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

时间:2019-05-15 08:54:0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

第一篇: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

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论文

苏区精神新解读

余伯流

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战争年代造就的伟大革命精神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不可或缺的光辉一环,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史上的一座不朽丰碑。苏区精神的内涵应从原生态上去研究与把握。弘扬苏区精神,对加强党的建设,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优良的党风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巨大力量”,要“继承优良传统,弘扬新风正气”,“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最近,党中央召开了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2005年10月,中央党校党史教研部等单位曾在兴国召开过第一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2007年11月,中国中共党史学会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单位在瑞金召开了第二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现在,有关单位又组织召开了第三次全国苏区精神研讨会,这对于我们深入研讨苏区精神,贯彻落实十七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无疑是很有裨益的。

一、定位把握: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的

重要组成部分

苏区精神的定位 问题,仍然是当前首先必须高度关注、取得共识的核心问题。笔者认为:

第一,苏区精神源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群雄并起、烽火连天的全国苏区革命斗争,是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相伴生的独立精神形态。苏区精神最早是从研究中央苏区史时提出来的,但苏区精神是一个大概念,不仅仅是指中央苏区,而是泛指和涵盖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全国苏维埃区域。中国共产党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先后领导创建了井冈 山、中央苏区、湘赣、湘鄂赣、闽浙赣、左右江、湘鄂西、鄂豫皖、海陆丰、琼崖、陕甘、湘鄂川黔、川陕等13块革命根据地。这十几块革命根据地,都是中国革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重要起点,在当时如火如荼的峥嵘岁月中,都衍生和造就了不同表现形态的伟大的苏区精神。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成立后,在中国共产党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伟大预演中,苏区精神在中央苏区和全国苏维埃区域得到了更好的彰显和发展。研究苏区精神正是要从这样一个大背景、大视野、大概念出发,而不是仅仅局限于中央苏区。

第二,苏区精神是中华民族优秀精神血脉在革命战争年代的积淀,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威武不屈,舍生取义”、“爱国至上,精忠报国”、“一身正气,救民于火”和“敢为天下先”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脉,一直滚动不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战争年代,这种民族精神和革命精神相结合,就凝聚成特定的“苏区精神”。这种特定的苏区精神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的一种首创性、原创性精神形态,是当代民族精神的生动体现,苏区精神中的思想内核处处都闪耀着民族精神的璀灿光芒。

第三,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伟大革命精神链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史上不朽丰碑。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造和培育了创党精神、北伐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抗战精神、西柏坡等精神,这是一个伟大的精神宝库,一个辉煌的精神链条。苏区精神正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 党人,在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后,继井冈山斗争培育和造就的伟大革命精神。从1929年1月朱毛红军下山向赣南闽西进军,到1934年10月红一方面军长征,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央苏区战斗了五年零九个月。这一段血与火的战斗岁月是中国共产党人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特色革命道路的时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初成果——毛泽东思想开始架构和发育成形的时期,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聚集崛起和崭露头角的时期,是中国共产党开始治国安邦、局部执政的时期,是党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治国精英的时期,也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先进性建设和形成优良传统作风的时期。苏区革命斗争是苏区精神本体和源泉。研究苏区精神不能离开中央苏区和全国苏区革命斗争的本体和源泉,离开了这个本体和源泉,苏区精神就成了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第四,苏区精神具有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相统一的品格,是一种能够与时俱 2 进的人文精神。苏区精神从本质上看,是中国共产党人和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凝聚而成的一种无产阶级革命精神,是根植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精神的沃土,又融合中国革命战争的时代特征、共产党人的革命风格和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一宝贵财富的精神血脉也是新世纪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传承和弘扬的一种能够与时俱进的人文精神。它既具有强烈的革命性和深厚的民族性,又具有鲜明的时代性。这种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的聚焦点,就是一种创新精神。革命要创新,民族要创新,时代要创新。创新是苏区精神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精神的本质要求。

第五,苏区精神是八一精神、井冈山精神的延伸和发展,也是长征精神、延安精神的先河和源泉。苏区精神具有承上启下的功能,苏区精神与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同根同源,但又是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产生的精神形态,其内涵和表现形态是不一样的。井冈山精神不能代替苏区精神,苏区精神是继井冈山精神之后党培育和造就的、独立的精神形态。那种认为有了井冈山精神就可以不提苏区精神,或者突出宣传井冈山精神就淡化、忽略、漠视苏区精神存在价值的认识和做法,都是不正确的。

二、内涵概括: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争创第一,无私奉献

苏区精神的内涵极为丰富,但在概括上见仁见智。根据我的多年研究和新的思考,就苏区精神的内涵谈点看法。

我认为概括一种精神内涵应把握三个要点:一要从原生态去研究苏区精神的内涵,就是说,要尊重史实,忠于史实,原原本本,原汁原味,切合历史的本来面貌;二要驾驭全国苏区斗争历史的全局,把握苏区精神中最重要、最本质的主流形态,抓住最能穿透时空、影响时代的亮点,充分考虑苏区精神的个性、特征,来概括苏区精神的内涵;三要采用大众化、通俗化的精短语言,不要太长,要朗朗上口,便于记忆宣传。

具体来说,我认为苏区精神的内涵可简明概括为24个字,即: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争创第一、无私奉献。

我采用现代语言与历史文献原句相结合的方法,表述如下:

1、坚定信念,深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毛泽东于1930年1月在中央苏区就针对中央“二月来信”和林彪等人的悲观思潮,给林彪写了一封近八千字的党内通讯,提出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不仅提出了红军初创时期建立革命根据地武装夺取政权的战略构想,而且揭示了中国革命胜利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规律。毛泽东指出:“中国是全国都布满了干柴,很快就会燃成烈火。‘星火燎原’的话,正是时局发展的适当的描写。”“这个‘星星之火’,距‘燎原’的期,毫无疑义地是不远了。”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者的远见和诗人的气质,指出中国革命的前景犹如站在海岸遥望海中已经看得见桅杆尖头了的“一只航船”,是立于高山之巅远看东方已见光芒四射喷薄欲出的“一轮朝日”,是躁动于母腹中的快要成熟了的“一个婴儿”。一年零四个月后,具有“燎原”意味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就在中国南方一个小城瑞金呱呱坠地了。毛泽东的预见和判断成为活生生的“星火燎原”的现实。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论断不仅坚定了中央苏区时期全党同志和全军将士的信念,而且对引领中国革命走向全国胜利建立新中国,都具有重大和深远的意义。这种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精神的首义,也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所在。

2、求真务实,“反对本本主义”

苏区精神中最本质的东西首先是思想路线问题。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理论概念和基本思想,最早是毛泽东在中央苏区提出的,早在1929年6月24日红四军“七大”前夕,毛泽东针对党和红军初创时期出现的重大原则问题争论和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在给林彪的信中就明确提出:“近日的问题(军委问题,但原则问题)只是历史的结穴,历史上的一种错误的思想路线上的最后挣扎。”这是毛泽东在我们党的历史上首次提出“思想路线”的概念。同年12月,毛泽东在古田会议上进一步提出:“红军第四军的共产党内存在着各种非无产阶级的思想,这对于执行党的正确路线,妨碍极大”,因此必须“对党员作正确路线的教育”。1930年5月,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一文中,更加鲜明地提出:“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并提出了“共产党人的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在苏区时期提出的“思想路线”的概念及其基本思想,为我们党在延安时期形成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为了践行这一思想路线,毛泽东在中央苏区进行了大量的实际调查,发表了《兴国调查》、《长冈乡调查》、《才溪乡调查》、《寻 4 乌调查》等,开创了我党求真务实、注重调查研究的新风。可见,求真务实、实事求是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

3、执政为民,“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谋利益,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和执着追求。这一理念在中央苏区时期就已很明确。在根据地初创时期毛泽东就提出,每个共产党员要像和尚叨念“阿弥陀佛”一样时刻叨念“争取群众”。在全苏二大总结中央苏区经验时,毛泽东郑重提出:要深刻地注意群众的生活问题,从土地问题、劳动问题,到柴米油盐问题。妇女群众要学习犁耙,找什么人去教她们呢?小孩子要求读书,小学办起了没有呢?对面的木桥太小会跌倒行人,要不要修理一下呢?许多人生疮害病,想个什么办法呢?一切这些群众生活上的问题,都应该把它提到自已的议事日程上。毛泽东强调指出:“要使广大群众认识我们是代表他们利的,是和他们呼吸相通的。”“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是这样做了么,广大群众就必定拥护我们,把革命当作他们的生命,把革命当作他们无上光荣的旗帜。”在这里,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主席的毛泽东,实际上已经阐述了执政为民的思想,这是我们党的文献中关于这个问题最早的明确表述。广大苏区党政干部和红军指战员,牢记党的这一执政宗旨,努力为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谋利益,受到全国苏区广大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戴。苏区人民发自内心称赞说:“共产党真正好,什么事情都替我们想到了。”

4、清正廉洁,践行“苏区干部好作风”

在全国广大苏区,党和苏维埃干部密切联系群众,艰苦奋斗,廉洁奉公,勤于政务,一身正气,铸就了血浓于水、鱼水相依的党群关系。“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闹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这首脍炙人口的山歌,就是当年苏区干部优良作风的真实写照。兴国模范县委书记谢名仁、长冈乡苏主席谢昌宝、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曾山、刘启耀等,就是苏区干部的优秀代表。全国其它苏区也涌现出许多这方面的优秀干部。为了使苏区干部廉政清明、克已奉公,苏维埃中央政府规定,“每个革命的民众都有揭发苏维埃工作人员的错误缺点之权”,“如果发现了贪污腐化消极怠工以及官僚主义的分子”,“苏维埃则立即惩办他们决不姑息”。为此,苏维埃中央政府还制定了许多法规法纪,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监督机制,凡贪污腐败分子一经发现,立即予以严厉惩处。1932年5月9日,苏维埃中央政府临时最高法院 5(主审梁柏台),就根据中央执行委员会第六号训令,批准瑞金县苏裁判部的原判,将瑞金县苏的腐败分子谢步陞(私吞公款、强奸妇女、公报私仇等)处以枪决,打响中央苏区反腐惩贪的第一枪。1933年12月15日,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布了《关于惩治贪污浪费行为的第二十六号训令》,规定“贪污公款在五百元以上者,处以死刑”,时任中央政府总务厅工程基建处处长的左祥云、于都县苏维埃政府军事部长刘仕祥等8个贪污腐败分子,都被苏维中央政府判处死刑,一时哄动苏区,大快人心。1934年4月至9月,苏维埃中央审计委员会(主任阮啸仙)对中央政府各部进行了检查审计后,在审计报告中宣布:“只有苏维埃是空前的真正的廉洁政府”。可见,艰苦奋斗、廉洁奉公是苏区精神的重要内涵。

5、争创第一,创造“第一等的工作”

在中央苏区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文化教育、扩红运动、推销公债、拥军优属、粮食动员等各项工作中,广大苏区干部努力拼博、开拓创新、模范带头,都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受到毛泽东和苏维埃中央政府的表彰。赣东北省委、兴国县委、长冈乡、才溪乡苏维埃政府就是这方面的先进模范。1934年1月27日,毛泽东在全苏二大热情洋溢地说:“兴国的同志们创造了第一等的工作,值得我们称赞他们为模范工作者。同样,赣东北的同志们也有很好的创造,他们同样是模范工作者。”毛泽东认为兴国和赣东北的同志们把群众生活和革命战争联系起来了,他们是革命战争的良好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他们又是群众生活的良好组织者和领导者。二苏大会期间,毛泽东还表彰了福建的上杭、长汀、永定等县,赣南的西江,湘赣边的茶陵、永新、吉安等县,湘鄂赣边的阳新县,瑞金直属县等,说那里的同志们都有进步的工作,“同样值得我们大家称赞”。毛泽东在大会期间,还亲笔为兴国县题写“模范兴国”四字,予以褒奖,并号召全苏区干部要向兴国县学习,造成“几十个兴国县”,“几千个长冈乡”,作为我们“巩固的阵地”。

6、无私奉献,“一切为了苏维埃”

在中央苏区血与火的峥嵘岁月中,广大军民无私奉献、不怕牺牲,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动人事迹。为了苏维埃,广大人民群众倾其所有,参军支前,积极支援红军和反围剿战争。毛泽东在二苏大会曾说:“江西的长冈乡,福建的才溪乡,扩大红军多得很呀!长冈乡青年壮年男子百个人中有八十个当红军去了,才溪乡百个人中有八十八个当红军去了。”当时赣南13个苏区县总人口约240万人,青壮年有50万,先 6 后扩红参军的有33万,支前的60余万,牺牲的有20余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的烈士为10.8万人,兴国、瑞金、于都、宁都等县的烈士都在1.6万人以上。瑞金县有一贫苦农民,八个儿子全部参加红军并壮烈牺牲。闽西有10万儿女参加红军,有2.8万人参加长征,湘江之役中,担任殿后掩护任务的红34师5000余人未能过江,几乎全部壮烈牺牲,师长陈树湘为国英勇捐躯。长征途中,每前进一公里就有一个兴国战士倒下。兴国人民为了支援红军出征架桥,年逾七旬的曾大爷连自已的寿板都捐献出来了。中央红军长征前夕,苏维埃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主席张闻天在《红色中华》上发表了《一切为了保卫苏维埃》的社论,号召苏区人民为保卫苏维埃而战。苏区人民响应中央政府号召,扩大红军达8.6万人,征调挑夫5000余人,借谷84万担,筹款150余万元,中央苏区的人民倾其所有、支援战争,为中国革命作出的巨大奉献和牺牲,在全国是罕见的、震憾人心的。这种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是苏区精神的重要方面。

综上所述,如果用简单明快、群众喜闻乐见的“四言体”方式来概括苏区精神的内涵的话,我倾向24个字:“坚定信念、求真务实、执政为民、清正廉洁、争创第一、无私奉献”。这24个字,既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精神的共性,又凸现了苏区精神中具有原创意义的特色和个性。

三、价值取向:苏区精神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

重要精神动力

中央几代领导人一直都非常关心老区人民、关注苏区精神。

1951年8月,毛泽东和党中央委派谢觉哉为团长中央慰问团来到江西和赣南老区,送来了毛泽东“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的亲笔题词,这个“革命传统”,是“苏区精神”的最初表述。

1996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老区时提出,“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这个“老区的精神和传统”,就是“苏区精神”初步概括。

2003年8月,胡锦涛视察赣南老区时指出,“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这个老区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是“苏区精神”的进一步阐述。2003年12月,李长春到赣南考察时明确提出了“苏区精神”的概念。他说:“苏区精神是我们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伟大精神,是我们党优良传统的集中体现,是宝贵的精神财富。”从此,伟大的“苏区精神”的概念,开始为全党同志和全国人民所认同。

当前,继承和弘扬伟大的苏区精神,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结合党的历史方位和历史任务的新变化,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实践,不断赋予苏区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动员和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而不懈奋斗。

第一,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就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苏区精神的灵魂是坚定信念、矢志不移、高举旗帜、开拓创新。旗帜召示前进道路,旗帜指引胜利方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唯一正确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我们一定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勇于变革、勇于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放射出更加灿烂的光芒。

第二,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就要更加深刻地领会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苏区精神的精髓是实事求是、敢闯新路,这是我们党始终保持生命力和战斗力的关键所在。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全面把握科学发展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着力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观念,着力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

第三,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就要牢牢把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进一步激励广大干部群众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央苏区和全国苏区的艰苦岁月里,我们党提出武装夺取政权、建设新中国的奋斗目标,就是为了团结带领人民为争取当家作主、过上美好生活而努力奋斗。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改革开放,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为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打下牢固的基础。

第四,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就要坚持党的执政为民的宗旨,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在苏区时期,我们党和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血肉相连的密切关系,形成 8 了一道什么力量也打不破的“真正的铜墙铁壁”。当前,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第五,继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就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苏区时期,毛泽东始终把党的建设放在极为重要的地位,着力从思想上建党,保持党的先进性。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要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要求,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不断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使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苏区斗争的丰功伟绩永载史册,伟大的苏区精神永放光芒!

作者信息: 余伯流,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资深研究员,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通信地址:343600 江西井冈山茨坪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教学科研部 联系电话:0796—6694109 6568690 *** 9

第二篇:苏区振兴解读

特殊的时刻 特殊的关怀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

国家发改委相关人士介绍,之所以将赣南作为政策支持重点,主要原因之一是:在原中央苏区范围内,赣南的历史地位最重要、作出的贡献最大、付出的牺牲最多。并且,中央领导同志的批示均要求重点支持赣南苏区的振兴发展。“总体看,《若干意见》提出的政策有较高的含金量,必将为推动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6月29日,《若干意见》获批的消息传来,赣鄱干群雀跃,赣水为之欢腾。我们如此感怀——党中央、国务院对原中央苏区人民的牵挂和关爱,始终与我们同行。我们也如此振奋——省委省政府正带领全省人民以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为奋斗目标,大力推进“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区域发展战略,全省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细读《若干意见》,11章节45条意见中,五大战略定位、喜人的发展目标,尤其是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繁荣社会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政策扶持等七大重点任务,为我省原中央苏区振兴指明了具体方向、增添了无穷动力。

解读一:解决好民生问题是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

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在《若干意见》提出的七大重点任务中列首位。《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

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四条具体措施,体现了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具体思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真切关爱。

从《若干意见》条款看,每一条意见都有明确的目标和具体的时间节点要求,可谓决心大、措施准、力度强。以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一节为例,该节明确提出:2014年底前解决赣州市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十二五”末全面完成赣南等原中央苏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在优先解决好突出民生问题的同时,在发展繁荣社会事业、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上,《若干意见》也分别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提升城乡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加快文化体育事业发展、加强社会保障、强化基层社会管理服务等措施。

解读二:特殊政策扶持加快振兴发展

根据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特殊困难,《若干意见》从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国土资源、生态补偿、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对口支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

《若干意见》指出,赣州市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研究将贡江、抚河源头纳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范围,提高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支付系数,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快建立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准备金制度;国家加大对废弃矿山植被恢复和生态治理工程的资金支持;加大对国家公益林生态补偿的投入力度。

为帮助赣州加快振兴发展步伐,《若干意见》明确:建立中央国家机关对口支援赣州市18个县(市、区)的机制,加强人才、技术、产业、项目等对口支援,吉安、抚州的特殊困难县参照执行;鼓励和支持中央企业在赣州发展,开展帮扶活动。

解读三:改革开放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活力

坚持以改革开放促振兴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让人振奋,同时,《若干意见》提出的具体措施也非常“给力”——

支持赣州发展成为较大的市,依法享有相应的地方立法权;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支持和鼓励赣州市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开展政策探索;研究设立瑞(金)、兴(国)、于(都)经济振兴试验区,鼓励先行先试,加大支持力度„„

在开放合作方面,《若干意见》提出,“打造以赣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核心,以赣州‘三南’至广东河源、瑞金兴国至福建龙岩产业走廊为两翼的‘一核双翼’开放合作新格局;支持建设赣闽、赣粤产业合作区”。

解读四:振兴发展重在提升“造血”功能

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国家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重要任务,体现了强调国家“输血”的同时,重在提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造血”功能的思路。

《若干意见》提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要“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集聚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根据这一要求,《若干意见》提出了五大振兴发展措施:积极推动优势矿产业发展;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水平;促进红色文化旅游产业大发展;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其中,加快提升制造业发展相关章节中提出,要“发挥现有产业优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现代轻纺、机械制造、新型建材等产业,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及其零部件、生物医药、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支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能力强、市场前景广阔的产业集群”。

《若干意见》指出,国家将支持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资金,建设高技术产业孵化基地,并支持国内整车企业在赣州等市设立分厂;支持军工企业在赣州、吉安发展军民结合高技术产业;支持赣州新型电子、氟盐化工、南康家具以及吉安电子信息、抚州黎川陶瓷等产业基地建设。

同时,《若干意见》在夯实农业基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也出台了明确的扶持措施。

解读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振兴发展支撑能力

《若干意见》指出,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

《若干意见》提出,要建设赣州综合交通枢纽,“提升赣州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围绕这一构想,赣州至湖南、广东、福建等周边省份铁路运输通道的规划研究将进一步加强。同时,赣州至珠三角、粤东沿海、厦漳泉地区的快速铁路通道的规划研究也将提速。根据《若干意见》,国家将适时把赣州黄金机场列为两岸空中直航航点;加快赣江航道建设,结合梯级开发实现赣州-吉安-峡江三级通航,加快建设赣江港。

在提高能源保障能力方面,《若干意见》也出台了一系列针对赣州等原中央苏区的利好措施,如取消赣州市220千伏、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建设贷款地方财政贴息等配套费用;推进樟树-吉安-赣州、泉州-赣州、揭阳-梅州-赣州等成品油管道项目建设;依托蒙西-华中电煤运输通道建设,解决赣州地区煤运问题。

第三篇:弘扬苏区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的良好氛围,切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0351113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班广泛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主题教育。“红歌”一词虽然早有耳闻,尤其是在建党九十周年以来时常可以看到、听到;但事实上对于红歌的了解可以说非常少。一直以来,我认为红歌就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歌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凡是“红歌”绝对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年青一代喜欢的音乐。经过去年军训期间关于红歌的学习后发现之前对于红歌的认识实在狭隘,也逐渐开始体悟到它的魅力。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冰山上的雪莲》一曲,《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林海雪原》同名主题曲„„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经久不衰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烁着耀眼光芒。

我觉得,红歌似乎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当你开口唱,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生机在胸中奔涌,你会不由自主的昂起头,挺起胸。或许这就是红歌能够历久弥新并深刻融入人们生活的秘密,我们不能否认红歌夹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它本身就具有那样独特的魅力,能够以它神奇的感召力,推动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正如红歌会评委牟玄甫所说:“时代呼唤着创新激情,激情源于心灵的感动,当红歌在心中唱响,那红色文化所凝聚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红歌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很难用语言表达,“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虽然是事实,但听起来怎么都像套话。红歌真正的价值在于每个中华儿女对它的理解,只要你用心去聆听、去欣赏、去体味,你一定更发现红歌属于你自己的宝贵意义。

第四篇:弘扬苏区精神演讲稿

弘扬苏区精神,立足本职当先锋(演讲稿)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苏区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当前,我们面l临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有爱民之心,把民生问题时刻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标准,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尤其是要关心和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好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员于部的基本功,必须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逐渐显露,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特点,把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与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克服简单粗暴。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弘扬苏区精神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在全县大力倡导“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大竞争中,作为一名民政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基层民政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民政工作,顾名思义,第一要热爱民政的工作业务,包括对他的热情和冷淡,所谓热情是民政干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热爱,所谓冷淡是社会部分公众对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要加强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规的精神和内涵,达到更好的为民政对象服务的目的。第三要掌握民政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观点和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说大一点,民政工作,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重要。

一是爱心:即爱民之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平常的爱,更要有一种大爱的境界。对于新时期民政工作者就是要深怀爱民之心,这是世上最博大、最深厚的爱。与其他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比,民政部门的许多业务,可说是面向千家万户的。在我们的工作的对象中,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据)委会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是以全民为对象的,还有许多工作是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即是最可爱的人,有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有的上过战场,为国家安全立下了功劳。在最困难的人中,有贫、孤、老、病、残等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是关爱,最缺少也是关爱,只有通过我们民政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他们。面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只有深怀爱民之心,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竭尽全力帮其排忧解难,才能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厚望,民政工作的存在才有社会价值,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忠心:即忠于职责。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上为中央分忧,下替百姓解愁”。随着时代发展,民政工作的内涵延伸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职责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民政工作的职责决定民政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每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通过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帮助社会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优抚安置工作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搞好服务:通过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民问组织管理、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这些职责都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事关‘“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起着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要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何成为一名忠于职守的民政工作者,民政系统倡导和实践的“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精神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是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二是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三是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四是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

三是要热心:即热爱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民政人,首先必须热爱民政工作,有一颖炽热的爱心,工作起来才会有热情,才能满腔热忱为需要服务的民政对象做好服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政工作中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问题才会被热情所化解。民政工作头绪多,范围广,各项工作之间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每项工作又都很重要,都必须做好。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共享发展成果的情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今天开展民政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民政对象、具体任务已同计划经济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大所不同,每一项工作要做好,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都不容易。民政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服务本领,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在工作中把握规律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增多,新要求更高,这都需要民政工作者主动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多谋善思,多想新办法,多出新措施,增强工作者驾驭民政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诚心:即诚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对民政对象、民政事业充满感情,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落实到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政对象,不歧视他们,而是像对待自已的亲人那样,尊重、理解、关心他们;二是多替民政对象着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三是要说真话。民政工作者必须说真话、实话,不能说假话、空话,要真实反映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呼声和实际困难。四是要办实事。要切实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五是要讲原则。要严格按规定、政策处理一切事情;六是要讲公平。处理、解决问题要合理、公道,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

五是要操心:即勤奋敬业。为民,就是要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关注民生、民意、民权、民利,做到亲民、爱民、利民,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

心中时刻想着群众,想着需要服务的对象,把对群众的浓厚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过程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勤于思考,为一方的民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民政工作是具体实在的,经常遇到困难和矛盾,一项民政业务部署下来,如何抓好落实,需要我们善于在困难中寻出路,想加去,善于在矛盾中讲协调,勤于劳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走百家、进千户,一户一户研究,一个一个解决。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落实在为民服务中。

六是要耐心:即耐心热忱。遇事冷静不发火,常修道德、素质之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民政工作都是服务性工作,具体的业务就是服务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的服务性,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特别是对最困难的人的服务。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造成性格的不健全和不完整。那些最可爱的人,曾经对革命和国家建设做过贡献,由于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有的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少数人对现实社会有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以耐心矫正他们的性格,以耐心融化他们的不满情绪,在人格上尊重他们,视他们为亲人,对他们的诉求,做到耐心细致地听,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对合理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不合理的诉求,不厌其烦地解释疏导。

七是要细心:即细致周到。对所服务的对象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民政对象的需要想在前、做在前。民政的每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包含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因此,民政工作者要加强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带着感情做民政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满腔热情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群众。对基层的民政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对我们所服务的民政对象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时刻装在心中,记在脑里。

也许,很多人会感慨‘“弘扬苏区精神?离我们生活工作太遥远!”,其实,不远,她就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上的坚定信念和开拓创新、勇争第一的法宝。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苏区精神发扬光大,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用 “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去论释一个真正的民政人。

第五篇:弘扬苏区精神总结

“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为弘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把这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带进校园。我校制定了积极的活动方案。全校师生积极响应,取得了很好的成果。

1、学习宣传热潮。2月27日各班利用班会课认真学习苏区精神宣讲材料及南康是苏区的历史材料(材料另发),在全校兴起学习宣称苏区精神的热潮。

2、传唱红歌。选取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新时代为内容的红歌,如《十送红军》、《红星照我去战斗》、《苏区干部好作风》、《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我的祖国》、《春天的故事》、《走进新时代》等,让红歌在全校传唱,确保“人人都参与、班班有歌声”。

3、观看红片。充分利用我校网络优势,利用星期六晚上展播优秀红色电影,如《党的女儿》、《闪闪的红星》、《红孩子》、《中华儿女》、《烈火中永生》、《英雄儿女》、《建党伟业》、《建国大业》等,强化学生对革命历史的记忆,让学生感受红色经典魅力,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和激励学生争做文明学生。

4、品读红书。认真开展以“读红色经典,学革命历史,树崇高信念”为主题的读书活动,通过品读红色经典,使全体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走过的红色历程,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坚定革命信念,让学生在读书活动中深入理解苏区精神的丰富内涵。红色经典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把一切献给党》、《青春之歌》、《林海雪原》、《铁道游击队》、《新儿女英雄传》、《苦菜花》、《红岩》、《星星之火》、《创业史》、《山乡巨变》、、《保卫延安》等

5、撰写心得。通过观看红片和品读红书,校团委、语文组组织学生撰写观后感或读后感,进一步激发广大青年学生将苏区精神转化为“争做文明学生”的具体行动,截至3月6日,政教处收到学生优秀心得体会14篇。

6、书画展览。由校团委、美术组牵头,面向全校师生征集反映苏区精神、展示发展成就的美术、书法等作品,举办书画展览。截至3月6日,选送师生优秀作品3-5幅交政教处。

7、舆论宣传。第二周团委出了一期宣传专栏;第四周各班出了一期主题为“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的黑板报,政治组,历史组,语文组结合本学科特点,深入挖掘苏区精神的内涵,在教研组宣传栏各出了一期具有南康特点,展示苏区精神的宣传刊。校广播站展播了以“苏区精神为主题”专题内容。

南 康 中 学

2012年3月20日

下载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余伯流:苏区精神新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苏区精神(精选5篇)

    苏区精神 【摘要】赣州不仅是一片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金土地,还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当年中央苏区的核心区域。80年前,以毛泽东、朱德等领导红军和人民群众,在广阔的赣南、闽西......

    解读余华

    荒诞与荒凉 ——浅析余华小说中的“虚幻”世界 系别:文法学院 班级:098511班学号:085109030 姓名:杜纷纷指导老师:刘书营 摘要:余华是80年代先锋派文学的代表作家之一。作为......

    缅怀革命先烈 弘扬苏区精神

    缅怀革命先烈,弘扬苏区精神一、寄语: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慎终追远、缅怀先辈的优良传统。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生活,留下了光照千秋的不朽功业。开展缅怀革命先烈......

    发扬苏区精神(共5则)

    发扬苏区财政精神,竖廉洁财政新风 “哎呀嘞,苏区干部咯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一首《苏区干部好作风》,让我们似乎又看到苏区财政干部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道,在艰苦卓......

    弘扬苏区精神(精选五篇)

    弘扬苏区精神 火热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不朽精神。苏区精神,像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在伟大的振兴路上阔步前行。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闪烁时代光芒,凝聚发......

    弘扬苏区精神 改进工作作风

    弘扬苏区精神 争做为民务实清廉的模范兴国县城管大队凌春“苏区干部好作风,自带干粮去办公,日着草鞋干革命,夜走山路打灯笼。”伴随着熟悉的山歌,我们老区一代又一代的党员干部......

    侯伯宇精神

    侯伯宇先进事迹感想 在听取侯伯宇教授先进事迹报告会之前,“侯伯宇”这三个字对我来说就只是简单的一个名字,然而在今年我校队侯伯宇教授先进事迹的大力宣传之后,他就成了一个......

    罗中华学习苏区精神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心得新圩小学 罗中华 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是苏区精神的发源地。无数革命先辈同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