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学习徐刚先进事迹
学习徐刚先进事迹感想
近日我们了解了徐刚学长的先进事迹,而且面对面的进行了交流,内心被深深的被震憾了。在这平凡的大学四年学习生活中,徐钢坚持自立自强,靠自己的汗水和艰辛克服困难,并以自己积极的行动带动影响他人。
徐钢,2006年9月进入入华东交通大学并选拔为国防生,交通工程专业。先后担任校学生会副主席、志愿者协会实践部部长,专业班级团支部书记,红色青年协会副会长,模拟连班长、指导员、副营长,华东交大世纪英才学校首期学员。这些东西还不能概括徐刚学长在大学四年期间做的事,他不只是一个在工作中尽职尽责的人,而且是在学习中也是要求进步的学生,他先后多次获学校二等奖学金、校长奖学金、新东方励志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被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评为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西省第十届五次政协会议特邀学生代表,被江西省评为十佳优秀青年志愿者、茅以升铁道希望之星、南京军区优秀国防生,参加南京军区、全军国防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主题演讲比赛并获优胜奖。
在了解到徐刚的这些荣誉的时候,我们曾一直抱着怀疑的态度去看待了,但是当那天在面对面的交流中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真正的坚持“人民给我一份情,我献人民一生爱”的大爱情怀,奉献爱心,服务人民,自立自强,励志成才,成长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国防生。想想我们的四年大学生活什么都没有做,对于生活中的很多都已经淡忘了,淡忘的原因就是做的事太平淡,也没有用心去做一件事,甚至是连学习都没有怎么去用心。而今天从徐刚学长的言语中我了解了很多,也开始认识到自己有多么的需要学习。作为生活中的他也是那么的为身边的人着想,梅花香自苦寒来,阳光总在风雨后。出生在江西修水的一个小山村的他,家境贫寒06年高考前后父母双双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高额的医疗费使这个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不仅如此,父母还落下终身残疾,不能在田间干重活。穷人的孩子早当家,面对家庭的贫寒和遭遇的不幸,徐钢没有被艰苦的生活压弯了腰,靠寒假上山砍柴烧炭、暑期打零工赚来的钱,不但照顾好了父母,还以高考524分被华东交通大学录取。
面对困难他没有选择放弃,而是选择了坚持,选择了承担,用他的坚持与毅力照顾好了家庭,还以优异成绩考上了华东交通大学,成为了我们的06级学长。在大学四年期间,在学生会工作的他不仅和其他同学相处关系融洽,而且有很好的带头作用。通过他自己的思考,想到和他一样困难的同学还有很多,开始和其他的同学朋友联系,思考怎么帮助他们的问题。这样,提出创办一个“贫困生之家”的想法,学校团委领导很快就批准了他的申请,并将“贫困生之家”命名为“爱心超市”。
通过他自己的努力,利用中午和双休日,顶着烈日,推着三轮车,穿梭于各栋学生公寓之间,晚上把收集来的衣服洗干净、整理好。然后储存起来,甚至不知情的人也许会认为这是一个收破烂的呢,而且面对着同学的不理解和猜疑,他始终坚守着一个信念:必须把“爱心超市”办好,让它成为贫困生的“爱心中转站”。这样他成功了,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徐钢共收集了鞋子500多双,衣服4000多件,被褥100多床,把整个房间堆得满满的。经过清洗、消毒全部送给了贫困的学生。
在生活中的他还积极帮助和影响他人,曾今的一件事,让我们感觉惊讶,我们学院的一名老师的女儿得病的消息传开后,学校号召积极募捐,而听到消息的他把自己获得的1500元奖学金全部捐了出来。接着,带领志愿者,到国防生中、到食堂、到宿舍、到图书馆,动员全校师生捐款。经过7天的爱心行动,共募捐到31万余元。当徐钢把带着全校师生体温的捐款送到医院时,正在化疗的小礼佳两行热泪从小脸庞流到了枕头上。之后他还主动向学校申请要求承担“汶川地震救灾”募捐活动。经过半个多月的连续奋战,为灾区募捐了127.3万元。2008年暑假期间,徐钢在网上看到一封来自四川甘孜的支教救援信后,二话没说就毅然跋涉上千公里,来到了四川甘孜理塘县小学支教。作为这样的一个人一个我们的学长,我们怎么能不为之惊叹。
疑惑不是多余的,他所作的一切都是在践行者他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坚持,用他的实际行动来揭开了大家的疑惑。听到了一个人名,感觉和他很像,就是许三多,他自己还说没有那种成就,只是有许三多一样的想法罢了。但是我们看到他这四年的学习中的成就,这不是一个许三多的问题,他比许三多更真实,因为他就在我们的身边,与我们是那么的近,而且他的事迹也许曾经就和我们一起相遇,他在努力的为了自己的思想践行。而我们只是在看会书,四处游走,过了几年甚至不知道这几年都做了什么。
看了这些事迹,使我更了解徐刚的高尚品格,“春蚕到死丝方尽”这一名话,做事要脚踏实地是他做事的准则,徐刚的事迹将更加激励我,从本职工作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乐于奉献,因为施永远比索取更重要。
第二篇:学习徐刚先进事迹有感
学习徐刚先进事迹有感
第一次知道徐刚是一次上网时偶尔看到关于他的新闻的,当时便被他的事迹所感动,自己心中也有了一些触动,我觉得,他是当代大学生的典范,他用爱谱写着生命的坚强和对社会的感恩.徐钢出生在九江市修水县一个贫穷的小山村,父母都是地地道道的农民。由于家里太贫困了,哥哥初中毕业后,为了让徐钢继续读书,含泪放弃了上学的机会,从事卖苦力的工作,年纪轻轻双手就磨出了厚厚的老茧。他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从那时起,徐钢就暗下决心,要靠自己的努力走出这贫穷落后的小山村。
徐钢就读初中离家二十多里路,每次放假,他都要走几十里路回家,返校亦是如此,但年幼的他却从来没有迟到过。他说,他虽然不像其他的孩子拥有那些童年必需的消费品,但有三样对他来说却是公平的,他同样有深爱他的父母,有一腔青春的热血,每天同样拥有24个小时,他就是这样一个苦中作乐的人。终于老天不负苦心人,如此的付出换来了一张烫红的高中录取通知书。
然而上天总喜欢捉弄人,在他还有两个月就要参加高考的时候,父亲突然出了车祸。家里的顶梁柱倒了,此时他的学费还差一部分没交。那天,他彷徨了,时间实在是太仓促了。他终于鼓起勇气给家里打了一个电话,说自己想退学,早点分担家里的重担。所谓“父子连心”,父亲太了解自己的儿子了,他立时明白了孩子的苦衷。在电话里,父亲把徐钢大骂了一通,骂他没出息。徐钢明白,自己是家里的希望,那是对自己的爱啊!当天父亲就拖着还未痊愈的身子到学校给他补交了最后几百元的学费。那一刻,徐钢心想:自己拼了,一定要考上大学!就这样,他带着家人的期望,带着自己的梦想,走进了高考的考场。
大一的寒假,是大学生最为期待的一个假日。毕竟是第一次独自走出家门这么长时间,身处异地,无时无刻不想念那温暖又亲切的家,徐钢也是怀着这种心情回到家里的。然而一进家门,映入自己眼帘的竟是这样一种场景:母亲病恹恹地躺在床上。已是严冬,家里被寒气裹得严严实实,毫无一丝新年将近的气息。原来,当自己还在学校时,又一场不幸的车祸降临在了母亲身上,母亲被一辆汽车撞了,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远在外地打工的父亲,也只得请假回家照顾母亲,而肇事司机却逃之夭夭。高额的医药费使得原本贫寒的家庭更加一贫如洗,家徒四壁。临近开学了,徐钢的路费再次难倒了家人。在我们看来那点儿路费实在是微不足道,然而对于他来说,却是一个莫大的困难,最后他还是通过砍柴卖的钱,搭车来到了学校。很难想像,他这个年龄一天能砍一千多斤柴。不仅如此,他还获得了寒假“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的荣誉称号。
回校以后,选培办负责人了解到他的情况,特意给他送去了1200元特困救助金。对于这笔救助,徐钢这样说:“我真的很需要这笔钱,但我绝不会就这样收下,我会通过自己的劳动赚钱来偿还。”
获得“中国大学生新东方自强奖学金”之后,徐钢说,2000元奖金分成两份,一份要感恩于父母,这是他必须做的;另一份,他打算联系其他高校获奖者,共同一个“自强之星基金会”,给山区的孩子提供一个多读书的机会。提到获奖感受,徐刚坦言:很平淡。他说,他感恩于父母的养育之恩、社会的博爱之情,此恩此情必要报答,山区的那些中小学生更需要这一笔钱。徐刚觉得,艰苦的生活他已经挺过来了,就不要让那些贫困地区的孩子再受这些苦。当有人问他,那自己的生活怎么办时,他淡淡地说,不是还有寒暑假嘛。很少有人会像他那样,每个寒暑假都去打工,对于他来说,一年365天,恐怕只剩下一个正月了。他说,做人要有对社会的责任感,要有理想,人可以贫穷,但不可以没志。
创办“爱心超市”,是徐钢传递爱心的一个缩影。
2007年6月,他看到毕业生离校时,有的同学把衣服、鞋子、书本等生活用品和学习用具丢弃在宿舍,感到非常可惜。
“有些衣服,贫困山区的孩子过年都穿不上呢。”徐钢专门找到校团委和选培办,提议创办一个“爱心超市”,将这些物品收集起来,捐赠给那些需要的同学和群众。
“5·12”汶川大地震,牵动着全国军民的心。在这场爱心大救援中,中国青年向世界展示了敢于担当的新一代形象,徐钢是其中佼佼者之一。
地震发生后,徐钢主动向学校请求,承担组织志愿者为灾区募捐的任务。他带领116名志愿者,从开始在校内募捐,到走上南昌街头、走进社区街道募捐,最后还发动志愿者义卖报纸。在徐钢和志愿者们的共同努力下,共为灾区募集了127万元捐款。
心中有大爱的徐钢,每当国家有大事、喜事、难事时,总想着出一份力、尽一份心。今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在部队见习的徐钢给学校打电话,将刚刚获得的“茅以升教育希望之星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共5000元,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
作为一名国防生,徐钢认为,回报社会、回报军营最有效、最基本的途径,就是要练就一身过硬的军政素质,成为一名军政兼优的新型军事人才。由于从小行走山路的习惯,徐钢双腿有轻微的“外罗圈”。为纠正这个动作,在2007年暑期军训时,徐钢找来两块夹板,用背包带捆在双腿上。经过半个多月的咬牙坚持,“外罗圈”消失了。集训结束时,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大一阶段军事课目考核。
射击,是每个军人必备的基本技能,但想当一个“神枪手”,却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今年3月,在部队见习锻炼期间,为了练就据枪的稳定性,徐钢在自动步枪枪管的前端挂一个装满水的水壶,一开始,强迫自己一次至少端10分钟。见习结束时,他射击考核5发子弹打出47环的好成绩。既要练好“打”的技能,更要掌握“谋”的本领。4年间,徐钢在学好规定的军政课程以外,还通读了《孙子兵法》、《将帅带兵方略》、《基层干部带兵艺术》和《士兵心理指南》等军事书籍,写下6本、1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打开徐钢的成绩档案:专业文化课全部按时修满学分,都在良好以上;13门军政训练课目,考核成绩全优。2009年10月,徐钢参与《为适应未来高技术战争加强交通工程专业国防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通过江西省教育厅立项审批。
以阳光的心态面对困境,以顽强的意志自强自立,以感恩的情怀传递大爱,一个普通的青年学子书写了大学生活的传奇,成为当代青年的楷模。临毕业之际,徐钢向组织递交申请:志愿到艰苦边远的作战部队去……
心中有大爱的徐钢,每当国家有大事、喜事、难事时,总想着出一份力、尽一份心。今年4月,玉树地震发生后,在部队见习的徐钢给学校打电话,将刚刚获得的“茅以升教育希望之星奖学金”和“校长奖学金”共5000元,全部捐给了玉树灾区。
这是用自己的灵魂歌唱的青春,徐刚,他用他的事迹向我们展示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精神风貌—自强,感恩.,他身体力行,为我们树立楷模,引人深思.让我们更加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第三篇:徐刚总结
2012工程中心—徐刚总结
时光如流,2012年很快就过去了,回首过去的一年,内心不禁感慨万分,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仍旧存在很多不足之处。2012年9月,本人加入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担任全职安全员。任职期间本人都能认真依法依规履行安全职责,积极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几个月内,在施工现场未发生伤亡事故,为生产经营活动正常开展提供根本保障。后续再10月,本人转部门,从质安办转到工程中心,目前在金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担任现场主管,下面就2012年开展安全工作与现场管理履行职责情况作汇报,具体如下:
我从入职至今已快5个月,这几个月里,通过上级领导和同事的帮助下,让我对工程了解许多,又了解到公司的HSE方针“以人为本、遵章守法、清洁生产、安全环保、尽责社会、服务消防、持续改进产品设计开发、生产和安装过程的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绩效”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及各项规章制度。
从九月份入职以来,我进入了公司的消防工程中心质安办—安全员一职,在实习期间,作为安全员我熟悉了本职岗位的具体事项,以及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对于安全工作,我以踏入五年,一直以来我勤学好问,不嫌急躁、不嫌麻烦、虚心努力的提高自己,不求做得最好、只求做得完美。
履行安全主管主要执行情况如下:
安全工作任重到远、决不能妥协、更不能徇私舞弊、必须严格执行。如果检查不仔细,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或者安全员自身能力较差,那么后果就是血的代价。初到岗位第一天首先对公司各项管理制度一 一认识,其次每天围绕安全工作,凭着多年的安全管理经验,坚持不懈的精神、严抓漏洞、严抓违章、严抓现场、禁三违、敢说、敢指导、敢执行,并有计划工作,九月中旬修改或新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对上级领导尊敬,有时候对上级领导提安全意见,并按时完成上级领导安排各种工作。协助上级领导完成“三级教育”资料。后续在10月13日至今金控·金融时代广场担任现场主管。
履行施工现场主管主要执行情况:
十月至今,我进入金控·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施工现场,能与这个新项目共同走向成熟,是我莫大的荣幸。公司是做消防为一体现代高科技企业。对于目前工程,我制定了《消防项目部安全·现场管理制度》并下发公司外包单位一份;我每天严格执行制度,并落实制度。对于目前工程上使用的各种设备,并制表有记录全部严格检查,如发现有异常,必须先处理,处理完必须由我复查可以后方可使用。除了安全上我目前是现场主管,任务加重,可我并没放松,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每天进入施工现场,抓安全、抓质量、并严格执行“三个同”时。并每周一开安全周总结会,有新员工进场时,必须先教育或安全交底然后在分配岗位。对于特种设备必须持证上岗,杜绝无证上岗,目前一直都是这样做。
新的一年意味着新的起点、新的机遇新的机遇,新的挑战,,我将继续努力学习掌握安全与质量方面的技能知识技能,提高自身管理水,持续改进,为实现公司的安全·质量发展而努力。我相信2013年,在公司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四川威特龙消防设备有限公司将会变的更加规范化,更加标准化,也会变的更加辉煌。
徐刚
2012/12/24
第四篇:学习龙增刚先进事迹
《 学习龙增刚先进事迹》心得体会
都匀三小
刘延群4 2015年8月13日,瓮安县组织部常务副部长龙增刚同志永远地离开了我们。瓮安县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干部,贵州省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全中国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公仆。
“革命一生为国为民鞠躬尽瘁,从正廉洁于公于私光明磊落。” 灵堂上短短又简单的24个字,却真实地写照了龙增刚同志不平凡、不简单的一生。
龙增刚同志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始终用共产党人恪尽职守的工作作风严格要求自己,始终以赤子之心忠于党、国家和人民。为党的事业燃尽了生命。他,只是一名普通的组工干部,却有着先进共产党人的思想觉悟。他处事公道正派,为官清正廉洁,工作无私奉献。他是践行“安、专、迷”组工精神的优秀楷模,他是用生命践行“三严三实”的优秀基层党务干部。
从网络上学习了龙增刚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本人也反思了自己在工作中的不足和不佳表现,对自己也作了一次深刻的自我批评。恨老天无眼,龙增刚同志“出师未捷身先死”,而我们,还能健康地活着,还能继续工作,陪着家人,还能笑还能哭,还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活着,不好好工作,还有什么理由怨这怨那,永不满足?
从龙增刚同志在基层扎实工作的事例我认识到虽然自己只是一名小学老师,也要有一颗奉献的心,干哪行爱哪行,对工作和学生都要做到问心无愧,在平时要多钻研业务,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误人子弟。
龙增刚同志一心为民,心系群众疾苦,忘我工作,忘我病痛。这使我意识到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搞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也要学会关心他人,工作上要服从领导的安排,多体谅领导的难处;和同事相处要照顾他人的情绪,不做损人利己的事,不伤害同事之间的感情;对待学生要热情,除了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和身体,更要给贫困生和学困生更多的关爱和帮助,多和他们谈心交流,用真诚的爱感化他们,让他们能感受到人间还有真情在,从而在他人困难的时候他们才会伸出援手,爱心接力才得以传承。
龙增刚同志虽死犹生。正像一首诗写的:“有的人死了,但他还活着。”倒下的只是血肉之躯,永存的将是大公无私、光明磊落的精神。这种精神,将燃烧成熊熊火炬,为我们照亮人生的道路,指明前进的方向。
我要学习龙增刚同志,恪尽职守,在生命即将凋零的时刻,也要站好最后一班岗。
第五篇:读徐刚感想
贫——并不可怕
当听说了华东交通大学大学国防生徐刚的光荣事迹时,我变迅速在互联网上进行了搜索,以便更好的了解徐刚,他使我们国防生中的代表,自强、奉献、感恩,我们要以他为榜样,好好学习。
他是华东交大06级国防生,虽然出身贫寒,却从不祈求得到别人的资助,他觉得自己能吃苦,可以考打零工,拿奖学金,来维持大学开销,而是把学校及其他机构给的贫困资助的机会给了其他同学。2003年,徐钢的父亲外出打工时遭遇车祸,肇事司机逃逸。因缺钱治疗,徐钢父亲的右脚落下终身残疾。高中3年,徐钢在学校靠为食堂洗盘子和做家教解决自己的温饱问题。
2006年,徐钢被华东交通大学录取。喜讯传来,不幸也同时降临——徐钢的母亲也遭遇了车祸。带着乡亲们凑的800元,徐钢抹着眼泪走出了大山。可是,800元怎么上大学?
报到时,学校得知徐钢的困境,为他找了一个勤工俭学岗位,还为他开辟了“绿色通道”——先上学,等自立后再补交学费。徐钢入学前曾经有过的悲凉和无助,被这股暖流融化了。第一学期,作为特困生的徐钢,主动把评助学金的名额让给了别的同学。此后,徐钢又连续3年将助学金让给了别的同学。2007年3月,徐钢依托校园网,建立了一个“自强源于自立”QQ群,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引导贫困学生勇敢面对困难,先后帮助96名同学走出心理困境。由于徐钢毫无保留地把自己“晒”出去,网友们称他为“阳光男孩”。这一年,共青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徐钢“全国大学生自强之星”称号。他4天的伙食费只有20元,却将1500元奖学金捐给白血病患者。在同学们的印象中,乐于助人的徐钢总是很忙,“走路都是一路小跑,跟他打个招呼都很匆忙。”
2008年初,我国南方发生雨雪冰冻灾害。担任学校团委青年志愿者协会实践部部长的徐钢,组织同学利用寒假在南昌火车站做志愿者。“一个多星期,每天从早上6点干到晚上11点,每2天轮换一次,唯独徐钢没有轮换。”软件学院2006级学生顾晓东说。
2008年夏,华东交大教工何忠义的女儿何礼佳身患白血病,急需40万元的骨髓移植费用。徐钢带头把自己刚刚得到的1500元奖学金全部捐献,他还和同学们发起爱心行动,历时7天共募捐到31万元。
也就是那段时间,每天和他一起打饭的同学杨杰无意中发现,徐钢饭卡里只有20元竟坚持了4天。
汶川地震发生后,徐钢向学校主动要求承担“汶川地震救灾”募捐活动。他组织116名志愿者组成募捐队伍,连续20多天,每天工作10多个小时,共为灾区募集了127万元。当年暑假,他还根据网上的支教求援信息,只身一人赴四川甘孜理塘县支教1个月„„
2008年11月,徐钢被评为江西省“十佳青年志愿者”。
看完徐刚的事迹的介绍,使我更深入的了解了这位普通而却不凡的同志,他的人格,人生观念,品质都是那么的质朴,对于和他有一样出生状况的我,更是我学习的榜样。他所做的很平凡,但却成就了不平凡,我要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出自己的人生道路,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有意义的或者,左右意义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