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农业申报材料(精选多篇)

时间:2019-05-13 13:35:3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特色农业申报材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特色农业申报材料》。

第一篇:特色农业申报材料

打造特色板块基地

构建农业产业化强镇

下辛店镇人民政府

下辛店镇位于云梦县最南端,处于三县交界处、三面环水,新老府河、汉北河穿境而过,全镇人口6.5万人,耕地面积5.8万亩,42个行政村,境内大小湖泊26个,一二三级渠总长152公里,全镇可养殖水面1.5万亩。境内农产品资源丰富,盛产水稻、莲藕、藜蒿、水产等,素有“渔米之乡”美誉。近年来,我镇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突出“科技、特色、规模”三个关键点,将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与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相结合,农业农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初步建成优质糯稻、特色水产、大棚藜蒿、畜禽养殖、品牌莲藕五大板块基地,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断加强,先后被评为湖北省优质稻生产基地、孝感市水产大镇、云梦县农产品加工先进乡镇。2013年,被孝感市委市政府评为孝感市十大特色农业乡镇。

一、抓住重点,注重品牌,发展优质糯稻。

(一)抓重点,培育优良品种。我镇农业种植主要以水稻种植为主,由于我镇具有独特的黑土资源,近年来,我们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优质珍珠糯稻,发挥台湖、爱国两个万亩优质稻示范基地的带动作用,常年优质糯稻播种面积超5万亩,年总产量超4万吨,由于所产米质软糯,口感独特,大大优于其他地区产品,所产糯稻供不应求。

(二)谋发展,注重品牌效应。我们不断壮大农产品加工企业,积极引进引进孝感市最大的糯稻加工企业锦然粮油,推动汉河米业、仙湖香稻等粮食加工企业整合资源,联合成立统一的米业协会,申请注册“下辛店”品牌商标,并成功打入市场,实现了企业增收带动农民增收的双赢。

二、抓住特点,特色兴农,壮大水产基地。

根据我镇独特的自然条件、丰富的水资源,我们积极发展两大水产基地。

(一)水产养殖基地独具特色。近年来,我们积极调整养殖结构,发展壮大三大养殖基地:迎风万亩螃蟹基地、元丰水产养殖基地、坵湖泥鳅养殖基地。迎风螃蟹基地是我镇于2012年成功引进汉川螃蟹养殖大户,在迎风、彭李、北堤等村以土地流转的模式,建成迎风500亩螃蟹养殖核心基地,2014年在野咀村通过土地流转,建成野咀800亩螃蟹养殖核心基地,两大核心基地螃蟹品种为中华绒鳌蟹、来源江苏,成品主要销往武汉、广州等地,亩平产值6000余元。元丰水产养殖基地主要从事黄鳝、牛蛙、回鱼等养殖、繁育,产品主要出口台湾及东南亚地区,经济效益十分明显,年创产值3000万元、利税450万元,安置当地就业人员120人,带动周边白水湖、泗洲寺、六合等10多个村的渔业发展,对于我镇特色水产养殖和农民收入增加将起到较大的拉动作用。坵湖泥鳅养殖基地是孝感市最大的泥鳅繁殖、养殖基 地,去年一期兴建200养殖面积,今年新扩建150亩,总投资1200万元,今年市场前景非常可观,极大促进、带动周围特色水产养殖的发展。

(二)水产加工链条不断延伸。我们结合水产资源丰富的特点,优化发展环境,不断延伸水产产业链,通过“农户+基地+企业”的模式,狠抓农业招商,引进了两个水产品加工市级龙头企业:一个是云梦元丰水产有限公司,由台湾籍老板李玉国先生投资,从事特种水产品养殖和加工。该公司在500亩规模养殖示范基地基础上,收购加工泥鳅、鳝鱼等特色水产品,产品主要出口台湾及东南亚地区,极大带动本镇及周边水产养殖业的加速发展,促进农民养殖收入的增加。第二个是我们积极发挥养殖合作社的功能,带动水产养殖发展。今年以来,我们积极引导成立了迎凤生态螃蟹养殖合作社、野咀螃蟹养殖合作社、金莲湖渔业养殖合作社,三大合作社的成立,畅通了我镇渔业销售渠道,将我镇渔业养殖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三、抓住市场,发展协会,培育藜蒿产业。

(一)抓住市场,发展绿色蔬菜。下辛店泥蒿基地是孝感市目前最大的泥蒿种植基地,品种来自云南昆明,基地全面发展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建立“从田头到餐桌”的良性生产流程,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所产泥蒿荣获湖北省绿色无公害蔬菜金奖。

(二)扩大规模,带动农民增收。我镇自2000年发展大棚泥蒿种植以来,总面积已达到6000亩,今年种植面积将进一步扩大,主要集中在白水湖、丰乐、同合、祝咀、三咀等村,年创产值1.2亿元,获纯利6000余万元。每亩约需投资5000元(大棚费用2000元,肥料2000元,泥蒿种700元,水电),每亩田可种3次,总共收割4000斤,按目前市场价每斤5元估算,毛收入可达20000元,除去人工、运输等开支,每亩可获纯利近万元,可解决劳务用工1000人以上,有力促进农业比较效益提升和农民家庭收入提高。

(三)成立协会,畅通产销渠道。为了更好解决我镇在藜蒿生产、销售方面的难题,打造真正的绿色食品,实现产销渠道畅通,我镇积极引导农户成立种植协会,在藜蒿种植技术方面实行全程指导、无公害监督,在藜蒿销售方面实现信息畅通,实现产供销一条龙。

四、抱团发展,扩大规模,发展畜禽养殖集群。今年以来,下辛店镇畜禽养殖规模不断扩大,我主要做好三点工作:一是积极引导,发挥大户带头作用。市场是最好的催化剂,针对于近年来蛋鸡养殖的良好行情,镇委镇政府积极支持洪庙、熊门等村干部发展蛋鸡养殖,形成3大养殖基地,常年养殖蛋鸡5万只,良好的收益极大带动周围农户养殖的热情,目前养殖规模将进一步扩大。二是及时跟踪,实时技术指导。镇委镇政府每年定期组织镇畜牧站工作人员 对全镇所有养殖户进行免费春秋季防疫,控制家禽疫情,为广大养殖户致富护航。三是抱团发展,畅通销售渠道。由于今年我镇成立了蛋鸡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对外销售统一收购,统一定价,直销市场,减少中间环节,为广大养殖户增添了更多的养殖利润,从而促进了养殖户养殖热情。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以建设农业强镇为目标,不断壮大特色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坚持科技护农、特色兴农,结合自身优势产业,将特色农业与农业产业化有机结合,延伸特色农业品产业链,促进农业增收、农民致富,真正实现农业强镇。

第二篇:特色农业论文

林业之都——汪清

摘要: 汪清是我国储备木材资源的战略基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木材需求量不断增加,立足现有林地面积解决木材后备资源问题已成为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在吉林省,汪清县木材材质好最适宜建设成为国家木材资源战略储备基地,对维护国家长远木材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经济转型,新兴产业,对外合作

汪清县林业现在开始面临问题突出,生态系统破坏严重,生态功能严重退化。与开发初期相比,天然林面积减少,天然湿地大面积减少,土壤侵蚀加剧,地表径流时间缩短,水土流失严重,局部地区洪涝、干旱、森林火灾和病虫等自然灾害频发,生态功能严重退化。

面临这些诸多问题,我们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生态建设为主的林业发展战略,以增加生态功能、提高生态效益为基本目标,统筹林区生态保护、经济转型、改革开放与民生改善。加强林区生态修复与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着力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促进林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使林区与全国同步。

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编制或修订好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森林公园建设和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坚持“国家、地方、部门、集体、个人”一起上的方针,坚持“谁投资、谁开发、谁受益”的原则,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加快推进森林公园建设步伐。积极争取把森林公园纳入事业单位管理,由所在地编委核定编制,将其所需管理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由财政给予定项或定额补贴,确保森林公园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切实加强森林公园的保护管理工作。凡是经批准建立的森林公园,都必须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有专门编制和管理人员; 适应市场经济体制要求,深化森林公园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加强森林公园资源整合,联合开发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努力拓展多种经营管理模式,采取改组、联合、承包、租赁、委托经营、股份合作等经营方式,实行聘任制或合同制、竞聘择优上岗等优化经营管理方法,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新机制。在保护好森林景观资源的基础上,逐步将森林公园的旅游经营推向市场,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强林业经济发展活力。

加快林区产业转型,坚持以经济转型促进生态保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充分发挥林区自然资源禀赋好、生态环境优良、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发展绿色、生态和大量吸纳就业的产业,构筑以生态为主导的现代林区绿色产业体系,实现由林业经济向林区经济转型。

大力发展森林资源培育业。坚持保护恢复天然林,科学经营混交林,定向培育人工林,发展经济林的产业方向,立足提高现有森林质量,增强林地产出功能,着力构建汪清县森林生态效益林建设体系。着眼培育珍贵大径材,重点建设优质木材生产基地和经济果林基地。按照近自然林经营思想,对天然林资源实行科学经营,提高森林质量和效益。重点发展汪清县特色经济林,培育汪清县特色的红松果、野生蓝靛果、红豆杉、松籽、天然经济果林等木本生物质经济林。实行深度加工转化,带动种苗、运输、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

做强木材精深加工业。着眼变初加工为精深加工,变初级产品为终端产品,提高附加值,用先进技术和装备改造提升加工水平,加快林业工业化进程,走低消耗、少排放、高产出、可持续的发展之路。积极发展循环经济,提高采伐、造材、加工剩余物及废旧木质材料的综合利用水平,实现林木资源的多环节加工增值。延长林木加工产业链条,在各个乡镇形成初级产品、中端产品和高端产品各有侧重的产业链。

积极发展森林绿色食品和医药业。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野生动植物驯化养殖和栽培,重点建设鹿业、蜂业、林蛙、参业、中药材、食用菌、山野菜、干果、桨

果等养殖、种植基地,研发生产多样化、系列化、优质化,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的森林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医药产品,培育具有延边特色的森林绿色食品、保健品和医药知名品牌。同时加大林下资源开发力度,积极打造天桥岭北方黑木耳交易中心,加快GAP北五味子基地建设。围绕优势产业,推进林产品标准化建设,着眼巩固现有市场,开发潜在市场,进军高端市场,充分利用会展经济形式,组织龙头企业、大众传媒、中介组织等加大我县优势林产品宣传力度,扩大知名度,提高影响力,增强竞争力。

积极培育新兴产业,壮大生态文化旅游业。突出森林、湿地和冰雪等林区特色旅游资源,加大区域合作,构建区域旅游联盟,共同开发精品旅游线路,完善景区景点和旅游基础设施,打造国内外知名的生态旅游目的地,建设避暑、度假、康体和健身等休闲旅游胜地。挖掘民族文化、文化遗址、民俗风情等世族和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建设北方多民族、多文化生活体验基地。重点建设一批旅游林间景地,开发一批以乡村度假为特色的乡村旅游项目。加大区域旅游通道、重点旅游景区景点的道路建设,提高旅游中心城镇与景区、景点的通达水平。加快建设不同档次的星级宾馆、绿色环保森林酒店、经济型酒店和家庭旅馆等,提高游客接待能力。

扶持发展林药产业。充分利用林区“绿色药库”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刺五加、五味子、防风、龙胆草和鹿、蜂等北方林区独具特色中药材的标准化种植和养殖、扩大规模,加大野生道地药材保护力度,建设林药特色原料供应基地。加强自主创新和产品研发、积极与国内知名中药企业和科研院所开展技术合作,实现林药生产技术现代化、质量标准化、产品规模化和品牌化,提升林药和精深加工水平,推动产品结构升级,建设现代化的林药生产加工基地。

培育发展清洁能源产业。因地制宜发展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等新能源,切实提高清洁能源在林区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重,解决林区替代能源的问题。鼓励企业利用林业抚育剩余物、养殖业废弃物、林区灌木、秸杆、木材加工中产业的废弃物等发展生物质能源。着重发展以地源热泵、抽水蓄能、风能等清洁能源产业;以生物质液体燃料、甲醇燃料电池等低碳经济产业;以石头纸、油页岩、石材为主的接续替代产业,在偏远地区采用电网延伸,风能与太阳能互补发电等方式,解决生产和居民生活用电问题。

优化林区产业布局,发挥各城镇及区域的产业基础和比较优势,建设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和产业集聚区,引导林区产业向各城镇和园区集聚。特色产业的精深加工、商贸、物流、信息、对外合作、旅游中心服务功能等主要在中心地域发展;中间产品加工、绿色农林产品加工业、特色商品的集散、旅游服务节点等要向林场相对集中的中心地带业链初端环节、原材料供应、商贸集市要向人口集中区集聚。积极推动林区基础条件好、符合相关规定的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扩大或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

完善林区交通设施,提高林区路网密度,改善林区对内、对外交通运输通道,把公益性林区道路纳入国家和地方交通建设规划,道路产权和日常养护逐步移交地方管理。重点建设通场公路、防火和专用通道,提高林区路网的养护等级。全面推进林区道路的配套建设,力争将现有场局间、场场间以及局对外联系的客运生产两用主要公路规划建成符合国家二级标准的水泥公路。加快林区专用路网建设,提高防火、防疫、营林、采伐等专业路网建设标准和维护等级。

促进就业和再就业,完善和落实各项就业再就业的政策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岗位。发挥政府投资项目和重大项目建设对就业的带动作用,扶持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提高企业吸纳就业的能力。建立健全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积极开发公益性岗位。完善创业服务体系建设,积极支持推动创业促就业。进一步完善就业援助制度,加大零就业家庭的帮扶力度和中央财政转移支付力度。以服务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和

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为目标,整合就业培训资源,依托职业学校建立技能培训基地,统筹安排各类劳动力技能培训专项资金。

坚持政、企分开的改革方向,加快推进林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大对外经贸合作,扩大林区对外开放,增强发展活力。

扩大对外合作。以边境贸易为基础,依托附近口岸,加大边境经济合作区,发展加工贸易及服务贸易。提升对俄木材精深加工和劳务输出等合作层次。积极拓展与俄的跨境旅游合作。

充分发挥现有相关政策的效能,研究制定促进林区生态保护与经济转型的新政策,保障规划目标和重点任务的实现。

妥善解决体制改革的相关成本。建立和完善与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相配套的财政体制。森林资源管理机构运行经费按事权划分纳入财政预算。妥善解决林业历史遗留问题。在一定期限内参照资源枯竭城市政策并比照农业补贴政策支持林区经济转型。林业职工从事林业生产和动植物种植养殖活动,可以按照有关规定享受国家扶持政策,在农业保险、小额金融贷款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加大对林区经济转型的支持。

只有因地制宜的发展汪清特色林业,依托珲春开放口岸,坚持改革开放,才能把汪清这座林业之都,建设的更加美好更加富强。

参考文献 :《汪林经济转型实施方案》

《林业生态保护与建设》

《十二五规划纲要》

10级体育教育魏振昕

2011.7.26

第三篇:发展特色农业

发展特色农业,壮大农村旅游经济

——关于城关镇西河村发展的调研报告

刘红星

城关镇西河村位于县城西边沟底,距离县城仅1.5公里,过去因交通不便,地理环境不好,农村经济发展困难。近年随着县城人群体到西河锻炼休闲的增多,加之西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初步完成,为西河村发展村级旅游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奠定了基础。在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通过对该村的详细调研,在总结分析的基础上,认为西河村应当围绕以乡野农村水利观光和休闲健身活动为吸引物、以城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城镇人群休闲娱乐和回归自然等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以展特色农业为主,充实农家乐形式,发展农村旅游经济。它是一个市民需要、农民受益、前景无限广阔的新兴产业。具体如下:

一、西河村基本情况

西河村现有三个村民小组,640人,总耕地面积748亩,由于位于狭窄沟川地带,全村河川水浇地仅42亩,其余706地均为沟坡地,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很差。全村农业生产以水地种植蔬菜为主,沟坡地以种植玉米、小麦为主,另在荒山荒坡上种植有400亩花椒和10亩核桃。2013年全村种菜收入25.3万元,第一产业收入仅75.8万元,可以说农业生产除因离城近蔬菜销售方便收益较高外其他农业包括经济林收益很差。

二、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的优势、现状与问题

西河村有许多美丽的传说,“洗肠泉”为古代高僧佛图澄开

肋洗肠之地,“搠枪泉”因武帝饮马而得名,“跪姑泉”被定为“宫泉”。1997年以前这里是通往县城西北的交通要道,但是随着新西河桥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曾经繁华的西河村渐渐被人们遗忘在历史的角落里,千年普济寺断续香火,军队营房破烂不堪,到处是一片荒凉的景象。近几年来,随着人们锻炼身体的需要和休闲娱乐需求的发展,离县城较近有沟有河的西河村成为县城人群健身娱乐的“后花园”,每天从县城到西河村健身娱乐的人越来越多,平均每天有2000多人的流量。2013年,澄城县委、县政府依托“十二五”规划,充分利用西河村有水、近城、便于休闲等特点,作出“实施西河风景文化旅游开发项目,把西河村开发建设成集水上游乐、休闲避暑、农家餐饮等现代休闲服务于一体的绿水生态风景区”的重大决策,拉开西河走向生态田园的序幕。西河风景建设被作为“人与自然和谐相生”的亮点走进政府工作报告,“投资2500万元,实施县西河生态风景区建设工程”成为县长向全县40万人民公开承诺的为民办十件实事之一。

目前,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完成投资1841.7万元,对县西河河道进行综合治理,累计治理河道2.89Km,新建排水涵管2处,新修下河踏步23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务局投资120余万元,新增实施了8座拦水坝工程,使西河老桥上下游1km范围内形成了3.6万平方米水面景观;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总投资1212万元,对县西河风景区河段及沿河两岸山坡进行绿化和水土流失治理。这些项目的建设为西河

村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奠定了基础,现在已经有农家乐、农家烧烤等出现,村民也自发形成了新鲜蔬菜销售群体。

通过调查,我认为,西河村具有发展乡村休闲旅游的突出优势,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但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有待于引导。

1、发展能力不足,市场观念不强。首先是群众对乡村休闲旅游的产业地位认识不够,没有看到乡村旅游广阔的市场前景。认为没有多少效益,发展路子不多。该村的村民多数外出打工,条件好的也多在外地或县城安家,不愿意回村创业,现有群体没有投资发展能力。

2、基础落后,功能配套不全。目前县城通往该村的道路差,有一条水泥路得是很窄,离县城处道路污水垃圾纵横,严重影响消费群体进村。风景区内没有娱乐设施,留不住来往人群,现有接待消费者的农家乐的硬件设施较差,整个基础设施的配套不全,还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吃、住、行、游、购、娱等多方面的需要。

3、缺乏规划,零乱无序开发。目前,该村发展休闲娱乐等产业还处于自发状态,没有一个统一的规划作指导,农家乐都是由经营者自己谋划、自行设计、自主建设起来的,导致资源未得到有效利用。

4、形式单一,特色不够鲜明。在发展中没有和农业发展结合,没有特色,难以吸引人。由于缺乏市场理念、定位不准、现有农家乐大都缺乏文化内涵、多数是个体经营,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且多以副业形式开展,故经营效益也不是很好。

5、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没有规范化经营观念,村民小农意识浓厚,只注重眼前利益。在农家乐建设和经营中没有在“乐”字上做文章,只顾赚钱,有的还破坏生态,污染环境。不是真正的农家乐。

三、西河村发展乡村休闲娱乐产业的对策与措施

我们认为应当坚持四项原则,采取四项策略

(一)坚持四项原则

1、突出乡土特色的原则。对于都市人群来说,乡村休闲娱乐就在于乡村的特有魅力,既要保持乡村的特有的“农”、“土”味和“野”味,也要保持乡村旅游资源的原汁原味。从农业入手,可以依托该村蔬菜种植强项,迎合城区人员消费喜好,结合生态农业建设发展大棚时鲜蔬菜,时令水果,反季节蔬菜等农业产业,结合自采自摘,净菜超市等项目,使之成为具有吸引力的观光农业基地。也可以利用沟坡发展经济效益好的土鸡养殖,野鸡养殖等项目,并结合农家乐现场进行消费,以吸引群众喜好。

2、保护环境与开发并重的原则。开发是目的,保护是前提。只有山表示水秀才有吸引人,必须要保护好西河村的水、两边沟坡的林、植被等自然资源。特要维护好当地的生态资源,防止人为的破坏和污染,把西河变成臭水沟,让群众丧失消费心情。

3、自然美与人工美相协调的原则。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是在其原有的自然风景的基础上进行的加工改造,因而要使自然美和人工美有机的结合起来,协调二者的发展,使其变得山更青、水更秀。起居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接待服务设施都要

既考虑服务功能的完善和配套,也考虑与乡村景观协调,使之具有浓郁乡村特色。给人以生态良好、环境优雅、独具特色的饮食环境。

4、突出特色效益的原则。发展乡村休闲娱乐要以取得最大经济效益为目的,只有突出特色才能做到少投入、多产出。要尊重旅游者的消费心理和观念,多考察,多调查,有针对性进行开发,同时又要做好基础设施改善,加快水面开发游乐设施,并发掘民间文化,建设有质量、有特色、有内涵的娱乐消费产业。

(二)采取四项策略

1、科学编制规划,合理开发资源。要在学习外地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对本村休闲游乐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制订出适合本村的发展规划。要对基础设施的建设作出统一管理安排,对资源的利用进行统筹协调,对产业的开发进行细致谋划。规范引领,合理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自然生态资源、民俗文化、传统饮食和制作工艺等资源,稳步发展农业观光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和美味佳肴型农家乐。

2、借助各方力量,外引内联开发。建设好乡村休闲娱乐项目最大的难题是资金问题。首先,村政府要积极争取,在配合县上建设好后续水利风景区建设项目的基础上,争取各种农村建设性项目资金,加快本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要全力做好通村道路和文化广场建设,为休闲娱乐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环境。第二,争取金融部门的大力支持,给本村旅游的各种项目发放更多的就业创业贷款。第三,要大力招商引资,利用本村外出干事人

多,路子多,资金活的优势,以一些好的娱乐项目吸引外来资本和工业资本投向本村旅游的开发。与此同时,要充分调市民和农民的主体积极性,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通过以项目换土地、土地作价或土地使用权为筹资方式,采用股份制开发等形式吸引外部资金。此外,还可以让村民以资源入股、资金入股等形式,或以工代资,以劳动力转化为股份等形式,共同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

3、重大项目带动,辐射引导发展。西河村旅游发展应当借助县上的大力支持,坚持“大项目、大投入、大营销”的战略。要利用大项目扩大影响,发挥它们的辐射和带动作用促进大批中小项目和农家乐的发展,使乡村旅游形成星火燎原之势。

4、加强宣传推介,实施品牌营销。首先要做出几个精品项目,紧接着就要大力宣传推介,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网络等现代传媒,借助中介机构,以水利风景、农家美食、传说遗迹、消费低廉、绿色健康、田园风光、周末休闲、回归自然等等为卖点对外营销。要在对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和项目进行整体包装的基础上,举办乡村旅游展示会、新闻发布会加以宣传推介,并以各种节庆活动促销,促进乡村旅游的蓬勃发展。

2014年6月4日

第四篇:各地特色农业

一、我国各地特色农业区位条件

①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南疆等灌溉(绿洲)农业区位分析 区位自然优势:光照丰富;热量充足,温差大;其次地形平坦,有灌溉水源。自然劣势:气候干旱,水资源短缺;土地荒漠化和盐碱化;冬季寒潮和暴风雪。

②东北地区商品谷物农业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地形平坦开阔,耕地面积广大;土壤肥沃;水源充足;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社会经济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市场广阔;工业发达;国家政策扶持;开发较晚,人口密集较小。

不足: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一年一熟(适合春小麦,而不适合冬小麦生长);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加剧;土壤肥力下降;冬季受寒潮和冻害影响等。

③华北平原旱作农业:优势在于光热充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肥沃;制约因素主要是旱涝、盐碱、风沙;人多地少;冬季寒潮。

④我国南方水稻种植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亚热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光热水丰富;河流中下游及三角洲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河网密布,水源充足。社会经济因素:劳动力丰富;种植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人们喜食大米。不足:人多地少;多丘陵山地,水土流失严重(红漠化);红壤土层薄,贫瘠,需改良;台风、暴雨、洪涝;春季低温。

⑤内蒙古草原畜牧业区位因素

自然因素:草场面积广阔;没有大型食肉动物;东部夏季降水多些,利于牧草生长(降水从东向西递减)。

社会经济因素:牧业生产经验丰富;市场潜力广阔;国家政策扶持等

不足:气候干旱,降水少;草场退化;荒漠化加剧;冬季暴风雪、寒潮;鼠灾、蝗灾。⑥上海市郊区农业区位分析

自然因素: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因素:市场消费量大;交通方便;花卉、蔬菜等农作物单位面积的价值高,可获得更高的经济利益;土地面积小,利于集约化生产。

⑦青藏高原河谷农业:优势在于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农作物单产高,品质好;其次河谷地带地形平坦,水源丰富,土壤相对肥沃。制约因素主要是海拔高,地温低,热量不足,土壤发育不良。

⑧云南彩色农业生产条件:

1、四季温暖,可连续生产;

2、光热资源,降水也较多;

3、地形复杂,垂直地带性显著,气候类型多样,花卉品种多;

4、河湖众多;提供灌溉水源;

5、劳动力和土地价格低;

6、交通运输建设加强;

7、冷藏、保鲜技术发展;

8、市场广阔;

9、政策扶持;

10、种植历史悠久。劣势是地表崎岖,地表缺水,土壤贫瘠

⑨江南丘陵、横断山区立体农业,云贵高原坝子农业:制约因素是地形

⑩珠三角基塘农业:优势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光热水丰富;水源丰富;土壤肥沃。制约因素是地势低洼。优点:良性的生态系统;生产灵活,市场适应性强;农民收入稳定。

第五篇:特色专业申报(本站推荐)

中北大学特色专业建设实施办法(试行)

为了彰显我校办学特色,进一步增强办学竞争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以及《关于印发山西省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提升工程中三个教学项目实施办法的通知》(晋教高[2011]6号)文件精神,按照《中北大学“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对学科专业的整体发展规划和布局,学校决定进一步加强特色专业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实施办法。

一、指导思想

以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根据学校的定位及发展规划,从服务于国民经济和区域经济建设的需求出发,进一步优化学科专业结构,明确专业定位,切实推进教育创新,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促进科技进步为目标,建设具有我校鲜明特色的学科专业。

二、建设目标

按照“优势突出、特色鲜明、理念卓越、社会急需”的原则,在“十二五”期间(2011-2015),择优遴选20个左右水平较高,应用性较强的校级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建设。在此基础上,争取申报成功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5-10个,同时继续加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通过特色专业的建设,发挥特色专业的带动和示范作用,推动专业优化和建设,提升专业建设整体水平,提升我校办学的实力与知名度。

三、实施计划

1、申报条件

⑴具有较长办学历史、较为雄厚的师资和教学管理力量,较完备的教学基础设施和办学条件。

⑵专业办学声誉高,毕业生就业率高,人才培养有突出特色,并受到用人单位好评。⑶改革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方案科学可行,管理有保障,具有创新性和先进性。有调动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的政策和措施。

⑷在校级特色专业的基础上,可申报省级或国家级特色专业。

2、申报程序(1)递交申请:以学院为单位,由各学院根据各专业在专业建设中的性质和地位,选择基础条件好、影响力大、对促进本学科和相关专业的建设具有示范辐射作用的专业向学校递交申请。

(2)提交材料:《中北大学特色专业建设点申报书》(一式三份)、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式一份)、上毕业生名单与就业面向分析报告(一式一份)、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声誉相关评价佐证材料(复印件一式一份),同时提交电子版。

3、评审程序

学校组织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对申报的专业进行评审,必要时通知有关专业负责人进行答辩。在专家组审议的基础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择优遴选出拟建设的校级特色专业名单以及拟申报的省级或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名单。

专家的评审结果报主管校长审核批准后公示,在公示期结束后正式发文公布,予以立项建设。

四、建设内容

保持国防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在重点建设我校优势军工专业的同时,加大建设与区域经济建设结合紧密、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民用学科专业,创建在我校、山西省乃至全国有一定影响的特色专业。

1、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与优化

根据学科发展规划,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进一步充实专业方向内涵。特色专业建设要以培养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人才为出发点,科学制定与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并通过制定配套的师资队伍建设机制和教学管理制度,为落实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保障。

2、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1)以课程建设为载体,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建立科学的专业课程体系。课程体系的构建要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建设目标,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形成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要支撑特色体系,深入研究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的要求以及行业、学科发展的需要,积极开出反映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新课程。

(2)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改革要变教与学的分离为教与学的统一,避免单纯知识灌输和教学方法单一的弊病,更加倡导启发式、探究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变封闭式教学为产学研合作教学,避免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弊病,更加注重实践性、综合性和开放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变教学与科研分离为教学与科研互动,避免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相隔离的弊病,更加关注创新性、多样性和选择性,培养学生探索新知识、新技术的兴趣和习惯。

⑶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要反映教学内容改革的成果,组织教师、专家和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工作人员共同编写实用的教材,突出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在生产中的应用,建立合理、适用的教材体系。对有条件并有较高外语要求的专业,加强国外优秀教材的引进、消化和使用,拓宽学生国际视野,增强学生国际竞争力,提升双语教学的质量。

⑷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是保障特色专业建设的根本。要优化师资队伍结构,围绕特色专业建设需要,建设一支以学术带头人为骨干,教学和科研综合水平高、结构合理的教师队伍。要将优质教学与研究资源用于本科教学,鼓励教师根据教育目标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教学研究。

同时加强校企合作,探索学校与企业联合培养教师的新途径。要积极推动校内专任教师到相关产业领域开展产学研合作,同时聘请相关产业领域的优秀专家、资深人员到学校兼职授课,建设一支熟悉社会需求、教学经验丰富、专兼职结合的高水平教师队伍。

⑸加强实践教学

专业建设应特别注重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改革创新实践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建立多层次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基础实验、综合性实验、创新性实验、研究性实验等多种实验构成的实践教学体系。探索以课题研究带动教学的模式,将研究成果和研究思维注入实践教学,帮助学生扩展知识视野,增强团队协作精神,培养科学思维方法,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同时,加强实践性教学基地建设,注重寻求校企合作,与企业或行业共建共用,实现企业资源与学校资源的有机整合,优化资源配置,做好教学与生产、社会服务、科研相结合,提高实践教学基地的使用效益。

五、管理办法

1、校级特色专业的建设周期一般为三年,实行校院两级负责制。专业所在学院具体负责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的具体实施,学校负责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并组织阶段性检查和评估验收工作。

2、实行项目负责人制。项目负责人全面负责专业建设的各项工作,在学院的领导和监督下,按照学校要求积极完成各类检查验收工作,保证按期达到专业建设预期目标。在建设期间,专业所在学院至少每学期集中组织检查一次,学校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在检查中如果发现该专业建设与改革进展缓慢,建设效果不明显等问题,学校将根据情况停止建设经费拨付或取消建设资格并追回学校划拨的经费及予以公告。

3、学校给予每个批准立项的校级特色专业第一期资助建设经费5万元,第二期经费根据中期检查以及结题验收后的建设情况拨付5-10万元,省级(或国家级)特色专业另拨给1:1配套经费。经费必须做到专款专用,主要用于特色专业建设所需的教材、网络课件、教学资料以及队伍建设、学术研究和教学设备等。

六、评估验收

1、专业建设期满后,由项目负责人组织建设组成员进行自评,并撰写自评报告;经所在学院验收合格后,向学校提出验收申请,再由校教务处组织评估验收专家组,根据评估指标对其建设成果进行全面检查、评估与审核,并写出评估报告,报校长办公会审批。

2、建设期满并验收合格后,学校授予“中北大学特色专业”称号;未通过验收的专业,限期一年整改,一年后可申请再次验收,如仍达不到特色专业标准,视作未通过验收,学校将从学院当年划拨经费中扣回全部资助经费,该专业两年内不准重新申报。

七、本实施办法解释权在教务处,从颁布之日起执行。

下载特色农业申报材料(精选多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特色农业申报材料(精选多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业申报项目大全

    2014-2015农业项目资金申报 1、发改委:现代农业示范项目(与农业部联合发文,200万-2亿) 2、发改委: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专项项目(与工信部联合发文,项目总投资10%) 3、发改委:资......

    茌平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茌平县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近年来,茌平县委、县政府坚持把农业农村工作作为全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按照“团结实干建设铝城枣乡,科学发展跨入全国百强”的要求,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

    大力发展特色绿色农业 发布时间:2005-7-26信息来源:吴彦春 发展特色绿色农业是调整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重要途径 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及短缺经济的结束,不断调整和优化农业......

    某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

    培植壮大优势特色产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现代农业发展─***市特色农业发展情况***市人民政府副市长(2008年8月13日)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是扎实推进新......

    农业农村特色工作

    大发瑶族乡2012年农业农村特色工作一、工作目标 通过实施特色养殖、种植基地建设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使产业结构更趋于合理,实现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农民持续增收。把网箱养......

    高原特色农业(五篇材料)

    高原特色农业 景东县高原特色果蔬综合示范园初具雏形 2013年5月以来,景东县农科局站以我县被列为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县为契机,在良种场建设高原特色果蔬综合示范园,目前,示范园区......

    什么是高原特色农业?

    什么是高原特色休闲农业?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解读 高原特色休闲农业是云南省特有的休闲农业类型,集高原粮仓、特色经作、山地牧业、淡水渔业、高效林业、开放农业于一......

    特色农业发展规划五篇

    平坝县特色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 一、县情概况平坝地处黔中腹地,隶属贵州省安顺市,为滇黔必经之地,素有“黔之腹,滇之喉”之称,东距贵阳市48公里,西距安顺市38公里,处于贵州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