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闻采访教程期末名词解析答案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搜集新闻素材所进行的活动。
真实性,即指新闻报道必须反映事物的原貌,通常也称为准确性。
所谓思想性,即指新闻报道的思想观点或政治倾向。在中国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新闻报道中的体现。即指政党的新闻事业通过具体的新闻报道,以影响、指导受众的思想和行动,把他们引导到一定的目标上去。思想性也俗称指导性。
所谓时间性,即指迅速及时地报道新闻。新闻报道迟缓的原因:①有关记者编辑的观念陈旧,作风素质较差;②新闻机构的管理体制不太合理,审稿制度繁琐;③通讯、交通设备更新慢;④发行渠道单一;坚持时间性的做法:①新闻从业人员的时间观念要转变、强化;②新闻从业人员的工作作风修养要增强;③采编人员的分工不宜过细;④先简后详地搞连续报道;⑤简化审稿制度;⑥尽可能更新通讯设备和交通工具;⑦组织强有力的多渠道发行网
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指让新闻的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然地得以流露。记者一般总是带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因此,事实能反映、体现记者的立场与观点。
新闻为什么要用事实说话:①新闻的本源是事实;②事实胜于雄辩 新闻敏感: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这是新闻工作者必备的能力,是一种职业敏感,是长期从事新闻实践的经验和结晶。西方新闻界通常称新闻敏感为新闻嗅觉,或称“新闻鼻”、“新闻眼”。
新闻价值:原是西方资产阶级新闻学的基本概念,被称为记者的“第六感官”。新闻价值是新闻事实所固有的某些属性,是一种客观存在。
新闻政策:即指关于新闻报道政策界限的规定。具体包括:能报道什么,不能报道什么,着重报道什么,一般报道什么,以及报道中应注意些什么等等。
新闻价值与新闻政策的关系:新近发生的某个事实能否报道,一要看其是否具有新闻价值,二要看其是否复合新闻政策,两则兼备,就报道,缺一,就不报道,两者之间应当相辅相成,互为制约。
报道思想,即指新闻报道的目的以及实现这一目的的范围、内容、方法。它是编辑部依据党和政府在一定时期内有关的宣传报道方针、政策、策略而规定的新闻报道所要达到的目的,以及要达到目的的方式方法的大体框架。
新闻线索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所谓提问,实质是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是记者采访活动的主要实施形式,也是关系采访活动成败的关键。
注重现场观察: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是指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通俗讲,就是记者用眼睛采访。
三角定位法:如果要确定一个事实的真实、准确程度,要通过3个信息来源核准。新闻主题: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新闻主题是从采访及其所获材料中选择、提炼出来,反过来又统率采访、写作及所有材料。因此,新闻主题又可称之为采访写作的“统兵之帅”。
人物新闻:即指用消息形式报道人物活动与事迹的新闻体裁。
人物通讯:即指较详尽反映新闻人物活动与思想的通讯体裁。通常分为两类:一类是写先进个人与集体的;一类是报道转变中的人物和有争议、甚至是后进与反面人物。
人物专访:即指对新闻人物或单位、部门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体裁。一般分为人物专访(人物访问记)、事件专访和问题专访。所谓人物专访,即指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的通讯体裁。
事件通讯:即指较详尽反映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工作通讯:即指一种较为直接地反映和指导实际工作的新闻体裁。它是无产阶级报纸特有的品种之一。
政治新闻:即指以党政机关为采访领域、以国家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和领导层的重要公务活动为报道范围的新闻体裁。
外事新闻:即使以报道外宾来访活动和向国外报道本国各方面情况的新闻体裁 会议新闻:即指以各种政治性、专业性会议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军事新闻:即指以军事和战争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
经济新闻:即指以国民经济、生产建设和群众日常经济生活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科技新闻:即指以科学技术研究、发展及群众科普生活为题材的新闻体裁。教育新闻:即指以教育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卫生新闻:即指以医疗卫生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文艺新闻:即指以文化艺术活动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体育新闻:即指以体育活动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
社会新闻:即指以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问题为报道题材的新闻体裁。
灾害新闻:即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体裁。
风貌通讯:即指着重反映社会变化及风土人情的通讯体裁。一般用于反映某个地区、单位发展变化中的新貌,从而帮助人们开阔视野,增长知识。
新闻小故事:是通讯的一种体裁,素有“小通讯”、“袖珍通讯”之称。其特点与作用是,从社会生活、社会实际的侧面取材,主要用以反映新人、新事、新气象、新风尚,反映时代洪流的浪花,可以收以小见大,一叶知秋之效。
特写:即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特点的某个细节或片断,作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
报告文学:是迅速、及时、形象地表现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带有新闻报道和政论性质的一种独特的文体。
连续性新闻:即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一般用于重大题材或正在发展过程中的事物,不断从新的角度反映过程的进展及其在社会上引起的反响,收到集中、突出的宣传效果,以形成舆论和引起读者的关注。
深度性新闻:是一种涉及重大题材,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是西方的舶来品,英文是in-depth report。深度报道侧重回答新闻要素why、how,旨在揭示新闻深层次的内涵,其特征主要有:主题的鲜明性、题材的重要性、报道的详尽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
预测性新闻:即新近发生的预测性事实的报道。精确性新闻:即指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新闻报道方法融为一体的报道形式。泛指以各种问卷调查结果组合为新闻的报道形式。开创精确新闻报道风气的是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新闻系教授迈尔。
热点新闻:即媒体集中一定力量对某个社会热点所持续进行的具有相当广度、深度和力度的报道。
第二篇:新闻采访写作教程
一、采访前的准备:
一、准备背景材料
1、背景材料
2、获取背景材料— 获取背景材料有四个途径,需要大家把握:首先,平时注重点滴积累。其次,建立自己的剪贴本。第三,到网上去打捞资料。第四,向周围的人了解。
二、采访提纲
1、采访提纲: 采访提纲是对将要进行的采访活动的一个大致规划。它可以规划我们的采访程序,保持我们清晰的思路,做到按计划进行采访、写搞,快捷的完成任务。一般说,在采访提纲里,应该有以下几个内容: 首先,明确报道思想,也就是说采访的目的是什么,通过宣传要达到什么效果。其次,规划好行走路线和采访地点、时间。第三,采访步骤,比如说打算采访什么人,是一个还是两个、三个,谁先谁后。第四,采访要问的问题。总之,好的采访提纲要成为采访的“蓝图”,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当然,经过一段时间锻炼,这种写在纸上的采访提纲就可以写在心里了。
2、采访提纲的设计:采访提纲并没有千篇一律的模式,可粗可细。只要提前对即将进行采访有个大致的规划就行了,一般说包含报道思想的确立、采访顺序的安排、采访时间和打算撰写体裁的确定,也可以单独对采访时打算要提出的问题进行设计,等等。
三、准备采访物品— 采访前笑记者必备的物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证明身份的采访证。第二类:采访提纲。第三类:采访包
二、写作要点:
1、准确
2、具体
3、形象
4、简明
5、口语化
三、采访结束时,应多注意的问题:
1、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内结束采访。(2h)
2、结束前回想是否得到想要的。
3、问下对方是否还有想说的。(多开几分钟机)
4、索取相关的资料。
5、道别时,多和其闲聊。(可以保持联系)
四、采访交流的心理吸引因素包括:
1、相似因素。(交流的双方有某些一致性和共同点)
2、需要因素。(补偿吸引律,要注意对方的故意夸大„„)
3、对等因素。(消除恐惧,相互尊重)
4、强迫因素。(强迫心里去„„,从而从心理上„„)
5、仪表。(第一印象:1自然诱发,2装饰,3行为)
6、能力因素。(晕轮效应)、(爱屋及乌,憎人及物)
7、刻板印象。(人的思想的惯性、习惯„„)
五、消息写作的基本结构及各个部分的作用:
(一)标题—
1、作用:表达内容,吸引观众;
2、原则:1准确概括2简明精炼3严肃得体
3、要求:1短标题多用2多用实题,少用虚题。(实:事实)3表达的内容要完整
(二)导语
1、含义:以简练生动的文字表达新闻最重要的内容,具有启发性和诱惑力的开头,使受众对事件有宗的概念,不得不继续看下去。
2、步骤:1从大量的事实数据„„精炼出最恰当地表达事件的„„,所获材料的综述。
2用最能打动读者的方式将之行诸于文字。
3、类型:1直叙型2描写型3比喻型4拟人型5虚拟型6引典型7结论型8议论型9悬念型10对比型11引语型12“你”
4、(三)主体—
1、含义:对导语的具体的补充,解释,展开。
2、结构:事实的重要程度、时间、空间、逻辑。
(四)结尾
1、含义:对新闻事件的总结,概括,补充。
2、类型:1背景式2总结式3展望式4提问(启发式)5呼吁式 6评论式
第三篇:《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新闻采访教程》重点归纳
第一章 新闻采访
1.1新闻采访[P2]:新闻工作者搜集新闻素材的活动。
1.2新闻采访的特点[P3]:①目的的差异性;②时间的限制性;③项目的突发性;
④需要的广泛性; ⑤知识的全面性;⑥活动的艰辛性。
1.3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关系[P6]:
采访决定写作,采访是写作的基础,写作则是采访的归宿。
1.4新闻采访的方式[P6]:从形式上分:
①个别访问
②开座谈会
③现场观察
④参加会议
⑤蹲点
⑥查阅资料
⑦改写
⑧问卷
⑨电话采访
⑩网络采访
第二章 策划与准备(采访前期)
2.1新闻策划的基础和前提是[P14]:充分了解中央的大政方针及地方党委和政府的阶段工作计划,清晰明了和切实掌握当前社会实际中先进的人和事、存在的问题及广大群众的想法、愿望和关注的热点。2.2新闻敏感[P15]:
即指新闻工作者及时识别所含新闻价值的能力,也就是指新闻工作者的感官对新闻人物、新闻事件、新闻事实所蕴含的新闻价值的敏锐感知能力。2.3新闻敏感的主要内容[P16]:
①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
②迅速判断某一新闻事实能够吸引较多受众;
③迅速透过一般现象挖掘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④迅速在同一事物的诸多事实中,判断、鉴别出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⑤迅速在对事物进展过程充分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预见有可能出现的新闻。2.4新闻价值所包含的因素[P22]:
①重要性
②显著性:
A.平常人﹢平常事=0﹛张三或李四都是平常人,加上下水游泳,也属平常事,就等于零﹜
B.不平常人﹢平常事=新闻﹛例如毛泽东畅游长江﹜
C.平常人﹢不平常事=新闻﹛上海青年女工陈燕飞怀孕近6个月还奋不顾身下水救人﹜
③时新性
④接近性
⑤趣味性
2.5新闻线索[P30]:是指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2.6获取新闻线索的主要渠道[P31]:
①通过党和政府的政策、决议及负责同志的活动、讲话获取;
②通过各种会议、简报获取;
③通过记者耳闻目睹获取;
④通过记者对日常情况的积累获取;
⑤通过广大受众、亲友的提供和与他们的接触获取;
⑥通过互联网搜索获取。2.7运用新闻线索时的注意事项[P34]:
①注重验证,不硬顺藤摸瓜; ②尊重规律,不要拔苗助长;
③讲究时宜,不要大材小用; ④合理安排,不要齐头并进。2.8知识的准备的功效(好处)[P38]:
第一,有助于同采访对象迅速有效地交谈;
第二,有助于敏锐捕捉有价值的新闻事实;
第三,有助于深刻揭示新闻主题; 第四,有助于避免犯知识性错误。
第三章 实施与运作(采访中期)
3.1创造哪些良好的访问条件[P48]:
①商定较适宜的访问时机(1、让采访对象自己约时间
2、与采访对象一起工作或生活片刻);
②设计较得体的仪表风度;
③讲究较文明的言谈举止;
④调节较融洽的访问气氛;
⑤摆正较合理的相互关系;(1、见了领导、名人等人物不要低三下
四、阿谀奉承
2、见了基层普通群众不要盛气凌人。)
⑥穿插较丰富的形态语言(1、面部表情
2、体态表情
3、手势);
⑦掌握较灵活的注意转换(1、强调采访意义
2、约束神情语态
3、排除外来干扰4变换活动方式)3.2提问的注意事项[P62]:
①提问宜简洁;②提问宜具体;③提问宜间接;
④提问宜深刻;⑤提问宜自然;⑥提问宜节制。3.3现场观察在采访中的具体功能[P68]:
①能核实新闻事实的真伪,增强新闻的可信性;
②能激发鲜明、生动地表达事物的灵感,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③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增强新闻的深刻性;
④能为通俗地解释事物提供前提,增强新闻的可读性;
⑤能使采访对象触景生情,增强认知的可能性。
第四章 深入与收尾(采访后期)
4.1记者应当怎样抓取事物的特点?[P84]
一是看准形势抓特点
二是通过比较抓特点﹛纵断面比较与横断面比较﹜
三是选择角度抓特点 4.2在选择角度时,应当抓住的三个字[P85]:比、小、异 4.3自觉克服有碍深入采访的思想障碍,思想障碍具体有[P87]:
1、盲目自满;
2、追求数量,忽略质量;
3、怕苦畏难,不愿下基层;
4、先入为主;
5、重实践,轻理论 4.4新闻主题[94],即指新闻事实所提出的主要问题及其表明的中心思想。它是贯穿一篇新闻的主导思想、主脑和灵魂,是决定新闻的思想意义和指导作用的根本因素。
第五章 人物与时间类新闻采访
5.1避免雷同,突出个性。采访写作中必须体现的“三个一”[104]:
⑪一人有一人的精神(思想)
⑫一人有一人的典型事件
⑬一人有一人的性格化语言
5.2人物专访特点与作用[108]:①针对性;②代表性;③适合性。5.3事件通讯采访中应注意的事项[113]:
①典型性强,要精心选材;②突发性强,要闻风而动; ③思想性强,要深入挖掘;④具体性强,要破题细问; ⑤政策性强,要注意分寸;⑥延续性强,要跟踪追击。
第六章 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6.1政治新闻采访具体要求[117]:
①立场坚定,头脑冷静;②实事求是,保证真实;
③作风踏实,深入实际;④宏观选题,微观选材;⑤知识广播,善于社交。6.2军事新闻采访的新要求[123]:
①时代转变,题材转移;②明确原则,突出重点;
③讲究效应,注重节制;④谨慎从事,严守机密;⑤作风踏实,雷厉风行。6.3外事新闻采访注意事项[126]:
①依靠组织,熟悉情况;②抓住战机,迅速成篇;
③亲临现场,捕捉细节;④注重礼仪,遵守纪律。
第七章 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7.1科技新闻采访须注意[138]:
①深入采访,力求真实;②虚心求教,正确认识;
③长期积累,密切联系;④慎重评价,切忌溢美;
⑤讲求效应,掌握时机;⑥突出个人,兼顾群体;
⑦注重解释,巧用修辞;⑧善于结合,提升品位。
第八章 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8.1文艺新闻的采写要求[143]:
①体现特点,明确职责;②亲临现场,认真观察;
③实事求是,准确评价;④穿插背景,增强深度;
⑤常来常往,成为知音;⑥严格核实,杜绝失实。8.2体育新闻的采写要求[147]:
①以快制快,分秒必争;②熟悉情况,深刻准确;
③强化观察,待机提问;④掌握分寸,切忌偏激;
⑤提高认识,开阔视野;⑥控制情感,迅速发稿。8.3教育新闻的采访注意[152]:
①知识广博,见多识广; ②密切联系,善交朋友。③视野开阔,面向社会。8.4卫生新闻的采访注意[154]:
①作风踏实,虚心求教;②微观细察,力求通俗;③客观公正,求真求实。
第九章 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9.1社会新闻特点[157]:①广泛性;②知识性;③趣味性;④突发性;⑤思想性。9.2社会新闻采访要求[159]:
①闻风而动,刻不容缓;②利用空闲,捕捉线索;③研究社会,多思好奇;
④广交朋友,建立热线;⑤讲究趣味,反对庸俗;⑥力求辨证,客观全面。9.3灾害新闻[P162]:
即以灾害孕育、发生、发展、危害及预防、抗灾、减灾等人类与之斗争为题材的新闻体裁。
9.4灾害新闻的题材的特性[P163]:
①突发性;②严肃性;③客观性;④情趣性;⑤科学性
9.5记者应特别注意抓取灾害新闻的组成因素,具体有[P165]:
①死伤情况;②财产损失情况;③原因;④救护、救济情况;⑤灾区灾后情况。
第十章 特殊类新闻采访
10.1特写[P169]:
即以描写为主要表现手段,对能反映人和事本质、特点的某个细节或片断,作形象化的“放大”和“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文体。10.2要采写好特写,应特别注意[P170]:
①观察须严细;②选材须精当;③结构须紧凑;④篇幅须短小;⑤角度须奇异;
10.3报告文学的采访要求[P172]:
①立足时代,摸准题材; ②深入采访,确保真实;
③“清扫”外围,间接采访; ④精心选材,合理用材;⑤交友交心,观察体验。10.4新闻采访在形式上一般分为直接采访与间接采访两种。[P174]
直接采访,即对新闻事件的当事人作访问;
间接采访:对新闻事件的有关目击者、知情者及有关联的人作访问。10.5连续性新闻[P179]:即指对新闻人物或事件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的报道。
10.6连续性新闻采写注意事项[P180]:
①注意优化组合(1、反对简单相加;
2、掌握报道节奏;
3、讲究善始善终);
②注意系统思维;、③注意反馈失调;反馈失调通常指的是反馈过程中容易发生的两种情况:
1、反馈不及时;
2、反馈过度。10.7批评性新闻采写时的注意事项[P187]:
①深查细访,捕获细节; ②反复核实,务求准确;
③语言质朴,巧用含蓄;
④分寸得当,褒贬有致。10.8深度性新闻[P188]:
是一种涉及重大题材,系统提供新闻事件的背景,用客观形式进行解释分析从而延伸和拓展新闻内涵的报道形式。
10.9预测性新闻的定义[P192]:即新近发生的预测性事实的报道。也即什么人最近对什么事作出了什么预测的事实的报道。10.10预测性报道特点[P192]:
是以现有材料与事实为根据对未来作出预测,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前景作出分析,它与着眼于“新近发生”的事实、事件的动态新闻不同,报道着眼于“未来发生”的事实或事件。10.10精确性新闻[P193]:
即指将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传统新闻报道方法融为一体的报道形式。泛指以各种问卷调查结果组合为新闻的报道形式。
第十一章 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11.1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P199]:(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
1、坚持真实性;
2、坚持时间性;
3、坚持思想性;
4、坚持用事实说话。11.2真实性的具体要求[P200]:
①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必须真实;
②新闻所反映的事实的环境和条件、过程和细节以及人物的语言和动作等必须真实;
③新闻引用的各种资料必须确切无误;
④新闻中涉及的人物的思想认识和心理活动等必须是当事人所述;
⑤讲究分寸,留有余地 11.3新闻报道失实原因[P202]:
①初步接触,不明要求;
②作风浮夸,粗枝大叶;
③知识不足,真假难辨; ④道听途说,不经核实;
⑤追求生动,合理想像; ⑥急功好利,“有中生无”;
⑦移花接木,偷梁换柱; ⑧沽名钓誉,胡编乱造。
11.4坚持用事实说话的定义[P218]:所谓用事实说话,即指思想观点通过事实自然地得以流露。记者一般总是带倾向性地选择事实,因此,事实能反映、体现记者的立场与观点。新闻的特殊价值和独特作用,就在于它能通过报道客观存在的事实,以体现某个道理或观点,从而感染、影响受众。11.5怎样用事实说话[P219]:
①精选事实;②多细节,少议论;
③多解释,少晦涩;④插叙场景、背景和人物形象
12.1记者的应具备的修养有[P223]:
①优良的作风;②高尚的道德;③广博的知识;
④熟练的技能;⑤诚挚的情感;⑥强健的体魄;⑦广泛的交往。12.2新闻职业道德[P227]:
即指记者在采写、传播新闻过程中与人、与社会相处时的行为规范。补充[了解一下]
1、技能修养:①熟悉用方言和土话交谈的技能;②熟悉用外语采访的技能;③熟悉摄影技能;④熟悉电脑操作技能;⑤熟悉驾驶各种交通工具的技能;⑥熟悉辨向、测时技能。
13.新闻分类
1.人物与时间类新闻采访
①人物新闻采访
②人物通讯采访
③人物事件采访
④事件通讯采访 2.时事与政治类新闻采访
①政治新闻采访
②会议新闻采访
③军事新闻采访
④外事新闻采访 3.经济与科技类新闻采访
①经济新闻采访
②科技新闻采访 4.文体与教卫类新闻采访
①文艺新闻采访
②体育新闻采访
③教育新闻采访
④卫生新闻采访 5.社会生活类新闻采访
①社会新闻采访
②灾害新闻采访 6.特殊类新闻采访
①新闻小故事采访 ②特写采访
③报告文学采访
④连续性报道采访
⑤批评性报道采访 ⑥深度性报道采访
⑦预测性报道采访 ⑧精确性报道采访
[考题类型:选择、填空、判断、名词解释、解答题、简述题、应用题。]
第四篇:中国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近百年中国新闻采访历史述略
在中国,真正意义上的新闻采访与写作的实践以及相关理论的初现,当从“五四”运动时始。
一、“五四”时期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 当新文化运动的曙光照亮世纪之初的征程时,我国新闻界的早期新闻采访实践也步人了实质性地实践与改进的时代。其主要标志是:重视直接采访,派遣驻外采访;从采访内容来看,注意经济新闻的采制,社会新闻的采访也从幼稚而发展,由受歧视而登大雅之堂。
(一)驻外采访的勃兴
我国新闻界对驻外采访的重视始于19世纪末。为了“通中外之故”,尤其是“通外情”的政治目的,以《国闻报》、《民立报》为代表的若干报纸,开始在外患频仍的年代,“延请通晓各国文字之士”担任驻外记者,如杨笃生、章士钊就曾任过《民立报》驻欧特约记者。但是,早期的驻外记者多是由一些留学生兼任的,并非专职记者。驻外记者采访活动的真正勃兴始于“五四”。1918年“一战”结束后,国人迫切要求了解世界形势的巨大变化,国内各大报竞相加强国际新闻的报道,派遣驻外记者与日俱增。1919年巴黎和会召开,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参加,时任《大公报》主编的胡政之以唯一的中国记者的身份采访了和会,这是我国记者采访国际会议之始。但这种境外采访仍是临时性的,而非长期驻外。直到1920年10月,我国新闻界驻外采访的新纪元才正式开启。这年秋天,在刚从欧洲回国,深感国内报纸大有必要向国外派驻记者的梁启超的帮助、撮合之下,上海的《时事新报》和北京的《晨报》“合筹经费,遴派专员,分赴欧美各国,担任调查通讯事宜”。两报一共选派了16名特派记者、通讯员前往,人数之多,阵容之强,前所未有。此举的目的与意义正如两报在《共同启事》中所言:“吾国报纸,向无特派员在外,探取各国真情。是以关于欧美新闻,殊多简略之外。国人对于世界大势,便每日研究困难,愈趋隔阂淡漠,此诚我报一大缺点也。吾两报有鉴于此,特用合筹经费,遴选专员,分赴欧美各国,担任调查通讯事宜,冀稍尽吾侪之天职,以开新闻界之一新纪元焉。”①各个记者及其所派驻的国家分别是:陈筑山为美国特派员,陈溥贤与刘秉麟为英国特派员,刘延陵为法国特派员,吴统续为德国特派员,瞿秋白、俞澹庐(颂华)、李崇武三人为俄国特派员。同时,《晨报》驻美国特约通讯员为罗家伦,驻英国特约通讯员为傅于,驻法国特约通讯员为张若名(女)、张崧年。《时事新报》驻英国特约通讯员为郭虞裳,驻法国特约通讯员为周太玄,驻德 ……
第五篇: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当代新闻采访与写作教程
新闻采访:新闻工作者为了了解和获得新闻事实而进行的情况搜集和调查探究活动 新闻采访的目的:为新闻报道服务,满足大众的新闻需求服务 新闻采访的实质:以客观事实为对象,以新闻报道为目的的活动 新闻采访的特点:专业性、及时性、突发性、广泛性、艰辛性
新闻写作的基本原则:真实性、思想性、时效性、简明性
广义的记者:新闻机构中从事新闻材料的采集、拍摄、录制和新闻作品写作、制作、编辑和报道的专业人员,包括记者、编辑、新闻节目主持人、新闻摄影、新闻出版者等。
狭义的记者:出外采访的人
19世纪初期,随着近代报纸的创刊,我国才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职业记者。
记者的职责1、2、采写新闻:面对一些重大的、紧迫的、难度大的报道任务时,记者应责无旁贷,奋勇当先,千方百计的去完成采访任务。
反映情况:不是公开的新闻报道,而是特指记者在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中得到一些不宜作公开报道,但对党和政府及有关部门有参考价值的材料,写成“内参“的形式上报。
3、做群众工作
采访者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人文素质、科学素质、道德素质、专业素质(1、记者对客观实际的了解和把握能力
2、语言文字表达能力
3、新闻业务技能的娴熟运用能力)
新闻敏感:新闻工作者敏锐发现新闻线索、迅速地挖掘新闻素材、及时地判断新闻价值的能力。新闻敏感的表现:
一、快捷,能迅速地捕捉事物正在或即将发生的最新变化
二、准确,能从纷繁复杂的事物中判断和选择出有传播价值的变化
三、灵活,不拘泥于某种固有的思维模式和工作思路
判断有价值新闻的能力1、2、3、4、迅速遇见可能出现的新闻的能力
迅速判断新闻事件引起受众反响程度的能力
迅速判断同一性质的诸多事实中最有价值的新闻事实的能力
迅速判断新闻事件对当前工作的指导意义和可能产生的政治影响的能力
5、迅速判断透过一般现象挖出隐藏着的有价值的重要新闻的能力
新闻价值:指事实构成新闻诸因素的客观存在,是记者判断事实能否成为可以进行传播的新闻尺度。
新闻价值包含的要素:重要性、显著性、时新性、接近性、趣味性、冲突性、异常性。
掌握的基本原则:新闻价值的各个要件不是孤立存在的,这些要件只是报道的参考系数,我们在世纪操作中要学会综合观察与利用。
报道思想:新闻机构在一定时期内,组织、策划报道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施这一指导思想的大致设想,有时也成为报道意图。
如何形成和明确报道思想1、2、吃透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文章,从中把握报道思想 从国际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报道中捕捉、获取报道思想
3、参与社会实践,从所听所闻获取报道思想
新闻线索:新近发生的事实的简明信息或信号。新闻线索的作用:
1、2、激发记者的新闻敏感,从而产生采访动机 为记者的采访提示了方向
3、为媒体的报道活动提供了决策依据
新闻线索的获得渠道1、2、3、4、5、6、党和政府的有关方针、政策和重要文件
各种会议、领导讲话以及有关部门工作信息和简报 通过受众、亲友提供 通过其他媒体渠道获知 记者的耳闻目睹和日常积累
其他渠道:新闻线人、新闻通讯员提供及热线电话、读者来信
采访计划或采访策划方案应包括:1、2、3、4、报道思想:对近期报道思想要了解,这是制定计划的重要依据
采访目的:采访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采访?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可能产生的传播效果会怎么样?本次采访的要求是怎样的?
采访对象、范围:要采访的中心人物是谁?还要采访哪些相关人物?采访顺序怎样安排?如何确定采访的地区、范围、部门? 采访时间:选择最有利于采访的时间和时限要求。5、6、7、采访的实施:选用何种采访方法(方式),如观察、访问、座谈会、体验式采访、隐性采访,或是几种方式相结合。
报道方式:确定报道形式、角度和初步选题;对刊(播)发的要求,如放在哪个版面、栏目,采写周期,写多少字
采访内容:开列调查纲目,记者在采访前,应在初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列出较为详细的调查纲目,有事还需要把这个纲目送给被采访者,让他们了解记者要采访的问题,在思想上和材料上有所准备。开列提问提纲,就是准备问题,问题要尽可能多些,有具体的,有概括的。
8、相关采访条件的准备:如交通食宿的安排、采访设备的准备以及经费的预算
9、其他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处置方法
采访形式:记者在采访活动中以一种什么样的外在形式,与被采访独享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外在关系来进行采访工作的。
采访方式:由于新闻事件的性质不同、被采访对象的情况不同而决定的记者采访活动的不同类型。
采访方式:隐形采访、异地采访、交叉采访、立体采访、巡回采访、蹲点采访、体验采访
提问:运用谈话的方式研究采访对象心理的一种方法
提问的方法:单刀直入、迂回包抄、穷追不舍、引导启发、反面激问、求教探寻
新闻采访的现场观察:记者的大脑及眼、耳、鼻、舌、身感觉器官同时运作,以眼为主从而使主观认识与客观实际相一致的现场采访形式。(通俗地讲,记者用眼睛采访)
现场观察的方法
1、观察与提问相结合2、概览与细察相结合3、观察与思考相结合4、定点与步移相结合5、眼看与全感相结合6、公开观察与隐蔽观察相结合
新闻主题:新闻的中心思想,是通过新闻事实所要表达的记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和思想。
既要反映新闻事实,又要表明记者的态度和观点。
新闻主题确立的原则:确定主题的最佳性、注意主题的独创性、增强主题的针对性
新闻主题提炼的方法:追根溯源法、对比联系法、见微知著法
新闻语言:适合新闻报道要求、体现新闻特性的语言。
消息的结构:消息写作中材料选择、段落安排的特定方式与方法。
消息结构通常指两个方面的意思:
一、消息的结构形式,即作者对以过滤的新闻材料进行总体性按哦爱或布局的方式。
二、消息的构成,即消息稿内容上的结构构成,一般由标题、消息头、岛屿、主题、背景、结尾几部分
消息的结构形式:倒金字塔式、时间顺序式、悬念式、并列式 消息的构造成分
消息的标题有三个方面的作用:导受、导向、美化和序化
消息标题的种类主要包括:主题、引题和副题
消息头:一般是指消息头那几个以不同字体或加括号区别于内文的字。
新闻导语:消息中开头用简练的文字概括最主要、最新鲜、最吸引人的新闻事实的部分。
以表达方式区分导语的种类:叙述型导语、描写型导语、议论型导语、对比型导语
动态消息:对新近发生和正在发生的新闻事实的报道、它迅速、快捷地反映社会各个方面的新情况、新事物、新变化、新问题、新成就、新动向、新气象、新趋势。动态消息可以报道国内外的重大事件、突发事件,也可以报道日常生活中鸡毛蒜皮的小事。涵盖政治、经济、军事、外交以及文化、科技、教育、体育等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以及与大众社会相关的千变万化。动态消息的特点:新、短、快、活、强
经验消息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一、报道具有指导意义的经验
二、报道能推进工作的经验
三、报道最新鲜独创的经验
四、报道用事实说明的经验
人物消息概述
报道人物的世纪和活动的新闻题材。人物消息里面的人物要具有新闻价值,可以是名人、大人物,表现公众人物的新闻,也可以是凡人、小人物,表现普通人引发的新闻。可以是去的重大成就、获得突出成绩的人,也可以是在某一方面做出不同凡响之举的默默无闻的人,也可以是怪人、奇人,甚至可以是反面人物。
人物消息的特点:
1、2、人是主角,以写人为主,叙事是为写人服务的。篇幅短小
3、内容集中
4、强调时效
人物消息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一、生动传神
二、个性鲜明
三、突出重点
社会消息:以社会生活、社会问题、社会风气、自然现象以及生活情趣为报道对象的新闻题材。一般被称为社会新闻,也被称为“软新闻”。
社会消息的特点:生活气息浓,具有贴近性;受众范围宽,具有广泛性;相关资讯多,具有知识性;传播效果好,具有趣味性;报道灾害快,具有突发性;唱正气歌,具有引导性
社会消息的写作要求和方法
一、小事多留心,着眼百姓生活。
二、热点不会比,反映民众诉求。
三、格调要提升,抵制虚假低俗。
四、出击应迅速,报好突发事件。
五、形式须灵活,写出情趣感情。
通讯:一种比较详尽、生动地报道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发生(成长)经过及结果(经验)的新闻体裁。
1870年,王韬在国外游历时写的《普法观战记》被认为是我国最早的通讯。1912年,《申报》特地为黄远生开辟“北京通信”专栏,后人称为政治通讯。
通讯的特点:
通讯与消息的共同点,如真实性、客观性、时效性
通讯在内容和形式上更详细、具体、深入、生动,更灵活、多样化,更有感染力。
一、内容的扩展性
二、时效的适度性
三、结构的灵活性
四、手法的多样性
五、人称的丰富性
林外通讯篇幅较长,容量较大;通讯标题不用多行题,有事出现副题,前面加破折号;通讯发稿时,不加“本报讯”。
人物通讯:一种详尽报道新闻人物活动与思想的通讯体裁。报道正面新闻任务的先进事迹,反映任务的成长经历,展现精神风貌,对人们起到激励、鼓舞的作用。也报道中间人物或有争议的人物,甚至是后进人物与反面任务的思想变化过程,分析行为动机,挖掘思想根源,对人们起到教育、警示的作用。人物通讯分为两类:
1、2、报道个人的,以一个典型人物或新闻人物为报道对象 报道群体的,以几个人甚至一个先进人物群体为报道对象
人物通讯的特点:形象性、生动性、时代性、典型性
人物通讯的写作要求
1、突出写人,把人写活
2、精心选材,合理布局
事件通讯:较详尽地报道具有典型意义的新闻事件的通讯体裁。
注意选择典型事件,全面、深入地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集中深刻地引出一定的经验或教训,并揭示其社会意义。
事件通讯的特点:典型性、重要性、深刻性、全面性、政策性
事件通讯的写作要求1、2、3、突出重点写好事 深入挖掘写透彻 如临其境细描绘
4、掌握分寸讲政策
风貌通讯:着重记叙社会风貌、社会变化、风土人情和建设状况的通讯体裁。也叫概貌通讯、旅行通讯。报刊上常见的是巡礼、见闻、游记三种。
风貌通讯的写作要求::1、2、3、求“特”,写出特点 求“变”,写出变化 求“新”,写出新意
4、求“趣”,写出情趣
特写:对新闻事件、新闻人物有特征的片段、场面或瞬间,进行“放大”、“再现”处理的一种新闻体裁。分为人物特写、事件特写、场景特写、旅行特写、速写等。特写的特点:题材特别、内容特别、表现特别
特写的写作要求:
1、观察要细致化2、3、4、选材要集中化 篇幅要精萃化 角度要奇异化
5、表达要艺术化
专访:记者带着问题对特定对象进行专门访问的一种新闻体裁。
人物专访: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纪实访问的通讯体裁;又称为人物访问记,属于纪实性报道。
专访的表现形式:可以用第一人称,可以用问答式,也可以用自述式。
人物专访一般都有特定的背景和强烈的现实性,选择的都是有代表性的人物,也可以是罪人、犯人、有问题的人,专访的问题多是回答和解决社会和让你们普遍关心的问题。
人物专访的三要素:人物、现场、谈话
人物专访的写作要求:
1、选准专访对象
2、准确把握时机
3、合理安排观察
4、注重谈话纪实
深度报道的特点:
一、主题的深刻性
二、题材的重大性
三、报道的整合性
四、体裁的多样性
五、效果的显著性
调查性报道:由媒体相对独立完成,以记者调查魏主要方式,揭示部位人知的新闻试试的深度报道形式。
调查性报道的特点:探究性、质疑性、独立性、重大性、风险性
解释性报道:通过大量使用新闻别经材料对新闻事实进行解释和分析的一种深度报道形式。
解释性报道是分析性报道,是深度报道中最重要的文体,特别是在西方国家的报纸上占有重大的比重。解释性报道的特点:1、2、3、充分使用背景材料,用事实“解释”事实
突出“为什么”这一要素,着重点在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 通过比较、分析,揭示事实蕴含意义 连续报道:新闻媒介对受众关注的某一新闻事件、新闻人物、典型问题,在一定时期内持续进行报道。连续报道又称为追踪报道,追踪新闻事实的发展轨迹并不断地及时报道,每一次报道的递进,都构成连续报道的片段,直到最后完整地呈现事件。一般至少需要3篇,特别适用于突发性事件。连续报道的特点:1、2、3、报道力度大,报道声势强 报道时空跨度大,报道时效性强 每部分具有相对独立性,又有内在联系
4、体裁的多样性,问题的灵活性
系列报道:在同一个大主题下,对典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进行不同视角、侧重点的分篇、持续的新闻报道方式
系列报道适用于对典型的新闻事件、新闻人物、现象与问题,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不同层次,惊醒的一系列报道,报道篇数不少于3篇。
组成系列报道的多个报道都是独立的,他们没有外在的联系,却有内在的联系。这就是要集合在同一主题思想之下,实现对新闻事实作比较系统、全面,有一定深度的报道。
系列报的的特点:1、2、3、主题的集中性 内容的广播性 报的的计划性
4、文体的一致性
调查性报道:
1、确立调查目标,表明质疑态度
2、把关键性追问作为“子标题”
3、提供强有力的证据和细节
4、注重结构安排
5、突出平衡性原则,注重展现观点的交锋
解释性报道写作的操作要点:
1、采用逻辑关系结构全文
2、围绕“为什么”追根溯源,深入挖掘,写出新闻背后的新闻
3、广泛收集背景素材,大量占有材料
4、用事实解释事实
连续报道:
1、每篇相对独立,但要有内在联系,注意平衡性和整体性
2、每篇在报道新的新闻事实时,要适当交代背景或适当回顾
3、要突出之前未曾报道的最新动态和进展
4、要善始善终,切忌虎头蛇尾
系列报道:
1、选择好体裁,开掘好主题
2、分解若干子题,划分报道角度
3、单片追求个体影响,整体形成集聚效应
4、注重典型清洁,抓住生动细节
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
1、快捷性、及时性
2、现场的实证性
3、受众接收的随意性
电视新闻专题是指运用电视新闻的表现手段和报道技巧对新近变动的事实所做的较完整、较系统、较深入地及时报道。类似于报纸、广播新闻中的通讯。电视新闻专题题材广泛、多样化,大多围绕社会上的重点、疑点、热点问题进行选材,针对事实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夹叙夹议的方式,使观众产生思想上的震动和感情上的共鸣。
网络新闻:通过互联网传播的新近变动 和对正在变动的事实的变动评论。网络新闻的传播特性:交互性、及时性、丰富性、多元性
多媒体写作:网络新闻写作最显著的表现形式P298
“华尔街日报体”:美国《华尔街日报》惯用的一种新闻写作方法
基本特征:以一个具体的事例开头,然后自然过渡,进入新闻主题部分,接下来将所要传递的新闻大主题、大背景和盘托出,集中力量深化主题,结尾在呼应开头,回归到开头人物的身上,进行主题升华,意味深长。
融合型记者也叫多技能记者、超级记者、全能记者、移动记者、背包记者。融合型记者掌握了全面的多媒体技能,能够同时承担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报道任务,为多种不同媒体提供新闻作品。
融合型记者的要求:
1、合理的知识结构
2、超强的职业能力
3、过硬的技能水平
4、良好的身心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