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坚持科学发展,促进延庆文化繁荣(民主生活会)
坚持科学发展 促进延庆文化繁荣
—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民主生活会发言提纲 延庆县文化委员会党委书记 马健壮
同志们:
根据上级要求,今天,我们文委党委及领导班子成员召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专题民主生活会,并邀请县委第五指导检查组、组织部、宣传部和纪检部门的领导参加我们的会议,予以指导和监督,在此,我们表示欢迎和感谢。
今年,全国上下都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这是我们提高水平、促进工作的良好契机,也是文化事业不断发展繁荣的重要保障。在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与关心下,文委不断践行科学发展观,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同时,经过第一阶段的学习调研、查摆问题、谈心交流等一系列活动,我们也发现了自身存在的不足。按照县委确定的“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建设富裕、宜居、文明、和谐新延庆”活动主题,结合文委的“坚持科学发展、弘扬生态文明、加强文化服务、促进文化繁荣”活动主题,我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系统的思考,下面,我从四个方面向大家进行汇报:一是汇报本人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取得的一点体会;二是总结当前存在的不足及原因分析;三是对于今后继续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思路;四是针对当前存在问题所制定的整改措施。希望大家对我个人及文委工作提出意见与建议,以帮助我不断完善与提高,促进文化工作开展。不仅如此,更希望我们每位同志发言之后,大家都要结合汇报人的实际表现予以中肯评价,并提出具体意见,帮助发言的同志更快、更好地进步。同志 们,这是一次相互交流、相互监督、相互促进的一次会议,希望大家开诚布公,积极发言。发言者要剖析深入具体,认识要深刻到位,对大家的意见能够虚心接受,认真改正;聆听者要以诚相待,指出问题所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同志们共同提高。希望参加我们会议的领导对我们的工作进行批评指正,提出中肯的意见与建议,帮助文委干部不断进步,帮助文化工作更快、更好地开展。我们要通过这次会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促进团结,提高水平,把今天的会议开成一个团结的会议、进步的会议、交心的会议。下面,我首先进行汇报。
一、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一点体会
科学发展观对于文化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受到了文委党委的高度重视。活动开展以来,我们制定了科学发展观活动意见与方案,健全了组织,进行了分工,建立了党委主要领导、文委主管领导、基层党支部书记、广大党员干部四级推进体系,开展了科学发展观学习培训、党员电教播放、妫川大讲堂、解放思想大讨论、基层调研、“我为延庆文化大繁荣出一招”、征求意见、交流谈心等形式多样的专题活动。各位领导、各个支部、各位党员均积极踊跃参加活动,在全委上下形成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热潮。通过这些活动,特别是通过不断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提高了我的个人素质和工作能力;通过进行基层调研、征求意见、交流谈心活动,我发现了当前存在的一些问题。在解决这些问题时,我通过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提高了自己从多角度进行科学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科学发展观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根据社会发展规律,将马列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相结合,继承中国共产党前三代领导集体关于中国革命、改革 2 发展的基本构想,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而提出的,它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也是符合我国现阶段发展现状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从科学发展观的定义中我们不难发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立足点是“发展”,要想发展就必须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在把握社会发展规律的同时,大胆改革创新,转变发展理念,突破发展难题,造福人民,造福社会。这里的“发展”是一个综合的、相互联系的普遍发展,它囊括了经济发展、科技发展、文化发展、教育发展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只有构成社会的各要素均得到长足发展,才能最终实现社会的全面进步。而在这个发展的过程中,“人”是其中的关键因素,所以它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造福人民。因此我们必须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集中人们的聪明才智,促进社会各个领域的发展,并保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的成果由人民共享。因此,我们在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每一位党员的能动性,注重征求广大群众的意见与建议,注重把科学发展与服务人民、服务社会相联系。另外,在文化工作的方式方法上,我们也必须不断按照统筹兼顾的工作方法,努力在创新工作方式、打破原有发展格局的同时,保障长远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协同发展,使各项工作全面推进、有序开展。从以上各方面可以看出,科学发展观对于促进本地区文化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对于促进本单位的建设和个人成长,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具有其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是我们今后提高自我、推进工作的理论武器。
二、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按照县委“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建设富裕、宜居、文明、和谐新延庆”的任务目标要求,结合文化工作实际情况,我对于当前文化工作推进方面及个人思想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主要有以下几点:
㈠在文化工作的整体推进方面,存在四点不足:
1、本地区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有待进一步挖掘,文化延庆的品牌效应亟待提升。延庆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留下了大量宝贵的物质和非物质的文化遗产。当前,延庆拥有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7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0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45处文物普查登记项目;拥有长城170余公里,古建筑110余处;拥有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项目188项,其中县级15项、市级2项、国家级1项,在时间上从六、七万年前的石器时代一直延续至今;在空间上涵盖全县15个乡镇,具有浓郁的地方文化特色。虽然如此,延庆只能算是文化资源大县,而不是文化强县。我县的文化发展水平与其他区县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无论在设施上、队伍上、投入上,还是在创作上、品牌上,均有待提升。因此,文化延庆的建设历程任重道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2、文化工作机制需要改善,文化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如尽管我县很早就提出了生态文明发展战略,也提出了生态文化建设的目标,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比较完善的一套政策来支撑生态文化建设,也没有相关的规划与专项资金作为保障,使生态文化建设很难以系统工程的方式推进,总是停留在研讨与论证阶段。还有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尽管文化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制度予以推进,但由于各乡镇的发展状况、经济实力、重视程度的不同,这些制度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在落实上还需要各乡镇、各行政村和社会各阶层的广泛支持,还 4 不能完全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3、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需求加大,培训水平需要提高。目前,我县拥有文化爱好者1万余人,其中骨干分子1000余人,但是有专业学历、职称和相关从业经历的寥寥无几。无论是生态文明建设,还是文化事业发展,都需要有过硬的人才支撑,而目前的人才队伍现状显然不能满足文化事业发展需要。因此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完善文化人才的成长、培育、交流与激励机制,已经成为提高我县文化队伍水平、促进文化工作不断取得成果的关键。
4、文化管理干部队伍的服务能力与水平需要提升。近年来,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任务量急剧上升,标准不断提高,广大群众的文化需求与品位也不断上涨。虽然我们不断加大管理力度,加强业务培训,但文化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仍然达不到文化工作的标准,使文化管理干部队伍的自身建设问题提上了日程。
㈡在个人思想素质及工作能力方面,主要有三点不足:
1、政治理论的学习还不够深入。主要表现是:一是学习的意识不强,认为科学发展观是国家、市、县领导等决策层的事情,自己只要忠实贯彻落实上级精神,做好本职工作就行了,对于科学发展观与本职工作、个人成长之间的密切关系认识不够。二是缺乏坚持不懈的学习精神,工作一忙,就放松了学习,使有时学习出现中断。究其根本原因,主要是自己缺少学习的毅力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三是学习只注重表面,不注重内涵;只走马观花,不深入理解。四是学习结合实际不够,只是满足于知道其本身意义,而不能够把它的深刻内涵与自己本职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学习领会。
2、应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学习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前提和基础,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如何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5 因此科学发展观更重在实践。通过自我剖析,感觉自己在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能力上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一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意识不强,对于自己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在学习实践的过程中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认识不足。二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执行力有待加强,在工作中发展、在发展中工作的意识不强,特别是没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不仅可以促进工作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个人素质发展的思想。三是主观运用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作的意识不强,灵活性不够,没有养成时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考虑问题的良好习惯,对眼前工作考虑得多,对长远工作考虑得少。
3、对于学习与生活的细节方面还有待进一步严格。如在节约方面、办公成本的控制方面等,还有继续压缩的空间。另外,作为一名党委书记,仅仅对自己要求严格还是不够的,对同志、对下属、对身边人的要求与教育还有待加强。
三、关于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促进本职工作的总体思路 今后一定时期,要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政策、文件与上级精神,在深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上,通过功能完备、管理到位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挖掘富有底蕴、特色突出的传统文化,开展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文化活动,积极宣传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开展生态文化建设,打造生态文化品牌,通过文化改善我县的投资环境、人居环境和人文环境,以文化促文明、促和谐、促发展,使文化在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要立足于我县科学发展观活动主题,围绕文化工作实际,根据在调研、谈心、征求意见等环节中梳理出的问题,重点解决影响文化工作开展的实际问题,解决自身在思想观念、素质能力方面存在的不足,将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每一项工作之中,落实到每一个行动之中,并以工 6 作实际检验落实成果,通过不断的学习、落实;再学习、再落实,使自身水平与素质不断提升,使文化工作不断向前发展。
四、正确看待与分析存在问题,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整改问题、推进工作是学习调研、查摆问题的目的,也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重要环节。只有寻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克服一切困难与不足,才能实现延庆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经认真思考,制定整改措施如下:
㈠深入挖掘区域特色文化,建设人文延庆。
延庆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的交汇之处,有着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遗存。按照县委“坚持科学发展,加快实施生态文明战略,建设富裕、宜居、文明、和谐新延庆”的要求,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物保护工作力度,提高我县优秀文化文物资源的研究、传承与利用水平,把我县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融入到旅游休闲产业之中,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之中,融入到地区发展的整体环境之中,不断促进我县新农村建设与旅游事业发展,转换为文化生产力。一是全力推进“三朝御路”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学术研究与项目实施,尽快形成成果,带动沿线民俗旅游事业的发展。二是加大文物保护投入力度,继续做好岔道城和八达岭长城东沟段抢险修缮工程,努力推进应梦寺、缙阳寺等县级文物古建的修复工程,不断增强我县的历史文化内涵,促进旅游业不断发展,使我县文物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利用水平进一步提升,促进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三是深入开展“非遗”保护工作,对我县各类文化遗产进行收集、研究与传承,围绕八达岭长城传说、旱船、竹马等优秀非遗项目,进行学术研究与艺术创作,提升其艺术化、学术化的水平,扩大本地区传统文化研究成果。四是建设一流水准的非遗展厅,与延庆博物馆相互呼应,全面展示我 7 县传统文化精髓。五是深入推进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工作,加强地上、地下文物保护管理,建立健全县文物档案,加强学术研究,使我县文物工作水平更上新台阶。六是开展延庆文化地标建设工程,对我县具有历史文化传统的行政村,根据其文化特色建设文化地标,不断挖掘他们的传统文化内涵,提升区域文化魅力。要在此基础上,吸收百家之长,通过融入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和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内涵,对传统文化进行深加工,使其既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又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打造地区文化精神。要围绕县委和文委的活动主题,利用好现有的城乡文化设施,创新机制,加强管理,充分利用演出、戏曲、文学、书画、摄影、图书等各类文化载体,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生态文明为核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特别要打造端午文化节等大型传统文化品牌活动,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品牌,全面展示延庆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推进本地区群众文化工作实现质的飞跃。
㈡转变工作体制机制,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机制是开展文化工作的必要保障,也是衡量一个地区文化发展程度的一个标准。要根据本地区实际情况和上级政策法规要求,以群众需求为中心,以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与管理为切入点,对于各项重点工作出台相应的管理办法,如文化站和文化大院管理办法、公共文化服务专项资金使用办法、农村电影放映及数字影厅建设管理办法、广播电视“村村通”管理办法、星火等公益文化演出管理办法、基层优秀文艺团队管理办法、文物单位保护使用办法等,要涵盖当前公共文化建设的所有内容,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为了确保文化工作的全面开展与落实,在我县将文化工作纳入全县二级班子单位和乡镇年度考核的基础之上,8 还要对文化站、文化大院、基层优秀文艺团队、数字影厅建设等专项工作制定专门的考核评估办法,确保服务到位、效果良好。要通过严密的管理体系,提高各部门的责任意识,保证各项文化工作扎实、深入开展。要多深入基层,征求群众的意见,使我们的工作真正做到“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为群众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㈢加强基层文化培训,建设群众文化人才队伍。
人是文化事业发展的最关键因素,也是我县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要想解决这一问题,必须要加强基层文化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群众文化骨干带动周围的文化爱好者,通过典型带动推进群众文化事业不断发展。要抓住北京市建立文化志愿者队伍的有利时机,一方面争取引入高水平的专业志愿人才,为我县群众文化工作注入活力;另一方面鼓励县内文化人才积极加入志愿者队伍,同时加强对基层图书借阅管理员、共享工程管理员、电影放映员、文化市场监督员、文物保护员队伍的建设管理,不断壮大我县公共文化服务队伍的力量。要根据我县文化人才实际,按照县、镇、村等不同层次需要,大力培训专业文化骨干力量,并以此为核心,带动、培养更多的文化积极分子。我们每位文化工作者,都要树立高度的服务意识,以普及性的群众文化为重点,延伸公益文化服务的触角,巩固阵地服务,加强流动服务,深入基层开展广场舞蹈、秧歌、摄影、书画、乐器、文化设备使用等文化培训活动,同时通过文艺演出、竞赛、作品征集等多种途径,通过完善的交流与竞争机制,鼓励文化人才脱颖而出,展示才华。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对县内基层优秀文艺团队加强指导扶持,对各乡镇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引导支持,培育舞龙、舞狮、合唱等文化艺术之乡,促进我县民俗旅游开展,营造更有特色、更具魅力的人文环境。
㈣从内部建设入手,建设素质过硬、服务一流的文化管理干部队伍。
文化管理干部队伍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文化工作效果的好坏,也关系到群众文化工作的长远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文化工作者必须不断提高自身水平与能力,胜任本职工作,能挑担子,能打硬仗。一是要加强学习,通过自学、集体学习、部门培训、轮岗、挂职锻炼等多种方式,以妫川大讲堂等学习活动为依托,以“学习型机关”建设为契机,开展广泛深入的学习活动,不断提升自身素质。二是加强对重点工作的管理,以项目管理的方式提高对重点工作和折子工程的推进水平,按照各项重点工作的责任人员、目标任务、工作方案、阶段安排、保障措施等进行督查督办,以工作成效检验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实际成果。三是通过文委内部协同办公平台(即文委办公OA系统)提高文委内部的办公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对各项工作加强督查督办,全面提升文委办公现代化、信息化的水平。
㈤端正思想,提高认识,加大对科学发展观的学习力度。要继续探索科学的学习方式、方法,确定具有针对性的学习内容,快速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要特别注重把学习的着眼点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放在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上,放在与实际工作的结合上。要周密考虑,提高毅力,切实达到学习效果。特别是要深入思考、研究科学发展观的深刻内涵,把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增强学习的持久性和实效性。特别是要发挥党委书记作用,建立科学系统的学习机制,带动全委开展学习活动,努力创建学习型机关,在学习中创新,在学习中前进。
㈥切实转变观念,纠正偏差,深入调查研究,自觉在工作中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科学与发展并重,是可持续发展,不科学的发展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因此要在工作中切实转变观念,改变过去对于科学发展观认识上的偏差,不折不扣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周密考虑问题,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工作效率。要大胆创新,改变原有的工作方式、方法,力争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取得突破,保障各项工作准时高效完成。要善于总结工作中的得与失,及时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和不足,不断提出改进的新办法、新思路,努力推进分管工作再上新台阶。同时,要把自己的成败得失与党的事业联系起来,灵活运用科学、发展的观点,突破原有的思维方法和思维定式,解放思想,勇于创新,放开手脚,消除顾虑,只要是对延庆文化工作发展有利的事就大胆去做,使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要时刻将科学发展观作为衡量工作成败的标准,为满足延庆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而不懈努力。
㈦从细节入手,严于律己,廉洁奉公。
要带头遵守各项廉政规定,自觉把个人置于群众、组织、社会、舆论的监督之下,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坚决克服铺张浪费、贪图享乐和以权谋私等思想,锻炼自己的人格,规范自己的言行。同时,还要对班子成员、本人家属和身边的工作人员高度负责,对大家严格要求,养成勤政为民的良好风气。
以上是我在此次民主生活会上的剖析汇报,我本人可能还有许多问题没有查找到,真诚希望同志们推心置腹,畅所欲言,给予批评指正,我一定虚心接受,并在今后工作中加以研究解决。
谢谢!
2009年5月18日
第二篇:坚持四个创新 促进文化繁荣
坚持四个创新 促进文化繁荣
今年7月23日,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会上提出,要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的讲话对以体制机制为重点的文化创新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在新形势下,贯彻落实好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加快宿迁文化事业和产业发展,必须始终坚持文化体制、文化载体、文化产业和文化活动的“四个创新”,努力促进文化繁荣。
一、创新文化体制,增强发展活力
创新文化体制是激发文化活力的重要源泉。宿迁是全省文化体制改革首批试点单位。自新一轮文化体制改革以来,已率先在全省基本完成了各项改革任务。组建了市、县(区)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实现了局台分设、台网分离、电台电视台合并。除沭阳淮海剧团、泗阳淮海剧团正在扫尾外,其余16个文艺院团、放映单位都已实现了转企改制,形成了崭新的文化管理体制。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在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到位的基础上,下一步,将重点引导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培育自主经营、富有活力的文化市场主体。对以文艺院团为重点的经营性文化单位,采取“政府买单、群众享受”、“政府补贴、开展公益”等措施,支持其发展壮大。同时,整合市内文艺院团现有资源,筹备组建演艺集团。优化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单位内部运行机制,推进内部劳动人事、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形成科学高效的内部管理体系,不断创新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着力培育龙头文化企业,推动新组建的宿迁报业传媒集团和宿迁市广播电视集团做大做强,在做优新闻主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新闻网站、手机电视、网络游戏、网络培训等新型媒体及文化创意新兴业态,努力形成富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融媒体产业。
二、创新文化载体,打牢发展基础
文化载体是宣传文化工作的基础。没有健全完善的载体作支撑,宣传文化工作也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宿迁建市时间短,文化设施基础差、底子薄、欠账多,文化设施建设滞后是制约宣传文化工作的主要瓶颈。近几年来,我们坚持把载体建设作为工作的重点,依靠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招商引资等,强力推进载体建设,尤其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在苏北五市中率先全面建成,初步完成了基本公共文化设施建设任务,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在全面推进文化宿迁建设的过程中,我们将按照总书记提出的“体现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继续坚持把载体建设作为宣传文化工作的关键,同步推进基本载体、特色载体和新型载体建设,使宣传文化工作既有声有色,又有形有体。在基本载体方面。坚持政府主导,加大投入,全面实现“县有三馆(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镇(乡)有一站(综合文化站)和村有一屋(农家书屋)”。对已经建成的文化设施,重点在完善功能、强化管理、提升使用效益上下功夫。在特色载体方面。着眼于地方文化特色的挖掘和培育,围绕“文化百馆”建设目标,建设一批富有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和展览馆。重点抓好酒文化博物馆、鼎博物馆、粮食博物馆、棉花博物馆、花卉博物馆和泗洪英雄纪念馆建设;拓展乡镇综合文化站功能,按照“一站、一校、一会、一馆、一舞台”的要求,将其建设成集日常文化活动、农民创业培训、民间文化协会、展览馆和群众文艺活动舞台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载体;在村(居)居民集聚区建设固定的小戏台,鼓励支持群众发展文化大院,丰富基层文化生活。在新型载体方面。围绕广大市民对文化生活的新需求,重点建设一批影城、书城和文化综合体,推进网站、动漫园等文化娱乐设施建设,促进文化服务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三、创新文化产业,培育新兴业态
发展新兴文化业态,是培育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促进文化繁荣发展的重要途径,需要我们在更高起点上进行文化表现形式、生产方式和体制机制的创新。近几年来,我们把发展新兴业态作为文化产业的突破口,文化产业得以起步,其增加值增速已连续两年超过30%。宿迁文化艺术市场已投入运营;市广电集团控股的“西楚网”发展规模居全省新闻网站前列;骆马湖创意产业园正在建设之中;以水文化、婚庆文化和休闲旅游文化为内容的中国水城一期工程即将完工;以世界运河文化为主题,集影视、创意、游乐为一体的运河文化城项目即将开工建设。下一步,我们将以产业园区和新兴文化项目建设为重点,努力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布局合理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坚持市县(区)联动,重点抓好沭阳图书印刷产业园、泗阳生态文化园、泗洪英雄文化园、宿豫项羽文化园、宿城古黄河文化园等项目建设,重点发展博览、动漫、影视和文化旅游四大产业,促进“西楚网”原创网络游戏的更快发展,力争早日上市。逐步形成一批有特色、有规模、有影响的文化企业和文化产品,提高文化产业规模化和集约化水平。
四、创新文化活动,改善文化民生
文化活动是文化的展示和表达。创新文化活动的源头在于文化创作。近几年来,我市抓住重大活动、重大节庆、重大题材,精心制定创作规划,形成了富有宿迁特色的文化节庆和活动品牌。创业文化节、西楚文化节、骆马湖渔火节、沭阳花木节、泗阳杨树节、泗洪螃蟹节、宿豫项羽文化节、宿城社区邻里节等影响力不断扩大。去年,电视剧《美丽的中国结》、电影《彭雪枫纵横江淮》、大型音舞诗剧《虞美人》等荣获了省第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实现了历史性突破,位列全省中游水平。今后,我们将充分挖掘各类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化活动,着力在三方面实现大提升。一是在文化作品的创作数量上大提升。依托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加强对精品文艺创作和生产的选题论证,集中推出一批既有时代性又富有宿迁特色的精品力作。近期,重点做好以大学生村官为题材的电影《青春上路》、动漫系列剧《西楚霸王》等原创文艺作品的制作生产。二是在节庆文化活动的品质上大提升。从内容到形式,对现有的节庆文化活动进行整合和提升,尤其是对西楚文化节的文化内涵和表现形式,进行丰富和创新,使之成为具有更大影响力和覆盖面的、能充分代表宿迁文化特色的品牌节庆活动。三是在大众文化的普及上大提升。积极探索政府主导、市场运作、全民参与的搞活动、建文化的多元发展路子。以“广场文化市民乐、民间文化乡亲乐、节庆文化大家乐”的“三乐”工程为抓手,不断创新内容、完善机制,使之成为宿迁特色的大众日常文化生活习惯。大力发展社区文化、乡村文化、家庭文化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努力使地方文化在普及中提高、活动中繁荣、创新中出彩。(市委常委、宣传部长 王益)
第三篇:201129坚持真抓实干 促进科学发展
坚持真抓实干
促进科学发展
——界首中学2011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要点
2011年上学期,在市委、市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我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工作全局,以“质量立校、科研强校、和谐兴校、依法治校”为抓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一是2011年高考实现新突破,彰显出六大亮色:即在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实现了高考本科达线人数和一本达标人数新突破;文科有两名同学考入全市前30名;理科一名学生进入全市百名榜;美术班学生本科达线率为65.7%;音乐班10名同学参加高考,有七名同学考入本科院校,其中两名同学考取天津音乐学院;在我校就读的双胞胎姐妹程大贝、程小贝同时金榜题名,践行了“把平凡变成优秀,把优秀变成一流”的办学理念。二是学校被评为“安徽省文明单位”,创造了“内抓管理,外塑形象”的良好成效。三是学校的办学理念、思路、模式及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认可,特别是市委、市政府几大班子领导多次到我校检查指导工作,为我校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全体教职工增添了克服困难、敢争一流的信心和动力。四是2011年5月我校选送的《唱支山歌给党听》等合唱歌曲,入选中央文明办庆祝建党九十周年“童心向党”活动优秀节目,并在人民网、新华网、中央文明网等国内主流媒体展播等。我们的做法是:
一、狠抓常规管理,加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我校从抓校风、促班风入手,着重开展班级常规管理,坚持进行班会、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经常性的十个方面教育,即法制、励志、感恩、文明、学习意识、爱党爱国、竞争、心理、诚信、安全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和抱负,懂得成人是成才成功的前提和可能,促进了学生精神面貌的整体提高。与此同时,学校狠抓住宿生安全、纪律教育,坚持年级值班制度、班主任查寝制度、文明寝室评比制度,创造了文明和谐的温馨氛围;加强学生会的管理工作,强化学生自我管理;关心、关注后进生,认真落实转化后进生的相关措施。对班主任、科任教师教育收效不明显的少数后进生,通过学校领导、中层干部多层次谈话、谈心等形式,教育、感化他们。继续实施学生社会实践进校园活动,在活动中使学生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增强学生对他人、对集体、对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服务意识和使命感、责任感以及奉献精神。
二、精心打造队伍,努力提升师资管教水平
学校定期召开班主任交流会,组织学习有关教育教学理论,加强工作方法和工作经验的研讨。针对部分年轻班主任管理经验不足的情况,每周以会代训,开展“如何做好班级工作”专题研讨,并通过主题班会观摩及经验丰富的班主任指导来提高管理能力。学校继续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师德师风和教师专业技能的加强与提高上。一是岗位练兵,坚持不懈。学校以校本培训为抓手,或鼓励教师立足校园,苦练内功;或组织他们外出学习,充盈内涵;或开展“青蓝工程”,让新老教师结队帮扶;或搭建展示平台,每周都要举行见面课、亮相课、公开课、示范课、优质课等教学活动。二是思想引领,以情动人。学校着眼于培养“知识+能力+态度”三位一体的师资,以活动为载体,经常开展“砺师志、铸师魂、博师学、精师术”等一系列师德教育,以学校的大发展、大变化凝聚人心,以为教职工排忧解难、办实事温暖人心,以上级制订的教师行为规范岗位职责促动人心,努力打造一支具有高尚师德师风、高超业务技能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教师队伍。三是鼓励冒尖,培养使用。对于在一线教育教学中表现突出的教师,我们大胆使用,在年级部、学科组分别安排一定职务等。由于措施到位,目前我校大部分教师都能以高度的责任感和强烈的事业心忘我工作。有两项国家级、省级课题已经结题;不少教师著书立说,见报、获奖论文40多篇,各教研组开发的校本教材《快速作文指导与示范》、《高中学习方法指导》、《界首中学优秀论文集》已经印发使用,《高考阅读及语言运用解题技法问答》、《高考数学一轮复习指要》等书已组稿结束。
三、科学备战高考,形成清晰给力冲刺轮回
根据学生学习基础,我们一是建立组织,分工联动。这些配套专门小组分别是高考试题开发组、高考信息收集组、考前复习指导组、考后志愿填报指导组。四个组的同志和高三教师一起精研考纲,制定计划,在高三冲刺阶段,结合学生实际,始终在夯实基础知识、提高基本能力上下功夫,使每一个轮回的复习都有明确的目标和重点。二是整合师资,集体备课。统一教学进度,统一教学课案,针对教学中的热点、难点问题,让有经验的老师予以把关。三是营造氛围,减压鼓劲。针对学生底子薄、基础差、学习拼劲小、高考无信心的现状,采取多种形式,或举行“铸我辉煌誓师大会”、迎战高考“百日动员大会”,让师生作表态发言,让返回母校的在校大学生现身说法;或借鉴先进学校的做法,在校园、班内张贴励志名言、挑战书、给高三学生的一封信,高考倒计时牌等;或请国家级心理咨询师给学生作心理辅导,以使学生振奋精神,以拼搏姿态迎接高考。四是重点帮扶,师生结队,争取临界点学生能考入本科院校。五是对艺体类考生单独开班、强化训练。我们从高三教师中精心挑选出各科骨干,在高考之前从各班将艺体考生抽出来,单独安排教室和班主任,实行小班上课、专门补习文化知识。这一做法,引起学生家长极大兴趣,一些外校学生也想方设法前来听课。由于我校齐心协力抓素质,一心一意谋升学,今年高考在数量上取得校史新突破,特长生的拼搏也收获喜人。
四、力构高效课堂,统一界中各科教学流程
新学期以来,学校立足教学实际,结合外地成功做法,实施了分层教学模式,成立了希望班、留守班,高三磨尖班,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分层教学。另外学校还致力于构建高效课堂,着力打造“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结构模式。主要采取了四步走的程序:第一步,先后多次组队,继续到外地参观学习,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第二步,精心准备,稳步借鉴。一是外出学习后,对形成的多份考察报告,在不同层面以不同形式宣传动员,座谈讨论,统一思想,振奋精神,强调教改的必要性、紧迫性;二是联系实际,分科完善;三是建立队伍,明确职责;四是完善制度,统一要求,使我校的教改工作在较短时间内,经过反复论证,拉开了序幕。第三步,真抓实干,抓点带面。为了慎重起见,我们采取了先点后面、稳步推进的措施,先后做到了“分级引领、骨干先行;设计个案、组长示范;集体备课、统一教案;随机抽查、人人课改;推门听课、坚持不懈;学生评教、力求实效”,使“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在我校闪亮登场,活力四射,引起了师生的极大兴趣和社会的广为关注。而校领导班子、中层干部推门听课、每周一节的做法,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第四步,及时总结,认真整改。做法是:分层开会,认真反思;教改进展,及时通报;优化组合,及时帮扶;激励机制,兑现落实;针对实情,改善条件。我校大兴教改之风、想方设法提高教学质量,引起了上级领导和部门的关注,市委、市政府及教育局有关领导多次莅临学校,听取汇报,肯定做法。
五、完善量化管理,形成精细检测严密网络
为了外塑学校良好形象,发挥示范高中示范作用,本学期以来,我校还继续深入开展依法治校系列活动,在精细化管理上下功夫,向管理要质量。一方面多措并举,齐抓共管。一是量化管理考核领导小组,逐天考核、记录、公示、存档。二是继续坚持由校领导带队的督导组值日。从每天的早晨到晚自习,范围涉及方方面面,坚持天天值班,周周碰头,月月汇总,风雨无阻,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三是由治保处24小时值班,在学校的一道门、二道门、教学区设立固定岗和流动岗,恪尽职守,严格要求;四是安排社会实践班参与查勤。继续让有社会实践任务的学生参与学校管理,高
一、高二每班两天,轮流值日。五是成立量化管理考核组,根据出勤、工作情况,量化赋分,考核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条件,并按月兑现奖惩。另一方面,对细化管理中出现的不同声音,我们也虚心听取,耐心解释,并吸收其合理成份,经过研究酌情采纳。由于采取精细化管理,并形成立体网络,学校工作在各方面开展的都井然有序。同时,充分调动学校各部门的积极性,形成全校工作一盘棋的格局。学校团委会、政教处充分发挥自身功能,通过系列活动,不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总务处始终把教职工的利益放在首位,主动服务意识强,工作效率高,在财务制度管理、勤俭持校上措施得力;各年级组及相关部门始终坚持开展安全教育,重点抓好交通、食品、消防安全、寝教室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工作,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并通过法律知识讲座、普法宣传竞赛等提高师生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工会、计生等部门创新工作思路,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较好完成各自任务。下半年,我们将围绕一个中心,激发两个积极性,着力打好五大战役,认真落实九项重点工作,谋取学校更好更快的发展。
围绕一个中心:即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始终把精力和干劲倾注到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上,做到以质量求社会认可,以质量求发展。
激发两个积极性:即激发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积极性,通过物质及精神上的多重激励,增强教职工和学生的竞争意识,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到教与学上。
着力打好五大战役:高考备考效益战、课堂高效阵地战、教师培训持久战、学校发展特色战、校园建设攻坚战,使目标管理及过程管理有机结合,突出过程管理的实效性,向课堂要效益、向管理要质量,促进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全面提升办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以培养学生多元化发展为宗旨,抓好音体美专业特色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成为学生的乐园,教师的家园。
认真落实九项重点工作: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打造德艺双馨的名师队伍,继续把铸师魂作为职业道德建设的核心。在现有五名特级教师的基础上,力争培养出更多的特级教师。
2、继续抓实学校量化管理,使学校精细化管理进一步落到实处,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特别是对量化管理的考核统计,要一丝不苟,一视同仁,公开公平公正,兑现奖惩,坚持不懈。
3、扎实开展教学教研活动,努力构建高效课堂,打造学习型校园,把“先学后教”模式真正落实在每节课中;邀请市内外有关专家,进行另外两部校本教材的分析论证。
4、邀请省内名师来我校传经送宝,搞好语文、数学和外语三科的诊断课教学研讨,做到时间、地点、人员、内容四落实。
5、抓好高三复习工作,激情备战2012年高考:明确把关教师,坚持合作备考,追求节节优质,优化教学环境,开展系列活动,适时跟踪指导,再创高考新佳绩。
6、优化学生社会实践进校园活动。抓文明礼仪,结育人硕果;抓校园文化,提升学校内涵。
7、加强党建工作。在学生中继续开展推优工作,在教职工中继续进行“月度先进人物评选”“我为党旗添光彩”“星级党员评选”等系列活动,把创先争优活动和廉政文化活动开展好、落实好。
8、进一步抓好校园规划。按照市委市政府安排,高起点,快节奏落实校园规划,做好房屋拆迁、教师周转房和学生公寓楼建设,拓展教学区面积,使教学区、运动区、生活区三区分明,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
9、抓好安全工作,创建和谐平安的校园环境。对于南大门实施定时开放、专人管理制度;对于界临郸省道,一是强化交通安全教育,二是进一步设立警示牌,杜绝一切安全隐患。
安徽省界首中学 2011年9月6日
第四篇:坚持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
坚持集约用地
促进科学发展
XX市国土资源局
XX东临上海,西接XX,地处长三角核心地区,人多地少,土地资源尤为宝贵。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积极统筹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关系,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利用空间和潜在价值,大幅度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益,走集约化发展的道路,实现了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可以说,XX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的过程,是土地从“平面资源”到“空间资源”的认识深化过程,是集约用地观念从“要我集约”到“我要集约”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集约用地投资措施从“单一投资强度控制”到“既看投资强度,又看产出效益的多元化控制体系”的完善过程,更是XX市集约用地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一、XX市实行集约用地的背景及历程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针对XX实际提出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路,并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实践。回顾XX市集约用地的历程,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不断完善深化的阶段:
1.确立投资强度发展理念。2002年,在对全市1800多家工业企业用地状况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推出一个以单位土地面积投资额为杠杆的“5432”集约用地机制,又先后于2004年(提高到“6543”)和2008年(提高到外资不少于55万美金,内资不少于400万人民币)三次提高投资强度标准,明确以投资强度为主要内容的招商引资工作要求,从而有效地控制了企业用地规模,提高了土地利用率。
2.推行“三集中”发展模式。2003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强化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大力推行“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的发展模式,特别是将农村1437个居民点按照集中居住的原则全面规划,确定合并集中为173个农村新型社区,从而使土地资源得到整合,用地结构得到优化,集聚效应得到显现。
3.建立“八个度”用地机制。2006年,在反复实践、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了“项目投资有强度、配套用地有限度、企业厂房有高度、土地开发有进度、产业转移有梯度、盘活存量有力度、土地整治有深度、市场化运作有透明度”等“八个度”的集约用地机制,并在实践中得到不断丰富和完善,走出了一条集约用地的科学发展之路。
二、XX节约集约用地的经验做法
1.企业投资要有强度。以投资强度为手段控制企业用地规模,是集约化利用土地资源的一项有效措施。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下发后,我市进一步提高投资强度定额标准,从2002年最初提出的“5432”调整为“6543”,即:外资工业项目投资强度XX出口加工区每亩不得低于60万美元、XX开发区每亩不得低于50万美元、各镇配套区每亩不得低于40万美元。民营企业工业项目每亩总投资不得低于250万元人民币。凡不符合上述用地定额标准的项目,在建设用地预审时一律核减用地规模,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2008年,全市外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58.98万美元/亩,内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430.33万元/亩。2009年1—9月份全市外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59.8万美元/亩,内资平均投资强度达到了501万元/亩。同时,对投资规模在500万美元以下的外资工业项目、2000万元人民币以下的民资工业项目,不单独供地,鼓励进驻原创型企业基地,租赁标准厂房取得生产经营场所。全市规划建设了八大原创型基地,吸收过去工业小区和创业“孵化器”的长处,建设标准厂房、提供公共配套设施和统一的管理和服务,推出规划一体化、工厂立体化、公共服务社会化的原创型经济发展新载体。
2.配套用地要有限度。第一,在符合城市总体规划,不影响城市景观、城市消防、城市生态的前提下,适当提高容积率和建筑高度,提高土地空间利用率。自2005年下半年起工业项目的容积率要求从0.6提高到0.8以上,建筑系数从30%提高到50%,工业项目所需行政办公以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不得超过总用地面积的7%,建筑面积不得超过总建筑面积的15%。对容积率偏低、绿化率偏高的现有工业企业,鼓励业主经规划审批后在原厂房上加层,或利用厂区内的绿化用地、空地建造厂房。第二,严格控制企业在厂区范围内建造员工宿舍楼和中层管理干部住宅。对投资额超过5000万美元或外来打工人员超过3000人以上的大型企业确需在厂区内建造的宿舍楼和住宅,须报经市人民政府批准,但不得以任何形式销售,相关部门不予单独分割发放证照。不符合在厂区内建造的,由开发区、各镇统一规划、合理布点、集中建设,用于安置企业员工。第三,对具体建设项目的绿化控制指标适当下调,由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在审批规划设计方案时严格控制,不允许在工业开发区(园区)或工业项目用地范围内建造“花园式工厂”。
3.地上建筑要有高度。鼓励企业用地向空中发展,对企业建造多层厂房的,第二层减半收取基础设施配套费,第三层起免收基础设施配套费。对于一些不符合集约用地标准的老企业,通过增资或收地的形式提高集约用地水平。与此同时,企业对于土地的使用理念也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纷纷向上争取“空中优势”,很多厂房都在三层以上。像XX先创电子有限公司,厂区占地面积为7.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为14.4万平方米,层高达到5层,容积率达到2.0。2009年,我市开始探索地下空间的开发利用,通过招拍挂方式成功出让了两幅地下空间建设用地使用权,并将出台专门的政策文件规范地下空间的管理。通过向“空中”、“地下”要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4.土地开发要有进度。为确保有限的土地资源得到最充分、最有效的开发利用,我市实行建设用地的全程管理,明确开发进度,避免了土地资源的闲置和浪费。第一,加强用地预审,从源头上把好集约用地关。明确各类建设规划方案必须经市政府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各类项目建设用地必须向市规划、国土部门预报,由规划部门审定项目选址,国土部门核定用地面积后供地,有效地规范用地秩序。第二,实行建设用地全程监管。对所有签约项目,都需在合同中明确项目开工的时限和进度。对已经供地的建设项目,建立用地跟踪管理制度,定期查验,随时了解每宗建设用地的建设进度和用地情况。从2006年10月份开始,对新批工业项目在取得土地使用权后三个月内未动工的发预告书,满6个月仍未动工的,将报市政府审批收回土地使用权,采取切实措施,提高土地利用率。
5.村庄整理要有深度。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推进,全市农村每年都有大量农户需要动迁。在实际操作中,我们把农民动迁工作与村庄整理、小城镇建设、现代化示范村建设和集约用地有机结合,我市从2002年开始,凡在城市化建设和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涉及农民宅基地动迁的,我们不再安排独家宅基地,而是统一建设高标准的多层公寓小区,实行“拆一补一”的安置办法。通过动迁安置,一是改变了农村“脏、乱、差”的局面,完善了配套设施,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同时,还避免了在城镇化进程中出现“二次动迁”;二是一户农民一般可以补偿到2~3套商品公寓房,可以住,可以卖,还可以出租,既有长期的房屋租金收入,又有一次性的房屋出售收入,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三是通过村庄整理,节约了大量的土地资源。据调查测算,全市农村平均每户宅基地面积(包括公共用地和失去利用价值的边角地等)约为0.8亩,通过建设农民动迁小区集中进行安置,平均每户用地仅为0.3亩左右,每户可节约用地0.5亩左右,节地率达到62.5%以上,近几年节约土地2万多亩。
6.产业转移要有梯度。土地的集约利用首先需要土地利用结构的合理,要与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发展结合起来,寻求区域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第一,强化规划的导向作用,科学制定产业功能片区规划,合理安排产业布局,不断优化用地结构。通过提高供地门槛,对投资规模、项目、区位的引导,促进土地利用和产业结构的合理布局,提升了产业层次,推动经济建设逐步转向高技术、高品位的轨道。通过强化土地供应管理,合理安排二、三产业供地,有效推进了产业结构优化。2008年与2001年相比,第二产业项目供地面积占比下降2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项目供地面积占比上升14个百分点,产业供地结构进一步优化。第二,通过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2003年以来,我局与省社科院先后联合开展了《XX实现“两个率先”与土地保障战略》和《XX市土地集约利用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课题研究,通过对全市1800多家现有工业企业土地利用现状调查,开展了从优化产业结构、进一步整合产业区域布局的角度,提出了提高产业和企业集聚程度的政策建议,为实践工作提供了宝贵的理论依据。实践中,我们积极通过政策引导,重点发展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等投资密度大、土地集约利用程度高的行业,有计划地把那些投资强度低、占用土地多、排放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企业转移出去,腾出空间发展更高层次的产业,实现企业转型升级,进一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7.盘活存量要有力度。为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近年来,我们加大了闲置土地的处置力度。一方面,通过征收土地闲置费,督促企业按时开工建设,防止土地资源闲置浪费;另一方面,对被认定的闲置土地,区别不同情况,分别采取无偿收回、协议收回和法律法规确定的其他处置方式进行处置,对依法收回的土地重新进行市场化配置。近四年来,我市累计盘活存量土地近3万亩。
8.市场化运作要有透明度。国土管理部门负责土地出让的实施,出让信息全部在国土资源局外网、《中国地产交易网》和《苏州日报》上发布,市纪检委、监察局负责监督,市公证处全程参与,做到了程序清楚、操作规范、监督到位,实行“阳光操作”。2000年首次尝试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获得成功;2001年全面实行经营性用地招拍挂出让,取消协议出让;2004年国务院28号文件下发后,根据XX土地市场发展需要,市政府明确要求试行工业用地挂牌出让,经过充分准备,2005年4月19日,首次尝试玉山镇两宗工业用地挂牌出让喜获得成功后,2007年,全面实行工业用地招拍挂出让。2008年,围绕“土地出让”这条主线,实行土地交易电子监察平台,进一步规范我市土地市场运作。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土地交易业务的规范有序,保证了土地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我局探索实行了土地交易“两个分离”,即对土地交易业务“管办分离”制度,将管理土地交易业务的工作人员分离出接办竞买的报名业务,由原来的一处报名发展到多处报名,确保报名信息的分散,从而有效防治报名信息泄密以及竞买者相互串标等扰乱土地交易市场行为的发生;另一个是对土地交易现场实现“功能分离”,将竞拍现场与等候现场进行分隔,营造优良的环境,确保竞拍现场公开、公正运行。
三、下一步探索最严格的节约用地的设想和思考 下一步,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构建具有XX特色、有效保障发展的土地供给新机制,推进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
1.以科学规划为龙头,建立拓展发展空间机制。城市总体规划、镇村规划以及各项行业规划,应当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本着科学、合理配置的原则,保证重点区域、重要载体、重大项目的规划调整,尽可能优化我市的发展规划。
2.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保障发展用地机制。优先保障全市重点项目、实事工程土地供给,服务XX率先发展;优先保障自主创新、产业转型升级项目,以及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土地供给,服务XX科学发展;优先保障解决民生问题的项目土地供应,服务XX和谐发展。
3.以收购储备为手段,优化支持城市建设机制。积极发挥土地收购储备调控土地市场供需关系的作用,建立完善土地收购储备支持城市建设新机制。
4.以企业转型为前提,建立优化用地配置机制。积极扶持企业转型升级,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优先供地,不断优化用地结构。
5.以集约用地为核心,建立高效用地倒逼机制。实行用地计划差别化管理,对闲置土地处置力度不够的、出让金到账率不高的、促开工不到位的区镇减少下达用地计划数量。
6.以高效利用为目标,建立土地立体开发机制。积极鼓励我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制定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管理、供地方式、产权登记办法。对政府投资建设的公益性地下工程采取划拨供地,对经营性地下空间建设项目实行地价优惠鼓励政策。先行在东部副中心、西部副中心、娄南商贸区、花桥经济开发区等条件较为成熟的区域开展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试点。
7.以存量挖潜为重点,建立土地再次利用机制。加大存量土地盘活力度,进一步提高建设用地的利用强度和产出效益。
8.以质量并重为原则,建立耕地资源保护机制。既要保证耕地的数量,又要注重耕地的质量。深入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加快推进花桥“双置换”工作,有效实施万顷良田建设工程。
9.以农村改革为动力,深化集体土地流转机制。适度放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使用范围,保障土地所有权的合法权益。继续实行村级集体预留用地政策,壮大村级经济、致富农民。
10.以发展农业为契机,建立现代农业用地机制。积极主动支持农业产业化和规模化经营,对农业建设中的管理用房、仓储用房以及配套服务等附属设施建设用地,按上级政策规定优先保障安排,确保现代都市农业稳步发展。
第五篇: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促进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激活“软实力” 增强生命力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四:改革篇
刚刚结束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证明了一个事实:已完全被激活的柳州文化“软实力”,赋予了柳州城市强大生命力的无限美好。
我们在品尝着多滋多味文化大餐的时候,一种“丰收”的喜悦洋溢心头——近年来,我市文化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文化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事业和产业空前繁荣。
正如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所描述的那样:“柳州已形成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共同提升的新格局,文化产业发展开创了新局面,文化体制改革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柳州城市文化底蕴更加深厚,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一个工业具有响亮知名度、文化具有勃勃生机的新柳州正崛起于八桂大地。”
艺术院团创出新路
近年来,我市积极探索文化体制改革,创出一条由自发向自觉、由局部调整向整体推进拓展的新路。由此,我市文化发展活力不断增强,艺术创作青春焕发。
——艺术院团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我市专业艺术剧团改革成为全区先行者。按照体制创新、机制灵活、资源优化的原则,将原有的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剧团、粤剧团四个国有文艺院团与柳州文化艺术中心整合,组建成立全区首家集创作生产、演出、剧场管理、电影放映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剧院。2009年10月,我市通过《整合柳州市直属专业剧团、柳州文化艺术中心等单位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的改革方案》。
2010年8月,新组建的柳州市艺术剧院隆重挂牌,自治区文化厅副厅长唐正柱评价说:“柳州市艺术剧院的挂牌,是柳州市委、市人民政府深入贯彻中央、自治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有关精神的突破性成果,是柳州人敢于创新、敢为人先精神的实质体现。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柳州再次为广西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探索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道路,积极推进整合文化行政执法资源,提高行政执法效率,并取得初步进展。我市通过撰写《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工作情况汇报》及《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相关政策》等5份改革方案、文件材料,推进执法改革向更深层次发展。
——深化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改革,进一步完善了各公益文化事业单位的岗位竞聘制,形成了制度改革和内部机构与资源配置调整优化的方案,逐步实现人事管理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
改革整合后的柳州国有艺术院团,大大解放了艺术生产力,艺术创作新作迭出,重大赛事频频获奖,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极大地改变着我市文化领域的面貌,调动了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活了文化软实力,增强了城市发展生命力。我市艺术院团改革实践给出了一个明确答案:要坚持面向群众,面向基层,面向市场,遵循世术规律和市场规律,改革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把演艺业发展的主体培育好,结构调整好,环境营造好,才能激发艺术院团内在的发展活力,才能不断地提高创作、产品和演出水平。
文化产业扬帆起航
我市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推动和加快了文化产业的发展。
“十一五”期,我市以规划为引导,以项目为抓手,驱动文化产业扬帆起航。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近两年,我市积极发挥重大产业项目提升功能,全力打造文化产业新品牌,策划水上大舞台、柳州文庙等项目以文兴城、以文扶柳的产业方案。
——配套服务不断升级,票房收入大幅增长。在推进基层经营单位设备升级改造中,完善市文化艺术中心消防系统、配备货运升降平台系统,建成广西首家双机3D影厅,其全年票房总收入达645万元,同比增长6.25%;柳北剧场相继建成3D影院,全年票房总收入250万,同比增长27,55%,经济效益不断提升。
——大力推进各县民族文化旅游点发展。通过深入到三江、融水、融安等地的乡镇、村屯,根据各点的具体情况,详细策划三江程阳八寨侗族文化、融安鹭鸶洲龙舟文化、融水长赖苗族风情园文化旅游线,着力打造一批具有市场影响力的的文化产业阵地。其中,融水县组织以民族特色“芦笙踩堂”为主要演出形式的演出队伍8支以上,以赴广东、浙江、东北等地演出、在旅游景点驻点演出和参加庆典演出等方式,每年为家乡带来近400余万元的收入,成为融水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
——“走出去、请进来”,文化招商引资取得喜人业绩,2010年我市共引进市外境内资金6.46亿元,完成任务的129.2%。
事实上,我市除了传统文代产业厚积薄发,涵盖数字出版、动漫游戏、主题公园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也十分抢眼。随着网络、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动漫游戏、数字音乐、数字电视、数字电影、网络视频、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公共视听载体、数字出版、网络出版、手机媒体等新兴文化产业的迅速发展,我市的文化产业的领域将不断延伸拓展,新的文化产业格局将并发出更加强劲的城市生命力,书写柳州更加美好的篇章。
日报记者谭彦斌
精品闪耀尽展龙城魅力
——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三:成果篇
柳州这片深厚的沃土,总蕴涵着一种爆发力。埋头耕耘的龙城儿女,用智慧和汗水,浇灌出丰收的喜悦。
《八桂大歌》 囊括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等多项殊荣 ;《铜鼓敲出壮乡情》参与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 ;《红瑶梦》 获得“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最高奖—— —“优秀剧目奖”;群众文化系列活动“柳江之夏”2010年7月获得国 家文化部群星奖;……一部部高规格、高品位的文艺精品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场场精彩纷呈的群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一个个响当当的群众文化品牌百花齐放。一个精品闪耀、文脉充盈的文化强市将展现在世人面前。文化惠民
群众文化品牌百花齐放,公共文化融入百姓生活。
【精彩回放】今年7月到9月,在人民广场、刘三姐大舞台、雀山公园、江滨文化广场、鱼峰公园广场,以及各城区有关社区、企业、工地的广场等大大小小的舞台上,歌舞、小品、曲艺等为主要形式的文艺演出次第推出,以爱国主义教育、科普教育宣传、禁毒宣传、文化娱乐等为主要题材的数字影片多次放映,“学党史、颂党恩、跟党走”红色文惠讲坛也在市图书馆成功举办。
这是我市第十二届“柳江之夏”群众文艺活动,作为一项公益性惠民文化活动,每年一届,参与面广,影响力大,十余年不断。并由此催生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
【集中展示】“柳江之夏”、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龙城金秋”、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等具有地方特色的系列群 众活动深受欢迎,城中区“欢乐城中”、柳南区“欢乐柳江南”、柳北区“北雀欢歌”广场文化活动、鱼峰区“鱼峰之声”、柳城县“柳城太平壮欢”“百村百戏”、融水县“情系苗山”农村文艺会演、融安县“激情融江艺术节”、三江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各县(区)文化品牌活动等精彩上演。
【记者感言】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了龙城百姓的生活,带来愉悦的精神享受,百姓喜在其中,乐在其中,也为我市的可持续发展注入了不竭的动力。
文化产品创作繁花竞妍,“柳州智造”提升文化实力。
【精彩回放】“世世代代哟,都在这大山里住哟 ;祖祖辈辈哟,没离开家乡的土。天上的云朵哟,请你带上我飞出大山,告别贫困去寻找幸福。”红瑶女孩山翠站在白云缭绕的大山顶上远眺,气势磅礴的合唱响起。
2010年1月,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在柳州开幕后,我市彩调剧团首演《红瑶梦》。
这是我市整合几个专业剧团的力量,以柳州自己的编剧、导演、舞美组成创作团队,把我市红瑶女童的故事和民族工业发展结合起来,创排的一台具有浓郁的柳州气息的现代彩调歌舞剧。在歌舞和音乐方面以传统彩调剧种为基础,加入了大量的现代音乐时尚元素。
【集中展示】“十一五”期间,我市依靠本土创作力量先后创排了广西民族歌舞荟萃《刘三姐故乡的歌》《红瑶梦》 等精品大剧,是继《商海搭错船》《白莲》《八桂大歌》《柳宗元》 等精品剧目之后的两部力作。另外,大型新编桂剧《柳宗元》、小戏《撬妹门》、小品《窗外》《摆呀摆》、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 以及融水县创排的苗族民俗风情歌舞展演《风从苗山来》等优秀文艺作品,不仅在全区各项赛事中均取得优异成绩,《风从苗山来》晋京演出也迎来一片喝彩。
同时组织创演了多次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演出及晚会,包括2006-2010年柳州春节联欢晚会、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首演晚会等 ;创作书画艺术作品400多幅,篆刻50多方,举办大型画展5次 ;编辑出版发行了学术类、文史类等一批图书,如《柳州白莲洞》《柳州彩调剧目选》《博物馆文物精品》《柳州胡志明旧居画册》《柳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记者感言】琳琅满目的文化产品尽展龙城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富有时代精神、突显柳州元素的文化产品,极大丰富了文化名城的宝库,也为我市由广西文化大市向文化强市的转型储存了不尽的财富。以文为媒
文艺精品集群发力,全力打造柳州城市名片。
【精彩回放】“岁月如歌,八桂如画。八桂大地哟,龙飞凤舞,天上人间。”几十名演员站在巨型旋转舞台上放声高歌,雄浑高亢的歌声悦耳动听。今年3月1日晚,将广西民歌、舞蹈、民族器乐、民族
服饰完美融合,以独特的音画形式描绘八桂大地壮、苗、瑶、侗、京等民族五彩斑斓生活的《八桂大歌》在国家大剧院徐徐拉开大幕。
【集中展示】2003年4月,《八桂大歌》作为“十五”规划中广西文化艺术精品的重点剧目代表作首演成功。2004年,该剧目获得了本全国惟一连夺2003—2004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国家“文华大奖”和第七届中国艺术节“观众最喜爱剧目”的三冠王。
2011年3月1日至2日,《八桂大歌》又唱响国家大剧院。这是广西获得过国家级奖项的剧目首次登顶国家最高艺术殿堂。随后,《八桂大歌》 一路歌声嘹亮,足迹遍布全国20多个省市,成为柳州的一张闪亮名片。至今演出426场,晋京展演5次,先后参加了“2006北京·广西文化舟”开幕式、“2008北京奥运重大文艺演出活动”、上海国际艺术节、第五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的开幕式等重大演出。2007年,“柳工之夜”广西民族音画《八桂大歌》依托全国会堂(剧院)工作研讨会理事会、中国西部演出联盟的平台,引入创新合作模式,在南宁、南昌、南京、杭州等地巡演38场,社会效应和市场效益双丰收。
舞蹈《铜鼓敲出壮乡情》代表柳州、代表广西参与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的演出,在人民大会堂演出16场,一展柳州人的聪慧与魅力,得了组委会领导和主创班子的赞扬,编导和演员代表还在人民大会堂受到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
【记者感言】柳州文化领域从来不乏精品,从《八桂大歌》《白莲》《柳宗元》等,再到去年代表广西参演《复兴之路》,柳州文艺工作者的身影不断活跃在不同地区、不同国度、不同级别的舞台上,也将柳州独特风采与魅力展现给世界。
日报记者 段红梅(图表素材 叶子摄)文化精品工程结出硕果累累
●《八桂大歌》 囊括国家文化部“文华大奖 ”“国家舞台艺术十台精品剧目 ”等多项殊荣 ;●“柳江之夏 ”群众文化系列活动2010年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 ;●《铜鼓敲出壮乡情》参加国庆六十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复兴之路》演出 ;●《红瑶梦》获得“第二届广西彩调艺术节 ”最高奖“优秀剧目奖 ”。
文化活动品牌遍及城市乡村
●“柳江之夏 ”、社区文化体育节、“龙城金秋 ”、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等系列群众活动深受欢迎 ;●城区有城中区“欢乐城中 ”、柳南区“欢乐柳江南 ”、柳北区“北雀欢歌 ”、鱼峰区“鱼峰之声 ”;●各县有柳城县“太平壮欢 ”“百村百戏 ”、融水县“情系苗山 ”、融安县“激情融江艺术节 ”、三江县“多耶程阳桥文化旅游节 ”。
文化服务体系惠泽城乡
——
我市加强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二:软件篇
走进新建的市博物馆可以参观到6万多件馆藏文物,步入重建的柳州文庙能感受到孔子文化的厚重,徜徉碧波荡漾的柳江岸边,愉悦于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上多姿多彩的唱响……这样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如修葺一新的柳侯祠,临江展开的军博园等等,现已成为柳州这座文化名城最为璀璨夺目的城市文化地标。每逢节假日,这里总是精彩纷呈,艺味飘香,群众乐于其中,文趣盎然。
市文化局局长李丽珍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支持下,我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建设投入不断加大,设施体系逐步完善,公共文化产品日益丰富,服务方式和手段不断创新,文化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整体推进、重点突破的良好势头。文化服务从简单到多元
“十一五 ”期,我市基本建立起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从而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 ”。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大力推动群文活动的繁荣,促进公共文化服务设施的公益性、均等性、便捷性日趋完善,使之成为柳州城乡和谐、社会安定的一大支撑点。我市的群文活动,已从“唱唱跳跳 ”的一般性文化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从满足人民群众由简单的读书、看报到文化欣赏、文化创作的多元文化权益。
按照我市建设“文化柳州 ”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近几年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推进“知识工 程 ”、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工程、村级公共服务中心、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及社区图书馆、社区艺术培训中心和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 ”建设,做好城区图书馆、文化馆的建设工作,把保护好、实现好、发展好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和需求放在突出位置,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
同时,我市还加强对已 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公共图书馆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市图书馆连续四届获得“国家一级图书馆 ”称号,2010年又被评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 ”,并率先安装完成了“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的部分资源和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成为广西第一个上网提供服务的地市级公共图书馆和广西第一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市级分中心。
我市公共服务体系的进一步完善,对促进社会公平、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公共文化服务,不仅是要让群众欣赏到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而且还要让群众参与其中,乐在其中,提高生活品位。
这几年,我市群众性文化活动广泛开展—— —社区文化体育节、“八桂群星奖 ”、“柳江之夏 ”、“龙城金秋 ”、元宵花灯、农民艺术节、2011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等系列活动异常活跃,而这些活动已成为我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品牌性文化。
其中,每年一届的“柳江之夏”活动在五年间举办演出及各类活动100多场,参与人员及观众达到60余万人,促进了我市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乡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至2010年底,各类业余文艺团队已由原来的876支发展到1026支,人数近万人,评为自治区优秀村屯文艺队18支,市级优秀村屯文艺队83支,小康文化示范户109家,41户被授予自治区级农村“小康文化示范户”荣誉称号,成为基层文化的主力军。
除此之外,我市城区每年组织40场以上、各县组织60场以上广场文化活动,极大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这些活动充分证明了我市服务和繁荣群众文化所取得的成效。
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近年来,我市公共文化服务指导工作全面到位,基层文化阵地不断强大。
—— —开展广泛的文化下乡活动,以“基层服务号”、“2131”放映活动、文化科技“三下乡”等主题活动为重点,送书刊、送电影、送农科信息、送文艺表演到各县区、社区和乡镇、村屯。期间,全市每年组织文化下基层不少于12次,送书下基层320次,共104833册,放 映电 影30005场,送戏下乡200余
场。
—— — 充分发挥“和谐文化服务行”带动作用,基层文化空前活跃。我市以刘三姐大舞台为主阵地,积极开展“周周演”活动,吸引了各城区250多支文艺队共1500人积极踊跃参演,共演出29场,为8万余市民提供公益性文化服务。各县利用广场等活动场地,将“周周演、月月比、季季赛、年年奖”等活动开展得风生水起,共416支文艺队参加,演出3000余场,观众达200万人次。
—— —积极培训农村、社区基层文化骨干,文化队伍服务水平大大提升。我市平均每年投入约30万元,结合“文化致富”工程,针对县(区)开办各类公益性文艺培训班(会)50余次,培训人数3000余人。
—— — 抓住机遇,鼓励和指导县(区)争创先进。我市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和专业技术骨干下县(区)进行指导,推选优秀群众文化活动和项目建设参加自治区文化厅开展的评先、试点工作。各县以创建“全国文化先进县”为契机,加大对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建设,2009年鹿寨县成功获“全国文化先进单位”,实现我市全国文化先进县零的突破。
值得称道的是,五年间,我市文化市场安全健康有序,文化市场依法行政工作没有发生一起违规、违法行政投诉事件。日报记者 谭彦斌(图表素材 叶子 摄)
公共文化阳光洒遍龙城
——“十一五”以来文化柳州文化建设系列报道之一:硬件篇
10月1日晚的“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异彩纷呈,由央视台柱朱军和朱迅主持的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开幕式晚会盛大上演。这场演出,也是“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自去年7月启用后承担的第270场表演任务。这个江中景观大舞台,目前已接待中外观众130万人次,成为百里柳江上一颗名副其实的明珠。
其实它还只是我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冰山一角”。今日龙城大地,各类舞台上歌舞翩跹,博物馆里人流如织,社区图书室里书籍报刊琳琅满目……近年来,我市各级文化部门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不断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陆续投入使用一大批高标准的文化基础设施,公共文化的阳光洒遍龙城大地。
公共文化设施遍及城乡——滋润百姓生活
【百姓感受】“在家门口就能看到苗语电影,看书就去农家书屋,有空就去文化广场打打球,现在的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的!”融水苗族自治县洞头乡岑碑屯苗寨的陈阿伯高兴地说。(楷体)
【全景图】近年来,按照市委、市政府建设“文化柳州”工作思路,市、县文化部门加大基层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构建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文化设施网络,完善县市、社区和乡镇村文化设施体系。突出抓好基层文化馆(站)、图书馆、广播电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集中建设一批重大文化设施,形成了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数字见证】“十一五”期间,新建成达标乡镇文化站(含共享工程乡镇基层分中心)77个、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城区图书馆4个、10个县区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支中心、697个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44个社区文化点,进一步完善了城市社区(街道)文化服务网络。至2010年底,全市252个社区已建成89个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柳北区建园社区、柳南区利民社区、五菱社区和宏都社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化先进社区”。鱼峰区江滨文化广场被评为“全国特色文化广场”。同时,加强对已建县区、乡镇、村文化站共享工程基层节点的检查指导,强化共享工程节点的设备安装、调试工作,提高基层文化设施的服务作用。
【画外音】2009年,电视剧《刘三姐》的音乐主创们来柳采风时,听到“山歌王”们幽默生动的演唱,感叹柳州这片土地的每个角落都充满了浓浓的文化气息,这足以说明我市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产生的威力。
地标性文化设施多涌现——编织文化地图
【百姓感受】家住城中区斜阳路景霞丽园的李艳丽喜欢到柳江边散步:“如今柳江上多了一颗„明珠‟,加上文庙、军事博物园、工业博物馆等,越来越多的文化设施丰富了我们的生活。”(楷体)
关键词:水上大舞台
柳州文庙
军事博物园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黑体)
★水上大舞台(黑体)。“柳江明珠”水上大舞台,在“百里柳江”中格外引人入胜。从动工到落成仅用了110天,成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水上浮动舞台。市委书记陈刚称赞其是柳州城市智慧的集中体现,是一个可立足长远、持续发展的“文化工程”,可作为我市的“文化航母”凌波远航,向全国乃至全世界展示柳州文化独具禀赋的品位与精妙。
★柳州文庙(黑体)。文庙建在柳江南岸的蟠龙山与灯台山之间,西连蟠龙山瀑布广场,东为待修建的窑埠古街,整个建筑群由棂星门、泮桥、大成门、大成殿、厚德明伦堂、崇圣堂、文昌塔等组成,与周边的蟠龙双塔、王氏山房、“天山万里”摩崖石刻等文物古迹一起形成独特的人文景观。工程于2009年10月9日奠基,2010年3月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9月28日交付使用,2010年国庆前后多达100万游客朝拜先哲孔子。如今的文庙,已经成为龙城耀眼的文化地标。
★军事博物园(黑体)。猎潜艇、坦克、加农炮、军用飞机……5月31日才开馆迎客的军事博物园各类大型军事装备一应俱全。这是一个集纳有海、陆、空等兵种的武器装备和军用设备的博物园,是广西唯一具有军事题材的博物园,已经被命名为国家级国防教育基地。
★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黑体)。正在建设的“刘三姐文化娱乐中心”将大剧院“变身”为柳江东岸上两条充满生机的“飞鱼”,将以刘三姐演艺大剧院为龙头,建设一批各具特色的歌舞娱乐场所、文化酒廊等,打造成为集大剧院、音乐厅、影视厅、KTV包厢、小型视听综合厅、录音棚及休闲健身会所、酒吧餐饮等时尚娱乐功能为一体的柳州风情“百老汇”,成为广西首屈一指的高端大型文化娱乐场所。
此外,“柳州工业博物馆”“白莲洞古人类遗址博物馆”“文化主题公园”项目也都在按计划积极推进中,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画外音】“十大文化建设工程”的推进,让一批批体现柳州城市文化底蕴和展示柳州形象的标志性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组成了一张“文化地图”,润泽着龙城人民的精神世界。这张“地图”渗透于城市的各个角落,也寄寓着这座文化之城的无限未来。
日报记者
段红梅
文化柳州满天彩霞
——“十一五”以来我市加强文化建设坚持文化惠民的精彩表达
柳州,百里柳江之上,文化之水汇成滔滔之势,在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里,掀起欢乐高潮,波涌国内,声震海外。
按照市委书记陈刚在市十一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打好文化发展升级战役”,加快柳州由广西文化大市向广西文化强市转型的宏大思路,以近乎完胜的姿态,赢取了“十二五”开局之年柳州文化建设的漂亮一役。
山滋水润,“文心”独具 ;寻流溯源,创新引领。
高屋建瓴、卓尔不群的文化柳州建设,之所以能在广西品高一格,离不开长期以来、特别是近期我市文化建设的不凡举措。
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的市委书记陈刚多次强调,“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文化是城市之魂。柳州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的成就,离不开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智能推动,文化既是柳州“经济升级,城市转型”的发展核心动力,也是柳州“五美五好”的城市价值体现。
龙头文化点石淬炼成金
“十 一五 ”期间,我市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年增多。在“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文化设施和场馆、文博事业发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文化艺术创作等诸多方面的投入达11亿多元。
新辉耀眼的柳州文庙,惠民为本的“柳江明珠 ”,广西唯一、西南规模最大的军博园,即将在央视“开屏 ”的国内第一部30集电视连续剧《刘三姐》,已在央视热播的国内首部动画教育电视连续剧《心灵之窗》……近两年,“文化建设十大工程 ”,形成了柳州文化建设的龙头效应。它推动我市文化建设处于一个不断创新的发展加速期;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文化繁荣景象;增强了柳州的文化创新力和传播力;极大满足了柳州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扩大了柳州对外交流的城市影响力。
这些民生为本,大处着眼的文化工程建设,大手笔,大思路,大视野,大架构,成为远者来、近者悦的国内文化盛事。
紧接着,完成一个,增补一个。新增的“博物馆群”建设、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30集大型儒学文化动画片《论语》、新排大型舞台剧、30集工业题材电视剧、千个阅报栏等6个项目,已经扩容为我市的文化新军。
历史名城文脉历久弥新
珍惜历史,才懂得珍视现在。
柳州是中国第三批“历史文化名城”,这座可深挖潜的“文化金矿”。在我市得到科学的保护性开发,可持续利用。2006年6月,国务院将胡志明旧居、白莲洞遗址、鲤鱼嘴遗址、柳侯祠碑刻、昆仑关战役旧址等5处9点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实现了柳州市区内“国保”零的突破。至此,我市共有8处11个点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杨廷理及其家族墓群、柳州市摩崖石刻、机场及防御工事群旧址、明代东门城楼及城墙遗址等4处不可移动文物,也已纳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申报的审核程序中。
“城绩”斐然的考古发掘,让我市一大批文物“涅槃”“新生”。2008年至今,我市共复查文物点627处,新发现文物点650处。特别是由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领衔实施的柳江流域文物调查成果显著,其中都乐-帽合史前文化遗址群,被国家文物局列为2008全国文物普查的重大发现。
“非遗”文化的保护传承,柳州亦走在广西前列。获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4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4项。荣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3人,荣获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称号16人。“非遗”普查从2006年迄今,共采录到6县4城区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信息约6000条,涉及民间文学、民俗、民间美术、传统医药等10个种类。并编撰印制《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资料汇编·柳州市卷》。
惠民为民城乡群文活跃
惠民为本,贴近民生。我市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重心下移,服务下移,进入民生为本的“服务创新发展期”,让更多的人民群众享受文化发展成果。将群文活动从“唱唱跳跳”的一般性文艺活动组织,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转型升级,丰富了柳州老百姓的多元文化生活。
全市共86个乡镇,已建成面积达标的乡镇综合文化站77个,占全市86个乡镇的90%,在建乡镇文化站9个。939个行政村,至2010年底,建成“村级公共服务中心”39个,村级文化室627个,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村级服务点934个,农家书屋1147个。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89个。全市广播覆盖率达90.99% ;电视覆盖率达95.58%。
同时,还为基层文化骨干提供免费培训,大力组织和推动群文活动的开展。
2010年8月获得国家文化部群星奖的“柳江之夏”群文系列活动,与“龙城金秋”“全市农村文艺会演”“刘三姐大舞台”活动并列,成为柳州的四大群文品牌,创造着城乡同乐的文化之美。
通过柳江之夏、龙城金秋、基层服务号、农村文艺会演、农民文化艺术节等群众文化载体,我市大力抓好文化阵地建设。
广泛组织开展发展广场文化、社区文化、农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等。已在我市社区、村屯培育各类艺术团、山歌队、彩调队、芦笙队、腰鼓队、器乐队、龙狮队1206支,19000多名业余演员,活跃于我市六县四城区的文化热土,年演出量达上万场次。
体制激活产业初现成效
文化体制改革成为柳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强大引擎。不断深入的文化体制改革,极大地释放了文化生产力。为柳州的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也催生了柳州文化发展的新纪元,文化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广播电视改革深入推进,广电系统实现“局台分开”,成立了“柳州广播电视台”。专业艺术剧团改革为全区先行,将原有市歌舞团、桂剧团、彩调剧团、粤剧团和柳州文化艺术中心的文化资源整合,组建柳州市艺术剧院。柳州市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支队挂牌成立,将原来的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系统的执法队伍三合一,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改革取得初步进展。
2010年,新闻出版服务业年生产总值近5.2亿元。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主力军。
文化休闲娱乐、网络文化服务业的年营业总额达2亿多元。旅游文化服务业年均增长17%,年收入达68.2亿元之多。
外拓内引提升文化品位
文化走出去,与文化引进来相辅相成。
2010年晋京展演的苗族歌舞《风从苗山来》,2011年3月晋京在国家大剧院展演的《八桂大歌》,2010年赴京展出的“画家眼中的大苗山”“美丽柳州—— —民族风情台湾花莲凤林书画作品展”等,皆为我市精品文化走出去的成功案例。文化引进来也看点良多,“优秀剧目月月演”让龙城百姓在自家门口就能欣赏到精品剧目。今年初至今,已引进16个国内外优秀剧目入柳商演。
2011中国柳州国际水上狂欢节,更是我市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有机结合成功典范。非洲的手鼓、热情的桑巴曲、苏格兰的风笛,在柳州激情震响。52个国家外籍演员,为柳州人民献演令人醉美的异域风情。还有应邀来自国内的56个民族的“原汁原味”代表,以别具一格的民族方阵展示出绚烂无比的多元文化色彩。央视著名主持,大腕级演艺明星,国内各级媒体,荟萃一城,盛聚柳州,在共享柳州文化精彩、精妙的同时,也通过各种媒介,为柳州文化的不同凡响喝彩,向八方传播——柳州“文”名,声闻遐迩。
文艺创作处处繁花胜景
襟怀开放,包容和谐的文化环境,耕耘出我市文艺作品创作的丰收场景。涌现出大量为历史剪影、为时代作传、为人民立言的力作。“十一五”期间,共出版、发表、小说作品50余部(篇),散文作品100余篇,诗歌集7部1000余首,大型报告文学作品5篇 ;涌现出《柯天国市井小说》《中国侗族在三江》 等优秀出版物。影视作品创作也是繁花胜景,“十一五”期间,创作和产生了电视剧《青春正步走》、大型系列古装电视剧《刘三姐》《三揭皇榜》,动漫电视剧《心灵之窗》等一批影视作品 ;电视纪录片《作家肖甘牛》于2009年10月荣获中国第六届电视纪录片党建类银奖 ;宣传电影《田歌》在全球公映,摘取2010年希腊奥林比亚青少年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的“评委会大奖”。
《刘三姐故乡的歌》、侗族风情歌舞剧《珠郎与娘梅》、苗族民俗风情歌舞展演《风从苗山来》、彩调歌舞剧《红瑶梦》等新近舞台作品,也是好戏连台 ;《窗外》《铜鼓敲出壮乡情》等精彩纷呈的小戏、小品、舞蹈、曲艺等近百个舞台作品同样缤纷其中。日报记者叶子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