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方法和手段
一、建立健全的质量保证体系
为保证施工质量,在施工现场建立由项目总工程师负责,项目质检科全面负责实施,包括质检、试验、工程施工、材料等各部门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能够胜任自检工作的人员参加,形成具有广泛参与性的全方位质量自检机构。
二、建立质量责任制
制订各部门的岗位质量责任制,明确规定各部门以及每个员工在质量管理中必须完成的任务、承担的责任和赋予的权限。把质量管理的每项工作,具体地落实到每个部门、每个人员身上。项目经理是项目工程质量的第一责任人,生产、技术、管理人员,从各自的范围和要求承担责任,并把质量做为评比业绩时一项重要的考核指标。
三、建立完善的现场试验室
试验室是工程项目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部门,通过试验室的各项工作,能用定量的方法科学地评价各种结构物所使用的原材料和半成品的质量以及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为加强对原材料和施工质量的控制,本承包人在项目经理部设项目试验室。项目试验室由本公司测试中心负责组建,并对其试验工作进行监督指导。本公司测试中心是浙江省公路、水运工程试验检测机构乙级资质等级单位,具有丰富的工程材料、公路、桥梁工程检测经验。项目试验室由6人组成,由其中一名具有从事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工作15年以上的试验工程师担任试验室主任,项目试验室配备能满足本工程各项试验需要的试验仪器设备,如压力试验机、万能材料试验机、水泥物理性能检测全套仪器、沥青及沥青砼试验仪器等。
建立健全项目试验室各项规章制度,所有试验仪器进场后都先进行检定方能投入使用,并按周期进行校定,严格执行试验规范和操作规程。全面实施对工程所用原材料和工程质量的检验和质量控制,提供科学的试验数据,确保检验的真实性和及时性,同时要求试验人员经常深入施工现场,会同施工员和质检员直接参与现场的施工质量管理,提高现场质量管理力度。
四、建立技术攻关和交接制度
首先建立以项目总工程师为主的技术系统质量保证体系。由项目总工程师召集工程人员、质检人员、施工员、试验室人员及其他成员在每个分项工程开工之前一起研究制定具体的施工方案、施工工艺、技术措施及应急措施等,鼓励大家提出合理化建议,从技术上保证工程质量标准的实现。对工程质量的薄弱环节组织骨干人员进行QC攻关。然后由工程科负责在工程实施前进行分层次的书面技术咨询,从而实现施工程序化、技术标准化、质量规范化的目标。再由质检科召集施工、试验和现场项目质检员对如何保证每个施工工艺正确实施提出对应措施,在工程实施前向各相关的施工部门做好落实工作,做到万无一失。在工程的具体施工中,现场质检员、试验员和施工员实行旁站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拿出相应防范措施,从而在施工过程中保证工程质量。
五、建立完整的质量检查制度
在施工中建立一套完整的以施工班组自检为主互检为辅,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巡回检查相结合的质量检查制度,做到在实施本工序时既为一道工序的质量检查,又为下一道工序做好准备,打好基础。其次各班组相互监督,发现问题及时提出并立即解决,最后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巡回检查督促控制整个施工流程,对影响工程质量的一些较大问题及时提出改进措施,从而真正做到在施工中控制和保证质量。
坚持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的旁站监督是质量保证体系得到具体落实的真正保证。而且在施工时,有利于及时发现问题,改进施工工艺,不断提高自身的施工作业水平,积累更为丰富的施工经验。
项目经理部每月组织大检查一次,并不定期随时抽检,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加强质量教育及技术培训
项目经理部将围绕提高施工质量,以牢固树立职工的质量意识为目的,牢牢把握质量意识的教育,在“工程以优、工期以快、服务以诚、经营以信”上下工夫,树立企业形象。建立健全本项目部各项管理制度,在完善质量保证体系的基础上,要规范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质量行为,提高其质量责任意识和工作效率。明确管理责任,强化质量管理职能,完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本项目部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工程质量的提高,必须靠广大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在施工现场的生产实践来实现。在施工现场,通过现场质量责任警示牌、工程明白牌、共产党员质量责任区以及建立健全质量责任奖惩制度等形式,明确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质量责任,使他们确立质量责任重如泰山的质量责任意识;通过政治思想、人生观、职业道德教育等,使他们树立主人翁意识,认真做好质量管理的各项工作;重视一线员工的首创精神,激励他们大胆地创新,保护他们进行科学研究和发明创造的积极性。
加强对各级施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培训学习工作,认真学习贯彻招标文件、技术规范、操作工艺、质量标准和监理规程,除平时自学外,经理部针对施工实际,定期或不定期进行分层次的集中培训学习,进一步提高业务素质,使之在施工过程中更好地落实规范标准,履行职责,提高质量管理水平,把好质量关。
七、建立质量奖罚制度、严肃对待质量事故
发生质量事故,不论其性质、情节如何,必须及时、如实地向主管上级汇报,不得隐瞒和修正。按照“四不放过”(即事故原因不明不放过、不分清责任不放过、没有改进措施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吸取教训不放过)的原则,严肃认真处理质量事故。对造成质量事故的有关责任人按公司有关奖罚办法规定处罚,决不姑息迁就。对于在工程质量方面作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项目部将予以重奖。
八、质量保证措施 为确保本工程施工质量达到优良工程的目标,特采取以下质量保证措施:
1、组织严密完善的职能管理机构
按照质量保证体系正常运转的要求,依据分工负责,相互协调的管理原则,层层落实职能、责任、风险和利益,保证在整个工程施工生产的过程中,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运作和发挥保障作用。
2、认真领会设计图纸
施工前,组织技术人员认真会审设计文件和图纸,切实了解和掌握工程的要求和施工技术标准,理解业主的需要和要求,如有不清楚或是不明确之处,及时向业主或设计单位提出书面报告。
3、编写可操作性强的施工组织设计
根据工程的要求和特点,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编写具体实施的施工组织设计,编制施工计划,确定并落实配备适用的实施设备,施工过程控制手段、检验设备、辅助装置、资源(包括人力)以达到规定的质量。若工程施工情况因客观原因发生变化时,及时对已制订的施工方案和有关程序进行修订和变更,并严格按照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要求,报送有关部门论证审批后方可实施,以确保方案和程序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4、做好技术交底工作
做好开工前及各部位、工序正式施工技术交底工作,使各施工人员清楚和掌握对将施工的工程的特点,真正做到心中有数,确保施工操作过程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5、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人力资源
有针对性地组织各类施工人员学习有关公路工程施工、操作规范和进行必要的施工前的岗位培训,以保证工程施工的技术需要,特殊工种作业人员须持有效上岗操作证,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组织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工程施工过程的正常运转。
6、配齐满足工程施工需要的各类设备
自有设备必须经检修、试机、检验合格后,方能进场施工。外租设备在进场前,要对其进行检验和认可证明能满足工程施工需要后,方可进场施工。
7、做好工程测量、复核工作
配备专职人员、成立一支测放迅速准确,计算精确,全心全意为生产第一线服务的专业测量组,严格执行测量放样复核制度,做到有放必复,经复核认可后,方可进行施工。以“放准、勤复,点、线、面通盘控制”的方法,确保测量工作的准确无误,并做好测量原始记录的保存归档工作。
8、做好监视控制工作
对经认可适宜施工过程的方案、方法、工艺技术参数和指标进行严密的监视和控制,保证在具体的施工操作过程中,能够按照业主的期望实现。尤其是对工程的特殊和重点部位和工序,则要专门制订施工方案,并加大监视的力度和控制手段,使工程施工的每个部位、工序的形成均达到优良标准。
9、分项工程施工实行现场标示牌管理,标示牌上注明分项工程作业内容、简要工艺和质量要求、施工及质量负责人等
10、认真检查各项工程的开工条件,提出各项工程开工报告
开工报告内容包括:施工地段与工程名称,现场负责人名单,施工组织和劳动安排,材料供应,机械进场等情况,材料试验及质量检查手段;水电供应,临时工程的修建,施工方案进度计划以及其他需说明的情况等。
11、做好 “三检”及工序交接检工作
加强自检、互检、交接检工作,实行班组自检、工种互检、质检员专检制度。所有隐蔽工程(特殊工序)在下一道工序作业之前,质检员配合监理工程师进行隐蔽工程(特殊工序)检查验收,并做好相应记录。只有上道工序通过验收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12、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控制
施工过程的质量检验按三级进行,即跟踪检测、复测和抽检。试验员负责跟踪检测,通过对关键项目施工过程的质量检测,达到及时了解工程质量状态,解决存在问题的目的,使项目质量一次达标,并为验收时的质量检验打下良好基础。
13、强化内部质检制度
路面工区成立自检体系,人员由8~9人组成,项目总工程师担任组长,质检科科长和试验室主任担任副组长,成员由测量、试验工程师和质检工程师组成。自检体系成员在工程施工中充当内部监理角色,享有质量一票否决权。自检体系组织除执行日常检验工作外,每月组织一次全面质量大检查,对基层、面层、现场管理、技术资料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对于发现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检查结果形成书面报告,通报各增室,并以此作为内部工程优质优价的重要依据。
14、合理的施工进度也是保证工程质量的必要手段之一
本承包人将对施工进度合理的计划和实施,通过网络计划、节点控制、工期中间排序法等现代施工管理方法,在业主要求的工期内,将施工进度控制在最合理、最便于质量控制的节奏上,确保优质、高效、低成本的目标实现。
15、把好原材料、成品的质量关
凡使用在本工程中的原材料、成品、半成品和设备都须是经过认证的合格产品或推荐使用的合格产品,到施工现场须进行严格检验,并具备质保单和试验技术资料等。
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编制材料采购计划。采购前材料部门会同质检部门对材料供应单位进行质量评价,建立合格材料供应商名单。材料进场后,材料部门进行验收,试验室按规定频率进行取样检测。经过验收进入现场的材料,根据材料的品种、规格、性能和用途的不同分别、分类堆放整齐,并按物资保管规程妥善保管和保养。施工过程中,如对材料质量有怀疑或认为有必要时,试验室取样进行试验。
16、确保各种试验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在施工现场建立试验室,并严格按照“试验室规程”开展现场各种试验工作,保证按照规范要求做好各类原材料、半成品预构件、混凝土、砂浆、锚固件、焊接件等的抽检和复检工作,切实起到把好质量关,用数据和分析图表配合和指导现场施工质量。
17、做好仪器、设备的计量检定工作
对施工中各类测量仪器,如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以及试验设备,如称量、张拉等设备,须按规定做好计量检定工作,并在使用的过程中,随时发现掌握可能出现的偏差,以保证计量设备的准确。
18、做好施工资料的收集、管理
开工前,按《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的规定,并结合工程特点进行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划分,经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批准执行。现场质量检查、质量验收按划分的分项、分部和单位工程归纳收集,现场质检原始资料必须做到真实、准确、可靠。根据工程验收对工程竣工资料和施工管理控制资料的要求,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保存、归档等工作。尤其是在各种资料的形成过程中,对图、表、记录、原始凭证、施工文件、往来信函等,在内容、签认、格式等方面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保证文件和资料控制对保障工程质量的有效性和可追溯性,确保工程竣工资料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
19、做好雨季施工
由于本工程是跨年度的工程,雨季施工难以避免,因此,做好雨季施工的防雨措施是质量保证的关键:水稳施工尽量赶在雨季之前将路槽覆盖。如在雨季进行水稳摊铺必须准备好防雨胶布,及时对已铺筑的水稳进行覆盖,避免在雨天进行水稳摊铺施工,做好临时排水沟、截水沟等。20、定期开展质量活动
施工过程中,定期开展质量活动,活动形式可多样化,可以是各班组的互检,组织学习,参观样板工程,以达到相互交流,传递信息,提高质量意识,促进工程质量的提高。
第二篇: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监理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手段
1、审核技术文件、报告和报表
1)、审核承包商的资质证明文件,控制承包商的质量体系; 2)、审批承包商的开工申请,检查核实其施工准备工作质量; 3)、审批承包商的施工方案质量计划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计划,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有可靠的技术措施保障;
4)、审批承包商提交的有关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质量证明文件或出厂合格证、试验报告等,确保工程质量有可靠的物质基础; 5)、审核承包商提交的工序施工质量的动态统计资料或管理图表; 6)、审核承包商提交的有关工序产品质量的证明文件、检验记录及试验报告、工序交接检查、自检、隐蔽工程检查、分部分项工程质量检查报告等文件、资料,以确保和控制施工过程的质量; 7)、审批有关工程变更、修改设计等,确保设计、施工的质量; 8)、审核有关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等技术鉴定书,审批其应用申请报告,确保新技术应用的质量;
9)、审批有关工程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的处理报告,确保质量事故或质量问题处理的质量;
10)、审批与签署现场有关质量技术签证、文件等。
2、旁站监理
在关键部位或关键工序施工过程中,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和工程特点,制定具体的旁站项目及部位,由监理人员在现场进行监督活动。
3、见证取样 见证取样工作重点依据《建设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及其系列标准所规定的见证取样项目、数量、予以实施。
4、平行检验
为完成各项预定平行检验工作,监理机构配备了一定数量的仪器、设备,在施工过程中,对一些材料通过见证取样方式实现平行检验。
5、巡视检查
巡视是监理人员的重要日常工作内容,为避免在报验验收过程中才发现问题,且有些问题在报验验收工作中已无法挽回的情况,巡视工作将实行制度化,监理人员的现场巡视工作将保持一定的频率,重要的非旁站点、见证点的工序在巡视过程中保持较高的比例。
6、指令文件与一般管理文书
指令文件的使用具有相当的弹性空间,一些指令性文件如《监理工程师通知单》使用过频会导致承包商麻木不仁,过少又无法达到监理控制的效果。
1)、口头通知,对一般工程质量问题或工程事项,口头通知承包商整改或执行,并用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形式予以确认。
2)、监理工作联系单:监理工程师联系单提醒承包商注意事项,用监理工作联系单形式。
3)、监理工程师通知单:监理工程师通知单在巡视旁站等各种检查时发现的问题,用监理通知单书面通知承包商,并要求承包商整改后再报监理工程师复查。
4)、工程暂停令:对承包商违规施工发生重大安全、质量事故或有经验的监理工程师预见到会发生重大安全、质量隐患,及时下达全部或局部工程暂停令(一般情况下宜事先与业主沟通)。
7、规定质量监控工作程序
规定双方必须遵守的质量监控程序,进行质量控制。主要有:材料进场报验程序;工序报验程序;混凝土浇筑申请程序;工程报验程序、质量事故处理程序等。
8、利用支付手段
在本工程的实际监理过程中,将开展计量、计价相结合的造价控制,该手段将有力地保障项目的投资效益,工程款支付的前提工程质量必须达到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如承包商的工程质量达不到要求的标准,总监理工程师将采取拒绝签署支付证书的手段,停止对承包商支付部分或全部工程款。
9、测量
第三篇:钻孔桩基础质量控制要点及监控方法和手段
钻孔桩基础质量控制要点及监控方法和手段
质量控制要点
1.采取较适应的桩距对防止坍孔和缩径是一项稳妥的技术措施。
2.确保桩身成孔垂直精度满足规范要求。
3.确保桩位、桩顶标高和成孔深度满足规范要求。
4.钻机及其规格型号应与施工组织设计相符,性能满足孔深、孔径、地质条件需要,机械状况良好。
5.司钻应由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资格的人员持证上岗。
6.安装钻机的场地应平整坚实并高出周围地面,面积能满足钻机安装需求并留有余地,有排水措施。
7.护筒的材质和规格尺寸要符合施工组织设计和规范要求。
8.护筒埋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1)护筒顶面中心与设计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cm,倾斜度不得大于1%。
2)采用人工挖孔,保证桩位准确,深度和直径符合要求。
3)护筒埋设应高出地面0.5m,筒口保持水平,护筒周围回填密实。
9.钻机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钻机底盘应安放在钻机支架上,支架用型钢制造,其尺寸大小应与钻机地盘相匹配,刚度能满足钻机的稳定性要求。
2)钻机就位安装完毕,检查其钻杆垂直度、机座水平度应符合规范要求。开钻前设置测量标识。
10.泥浆应符合下列要求:
1)泥浆池的大小应能满足整个钻孔过程中泥浆循环的需要,其位置应既不影响钻机施工,又要便于钻渣清运。
2)根据地层地质的不同,泥浆比重、黏度、含砂率按施工组织设计和规范要求的标准和间隔时间进行检测。
11.验孔:钻孔深度达到设计标高后,即进行验收。孔深、孔径、垂直度等应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12.清孔:泥浆比重、含砂率、黏度、沉渣厚度应达到规范要求。
13.钢筋加工:
1)受拉带肋钢筋的末端、钢筋弯起的半径都应满足验收标准要求。
2)检验数量须满足验收标准要求。
3)检验方法:尺量。
14.钢筋安装:
1)钢筋接头的技术要求和外观质量应符合相关规范规定。
2)检验数量:钢筋接头外观质量全部检查。套筒连接接头的力学性能检验满足验收标准要求。
15.钢筋笼制作前首先检查钢材的质保资料是否合格,再按设计和施工规范要求验收钢筋的直径、长度、规格、数量和制作质量。在钢筋笼吊放过程中,应逐节验收钢筋笼的丝头连接质量,对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的丝头连接必须重新调换。同时注意钢筋笼能否顺利下放,沉放时不能碰撞孔壁;当吊放受阻时,不能加压强行下放,应停止吊
放并需找原因,如系钢筋笼没有垂直吊放而造成的,应提出后重新垂直吊放;如果是成孔偏斜而造成的,则要求进行复钻纠偏,并在重新验收成孔质量后再吊放钢筋笼。
16.灌注水下混凝土前泥浆的制备和第二次清孔:泥浆比重不得大于1.1,黏度测定17~20秒,含砂率不大于2%,胶体率不小于98%,应专门采取泥浆制备,选用高塑性黏土或膨润土,及纯碱、CMC、水拌制泥浆必须根据施工机械、工艺及穿越土层进行配合比设计。灌注桩成孔至设计标高,应充分利用钻杆在原位进行第一次清孔,直到孔口返浆比重持续不大于1.11,测得孔底沉渣厚度小于10cm,即抓紧吊放钢筋笼和沉放混凝土导管。沉放导管时检查导管的连接是否牢固和密实,以防止漏气漏浆而影像灌注。混凝土灌注前利用导管进行第二次清孔。
17.严格检查验收进场原材料的质保书。
18.在混凝土搅拌前都要复核配合比并校验计量的准确性,严格计量和测试管理,并及时填入原始记录和制作试件。
19.为防止发生断桩、夹泥、堵管等现象,在混凝土灌注时应加强对混凝土搅拌时间和混凝土坍落度的控制。导管在混凝土面的埋置深度一般宜保持在2-6m,不宜大于6m和小于1m,严禁把导管底端提出混凝土面。当灌注至距桩顶标高8-10m时,应及时将坍落度调小至12-16cm,以提高桩身上部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在施工过程中,抽动导管使混凝土面上升的力度要适中,保证有序的拔管和连续灌注,升降的幅度不能过大。在灌注过程中必须每罐混凝土左右测一次混凝土
面上升的高度,确定每段桩体的充盈系数,规定桩身混凝土的充盈系数必须大于1。
监控方法和手段
1钻进应符合下列要求:
1)操作按《钻机操作技术规程》进行作业。起落钻头速度均匀,不得过猛或骤然变速。
2)钻机钻进过程中应按规定的要求及时填写《钻孔记录表》,主要填写内容为工作项目、钻进深度、钻进速度及孔底标高。
3)钻孔时要认真做好地质情况记录表,发现与设计不符时,应及时报告。
2验孔用超声波检孔器或成孔检测仪器。
3原材料取样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进场时必须对其质量指标进行全面检查并按批抽取试样做屈服强度、抗拉强度、伸长率和冷弯试验,其质量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
2)检验数量:以同牌号、同炉批、同交货状态的钢筋,每60t为一个批号,不足60t也按一批计。
4钢筋加工检验方法:尺量
5钢筋安装: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力学性能检验。6吊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钢筋笼制作采用箍筋成形法。
2)钢筋笼长度及主筋长度根据孔深及焊接规范要求配置长度,钢筋笼上端的弯钩在未成形之前弯成。
3)钢筋笼每间隔2m处于同一截面对称设置四个钢筋“耳环”,“耳环”钢筋直径为25mm,以此控制孔壁与钢筋笼保护层厚度。
4)钢筋笼利用吊车安装,起吊钢筋笼时,吊点设在加强箍筋处。
5)钢筋笼入孔接长采用滚轧直螺纹钢筋连接接头。钢筋笼入孔后,在顶端处接长主钢筋与钻机平台型钢连接,使其定位牢固,在灌注水下混凝土过程中钢筋笼不会下落或被混凝土顶托上升。
6)控制钢筋笼入孔定位标高,并使钢筋笼底部处于悬吊状态,然后灌注水下混凝土。
7)孔桩灌注完毕后,待桩上部混凝土初凝后,即解除钢筋笼的固定措施,以便使钢筋笼随同混凝土收缩,避免粘结力的损失。7混凝土搅拌
1)严格控制混凝土原材料每盘称量偏差。
2)开盘前依据试验配合比和施工配合比,核查各种材料质量、计量系统、搅拌设备系统、计量仪表精度和灵敏度。验证混凝土的工作性和拌和物性能等。
3)混凝土拌制过程中应对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含气量、扩展度、泌水率,进行测试。
8混凝土运输:核查适应混凝土凝结速度和浇筑速度需要的混凝土运输设备的能力。
9灌注应符合下列要求:
1)导管在使用前除应对其规格、质量和拼接进行认真检查外,还需进行拼接、过球和水压试验。
2)检查封底混凝土方量,导管口到孔底一般在0.3-0.4m,首批混凝土导管埋深应满足1m以上。
3)灌注应紧凑、连续进行,严禁中途停工,同一根桩的混凝土持续灌注时间应不大于混凝土初凝时间。尽量缩短拆除导管时间,掌握好下料速度。导管提升时应保持轴线竖直和位置居中,逐步提升。拔管前须仔细测探混凝土面深度。用测深锤测探时,至少须由2人用测锤分别换手测探,防止误测。
第四篇:护理质量控制方法
护理质量的控制方法
(一)护理部设专人分管质量管理,护理部下设护理质控组,专人负责全院护理质量控制。
(二)实行三级护理质控管理,三级护理质控组由护理部主任及科护士长、护士长组成,二级质控小组由科护士长和护士长组成,一级质控小组由护士长和护士组成。
(三)各级质控组用随机抽样和常规检查(一级质控小组每月检查2次,二、三级质控组每月检查1次)相结合的方式,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临床护理质量考核评价标准》逐项进行质量检查,通过观察、访谈病人及家属、出院后电话回访、访谈护士、查阅记录、护理查房、病区观摩等手段,掌握护士对病人的服务质量,了解病人的实际需要和接受服务的状态,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病区的护理质量,为质量持续改进提供准确信息。各级质控小组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相关科室护士长或相关人员,护士长及时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追踪督查整改效果,做好月质控小结;
(四)每月召开一次护士长会议,对全院护理质量检查结果进行反馈、分析与评价。
(五)每月召开一次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对共性、反复存在和有争议的问题进行讨论分析,制定整改措施,布置下个月的质控重点。每季度进行全院护理质量评价、分析。
(六)实行护士长夜查房制度,每周进行二次护士长夜查房,检查、督促护理核心制度、护理措施、护理安全措施落实情况,检查、指导、协助夜班护士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
(七)实行护士长每日四次查房制度,重点评估新入院、危重、手术后、老年病人,检查各项护理措施落实情况及病人治疗、护理情况,确保护理质量及护理安全。
(八)节假日护理质量控制:
1、各科室在节假日期间应合理排班,必要时排二线班人员。如节假日期间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相应的护理紧急预案。
2、在节假日期间,如护士长不在岗,应指定专人负责本科室当天的护理质量,并保持通信通畅,及时处理科室内突发事件。
(九)各项制度落实情况的督查:护理部每月抽查3-4项制度落实情况(具体安排详见附表一),督查结果现场立即反馈给护士长或一级质控员,并通过OA网将反馈表发送给护士长,护士长在一周内组织质控员进行分析讨论,提出整改措施并认真落实。护理部一周后再次追踪检查整改落实情况,从而持续改进与提高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第五篇: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手段
施工技术的质量控制手段
施工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合理性决定了施工质量的优劣。发放图纸后,专业技术人员会同施工工长先对图纸进行深化、熟悉、了解,提出施工图纸中的问题、难点、错误,并在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时予以解决。同时,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对在施工过程中,质量难以控制,或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新的施工工艺才能达到保证质量目的的内容进行摘录,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深入研究,编制相应的作业指导书,从而在技术上对此类问题进行质量上的保证,并在实施过程中予以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