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时间:2019-05-13 11:00:1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第一篇: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

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

7月26日,市政协经济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及民营企业家,在副主席周玉生的带领下,赴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考察新农村建设情况。考察组分别听取了退休干部原凤阳县委副书记谢朝卿和凤阳县金星保温瓶总厂厂长赵世来关于新农村建设情况的介绍,参观了赵庄村的成片造林、大棚蔬菜和新挖的当家塘,并就地进行了座谈讨论。与会同志就如何借鉴赵庄经验,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出了很好的意见和建议。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赵庄概况

赵庄位于凤阳县西北部,全村480户2100人,耕地7500亩。大包干前,由于生产条件差,土地大面积闲置荒芜,被当地群众称之为凤阳的“北大荒”。大包干20多年来,该村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农民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由于经济基础薄弱、土地贫瘠、缺水严重、生产设施简陋、农民文化素质不高等原因,经济发展缓慢。到2002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只有1000多元。2002年,曾在赵庄村担任过村支书的凤阳县金星保温瓶总厂厂长赵世来,看到家乡贫穷落后的状况,决定通过帮助村里办实体,让农民脱贫致富。赵世来是土生土长的赵庄人,11年前,他创办了金星保温瓶厂、复合肥厂等多家企业,经过多年的打拼,现已成为资产近亿元的民营企业家,并当选为全国劳动模范。自离家创业以来,赵世来一直有个美好的愿望:彻底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面貌,让全村农民过上富裕美满的日子。为了加快家乡建设,赵世来三顾茅庐请来已退休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谢朝卿当顾问。谢朝卿曾任刘府镇书记、县委分管农业的副书记,有丰富的农村工作经验。入村后,赵世来、谢朝卿同村组干部一起制定了赵庄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提出了“企业带动、科技兴业、奋战八年、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实践中,他们摸索出符合当地实际的发展思路:即以工业化的理念办农业,通过办公司、上项目,实现共建双赢。他们将赵庄村的经济发展定位于城郊型经济。几年来,赵世来先后投入600多万元办起了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通过返租倒包将一家一户分散的4000多亩土地集中起来成片造林,林地里放养山羊,并用200多亩土地建起蔬菜大棚。村里一部分农民成了公司的员工,一部分农民进了赵世来的金星保温瓶总厂。从此,农民收入一年增加近千元,2005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如今,一个崭新的赵庄村已初步展现:一条3000米长的水泥大道从村口一直通到村委会;路边矗立着一排按县城标准架设的15米高的高压线;两侧成片杨树形成一片绿色海洋;新开挖的7面蓄水110万立方米的当家塘为农业深度开发提供了用水保障;纵横交错的13条机耕路可使农业机械到达田间地头,为农业规模化种植打下了基础。现在的赵庄村到处是田成块、路相连、渠配套、水贯通、林成片的新气象。赵世来为招商引资办企业打好基础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下一步,他将通过招商引资在赵庄村新办两到三个企业,并力争形成“赵庄”品牌。

二、赵庄新农村建设的几点启示及建议

(一)、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必须立足于“共建双赢”

有着丰富创业经历的赵世来告诉我们,单纯给钱、给物的“输血”,只能救急,不能治穷。要从根本上改变赵庄贫穷落后的面貌,只有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创办企业壮大全村实力,使农民真正富裕起来。他认为,只有把赵庄作为一个项目进行企业化运作,才能达到发展生产的目的,才能推进新农村建设。2002年,赵世来入村后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注册资本100万元。公司按照赵庄村总体规划,先后投入 500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并按照自愿、依法、有偿的原则,与赵庄村480户农民签定了土地租赁合同,4000亩土地交给公司经营,公司每年给农户每亩200元的补偿。在合同期内,公司投资造林、搞蔬菜大棚,统一管理。租赁土地的农民每户可安排1-2人到金星保温瓶总厂做工。去年该村农民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高的已突破7000元。据了解,杨树成材后,公司可获得较高收入。但赵世来表示,只收回成本,所得利润留在村里办企业,发展生产。座谈中,赵世来坦言:“企业家支持新农村建设,最终目的就是共建双赢。企业在新农村建设中办实体不想赚大钱,但也不能亏本。办好企业让农民得实惠,这也算是我们对父老乡亲的回报。”

因此我们建议,我市组织企业家参与新农村建设,不能一味地强调企业家给钱、给物,要借鉴赵世来的做法,开展“共建双赢”活动。开展“共建双赢”活动要遵循三个原则。一是自愿原则。有的企业家生在农村,长在农村,有的曾经下放到农村,有的在农村工作过,有着天然的农村情结和群众基础。建议由企业自愿选择一个村作为“共建双赢”的对象。二是量力而行原则。帮扶资金和项目规模,由企业根据自己的实力而定,在导向上要避免盲目攀比。三是互惠互利原则。企业家投资兴办帮扶项目,其目的是企业有发展,农民能致富。通过办实体,不仅能发展生产,更重要的是可以造就一批新型农民企业家,为长远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必须因地制宜选好项目

赵世来根据赵庄土质、水源等条件,将3600亩土地栽上速生意杨作为一个主导产业,并在林区套种作物,鼓励农民养羊。赵庄村共有承包地7500亩,除公司租赁的以外,还有3000多亩土地完全由农户经营。赵庄村通过论证后,选择养羊、养鹅、大棚蔬菜、无籽西瓜等项目,由公司进行示范,并负责统一提供种苗、培训和技术服务。这种统分结合的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和推广。赵庄村地处凤阳西北部,属城郊村,背靠蚌埠市,有着很大的农业开发优势。根据这一区位优势,赵庄村立足发展城郊型农业,到2007年底,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计划建成500亩蔬菜大棚,种植 200亩浅水藕,饲养30000只家禽和2000只羊。

建议我市的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时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对于新上项目,要结合各村的实际及企业自身的特点,认真筛选、严格考察、科学论证,既可以在农字号企业特别是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上多动脑筋,也可以充分利用民间资本创办企业,实现以工业反哺农业。总之,什么适宜就办什么,走出一条符合实际的致富之路,达到工业强村、产品富村的目的。

(三)、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必须充分发挥老干部的作用

由于受“农耕”思想的影响,企业家入村后,不少工作难以开展。赵世来进村后办公司资金问题是解决了,但许多农民的思想工作,一些具体实际的工作需要专人来做。于是他邀请谢朝卿担任顾问。谢朝卿同志凭着多年的农村工作经验和同农民的感情,通过制定村民自治章程,建立农民代表议事制度,强化民主管理,成功地化解了在租地、修路、挖塘等工作中的一个又一个矛盾。现在谢朝卿成了赵庄村农民崇拜的偶像,甚至有人提出要为赵世来、谢朝卿塑铜像。

在我市新农村建设中,要借鉴赵庄经验,发挥老同志的余热。所在乡镇可以帮助联系村的企业聘请有丰富农村工作经验、德高望重的老同志和未担任实职的乡镇干部担任顾问,以便于同群众沟通交流。

(四)、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必须夯实两个基础

一是夯实村民的思想建设基础。为了把村民思想统一到新农村建设上来,赵庄村成立了小康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领导组多次请安徽科技学院教授、专家和县直部门负责人进村为农民讲课,发放农业科技资料。赵世来出资5万元,组织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分别到山东、河南等地考察学习,引导他们转变观念,增强市场意识。按照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有关规定,由全村村民推选出33名代表组成村民代表大会,并讨论制定了村民自治章程。在解决新农村建设中涉及的土地、林业管护、建房等重大问题时,均采取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的办法。一切按章程办事,提高了村民的大局意识和组织化程度。二是夯实农村设施建设基础。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经济,基础设施建设是关键。2002年以来,赵世来投资220万元,开挖7面上百亩当家塘,可蓄水110万立方米,确保了全村规模化种植的灌溉用水。全村修建沙石路24公里,修建了7米宽、3000米长的村主干道,并投资19万元对主干道进行绿化。2003年,投资100多万元,对全村电力、通信设施进行改造,这些都为招商引资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为了使新农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顺利推进,今春,刘府镇党委决定任命赵世来同志为赵庄村第一书记。这一任命不仅增强了赵世来同志加快建设家乡的信心和决心,也使得他的一系列重大决策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建设新农村,主体是农民。新农村建设不仅仅是农村面貌的改变,更重要的是农民思想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更新。因此我市的企业家深入村队后,要把解放农民思想、更新农民观念当作一件大事来抓。正如赵世来所说:“农民思想不解放,即使是办好事也很难办成。”企业家入村后,要上项目办企业,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土地问题。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模式,严重阻碍了农村土地流转、农业集约化经营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因此要引导农民破除千年农耕思想,树立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新观念。为了便于企业家开展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党员企业家可让其担任村第一书记。

(五)、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必须出台政策给予鼓励和支持

赵世来积极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凤阳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分不开的。一些能享受的优惠政策全部兑现。仅赵世来返租倒包3600亩土地成片造林,县政府就为其上报争取了一笔可观的退耕还林补贴资金。在村办企业上项目方面,县里能免的则免,能减的则减。为鼓励企业投身新农村建设,建议我市政府制定鼓励、支持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的优惠政策。加大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的支持力度。凡是帮助村创办企业的,除享受滁州市关于全民创业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外,建议将所办实体应纳的地方税,作为政府的奖励返还给企业。对利用民间资本或招商引资创办企业,投资规模在500万元以上的,建议享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对成绩突出的企业家,建议市委、市政府给予重奖。新闻媒体要加大对民营企业家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力度。(市政协经济委员会)

第二篇:吴府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坚持科学发展

加快构建美丽和谐的新农村

------马店集镇吴府村2011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总结 2011年我村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总要思想,在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按照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一步一步地扎实推进,按照年初新制定的目标规划,现将本工作取得的成效简要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是抓好新农村建设实现目标任务的基础

为抓好此项那个工作,我村成立了以村书记、村委会主任吴长灵为组长的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并抽调一个村委会委员具体抓此项工作,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领导保障,同时结合新农村建设制定了认真开展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工作目标。

二、围绕目标、加大投入重抓落实是完成目标任务的保障

为落实各项目标的实现,我村对照规划和实施方案步骤,重点抓各项目标的落实2011年在硬件建设上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 1、3月初投资2万余元,对村内南北路两侧进行了绿化,共栽植球松、女贞460余棵,为新农村披上了美丽的绿军装,优化了环境,达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生活提供了温馨的环境。

2、注重教育投入,争取项目资金,新建学校教室30间,拉院围墙400米,学校硬化路面200米。

3、加强村道路建设,投资40余万元,修刘王赵三个自然村的水泥路2400米,方便了农民出行问题。

4、注重农民文化需求,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在原设立村农家书屋的基础上,2011年在村部位置新建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20平方米,主题一层已建好。

5、农民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新农村建设在规划区由新建农民住房12户,截止到2011年底已入住134户。100%的农户使用沼气,安装了自来水。

三、下步工作思路

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成绩,但离上级要求还有一些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相差甚远。2012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关键一年也是实现我镇新农村建设宏伟规划极为重要的一年,为实现生态文明村的目标计划,我们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5月份前完成村文化活动中心建筑面积220平方米的二层建设,完善中心内的软件设施,以更加丰富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2、建好一个15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9月份投入使用。

3、争取环保部门项目资金10万元,计划6月底新建两个水冲式公厕,修污水排水沟150米,建垃圾投放点两个。进一步方便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

4、抓好农业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大力推广一万亩小麦高产攻关田和500亩优质玉米振兴计划的种植。

5、组织本村村民有序进行劳务输出,同时倡导外出青年农民回乡创业、投资兴业。2012年一、二、三产实现双赢。农民人均纯收入达6700元,高于全镇平均水平。

6、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倡导文明新风,认真抓好人口与计划生育、植树造林、农业保险、村民一事一议、新农合、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以及设计农民切身利益的各项民生工程。

要想实现2012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坚持依法治村的执法理念,真正发挥村两委的领导作用,引导农民在农村三个文明建设中大显身手,为全镇新农村建设起真正的示范带头作用,为全面实现我村新农村建设的宏伟目标努力而奋斗。

吴府村委会 2012年1月6日

第三篇:新农村建设材料-镇村

新农村建设材料

西来桥镇西来村

西来村位于西来桥镇西南,地处集镇,南接常州,西傍长江,238省道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全村区域面积约4.6平方公里,下辖41个村民小组,总户数1137户,常住人口4275人,耕地2420亩。在新农村建设推进过程中,村两委班子以“20字方针”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和带领全体村民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坚持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事业同步推进,使全村各项事业得到较快发展。

紧抓强村富民这一主线。近年来,村累计投资260万元,分期建立富民工业区,新建标准化厂房2100平方米,改造老厂房2000余平方米,工业区内实现水、电、路三通,各项基础设施完善,承载经济发展的平台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村域经济长足发展,一方面带来了村级集体的增加,由“十一五”初的不足万元,到2010已达38万元;另一方面,带来更多更好的就业机会,全村约400余人就近上班,村民收入得到进一步提高,2010年,村民人均收入达9400余元。

发展特色农业,规模农业,高效农业是强村富民的必由之路。为了充分利用岛镇特有的江滩资源,我村在不破坏原有自然风貌的基础上对江滩进行围垦,建成农业生态园一座,现已成为集江虾、特色鱼养殖,花卉苗木种植培育和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基地。在发展规模农业、高效农业的探索中,我村大胆尝试,09年在市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流转土地100亩建成大棚秧草种植基地,随后在此基

础上,又成立了秧草种植专业合作社,在引导农民组织化生产、专业化种植、规模化经营的探索中获得了宝贵的经验。

集镇的优势为发展三产服务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随着整个西来桥镇“产业岛”建设的深入,三产服务业的需求也会更加迅猛,为此,村里的三产服务基地正在加紧建设中,以提供物业房的形式引导和带动三产服务业的发展,正如村支书施为民所说:“

一、二产的发展能强村,但真正要富民,还要靠三产,要人人有事干,人人有生意做,那么西来村就真正富裕了。”

发展重在利民,截止到2010年底,村累计投入400万元,铺设改造高标准水泥路面40000余平米,村内水泥路覆盖率达98%。下大力气进行村容村貌的改造,强化环境治理力度,对河道沟塘进行疏浚清淤,对道路、河道两旁种植香樟、紫薇、广玉兰、黄香球等花卉和美化树,生活垃圾日产日清。道路整洁,环境优美。一条条水泥路直通村民的家门口,道路两旁绿树成荫,家家户户院里整洁卫生,鲜花盛开。“村强,民安居”的设想已经初步实现。

以村民服务中心为阵地,积极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其中,每年定期举办文化培训不少于8期,累计培训村民不少于400人次。各项文体活动蓬勃开展,西来村老年秧歌队和太极柔力球队先后在市镇表演比赛中获奖。

深化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必然要求。几年来,该村把政治文明建设作为重点,不断健全规范村务运行体系。建立三级议事机制。对于事关村级发展,群众利益的大事,都要经过党

员、村民代表会和村民大会讨论通过。

我村通过“产业强村、生态建村、文化兴村、民主治村”,有力推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建设和谐新农村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第四篇:毛嘴镇刘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毛嘴镇刘台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刘台村位于毛嘴镇东北部,毗邻汉江,辖4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233户,总人口961人,其中男性503人,女性458人,劳动力411人,全村共有党员33人。村域面积2780亩,其中居住用地221亩,耕地面积2151亩。

二、前期工作

根据刘台村的发展目标和定位,在市委组织部的指导下,我们围绕 “六大工程”,推动刘台村建设和发展,具体工作如下:

(一)已开展的工作

1、加强基层党建。一是阵地建设。投资18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10亩的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其中建筑面积918平方米。目前服务中心主体建筑已于2011年3月底竣工。二是规范档案资料,建章建制。(1)结合我村实际,并利用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两实”全覆盖契机,为全村所有233户村民都制作了民情档案。(2)以“创先争优”活动为载体,加强“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

2、整治村庄环境。一是硬化村庄道路。在中心居民点为97户沿珠横公路的群众,硬化道路300米,铺设人行道防滑砖300米。2010年12月拖了几车石子对一组保丰渠生产路进行修补。二是改善生产条件。疏挖、绿化了保丰一渠、保丰二渠、老通北河等几条排灌沟渠共计1800米。三是整治村容村貌。第一,加强绿化。在中心居民点道路两侧栽植樟树和广玉兰共计500棵。投资15万改造污水坑塘8个,使其连成一片,并在塘中种植景观莲花净化水质,美化环境。第二,加强净化。新建简易垃圾处理填埋场1个,增设固定垃圾收集池25个,配备一名保洁人员,统一清运处理村民生活垃圾。并修建排水明槽1000米,铺设下水管道300米。第三,加强亮化。组织40余人次清理房前屋后的堆放物35堆、拆除临街的违章建筑4座。为村民统一拉设晾衣绳1300米,并为一组、二组修建文化墙350米。第四,统一墓地规划。通过实地勘测,在一组建设一座占地面积13亩的公墓,现已有50余座私坟迁入。

3、完成土地整理勘测工作。2010年11月,按照2500亩土地整理项目的整体规划,邀请市水利设计院进行了前期勘测,现已进入招投标阶段。

(二)正在开展的工作

1、党员群众服务中心布置。现在正组织人员对办公楼、农

资超市及甲级卫生室进行规划布置,将严格按照《2011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工作考核评价项目责任分解表》的要求进行布置。

2、文化长廊建设。刘台村以“三万”活动为契机,向市信用联社争取资金10多万元,打造一条900平方米的文化长廊。目前已初步完成地面硬化工程。

3、养殖园区建设。为进一步提高村民收入,优化产业结构。刘台村于去年征地20亩,新建生态养殖小区。今年已挖排水沟200米,蛋鸭划水池子2个,共计360平方米,平整路基150米。

4、刘台中心社区建设。通过征地200亩,拟建成可容纳500户居民的中心社区,前期规划50亩,计划入住100户,现已有16户开工建设。

(三)待开展的工作

1、土地整理工程。因招投标工作正在进行,土地整理工程尚未进入具体实施阶段。

2、道路建设项目。因上级承诺资金尚未拨付到位,修路工作难以启动。

3、电力、通信设施及管线建设项目。因上级资金尚未拨付到位,项目难以启动。

4、“一建三改”工程。因上级资金尚未拨付到位,工程难以启动。

5、村民素质提升工程。因村基础设施落后,科级文化水平较差,短时间内村民的素质难有明显转变。

此外,三组通往邓李湾村的老通北河桥,一组保丰二渠上的生产桥,因年久失修,已成危桥,亟需维修。

三、几点请求

自2010年9月9日,在刘台村召开现场办公会以来,市直相关部门对帮扶刘台村新农村建设项目资金进行了细化。我们在上级领导的殷切关怀下,已经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一定成绩,但还面临着不少困难,需要上级领导的指导和扶持。

1、党群服务中心建设。恳请郭部长安排相关科室领导对刘台村党员群众服务中心、甲级卫生室和农资超市的后期布置完善给予现场指导,让布局更合理,资金更节俭,建设更漂亮。特别是在村部建设资金落实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2、帮扶项目资金拨付。随着村级建设工程规模进一步扩大,项目资金已经出现较大缺口,恳请郭部长及组织部各位领导就几大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与市直相关单位进行协调。

中共毛嘴镇委

2011年6月8日

第五篇:**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镇**村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八届六次全会精神,根据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工作要求,现结合我镇的实际,计划通过建设**村新农村示范点,实行以点带面,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把我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

**村位于蒙山县城西北部,全村辖27个村民小组,976户农户,人口3500人。村设党支部,8个党小组,现有党员65名。全村总面积为24.1平方公里,耕地面积2276亩,其中水田面积1721亩,旱地面积580亩,全村林地面积10933亩。二○○五年全村人均纯收入2375元。

**村地处丘陵山区,全村土地、森林资源丰富,土壤肥沃,村委驻地距离县城2.5公里,依山傍水,交通便利。近年来,**村积极响应上级党委、政府的号召,充分利用本村的优势,大胆探讨发展经济的新路子程村组属北楼村的一个自然村,位于村委会北面2公里,依山傍水,交通方便。全组52户185人,有耕地面积500亩,全组经济发展以种养为主,程村组在北楼村经济发展中始终走在全村的前列。该组村民群众具有较高的思想觉悟和市场意识,能够积极响应党委、政府的号召,密切配合村委开展各项工作,积极探索适合本组经济发展的好路子。全组现有桑园230多亩,果园(柑橙类)80亩,早熟板栗100亩。养殖业方面,主要以瘦肉型猪为主。全组村民根据饲养瘦肉型猪经济效益好和市场前景看好的特点,纷纷实行牲猪品改。目前,全组有瘦肉型母猪60多头,牲猪存栏220多头,水产养殖15亩。

近年来,程村组在上级党委、政府领导与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改善和美化生活环境。全组群众兴起了自觉投工投劳进行道路硬化、改水改厕、建设沼气池、村级篮球场等,到目前为止,全组52户中新建或者正在建设的砖混钢筋结构房屋38户,户均80M2,全组沼气池入户率达80%以上,该组的用电入户率和闭路电视入户率均达到100%,电话普及率达52%。

程村组全体村民积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良好的村风民风,科技学习蔚然成风,社会治安稳定,无赌博、迷信、吸毒等不良社会丑恶现象,总的来看,程村组具备了建设新农村示范点的良好基础。

二、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区党委提出的“突出抓好农村道路、水利、能源、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的要求,以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改善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条件为突破口,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和生活质量为根本,把新农村建设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加强村级组织建设新的载体,科学规划,整合资源,分类指导,分步实施,依靠群众,整体推进,逐步把全镇各村建设成为经济繁荣、设施配套、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生态协调、治安良好、社会稳定、文明进步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总体目标

从2005年2月开始到2006年8月,力争完成示范点新农村建设达标,并通过以点带面,典型引路,用五年的时间完成全镇各村新农村建设目标。以“三清三改”(清垃圾、清污泥、清路障,改水、改厕、改路)和以创建文明村镇为工作起点,以“‘五通’、‘五化’、‘六有’”为目标,进行总体设计规划,因地制宜,因村制宜、因组制宜,分步实施,努力构建人与自然和谐,治安良好,社会稳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具体标准是:

1、“五通”,即村通路,户通电、通水、通讯、通广播电视。

2、“五化”,即农民住宅内外墙批灰粉刷涂料美化;从行政村主干公路通往新村支道和村庄内主干道路铺设混凝土硬化;农户建设沼气池、卫生厕所、卫生厨房、村庄设立垃圾池、人畜分离、排水系统完善净化;村庄主干道两旁以及住宅之间、农户庭院绿树成荫绿化;村庄主要道路挂路灯亮化。

3、“六有”,即有健全的村级组织,有完善的管理制度,有科学的产业发展路子,有功能齐全的科普文化活动中心,有体育娱乐活动场地,有标准的宣传栏。

四、方法步骤

(一)、抓好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1、调查测算、规划设计。时间在2006年3月中旬前完成。村庄规划要结合地形,依山就势,不推山填土,不大拆大建,要从实际出发,立足于“三清三改”,规划拆除闲置旧房,集中规划建设猪牛栏,配套建设农村公共服务设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力求规划切合实际,让农民接受。村庄规划编制要坚持实事求是、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科学编制的原则。要求在月底前组织国土资源所及规划所设计人员,根据本村区域特色和人文环境进行调查测算与规划设计,在经

多方征求群众意见并修改后,形成符合现代特色的新农村规划设计图。并且国土部门要严格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村镇建设规划要求审批农民宅基地,不得在规划区外批宅基地。

2、实施阶段:从2006年3月中旬起至2006年8月止。

(1)通新村道路建设:组织群众积极投工投劳,完成由国道321线通往新村的主干道路及环村路建设,总长1.2公里,计划全部实行水泥路面硬化。路基宽4米,路面混凝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并设错车道及安装路灯亮化。

(2)住宅外墙粉刷:组织动员群众争取在2006年8月底前完成38户混凝土住宅户外墙批灰粉刷涂料工作。

(3)“三清三改“工作:

①清垃圾、清路障:根据规划设计图,建设垃圾池,并组织群众清理卫生死角,清除各类垃圾、路障。实现村中心无成片暴露垃圾与路障。

②清淤泥:充分利用今年成立的北楼村古排河用水者协会的契机,组织发动群众交纳水费与投工,主要清理从新村旁边经过的古排河水利渠道的淤泥。并向上争取资金全面实现渠道三面光工程。涉及的渠道总长约1.2公里,清淤泥约需投工100个工日。

③改厕、沼气池建设:年内完成余下的10户沼气池与卫生改厕、改厨工作。

④人畜安全饮水工程:为使全组村民喝上干净的自来水,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计划在屋背岭修建一个自来水池,总投资约25万元。该项工程可解决250多户1000多人的人畜饮水困难问题。

(4)建设养殖小区:根据规划设计要求,由国土部门统一调拨土地,农户自建方式,统一养殖场地,统一排放污水,全村养殖小区面积为1000平方米,分为家禽区、畜牧区。

(5)精神文明建设方面:

①村级篮球场及文化活动中心建设:计划争取上级包村单位的支持,在村中心建设一个500平方米的村级篮球场,并按规划设计要求,在篮球场边(古排河渠道面)建设一座占地面积200平方米的文化活动中心及村民议事室。篮球场及道路两旁、住宅旁实现花草、果树绿化。

②宣传栏:计划在村级篮球场边建设一面宣传栏。主要用于党的有关政策法规、法制教育、农村实用技术及精神文明宣传等。

③实现农产品信息入户工程:争取电信与广电部门的支持,实现互联网宽带到村,闭路电视到户。

(二)抓好新农村的产业开发

新农村建设要根据本村实际,着力抓好适合本村产业发展的好路子,要充分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与区域优势,大力调整农村种养经济结构,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1、桑蚕产业:要充分依托本县龙头企业的带动,北楼村作为梧州市桑蚕专业村及当前蚕茧市场价格上扬的有利契机,大力发展桑蚕生产。计划在今冬明春再扩种桑园面积100亩,并在新村主干道两旁的水田建立起一个50亩以上的优质桑种植示范基地,使得全村人均拥有约2亩的桑园。仅此项可使人均增收80元。

2、养殖方面。充分发挥市级瘦肉型母猪专业村的带动,抓好瘦肉型母猪的养殖,计划每户年出栏瘦肉型肉猪10头;同时发展养牛,计划年发展户均养牛10头以上5户。

3、做好山上发展文章,重点抓好早熟板粟的种植。充分利用新村靠山傍水的优势,开发山地,在抓好当前现有的早熟板粟的管理外,要扩大种植规模,使全村板粟面积达到300亩以上。同时抓好优质水果的种植,力争三年内人均拥有经济林2亩以上。

(三)积极培育新型农民

1、实施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工程。充分利用党员电教中心户、电视、电脑、宣传栏及农产品信息进村入户,组织各类培训班等形式,加强新村农民的实用技术培训。年至少培训农民5期,重点围绕村发展项目如桑蚕、板粟、瘦肉型猪养殖等知识的培训。

2、围绕桑蚕、水果、瘦肉型猪建设1到2个农业技术培训基地,并设立基地简介和牌子。利用基地带动全村的科技种养。

3、加大对外出务工人员的培训和就业指导。在节日等外出人员返乡期间,召集返乡的外出务工人员进行座谈,了解他们就业的情况并进行登记造册,并积极为他们提供就业信息,并认真组织本村农民参加县内的各类人才交流市场的招聘会,扩大就业。

(四)倡导新风尚

1、建立健全村级自治组织,完善各种管理制度。认真召开好村民代表大会,制定好村规民约,按照新村规划,重点抓好新村环境整治,建立健全门前“三包”责任制以及全体村民共同保护环境、爱护卫生的责任机制和约束机制,努力建设文明新村。

2、积极组织开展各类文明创建活动。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组织农民开展“除陋习、树新风”、“文明户”“信用户”等评比活动,反对封建迷信和宗族宗派势力,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并利用春节期间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

3、团结互助,结对帮扶。加大帮扶力度,关心弱势群体,全村要形成结对帮扶,共同致富,在全村树立一股互助友爱的好风尚。

五、工作措施、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全镇、村各级领导充分认识开展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始终把它作为今后五年农村工作的重点,纳入重要议事日程,确保人力、物力、财力到位,保证工作顺利进行。

2、优化服务,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镇党委、政府在加强领导的前提下,要积极支持各村及示范点建设,并积极争取上级党委、政府及包村单位的大力支持,搞好各项建设服务,形成合力。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认真研究,细化方案,切实履行好各自的工作职责。

3、整合资源,争取政策扶持。一是积极向上争取扶持资金。二是要把新农村建设项目精心包装向上争取资金,要捆绑扶贫、以工代赈、农业以及果业、水利、能源专项资金新农村建设。三是广泛发动群众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引导群众想方设法筹集资金,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设美好家园。

4、明确责任,层层落实,确保按期完成示范点建设目标。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时间紧,建设任务重,全镇要细化建设项目,落实好具体责任人与责任目标,集中力量抓好示范点的各项建设工作。

5、加强督查,严格考评。镇党委、政府将这项工作列入各村、包村干部目标责任考评。切实加强督促检查,定期检查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确保新农村示范点建设工作的健康有序进行。

**镇人民政府

二○○六年

下载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凤阳县刘府镇赵庄村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考察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刘村镇镇村干部赴福建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合集5篇)

    刘村镇镇村干部赴福建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为了学习借鉴沿海发达地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经验和做法,科学规划和决策我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经镇党委主干会议研究决定镇村......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大全)

    湖南农业大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姓名: 姚城镇学号: 院专业班级:电话: 4632047指导教师: 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实现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安徽省舒城县新农村建......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文 章 来源 莲山 课件 w w w.5 Y k J.cOM公文近日,区委常委、组织部长欧阳颂东率领区委区政府考察团赴**市考察学习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成功经验。期间,考察;团先后参观考......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一周多的时间以来,认真学习了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听取了孙立诚教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途径”的讲座;参观考察了成都......

    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冀州市新农村建设考察报告 魏家屯镇位于冀州市东北角十五公里处,这是本次新农村建设的考察对象,魏家屯镇镇政府驻魏家屯村。面积52.5平方千米,人口2.08万人。辖29个行政村。包......

    刘府镇三月份主要工作计划

    刘府镇三月份主要工作计划为认真贯彻落实“四个年”会议精神,聚力强推“城镇建设提升年、项目建设攻坚年、社会管理创新年、文化建设加强年”,全面提升我镇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县......

    城关乡大刘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

    城关乡大刘村新农村建设汇报材料城关乡大刘村距县城3公里,位于城市近郊,省道213穿村而过,交通区位优越。全村辖大刘、郭庄两个自然村,耕地面积1300亩,1281口人。 社会主义新农村......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

    镇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工作计划一、夹皮沟村基本情况××沟村位于市区西南侧,沿303国道与××市交界处,四面环山,环境优美,林业资源丰富,属于山区地带,距市中心8公里,全村辖13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