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爱心温暖幼儿园
爱心温暖幼儿园——学习张丽萍同志事迹体会
中山区春华幼儿园 张健
看了《中山区桃源街道长利社区书记张丽萍汇报材料》后,被主人公张丽萍书记的感人事迹深深打动。她作为一名退伍的军队干部,在社区这个基层单位发挥着自己的光和热,用爱心温暖社区,用行动告诉社区居民“我是你们的好管家”。
她扎根基层、情系群众,时刻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她在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中找到自己的人生坐标,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她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说真话、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立足岗位、真抓实干,创造性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努力开创群众工作新局面;她在当今浮躁的社会背景中能够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思想境界,不图虚名、埋头苦干,把心思用在工作上,把精力投在事业上,在为民奉献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树立起新时期党员干部的良好形象。
材料中分别从走近病困家庭,点燃群众生活的希望;情系下岗姐妹,满足群众生活的需求;牵手空巢母亲,给予群众精神的寄托;关爱特殊群体,增强群众生活的信心;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五个方面全方位地叙述了张书记的日常工作,充分体现了共产党人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时代特色,彰显了新时期基层党员干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模范行为和崇高品德。
作为 一名共产党员,我应以张丽萍同志为学习楷模,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识,在担任班级教师工作时配合其他教师做好孩子、家长、班级的服务工作,在担任幼儿园保教主任一职时为幼儿园整体工作细心服务,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更要有特色、有成效,为幼儿园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13年9月
第二篇:爱心温暖敬老院
爱心温暖敬老院,真情常驻我心间。7月8 日下午,佛山科学技术学院的电子信息工程2班组织呃了一支志愿者队伍,到附近的老人院进行献爱心活动。
看到志愿者的到来,老人们都显得十分激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分组进入各个公寓,以各自热情的行动为老人献温暖。只见几名志愿者或合力搀扶、或用轮椅轻推,将老人们送到阳光下享受“日光浴”,那小心翼翼的神态仿佛他们在轻捧着稀世珍宝;其他队员们也跟老人聊的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几位队员还给老人做起了按摩,使老人们舒服的不住赞叹。
敬老院中的老人们对我们很是热情,大多数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都是满脸堆笑,还有一个年纪比较轻的(只是相对而言)奶奶还主动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以及老人们一天的活动等等。虽说如此热情,但是我们还是迷茫了好一会,因为我们本打算在这里帮忙扫地或者整理院子,可是当我们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是如此的干净,以至于完全没有我们插手的余地,而在这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我们比较尴尬的站了好一会儿。老人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尴尬,他们主动邀请我们中的一些人陪他们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等等,而同学们渐渐也放开了,主动的融入老人们中去,陪他们聊天打牌。似乎终于摆脱了开始时候的尴尬气氛。
我和另外两个同学也和一个老人扯起了家常,我们谈了谈他的身体状况,聊了聊这里的生活,以及这里其他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有同学还很热心的帮老人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主要是因为那个电视的按键出了问题老人不会调),之后他俩走了,我陪他聊天。我们惊喜的得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于是请求他给我们讲一些当年的故事,老人十分健谈,很高兴的给我们讲起往事,因为我的爷爷和何同学的姥爷都是老兵,所以老人和我们俩讲得格外的情切与生动,聊到了抗美援朝的一些战事和细节,还有他回国之后在南京的一些个故事等等,甚至还教我们俩说了几句朝鲜话,虽说到现在我基本都忘记了,但是我觉得这次谈话非常的有趣,兴许以后和别人吹牛的时候还能用的上呢!
通过刚才的老人,我们又认识了另外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外表上看年纪就非常的大了,满脸丛生的皱纹密密麻麻的延伸到了脖子下面,骨瘦如柴的身材加上基本脱尽的牙齿,以及他有点点背的耳朵,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历史的老人。听说他曾经参加抗日战争。于是我们又和他聊了起来,但是他的发音因为牙齿脱落的缘故含糊不清,我也只能凭其一言半语猜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耐心地听他讲完,大概了解到他是军队中搞测绘的,因为老人一直不停的再给我们讲地理知识,虽说含糊但也比较有趣啊。
之后的事也就不做细说,总之,大家都比较愉快。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向老人们告别,并且和他们合影留念,老人们很热情的挽留我们吃午饭,只是我们下午有人要回家于是婉言拒绝了,并且说以后还会回来看他们。
关爱老年人的今天就是关爱我们自己的明天。正如古代先贤所倡导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要像对待自己的长辈一样,善待天下所有的老年人。尊老爱幼是我们的应该做的事,而且,每个人都有老了的那天……
如果您家里有一个孩子,请告诉他,孝敬老人乃做人之本;
如果您身边有一个老人,请走近他,让他感受到晚年的温馨;
如果您是一位成功人士,请率先垂范,与老人分享您成就的甘甜;
如果您是一位有识之士,请献计献策,为老年人营造金色的家……
老人,他们也年轻过。年轻人,我们也将老去。善待老人就等于善待自己。
经历了这次活动,每位参与的同学一定都感触颇深,最近老人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而应该是一件放在手中的事,这是我在这次似箭中最深刻的体会了。当然也希望所有人都关心爱护身边的老人,虽说敬老院并不简陋,不过我猜测老人们还是应该更喜欢自己的家,也许有一天社会上不需要敬老院这种形式上的集体之后,人们才真正懂得了关心爱护老者吧。
第三篇:爱心温暖敬老院
“爱心温暖敬老院,真情常驻我心间”暑假实践报告
为了弘扬敬老、爱老的传统美德,让孤寡老人过上一个安心而舒适的暖冬,2014年7月16 日上午,康平高中“尊老敬老”志愿者服务队来到康平县张家敬老院,为这里的老人送温暖、献爱心。
看到志愿者的到来,老人们都显得十分激动。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志愿者们分组进入各个公寓,以各自热情的行动为老人献温暖。只见几名志愿者或合力搀扶、或用轮椅轻推,将老人们送到阳光下享受“日光浴”,那小心翼翼的神态仿佛他们在轻捧着稀世珍宝;其他队员们也跟老人聊的有说有笑、其乐融融,几位队员还给老人做起了按摩,使老人们舒服的不住赞叹。志愿者们还根据老人们的欣赏与爱好,演唱了经典的红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志愿者们的歌声一响起,就有不少老人打着节拍轻轻跟唱,一位年过七旬的老奶奶更是随着节奏跳起了扇子舞,双方的互动为敬老院增添了更多的欢乐与温暖。
从上午聊到下午,大家总有那说不尽的心里话“我陪伴这位爷爷聊了一整天,他还是咱聊大的‘老前辈’呢!他不止一次的要我去看看他那些‘老照片’,上面有他年轻时建设聊大的影像。我感觉这儿就像我们的第二个家。”说到情动处,这位队员和老人不时互相轻拭对方的泪花,温馨的情意弥漫在所有人心间。
在百般不舍中,志愿者结束了此次爱心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同学们对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在给老人们带来温暖的同时,队员们的心灵也得到了升华。以后我们还会定期前往敬老院,为需要温暖的人献出我们自己的爱心。”对这次敬老院之行,志愿者队长感触颇深。
在我高中第四学期临近期末之时,突然接到了一项在暑假中必须完成的任务,准确的说就是一次社会实践活动。就我而言我很少参加此类活动,对于所谓的社会实践也算得上是知之甚少吧。于是,经验并不丰富的我决定和我们班的同学一起开展这次假期的社会实践,就其经验不丰富的我对于社会实践这一概念所最先想到的就是去敬老院,尽己所能来帮助一下那些身体不好的老人们。于是当这一提案被提出之后我是非常的推崇,因为这不仅仅是一次社会实践,更是一次有意义的尊敬帮助老人的活动啊!活动时间定于考完试之后的第一天,而地点则定在离学校不远的张家敬老院。而我也十分热切的盼望着那一天的到来。
在出发之前,班上作了不少的准备工作,参加实践的同学纷纷慷慨解囊,大家凑钱购进了许多水果、一袋大米和一项酸奶,作为孝敬老人们的礼物。于是在16号的上午方7点多的样子,同志们就踏着轻快的脚步出发了。
我们要先出发去康平县车站,再在车站坐小城子镇的公交车,只需坐十分钟的路程就能到达。因为天色尚早,除开少数我估计是出门的人外,整辆车基本上都是咱班的同学了,大家一路上欢声笑语,感觉像是去郊游一样,可见没有人把此次活动作为一个负担,大家都把它当做事了一次有意义的事,准备以饱满的热情和自己的努力来把它做好。
终于,汽车到站。我们一大堆人跟着班长向敬老院走去。我看了看四周的环境,觉得这里是一个满偏僻的所在,虽说偏僻一般适合静养,对老人不错,不过我总觉得像这样一个穷乡僻壤的地儿对行动不方便的老人而言也许并不是一个非常理想的所在。不过再想想自己毕竟对附近不熟悉,也许这里也很方便也说不定,于是就放下了这个念头。
站在敬老院的门口,我觉得这个敬老院与想象中的差距太大了,虽说我没有去过类似的地方,但是在我的印象之中敬老院应该是有点像小区和医院似地综合式建筑群,而这里仅仅只有一个小小的中央花园和一栋比较宽敞的小楼而已。要不是门口三个大字,我一准会把它认作是哪个人家的院落。门外的环境还不错,有条小河(如果可以称作是河的话,它更像是条浅浅的小溪),河中有白鹭(也可能使其他的鸟,不过我看着像是鹭)在哪里游来游去,时而飞到一边。树荫比较少,给人感觉像是在小山村里的某个地方一样。
敬老院中的老人们对我们很是热情,大多数老爷爷老奶奶对我们都是满脸堆笑,还有一个年纪比较轻的(只是相对而言)奶奶还主动向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以及老人们一天的活动等等。虽说如此热情,但是我们还是迷茫了好一会,因为我们本打算在这里帮忙扫地或者整理院子,可是当我们进去之后发现这里是如此的干净,以至于完全没有我们插手的余地,而在这之前我们完全没有料到这一点,也没有做好充分的准备,以至于我们比较尴尬的站了好一会儿。老人们似乎看出了我们的尴尬,他们主动邀请我们中的一些人陪他们打麻将、打扑克、下象棋等等,而同学们渐渐也放开了,主动的融入老人们中去,陪他们聊天打牌。似乎终于摆脱了开始时候的尴尬气氛。
我也和一个老人扯起了家常,一开始是我和我同学三人和他聊天,我们谈了谈他的身体状况,聊了聊这里的生活,以及这里其他老人们的生活习惯等等。有个同学还很热心的帮老人把电视机的声音调大(主要是因为那个电视的按键出了问题老人不会调),之后他俩走了,我和其中的一个同学陪他聊天。我们惊喜的得知他是一名抗美援朝的老兵,于是请求他给我们讲一些当年的故事,老人十分健谈,很高兴的给我们讲起往事,因为我的爷爷和这个同学的姥爷都是老兵,而且我俩都算是和东北那边扯得上关系的人,所以老人和我们俩讲得格外的情切与生动,聊到了抗美援朝的一些战事和细节,还有他回国之后在南京的一些个故事等等,甚至还教我们俩说了几句朝鲜话,虽说到现在我基本都忘记了,但是我觉得这次谈话非常的有趣,兴许以后和别人吹牛的时候还能用的上呢!
通过刚才的老人,我们又认识了另外一个老人,这个老人从外表上看年纪就非常的大了,满脸丛生的皱纹密密麻麻的延伸到了脖子下面,骨瘦如柴的身材加上基本脱尽的牙齿,以及他有点点背的耳朵,一看就知道是一位有历史的老人。听说他曾经参加抗日战争。于是我们又和他聊了起来,但是他的发音因为牙齿脱落的缘故含糊不清,我也只能凭其一言半语猜出他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我还是耐心地听他讲完,大概了解到他是军队中搞测绘的,因为老人一直不停的再给我们讲地理知识,虽说含糊但也比较有趣啊。
之后的事也就不做细说,总之,大家都比较愉快。临近中午的时候我们向老人们告别,并且和他们合影留念,老人们很热情的挽留我们吃午饭,只是我们下午有人要回家于是婉言拒绝了,并且说以后还会回来看他们。
经历了这次活动,每位参与的同学一定都感触颇深,最近老人并不是一句挂在嘴边的话,而应该是一件放在手中的事,这是我在这次似箭中最深刻的体会了。当然也希望所有人都关心爱护身边的老人,虽说敬老院并不简陋,不过我猜测老人们还是应该更喜欢自己的家,也许有一天社会上不需要敬老院这种形式上的集体之后,人们才真正懂得了关心爱护老者吧。
7月19日,康平高中志愿者为传承世博志愿精神,开展了以“慰问孤老,传递爱心”为主题的志愿活动,为康平老年公寓的老人们送去了关爱。
进入敬老院后,同学们便按照分工积极打扫卫生,他们有的到老人房间扫地、擦玻璃,有的到餐厅帮忙擦桌子、拖地,尽管天气炎热,同学们却干得热火朝天,努力为老人提供一个舒适干净的环境。同学们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敬老院工作人员及老人们的一致好评。随后,志愿者们分组走进老人房间,他们与老人坐在一起,详细询问老人的身体状况,建议老人们多做运动,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在与老人聊天谈心的过程中,班长在每人手中发了两个带来的橘子,并且主动走到一个老奶奶的身边,将细心剥好的橘子掰下一瓣送到老人的嘴边,老奶奶已经约莫80岁光景,脸上刻满了岁月留下的皱痕,满头白发梳的很齐整,她看着赵亮满脸露出慈祥的微笑。老人们讲述的过去艰苦生活使同学们很受教育,进一步体会到了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而同学们演唱的红色歌曲也进一步拉近了他们与老人的距离,房间里处处洋溢着欢声笑语。
此次敬老院之行不仅促进了我校暑假社会实践活动的顺利开展,也给老人送去了关心与温暖,培养了同学们敬老爱老的意识,传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体现了康平高中学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第四篇:爱心温暖春蕾校园
爱心温暖
春蕾校园
——2018年“与好人同行,相约春蕾”
资助贫困生情况简介
2018年6月20日,吉林交通广播103.8“好人帮”栏目组记者宫鹤,电话回访“吉林好人最美教师”刘会田老师关于梦想问题,刘老师谈到了贫困生问题,当即推荐了李佳阳、郑磊两位同学为资助对象。
7月23日,吉林交通广播103.8“好人帮”栏目组直播间连线刘会田老师,刘老师再次确定了两位同学为资助对象,栏目组一致同意为李佳阳、郑磊两位同学寻找赞助商。
7月30日,吉林交通广播103.8“好人帮”,在“益来益往”节目中,拍卖“小虎美妆”无针水,为李佳阳筹集一年的学习费用3000元。两次拍卖分别被臧忠原先生和张娜女士竞拍成功,共筹得资金6000元,节目最后长春马先生又资助1000元(资金直接打到李佳阳母亲账户)。竞拍的6000元打到刘老师账户,于8月13日下午刘老师已亲手交到李佳阳父母手中。
之后,刘老师又与宫鹤记者联系关于郑磊的资助问题,后终于同长春公交集团268路车队达成资助协议。
8月15日,应长春公交集团要求,刘老师同刘家国校长亲赴郑磊家了解情况,将郑磊家庭情况的照片及资料传给长春公交集团。8月17日,长春公交集团宋书记携268路车队队长宋国权同志亲自驾车来郑磊家了解情况,刘老师从朝阳镇提前赶来迎候。看到郑磊家的情况,他们当即决定对郑磊进行资助,每年1000元钱,并捐助部分生活用品,直至大学毕业。
9月21日,长春公交集团一行4人,在孙书记和268路车队队长的带领下,风尘仆仆地来到了春蕾小学,为郑磊同学送来了助学金1000元,学习及生活用品等。
9月3日,吉林交通广播103.8“好人帮”栏目组直播连线刘会田老师,对捐助情况进行了反馈,并决定助力刘会田老师和李佳阳同学完成“走成阅读”即“读水浒,上梁山”文化游学活动,共为他们筹集活动费用6200元,定于10月2日至6日开启行程。
3月6日,刘会田老师携十位爱心人士对春蕾小学11位品学兼优的学生进行一对一资助(每生350元,总计3850元),六一”儿童节,在刘老师的倡议下,共青团辉南县委携“益路有你”志愿者团队,在端午节前夕又对春蕾小学全校学生进行了资助(共花费1300元)。
至此,通过刘会田老师直接、间接参与的对春蕾小学的资助就已达12150元.
第五篇:爱心助残 温暖心灵
爱心助残 温暖心灵
3月31日上午,在宿迁妇产医院门诊大厅出现了一幕温馨的场面。一位来自宿城区的双鬓斑白老人将一面印有“光明天使
济世良医”的锦旗和一封感谢信送给了市妇产医院的白衣天使。老人表达:“只有以此来感谢市妇产医院医护人员的照顾,感谢你们为我们这样的贫困残疾家庭带来了温暖。我代表我的儿子和儿媳妇谢谢你们”。捧上锦旗的那一瞬间,年近70的老人热泪盈眶。
据了解,老人的儿子、儿媳妇都是聋哑人,家庭生活非常困难。
从王先生的感谢信上得知,在3.22日上午袁女士(老人儿媳)突然感觉肚子疼得厉害,王先生随后带着她去乡镇医院做个检查,检查结果为袁女士有早产的预兆,由于考虑到孩子的生命安全,于是乡镇医院又将他们一路送到市妇产医院。
根据老人叙述,他们到了市妇产医院大厅后根本找不到东西南北,连起码的沟通都成了很大的障碍,当时真的很着急,真想掉眼泪了,这时候幸好有导医护士发现了我们,她看到我们后耐心的看着比划,为我们安排办理住院手续,把我们带到病房。住进病房后,市妇产医院的白衣护士们对我们更是倍加关心,直到孩子出生都是有专门的护士一路陪护。因为是早产孩子只有四斤二两重,看着这个可爱的小不点全家都措手不及,家里的老母亲年龄比较大而且身体不太好,来到医院看孩子的时候全是客服的一个叫徐子雁的女孩忙前忙后的帮助,当老人家看到自己的小孙女的时候眼角充满了泪花,这个小不点是我们一家生命的延续。由于孩子早产又是低体重儿免疫能力各方面都比较差医生建议我们把孩子放在新生儿科观察,可这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家庭连住院费都难以支付更别说儿科的治疗费了,母亲当时一脸苍白,妇产医院的院领导在得知我们的情况后,不仅减免了部分住院费用而且还免费给我家宝宝收住到新生儿NICU进行观察治疗。
前来道谢老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对我们说:“真的很感谢你们,是你们不嫌弃我们残疾人,还给我们免费治疗,真的感谢你们”。
面对众多荣誉纷至沓来,市妇产医院领导表示:一个好医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好人,没有医德就谈不上责任心、同情心。医院可贵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和技能,更可贵的是对患者的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我们市妇产医院会把患者的感谢当做今后更加努力前行的动力,我们会做的更好,为宿迁的广大妇女儿童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