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在笑声中感动 马文正
笑声中的感动
——小品《王威住院》艺术赏析
吴海珍
小品是什么艺术?是语言的艺术?是结构的艺术?是笑的艺术?是感人的艺术?有人说小品创作是“戴着镣铐跳舞”,有人说,小品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如何创作演出一个格调不俗、笑声不断、有情有趣、感人至深的小品?如何让正能量在雅俗共赏的小品中得到体现?
看了福州铁路演出的小品《王威住院》,我们在笑声中受到了感动,在感动中认识了一个光荣的名字——王威。
说起王威,南昌路局的人没有不知道的,他是福州南站的党总支书记,“海峡情王威服务台”的创始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6年来,在车站这个舞台上兢兢业业,他是一个令人尊敬的铁路好人。可是在舞台上要用小品来表现这样一个英模,似乎还没出现过。
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这是一个用误会手法表演的小品,小品讲述的是一个有趣的故事,王威劳累过度住院的同时,阴差阳错的是也有一个叫“王威”的人住院了!这个“王威”是福州汽车北站的王威。这两人同名同姓,一字不差,由此构成了一个有趣的情境。福州火车南站的王威,当夜输液之后没有住院就返回工作岗位了。福州汽车北站的“王威”第二天去全面体检了,不在现场,而这个“王威”的母亲接待了好几个来看望王威的人。一个老头说王威是自己的儿子,是救命恩人,非典时期他口对口地为老人做人工呼吸;一个少妇说自己是王威的妹妹,自己曾经轻生多亏王威及时出手挽救了她的生命;就连病房的护士也说了王威向社会公开的服务承诺电话帮助了自己的姥爷台湾同胞„„“王威”去体检了,不在场,“王威”母亲又不相信自己的儿子做了这么多好事,不敢收下感恩的旅客们送来的礼物。越是不接受礼物、越是不承认做了好事,还越像真实的王威!有戏就在这里了!观众看着这真假王威、南北王威、汽车火车王威的误会,听着火车南站王威的英模事迹,笑声与感动便融合在一起了。
在这个小品里,真假王威都没有出场,但是铁路南站的王威形象却栩栩如生。最后揭底的时候,让汽车北站“王威”的母亲感慨地说,“我儿子有幸和王威同名同姓,我才了解了王威的事迹,你们的表情没有浪费,让我知道了什么叫人民铁路为人民。”
这个小品的创作是独具匠心的,作者选择了这样的切入点,非常见功力。这一边,感恩的旅客满腔热情的讲述王威的事迹,这一边,被误会的王威母亲一头雾水。小品也因此而有趣、好看。
这个导演是高水平的,他把表演的九个区位运用得恰到好处,强弱搭配得当,定场道具每一件都发挥了作用,舞台调动上,基本没有重复,以往常见的那种角色像说相声一样并排面对观众的现象被巧妙地融在人物关系中,《祝你平安》的音乐虽然很老,但是在这里却很自然、妥帖,它拉近了观众,沁入了表演者的内心。
在表演上,福州铁路的演员也是技高一筹,他们的语言生动活泼,表情轻松自如,台词动作性强,逻辑重音准确,表演上的交流、判断很细腻,眉来眼去中丝丝入扣,仿佛身临其境,人物形象鲜明生动,令人难忘。比如,扮演的老头演员,满口福州腔,增添了很多的喜剧色彩,让人喜爱这个有趣的老头,他的节奏变化煞是好看。还有扮演王威母亲的女演员,从一头雾水开始一直在误会的纠结中,直到解开了误会,她真正在此得到了感动。她的接受和反映基本和观众同步,对王威有了一个渐渐的了解、认识过程,她把“王威”母亲表演得真实可信。那个少妇的扮演者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演员,她形象姣好,表演投入,把一个为爱而寻死的少妇形象刻画得极其生动。还有那个小护士,戏份不多,却诚实感人,特别是最后一段话,把大家对王威的牵挂表达得真真切切,让人一下子就感动起来。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当小护士说到李医生的担忧时,场上的人都把心吊到嗓子眼,“„„王威动过三次手术,都是在脖子上,李医生说就怕他旧病复发„„”此时,大家都为王威的健康担忧,当大家默默祈祷王威健康时,深情的音乐响起“祝你平安„„”观众的眼眶红了,正能量被调动起来了,王威的形象也竖起来了,“人民铁路为人民”的主题也展现出来了。
这些年,文艺晚会的专题性都很强,由此也带来主题过于突出的问题,有时候显得有些生硬或者不真实。例如诗朗诵,或者情景剧,都是在无限拔高,小题大做。也许领导觉得满意了,但观众却认为离真实远了,人物苍白了。也有一些小品节目,为讨好观众,取得廉价的剧场效果,噱头过滥,低俗的东西难免出现,艺术含量降低。如何做到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一直是一个难题,而福州铁路的小品《王威住院》却做到了这个“有机统一”,是这些年来,难得看到的好小品!
小品《王威住院》演出成功了,现场的观众都被有趣的剧情逗乐了,他们在笑声中又受到了感动。据说,在福州火车站排练的时候,文体馆、俱乐部的领导看后情不自禁泪流满面,英模王威本人看了也落泪了,他使劲地握着编导和演员的手,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刚刚传来了好消息,这个作品获得了南昌铁路局原创小品、情景剧比赛一等奖(榜首)!
小品是什么艺术?我想,应该是像《王威住院》那样,是让人在笑声中感动的艺术!
2014年6月
第二篇:在笑声中感受师德
在笑声中感受师德
——听高金英老师讲座后感
2009学年即将开始,照例开学前将进行为期一周的师德培训。今年我们观看了北京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班主任高金英老师的讲座,聆听了她的治学之道。高老师是全国优秀教师、“三八”红旗手,她的语言幽默诙谐、富有感染力,不时引起老师们的阵阵笑声。高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阐述了新时期如何做好一位人民教师,为年青教师更好更快的成长指明了方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我觉得需要向高老师学习很多,“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做学生生命中的贵人。”高老师的殷切寄语仿佛仍在我耳边回荡,我将永远不会忘记。
一、教育学生需要一颗智慧的心。
可变性而引起的教育复杂性。对待不同的人要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同一个人不同的时候也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这样的教育是创造性的劳动,需要智慧。没有智慧,不是教育,只能叫“告诉”;没有智慧,不是艺术,只能叫“直白”。教育的智慧不是凭空产生的,她源于教育者对事业的爱,源于教育者渊博的知识,源于教育者聪明的头脑,更源于教育者的教育艺术。一句话,教育的智慧在于教育者的智慧。
高老师的教学工作中充满了幽默和故事。她说:老师要想丰富你的教学内容,使你的课堂充满趣味性,必须肚中有一批可以信手拈来的故事。当学生学习疲惫时,当课堂出现意外时,当和学生发生摩擦时,老师就能拿出一个富有哲理的故事荡涤学生的心灵。有的学生为自己的卫生区内总有同学丢过来的垃圾而抱怨时,高老师用“弯腰拣纸团拣到好工作”的故事来教育学生,使丢者羞愧拾者无怨。当部分学生安于现状,失去进取心时,高老师引用了“老鼠和半缸大米”的故事来教育学生,生活的舒适会葬送你的前程甚至生命。„„每个小故事都是一个真理,每个小故事都使她的学生深受教育。
高老师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她会变小魔术、指挥合唱、吹奏乐器。她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不论是国家干部,还是企业老板,只要能为学校出力的,她都会去争取他们的帮助。她是一位心理学专家,把成功的心理暗示效应运用得精彩极致。她有一颗不老的童心,能和学生一起春游,一起歌唱。请问,如果你是这样一位多才多艺的老师,你的学生能不佩服得五体投地吗?“亲其师信其道”,做一名充满智慧的老师,才能拥有一批热爱你的学生啊!
二、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宽容的心。
高老师积极乐观的心态深深地感染着我。作为老师,对学生、对学校、对家长、对工作,总是有道不完的抱怨。高老师告诉我,宽容是教育的秘诀,宽容比惩罚更有收获,学生犯错是难免的,因为他们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行为上,都处于不稳定、不成熟时期,教师应该允许学生犯错误。高老师以一颗宽容的爱心,一步步地走在通往学生心灵的小径上。虽然,这条路是那样曲折坎坷,虽然,她走得是那样的艰辛,但最终,她成功了。她赢得了学生的尊敬和信赖,使他们开始珍惜自己的生命,珍惜自己的未来,珍惜自己与老师之间的感情。她以心对心去包容,去化解,使无知的世界变得有声有色。我们为什么不能多一份宽容给予学生呢?
高老师毫不否认当前社会教师这个职业的辛苦和劳累,她非常幽默的给大家举了这样一个笑话:“英语这个单词,很多人的读法不同,读作‘应改历史’的都成了哲学家,读作‘应给利息’的都成了银行家,只有我们读成了‘应该累死’,现在都做了教师。”教育事业既是伟大、崇高的事业,又是平凡、琐碎的事业;既是为祖国和人民谋幸福的事业,又是需要付出艰苦劳动的事业。在这里,没有令人羡慕的财富和权利,没有显赫一时的声名和荣誉,也没有悠闲自在的舒适和安逸。因此,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必须具有对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忠诚,具有将自己的知识,才华、青春乃至生命奉献给这一事业的信念和决心。高老师说: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教育不是真心实意地为老百姓做事,教师不是努力做好每一件需要做的事,社会怎么会承认你?百姓又怎能夸赞你?
三、教育学生要有一颗平常心。
高老师列举当今社会怪“现象”:人们的财富在增加,但满足感在减少;沟通工具在增加,但深入的沟通在减少;认识的人在增加,可以谈话的人在减少;房子越来越大,里面的人越来越少;精美的房子越来越多,完整的家庭越来越少;路越来越宽,心越来越窄;楼房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低„„作为教师,对社会中出现的怪现象,要能保持一颗平常心。掌握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钥匙,就掌握了生命的主动权。心理平衡是人格升华和心灵净化后的崇高境界。“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高老师这句话,深深印在我的脑海里,作为老师,更要保持一种健康向上的心态,正确看待自己,正确看待学生,要善待所有的学生,学会激励,学会表扬。要做到心理平衡,高老师告诉我们,就是做到三个“三”。第一是三个正确。一是正确对待自己,“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明比智更难。二是正确对待他人,心中常有爱心。三是正确对待社会,常怀感激之情。这样在社会交往和事业追求中才能给自己准确定好位。不要自卑不到位,也不要自傲常越位。只要自我定位客观准确,基本上处事就能够比较得心应手,心理压力就小。第二是三个“既要”。既要全心全意奉献社会,又要尽情享受健康人生。二是既要怀殷殷报国志,在事业上力争一流,又要有颗淡淡平常心,在生活上甘于平淡。三是既要精益求精于专业知识,又要有多姿多彩的休闲爱好。这样人的心境和情绪,认知和感觉才能有深度和广度,“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常“坦荡荡”而不“常戚戚”。第三个是三个快乐。一是顺境时要助人为乐。“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二是要知足长乐。因为幸福本无固定的标准,幸福是一种见仁见智的感受。一位哲学家说过“生活像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三是逆境中要自得其乐,不能气馁。因为世上万物,福祸相依,风水轮流。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都是正常的轮回规律。高老师告诫我们社会是不公平的,只有你去适应他。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聆听高金英老师的讲座是一种享受,也体验到一种心灵深处的震撼与感动!新的世纪,新的挑战,让我们从高老师的讲座开始,积极行动起来,让鲜花和小草都享有阳光,让每个学生都能学有个性,学有特色,学有所长,让自己的教育人生丰富多彩,有声有色!最后用高老师报告中的“养心八珍汤”与大家共勉:“1.慈爱心 一片 2.好肚肠 二寸 3.正气 三分 4.宽容 四钱5.孝顺 常想 6.老实 适量 7.奉献 不拘 8.回报 不求”,让它成为我们从教路上的航标,引领我们走向正确的方向。
第三篇: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三月是温馨的,因为它是希望的生长;三月也是激昂的,因为它是生命萌发前的搏击;三月更是荣耀的,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平凡但却不朽的名字——雷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7岁失去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从来没有惊天动地,他只做了一些极其平凡、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事情:为老人让座、帮列车员打扫车厢、帮妇女抱小孩、帮旅客拿行李、给受灾的战友家寄钱、路过工地参加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用自己的被子盖水泥……
他,象泥土一样朴实,即使擦肩而过,也或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然而,他却用他的平凡,让无数颗心为他悸动;他却用他的平凡,传递着爱、传递着奉献,让一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让无数个灵魂为他感动,在生命中反复回味,无法忘却。
感动是一道流泉,荡涤着我们的灵魂,扰扰凡尘中还心境一个空明宁静,慈惠柔软;感动亦是一种养分,滋润着我们的德行,纷纷名利间让善念逐渐破土萌芽,发荣生长。
雷锋,这位众生间没有翅膀的天使,他飞过,天空中没有留下他的痕迹,却留给我们点点的感动。
他说:“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缕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如果你是一颗粮食,你是否哺育了饥饿的生命?如果你是一颗渺小的螺丝钉,你是否永远坚守在你的岗位上,在平凡中超越平凡?”
雷锋在探问,我们该作出怎样的回答?
“在感动中创造感动!”
雷锋虽然倒下了,但他却成为了我们时代精神的基石。踏着雷锋的足迹,像雷锋那样,用平凡的生命,体味着前人手中传承下来的细小的感动; 像雷锋那样,用有限的生命,散播开将在别人心中孕育而生的美丽的感动;像雷锋那样,做一枚“螺丝钉”,甘于做一个平凡但有益于社会的人;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傻子,甘愿做一个永远把人民与国家这样别人眼中抽象的词汇益置于自己生命之上的“傻子”。是的,像他一样,像他一样试着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奉献之间,找到心灵的驿站。
捧出曾紧握在手心的温暖,捧给爱的人,捧给身边的人,捧给陌生的人,捧给成长了我们的社会,教育了我们的校园,抚养了我们的国家。捧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将继承下这种美好感动的生命。
那么,我们,也可以创造奇迹。
就让我们噙着三月的花香,怀着虔诚、怀着敬仰,做些或许真的极其琐碎的事情:拾起地上散落的书卷归位,或提起墙角蒙尘的扫帚打扫,这是我们能为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做的;搬运一次教具,冲泡一杯暖茶,答好一张考卷,这是我们能为向自己传道授业的老师做的;打一盆热水替他们洗脚,下一次厨房为他们做饭,这是我们能为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做的;给迷路的人指出正确的方向,帮忙碌的人分担繁重的工作,陪孤苦的人度过一日的时光。这是我们能为与自己素昧平生的路人做的„„我们能做的或许很少,但我们却总是希望能续写你不朽的日记,续写你未完的感动。
就让我们踏着三月的和风,怀着谦卑,怀着善良,用一句柔情的话语打开一个人的心扉;做一件体贴的事情温暖冰冷的手掌;用额前的汗水浇灌开他人如花的笑靥;以自己的拥有交换来那绵绵不绝涓流传递的感动的情分„„
雷锋,你不再仅仅属于一年一度的三月春风,人潮里,许多人长怀渴望,想与你温暖地交流,你活着,忙碌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活着,为你而感动,也渴望着感动众生!
第四篇: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在感动中 创造感动
三月是温馨的,因为它是希望的生长;三月也是激昂的,因为它是生命萌发前的搏击;三月更是荣耀的,因为它见证了一个平凡却不朽的名字——雷锋!
雷锋,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家庭,7岁失去父母,成了孤儿,解放后成为人民解放军战士。他从来没有惊天动地,他只做了一些极其平凡、我们每个人都做得到的事情:为老人让座、帮列车员打扫车厢、帮妇女抱小孩、帮旅客拿行李、给受灾的战友家寄钱、路过工地参加义务劳动、雷雨来临之际用自己的被子盖水泥……
他,象泥土一样朴实,即使擦肩而过,也或许感觉不到他的存在。然而,他却用他的平凡,让无数颗心为他悸动;他却用他的平凡,传递着爱、传递着奉献,让一个平凡的名字响彻大江南北,让无数个灵魂为他感动,在生命中反复回味,无法忘却!(手势 停顿)
雷锋虽然倒下了,但他却成为了我们时代精神的基石。踏着雷锋的足迹,像雷锋那样,用平凡的生命,体味着前人传承下来的细小的感动; 像雷锋那样,用有限的生命,散播开将在别人心中的美丽的感动;像雷锋那样,做一枚“螺丝钉”,甘于做一个平凡但有益于社会的人;像雷锋那样,做一个傻子,甘愿做一个永远把人民与国家利益置于自己生命之上的“傻子”。是的,像他一样,像他一样试着在平凡与伟大、个人与国家、有限的生命与无限的奉献之间,找到心灵的驿站!
捧出曾紧握在手心的温暖,捧给爱的人,捧给身边的人,捧给陌生的人,捧给成长了我们的社会,教育了我们的校园,抚养了我们的国家。捧给每一个人,每一个将继承下这种美好感动的生命。那么,我们,也可以创造奇迹!(手势 停顿)就让我们噙着三月的花香,怀着虔诚、怀着敬仰,做些或许真的极其琐碎的事情:拾起林间散落的垃圾,或提起墙角蒙尘的扫帚,这是我们能为同自己朝夕相处的同事做的;搬运一次树木,冲泡一杯暖茶,这是我们能为兢兢业业地林业工人做的;打一盆热水替他们洗脚,下一次厨房为他们做饭,这是我们能为对自己含辛茹苦的父母做的;给迷路的人指出正确的方向,帮忙碌的人分担繁重的工作,陪孤苦的人度过一日的时光。这是我们能为与自己素昧平生的路人做的„„我们能做的或许很少,但我们却总是希望能续写你不朽的日记,续写你未完的感动。
就让我们踏着三月的和风,怀着谦卑,怀着善良,用一句柔情的话语打开一个人的心扉;做一件体贴的事情温暖冰冷的手掌;用额前的汗水浇灌开他人如花的笑靥;以自己的拥有交换来那绵绵不绝的感动的情分„„
雷锋,你不再仅仅属于一年一度的三月春风,人潮里,许多人长怀渴望,想与你温暖地交流,你活着,忙碌在别人的世界里,我们活着,为你而感动,也渴望着感动众生!(手势 停顿)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第五篇:在平凡中感动,在感动中平凡
在平凡中感动,在感动中平凡
星星点点,闪烁在昨夜的天空中;点点滴滴,溅落在记忆的长河里。十几年的班级管理工作一直是我在平凡的教师岗位上最乐于探讨的问题,班级管理作为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教育的成败,关系着学生的一生前途,总结下来,我认为方法很简单,班主任就是要学会放手,用智慧管理好班级,学会宽容,用真情感化学生,最后用情感升华――学会感动。
一、习惯放手,让学生自主管理班级――学会感动
作为班主任,如果班级的所有事情都要亲力亲为,这样的班主任会何等的累,我一直都坚信,一个好的班集体,不需要班主任每天坐班,而恰恰是班主任不在之时,班级学生学习、生活、秩序稳定,那才是一个好的班集体。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尤其要学会放手,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积极性。我想:我们教育孩子时,确实要学会适当的放手,孩子们有尝试,才会有体验,他们的面前有困难,他们才会想办法解决困难,要学会放手,不要给孩子们包办的太多了,这样是百害无一利的。
二、学会宽容,给学生自己改正错误的机会――学会感动
我,一个平凡的班主任,平凡到放入人群中再也找不出来的一个人,可是,我有我的幸福,我有我的快乐,属于我的骄傲,只因为我有一份执着热爱的工作,身边有几十个被我“掌控着”的孩子们,可是,幸运的天平不是总倾向于我,我也因此有过无数个心灵煎熬的日日夜夜,无数次的心力憔悴的时刻,但是,痛苦无奈总有过去的时候,而我也相信:乌云之上有晴天,风雨之后有彩虹.我也不想拒绝外界给与我的一切痛苦。
时光倒流在两年之前,清明三天假之后,我以最兴奋,最愉快的心情在六点十分到达学校,那份喜悦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可是一个小时之后,我所有的全部好心情都荡然无存了,我班一个男孩子突然的失踪了,当我确定她真的不在的那一刻,我的心一下子凉到谷底,担心,焦虑,自责,怨恨,紧张,种种的复杂情感一涌而上,那一刻的我,快崩溃了,接下来的时间就是调查,找寻孩子,用尽了各种办法,动用了学校的所有领导和家长共同找寻了多半天的时间,当我一个人走在大桥的坝上时,春风吹乱了我的头发,也吹乱了我的心绪,近一天的折磨,嘴角干裂,嗓子疼得厉害,心里却只有一个声音,“王岩,快回来啊”也许是老天爷的眷顾,可怜作为老师的一片苦心,下午三点多的时候,孩子终于找到了,安然无恙,是去了吉林,找她的姨,离开的原因,也很单纯,只是不想上学,并且想出去打工为父母分担家庭的重任,当我听到这一切的时候,焦急的心情全都没有了,有的只是生气,愤恨,生气这个孩子不顾老师,家人,学校的担心,带来如此多的麻烦和影响,也恨自己平时怎么就没有对这个孩子有更深的了解,连他想辍学都不知道,之后的几天里,我大病了一场,大病之后,我也深刻的反省了一下自己,而作为孩子的他,居然在第二天面对我,连一句话都不说,只是低着头,而且是一直低着头,后来,终于鼓起勇气抬起头,说了一句话“老师,我对不起你”,我却什么也没有听见,只是看口型分辩出来的。原来一夜之间,孩子的嗓子哑的发不出声音来,也许我所经历的折磨,孩子同样经历了,他知道自己错了,那一刻,我所有的对他的气,对他的怨,顿时消散的无影无踪,他毕竟是一个孩子,大人都会犯错,更何况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呢?宽恕了别人,也就是宽恕了自己。
三、付出真心,让学生感受到你的真情――学会感动
感人心者,莫先于情,作为班主任,要用心对待每个学生,当他们出现问题时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想一想。这样不但树立不起老师的威严,反而使威严扫地,事倍功半。记得我班有一个女生,虽说学习不好,但是我也很喜欢,不但在班级人际交往很好,对待我也很关心,而且能歌善舞,就因为如此,性格的外向与大胆全都暴漏出来,渐渐地我感觉她对学习的兴趣更加不浓,上课开始说话,张扬,于是从心里我开始有些不舒服,怕她一个人影响了一群人,我的情绪和言语让这个孩子感到老师有些不喜欢了,也花了不少的心思和她沟通,感觉效果不好,于是心里很着急,有时想想,班主任当了这么多年,性格还很暴躁,心态也没调理好,事情发生在一个早自习,早自习的铃声响过,我迈步走进教室,一进班级,靠墙坐着的就是这个学生,正在用小镜子照脸,我一把抢过小镜子,说了句:“站起来”。这个孩子低头站起来,这时我注意到,她的眼睛上居然还贴着双眼皮贴,我立刻火冒三丈,心里想:这个孩子越来越不像话,于是态度越来越不好,批评了她几句,我还对她说:老师对你还不够好吗?然后这个孩子也说了一句话;“老师,我对你也很好啊,我还去食堂给你打饭呢”。这句话让我又生气又无奈,意识到孩子毕竟是孩子,幼稚,可我呢?对我而言是一种悲哀,在全班同学面前,我的教育方法何等失败,逼迫孩子这样回应我,事后,这个孩子给我写了一封信,向我道歉,其实,该道歉的人应该是我,是我的批评方法不正确,教师高高在上,完全忽略了孩子也是有自尊心的,最重要的一点是:这个孩子如此的说法,也许是求得我的感动,感动于她为我的付出,求我因此原谅了她,可是,我居然无动于衷,丢失了人性中最可贵的情感,是因为人到中年了,情感也变得麻木了吗?孩子哭着,我也默默的流着泪,然后去安慰他,开导他,多次交谈之后,孩子渐渐的在改变,上课专心学习,小动作少了,和别人的打闹也减少了,成绩有了很大提高,特别的懂事和听话了,我看在眼里,感动在心里,我感动于他的变化,我感动于他的渐渐成熟,甚至感动于他最最微小的改变,现在,我们刚刚结束初三的第一次月考,他首次取得好的成绩,名列年段的第九名,我相信:在“爱”的感召下,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够克服?只要我们用我们的真心和爱心,是会唤醒或改变一个学生的.多一份爱心,就多一份阳光,多一份阳光就会开启一个紧闭的心灵。
四、用“错误”开启学生的心智,孩子――学会感动
班主任要树立良好的威信还必须掌握批评学生的艺术性。更想通过我的举动,让孩子们学会感动,为我的坚持而感动,为我的执着而感动,更为他们的错误而掀起他们情感的波澜,让他们学会承认错误,学会感动。
因为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精彩的世界,只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学生,而不是他们的一次偶然的错误,在班级管理中,树立一种不仅是对学生现在负责,更要为学生一生负责的想法。感动,如沁人心脾的甘泉.畅饮甘泉,我们的内心变得澄清而又明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