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时间:2019-05-13 12:03:5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第一篇: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

各有关单位:

根据市社科联工作安排,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2006-2007)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即将开始,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申报范围和条件 1、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内,市社科联所属学会会员(包括在杭的中央部属、省属单位工作的市社科联所属学会会员中的作者,下同)在境内正式出版或公开(含内部发行)发表的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的研究成果,包括著作、工具书、理论普及读物、论文、研究报告、文献整理等社科类成果。

2、未公开发表和出版但进入党委、政府决策或产生较大社会影响的研究成果(研究报告)也可申报,但必须递交被采纳的相关证明。

3、申报参评的成果必须是市社科联所属学会会员的成果,或以学会会员作为第一作者完成的合作成果。合作的成果在申报时,只能对成果整体以集体名义进行申报,不可以分割使用合作成果,具名以出版时封面署名为准。

4、合作的丛书类出版物,原则上应以个人单独完成的独立分卷、册申报参评。如因特殊情况需要整体参评,则必须以集体名义申报。但同一成果,二者只能选一,不能重复申报。多人文章编辑而成的论文集,不能以全书整体名义申报,只允许作者以自己的论文单独申报。

5、新闻报道、文艺作品、译著、自然科学类和为中小学生升学指导编写的读物、资料汇编等不参加评选。

6、已经申报或获得市级以上其他奖励的成果,不再参加本次评选。

7、同一作者,只能申报一项成果。

二、评奖基本标准

获奖成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实际,特别是针对杭州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文风朴实,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社科类研究成果。

三、奖项和奖励 本次评奖拟设奖项30项。一等奖5项(其中著作类成果,每项奖金2000元;论文类成果,每项奖金1000元)。二等奖10项(其中著作类成果,每项奖金1500元;论文类成果,每项奖金800元)。三等奖15项(其中著作类成果,每项奖金1000元;论文类成果,每项奖金500元)。获奖证书由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颁发。

四、申报材料和时间

1.申报表一式三份,其中一份是原件。申报表和汇总表请直接从杭州社科联网(网址:http//www.xiexiebang.com)下载。申报表要求一律用计算机填写,A4纸打印和复印。

2.研究成果一式三份,论文形式的,其中一份须原件。

3.反映成果学术价值或社会影响的佐证材料一份(被政府采纳的证明须是原件,转摘引用等材料可以是复印件)。

4.申报截止时间为即日起至2008年9月25日(双休日除外)。

五、联系方法

有关申报事宜与市社科联学会处联系。联系人:陈璇、陈炜,电话:0571-85811506,E-mail:hzsskl@163.com

杭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2008年8月26日

第二篇:关于开展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成社联[2006]14号

关于开展成都市第八次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区(市)县社科联,各市属大专院校、党校、科研院(所):

根据成委办[2000]19号《关于加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意见》有关规定,决定开展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领会社科评奖文件精神,加强宣传动员,广泛发动组织申报。

二、按照随通知寄来的本次评奖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及时组建初评机构,认真受理成果申报,严格做好成果申报渠道和参评资格的审查工作。

三、认真填写《申报登记表》并于2006年3月31日之前,将《申报登记表》(2份)和初评评审组成员名单一并报送市社科评奖办公室,过时不予受理。

四、根据市社科评奖办公室下达的初评推荐指标,按照评奖标准,坚持评奖原则,认真做好成果初评推荐工作。

五、评奖时间的总体安排见《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安排意见》。

六、申报参评的相关材料可由申报人在申报受理处领取,或在成都市社科联网查询及下载。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

七、市社科评奖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负责社科成果评奖的日常工作。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晨辉北路1号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

邮编:610023 电话:68106685 68106686 传真:68106684 68106685 联系人:欧启芬 毛韵芳 钟声 胡燕

社科成果评奖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望各单位积极配合,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 二00六年二月十日

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

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安排意见

根据成委办[2000]19号《关于加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的意见》的要求,经研究定于2006年举行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为更好地组织实施好我市第八次社科成果评奖工作,特提出如下安排意见:

一、组织领导

(一)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由市委市政府批准设立的成都市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领导并组织实施。

(二)按照成委办[2000]19号文件要求,由市社科联组建第八次评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全市评奖工作的具体实施。

二、参评范围

(一)我市行政区域内的公民或组织(不含中央驻蓉单位和省级机关),在2004年1月至2005年12月期间,公开发表的社会科学研究论文、调研报告,正式出版(以第一版印刷时间为准)的学术专著(含个人的专题论文集)、编著、译著、古籍整理、工具书、普及读物;经省级以上(含省级)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刊型内部资料上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不宜公开发表但被省部级(含成都市委、市政府)及其以上国家机关采用、推广并出具证明的调研报告、对策研究等,均可申报参评。

(二)市属单位以外的作者(包括中央驻蓉单位、省级机关、高校等),以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为研究内容,并有学术价值或应用价值的成果,可以申报参评。

(三)我市作者与市外作者合作,由我市作者任主编或副主编并由我市作者完成二分之一以上篇幅的研究成果,可申报参评,对市外作者一并授奖;

(四)交叉学科、新兴学科、边缘学科的研究成果,其内容偏重于社会科学的可申报参评;公开出版的多人文章汇集而成的论文集,不能以全书整体名义申报,只允许作者以自己的论文单独申报;多卷本的学术专著,须待各卷出齐后,以最后一卷的出版时间为准申报参评;丛书以单本著作独立申报参评;列为国家、省、部委或我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研究的成果申报参评,须出具结项证书。

(五)凡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属申报参评范围:各类教材;文学作品;新闻报道;领导讲话、工作总结;年鉴、辑集的人物传略、回忆录及无研究价值的简单剪辑转抄的资料书;已申报省“科技进步奖”或“教学成果奖”的研究成果;著作权有争议、尚未妥善解决的研究成果;涉及《中华人民共和国保密法》规定,属国家秘密的研究成果;已获省、部级(不含成都市级)以上的社科优秀成果奖。

(六)凡参评成果必须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较好的文风和社会效益。

三、奖项及限额

(一)成都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设荣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社联奖。

(二)一、二、三等奖系市政府奖,限额100项。其中一等奖3项左右,二等奖15项左右,三等奖82项左右;社联奖50项;荣誉奖不设限额(申报荣誉奖者须为年龄70岁以上的知名专家、学者,过去评奖中曾获二等奖以上,本次申报参评的个人成果符合二等奖及其以上标准的,且未曾获得过荣誉奖者)。

四、申报、评审程序及方法

(一)申报(2月中旬—3月下旬)

(1)申报采用个人申报的方法。由作者在规定申报处领取《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申报、评审表》,认真填写后,按要求份数将其复印件、成果原件及有关材料一并交至申报处,同时交纳一定数额的评审费。

(2)市级单位(院校)、学会(协会、研究会)的作者视成果内容向相关的市级学会申报;区(市)县的作者向本地社科联申报;个别特殊情况,可通过市社科评奖办公室将申报材料转交各相关学会。

(3)参评成果不得多渠道申报;一位作者只可申报一项成果,与他人合作的成果可增报一项;以集体或单位署名的成果,原则上不限申报项数。多人合作的成果,应视贡献大小、经课题组讨论协商,明确5名主研人员,由第一作者牵头申报。若以个人或部分人单方面申报须出具课题组协商证明,否则不予受理。

(4)申报参评的专著、工具书、普及读物、古籍整理、编著、译著,均须提交6本(译著必须包括1件原作品);论文、调研报告须提交1份原件、9份复印件(复印件包括其封底、封面、目录、正文和有刊号、期号和出版发表日期的页面);研究成果社会效益、学术价值的评价,须提交与申报成果相同份额的证明材料(包括1份原件);各申报成果的《申报、评审表》提交一式10份。

(5)各申报单位汇总申报材料后,认真填写《成都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申报登记表》,在规定时限内将《申报登记表》报送市社科评奖办公室。

(6)凡申报参评的成果及其材料,评审结束后由市社科评奖办公室存档,不论获奖与否,都不退还本人。

(二)初评(3月下旬—4月下旬)

本次评奖的初评由市级学会、科研管理部门和区(市)县社科联初评机构组织进行。各学会初评机构由其常务理事会民主推举产生;评审小组一般由5—7人组成,其中具有高中级职称的人员不少于2/3。评审小组成员名单须于开展初评前报市社科评奖办公室备案。

各初评机构负责接受成果申报,并根据评奖标准和市社科评奖办公室下达的推荐指标,对申报成果进行资格审查、民主评议和无记名投票表决。推荐成果得票数,均须超过到会评审员的二分之一。初评机构在推荐成果的《申报、评审表》上签署评审意见后,将成果原件、复印件及有关材料,按规定份额(《申报登记表》一式10份,《申报、评审表》一式10份,成果材料:专著6本、论文1份原件及9份复印件)与规定时间报市社科评奖办公室。市社科评奖办公室负责对报送的推荐成果再次进行资格审查。

(三)评审(5月中旬—5月下旬)

市评委会在征求各方面意见基础上,聘请一批学术造诣较深、实践经验丰富,有较高知名度,办事公道的专家、学者,按相近学科组成若干专家学科评审组。各专家评审组根据市评委会下达的建议各等级优秀成果奖的控制数,按评奖标准严格分类评审。

(四)公告(7月—8月)

经市评委会审议通过的荣誉奖、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项目,在《成都日报》和“成都社科在线”网(HTTP://www.xiexiebang.com)上向社会予以公告。

(五)审定(9月)

经市学科专家评审组建议获荣誉奖、一、二、三等奖的成果,由市评奖委员会终审。拟获三等奖的成果,若无异议则为通过;拟获荣誉奖、一、二等奖的成果,以无记名投票方式表决。评委会的审定结果为终审。

(六)颁奖(年底)

荣誉奖,一、二、三等奖的获奖项目及奖励等级,报请市政府核准;市社科界优秀成果奖的项目报市社科联核准。年内适时召开颁奖大会。

五、时间安排

(一)申报阶段(2月中旬——3月下旬)

2月中旬进行评奖动员,3月下旬为申报截止时间。3月31日前各初评机构向市评奖办公室报送初评评审组成员名单和初评工作安排计划以及《申报登记表》(一式2份)。

(二)初评推荐阶段(3月下旬——4月下旬)

4月初下达初评推荐指标,4月30日前,各初评机构将初评推荐材料报送市评奖办公室。包括:《初评汇总表》(一式10份);《申报、评审表》(一式10份)和成果材料(专著6本,论文1份原件及9份复印件)。并交纳一定数额的评审费。评审费数额,结合我市情况参照省评奖办的标准:专著一项60元;论文、调研报告类一篇40元。

(三)专家学科组评审阶段(5月中旬——5月下旬)5月初,确定专家学科组成员名单,5月下旬集中3—5天时间召开专家学科组评审会议。

(四)审定颁奖项目,召开颁奖大会(6月上旬——11月下旬)

6月初,分别召开市评奖委员会和市社科联评奖工作会审定获奖项目和送省参评项目,将推荐出的省上参评的优秀社科成果材料按时报省社科规划评奖办。

六、评奖纪律

(一)成果作者必须按成委办[2000]19号文件和评奖实施细则的有关要求,实事求是申报参评,凡发现参评成果或获奖成果有弄虚作假或剽窃行为者,由市评奖委员会取消其参评资格,撤消奖励,追回奖金和证书,情节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4年内不准申报参评。

(二)各初评机构、专家学科评审组及市评奖委员会均实行严格的回避制度。凡有本人成果申报参评者,不得聘为该成果初评机构评审员;凡有本人成果经初评为推荐成果者,不得聘为该成果专家学科评审组评审员;凡有市评奖委员会委员的成果参加终审,在评议本人成果时须退席回避,表决时不参加本人成果的投票。

(三)参加评奖的工作人员,要坚持公平、公正原则,秉公办事,严格遵守保密制度和评奖纪律,若有徇私舞弊、泄露评审情况者,一经发现,一律取消其参加评奖工作的资格;参加评奖工作的人员,不得私自截留参评成果及其相关材料。

七、设组织奖

为鼓励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区(市)县社科联及有关部门认真搞好这次评奖工作,特设组织奖。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 二

OO六年二月十日

第三篇:关于开展成都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成社联[2008] 号

关于开展成都市第九次

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市级学会、协会、研究会、区(市)县社科联,各市属大专院校、市委党校、科研院(所),各驻蓉高等院校科研处:

根据成委办[2000]19号《关于加强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工作意见》有关规定,决定开展成都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认真学习领会社科评奖文件精神,加强宣传动员,广泛发动组织申报。

二、按照随通知寄来的本次评奖工作《安排意见》的要求,及时组建初评机构,认真受理成果申报,严格做好成果申报渠道和参评资格的审查工作。

三、认真填写《申报登记表》并于2008年3月31日之前,将《申报登记表》(2份,请同时报送电子版)、初评工作安排计划和初评评审组成员名单一并报送市社科评奖办公室,过时不予受理。

四、根据市社科评奖办公室下达的初评推荐指标,按照评奖标准,坚持评奖原则,认真做好成果初评推荐工作。

五、评奖时间的总体安排见《成都市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安排意见》。

六、申报参评的相关材料可由申报人在申报受理处领取,或在成都市社科联网查询及下载。网址为:http://www.xiexiebang.com/。

七、市社科评奖办公室设在市社科联,负责社科成果评奖的日常工作。

地址:成都市锦江区晨辉北路1号市社科联规划评奖办 邮编:610023 电话:68106685 68106686 传真:68106685 联系人:钟声 毛韵芳 余梦秋

社科成果评奖涉及面宽、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望各单位积极配合,努力做好各项工作。

成都市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办公室 二00八年二月十八日

第四篇: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关于开展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的通知

各市、州社科联,省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及有关单位:

根据四川省人民政府《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142号令的有关规定,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委员会决定于2008年开展四川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现将第十三次社科评奖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指导思想

四川省第十三次社科优秀成果评奖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引导、激励我省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紧密联系我国和我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的实际,积极探索、回答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新问题,着力推出代表我省水平的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成果。通过社科优秀成果评奖,促进学科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不断繁荣。

二、评奖的范围

我省第十三次社科评奖成果申报的时限为2006年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期间,我省作者公开发表,出版的论文、研究报告、学术专著、编著、译著、古籍整理、工具书、社科普及读物;经省级及其以上新闻出版部门批准的刊型内部资料准印证(第01、02号)发表的论文、研究报告;未曾公开发表但被省、部级及其以上党政机关采用、推广(出具证明)的调研报告、对策研究可申报参评。

三、参评成果基本标准

凡申报参评社科成果,必须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或产生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评奖程序

本次评奖工作程序是:由个人向所在学会、市州社科联申报;学会、市州社科联组织专家初评;在初评的基础上,下设十三个专家学科评审组进行评审推荐;由省评委会聘请省内知名专家对各学科组评审推荐的荣誉奖、一等奖、二等奖成果进行综合复审;省评委会召开会议评审各等级获奖项目,在公开媒体上将获奖项目向社会进行公告,报请省政府核准后择机召开颁奖大会。

五、组织领导

四川省第十三次社科成果评奖工作,由省评委会组织领导。省评委会下设评奖办公室负责评奖的组织实施和日常工作。省评奖办公室设在省社科联。

六、申报办法

为保证评奖工作的有序进行,省级单位及在成都市的部、省属院校的作者,视申报的成果内容向相关的省级学会、协会、研究会申报;市州各单位或在市、州的院校作者向所在市、州社科联申报。评奖办不受理个人申报。

申报的成果和《申报评审表》一式五份,成果至少有一份原件(其余可复印)。佐证材料必须提交原件一份。申报成果的作者要向申报单位交纳申报费。申报费的标准是:专著类80元、论文类50元。申报费使用的原则,主要用于初评活动。

各市、州社科联和省级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在受理成果申报的同时,要认真抓好初评的组织工作。初评组负责接受成果申报,进行资格审查,按标准收取申报费,做好初评的准备工作。待《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评奖实施细则》经本届省评委第一次全体会议审定下发后,即进行初评。

七、评奖时间安排

3月5日下发评奖通知及相关材料;3月中旬至5月5日各单位组织动员申报,5月5日申报截止。5月10日前各学会、协会、研究会,市、州社科联报送申报成果汇总登记表及作者个人申请表,省评奖办进行申报资格审查;6月初至7月20日前,各初评单位完成初评工作,于7月底以前将初评材料按要求报送评奖办;8月初至9月中旬各专家学科组评审;9月下旬至10月底专家组复审;11月召开省评委会审定获奖项目;12月入选获奖成果公示;2009年初召开颁奖大会。

八、本次评奖所需相关申报材料可从申报受理单位领取,也可在《四川社科在线》网站(www.xiexiebang.com)直接下载。

由于本次评奖涉及面广,任务重,时间紧,各有关单位收到通知后及时做好评奖的动员和组织工作。如有不明之事请与省评奖办联系。

省社科评奖办地址:成都市大石西路科联街19号,省社科联办公楼二层。

邮编:610071 电话:(028)82973516 82973517 传真:(028)82973517

四川省社科评奖办公室

二○○八年三月五日

第五篇: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励办法

第一条 为进一步改进完善我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鼓励全省社会科学工作者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以优秀的研究成果促进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理论发展、人才培养以及决策科学化,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繁荣发展和哲学社会科学强省建设,更好地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服务,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省人民政府设立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奖励本省个人和集体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领域的优秀学术著作(含专著、工具书、古籍整理、译著)、论文、研究报告(含调研报告、咨询报告)和普及成果(教材、教辅读物和文学艺术类作品除外)。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分设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第三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第四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以下简称省社科联)受省人民政府委托,组织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工作。省社科联下设评奖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第五条 省社科联聘请有代表性的专家和有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评审专家委员会,并根据申报成果的学科和地区分布等具体情况,设立相应的评审组。

第六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每2年评选1次,每次奖励成果总数500项,其中,一等奖不超过60项、二等奖不超过150项。

在同一次评选中,每位申报人只能获得一项奖励。

第七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由省人民政府颁发证书和奖金。奖金额标准为:一等奖2万元、二等奖1万元、三等奖5000元。

第八条 奖项设定和奖金数额保持相对稳定,如确需调整,由省社科联会同省财政厅研究提出具体意见,报省人民政府批准。评奖所需经费,由省财政厅审核安排。

第九条 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评审标准为:

(一)获奖成果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观点鲜明,论据充分,资料翔实,数据准确,逻辑严密,方法科学,具有创新性和前沿性,符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体现政治标准与学术标准的统一;

(二)基础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当在理论上有所建树,在学术上有所创新,填补本研究领域的某些空白,推动学科建设和理论发展,得到学术界的重视和好评;

(三)应用研究类获奖成果应当在解决国家和区域(特别是本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上有所突破,为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及企业事业单位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决策咨询意见和建议,产生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普及类获奖成果应当具有较强的科学性、知识性和可读性,在宣传党的创新理论、阐释解答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哲学社会科学知识传播普及方面产生良好社会效果。

第十条 申报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应当是本省个人或集体的研究成果、本省个人和集体为第一、第二署名人的合作研究成果。

第十一条 申报成果存在知识产权争议或者署名人有争议的,在争议解决前不得申报。

申报成果已经获得国家或者省部级奖励的,不再申报、参评。第十二条 申报人应当按规定填写申报表,向省社科联提出申请。申报材料须真实可靠。

第十三条

省社科联对申报材料进行形式审查;符合条件的,在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其他主要媒体上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公示结束后,组织专家对申报成果进行审读评分。

第十四条 评审组在审读评分基础上,按照分数优先、兼顾学科(地区)均衡的原则对申报成果进行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以无记名投票方式推荐拟获奖成果和奖励等级。

第十五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根据评审组的推荐,召开评审会议,进行综合评审,提出获奖成果和奖励等级的建议。

评审会议应当有2/3以上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参加。其中,一等奖的拟获奖成果,可进行评审答辩,以到会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2/3多数无记名表决通过;二等奖、三等奖的拟获奖成果,以到会评审专家委员会委员1/2多数无记名表决通过。

第十六条

评审专家委员会提出的获奖成果和奖励等级的建议,由省社科联复核后,在政府门户网站或者其他主要媒体上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日;公示结束后,报省人民政府审核批准评奖结果。

第十七条 公示期间,单位或者个人如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包括必要的证明材料)向省社科联提出。省社科联应当及时对异议进行核查处理,并将核查处理情况告知提出异议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十八条 依法认定属于剽窃、剥夺他人研究成果,骗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的,由省社科联报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撤销奖励,追回证书和奖金。

第十九条 评审工作坚持质量第一、宁缺勿滥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十条 参与评奖工作的人员应当对相关信息保守秘密;与申报人及成果署名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第二十一条 在评奖工作中弄虚作假、循私舞弊或者违反评审工作纪律的,对评审人员,取消评审资格;对有关责任人员,依据有关规定给予处分。

第二十二条 本办法由省社科联制定具体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自2014年2月10日起施行。原《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办法》同时废止。

下载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开展杭州市社科联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通知.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