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时间:2019-05-13 13:27:1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第一篇: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赣州是全国著名的革命老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上个世纪30年代,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领导人民在赣南等地创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进程中,在建立红色政权、探索革命道路的实践中,培育了以“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等为主要内涵的苏区精神。1996年9月,江泽民在视察赣南老区时指出:“我们要把老区的精神和传统世世代代传下去,永远发扬光大!” 2003年8月,胡锦涛来视察指导时强调:“革命前辈们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起来的革命精神和优良传统,对我们坚定信念、鼓舞斗志、做好工作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永远是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和风险、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2011年11月,习近平在纪念中央革命根据地创建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80周年座谈会上指出:“无论现在和将来,我们都要坚持继承先烈遗志,大力弘扬苏区精神”。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结合改革发展新的实践,继续大力弘扬苏区精神,奋力谱写赣州发展振兴的崭新篇章。

一、坚定理想信念,以攻坚克难的勇气和信心促进赣南 苏区发展振兴

忠贞的革命信仰、坚定的理想信念,是苏区精神的灵魂,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战胜艰难险阻、从胜利走向胜利的精神支柱。有了这样的信仰和信念,就会充满革命到底的决心、前仆后继的毅力、攻坚克难的勇气,就会面对任何白色恐怖也不屈服,经历任何腥风血雨也不变节,遭受任何封锁围剿也不退缩。中央革命根据地能在此开辟,中华苏维埃共和国能在此奠基,艰苦卓绝的南方红军三年游击战争能在此浴血坚持,靠的就是革命的理想信念。“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红军一定会打回来”等,就是这种理想信念的生动注解和真实写照。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定理想信念,在勇于攻坚克难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当前,赣州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对诸多新的严峻挑战,尤其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自我发展能力严重不足,人民生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对这些困难和挑战,解决这些矛盾和问题,都必须以忠贞的信仰作精神支柱,以坚定的信念作精神支撑。我们要坚定对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信赖,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赣州转型发展的信心,不断筑牢信仰信念的精神基石;要以“十二五”时期赣州的发展蓝图为 凝聚赣南人民的理想火炬,团结带领群众以攻坚克难的勇气直面科学发展道路上的各种挑战,以奋发有为的姿态破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的各种难题,推动赣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更大突破。

二、崇尚实事求是,以科学务实的态度和方略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实事求是是苏区精神的精髓,是苏区保存革命火种、建设根据地的强大法宝。上个世纪20年代后期和30年代前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冲破本本主义的樊篱,顶住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共产国际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坚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分析形势,从苏区实际情况出发,创造出一套苏区根据地建设的策略体系,不懈探索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这些彰显着实事求是精神的伟大历史实践,使苏区成为毛泽东思想、党的思想路线和“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优良作风的重要发源地。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崇尚实事求是,在科学务实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新形势下,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正确分析我们的优势与机遇、问题与挑战,需要实事求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因地制宜制定符合市情的科学发展战略,需要实事求是;找准在全省、全国乃至国际经 济分工中的定位,形成具有赣州特色的经济板块,仍然需要实事求是。我们将在全面认识和牢牢把握赣州发展优势和基本市情的基础上,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树立“发展为先、生态为重、创新为魂、民生为本”理念,把握“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核心要求,明确“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发展生态化”的发展基本路径,着力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的发展战略,加速将人口地域大市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将区位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将生态优势转化为后发优势,不断增强综合实力,加快老区脱贫致富的步伐,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三、密切联系群众,以凝聚民心民力的优势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是苏区精神的实质,体现了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的政治立场、价值取向和精神旨归,也是中央苏区赢得人民群众支持的精神之源。苏区斗争时期,红军之所以能够在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残酷的斗争环境下站稳脚跟,赢得苏区人民的真心拥护,开创了“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的革命局面,归根到底就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军“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与人民群众建立了水乳交融的关系。一心为民、密切联系群众,使中央苏区时期 成为党同人民的血肉联系保持得最好的时期之一,为铸塑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要贡献。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密切联系群众,在凝聚民心民力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是非常艰巨的事业,是宏大的系统工程,必须团结和依靠人民群众才能实现。密切联系群众,是尊重人民主体地位的必然要求,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应有之义,是吸纳和集中群众智慧共创发展振兴新局面的现实需要。我们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大力弘扬苏区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的理念,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作为最根本的从政追求。要“身入”基层、“心入”群众,深入扎实开展“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活动,自觉把根基植入群众,把血脉融入群众,把福祉带给群众。要深怀爱民之心,常思民生之艰,常察百姓之苦,像关心亲人一样关心群众,像感受亲情那样感受民意,时刻记挂群众的安危冷暖,关注群众的最新期待。要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充分吸纳群众智慧,把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引导到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轨道上来,形成推动科学发展的强大合力。

四、坚持艰苦奋斗,以拼搏奉献的创业精神促进赣南苏 区发展振兴

艰苦奋斗是苏区精神的要义,是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与广大劳动人民共渡难关、开创革命事业新局面的精神瑰宝。当年,苏维埃政权处在敌人的军事围剿和严密的经济封锁之中,中央苏区物资严重匮乏,环境恶劣,条件艰苦。苏区共产党人和红军以艰苦奋斗的实际行动把广大劳动人民团结在自己周围。赣南老区至今仍传颂着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领导人与苏区群众同甘共苦,“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感人故事。“苏区干部好作风”,“红米饭、南瓜汤”,“日着草鞋”、“夜打灯笼”,正是这种朴素的作风、高昂的斗志和创业的精神,在极其艰难困苦的条件下凝聚苏区军民克服了困难,渡过了难关。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坚持艰苦奋斗,在舍得拼搏奉献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今天,赣州人民生活还不富裕,加快发展、转型发展还面临许多困难,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提倡廉政、勤俭、创业、奉献应当成为继承发扬苏区精神的重心。我们要牢牢把握艰苦奋斗精神新的时代内涵,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始终保持苏区时期那么一股革命干劲和作风,始终秉承革命先辈艰苦奋斗、清正廉洁、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要团结带领广大群众苦干实干、顽强拼搏,在建 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事业中彰显艰苦奋斗精神的强大力量。

五、追求“一等工作”,以开拓进取的昂扬锐气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追求“一等工作”,是苏区精神的导向,是苏区共产党人和广大军民开拓进取、争创一流的内在动力。在苏区斗争时期,“争创第一等工作”成为党员干部和广大军民心中的一团火,点燃了大家的工作激情。在“争创第一等工作”的激励下,苏区干部群众竞相支援前线、慰劳红军、优待红属、发展生产、购买战争公债和经济建设公债、创办合作社,形成你争我赶、不甘落后的火热场面,涌现出模范兴国县、模范长冈乡和模范才溪乡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仍然要靠追求“一等工作”,在锐意开拓进取中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在工作目标上,我们定“跳一跳,够得着”的指标,防止小进即满、原地踏步,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标准上,我们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力戒 “只求过得去,不求过得硬”,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在工作状态上,我们要保持昂扬锐气,避免庸庸碌碌、懒散无为,同样要靠对“一等工作”的追求。我们要贯彻科学发展观又好又快的要求,树立精益求精、优中创优的标准,秉持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胆识,永葆发奋 图强、昂扬向上的斗志。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大胆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新机制,用新理念、新办法、新举措来激发新活力,推动新发展。大力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生态化”的战略,努力把赣州打造成赣粤闽湘四省通衢的现代化中心城市和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区域性金融中心,打造成江西绿色崛起的重要一翼和生态经济、生态文明示范区,打造成全国重要的钨产业、稀土产业战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优质脐橙产业基地。

无数革命先辈用鲜血和生命铸就的苏区精神,是中国共产党人政治本色和政治特质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精神新的升华。当前,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赣南苏区加快发展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把苏区精神作为凝聚人心、团结奋进的强大动力,作为战胜困难、夺取胜利的重要法宝,让伟大的苏区精神永远焕发时代的光芒!

第二篇:争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排头兵

争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排头兵

国务院正式批准《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若干意见》,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的深切关怀,也是国家赋予赣南苏区各县(市、区)的新的时代重任。瑞金是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赤色首都”,是原赣南苏区的核心,在赣南苏区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作用和影响十分巨大。《若干意见》的批准实施并专门提出“设立瑞金经济振兴试验区”,这是党和国家对红都瑞金的特殊关爱,瑞金的发展迎来新机遇、开启新纪元。瑞金市委、市政府将团结带领67万红都瑞金人民弘扬苏区精神,深刻认清市情,立足核心地位,积极先行先试,着力走出一条革命老区加快发展、转型发展的新路径,争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排头兵。

一、抢抓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开辟发展新境界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为瑞金加快发展、转型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重大机遇,开启了瑞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必须坚持长远谋事的理念,牢牢把握重大机遇,抓全局、想大事、谋长远,奋力迈开瑞金超常规、跨越式发展的崭新步伐。

打造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先行区。积极探索赣南苏区扩大开放的新体制、产业发展的新模式、扶贫开发的新机制、城乡统筹的新路径,全面加快瑞金脱贫致富步伐,着力培育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为全面加快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打造现代化综合性经济开发示范区。积极争取、有效整合和充分吸纳国家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扶贫

改革试验区及旅游体制综合改革试点等相关支持政策,着力探索新时期欠发达地区推进经济开发的新路径、新模式,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提供经验和示范。

打造国家级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区。依托对接海西“桥头堡”和长三角、珠三角腹地的区位优势,积极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矿产开发和加工业、装备制造业、农产品加工业、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转移,打造氟化工产业基地和新型建材、新型材料、电子制造及机械配套产业基地,促进产业集中布局,提升配套服务水平,打造密切协作的产业链条,构建初具规模的产业体系。

打造全国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基地。依托丰富的红色文化旅游资源,大力传播和弘扬苏区精神,全力推进红色旅游与文化创意产业的有机结合,重点发展文化旅游休闲业、红色文化传媒业、红色教育及培训业等产业,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影响力大的红色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二、融入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全新实践,实现发展新跨越 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是一项全新实践,没有现成的道路可走,没有固定的模式可循。必须坚持朴实做事的理念,扎扎实实打基础、兴产业、惠民生,努力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跨越,确保与全国同步迈入全面小康。

强力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打牢振兴发展的坚实基础。紧紧抓住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契机,精心谋划一批事关长远的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鹰瑞梅铁路、瑞金火车站改造、瑞金机场、500千伏输变电站等重大项目建设,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

发展基础。紧扣建设瑞金都市区的战略定位,按照“组团式、片区式、增值式”理念进行城市开发,扎实推进一批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会展中心、文化艺术中心、象湖湿地公园、瑞金宾馆周边区域、旅游接待中心、职教园、中小学教育园区、南湖公园、商贸物流等九大城市片区,以及叶坪、纪念园、沙洲坝、下肖、黄柏原始森林、罗汉岩六大旅游景区,形成与区域性中心城市相适应的承载能力。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服务集成的理念,按照资产变资本、农民变市民、农村变社区、就业变创业的要求,精心打造好苏维埃大道、红军大道、胜利大道三条城乡统筹发展示范走廊,抓好壬田镇等四个中心集镇建设,支持远郊集镇的整治建设,加快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着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形成与区域中心城市相适应的城乡结构。

大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构建振兴发展的产业支撑。按照园区发展概念化、专业化运作方式,大力推进招商引资方式、产业发展方式“双转型”,努力打造“光电之谷”、“线缆之城”、“食品之都”、“箱包之乡”等工业产业品牌,推动光电、线缆线束、精细化工、食品、新型建材和服装箱包玩具等特色产业快速集聚、加速裂变,进一步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立足瑞金突出的区位交通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加快建设区域性商业贸易、交通物流、旅游集散、金融服务、教育培训、医疗卫生、文化产业等“七个中心”,形成功能集成、要素汇聚、人气兴旺、市场繁荣的城市经济新局面,进一步加快服务业现代化步伐。按照“规模化、园区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思路,大力发展果蔬、烟叶、白莲、生猪、油茶等农业主导产业,加快建设一批上规模、上水平的农业产业基地,着力壮大产业规模、提升经济效益,进一步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着力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形成振兴发展的富民体系。以国家推进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为契机,积极争取上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东部发达县市来瑞金开展定点扶贫,抓紧在贫困村实施一批基础设施项目,着力解决好农村土坯房、饮水安全等突出民生问题,推动贫困群众生产生活在短时间内有较大改善。深入实施“点上解难事、线上建机制、面上求发展”的“点线面”工作法,扎实推进“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全覆盖、常态化,着力抓好一批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实事好事,达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更和谐”的效果。大力发展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科技等各项社会事业,进一步提升就业水平,不断提高居民收入,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让广大群众在加快发展、转型发展中共享民生幸福。

三、勇担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的历史重任,开启发展新局面 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既要带着感情去工作,更要坚持科学办事的理念,积极探索科学方法,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大力弘扬优良作风,切实担负起这一重大历史责任,迅速打开发展新局面。

创新工作方法,提升发展速度。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工作面广、任务量大,要创新工作方法,以更加科学的方法推动振兴发展迈开更快步伐。实施统筹兼顾的方法,对工作架构、工作任务安排、工作力量摆布等进行统筹安排,确保各项工作有效衔

接、协调推进。实施典型带动的方法,培树一批先进典型,着力放大典型效应,以先进典型带动引领各级干部主动投身振兴发展实践。实施主题突击的方法,每个季度、每个阶段确定一个鲜明主题,促使各级干部集中工作注意力、提高工作兴奋度,形成更加热烈的工作氛围和更加高涨的工作热情。实施目标倒逼的方法,以目标倒逼进度,以任务倒逼干部,以社会倒逼部门,推动各项工作迅速落实、加速推进。

建立科学机制,激发发展活力。机制是发展的“催化剂”。在推动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中,要下大力气创新工作机制,努力打破制约发展的各种桎梏,构建更加高效的工作机制和体系。在工作推进上,探索建立计划运行、目标考核、力量整合等工作机制,增强工作推进合力。在过程管理上,实行经常化问效、流程化管理、标准化实施,对每一个环节进行细化和固化,使工作有序化、程序规范化、流程最优化。在要素保障上,策应国家新一轮扶贫开发和赣南苏区振兴发展国家战略的实施,进一步做好争政策支持、争基地授牌、争用地指标、争项目资金、争信贷规模的“五争”工作,积极创新投融资、人才引进等机制,着力破解资金、项目、土地、政策、人才等要素不足的难题。

弘扬优良作风,强化发展保障。事业成败,系于作风。越是在国家加大支持力度的情况下,越是要大力弘扬伟大苏区精神,始终保持优良作风,戮力同心,真抓实干,真正把国家的关怀和支持落到实处。在干部队伍深入开展“治庸、治懒、治散”活动,引导各级干部牢固树立“迟干不如早干,迟落实不如早落实”的

责任意识、“立说立行,马上就办”的效率意识、“忘我工作,只争朝夕”的苦干意识,努力在全市上下形成黑夜当成白天干、雨天当作晴天干、双休日当做平常干的优良作风,以时不我待的责任感和只争朝夕的紧迫感,超常规推进各项工作的落实,促成赣南苏区的早日振兴。

第三篇:弘扬苏区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活动总结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的良好氛围,切实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切实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0351113班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在全班广泛开展了“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主题教育。“红歌”一词虽然早有耳闻,尤其是在建党九十周年以来时常可以看到、听到;但事实上对于红歌的了解可以说非常少。一直以来,我认为红歌就是中国革命时期产生和流传的鼓舞人民斗志的革命歌曲;而且,在我的印象中,凡是“红歌”绝对不会是我们这样的年青一代喜欢的音乐。经过去年军训期间关于红歌的学习后发现之前对于红歌的认识实在狭隘,也逐渐开始体悟到它的魅力。

红歌不是抽象的政治口号。它是有着具体内容的综合艺术,能使人们得到艺术上的享受。许多红歌都与影视艺术结合在一起,成为它的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使一部影视作品锦上添花,流传至今。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冰山上的雪莲》一曲,《红色娘子军》中的《娘子军连歌》,《林海雪原》同名主题曲„„这些优秀的音乐作品和电影结合起来,成为一个时代的经典,经久不衰地在人们的记忆中闪烁着耀眼光芒。

我觉得,红歌似乎就是有这样一种神奇的力量,那就是,当你开口唱,你就会感受到一种不可遏制的激情和生机在胸中奔涌,你会不由自主的昂起头,挺起胸。或许这就是红歌能够历久弥新并深刻融入人们生活的秘密,我们不能否认红歌夹杂着浓厚的政治色彩,但它本身就具有那样独特的魅力,能够以它神奇的感召力,推动人们昂扬向上、积极进取。正如红歌会评委牟玄甫所说:“时代呼唤着创新激情,激情源于心灵的感动,当红歌在心中唱响,那红色文化所凝聚的力量是难以估量的。”

红歌带给我们什么,其实很难用语言表达,“弘扬苏区精神,唱响红歌”有利于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我们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虽然是事实,但听起来怎么都像套话。红歌真正的价值在于每个中华儿女对它的理解,只要你用心去聆听、去欣赏、去体味,你一定更发现红歌属于你自己的宝贵意义。

第四篇:振兴赣南苏区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振兴赣南苏区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学习《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心得体会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正式出台。消息传来,赣南人民非常兴奋!我们衷心感谢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苏区人民的牵挂和关爱!细读《若干意见》,11章节45条意见中,五大战略定位、喜人的发展目标,尤其是解决民生突出问题、大力夯实农业基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发展繁荣社会事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大政策扶持等七大重点任务,为赣南苏区振兴指明了具体方向、增添了无穷动力。现将几点体会汇报如下:

一、解决民生问题是振兴发展的首要任务。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在《若干意见》提出的七大重点任务中列首位。《若干意见》明确指出: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既是一项重大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对于全国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和示范作用。加大以土坯房为主的农村危旧房改造力度、加快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农村电网改造和农村道路建设、提高特殊困难群体生活水平——四条具体措施,体现了加大投入、集中力量,在短时间内优先解决突出民生问题的具体思路,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赣南等原中央苏区人民群众的真切关爱。

二、特殊政策扶持加快振兴发展。根据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特殊困难,《若干意见》从执行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财税、投资、金融、产业、国土资源、生态补偿、人才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对口支援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支持原中央苏区特别是赣南地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措施。

三、改革开放为振兴发展注入强劲活力。坚持以改革开放促振兴发展,打造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若干意见》提出的目标让人振奋,同时,《若干意见》提出的具体措施也非常“给力”——支持赣州发展成为较大的市,依法享有相应的地方立法权;采取更为灵活的措施,支持和鼓励赣州市在城乡统筹、扶贫开发、投融资等方面先行开展政策探索。

四、振兴发展重在提升“造血”功能。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是国家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的重要任务,体现了强调国家“输血”的同时,重在提升赣南等原中央苏区“造血”功能的思路。《若干意见》提出,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走出振兴发展新路子,要“坚持市场导向,立足比较优势,着力培育产业集群,促进集聚发展、创新发展,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产业与城市协调发展,构建特色鲜明、结构合理、集约高效、环境友好的现代产业体系。”

五、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增强振兴发展支撑能力。《若干意见》指出,振兴发展赣南等原中央苏区,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按照布局合理、适度超前的原则,加快实施一批重大交通、能源、水利等基础设施项目,构建功能完善、安全高效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若干意见》提出,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铁路网络。加强公路建设,加大国省道干线公路改造力度,力争县县通国道,重点推进通县二级公路建设,加快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站场建设。《若干意见》的出台是中央对老区人民深切关怀的具体体现,我们应该把握这次机遇、立足岗位、勇于奉献,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赣南苏区振兴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建设创业、宜居、平安、生态、幸福赣州,以优异的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第五篇:弘扬苏区精神演讲稿

弘扬苏区精神,立足本职当先锋(演讲稿)

苏区历史尽管成为过去,但“坚定信念、求真务实、一心为民、清正廉洁、艰苦奋斗、争创一流、无私奉献”的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各级党员干部学习的精神财富。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中国共产党的地位发生了根本变化,苏区精神仍然是当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和加强反腐倡廉建设所需要的,弘扬苏区精神的时代价值就更加凸显。

苏区精神是凝聚党心民心的强大力量,虽然现在我们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目标任务已有很大的变化,但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群众的主体地位没有变。当前,我们面l临的历史任务艰巨而繁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员干部应当树立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改进工作方法,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理念贯彻到全部工作之中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树立群众利益无小事,要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落实到实际的各项工作中去,特别要落实到关心群众生产生活的工作中去。树立正确的权力观、政绩观,强化公仆意识,有爱民之心,把民生问题时刻放在心头,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标准,人民期盼什么,就做好什么,心系群众安危冷暖,尤其是要关心和关注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暖人心的实事好事,不断增进群众福祉。弘扬苏区精神就是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和过硬的工作作风,努力提高做群众工作的本领。群众工作是党员于部的基本功,必须掌握做群众工作的方式方法,当前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特征逐渐显露,群众的民主意识、平等意识、权利意识不断增强等新特点,把发扬苏区干部的好作风与创新工作的方式方法和群众可承受程度统一起来:耐心细致的做好宣传解释,克服简单粗暴。要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系,寓管理于服务之中;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访民情,解民忧;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关切,疏导群众情绪,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增进群众的理解和信任,巩固和扩大群众基础。

弘扬苏区精神始终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密切联系的一个法宝,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更是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具备的基本政治素质。

在全县大力倡导“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大竞争中,作为一名民政干部,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就如何做好基层民政工作谈谈自己的学习体会:民政工作,顾名思义,第一要热爱民政的工作业务,包括对他的热情和冷淡,所谓热情是民政干部对社会弱势群体的热爱,所谓冷淡是社会部分公众对民政工作不理解的做法。第二要加强对民政业务知识的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掌握民政法规的精神和内涵,达到更好的为民政对象服务的目的。第三要掌握民政工作适应社会发展的新特点、新观点和新做法,只有这样才能很好的做好新时期的民政工作。说大一点,民政工作,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随着社会对民生问题的日益关注,民政工作的作用和地位更加凸显重要。

一是爱心:即爱民之心。作为一名基层民政工作者,不仅要具有平常的爱,更要有一种大爱的境界。对于新时期民政工作者就是要深怀爱民之心,这是世上最博大、最深厚的爱。与其他部门所承担的职责任务相比,民政部门的许多业务,可说是面向千家万户的。在我们的工作的对象中,婚姻登记、殡葬改革、村据)委会建设、行政区划、地名管理、民间组织管理等,是以全民为对象的,还有许多工作是为特定的服务对象即是最可爱的人,有烈军属、伤残军人、复员退伍军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为国家建设做过贡献,有的上过战场,为国家安全立下了功劳。在最困难的人中,有贫、孤、老、病、残等等,他们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最需要是关爱,最缺少也是关爱,只有通过我们民政工作者的勤奋工作,努力把党和政府的关怀和温暖送给他们。面对广大群众尤其是困难群众,只有深怀爱民之心,心里时刻想着百姓,竭尽全力帮其排忧解难,才能不辜负广大人民群众和民政对象对民政工作的厚望,民政工作的存在才有社会价值,我们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二是要忠心:即忠于职责。老一辈革命家陈毅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上为中央分忧,下替百姓解愁”。随着时代发展,民政工作的内涵延伸为“以民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民政职责范围更广、涉及面更多,民政工作的职责决定民政部门直接面对广大群众,每项工作,都直接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通过做好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社会福利等各项工作,帮助社会困难群众解决基本生活问题和生产中的一些实际困难;通过优抚安置工作为军队和国防建设搞好服务:通过村民自治和社区建设,推进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通过民问组织管理、行政区划、婚姻登记等专项社会行政事务管理,维护城乡居民合法权益。这些职责都是党和政府赋予民政工作者的神圣职责,事关‘“解决民生、落实民权、维护民利”,起着铸造社会平衡稳定机制作用。这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要忠于职守、任劳任怨、勤勤恳恳地工作,不计较个人的得失。如何成为一名忠于职守的民政工作者,民政系统倡导和实践的“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精神就作了很好的概括:一是崇尚淡泊名利,无私奉献;二是崇尚知难而进,一往无前;三是崇尚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四是崇尚艰苦奋斗,勤俭兴业。

三是要热心:即热爱本职工作。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民政人,首先必须热爱民政工作,有一颖炽热的爱心,工作起来才会有热情,才能满腔热忱为需要服务的民政对象做好服务,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民政工作中去,工作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问题才会被热情所化解。民政工作头绪多,范围广,各项工作之间没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而每项工作又都很重要,都必须做好。特别是随着社会发展,在共享发展成果的情势下,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今天开展民政工作的社会环境也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今天的民政对象、具体任务已同计划经济时期和革命战争年代有了大所不同,每一项工作要做好,要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都不容易。民政工作的多元性,要求民政工作者要努力学习,不断增强服务本领,要做深入的调查研究,全面掌握第一手材料,才能在工作中把握规律性、创造性开展工作。同时,人民群众对民政工作的新期待增多,新要求更高,这都需要民政工作者主动分析新形势,适应新形势,多谋善思,多想新办法,多出新措施,增强工作者驾驭民政工作的能力。

四是要诚心:即诚心实意为人民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要对民政对象、民政事业充满感情,把他们的事情当作自己的事情来办。落实到工作中主要表现在:一是平等对待每一个民政对象,不歧视他们,而是像对待自已的亲人那样,尊重、理解、关心他们;二是多替民政对象着想,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帮他们所需,替他们分忧解愁;三是要说真话。民政工作者必须说真话、实话,不能说假话、空话,要真实反映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的呼声和实际困难。四是要办实事。要切实为群众特别是困难群众办实事,来不得半点虚假和形式主义;五是要讲原则。要严格按规定、政策处理一切事情;六是要讲公平。处理、解决问题要合理、公道,对所有人都要一视同仁,不能有亲有疏。

五是要操心:即勤奋敬业。为民,就是要把以民为本、为民服务作为民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关注民生、民意、民权、民利,做到亲民、爱民、利民,为人民谋福利、为群众办实事。

心中时刻想着群众,想着需要服务的对象,把对群众的浓厚感情融入到民政工作过程中,做到脑勤、腿勤、手勤。勤于思考,为一方的民政工作出主意、想办法、拿措施,民政工作是具体实在的,经常遇到困难和矛盾,一项民政业务部署下来,如何抓好落实,需要我们善于在困难中寻出路,想加去,善于在矛盾中讲协调,勤于劳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到群众中,了解群众疾苦,倾听群众呼声,走百家、进千户,一户一户研究,一个一个解决。这样,才能把党和政府对民政工作的要求落到实处,才能使困难群众得到有效救助,把民政工作的职责落实在为民服务中。

六是要耐心:即耐心热忱。遇事冷静不发火,常修道德、素质之养,耐心细致做好解释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所有民政工作都是服务性工作,具体的业务就是服务的具体体现。民政工作的服务性,要求民政工作者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民政对象服务,特别是对最困难的人的服务。由于社会利益格局调整,他们中很多人长期生活在一种压抑的环境下,造成性格的不健全和不完整。那些最可爱的人,曾经对革命和国家建设做过贡献,由于现在的社会价值取向的改变,有的自身的价值没有得到社会的承认,少数人对现实社会有不满情绪,心理不平衡,这一切都需要我们民政工作者以耐心矫正他们的性格,以耐心融化他们的不满情绪,在人格上尊重他们,视他们为亲人,对他们的诉求,做到耐心细致地听,耐心细致地说服解释,对合理的要求尽心尽力地帮助解决。不合理的诉求,不厌其烦地解释疏导。

七是要细心:即细致周到。对所服务的对象要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把民政对象的需要想在前、做在前。民政的每项工作都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也包含着人民群众的殷切希望。因此,民政工作者要加强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带着感情做民政工作,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满腔热情地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给每一个困难群众。对基层的民政工作者来说,要做到对我们所服务的民政对象情况进行分类梳理,时刻装在心中,记在脑里。

也许,很多人会感慨‘“弘扬苏区精神?离我们生活工作太遥远!”,其实,不远,她就在我们身边,她就是我们常挂在嘴边、落实在行动上的坚定信念和开拓创新、勇争第一的法宝。作为一名民政工作者,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把苏区精神发扬光大,传承苏区干部的好作风好做法,用 “为民、务实、创新、奉献”的民政精神去论释一个真正的民政人。

下载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word格式文档
下载大力弘扬苏区精神 促进赣南苏区发展振兴.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弘扬苏区精神总结

    “弘扬苏区精神,争做文明学生”主题教育月活动总结 赣南苏区是中央革命根据地的主体,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为弘扬老一辈革命者的优良传统,把这种“艰苦奋斗、不怕困难”的精神......

    弘扬苏区精神(精选五篇)

    弘扬苏区精神 火热的时代,总有一种奋发向上的不朽精神。苏区精神,像一座灯塔引领着我们在伟大的振兴路上阔步前行。站在历史新起点,我们要大力弘扬苏区精神,闪烁时代光芒,凝聚发......

    对接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对接赣南苏区发展振兴 开创工会工作新局面 谢久智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政法委书记周永康3月7日在江西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大力支持江西的发展,让老区人民过......

    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发挥地税职能作用推进赣南苏区振兴发展 赣南苏区—中国革命前进的伟大基地,人民共和国的摇篮,毛泽东思想的发祥地,苏区精神的发源地。如今,在这块3.94万平方公里曾经铸就了不朽......

    苏区振兴解读

    特殊的时刻 特殊的关怀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解读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1周年和迎接党的十八大召开之际,《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

    振兴中央苏区

    振兴中央苏区、造福苏区人民(专题) 一、【背景材料】 赣南苏区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央苏区的主体和核心区域,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发祥地和苏区精神的主要发......

    振兴中央苏区

    振兴中央苏区、造福苏区人民(专题) 上传: 周华选 更新时间:2012-5-17 8:44:41 周华选编辑 【背景材料】 以赣南为核心区域的中央苏区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为新中国的成立和建设......

    中央苏区振兴发展 心得体会

    《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学习心得体会 2012 年 6 月 29 日,《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称《若干意见》)正式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