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引述句与转述句的 相互转换
句型转换三
引述句 与 转述句 的相互转换
--------直接引语 与 间接引语 的 相互转换
小学语文句型转换要求学生掌握的类型主要有三种:一是转换成“把”、“被”字句;二是陈述句与反问句的互换;三是直接引语转换成间接引语,在小学阶段通常叫做“换成转述句”。
一、直接引语变间接引语(引述句改转述句)
1、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如: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如: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注意:人称代词要变换
2、有二个明显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改变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转述句改引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人称的变化
第一人称:我、我们
第二人称:你、你们
第三人称:他、她、它、他们、它们、她们
引述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而转述则是转达别人说的话,因此,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要改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的变化)
3.当引述内容涉及其他人称时的改法。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
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②、爸爸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爸爸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
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①、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妈妈对爸爸说,她明天要去开会。” ②、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我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他就把这东西送给夜莺。③、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
4.代词相应变化的分析(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①、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明天要去开会。②、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改为:妈妈对我说,让我好好学习。(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①、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改为:妈妈对爸爸说,让爸爸去买点菜。(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①、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改为: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他一定到我这儿玩。
②、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改为:他对我说,那是他的铅笔。(4)、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改为:妈妈对我说,她去给我烧饭。
5.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3种情况 ①、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②、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改为:妈妈说,工作太多了,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句型转换三
③、直述句提示语在后面。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改为:妈妈说,她明天还要去开会。
6、没有代词的转换较简单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改后为: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二、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转述句改为引述句)
第三人称“ 他 ” 或 “ 她 ”应改 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如:老班长说,他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老班长说:“ 我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例:1.李松说,他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李松说:“我做作业虽然准确率高,但速度太慢。”
2.贝贝说,她家养的小花狗很通人性。贝贝说:“我家的小花狗很通人性。” 3.陈宁说,他之所以天黑还要走这条小路,是因为锻炼自己的胆量。
陈宁说:“我之所以天黑还要走这条小路,是因为要锻炼自己的胆量。” 4.王老师说:“我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你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
王老师说,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力量,让我们都成为合格的小学生。练习:把间接引述改为直接引述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1.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张明对王芳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芳。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芳,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芳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
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妈妈对小花说:”今天我回家会晚一点.”
妈妈告诉小花,她今天回家会晚一点 姐姐对明明说:”作业写完了吗?”
姐姐问明明,他作业写完没. 小红对妈妈说:“我要吃饭”.小红对妈妈说她要吃饭
爸爸说:“你想去爬树吗?我带你去!”
爸爸说我想去爬树他就带我去!渔夫问桑娜:”我不在,你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渔夫问桑娜,他不在,她在家里做些什么呢?
句型转换三
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
齐威王对田忌说,田忌不能不服气.老师对小明说:“我看了你的作文很满意。”
老师对小明说,看了他的作文很满意。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小军在电话中对我说,下个月他一定到我这玩。练习一:
(1)爸爸对妈妈说:“你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你们想去看吗?”
(3)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还不服气?” 答案:(1)爸爸让妈妈去把行李拿来。
(2)小红说桂林山水太美了,她问我们想不想去看。
(3)齐威王问田忌他难道他还不服气。
练习二:把直接引述改为间接引述
1、爸爸说:“小甜病了,我会不知道吗?
2、王老师对同学们说:“如果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秋游了。”
3、那位年轻的母亲说:“你这么大年纪了,我站一会儿就行了。” 4、王军不好意思地说:“那次是我不好,不该弄坏你的钢笔。” 5、爸爸说:“我明天不去上班了。”
6、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
7、张强笑着对妈妈说:“李明今天生病了,我去帮他辅导功课。”
8、李老师兴奋地说:“我们班战胜了四(1)班,获得了冠军。”
9、王老师对小华说:“我把你的书包缝好了。”
10、周杰伦说:“我要在辉县开演唱会。”
11、李宇春说:“星期五,我要参加百泉镇初级中学的元旦联欢会。”
1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1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1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15、总理对我说:“我今天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
班室去睡觉,到时候叫你。”
16.老师傅对鲁班说:“我的考考你的木工活。” 17.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8.妈妈对我说:“下午你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 她。”
19.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
练习三:将下列句子改为第三人称转述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句型转换三
2、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3、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4、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5、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练习四:照样子,把句子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
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李楠小声告诉我:“我家在少年宫附近。”
5.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6.小鸟对青蛙说:“朋友,不信请你跳出井口看一看!”
7.有一家外国报纸轻蔑地说:“能在南口以北修筑铁路的中国工程师还没有出世呢!”
8.老师说:“你今天放学之前必须完成作业。”
9.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声,说:“难道齐国没有人了吗?”
10.他惊讶地说:“原来是你!”
11.妈妈对我说:“你今天晚上不能看电视。”
12.爸爸说:“今天晚上你和妈妈先吃饭,我有事。”
13.外婆问我:“你在干什么?” 老汉从队伍里揪出一个小伙子,吼道:“你还是个党员吗?”
15.小伙子推了老汉一把说:“你先走。”
16.王强说:“老师,是我不对,您批评我吧!”
17.大孩子说:“爸爸,你看那树多高。”
18.爸爸说:“我星期天 去旅游。”
19.外公说:“这是向天椒,特别辣。”
20.爸爸感冒了,他说:“明天我要去医院看病。”
第二篇: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引述句改转述句的方法
把人物对话内容(直接引用)改为第三者转述(间接引用)的形式 方法是:把直接引用中的第一人称“我”,第
二人称“你”改成第三人称“他”;把引号去掉,把冒号改 为逗号;其他词语根据需要做适当改变。在这项练习中,难 点是人称的变换。那么,人称变换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什么规律呢?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 “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强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强。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强,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强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 “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
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
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第三篇:直述句(引述)和转述句
直述句(引述)和转述句
一、什么是直述句
直述句就是一个人直接叙述的话,引述就是直接引用别人的话。例如:
1.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2.老师对我说:“我教你怎么写。”、3.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4.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你不服气。”
(齐威王对田忌说,怎么,难道不服气。“你”指田忌,可去掉)5 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二、转述句
转述就是转达别人说的话。例如:
1、赵王告诉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4.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10.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三、直述句转换成转述句
1、标点的变化:直述句改为转述句,冒号和引号要改为逗号。
2、人称的变化: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 我 ”改为第三人称“ 他 ” 或“ 她 ”。例如:
直述句
张童说:“我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转述句
张童说,他一定要坚持长跑锻炼。
四、转述句转换成直述句
1、转述句改为直述句,要加上冒号和引号。
2、转述句改为直述句,第三人称“ 他 ” 或 “ 她 ”应改为第一人称“ 我 ”,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我”应改为第二人称“你”。例如:
转述句
姐姐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直述句
姐姐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五、人称变化的规律
在这项练习中,难点是人称的变换。那么,人称变换有无规律可循呢?有什么规律呢? 归纳起来,转述句中的人称变换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说:“我……。”
如:鲁迅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这种类型的句子,在转述时,只要把句中的第一人称“我”改成第三人称“他”,去掉引号,冒号改成逗号即可。
改成:鲁迅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2、×××对×××说:“我……,你……。”
如:张明对王强说:“我今天中午要到商店去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你告诉我妈妈。” 这种类型的句子中出现了第一人称“我”,第二人称“你”等人称代词,分析句子,句中的“你”就是提示语(冒号前面的语句)的第二个人,即王强。
在转述中,把“我”改成“他”、“你”指王强,可去掉,改成:
张明对王强说,他今天中午要到商店买东西,回去可能要迟一点,请告诉他妈妈。
3、×××对×××说:“我……,你……,他……。”
如:张老师对小明说:“我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你告诉张春,叫他不要等我了。” 这样的句式中出现了“我”“你”“他”等人称代词,在转述中,如还是把“我”改成“他”,就和原句中的“他”混淆,产生误会,因而,原句中的“他”要改成张春(引号中的那个人名)。
改为: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叫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亦可把语句稍作改动,改为:
张老师对小明说,他今天中午有事情,不能到公园去了,请告诉张春,下午不要等他了。注意:句中的“他”一定是指说话的那个人。
4、×××对×××说:“你的……,我……。”
如:小明对小芳说:“你的书包非常漂亮,我非常喜欢。”
由于句中“你”不是侧重描写的对象,它是用来限制书包是谁的。句中侧重描写的对象是物——书包,因而句中的你不能去掉,应改成提示语中的第二个人明即小芳。改为:小明对小芳说,小芳的书包非常漂亮,他非常喜欢。注意事项:
5、提示语在中间或在句末的句子,把提示语调整到句首可按以上方法进行改动。
6、疑问句、反问句等不用变成陈述句可直接转换。
第四篇: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DOC)
引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引述句改转述句,从它的形式上来看,有比较明显的两个特点,一是标点符号的变化,还有一个是代词的变化。标点符号的变化:就是去掉引号,冒号变成逗号。而代词的变化就
是一个特殊语境下产生的相应变化,这是比较复杂的。
首先我们来分析一下引述句改转述句有哪些类型?
(一)从转述的那个人或者向谁转述上来分析有大致 2种情况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A对B说话,然后B转述给第三个人听
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A对B说话,然后C转述给第四个人听。
妈妈对爸爸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军官对夜莺说“要是路带对了,就把这东西送给你。”
(二)从被转述的人(说话的那个人)来分析大致有2种情况
1、直述句提示语在前面。
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2、直述句提示语在中间或者在后面。
“工作太多了。”妈妈说,“我明天还要去开会。”
“我明天还要去开会。”妈妈说。
(三)代词响应变化的分析
1、第二个人转述(转给第三个人)中的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我说:“我明天要去开会。” B、妈妈对我说:“你要好好学习。”
2、第三个人转述(转给第四个人)中人称代词的变化。
A、妈妈对爸爸说:“你去买点菜。”
3、指示代词的变化(这,那)
A、叔叔在信里对我说:“有时间我一定到你那儿玩。”
B、他对我说:“这是我的铅笔。”
4、没有代词的情况
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
5、趋向动词的情况(去,来)
妈妈对我说:“我来给你烧饭。” 陈述句改为转述句的方法:
一、改变人称;
二、去掉说后面的冒号和双引号,改为逗号;
三、看句子前面是谁对谁说话。
练习题:
1、妈妈对我说:“今天我要开会,你自己做饭吃。”
2、张老师对小明说:“这件事情,你冤枉了小红。”
3、鲁肃对我说:“都是你自己找的,我怎么帮得了你的忙?”
4、妈妈对小宁说:“昨天,你到哪里去了?我找了你一整天。”
5、妈妈说:“我今晚上要加班,回家要迟一点,你先睡觉。”
6、总理对我说:“我今晚上要批这些文件,你送来的稿子,我放在最后。你到隔壁值班室去
睡一觉,到时候叫你。”
7、老师傅对鲁班说:“我要考考你的木工活。”
8、妈妈对我说:“下午我们班要参加歌咏比赛,许小燕没有蓝制服,我答应把你的借给她。”
9、老师严厉地对小敏说:“你必须把教室打扫干净。”
10、老师对王小宁说:“我有事,你组织同学们继续完成制作。”
11、王明再也忍不住了,抢着对老班长说:“我帮你一起找,我找得见。修改病句练习题
1、我和耿亮一前一后肩并肩地走出学校。
2、王老师光荣地被评为“模范班主任”的称号。
3、阅读课外书籍,可以增长知识和写作水平。
4、不论做什么事情,既然有水滴石穿的精神,都一定会成功。
5、考古学家在三峡库区发现了许多过去的古文物。
6、你去劝劝他,过去的往事就不必再提了。
7、院子里,公鸡、母鸡,白的,花的,金黄的„„真使我眼花缭乱。
8、狂风暴雨瓢泼似的浇下来。
9、我把宣传义务教育法的标语和口号贴在墙上。
10、小足球比赛增加了各班同学之间的友谊。
三、改写下面的句子
1、我们现在拥有这么好的学习环境和条件真是应该好好珍惜。(改为反问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溪水在田间哗哗地流淌。(改为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里的景色非常美丽。(改为比喻句、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魁梧黧黑的渔夫拖着湿淋淋的撕破的鱼网走了进来。(缩句)
5、我摔在水泥地上。(扩句)
6、毛主席的两方印章的作者是郭沫若创作的。(修改病句)
7、世上竟有这样的后娘?(改为陈述句)
8、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她死得好惨哪!”(改成第三人称转述)
9、老奶奶等待着。(扩写句子)
10、长江奔流。(扩写句子)
11、一个不朽的共产主义战士的光辉形象,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上。(缩写句子)
12、被植物学家称为“植物熊猫”的银杉是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繁衍至今的稀世珍宝。(缩写句子)
13、从中国的奥运健儿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的复兴,心情怎能不激动?(改为陈述句)
14、遇到困难,我们难道应该退缩吗?(改为陈述句)15 改为第三人称转述句
①老师对小明说:“下午自习我有事,你们复习吧。”
②小姑娘说:“我要去北京,我要去看看北京的名胜古迹。”
16、灿烂的阳光,照耀着蔚蓝色的海面。(缩句)
17、山坡上那薄薄的一层泥土被大雨冲了个一干二净。(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杰克逊大叔把自己的女儿许配给他。(改为“被”字句)
19、太阳离我们这么远,箭哪能射得到呢?(改成陈述句)
20、我答应给小弟弟电影票。我不应该自己去看。(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小姑娘独自旅行。(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写成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写成拟人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我们怎能不关心呢?(改成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外公对小英说:“我告诉你,这是中国最有名的花。”(间接引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缩句
号令一响,几十支船桨随着船首大鼓的敲击声像箭一般飞快划动。
28、改病句。(改在原句上)
压缩了的空气,虽然能承受巨大的重量,但是有许多奇妙的用处。
29、改成反问句
没有人不说蔺相如是个机智勇敢、顾全大局的英雄。
30、把直接语气改成间接语气
队长含着泪深深地鞠了一躬,对我们说:“同志们付出了艰苦劳动,我在这里向 你们表示由衷的感谢。”
1.火星表面没有生命存在。(改为设问句)
2.老师带病坚持工作,无微不至地关心我们,我们不会忘记。(改为反问)
2.汽车在奔驰。(扩句)
4.要想取得好成绩,必须刻苦学习。(改为反问句)
5.我不会辜负老师对我的期望。(改为反问句)
6.一团烈火把邱少云整个包住了。(改为被字句)
7.战士们消灭了全部敌人。(改为被字句)
8.我的战友邱少云壮烈地牺牲了。(缩写)
9.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堆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缩写)
10.值班室的同志送来两杯热腾腾的绿茶。(缩写)
11.整个下午我都怀着一种自豪感等待父亲回来。(缩写)
12.这种爱的力量是灵感和创作的源泉。(缩写)
13.小路穿过树林。(扩写)
14.难道世界上糟糕的诗不够多么?(改为陈述句)
15.哪条法律规定巴迪一定要成为诗人?(改为陈述句)
16.蓝色的天空飘着一块块红绸般的浮云。(缩写)
17.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缩写)
18.那奔驰的列车是祖国奋勇前进的象征。(改为反问句)
19.少先队员要用雷锋精神鞭策自己。(改为反问句)
20.我们每一个人需要的是这种精神。(改为反问句)
21.竹子的品格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改为反问句)
22.百灵鸟在树上叫。(写成拟人)
23.这花真香。(写成夸张)
24.十五的亮很圆。(写成比喻)
25.你来了。你别走。(用关联词连成一句话)
中秋夜晚,有的人点灯笼,有的人放烟花,有的人赏月,最引人注目的是烟花。
第五篇:引述句和转述句互改的方法
引述句和转述句互改的方法(1)
一、引述句改为转述句
1.标点符号:
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2.改人称:
(1)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说话人即第一人称改为第三人称,即原来双引号内的“ 我(们)”改为“ 他(们)” 或“ 她(们)”。例如 爸爸对我们说:“我教你们打字”
改为:爸爸对我们说,他教我们打字。
(2)引述句改为转述句时,第二人称应改为第一人称,即原来双引号内的“你(们)”改为“我(们)”。还应注意,冒号和引号前的内容不变。
例如 妈妈说:“ 你说得对,我就这样做。”
改为:妈妈说,我说得对,她就这样做。
二、转述句改为引述句
第三人称“ 他(们)” 或 “ 她(们)”应改 为第一人称“ 我(们)”,说话内容涉及第一人称应改为第二人称。
例如 老师说,他今天没有完成任务,没把我们照顾好。
改为:老师说:“ 我今天没有完成任务,没把你们照顾好。”
练习题及答案
1.赵王告诉蔺相如说:“你要带着宝玉到秦国。”
赵王告诉蔺相如说,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
或:赵王要蔺相如带着宝玉到秦国。
2.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我来主持。”
刘萍告诉老师,这次的中队会由她来主持。
3.武松道:“这可奇怪了!你如何不肯卖酒给我吃?”
武松道,这可奇怪了!酒家如何不肯卖酒给他吃?
4.蔺相如说:“秦王我都不怕,会怕廉将军吗?”
蔺相如说,秦王他都不怕,不会怕廉将军。
5.她深有感触地说:“我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她深有感触地说,她小时侯总是羞羞答答的。
6.美丽的姑娘说:“我是智慧的女儿。”
美丽的姑娘说,她是智慧的女儿。
7.一位台湾同胞说:“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
一位台湾同胞说,他是中国人,他爱中国。
8.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我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小明高兴地告诉妈妈,他在新华书店买了一本《雷锋日记》。
9.王宁说:“我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永勤那样关心集体。
10.小红军对陈赓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小红军对陈赓说,他还要等他的同伴。
11.爸爸:“小红,告诉妈妈,今天爸爸不回家吃饭了。”
爸爸让小红告诉妈妈,今天他不回家吃饭了。
12.董存瑞坚决地说:“我去炸掉它!”
董存瑞坚决地说,他去炸掉它!
13.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我讨厌了。我倘若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小青石说,这样安静的生活,他讨厌了,他觉得倘若他能和蝴蝶和蚱蜢一样,要到哪里,就到哪里,那多好啊!
14.鲁迅在回信中说:“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15.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记者,你见过电灯吗?”
他凑到我耳边轻轻地问我见过电灯没有。
16.西门豹说: “把新娘领来让我看看。”
西门豹说,把新娘领来让他看看。
17.老师傅说:“好吧,我把你收下了。”
老师傅说,好吧,把我收下了。
18.他轻轻地说:“我买不起,先生,我的钱不够。”
他轻轻地说,他买不起,先生,他的钱不够。
19.他说:“我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他说,他就是叫作藤野严九郎的。
20.父亲说:“我早已不管他了。”
父亲说,他早已不管那个人了。
21.他微笑着说:“我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他微笑着说,他们到延安来,专门赶来采槐花蜜。
22.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贝多芬说,他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23.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我必须参加。” 小红说,今天下午学校组织到野外活动,她必须参加。
24.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我指给您看。” 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问题,让他指给秦王看。
25.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我就把璧交给他。” 蔺相如说,秦王若有诚意换璧,他就把璧交给秦王。
26.王宁说:“我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王宁说,他要像李涌那样关心集体。
27.小红军对陈庚说:“我还要等我的同伴呢。”
小红军对陈庚说,他还要等他我的同伴呢。
28.科利亚说:“今天我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科利亚说,今天他不仅找到了木匣子,还懂得了时间一天天地过去,人一天天地长大,步子也在渐渐变大。
29. 李刚对我说:“我帮你把自行车送上楼去。“
李刚对我说,他帮我把自行车送上楼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