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资料

时间:2019-05-13 13:36: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报告资料》,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报告资料》。

第一篇:报告资料

本报告由本小组分析师撰写并向客户发布。

本报告及其所载的任何信息、材料或内容只提供给阁下作参考之用,并未考虑到任何特别的投资目的、财务状况或特殊需要,不能成为或被视为出售或购买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票据的要约或邀请,亦不构成任何合约或承诺的基础。本小组不能确保本报告中提及的投资产品适合任何特定投资者。本报告的内容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阁下阅读本报告须在承诺购买任何报告中所指之投资产品之前,就该投资产品的适合性,包括阁下的特殊投资目的、财务状况及其特别需要寻求阁下相关投资顾问的意见。

尽管本报告所载资料的来源及观点都是我们小组证券分析师从相信可靠的来源取得或达到,但撰写本报告的证券分析师都不能保证它们的准确性或完整性。除非法律或规则规定必须承担的责任外,本小组不对使用本报告的材料而引致的损失负任何责任。本报告对其中所包含的或讨论的信息或意见的准确性、完整性或公平性不作任何明示或暗示的声明或保证。阁下不应单纯依靠本报告而取代个人的独立判断。本报告仅反映证券分析师在撰写本报告时的设想、见解及分析方法。本小组可发布其它与本报告所载资料不一致及有不同结论的报告,亦有可能采取与本报告观点不同的投资策略。为免生疑问,本报告所载的观点并不代表本小组人员的立场。

国家政策对卡行业的扶持

卡行业是国家“十一五”计划优先鼓励发展的产业,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颁布的《当前优先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指南》(2004年度)中被列为优先发展的行业。

1.卡行业的总体规划

2001 年4 月,国家金卡工程领导协调小组编制了相关行业应用总体规划,提出用十年时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拥有先进的卡技术、卡产品应用最广泛、发卡量最多的国家之一,形成一个完整产业链,并成为国民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2.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 卡“十一五”发展规划

2005 年11 月,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编制了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卡“十一五”发展规划(讨论稿),再一次明确我国发展IC 卡应用的指导思想是:以应用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现代化管理水平为动力,以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大力推广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应用,推进国民经济与社会服务的信息化。“十一五”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力争用十年的时间,把我国建设成为世界智能卡产业强国”。到“十一五”期末,全面形成有利于应用行业服务水平提高、有利于产业发展的市场竞争格局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业管理体制,形成与全面小康社会水平相适应的IC 卡特有的服务保障能力,能够提供具有国际先

进水平的IC 卡和相关配套产品,形成若干个在智能卡产业链中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跨国智能卡企业。

3.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 卡应用(2008-2013年)发展规划

2008 年4 月下旬国家金卡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国家金卡工程全国IC 卡应用(2008-2013 年)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指出了2008-2013年金卡工程发展目标、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并对重点领域IC 卡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规划》确定的战略目标是:到2013 年年末,基于磁条卡、IC 卡和RFID(射频识别)电子标签等介质的各类卡应用系统进一步普及;信息基础设施、政策体系与制度环境建设更趋完善;为金卡工程提供配套的信息与通信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拥有的自主标准、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日益增加,为金卡工程提供技术、产品、应用软件、整体解决方案和综合信息服务的能力及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金卡工程建设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更加显著,为进一步普惠大众及推进社会信息化进程奠定坚实的技术与物质基础。《规划》指出下一步的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是:

一、紧紧围绕经济社会发展和信息化建设大局,谋划IC 卡与RFID 产业的创新发展;

二、实现IC 卡“一卡多用”,在发行“多功能卡”方面要有实质性突破,促进信息资源的整合与服务共享;

三、坚持标准先行,积极稳妥地推进电子标签应用试点;

四、加快银行卡芯片化进程,促进银行IC 卡与行业性IC 卡应用的结合与共同发展。

银行卡行业变动,带来新的投资机会,关注东信和平

本部份内容摘自《借力央行芯片卡标准 银联反制VISA海外封杀》(http://finance.eastmoney.com/news/1348,***0.html)

中国银联自主研发的金融IC卡PBOC2.0标准已经进入实质提速阶段 据《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央行已经拟定了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IC卡)的总体目标和具体发行时间表,5年之内中国境内将全面发行和受理金融IC卡。

银联将获国内银行芯片卡标准制定权

一直被视为“叫板”VISA、万事达两大国际组织的国内银行芯片(IC)卡标准——中国银联自主研发的金融IC卡PBOC2.0标准已经进入实质提速阶段。在5月19日央行网站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2.0标准)文件后,《中国经营报》记者独家获悉,央行支付清算司与科技司联合部署国内银行卡芯片化的总体目标,国内金融IC卡发行的具体时间表将浮出水面。据了解,央行拟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应积极开展金融IC卡的发卡与受理,实现金融IC卡对公共服务领域的应用支持。力争用5年时间,实现在境内全面发行和受理金融IC卡,有效规避伪卡欺诈等金融业系统性风险。”

央行拟定商业银行发行IC卡时间表为:国有商业银行应在2010年年底前全面发行金融IC卡;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应在2012年年底前全面发行金融IC卡;自2015年1月1日起,所有新发行的银行卡应为金融IC卡

从发卡时间看,工商银行(601398.SH)、农业银行、中国银行(601988.SH)、建设银行(601939.SH)、交通银行(601328.SH)五家银行为第一梯队,金融IC卡发行“要先走”;其余为第二梯队,“要跟上”。从受理环境改造上看,相比发卡,收单一定要先行。

此外,在芯片卡的受理方面,自2010年7月1日起,新投放的POS和ATM终端,应具备金融IC卡受理功能;存量直联POS终端应在2010年年底完成金融IC卡受理改造;存量间联POS终端应在2011年年底完成金融IC卡受理改造;ATM终端和非现金终端应在2012年年底前完成金融IC卡受理改造。

“5年后包括借记卡、贷记卡、信用卡在内都将全面发行银联PBOC2.0标准的金融IC卡,这一速度比业内预想的快。”这位知情人士表示,这意味着银联将获得国内银行芯片卡标准的制定权,银行卡“磁条时代”的双币卡将彻底退出舞台。

“EMV迁移(磁条卡升级到芯片卡的过程)已是大势所趋,虽然在技术上是可以兼容,但这并不符合银联的意图,根据目前EMV与PBOC2.0‘井水不犯河水’的趋势,国外普遍采用的(VISA、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制定的)EMV标准将不适用于国内金融IC卡上。”上述知情人士说。

未来银联标准的金融IC卡全面发行后,VISA和万事达等国际卡组织更难撼动银联在国内支付清算市场的强势地位。

“双币卡可以设立人民币账户和外币账户,但其本质特征不是双账户而是双网络(受理与清算网络),即在目前磁条卡状态下,由于国际卡组织不能经营人民币业务,而在一卡内含有银联和外卡组织的双网络或双线路;但未来银联标准PBOC2.0芯片卡对应的只是银联的网络,5年后银联可凭借PBOC2.0标准的执行在国内实现‘一统江湖’。”这位信用卡中心人士说。

实际上从技术角度看,银联PBOC2.0标准芯片卡新系统曾对外表示具备兼容VISA、MASTERCARD等EMV卡的交换、清算的能力,技术上实现与国际卡品牌的功能对接并无障碍。“关键就在于双方协商谈判的结果,尤其是银联的态度。”前述知情人士表示。

“换芯”成本高银行不积极

早在2005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中国金融集成电路(IC)卡规范》(PBOC2.0标准)后,北京、上海等地开始试点银行卡芯片卡工作。工行最早于2007年11月推出国内首张PBOC2.0标准信用卡。

“我们行具体发行计划还没出来,但已经准备把借记卡、准贷记卡、贷记卡都升级为金融IC卡,现在还处在产品开发阶段,估计年内会选择试点行试点。”一家国有大型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告诉记者。

“现在国内发行的银行卡大多为密码验证的借记卡,发生欺诈和盗刷风险的可能性较低,在当前大环境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股份制银行大规模发行芯片卡的动力不足,需要有个过渡期。即使是国有大型银行目前只是在发行新卡的时候把芯片卡作为新产品来推介,而并没有大规模把当前存量的磁条卡升级为芯片卡。”总部位于北京的一家国有银行信用卡部人士告诉记者,其中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成本太高,并非所有银行都能承担。

这位人士介绍,这些成本主要包括制卡成本、终端的改造成本、业务培训成本等,均摊下来保守估计每张IC卡的成本在10元左右。此外,还有智能卡POS终端、ATM机的更换成本约2500元/台和8000元/台。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今年第一季度末,全国累计发行银行卡21.69亿张,同比增长14.9%。银行卡跨行支付系统联网商户167万户,联网POS机具258.7万台,ATM22.16万台,较2009年第四季度末分别增加10.35万户、17.87万台和0.67万台。粗略计算,单单是卡片更换成本就在210亿元左右。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最现实的是要去竞争客户,其实采取什么标准发行芯片卡没什么太多意义。”上述国有大型银行信用卡中心人士认为。

资料链接

目前市面上的银行卡一般都是磁条卡。磁条卡应用广泛,但其存在着明显的不足:信息存储量小、磁条易读出和伪造、保密性差,容易被犯罪分子盗取磁条上的资料,导致银行卡被复制、盗刷案件时有发生。和磁条卡相比,芯片卡能存储加密的机密数据,能防止卡数据被复制并制成假卡,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不易仿冒。

EMV标准由世界三大国际组织——Europay、MasterCard和VISA于1993年创立。这一技术标准并非专利,而是芯片技术规范——VISA、MasterCard、美国运通等虽互为竞争对手,但也均采取这一技术规范。“EMV迁移”就是按照EMV2000标准,在多个环节实施推进银行磁条卡向芯片卡技术的升级,简言之,EMV迁移就是指银行磁条卡向IC卡升级的过程。

1、存在的主要优势

公司自成立以来,专注于智能卡各应用应域的产品及相关系统解决方案的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在研发技术能力、产业规模、管理水平、市场份额等方面均处于行业前列。

1)技术研发能力。公司是国家火炬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广东省重点高新技术企业和通过“双软”认证的企业,2009 年国家规划布局内重点软件企业,公司同时也是国内首家省级智能卡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公司在主导业务移动通信智能卡应用领域,通过了CMMI 三级软件成熟度认证,拥有专业的智能卡领域技术研发团队,拥有完善的SIM 卡、UIM 卡、USIM 卡技术路线,拥有GSM Phase2、CDMA UIM 卡、OTA 系统等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专有技术,公司近年研发的大容量SIM卡(BIGSIM)和OTA3 系统,达到国际同行业先进水平,2008 年4 月21 日,公司获BID 国际组织颁发的“质量领袖国际金星奖”,体现了公司在国际商业领域的成功。同时,在RF-SIM 相结合的移动增值服务技术方面,公司亦取得了较好的研究成果,并取得了多项知识产权。

2)资质和认证优势。由于卡产品涉及信息安全,要进入某些重要的应用领域必须通过严格的安全、技术等方面的检测并取得入围许可的资质。因此,资质是卡企业进入某些重要细分市场的准入证,是卡企业获取更多市场份额的基础保证。本公司凭借突出的技术研发能力、高品质的产品和周到的服务,先后进入了通信、身份识别、金融、税控等进入门槛高、市场容量大的重要应用领域,是目前国内智能卡行业中拥有各种资质最多的企业之一。3)规模优势。公司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在智能卡专业领域,产品线齐全、产能领先,拥有丰富的制造、研发资源。强大的规模优势和广泛的市场基础有助于公司更好地降低成本,在更大的范围内调控资源,增进公司市场竞争能力。4)产品结构优势。公司的产品包括移动通信智能卡、身份识别卡、银行卡、社保卡及其系统解决方案,覆盖通信、身份识别、社保、税控和金融等多个应用领域,是卡行业中产品品种最齐全的企业之一。而且,在所进入的各个细分市场中,公司的市场份额均位居行业前列。丰富的产品结构使公司具备较强的抵御单个应用行业市场波动风险的能力,保证公司的整体盈利水平持续、稳定地提高。5)管理优势。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公司已逐步拥有较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和良好的现代化企业运营机制。以团结稳定的经营班子为主干,逐步建立起务实高效的企业管理梯队,公司各职能块通过优化的业务流程相互连接,并通过统一的企业信息平台实现规范、快速、透明化运作,使得公司运营能力不断提升。同时,公司通过不断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实施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使得公司应变能力和抗风险能力不断加强。经过几年来对公司国际化运营管理的探索,提升了公司海外分子公司的管理能力和国际市场布局理念,公司正朝着全球运作的领先智能卡企业的方向迈进。

但是,与国外大型智能卡商相比,公司在总体规模、技术储备、品牌建设等方面尚有差距。同时,公司在发展中面临成本压力和资金短缺的困难,需要积极通过合理融资渠道进行改善;另外,与国际优秀的同行业公司相比,公司的全球化布局和市场规划管理能力有待持续提升。

2、公司面临的主要困难

1)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得公司仍需直面后经济危机时代对国内外市场拓展、汇率变动、应收帐款、存货跌价等方面的各项风险因素。2)公司必须提升和保持自主技术创新速度和系统集成能力,缩短与行业领先企业之间的差距,积极适应智能卡行业同质化、集成化和低成本竞争更趋激烈的市场趋势。3)公司业务全球化布局和市场规划管理能力有待持续提升,人才梯队建设和后备人才储备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4)公司成本压力需要积极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改善,以应对智能卡产业技术更新快、产品周期短,多领域应用创新层出不穷的快速发展态势。

(三)所处行业的发展趋势及公司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

纵观2010 年的宏观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市场渐趋稳定,主要经济体经济出现好转迹象。但国际需求还未复苏,贸易保护加剧,初级产品价格和美元汇率震荡加剧,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较脆弱。国内方面,国家继续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的政策效应陆续显现,同时,国内经济回升的基础还不牢固,经济运行中新老矛盾相互交织,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难度增大。

对于全球智能卡行业和公司而言,2010 年,智能卡行业在集成化、低成本和高技术方面的竞争将更趋激烈,智能卡产品市场仍集中于移动通信SIM 卡、金融智能卡和非接触式ID 卡产品等几大主要应用领域。基于无线射频技术、“物联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应运而生的“移动支付”(RF-SIM/RFID)概念将会给移动通信、金融支付等领域带来全新的应用体验,并在物流、交通、零售等领域快速发展,企业级、商务级“一卡通”等高水平、深层次的应用将在未来为人们带来更为便捷安全的管理应用。国内通信、银行、建设事业和广电行业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拓展空间;国家拉动内需政策和扩大基础设施投资、推进政府采购等一系列举措,将为公司拓展一些新的产业发展的机遇。与此同时,新兴国家市场的崛起和新兴应用领域的蓬勃发展也为智卡行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将鼓励产业升级,促进技术进步,刺激外需,支持出口,并降低企业资金成本。

(四)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及2010 年度经营规划

1、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立足于国内信息安全产品应用领域,大力向全球市场拓展,完善全球业务布局,以移动通信用智能卡为核心业务,持续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卡、终端和系统的整体解决能力。沿着成为国际化的智能卡及相关系统解决方案提供商和服务商的战略思路,将海外市场布局从东南亚、南亚,继续向其他国家和地区渗透延伸。

2、公司2010 年度经营规划

(1)继续保持和扩大通信、金融和社保等领域的市场影响力,加快终端、RFID 等市场开拓。提升高端高附加值电信类产品的市场占有率,紧跟国内银行卡发展趋势和EMV 迁移进程和市场机会,争取更多的定单。积极拓展社保卡、身份识别卡以及相关终端和RFID 业务领域。继续加大海外业务开拓力度,扩大市场区域范围和出口产品业务种类,稳步推进新领域的业务开拓。

(2)加大新技术新产品创新力度,形成卡、终端和系统的整体解决能力。抓住“物联网”新机遇,跟进国内移动通信以电子钱包、上海世博会电子门票等移动支付业务带来的新业务机遇,实现RF-SIM 卡、RFID 电子标签产品等的新突破,大力推进系统集成类业务进展。

(3)优化业务构成,完善产业链,加强成本控制力,保持相对竞争优势。利用募集资金投入智能卡生产线技改和智能卡模块封装项目,扩建高端芯片卡生产线、扩容银行卡生产线、新建RFID 智能电子标签生产线,不断丰富产品内容,满足市场需求。投资IC 模块封装技术引进及产业化项目,通过引进具有世界一流技术水平的微型智能卡模块封装系统,使公司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缩短供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

(4)加强人才梯队和信息化建设,提高国际化公司运营管理能力。从国际化战略布局出发,进一步优化组织架构,完善人才团队建设,探索子公司绩效管理与考核激励新模式。(5)稳妥推进业务本地化运作,逐步完善全球化运营构架。继续加强海外子公司运营管理,促进孟加拉和印度子公司生产经营管理水平提升,业务平稳健康发展。

(6)加强风险管理,提高防范重大经营风险的能力。推行财务集中管理模式,加强与子公司沟通,集中统一调配分支机构的可支配资源,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继续强化内部审计工作,强化风险评估和内部控制活动。重点做好合同风险控制及合同评审管理,积极稳妥地通过法律手段控制和化解经营风险,为生产经营提供法律保障。坚持不懈开展“精细化”管理,推动全面预算管理,进一步降低管理费用。

恒宝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智能卡制造商,主营产品包括密码卡、磁条卡、ic卡等多个卡种,是国内唯一一家通过emv认证的厂商,是集服务、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以智能产品为主导的现代高科技企业。公司经营稳定,近年来业绩加速增长,公司业绩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金融ic卡发卡量同比翻倍增长。2014年10月,央行要求同时有芯片和磁条的银行卡片将不再提供磁条刷卡服务,统一改成芯片刷卡,从2015年1月1日起,银行将不再发放磁条卡,因此,预计金融ic卡市场未来仍有较大增长空间,这对公司未来业绩继续保持高速增长也形成了保障。

恒宝股份:金融IC卡爆发,公司迎来业绩高增长拐点

横跨金融与通信行业的卡类领先企业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银行领域的磁条卡、金融IC卡、金融社保卡及一卡通等产品;通信领域的传统SIM卡、移动支付卡及充值卡;以及USB-key、税控盘等信息安全产品,是横跨金融与通信行业的卡类领先企业。

政策大限推动行业大发展,公司金融IC卡迎来爆发式增长

出于安全性等因素考虑,银行卡将逐渐从磁条卡向EMV国际组织所确定的金融IC卡迁移。人行规定:2013年1月国有商业银行及中小商业银行开始发行金融IC卡,2015年1月1日起,停止发行磁条卡,全面发行金融IC卡。

2012年金融IC卡新增约1亿张,占2012年所有新增发卡量的约17%。2013年初,央行在相关通气会上表示2013年新增金融IC卡占所有新增发卡量比重要达到30%。我们保守估计2013全年金融IC卡发行量将达到2.2亿张,同比增长120%以上。

公司是同行中拥有银行总行金融IC卡入围资质最多的企业,将显著受益此次银行卡迁移。我们预测,2013年公司金融IC卡发货量至少将达到5000万张,同比增长285%以上;年内有望确认4500万张,贡献收入约4亿元,同比增长340%。

随着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大金融IC卡采购,凭借积累的商务及渠道优势,2013-14年,公司金融IC卡业务将持续保持爆发式增长。

三方共同推动,2014-15年移动支付卡市场迎来翻倍式增长

目前国内近场支付已经逐渐形成了初步的“运营商+银联+银行”三方共同合作模式,行业发展即将驶入快车道。

从目前的推广形势来看,SWP-SIM方案将是未来近场支付的主流,用户需要更换装有支付安全模块的移动支付卡(SWP-SIM卡)。因此,近场支付快速发展将带来移动支付卡的需求量的大幅增加。我们预计,2013年移动支付卡市场开始启动,2014-15年为移动支付卡市场的爆发期,市场规模增长均在100%以上。

2013年,中移动在近场支付领域将大力推广NFC手机钱包。6月底有望公布第一批移动支付卡(SWP-SIM卡)供应商名单,8月份有望实现供货。目前,公司是中移动第二大SIM卡供应商,建立了良好的商务关系,凭借公司多年来在移动支付卡领域的技术积累,有望在中移动此次移动支付卡集采中取得较大的突破。

公司一直为中电信和中联通最大的移动支付产品供应商,技术储备深厚,在移动支付卡领域的领先地位有望继续保持,成为分享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最主要受益者。

1、公司2013年业绩高增长确定性很强。我们预测公司2013年净利润增长57%,主要增长点为:(1)公司主营业务高增长应成定局,预测收入同比增长46%,其中金融IC卡收入同比增长340%,社保卡和USB-KEY收入也将翻倍增长;(2)公司费用控制出色,期间费用率将下降;

2、从中期来看,至少未来3年业绩快速增长可期。2014年随着移动支付的爆发,公司移动支付卡的收入也将爆发性增长,2014年公司业绩将受金融IC卡和移动支付卡高增长的双轮驱动,此外税控盘及正在开拓市场的互联网支付终端有望在2015年左右为公司业绩增长添加新的动力;

3、公司四大核心竞争优势奠定了在国内卡类企业中的行业龙头地位:(1)市场能力业内领先,多项主要卡类产品市场份额前三,其中将在2013年和2014年爆发的金融IC卡份额有望成为前两名,2014年爆发的移动支付卡份额也有望在前几名(目前在电信、联通份额第一),成为分享行业爆发性增长的最主要受益者;(2)研发实力位于国内前三;(3)产业链完整、产品线丰富,生产管理控制好,成本控制优势明显;(4)民营企业机制灵活、决策效率高;

4、与同行业公司和公司历史情况比较,目前估值明显偏低,而且在行业和公司业绩出现高增长拐点之际,合理估值水平应该更高,因此公司未来存在较大的估值上升空间。

中移动移动支付TSM平台已和银联对接,是移动支付大发展的核心基础设施。TSM平台肩负着各类卡应用的审核和空中发行的重要功能,类似于苹果的AppStore,是移动支付的核心基础设施,移动TSM平台和银联已经完成对接,标志移动和银联战略合作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后续两大巨头联合推动,用户数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近场支付应用领域和发展空间更为广阔,NFC-SWP方案将有望成为国内主流。远程支付主要由网购需求产生,年交易额已达千亿级别,近场支付定位于替代现金,应用场景要丰富得多,但由于涉及产业链较长,协调成本较高,近年来发展较为缓慢,目前近场支付年交易额尚在百亿级别,目前近场支付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预计后续有百倍成长空间。中移动和银联移动支付最终选择NFC-SWP移动支付解决方案,协调了产业链各方利益,将有望成为国内移动近场支付主流解决方案。

NFC应用不局限于支付,丰富应用将产生多种商业模式。除近场支付以外,NFC支付平台还可以实现优惠券、门禁考勤、自动控制、食品(行情 专区)安全溯源等丰富应用,具备多种商业模式。移动支付产业链包括运营商、卡组织、银行(行情 专区)、卡芯片厂商、卡商卡应用开发商、手机终端以及器件厂商、POS和读卡器厂商、电子标签厂商、行业应用服务提供商,将从不同角度受益产业发展。

卡应用开发或将成为卡商新的盈利模式。我们预计后续移动TSM平台上应用将快速增长,卡商担任卡应用开发商是具备优势的,后续各具体行业以及企业基于移动TSM平台的开发需求,或将成为卡商新的盈利模式。

电子标签需求或将加速增长。目前国内五粮液(行情 股吧 买卖点)和茅台自建的RFID溯源系统已经上线运行,而对于畜牧、药品等更多行业,缺乏统一的管理和运营平台是RFID电子标签大规模应用的瓶颈。而中移动TSM平台可供各行业租用,有望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带动电子标签需求的进一步上升。

中移动中电信SWP卡采购总量均超预期:中移动和中电信的SIM卡和SWP-SIM卡已经招标结束。中移动和中电信的SWP卡招标总量均超过了市场预期。总计2014年国内有望产生约3.5亿张的SWP-SIM卡的采购,公司有望占据约18%的市场份额,获得约4亿元的收入。公司现任总裁张东阳有望接任董事长职务:钱云宝董事长卸任后,我们预计公司现任总裁张东阳有望接任董事长一职。张东阳是技术出身,有望带领恒宝股份从制造型企业向研发型企业转型,未来有望在TSM平台建设及运营方面做出探索。不排除后续公司采用收购的方式快速获取相应技术人才和客户资源。

第二篇:社会实践报告资料

开头可以:

1,今年暑假,我院按照校党委《关于认真组织我校学生积极参加2009年暑期社会实践的通知》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实践’三个代表’,树大学生新风貌的主题,组织全院学生深入农村,社区,工厂,革命老区,开展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受到了好评.学院广大学生党,团员在实践中进一步了解了国情,加深了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解,增长了才干,增强了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锻炼和提高了自身素质.?

2,我在酷暑中迎来了作为大学生的第一个暑假,当然,也是我第一次经历社会实践。对于一个大学生而言,敢于接受挑战是一种基本的素质。虽天气炎热,烈日当头,我毅然踏上了社会实践的道路。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3,炎炎夏日列日当头。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环境,正激起了我要在暑假参加社会实践的决心。我要看看我能否在恶劣的环境中有能力依靠自己的又手和大脑维持自己的生存,同时,也想通过亲身体验社会实践让自己更进一步了解社会,在实践中增长见识,锻炼自己的才干,培养自己的韧性,更为重要的是检验一下自己所学的东西能否被社会所用,自己的能力能否被社会所承认。想通过社会实践,找出自己的不足和差距所在。

下一步:《随便讲讲自己多么不怕累,得到了啥锻炼》

比如:

一开始,对自己手工艺 期望很高,没有月薪两千不干。经过艰苦的找寻工作,很多的地方的招聘都要有工作经验的优先,一听说我没有经验就跟我说“这样吧,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需要的详,我会通知你的”。经过多次面试的失败,我总结了自己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方面是自己眼高手低,自己根本自身素质没有达到一定的水平,五个方面是自己没有给自己一个很好的定位,没有找准自己的位置。(学会总结很重要)?或者:

总结了以前的失败的教训,摆正好自己的位置,仅正是社会实践只要有工作,能供饭吃,任何苛作都干。于是我找到了一家餐饮酒楼。老板看我人高马大,身体强壮,就让我来做传菜员。第二天,我便开始了我的暑期社会实践生活。刚开始的时候心理极不平衡。心想来从小到大读了这么多的书,家里花了那么多的钱把我培养长大成人,可现在只能端端盘子,瑞怎么着在学校里也是个学生会干部,多少也有点社会能力,心理学徒有点失落再加上传菜部领班是个小学文化的,还对我指手画脚,确实心理上很不舒服。

再者老师傅肯定会教我们些东西:休息的时候,我也主动找我们的领导和同事虚心地向他们请教和学习,传菜部的领班跟我说:“我知道你是大学生大常有志向,想做大事,但是你千万不要小看做小事,大事都是由小事积累起来的,做大事的本领也是由做小事的本领不断地积累而成的,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不积跬步无以致辞千里。”他为我指出了工作中的很多错误和缺点,我也一直很虚心地请都领班还对我说,我看一个人怎么样并不是看他学历、文凭怎么样,关键是看此人做事是否勤快踏实,然后他也跟我说:“你看到那掌勺的师傅和做基层工作的徒弟吗?你能看行出他们有什么区别吗和联系吗?“我说:”看不出“。“那我来告拆你,领班说”,做切配的做打盒的徒弟经过长期的踏实的努力就能成为灶上的师傅就能掌勺就能独当一面,这就是他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领班还对我说:”你跟我们的一些同事不一样,你是受过高等教育的,应该多利用时间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充实,不断地提升自己,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累人就行能挑大梁,年轻人的时候不吃苦,难道到老了再吃苦吗?”? 确实,听了我的领导对我所说的金玉良言。我的确让的思想认识有了更深一层的提高,某种程度上,给我指明了很好的一个努力方向。(其他职位照换就是了)

最后小节{很重要}:

1,总结我的这次时期社会实践活动,虽然是我的第一次社会实践,但我认为是一次成功的,有用的,受益非同的社会实践这将会对我的以后学习起很大的帮助的。

2.拿到第一笔工资时,我并没有感到特别开心,只觉得全身心的累。不过我总算领悟到了打工的“真谛”:一要吃苦,二要脸皮厚。,我会毫不犹豫地说:“Of course”

3.回想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很多,从我接触的每个人身上学到了很多社会经验,自己的能力也得到了提高,而这些在学校里是学不到的。?在社会上要善于与别人沟通。如何与别人沟通好,这门技术是需要长期的练习。以前没有工作的机会,使我与别人对话时不会应变,会使谈话时有冷场,这是很尴尬的。人在社会中都会融入社会这个团体中,人与人之间合力去做事,使其做事的过程中更加融洽,事半功倍。别人给你的意见,你要听取、耐心、虚心地接受。

4.知识的积累也是非常重要的。知识犹如人的血液。人缺少了血液,身体就会衰弱,人缺少了知识,头脑就要枯竭。这次接触的酿造业,对我来说很陌生,要想把工作做好,就必须了解这方面的知识,对其各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应用于工作中。

这次亲身体验让我有了深刻感触,这不仅是一次实践,还是一次人生经历,是一生宝贵的财富。在今后我要参加更多的社会实践,磨练自己的同时让自己认识的更多,使自己未踏入社会就已体会社会更多方面。

5.以上是我的社会实践个人总结。在劳累忙碌的十几天里,我也体会到了实践的快乐,同时也感到了所学知识的不足,在以后的日子里必须继续更加努力学习,学好专业知识,全面发展自己,在实践中长知识求发展。在以后的日子里,不可避免的,我还将面对更多的问题,将承担更大的责任,并在其中更加成熟和真正走入社会。而这次社会实践,就算是我走向社会的第一步吧。

一.实践报告撰写的内容与要求:

一份完整的实践报告应由以下部分组成:

1.报告题目

报告题目应该用简短、明确的文字写成,通过标题把实践活动的内容、特点概括出来。题目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个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设副标题,把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学院及作者名称

学院名称和作者姓名应在题目下方注明,学院名称应用全称。

3.摘要(有英文摘要的中文在前,英文在后)

报告需配摘要,摘要应反映报告的主要内容,概括地阐述实践活动中得到的基本观点、实践方法、取得的成果和结论。摘要字数要适当,中文摘要一般以200字左右为宜,英文摘要一般至少要有100个实词。摘要包括:

“摘要”字样;

摘要正文;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4.正文

正文是实践报告的核心内容,是对实践活动的详细表述。这部分内容为作者所要论述的主要事实和观点,包括介绍实践活动的目的、相关背景、时间、地点、人员、调查手段组成,以及对实践活动中得到的结论的详细叙述。

要能够体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有新观点、新思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对实际工作有指导作用和借鉴作用,能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报告内容

5.结束语

结束语包含对整个实践活动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到的收获和感悟,也可以包括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6.谢辞

谢辞通常以简短的文字对在实践过程与报告撰写过程中直接给予帮助的指导教师、答疑教师和其他人员表示谢意。

7.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是实践报告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实践报告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也是作者对他人知识成果的承认和尊重。『该文章由www.xiexiebang.com(第一§范┆文网)整理,版权归原作者、原出处所有。』

8.附录

对于某些不宜放在正文中,但又具有参考价值的内容可以编入实践报告的附录中。

二、撰写实践报告的准备与主要步骤:

实践报告的写作过程应包括以下步骤:收集资料、拟订报告提纲、起草、修改、定稿等。各个步骤具体做法如下:

1.收集资料

资料是撰写实践报告的基础。收集资料的途径主要有:通过实地调查、社会实践或实习等渠道获得;从校内外图书馆、资料室已有的资料中查找。

2.拟订报告提纲

拟订报告提纲是作者动笔行文前的必要准备。根据报告主题的需要拟订该文结构框架和体系。我们在起草报告提纲后,可请指导教师审阅修改。

3.起草

报告提纲确定后,可以动手撰写实践报告的初稿。在起草时应尽量做到“纲举目张、顺理成章、详略得当、井然有序”。

4.修改、定稿

报告初稿写之后,需要改正草稿中的缺点或错误,因此应反复推敲修改后,才能定稿。

三、实践报告的写作细则:

1.书写

实践报告要用学校规定的稿纸单面书写(必须用黑或兰黑墨水)或用计算机打印,正文中的任何部分不得写到稿纸边框线以外。稿纸不得左右加贴补写正文和图表的纸条,或随意接长截短。用计算机排版、打印一律用A4打印纸。版式要求如下:标题(“小二”“华文中宋”或“黑体”“加粗”居中),学院及作者名称(“四号”“仿宋体”居中,学院名称与作者名称之间应空两格),目录(“二号”“黑体”居中)内容(“小四号”“宋体”),摘要(“四号”“黑体”“加粗”):内容(“四号”“仿宋”),关键词(“四号”“黑体”“加粗”),正文内容(“四号”“宋体”)。实践报告中汉字必须使用国家正式公布过的规范字。

2.标点符号

实践报告中的标点符号应准确使用。

3.名词、名称

科学技术名词术语采用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规范词或国家标准、部标准中规定的名称,尚未统一规定或叫法有争议的名词术语,可采用惯用的名称。使用外文缩写代替某一名词术语时,首次出现时应在括号内注明全称。外国人名一般采用英文原名,按名前姓后的原则书写。一般很熟知的外国人名(如牛顿、爱因斯坦、达尔文、马克思等)应按通常标准译法写译名。

4.量和单位

实践报告中的量和单位必须符合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标准GB3100~GB3102-93,它是以国际单位制(SI)为基础的。非物理量的单位,如件、台、人、元等,可用汉字与符号构成组合形式的单位,例如件/台、元/km。

5.数字

实践报告中的测量、统计数据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在叙述中,一般不宜用阿拉伯数字。

6.标题层次

实践报告的全部标题层次应统一、有条不紊,整齐清晰,相同的层次应采用统一的表示体例,正文中各级标题下的内容应同各自的标题对应,不应有与标题无关的内容。

章节编号方法应采用分级阿拉伯数字编号方法,第一级为“1”、“2”、“3”等,第二级为“2.1”、“2.2”、“2.3”等,第三级为“2.2.1”、“2.2.2”、“2.2.3”等,但分级阿拉伯数字的编号一般不超过四级,两级之间用下角圆点隔开,每一级的末尾不加标点

7.注释

实践报告中有个别名词或情况需要解释时可加注说明,注释可用页末注(将注文放在加注页的下端),而不可用行中插注(夹在正文中的注)。注释只限于写在注释符号出现的同页,不得隔页。

8.公式

公式应居中书写,公式的编号用圆括号括起放在公式右边行末,公式与编号之间不加虚线。引用文献标注应在引用处正文右上角用〔〕和参考文献编号表明,字体用五号字。

9.表格

每个表格应有自己的表序和表题,表序和表题应写在表格上方居中排放,表序后空一格书写表题。表格允许下页续写,续写时表题可省略,但表头应重复写,并在右上方写“续表××”。

10.插图

文中的插图必须精心制作,线条要匀称,图面要整洁美观;插图6幅以内,用计算机绘制;若为照片,应提供清晰的黑白照片,比例一般以1:1为宜。插图一律插入正文的相应位置,并著名图号、图题每幅插图应有图序和图题,图序和图题应放在图位下方居中处,图序和图题一般用五号字。

11.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要按国家标准GB7714-87规定。参考文献按文中引用的先后,从小到大排序,一般序码宜用方括号括起,不用圆括号括起,且在文中引用处用右上角标注明,要求各项内容齐全。文献作者不超过3位时,全部列出;超过3位只列前三位,后面加“等”字或“etal”.中国人和外国人名一律采用姓名前后著录法。外国人的名字部分用缩写,并省略“.”。如果有人问我以后还愿不愿意接受这样的挑战

第三篇:述职报告资料

述职报告

各位代表:

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决定,现将三年来的个人工作情况于后: 工作重点及成效

三年来,我牢记组织的重托和人民的期望,团结和带领人大常委会一班人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服务于发展大局,着眼于解决群众疾苦,立足于人大常委会主任和县委书记两个职务,认真履行职责,努力做到思想上积极进取,工作上发奋努力,作风上求真务实。在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建设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一、围绕人大自身建设,大力提高议事能力和履职水平

切实加强人大常委会自身建设和机关建设,把学习放在首位,建设学习型人大机关,建立健全学习制度、讲座制度和培训制度,通过多种形式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和机关工作人员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入学习宪法、法律知识和人大工作知识,熟悉和把握人大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切实增强代表人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力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履职水平。

二、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事项,认真行使决定权

针对全县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围绕县十次党代会确定的“建设特色农业大县”的奋斗目标,我先后组织到北京、合川、武胜等地进行考察学习,为县委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亲自率队到外地抓招商,引进了北京荷田、华西饲料等公司,推动了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协助县委、政府千方百计争取到四川核电站首选厂址落户xx,该项目的落户将助推xx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同时筹备召开了四次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决定了我县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事项,选举产生了地方国家机关、审判机关、检查机关人员和市三届人大代表。三年来,共作出涉及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卫生、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廉政建设等各个方面等方面的决议决定21项。

三、围绕建设高效政府,认真行使监督权

围绕工作重点和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认真组织人大代表检查;加强对县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对“一府两院”及其职能部门开展了工作评议和评议,坚持任职前法律知识考试和履职宣誓制度,不断加强对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工作。去年底,组织村(社区)支部书记、乡镇党委书记、县级部门党组织负责人共769人对县委、县政府班子及成员的工作进行了社会评价,达到了群众较为满意的效果,在干部队伍中树立了良好的用人导向。同时加强了党风廉政建设,特别是加强了对领导干部的监督管理,使我县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取得了实效。

四、围绕选好配强领导班子这个关键,认真行使任免权

在选好配强领导班子的问题上,我坚持“三重两不”的用人标准,创造了“„54321‟公推直选法”等许多新经验。始终坚持了正确的用人导向,坚持把党管干部的原则与人大依法任免和监督结合起来,促进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公正司法。完善了对被任命干部实行任前进行法律知识考试、作表态发言,年终向常委会递交述职,常委会分期分批进行述职评议等制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了程序化、规范化和实事求是原则,使人事任免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进一步促进了国家工作人员的政治、业务素质的提高。

五、围绕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认真开展依法治县工作

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依法治县的决议》,两次组织专门力量对全县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各乡镇的依法治理工作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我与人大常委会共同听取和审议了“一府两院”的工作;充分运用法律规定的质询、撤职、罢免、特定问题调查等监督手段,运用视察、检查、评议等监督形式,督促“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纠正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问题。督促并协同有关部门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法制宣传,要求并监督司法部门着力抓好四五普法教育。有、有重点地组织常委会组成人员运用会议审议、调查视察、执法检查等手段,对《土地管理法》、《政府采购法》、《药品管理法》等32部法律法规在我县的贯彻执行情况进行了执法检查,切实营造有利于经济发展的法制环境,为推动经济发展起到了保驾护航作用。

六、围绕联系群众的核心职能,认真解决群众疾苦

实践中,我牢固树立“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群众观,牢固树立群众满意是一切工作的价值取向的观念,我着眼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把工作的重点放在督办代表建议和群众来信来访上,坚持高规格转办、面对面答复、多层次督办,使办理的质量和效果有了明显提高。截止目前,代表在十四届人代会上提出的432件议案和建议,全部在法定期限内办理完毕,面复率和满意率分别达到98%和95%。认真督办信访案件,及时反馈信息,共办结办理代表和群众信访案件1353件(次),维护了信访群众的合法权益。同时,我还组织人大常委会班子协助县委、政府到中坝村抓难治乱,推广下河街社区一对一结对帮扶的经验,在解决群众疾苦上做出了一定的成绩。

工作措施及自身修养

一、讲政治,坚定信念不动摇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和党的领导干部,我时刻以《党章》对照检查自己,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的发展观武装自己,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领导就是服务,权力就是责任”作为自己的座佑铭,把“为人光明磊落,处事公道正派,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兢兢业业干事”作为自己的人生格言,把多为人民办实事,办好事,不断增强xx综合实力作为自己的工作目标。我时时处处以此为镜子、尺子、鞭子,用来对照自己,衡量自己,鞭策自己,加强修养,不断提高,率先垂范,当好公仆。

二、讲学习,充实积累促提高

党的十六大以来,依法治国方略深入实施,政治文明建设进程逐步推进,新的形势和任务对人大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为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我坚持把学习作为一项硬性任务来对待,贯穿于工作过程的各个细节和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学习内容上,根据履行职务和开展人大工作的需要,认真学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了《宪法》、《地方组织法》、《代表法》、《选举法》等相关法律以及市场经济、现代科技、宏观管理等方面的业务知识。在学习过程中,我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结合本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极大地提高了认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我坚持带头参加县委中心学习组学习,我还虚心向人民群众和基层干部学习,虚心向老同志学习,全年共在市级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理章 篇。

三、讲民主,和衷共济聚合力

为进一步夯实人大工作的民意基础,我从定期走访代表、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组织代表向选民述职入手,着力加强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实现了常委会与代表、代表与群众两个民意渠道的畅通融合。我坚持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维护和发展了人大班子精诚团结、和衷共济的良好局面。处理问题坚持公开、公平、公正,讲原则不讲人情。我站在对全局工作有利的角度去寻求共识。带头认真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自身存在的缺点和不足认真加以整改。主要不足及努力方向

回顾三年来的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成绩的取得是在县四套班子的鼎力支持下取得的,是在全县干部群众的热情帮助下取得的,作为我个人,尽管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一是由于把主要精力投入到全县的决策部署和重点工作上,对人大的工作做得不够。二是由于工作时间紧,与代表们的交流沟通少了点。xx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大好时期,我深感责任大,压力重。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始终坚持学习,不断增强适应市场经济、驾驭复杂局面和科学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始终坚持既定的发展思路和奋斗目标,加快xx发展不动摇;始终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选好配强班子,延伸任后监督;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切实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始终坚持廉洁自律,树立起良好的形象,为加快xx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作出应有的贡献。从以下几个方面抓好人大工作: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把握人大工作正确方向。坚持党的领导,是人大工作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证。我们在工作时要把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与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履行职能统一起来,充分尊重人大的法律地位。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高度,从有利于全局工作出发,善于协调解决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为其依法行使职权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是围绕事关全局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全面履行监督职能。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加强对权力运行进行制约的必然要求。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增强依法监督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认真监督工作经验,以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为主要内容,进一步突出监督重点,健全监督机制,完善监督制度,改进和加强监督工作,努力增强监督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是认真做好代表工作,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多方面为代表参政议政创造条件。与选民保持密切联系,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要求,积极参加代表活动,带头履行代表职务。认真贯彻落实《代表法》,切实保障代表的合法权益,对侵犯代表合法权益的要依法严肃查处。确保代表依法履行职务。人大代表要强化代表意识和对选民负责的意识,自觉接受选民的监督,增强政治责任感,依法行使代表职权,履行代表义务,发挥代表作用。

第四篇:党代会报告资料

县第七次党代会工作报告

各位代表、同志们:

现在,我受中共xx县第六届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议。一、六届县委工作的回顾

xx县第六次党代会召开五年来,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六届县委团结带领全县干部群众,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顽强拼搏,奋发进取,圆满完成了第六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目标任务,推动xx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一)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初见成效,县域经济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构建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新格局。主导产业煤炭由61对矿井整合重组为8个主体26对矿井,原煤产能由1840万吨提升到2610万吨,主焦煤循环开发试验区和煤矸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顺利通过省级评审,煤炭产业逐步走上集约化、规模化、高端化发展道路;以森泽煤铝5万吨阻燃新材料、华润360万吨干法水泥为代表的建材新材料产业建成投产;围绕主导产业积极发展集运站、物流运输和酒店等服务业,第三产业迅速成长。五年来,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与2005年相比,全县地区生产总值由43.38亿元增加到185.1亿元,年均增长18.9%,比“十五”末翻了两番;财政总收入由8.58亿元增加到51.8亿元,年均增长43.3%,跃升吕梁第一,稳居全省第二。到2010年底,xx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已经上升到全国中部百强县市第34位、全省第2位,全国150位左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正向“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大踏步迈进。

(二)城乡统筹发展持续推进,全县人民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互动”的发展战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逐步改善。坚持用市场经济的理念经营城市,整体推进青龙旧城区改造项目,积极推进庙湾、锄沟等城中村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城北大街、城东门户区、东山新区开发建设工程,逐步完成了xx生态公园、清河河道治理、城区集中供热供气、沟道街路整治等市政工程,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综合服务功能进一步提升。离军高速、沿黄旅游公路、沿黄干线公路、吉孟公路、贺惠公路、太中银铁路相继建成通车,307国道城区段改线工程已完成立项、评审,等待开工,聚财塔到雅沟公路进入招投标阶段,八盘山到石西公路改造工程即将进入招标阶段,兴沙公路下半年开工建设,xx火车站有望在年底建成投用。15个乡镇、257个行政村率先在全市完成了村通水泥(油)路工程,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一批水利、电网工程如期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全面加强。“xx红枣”品牌在农业部注册成功,30万亩核桃林工程全面铺开,全省一流的特色干果林产业基地初具规模。以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为模式的镇村建设快速推进,全县10个新农村试点村和88个重点推进村“四化四改”、“七个一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农村面貌明显改观。

(三)社会各项事业不断进步,关系民生的社会问题得到有效缓解。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关注民生,贴近百姓,努力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动员县内煤炭企业,采取捐资助教方式,上马建设新高中、新职中、联盛教育园区、成家庄中学和李家湾中学等工程,新改扩建城乡中小学92所,完成“普九”、“普实”义务教育标准化验收,教育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上学难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县乡村三级卫生机构全部达到省级验收标准,城乡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取得明显成效,参合率分别达到92.3%和82%,广大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逐步解决。全国首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工作扎实推进,全县适龄人员参保率达91%,广大农民期盼的社会养老由梦想变成现实。城乡居民低保基本实现了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积极创建国家级农村劳动力转移示范县,广开就业途径,群众就业难问题有了明显改善。计划生育、妇女儿童、残疾人等各项事业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四)党建、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全面强化。

五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党的建设统领全局,全面强化精神文明建设和安全稳定工作,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坚持党的思想建设、制度建设、作风建设和基层党组织建设不动摇,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干部队伍的作风和风气进一步好转。不断完善全县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广泛开展群众性文化艺术活动,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日益丰富。注重挖掘历史传统文化,xx盘子成功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县也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我们始终坚持把安全生产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加大投入、加强监管、严明奖惩,安全生产的好形势持续稳定。深入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调处、大化解,我县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信访工作先进县”。持续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社会治安集中整治专项行动,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人大、政协职能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工青妇、老干部、武装等工作都有了新的进展。

五年的实践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简要概括就是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根本,创新是灵魂,稳定是基础,团结是保证,惠民是目的。最根本的经验就是必须坚持走科学发展的道路,咬定目标不放松,全县上下齐努力,聚精会神谋发展,再创xx新辉煌!

五年的成绩来之不易,主要是依靠上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依靠全县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的精诚团结、艰苦奋斗,依靠各位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在此,我谨代表中共xx县第六届委员会向奋战在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向一切关心和支持县委工作,为xx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的各界人士、离退休老同志、驻柳指战员表示亲切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

各位代表,纵观我县近年来的发展历程,我们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必须清醒地面对当前面临的诸多困难和问题:县域经济以原煤生产为主、粗放式经营的状况没有根本改变,一些结构调整的标志性大项目迟迟不能落地;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事关群众生产生活的水、电、路、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问题尚未从根本上得到缓解;资源节约开发与环境有效保护的矛盾仍然尖锐;化解资金困扰、土地置换、拆迁改造等项目建设的深层次矛盾迫在眉睫;各级干部的工作作风还不够深入,到工作第一线特别是农村、企业、项目工地解决问题还相对较少;一些干部思想和精力还不能集中到工作上来,缺少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作风;极少数基层组织软弱涣散,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提出的新要求。考验前所未有,可以说我们xx已经到了一个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新的发展时期,需要开始新的长征、新的创业,需要我们以全新的精神状态,精心绘制xx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蓝图。

二、今后五年的工作任务

今后五年,是xx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加速期,是综合实力的提升期,是建成吕梁发展模式的骨干县、发展速度的先进县、发展形象的代表县和打造“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决战期。研究制定“十二五”发展的目标思路,必须辩证地分析当前形势:一是既要看到面临良好的战略机遇,又要看到现实存在的诸多制约因素。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升级加快,资本流动空前加速,产业转移力度加大,国家宏观经济政策长期保持稳定,中部崛起战略向纵深推进,为我们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我省被确定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改革试验区,市委、市政府提出了以转型跨越为主题的“五三发展战略”,全力推进沿黄四县煤化工基地建设,使我县在全省、全市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发展空间更加广阔。同时,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措施更加严格,环境容量、土地“门槛”、水资源匮乏等要素制约更加明显,要求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必须切实转变到科学发展上来。二是既要看到区位条件的明显改善,又要看到区域竞争的更加激烈。太原都市圈列入国家中部城市群发展扶持范围,我县被纳入吕梁市“1+3”城市圈规划范围,太军高速公路、太中银铁路相继通车,中南出海通道铁路途经xx,我县区位优势更加明显,发展半径显著拓展。同时,与周边县市相比,尽管我县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但是孝义市的综合竞争力仍然遥遥领先,离石、汾阳、中阳等县(市、区)发展速度迅猛,岚县、兴县后发优势明显,跨越赶超势头十分强劲,区域竞争更加激烈。如果没有一个较好较快的发展质量和发展速度,我县在区域竞争中的优势将逐步丧失。三是既要看到加快发展的良好基础,又要看到与“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现实差距。五年来,我县经济基础日益雄厚,支撑发展的能力明显增强,交通、水利、电力、通信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推动发展的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对外来资金、技术、人才更具吸引力,为我们转型跨越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我们与全省先进发达县(市、区)相比,特别是与全国百强县市相比,仍然存在着经济总量偏低、发展质量不高、产业结构单

一、城镇化率较低、城乡发展不平衡等多方面的差距。实现“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目标,我们既不能拔苗助长、急 2

于求成,又不能因循守旧、亦步亦趋。

基于以上认识,建议七届县委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思路和战略重点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转型跨越这一主题,认真落实市委“五转三跨”发展战略,精心打造全省一流煤系循环产业基地、建材新材料产业基地、特色干果林产业基地和服务业中心,再造两个新xx,建成吕梁发展模式的骨干县、发展速度的先进县、发展形象的代表县,整体跨入“三晋一流、全国百强”。

七届县委任期内经济社会发展的具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26%,达到580亿元;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22%,达到140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6%,达到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7%,达到1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000亿元以上;粮食总产量稳定在3000万公斤;城镇基本社会保障覆盖率达到9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7%;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4‰以下,城镇化率达到60%。万元GDP增加值能耗降低为1.71吨标准煤;大气综合污染指数为1.7,二氧化硫排放量控制在14000吨以内,化学需氧量排放量控制在3000吨以内,森林覆盖率达到32%。

七届县委任期内的五年,正是“十二五”规划实施的五年,也是县域经济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时期。努力把我县建成吕梁发展模式的骨干县、发展速度的先进县、发展形象的代表县,这既是今后一段时期全县工作的奋斗目标,更是我们承担的神圣使命和破解的主要课题。

建成吕梁发展模式的骨干县,就是要借助全省转型综改试验区的大平台,在经济重塑上先行先试,用除规破矩、反弹琵琶的大智慧,能舍善得、敢闯敢冒的真魄力,大刀阔斧、决战决胜的硬手腕,打破传统产业徘徊不前、低端产业尾大不掉、特色产业不大不强、现代产业发展滞后的被动局面。要用立足长远、超前谋划的大战略,循环发展、集群推进的大项目、大园区,构建高端链条延伸、资源产业转型、新型产业集聚的全新产业格局,实现从第二产业“一翼突进”向三次产业整体腾飞的经济转型,为吕梁转型跨越发展注入xx经验。

建成吕梁发展速度的先进县,就是要围绕“十二五”战略部署,抓落实、促执行、重效率,先人一步、快人一拍、胜人一筹,要在经济总量上大翻番,实现综合实力大提升,发展水平大飞跃,创造引领吕梁“经济转型”的“xx速度”;要在城乡统筹上大跨越,用工业化支撑城镇化,用农业现代化带动新农村建设,走出一条具有xx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创造引领吕梁“城镇转型”的“xx速度”;要在改善民生上大突破,打造城乡居民收入节节提升的富裕之区,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不断攀升的和谐之区,各项公益性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的成果共享之区,创造引领吕梁“管理转型”的“xx速度”。

建成吕梁发展形象的代表县,就是要在硬环境建设上彰显大手笔,提速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塑造文明、宜居、靓丽的魅力城市形象,大力推进“三项整治”工程和城乡生态建设,创造引领吕梁“生态转型”的“xx形象”;要在软环境优化上下真功夫,用解放思想、创新观念的新成果,形成谋大事、创大业的新合力,用优质高效、便民利民的服务理念,构建筑巢引凤的新“洼地”,用求真务实、立说立行的新举措,建设一支团结奋进的党员干部队伍,打造一张与“百强xx”交相辉映的“人文名片”,创造引领吕梁“观念转型”的“xx形象”;要用为党分忧、为民解难、帮民增收、爱民如父、清廉勤政、务实高效的干部队伍,树立引领吕梁干部代表的“xx形象”;要用依法经营、照章纳税、遵纪守法、奉献社会、惠及百姓,低调做人做事,高调做大做强产业的企业家队伍,树立引领吕梁企业家代表的“xx形象”。

(一)实施大项目、大园区战略,全力推进工业新型化。

坚持走“以煤为基、以煤兴产、以煤兴业、多元发展”的新型工业之路,依托煤、限制煤、延伸煤、超越煤,推动我县资源型经济产业结构向多元型经济产业结构的转型。

一是要提升优化传统煤炭产业。按照控制原煤产能、控制原煤出县、拉长产业链条,增加服务年限,技改保障安全的发展思 3

路,继续推进煤炭资源整合和兼并重组后续工作,坚定不移地实施大矿井、大洗煤、大循环战略,用高新技术和先进设备改造提升传统煤炭产业提高规模化、集约化、机械化水平。继续推进重组矿井技改扩建工程,力争到2015年,全县原煤产能控制在4000万吨以内。鼓励煤炭企业通过改制和转型,实现煤炭企业安全发展、多元发展、绿色发展。

二是要重点发展煤焦化工产业。充分发挥xx主焦煤资源优势,做大做强煤化工产业。要以两个500万吨焦化和一个240万吨特级铸造焦项目为重点,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到2015年焦炭年动态产能力争达到1000万吨。以建设主焦煤循环开发试验区为载体,重点发展焦炉气、煤制气合成油、甲醇制汽油、粗苯加氢精制煤焦油等化工项目,打造两条煤系循环产业链,建设循环产业群,培育联盛、汇丰、凌志、鑫飞、大庄、宏盛、森泽等一批多元发展、实力雄厚的煤化工龙头企业,全力打造全省一流的煤系循环产业基地。

三是要大力培植建材新材料产业。要以鸦沟建材产业园区为载体,以华润水泥生产项目为龙头,把石料、白灰、采砂、制砖等传统建材业整合成技术含量高、生产规模大、污染比较小的新型建材产业群,努力向新型墙体材料、耐火材料等附加值较高的高端多元方向发展,实现产品提档升级。依托xx高铝煤矸石、铝矾土的资源优势,以王家沟煤矸石综合利用示范园区为载体,打造两条高端化、全循环的煤矸石产业链条,重点发展森泽高铝阻燃新材料、氧化铝、白炭黑、电解铝,重点发展以凌志、森泽为投资主体的煤矸石提取氧化铝、电极沥青、金属镁、铝加工、粉煤灰和镁渣制空心砖、铝矾土制硅酸铝等新材料项目,努力实现“材料加工”向“加工材料”转变,加快全省一流建材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进程。

四是要积极扶持多元电力产业。要把发展大容量、高参数、低排放的火力发电项目作为电力产业发展的主攻方向,以柳电三期火力发电、宏光煤矸石发电、凌志煤矸石热电联产,森泽、福龙、联盛余热发电,华晋、汾西瓦斯发电项目为载体,推动多元电力产业发展,力争2015年全县电力装机容量达520万千瓦时,形成以火力发电和能源综合利用发电为主体的多元化新型电力能源格局。

五是要大力发展围绕主导产业的服务加工业。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和加工产业是我县超越煤炭“黑色思维”,构筑全新产业支撑的大胆实践。要积极寻求与省内外机械装备制造大企业、大集团合作,引进人才、引进技术,重点发展矿用设备、机械配件加工、铝镁合金压铸件等装备制造业。通过政府以奖代补、银行小额贷款、企业结对帮扶等方式,引导和鼓励社会能人积极发展农特产品包装、纸箱印制业、服装制作加工、编织袋加工印刷等产业。要按照“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思路,鼓励村民建立家庭加工作坊,形成创业带就业、就业带家业、家业带产业的增收格局。要在做大加工规模,做强企业实力,做优服务质量的基础上,逐步变单纯满足县内生产生活需要向全面承接“三来一补”贸易梯度转移的方向转变,为打造全省一流的服务业中心增添新动力。

(二)实施大龙头、大基地战略,全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xx农业之长在特色。要充分利用特有的农产品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实施园区引领,做强龙头企业,切实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走出具有xx特色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一是要依托大园区,打造大基地,积极发展特色农业产业。要加大沿黄28万亩红枣林嫁接换优力度,加速推进东部山区30万亩核桃林基地建设,积极推进红枣、核桃等农产品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构筑特色兴农的产业支撑。要以服务民生为目标,积极打造小杂粮生产、沿川沿河蔬菜种植和规模养殖三大农畜产业基地,力争“十二五”期间,小杂粮种植面积保持在20万亩左右,设施蔬菜种植面积达5000亩,禽畜饲养量达230万头(只),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生活消费需求,促进农民致富增收。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循环农业、观光农业。

二是要夯实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积极开展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检验体系、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农村信息服务体系,高标准建设农业科技示范项目,积极推广秸秆还田、沼气、太阳能等综合利用技术,用完善的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保障。认真总结和推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的成功模式,鼓励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为农民提供贷款担保、市场开拓、技术信息等各类服务,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和市场参与能力,探索集 4

体经济的有效实现形式。

三是要不断深化农村综合配套改革,激发农村发展活力。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前提下,统筹推进农村土地户籍制度改革,推广联盛生态农业文化园区“迁村建镇、整体开发、以工带农、全面转型”的规模经营机制,积极探索农业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园区式发展路径。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培育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组织,创新服务“三农”的金融工具。要认真落实农业补贴政策,扩大补贴资金规模和范围,加大奖补力度,提高农业主体的生产积极性。

(三)实施大商贸、大旅游战略,全力推进现代服务业产业化。

要按照“一核两线”的战略构想,以县城为核心,以太中银铁路、中南铁路沿线为两翼,积极发展现代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产业,构筑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发展基地,提升我县服务业规模、质量和水平。

一是要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产业。充分利用我县区位交通优势,梯次形成xx镇龙门会、孟门、留誉三个物流园区,李家湾、穆村、三交、成家庄四个商贸物流中心,王家沟、高家沟、金家庄三个物流配送站,加快构筑物流园区--商贸物流中心--货物配送站三级现代物流运作网络。逐步建立物流人才培养与技术发展体系,鼓励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政策支持体系,全力打造与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生态环境相协调、与现代物流业发展相衔接的物流服务业基地,形成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黄金走廊”。

二是要大力发展旅游产业。按照“大品牌、大景点、大服务”的发展战略,依托我县传统文化优势、历史人文优势和自然地理优势,做优红色革命游、黄河黄土风情游、绿色休闲度假游三大文化旅游品牌。以打造三交--孟门一线黄河旅游4A级景区为龙头,精心开发沿河沿川旅游景点,建设高档次旅游宾馆,提高旅游接待能力和质量。积极开发以土特产品和地方手工艺品为主的旅游商品,挖掘地方民俗民风人文旅游资源,创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娱乐项目,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三是要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产业。要优化提升商贸流通、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重点打造凌志大厦、汇丰广场等5个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现代化服务企业和以燎原大厦为龙头的商业网络,改造乡镇集贸市场,建立完善各种专业市场,逐步形成以县城为核心、辐射周边的现代化商贸流通体系。积极发展信息服务业,实现电信网、广播电视网、互联网“三网合一”。大力发展金融保险业、中介服务业、社区服务业,规范完善房地产业,全力构筑以现代物流业为支撑、以文化旅游业为重点、以新兴服务业为基础的第三产业发展新格局。

(四)实施大县城、大集镇战略,全力推进县域城镇化。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要加快城市规划向中心集镇和农村覆盖,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中心集镇和农村延伸,加快城市文明向中心集镇和农村辐射,走出具有xx特色的城镇化发展新路子。

一是要形成以“一核二区三中心”为主体的城镇空间布局,实现中心城市、城镇集群、中心村的互促互动。按照“连接城乡、服务产业、立足特色、整体带动”的思路,充分考虑县域范围产业布局、城镇功能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全力打造我县“一核二区三中心”的城镇框架体系。“一核”就是构建涵盖xx县城、城北、东山、穆村、薛村区域的“一城四组团”空间结构,做大做强县城核心。“二区”就是着力推进李家湾、留誉两大新区建设,积极探索适合我县城镇化发展的多元路径。“三中心”就是要以孟门、成家庄、三交三个中心镇为重点,带动金家庄、贾家垣等六个特色小镇,构建城镇集群发展格局。要继续坚持“沿川城乡统筹一体化、山区农村布局集中化”的思路,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力争到2015年,形成45个人口规模2000人左右的中心村。

二是要强化规划的引领力和建设的创新性,充分体现城镇的历史感、生态性和文化品味。规划是城镇化的方向标。要依据中心县城提质、城镇集群发展、历史文化名镇保护开发等不同层面,科学编制我县县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心县城、特色城镇规划建设要体现独特的灵魂灵气和人文情怀,做到环境艺术与特色建设兼收并蓄、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自然风光与人工塑造珠联璧合,在中心县城建设若干亮点片区,现代城镇充分展示地方特色,力争走出一条对内具有宜居性,对外具有吸引力的特色 5

城镇化之路。要强化规划的约束性,严格按照规划要求实施建设工程,坚决制止和严厉打击非法、违法建设行为。要通过大规划、大拆迁、大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或更长时间,把xx城乡建设成为引领吕梁、全省一流的城镇群。

三是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镇的通达性、功能性和安全性。按照统筹兼顾、适度超前、优化网络、提升水平的原则,打造以大交通、大水利、大电力为主体的城乡基础设施架构。要加快构建以离柳一级大通道、307国道城区段改线为重点的“七纵六横一环”公路网络骨架,完成xx、孟门、留誉三个铁路货运站建设,完善三交、军渡、孟门三个沿黄渡口码头,形成公路、铁路、水运为主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以黄河提水、横泉引水为重点的7处应急水源工程建设进度,全面启动以三川河防洪工程为主体的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逐步解决我县工业用水、农民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问题。要以建设留誉、刘家山等五个220千伏,城东、孟门等七个110千伏变电站,桥西两个35千伏配电站项目为重点,积极实施变电站增容改造工程,形成结构合理、容量适度、运行稳定的区域性供电网络。

(五)实施大生态、大环境战略,全力推进城乡生态化。

工业化、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对生态化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努力建设绿化xx、气化xx、净化xx。

一是要围绕“绿化xx”建设目标,加强造林绿化工程建设。要把造林绿化与农民增收、环境治理相结合,力争实现“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生态化”。大力发展红枣、核桃等干果经济林,力争到2015年,全县农民人均经济林面积达1.5亩以上。要进一步完善“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和以煤补林的做法,重点抓好通道绿化、交通沿线荒山绿化、高速出口绿化、村镇绿化和重要景点绿化,大力实施矿区植被恢复绿化工程,实现点上绿化成景、线上绿化成荫、面上绿化成林,真正使造林绿化工程与建设魅力宜居xx的目标相衔接,与构建吕梁发展形象代表县的定位相协调,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我县建设成为经济与生态并驾齐驱,城市与村镇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大县。

二是要围绕“气化xx”建设目标,提高清洁能源利用效率。要充分利用我县丰富的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和“西气东输”过境天燃气等清洁能源,加快气源管网建设工程,在逐步实现城区居民生产生活用气全覆盖的基础上,努力推进气源管网向城郊村、有条件的建制镇、重点工业区和旅游景区延伸。要加快煤气化公司和城区集中供热公司改制步伐,实现一体化经营,形成惠及千家万户、可持续的气化运行体制。积极推进中心村“生态家园”工程,加大农村沼气建设力度,发展大中小型沼气集中供气工程,实现沼气综合利用,不断提高农村清洁化、低碳化发展水平。

三是要围绕“净化xx”建设目标,抓好节能减排、源头治污工作。要建立健全“三项整治”工程、卫生县城创建、文明和谐县城创建良性互动、协调推进、一体化运作的机制,逐步实现城乡环境面貌明显改善,交通、市场秩序明显改观,广大居民文明素质明显提高。要加大环保攻坚力度,开展对电力、焦化、建材等重点行业工业污染源的全方位治理,彻底淘汰落后产能,全面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有效控制各种污染物排放。要重点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政府监管责任,加大执法监督、新闻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力度,提高全民的节能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的节能环保工作格局,构建一个天更蓝、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新xx。

(六)加大改革力度,加快转型跨越步伐,全力推进发展环境优质化。

坚持用改革统揽全局,坚持用改革推动转型跨越发展。

一是要积极推进资源型企业转产转型。实现转型跨越,重点在采掘经济向制造经济的转变,难点在煤炭资本向非煤资本的转移,关键在资源型企业向其它产业的转型。要树立“资源有限、创造无限”的理念,把资源型企业转产转型与“三农”问题破解相结合,通过镇企合作、村企互动、能人牵头等有效形式将企业资本引向特色农业、加工农业、合作社农业领域,使企业由“输血式”、公益性扶贫转变为“造血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要把资源型企业转产转型与服务业提质升级相结合,鼓励柳电、华 6

晋、双柳、贺西和县属煤企集团上马建设大型服务业项目,实现生产资本与商业资本的联动发展。要鼓励引导资源型企业闲置资本进入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和包装、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转型项目方便高效融资开辟新途径。要加大政府对资源型企业转产转型的支持力度,制定出台鼓励扶持资源型企业转产转型的各类优惠政策,协助有实力的煤炭企业规划转型蓝图、筛选转型项目,支持他们在技术研发上提前站位、市场开拓上提前布局,力争早转快转大转,开辟我县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新空间。同时,要进一步加快粮食、商贸等未完成改革任务企业的改制步伐,力争年内完成改制目标。

二是要不断完善有利于转型跨越发展的体制机制。要不断健全和完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体制机制。围绕项目立项、环评、土地三大手续审批,构建一站服务的审批机制、政银企联动的融资机制、职能部门与上级有关部门对接协调机制,保证项目落地生根;要围绕项目达产达效,构建村企协调互动机制、干部进村入企蹲点负责机制、奖优罚劣的激励约束机制,保证项目开花结果。要着力构建公共服务型财政,完善预算编制管理、乡财县管、收支两条线等相关制度,更加注重公共财政向民生领域倾斜,确保每年财政收入的60%用于改善民生。

三是要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引智力度。要紧紧抓住总投资千亿元的95个“5115”转型项目,依托优势资源,借助优势项目,强势招商引智不动摇,打造优势要素集结的新洼地。要通过完善服务体系,提高办事效率,健全政策法规,打造亲商爱商扶商的软环境,打造招商引资的“强磁场”。要牢固树立“转型大计、人才为本”的理念,依托重点项目筑巢,围绕核心技术搭台,创新人才引进的体制机制,构建人才汇聚的大舞台。

(七)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全力推进民生普惠化。

要牢固树立和践行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加大民生投入,推动公共资源向低收入人群、困难群体倾斜,逐步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

一是要优先发展文教卫生事业。要统筹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利用xx丰富的历史人文资源,实施“文化兴柳”工程,建设有xx底蕴和时代特色的沿黄文化产业群。大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完善图书馆、博物馆、影剧院等文化基础设施,加强学校体育教育,有步骤地推进乡镇及行政村体育活动场地建设和健身器材配备,形成群众体育全面开展的活跃局面。要加快新高中、新职中、联盛教育园区建设步伐,普及高中教育,逐步实现高中阶段免费教育;整合城乡现有教育教学资源,集中力量办好小学、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强力推进公办幼儿园建设,鼓励引导民办幼儿园发展,逐步普及学前三年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特殊教育,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均衡发展;要强化教育教学管理,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和教师队伍素质。继续加强县乡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建设,新建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加速公共卫生服务、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建设,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加强计划生育管理,切实稳定低生育水平。

二是要积极探索创新社会管理的新模式。进一步健全基层管理和服务体系,结合城镇化推进和城中村改造,在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加速推进“撤村建居”进程,放开城镇户籍限制,逐步增加城镇人口,合理设置街道办事处,提高城乡居民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形成社会管理和服务合力。围绕解决信访突出问题,在严格执行各项制度的同时,进一步形成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的工作体系,整合各方面力量,建立调处矛盾纠纷综合平台,把各种不稳定因素化解在基层和萌芽状态。要加大安全投入、强化安全监管,规范制度执行,定期排查隐患,严肃问责制度,责任追究前移,坚决杜绝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大调解、社会治安大防控、社会秩序大整治”三大体系建设,强化社会治安乱点和重点区域、重点行业的排查整治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活动,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

三是要切实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继续抓好城镇五大保险的扩面提标工作,建立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等相关指标相联系的动态增长机制,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养老保险全覆盖,扩大城镇居民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逐步建立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启动合法孕妇保健及健康费用保障、12岁以下婴幼儿童医疗健康定额补助、70岁以上老人医疗健康补助、城乡居民大病医疗统筹救助试点工作。探索建立在矿产资源产品和全县干部职工中征收教育、健康和生态建设发展基金的具体办法,下决心解决我县教育、卫生和生态建设中基础条件差、历史欠帐多、保障程度低等突出问题。加大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 7

住房、机关单位集资建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切实解决城乡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问题。改革现行公共交通管理运行机制,逐步采取政府统一回购公交车辆、财政补贴运营费用、老百姓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办法,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要优先保障离退休老干部“三项费用”,新建老干部活动中心。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完善各级公共就业服务和就业援助体系,逐步缓解就业压力。真正让弱势群体、困难群众充分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公共财政的阳光温暖。

三、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复杂多变的经济形势,转型跨越的紧迫任务,是对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工作作风和精神状态的大考验。七届县委任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迫切需要全县上下团结一心、众志成城、齐心协力。

(一)加强党的思想建设,提高各级干部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

xx经济社会要转型,各级干部的思想观念首先要转型,xx要实现跨越进位,干部的能力首先要跨越进位。

一是解放思想要有新突破。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是谋事干事创业的逻辑起点。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围绕“发展不够”解放思想,深刻认识我县经济总量仍然不足的最大实际,在转型发展的前提下,力求招商引资、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等主要指标高位增长,实现跨越发展。要围绕“先行先试”解放思想,敢于打破一切观念的禁锢和体制的障碍,把一切妨碍发展的陈旧观念坚决破除,把一切束缚发展的传统做法坚决改变,把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坚决革除,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大市场、大竞争中勇立潮头。要围绕“直面矛盾”解放思想,充分认识矛盾、难题也是机遇,解决矛盾、化解难题就是推进发展,敢于承担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敢于“涉深水、破坚冰、啃硬骨头”,以超常的胆识和举措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

二是能力提升要有新举措。要切实把提高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放在党的建设的突出位置,进一步加大干部培训力度,大力实施以新提任领导干部、转岗交流干部、副科级以上干部和后备干部为重点的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培训工程,充分发挥xx大讲堂和县委党校的阵地作用。通过开展学习培训、深入一线实践、外派挂职锻炼、强化岗位练兵、推进轮岗交流等途径,全面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理论素质和科学领导水平。要建立健全选派年轻干部到企业或新建项目帮助开展工作、选派党务干部担任非公企业党建指导员、安排新提拔干部担任信访监督员、选配素质全面有培养前途的干部到百强县挂职锻炼等制度,通过实践锻炼,努力把干部队伍建设成为争创“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骨干力量。

三是服务观念要有新转变。要牢固树立“企业家是第一稀缺资源”的理念,始终做到敬商、亲商、安商、富商,让企业家感受到他们的社会价值,激发他们的创业热情。要大力提升行政效能,积极探索由“承诺式服务”向“需求式服务”的转变,加快推进审批授权和集中审批,进一步完善电子政务和电子监察系统,实行“一站式”、“窗口式”服务。在为政上,要做到“三个舍得”,即:舍得投入,虽不能短期见效,但重在长远;舍得时间,忍得住寂寞,不求短利求长效;舍得面子,顶住“勇于担当可能被误解”的压力,以求发展的长远大计。

(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增强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的执行力。

完成转型跨越的繁重任务,需要一批充满号召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党组织,需要一支充满昂扬锐气、蓬勃朝气和浩然正气的党员干部队伍。

一是基层组织建设要实现新提高。要进一步加强以乡镇党委、村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深入开展“三级联创”和创先争优活动,逐步提高农村基层干部待遇,努力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要切实加强机关、事业单位党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和非公有制经济党组织建设工作,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要以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为重点,把工作做深、做细、做活、做实,提高组织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本领,努力把全县基层党组织建设成为坚持科学发展,致力转型跨越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和坚强的战斗堡垒。

二是干部考核选任机制要实现大创新。要不断健全完善干部选拔任用机制和考核评价制度,突出科学发展的用人导向,坚持用发展说话、凭实绩量人,努力形成“公开、公正、公平”的人事管理新机制。要大力选拔在推动转型跨越发展中贡献突出的干部,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干事创业者有前途的良好局面;要大力选拔靠得住、敢负责、肯实干,在群众中公论好、威信高的干部;要大力选拔眼界宽、思路宽、胸襟宽,在重要工作、重大事件、重点工程中敢抓敢管、敢作敢为的干部,真正让想干事的人有机会,能干事的人有平台,干成事的人有地位,把干部队伍的注意力和心思引导到谋发展、干事业、创实绩、做贡献上来。

三是人才兴县战略要取得新成果。要进一步加大人力资本投入,以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为主,加快各类人才培养,努力营造有利于人才创新创业、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进一步激发人才的创业激情和创造活力。要高度重视党政人才队伍建设,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群众信得过的同志及时选拔到领导岗位上来,努力创建一支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要高度重视企业家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家创业创新,引导企业家提升综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开放开明、敢闯敢冒、守法诚信的企业家队伍。要高度重视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围绕煤化工、建材新材料、装备制造、农特产品深加工等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集中培养引进高层次和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努力建设一支数量充足、结构优化、素质较高、充满活力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干部队伍作风建设,塑造务实清廉的良好形象。

党风正则干群和,干群和则事业兴。全县各级党员干部要切实转变作风,敢于担当、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在转型跨越发展的生动实践中永不懈怠,勇往直前。

一是要进一步加强干部作风建设。作风是形象、是导向、是力量,作风决定人心向背、决定工作成败、决定事业兴衰。全县各级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正确处理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多做打基础、谋长远的工作,多做让人民群众受益的实事、好事。要力戒心浮气躁,克服形式主义,严禁表面文章,紧紧围绕全县发展大局谋大事、创大业,对上级党组织决定的事,要不讲条件、不找借口,不折不扣保证落实;对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好事,要不讲客观、不找理由,全心全意办成办好。要摆正自我与全局的关系,真正把思想统一到干事业上,把精力集中到做实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实上,把本领用在促发展上,兢兢业业完成组织上交给的工作任务,不计名利谋发展,一心一意促转型。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预防和惩治腐败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要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反腐倡廉方针,不断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的领域。要以党政机关、农村基层组织、煤焦领域和重点工程建设为重点,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进一步抓好领导干部的教育、监督和廉洁自律,在治本上下功夫。不断加大对大案要案的查处力度,坚决惩处腐败分子。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认真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创新反腐倡廉工作体制机制,着力铲除滋生腐败的土壤和条件。坚持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形成预防和惩治腐败的合力,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果取信于人民。

三是要形成万众一心抓落实的良好环境。计划再好,如果不能齐心协力抓好落实,只能流于空谈。全县每一位干部都要抛弃“小我”,跳出“小区域、小圈子”观念,以拉帮结派、搞山头主义为耻,以团结奋斗、扎实苦干为荣,坚决不说不利于团结的话,坚决不做不利于团结的事,齐心协力,狠抓落实;每一位企业家都要抛弃坐井观天、夜郎自大的封闭思想,以利字当头、自私自利为耻,以义利兼顾、奉献社会为荣,积极为党和政府分忧,自觉为社会和群众奉献,真正做成一流的大企业,成为一流的大企业家;每一位公民都要用较高的素质树立良好形象,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利益相关、处处刁难为耻,以言行文明、举止得体、和谐包容、爱我xx为荣,用实际行动关心、支持、参与打造“三晋一流、全国百强”的宏伟事业,真正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县一盘棋的生动发展局面。

各位代表、同志们: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在催促我们,鼓舞人心的发展蓝图在召唤我们。第七次县党代会将开启xx发展史上的新征程,发出开始新征程的动员令,新的创业史需要我们共同描绘、共同书写。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紧 9

依靠全县广大干部群众,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励精图治、奋勇争先,为打造“三晋一流、全国百强”,再造两个新xx而努力奋斗!

坚持科学发展 推进转型跨越 为加快建设 现代化新如东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如东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2011 年 6 月 28 日)

詹 立 风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如东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如东基本现 代化建设进入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大 会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部署今后五年的目标任务,选举产生中共如东县第十三 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号召全县各级党组织、广大共 产党员和干部群众,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 神,紧扣主题主线,聚力开发开放,持续推进跨越发展,为 全面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加快建 设现代化新如东而努力奋斗。

现在,我代表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

县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如东发展史上速度 最快、投入最多、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实惠最多的五年。五年来,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 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干部群 众,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抢抓机遇,创新举措,攻坚克难,负重拼搏,经受住了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考验,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较好地完成了县第十二次党代 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为“推进现代 化、建设新如东”打下了坚实基础。县域经济综合实力显著 增强。始终突出发展第一要务,坚持加快发展不动摇,县域 经济实现了量的快速扩张和质的显著提升。2010 年全县实现 地区生产总值 352.4 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 3.5 万元,分别是 “十五” 期末的 2.4 倍和 2.7 倍; 实现财政总收入 50.38 亿元、一般预算收入 19.04 亿元,均比“十五”期末翻了两 番多。产业结构更趋合理,三次产业结构演进为 12.8∶ 53.4∶33.8,二三产业比重比“十五”期末提高了 7.4 个百 分点,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连续 8 年跻身全国百强行列。产 业集聚发展能力大幅提升。始终突出工业经济主体和项目建 设中心,大力推进招商引资,走集聚吸纳发展之路。五年来,围绕建设长三角北翼现代物流基地、先进制造 业基地、绿色能源基地、休闲旅游胜地的目标,精心打造 “东 方深水大港、绿色能源之都、黄海旅游胜地”三张名片,成 功举办了四届海洽会,实际利用外资累计达 15 亿美元,是 “十五”期间的 3.9 倍。五大主体功能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 快,配套设施日臻完善,落户项目的质量和规模明显提升,产业基础越来越好,集聚能力越来越强。沿海开发建设实现 重大突破。积极抢抓江苏沿海开发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历 史性机遇,举全县之力,推进以洋口港为龙头的沿海开发建 设,“规划审批、工程建设、招商引资”三大会战取得了重 大突破,洋口港海上作业区、临港工业区、港口新城区、陆 岛连接通道和集疏运体系建设同步推进,实现了港口通航、口岸临时开放和 LNG 接收站投入运营,累计完成开发建设投 入 115 亿元。港区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金牛挖入式港区和 东太阳沙港区的规划研究取得重要成果。一批重大项目成功 落户沿海,沿海产业带正在加快形成。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强势推进。围绕提升承载能力和打造区域性交通枢纽,大力实施环境革命,加大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新 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形成了“一心、两轴、三核” 的县域城镇空间布局。建设新区、完善老区、接轨港区步伐 加快,累计完成市政建设投入 33 亿元,县城主城区 73平方 公里框架基本形成,城市功能大幅提升,重点镇建设速度明 显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扎实推进。累计完成交通基础设 施投入 44 亿元,以高速、铁路、省道、运河为骨架的现代交 通格局加速形成,加快发展的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统筹发展 取得明显成效。始终突出改善民生这一根本,加快公共服务 向农村延伸,累计投入 40 多亿元,用于“三农”、社会事业 发展、保障体系建设、生态环保等方面。富民进程不断加快,2010 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0502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9120 元,分别是“十五”期末的 1.8 倍和 1.9 倍。新农村建 设成绩斐然,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社会保障体 系不断健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区域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效显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进一步增 强,广电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基本建成,体育健身设施加快建设,人口计生事业续写新篇章。全县人 民共享了改革发展成果,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大幅提升。党的 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坚持以执政 能力建设为重点,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创 10

先争优活动,广大党员干部的能力素质进一步提高。深化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县、镇两级机构改革和镇党委、村“两 委”集中换届全面完成,各级领导班子得到进一步优化。强 化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意识,加大了科技创新和 人才培养、引进力度。加强党风廉政和机关效能建设,在全 市率先推行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成具有如东特色的惩 防体系基本框架,机关作风进一步好转。以《如东县构建社 会主义和谐社会“十一五”规划纲要》为主线,加强“学习型” “创新型”如东建设,大力弘扬“厚德笃行、扶海越江” 新时期如东精神,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社会 文明程度有效提升。民主法制建设取得新进展,人大、政协 工作富有成效,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得到加强。扎实推进政法 综治和社会管理创新,大防控、大调解和基层基础“三大建 设”更加完善。长安、法治如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连续五 年蝉联“省社会治安安全县”,荣获“省法治创建先进单位” “省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与此同时,人武、统战、群团、老龄、老干部、关心下一代、残疾人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 绩。五年来,我们取得的成就,是全县各级党组织团结带领 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齐心协力、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 界人士、各人民团体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的结果;是历届县 委打下的良好基础和老领导、老同志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谨代表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在座的各位代表,向奋战在 全县各条战线上的广大共产党员,向所有关心支持如东改革 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如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 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回顾五年的奋斗历程,既坚定了我们“推进现代化、建 设新如东”的信心和决心,也给了我们诸多的经验和启示: 一是坚持以统筹统领的思维谋划发展全局。一是坚持以统筹统领的思维谋划发展全局。理念决定走 向,思路决定出路。五年来,县委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统 筹谋划发展全局,整体系统地推进各项工作,鲜明提出并始 终坚持“两集聚、两突破、两促进”的总体思路,既注重抓 发展的源头,又注重发展环境的打造;既注重抓当前发展,又注重抓长远发展;既注重经济建设,又注重民生事业的发 展,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协调共进。二是坚持以重点重抓的举措加快发展步伐。二是坚持以重点重抓的举措加快发展步伐。抓住了重 点,才能更好地推动全局;突破了重点,才能实现跨越式发 展。五年来,县委始终突出项目建设中心,坚持求高求实、求好求快,一以贯之地狠抓招商引资、工业经济、港口开发、城市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新农村建设等重点工作,以各项 重点工作的快突破,推动了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提速。三是坚持以创新创优的机制破解发展难题。三是坚持以创新创优的机制破解发展难题。创新推动发 展,创优才能争先。五年来,县委全力推动思想解放,主动 应对新情况新问题,面对危机创新思路,面对制约创优机制,着力化解了资金、人才、用地等要素瓶颈,坚决突破投资环 境、项目建设等方面的体制机制障碍,激发了活力,增强了 动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四是坚持以实干苦干的作风谋求发展实效。四是坚持以实干苦干的作风 谋求发展实效。干部的作 谋求发展实效 风,决定了抓落实的力度和成效。五年来,县委持之以恒地 抓机关效能和作风建设,大力营造真抓实干、埋头苦干、干 就干成的工作作风,锁定目标不放松,明确责任强推进,一 心一意抓落实,坚持以一流的服务推动转型升级、以过硬的 本领攻坚克难,取得了实实在在的发展业绩。五是坚持以富民惠民的宗旨践行发展使命。五是坚持以富民惠民的宗旨践行发展使命。发展为了人 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五年来,县委始 终把发展富民惠民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富民优 先,大力推进就业创业,切实提高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坚 持发展惠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推进社会各项事业发展,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注重社会管理创新,让发展成果全民共 享,形成了和谐发展的局面。在总结过去五年发展成就的同时,也必须看到我县经济 社会发展和党的建设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 题,主要表现在: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还不够高,跨越发 展的基础还不够扎实,转型升级的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沿 海开发支撑经济发展的作用还需进一步增强;城镇化水平有 待进一步提高;富民步伐还需进一步加快;党的建设和精神 文明建设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干部队伍的能力和作风建设 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等等。对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增强紧迫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采取切实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和工作重点 今后五年,是我县沿海开发、转型升级和建设基本现 代化的关键期。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总体向好,主要新兴 经济体保持着较为强劲的增长态势,资源和环境约束对经济 的影响日益凸现,加速了资本、人才、科技在世界范围内的 流动,为我们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带来了极好的机遇。从国内看,我国仍将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工业化、信息 化、国际化、市场化、城市化互动并进,有保有压的宏观调 控政策将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扩大国内消费需求产生持久 而深刻的影响。从我县发展情况看,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 县已经进入了转型发展的关键期、产业集聚的加速期、沿海 开发的黄金期,同时也面临着以科技驱动、创新发展为主要 内容的更为激烈的区域竞争。机遇前所未有,机遇大于挑战。今后五年,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突出科学发展 主题,紧扣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主线,进一步增强加快转 型跨越的共识,统一思想和行动,凝聚智慧和力量,在“推 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过程中做到“四个牢牢把握”,凝聚“四个新共识”,坚持“四个更加注重” : 第一,牢牢把握如东发展的新起点新目标 第一,牢牢把握如东发展的新起点新目标,进一步凝聚 继往开来、又好又快推进发展的新共识,继往开来、又好又快推进发展的新共识,更加注重持续跨越 发展。发展。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如东开启了基本现代化建设的新 征程,站在了新的发展起点上。“推进 11

现代化、建设新如东” 是我县今后五年发展的总定位,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 干部要充分认清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坚持高点定位不动 摇,开拓创新,锐意进取,承接和放大良好的发展势头,奋 力推动持续跨越,实现赶超式发展,缩小与先进地区的差距,力争到 2015 年,全县人均水平实现与南通大市“齐步走”,对照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实现程度达到 80%以上,进入苏中地区基本现代化建设第一方阵。第二,牢牢把握基本现代化的新内涵新标准,第二,牢牢把握基本现代化的新内涵新标准,进一步凝 聚科学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共识,聚科学统筹、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共识,更加注重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方式。对照新阶段江苏“两个率先”的新要求,今 后一个时期我们所要建设的基本现代化,标准更高,内涵更 丰富,涉及经济建设、城市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 的发展等诸多方面,不仅要注重量的扩张,更要注重质的提 升。经济现代化是基础,是实现全面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我 们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努力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上取 得重大进展。围绕产业的现代化,加快建成新的产业体系; 围绕城市的现代化,加快形成新的城市格局和面貌;围绕生 活的现代化,加快使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新的提升、生活质量 和生活环境有新的改善。第三,牢牢把握建设新如东的新机遇新动力,第三,牢牢把握建设新如东的新机遇新动力,进一步凝 聚抢抓战略机遇期、再创黄金发展期的新共识,聚抢抓战略机遇期、再创黄金发展期的新共识,更加注重推 进沿海开发开放。进沿海开发开放。在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加快、江苏沿海开发 深入推进的新阶段,如东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重大 历史机遇面前,我们要更加突出发展第一要务,牢牢抓住经 济建设中心,进一步强化科技驱动,创新体制机制,激发跨 越发展的内在动力,再创如东发展的黄金期。坚定不移、全 力以赴地推进沿海开发开放,加大开发建设投入力度,提升 开放层次和水平,充分发挥港口在全县经济发展中的龙头作 用,争创发展新优势,拓展发展新空间,不断提升沿海开发 的贡献份额,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第四,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第四,牢牢把握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进一步凝聚 以人为本、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共识,以人为本、创造美好生活的新共识,更加注重民生福祉与社 会和谐。会和谐。让全县人民充分享受改革发展的成果,过上更加美 好的生活,是“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也是检验“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实际成效的标准。随着建设新如东进程的不断加快,人民群众对过上美好生活 充满新期待。我们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 置,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把增进人民幸福贯穿于“推 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的全过程,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 的物质基础,促进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长,加快完善覆 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保 持社会持续和谐稳定,有效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 感。今后五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 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全力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深入推进的战略机 遇,更加突出科学发展主题,牢牢把握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 式主线,以“推进现代化、建设新如东”为统领,以沿海开 发为支撑,以改革开放和科技创新为驱动,以改善民生为根 本,大力实施“港口引领、科技驱动、城乡一体和可持续发 展”四大战略,加快新型工业化、城市化、国际化步伐,切 实加强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超额 完成“十二五”规划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勇当江苏沿海开 发第一县,为 2018 年左右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根据这一指导思想,今后五年的总体目标是: 经济更加繁荣。16%以 经济更加繁荣。地区生产总值按不变价年均增长 16%以 亿元,上,2015 年确保 850 亿元,力争达到 1000 亿元;人均地区 万元,达到南通全市平均水平; 财政总收入、生产总值突破 8 万元,达到南通全市平均水平; 财政总收入、“十一五” 期末翻两番,分别达到 200 亿元、亿元、一般预算收入比 十一五” 期末翻两番,亿元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 70 亿元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改善,发展质量明显提升;改 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革开放进一步深化,沿海开发取得重大突破,成为江苏沿海 重要增长极、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物流新枢纽。重要增长极、长三角北翼区域性物流新枢纽。科教更加发达。科教更加发达。科技对转型发展的驱动力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 GDP 比重达到 2.5%,高新技术产业产 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 35%以上,科技进步对 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60%以上;自主创新体系和能力建设 进一步加强,做优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的科技 创新型企业;教育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教育实现新 突破;人才强县取得明显成效,力争建成创新型县份。社会更加和谐。社会更加和谐。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公共服务体系 更加完善;新时期如东精神进一步弘扬光大,全民综合素质 普遍提高,文明程度进一步提升;社会管理机制更加健全,各类社会矛盾有效化解;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依法行 政能力明显增强,人民权益得到切实保障,长安、法治如东 建设继续走在全省前列。环境更加宜居。环境更加宜居。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二氧化碳和主 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环境质量全面改善,节能减排 目标全面实现,建成国家级生态县;交通条件大幅度提升,建成现代化交通网络体系;城市功能进一步完善,现代化的 城市格局基本形成,到 2015 年城市化率达到 55%,基本建成 宜居创业、富有现代气息的滨海城市。人民更加幸福。人民更加幸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大幅提升,人 均收入实现倍增,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 40000 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18000 元。社会就业更加充分,城镇登 记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城乡公共 12

服务均衡发展,社会 保障体系日益完善,人民群众享有更高水平的公共产品,满 意度和幸福感不断提升。实现上述目标,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 作:

(一)突出港口引领,推进集聚发展,全力谋求沿海开 突出港口引领,推进集聚发展,发新突破 沿海开发是如东今后五年实现跨越发展的主引擎,围绕 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的目标,抢抓战略机遇,加快港口 开发,扩大沿海开放,放大港口引领作用,促进各类资源要 素向沿海经济带集聚,努力实现县域经济爆发式增长。加快建设现代深水海港。加快建设现代深水海港。坚持把港口建设作为沿海开发 的重中之重,发挥洋口港开发建设起步早、航道等级高、岸 线资源丰富的优势,举全县之力,聚各方之能,加快洋口港 开发建设,进一步放大港口集聚和辐射效应。加快集聚临港 产业。坚持以工兴港,重点围绕建成能源、石化、冶金、船 舶海工、现代物流五大产业基地的目标,着力打造千亿级产 业板块。确保 LNG 二期工程、LNG 燃气电厂一期工程、差别 化粘胶纤维项目竣工投产,努力争取炼化项目落户港区,加 快推进成品油库、矿石和煤炭中转基地、石材和粮食物流园 区建设,促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关联项目落户,实现产业集 聚发展。推进港口设施建设。加快太阳岛三期、四期工程建 设,确保“十二五”时期金牛挖入式港区基本建成、东太阳 沙港区开工建设,推进 15 万吨级深水航道和石化、煤炭、通用散货等 5 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建设,提高港口吞吐能力。完善口岸联检设施,健全口岸综合服务体系,实现国家一类 口岸开放。加快港口集疏运体系建设。力争到“十二五”期 末,基本建成港口设施配套、功能较为完善、集疏运体系健 全的现代化深水海港。优化港口发展规划。立足于建成我国 东部沿海地区多功能、现代化、综合性大型深水海港的目标 定位,抓紧完善“港、产、城”一体化规划,推动港产城融 合发展。依托港口科研机构,加快编制各类等级航道、泊位 码头和港区规划,重点开展 30 万吨级航道前期研究,尽快 形成最终成果。进一步优化临港产业发展布局,统筹规划能 源、石化、冶金、船舶海工和物流产业园区,着力提高港口 资源的集约化利用水平。加快打造优势载体板块。加快打造优势载体板块。园区经济直接代表了一个地区 经济发展的水平,依托港口辐射和快速连接通道,推进港口 与腹地联动开发,加快打造具有如东特色的优势板块集群。提升园区功能定位。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准建设,打造特 色产业链,努力建成定位鲜明、错位发展、产业高度集聚的 一流园区。如东经济开发区重点集聚发展机电、光电、汽车 电子等先进制造业;沿海经济开发区重点集聚发展高科技精 细化工产业;东安科技园区全力打造循环经济产业园,建成 国家级进口再生资源加工区;沿海旅游经济开发区积极创建 国家级生态旅游度假区。推动洋口港经济开发区跻身国家级 开发区、沿海经济开发区升格为省级开发区。加快园区设施 配套。坚持环境先行,着力提升项目承载能力。统筹园区基 础设施建设,实行并联配套模式,形成滚动开发、梯次推进 的良好格局。重点在项目供地、供电、供水、供热和治污等 环节上完善配套,促进项目快落户、快建设、快达产。抓紧 完善园区生产性、生活性服务配套设施,搭建各类发展平台,打造宜居创业新环境。创新园区经营理念。积极探索科学的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园区经营管理水平,加快园区转型升级步伐。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选准最有基础、最具成长性的优势产业,集中力量优先突破,拉长产业链,培育产业集群。大力开展跨区合作,主动承接 先进地区产业转移,借力加快发展。优化政策机制,推动企 业加大技改投入,淘汰落后产能,不断提升园区产业的竞争 力。加快招引优质项目。加快招引优质项目。优质项目是加快区域发展、实现转 型升级的重要支撑,坚持把招引优质项目作为招商引资工作 的重点,加大有效投入,促进产业快速集聚。持续推动大招 商。抢抓江苏沿海开发升温、产业集聚加快的机遇,加大招 商引资的力度。配强招商力量,进一步提高招商引资的组织 化水平。强化载体招商、产业招商、专业招商、以商引商,突出长三角、珠三角、欧美日韩、香港、台湾等重点区域,紧盯世界 500 强、上市企业、行业龙头企业等大企业大集团,力争有更多的国内外资本参与我县沿海开发建设。全力猛攻 大项目。抓大项目是实施大投入、大建设,促进大发展、大 提升的关键举措。各载体要结合自身的产业定位,准确把握 资本流动和产业转移的方向,将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产业链长的重大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攻方向,力争每年引 进一批超亿元的科技成长型、税赋增长型、产业带动型项目。进一步加强项目质量管理,更加注重招引项目的投资强度和 税赋贡献率,不断提高招商引资的实效。

(二)突出科技驱动,推进转型发展,全力构建现代产 突出科技驱动,推进转型发展,业新体系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筑发展 新优势的必然选择。坚持把实施科技驱动战略与建立现代产 业体系结合起来,以科技创新水平的提升推动现代产业体系 建设。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新兴产业。将发展战略新兴产业作为我县 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重点,依托优质增量推动产业转型。加 快编制符合我县产业发展基础、具有如东特色的战略新兴产 业发展规划,完善配套政策措施,推动战略新兴产业快速发 展。全力打造绿色能源之都,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充分发 挥我县沿海风电场资源丰富的优势,拉长风电产业链,做大 做强风电产业;加快发展太阳能电池制造及发电项目,提高 新能源产业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份额。加快发展新材料产 业,鼓励现有企业向产业链高端环节延伸,重点发展化工、感光、纺织新材料,着力打造新型功能材料、复合材料、化 工新材料制造基地。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依托现有医药 化工产业基础,加大研发投入,提升生物医药产业技术水平和产业规模。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发挥港口优势,以物流 企业发展为重点,以物流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信息化建设为 动力,加快培育和发展第三方、第四方物流。大力发 13

展服务 外包产业,重点推进如东科技城、软件园建设,加大政策扶 持力度,引进创意设计、软件设计、研发中心等服务外包企 业,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快速集聚。大力推进现有产业升级。大力推进现有产业升级。现有产业升级是转变经济发展 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环节,加快推动现有产业由 粗放型向集约型、数量规模型向品牌效益型转变,努力构建 如东现有产业竞争发展新优势。推进农(渔)业现代化。以 实施农(渔)业现代化工程为抓手,创新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加大“三资”投入力度,大力发展设施、高效规模、生态农(渔)业,加强现代农(渔)业科技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产 业化龙头企业,积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加强农产品流 通体系建设,实现传统农(渔)业向现代农(渔)业转型。推进新型工业化。引导企业围绕创新能力建设、技术装备升 级、品牌质量提升、降低能源消耗实施技术改造,促进企业 上台阶、增效益。加快工业化、信息化融合,提升工业的信 息化水平。强化资本运作,积极推动企业上市。支持企业兼 并重组、嫁接改造,实现规模扩张。推进建筑业品牌化。以 跨入“省建筑强县”行列为契机,推动龙头企业组建大企业、大集团,加大品牌创建力度,调结构、拓市场、快转型,进 一步做大做强如东建筑业,实现全省位次前移。推进服务业 质态优化。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结构提升。加 快发展现代金融保险业,积极吸引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和 投资性公司来如设立分支机构。鼓励制造类企业实施主辅分 离。倾力打造黄海旅游胜地,加快现代旅游业发展,加大旅 游景区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旅游资源的挖掘、保 护和开发工作,建成全国闻名的休闲度假与生态旅游基地。加快县城核心商圈建设,着力发展新型商贸业态。实现服务 业规模化、特色化、集聚化发展,力争到 2015 年服务业增 加值占比达到 40%。切实提升科技创新水平。切实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科技创新是科技驱动的核心,是推进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主要力量,进一步加强科技创新 能力建设,为科技创新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提升企业创新 能力。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引导企业加大科技 创新投入,加强自主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推动产学研更加紧 密合作,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鼓励龙头企业组建产业创 新联盟,实施产业共性技术攻关。大力培育创新型企业,推 动传统企业加快转型。积极引进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共建 研发基地、院士工作站、工程(技术)研发中心和科技孵化 器,为中小企业提供更多的科技服务。加快创新型产业园区 建设。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和完善公共科技投入机制,调动全社会科技资源配置的能力。加快完善以财政投入为引 导、企业投入为主体、社会投入为补充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 系,以高强度投入支撑科技驱动,确保财政性科技投入占地 区生产总值的比重逐年提高、企业主体性投入持续增长、社 会多渠道投入大幅增长。积极推进科技与金融紧密结合,着 力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强化人才支 撑作用。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围绕我县优先发展产 业和重点领域,大力培养和引进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团 队以及高素质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打造创新人才集聚高 地。进一步完善鼓励人才创新创业的激励政策,强化社会化 人才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创业载体完善功能配套,为人才发 挥作用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突出城乡一体,推进均衡发展,全力打造宜居兴 突出城乡一体,推进均衡发展,业新环境 构筑良好的发展环境,是建设现代化新如东的迫切要 求,坚持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推进,加快城市现代化和新农 村建设步伐,着力打造特色鲜明、功能完善、适宜人居的城 乡发展新环境。加快建设现代滨海城市。加快建设现代滨海城市。城市现代化是区域现代化的重 要标志。抢抓沿海开发深入推进的新机遇,加大开发投入力 度,加快形成与长三角北翼重要节点城市相称的现代城市新 格局。全面优化城市布局。围绕“十二五”期末县城区人口 规模达到 35 万人的目标,进一步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提 高县城片区开发建设规划和专项规划编制的水平,突出前瞻 性,体现整体性,增强科学性,维护严肃性。按照“一心、两轴、三核”的县域城镇空间布局,加快港城联动开发和小 城镇建设,进一步提高人口吸纳、产业集聚的能力。着力提 升城市品位。围绕做优、做特、做精的目标,加快推进县城 商业中心、商务中心、文体中心建设,建成一批充满现代气 息的标志性建筑和生态园林小区,充分展示现代化滨海城市 的魅力。推进城市水脉生态景观和城市绿地公园、郊野公园 建设,加大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开发力度,提升城市内涵。加快老城区改造步伐,不断改善人居环境。加快完善城市功 能。统筹推进城市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和环境建设,实现城 市规模扩张与功能完善同步推进。加强城市综合交通网络建 设,不断提升城市辐射集聚功能,逐步实现城乡公交一体化; 加快城市服务业发展,不断提升城市现代商务功能;加大城 市基础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不断提升城市公共服务功能。推进城市网格化、数字化、规范化管理,建立依法管理、科 学管理、长效管理机制,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加快构建现代交通体系。大力推进对外大通道和县内路 网建设,着力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为骨架,省级干线公路 为支撑的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加快推进海洋铁路电气 化工程建设,实施铁路港区连接工程。推进通洋高速建设,确保 2013 年建成通车,争取海启高速早日开工,力争 2015 年建成通车,使如东真正融入长三角高速公路网。加快临海 高等级公路如东段、港城中通道、省道 334 线东延、苴东线、省道 225 线复线南北延、省道 223 线北延等交通工程建设,进一步完善干线公路连接线和镇(区)间连接线,力争到 2015 年基本形成现代化的交通网络格局。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实现基本现代化,重点和难点在 农村。坚持以建设“幸福美好家园”为导向,着力改善农村 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有效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 水平。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实现建设规划城乡全覆盖,促 进基础设施投入向农 14

村倾斜、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建设向农 村延伸。坚持以城镇化带动新农村建设,推进农村产业发展 向园区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居住向社区集中、土地向适 度规模经营集中,在更高的层次上推进新农村建设。加快发 展村级集体经济。大力推进村级“四有一责”建设,充分发 挥村级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基础性作用。鼓励支持村级集体通 过资源开发、资产经营、为农服务等多种形式,发展壮大集 体经济。进一步加强村级“三资”管理,建立城乡统一的建 设用地市场,保障村级集体资产收益,确保全县村级集体收 入大幅增长。加大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的扶持力度,拓展 便民商业、农产品购销、农资配送、网络信息咨询等服务功 能,提高村级综合服务能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 完成农村改水任务,确保饮用水安全。加快农村公路建设和 危桥改造。推进高标准农田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农村 环境“四位一体”长效管理机制,集中收运处置农村生活垃 圾,强化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加大农村面源污染治理,着 力建设环境优美的新型农村。

(四)突出可持续战略,推进协调发展,全力开创和谐 突出可持续战略,推进协调发展,共享新局面 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建设基本现代化的根 本要求。坚持以改善民生提升幸福感,以创新社会管理增强 安全感,以建设良好生态提高满意度,不断增进人民福祉,促进社会持续和谐。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大力推进民生幸福工程。围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质量,切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 题。着力实施“居民收入倍增计划”。以农村居民、企业职 工、中低收入者和困难家庭“四个群体”增收为重点,进一 步拓宽就业、创业、投资、社保和帮扶等增收渠道,以稳定 和扩大就业增加工资性收入,以大力推进全民创业、加快发 展民营经济增加经营性收入,以扩大投资增加财产性收入,以完善社保和加大扶贫增加转移性收入,促进城乡居民收入 普遍增长,力争到 2015 年,全县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实现倍 增计划。大力发展各项社会事业。深化教育、医药卫生、文 化等领域的体制改革。坚持教育优先,保障教育投入稳步增 长,整合教育资源,巩固和提升教育现代化创建成果,加强 素质教育,做强职业教育,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均衡发展。完 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升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满足多 层次的就医服务需求。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努力保障 群众饮食用药安全。着力构建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 系,全面繁荣文化事业,积极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 文化产业发展,繁荣和壮大新闻、广播电视服务业,“三 推进 网融合”,加速提升文化产业增加值的 GDP 占比。加强体育 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实施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 年)。着力优化人口计生公共服务,推动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不断提升社会保障水平。扩大城镇居民社会 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实现农村新农保、新农合基本全覆盖,进一步完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推进社会保障信息一 体化平台建设,力争到 2015 年,全县社会保险综合覆盖率 达到 96%以上。加快社会救助体系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参与 慈善救助,进一步扩大救助覆盖面。健全城乡低保对象、农 村五保对象等困难、弱势群体基本生活标准自然增长机制,逐步提高基本保障水平。完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保障性安 居工程建设的力度,着力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建成县社会福利中心,鼓励扶 持社会力量兴办敬老助老机构,完善高龄补贴制度,逐步提 升老年人的生活品质。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促进残疾人保 障和服务体系建设。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十二五”时期,既是我 大力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工程。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社会矛盾的凸显 期,必须高度重视和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加快建立与我 县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新体制。强化源头治理。全面推行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充分考虑重大决策、重大项目 实施可能对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不断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法治如东建设,推进依法行 政,严格公正廉洁执法,切实提高执法公信力。全力推进民 生权益保障中心建设,加大对特殊群体、社会弱势群体的关 心、帮扶和救助力度,使他们能够得到最基本的生活保障。加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创新管理机制。加强社会服务、社会运行、社会治理三个层 面的管理创新体系建设,针对征地拆迁、企业用工、教育卫 生、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矛盾比较集中的领域,进一步健 全诉求表达机制、矛盾排查和预警机制、矛盾调处机制、应 急管理机制、公共安全管理机制等五大机制。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及时发现苗头,妥善化解矛盾,强化舆情引 导,主动稳控事态,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 减少不和谐因素,确保社会稳定有序、健康运行。夯实基层 基础。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做好抓基层、打基 础的工作,把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向基层,扎实推进 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快社区管理体制、功能和 工作转型。突出抓好新建社区、流动人口、特殊人群和互联 网的管理,全面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的社区管理模式,强化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把社区打造成政府社会管理的平台、居民日常生活的依托、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工程。牢固确立生态文明理念,始终坚持环保优先方针,大力推进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 社会建设,积极开拓发展空间,持续优化生活空间,走“生 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大力推广 节能环保技术,鼓励发展低碳经济、循环经济,不断提高资 源再利用率。严格落实环保目标责任制,通过项目源头控制、基础设施支撑、严格日常监管三措并举,有效降低能源消耗、减少污染排放,确保“十二五”节能减排任务全面完成。深 入实施生态修复和保护工程,大力开展绿色如东建设,加大 环境污染综合整治力度,建成国家级生态县,启动生态文明 县创建,打造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的人居环境。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坚 15

强的组织领导是实现今后五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必 须坚持以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以改革创 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反腐倡廉建设,为 加快建设现代化新如东提供有力的政治保证。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锤炼创新发展的坚强党性。加强思想政治建设,锤炼创新发展的坚强党性。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要主动适应建设现代化新如东 的新目标新要求,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始终牢记党的宗 旨,坚持执政为民,推动科学发展。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 建设。坚持把加强学习作为增强党性、提高本领的首要途径,深入学习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会精神,以建设 “学习型党组织、学习型领导班子” 为抓手,做优 “扶 海大学堂”学习的平台,紧密结合建设现代化新如东的实际,紧扣主题主线,深入开展“学理论、促转型、助跨越”主题 活动,进一步发挥各级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增强各级干 部引领创新发展的底气和信心。大力弘扬创先争优的时代旋 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进一步弘扬“厚德 笃行、扶海越江”新时期如东精神,着力提升全社会文明程 度。大力营造突出科学发展、推动转型跨越的浓烈氛围,始 终把思想集中到立大志上,把本领体现在干大事上,把目标 锁定在创大业上,把争创一流作为最大的责任,把建功立业 作为最大的追求,不断超越自我,努力创造在同行业、同系 统中有位置、有影响的骄人业绩,勇当创新发展的时代楷模。善于凝聚攻坚克难的强大合力。在加快建设现代化的新征程 上,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全县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 保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勇气和锐气,勇挑重担,带头攻 坚克难。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紧紧依靠群 众,善于做好新时期的群众工作,善于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 力量,大力组织实施“四大战略”,全面加快现代化新如东 建设进程。

(二)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推动发展的执政基石。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夯实推动发展的执政基石。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如东的宏伟蓝图,归根结底要靠各级党组 织来推动,靠广大党员干部来落实,必须着力加强各级党组 织建设。打造奋发有为的领导班子。围绕加强执政能力建设,进一步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加大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高度重视党政“一把手”的配备,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健全促进科学发展的考核评价体系,加强述职评议和实绩考 核,进一步增强各级领导干部引领科学发展、推动转型跨越 的责任意识,确保每一位领导班子成员“在岗在位在状态,有责有为有激情”,创造出无愧于组织、无愧于时代、无愧 于人民的业绩。打造朝气蓬勃的干部队伍。突出素质培训和 能力提升,以加强干部教育培训为抓手,增强各级干部推进 科学发展、应对复杂局面、做好群众工作等方面的能力,着 力打造“三宽”型干部队伍。切实加强年轻干部的培养和后 备干部队伍建设,注重在一线实践锻炼中增长才干,为优化 领导班子结构、培养高素质领导人才提供源头活水。打造坚 强有力的基层组织。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改革 创新,增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筑牢加快建 设现代化新如东的坚强堡垒。大力开展“强村行动”,着力 加强村党组织书记和大学生村干部队伍建设,切实提高村级 组织的运转能力和水平。不断扩大“两新”组织中党的组织 和工作的覆盖面,积极探索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新途 径。强化社区党建,充分发挥社区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管理,着力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发 挥好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三)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营造保障发展的清正环境。加强惩防体系建设,营造保障发展的清正环境。贯彻《廉政准则》要求,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防体系,为建设基本现代化营造风清气 正的环境。切实加强反腐倡廉教育。深入开展示范教育、警 示教育、岗位廉政教育,扎实推进廉洁教育“四化”工程,教育广大党员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大力推进 党员干部思想道德体系和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努力营造廉荣 贪耻、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进一步强化权力运行监督。抓 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突出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等重点对 象,完善科学合理的内控机制、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和规范 严密的监督机制,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深化党务、政务、村务、厂务公开,推进县委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全面 推行廉政风险防控管理。认真贯彻党内监督条例,进一步整 合监督资源,形成整体监督合力。加大违法违纪案件的查处 力度。深入开展工程建设领域问题专项治理,着力解决社会 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坚决惩治不作为、乱作为等妨碍经济 发展的行为,严肃查处久拖不决、敷衍塞责的人和事,坚决 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 件。强化反腐倡廉的治本功能,做到有贪必反、有腐必惩、有乱必治,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四)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服务发展的先锋形象。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树立服务发展的先锋形象。干部的作风事关党的形象,事关全县发展大局。进一步强化 “作风就是生产力、环境就是竞争力”的理念,以更大的决 心、更大的力度抓作风建设。强化责任勇担当。职务意味着 责任和使命,建设现代化新如东的责任靠我们共同来担当。建立和完善更加科学、严密的责任体系,确保各项工作有人 负责,有人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敢于担当,善 于决策,勇于突破,切实履行自己的职责。狠抓落实快推进。全县各级干部都要提高执行力,强化落实之功,雷厉风行抓 项目,心无旁骛促发展,坚持深入一线掌握情况,深入一线 解决问题,深入一线跟踪问效。紧紧抓住影响推进的关键环 节,咬住既定的时间部署,及时研究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加强过程控制,严格督查督办,既注重工作的结果,更注重 工作的过程,确保各项工作齐头并进、快速落实到位。提升 效能强服务。机关效能决定了一个地区的发展速度和水平。坚持把加强服务型机关建设作为提升发展环境、促进转型升 级的重要举措来抓,加强机关工作人员的基层历练,不断强 化服务基层的意识,大力推行服务承诺、限时办结、绿色通 道 16

等制度,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方式,拓展服务 功能,提高服务效率,树立机关干部服务发展的良好形象,打造更加优良的发展软环境。各位代表、同志们,新征程充满机遇和挑战,新使命光 荣而艰巨。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坚持以科学发 展观为指导,团结和带领全县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求真 务实,拼搏奋进、勇争一流,不断开创如东经济社会又好又 快发展的新局面,为争当江苏沿海开发第一县,加快建设现 代化新如东而努力奋斗!

区党代会工作报告

减小字体

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奋力开创建设经济强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五次代表大会是我们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代表大会,也是我们在迈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形势下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代表大会。大会的主要任务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认真回顾总结我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研究确定今后五年全区工作的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选举产生中国共产党市区第五届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动员全区上下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真抓实干,奋力开创建设经济强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

现在我代表中共市区第四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工作的回顾

二、以建设经济强区为目标,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一、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工作的回顾

区第四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区委团结带领全区人民,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紧紧围绕团结稳定、加快发展两大主题,齐心协力,艰苦奋斗,圆满完成了区第四次党代会提出的各项任务,如期实现了建设经济强区第一步目标,把一个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带入了21世纪。

过去的五年,是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不断开拓创新的五年;是我们抢抓西部大开发历史机遇,以开放促开发、促发展的五年;是我们正确把握形势,积极应对挑战,在前进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是我们坚持与时俱进,加快发展,全区整体工作水平迈上一个新台阶的五年;是我们同心同德,负重奋进,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显著成就的五年。

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始终清醒地认识到,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加快发展,在于集中精力搞建设,一心一意抓经济。区委从经济工作的全局出发,抓住关键问题,适时进行决策,推动各方落实。制定了《区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和远景目标的建议》以及落实省委两个《决定》的《实施意见》,出台了关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发展蔬菜、畜牧业、改善投资发展环境等文件,明确了加快发展的工作思路和重点,使经济走上了快速健康发展的路子,步入了历史上最快最好的时期,始终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截止底,全区工农业总产值完成31.57亿元,较1997年增长97.4%,年均递增14.6%;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2492.8万元,较1997年增长63.9%,年均递增10.4%。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果、畜、菜三大主导产业初具规模,农业产业化格局基本形成,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工业经济运行平稳。非公经济增势强劲,已占到国民经济总量的40%以上,高于全市平均发展水平。招商引资成效显著。实施西部大开发三年来,全区共签约各类项目518项,引进到位资金24.31亿元,为经济的高速度快发展注入了活力。第三产业日趋活跃,商贸、餐饮、现代服务等已成为我区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实施西部大开发开局良好,基础设施建设成效显著。我们紧紧抓住实施西部大开发这一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准确定位,乘势而上,突出重点,整体推进,全区经济活动节奏明显加快,经济发展质量明显提高,已成为由滞后发展走向全面振兴的历史转折点。创办的东郊民营科技产业园,已引进建成企业22户,总到位资金近2亿元,被省上命名为“省级民营科技产业园”。创办的高效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发布时间:2010/9/14 8:53:40

农业示范园,已完成调整面积4000多亩,在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带动作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旧城改造取得突破性进展,城乡面貌明显改善。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3.6亿元,建成重点项目88个。以来,先后投资1.8亿元建成了金旭大道、五陵塬旅游道路、咸红路、碱滩路等等级公路55.8公里,拉大了城市框架,拓宽了发展空间,发展硬环境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全面完成了农网改造,实现了村村通电话和道路硬化,开展的整治村容村貌和村级道路整修大会战,整修村级道路210公里,使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和人居环境大为改观。

积极推进思想解放,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我们坚持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体党员,教育干部群众,及时跟进党的理论创新的最新成果,先后开展了党的十五大、江泽民“七一”重要讲话和党的十六大精神学习教育活动,着眼于解决建设经济强区的实际问题,推进全区不断形成了理论学习的高潮。理论学习的深入,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开拓创新、谋求发展已成为干部群众的思想主流。坚持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集中开展了“农村思想政治教育、市民文明素质教育、公民道德教育、投资环境整治”、“三下乡”和“五进社区”等活动,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扎实有效,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有了新的提高。先后荣获国家级文明城市、“双拥模范城”等称号。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大力实施科教兴区战略,人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和科技意识显著增强。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强化素质教育,教育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农村税费改革平稳运行,财政、卫生体制改革初见成效,养老、失业保险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区镇机构改革全面完成。文体事业蓬勃发展,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扎实推进计划生育综合管理服务先进区创建活动,计划生育村民自治工作迈上了新台阶。坚持把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五年来,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832元增加到2649元,年均净增163元;干部职工年平均工资由3646.14元增加到7831.26元,人均增加4185.12元,翻了一番;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3384.7元增加到6724元,增长98.7%。把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摆在重要议事日程,社会保障体系初步建立,“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城市低保”政策全面落实。广泛开展了“交友帮扶”和送温暖活动,努力拓宽就业渠道,下岗职工再就业和农村扶贫工作成效显著。1998年以来,共安排下岗职工再就业3640人,筹集发放农村救灾救济款85万元,发放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265.8万元。

民主法制建设稳步推进,政治社会大局安定团结。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做好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和民族宗教工作,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巩固,依法监督取得实效,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进一步完善,各民主党派、工商联的民主监督、参政议政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不断加强,全面推行了政务公开、厂务公开和村务公开,依法进行了农村村委会换届选举。大力推进依法治区进程,圆满完成了“三五”普法工作,“四五”普法工作顺利启动,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全区民主法制建设和依法治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始终坚持把维护社会稳定摆在重要位置,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以稳定促发展,以发展保稳定。切实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坚决取缔“****功”邪教组织,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加大安全生产整治力度,及时消除不安全隐患,保持了社会大局稳定。

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党组织的战斗力进一步提高。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全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明显增强。四届区委及其常委会组成后,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五条标准严格要求,带头学习,做讲学习的模范;坚持原则,做执行民主集中制的模范;维护大局,做讲团结的模范;严于律己,做廉洁自律的模范;转变作风,做真抓实干的模范。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试行)》,有效地发挥了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深入开展了“三讲”教育、“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和农村“四教育”等活动,全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政治素质和党性修养明显提高。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一批素质高、能力强的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全区干部队伍结构更趋合理,充满活力。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加强,“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的长效机制得到落实,企业、机关、学校、街道、社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的党建工作稳步推进,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认真落实十五届六中全会精神,制定了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规定,干部作风明显转变。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干部廉洁自律、查处大案要案、纠正行业和部门不正之风等工作不断取得新的明显成效。

五年来,我们立足于认真研究区情,应对复杂变化,完善发展思路,创新工作方法,明确工作重点,狠抓工作落实,扭住经济不放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区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成绩的取得归根结底是我们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解放思想、团结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市区第四届委员会向全区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向所有关心和支持现代化建设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回顾五年来的工作,我们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经济强区的实践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一是必须坚持把解放思想作为先导。18

靠解放思想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靠解放思想理清思路、明确重点;靠解放思想振奋精神、破解难题,使全区上下在实施西部大开发、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建设经济强区上形成了共识,为加快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思想保证。二是必须坚持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牢牢把握加快发展的主动权,营造了思发展、议发展、谋发展、促发展的浓厚氛围,拓展了发展空间,扩大了发展领域,农村经济后势勃发,城市经济日趋活跃,非公经济异军突起,经济发展的构架基本形成,经济发展的载体和基地基本建立,为建设经济强区和实现小康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必须坚持把团结稳定作为加快发展的基础。的命运系于加快发展,的发展取决于团结稳定,坚持以团结稳定保证加快发展,在加快发展中促进团结稳定,全区上下人心齐、人气旺,呈现出团结稳定、加快发展、整体推进的良好局面,形成了强区富民的强大合力。四是必须坚持把创新作为促进工作的动力。创新是发展的灵魂。始终把创新作为全区工作的基调,大力培育创新精神,营造创新氛围,提高创新能力,以创新促进工作,以创新推动落实,逐步形成了一整套对经济和其它各项工作的领导、决策、管理、监督、激励机制,为加快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五是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认真学习和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记宗旨,以民为本,时刻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一切为了群众,一切服务群众。扎扎实实的干了一些得民心、聚民心、暖民心的实事,使城乡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广大干部群众的积极性、创造性得到了很好的引导和发挥,为加快发展提供了力量源泉。六是必须坚持把党的建设作为关键。按照党要管党原则和“从严治党”方针,始终把党的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党委领导经济工作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方式、方法。各级党组织已成为领导各项工作的坚强核心,为全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可靠保证。

回顾总结五年来的工作,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主要是:经济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支持经济发展的骨干项目太少,经济的外向度比较低,投资发展环境不尽人意,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作风、工作作风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对此,我们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扎扎实实地加以解决和改进。

二、以建设经济强区为目标,努力实现我区经济的跨越式发展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21世纪头20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这20年也将是历史上的重要发展期,是改变命运的关键期。面对这样一种发展机遇和形势,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迎接挑战,不断增强应对变化的能力;必须突破条条框框的限制,扭住第一要务,抓住几件能够影响全局、能够见到实效、能够鼓舞人心的大事,扎扎实实地干起来;必须树立强烈的机遇意识,以见微知著的眼光发现机遇,以雷厉风行的精神抢抓机遇,以科学务实的态度用好机遇,集全区人民之智,举全区人民之力,奋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局面,书写光辉历史的新篇章。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建设经济强区的奋斗目标是:分三步走,到,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95.15亿元,年均递增12%;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亿元,年均递增10%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0元,年均递增5%;人口计划生育率控制在98%以上,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步伐在全市超前一步。

到,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6.64亿元,年均递增10%,比翻一番,实现建设经济强区的目标。

到2020年,再经过努力,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86.3亿元,比翻两番。全面建设惠及38万人民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把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的现实。

这三个台阶,是令人鼓舞和富有挑战性的台阶。确定这样的奋斗目标,是基于我们对发展机遇的准确把握,对发展形势的准确判断,对发展优势的准确定位。我们可以满怀信心地说,这个目标是经过努力完全可以实现的。实现上述奋斗目标,至为关键的就是要在发展中形成新思路,在改革中实现新突破,在开放中开创新局面,在各项工作中体现新举措,按照“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项目带动、产业支撑、四轮驱动、构建强区”的工作思路,坚持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化,以园区建设推动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以市场运作加快城镇化,以开放战略招商引项目,不断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把强区富民作为第一目标,把真抓实干作为第一举措,不断把各项工作推向新的水平。

(一)大力推进产业化,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在农村。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更多的关注农村,关心农民,把实现农村奔小康作为一项重大任务,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开创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新局面。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加快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农业产业化。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为突破口,使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新的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农业的根本出路在加快结构调整,农业结构调整的根本途径是农业产业化。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三大目标,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依托,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以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为重点,以规模化经营和专业化生产为突破口,使农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农村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达到新的水平,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按照区域调特、规模调大、品种调优、效益调高的要求,坚持稳粮、增菜、优果、扩饲、兴畜的思路,进一步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结构,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整体素质和效益。调整种植结构,按照品种要新、产品要特、质量要优、技术要高、规模要大的市场竞争新理念,着力发展菜、果、畜三大主导产业,实施“蔬菜增收工程”,“畜牧富民”和“优果工程”,发挥比较优势,整合资源配置,尽快形成我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高效农业示范园要在基本完成调整和建设任务,形成具有较大带动力和影响力的产业化示范基地;各镇分别建成2个以菜、果、畜为主的产业示范园;208省道、咸红路、五陵塬旅游道路、河堤路及机场专线两侧的农业产业带基本形成规模。

加快发展涉农龙头企业。要牢固树立“扶持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思想观念,按照“支持原有的、培育优势的、吸引外来的、发展新办的”原则,大力培育和扶持一批有市场、有潜力、效益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实现小生产与大市场的有效对接。支持和培育汉凌农牧、康华乳品、神龙生态等一批涉农龙头企业发展壮大;以高效农业示范园为基地,加大农业招商力度,吸引一批规模大、效益好、有市场的外向型农业企业;充分发挥我区土地资源、农副产品和农村剩余劳动力丰富的优势,新发展一批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各镇和渭阳办每年要力争引进发展1—2个龙头企业,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对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乡镇企业改制步伐,引导乡镇企业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和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集聚,推动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实现农村二、三产业的新发展。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农业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加大以村级道路建设、村容村貌整治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改善和优化农村生产和生活条件。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强农技推广,健全完善农业科技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农业发展条件。要积极培育和发展多层次多类型多功能的农村商品市场和批发市场,畅通农产品流通渠道,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坚持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进一步稳定完善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稳步搞活土地使用权流转。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果,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切实保护农民利益。

(二)强力推动工业化,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提高区域经济综合实力。

工业化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高度发达的工业社会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要正确认识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关系,牢固树立工业强区的观念,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按照“全民抓经济,重点抓工业,核心抓效益,整体抓提高”的指导思想,抓重点项目,实施骨干膨胀;抓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抓科技创新,提高竞争实力;抓园区建设,打造聚集优势。依托空港优势,发展出口创汇企业;依托彩虹电子配件厂,发展电子企业;依托果、畜、菜三大主导产业,发展肉制品、果制品和蔬菜加工企业;依托彩虹商贸食品有限公司,发展食品加工企业;依托医药保健市场优势,发展医药保健企业;依托驻区中省企业,发展我区工业,实现工业兴区目标。

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按照“发展工业抓民营”的思路,牢固树立“不求所有、但求所在”的思想观念,加大扶持力度,搞好协调服务,放心、放手、放胆地全力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按照高起点、高标准、高速度的要求,扩大规模,提升内涵,培育基地,增强整体,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推动全区经济跨越式发展的生力军。积极拓宽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领域和范围,鼓励非公有制企业、民间组织和个人参与基础设施、生态环境、高新技术产业、文物旅游和城镇建设,充分发挥非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增长、扩大就业、活跃市场、致富群众方面的重要作用,使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速度继续保持全市领先水平。

(三)全面加快城镇化,实现城乡一体,构筑区域经济发展平台。

城镇化是产业化、工业化和信息化的重要载体,是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点。要加快区、镇两级城镇体系建设,进一步提高城镇的现代化水平和综合服务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城镇对区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

扩大城镇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按照西安·一体化及市区总体规划和城市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要求,牢固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经营、高质量建设、高效能管理,把城镇建设作为最大的产业来发展,把城镇资本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实现城市资源配置和效益的最大化、最优化,努力走出一条以城建城、以城养城、以城兴城的城镇发展新路子。

旧城改造要按照“分层次控制、小规模整治、分街区改造”的要求,着力改造“城中村”,大力推进风格化、特色化,提高城市品位。五年内基本完成老城区的拆迁改造和建设,努力塑造一个崭新的城市形象。

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总体目标是:全区各建制镇都要发展成功能完备、结构合理、设施配套、美化、亮化、绿化程度较高的卫星城镇。要按照适度超前、分步实施、科学定位、合理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强化产业分工、增强产业联系的思路,重点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的综合服务功能,发挥小城镇聚集人流、物流的载体作用,积极吸引客商来小城镇投资兴业,鼓励引导农民到小城镇经商办企业,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园区,提高生产要素的配置效率,实现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共享,加快城乡一体化、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农业现代化进程。区上每年要抓好1—2个示范镇建设,力争5年内,把全区6镇都建成规划起点高、功能完善、特色鲜明的卫星小城镇。

(四)积极推进信息化,打造“数字”,促进经济快速发展。

信息化是推动产业升级、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有效途径,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信息化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信息化工作要认真贯彻“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资源共享”的指导方针,以网络设施建设为基础,以信息资源开发为核心,以信息技术应用为龙头,以信息化人才政策和法规为依托,全面推进领域信息化、区域信息化、企业信息化、农业信息化、社会公共领域信息化和家庭信息化。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新型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把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结合起来,积极融入关中信息产业带建设,全面加快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步伐。

要在已经基本建成的党政公务网络平台和门户网站的基础上,建立上联中央、省、市,下接村组、社区,可靠、高速、安全、先进的信息大通道。要加快建设电子政务的外网、专网和内网平台,进一步提高电视网、电信网、电子计算机网的普及率,逐步实现“三网合一”和“三电一体”,不断强化的区域信息枢纽作用,初步建成“数字”的底层框架。

要按照信息化所必需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统一标准的要求,进一步整合信息资源,不断推广信息技术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加大信息技术的普及力度。建立公益性、战略性和基础性的数据库,探索建立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新机制。重点推进公共资源、公共服务和宏观经济管理业务系统建设,统一平台,统一标准,为开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建设“电子社区”、“信息社会”铺平道路,让群众足不出户办事,让客商轻点鼠标投资,让朋友远在天边了解,让立足三秦与世界沟通。

要在中小学生和广大干部职工中普及信息的基础知识教育。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学会用数字化的理念来思考,按电子化的要求来学习,以网络化的方式来沟通,靠信息化的技能来工作,增强管理能力、决策能力、应急处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为建设“数字”提供良好的环境和人才保证。

(五)加快招商引资步伐,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创经济发展新优势。

招商引资是借助外力加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也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要始终把招商引资作为加快发展的第一要务,作为各级领导干部的第一责任,牢固树立“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观念,努力形成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员招商的新格局。要坚持不懈地实行全员招商引资,以招商引资加快发展,以招商引资促进结构调整,以招商引资提升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以招商引资检验干部的创新和落实能力,上下齐动,左右联动,内外互动,不断开创招商引资工作的新局面。要着眼于省内外、国内外不同层次的开放,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积极实施“走出去、请进来”双向并举的招商引资战略,坚持领导带头,夯实部门任务,加强对外联系,主动叩门招商。要以园区为载体,以产业项目为依托,以互惠互利为前提,以优质服务为手段,敞开对外开放大门,打造招商引资平台,全区招商引资年到位资金力争达到5—10亿元。

要严格执行《区招商引资奖励办法》,对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地进行表彰奖励,努力在全社会营造一个浓厚的招商氛围。强化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管理,认真落实招商引资“一票否决”、“首位激励、末位淘汰”制,通过奖罚兑现、重奖重罚,激发全区上下和社会各界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实现招商引资工作的新突破。

要不断优化投资发展环境。牢固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人人都是形象”的思想观念和“亲商、安商、爱商”意识,创建一流的社会服务环境。继续完善政务大厅工作制度,实行项目代办、首问责任、引导办理和限时办结等制度,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要严肃查处损害投资环境的行为,以服务方便投资者,靠诚信赢得投资者,用感情留住投资者,以硬措施治理软环境,努力营造科学开放的思想环境、诚实守信的商业环境、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安全有序的法制环境、方便舒适的人居环境,优化发展环境,争创“洼地”优势。

(六)加快“三园一区”建设,培育优势产业,促进经济持续增长。

要把园区建设作为推动区域经济增长、孵化优势产业的突破口。牢固树立项目兴业、园区兴工、工业兴区的理念,按照错位发展、优势整合的原则,对区东郊民营科技产业园、高效农业示范园、空港产业园和五陵塬旅游经济开发区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充分发挥园区对生产要素和资源的规模聚集效应,大力发展区域优势产业。空港产业园要依托空港优势,力争挂靠西安高新技术开发 21

区,享受国家级开发区的优惠政策,发展外向型高新技术产业,五年内形成一定的规模。民营科技产业园要着眼于体制创新,着手于环境改善,着力于招商引资,力争建成我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基地;五陵塬旅游经济开发区要力争建成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现代产业园。使经济发展形成中心城区以商贸购物、餐饮娱乐为主的商贸服务功能区;东郊以民营科技产业为主的投资兴业功能区;城北以新空港及人文旅游景观为主的生活休闲功能区,使之成为经济增长最快,带动作用最强,率先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区域。

要不断创新园区的管理体制和工作机制,强化服务职能,切实加强对园区和入园企业的科学管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把软环境建设放在重要位置,营造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的投资环境。要充分发挥园区的功能优势、环境优势,以优势吸引项目,以项目支撑园区,形成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互为推动的良好态势,真正使园区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增长极。

(七)加大项目建设力度,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强经济发展后劲。

重点项目建设,既关系当前,又涉及长远,是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要重点抓好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项目,逐步提高项目建设的产业化程度,用项目扩张优势,配置资源,聚拢资金,推动发展。

进一步拓宽重点项目建设投入渠道。坚持把政府投资、社会筹资、招商引资有机地结合起来,按照市场化运作的原则,完善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建立多元化的市场投入体系,扩大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加大产业类项目的投入比例,力争全区固定资产投资以年均10%的速度增长,保持固定资产投资迅猛增长的势头,使投资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切实加强项目的管理和储备。要抓住国家国债项目向农村倾斜、向结构调整倾斜、向中西部特别是西部倾斜、向生态环境建设倾斜的机遇,结合“一线两带”建设和西安·一体化发展构想,认真搞好项目筛选、论证、储备和衔接工作,作好项目的包装策划、市场推介,把项目的准备工作做实做细,力争使更多的项目列入国家和省、市计划。各级领导都要带头抓项目、研究项目、落实项目,落实包抓项目责任制,使项目带动战略形成共识,成为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显现持久不衰的活力。

(八)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不断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加快第三产业发展,提高第三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对于拉动内需、加快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要按照拓宽领域、放宽政策、提供载体、全面搞活的思路,科学布局,合理设点,规范管理,正确引导,不断发展壮大服务业和文物旅游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上台阶、上水平。

合理布局商业网点。重点围绕餐饮娱乐、商贸流通、社区服务以及文物旅游相关配套产业建设,对沿街、沿路、沿厂和城镇进行布点规划,合理配置市场和商业网点。城区结合旧城改造,抓好永绥街、民院什字等区域的商业网点建设,力争形成几个以商贸、建材、服装、家电、日用百货为主的中心区域。农村着重建设城镇集贸市场和农产品批发市场,加快商贸流通,增加农民收入。大力发展餐饮娱乐业。要重点把新兴路、民生路、抗战路、人民东路这一环形区域建设成集餐饮、娱乐、商贸为一体的产业群,不断扩大总量,提高档次,搞旺人气,造出商机,吸引更多的人、财、物流向,使餐饮娱乐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逐年增加。积极发展社会服务业。以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为导向,大力发展交通运输、商贸流通、中介咨询、社区服务等服务业态,推行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多式联运等组织形式和服务方式,搞好劳务中介和劳动技能培训,加快服务业市场化、社会化步伐。要进一步加大文物旅游的开发力度,坚持走产业化、规模化、市场化的路子。立足于发挥优势,先行试点,包装推介,争取把我区的周陵、唐顺陵、秦宫遗址等知名文物景点纳入西安旅游一体化范畴。要切实搞好文物旅游景点的对外宣传,通过举办旅游文化节、文物巡回展、周陵祭祀等活动,增强吸引力,扩大影响力。要创新旅游招商形式,吸引具有实力的旅游公司或个人对我区的旅游景点进行整合包装、承包经营。围绕旅游产业,大力发展宾馆、饭店、购物、地热资源开发等项目,努力开创我区特色突出的文物旅游新格局,实现旅游和经济的互动发展。

(九)坚持科教兴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做好人口资源环境工作,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动社会生产力快速发展的客观要求。要增强可持续发展意识,树立新的发展观,努力实现经济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资源永续利用、环境不断改善和生态良性循环的协调统一。进一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加强基础教育,合理调整教育结构,优化配置和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力争用五年时间,使农村学校布点更加合理,重点高中迈入全国千校行列。要大力普及科技知识,提高全民科学文化素质。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环境治理并举,依法保护环境,加强国土资源整治和土地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保障能力,努力实现“水清、天蓝、城绿、空气清新”。切实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三、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确保社会政治稳定

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精神文明建设是提高人民生活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根本需要;民主法制建设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社会安定,人民当家做主的重要保证。要始终坚持精神文明重在建设的方针,按照抓基层、创特色、树典型、上水平、促发展的要求,以城市社区、农村村镇和“窗口”行业为重点,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深入宣传和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道德规范,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文明水平。

宣传思想工作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团结稳定鼓劲和正面宣传为主的方针,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大力宣传我区在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新人物、新典型、新事迹;宣传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气象、新经验、新成就,为实现超常规、跨越式发展营造团结奋进的舆论氛围。

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社会保障体系,做好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失业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三条保障线的衔接工作,全面落实“两个确保、两个保证”和城市低保政策。密切关注城乡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体,积极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即使有一家一户过不去,也要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扎实做好就业和再就业工作,认真落实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再就业的各项扶持政策,通过多种形式,努力拓宽再就业渠道,健全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社区管理,搞好社区服务,发展社区经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支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继续推进人民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规范化、制度化。要认真做好爱国统一战线工作。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团体的作用,使他们成为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认真抓好基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切实维护和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加大普法宣传教育力度,深入开展“四五”普法教育,切实增强干部群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全面推行依法行政,逐步将全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的活动和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不断健全和完善行政执法责任制和行政评议考核等制度,努力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全力维护社会稳定,继续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刑事犯罪和经济犯罪活动,坚决扫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切实加强同暴力恐怖势力、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及“****功”等邪教组织的斗争。高度重视信访工作,时刻关注社情民意,认真解决各类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安全防范措施,及时消除各类隐患,严防重大事故发生,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四、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

实现未来五年的奋斗目标,必须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改革的精神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为全面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保证。

(一)着眼于保持党的先进性,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思想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灵魂。“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武装全党,是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任务。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贯彻执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自觉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真正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对马克思主义的错误的和教条式的理解中解放出来,从主观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桎梏中解放出来,做到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冲破,一切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一切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切实做到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统一思想中加快发展,用思想解放推动工作落实,用工作实效体现解放思想。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做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理论指导实践,注重在继承中探索创新,把学与用结合起来,把知与行统一起来,深入研究并努力解决事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和党的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为加快发展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

(二)着眼于建设高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形成朝气蓬勃、奋发有为的领导层。要按照“提高素质,优化结构,改进作风,增强团结”的要求,努力把全区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各级领导班子成员要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在思想上、政治上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要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坚持集体领导下的个人分工负责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推进决策的民主

化、科学化。要切实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勤于学习,敢于实践,善于总结,勇于创新,不断改进领导方式、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坚持把党的领导同发扬人民民主、严格依法办事和尊重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善于抓大事、谋全局,努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领导经济工作、把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能力。

要全面贯彻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认真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条例》,牢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任人唯贤,注重实绩,用好的作风选人,选作风好的人,真正把那些政治清醒、信念坚定、与时俱进、求真务实的干部选拔进领导班子。大力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民主推荐、民主评议、公开选拔、任前公示、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加强对干部的教育、培训、管理和监督。建立健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和用人失误责任追究制,不断完善干部队伍的管理机制和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努力推进干部人事工作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

(三)着眼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创造力和战斗力。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切实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是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紧迫任务。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农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成果,不断健全完善使干部经常受教育、让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抓好机关、学校、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和社区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坚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发挥作用为目标,切实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严格执行党的纪律,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始终保持党员队伍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着眼于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加强作风建设。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核心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始终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公仆意识,增强群众观点,视人民如父母,倾听群众呼声,体察群众情绪,关心群众疾苦,从群众最怨、最盼的事情做起,真正做到民有所呼,我必应之;民有所盼,我必干之;民有所难,我必帮之,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真心诚意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困难。要按照“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着力解决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领导作风和干部生活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防止和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以崭新的风貌取得群众的信任,以实干的精神赢得群众的支持,以实在的业绩换得群众的富裕。要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既要到条件好、发展快的地方去总结经验,更要到问题多、困难大的地方去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善于组织群众、宣传群众、联系群众,学习和掌握新形势下做好群众工作的本领和方法,真心诚意为民办事。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决反对虚夸浮躁、不求实效的不良作风,大力发扬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把党的方针政策落到实处。各级领导干部要大力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作风建设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积极促进和带动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的进一步好转。

(五)着眼于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要深刻认识反腐败工作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旗帜鲜明、坚持不懈地与各种消极腐败现象作斗争,努力推进党风廉政建设的深入开展。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进一步加强教育,健全法制,强化监督,创新体制,管好“权、钱、人、事”,积极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继续加强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认真落实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切实纠正不廉洁行为。不断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要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责任追究力度,以反腐倡廉的实际效果取信于民。纪律检查工作要努力适应新形势,在思想观念、工作方式、工作作风上与时俱进,不断创造新的业绩。

同志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经济强区建设,使尽快发展和富强起来,是全区人民的强烈愿望,是我们各级干部必须勇敢担负起来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紧紧依靠全区人民的团结拼搏。全区党员干部一定要增强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视团结,倍加维护稳定。一定要热爱。一定要以振兴为已任。一定要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共同创造我们的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让我们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十六大精神的指引下,始终保持坚韧不拔、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始终保持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万众一心,奋发图强,埋头苦干,开拓进取,为奋力开创建设经济强区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局面而努力奋斗!

推进跨湖发展 加快四区建设 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而努力奋斗

——在中国共产党岳阳市君山区第四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提纲

(征求意见稿)

赵岳平

同志们:

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推进跨湖发展,加快“四区”建设,尚德务实,开拓创新,后发赶超,创先进位,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回顾

五年来,区域经济实现了加速发展。2005年到2010年,GDP由20.2亿元增加到63.1亿元;财政总收入由4268万元增加到1.197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4.7亿元增加到31.3亿元,五年累计完成92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3.3亿元增加到8.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5761元和7284元;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翻一番,达到25亿元。

五年来,城乡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城乡一体化、濠河城市湿地公园等系列规划相继启动或完成。工业园区、层山安全区、君山野生荷花世界和岳常高速、S202拓改、洞庭大道提质等重大工程项目加速推进,市儿童福利院、人力资源市场、土地交易中心、水利防汛大楼建设全面完成,房地产业异军突起。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加强。

五年来,人民生活得到了明显改善。区人民医院、城区污水净化中心、长江引水工程等一批重大实事项目顺利完成;城镇“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卫生事业发展迅速,血防工作卓有成效;五保供养、计划生育、实事办理、水库移民后扶等工作进入全国或全省先进,开放式课堂教学改革成为全省样板。成功举办了中国(岳阳)野生荷花旅游节。科技文体、广播电视、电力通信、建设环保、规划国土、人事编制、史志档案、老干残联等各项事业协调推进。

五年来,社会大局保持了和谐稳定。人大、政协和法检两院、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工商联等人民团体按照法律与章程开展工作。政务、村务、厂务公开取得新的成效。坚持依法治区,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党管武装富有成效,国防和民兵预备役建设不断加强,爱国统一战线巩固发展。

五年来,党的建设创造了鲜活经验。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开办党政干部假日读书班、百名书记讲党课取得显著成效。探索创新选人用人机制,公开选拔科级干部。率先探索“企业老总任村第一支书”的党建模式,圆满完成乡镇党委和村支两委换届。坚持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区委常委会带头坚持会前学习党纪法规,依法从严查处违纪腐败案件。回顾区第三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光辉历程,我们有许多宝贵的经验需要认真总结和继续坚持:

第一,必须有科学的发展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目标激励斗志。区委确立了“加快发展、富民强区”的发展主题,实施了“推进跨湖发展、加快‘四区’建设”的发展战略,提出了“五个确保”的目标任务。

第二,必须有强劲的发展动力。项目是发展的动力,产业是经济的支撑。区委立足君山区“投资拉动型、后发型、赶超型”经济特征,强化“大项目大发展、小项目小发展、无项目不发展”的理念。

第三,必须有和谐的发展环境。环境也是生产力、竞争力。近年来,各级领导班子团结和谐,全体党员干部务实求为,全区上下风清气正,形成了共谋发展、共促和谐的良好局面。积极争取省有关厅局、科研院校和市委领导来我区办点示范,争取市委、市政府实施跨湖发展战略,牵头组建君山“1+5”区域经济合作组织。

第四,必须有坚强的发展保障。难易相对、事在人为;难易互变、关键在干。区委注重发挥坚强领导这一核心作用,要求各级干部练好“四项基本功”,争当“四真”型干部。

五年来的成绩,是在上级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历届区委励精图治、锐意进取的结果,是全区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团结拼搏、真抓实干的结果,是全区人民、社会各界群策群力、共同奋斗的结果。

必须清醒地看到,君山仍处在爬坡发展阶段,经济总量不大,财政盘子太小,缺乏主体财源、高税收企业;产业结构不优,新型工业和第三产业滞后;发展后劲不足,招商引资存在差距,缺乏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体制性障碍与基础设施瓶颈制约的矛盾比较突出,江湖港口码头的潜力和独特资源禀赋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历史包袱较重,改革遗留问题还有待消化;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完善,就业再就业压力较大,部分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维护民利、改善民生、促进民富任重道远;干部群众 25

思想解放的程度不够,离与时俱进的要求还有差距;有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少数干部精神不振、纪律不严、作风不实、为民不廉等等。

二、科学确定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

今后五年,是君山区成长成型、提速赶超的关键期,也是君山区推进跨湖发展、加快“四区”建设的战略期。

今后五年,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按照省委、省政府“四化两型”和市委、市政府“五市一极”战略部署,大力推进跨湖发展,加快‘新兴产业聚集区、现代农业示范区、生态休闲旅游区、秀美和谐新城区’建设,尚德务实,开拓创新,后发赶超,创先进位,大幅提升我区经济的综合竞争实力,共同创造君山人民的幸福美好生活,着力打造洞庭湖畔璀璨的生态明珠,为全面实现富民强区而努力奋斗!

按照富民强区的要求,今后五年的奋斗目标是:

经济实力更加雄厚。到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累计投资突破300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2010年的基础上翻一番,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1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城乡环境更加秀美。到2015年,城区面积达到8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8万人,城镇化率达到5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5%,城区污水处理率和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1.5%,城市绿化率达到35%以上。

人民生活更加幸福。城镇调查失业率控制在6%以内,确保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力争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赶上岳阳市中心城区平均水平,居住条件、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公共服务显著改善。

社会大局更加和谐。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依法治区深入推进,各级债务大幅消减,劳动就业更加充分,社会保障更加有力,社会创造凸显活力,公民道德素质提升,城乡文明程度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综治民调确保省优、争创国优。

党的领导更加有力。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能力显著增强,党风政风更加清明,党群干群关系更加融洽。实现上述奋斗目标,必须坚持科学发展,不断优化富民强区的路径选择;必须坚持民本发展,不断夯实富民强区的群众基础;必须坚持开放发展。不断拓展富民强区的空间领域;必须坚持创新发展,不断增进富民强区的持续动力;必须坚持和谐发展,不断创造富民强区的和谐环境。

富民强区,是君山24万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历史和时代赋予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共产党员的庄严使命。

三、强力推进跨湖发展

坚持对接岳阳城市“西连”跨湖发展战略。

1、提升跨湖发展认识。君山的优势在于紧连岳阳主城,出路在于推进跨湖发展。君山要实现富民强区的奋斗目标,必须在自力更生、启动内力的同时,积极争取外援、巧借外力,调动全市各方力量推进君山发展。

2、抓好跨湖发展规划。争取市委、市政府按照建设岳阳“五市一极”的目标要求,将跨湖发展纳入建设民本岳阳目标考核体系,尽快出台跨湖发展规划,实现“规划同编、设施同建、交通同网、资源同享、环境同保、产业同兴”目标。

3、落实跨湖发展项目。争取市委、市政府支持君山区建设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湖南省印刷产业示范基地和岳阳市的家具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船舶制造基地以及游客集散中心、洞庭湖综合枢纽工程等。

4、争取跨湖发展政策。按照君山区的发展功能定位,争取省里把君山作为全省统筹城乡发展的试点区,争取市里将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向君山聚集。

四、全面加快“四区”建设

富民强区,科学发展是根本。

1、加快建设新兴产业聚集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富民强区的第一推动力。加快转型升级,推进新兴产业提质发展。突出发展新材料、新能源、现代制造、现代物流等新兴产业,重点扶持金联星、宇航新材料公司上市,建好金联星新材料科技园等。大力发展金融、物流、商务、信息、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扶持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园区建设,推进新兴产业集聚发展。科学完善工业园区规划,加快建设新的园区,创建省级工业园区,扶持镇级工业小区建设。创新园区经营管理机制,大胆融资搞好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工业园区考核,大力招商发展一批科技型、环保型、带动型产业项目,打造一批产值过十亿元、税收过千万的产业。加快科技创新,推进新兴产业创新发展。鼓励企业自主创新,加强产学研联合,支持湖南省金联星科研工程中心争创国家级研发中心,支持宇航新材料建立博士后流动站,争创省级著名商标和国家级驰名商标。

2、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发达的现代农业是富民强区的重要基础。争创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托全国小农水建设重点县、全省沟渠疏浚试点县、环洞庭湖基本农田整理等项目建设,抓好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农业稳产、农民增收。加强主导农产品基地建设,实行农业规模化经营。依托全国蔬菜设施标准园和国家级高产示范片建设,加强和规范国有农用地管理,推进规模经营和农业机械化生产。加快龙头企业和涉农新产业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依托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建设,支持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做大做强,鼓励发展生产资料、疫病防控、农机作业、产品流通、市场信息等农业社会化服务业。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品牌建设,着力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创建一批省级、国家级农产品知名品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努力建设富裕、和谐、秀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3、加快建设生态休闲旅游区。充满活力的生态旅游是富民强区的希望所在。争创全国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大力开发旅游景区景点。重点开发建设芙蓉国里·君山野生荷花世界、濠河城市湿地公园、天井山省级森林公园和洞庭湖芦苇荡、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片区。积极创建君山旅游品牌。依托“中国野生荷花之乡、东方伊甸园、国际重要湿地”三个平台,定期举办和协办“中国(岳阳)野生荷花节、中国爱情文化节、国际观鸟节”三大节会,着力打造“春季踏青、夏季赏荷、秋季看苇、冬季观鸟”四大旅游品牌,共同唱响“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君山天下岛、团湖天下荷”生态旅游主旋律。加快建设旅游服务体系。形成热游君山的生动局面。

4、加快建设秀美和谐新城区。现代化的城市是富民强区的重要标志。加强城乡建设规划。理顺规划管理体制,抓好中心城区规划和中心集镇、农村居民点的规划修编,科学确定农业观光、生态旅游、低碳工业、商贸服务、居民住宅等功能区域,加大规划执法和控违拆违工作力度。完善城乡基础设施。完成洞庭大道提质、S202拓改、君山大道改造、濠河大道、生态路等城镇骨干道路建设,继续抓好农村通畅公路建设,优质服务岳常高速、临岳高速、荆岳铁路建设。搞好城市中心广场、供气供水管网、无害化垃圾综合处理厂、悼念厅等公共设施和城市交通、消防等安全设施建设,建好行政办公中心。加强城建项目质量监管。创新城镇经营管理。科学经营城镇土地、资产和公益设施、公共产品;严格土地管理执法,依法征地搬迁。着力发展房地产业,重点推进洞庭大道沿线、濠河区域中高档房地产业连片开发,加快洞庭湖大桥西桥头堡三角坪和九公里两个城市综合体、君悦华庭、亚龙湾等项目建设。深入开展“五创”提质活动,建设秀美和谐新城区。

五、努力构建和谐君山

构建和谐君山,是富民强区的必然要求。

1、坚持依法执政,构建民主团结的政治环境。坚持发挥区委的坚强领导核心作用,支持人大、政府、政协和法检两院依照法律与章程履行职能。执行党的统战政策和民族宗教政策,支持民主党派建设,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工商联工作,巩固发展多党合作和爱国统一战线,重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着力推进党务公开、政务公开、村务公开、财务公开等。加快建设法治政府、诚信政府、服务型政府。加强全民国防教育和民兵后备役建设。

2、深化文明创建,构建充满活力的人文环境。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巩固富民强区的思想基础。加强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组织搞好社会志愿服务,培育时代新公民。广泛开展群众性文明创建活动,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注重文化惠民。加快城乡社区文化体育设施建设,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强网络舆情监督管理,重视网络、善待网络、用好网络。大力弘扬湖湘文化精神,鼓励探索创新,培育健康向上的社会心态,形成奋勇拼搏的创业氛围。

3、持续改善民生,构建成果共享的政策环境。优先发展教育,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巩固扩大课改成果,创造全省、全国素质教育品牌。积极扩大就业和再就业,推动全民创业,实现充分就业,增加居民收入。加大社会保障力度,确保社会保障救助全覆盖,积极发展残疾人事业和社会慈善事业。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和旧城改造、棚户区改造。尽快建成覆盖城乡、功能完善的疾病防控和医疗救助体系。建立健全稳定低生育水平的利益导向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提高人口素质,确保计划生育工作保省优、创国优。加强卫生、食品、药品等公共安全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4、坚持创新管理,构建安定和谐的社会环境。坚持“属地管理、分级负责”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依法依规依区情调处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法制观念,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夯实基层基础,狠抓平安村、平安社区等创建工作,加大对重点场所、特殊人群的服务管理。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加强宗教场所管理和安全生产工作,努力创造和谐安定的社会环境,确保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5、建设“两型社会”,构建青山绿水的生态环境。搞好土地、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节约利用。加强森林、湿地、水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发展循环经济,开发生态能源,推广清洁生产。完善节能减排目标管理责任制,推进清洁家园建设,大力植树造林。

六、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

实现富民强区,关键在于加强党的领导。

1、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以与时俱进的思想引领富民强区。坚持以思想理论建设为根本,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全党。大力解放思想观念,开阔视野、开阔胸襟、开阔思路,谋大谋深谋远,敢试敢闯敢冒。学习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经验,着力提高党员领导干部的理论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教育。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在全区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

2、切实加强班子队伍建设,以执政能力的提高推动富民强区。努力建设具备“四项基本功”和“四真”型的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决定重大事项,发挥全委会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作用,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坚持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优化领导班子配备,重视和加强党政正职干部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按照重德才、重实绩、重公论的导向选拔任用干部。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加强企业家、专业技术人才、党外人才和知识分子队伍建设,加快引进懂金融、会管理、有专长的专业型人才。坚持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新干部教育培训、选拔任用机制与考核评价体系。

3、切实加强基层组织建设,以坚强有力的组织保障富民强区。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快构建城乡统筹的党建新格局,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重视农村、社区、机关、学校、新社会组织的党组织建设,创新党建带工建、带团建、带妇建的有效途径。坚持非公有制经济党建全覆盖,促进非公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探索建立基层干部激励保障机制,加大从基层党支部书记、大学生村官队伍中公开招考公务员和乡镇事业编制人员力度。扩大基层党内民主,保障党员在重大事项中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坚持“三会一课”制度,活跃党内组织生活,严格民主评议党员,加强党员的教育管理。注重在农村、社区、企业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为党组织增添新生力量。

4、切实加强党的作风建设,以更加优良的作风促进富民强区。大力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坚持勤奋好学、学以致用,坚决反对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大力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作风,继续执行区级领导联点制度和领导干部住机关、下基层、进农户的制度,深入开展与群众交朋友活动,坚决反对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大力发扬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作风,严肃开展党内批评,营造“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的良好氛围;认真开展自我批评,坚决反对好人主义、个人主义。

5、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以清正廉明的形象投身富民强区。加强党风廉政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廉政准则》,严格执行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建好省、市级廉洁文化教育基地。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严格落实“三重一大”和“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严格控制“三公”费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党风廉政建设。狠刹行业不正之风,加大专项治理力度,不断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加大查办案件力度,依纪依法从严查处违纪腐败案件,完善重大案件剖析和通报制度,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

同志们,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在区第四次党代会召开之前,区委组织开展了“迎接党代会、共谋新发展”献计献策活动。

各位代表,这次党代会,为我们开启了富民强区的新征程。我们一定要倍加顾全大局,倍加珍惜团结,倍加维护稳定,强力推进跨湖发展,全面加快“四区”建设,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光辉业绩!

坚持实施“五大战略”,加快富民兴县进程

不断开创岳西科学发展新局面

——在中国共产党岳西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汪 谦 慎(2011年6月11日)

同志们:

现在,我代表中共岳西县第十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请予审议。

中国共产党岳西县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是在我县全面开启“十二五”伟大征程,加速小康建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这条主线,坚持实施“五大战略”,深入推进扶贫开发,加快富民兴县进程,不断开创岳西科学发展新局面,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努力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岳西发展史上不平凡的五年。这五年,基础建设投入最多,城乡面貌发生巨变;民生改善投入最多,群众幸福指数快速提升;生态产业不断壮大,经济实力显著增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区域影响力日益扩大。

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坚持生态立县和特色发展,丰富壮大了生态产业体系,我县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知名的茶叶、蚕桑、高山蔬菜以及特色养殖基地,成为中国手工家纺名城和全省知名的汽配产业基地,成为泛长三角地区有一定影响的旅游目的地。全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实现翻番目标,“十一五”规划主要经济指标胜利完成。

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继续创新扶贫开发机制,深入推进产业化扶贫,连续五年在全省扶贫工作考核中位居第一,全县贫困人口减少5.8万,贫困发生率下降16个百分点。自2007年启动实施民生工程以来,累计投入资金7.44亿元,连续四年获全市一等奖,一些创造性经验做法在全省乃至全国推广。全县城乡居民收入显著提高,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3600元,城乡居民人均储蓄余额超过6500元,均是2005年的两倍多。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成效突出。

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各类学校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质量明显提高,高考达线率居全市前列。科技事业快速发展,人均专利申请及授权量跃居全省前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全面加强,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有效缓解。群众文体生活不断丰富,文物和“非遗”保护得到加强,被评为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扫黄打非工作进入全国先进行列。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扎实推进,城区数字电视整体转换全面完成。通讯和互联网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显著成效。人口计生工作连续三年保持全省一类县,被评为国家级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县。残疾人事业快速发展。二轮修志全面完成。保障性住房建设有效推进。抗灾救灾能力不断提高,取得了应对频发的雪灾、冻灾、洪灾的重要胜利。

城乡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岳西第一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大力改造国省县乡道路,新修通村水泥路701公里,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扎实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和小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全国首批山洪灾害预警系统建成使用。编制完成县城总规和控制性详规,县城垃圾和污水处理等一批市政工程建成使用,新建或改造多条城区主干道,衙前河治理成效显著,“一城两区”的县城新框架初步形成。大力开展城区文明创建,市容市貌明显改善。不断加快集镇和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率达40%,农村楼房率由30%上升到70%。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森林覆盖率提升4.6个百分点,达74.5%,被评为全省首届十佳环境优美县。

改革开放取得重要进展。农村综合改革、政府机构改革、企业改革、文化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显著成效。各项利民惠农政策得到有效落实。扶持发展各类农村经合组织,引领群众发展特色农业。不断优化金融结构,成立多家中小企业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组建农村合作银行,企业融资难有效缓解,被评为中国金融生态县。不断优化发展环境,行政许可权相对集中改革扎实推进,招投标监督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完成,扩权试点县和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扎实开展。不断创新开放合作方式,连续四年成功举办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强力推进招商引资,五年累计到位资金53.35亿元,年均保持50%以上的增速,其中引进亿元以上项目13个。创建县经济开发区,建成区面积已达3平方公里,入园企业70家。

民主和谐局面发展巩固。依法治县工作取得新成效。县人大、县政协依法依章履行职责,作用进一步发挥,基层民主进一步扩大,统一战线工作得到加强。公正司法水平进一步提升,“五五”普法通过验收,人民群众法律意识进一步增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社会团体工作取得新成绩,桥梁纽带作用进一步凸显。民族宗教工作得到加强。国防教育和“双拥”共建成绩突出,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县称号。“平安岳西”建设成效明显,安全生产形势总体良好,社会和谐稳定。

党的建设进一步加强。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和创先争优活动。扎实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创建领导干部业余教育学院,我县被列为首个全省干部教育实践基地。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提升舆论引导水平,对外宣传连续五年全市第一。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竞争性选拔干部力度不断加大,各级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深化“三级联创”活动,连续三轮被评为全省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先进县,连续三批被评为全省选派工作先进县。机关党建工作步入市先进行列。党风廉政建设考核连续三年位居全市优秀位次,“阳光村务”工作全市领先,纪检信访工作连续六轮全省先进,党务公开有序启动,被中央党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列为联系点。党史、老干部以及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新成效。

过去五年,县委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棒棒接递,薪火相传,不断深化对县情的认识,既准确把握共性规律、又积极探求个性发展,既充分激活内部动力、又广泛争取外部支持,坚持生态立县不动摇,坚持特色发展不动摇,坚持民生改善不动摇,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坚持开放合作不动摇,在取得令人瞩目发展成绩的同时,也进一步丰富了具有岳西特色的发展经验。

以上这些成绩和经验的取得,是在战胜全球金融危机带来的负面影响和频发的自然灾害基础上取得的,是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和改革向纵深层次推进的背景下取得的,是各级领导关怀和社会各界支持的结果,是以县委为核心的县几套班子和衷共济开拓奋进的结果,更是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凝心聚力发展创造的结果。在这里,我代表十二届县委,向全县各条战线的广大共产党员和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各级干部,向驻岳部队全体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一切关心支持岳西发展的人们,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发展中的差距、前进中的困难。当前,我县的经济总量依然偏小,人均主要经济指标仍明显低于全省、全国水平;贫困人口相对较多,因灾因病返贫几率高,部分群众生活仍比较困难;各级党组织服务发展的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还有差距;少数党员干部的群众观念淡化、行政执行力不强,不同程度地存在“庸、懒、散”现象;经济发展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维护公平正义、加强社会管理的任务很重。问题不容忽视,必须在发展中切实加以解决。

二、坚持生态优先,奋力加速崛起,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

今后五年,是岳西进一步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的攻坚期;是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加速期;也是加快推进扶贫开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应该看到,我们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过去五年的发展,为新的崛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的启动,新十年扶贫纲要的实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推进,以及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提速,为我们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空间;省、市的关心,社会各界的帮助,更为岳西的发展增添了信心、注入了力量。机遇与挑战并存,当前岳西仍处于贫困方阵,发展基础还相对薄弱,要素制约矛盾比较突出,人才结构性短缺,生态环境与和谐发展压力增大。环顾四周,区域竞争日趋激烈,兄弟县市千帆竞发。全县上下务必强化不进则退的忧患意识、稍纵即逝的机遇意识和只争朝夕的发展意识,变压力为动力,化机遇为助力,为崛起给力!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全面加强县委自身建设,团结带领全县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生态优先、加速崛起、富民兴县”为主线,以扶贫开发为中心任务,千方百计增加群众收入,千方百计增加财政收入,千方百计保护和利用好生态资源,深入实施生态立县、特色强县、民生和县、开放兴县、文化活县“五大战略”,全面推进绿色发展、跨越发展、和谐发展、开放发展、创新发展,努力建设生态环境好、经济发展快、幸福指数高、文明和谐、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

今后五年的发展目标是:经济实力显著提升,到2015年,全县生产总值突破百亿元,按可比价年均增长13%以上,财政收入突破十亿元,年均增长16.8%以上,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三百亿元,生态经济进一步壮大,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城乡面貌明显改观,县城建成区面积在现有基础上增加一倍以上,城镇化率达到50%,新农村建设加速推进,农村楼房率达到85%;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大幅增加,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贫困发生率明显下降;社会事业全面进步,教育、科技、卫生、文化、体育等事业加快发展,覆盖城乡的基本医疗、基本养老等保障体系基本形成,社会更加和谐稳定;生态环境更加优美,主要生态指标位居全省领先水平,森林覆盖率达到76%以上,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国家森林城市。

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任务是:

(一)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好家园。

切实保护和利用好生态资源,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县和国家森林城市,将岳西建设成为宜居宜游的生态家园和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绿色屏障。

保护和利用好森林资源。严格实行森林分类管理和分类经营制度,做好林地保护和利用规划。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林政管理,坚持重点区域“零采伐”制度,保护和建设好生态景观长廊;严禁乱砍滥伐,严格控制茯苓、天麻以及林木加工等高林耗产业;严格责任追究,最大限度防控森林火灾;加强对古树名木、野生动物、珍稀植物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强化森林检疫和外来有害物种监控。大力引导和支持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林下经济,优化林业产出,发展替代产业,提高收入水平。深化林业管理体制改革,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配套措施,逐步加大生态补偿力度。

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建立健全饮用水源安全监管机制,加大执法力度,严禁非法排污、非法采砂、向河道倾倒垃圾等侵害饮用水源的行为,加快实施城乡饮水安全工程,加快县城、中心集镇新水源建设和污水处理厂建设,坚决扭转近年来局部地区饮用水质下降的趋势,让群众喝上放心水。抢抓国家大兴水利建设机遇,坚持修复、管护、提高与发展并重,大力实施中小河流治理、小水库除险加固、小流域综合治理、小型农田水利修建等工程,提升防汛抗旱能力,完善水资源供应和水环境安全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建设魅力山城。严格执行城市规划,加快老城区改造,推进北部新区建设,打造行政、商务、文体科教、休闲度假等核心区,加快西部新区建设,打造工业发展平台,形成温泉、莲云与天堂一体化发展的“大县城”格局。加快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市

民广场、城市公园、城郊休闲基地建设,加强城市管理,提升城区承载能力和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县城绿化建设,提升县城品位,打造皖西南魅力山城。

建设美丽乡村。按照“一个集镇就是一个景点,一个村庄就是一道风景”的大景区建设理念,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大力实施危房改造和移民搬迁工程,有序引导农民向集镇或中心村庄集聚。加强重点集镇和边口集镇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示范乡镇和示范村建设,再创一批省级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广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积极推进农村生活环境综合整治,加快集镇和中心村庄垃圾处理设施建设,逐步构建“户保洁、村收集、乡镇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处理模式。切实保护基本农田,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二)打造“五大基地”,壮大县域经济。

立足绿色发展,推进跨越发展,努力做特一产,做强二产,做活三产。

推进特色农业现代化。围绕打造“绿色、有机特色农产品基地”目标,实施提升品质品牌和推进产业化“双品一化”战略,巩固和扩大茶叶、高山蔬菜、蚕桑、生态养殖基地规模,促进农业与工业、旅游业有机融合,延伸产业链,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力争“十二五”末特色农业年产值超过20亿元。加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和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特色农产品品牌建设,提升市场竞争力,让岳西的“有机茶”、“生态菜”、“地道药”、“放心肉”热销大市场。加速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基础设施改善、龙头企业发展、特色示范区建设、机械化作业推广、专业经合组织提升等关键环节,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推进生态工业集聚发展。围绕打造“汽配电子农机产业基地”、“轻纺服装产业基地”、“绿色能源产业基地”目标,加速工业转型升级,集聚发展,力争到“十二五”末,工业产值突破250亿元,比2010年翻两番以上。推进县经济开发区扩区升级和温泉经济开发区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高端化、集群化发展汽配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家纺服装产业,壮大提升电子产业和农机产业,推进发展风能发电、水能发电等绿色能源产业,做大农副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制药、光伏和钾长石产业,培育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整体竞争力。加强科技创新,提升研发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全面落实环保安全“三同时”制度,抓好节能减排,淘汰落后产能,限制高耗能产业,杜绝高污染产业。

推进旅游业和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围绕打造“红色旅游及休闲、度假、健身、养生、修身基地”目标,积极推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和开发,大力发展红色旅游、禅宗文化旅游、休闲观光旅游和养生健身旅游,形成特色旅游板块,力争到“十二五”末,旅游接待人数超过4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5亿元,均较2010年翻两番。加快推进司空山和温泉国际养生文化产业园等一批重要景区建设。积极发展“吃、住、行、购、娱”等旅游配套产业,逐步完善旅游综合服务体系。继续办好大别山映山红旅游文化月活动,让文化旅游产业成为经济增长新亮点。加快茶叶、中药材、建材等专业市场建设,发展现代物流、商务服务、金融服务等生产性服务业和养老服务、社区服务、房地产、物业管理等生活性服务业。

引导和鼓励全民创业。支持企业扩张规模,促进战略重组,鼓励有实力企业上市,扶持中小企业做大做强,孵育一批成长型企业。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强化自治自律,实现抱团发展。提升企业家素质,建设优秀企业家队伍,在全社会努力营造尊重企业家、关心企业家的浓厚氛围。同时,要积极搭建创业平台,完善激励机制,积极引导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支持下岗职工和农村能人大户本土创业,鼓励机关事业单位人才离岗创业,让更多人想创业、能创业、创成业。

(三)夯实发展基础,促进“两个融入”。

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分工合作,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不断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扩大有效投入。强化招商引资,继续坚持招商引资“一号工程”和“一把手工程”,瞄准沿海发达地区和中心城市,开展重点招商,探索多层次合作共建机制,增强产业配套,加强区域协作,谋求共赢发展。强化项目建设,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紧盯国家和省、市政策支持重点,争取和建设一批涉及产业发展、基础设施、生态保护和民生保障的重大项目,坚持县干领衔责任制,推进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建设。强化金融支撑,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发展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引导各类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建设开放的现代交通信息体系。开工并建成岳武高速岳西段,谋划推进岳武高速东延工程,形成快捷的外达通道;大力推进国省道、县乡村公路和旅游公路改造升级,形成畅捷的县域路网;争取并加快推进阜景铁路岳西段建设,配合推进随安铁路前期工作,积极融入国家铁路网;抢抓国家开放低空空域的机遇,积极谋划推进通用机场建设,通过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努力将岳西建设成为区域性交通枢纽。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电子商务,完善信息服务体系,构建高速信息通道。

深化区域合作。积极参与皖江城市带分工合作,谋求与皖江城市带其他地区错位发展、联动发展。抢抓中央扶贫大别山地区和省实施扶持大别山发展战略的重大政策机遇,积极作为,加速发展。在此基础上,主动作为,加速融入合肥经济圈和武汉经济圈。坚持以理念融入为先导,以政策和体制机制融入为保障,以产业融入为主体,力争成为合肥、武汉两大中心城市的农特产品供应基地、旅游休闲度假基地、产业配套基地和产业转移承接基地。积极谋划和推进西南片特色经济圈建设,使之成为融入武汉经济圈的桥头堡。

(四)构建和谐岳西,提升幸福指数。

以民生改善为重点,全面推进社会建设,努力构建幸福岳西、法治岳西、文明岳西,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深入推进扶贫开发。继续强化扶贫开发的战略地位,争取和利用好一切积极因素,进一步整合资源,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构建大扶贫格局,注重提升劳动者素质,注重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注重为群众创造发展机会,注重关怀救助贫困弱势群体,突出抓好产业化扶贫,大幅度提高群众收入,最大限度促进贫困人口脱贫。

保障和改善民生。抓好民生工程建设,着力解决就业、住房、医疗、养老等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向县内二三产业转移,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加快建设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救助等制度。加大廉租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不断改善群众居住条件。

统筹发展社会事业。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改善办学条件,加强师资建设,提高教育质量,推进教育均衡协调发展,逐步构建全民终身教育体系。广泛开展科普活动,建立科研服务体系,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提升群众科学素质和区域创新能力。加强各类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和管理,加大文物和“非遗”保护力度,推进地方志工作,促进地方文艺繁荣。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强化医德医风建设,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人民群众健康水平。稳定低生育水平,保护妇女、儿童和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继续保持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省内领先水平。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和慈善事业。积极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努力将岳西建设成为区域性养老基地。全力备战省十三届运动会,广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强气象工作,提升服务生产生活能力。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目标,牢牢把握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积极推进社会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制度、方法创新,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三项重点工作。整合应急资源,建立公共安全应急联动平台,提高处理突发事件能力,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坚持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创新信访工作机制,拓宽诉求渠道。完善大调解体系,及时妥善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建设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深入开展平安创建活动,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增强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强化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

加强民主法制建设。支持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监督权、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人事任免权。支持县政协依章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依法行政,深化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城乡统筹等重点领域改革,完善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政策体系。认真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加强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工作。发展基层民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权利,坚持和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支持法院、检察院依法行使职权,促进司法公正。加强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做好“双拥”共建工作,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推进精神文明创建。加强区域形象建设,继续打造“风清气正、敢于争先、战贫求富、开放创新、诚信亲商、和谐包容”的新形象,增强干部群众热爱岳西、建设岳西的自豪感和责任感。加强文明县城、文明村镇等各级各类创建活动。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加强网络管理,营造良好网络环境。加强人文关怀,弘扬科学精神,注重心理疏导,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

同志们,美丽的岳西是我们共同的家园。我们每一个生在岳西、长在岳西、干在岳西的人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都要为岳西的发展竭力奉献。让我们携起手来,万众一心,奋力打拼,使岳西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路更畅、房更美,经济充满活力,社会和谐稳定,人民幸福安康!

三、加强党的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

实现岳西发展的宏伟目标,关键在党。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

(一)加强思想政治建设,为科学发展奠定思想基础。坚持解放思想。解放思想的过程就是不断深化认识科学发展规律的过程,就是不断自我加压自我超越的过程。当前,岳西最主要的问题仍然是发展不足、发展不快、发展不优。要旗臶鲜明地反对因 32

循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尽最大努力,抓住机遇,用活政策,调动各方力量,促进加速崛起。要通过进一步完善政策支持体系、政绩评价体系和督促落实机制,着力解决发展思路不新、发展欲望不强、发展动力不足、发展速度不快的问题。进一步解放思想,迫切要求我们广开言路,但绝不坐而论道;加强学习,但绝不照搬照抄;敢想敢干,但绝不空想蛮干。深化理论武装。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完善各项学习制度,发挥县委党校、领导干部业余教育学院、干部教学实践基地等平台作用,全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努力使全县广大党员领导干部把学习当作一种习惯、一种境界,带头读书学习,带头研究县情民情,提升理论素养,增强发展能力。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广大党员加强党性锻炼、提升党性修养、传承优良传统、弘扬红色精神,激发广大党员进一步坚定信念、牢记宗旨、爱岗敬业,自觉在思想上、行为上与县委保持高度一致,努力在富民兴县的伟大征程中建功立业。加强舆论宣传。坚持内鼓干劲、外树形象,积极主动地把岳西的优势展示出去,把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起来、智慧集中起来、热情调动起来,为岳西加速崛起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注重舆情监测、预警、研判和应对,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坚持和健全民主集中制,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发挥整体合力,真正把各级各部门领导班子建设成为推进岳西加速崛起的核心力量。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讲政治、讲奉献、讲创新、讲廉洁,做团结和谐的表率、干事创业的表率、勤政廉政的表率。加强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外干部的培养和使用,充分发挥老干部作用。坚持正确用人导向。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更加注重从履职尽责看干部,从关键时刻看干部,更多地关注和关心在基层一线工作的老实人、正派人,以实绩论英雄,凭公论用干部,让吃苦的吃香、有为的有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健全干部考核评价机制,继续探索干部初始提名改革,逐步健全干部差额考察、差额选拔等制度,推进公开选拔、竞争上岗、公推公选规范化、制度化和常态化。加强各类人才队伍建设。进一步优化人才结构,注重与高校院所的合作,突出抓好技术创新型、经营管理型人才的培养引进和使用,全面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浓厚氛围,形成促进科学发展的人才保障机制。

(三)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积极创新活动载体,继续开展“比服务态度、比服务水平、比服务效率、比服务成果”和“比特色、学先进、创一流”活动,传递压力,增进动力,激发活力,努力形成先进带后进、党内带党外、支部带全部、党员带全员的创先争优浓厚氛围。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县、乡、村党组织抓农村党建工作的责任体系,坚持县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和定期向全委会报告农村党建工作,坚持乡、村党组织书记履行农村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制度,完善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等制度,深入推进“六大载体”建设,不断完善党员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和有效机制。加强“难点村”治理,理顺关系、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加强机关和城镇社区的党建工作,推进非公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进一步扩大基层组织建设覆盖面。强化党员干部的培养和管理。重视在基层一线、生产一线和知识分子等领域发展党员,改善和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坚持党员“星级”管理,加强流动党员管理,推进农村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健全党员教育管理新机制。继续做好选派机关干部和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坚持完善村干部报酬正常增长和党内关怀制度,选优配强基层党组织书记。

(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保障政令畅通。充分发挥纪检监察职能,深入开展重点项目、重点工程、重点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县委各项决策部署落实到位。保护干事创业的干部和保护经济发展环境。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鼓励创业者、支持改革者、宽容失误者,全力保护与支持党员干部干事创业。以加强机关作风和效能建设为抓手,继续开展作风暗访、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和百名科股长活动,依法打击各种破坏建设环境行为,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加强教育监督。深入开展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推进廉政文化建设。坚持把廉政教育列入干部教育培训规划,有针对性地开展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坚持教育在前、约束在前、监督在前,做到党内监督与党外监督、群众监督与专门机关监督相结合,发挥好舆论监督作用,增强监督合力。加强制度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完善党员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和述职述廉等制度,着力构建内容科学、程序严密、配套完备、有效管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切实抓好全国党务公开联系点的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党务公开,全面规范“阳光村务工程”建设,积极探索村务监督委员会发挥作用的途径和方法。加强案件查办。严肃查办贪污贿赂、失职渎职、滥用职权等违纪违法案件,严肃查办商业贿赂案件和严重侵害群众利益案件,深化工程建设领域和公务用车、“小金库”等问题专项治理,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五)加强作风建设,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艰苦奋斗。尽管现在岳西发展势头良好,但仍然属于贫困方阵,部分群众生活仍然比较困难,必须牢固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坚持勤俭办事,反对铺张浪费,真正把有限的资金和资源用在发展经济和改善民生上。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养成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良好风气,始终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树立良好形象。要关心群众。坚持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衡量工作的首要标准,掌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特点和规律,提高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真心实 33

意为群众办事,以实际行动赢得群众的理解、信任和支持。要顾全大局。坚决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地方利益和个人利益,坚决制止有令不行、有禁不止、消极应对、各行其是的现象。各地各部门都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共谋发展,对上级党组织决定的事,要不折不扣保证落实,对事关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事,要全心全意办好。要敢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强化责任意识,恪尽职守,遇到困难不退缩,遇到问题不躲闪,遇到矛盾不回避,面对面地解决问题,实打实地推进工作。要狠抓落实。健全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等制度,严禁不作为,严追慢作为,严处乱作为,不断强化服务群众、服务发展的意识,坚持鼓实劲、讲实话、报实情、求实效,全面提升行政执行力,提高落实效率和水平。进一步完善目标责任制考核体系,加强督查,注重激励,促使各级党员干部把心思用在加快发展上,把精力用在为民造福上,把智慧用在干好工作上。要提振精神。坚决整治“庸、懒、散”现象,引导广大党员干部始终保持攻坚克难的斗志、争先进位的勇气、干事创业的激情,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岳西的各项事业推向前进。

各位代表、各位同志,岳西是一块红色的土地,先辈精神需要我们代代传承,发扬光大;岳西是一个绿色的花园,生态优势正日益彰显,前景光明。回首过去,我们倍感自豪,展望未来,我们满怀信心。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臶,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勇担历史使命,不断开拓创新,团结和带领全县四十万人民,为建设生态环境好、经济发展快、幸福指数高、文明和谐、宜居宜游的美好家园而努力奋斗!

达州市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全文)

时间:2011-07-20 10:58来源:达州日报同志们:

中国共产党达州市第三次代表大会,是在达州进入“十二五”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新十年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追赶跨越、加快发展,努力把达州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不懈奋斗!

现在,我代表中共达州市第二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市第二次党代会以来的工作回顾

自2005年以来,二届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团结带领全市人民,抓住机遇,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圆满完成市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各项任务,开创了达州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经济实力快速提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9.2亿元,年均增长13.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5.4亿元,年均增长3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1.3亿元,年均增长29.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11.9亿元,年均增长18.8%;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30.6亿元,年均增长26.7%。大力实施资源转化、工业强市和项目兴市战略,煤炭、电力、冶金、建材等产业不断壮大,天然气能源化工产业初具规模。“1+7”工业园区规划顺利完成,部分园区启动实施。农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商贸物流、金融保险等服务业较快发展,旅游业发展迈出新步伐。三次产业结构由2004年的37:30:33调整为2010年的23.8:50:26.2,工业主导地位初步确立。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统筹推进城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主城区建成面积和常住人

口由30平方公里、45万人发展到45平方公里、65万人,大城市主框架初步形成。各县城和一批重点小城镇加速拓展,全市城镇化率达32.7%。建成和在建高速公路里程427公里,是“十五”末的4倍。达万铁路、达成铁路复线、襄渝铁路二线建成通车。农村公路建设步伐加快,建成通乡公路3078公里、通村公路9202公里。达州机场开通至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航线。城乡电网改造加快推进。宣汉白岩滩水库、渠县刘家拱桥水库相继开工建设。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政府机构改革、社会事业体制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顺利实施。创新市县乡三级权责利关系,有效激发基层发展活力。民营经济较快发展,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3.1%。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成效明显,行政审批效率不断提高,四级政务服务体系基本形成。大力实施开放带动战略,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累计引进资金920亿元。

社会事业较快发展。教育事业健康发展,国民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科技创新不断加强。文化惠民行动深入实施,建成市博物馆、达州红军文化陈列馆等一批公共文化设施。广播和电视覆盖率分别达94.9%、94.7%。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7.1%。食品药品监管全面加强。体育事业加快发展,建成市体育中心,成功承办省第十届运动会和第六届残运会。人口与计划生育、妇女儿童工作、残疾人及老龄事业全面加强。

民计民生持续改善。民生工程深入实施,累计投入资金284亿元,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等问题有效缓解。就业促进不断加强,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城乡低保补助水平逐年提高,社会福利事业长足发展。扶贫解困成效明显,解决了43.8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保障性安居工程稳步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进展顺利。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扎实开展,城乡面貌较大改观。生态环境保护工程深入实施,节能减排取得实效。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加,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2624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084元。

社会大局保持稳定。政法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两所一庭”建设顺利推进,“三大主题”活动成效明显。群众工作深入开展,领导大接访、干部大下访制度有效落实,矛盾纠纷及时化解,涉法涉诉上访总量不断下降,群众合法权益得到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严打”整治斗争力度加大,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92%。安全生产切实加强,重特大安全事故有效遏制。

民主法制更加健全。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职能,依法监督工作不断加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政协的职能得到有效发挥,爱国统一战线进一步巩固和发展。“五五”普法圆满完成,依法治市有序推进。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作用得到更好发挥。国防动员、国防教育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强化,成功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城。民族宗教、社会科学、外事侨务、对台、党史、保密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党的建设日益加强。理论武装更加深入,群众宣传、社会宣传、对外宣传成效明显,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建设不断深化。先进性教育活动、学习实践活动富有成效,创先争优活动扎实开展,涌现出一批先进群体和优秀党员干部。领导班子建设进一步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有序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创新开展,干部作风切实转变,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深入,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基本框架初步形成,一批大案要案得到查处,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不断好转。

过去六年,达州发展经历了不平凡的历程,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人民群众经受住了严峻考验。特别是面对连续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全市干部群众万众一心抢险救灾,千方百计生产自救,全力以赴重建家园,夺取了抗灾救灾的全面胜利,谱写了可歌可泣的感人乐章。这种坚韧不拔的品质、顽强拼搏的精神,必将成为我们应对各种挑战、开创崭新局面的不竭动力!

同志们,奋斗历尽艰辛,成绩来之不易。这些成绩的取得,是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在历届市委打下的良好工作基础上,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各方面关心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达州市委,向广大党员和全市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人民解放军驻达部队指战员、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所有关心支持达州发展的同志们和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存在的问题。最根本的问题是发展不足、经济总量不大、发展质量不高,纵向比业绩显著,横向比发展落伍;最突出的问题是对外开放不够,新产业发展和大项目引进不足,缺乏新的增长点;最紧要的问题是一些干部对大发展的思想解放不够,执行力不强。同时,自然灾害频繁发生,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就业再就业压力增大,城乡居民收入水平不高等问题较为突出。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并认真加以解决。

六年的实践告诉我们,谋好达州的局、干好达州的事,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探索符合达州实际的发展路径,全力抓好发展第一要务;必须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把激发内力与借助外力相结合,不断拓展发展新空间;必须坚持把人民群众利益放在首位,认真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在维护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促进和谐稳定;必须坚持团结奋进、求真务实,凝聚一切有利于发展的积极力量,形成推动发展的强大合力;必须坚持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不断提高各级领导班子的执行力创造力,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为各项事业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二、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是达州的发展定位,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综合研判发展形势,未来五年,达州发展既有巨大的潜力和动力,又有严峻的困难和挑战。我们面临大有作为的重要机遇。处在工业化跃升期、城镇化加速期、节能环保攻坚期、新兴产业培育期、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期的时代关口,中央“十二五”规划的实施,有利于我们开辟广阔的发展空间;西部经济发展高地建设和省新五年规划的实施,有利于科学定位追赶跨越;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有利于争取更多优惠政策;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有利于获取针对性支持;成渝经济区规划实施,有利于配套重庆充分开放合作;国际国内产业转移,有利于吸纳更多发展资本;国家打通陆路开放国际通道、建设“成渝西”[1]内陆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有利于发挥区位优势。机遇稍纵即逝,必须紧紧抓住、充分利用。我们面临转变发展方式的严峻挑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正经历的一场深刻变革,主攻方向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达州的产业还没有走出粗放型发展和依赖资源的老路,工业过度依靠传统产能扩张,致使经济脆弱性突出,转变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必须把增总量、调结构、转方式贯穿经济发展的全过程,在做大总量中调整结构,在追赶跨越中提升质量,在加快发展中转变方式。我们面临标兵渐远追兵渐近的竞争态势。改革开放以来,达州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在当前竞相发展的大潮中,达州已经落后。2004

年我市GDP居全省第5位,2009年被南充赶超,退居全省第6位,与成德绵宜的差距进一步拉大。2010年达州GDP仅比凉山多35亿元,凉山增速却比达州高2.4个百分点,被凉山超越之势十分明显。2010年达州城镇化率仅相当于全省2005年、全国90年代中期水平,城镇化推进明显滞后。逆水行舟,慢进就是退。必须迎难而上,超常努力,以更快的发展速度争创优势。我们面临改革创新的攻坚阶段。在改革创新这场新的伟大革命中,改革的重点已从经济领域向社会领域拓展,涉及利益更广,触及矛盾更深。我市国有企业、投融资体制等经济领域的改革,已失去国家政策支持的最佳机遇,欠账较多、难度增大,成为改革发展的短板。在加快发展的新阶段,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矛盾、新制约不断显现。必须围绕破难题、增活力、上水平,改变传统思维模式和工作方式,在深入推进社会领域改革的同时,抓紧经济领域改革的补课,开创发展新局面。我们面临群众追求更好生活的热切期盼。当前,经济开放,民主发展,社会的开放性、流动性、虚拟性增强,新经济和新社会组织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利益诉求呈现出多元化、多层次、多样性特征,追求高质量生活已成为人们的迫切愿望和价值取向,特别是追求美好生活的内容形式更丰富、水准要求更高、权利诉求更强烈,落实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刻不容缓。必须把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放到总体发展布局中,促进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

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符合达州经济发展转型的内在要求,顺应全市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热切期待,是今后五年乃至更长一个时期的奋斗目标。实现科学发展,需要长期艰辛的努力,不断提高发展的突破性,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创造更多社会财富;建设幸福达州,需要把推进发展与增进福祉统一起来,将工作落脚到提升群众的幸福度、增强群众的幸福感,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不断解决人民群众的社会生活诉求、不断维护人民群众的政治生活权益,实现与发展阶段和水平相适应的幸福。

实现人民幸福是我们党的历史使命和庄严承诺。我们党90年的发展史,就是一部带领人民群众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奋斗史。建设幸福达州,不仅是坚持党的不变初衷,更是践行党的执政理念和价值追求。时代赋予我们庄严使命,人民寄予我们殷切期望。只要我们坚定信念不动摇、解放思想不停步、求真务实不空谈,就一定能在建设幸福达州的历史征程中,迈出新步伐,开辟新天地,铸就新辉煌!

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奋斗目标,今后五年工作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围绕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坚持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基本思路,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奋力推进“七个加快”: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和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胜利完成“十二五”规划,在四川建设西部经济发展高地中走在前列。

——确立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的发展定位。“十二五”时期,中央和省委进一步强化区域发展战略,以区域中心城市为依托,发展各具特色的区域经济。我们要站在全局的高度谋划区域发展。达州地处川渝鄂陕结合部,联南贯北,承东启西,是架通大西北与大西南的桥梁,是通联成渝经济区[2]、关中—天水经济区[3]、大武汉经济区[4]的枢纽。川渝鄂陕结合部八市二区[5]幅员广阔、人口众多、资源富集,但长期以来缺乏中心城市带动,发展相对不足。

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就是要在区域内成为综合交通枢纽、经济总量榜首、产业聚集高地、科教支撑平台、城市发展龙头。奋力推进“七个加快”,就是要打造领先优势,增强辐射功能,显著提升达州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强大影响力、服务力和带动力,聚合区域要素,加快崛起进程,形成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发展龙头效应。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是立足达州、贯通四省、服务全川的战略性工程,必将推动达州成为四川面向中部开放的东向通道、合作平台、产业基地、交流窗口和生态屏障。

——坚持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主基调。“十二五”时期,全国发展水平将不断提高,四川将在省委九届四次全会以来积蓄能量的基础上,开启新一轮加快发展的新征程。达州要跟上全省全国的发展步伐,必须纵向提速、横向赶超、充分发展,保持经济持续平稳更快增长,确保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4%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5%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6%以上。力争到201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亿元,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到1000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7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76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27300元、11630元,在2010年的基础上均实现翻一番以上的目标。

——坚持三化同步、三业并重的基本思路。三化同步是中央和省委确定的“十二五”时期的基本发展思路。我们要科学把握达州发展需要,在推动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的进程中,突出工业化与城镇化“两化”互动,努力壮大产业、推动创业、扩大就业,推进资源就近就地转化、产业就近就地发展、创业就近就地突破、就业就近就地实现。

——坚持产业立市、工业强市、开放活市、科教兴市、文旅靓市的发展路径。达州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加快崛起,必须集中力量办大事、集聚资源见效益、集约产业成规模,充分发挥产业的支撑力、工业的带动力、开放的聚合力、科教的开创力、文化旅游的助推力,充分利用重点领域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特点,以优势优先、重点突破,加速全局发展。

同志们,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既是长期而艰巨的奋斗目标,也是重大而紧迫的现实任务。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一定要增强历史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因素,众志成城,击鼓奋进,共同谱写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绚丽篇章!

三、优先发展以交通和水利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次级综合交通枢纽

把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放在优先地位,每年新开工一批重点工程,构建功能配套、畅通便捷的区域一体化基础设施体系。

建成外联内畅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创造区位新优势。围绕“铁公水空”立体交通总构架,统筹推进“两航、七铁、十一高速”[6]交通体系建设,奠定在全国交通骨干网和西部综合交通枢纽中的优势地位。2011年建成达陕高速公路,2012年建成达万、达巴高速公路,2013年建成达巴铁路,2014年建成南大梁高速公路。抓紧开展达成高铁、达万和达渝城际铁路,达营、通万城、平达广、宣开、宣大和主城区绕城高速公路的前期工作,力争开工建设。加快达州火车站改造搬迁工程,确保2011年开工改建客运站,尽早新建货运站、迁建编组站,建成西南最大的支点火车站。超前布局航空和水运,加快达州机场迁建前期工作,开通一批新航线,促进客货运同步发

展;加快渠江航道升级改造,加强达州、渠县等港口建设,早日建成重庆长江上游航运中心重要口岸。加快国省干道改造,2013年前完成7个县(市、区)间高等级公路建设。打通达州连接周边市县的通道。推进农村路网建设,大力发展城乡公共交通,形成畅通内外、覆盖城乡的交通网络。

构建大中小微型水利配套格局,提高防灾减灾能力。用好国家和全省加快水利改革发展政策,抓好重大项目入笼子、进盘子、要政策的工作,坚持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力求从根本上解决常年性缺水和季节性洪涝问题。推进“3+10+1”控制性水利工程。力争在州河上游前中后河各建一座大型水库,在各县(市、区)布局建设10座中型水库,实施宝明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工程,增强“蓄拦分灌”功能,提高生产生活用水保障能力。加强山洪灾害防治、中小河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工作,加快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微小型塘库堰修复,提高防洪抗旱能力。推进民生水利工程。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施万源寨子河水库等一批保障性水利工程,建设“五小”水利设施,切实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推进水资源合理开发。科学规划、高效利用、有效保护,统筹生活生产和生态环境用水,开发和推广中水利用,推进水利水电产业化,建设节水型城市和节水型社会。

建设现代能源和信息服务体系,提升发展保障力。大力勘探开发天然气资源,到2015年实现年产200亿立方米。加强煤炭资源勘探整合利用,优化发展火电,扶持发展农村沼气、生物质能、太阳能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升全市电力输配供能力,加紧完善域内主干电网,支持国家电网与地方电网同步发展,实现有机融合,3年完成97亿元专项投资,形成以500千伏为支撑、220千伏环网为骨干、110千伏及以下配电网分布合理的电网体系。实施“气化达州”工程,加快乡镇供气站建设,让更多城乡居民用上清洁能源。以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应用、应急通信体系和数据灾备中心为重点,建设川东北通讯信息枢纽。整合信息网络资源,加快“三网”融合,全面推进经济社会各领域信息化,以高度信息化、全面网络化为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提速。

四、大力实施工业强市核心战略,带动三次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以提高产业整体竞争力为目标,以增强创新能力和培育自主品牌为着力点,加速构建以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农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新增长点的现代产业体系,为推进创业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为扩大就业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提升区域中心城市发展质量。

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增强发展支撑力。以产品项目为抓手,坚持专业化、园区化、集群化方向,改造提升、深度转化、创新驱动、循环发展、承接壮大,突出抓产品带企业、抓承接带产业、抓布局带城乡,推动工业经济快速发展,实现“五个一”目标[7]。发展壮大优势产业。充分发挥天然气资源优势,以气为基、以气兴产、多元发展,借鉴瓮福达州磷硫化工基地成功模式,大力发展以气为原料的精细化工业,以气为燃料的先进制造业,与气协同发展的磷硫、盐卤、氯碱、焦煤和碳基产业。探索资源开发新机制,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浅层天然气和页岩气开发利用,在全省重要战略资源开发中探索新路、率先突破,建成中国西部天然气能源化工基地。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坚持以传统产业为基础,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新兴科技与新兴产业结合,在发展清洁能源汽车及环保节能装备、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产品及工模具高端产品六大领域求突破,努力在四川以高新技术为特征的创新发展中占据一席之地。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实施靠大联强、优化升级战略,推进煤炭、冶金、建材、食品、机械五大产业技术改造升级、科

技创新升级、产品优化升级、循环利用升级,淘汰落后产能,推进节能减排,实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传统产业高端发展、资源产业循环发展、成链成园集群发展。大力发展矿业经济。坚持整装勘查、规模开发、综合利用、高效环保原则,加快富钾卤水、石灰石、石膏等开发利用步伐,建设一批产业基地,把矿业经济打造成新的增长点。同步发展大中小微型企业。坚持做大龙头、做多中小、做强配套、做优特色,培育大企业大集团,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十亿级、百亿级“旗舰”企业。大力发展中小微企业和民营企业,为龙头企业和拳头产品提供配套,形成大企业顶天立地、中小微企业铺天盖地的发展格局。加快各类园区布局和建设。把加快“1+7”园区体系建设作为“两化”联动的现实路径。重点加快调整经济开发区,按照“一区两片多园”发展模式,发展工业园区、现代物流园区、农产品加工集中区、职业教育园区、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新兴产业园区、生物制药产业园区、临港产业园区,把园区建成创业就业的新平台、产业发展的新高地、城镇发展的新组团。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做大做强特色品牌。大力推进农业标准化、专业化、规模化发展,以培育品牌为引领、龙头企业为带动,加快农业“四区”建设。稳定粮食生产,开展粮油高产创建,落实强农惠农政策,实现新增8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到2015年完成主要农产品标准制定和发布,种植业、养殖业标准化推广面分别达到60%、50%。实施农业“4+8”工程,突出富硒特色,发展生猪、黄牛、旧院黑鸡、白鹅四大畜禽产品和苎麻、富硒茶叶、黄花、油橄榄、中药材、马铃薯、醪糟、香椿八大农副产品,形成优质品牌。引进培育一批关联度大、市场竞争力强、辐射带动面广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基地、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和农产品深加工基地建设,实现“一村一品”向“一乡一品”、“一县一品”发展,以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带动农民就业,促进农民增收。到2015年农产品加工率达70%以上,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秦巴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中心。以信息化为统领,坚持功能化、配套化、系统化方向,着力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高层次、形成网络,增强区域中心城市要素配置和综合服务功能。优先发展现代物流业。秦巴地区密集的城市群为达州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广阔腹地。要整合物流行业资源,抓好各地配套货场、仓库、码头、集装和分拨设施建设。引进培育一批第三方现代物流企业集团,发展区域性仓储集团公司。建设现代化物流信息平台,推进物流中转无缝连接,努力把秦巴物流园区和杨柳配套园区建成立足达州、辐射秦巴、服务西部、贯通沿海的国家级物流示范园区。积极发展金融保险业。加快金融开放步伐和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培育企业上市融资。引进各类金融企业建立分支机构,推动银行、信托、基金、保险、证券等金融服务业大发展。加快投融资平台建设,拓宽投融资领域,促进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国有资本与民间资本有机融合。探索发展外包服务业。围绕工业园区及企业现代化发展需要,积极引进和培养人才,建立服务基地,搭建服务平台,探索发展软件外包、研发外包、业务流程外包等业务,优化企业资源配置,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增强企业竞争力。提升发展商贸服务业。整合本地商业资源,组建大企业集团,形成商贸龙头。加强专业市场和特色街区建设,大力发展电子交易,推动商贸服务业转型升级。积极发展社区服务、家庭服务、老年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满足多层次、多样化需求。创新发展咨询设计业。适应个体和组织外部的专业化需求,发展咨询设计等智力密集型和知识服务型产业。规范和提升中介服务业,积极发展政策咨询、技术咨询、管理咨询、专业咨询业务。创新载体,引进研发机构,引入研发设计理念,着力打造“达州设计”品牌。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业。坚持“文旅景城”整体谋划、立体开发,融文于景、借景进城、山水相融。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市场,提升文化创意,大力发展影视制作、出版发行、汇演会展等

产业,打造一批影响大、水平高的文化产品。实施旅游大景点支撑战略,抓实几项体现达州文化元素的旅游大项目,搞好高端规划,集中包装、推介和开发,打造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精品旅游产品和线路。加大产业融合,创新旅游产品业态,做优“吃住行游购娱养疗健”产业链,开发旅游延伸产品和服务,把达州建成“成渝西”黄金旅游线的重要目的地。

五、联动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建设现代山水生态城市

顺应工业化与城镇化联动推进、城镇化加速发展的新趋势,构建具有达州特色的城镇体系,全面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功能水平和整体形象。

统筹城乡规划,构建现代城镇体系。树立规划科学是最大节约、规划失误是最大浪费的理念,以科学规划为“纲”,推进城乡建设规划全覆盖,构建“组团布局、城乡衔接、四层架构”的现代城镇体系。实施达州主城区带动战略,注重城市规划与村镇规划有机衔接,将达州主城区建成大城市并向特大城市发展,将5个县级城市建成中等城市,将若干小城镇建成中心镇并逐步向小城市发展,将若干新农村综合体[8]逐步发展为小城镇。到2015年,达州主城区建成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达到80万。5个县级城市人口分别达到20至30万,成为产业实力强、城市功能全、要素集聚多的较大经济体。加强对中心镇、小城镇和新农村综合体分类指导,提升规划发展水平。

完善城市功能,提升主城区城市品位和竞争力。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和自然禀赋,因地制宜、依山就势、显山露水、彰显特色,建设现代山水生态城市。高起点做好城市规划设计。按照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优化城市总体规划,明晰五大组团[9]功能定位。系统完善城市交通、地下管网、市政设施、生态文化、城市景观等专项规划。建立规划设计方案优选制度,对主要节点、重点区域和重要地段,科学制订城市建筑的造型、风格和立面等规划控制指标,形成若干亮点片区,提升城市品位和魅力。超常规推进城市建设。坚持拉框架、强功能、突重点、促带动,科学布局基础性、功能性和公益性设施,系统化、网络化、立体化建设市政配套,分片区、分组团加快城市新区建设。严格执行规划,填补城市功能,实施一批便捷交通、教育文化、商务地标、宜居休闲、精品绿地等重大城建项目。各组团要分别建设一个城市综合体,降低城市发展成本,提升城市服务功能。加快改造旧城区。拆墙透绿、改善环境,将二、三类工业和建材经营、大型批发等迁入园区发展,引导旧城区人口向新区转移。坚持以规划促改造、以政策促开发、以安置促征收,推进凤凰山棚户区[10]等城中村改造,打造城市生态文化休闲带。加快主城区交通建设,构建“一大环两小环三纵两横”[11]格局。推进各组团间的路网通联,实施城市出口“6×2”畅通美化工程[12],提升城市形象。加强城乡结合部规划建设,把城市近郊乡镇建成特色鲜明、淳朴自然、整洁美观、功能完善的风情小镇。高水平打造城市生态。推进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实施凤凰山等主城区自然山体退耕造林工程,打造城市森林公园。加大沿河、沿路、沿山、沿湖绿化力度,建设主城区出口10公里绿化带和街头、社区绿地,形成绿满城乡的生态景观。开展州河治理和保护行动,加强水环境治理和城区污水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高标准加强城市管理。大力开展城市风貌改造,做好全省“门前双三包”试点城市工作,持续推进“五乱”治理。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园林城市和省级环保模范城市、森林城市、文明城市“五城同创”活动,打造城市新名片。

探索城镇化新路径,加快建设秦巴地区新农村综合体试验区。在坚持成片推进新农村建设的

基础上,积极探索、示范推动新农村综合体建设,使之成为加速城镇化的新动力。在规划中融入川东民居风格和地域文化特色,突出抓好农民新村、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五大建设”。注重结合连片扶贫开发、集中拆迁安置、乡村旅游发展、农村危房改造、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灾后恢复重建等项目建设新农村综合体。各县(市、区)要大力实施“1+10”工程,每年至少建成1个新农村综合体、10个新村,力争到2015年,全市建成新农村综合体40个、新村360个,让更多农民共享现代城市文明成果。

六、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

开放是达州发展的生命线。要坚定不移地引进增量、提升存量,构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开放格局。

实施开放合作“四向”战略,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突出东向,加强与长江中下游武汉、长三角经济区等沿江地区的经贸联系;强化西向,加强与成渝两地的市场对接;开拓南向,扩大与云南、贵州和珠三角经济区的市场合作;加强北向,承接西安大都市的经济辐射。大抓招商引资,坚持招大引强、集群承接、延链引进,以重要环节的突破完善产业链条,以重大项目的引进调整产业结构,以龙头企业的带动形成产业集群。顺应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积极参与区域合作。全面对接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加强渝广达发展带区域分工协作,优先形成基础设施的同规同城、统筹统建,探索新型工商关系,构建合作互动发展机制。坚持错位和配套发展,在农副产品供应、能源供给、汽摩配套、商贸物流协作、旅游休闲方面形成比较优势,加快建设成渝经济区配套产业高地。

以开放促改革,大力推进改革攻坚。坚持以开放的思维和办法深化改革,着力解决改革欠账。强力推进企业兼并联合、重组嫁接,全面完成国有企业改革任务。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垄断行业和公用行业改革。充分利用扩权强县政策,加快县域经济发展。认真落实“国新36条”[13],鼓励和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大力发展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信息等要素市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建立多元化、多功能的金融服务体系。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加快户籍制度改革。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改革。

加强软环境建设,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推进发展既要开明开放广借外力,又要简政放权激活内力。树立“投资者是上帝、引资者是功臣、各级干部是公仆、破坏环境是罪人”的观念,着力优化政务服务。全面落实“两集中两到位”,设立创业申请审批“绿色通道”,强力整治“拖延滞推、吃拿卡要”行为。激励全民创业,按照“非禁即入”的原则,大力扶持城乡居民特别是返乡农民工、大中专毕业生、转业退伍军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被征地农民等群体自主创业。建立创业园区,搭建创业平台,宣传创业典型,弘扬创业精神,让一切创新思想充分涌流、创业举动得到尊重、创造成果得到维护,使巴渠大地成为创业沃土,争创国家级创业型城市。

七、大力发展科教文卫事业,加快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和区域文化中心

坚持走科教兴市之路,切实壮大科教实力,重点提升人力资源优势,突出提升就业适应能力和创业开拓能力,不断增强发展的创造力。

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加快建成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统筹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认真落实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政策,完善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加快乡镇寄宿制学校、城市中小学校和农村教师周转房建设,推进校舍安全工程。重视发展特殊教育。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强化教师职业道德建设,规范各级各类学校办学行为。坚持把职业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培育多层次、实用型、高素质人才,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职业教育基地,变人口大市为人力资源强市,变向外输出劳动力为向内吸引产业项目,促进资源就地转化、产业就地发展、人员就近就业。

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以产业为龙头、企业为主体、产品为核心,整合资源,大力培养和引进重点领域急需的创新型人才。引导资金、人才、技术向企业聚集,支持企业创造品牌、做大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围绕优势资源开发、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发展,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创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大力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创新体系与现代产业体系融合。大力发展风险投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大力普及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社会科学知识。

健全公共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完善城乡医疗服务体系、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医疗保障体系和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提升服务能力。坚持把公共卫生服务配套与新农村综合体建设有机结合、统筹实施。加强重大传染病、慢性病、精神疾病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控和应急处置能力建设。巩固和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和参保率,逐步提高统筹水平和补助标准。建立城乡医疗救助制度,提高救助水平。贯彻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做好妇女儿童和残疾人工作,建立养老服务体系,保障合法权益。

大力推进特色文化发展,创建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宣传教育实践活动,评选表彰道德模范,用优秀传统文化建设精神家园。发展广播电影电视事业。繁荣文艺事业,扶持艺术门类发展,加强文艺院团改革和建设。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挖掘巴渠文化、红色文化和川东民俗文化等特色文化资源,推出一批精品力作,不断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要。加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乡镇和社区公共文化设施,市县要建设文化馆、图书馆、影剧院、博物馆、特色文化街区和文化广场等设施。建好巴人文化博物馆和天然气博物馆。积极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力发展新农村综合体文娱事业,培育新农村文化,倡导新农村文明,创办全国新农村文化节,打造全国新农村文化艺术演展基地,创建全国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多举奠定区域文化中心地位。

经济越发展,就越要凸显以特色文化为内核的软实力。在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的征程中,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底蕴深厚、富有特色的巴渠文化,必将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旺盛活力,成为追赶跨越、加快发展的强大动力!

八、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推进民主法制进程

和谐成就事业,幸福凝聚力量。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实现包容性增长和共享式发展。

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法治达州进程。坚持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保证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证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能,支持人大代表依法行使职权,管理国家事务。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支持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职能,充分发挥其协调关系、汇聚力量、建言献策、服务大局的重要作用。完善党领导下的村(居)民自治制度。支持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职权。切实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的桥梁纽带作用。做好民族、宗教、对台和侨务工作。深入推进依法治市,扎实开展“六五”普法,大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14],不断提升执法队伍素质,努力建设社会认可、人民满意的法治达州。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坚持把社会管理摆在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突出抓好社会管理的薄弱环节。加强和完善社会管理格局,强化村(社区)等基层组织引导服务群众、反映群众诉求、化解社会矛盾的功能。推行流入地与流出地双向管理,提高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动态管理水平。加强和改进两新组织[15]的服务与管理。突出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树立安全发展理念,深入开展平安达州建设,强化安全生产,加快防灾抗灾减灾体系建设,着力构建公共安全体系。坚持把社会管理与群众工作有机结合,建立健全党和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认真接待群众来访,深化“大调解”工作,加强群众思想教育疏导,及时排查化解矛盾纠纷,全力化解信访积案,妥善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坚决整治损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加强国防及国家安全教育,重视民兵、预备役部队、人民防空、交通战备建设,支持武警部队建设。深入开展“双拥”活动,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着力改善民计民生,切实凝聚民心民力。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确保民生问题得到制度化安排、系统化解决、项目化落实、长效化推进,让人民群众享受更多发展成果。大力抓好就业再就业、社会保障、技能人才培训、主城区危旧房和农村危房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农村公路硬化、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连片开发等惠民实事。采取“公商协同、以商补公”模式,启动建设妇女儿童医院、精神病医院和特殊精神病救助中心、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动物园、劳动人民文化宫、达州大剧院等公益性项目。围绕打造嘉陵江上游生态屏障,加快城乡绿化,全面治理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问题,创造绿色清洁环境。建设食品药品检验检测中心,强化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发展全民健身事业,推进健康达州建设。

九、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为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坚强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就必须紧紧围绕发展的阶段性任务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高度重视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消极腐败等危险问题,切实“提升五大能力、弘扬五种作风”,不断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突出理论武装,着力从思想信念上强化党的建设。加强和改进宣传思想工作,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头脑,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水平。加强舆论引导,强化对外宣传,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氛围。坚持实践标准,推进思想解放,跳出达州看达州,立足区域展优势,对照全国

抓开放,比肩前沿促改革,少说多干,干中完善,千方百计加快发展。全市广大党员干部要敢于求实、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始终以大开放的理念、追赶者的勇气、跨越者的气势、倒计时的紧迫,兼容并蓄、自我加压、锐意进取,努力形成求变求快求发展、创新创业创一流的浓厚氛围。

提高执政能力,着力从班子队伍上强化党的建设。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选拔任用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形成以德修身、以德服众、以德领才、以德润才、德才兼备的用人导向。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严格干部工作标准和程序,不断提高干部选任调配的科学化水平。认真执行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四项监督制度[16],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探索既充分尊重民意又不简单以票取人的有效办法,把公道正派、坚持原则贯穿于选人用人全过程。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健全民主集中制,建设政治坚定、朝气蓬勃、奋发有为、团结协作的坚强领导集体。加强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党外干部特别是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扎实开展干部教育培训,增强培训实效。做好离退休干部工作。坚持党管人才,广纳人才,以事业感召、培养、造就人才。

夯实执政基础,着力从基层组织上强化党的建设。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推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向深度和广度拓展。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构建城乡党建统筹推进新格局。加强党员服务管理,建立城乡一体的党员动态管理机制。抓好发展党员工作,把各类优秀人才吸引到党内来。健全完善党内关怀帮扶机制,注重从政治上爱护和激励基层干部。全面推进村党组织书记公推直选,扩大乡镇党委书记公推公选试点范围。扎实开展党建带群建工作,推动组织共建、阵地共建、队伍共建,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严格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建立健全书记抓党建年初承诺、年终述职、社会评价、逗硬问责四位一体的工作责任体系。

构建惩防体系,着力从党风廉政上强化党的建设。党的威信和形象最容易因腐败受到损害,改革和发展最容易因腐败受到阻碍。要充分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和现实紧迫性,旗帜鲜明、毫不动摇地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把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着力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认真贯彻实施《廉政准则》,深入开展党纪国法、党的优良传统、正反典型教育,加强廉政文化建设,筑牢干部思想道德防线。深化反腐倡廉制度创新,强化权力制约与监督,努力形成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严格执行民主生活会、谈话、诫勉、监督等制度,坚决维护制度的权威性和严肃性。进一步加大查办案件力度,继续保持查办案件的强劲势头,坚决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不论什么人,不论什么职务,只要触犯党纪国法,发现一起就坚决查处一起,决不手软、决不姑息。全市党员干部要严格遵守“八要十五不”[17]要求,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私,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坚持求真务实,着力从作风操守上强化党的建设。作风是形象,更是战斗力。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认真践行“四个特别”,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强化忧患意识,居安思危,反骄破满,锐意进取;强化公仆意识,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拜人民为师,善于倾听群众呼声,勇于面对群众批评,使作出的决策、制定的措施、开展的工作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强化节俭意识,牢记“两个务必”,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强化实干意识,带头执行市委的决策,认真落实重点工作“预决算制”。既要有思路、重部署,又要出实招、真爬坡;既要带领干、带动干,又要抓机制、抓督促,做到发展压力级级传递、工作动力层层提升。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要讲激情比创业、讲创新比突破、讲执行比落实、讲责

任比担当、讲奉献比精神,努力用党员干部的辛劳换取人民群众的幸福!

同志们,回首昨天,老区人民为新中国诞生和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放眼今天,巴渠大地处处焕发着勃勃生机与活力;展望明天,幸福达州的锦绣画卷将徐徐展现!历史的目光注视着我们,人民的期盼鞭策着我们。我们一定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市人民,解放思想、振奋精神,务实突破、开拓创新,励精图治、追赶跨越,加快建设川渝鄂陕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为实现科学发展、建设幸福达州而努力奋斗!

〔16〕四项监督制度:《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办法(试行)》、《地方党委常委会向全委会报告干部选拔任用工作并接受民主评议办法(试行)》、《市县党委书记履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职责离任检查办法(试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追究办法(试行)》。

〔17〕八要十五不:一要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1)决不利用职权和职务上的影响谋取不正当利益;(2)决不接受任何单位或个人的礼金、购物卡、有价证券、支付凭证、贵重物品和有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旅游、健身、娱乐等活动安排;(3)决不利用红白喜事大肆宴请宾客,借机敛财,造成不良影响。二要积极服务经济发展,(4)决不以个人或借他人名义从事经商办企业等营利性活动;(5)决不违反规定干预和插手工程建设项目承发包、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介机构服务等市场交易活动。三要大胆提拔重用优秀干部,(6)决不搞个人封官许愿、任人唯亲和营私舞弊,对跑官要官坚决予以制止,对买官卖官或拉票贿选坚决予以处理。四要严管亲属及身边工作人员,(7)决不允许配偶、子女、亲友和身边工作人员,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和影响谋取私利;(8)决不成为他们非法谋取利益的保护伞。五要依法依规按政策办事,(9)决不多占用住房,不买卖经济适用房等保障性住房;(10)决不在社会保障、政策扶持、救灾救济款物分配等事项中优亲厚友、显失公平、与民争利。六要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11)决不讲排场、比阔气、挥霍公款、铺张浪费;(12)决不违反规定配备、购买、更换、装饰或者使用小汽车;(13)决不参加高档娱乐活动。七要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的作风,(14)决不脱离实际、弄虚作假,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沽名钓誉的“政绩工程”,损害群众利益和党群干群关系。八要保持积极健康的生活情趣,(15)决不做有悖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事。

高举伟大旗帜 推进改革创新

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2011年7月5日)

现在,我代表中共沈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

市第十一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沈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是应对挑战、砥砺奋进的五年,是跨越发展、成果丰硕的五年。五年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市委团结带领全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真抓实干,圆满完成了各项任务,谱写了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全面振兴的壮丽篇章。

这五年,科学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自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通过扎实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我们对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的领会更加深刻、把握更加准确,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更加统一、步调更加一致,推动科学发展已经成为全市上下的自觉行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对市情的认识,明确提出完成“五大任务”、实现“三大目标”的总体思路,制定出台《关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动沈阳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加快全面振兴的意见》和《关于建立健全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长效机制的决定》。坚持把科学发展观贯彻落实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好字优先、好中求快、又好又快的可喜局面,稳定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坚持思路的稳定性和工作的连续性相统一,长远目标与阶段性任务相结合,准确把握形势,确定主题,聚焦工作重点,创新突破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不断保持振兴发展的强劲势头。尤为可喜的是,全市广大党员干部思想作风发生了重大变化,工作中少浮躁之气、多务实之心,发展中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事业心、责任感明显增强,全市上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氛围更加浓厚。

这五年,全市综合实力实现大幅提升。坚持以增量推动结构优化,以创新促进产业升级,大力推进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步入崭新阶段。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是2005年的2.1倍,年均增长16.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是2005年的3.2倍,年均增长29.7%;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2.6倍,年均增长21%,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大幅提升,沈阳老工业基地振兴取得了重大成果。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经济运行质量显著提高,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明显增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现代建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2005年翻两番;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增加值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双双突破2000亿元;县域经济占全市经济总量的比重不断提高,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持续攀升;非公有制经济蓬勃发展,成为推动沈阳全面振兴的重要力量。科学实施行政区划局部调整,作出“三区”合署办公、全面开发建设大浑南的重大决策,高水平编制了全域科学发展规划,各区域功能定位更加合理,东西南北中各具特色的空间格局基本形成。招商引资成果丰硕,外资结构不断优化,重大项目令人振奋。国有企业和重点领域改革取得重大进展,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道路、绿化、水系建设力度空前,一批标志性建筑和重大基础设施建成使用,沈阳迈入地铁时代。国家生态市和全国环境建设样板城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提前完成,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重大进展。

这五年,和谐社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切实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振兴发展成果越来越多地惠及全市人民。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2010年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突破2万元和1万元大关,比2005年翻了一番。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五年累计实现实名制就业120

万人,劳动关系更加和谐。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保障标准大幅提高,保障水平稳步提升,各类特困群体得到有效救助,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得到有效缓解。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协调发展,城乡教育资源实现优化整合,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走在全国前列,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逐步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深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推进,精品创作生产实现历史性突破,艺术惠民“双百万”工程开辟了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新途径。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成绩斐然,奥足赛沈阳赛区比赛取得圆满成功。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蓬勃开展,市民文明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进一步提高,双拥模范城创建实现“六连冠”。各级人大、政协职能作用不断加强,各民主党派和人民团体作用充分发挥。依法治市工作稳步推进,全社会法制观念明显增强,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有效维护。以群众工作统揽信访工作的“沈阳模式”在全国推广,我市实现了从全国信访大市到信访工作先进城市的巨大转变。“平安沈阳”建设成效显著,打击刑事犯罪成果突出,安全生产监管体系日趋完善,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这五年,党的建设开创崭新局面。坚持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加强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开展“双争双创”活动,各级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的示范带动作用不断增强,广大党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进一步提高。不断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四个坚持”的正确用人导向进一步树立,公推比选等干部选拔任用办法大力推行,综合考评体系更加完善,干部调整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区、县(市)和乡镇党委换届圆满完成,一大批政治坚定、有真才实学、实绩突出、群众公认的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不断提升。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规模干部培训特别是基层党组织书记轮训工作全面推开,“两新”组织党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进一步增强。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可喜成果。切实加强作风建设,涌现出潘作良等一大批为党分忧、为民解难的先进典型,广大党员干部勇于负责、敢于担当蔚然成风。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建设,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日益完善,反腐败斗争成效显著,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进一步好转。

如果说五年前的沈阳,摆脱了“东北现象”的困扰,基本完成了老工业基地的调整改造,那么五年后的今天,沈阳振兴发展已经取得了重大成果,步入了科学发展的轨道,正在向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目标阔步前进。

同志们,过去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党中央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市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奋力拼搏的结果,是社会各界大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共沈阳市第十一届委员会,向全市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向港澳台同胞和国际友人,向驻沈部队和武警官兵,向所有为沈阳振兴发展作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还必须清醒地看到存在的矛盾和问题:经济总量还不够大,经济结构还不尽合理,自主创新能力还不够强,资源环境矛盾还较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还有待进一步消除,城市建设和管理需要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还有待进一步

提高,维护社会稳定的压力仍然很大,一些党员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作风需要进一步转变。我们一定要以对沈阳振兴发展、对全市人民群众高度负责的精神,切实解决好这些问题。

二、用科学发展观统领未来五年发展

未来五年,我们仍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结构加快调整,新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孕育突破,低碳技术、绿色经济已成为新一轮发展的重点,全球正在进入创新集聚爆发和新兴产业加速成长的新时期。从国内来看,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随着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推进,发展的有利条件、比较优势和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改变,经济结构转型加快,市场需求潜力巨大,体制活力显著增强,我国已经进入了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紧紧抓住国家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深入实施、沈阳经济区改革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第十二届全运会主会场设在沈阳的难得历史机遇,奋力开创沈阳振兴发展的新局面。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沈阳要赢得主动、发挥优势、开创未来,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科学发展观开拓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续写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篇章,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当前,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要求我们必须切实把科学发展观内化为世界观和方法论,转化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在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伟大征程中,让科学发展观在沈阳大地上熠熠生辉,放射出更加灿烂夺目的真理光芒。

高举伟大旗帜,最根本的在于把科学发展观与沈阳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具有时代特征、沈阳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工作举措。做优发展空间、做大中心城市、做强县域经济、加强生态建设、着力改善民生这“五大任务”,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生态宜居之都这“三大目标”,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科学发展观在沈阳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实践。我们必须坚持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不断丰富和完善“五大任务”、“三大目标”的内涵,并切实将其作为沈阳振兴发展的奋斗目标、工作重点和战略举措,毫不动摇、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推动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伟业乘风破浪、一往无前。

今后五年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抢抓机遇,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根本出发点,以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为动力,围绕实现“三大目标”,深入推进“五大任务”,大力加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实现沈阳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全面完成今后五年的任务,是中央和省委的殷切期望,是全市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坚信,经过不懈努力,一个经济更加繁荣、体制更加完备、环境更加友好、城市更加文明、社会更加和谐的新沈阳一定会展现在世人面前。我们对沈阳的美好明天充满信心。

三、实现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的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全面落实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实力沈阳、活力沈阳、宜居沈阳、文明沈阳、和谐沈阳。

(一)加快结构调整,做大经济总量,建设实力沈阳

优化空间布局、调整经济结构、做大经济总量,是沈阳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首要而紧迫的任务。要坚持在做大总量中调整结构、在调整结构中扩大增量,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城市综合实力,力争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一万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一千亿元。

进一步优化空间布局。严格执行城市总体规划和重点空间建设规划,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不断完善区域功能特色,全面提升城市建设水平。东西南北中各重点空间要发挥比较优势,按照功能定位要求加速项目聚集,实现错位发展。积极推进土地高效集约利用和产业集约化发展,提高产业集聚度和单位面积产出率,切实把空间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和竞争优势。积极探索沈阳经济区一体化发展模式,充分发挥沈阳核心和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区域合作机制,推动沈阳经济区尽快成为带动全省乃至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坚持把沈抚同城化作为重点和突破口,加大工作推进力度,推动沈抚新城率先隆起,使其成为带动沈阳经济区建设的新引擎。

加快构建新型工业体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全面实施工业五项工程,努力形成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先导、先进装备制造业为主体、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的发展新格局。着眼于进一步增强装备制造业对全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依托三大聚集区和两大配套区,积极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深度融合,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和现代建筑产业,支持一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产业集群,切实解决总量不够、单体不大的问题。提升产业层次,延伸产业链条,培育自主品牌和名优产品,增强成套配套能力,基本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在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基础上,把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相关政策,加大支持力度,充分发挥中小科技型企业作用,积极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骨干企业和示范基地,努力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成为沈阳的支柱产业,以此争取经济转型的主动权,抢占未来经济发展的制高点。

不断壮大服务业规模。积极营造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政策和体制环境,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大“金廊”开发建设力度,加快金融区和其他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不断增强沈阳服务业的辐射力和竞争力。积极发展面向装备制造业改造升级的生产性服务业,加快推进金融创新,提升金融业竞争力和服务水平,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提升物流服务的社会化、专业化和信息化水平,大力发展会展业,培育壮大高技术服务业,规范提升商务服务业。优化房地产开发布局,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积极发展旅游、健身、家政等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提高城市服务品质。

进一步提升县域经济实力。积极探索县域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的有效途径,支持“一市三县”冲刺全国百强县,全面增强县域综合实力,力争主要经济指标五年翻两番。加快县域工业化步伐,高标准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做大做强新民包装印刷、辽中机加泵阀、法库陶瓷和康平高新复合材料等一批重点产业集群,积极引导市区工业向县域转移,使县域成为

第五篇:传染病报告资料

传染病疫情工作自查小结

为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管理水平, 切实把疫情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 我院于

日对

月份疫情管理工作进行了一次全面自查。检查的主要内容为门诊日志及出入院登记使用情况 , 化验室、放射科登记情况 , 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自查结果如下 :

一、传染病登记、报告情况:

月份我院共计报告各类传染病

例 , 其中XX

例 , XX 例 , 其他感染性腹泻 例 , 疑似肺结核

例。所有传染病病人均及时进行了报告,无迟、漏报现象。报告的所有病例均登记了科室内传染病登记簿,登记内容与报告内容相符,无差错现象。报告的病例均可在化验室及放射科查找到登记,无诊断不符现象。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有项目不完整现象。

二、门诊日志的使用情况:存在字迹潦草 , 缺项等情况。抽查各临床科室门诊处方各

张,核对相应医生使用的门诊日志,计算出门诊日志登记使用率。从抽查结果可以看出我院门诊日志登记情况较好,使用率及相符率均为 100%。

三、化验室的登记情况:使用了符合上级规定的包括姓名、性别、年龄、地址、送检诊断、检查结果、送检医生等内容的门诊检验登记簿 , 但存在 漏添送检诊断现象 , 字迹较潦草。

四、放射科的登记情况:放射科登记完整 , 在发现肺结核病人后,能主动及时电话通知疫情报告员。我院发现的例肺结核疑似病人均转诊至县结核病防治科,转诊率为 100%。

传染病自查和分析小结

为不断提高我院传染病疫情报告质量,根据传染病疫情报告管理工作的要求,我院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于XX年XX月XX日上午对全院各科室XX年XX月1日至XX月30日的传染病报告管理情况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小结如下:

一、门诊情况

自查期间内,门诊总人次

人次,随机抽查2天处方签数XX张,门诊日志登记符合XX张,门诊日志登记符合率为XX%。

二、传染病报告情况

1、本次自查主要检查门诊日志登记,查出传染病XX例,报告XX例,报告率为XX%。无错报、漏报现象。

2、各科室传染病报告情况:

门诊:查出法定传染病XX例,报告XX例;XX科:查出法定传染病XX例,报告XX例,漏报XX例;XX科:查出法定传染病XX例,报告XX例;报告率为XX%。其它临床科室未查出漏报传染病病例。

三、网络直报录入情况

本次自查时段内,疫情报告科室共收到纸质传染病报告卡XX份,抽查卡片XX张,与网络直报系统相核对,录入XX张,录入率为100%。

四、存在问题及整改措施 存在问题:

1、个别科室门诊日志登记本没有,传染病明显下降。

2、XX

3、XX 整改措施:

1、加强科室门诊日志登记及传染病管理。

2、XX

3、XX

传 染 病 疫 情 自 查 记 录

检查时间:XX年XX月XX日

检查人员:疫情分管院长XX、防保科科长XX、防保科人员XX、临床科室主任XX检查内容:XX年 XX月门诊日志、化验登记、住院登记的登记情况、传染病报告情况、门诊日志基数符合情况;传染病报告卡的填写是否准确、完整,传染病的报告是否及时,有无漏报、漏报率等。

存在问题:(举例)

1、医生门诊日志登记项目不完整,主要欠登的项目有:发病日期、职业、初

(复)诊、家长姓名等;

2、门诊日志基数符合率较低,为;

3、传染病报告卡填写欠完整,主要欠缺的项目有:病人属于、病例分类、乙型肝

炎欠急性、慢性,诊断日期未详细到小时等;

4、医生传染病报告不及时,>24小时报告; 建议:(举例)

1、加强门诊日志的登记,尤其是传染病九项需填写齐全;

2、加强门诊日志使用率;

3、传染病报告卡带“*”为必填项目;

4、加强传染病报告知识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报告意识。领导意见:根据检查存在问题给予警告,要求限期改进,杜绝漏报。(领导签字、签名、日期)处理结果及奖惩情况:

1、已通知相关科室及时填写缺项、漏项;

2、与奖金劳务费挂勾,实行奖罚措施,迟报1例扣20元,漏报1例扣50元。

传染病知识培训资料

-------XX卫生院

一、甲、乙、丙类传染病

甲类传染病:鼠疫、霍乱;(2种)乙类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病毒性肝炎、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麻疹、流行性出血热、狂犬病、流行性乙型脑

炎、登革热、炭疽、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肺结核、伤寒和副伤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百日咳、白喉、新生儿破伤风、猩红热、布鲁氏菌病、淋病、梅毒、钩端螺旋体病、血吸虫病、疟疾。(26种)

丙类传染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腮腺炎、风疹、急性出血性结膜炎、麻风病、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黑热病、包虫病、丝虫病,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以外的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11种)

报告种类还包括:卫生部决定列入乙类、丙类传染病管理的其他传染病,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卫生部统一部署,纳入《疾病监测报告管理信息系统》管理;卫生部规定的不明原因肺炎;省级人民政府决定按照乙类、丙类管理的其它地方性传染病;其他爆发、流行或原因不明的传染病。

二、责任报告单位及报告人

1、责任报告单位:各级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采供血机构、卫生检疫机构

2、责任报告人:执行职务的医护人员、医学检验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乡村医生、个体开业医生均为疫情责任报告人。

三、填报要求

1、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报告卡》(见附表)的要求填报。报告卡统一用A4纸印刷,使用碳素笔或圆珠笔填写,项目完整、准确,字迹清楚,填报人签名。

2、传染病病例报告分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临床诊断病例、疑似病例、病原携带者、阳性检测。

3、对霍乱、脊髓灰质炎、艾滋病以及卫生部规定的其他传染病,按照规定报告病原携带者。

4、炭疽、病毒性肝炎、梅毒、疟疾、肺结核分型报告: 炭疽分为肺炭疽、皮肤炭疽和未分型三类;

病毒性肝炎分甲型、乙型、丙型、戊型和未分型五类

XX年传染病培训计划

XX年XX镇卫生院临床业务人员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要着重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肺结核、鼠疫、霍乱、麻疹、流行性腮腺炎、细菌性痢疾、伤寒与副伤寒、病毒性肝炎(重点为乙型肝炎)等16种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把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纳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岗位培训制度中管理,将传染病防治知识作为卫生技术人员业务培训的主要内容,并进行考核,与奖金挂钩。计划全年给医务人员培训传染病知识不少于2次,给新毕业生、实习生进行传染病岗前培训3学时,直接从事传染病防治的重点人员培训时间相对延长。

一、培训目标

在XX年在岗卫生人员传染病防治知识培训工作中,重点抓好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艾滋病、结核病、鼠疫、霍乱和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的培训。通过培训,达到下列目标:

(一)使本院医务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医疗规范、流行病学知识、医疗关怀及相关法律、法规,不断提高医疗救治技术,降低病死率,做好自身防护,杜绝院内感染。

(二)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及检验科的专业人员,加强对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流行病学调查方法、预防控制措施、消毒、隔离、防护等知识和技能,以及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做好自身防护工作。

(三)使本院卫生人员掌握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的基本知识、流行病学知识、基本防护措施、疫情报告程序及公众预防指导原则。

XX年XX乡卫生院传染病防治工作计划

为了搞好我乡传染病防治工作,维护社会的稳定,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治法》,根据县卫生局,县疾控中心有关文件要求,结合我乡实际情况,提高我乡传染病防治工作,特别是重点加强学校等聚集场所流感、麻疹、手足口病等防控工作,并将此项工作作为今年工作的重点来抓,为了有效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暴发流行,积极做好传染病防治的工作计划,确保我乡传染病防控工作的落实,特制定我乡XX年传染病防控工作计划: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高度重视传染病的预防控制工作,成立传染病管理领导小组,认真组织公共卫生科落实相关传染病防治工作制度。

此项工作,涉及到我乡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涉及到社会安定的一下重要工作,要高度重视,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特别是卫生院领导亲自抓,亲自过问,做到传染病管理得力,公共卫生科待遇落实,调动公共卫生科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减少因人为因素导致的传染病发生、流行,甚至暴发。

二、加强传染病防控健康教育宣传工作

为了有效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进一步增强群众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群众防病抗病能力,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和卫生防治宣传

XX乡卫生院传染病报告奖惩制度

为了认真贯彻执行医院传染病管理制度,提高医务人员传染病疫情报告意识,促进传染病管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特制定本奖惩制度。

一、对门诊日志、住院病例(或出入院登记本)及化验室、放射科登记簿项目登记齐全、书写规范、填写完整、字迹清楚者和传染病报告质量好、无漏报、迟报、错报的医务人员及科室,医院每月给予一定的奖励。

二、医生、传染病疫情管理人员未按规定尽职,而导致法定传染病漏报者,漏报1例扣50元。

三、传染病卡片填写不完整、不准确、不及时者各扣50元

四、门诊日志、出入院登记簿、化验登记、放射科登记项目不全,缺一项扣10元;漏报一项扣10元;登记书写不规范1例扣10元;漏报1例扣10元。

五、对违反传染病隔离、消毒制度,造成交叉感染,按《传染病防治法》规定数目罚款。

六、发生疫情时,若迟报、漏报和瞒报,造成不良后果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处理,严重者由司法部门追究刑事责任。

七、公共卫生科保留奖惩依据及资料(复印件)

XX乡卫生院制

传染病疫情自查制度

1、传染病疫情报告工作的自查由“传染病疫情管理领导小组及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负责。

2、责任报告人发现传染病时,在抢救处置患者的同时应及时、规范填写“传染病报告卡”。

3、责任报告人发现甲类传染病和按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传染病时,要立即电话报告预防保健科。

4、预防保健科疫情管理人员每日到门诊等科室进行收集传染病疫情卡片24小时内及时上网直报。

5、疫情管理人员须将传染病报告卡和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登记,汇总定期报院领导小组。

6、院领导小组组织院内自查传染病漏报外,配合县CDC进行漏报抽查。并将检查结果报主管院长,必要时通报全院。

7、疫情管理人员应及时做好自查登记,进行传染病漏报、迟报检查,并做好记录。

8、院领导小组根据各科的漏报和传染病报告卡,以及网络直报中存在的问题,按传染病疫情管理奖惩制度进行处置。

传染病信息报告管理规范考试题

单位:

姓名:

总分:

(一)单选题

1、传染病报告卡由录卡单位保留()年。A、一年

B、二年

C、三年

D、四年

2、对于乙丙类传染病(除去按甲类管理的传染病)报告卡的审核时限是()A、12小时

B、24小时

C、18小时

D、36小时

3、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自()起施行。A、2004年8月28日

B、2004年12月1日 C、2005年1月1日

D、2004年12月31日

4、一个病人同时发生n种法定传染病时,应填写几张传染病报告卡()A、1张

B、2张

C、n张

D、4张

5、甲类传染病是指:()。

A、鼠疫、炭疽

B、鼠疫、艾滋病

C、霍乱、炭疽

D 鼠疫、霍乱

6、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的乙类传染病有()。A、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脊髓灰质炎;

B、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炭疽、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 C、艾滋病、脊髓灰质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D、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艾滋病、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7、传染病报告卡病人属于:用于标识患者常住地址()与报告单位的相对位置。A、居住时间≧6 个月地址 B、居住时间≧3 个月地址 C、居住时间≧1个月地址 D、户口所在地

8、疫情管理人员应每日至少()次对传染病报告卡进行审核和查重工作。A、1次 B、2次 C、3次 D、4次

下载报告资料word格式文档
下载报告资料.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实习报告资料

    正镶白旗正镶白旗位于内蒙古草原的锡林郭勒盟西南部,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干旱草原区,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草原气候。是国家重要的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基地,旗人民政府所在地明安图......

    资料整改报告

    关于南水北调天津分调度中心工程施工资料整改的报告2013年11月19日,我监理部根据贵部通知精神,对施工单位资料进行了督促检查,现将施工单位资料整改情况做一汇报。资料整改汇总......

    实习报告资料[最终定稿]

    哪有装潢设计的生产实习报告和毕业实习报告?~ 装饰有限公司毕业设计实习与调研报告 一.实习部分 (一)概述 1、实习时间: 2008.1.15~~20083.7 2、实习地点: 临沂市兰山区 3、实习......

    实习报告资料(范文大全)

    实习报告资料 一、实习计划 二、实习报告 三、实习日记 四、实习鉴定 实际计划 实习目的:为了加深对本专业知识的掌握,增强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提升就业竞争力,同时也为毕业论文......

    实习报告资料

    毕业实习报告 1.概述 1.1实习目的: 大学毕业之际,毕业实习是极为重要的实践性学习环节,通过阶段性时间的实习,为我们之后走向社会,接触本工作,拓宽知识面,增强感性认识,培养、锻炼我......

    开题报告资料

    本案是一房一厅一卫两个阳台(工作阳台和观景阳台)的小户型单身居室。 设 计 师通过对其空间采光,通风分析,将使用功能细化。由于原建筑布局空间较小,设计打破原有格局,对各个功能......

    研判报告资料(定稿)

    材料一 湖南麻阳县委书记遭下属偷拍调查:多官员或涉入. ——三被告偷拍县委书记半年,并出示给县委书记看;县委书记报案后,三被告一审被判刑 ——判刑的理由之一是“严重干扰国家......

    开题报告资料

    (一).课题来源及意义 石油是现代社会应用最为广泛的能源物质。含油污水是指含有油类物质的污水,含油污水不仅浪费石油资源,同时也造成了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所以对含油污水的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