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优化研究
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优化研究
【摘 要】行政机关内部的绩效沟通具有重要意义,是绩效管理各环节紧密衔接,顺利推进的基础保障。在实践中,往往存在重考核轻沟通的现象。本文通过对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有针对性的优化对策。
【关键词】税务机关;内部绩效沟通;优化对策
一、行政机关内部绩效沟通的含义、目的及内容
绩效沟通是绩效管理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绩效管理体系的成功实施需要大家对这套体系的运行方式有一个清晰的理解,并且各方能够从各种不同的角度看到绩效管理体系带来的好处。美国绩效管理专家罗伯特巴克沃认为:“绩效管理是一个持续的交流过程,该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管理者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并将可能收益的组织、管理者与员工都融入到绩效管理系统中来。”绩效沟通贯穿于行政组织的绩效管理全过程。
二、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存在的问题
1.制定绩效计划缺乏沟通。A区地税局制定绩效计划的流程是将上级考核计划分解到对应的科室,科室承接上级考核的分值就是自己拥有对税务所、稽查局或其他科室考核的分值。科室基本能够独立具有相关制定绩效指标的大部分权力,只需报分管局领导审核通过即可。制定过程中,区局除了限定指标体系架构、要素构成、分值之外,没有更多的指导,科室也很少听取被考核单位的意见。待科室将指标制定好之后,由区局绩效办进行简单汇总,即成为全局的绩效考核计划。在制定绩效计划的过程中,各科室各自为政,在战略目标的分解上、资源的配置上、权重的协调上,缺乏与绩效办和其他科室的沟通;在绩效指标对被考核单位的针对性和适应性上,协同性不够。
2.?效考核过程缺乏沟通。绩效管理与目标管理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强调过程的管控。绩效考核主体相对被考核主体,对绩效指标拥有更深刻的理解,具备更多的专业知识,能够调动更多的资源,而且掌握着更多的与该指标相关的数据和信息。当被考核主体对实现绩效目标遇到困难时,考核主体就是天然的指导老师。A区地税局的绩效考核过程较多时候只有“一头一尾”。“头”是指的计划下达,“尾”是指的结果通报。绩效管理过程的指导、督促和交流则往往被忽略。由于沟通的缺乏,考核主体和被考核主体之间常常产生较大的差异而导致对立。
3.缺乏对绩效评价的沟通。A区地税局的绩效评价含有上级(领导)评价和内部评价。一般分数30―80分,占总分数1000分的3%~8%。评价主体根据自己的意愿对被评价者打分,其分差往往对绩效排名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如A区地税局监察室,近3年,如不考虑评价分数,排名前列,加入评价扣分,其名次往往降到了倒数二三名的位置。由于采取的是匿名评价的方式,评分较低的被评价者迫切地想要了解为什么会被评较低的分数,但是缺少这方面的沟通。
4.绩效沟通的内容不清目标不明。如前所述,绩效沟通有其特定的内容和目的。而在A区地税局绩效沟通信息的传递之中,传递本身就是工作的目的,并不关心其所承载的功能或价值。A区地税局与上级地税局之间的沟通往往是公文形式。只是在固定的时间节点以公文的形式向上报告和向下布置工作。而A区地税局和内设、下设的各单位之间的沟通机械性、形式性更加突出。往往类似于“办了――知道了”这种模式。无论是对上级还是对下级的沟通,都缺少实质性的内容,即使涉及到部分实质性内容,也往往被对方所忽略,而缺少必要的反馈。
三、A区地税局内部绩效沟通优化对策
1.建立内部绩效沟通的价值取向。和任何努力都必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一样,绩效沟通也应当有自己明确的目标,具备明确的价值取向。绩效沟通最大的价值在于提高组织的绩效。但这过于笼统,不足于激发人们沟通的动机。因此,在不同的层次,其重视的价值亦不同。最高层着眼于整体绩效的提升,中层着眼于考核过程中消除差异,基层着眼于明白要求、指导工作。各个层次都需要通过沟通反馈改进。
2.建立绩效沟通制度,明确沟通内容。行政机关最大的执行力是内部行政命令。而实现这种命令的有效载体就是各类制度。将绩效沟通形成制度,需要明确绩效沟通的要素。包括沟通的主体、客体、方式、环节、渠道、沟通方向等。通过制度让人们养成沟通习惯,认识沟通的价值,从而主动沟通、全程沟通。
3.改善绩效评价的沟通。绩效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其主观性、不可量化性也使评价的弊端非常明显。可以通过详细的调查问卷方式,细化和增加评价的项目,减少单项评价的分值。将评价问卷反馈给被评价者,使之从结果中反思自身工作。还可以考察评价者的一致性,是否对某个被评价者始终具有偏颇的评价,如有,则避免让其参与评价。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阿吉斯.绩效管理(第3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3: 158.[2]包国宪,保海旭.范式演进视域下的政府绩效沟通 [J].行政论坛,2015,(2): 59-64.[3]于魏华.税务机关绩效管理的若干问题探讨[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159-162.作者简介:
高扬(1978―),男,重庆市铜梁区人,民族:汉,职称:中级会计师,学历: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企业会计与税收。
第二篇:XX区地税局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XX区地税局绩效管理实施方案
xx区地税局绩效管理指标设定包括:一票否决、科室指标、税务所业务指标、共性指标(包括市局考核结果),设定总分为500分,奖金额为500元。其中:税务所业务指标合计350分,共性指标150分;科室指标300分,共性指标合计200分(其中包括市局考核结果指标50分)。各科室按照制定的绩效指标按月进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得分;科室考核结果通过工作完成情况及市局考核结果、审计机关审计结果等进行考核评议。
绩效指标考核评分标准确定为:a--100%;b--80%;c--60%;d—0,如果部门只设定了ab,则a—100%,b—0,设定为abc,则a—100%;b—80%;c—0。考核出现一票否决指标,对所属部门扣发本月全部绩效考核奖。绩效考核结果计算得分=确定的绩效指标分值×评分标准(a、b、c、d)。如:卫生管理指标考核结果为a卫生达标,本项指标分值为10分,本项绩效指标考核得分=10×100%=10分。计算出每项绩效考核指标得分,将业务指标、税务所共性指标考核情况计算汇总得出税务所考核结果,将科室指标、科室共性指标考核结果汇总得出科室考核结果,汇总结果确定为本部门得分,最终确定部门总奖金额,部门总奖金额=汇总结果×部门人员数 例:人事监审科考核结果汇总为460分,部门总奖金额为460×6人=2640元,全部奖金为3000元,扣款额为360元。根据部门绩效得分情况分部门进行排名,确定当月为a类的部门。9个科室确定2个部门、6个城区税务所(包括房地产、建安所)确定1个部门,4个专业部门确定1个部门、8个财税所确定2个部门。
奖励标准为:根据绩效考核结果扣款金额,分类奖励被评为a类的部门,具体分为:科室扣款金额奖励评为a类的2个科室,税务所(包括房地产、建安所)扣款金额奖励评为a类的1个税务所,专业所扣款节余奖励评为a类的1个专业所,财税所扣款金额奖励评为a类的2个财税所。
第三篇:地税局绩效考核办法
射阳县地方税务局绩效考核办法
(讨论稿)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和强化全系统缋效考核工作,不断增强岗位责任的意识,充分调极性,推动“三个一流”工程建设,保证各项任务的顺利完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公务员考核规定(试行)》、《江苏省公务员考核实施办法》等有关法律法规文件精神,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本局各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
第三条 绩效考核的原则是: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依据,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采取岗位绩效考核系数与绩效考核结果挂钩的方法,并适当体现奖优罚劣、贡献与待遇相配比的原则,充分调动广大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促进各项地税工作的顺利完成。
第四条 县局成立绩效考核委员会。由县局主要负责人担任主任,其他局领导担任副主任,本局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负责审定考核办法、考核目标,决定重大考核项,受理考核复议,决定考核结果及根据考核结果实施奖惩。
考核委员会下设考核办公室,设在县局人事教育科,由分管绩效考核工作的局领导担任办公室主任,人事教育科科长、监察室主任担任办公室副主任,在考核委员会领导下具体负责考核工作的组织实施。
第五条 绩效考核实行两级考核制。县局考核委员会考核到机关科室(单位入 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税务分局。机关科室(单位)、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税务分局考核到所属单位工作人员。各单位主要负责人是所在单位绩效考核第一责任人。县局考核委员会定期对各单位二级考核情况进行稽查,对考核不认真的单位进行通报批评。
第六条 绩效考核的主要内容是全面考核各单位及典所属工作人员的德、能、勒、绩、廉情况,重点考核工作实绩以及省市县局“三个一流”工程建设落实情况。
第七条 县局每年初根据省市局上一年工作目标考核要求以及上级当年下达的各项收入指标,制定下发该绩效考核内容和指标。内省市局以及上级下达的考核指标有变化和调整的,县局以文件形式补充下发到机关科室(单位)、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税务分局,并以此作为绩效考核目标。
第八条 各单位根据县局下达的绩效考核指标,依据单位工作人员分工,本着“六定(定岗位、定职责、定任务、定标准、定考核、定奖惩)”原则,逐级签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责任书》, 并以此作为对工作人员的绩效考核依据,按照本办法规定进行考核。
全系统所有工作人员都必须定岗定职。局长与副局长(党组成员)签订《绩效考核责任书》, 副局长(党组成员)按照工作分工与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签订《责任书》, 科室、分局主要负责人与所属单位工作人员签订《责任书》。
各单位签订《工作人员绩效考核责任书》前,先报县局考核委员会过堂,经审核同意逐级签订后,按照县局考核委员会规定的时问要求,报送一份给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作为抽查考核的依据。未按时报送的,县局要予以通报批评。
第九条 各单位对所属工作人员的考核每月组织开展一次,直接考核到所有工作人员。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每年按季组织开展四次考核,分别考核到各单位,发现有考核走过场情况的,要严格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责任。
第十条 县局考核各单位分为定量考核和定性考核两种。
定量考核即对照县局下达的定量指标,按照具体考核要求定量打分。定性考核即对无法实行定量考核的事项采取定性考核办法。定性考核实行“述职评判、双向评价”办法。即:县局考核委员会召开考核会议,由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述职汇报工作情况。根据汇报情况,县局机关科室负责人对直属机构、派机构工作进行评价;直属机构、派出机构负责人对机关科室工作进行评价;局领导班子成员对各单位工作进行评价。评价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四个等级,分别记4、3、2、1分,其中优秀等级不超过参评单位的30%, 依照评价积分情况记入考核总分。
第十一条 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组织考核时,抽调局机关各科室人员成考核组。考核组成员要按照考核委员会的要求,认真履行职责、不打和牌、不走过场。县局考核后,又被上级局考核发现问题的,要追究有关考核人员的责任。发现有弄虚作假、以权谋私行为的,要严肃处理,情节严重的要给予党政纪处理。
第十二条 绩效考核实行千分制。县局对各单位的考核结果,各单位对所属工作人员的考核结果,与地方政府的奖励收入挂钩,依此发放岗位绩效奖金。
1、岗位绩效奖金采取:基数X岗位绩效考核系数X岗位绩效考核结果的办法确定。
2、岗位绩效奖金基数根据地方政府有关政策规定和拨付的奖金数额由局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
3、县局工作人员岗位绩效考核系数由工龄系数、职务系数、岗位系数三部分组成(详见附表)。
第十三条 奖金系数及发放按照下列原则确定:
1、主持工作的副职按正职的职务系数执行。
2、担任非领导职务的,职务系数按照非领导职务下套一级
3、职务晋升人员从职务晋升的次月起,降职人员从降职的次月起,按新任职务所对应职务系数计发。
4、军队退伍士兵从报到上岗的次月起,按新任职务所对应的职务系数计发。
5、调入人员从报到上岗的当月起按新任职务所对应的职务系数计发;调出人员从调出人员从停薪当月起停发。
6、全脱产学习或培训6个月以上人员,从第7月起停发。
7、按规定享受的各类5去定做期期间仍按其确定的职务系数计发。
8、待岗人员在待岗期间停发,重新上岗后按新岗位职务所对应的职务系数执行。
9、被立案审查人员在审查期间停发,待结案后按规定执行。
10、因违纪受行政警告、记过和党内警告处分的,停发1个月岗位绩效考核奖金;受行政记大过、党内严重警告以上处分的,停发24个月岗位绩效考核奖金。
11、对旷工1 天的,停发半个月;旷工2天的,停发1个月;连卖旷工3-5天的,停发6个月;连续旷工6天以上的,停发当年岗位绩效考核奖金。旷工者另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12、在文明创建、明查暗访及各类检查考核中,影响地税形象的,视情节轻重予以停发。
13、病、事假期间停发岗位绩效考核奖金;超假人员按旷工处理。
14、退休人员从领取退休金当月起停发。
15、工龄系数按照参加工作时间计算。
第十四条 对内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实行单项奖励。奖励包括:推荐上级表彰奖励、安排考察学习、给予单项物质奖励、提高当年奖金系数、县局表彰奖励。
1、机关科室、稽查局、纳税服务中心在市局考核中列县(区)局三名的,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奖金系数分别上浮15%、10%、5%;列名的,所在科室工作人员奖金系数分别下浮15%、10%、5%。
2、管理分局在县局考核中列前三名的,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奖金系数分别上浮15%、10%、5%;列后三名的,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年奖金系数分别下浮15%、10%、5%。
3、创新工作受到市地税局推广的,县局分管领导及所在单位工作人员奖金系数上浮10%;受到省局推广的,奖金系数上浮20%;受到总局推广的,奖金系数上浮30%。
4、对被县局表彰的岗位能手、明星、标兵给予单项物质奖励。
5、对内受到县级以上党委政府、市以上地税局表彰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给予单项物质奖励。
6、对参加市以上地税局组织的各类竞赛、比赛中获奖人员进行单项物质奖励。
7、对取得三师(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律师)资格的人员进行单项物质奖励。
8、对受到市以上地税局单项表彰奖励项目的负责人进行单项物质奖励。
9、对获得表彰的先进个人每年有计划地安排外出参观学习。
上述考核奖励项目由各单位、个人自行申报,经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确认后进行奖励。
第十五条 对内工作落后以及影响地税工作争先创优的人和事进行惩戒和责任追究。惩戒和责任追究包括:批评教育、责令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组织诫勉谈话、扣发奖金、降低奖金系数、离岗学习、试岗见习、调离工作岗位、责令引咎辞职、辞退。情节严重,专、《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依法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撤职、开除处分。
1、税务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帮助纳税人偷逃税款,或者擅自降低税率、越权减免税的,依法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2、税务管理员工作不负责任,所管理的纳税对象被县稽查局、市稽查局、市县审计等部门查补漏缴税款超过应缴税款5 %的,追究管理工作过失责任。
3、县局稽查人员检查过的单位,又被市稽查局、审计等部门查补漏缴税款超过应缴款3%的,追究稽查人员工作过失责任。
4、全系统工作人员服务意识淡薄,在创建工作中被优化办、文明办曝光造成影响的,追究当事人和所在单位负责人责任。
5、工作责任意识不强,业务能力不达标,不能胜任本职工作的,调整到较低能力岗位,再不胜任岗位的,实行离岗学习,离岗学习期间只发基本工资。
6、对廉政意识淡薄,群众屡有反映的人员进行责任追究,检查属实的,按照党纪政纪规定处理。
7、对考核达不到考核目标要求的人员进行岗位调整,岗位调整后次年仍然达不到考核要求的,按照公务员法有关规定处理。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办公室不定期对全系统考核工作进行督查,发现上述问题的,提交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研究决定处理意见。县局人教科、监察室、计财科负责有关处理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县属根据考核结果将奖金兑现到各单位,各单位根据二级考核结果兑现给个人。各单位二级考核结果报县局绩效考核委员会审核,凡是考核不认真、走过场的,县局不拨付考核奖金。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二0一二年一月一日起施行。由县局考核领导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区地税局推行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新机制
区地税局推行绩效管理考核工作新机制
近日,区地税局根据区委、区政府“大督查”工作机制要求,结合省市局有关工作精神,对各职能科室、税务分局、稽查局实施开展绩效管理,设置了改革发展、依法行政、税务形象、满意服务等四大类考核内容,形成了权责一致、执行通畅、监督有力的全方位管理工作新机制。
一、科学制定绩效管理考核办法
(一)下单子,科学制定考核绩效管理目标
围绕区委、区政府交办的重点工作,结合区地税局2015年创新项目,选定培育涵养优质税源、优化收入结构、促进产业集聚区、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落实税收优惠政策、确保政令畅通等项目作为绩效管理的重点。按照可量化、可衡量、可实现的要求,将责任落实和考核内容细化分解为考评目标,做到任务到人、目标到岗、责任到位。绩效考核以《税友龙版》系统、完成工作的各项原始记录为主要依据,方便数据的采集、监控、查验,实现考核工作无死角、无遗漏、无偏差。
(二)钉钉子,动态监控绩效管理考核过程
强化绩效考核的过程监控和动态管理,根据设定的绩效管理考核工作目标的季度、半、考核节点,掌握被考核单位的工作进度和重点指标完成情况。针对绩效考核反映出来的情况和问题,纵向和区委区政府及省市局的要求比,横向和同系统兄弟单位的先进做法经验比,查找分析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整改措施。确保本制定的绩效计划得到有效的贯彻执行,全区重点工作任务和重点政务督查事项能够保质保量完成。
(三)抽鞭子,切实运用绩效管理考核结果
经过自行填报——考评主体审核——绩效办复核形成的最终考评结果,将报送至局长办公会议,作为干部问责、单位和个人评先评优的主要参数。对优秀的科室(分局)和个人在系统会议上,给予表彰,颁发荣誉证书;对考核不合格的科室(分局)和个人实行行政问责,给予通报批评,约谈科室(分局)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责成其提交书面的整改意见。
二、实施绩效管理考核工作带来的新变化
(一)机关效能得到增强
通过发挥绩效办协调、考评、监督作用,进一步增强地税部门的执行力、战斗力和服务力,全面落实全区“三个一”的工作机制,使“下单子、钉钉子、抽鞭子”更加具体。抓人促事,对责任人开展绩效评价,形成“压力氛围”。既看重结果也看重过程,在年终评功过、论奖罚,营造出浓厚的干事创业新氛围。
(二)队伍管理得到创新
实施绩效管理考核,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的内在要求,也是带好税务干部职工的有效抓手。细分明确的责任有效地解决责任重叠和管理真空,改变了以往上级抓一抓,下边动一动的被动的、从属的工作管理状态,形成了管理规范、工作有序、考核量化的工作管理新模式
(三)作风建设得到深化
通过设定绩效考核目标,制定绩效考核标准,落实绩效考核责任,实现了“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强化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抓督查抓反馈,切实体现了干与不干、干多干少、干好干坏不一样,倒逼干部职工改进工作作风、提升工作效能,让一批想干事、能干事、能干成事的优秀税务干部脱颖而出,展现税务部门新形象。
第五篇:区地税局工作总结
区地税局工作总结
区地税局工作总结
2012年,我局瞄准建设更高水平“三个一流”目标,落实“全市领先,全省前列,全国一流”工作要求,锁定“两个必争、逢旗必夺”工作定位,紧扣“改革攻坚、创新突破”工作主题,高擎“三争一创”火炬,强化组织收入核心职能,深入推进税源专业化改革,坚持依法行政,优化纳税服务,加强队伍建设,使全局四项建设取得了新成绩。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建设新南京有功单位”。
一、围绕服务发展大局,突出保障民生重点,税收职能作用进一步强化
2012年,我局共组织入库各级地方税收97.2亿元(含契税、耕地占用税6.18亿元、含教育费附加5.05亿元),同比增长了16.31%,其中:区级税收95.15亿元、省级税收2.05亿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5.84%和43.13%,区级税收占市局计划的102.8%;完成一般预算收入81.65亿元,占区政府任务的100.06%。
在组织收入工作中:第一、强化组织收入工作。落实税收收入链条式管理机制,做好对税收收入质量的跟踪监控;提高应用“四联动”管理平台的水平,加大对组织收入工作的统筹协调力度;以加强税收分析作为核算工作重心,开展经济税源分析、政策效应分析、税收管理风险分析、预测预警分析;抓好数据管理和应用,强化重点税源监控。第二、开展地方税源全面普查。自3月份起,以街道和开发园区为单位,逐个街道、逐个园区、逐个社区(包括工业集中区),开展地方税源普查工作,强化区域税源监控,努力建立起有效的地方税源社会化综合管理体系。完成4个街道82个社区的税源集中普查工作,新增税源近3000万元,另外5个街道也进行了自行普查。第三、加大税收政策执行力度。加强对政策难点、热点问题分析,把握政策执行的边界和弹性空间;强化营业税、所得税等各税种政策基础管理,开展对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反馈,确保政策得到准确、及时的贯彻落实;注重税收政策风险防范应对,强化税收政策贯彻的规范性,切实提高政策解答的效率与质量。
在服务发展工作中:一方面,运用税收政策服务发展大局。关注结构性减税政策,主动做好税收政策梳理与调研,研究税收政策与江宁产业发展的对接点,发挥税收政策对全区产业协调发展的助推作用,创新税收政策服务举措,定期走访重点项目、行业协会、主管部门,突出对总部企业、“走出去”企业、上市公司、改组改制企业的税收个性化服务,进一步推进企业二三产分离,推动全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全年实施二三产剥离企业21户,实现税收5706.7万元。另一方面,落实惠民利民税收优惠。积极落实支持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就业创业、社会保障和促进民生发展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做好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软件企业、资源综合利用企业等资格认定工作,落实省、市局分税种减免税规程,规范减免税流程,加强税收优惠政策执行情况跟踪,完善税种优惠政策后续管理。全年共办理税收减免571户次,减免税额5.74亿元。
二、围绕提升征管质效,突出重点税源管理,专业化改革进一步深化
我们突出风险管理,大力实施税源专业化改革,促进了征管质效的进一步提升。信息化建设、欠税管理等工作被评为系统先进单位。
一是构建起专业化新型征管体系。以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为契机,突出风险管理的中枢地位和引擎作用,第一、做“大”征收服务。将征收服务定位于“纳税服务核心”的角色、在征纳互动中承担的“入口”角色(扎口受理纳税人找税务机关的各涉税事项)、“数据采集”角色、在税收风险管理中主要承担“一般税收风险应对工作”的角色。新增“纳税申报及其他要求纳税人报送资料、办理事项的批量提醒和催报工作;与税务登记直接相关的工作;纳税人违章的简易处罚工作;建筑业项目、房地产业项目登记工作;具有普遍性的一般遵从风险的应对工作”五项职责。第二、做“强”风险管理。突出对核心引擎的优化,对风险管理职能进行归集,除数据采集和风险应对外,数据审计、数据整备、风险模型建设、风险识别、风险排序、统筹风险推送、监督评价等工作均由风险评估分局(数据管理科)完成。新模式使风险管理“1+3”的格局更加明晰,“1”就是风险核心引擎--风险评估局(数据管理科),“3”分别是负责低风险应对的纳税服务分局、负责中低风险应对的税源管理分局、负责高等级风险应对的稽查局。第三、做“优”税源管理。全面落实“管事制”要求,打破按管理员“管户制”传统体制,建立以“管事制”为主导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按照规模为主、行业与特定管理对象为辅,将税源管理机构分为重点税源管理分局、一般税源管理分局两大类。职能配置方面,按照风险管理导向和任务推送的原则,强化基层管理分局税源基础管理,并赋予其中度风险应对职能,进一步提升管理质效。在税源管理上,税收收入和基金费任务由税源管理分局负责。第四、做“实(实体化)”机关运作。按照税源专业化管理的要求,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管理资源的优势,适当上收部分原由基层分局负责的重要或复杂税源事项的管理职能,由区局机关进行实体化运作。主要包括税收风险的等级排序管理、风险分析识别;纳税人风险信息情报管理和对外交互;对部分复杂事项直接实施专业化应对,实现由上传下达的行政管理为主向直接承担税源监控为主的转变。
二是发挥风险管理导向作用。根据税源专业化管理改革的要求,从有利于满足决策、管理和执行三个层面需求出发,区分不同用户类型,建立联席会议报告制度、调研工作报告制度、数据质量管理工作报告制度、税收风险管理工作报告制度,定制推送系列相关报告,优化决策、管理和服务支撑手段,不断强化数据风险防范。同时,突出风险应对管理,组建风险应对结果评审组、风险应对复审组和政策审核组,开展专业化风险应对复审工作。今年以来,通过专业化复审查补税款2074.35万元,并提出4条风险规则优化建议和两项应对工作改进措施。做好数据质量审计新增规则产生问题数据的清理和房土两税专题风险应对工作。今年累计清理问题数据2940条,房土两税专题风险应对补缴税款7800多万元。充分考虑不同层级管理资源优势,对上级机关通过风险平台推送的风险应对任务进行合理分类,按照条线落实到机关职能科室进行风险应对,扎实推进机关实体化运作工作。通过机关实体化运作补缴税款500多万元。开展风险模型和相关指标的编写及书面论证工作,9个风险模型和风险事项(38条风险指标),并完成了编写和书面论证工作。此外,还按季度完成了数据质量分析报告和税收风险管理分析报告的编写工作。
三是加强税种管理。在营业税管理方面,重点开展了2011营业税减免税工作,对建筑业、广告业、代理业等差额征税行业计税依据核查,以及旅店业、货运业等行业和建筑业项目管理工作。完成了2012营业税减免税工作和52户货运业自开票纳税人年审工作;建筑业项目登记100万元以上项目2624个,其中在大集中系统中登记项目达1863个,委托代征单位合同备案登记项目761个。在企业所得税管理方面,重点开展了所得税汇算清缴工作,截止申报期结束,应申报户4949户(其中核定征收户1696户)均已申报户,申报入库税款1.53亿元,较上年增加264万元。在个人所得税管理方面,重点开展了年所得12万元以上个人所得税自行纳税申报工作,在规定期限内,共有13270人进行了自主申报,占市局下达目标的119.27%,补缴税款467.04万元,其中监控清册中名单申报10738人,申报率达96.51%。此外,还开展了年薪制企业清算申报工作,604户年薪制企业清算入库个人所得税1.59亿元,以及股权变更及行政事业单位个人所得税常态管理工作,其中股权变更通过审批前置入库个人所得税4509.47万元,行政事业单位除年薪制清算外补缴个人所得税987.87万元。在深化国际税收管理方面,参与了市局“跨境税收管理的风险模型”建立,率先进行了售付汇证明数据的录入,完善了大集中系统中原始数据,并建立了走出去企业档案。在房、土两税征管方面,与住建、国土部门建立信息交换机制,深化房、土两税计税依据管理,并建立风险模型,采取风险推送、风险消除的方式,强化房、土两税征管。在契税、耕地占用税管理方面,重点做好存量房交易契税计税价格核定标准体系的落实工作。在土地增值税管理方面,重点开展了土地增值税清算工作,清算房地产项目29个,清算入库税款3713.35万元;清算非房地产项目14个,清算入库税款1769.68万元。四是加大信息化支撑力度。科学统筹、积极稳妥组织好省局大集中系统升级版的上线工作。继上年做好大集中系统升级改造一期(征收部分)上线后,今年1月份又通过系统测试、操作方法培训、业务试运行等程序,高质量完成了大集中系统升级改造一期(管理部分)上线工作。大集中系统升级改造对接工作受到市局通报表扬。按照实施存量房交易税收自征自管工作要求,做好相关征收网络和软件监控工作,并保持与房产部门联系,及时沟通在软件操作和系统运行等方面存在问题,确保存量房交易税收自征自管模式下运行网络和软件运行正常。根据全市互联网统一出口改造项目实施要求,在对全局机房的机柜容量、面积、环境等实际情况进行勘察,以及交换机等外网改造设备进行收取、安放等的基础上,根据市统一要求,按时完成网络改造,规范了互联网使用,完善了互联网集中安全管理系统。
五是夯实征管基础。结合税源专业化改革推进,完成了283户重点税源户的接收和分配工作。启动发票综合改革工作,简并普通发票品种,做好取消有奖刮奖发票宣传以及网开发票和税控发票的推广工作。加强申报管理,申报率加处理率达到100%,入库率加未入库处理率100%,滞纳金加收面100%。制订单位纳税人税收警戒线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加强单位纳税人警戒线管理软件培训和应用,认真筛选需推行警戒线管理税户,稳步推进单位纳税人警戒线管理。全区选定警戒线管理税户3149户。加大非正常户和欠税清理力度,加强对非正常户和欠税管理。推进国地税深入合作,继续开展国地税登记信息比对清理工作,清理出包括企业名称、纳税人识别号及法人代表名称等重点指标不一致税户360户,清理出地税正常国税非正常或注销的税户3252户,并对这些状态不一致的税户逐户进行了核实。整合契税和存量房管理,实施存量房交易税收自征自管工作,开展2011契税、耕地占用税决算工作。做好省局税源与征管状况监控分析平台的应用工作,税源监控的有效性和征管数据的准确性均达100%。会同建工局对全区2010-2011的573个重点产业项目及595项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项目进行梳理、归集,按照工业设备、建筑、城建、规划及其它进行分类,扎实做好全区重点项目开票情况的核实工作。
六是积极做好“营改增”试点工作。结合征管实际及上级部门的工作规划,我局成立了专门的“营改增”试点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将相关的工作与责任明确落实到各个部门。以管理分局为单位做好试点纳税人的排查与统计,在9月30日前对1618户企业纳税人进行了“营改增”税目确定,应税收入1195601.7万元,实缴营业税33765.05万元;对602户个体纳税人进行了“营改增”税目确定,应税收入9065.3万元,实缴营业税244.92万元。并按规定时间和要求向国税部门移交了征管资料。同时,开展“营改增”对税源及税收收入影响和效应分析、按发票管理规定做好发票清理工作、按税法规定做试点纳税人涉及“营改增”相关税款清理工作、并做好征管信息系统试点纳税人信息维护工作等。
三、围绕依法行政目标,突出风险管理导向,依法治税水平进一步提升
我们围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目标,深入推进税收法治化建设工作。税政和稽查工作得到市局的肯定,不仅受到了表彰,而且还分别在系统税政工作和稽查工作会议上作了经验交流。
一是加强税收法制建设。认真贯彻《XX省地方税务局依法行政考核办法》,继续深入开展依法行政争创活动和“规范执法示范岗”创建工作。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规范行政处罚、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税收执法权,加强税收执法风险的事前防范和事后处置,深化税务行政审批改革的后续监管,完善税收执法案卷评查的长效管理机制。
二是坚持科学民主决策。认真落实《XX省地方税务局重大行政决策规则(试行)》及市局相关要求,强化决策责任落实。充分发挥信息调研辅助决策作用,加强税收重点、难点、热点问题调研,加大调研成果转化力度,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加强涉税舆情引导,对重点涉税舆情实行实时监测,增强苗头性问题分析以及危机应对能力。
三是强化执法监督。认真落实市局督察内审工作要点和工作意见,按照“权责明确、职能统一、监督有力、运行高效”的要求,加大税收执法督察力度,开展税收执法督察工作和税收执法检查。2012年,重点督察和检查了税收行政处罚是否规范、所得税核定征收是否规范、营业税差额征收企业的税收征管是否规范,以及房产税、土地使用税的征收是否规范等方面的情况,提高了执法督察针对性和有效性,促进了税收执法责任制的落实。
四是加大税务稽查力度。强化税务稽查工作的统筹管理力度,深化稽查制度建设,继续推进税收专业化稽查,创新统筹案件分派方式,完善以集中性为主导的稽查预告制度和稽查讲评制度,突出税务稽查工作的过程控制和跟踪督办,充分发挥以查促收、以查促管、以查促查作用,放大稽查效应。全年,查处各类涉税案件85宗,查补收入4534.51万元,查补税款入库率100%,以查促收1.46亿元。
四、围绕办税效能建设,突出优化服务措施,纳税服务整体效能进一步提升
我们对接专业化管理改革,开拓纳税服务工作思路,强化办税效能建设,不断提升纳税服务效能。获系统纳税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一是深化纳税服务职能运作。适应税源专业化改革,以标准化、专业化为导向,围绕征管业务、纳税人的需求动态变化,整合征收(纳税服务)职能,及时优化办税服务厅配置和服务措施,完善新征管机制下的岗位服务标准,切实落实征收业务运作各项职能。
二是建设综合性办税服务平台。强化导税服务、预约服务、延时服务、限时服务等举措落实,进一步优化功能设置和业务流程,打造办税、咨询、辅导和维权一体化的综合性服务平台。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实现网上办税服务厅与实体办税服务厅业务基本同化;优化“免填单”服务,基本取消手工填写涉税申请、申报表;加大影印系统和“一户式”电子档案库的应用,全面推广涉税资料电子化采集。
三是构建全方位税收宣传网络。强化税收宣传工作扎口管理,严格把关新闻采访关,加强与媒体的沟通联络。制定税收宣传工作意见,细化税法宣传内容,明晰税法宣传分类,提高税法宣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全国性税收宣传月活动,通过成立国际学校税收宣传服务站、组织外籍学校师生参观税收文化基地、开展领军人才税务沙龙和税收征文等活动,让税收文化走进校园、走进开发园区、走进社区等。税收宣传月主题活动项目被评为系统税收宣传优秀主题项目。
四是打造专业化咨询服务体系。完善咨询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优化受理程序,严格执行咨询答复承诺制。拓展多渠道咨询服务途径,强化办税厅咨询服务功能,全面运用短信平台入库税款、个税查询等涉税提醒功能。积极创新“纳税人学校”办学形式,联合区国税局共同引入第三方介入,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正式聘请师资力量强、信誉度高的税务师事务所和培训中心介入“纳税人学校”培训工作,从培训通知、会场安排、人员签到、现场授课等方面全面实现服务外包,强化纳税人学校运作。全年举办“纳税人学校”12期,参加培训人员达1137人次。
五是推进多渠道维权服务建设。规范“纳税人之家”运作管理,收缩整合“纳税人之家”,突出活动成效,开展行业性涉税风险提醒、探索以案说法、稽查案件公开审理等活动。同时,畅通纳税人维权渠道,建立投诉处理快速反应机制,提高12345、12366投诉处理满意率。全年累计处理投诉案件76件,及时处理率及处理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均达100%。
五、围绕队伍建设目标,突出素质培养重点,人力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我们落实人才强税要求,切实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干部综合素质。
一是优化干部队伍管理。根据税源专业管理改革要求,落实并优化机构职能和岗位设置,在稽查和征收系列开展干部竟岗选岗工作,加大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和整合力度,提高行政运行效能。同时,修改二、三级绩效指标,优化绩效考评体系,改进考核方法,加强责任传导,合理拉开差距,完善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发挥绩效考核激励推动作用。
二是加大教育培训力度。以春训、制式脱产培训、在岗培训、网络教育培训为载体,结合春训开展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同时以“一月一个专题、一月一次考试”培训方式,全面落实好大规模培训干部任务,着力提高一线干部的执法水平、管理水平和岗位技能。
三是推进作风行风建设。加强日常教育管理,深入开展文明行业、服务窗口创建活动,整合资源,优化措施,建立纠风长效机制。完善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常态机制,加强群众诉求渠道建设,提高办理质效。巩固“为税清廉”主题实践活动成果,加强教育,注重整治,切实纠正不正之风。五分局被授予XX市“群众满意基层站所”荣誉称号。
四是加强党的建设。根据区委和市局要求,制定具体活动方案,本着“领导干部带头、强化统筹推进、贯彻群众路线”的原则,围绕“开展对标找差、推行公开承诺、开展上评下议”等步骤,扎实开展“三争一创”主题实践活动,切实增强党建工作成效。被市局党组授予“先锋行动基层示范点”和“创先争优先锋集体”称号,征收分局获区创先争优先进称号。此外,还组织了党务干部(组工干事)党建知识培训。
五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严肃党纪政纪,认真落实《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实施问责常态化管理。推进内部控制管理机制持续创新,全面梳理廉政风险点,创新廉政风险防控运行机制,推进预防职务犯罪工作。深入开展“廉政教育大讲堂”系列活动,加大对“两权”运行的监督检查,坚决贯彻执行《廉政准则》,积极开展执法监察,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
六、围绕组织文化建设,突出凝心聚力重点,干部组织归属感进一步增强
我们根据市局着力打造“幸福地税”要求,推进地税组织文化建设,不断提升组织凝聚力和归属感。
一是以先进标杆引导干部自我价值实现。深入开展“青年文明号”、“巾帼文明岗”以及“地税标兵”、“岗位能手”等争创活动,把“有冠必夺、有先必争、有旗必扛”意识融入到干部思想和行动中,增强干部职工集体荣誉感。加强先进典型的培养和宣传,以服务明星推选为契机,开展先进典型事迹征集,形成人人学习先进、人人争当先进、人人赶超先进的良好风尚。创新思想教育形式,以公务员职业道德主题教育为基础,以坚定理想信念为核心,以激发队伍活力为重点,为干部职工搭建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激发干事创业的工作激情和内在动力。
二是以组织文化增强干部归属感。加强地税文化阵地建设,不断丰富地税文化内涵,满足干部职工的内在精神需求,提升文化品牌影响力,提高干部职工对地税工作的认同感、归属感。此外,发挥工、青、妇桥梁纽带作用,依托文体兴趣小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开展“职工之家”、“工人先锋号”、“三八红旗集体”等争创活动,让干部职工在健康向上、乐观进取的文化氛围中,进一步认知幸福,增强职业幸福感。
三是以后勤服务加大保障力度。创新后勤管理思路和方法,认真做好固定资产管理、车辆等综合服务保障工作,不断完善各项服务设施,进一步改善干部职工的工作生活条件。加强食堂管理,拓展服务内容,增强保障能力,提高干部职工满意度。规范财务管理运作,加强预算管理,完善财务管理监控体系,不断提升财务经费保障水平。
2012年,我局虽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一是组织收入在连年高基数、高增长的平台上,加上国家对房地产市场等宏观调控大环境的影响,继续保持大幅增长的难度明显加大,收入任务非常艰巨。二是风险管理对人员的业务素质和信息技术要求较高,风险管理和风险应对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三是少数干部对税源专业化管理的新模式还不够适应,岗位技能和履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