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知青活动】粤西知青精心安排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
【知青活动】粤西知青精心安排纪念上山下乡50周年
残阳絮语
2018年,注定是粤西老知青们的吉祥年、喜庆年!
这一年,将迎来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经过不懈努力,“粤西知青文化园”如期于今年夏天奠基建设,铁定于明年建成开园;两件喜事接踵而来,形成了“喜上加喜”的喜人局面。
但是,这还不够!
最近,消息传来:湛江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8月研究决定,接2013年出版发行的首部粤西知青文集《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之东风,加紧部署征稿等事宜,着手选编该文集的“下集”,已定于明年出版发行,为“上山下乡50周年”纪念再添一喜。
粤西知青文集 《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上集
在建的粤西知青文化园正门石碑
粤西知青文集《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上集)出版发行以来,一直受到省内外广大知青的热捧。纷纷评论说:广大知青的回忆文章准确地还原那段真实的历史,记录了那激情燃烧岁月中的一个个难忘的历史片段。有读者用四句话对(上集)进行了简要概括,说知青们的回忆文稿:
是回眸如影岁月怀念青春的感怀; 是体会艰苦条件成就人生的感悟; 是面对青年时代纯真友谊的珍惜; 是共勉知青战友过好晚年的鼓励。
我们有理由相信,粤西知青文集《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下集)的出版,一定更能凝聚广大知青的情感,更多地传递正能量,团结广大知青在参与实现中国梦的伟业中,发挥好绵薄的作用。
粤西知青文集《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下集
征 稿 启 事
山野木棉年年怒放,知青情谊代代相传。2013年12月我会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首部粤西知青文集《山野上那些木棉花》受到了广大知青的青睐。明年是纪念我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也是粤西知青文化园建成开放庆贺的好日子,为了纪念知青上山下乡五十周年,为了庆贺粤西知青文化园顺利建成,追溯刻骨铭心的知青岁月,铭记一代年轻人与祖国同命运峥嵘岁月,追思一代知青的心路历程,珍惜知青情谊,教育子孙后代。我会决定出版《山野上那些木棉花》下集。现将征稿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征稿范围:凡二十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粤西知青和外地到粤西、海南农垦(兵团)、农场、林场、农村上山下乡知青,农场职工子弟知青(包括现湛江,茂名,阳江市)均可投稿。
二、征稿内容:以建设粤西知青文化园为切入点,关心和支持文化园建设的动人事迹、故事;以珍惜知青情谊为重点抒发知青的真情,让历史记住知青,让历史告诉未来;以知青艰苦生活,创业经历为主题,寻找尘封的历史,记述后知青岁月的成长,婚姻,学习工作,艰苦创业,励志故事。文体不限,回忆、记述、抒情、文学创作的日记、传记、游记、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哲理感言、摄影等作品均在应征之列,要求内容真实,表述客观,语言精炼,贴近知青生活,体味人间真情,传递正能量;欢迎有独特个人风格注重文学特色和语言美感;拒绝过度消极,低俗,露骨的描写。
三、稿件文字要求:来稿字数一般要求500—3000字以下。特别作品不超过5000字,摄影作品附简短说明。1人投稿篇数不限。文章作者均署实名并附简介,包括年龄、性别、上山下乡前毕业学校、上山下乡地点和回城后的工作单位及最近彩照(白底大一寸彩色免冠正面照片)。
四、文集由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入选作品不设稿费,征稿入选者可获得该文集赠书二本,享受订购十本以下5折的购书优惠。凡捐资建设粤西知青文化园者可获赠书一本,捐资建园的有关单位可酌情赠书若干本,凡粤西知青购书按六折优惠。
五、该文集拟邀请白志健,蔡东士,曹南才,庞康养,杨水生,田丰,霍东龄,洪三泰,戚国强,宋晓琪,马国庆,支小纪,刘海涛,唐文盛,万向南,李丹儿,邓友,王培南,胡克伟等知青知名人士担任顾问。编辑委员会主任:陈向东。副主任:钟真池,廖国树,陈立新,郭小莹。执行编辑:钟真池,廖国树。
六、截稿时间2017年10月31日
七、稿请发QQ邮箱,最好用电子文档,也可用其他方式。稿件一般不退。
通信地址:湛江市赤坎南桥南路2号广东湛海仪表有限公司大院,收稿单位:湛江市知识青年历史文化研究会钟真池收。
第二篇:纪念2018年中国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
纪念2018年中国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
评价知青上山下乡要客观真实作者:林小仲岁月的消失容易淹没人们的记忆,历史的长河难以把握客观、真实的评价。在新中国的历史上,“文革”中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留下了传奇的经历和悲壮的历史。我无意对这场运动做全方位的回顾和综述,只是做为亲历者谈几点众所周知的简评。
一、历史定位中共中央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历史已经判明,‘文化大革命’是一场由领导错误发动,被反革命集团利用,给党、国家和各族人民带来严重灾难的内乱。”发生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文革”不是也不可能是任何意义的社会进步,“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是“文革”的一部分,纵然有当时的政治背景和经济原因,但究其根本也是违背社会进步和绝大多数知青择业意愿。“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无社会进步可言,它与“文革”一样,也给知青和知青家庭带来了重创。
从1966年至1976年十年间,全国有1700多万城镇中学生上山下乡,他们或在农村插队落户,或在兵团军垦拓荒,或在草原牧马放羊,或在农场植树耕田。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人既未成年,也未毕业,更无法继续应有的读书深造,无端成为一场政治风暴的受害者。在阶级斗争年代,许多知青背负着父辈在政治运动中的冤屈,他们被打上异己的烙印,当兵、进厂矿、选送大学,均与他们无缘。在这种特殊严酷的政治背景下,既便同在上山下乡之中的知青们命运也是千差万别。回顾当年,上山下乡时千军万马一条路,就业返城时却是八仙过海各显其能。不是表现好,就能返城,而是所谓出身好,有关系才能捷足先登。下乡时场景大致相同,返城的路却是因人而异,对多数知青来说返城回家的路充满辛酸和苦难,否则就不会出现云南知青爆发的大规模要求返城的请愿静坐。当年知青们“我要回家”的诉求都难以实现,那有什么公平、公正可言。
有的人将这个时期知青上山下乡定位为有计划培养革命事业接班人,美其名曰:“青年运动方向”,且不说阶级斗争年月产生的政治词汇,大都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拨乱反正”所纠正,在新世纪的中国,这些遗弃提法让人们困惑,疑似他们还生活在“文革”之中。当年知青大都健在,就有人戏说歪曲历史。上山下乡的中的很多人是被划为异己和受“文革”迫害家庭的子女和普通劳动者的子女,而当年也有些人不需要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君不见一位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走出大学校门直接坐到省军级的位置,“文革”中被称为“东北太上皇”,而知青当中的绝大多数当年想入伍当兵都是不可能实现的奢望。在当年,不愿意上山下乡的中学生,会被学校和街道强制动员下乡,而另一部分人则根本不需要走这条路,或者即便下乡,时间也很短,他们也就成为当然的接班人。即便当今有过知青经历的成功人士,当年也因受父母被迫害的株连而上山下乡,与其说是锻炼,不如说是落难。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在逆境中百折不挠,积极进取。我们肯定在逆境中积极奋进,却不能歌颂人为制造的苦难。如果连这么清楚的史实都去黑白混浠,不过是“文革”思维死灰复燃。当然,如果是那些持否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决议,否定中国三十年改革开放成就,拥戴“文革”和“以阶级斗争为纲年代”的人士,我们也见怪不怪另当别论。“文革”造成的政治灾难和突出的社会矛盾,将知青上山下乡推向极致,这时的中学生上山下乡已不是“文革”前少数知青个人理想和职业的选择,变成强制性的国家就业政策。“文革”造成国人严重分裂,派系林立濒临内战状态,被利用的中学生首当其冲,上山下乡的分散驱离方式也成为了政治稳定的需要。“文革”将国民经济推向崩溃边缘,丧失了城镇安排大批学生就业的可能,无法就业的城镇学生的沉重负担又一次转移给农村、农民。“文革”摧毁了教育事业,使中学生无大学可上,这都是“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政治和经济原因的历史原貌。
二、青春奉献“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大都是新中国创立后的第一代儿女,他们成长过程中大都受到英雄主义的熏陶,既造就了“文革”时期的盲从冲动,也成就了他们肩负的历史责任感。在逆境和曲折当中,在不公平和磨难当中,1700万知青中的多数人用青春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可歌可泣的奉献。他们在荒原戈壁、热带雨林、农村边疆,在苦难中铸就辉煌,他们屯垦拓荒,辛勤耕作,修桥筑路,教书育人,传播知识,推广农业科技、传播农机知识、抢险救灾,医疗济困,改变贫困落后面貌,曾经造福一方。现在许多当地干部,都曾是当年知青老师们的学生。知青们将城市文明和文化带入农村的功绩将载入历史。原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内蒙古自治区主席布赫,曾为大型知青纪念文集《草原启示录》题辞:“草原上的人民永远记住这一代青年。”这是对曾经上山下乡的知青们最好的褒奖。
历史的、辩证的评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才能还原客观真实的历史。任何以偏盖全的结论,或依据个人当今政治立场点评历史都站不住脚。大时代与个人命运紧密相关,信仰纠葛产生社会多元,这本不是坏事,但曲解“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历史,从片面或绝对的立场视角出发,这是某些知青历史讨论者的评判逻辑。孤立、静止看待问题的形而上学认识论令人堪忧。抛弃大多数知青的意愿和破坏家庭、人性的本能,泛政治化的谈论历史事件是无知的悲哀。“文革”思维回潮,让我们意识到国家民主法制建立何等重要。绝大多数知青上山下乡的青春岁月,都与当地的各族人民结下了深厚的情谊,留下了刻苦铭心的难忘记忆。许多人至今都会魂牵梦绕当年上山下乡的地方,思念在我们这一代人人生最困难时,为我们遮风挡雨的第二故乡,感恩善待庇护我们的父老乡亲。这也是知青们返城后,多年来,也在不同岗位上尽其所能回报曾经上山下乡地方的原因。我们在否定“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同时,而对于将青春岁月留在社会最底层,在那里了解到社会的真实和人民的需要的知青们却充满敬意,“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与“知青”的历史作用既有相互关联,而却有重要内涵差别。
三、曲折历练人生的道路都充满曲折和艰难,无论是当年的知青一代,还是现时生活中被家庭宠爱的孩子们都会经历到。“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无法摆脱政治上的歧视,很多人实际上成为“接受再教育”和改造的对象,“接受再教育”成为到农村去的知青们的专利,因此,对上山下乡的知青来说,人的尊严和价值都大打折扣。为扑灭荒火而牺牲的69位内蒙兵团知青 1700万知青中,有的人为上山下乡付出了青春和生命,那些为一场无关大局的草原荒火,为落水的木材和羊群献出生命的知青伙伴;那些不堪艰辛劳累的重负,过早嫁人的女知青们;那些因成家或在当地招工迟迟未能返城的知青们;那些因伤痛或无缘求学深造知青们;那些返城后无专长又过早下岗的知青们,都为此付出沉重代价,他们曾是返城后,企业转型下岗的主力军。作者下乡插队时照片我有过下乡去东北呼伦贝尔九年知青岁月,那里1968年前属内蒙古,1969年后划归黑龙江。我档案袋里曾有“文革”中父母单位军代表装进的许多莫须有的不实之言,所以我只能只在那里沉重的修理地球。九年插队当中我当过三年生产队长,将那里建成远近有名的富裕队,1976年我领导的生产队,每天的分值三元多钱,一年一个劳动力分1000多元,生产队所有建筑砖瓦水泥结构焕然一新,集体实力大增,而且只靠种地产粮。凭努力1976年3月我在农村入党。1977年7月我以困退为由返回北京,临行前,全村老小将我送到村口。我们的“青年点”曾是黑龙江省的先进知青典型,事迹在《黑龙江日报》上刊载,二十多人中,有五人先后担任大队书记和生产队长。我无意在这自我表扬,象我们这样的知青在全国也为数不少。我想说即便在艰难困苦和遭受不公正待遇时,有时也事在人为。即便不上山下乡,也不是所有的人就会人生一帆风顺,即便从小就养尊处优留学英美,个人不努力也未必能够成才。而曾在苦难中收获历练成大器者却不乏其人。史铁生不上山下乡写不出《我的遥远的清平湾》、梁晓声不上山下乡写不出《今夜有暴风雪》、叶辛不上山下乡写不出《蹉跎岁月》。反之,曹雪芹没有上山下乡也能写出了《红楼梦》,罗贯中没有上山下乡也能写出了《三国演义》。由此可见上山下乡锤炼铸就了一批人,但是不上山下乡也会造就人才。将上山下乡解释为培养革命接班人,或青年运动方向的必由之路,说这种话的人自己恐怕都不信,否则,为什么不动员自己子女重走上山下乡路。一般规律来说,困难挫折会成就积极向上的人,一帆风顺碌碌无为者也不少见,大浪淘沙因人而异。将社会精英成功归于知青经历,过于牵强,但也不无关系。将弱势群体困难归于知青经历,事在人为,也并非必然。因此,将个人命运简单与“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相联系未必客观,这里也没有必然的因果逻辑关系。
四、求实包容将真实的“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的历史告诉后人是我们这些亲历者的责任。当我们彻底否定“文革”的时候,发生在那个时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也应当被否定。但否定那场运动同时,不应该否定1700万知青们在特殊年代为国家和民族做出的青春奉献。如同我们否定晚清王朝丧权辱国,却要肯定两广总督林则徐虎门销烟的爱国壮举。如同我们批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却要肯定邓世昌等爱国军人血染海疆。南非种族主义的黑牢关押过不屈的民权斗士曼德拉,当我们在赞美这位黑人总统时,是否也要赞美囚禁他多年的专制监狱?而这个逻辑调换位置也是一样,不能因为知青们在上山下乡中感天动地的事迹,就推理说那场错误的运动是正确的,反之也是一样。当我们否定“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也要积极肯定知青在上山下乡中青春奉献的历史功绩,感谢当地干部群众对知青的关怀爱护。片面或绝对的结论,简单的肯定或否定,不仅对知青们的历史不公平,也是对帮助过知青的当地干部、群众不公平。知青上山下乡遍布祖国大江南北,地域不同、经历不同、知青素质不同、受教育不同、政治环境不同、必然有许多的差异。应该尊重知青们对各自上山下乡的不同感受,在“青春无悔”和“青春有悔”这个前提虚假的争论辩题中,不应该用简单“肯定”或“否定”强加于人,“无悔”自有青春血色浪漫的光荣历程,“有悔”自有青春不堪回首的往事。多元社会何必强求,多些包容,我们这一代人尤其要抛弃非黑即白的阶级斗争认识论。笔者认为:“文革”中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违背历史进步和人的主观意愿,必须彻底否定。而“文革”中1700万知青上山下乡,他们用青春和热血为国家民族做出的奉献必须充分肯定。有关“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的评价,邓小平同志在1978年谈到“文革”中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时,曾经说过:“国家花了三百多个亿,买了三个不满意:知青不满意,家长不满意,农民也不满意。”邓小平以他言简意赅的“三个不满意”对那场运动做出了历史评价。这既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全局性的结论,也是当年下乡的知青们的主流认识,这才是以人为本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客观真实的评价。
“老三届”与“文革”中各届中学毕业生上山下乡人数达1700多万,这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绝后的,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历经苦难,他们是“文革”中最早觉醒的一代,他们在反思与拼搏中成为社会的中坚,中国知青一代出类拔萃之辈群星璀璨,他们承前启后推动了中国改革大潮,为将中国建设成一个初步现代国家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文革”中上山下乡的知青一代对祖国和历史最好的回报。1700万知青“文革”中上山下乡已过去四十余年,有的人在知青岁月中走出苦难,铸造辉煌,有的人在知青岁月中增长见识,厚积薄发,有的人在知青岁月中获得磨练,知足常乐。知青岁月仅是我们人生中一小部分,即便我插了九年队,也只是我事业经历的五分之一,坦率的说,虽然当年历尽艰辛,付出辛劳,我还是很怀念留住我青春的难忘知青岁月,怀念草莽关东的黑土地风情,怀念蓝色的蒙古高原美丽博大,怀念那里纯朴的人民和善待我们的基层干部。编后语:本文是作者应邀为2014年中国知青文化博鳌高峰论坛撰写发表的论文,现重刊于此,纪念2018年中国知青上山下乡50周年,向曾经的知青伙伴们致意,共同回忆我们的知青岁月。作者林小仲2017年8月于北京。作者简介:
第三篇:上山下乡知青聚会致辞
上山下乡知青聚会致辞
知青们、场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之际,黄田林果场1973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回场欢聚,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盛会。原创:wenmi114.com黄田林果场为了迎接自己的儿女回场省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张志坚、巫丽芳、曾伟忠等同志为了这次聚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地税局副局长陈别佳同志为了这
次聚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知青和场友们为了这次聚会,抛开了一切事务,如约回场省亲聚会。由于大家的共同努力,才有了今天这场热热闹闹的聚会。这次聚会是黄田林果场上山下乡知青首次较大规模的聚会,意义非常。我和张学文、黎裕本、侯彩萍等同志代表林业局,对知青和场友们回场省亲聚会表示热烈的欢迎和祝贺。并对知青和场友们一如既往关心、支持、参与黄田林果场的建设表示衷心的感谢。
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事件,当时的知青上山下乡,促进了城市与农村的思想交流和文化知识的传播,促进了边疆和山区农村的生产建设,更锤炼了当时的一代。这段经历是广大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人生中的一个重要历程。七三届知青是黄田林果场的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由于你们的带头,才有第二批、第三批知识青年的到来,还有一部分潮汕上山下乡到我县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也相继到来。由于各届知青的积极参与,才使得建场初期的黄田林果场热火朝天;由于知青的披荆斩棘,才使黄田林果场在短期内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知青们的团结互助,才使得黄田林果场像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大家庭;由于你们的活泼乐观和好学,才使得黄田林果场更像一座熔炉和学校。你们在黄田林果场洒下了汗水和辛劳,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你们为黄田林果场的建设和当时的物质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黄田的山和水不会忘记你们,黄田的职工和周围的群众更不会忘记你们,知青精神和知青功劳永垂青史!
知青们、场友们,今天的黄田林果场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黄田林果场,像一个热情奔放、神采奕奕的少男少女;今天的黄田林果场,像一个成熟又娇羞的姑娘(因为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相比,今天的黄田林果场既显得美丽又显得宁静)。今天的黄田林果场,也由过去的物质生产单位转变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和保护物种为主的公益事业单位,与此同时,黄田林果场计划适度发展观光和休闲项目。无论过去和将来,不管黄田林果场怎么变,黄田林果场都会敞开胸怀迎接你们回场省亲、旅游观光或者投资建设。诸位离开黄田林果场后,二十多年的思念和情感,不是一两句语言可以表达的。平远县林业局和黄田林果场请在座的知青和场友们向不在座的知青和场友们传达一个信息:希望知青和场友们常回家走走,常回家看看,黄田林果场永远是你们温暖的家!原创:wenmi114.com
知青们、场友们,你们回场省亲聚会的时间虽然短,但这是三十年时光和感情的浓缩。在这难得一聚的新老场友、新老建设者们共话家常的珍贵时刻,让我们尽情地倾诉、尽情地留影、尽情地干杯吧!
第四篇:上山下乡知青聚会致辞
知青们、场友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周年之际,黄田林果场1973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30周年回场欢聚,这是一次难得的历史盛会。黄田林果场为了迎接自己的儿女回场省亲,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张志坚、巫丽芳、曾伟忠等同志为了这次聚会做了大量的组织工作;地税局副局长陈别佳同志为了这次聚会给予了大力支持和协助;知青和场友们为了这次。
。七三届知青是黄田林果场的首批上山下乡知识青年。由于你们的带头,才有第二批、第三批知识青年的到来,还有一部分潮汕上山下乡到我县农村插队落户的知识青年也相继到来。由于各届知青的积极参与,才使得建场初期的黄田林果场热火朝天;由于知青的披荆斩棘,才使黄田林果场在短期内的面貌焕然一新;由于知青们的团结互助,才使得黄田林果场像一个充满爱心和温暖的大家庭;由于你们的活泼乐观和好学,才使得黄田林果场更像一座熔炉和学校。你们在黄田林果场洒下了汗水和辛劳,留下了深深的足迹,你们为黄田林果场的建设和当时的物质生产立下了汗马功劳。黄田的山和水不会忘记你们,黄田的职工和周围的群众更不会忘记你们,知青精神和知青功劳永垂青史!
知青们、场友们,今天的黄田林果场是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图。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黄田林果场,像一个热情奔放、神采奕奕的少男少女;今天的黄田林果场,像一个成熟又娇羞的姑娘(因为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相比,今天的黄田林果场既显得美丽又显得宁静)。今天的黄田林果场,也由过去的物质生产单位转变为封山育林、涵养水源、净化水质和保护物种为主的公益事业单位,与此同时,黄田林果场计划适度发展观光和休闲项目。无论过去和将来,不管黄田林果场怎么变,黄田林果场都会敞开胸怀迎接你们回场省亲、旅游观光或者投资建设。
第五篇:我们这一辈(青岛知青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联谊会)
我们这一辈(青岛知青纪念上山下乡四十周年联谊会)
吴光炜(都市狂客)
开篇
1968年11月28日,是毛泽东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再教育指示发表
40周年的日子,年近一个甲子的我,会议当年的一切与现在的感受,思绪万 千!
多少年来,有多少作家、多少导演把四十年前知青的故事,描绘成苦难 的、乱性的故事!多少年来,多少回城后建立家庭的知青配偶,神神秘秘地
向我这现在被选为大队知青联谊会的会长,探知他(她)的她(他)在农村
时是不是与哪个知青有过关系,是不是曾经留下过他(她)们的孽种呢?我
无言以对!因为那铺天盖地的知青故事里,那一篇不是将知青的生活描绘成
《爸爸一个家,妈妈一个家》!说实在话,在那把非正式的男女关系界定为
“搞腐化”的年代。有多少人愿意因此而影响“表现”呢?
当然,我不知道其他地方的知青究竟过的是什么日子,但最少来说,在
我所插队的地方,并没有象那些二、三流作家所描述的那样“乱”,知青与
当地农民也没有那样的不和谐!男女知青中的也几乎没有见到“乱性”的现 象!
也许我是幸运的,虽然我当时因父亲在台湾的关系,而在各个方面不可
能被重视,但在我所在的大队,却并没有因此而被当地人所歧视!在劳动报
酬方面,村民与干部,只看你是不是勤劳,只看你是不是肯干!加上我所在 的大队比被媒体树为暗中“分田包产”典型的小岗村,还早三年就实施包产
到小队的。在插队后的第二年,我就用年终分红所得到的现金中的一部分,买下了当时连城里的职工都视为奢侈品的上海产的海鸥牌照相机。
………………………………………………………………
我的知青生活(2)月台——月台
1968年11月28日!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一个改变一群年轻人一生命运 的日子!早晨七点钟,满街的高音喇叭,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与报
纸摘要节目”里传出的最高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
育,很有必要”!一大批尚未从“文革大潮”走出的学生,紧接着又投入了 “上山下乡的大潮”!
笔者是当年随波逐流的年轻一代,1969年3月27日,作为学校的第一批上
山下乡知青,在喧天的锣鼓、招展的红旗欢送下,走上了福州火车站的月台,登上了知青专列!坐在车窗边的我,无意之中看到了临发车前的一幕!
背景:大喇叭里播的是“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激动人心的革命歌曲,月台上与车厢里到处都是送别的人们!
一个女知青的母亲拉着她的手叮咛着!
妈妈:“孩子,你到农村去,一定要听毛主席的话,向贫下中农学习,要积极 参加生产劳动,努力改造自己的世界观”!
女儿:“妈妈,您的话我记住了,我一定会牢记毛主席的教导,虚心接受贫下
中农再教育!一定会不怕脏、不怕苦、不怕累、为共产主义理想贡献自己的青 春”!
在发车的汽笛声中,知青专列带着我离开了生我养我19年的家乡!在走走
停停的超慢车车厢里,满怀着建设祖国修地球的激情,与离乡背井的伤感相互
交错。十几个小时坐在硬座座位上与并不十分熟悉的,却即将生活在一起的校
友,谈论着未来可能发生的故事!半夜里,一场春雨,吹进车窗的寒风使一群
原本满怀激动心情的年轻人,开始了冷静的思考!
第二天清晨,雨停了!专列在同样是不断播出最高指示与革命歌曲的高音
喇叭声里,缓缓停靠在插着几面红旗,贴着几幅标语的小站的月台上!迎接我
们的是各个公社派来的知青办主任!解放牌的卡车,带着一群群已经不辩东西
南北的知青,沿着弯弯曲曲的溪傍公路,穿梭在起伏不平的、绿树成阴的山道,抵达自己的准备“扎根农村,滚一辈子泥巴,干一辈子革命”的第二故乡!我
来到了福建省沙县、顺昌、将乐三县交界处的沙县高桥公社官林窠大队!开始
了长达七年时间的农村生活!
^^^^^^^^^^^^^^^^^^^^^^^^^^^^^^^^^^^^^^^^^^^^^^^^^^^^^^^^^^^^^^^^^^^^^^^^^^^^^
我的知青生活(3)我仿佛随时间隧道到了清朝时代
从县城到大队,才三十几公里的路途,汽车整整颠簸了两个多钟头。当汽车
停靠在一个用鹅卵石砌成阶梯的,两旁都是浓密树木的山坡路口前的时候。被汽
车颠簸的晕乎乎的我们,在毫无节奏的锣鼓声中,感觉到地方了!
记得当时迎接我们的是一群剃着光头的,敲着小锣小鼓的、身着几乎是清一
色全黑布衣裤的男村民!在公路边耕田的村民,看新鲜似地从各个方向围了上来。
耳边,传来的几乎都是我们根本听不懂的沙县本地话。说实在话,要不是偶尔间
掺杂着几句变味的普通话,我真难想象,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该怎 么勾通?
跟着带队的干部,顺着阴暗的小路,走进了全木构建的,带有礼堂的大队部!
大队书记罗洪成(现已故)不太熟练地念了几段毛主席语录,说几句知青再教育 的话,就宣布将我们几十个人,分散到三个自然村去!我与其他8个校友,被分到
一个叫“土堡村”的自然村,这村子就二三十户人,分成第三、第四两个生产队!
一个叫林有水的生产队长,带着我们穿过田间小道,走上了仅仅用三根对半破开 的杉木拼接的,跨度有十五六米宽的过溪简易桥!那摇晃的桥,不要说几个女同
学,就连我们男同学都还是用挪动的步子,才过的河!
刚走进村时,我仿佛随时间隧道走进了清朝时代!村里的男人都下田了!出
来看热闹都是中年妇女,他们身穿的几乎是清一色的一九蓝的大襟衣服。年老的
大多是小脚女人,个个手提火笼。看起来个个都用当年妇女常用的“美人柴”头
油将头发梳的油光发亮,还插着小花!寒衣的外面,都套着短袖的,一九蓝或浅
蓝色的外衣,衣襟、袖边、裤脚边上,镶着白色的花边呢!……………………………………………………………………………………………………
我的知青生活(4)山乡的“三忠于”与“阶级斗争”
现在回想起来,也许是因为当时的农村干部,都将我们认定为是红卫兵,这
“三忠于”仪式是我们每天的必修课!因此,头几天晚上,不论是在大队部集中
还是在小队开会,会前都有干部带头先念最高指示,再三呼“万寿无疆”与“永
远健康”!慢慢地,也许是因为春耕生产的高强度劳动的忙碌以致体力不支,或
山区农民朴实的缘故,这项每会必行的例行公事,没多久就被逐渐淡化了,也就 没人再提出要做了!
在我们那里,所谓的“阶级斗争”,似乎仅仅是针对有过伤害村民利益的人
而偶尔做做样子的!我所在的村子里,生产队会计是原地主的儿子。生产队的记
工员好象也不是出自贫下中农的后代!记得有两家从闽南移民来的富农成份的陈
姓兄弟,他们强有力的体力及劳动技能,是村里大多数劳力所无法比的,他们的
工分历来是被记最高的,他们年终现金分红也历来是最多的,他们的口粮同样是
最高的!他们住在新盖的、漂亮的大房子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让外人看出,这
是两家偶尔也被带上上级指示需要开批斗会的会场,陪着接受批斗的“地富反坏 右”分子!
倒是真正被批斗的是当地农民最痛恨的,利用自家祖传秘方在给乡亲治病时
谋取私利的村民(据说被评为“坏分子”)。
其他的阶级斗争故事,似乎仅仅限于村干部经常在开会时提醒的,所谓303 别动队的故事!因为我所在的村子的背后,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不敢擅自闯进的原
始森林!据说五、六十年代,老蒋大叫要反攻大陆时,曾计划在该原始森林空投 一个团的兵力!
当地人偶尔也有唱山歌的时候,因为地方语言关系,起先我们根本听不懂,看见他们唱的挺好听的,就问旁边的人,才知道,山歌的唱的完全是被文革期
间被严禁的所谓的带有“封资修”内容!多是唱帝王将相的,很少是男女之情 的!支持(0)中立(0)反对(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