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特色微党课,助力企业发展
特色“微党课”,助力企业发展
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在党课教育中,拓宽党课教育思路,积极探索微党课教育的新模式,精心组织设计党员干部喜闻乐见的党课内容,创新党课教育形式和过程,‚三个创新‛增强党课教育的成效性;‚四个转变‛有力提高党课教育的参与性;‚四个落实‛有力促进党课教育的规范性;不断完善党课教育制度,助力企业发展,党课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党员思想觉悟有了新的提高,企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电务城通公司在2013年、2014年连续被评为‚全国企业文化建设优秀单位‛和‚全国党建文化十强单位‛,并获得中铁五局‚四好班子‛称号。
经过探索,中铁五局电务城通公司的微型党课继承和创新了传统党课,找到了一条体现时代要求、满足党员需求、提高教育实效的新路子。在推行微型党课的过程中,各级党组织充分利用党组织在多媒体、网络等方面的优势,将现代技术引入到党课教育中。采取传统的党课教育形式与多媒体技术相结合,将党课 教育内容用文字、图片和声像展示出来。普通党员作为群众的一份子,在支部党课活动中,以创新的‚微型党课‛形式,结合本职实际,讲述身边真实的人和事,让与会党员干部群众产生共鸣,切实增强了党课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既推进了公司各项中心工作的开展,又受到了广大党员的好评,助力了企业发展。
‚三个创新‛有力增强党课教育的成效性。一是主体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党员的综合素质。微型党课鼓励每位党员人人上讲台,力争做到党员参与全 覆盖,为广大普通党员进行学习锻炼、展现学识才能搭建了良好的平台。讲课的党员都有一个围绕主题、查找资料、消化内容、提炼观点、确定思路、进行讲课的过 程。通过讲课,使每位党员不断深化对党的重大理论知识的学习和理解,进一步增强党性原则,更好地用理论指导实际工作,促进工作水平提高。在实践中,许多党 员感到他们的理论水平、写作能力及口才均得到了提升。二是内容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党员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普通党员上讲台,用自己的语言讲身边的故事、聊自己的感想、谈自己的体会,内容更加实在,更具有说服力,实现了党员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使人更有亲切感,比以往枯燥的纯理论讲课更容易让党员和 群众接受并达到教育效果。而且微型党课教育形式也非常新颖,许多党员用电脑做成幻灯片,使听者更直观更感性,党员在这种形式中也更愿学、更乐学。三是载体 创新,进一步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号召力。微型党课搭建了一个党员展示综合素质、提高综合能力、增强基层党组织工作活力和吸引力的平台。通过这一教 育载体,改变了原来单向灌输、单一说教、被动接受的模式,形成双向互动、浅显生动、自觉参与的党员教育新模式。微型党课‚时间短‛、‚效率高‛、‚效果好‛的特点,使党员对党组织的归属感得到强化,提高了基层党员思想教育的实效性,增强了基层党组织开展各种教育活动的吸引力,活跃了基层党建工作,增强了 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创新力、凝聚力。‚四个转变‛有力提高党课教育的参与性。一是教育主体上,变‚一人讲‛为‚大家讲‛。微型党课改变了以往党课自始至终由领导、专家一人讲的 模式,把话筒交给普通党员,打破职务、岗位、资历、学历的限制,鼓励每个党员根据自身条件,选择合适议题,大胆走上讲台,人人争当教员,人人都是学员。这一形式改变了以往普通党员在接受党课教育中存在的‚听得多、看得多、思考少、参与少‛的问题,有效调动了全体党员参与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二是教育时间 上,变‚长篇大论‛为‚短小精悍‛。传统党课,往往难以适应当前快节奏的现状,实际效果也明显打折。而微型党课每人的讲课时间一般为8-10分钟,时间 短,内容集中,少了‚拖沓、说教、空泛‛,多了‚精巧、平实、快捷‛,因此效果更好。不仅讲课者易于准备,而且管理者易于组织。从实践来看,讲课者往往从 一个小角度、从一件小事入手,以小见大,由此及彼,入情入理,可亲可信。三是教育内容上,变‚单一型‛为‚多样化‛。它可以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可以是 身边的先进事迹;可以是形势政策任务,也可以是党员自己的思想火花、学习心得,等等。授课者用自己的语言讲身边的故事、聊自己的感想、谈自己的体会,内容 实在,有说服力,改变了传统党课理论性强、离生活远的情况,更能触动、吸引每一位基层党员。四是教育形式上,变‚灌输式‛为‚互动式‛。传统党课主要是我 讲你听,以单向灌输为主,听课者处于被动接受的从属地位。而微型党课教育形式比较灵活,在操作上,一般由党组织负责人作为主持人点明主题,引导发言,串连 内容,充分调动每个党员的积极性。教育的直观性、互动性和吸引力大大增强,使党员能坐得住、听得进。
‚四个落实‛有力促进党课教育的规范性。一是落实内容主题。按照贴近基层群众现实诉求、生产生活需求、党员教育要求,有针对性地选择党员最 关心的课题,因人、因地、因时来确定党课的内容,施行分层施教,分类施教,有的放矢地讲党课。同时,采取‚菜单‛式选课,使授课内容与基层党员群众所需有 效对接,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落实组织制度。通过领导干部带头上党课与‚党员人人上讲台‛教育形式相结合,发挥‚微型党课‛让普通党员走上讲 台、党员人人参与党课教育的作用,形成‚分层、分类、分众‛,以基层党员干部为主体的微型党课宣讲体系。三是落实授课方法。授课过程中,追求灵活的教育方 法,注重运用群众的语言,用党员干部易于理解的方式、乐于接受的平台、便于参与的载体开展授课。采用启发式、案例式、互动式的讲授方式,运用典型事例,以 小见大,以事说理,以人示范。通过不断探索和总结微型党课新经验,提炼授课方法,从众多的党课教学方法中,概括形成了专题辅导法、榜样激励法、现身说教 法、正反对比法、实践启迪法、个案点评法、反例教育法、多媒体展现法等授课方法。每种方法既有分析提升,又有典型教案支撑,切合不同类型的党员学习需求,彰显出新的活力。四是落实教育载体。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把党课的内容用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宣讲主题更加生动、鲜活、形象,增添了微型党课的时代 感和吸引力。
据介绍,微型党课是电务城通公司在党建工作精细化管理实践中探索的一种党员教育新载体。概括地讲,就是在较短的时间内,运用小的事例或实践 来阐述、宣讲大的道理,给人以启发、启迪并产生共鸣的一种党课新形式。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更多的普通党员走上讲台。自年初微型党课在电务城通公司推广 以来,先后有200余名普通党员、50多名基层领导干部登上微型党课讲台,听课者达2000多人次。由于参与面广、感染力强、简便易行,深受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欢迎。很多普通党员说:‚这样的党课内容丰富、形式活泼,改变了过去党课‘严肃’、‘呆板’现象,很受大家欢迎,希望多开展这样的活动。‛
第二篇:企业文化助力企业发展
企业文化助力企业发展
北二环高速公路——周伯厚
企业文化是企业长期生产经营活动所自觉形成的,并为广大员工恪守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念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一个好的企业文化对于企业实现自身目标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越秀交通“不断超越、更加优秀,激情交通、创新发展”的核心企业价值观像是一座灯塔,北二环人以谦虚和坚韧的意志秉承和发扬,以人性化管理为前提,以“文明收费、礼貌服务”为宗旨,以组建和谐劳动关系集体、创建活力高速、树立服务窗口形象为依托,引领北二环人积极向上、勇往直前。在不断建设健全公司的运营管理的同时,也不断提升公司的品牌形象,争取将公司营造为一个阳光、激情、简单、包容的企业,为打造卓越的交通企业奠定坚实的文化底蕴。
一、企业文化引领企业和员工行为形成在越秀文化的熏陶下,所孕育出的越秀人不屈不饶的挑战精神,承载着打造国际企业的梦想,明确了越秀交通的追求和信念、提倡什么、推崇什么、都隐含在文化的信息中,因此,属于越秀的每个成员都能从中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要求和期望,自觉主动地选择自己的行为方式,走上茁壮成长的必经之路。
二、企业文化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创建和谐、稳定、温馨的工作环境,丰富员工的业余文化生
活,组建团结活力的员工队伍,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企业文化对群体的整体激励作用主要表现在它的凝聚功能,它所带给员工的归属感能产生巨大的整合,凝聚人心。企业文化培养出企业成员目标与利益的一致性,促使全体成员把实现企业的目标作为自己应尽的职责,形成协调一致的群体行为。由于价值观的一致性,企业成员之间就会有更多的共同语言和较强的默契能力,这既能形成较好的合作关系,同时又有利于减少摩擦,使成员之间相互吸引,满足个人的社会心理需求,以加强员工队伍的向心力、归属感。
三、企业文化推进企业的和谐发展
对于职场中的个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工作场所度过,因此工作环境对人的社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影响。一个成员进入企业后,必须努力使自己的价值观念、行为习惯和待人处事的方式与企业的文化相适应,接受群体的规范,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把自己融入到集体之中,这种适应企业文化的过程就是个人在企业内的社会化。从企业的立场来说,成员的社会化是企业及其企业文化得以传承与发扬的途径。任何一个的企业都会通过种种方法,力图促使它的每一个成员发展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人,当一个企业拥有浓厚的企业文化氛围时,所有员工都能通过文化的传播和带动团结一致、共同进步,从而对企业的发展直接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四、企业文化展示企业的内外形象
优秀的企业文化不仅向社会表明了企业的崇高目标和社会责任感,而且展示了自己良好的管理风格、经营状态和精神风貌,从而获得社会的肯定与支持、塑造良好的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知名度。作为高速行业的北二环人,更是以树立窗口形象,提供优质服务,将越秀文化传播到社会,打造行业标杆为愿景的文化理念来塑造公司的品牌形象。
随着越秀文化的扩展、渗透,在增强企业凝聚力、增添公司持续健康发展的源源动力的趋势下,北二环定能勇往直前,在发展中务求以最优异的成果完成企业使命,回报股东、回报员工、回报社会。
第三篇: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推动小微企业发展 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随着《国务院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的出台,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主角河南省而言,迎来了重大的发展机遇,也肩负了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原经济区核心区重要组成部分的新乡市,亦将发挥自身地理、经济等各方面优势,助力中原经济区建设。
推动中原经济区发展,核心是“三化建设”,即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小微企业作为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实体组成,在加速产业结构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和保民生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对保民生、有效拉动河南经济增长、助推中原经济区建设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新乡市小微企业基本状况
1、总体情况
截止2011年底,新乡市小微企业共有2.28万户(其中:小型企业7000户、微型企业15.8万户),从业人员45万人;累计完成增加值337.3亿元,占全市GDP的比重达24%;营业收入1284.8亿元;实交税金30亿元;实现利润104亿元;出口创汇21亿元人民币。目前,小微企业已成为了新乡市经济、就业、社会稳定的重要支撑。(新乡市中小企业发展情况-新乡市工信局)
2、政策扶持情况
为积极推进新乡市小微企业快速发展,通过对小微企业发展特点、优势和现状进行科学分析,新乡市先后出台了《新乡市名牌产品奖励办法》、《新乡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产业集聚区科学发展的意见》、《新乡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新乡市中小企业融资工作指导意见的通知》、《2011新乡市“小巨人”企业信贷培育计划实施方案》、《关于开展“直邮助中小企业腾飞”活动的通知》等相关文件,健全了推进小微企业集聚集约集群发展、品牌建设、融资服务等政策措施,初步形成相对完善的小微企业发展政策体系,明确设立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扶持政策。这些扶持政策的出台实施,对进一步促进新乡市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不断壮大经济规模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新乡市小微企业调研分析
1、调研基本情况
为充分解新乡市小微企业发展状况,新乡调查队采取问卷调查与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对部分工业小微企业的生产经营形势、招工情况、向银行贷款情况、企业流动资金情况以及经营中遇到的问题等方面开展调研。
在接受调查的54家小微企业中,一季度实现总产值4612.5万元、主营业务收入4606.3万元、营业利润424.2万元、税金总额115.5万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9.9%、4.9%、14.1%和5.1%。
其中,发展状况很好或好的企业为22%,发展状况一般的为67%,发展状况差或者很差的企业为11%,表示大部分小微企业能够实现良性发展。
2、调研中显现的问题
通过调研显示,新乡市工业小微企业虽然总体发展情况良好,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影响、制约着工业小微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调查显示,企业在生产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中,29%的企业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27%的企业为劳工成本上升快,20%的企业为市场需求不足,13%的企业为资金紧张,7%的企业为熟练技工缺乏。
(1)原材料上升,企业经营成本增加
据统计,新乡市小微企业多为来料加工制造企业,企业的资金运用很大一部分为原材料购买及储存,近年来,国内原材料价格普遍上涨,这使得众多小微企业资金需求量大幅增长,增加了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了获利能力。同时,随着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对原材料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在其发展过程中资金需求增长更显突出,原材料价格上涨影响企业延续生产,完不成订单任务,造成中小企业利润增速放慢甚至出现负增长。调查中29%的企业表示原材料成本上升快是企业经营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2)劳动力成本上涨,企业用工存在缺口
调查显示,52%的企业存在招工需求,其中,4%的企业找到全部所需员工,61%的企业找到部分所需员工,35%的企业没有找到员工。
虽有不少小微企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阶段,但大多数小微企业仍为劳动密集型,对于劳动力尤其是熟练技工的需求仍然较大,大部分小微企业规模较小、地处偏僻,没有有力的优势与大企业争抢人才,部分小微企业出现难留人,留不住人的现象,企业发展只能维持现状。企业为缓解招工难、留人难的困局,被迫进一步大幅增加工资支出。
近年来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出台,外出打工吸引力明显减弱,造成人工成本不断增加,据统计,2011年全年新乡市小微企业人工成本涨幅在20-30%,工资上涨对企业资金压力越来越大,现在国家要求企业必须为员工交纳基本保险,无形中进一步加重了企业负担。
(3)流动资金紧张,银行融资困难
调查显示,部分小微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资金紧张、融资困难。6%的企业流动资金缺口达20%以上,46%的企业流动资金缺口为1-20%,48%的企业流动资金基本正常,没有企业表示流动资金充裕。
根据对中国人民银行新乡市支行的走访了解,尽管国家不断出台扶持小微企业融资的政策,但是由于一方面,小微企业数量迅猛增长、企业规模继续扩张、大型企业占用小微企业资金增加,加剧了小微企业资金缺口,另一方面小微企业本身规模小,信用评级不高,用于抵押的资产少,信用调查成本高,贷款风险大等因素,多数企业新上、扩建项目时,都难以从银行贷到所需款项,导致资金缺口大,周转金紧张,项目迟迟不能落地。
流动资金紧张、贷款难制约了企业的良性发展,企业融资纷纷转向民间借贷,据调查,解决小微企业资金的主要来源是个人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分别占40%、20%、40%。
(4)用地难、用电难,严重制约企业发展
随着国家扶持政策等利好原因,多数小微企业不断寻求规模扩张,用地需求量猛增。但由于小微企业发展缺乏规划,分布分散致使土地利用率严重偏低,国家严格土地调控政策和不断攀升的土地价格,也使企业用地审批越来越难,企业新建、扩建和再建厂房受到制约。同时在某种程度上,电力供应部门对小微企业的用电问题并未引起充分重视,导致在电力紧缺时期出现拉闸限电等情况,直接影响企业生产,但随着夏季用电高峰的来临,小微企业在用电方面有可能再次受到影响,直接影响小微企业的发展壮大
(5)宏观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影响企业发展
随着“十二五”时期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三化”协调发展战略的推进,新乡市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市场发展趋势,积极调整产业、产品结构。部分小微企业生产存在科技含量低、能耗大、污染重等问题,因此新乡市对小火电、小化工、小煤矿等落后产能的小微企业进行了关闭和整顿,优化了产业结构。
调研中还发现,国家各级政府出台的部分优惠扶持政策与相关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相关政策宣传不到位,使企业对现有政策了解不深,不能充分发优惠挥政策应有的作用。
三、促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议
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前,新乡市将着力营造小微企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面提升小微企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努力实现小微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1、积极研究政策措施,倾力扶持小微企业发展
为推进新乡市小微企业快速发展,应根据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多渠道、广范围的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宣传力度,认真贯彻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加强各部门沟通,通力协作,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2、加强调研,了解小微企业发展的第一手资料
深入企业开展调研,加强对企业的实地考察,了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实际困难,才能有针对性的制定出相关扶持政策,更好的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扶持。
3、多渠道解决企业的资金紧缺和融资难问题
虽然在政府和金融机构的共同努力下,小微企业融资问题有了一定的缓解,但是在民间投资方面要进一步放宽投资领域,拓宽融资渠道,强化服务引导,为民间投资营造宽松的环境,同时继续通过建立健全小微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推进银企合作等途径,努力缓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
4、切实破解工业用地紧缺问题
针对闲置土地和一些老旧厂房空置等问题进行用地清查,解决工业用地在审批、管理和使用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并取缔高污染、高能耗、效益低的企业,向环保型、效益型的企业进行政策性倾斜,做到奖罚分明,切实解决好小微型企业用地问题。
5、进一步加大求职者就业引导力度 充分发挥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两大平台作用,发布各种用人信息,组织用人单位举办大型人才招聘会。根据企业用工需求,积极与劳动力资源相对充裕的地区联系,组织用工单位前往集中招聘。
6、鼓励企业增强自身发展能力
鼓励小微企业开拓思维、自主创新,开发新产品、探索新方向,促进企业快速成长。引导企业积极从自身发掘资金潜力,加强技术开发创新工作,加快提升产品技术水平,树立企业的品牌形象,增强企业的市场活力。
中原经济区的建设要在保障民生的基本前提下实现社会发展和进步,小微企业特别是手工作坊式的微型企业和个体经济具有门槛低、经营灵活的特点,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能创造大量的就业岗位,是增加就业的主渠道,因此,小微企业的健康发展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重大推动力。
第四篇:广饶县工商联搭建平台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广饶县工商联
优化服务助力小微企业发展
广饶县工商联立足统一战线资源和功能优势,坚持以助推小微企业转型升级为工作突破口,通过搭建有效载体,在政策助推、智力支持、融资协调、产业优化、风险规避等方面为企业做好服务工作,推动了广饶小微企业健康快速发展。
搭建建言服务平台,政策助推活企。依托县两会和民主党派参政议政论坛等平台,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到全县民营企业开展调研。撰写了《关于全县中小企业人才发展的观察与思考》、《关于全县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调查与思考》等调研报告。今年4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健康发展的意见》,被县委县政府吸纳到《关于支持全县小微企业发展的意见》中,为民营企业转型升级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搭建人才服务平台,智力支持兴企。成立广饶县海外高层次人才(专家)咨询服务团,在首批聘请26名海外博士及专家“上岗”的基础上,争取形成千人海外人才“智囊团”,为广饶县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咨询服务。今年1-4月份,通过举办海外高层次人才广饶行、校(院、所)企科技和人才合作等大型系列活动,达成人才合作和技术合作项目261个。搭建资金服务平台,融资协调惠企。以统战工作联席会议为纽带,通过协调召开恳谈会、对接会等形式,积极协调
1有关部门帮助民营企业解决融资难题。为了更好地“帮小扶微”,广饶县充分发挥各金融机构的优势和作用,积极创新方式方法,大力开发适合小微企业的信贷产品,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在今年全县政银企座谈会上,中国工商银行广饶县支行、中国农业银行广饶县支行等金融机构与正和集团等16家企业进行了项目签约,共达成合作意向254个,签约金额达325亿元。
搭建项目服务平台,产业优化强企。广饶县连续三年举办了中国(广饶)国际橡胶轮胎暨汽车配件展览会,通过搭建信息交流和贸易合作的平台,与国内外知名轮胎汽配企业签订投资项目共389个,进一步拓展了海外市场。今年3月,组织会员企业参加第二届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经贸洽谈会,洽谈项目28个,合同金额156亿元,正式签约项目3个。协助成立海外高层次人才创业基地和海外留学回国人员创业园,促成全县共签约各类回归项目86项,总投资额达150多亿元,截止目前,到位资金89.3亿元。
搭建内控服务平台,风险规避护企。去年以来,组建以65名统战成员中的律师、会计师、经济师、税务师等为主的广饶县统战系统“法律〃财会〃税务体检团”,帮助企业规避法律、财务等内部风险,为企业转型升级保驾护航。目前,“体检团”成员应邀深入企业开展合同法律风险防范、外商投资企业经营风险等讲座140多场(次),提供无偿“体检”28 次,开展重大问题“会诊”活动17次,化解风险61件,索回欠款850万元,挽回经济损失2400万元。(魏海莹)
第五篇: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农村小微企业发展
创新信贷模式助力农村小微企业发展
王月金 郭海
2012-7-20 10:40:40来源:《中国经济时报》2012年07月19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获得长足发展,大量农村金融机构获得大量资金。但由于中国农业发展还主要靠天吃饭、农产品价格弹性大,农村小微企业信用风险大,使得“贷款难、难贷款”成为横亘在农村金融机构和小微企业之间的一道坎。
江西省农村信用社通过近年来的实践,创新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不仅破解了农村小微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在支持“三农”中更具优势,而且也使得农村信用社在农业现代化的过程中重新找准定位,更具发展前景。正如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理事长肖四如所说,“农村信用社完全可以像现代银行一样充满活力”。
“信用共同体”破解小微企业贷款难
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重视“三农”问题和支持农村小微企业发展已形成共识,“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也在中央文件中被反复强调。但由于农村小微企业普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财务制度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缺乏有效担保等问题,农村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始终难以解决。
另一方面,大量农村金融机构从农村得到大量资金,却找不到优质客户,出现“贷款难”和“难贷款”的矛盾。肖四如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表示,现代银行所要求的信息对称和抵(质)押条件,农村小微企业是不具备的。如果能找到一种途径解决农村金融服务中信息不对称和抵(质)押不足的问题,就可以解决农村小微企业的融资难问题。
对此,“立足县域、服务三农”的江西省农信社通过在余江县等地试点,建立了一种克服信息不对称和农村金融抵(质)押不足的路径。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发掘各类中介组织、各种专业协会等信用资源,把贷款受益各方组织起来建立“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信用共同体,农村信用社给予授信贷款,构建“公司+基地+农户”和“信用合作+专业合作”的新型信贷模式。
地处鄱阳湖之滨的江西都昌县周溪镇虬门村有100多年的珍珠养殖加工历史,但资金缺乏一直制约着当地珍珠养殖加工业扩大产业规模、创新工艺和品种。而农户个体实力弱小,不符合商业金融机构大量贷款的条件。但在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之下,贷款难对于扩大珍珠养殖业再也不是难题了。
虬门村村民曹华林是从事珠核加工的专业农户。他说,去年,当地农村信用社累计为村民发放信用共同体贷款近2000万元,200多户农户受益,为珍珠养殖加工产业带来了“及时雨”。目前,村民已基本摆脱“小作坊”生产经营模式,逐步走上了联合规模经营之路。
本报记者了解到,信用共同体贷款的实质是金融企业针对有效益、有还本付息能力但又有风险、不易管理的项目,通过发掘与信贷项目相关的利益相关者,建立一种共担风险、共享收益的机制。
不仅如此,“我们还通过把同一产业集群的中小企业或某个企业的上下游企业组成商会或其他组织,以及通过工业园区管理共同协作形成信用共同体,创造对一个产业集群贷款的担保机制。”肖四如说。
江西余江县小微电机企业专业合作的开展,在全国已经有一定影响,并形成了产业集群,几十户微型电机生产厂在全国形成市场。
每一户中小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形成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就需要贷款,而从银行角度来看,微型电机设备作为抵押也不能变现,不构成抵(质)押要素,不具备任何抵(质)押价值。余江县农信社就牵头组织几十户电机生产小企业形成协会,建立一个非盈利的、封闭的担保基金,为这些中小企业提供贷款。
据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段小华介绍,一家微型电机生产中小企业,通过加入信用共同体或担保基金,可以得到八倍左右的贷款,其他成员帮助其分担了80%的风险,并通过资金纽带形成了互相监督,这个信用共同体贷款已有千万元的余额。
肖四如对本报记者表示,信用共同体贷款模式,有效破解了中小企业、产业经营户等薄弱经济实体抵(质)押物不足、获取金融服务成本高、信息不对称、管理和分散风险难等诸多难题,揭示出一个金融供给与金融需求之间实现对接的有效方法,探索出一条既有效满足薄弱经济实体非正规金融需求又有效防范和分散金融风险、实现“信用为本、合作共赢”的新思路。
截至目前,小微企业信用共同体贷款已经覆盖江西全省各县,江西省农信社累计发放此类贷款152亿元,支持了6867多户农村中小企业,新增小微企业贷款占各项贷款的22%。
创新金融产品服务小微企业
随着农村产业化和专业化进一步发展,所需资金已经不是几万元的小额,而是几十万、上百万,小微企业成为县域经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这要求银行机构转变产品和服务方式,更要求对农村金融产品进行创新。
江西省农信社通过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创新担保抵押方式、优化信贷服务方式等多种措施满足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肖四如说,“我们每年安排30%以上的信贷资金,加大对单户授信500万元以下的小微企业的信贷支持,使大部分符合贷款条件的小微企业获得农信社贷款支持,降低小微企业其他渠道的融资成本。”
他表示,江西农信社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将有限的信贷资源重点投放到在小微企业等实体经济,加大小微企业的信贷投放,确保实现小微企业贷款增量不低于去年、增幅不低于各项贷款增速的“两个不低于”目标。
记者了解到,在江西若干户小微企业可以自愿组成联保小组,形成信用共同体,不再需要其他担保,就可以申请贷款。“一次授信、循环使用”,手续简便,办理快捷。
不仅如此,在担保创新上,江西省农信社开办动产抵押、浮动抵押、股权质押、商标权质押等新担保组合,对专业性、综合性市场的商户,还将采用“商铺承租权(经营权)质押+保证担保”、“商户联保”、“市场开办方抵押+保证担保”等贷款业务。
“市场缺什么我们就补什么,客户需要什么就满足什么,以变应变。”江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信贷管理部总经理段小华对记者说,除了办理传统的小额信用、担保、抵押贷款外,他们把获得权威部门认证、适销对路、易变现的货物或
产品纳入贷款抵押的范围,积极开办了仓单质押贷款、出口退税质押贷款、超短期贷款等新的贷款业务品种,多样化满足小微企业“短、频、急”的信贷需求。
江西省农信社还深入开展“进园区、进社区、进街道、进协会、进企业”活动,积极通过职能部门找客户、通过商会找客户、通过园区找客户、通过专业市场找客户、通过门面找客户、通过核心企业找客户、通过专业组织找客户,不断细化客户市场,切实开展调查摸底,逐户落实营销责任人,制定营销时间表,有的放矢开展分类营销,为小微企业融资大开正门。
此外,“根据小微企业特点,创新工作方法,将小微企业‘三品’(法人代表品行、产品、押品)、‘三表’(水表、电表、税表)等信息作为风险评价的重要补充依据,通过对‘三表’分析验证,掌握准确、真实的信息,有效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重点扶持法人代表诚实守信、产品市场竞争力强的小微企业。”段小华说。
据悉,这几年来江西省农信社始终坚持以客户为中心,持续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创新,通过量身定做信贷产品、创新授信模式、优化信贷服务方式等多种措施,致力于解决小微企业融资难,助力小微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八年累放小微企业贷款2560亿元,目前小微企业贷款总量达到33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