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省志材料——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简介
池州市东至县至德小学简介
东至县至德小学是一所坐落于县城新区的县直完全小学,是县委县政府对城区学校布局调整和解决城区小学大班额问题而实施的一项重大民生工程。学校于2007年8月建成投入使用,占地面积26840平方米,建筑面积11400平方米,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先进的体育设施、优美的教育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优势。学校现有在校学生两千余人,38个教学班,教职员工八十余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人,小学高级教师52人,省市级“教坛新星” 4人,市级“学科带头人”24人、“青年骨干教师”14人,县“杰出教师”1人、“学科带头人”3人、“教坛新星”25人、“教学能手” 24人,并有33人获省市县优秀教师、优秀班主任、德育标兵、先进工作者称号,60余人次在县中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获奖。
学校致力于“打造精彩至德——办规范加特色学校,育全面显特长学生”的办学目标,努力践行“一年上轨道,三年树形象,五年创名校”的发展战略。遵循“以德立校,依法治校,科研兴校,质量强校,特色亮校”的办学方针,坚持“至德六年,受益终身”的办学理念。以“至真至善、至美至德”为校训,以“快乐教育、自主发展” 为校风,以“博学问思、明辨笃行” 为教风,以“我努力、我快乐、我能行” 为学风,大力弘扬“心中有志、怀揣激情,不断反思,勇于创新”的至德精神,全面推动管理升级、质量升级和品位升级。
学校校名缘自于东至县原县名,但学校经过反复斟酌,充分挖掘校名中的“至德”二字内涵,确立了“以文养德,厚德立人”的特色发展之路,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核心,以培养具备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素质的新型人才为学校发展的最终目标,精心培育以“至德”为底蕴的校园文化。在学校管理文化、师生言行文化、班级课堂文化、校容墙饰文化等方面进行不断拓展,以物质文化为基础陶冶师生情操,以制度文化为纽带浸润人文关怀,以课程文化为主导促进个性发展,以行为文化为载体提升办学品位,以精神文化为引领凸显文化之魂,坚定不移地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让校园处处散发“至德”风韵。这一特色的确立,既符合现代教育的价值观,又具有浓厚的本土特色。
东至县至德小学全体教职员工以扎实的工作作风、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全社会仁人志士的关怀下,孜孜追求,辛勤耕耘,创下了一个又一个佳绩。在学校管理方面,于2008、2009、2010三年度全县目标管理考核中,均以优异成绩荣获“示范学校”称号;在教学质量方面,连续四年被评为东至县中小学教学质量考核优秀学校;在德育工作方面,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文明礼仪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示范学校、池州市青年志愿服务先进集体、池州市文明校园;在特色创建方面,被评为全国少年科学院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安徽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池州市语言文字工作示范学校、池州市特色学校、池州市爱国主义读书活动示范学校、池州市绿色学校、池州市文明校园、池州市心理健康示范学校、池州市安全工作先进集体;在文体活动方面,获得全国爱国主义读书活动优秀组织奖、全省校园集体舞比赛三等奖、全省经典诵读比赛三等奖、池州市全民健身活动先进集体、池州市青少年象棋锦标赛团体第一名、全市女职工“三八”妇女节朗诵比赛一等奖„„
红烛谱写希望曲,春蚕纺织锦绣篇。全体至德人本着为学生服务、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的宗旨,着眼未来,锐意进取,为塑造“开放、文明、和谐、魅力”的至德小学而不懈奋斗。
第二篇:主要简介《武林志》
总评:
该书以朴素的结构方法,把武术作为特殊手段,着力刻画人物,揭示思想,集中反映武林之志,实质上是体现中华民族的骨与魂。
该书强调武德的情节和刻苦磨砺武功的细节。它把“打”置于人与社会的矛盾关系中,使“打”符合人物性格塑造和内心世界的刻画,把“打”真实合理地融汇于历史的典型环境之中。主人公坎坷的命运和悲壮的武术生涯,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光荣斗争历史和深厚的爱国精神
每一部成功的文学作品,自身都构置着一个价值系统,其审美价值皆由这个价值系统源生。但读者对文学本体的认知,是在主客体之间流动着的关系状态中进行的。而欣赏者由于人生经历的差别、知识水平和文学修养的差别;思想情趣和精神状态的差别,可能导致一种文学信息发生不同的效应。《武林志》是一部老少欢迎、妇孺皆爱的作品,面对各种层次的欣赏者,尤能体现出其多重价值。在我国丰富的古典武术小说遗产中,这部小说拥有广泛的喜爱者,特别是受到少年儿童的欢迎。美猴王通过各种艺术载体的传播,早已誉满全球,风靡不衰,可以与世界上任何一个脍灸人口的童话艺术形象相媲美。
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就逐渐被世界列强侵凌宰割。除了军事侵略、政治压迫和经济压榨以外,列强还逐渐产生了一种对于中国人的民族或种族歧视。这种歧视表现于多个方面。理论上,自然有种族主义炮制出华人属于劣等种群的“学说”;实践上,诸如在公园里树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牌子只不过是最细微的例子罢了。那时的中国,枪炮不如人,军舰不如人,工厂不如人,连体质也不如人。由于常年吸食鸦片烟,许多中国人身体羸弱、精神萎靡。国民身体素质的低下和心理素质的暗弱的结果就是中国愈益无法驱除列强,而被冠以“东亚病夫”之名。在这种语境之下,霍元甲的创建精武体操会,强健国人体魄,自然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霍元甲的击败外国武师,又是最直观的对于列强的反抗,因此,从一开始,霍元甲就成了近代中华民族主义的重要象征。也是在这个基础上,霍元甲成为了一个符号。因此,当我们看《霍元甲》时,不必把它与历史或现实生拉硬扯到一起,只要记住它是一个艺术《武林志》讲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呢?说来很简单应该说,《武林志》的叙事模式是极为老套的。但是,如果我们把《霍元甲》置于整个霍元甲影视作品的谱系中加以考察,又自然能领悟到其特殊性。不过,在那之前,我们有必要回到文本内部,具体挖掘《霍》所想要传达给世人的武术的境界。
武术的境界是什么呢?《武林志》通过东方旭人生的前后两个阶段的对比揭示了答案。在前一阶段,亦不管国家民族之事(影片中的霍元甲认为那是文人操心的事情),对他而言,这种境界,然而,这成为他整个人生中的一个决定性转机。他已经踏上了一条寻求自我的道路。而这种道路,正是对于更高境界的追求。接下来,在霍元甲达到更高的境界之前,小说很有趣地安排完成他的飞跃。这里又出现了象征性的符号。首先,是。霍元甲,在那个山区里,他实现了彻底的转变。因此,大自然也给予了霍元甲新的体验,并将这种体验渗透进他对于武术的感悟中。我认为这种构思是非常有意义的。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而传统中国是一个建立在农业基础上的文明。帝国时代,天子尚且要举行躬耕仪式以示其统治权力的天授合法性。田间劳作,就触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而这也暗示着霍元甲接近了中国武术文化的核心。关于这一点,下面还要进一步分析。最后,是人。而他在与山民们的朝夕相处中,得到的是一种人本主义的感化。所以这些符号构成的暗喻最后就顺理成章地完成了霍元甲的转换。那么,霍元甲所参悟到的武术的境界又是什么呢?我认为,霍元甲所领悟到的武术的境界就是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和”,而这实际上也应该是中国武术的最高境界,以《荀子》言之,达于“王道”矣!什么是“武”?从中国汉字的构词法来说,“武”是“止”字和“戈”字的结合。“止戈为武”,这是中国古典思想的诉求。这里就有了很奇怪的现象。一方面,“戈”作为一个符号,象征的是战争、争斗、暴力;另一方面,作为一切争斗、暴力行为总括的符号“武”,却提出了制止暴力争斗的要求!与之相类似的是,一部《孙子兵法》,最推崇的不是流血战斗取得的胜利,而是对于战略的运用。兵法的最高境界是什么呢?“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之上者也。”与“武”字的构成一样,中国兵家的思想包含着明显的“和平主义”[1]印迹。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然而,简
单地进行解释的话,我们会看到中国传统文明的农业特征恰恰是与这种思想相符的。而战国时代最流行的“天下定于一”的诉求更隐含了要限制武力(暴力)的思想。有了这种背景,我们不难理解中华文化为何会以“和”作为核心价值之一——因为即使是在最血腥的战国时代,在最具军事性的兵家思想中,“和”的诉求就已经存在了。而战国时代是孕育整个中国文明思想内核的时代。战国晚期的《荀子》所提出的“强”、“霸”、“王”三种境界,其实也是中国文化对于一切硬权力[2]所作出的价值判断。中国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视为一个系统,那么,中国武术就是这个大系统里面的一个子系统。因此,中国武术所传承的核心价值不可能超出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无可讳言,武术究其本质是一种暴力。然而,既然中华文化以和为贵的核心价值在根本上是要对暴力进行限制的,那么,武术的最高境界,也就是“止戈”,也就是“和”。
影片中的霍元甲也正是参悟到了这种境界。其一,他在初次与洋人擂台决战时,拒绝签“生死状”,并说道:以命相搏是中国武术传统的陋习,今天我们只是以武会友。到最后他在台上实际上救了西洋武师一命,这种“以德服人”的高姿态赢得了真正的尊敬。当然,能够“以德服人”也是以实力为后盾的。其二,霍元甲与日本武师品茶的那一段,可谓最经典的诠释。霍元甲认为,茶无高下之分,只有品茶人心境的不同。武术流派也没有根本的优劣之分,只有习武之人的强弱不同。而实际上,这恰恰又反映了中华文化传统的“天下主义”——百川归海,和而不同。王道的境界正在此间。其三,正因为如此,中国人就应该“自强”。影片最后,霍元甲在已经中毒的情况之下还要与日本武师战斗,这种行为超越了对于胜负的追求,而上升到对于“人”的本身的追求。而这一点,难道不是自强的根本吗?因此,李连杰借助《霍元甲》所传达出来的信息,正是以“和”为武术的最高境界,而这种境界本来就植根于中华传统。然而,《霍元甲》的意义不止于此。影片不可避免地与民族主义相纠缠,因为民族主义正是使霍元甲符号化的最大理由。但是,中国观众是否会觉得李连杰的《霍元甲》与传统的霍元甲大为不同呢?如果说武术的境界是不一样的,那么,民族主义的境界也是不一样的。《霍元甲》所反映出的民族主义不同于李小龙的民族主义,就在于它更为和平,也更为符合中华文化的精神价值。
民族主义本来就是近代民族国家构建进程中的思潮。传统的中国并非民族国家,而是帝国,因此,传统中国奉行的是“天下主义”而非民族主义。这与近代西方是大为不同的(西欧中古时代亦处在天主教大同主义的统治之下,唯其如此,但丁才会呼唤“世界帝国”的建立)。然而,帝国与民族国家本来就是对立物。表现在意识形态上,天下主义与民族主义也就从本质上是相克的。中国自从晚清时代开始其现代化进程后,就意味着学习西方的民族主义,而逐渐改组传统帝国。也因为这种学习是在屈辱中被迫开始进行的,所以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长期以来呈现出一种弱者心态。这种弱者心态既包括对于传统天下共主地位丧失的不甘,也包括对于一切外界影响的敏感,更包括一种强烈的复仇雪耻心态。李小龙版霍元甲的民族主义就是这种敏感的复仇的民族主义。而作为近代中国的宿敌,日本就是中国人发泄民族主义的天然对象。但是,这样一种民族主义是西方的,不是中国传统的。孙中山把东亚文明喻为“王道文明”,把日本所学习的西方文明称为“霸道文明”,实质上就是对于传统天下主义与近代民族主义性质的揭示。在天下主义的框架下,武力的最高境界就是武力本身受到限制。人们不惜以暴力手段建立帝国的原因就在于希望以帝国的秩序来约束暴力。这也是张艺谋《英雄》中剑(其实也是武术的一种,喻指了暴力)的最高境界——“天下”。《英雄》与《霍元甲》的境界恰恰是反民族主义的——以“和”的诉求来限制民族主义所不可避免的暴力竞争。19世纪民族主义的恶性发展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当今时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其实也决定了21世纪的世界秩序。在这个意义上,李连杰的《霍元甲》是目前为止最有意义的一个霍元甲版本。其一,《霍元甲》是尚武的,这对于建设一个强大的民族心理是必要的。其二,《霍元甲》中的武术,体现了一个比单纯的尚武更高的境界,而这种境界是与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相嫁接的。其三,《霍元甲》提示了中国人在21世纪所应具有的民族主义的问题。历史上的后发现代化民族往往不惜以暴力手段改变世界格局,如德国、日本、俄国,然而,这些国家最后却都承受了更惨重的损失。那么,如果中国正在重新崛起为全球体系中的一个大国,中国人应该具有怎样的心态呢?在关于“帝国”的讨论盛行于世的今天,《霍元甲》应该能引发我们的思考。
第三篇:东至县至德小学2015—2016学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东至县至德小学2015—2016学学校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国家中长期(2010—2020)教育规划改革和发展纲要》为指引,以办优质学校为目标,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学校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精神,持续深入推进课改,整体提升学校办学实力和影响力。
二、工作目标
1、以生为本,抓实班改和课改,强化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促进学生自主成长。
2、以师为本,发挥好市级学科带头人工作室效能,抓好导学研究与实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3、以校为本,立足校情,弘扬德文化,落实行教育,努力塑造务实求新、和谐奋进、追求卓越的品牌形象。
三、主要措施
(一)优化管理,提升效能
1、优化行政团队管理。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倡导服务强于领导、协调多于控制、观念重于方法、环境优于制度的管理理念,强化行政人员与班主任岗位职责,增强学校管理团队的战斗力、亲和力和创造力。
2、加强校党组织建设。引导广大党员教师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积极投身班改教改实验,锤炼本领,着力建设一支有全局、榜样、超前和创新意识的高素质党员教师队伍,提升党员教师群体素质和影响力。
3、发挥群团组织职能。有效发挥校工会、共青团、妇委会等群团组织职能与作用,为学校党政班子的科学决策、民主管理提供互补与支撑,从而营造和谐活跃的办学氛围。
4、完善绩效考核方案。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在充分听取广大教职工意见的基础上,修订完善《东至县至德小学绩效工资考核方案》及相关细则,有效发挥学校制度文化的激励与导向作用。
5、抓实综合学科教学。认真落实和完善有关综合学科管理与考核细则,规范综合学科教学与评价管理,有效落实好国家课程设置与实施精神。
6、抓好值日护导工作。继续强化值日护导行政人员和教师的岗位责任意识,认真巡查,及时劝诫学生不规范的言行,并适时记载、反馈、通报有关校园安全、卫生及其他特殊情况;学校行政护导人员可以利用校园各楼层监控声控系统,适
时发现并制止学生不安全行为;继续整顿早到现象;继续实行列队放学和“静校”措施,为文明校园、安全校园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7、严格师生考勤管理。严格上班签到管理,严禁代签现象;严格请假销假和代课手续,严禁旷课旷工现象;规范课程管理,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与考课通报,严格按课表上课,做到不挤、不占课时,严禁私自占课;教师上课不准随意离开课堂,不得随意换课。各班级认真做好《班务日志》记录,随时关注、过问、掌握和记录缺勤学生及事由,不麻痹大意,保障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8、做好环境整治工作。各班级结合班改实验,强化卫生保洁管理,加大电教设备节能清洁力度;各教师自觉做好办公电脑的安全节能维护与清洁工作;学校加大定期、不定期检查及通报力度,努力营造安全、环保、洁净、绿色的校园环境。
9、办好校刊网站平台。学校继续建设好、利用好校刊《至德路》、学校网站和微信公众号平台,全方位发布、传递办学信息,方便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之间的互动交流,扩大办学影响力。
(二)锤炼教师,提升素质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开展专题培训、主题教育、“三比三看”、至德讲坛等活动,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唤醒教师高尚职业理想追求,引导全体教职工自觉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中小学教辅材料管理办法》,规范全体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注重挖掘、宣传身边的先进典型,引领广大教师依法执教,爱岗敬业,廉洁从教;持续开展“四个严禁”活动:严禁打骂、讽刺挖苦学生;严禁加重学生课业负担和布置惩罚性作业;严禁有偿家教,严禁私自征订教辅资料,以此维护良好师德形象。
2、组织好工作室活动。充分利用好学校拥有的第六届市级学科带头人资源优势,建设好本校语文、数学、英语学科七个市级学科带头人名师工作室,学校积极创设平台和条件,积极培养和锻炼青年教师,努力打造一批能上课、能钻研、能引领的学科名师。
⑴组织电子备课活动。为提高教师工作效率,优化课改方式,减轻教师工作负担,本学期起各工作室全面实施电子备课活动。其工作流程如下:工作室组织和指导各备课组分工进行电子备课——工作室相关主持人做好电子备课审核把关工作——授课教师则在集体电子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班级学情和个人经验进行二次备课——工作室学科带头人审阅二次备课教案,做好检查小结与反馈工
作。
⑵组织开展研修活动。工作室主持人和成员带领相关备课组,组织开展常态性开展赛课、磨课、议课等课例研修活动和理论学习活动,力争每一次教研活动有计划、有秩序、有价值、有意义,切实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⑶承担校际教研活动。根据兄弟学校和我校各工作室成员实际,本着“优势互补、双向互动”原则,积极主动承担校际间教研交流活动,选派教师到县内外学校开展做课、做报告、结对和实地调研等活动,有效发挥我校作为县级示范学校和市级特色学校的引领、辐射作用。
3、加大教师培训力度。培训是最大的福利,学习是最好的待遇。适时邀请专家学者来我校上课、讲学,引领教师专业成长;继续组织好服务好全员继续教育培训,继续选派中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参加有关远程或现场业务学习与进修活动,争取让教师们在培训过程中加速成长,从而有效推动教师的可持续发展。
4、加强问题研究意识。教师们要牢固树立自己既是教学者,也是学习者,更是研究者的意识,习惯于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学会用科研指导教育教学,从工作实践中积淀研究成果,并促使自己逐步成长为科研型教师。本学期要切实做好本校12项市级立项课题和省级课题《小学语文随文练笔研究》的研究和结题工作。
5、强化信息技术运用。充分发挥教师每人一台办公电脑、班级“班班通”设施、学校录播室和学校云平台等功能,加强培训和指导,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的意识和水平,推进各项教育教学工作信息化进程,扩大省级信息化试点学校和省级翻转课堂实验学校的实验效益。
(三)熏染学子,自主成长
1、发挥环境育人功能。学校完善和命名了孔德园、正德园、育德园、厚德园、慧德园和敬德大道等“五园一道”文化景观。孔德园引领学生沐浴先贤遗泽,正德园警醒师生正言正行,育德园引导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厚德园提醒师生传承德文化,惠德园促进学生增趣益智,敬德大道以出行安全标识图案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和文明行走。学生们置身于校园文化景观之中,会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利于贯彻立德树人教育思想和理念。
2、积极推进班改工作。各班主任要加强责任、担当和服务意识,充分发挥自身在班队管理中的主体与协调作用;善于主动协调与辅导员、授课教师、家长等各方面关系;相信和依靠学生,敢于放手让学生民主、自主管理,善于激发班级活力;继续落实每班每学期至少走访3至5名典型和特殊学生家庭制度,拓展
家校合作内涵;各班主任更要加强相互间经验交流,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班级工作艺术和水平。
3、坚持在活动中育人。坚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人、塑造人,真正让学生在实践中参与体验、展示提高、获得感悟、受到教育,促进学生良好品行养成和个性特长发展。
⑴丰富学生实践活动。通过开展社会实践、社区服务、各类文体活动、身心健康和安全教育等专题教育实践活动,让学生施展才华,得到锻炼和提高;同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至真至善、至美至德之儿童。
⑵持续实施大课间活动。创新大课间活动,丰富体操形式和自由活动项目,创建学生喜爱的健身项目,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良好意志品质和团队精神。
⑶扎实开展足球运动。加强舜德少年宫建设,在现有门球队、象棋队、围棋队基础上,大力组建学校、班级足球运动队,开展好足球运动,培养好足球运动新苗,真正发挥我校作为全国足球运动特色学校的示范作用。
4、持续推进图书漂流。创新图书漂流活动形式,继续树立书香班级和个人阅读典型,推广课外阅读典型经验,鼓励学生好读书、读好书、会读书、善练笔、善做读书笔记,引导广大学生和本校小记者积极投稿,培养学生读写兴趣和能力。继续开展“诵经典唱红歌”和课前一分钟吟诵活动,帮助学生积累语言,传承经典文化,并获得情感熏陶,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人文素养和审美情趣。
5、强化规范养成教育。认真贯彻落实《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继续强化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继续抓好学生行为习惯的检查监督,并能及时反馈,以检促进,做好常态化的星级班级和文明示范班评比工作,积极营造文明向善、积极向上的和谐校园氛围。
三、工作展望
我们坚信,经过不懈努力,至德的文化将会更加丰盈、学生将会更加自主、师资将会更加出色,学校将会跻身于省内优质学校行列,这既是我们的发展目标,也是我们自我加压不断进取的不竭动力。
新的学年,让我们紧密协作,在以“完善德文化、力践行教育、构建新课堂、打造硬品牌”为主要目标和核心任务的第二个五年规划精神指引下,勇立潮头,深化改革,阔步行走在“以文化人,德行天下”的康庄至德路上。
东至县至德小学 二〇一五年八月
第四篇:东至县至德小学参观学习报告
东至县至德小学参观学习报告
2012年1月28日,在我校苏、杨两位校长的带队下,我们一行4人赴东至县至德小学参观学习。由于大雾天气导致大堵车,约摸下午2时才赶到学校,受到了赵学武校长的亲切接待。
走进至德,映入眼帘的是矗立在校门旁的巨型LED显示屏,壮观气派,与至德小学高起点、高品位的办学实际相得益彰。时值至德小学正在承办池州市语言文字推进会,同时忙于迎接上级部门对学校项目建设的验收工作,百忙之中的赵校长便委托总务处朱主任陪同我们一行有序参观了校园,并作详细介绍。我们了解到,至德小学是一所于2007年建成的现代化公办学校,现有2100余名学生,80余名教师,多为中青年教师,师资力量雄厚。
给人印象最深的感受就是至德小学的校园文化氛围非常浓厚,核心是德文化。校门后便是一条“文化长廊”,长长的宣传栏里尽是关乎德育建设的内容,欣赏之后不知不觉受到德文化的熏陶,就连几栋教学楼都是紧紧围绕“德”而命名的,这正凸出了至德“小学校,大德园”的校园文化定位。
走在校园的林荫道上,点缀在两旁的小宣传框格外特别。一是内容粘贴板为移动式,可以随时更新内容。二是内容多为科普知识,而且新鲜有趣,不失为一方学习天地。三是各班负责一个小宣传框,将任务分到班级,不仅可以燃起学生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激情,使他们成为校园小主人,还增强了他们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可谓益处良多。
至德小学的班级内部建设内涵丰富。首先,各班级安装了投影仪
等多媒体设备,教学方式完全现代化。其次,班级后墙安置了一排小
橱柜,可以让学生放置雨伞等用品,设计人性化。再次,各班级在位
于走廊外墙的部位安置了两个小橱窗,张贴内容有:班级手抄报,班
级课表,班干部名册,各类特长生名单以及进步学生名单等,将班务
完全公开化,接受全体师生的监督。
我们还了解到其他的一些特色做法。(1)校园中午完全闭校,11:25—14:00,师生全部离校。(2)学校聘请专人对授课教师实行考
课,与津贴挂钩。(3)图书室藏书种类齐全,聘请3名管理员办理借
阅手续,所有图书经由计算机造册登记,实行分类检索。(4)专门开
辟了学校成果展示区域,以图片配文字的形式分主题展示学校建设骄
人成果。
参观之后,满载收获。东至至德小学正凭借着年轻旺盛的生命力,不断前进,勇攀高峰。
2012年1月29日
第五篇: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简介
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简介
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是池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投资举办,遵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工业强市的发展方向的要求,以“用企业明天的需求来培训今天的学员”为指导思想,坚持“前瞻性、先进性、操作性”相统一的原则,建立了一个面向社会开放、设备先进、功能齐全、技术领先的公共实训基地。目前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已建有综合加工技术实训、数控技术实训、电子电拖实训、电动缝纫实训区。实训设备品种齐全:普通车床、铣床、刨床、磨床、镗床、钻床等近30台;加工中心、数控车床、数控铣床、线切割、PLC编程电拖实习台等数控设备10多台;电脑缝纫机30台;钳工实习台位20个。这些实训设备覆盖20多个工种,可同时对80人进行不同工种的实训和技能鉴定。公共实训基地采用订单式培训、到企业上门培训、预约培训、假期培训等多种多样的培训方式,充分体现公共实训基地公益性、服务性、开放性、共享性的培训理念,努力探索高级技能培训设施投资集约化、效益最大化的新思路。池州市公共实训基地的服务对象为:企业在职职工的技能提升、级别评定、职业学校机电专业实训、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家农民、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农村劳动力、初高中毕业生、退役军人等。按照省、市有关政策规定,参加公共实训基地培训的学员享受职业技能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并优先推荐到开发区工业园区企业就业。
联系电话:0566—24180280566—24***06695 联系人:何晓华
地址:池州市创业示范园
乘车路线:乘9路公交车或2路公交车或K1线城乡巴士到示范园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