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区精神(精选5篇)

时间:2019-05-13 11:49:3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苏区精神》,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苏区精神》。

第一篇: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

【摘要】赣州不仅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金土地,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在广阔的赣南、闽西大地,创建了中央苏区,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进行了波澜壮阔、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孕育形成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

苏区精神开辟和发展了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奋斗精神和创新精神。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全国人民建设共同富裕的小康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需要我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继承和发扬中央苏区。

【关键字】中央苏区;贡献;精神;时代价值

中央苏区

中央苏区,亦称“中央革命根据地”,是指在1929年至1934年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开创的。中央苏区位于江西省南部、福建省西部,也称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央苏维埃区域。中央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全国最大的革命根据地,是全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心区域,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党、政、军、群首脑机关所在地。

中央苏区是以赣南、闽西两块根据地为基础创建的。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在中共赣西、赣南特委的领导下,赖经邦、李文林、古柏等领导赣西南地区武装起义,开创了东固、桥头等革命根据地。1928年3月和6月,郭滴人、邓子恢、朱积垒、张鼎丞等领导闽西地区武装起义,创建了永定溪南革命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赣南、闽西红色割据区域,奠定了中央苏区的基础。1929年1月,毛泽东、朱德率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主力离开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转战赣南、闽西地区,在上述根据地和地方工农武装的配合下,先后开辟了赣南、闽西革命根据地。从时间来说,它占民主革命的四分之一;从内涵来说,它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关键时期;从意义来说,它是新中国的最初雏形。这是中国共产党所开辟的一片神奇土地有极为深邃的历史价值和极其丰富的红色资源。中央苏区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准备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斗争最艰苦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建立国家政权、实现局部执政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党内路线斗争最激烈、最复杂曲折的时期。

中央苏区的贡献

中央苏区作为全国苏维埃运动的领导枢纽和中心区域,是党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革命道路的重要阶段。其间,尽管受到李立三和王明两次“左”倾错误的严重干扰,但广大军民在党的领导之下,经过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斗,仍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革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具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党领导中央苏区军民在极其艰苦的环境下.坚持长达4年之久的革命战每。成为抗击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区域和主要阵地。

第二、中央苏区集中了全国最强大的红军部队。中央红军和地方武装的建立与发展.成为保卫中央苏区根据地和促进全国革命发展的重要支柱。

第三、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和各地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各项事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苏区的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而且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奠定了新民主主义政权的基石。

第四、中央苏区军民竭尽全力为保卫苏区根据地,作出了重大的牺牲,同时历炼出一大批治党、治政、治军的骨干力量。

第五、中央苏区广大群众对红军主力突围长征给予大力的支援,为红军实行战略转移提供了可靠的保障。

苏区精神

什么是“精神”?古谓之乃天地万物之精气也。任何一种精神,与当时的环境、任务及其所作的贡献,都是密不可分的。首先,处在剧烈战争环境下的中央苏区,决定了党的最急切的中心任务,是如何去动员民众、组织民众、武装民众,配合红军,用革命战争来击破敌人的“围剿”,最大限度的保卫和建设苏维埃政权。当时中共中央提出:应“最大范围的发动群众,巩固并扩大红军支持长期的艰苦的阶级战争,以冲破敌人的‘围剿’,并扩大苏区和建立巩固的根据地”。苏区精神正是在这种环境和任务中创造和培育出来的。这是我们认识苏区精神的根本出发点。苏区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其核心就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在苏区根据地领导广大军民经过长期艰苦战争培育和磨练出来的彻底革命精神。具体来说,最突出的有以下几点:

一是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和牺牲精神。在残酷剧烈的战争年代,党必须以革命必胜的信念和坚忍不拔的精神去动员和领导群众,努力而紧张地工作,以不断创造新局面来争取战争的胜利,克服有人在危难之时对理想信念发生悲观、动摇,甚至叛变、逃跑行为。毛泽东提出“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科学论断,曾给苏区人民点燃起胜利希望之火。在保卫苏区的战斗中,广大军民勇猛顽强,不怕牺牲,前仆后继。红军9次攻打吉安和5次攻打赣州,虽然给敌人一定的杀伤,但自身损失也很大。1930年攻打吉安,群众冲上铁丝网,与敌人肉搏,牺牲总数将近万人。1932年攻打赣州时,红三军团伤亡3000余人,担任主攻南门的红二师200多人的突击队全部英勇牺牲。在前3次反“围剿”战争中,红军共损伤了1 2万余人。据统计,整个赣南牺牲的烈士有10 8万余人,其中有半数牺牲在长征路上。兴国、瑞金、会昌、寻乌等县都有成千上万的为革命牺牲的烈士。许多地方成了“血洗村”、“无人村”,就连国民党也不得不承认:在“清剿”区,无不焚烧之屋,无不杀之鸡犬,无不伐之树木,无遗留之壮丁,可谓“间阎不见炊烟,田野但闻鬼哭”。

二是战胜一切困难的艰苦奋斗精神。在国民党经济封锁下,苏区的物质条件异常艰苦,红军和广大群众的团结和斗争的意志丝毫没有动摇,而是在斗争中结成一种生死与共的关系。党的各级干部和广大群众艰苦奋斗,共度难关。各级领导,率先垂范,生活非常俭朴,从不特殊,住破旧民房、祠堂,吃红薯、青菜,穿补丁的粗布衣,穿单衣过冬,点马灯、油灯。为着战争的胜利,提出“节省每一个铜板为着战争和革命事业”的响亮口号。党政机关带头开展群众性的节省运动,裁减非必要的人员,尽可能节省各种费用和各项开支,尽量减少运输费办公费,只发伙食费,不发零用钱等,向一切贪污与浪费现象作斗争。

三是关心群众切身利益的务实精神。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苏维埃的一切工作都要服从于战争的需要,党必须随时关心工农群众的切身利益,依靠广大群众的力量,迅速解决实际问题,才能将广大群众团聚在党的周围,完成战斗任务。党及时提出:“我们的经济建设,是为着革命战争这一中心任务的。为着战争的需要,我们应进行必须的经济以充裕战争的供给,并进一步改良工农生活。”根据这一原则,吸收广大群众踊跃参加合作社运动,使苏区群众从实际中接受教育。当时苏区日常用品十分困难,特别是食盐更为奇缺,直接影响了军民的生活和革命战争。党采取一切可行的措施,发动群众向食盐困难开战,彻底解次食盐问题,不仅打破了敌人的经济封锁,而且使群众积极加入红军,努力完成粉碎敌人“围剿”的战斗任务。党给予妇女在政治经济法律教育上享受与男子同等的待遇,充分调动了广大妇女群众参加到保卫苏维埃政权的革命战争中来。1932年11月29日,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签发决议,号召苏维埃机关和广大工农群众,与官僚主义作最坚决斗争,创造苏维埃新的工作作风,即“群众化,实际化,组织化.纪律化”的工作作风。当年毛泽东深入乡村调查,了解民众疾苦,带头挖井,帮助群众解央吃水困难;朱德帮助农民插秧收稻,车水抗旱;周恿来、张闻天等帮助红军家属挑水、砍柴,这些感人事迹至今广为传颂。

四是廉洁自律的无私奉献精神。苏维埃政府倡导廉洁奉公的作风,苏维埃工作人员和红军指战员,都能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兴国长冈乡苏区干部坚持做到“十带头”,即带头学习军事、参军参战、执行任务、慰劳捐献、节约粮食、遵守党的纪律、参加生产劳动、购买公债、优待红军家属、集股办合作社等@。长冈乡苏维埃的5名干部不脱产,不拿薪,自带饭包去办公,长年头戴斗笠,风里来雨里去,艰苦奋斗干革命,苏区群众唱山歌赞颂道:“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着草鞋干革命,夜打灯笼访贫农。”中央政府认真开展反贪污浪费的斗争,严惩腐败,并且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党和政府的绝太多数干部都有一种任劳任怨,“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的无私奉献精神。在两个政权的尖锐对立中,使苏区广大群众感受到:只有苏维埃政府才是为劳动民众谋利益的政权,“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毛泽东当年曾高度评价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实际上称赞的就是苏区精神。今天重温和弘扬这种精神,对于我们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我们后人应当永远铭记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并将其发扬光大。用苏区精神来创造和谐社会,建设美好家园。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历久而弥新的多维时代价值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长河中,苏区历史是这长河中涡流险滩最多因而时显惊涛骇浪的那一段。谱写这段历史的苏区精神也因之惊天地、泣鬼神。苏区斗争已成为历史。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不仅由革命党变成执政党,而且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执政党。苏区精神尽管是70多年前铸就的,但它历久而弥新,仍具多维的时代价值。

(一)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人民先进性的集中体现,可以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苏区精神凝聚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初始经验,对于当代中国共产党人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不断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三)苏区精神蕴含着党的建设丰富经验,为当前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 大工程,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提供了历史之镜。

【参考文献】

《中央给苏区中央局井缸军总前委的指示信》,《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7册,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83年版

《江西省第二次工农兵代表大会经济建设央议率》,《中央革命根据地史料选鳊》(下册)《毛泽东选集》第1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2版 马齐彬等《中央革命根据地史》,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廖正本、奈伯流:《中央苏区简史》,江西高校出版杜1999年版 粥中央人良委员会紧急头议》,《中央革命根据地吏科选编》<上册)

第二篇:弘扬苏区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的良好氛围,切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0351113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班广泛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主题教育。“红歌”一词虽然早有耳闻,尤其是在建党九十周年以来时常可以看到、听到;但事实上对于红歌的了解可以说非常少。一直以来,我认为红歌就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歌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凡是“红歌”绝对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年青一代喜欢的音乐。经过去年军训期间关于红歌的学习后发现之前对于红歌的认识实在狭隘,也逐渐开始体悟到它的魅力。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冰山上的雪莲》一曲,《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林海雪原》同名主题曲„„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经久不衰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烁着耀眼光芒。

我觉得,红歌似乎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当你开口唱,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生机在胸中奔涌,你会不由自主的昂起头,挺起胸。或许这就是红歌能够历久弥新并深刻融入人们生活的秘密,我们不能否认红歌夹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它本身就具有那样独特的魅力,能够以它神奇的感召力,推动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正如红歌会评委牟玄甫所说:“时代呼唤着创新激情,激情源于心灵的感动,当红歌在心中唱响,那红色文化所凝聚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红歌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很难用语言表达,“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虽然是事实,但听起来怎么都像套话。红歌真正的价值在于每个中华儿女对它的理解,只要你用心去聆听、去欣赏、去体味,你一定更发现红歌属于你自己的宝贵意义。

第三篇:弘扬苏区精神演讲稿

弘扬苏区精神,立足本职当先锋(演讲稿)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苏区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当前,我们面l临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有爱民之心,把民生问题时刻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标准,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尤其是要关心和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好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员于部的基本功,必须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逐渐显露,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特点,把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与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克服简单粗暴。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弘扬苏区精神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在全县大力倡导“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大竞争中,作为一名民政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基层民政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民政工作,顾名思义,第一要热爱民政的工作业务,包括对他的热情和冷淡,所谓热情是民政干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热爱,所谓冷淡是社会部分公众对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要加强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规的精神和内涵,达到更好的为民政对象服务的目的。第三要掌握民政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观点和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说大一点,民政工作,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重要。

一是爱心:即爱民之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平常的爱,更要有一种大爱的境界。对于新时期民政工作者就是要深怀爱民之心,这是世上最博大、最深厚的爱。与其他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比,民政部门的许多业务,可说是面向千家万户的。在我们的工作的对象中,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据)委会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是以全民为对象的,还有许多工作是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即是最可爱的人,有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有的上过战场,为国家安全立下了功劳。在最困难的人中,有贫、孤、老、病、残等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是关爱,最缺少也是关爱,只有通过我们民政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他们。面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只有深怀爱民之心,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竭尽全力帮其排忧解难,才能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厚望,民政工作的存在才有社会价值,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忠心:即忠于职责。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上为中央分忧,下替百姓解愁”。随着时代发展,民政工作的内涵延伸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职责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民政工作的职责决定民政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每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通过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帮助社会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优抚安置工作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搞好服务:通过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民问组织管理、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这些职责都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事关‘“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起着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要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何成为一名忠于职守的民政工作者,民政系统倡导和实践的“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精神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是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二是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三是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四是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

三是要热心:即热爱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民政人,首先必须热爱民政工作,有一颖炽热的爱心,工作起来才会有热情,才能满腔热忱为需要服务的民政对象做好服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政工作中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问题才会被热情所化解。民政工作头绪多,范围广,各项工作之间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每项工作又都很重要,都必须做好。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共享发展成果的情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今天开展民政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民政对象、具体任务已同计划经济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大所不同,每一项工作要做好,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都不容易。民政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服务本领,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在工作中把握规律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增多,新要求更高,这都需要民政工作者主动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多谋善思,多想新办法,多出新措施,增强工作者驾驭民政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诚心:即诚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对民政对象、民政事业充满感情,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落实到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政对象,不歧视他们,而是像对待自已的亲人那样,尊重、理解、关心他们;二是多替民政对象着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三是要说真话。民政工作者必须说真话、实话,不能说假话、空话,要真实反映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呼声和实际困难。四是要办实事。要切实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五是要讲原则。要严格按规定、政策处理一切事情;六是要讲公平。处理、解决问题要合理、公道,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

五是要操心:即勤奋敬业。为民,就是要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关注民生、民意、民权、民利,做到亲民、爱民、利民,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

心中时刻想着群众,想着需要服务的对象,把对群众的浓厚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过程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勤于思考,为一方的民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民政工作是具体实在的,经常遇到困难和矛盾,一项民政业务部署下来,如何抓好落实,需要我们善于在困难中寻出路,想加去,善于在矛盾中讲协调,勤于劳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走百家、进千户,一户一户研究,一个一个解决。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落实在为民服务中。

六是要耐心:即耐心热忱。遇事冷静不发火,常修道德、素质之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民政工作都是服务性工作,具体的业务就是服务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的服务性,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特别是对最困难的人的服务。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造成性格的不健全和不完整。那些最可爱的人,曾经对革命和国家建设做过贡献,由于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有的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少数人对现实社会有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以耐心矫正他们的性格,以耐心融化他们的不满情绪,在人格上尊重他们,视他们为亲人,对他们的诉求,做到耐心细致地听,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对合理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不合理的诉求,不厌其烦地解释疏导。

七是要细心:即细致周到。对所服务的对象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民政对象的需要想在前、做在前。民政的每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包含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因此,民政工作者要加强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带着感情做民政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满腔热情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群众。对基层的民政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对我们所服务的民政对象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时刻装在心中,记在脑里。

也许,很多人会感慨‘“弘扬苏区精神?离我们生活工作太遥远!”,其实,不远,她就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上的坚定信念和开拓创新、勇争第一的法宝。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苏区精神发扬光大,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用 “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去论释一个真正的民政人。

第四篇:弘扬苏区精神总结

“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为弘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把这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带进校园。我校制定了积极的活动方案。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学习宣传热潮。2月27日各班利用班会课认真学习苏区精神宣讲材料及南康是苏区的历史材料(材料另发),在全校兴起学习宣称苏区精神的热潮。

2、传唱红歌。选取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为内容的红歌,如《十送红军》、《红星照我去战斗》、《苏区干部好作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让红歌在全校传唱,确保“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歌声”。

3、观看红片。充分利用我校网络优势,利用星期六晚上展播优秀红色电影,如《党的女儿》、《闪闪的红星》、《红孩子》、《中华儿女》、《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强化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记忆,让学生感受红色经典魅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争做文明学生。

4、品读红书。认真开展以“读红色经典,学革命历史,树崇高信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品读红色经典,使全体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红色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革命信念,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深入理解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红色经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红岩》、《星星之火》、《创业史》、《山乡巨变》、、《保卫延安》等

5、撰写心得。通过观看红片和品读红书,校团委、语文组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读后感,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将苏区精神转化为“争做文明学生”的具体行动,截至3月6日,政教处收到学生优秀心得体会14篇。

6、书画展览。由校团委、美术组牵头,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反映苏区精神、展示发展成就的美术、书法等作品,举办书画展览。截至3月6日,选送师生优秀作品3-5幅交政教处。

7、舆论宣传。第二周团委出了一期宣传专栏;第四周各班出了一期主题为“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的黑板报,政治组,历史组,语文组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苏区精神的内涵,在教研组宣传栏各出了一期具有南康特点,展示苏区精神的宣传刊。校广播站展播了以“苏区精神为主题”专题内容。

南 康 中 学

2012年3月20日

第五篇:弘扬苏区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

火热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不朽精神。苏区精神,像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在伟大的振兴路上阔步前行。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闪烁时代光芒,凝聚发展力量。南康市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优势,土地肥沃,占地面积广阔,相对于赣南其它的县城平地较多。但是我县地理有部分丘陵地区,山地广阔,而山地经济发展缓慢,效益不高。这无疑拉大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贫富差距,阻碍了城市农村的共同发展。为此我建议加大力度扶持山地经济开发,通过政策优惠、资金补贴、金融支持等手段,引导观赏苗木、药材、果树、油茶等林业经济开发,同时适度开发山地放养等特色养殖项目。依托山地,发展立体农业项目,扩大山地经济的综合效益,为群众增收致富提供新的门路。没有一种根基,比扎根于人民更坚实;没有一种力量,比从群众中汲取更强大;没有一种执政资源,比赢得民意更珍贵持久。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在发挥群众主体作用中凝聚巨大力量。这不仅使广大市民早日实现共同进步全面发展奠定扎

实的基础,更加推进我市凝聚力的稳固,为未来走向高品质高质量城市添砖加瓦。这是对于南康市土地资源管理之我见。

赣南农村在苏区振兴发展的又一重要问题是要把教育摆在战略重点的位置,大力开发赣南广大农民智力资源。振兴民族要靠教育,振兴教育要靠教师。身为老师需要我们树立尊重学生人格、兴趣爱好尊重他们的选择的学生观树立能不能提供学生熟悉的、现实的、富有挑战性、有趣的教学内容能不能为学生创设一个教学活动的机会去撞击成功、体验创造能不能走进学生的心理世界、做他们信赖的朋友的教师作用观树立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心理体验过程课堂教学是具有时空性的、社会化的实践过程。总之做好一名小学教师在不同的教师看来有不同的方法和过程只要在教学中不断摸索以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为己任就一定能在振兴赣南苏区教育中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

今天,沐浴着中央支持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和煦阳光,我们更应当铭记关怀、牢记嘱托,唱响永远热爱党、永远跟

党走的激扬旋律,我们要从灵魂深处体会到。国家繁荣、民族自强、人民幸福,归根到底源于党的正确领导。我们要永葆热爱党的赤诚情怀,坚定跟党走的永恒信念,倡导回报党的自觉行动,把内心深处的爱党热情,转化为砥砺奋进的自觉行动,转化为振兴发展的实际作为,在党的光辉旗帜指引下,满怀豪情开创赣南苏区更加灿烂的明天。

下载苏区精神(精选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苏区精神(精选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苏区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苏区精神一、寄语: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优良传统。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留下了光照千秋的不朽功业。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发扬苏区精神(共5则)

    发扬苏区财政精神,竖廉洁财政新风 “哎呀嘞,苏区干部咯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让我们似乎又看到苏区财政干部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道,在艰苦卓......

    弘扬苏区精神 改进工作作风

    弘扬苏区精神 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兴国县城管大队凌春“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伴随着熟悉的山歌,我们老区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

    弘扬苏区精神 热爱美丽家园

    弘扬苏区精神热爱美丽家园 我感到很荣幸,能成为苏区的一份子。我们宁化苏区是革命根据地之一,是红军长征出发地之一。当年宁化西南5乡农民武装暴动,在红军的支援下,革命地很快......

    学习苏区精神 共创赣州新天地

    学习苏区精神 共创赣州新天地 西津路小学汪丽平 苏区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为了使干部廉政清明、克已奉公,苏区职能部门制定了许多法纪,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凡依法腐化行为一旦......

    罗中华学习苏区精神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心得新圩小学 罗中华 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无数革命先辈同赣......

    “弘扬苏区精神_争做文明学生”讲话稿

    弘扬苏区精神 争做文明学生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 乌桕坝小学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和光荣革命传统的学校。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苏区精神,是中......

    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

    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论文 苏区精神新解读 余伯流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伟大革命精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不可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