594条(篇);《阿右旗新闻》蒙语播出85期,播出稿件458条(篇);《星期百花园》共播出48期;《娱乐十五》共播出40期。盟级以上新闻媒体采用播出稿件681条(篇),其中阿盟电视台(一套)播出112条(篇),二套旗区新闻播出310条(篇),阿盟电台播出145条(篇),内蒙古电视台播出20条(篇)。
7、广告文化及印刷复制业:近几年,我旗印刷复制业处于发展阶段,随着文化市场的繁荣,印刷复制业也逐步发展起来,填补了市场空白。
二、文化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近年来,我旗依托丰厚的文化资源,积极推进和发展文化产业。文广、旅游等部门也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
精
精 的来说,我旗文化产业的发展尚处在起步阶段。其主要表现在:
1、思想认识不够。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文化产业作为绿色产业、朝阳产业的共识已初步形成,普遍认为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实现文化事业的产业化转变势在必行。但对如何全面发展我旗文化产业的规划、目标、措施等方面还有些保守。
2、文化产业总量小,竞争力弱。由于文化建设政策落实不够,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性不强,导致我旗现有文化产业总体规模偏小,力量分散,缺少优势行业、优势企业和优势品牌。发展相对失衡,文化事业发展较快,文化产业发展较慢,与我旗享有的文化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状况不对称。
3、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滞后。我旗现有文化产业偏重于传统型,产业主体在经营上基本上局限于传统主业,在发展上主要靠内容的复制、模仿与传播,缺少创意型、引领型文化作品和产品,高科技动漫产业尚未起步。
精
精
4、工作机制不够顺畅,市场发育不够成熟。政府工作机制还未理顺,文化部门与产业部门之间工作职能划分还不清晰,存在各自为阵的现象,在现有分级管理体制下,未能在发展文化产业上形成合力;文化市场尚未成熟,无法形成文化产品的生产、供给、消费的良性循环,上下游各个环节尚未形成产业链条;文化产业发展的中间组织,如行业协会、民间机构等还不健全,在产业发展信息交流、市场咨询等辅助性服务方面还存在不足。
5、文化产业精英人才缺乏。目前,人才紧缺是制约我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是缺乏文化创意人才。文化创意人才是文化产业最核心的生产要素,是夺取文化产业发展制高点的决定性因素。文化产业需要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尤其需要既精通文化产业内容、又具有自主创作能力的本土人才,既懂产品研发又懂艺术创作的实用专业人才,以及在旗内外有影响力的文化领军人才,而现有的人才队伍还远远不够;二是缺乏文化经营人才。文化经营人才是文化产业发展的领军人物,他们的数量和质量决定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质量。我旗的文化经营人才严重不足。
6、政策措施力度不够。虽然国家出台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但到目前为止,很多政策的实施细则还未出台,文化产业发展的精
精
统计指标体系还没有建立,优惠政策的力度还远远不够;在为文化产业提供技术创新、信息咨询、市场拓展、人才培训等方面还没形成多层次、全方位的服务平台。
三、建议和对策
在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形势下,如何推动我旗文化产业快速发展,使其真正成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产业,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此,我们就进一步促进阿右旗文化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建议。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旗政府及文化主管部门要充分认识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性,以及文化产业对经济社会的推动作用,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相应的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责任,为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提供组织保障。
2、科学规划、完善政策。旗文化主管部门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中的《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要求,深入开展文化产业大发展活动和工程,进一步加强管理,尽快制定推动阿右旗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细则和工作方
精
精
案,使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3、拓展领域、多元发展。在今后的工作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通过规划和指导、信息发布以及规范市场准入,积极引导非国有经济成分以独资、合资、股份合作、联营等方式投资文化产业。鼓励和扶持文化中介机构发展。大力发展文化策划咨询、演出、展览、艺术品销售拍卖、影视、演艺制作等方面的中介机构,引导他们按照文化艺术的特征和文化市场的发展规律,积极拓展文化营销服务,向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4、培养人才,建设文化产业队伍。重点培养和引进业界知名、实绩突出的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富有创意、勇于创业的文化创意拔尖人才和懂文化、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文化人才培养工程。依托现有的教学资源,增设文化产业新专业,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外向型、科技型文化人才。依托专业机构和文化产业基地,在全旗范围内形成一批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和实训基地,开发一系列文化产业范畴内的职业资质、职业认证及职业技能培训。不断适应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引导有条件的各类教育机构调整专业方向,培育文化产业的基础性人才。举办各类短训班、进修班、专业班等,为文化产业在职人员提供培训条件。改革干部人事制度,引入市
精
精
场化的用人机制,使文化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领军人才、策划人才、专业人才和经营人才能够脱颖而出。
5、建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运用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土地使用、资金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以此吸引旗内外文化投资者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鼓励企业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重点培植有竞争力、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培育一批骨干民营文化企业,发展一批专、精、特、新中小型民营文化企业。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发展文化产业。
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