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的通知(本站推荐)
县政府办公室关于开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镇人民政府,县开发区管委会,县政府各部门、各直属单位:
根据《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劳动竞赛的决定(总工发〔2009〕25号)、《中国金融工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建功立业竞赛活动的决定》(金工发〔2009〕32号)、《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的决定》(银发〔2009〕323号),县政府决定开展海安县“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以下简称竞赛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本次业务竞赛活动参赛对象为海安县辖内金融机构及其全体在职员工。
二、时间安排
(一)组织动员阶段(2010年4月):组建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召开动员大会进行动员,利用互联网、新闻媒体、局域网、宣传栏和电子刊物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动员,做好有关准备工作。
(二)竞赛评比阶段(2010年10月份前):本次业务竞赛活动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全县统一组织的业务竞赛活动。由县人行和县总工会牵头开展,相关业务竞赛活动时间及要求、竞赛活动实施细则等另行下发。二是各单位自行组织开展的业务竞赛及评比活动。由各单位自行组织开展的业务竞赛或评比活动情况,以及各金融机构评比产生的业务能手、标兵等,于2010年11月份前报送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总结表彰阶段(2010年11月):召开总结表彰大会,总结竞赛活动开展情况,对竞赛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三、工作要求
1、建立组织,加强领导。为加强对竞赛活动的领导,县政府成立海安县“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竞赛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组长由县政府分管县长担任,副组长由县政府办、县人行、县总工会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由县各金融机构主要负责人和人行分管负责人组成。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人民银行,具体负责竞赛活动的宣传发动、联系协调、评选表彰等工作。县各金融机构作为业务竞赛活动的实施单位,要建立竞赛活动相应的组织机构,制定本单位的业务竞赛活动计划和实施细则,做到既有目标任务又有具体要求。
2.明确重点,扎实推进。县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提高金融工作水平,促进经济金融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题,力争金融系统广大员工履职水平和精神面貌得到明显提高,以更好地适应国民经济发展对金融的客观要求,确保金融稳定和金融业可持续发展。要通过开展竞赛活动树立和培养一批业务骨干和工作标兵,使广大职工学有榜样,赶有目标,全面提升辖区金融系统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
3、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业务竞赛活动应以日常工作为基础,与创一流服务的评比和业务竞赛相结合,充分体现群众性、日常性和全员参与性。县各金融机构要因地制宜地开展业务操作技能培训、业务知识学习等活动,开展实际操作、岗位练兵、业务达标、综合能力测试,真正选拔出业务骨干和操作能手,带动全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4、明确专人,协调有序。为促进业务竞赛活动的有效开展,县各金融机构要明确业务竞赛活动的专门机构和人员,具体负责业务竞赛活动的组织、协调、推动、考核评比。4月15日前,县各金融机构要将业务竞赛活动部门及人员名单报县业务竞赛活动领导小组办公室。
附件:海安县“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方案
为如何更有创造性地做好金融服务工作,4月16日,县人民银行组织全行职工召开文明单位创建、廉政文化建设暨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工作推进会。会议结合我县经济特点,围绕支持农业农村、中小企业、节能减排、自主创新等,全面部署金融创新服务、支持经济发展工作,努力为客户提供高效快捷的金融服务。
会议要求,全行干部职工要以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解决金融服务薄弱环节,提高人民银行工作质量,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为出发点,在货币政策传导、货币发行管理、征信体系建设、国库业务、支付结算等各项业务中,大胆创新,积极探索,通过参与形式多样的业务竞赛活动,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不断强化服务理念,为促进我县经济金融协调健康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本报讯(曾斌)自人民银行系统开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以来,资阳中支党委高度重视,按照总分行的统一部署,紧紧抓住“创新”这个核心、扭住“业务”这个重点、突出“服务”这个根本,迅即采取有力措施展开行动,使此次面向全系统干部职工、涉及人民银行全面业务的群众性竞赛活动在资阳中支辖区掀起了高潮。
高度重视,强势发动。中支党委及时成立了业务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结合辖区实际,认真研究制定推进业务竞赛活动开展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与此同时,一方面,利用启动大会、宣传专栏、宣传标语、内联网、电子屏、信息简报等多种宣传载体进行广泛深入发动,让辖区每一位干部职工对业务竞赛活动的目的、意义和作用都入眼、入耳、深植于脑,从而凝聚共识;另一方面,采取启动会、推进会、科务会、座谈会等互动方式,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我为央行展才智”的职责意识,做到既有心动的激情、更有行动的信心和使命感,充分激发出了干部职工参与业务竞赛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为业务竞赛活动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炽热的氛围。
务实创新,精心部署。领导小组办公室结合资阳中支实际,初步拟订了辖区业务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深入到中支各业务部门面对面广泛征求科室意见,几经反复,并两次提交行长办公会讨论,最后再由中支党委审定印发实施。竞赛方案的制定,不仅充分尊重了群众的首创精神、体现了群众性,而且内容紧贴业务、目标定位适度、考核科学合理,避免了“空中楼阁”和“两不沾”现象发生,有效促进了方案的顺利实施。
明确责任,统筹协调。为促进业务竞赛活动健康有序开展,中支切实制定了业务竞赛活动责任制,分别明确了业务竞赛领导小组、业务竞赛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参与业务竞赛各单位共16条职责。坚持做到“五个结合、五个坚持”,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竞赛活动工作机制,确保了竞赛活动高效有序、协调运行。
务求实效,稳步推进。结合竞赛方案的实施,中支配套出台了竞赛活动管理办法、考核奖励办法、先进评选办法,建立了竞赛项目申报表、竞赛项目推进一览表、先进集体(个人)登记表,制度化、流程化、系统化推进业务竞赛活动的开展。第一阶段活动结束后,中支党委根据存在的问题,及时召开推进大会,引导干部职工进一步提高认识、放宽视野、拓展思维,坚决消除形式主义思想,正确处理好业务竞赛与促进本职业务工作的关系,以更加明晰的思路、更加务实的态度、更加有效的途径,积极把握社会各界对金融的需求,突出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方法创新,全力以赴参与到各项业务竞赛活动中,努力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良好的金融服务。
为了进一步在全辖掀起开展“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的热潮,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日前召开辖内各单位主要负责人参加的业务竞赛座谈会,与会人员就考核办法及实施细则进行了充分讨论并提出了很多建设性的建议和意见,中支党委委员、工会主任、中支业务竞赛领导小组副组长胡征在综合了大家的意见后,对业务竞赛的具体内容及方式方法等进行了安排部署,并要求各单位(部门)按照中支业务竞赛实施方案及实施细则的规定,加强沟通和协调,正确处理开展竞赛与业务发展的辩证关系,集中全力完成上级下达的竞赛任务并精心组织好自定的业务竞赛项目,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中支党委书记、行长王安明自始至终参加了会议,对开展业务竞赛活动进行了强调,要求大家树立“五种意识”:
一是要树立业务竞赛就是中心工作的意识。2010年是人民银行总行确定的“业务竞赛年”,分行也相继出台了实施方案及细则,这是为全行各项事业的均衡发展提供了一个支点和载体,因此,必须充分认识业务竞赛的重要性,把业务竞赛作为年度中心工作来抓,与各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做到融会贯通,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业务竞赛。
二是要树立争先创优意识。分行及对口处室将陆续下达业务竞赛项目,各科室要在确定基础工作安全的前提下,按照分行及对口处室方案要求,精心组织参赛,凭自己的实力在分行各种业务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三是要树立团队意识。业务竞赛是集体项目,不是单打独斗,既要靠每个人实力的充分发挥,也要靠合力作用的充分发挥。因此,各个参加比赛的集体或个人都必须抓好分工协作,以个人的优异表现确保整个团队集体力量的发挥。
四是要树立创新意识。各科室在完成上级竞赛项目的基础上,要结合自身实际,发扬苦干加巧干的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创新思维、创新工作方式、创新工作方法,以业务竞赛为契机,不断推出能够得到上级行肯定和推广的创新成果,为实现中支各项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添砖加瓦。
五是要树立大局意识。中支成立的工作专班人员属于“身兼二职”,既要圆满完成本科室安排的工作任务,又要集中精力做好业务竞赛的日常相关工作。这就要求专班人员要有任劳任怨的工作态度,要把业务竞赛的各项相关工作看作是自己的份内事,兢兢业业地服务中支业务竞赛工作这个大局。同时,专班人员还要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按照各自分工,各司其职,既有分工,又要配合,扎扎实实地做好业务竞赛的各项基础工作,为中支在分行争先创优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襄樊市中支召开“创新金融服务 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动员大会 为贯彻落实总、分行关于开展“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的有关精神,大力推进辖区业务竞赛活动深入开展,1月28日,襄樊市中支组织召开了“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动员大会,中支党委委员、副行长吴安斌主持会议,中支党委书记、行长王安明、中支在家各位行领导出席了会议。辖内各支行行长、办公室主任,中支机关各科室负责人及全体干部职工参加了会议。党委委员、工会主任胡征代表中支党委作了动员讲话。
胡主任在讲话中就竞赛活动的意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及方法、时间安排、评选办法、参赛对象、承办部门等进行了详尽部署,同时代表党委向全辖干部职工提出了如下要求:
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2010年是总行确定的“业务竞赛年”。这次“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内容涉及全行各个部门的各项工作。竞赛活动将为促进金融法制建设、内控体系建设、金融业务建设、党的建设、领导班子建设、党风廉政建设以及有效支持地方经济发展建立一个良好的工作平台。通过业务竞赛活动,将充分调动全辖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促使全辖干部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履职水平。为此,他要求全辖要认真贯彻落实总、分行会议精神和中支的工作要求,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充分认识这次竞赛活动的重要意义,积极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发动和组织广大干部职工立足央行岗位,积极投身到业务竞赛活动中来,为有效履行基层央行职责做出新的贡献。
二是广泛动员,稳步推进。各单位、各部门在竞赛活动中,要注意把握好宏观调控大局,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要牢固树立以民为本和发展创新的服务理念,讲求竞赛活动的方式和实效;要做好业务竞赛活动与“创争”活动的有机结合,进一步推进中支干部队伍建设;要大力弘扬爱岗敬业的精神、通过竞赛活动营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努力形成人人奋发进取、个个争先向上的良好局面。为此,全辖各单位作为业务竞赛活动的参与者和组织者,在开展业务竞赛活动中,既要发挥中坚力量和业务骨干的带头作用,又要充分动员和组织广大职工参与到活动中来;既要统筹兼顾,推动各项工作上水平,又要把握重点,力求有所突破,取得实效。
三是加强领导、周密部署。这次业务竞赛活动,从2009年11月开始,至2011年1月份结束。将分为竞赛准备阶段(2009年11月)、动员规划阶段(2009年12月——2010年1月)、竞赛实施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12月)、总结表彰阶段(2011年1月)四个阶段。竞赛将围绕基层央行中心工作,开展货币信贷政策、金融市场、金融稳定工作业务竞赛和金融服务与内控建设工作业务竞赛等,是一次全方位的、全员性的业务工作、业务知识大比武。业务竞赛时间跨度久,涉及面广、影响范围大,所以各单位要在竞赛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认真组织、精心谋划,既要保证竞赛形式的多样性和可操作性,又要通过竞赛切实达到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提升基层央行履职水平的目标。
近年来,中支在加强金融服务创新,推动建立现代金融服务体系上狠下功夫,辖内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品牌示范效应明显增强。尤其是依托市场化经济组织推动信贷产品创新工作,2009年被分行评为特色金融服务创新项目一等奖第一名。去年在总行召开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全国电视电话会以及分行 “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方案下发之后,中支党委高度重视,党委召开专题会议进行了研究部署。党委书记、行长王安明要求全辖各单位要把竞赛活动作为贯穿于中支近年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活动的开展,充分调动全辖干部职工的参与意识、创新意识和竞争意识,使每个职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创造性地做好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中支履职水平,以更好地适应辖内经济社会发展对基层央行的客观要求。吴安斌副行长、陈万和副行长就如何开展竞赛活动先后作了批示。随后中支及时成立了由中支党委书记、行长王安明任组长,中支党委委员、工会主任胡征为副组长,中支机关各科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中国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业务竞赛活动领导小组”,负责业务竞赛活动的组织领导工作。并从办公室、人事科、宣传部、纪检监察室、工会办抽调得力人员成立了竞赛工作专班,具体负责业务竞赛活动的日常管理工作。同时,制定下发了详细的实施方案,提前启动了中支辖内的“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
此次动员大会,全面吹响了全辖业务竞赛的号角,全面拉开了岗位大练兵、大比武的帷幕。中支全体干部职工将以更加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投身于业务竞赛活动中去,为创新履行基层央行职能,促进辖区经济金融又好又快发展做出新的贡献。
为了进一步调动和激发干部职工立足本职工作,服务经济发展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近日,人民银行平塘县支行组织开展了“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为主题的业务竞赛活动。
一是成立了以行长为组长,各工作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业务竞赛领导小组,做到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工作上扎实推进。
二是制定《中国人民银行平塘县支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实施方案》和《中国人民银行平塘县支行“创新金融服务,支持经济发展”业务竞赛活动工作措施》,结合各工作部门与岗位的特点和实际,循序渐进地开展活动。
三是竞赛活动以提高人民银行县支行的履职水平,以保金融稳定和金融业可持续发展为方针,以提升干部职工的整体素质和履职能力为目的,以贯彻落实货币信贷政策为重点,解决金融服务薄弱环节,以提高工作质量,实现“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作为竞赛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开展活动。
四是将“创支”活动与“创争”、“文明创建”、“创先争优”“整脏治乱”等活动有机的结合起来,推进支行的整体创建有序的开展,同时将“创支”活动与日常各项工作相结合。
五是对内抓好内强素质工作,对外抓好服务质量的提高。一是加强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特别是人民银行新业务新技能的学习,不断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二是组织职工上街、进社区、到农村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服务月”活动,向社会普及金融基础知识。三是通过工作流程图展板等多种形式、抓好政务公开工作。四是协助政府召开金融服务工作会议,展示人民银行金融工作的服务和宏观调控能力。
六是要抓好各类业务竞赛活动,促进岗位练兵。一是抓好技能性的练兵比武,如会计国库业务部门的数据录入等比赛;二是抓好控制性的规章制度知识竞赛,如货币金银、核算、反洗钱岗位工作制度的知识竞赛;三是抓好服务效果性的调研活动竞赛。四是组织抓好金融系统和有关单位金融新知识新业务新规定的知识竞赛。
第二篇:浅谈劳务经济发展亟待金融服务支持
****盟**寺旗作为全盟的人口大旗,劳动力资源丰富,如何充分开发利用农牧区劳动力资源,实现农牧区剩余劳动力充分转移就业,不仅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新牧区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寺旗农牧区劳动力转移速度逐步加快,规模不断扩大,劳务经济对整个农牧区经济的拉动作用日趋明显。全旗累计转移
农牧区人口4.9万人,转移劳动力带来的收入37000万元。劳动力转移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转移去向和行业呈现多元化。从转移去向看,到北京、天津、河北、山西等区外省市的占54%,到呼和浩特、包头、鄂尔多斯等区内盟市的占17%,到锡林浩特、二连浩特、东乌旗、乌拉盖开发区等盟内旗县市的占29%;从转移行业看,转移到建筑业的占36%,转移到餐饮服务业的占11%,到工厂打工的占14%,转移到运输、修理等其它产业的占39%。转移去向和行业呈现多元化。
(二)年龄和文化程度均较为集中。从转移的年龄结构看,大部分集中在26-50岁之间;从转移的文化程度看,95%在初中及初中以下,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比例较小,由于缺少一技之长,转移农牧民大多集中在“体能型、高危型”行业,从事技术含量较低、风险较大的工种。
(三)劳务收入已成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来源。在一些自然条件和区位较差、二三产业发展困难的地区,劳务经济已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太旗常年外出务工人员中,年收入1万元以上的占60%,2007年全旗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有35%来自劳务输出,外出务工已成为广大农牧民稳定增收的重要渠道。
(四)对外输出人员多,回乡创业人员少。从调查情况看,由于创业环境不够宽松,当地发展空间非常有限,以及外出务工者自身素质不适应和认识上存在误区,缺乏资金等等,形成外出打工人员多,回乡创业的人员少。
(五)劳务输出由季节性外出逐步转向常年输出。以前农牧民都喜欢闲时外出打工,忙时回家务农,打工收入作为家庭的辅助性收入。近年来,随着地方产业结构的调整,尤其是实行退耕还林之后,加剧了农牧区富余劳动力的产生,在劳务输出经济的推动下,许多农牧民干脆将家里的农田、草场转包、转让、租赁给他人经营,外出打工挣钱。通过外出务工开阔了眼界,转变了观念,有些人还学习并掌握了一技之长,返乡后自主创业,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对于劳务经济,金融业给予了大力支持。据统计,2005~2007年,太旗金融机构为外出务工农牧民提供路费、生活费等相关贷款分别为75万元、82万元、98万元,支持人数分别占当年外出务工人数的8%、9%、11%;为外出务工农牧民办理汇兑结算业务将近4000笔,金额分别为750万元、800万元、900万元,呈逐年上升趋势。但与劳务经济发展的要求看,金融服务中还存在意识不强、信贷支持力度不够、创新能力不足,结算渠道不畅等问题,应加大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转变错误认识,提升服务理念。金融部门要从服务“三农”的大局出发,克服重工轻农、重城市轻乡村的错误认识,结合自身改革,针对金融现代化服务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和不足,认真搞好服务定位,营造优良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努力为农牧民提供优质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金融产品,满足金融需求。一要加大农村金融服务基础设施建设的力度,实现业务操作电子化、网络化。二要大力推广银行卡等新产品服务,为农牧民汇款和异地存取提供方便、安全、快捷的服务,避免农牧民携带现金出现的各种风险。三要创新银行卡的服务功能。开发银行卡诸如代发农牧民工资业务、代理工伤保险业务、代理医疗保险相关金融服务业务等。
(三)改善农牧区结算环境,方便资金汇划。一是在现有农村信用社和邮政储蓄网点基础上统筹调整网点布局,消除农信社或邮政储蓄网点在农牧区分布的“盲区”。二是农村信用社要尽快建立全国联网的结算系统,方便农牧民存取款。三是适当降低银行卡收费标准。对农牧民实行免收银行卡业务工本费和年费,适当降低银行卡异地存取款业务费率,下调收费封顶标准,推广农牧民特色服务银行卡,以有效减轻农牧民用卡消费的负担。
(四)加大信贷支持劳务经济力度。一是积极开展对农牧民贷款的制度创新、业务创新和产品创新,将劳务输出贷款发放与发放小额信用贷款、信用担保贷款结合起来,采取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农户抵押贷款以及其它担保方式贷款等多种贷款方式,为农牧民提供打工创业、路费、生活费等启动资金贷款,支持农牧民进城务工或经商创业。二是激励农信社发放农民工劳务输出贷款的积极性,正确处理放贷与风险的关系。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利用当前农村牧区产业结构调整大好时机,充分发挥贷款支持劳务输出者成功的示范效应,扩大劳务输出的贷
第三篇: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中国-西班牙中小企业高峰论坛
Foro-cumbre Hispano-chino de la PYME
创新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
——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
暨中西中小企业博览会
中国-西班牙中小企业高峰论坛上的演讲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完善小企业金融服务领导小组
办公室主任杨家才
(2009年9月22日)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又相聚羊城,迎来了第六届中博会暨“中国-西班牙中小企业高峰论坛”。值此机会,我谨代表中国银监会,对此次论坛的召开表示衷心的祝贺,并预祝论坛圆满成功!
在中小企业遭受国际金融危机最为严重的时期,中国银监会和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保民生、保就业”的政策号召,努力发挥信贷引擎功能,助推企业复苏和经济增长,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在支持中小企业融资上,我们以专营机构建设为抓手,以信贷倾斜为目标,以金融创新为动力,全面改善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实现了三个历史性突破:一是中小企业贷款与大企业贷款比
例首次调头,余额比达到53.7:46.3。二是中小企业贷款增速首次快于企业贷款平均增速,比企业平均贷款增速高1.34个百分点。三是中小企业贷款首次跑赢信贷大市,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37个百分点。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融资不足的问题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难题。我国也不例外,尽管我们的中小企业融资状况有了一定改善,但与现实需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对此,中国银监会将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坚持不懈地引导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全面提高其金融服务水平。
一、增加网点数量,扩大中小企业金融服务覆盖面。机构网点是金融服务的首要载体。针对中小企业量大面广、遍布城乡的特点,中国银监会将通过延伸专营机构,增加业务范围和发展新型机构等措施,在近两年内增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点5600家。一是大中型商业银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延展服务网点2000家;二是引导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改造机构网点,完善小额贷款功能2400家;三是新增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新型金融机构1200家,以更多更近地为各类中小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金融服务。
二、创新信贷方式,提升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水平。银监
会将继续鼓励各商业银行,结合中小企业融资需求特点探索多种模式开展信贷业务。一是大力推广“信贷工厂”模式。实行条线管理的大中型商业银行,网点众多,客户量大,可以通过信贷工厂模式,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申报、审批、发放、风控等环节按照流水线作业方式实行批量操作,形成规模效应,实现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规范化、标准化、流程化、批量化。二是积极推广“评分卡”模式。鼓励商业银行通过打分方式综合评估客户信用和授信状况,直观反映客户信用度、业务违约度和预计损失度,实现资信评级、核定授信额度和具体业务调查等多项环节的协调统一,简化贷款流程,提高服务效率。三是规范推广“地缘信贷”模式,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等地方金融机构,发挥地缘人缘优势,通过“老相识+新技术”的办法,了解客户,完善信息,测评风险,扩大社区客户信贷范围。四是加快推广“四眼信贷”模式,鼓励银行在定价充分反映风险的基础上,对资信良好、偿贷能力强的中小企业发放信用贷款,并实行双人审贷,四只眼睛看管,努力提高信贷审管效率。
三、实施差异监管,支持中小企业金融业务发展。银监会将继续针对中小企业金融业务的特点,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中小企业业务实行有别于传统对公业务的差异化监管政策,包括允许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根据中小企业业务特点和实
际业务情况适当放宽风险容忍度;取消符合条件的中小商业银行分支机构设置数量限制;鼓励商业银行优先到西部、东北等金融机构较少、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地区设立分支机构;放宽金融机构中小企业不良贷款核销额度,缩短追索期限,允许对中小企业不良资产进行贷款重组;支持民营资本向银行投资入股,参与城乡信用社的股份制改造,参与发起设立村镇银行、贷款公司等新型股份制金融机构,调动各类资本投资金融的积极性。
四、健全担保体系,缓解中小企业贷款瓶颈。银监会将牵头做好促进融资性担保业务发展政策措施的研究制订工作,并尽快起草出台融资担保业务规则和行业规范。同时积极配合有关部门,一方面推进担保行业机构的发展,做大做强政府背景信用担保机构,同时发展多层次多种类的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基金和担保机构,提升担保机构信用担保能力。另一方面,规范担保行业运行,加快推进担保行业法规建设,完善信息披露机制,强化担保机构自我约束,努力形成以出资人的自我约束为监管基础,以地方政府有关部门为监管主体,全国统一规范运营的担保体系,为中小企业提供良好的担保服务。
五、实行信贷倾斜,着力加大对小企业的信贷支持。从国际通行提法看,中小企业融资难,实际上是小企业融资难。
所以,按照国际惯例,当前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核心要义是解决小企业融资难。为此,在今后工作中,我们将把信贷支持的重点放在小企业和微小企业。对于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小企业尤其是科技型小企业的金融服务需求,各级银行要在条件上适度放宽,金额上尽量满足,用实实在在的信贷支持,促进全民创业,促进各类小企业加快成长壮大,增加就业机构,提升全民就业水平。
女士们,先生们,中小企业是市场经济中最具生机与活力的群体,是我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小企业,共同支持中小企业,共同服务中小企业,共同为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作出积极的贡献。
谢谢大家!
第四篇:中行:完善金融服务 支持经济发展
##中行是中国银行在##地区设立的二级分行,目前的融资方式包括:本外币流动资金贷款、固定项目贷款、各类贸易融资业务、贴现、商业汇票承兑业务等。2005年,中行将继续以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为己任,深入贯彻国家宏观调控方针,在信贷投放客户选择上将做到大中做优,小中做强,用足、用活授信品种,灵活融资方式,重点加大对轮胎及配套产品、汽车、纺织服装、交通运输、水产食品、机电设备、造船、电子等重点行业、重点项目和支柱产业的资金支持力度,为我市的经济建设和企业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同时将重点加大对开发资质高、项目楼盘好、资金实力大、合作信誉佳的房地产开发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积极开展住房按揭贷款业务,满足广大市民购房的资金需求。初步确定全年新增公司、零售贷款共8亿元。
为扩大信贷投放,及时满足企业资金需求,我行将不断提高服务水平,全力为企业服好务:一是积极做好与上级行的沟通协调,尽可能多地争取上级行的授信政策支持,满足我市企业资金需求。二是针对不同的服务对象和信贷需求,我行将不断改进授信业务审批流程,继续实行总量和额度管理,加快审批效率,提高服务水平。三是实施客户经理制,将服务关口前移,深入企业搞好调查研究,针对企业实际情况量体裁衣,采取相应的授信政策,提高授信审批时效。
在全力加大信贷投放的同时,我行将注重发挥中行传统业务优势,为我市经济建设提供多功能服务。首先,充分发挥国际结算业务优势,支持我市外向型企业发展。一方面将主动灵活地开办贸易融资业务,满足不同客户的融资需求。另一方面将进一步充实服务力量,大力推广韩汇通、海外代付、福费廷、保函、保理等新业务品种,并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为客户提供更为一流便捷的金融服务。其次,根据我市离日韩距离近,又是“最适合人类居住地方”城市以及出国留学市场兴旺和全市正兴起新一轮招商引资热潮等比较特点,大力拓展国际卡目标客户和代理外卡业务市场,全力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再是,积极发展外汇资金业务,为客户规避汇率风险。利用网络和人才优势,以对公、对私理财业务为总抓手,积极叙做对公、对私代客外汇买卖、远期结售汇、外汇资金管理、代客保值等各种外汇资金业务,帮助广大客户增强风险意识,规避汇率风险,实现资产增值。
第五篇: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蕴涵着巨大潜力和充满着活力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内在需要。但于由于县域经济普遍存在底子薄,起步晚,规模小,效益差,技术含量低,特色产业不明显,结构性予盾突出,比较效益低,社会信用度差等诸多问题,金融机构在面对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时,出于本能的效益目标及风险控制的考虑,再加上历史形成的僵化的思维和缺乏针对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管理体制和服务创新,造成目前的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不相称,已成为阻碍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金融服务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主动性各金融机构大都树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由于县域经济的先天劣势,商业银行为了集约化经营,保证贷款集中投向产品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资信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重点建设项目,对于不能产生短期效益或综合效益不够好的县域经济缺乏支持的动力。突出的表现:一是县域金融机构逐步减少,功能渐趋萎缩。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战略中,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裁减人员,使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的金融服务,如融资、结算等在种类和质量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二是县域金融机构通过系统内上存将资金上划上级行,各上级商业银行实现了鼓励县级商业银行存款资金上存的政策,过高的上存资金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再加上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存款划转中央银行,造成县域资金外流。三是县域商业银行贷款增量趋缓,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原有的贷款质量欠佳,贷款沉淀呆滞,不能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致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四是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使总量投放不足的矛盾加剧。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汽车消费和少数非生产性基础建
设项目上,投入生产经营上的贷款十分有限。
(二)金融机构目前的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
严格信贷管理体制和严厉信贷管理办法引发了企业融资难。一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实施信贷倾斜于发达地区与城市的发展战略,全面收缩县域经济贷款规模,对贷款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将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并设臵了较高的贷款标准,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即一些龙头骨干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有足够抵押担保的企业才列入考虑支持对象;而对于资产总量偏低、风险意识较强的县域中小企业来说,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收缩和限制县级机构自主审批权限,在贷款投向上实行“抓大放小”、突出集约化经营,重点投向电信、交通等垄断行业。即使已进行贷款授信的,真正落实到企业的贷款也并不多,特别是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更为突出,企业原以为取得了贷款授信额度,就可以手续简便地从商业银行县支行获得授信额度内的贷款,但实际情况是企业的贷款授信额度仅是贷款的资格,要实际取得贷款仍然要层层审批。
(三)金融机构目前的信贷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县域经济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特点
一是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管理不适应中小企业贷款急、频,小的特点。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权普遍上收至上级行,县级支行贷款权很小。一些行不良贷款率过高,贷款审批权甚至全部上收。由于基层行贷款权限小,许多贷款需要二级分行甚至一级分行审批,环节多、时间长。二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责任与利益激励不对称,基层行缺乏拓展市场的积极性。目前,各行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在贷款的责任约束下,信贷人员没有100%的把握不会放贷,对风险难以确定的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不愿贷款就在情理之中。三是面向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的信贷品种较少,服务措施不到位。表现为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多争相“锦上添花”,而“雪中送炭”不足,贷款较多的企业一般均具备了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均符合要求,较易获得银行贷款。而大多数刚刚处于上升阶段,即处
于创业和启动阶段的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特别旺盛,但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状况,普遍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存在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却难以获得贷款。
二、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职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化解金融风险。县域经济总体效益低,但也不排除一些信誉好、效益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存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到抓大不放小。要调整信贷政策,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渗透和支持能力。要清醒认识到,为县域经济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既是金融业的职责所在,也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前提。同时,应主动寻找优质客户,推销贷款及其他业务品种。要像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
(二)建立权责对称的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信贷不仅仅是强调责任追究制,更要建立以责权利为中心的责任与发展激励机制。简化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放程序,大力拓展消费信贷领域;目前贷款权力集中后,产生“顾大不顾小”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县域企业几百万元的贷款需求,放在一级分行统筹考虑,显然没有竞争力,因此,建议对法人客户短期贷款权力要适当授予基层行;适当放宽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增加授信额度;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建立风险约束和激励相称的信贷机制,取消不适应金融行业特点的贷款“零风险”考核方法。要考虑信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纠正重罚轻奖的信贷考核办法。对不可预测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信贷风险不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以鼓励信贷人员营销贷款。要将贷款增量与经营效益列入各级考核目标。
(三)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贷款方式。金融机构要经常性地深入研究县城经济的特色,研究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探索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县域经济的特色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金融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措施,避免贷款标准“一刀切”;要充分
认识到县域经济以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特点,根据其“急、频、小”的贷款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并根据中小及民营企业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资产特点,采取灵活的担保措施,创新贷款方式。如:定期评选信用等级较高的黄金企业,允许对此类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探索以原材料或产成品经评估折价后作为抵押,发放新型的抵押贷款;以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股东)的私有财产如轿车、别墅等抵押发放贷款;试行以商标权、技术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发放质押贷款;以提单、仓单、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物,发放质押回购贷款;对企业的应收款进行评估,以保付代理的方式或买断方式发放贷款;对信用等级低或潜在风险较大并且有必要给予信贷扶企业的企业,可以有选择尝试发放封闭贷款;对个体工商户推行联保贷款。同时,金融机构要重视对贷款企业及负责人的信用分析,重视第一还款来源,重视企业负责人的个人品行及经营素质,不要过份依赖抵押担保。
(四)完善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营销和管理机制。一要强化贷款营销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基层行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特点,充实发挥其在挖掘市场、发现客户、推荐客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提高认识,克服“多贷多风险,少贷少风险,不贷没风险”的模糊认识,既要强调严格防范风险,更要争取优质客户,以增强竞争实力。三要专门制定《贷款营销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综合考核办法,在加强贷款质量的同时,加强对贷款增量的考核,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信贷营销工作。四要探索建立信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设计合理业绩考评办法,如对贷款质量高、效益好的信贷人员给予奖励等,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五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强化贷款现场调查,以能够按时还本付息为发放贷款的主要标准。进一步完善授权授倌管理,适当增加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并降低上存利率,减少基层行的资金上存。
(五)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突出金融支持重点。一是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按照《信贷政策指引》,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信贷支持的重点和切入点,大力支
持龙头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其关联企业和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要加强对县域经济中资源型或特色型支柱产业的金融支持,深入挖掘各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经济,集中资金支持一批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继续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及其龙头企业。选择一批产权明晰、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并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的中小及民营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扶持其发展为龙头企业。三是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资源优势与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市场农业、定单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要大力支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和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改善非生产流通领域企业的融资状况。对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守信用的改制企业,要引导金融机构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四是要区别对待经济园区建设,重点支持特色园区、科技园区、专业化园区,以及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的园区和机制灵活、管理规范、政策到位、发展前景良好的园区建设;对县级以下经济园区,贷款要慎重,防止支持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园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改进金融服务,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才能推动金融机构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走上双赢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