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研究报告

时间:2019-05-13 13:58:39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研究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研究报告》。

第一篇: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研究报告

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研究的调查报告

根据宜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文件第139号的通知,我们第三课题调研小组对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状况开展了广泛深入的调研活动。我们先后与市委农办、市农林局、市供销合作总社进行交流,了解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总体概况。后又与市农办、市供销合作总社下分到宜兴市明珠青梅专业合作社、桃溪水果合作社、宜芳山羊养殖服务专业合作社、宜兴市后洪蔬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等四个专业合作社进行基层调研,向合作社的管理者和农户了解在合作生产经营中一些最基本、最基层、最具体的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调研结束后,我们小组专门召开了几次研讨会议。会议结合本次调研具体情况,针对当前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现状,既做了客观的总结,也展望了未来巨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提出了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具体建议。并且在研讨会议的基础上,形成下列调研意见。

一、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喜人,成果显著。

2010年对于宜兴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来说,是鼓舞人心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今年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组织86家,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70家,新增入社农户27095户,新增数量和入社农户数均创历史新高。合作内容覆盖粮食、蔬菜、瓜果、畜牧、水产、茶叶、竹木、农机等20多个项目。截止目前为止,我市已累计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0家,带动10多万户农户 1 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始终名列无锡市前茅,并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并且呈现出以下特点:

其一是形式多样化。近年来,我市在原有的“家与家联合,户与户联合”的简单合作经济组织的基础上,又拓宽了新的经济合作方式。例如:2010年苏南地区首家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社“苏合宜兴市农产品销售合作联社”在宜兴成立,它是由2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组建的,将带动近3000户农户增加收入。2009年11月在宜兴市工商局登记的“宜兴市后洪蔬菜土地股份专业合作”是一种更为创新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它是在原宜兴市丰惠水芹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由102个农民作为股东设立登记,按照“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运行的。这种合作形式和范围的拓展,充分利用和发挥了宜兴市农业资源丰富、合作基础较好和农村土地流转较为规范的优势,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使农民从入股土地中获取更加丰厚和稳定的收入。而在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既有特色农业示范,又有涉农加工贸易;既有农业产业孵化,又有生态农业休闲观光,一、二、三产业融为一体,农业园、工业园、休闲娱乐园三者合一,实现了传统农业向新兴农业的华丽转身。各类专业合作组织的蓬勃涌现,有力推动了宜兴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发展。目前,我市已拥有农产品特色村70多个,形成特种水产、无公害蔬菜、特色林果等一批高效农业产业群。

其二是合作化程度及规范化程度层次梯级化。据统计,我市目前已经组建土地股份合作社、股份经济合作社、富民合作社、专业合作 社等四大合作组织480家,带动农民增收13亿。不少合作社创出了自己的专业品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创立各类商标62个,省级品牌6个。其中省“四有”示范合作组织5家,宜兴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培训基地被省农委推荐为农业部挂牌示范培训基地,坤兴养猪专业合作社被评选为“全省20佳农民专业合作社”,丁蜀镇西望紫砂专业合作社成为全国首家以紫砂陶瓷为合作内容和江苏省首例以农民手工业为基础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同时,为了更高水平地提高合作化程度及广泛化程度,我市提出了“品牌带动提档次”的策略。近年来,围绕种苗、果蔬、畜禽以及水产品等主导产业,积极培植“农”字号宜兴地方特色品牌。对注册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部列入“商标战略”对象,全面推动“一社一牌”工程。经过努力,一批极具“宜兴味”的特色农产品品牌得到了发展,如“宜兴百合”,“宜竹”牌茶叶等商标均已获得江苏省著名商标称号,使得这些产品在生产销售中提升了知名度,赢得了广阔的市场发展空间。同时,我市还积极引导,鼓励种养大户和致富能人领办合作组织,加强合作组织与深加工企业合作,发展电子合作商务,组建休闲观光农业合作社等,拓展合作空间,做出地域和行业特色。目前,无锡太湖外向型农业示范区和阳羡茶产业园区已成为苏南地区规模最大、设施面积最多的高效农业示范区。

其三是带动作用明显。在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打造成为农民增收的“大家庭”。与分散的家庭经营相比,合作社能够实行标准化生产,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品质提高,从而获得更好的效益。宜兴 的合作社每年合作销售农产品总额13亿多元,促进农民增收2亿多元。宜兴市项珍茶业合作社针对茶农季节销售困难等问题,引进专业设备和技术,积极推动茶业出口,2009年实现茶业出口创汇700多万美元,带动茶农增收500多万元。合作社的创立更全面提升了宜兴现代农业的发展水平。据统计,近年来,全市农民合作社每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新技术、新项目100多个,近三分之一的农业结构调整是由各类合作社组织实施和带动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还成为推广农业新品种和新技术的重要载体。宜兴每年引进推广农业新品60-80个、新技术项目30多个,其中绝大部分由专业合作组织完成,不仅大大提升了农产品品质和效益,还培育出“宜兴百合”、“阳羡雪芽”、“洋溪萝卜”等一批地方知名品牌。宜兴草莓协会成立以来,先后引进日本、美国等10多个高产优质新品种,并通过建立示范种植基地,培育种植专业户,带动该市草莓种植面积发展到5,000多亩,亩均效益超过1万元。通过几年精心培育,全市涌现了一大批特色鲜明的农业龙头合作社,不仅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了农业竞争力,而且带动了广大农民增收致富。

二、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快速发展,原因有多方面。首先是因为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我市市委、市政府始终把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件大事来抓,制定和落实有关扶持政策,真正实现“建一个组织、兴一个产业、活一地经济、富一方农民”的目标。2009年3月,宜兴市委、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意见》,明确市财政每年安排一定数额的专 项资金用于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可持续发展。这个文件既给发展中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吃了一颗放心丸,也给13万户加入组织的农户打了一剂强心针。我市还专门成立了市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委常委、副市长周中平同志任组长,市委农办、财政、农林、工商、发改、科技、国土、民政、人事、环保、国税、地税、水利农机、供销总社、人民银行等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负责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扶持和协调工作。在这几年里,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带头到合作社现场去深入视察,了解发展情况。同时市出台的财政专项扶持政策落实到位,仅2009年就下发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扶持奖励资金192万元。

其次是我市农业产业化经营起步早,农民对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意识强,这为我市合作经济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为他们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架起农户和市场之间的“桥梁”,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从我市第一家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建立开始,越来越多的农民开始尝到合作经济的甜头。截止目前为止,我市已累计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0家,带动10多万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始终名列无锡市前茅,并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对此,我市广大农户有着深切的体会和足够的信心。

另外,职能部门工作努力,措施扎实,推进有序,也是促进我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主管部门市委农办坚持“为农、便农、兴农”宗旨,牵头工商、财政等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领导 小组成员单位,积极研究优化政策,认真搞好指导服务,争取对上资金扶持,使我市的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始终在无锡市名列前茅,全省处于领先地位。市供销合作总社按照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把“放心农资”供应作为“新网工程”建设的一个重点内容,全力构筑“放心农资”供应主渠道,并组建了市农业生产资料行业协会,把全市60多位经营农资的能人和规模企业吸引到了这一主渠道中。同时整合市农林局、工商局等相关部门的资源,形成合力,共同为我市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为规范宜兴市农业机械服务行业的经营,市工商局与宜兴市水利农机局加强了协调,规范登记了9家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这类专业合作社均是以“农业机械设备”作为出资,为成员提供农业机械服务的专业合作社。

三、从长远来看,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仍具备巨大的发展空间。

截止目前为止,我市已累计组建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480家,带动10多万户农户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超过了全市农户数量的50%。其发展速度和水平始终名列无锡市前茅,并处于全省领先地位。但从另外一方面来看,还有近50%的农户并没有加入到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中来。如何带动他们来加入已有的合作社?如何使农民抛开顾虑,放心大胆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闯市场?这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并且应该着手去进行的重大方向。

对于已经组建的合作社,根据它们发展及规范程度的不同,也各具有不同的发展空间。规范化是获取政策支持的前提条件,也是合作 社长期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创立各类商标62个,省级品牌6个。其中省“四有”示范合作组织5家。如何使更多的合作社发展壮大,不断增强市场竞争能力,提升质量和档次,逐渐达到“四有”标准,显然是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未来发展的当务之急。

四、加快发展我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具体建议。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内外部条件已成熟,也具备了较为完善的工作基础和工作制度。因此,必须抓住机遇,创新思路,明确任务,加快发展。我们建议具体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加大宣传力度,尤其是相应法律、法规以及政策的宣传;打造典型事例,增强宣传可信度。建议充分运用新闻媒体的作用,例如通过《宜兴日报》、宜兴电视台、电台、宜兴网等,进行广泛宣传,让农民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主要内容,使农民专业合作社成员和广大农民能够正确认识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性质、办社宗旨和原则,增强农民对专业合作社的信任度和参与度,提高农民兴办和加入专业合作社的积极性,使农民抛开顾虑,放心大胆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起来闯市场。同时一定要打造典型事例,请农民身边的人来讲述合作经济带来的收益和改变,让农民真正感受到合作经济的巨大潜力和市场。培育“四有”典型,发挥典型示范带动作用,是培育壮大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手段。要挖掘典型,推广典型,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向“四有”方向努力。新闻媒体要采取群众喜闻 乐见、通俗易懂的方式,大张旗鼓地向农民宣传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先进典型,深度报道典型单位的先进事迹,普及合作知识,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吸引广大农民参与合作,带领农民共同致富。

(二)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梳理各部门之间的工作职能,以制度明确;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形成工作合力。各地要从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的高度,切实把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扶持力度。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协同推进,形成合力。农经主管部门要加强指导服务,强化典型引导,加大项目扶持,积极开展“四有”创建活动。财政部门要积极探索公共财政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有效途径,切实加大项目资金投入力度。民政、工商登记部门要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放宽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登记条件,简化登记程序,减免收费。农林、水产、农机等行业部门要切实抓好本行业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指导和服务工作。供销、粮食系统要充分发挥体系和网络优势,积极牵头或参股兴办各种形式的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三)加大扶持力度,鼓励引入工商资本,建立扶持基金。2009年12月,宜兴市供销合作总社和江苏宜兴农村合作银行联发分布《关于信贷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通知》,对于充分发挥合作银行和市总社的融资和网络优势,整合资源,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健康快速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拓宽了一条新的道路。我们建议能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一是扩大贷款对 象。按照“宜社则社,宜企则企,宜户则户“的原则,扩大可以贷款对象的范围,让更多的农户有启动资金,加入合作组织中来;同时能够帮助规模较小、组织化程度较低的合作社扩大规模、提高层次和市场竞争能力。二是增加贷款担保数额和贷款额度,确保更多的农户和合作社能够享受到资金扶持。三是延长贷款期限。根据农副产品的成长周期和资金的周转期限,建议把贷款时间最长不超过2年延长至3年。同时,我们鼓励引入工商资本,更多渠道拓宽资金面,更好地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而对于正需要寻求投资转型的工商资本来说,也是一种双赢的合作;鼓励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农产品加工企业联合建立信用担保中介机构,设立担保基金,解决生产资金贷款难的问题。

(四)各部门加强指导,特别是规范化指导,逐步提升质量。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市现有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带领入社农民增收致富的过程中,本身存在着运作规范化程度不够高、社员培训缺乏场所等问题,制约了整体水平的提高。为了提升我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整体建设质量、合作规模和带动能力,我们建议:

一是建立统一的服务平台。对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职人员少,文化程度低,难以提高规范化的问题,可以由合作社自愿申请,政府统一向社会提供服务。例如:建议设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平台。对于一些缺乏专业财务人员管理财务的合作社,可以由市政府牵头,由市财政、市税务和工商部门联合组成专门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财务管理机构或财务管理中心,提供各项财务管理。合作社可以本着民主、自愿的原则,委托该财务管理机构或服务中心代理记账、核算。从而减低合作社财务成本,有利于规范合作社的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建议设立统一的农村专项发展基金。我们可以借鉴无锡、常州等市的经验,设立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专项发展基金。通过以奖代补的方式,每年从市财政划出一定数额的资金,重点用于对农业合作组织的社员开展技术指导、信息服务及教育培训;开展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示范和推广;组织标准化生产;农产品粗加工、整理、储存、保鲜和包装设备的补助;开展品牌培育和营销、推介活动;雇请专家提供管理和技术服务。

二是建议更广泛地建立培训基地,加强对合作社有关人员的各项技能培训。例如:会同有关部门开展财务会计培训班、农业种养技术培训班、农民经纪人培训班等,以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这对于加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内部管理、促进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保护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成员的合法权益将发挥积极作用。尤其要重视对于农产品经纪人队伍的培养。因为农产品经纪人是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的能动因素,他们为促进农产品流通、发展现代高效农业、提高农民增收致富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现在总体还存在着市场经济知识缺乏、安全经营意识淡薄、法制基础知识较差等实际问题。因此建议我们供销合作总社和经纪人协会更认真实施2010《关于实施农产品经纪人千人培训计划的通知》,争取用三年时间培养出一大批业务技能和整体素质较高的农产品经纪人队伍。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一项新的事业,是一项造福于民的事业,也是一项大有前途的事业。我们一定要在已取得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扎实工作,加快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水平,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二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典型材料

xx乡组建新经济组织工作在上级部门、单位的大力支持下,精心组织部署,成立了领导小组,抽调精干力量从事此项工作。今年,我乡共申办了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超额完成县里的指导任务数,其中生猪养殖专业合作社1家,油茶合作社X家,带动农户100余户,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一是因地制宜,根据产业发展组建新经济组织。我乡紧紧围绕农业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有力推进新经济组织建设。油茶产业是我乡传统优势产业,生猪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我乡充分认识到把单家独户生产的农民组织起来,整体进入市场,能够提升农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于是我乡积极培育和支持油茶和生猪养殖等产业合作社建设。

二是典型示范,技术支持。今年创办的合作社,法定代表人都是产业发展大户,在群众中有较高威信,能够带动群众发家致富。在技术支持方面,我乡积极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知识、油茶种植、生猪养殖等技术培训,大力组建农村技术服务队,发放相关技术资料1000余份,为新经济组织组建、运营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是强化服务。从农民专业合作社组建的材料准备、申办到运营、发展等环节,我乡工作人员都能亲自把关,认真搞好服务。在资金扶持方面,积极筹措资金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并积极提高相关致富信息,如我乡积极探索,引导油茶产业合作社通过油茶低改、油茶基地开发来发展壮大。

第三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推荐)

文章标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自1994年所辖砀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立为全国专业农协试点县后,一直比较重视,并以此为发展契机,使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合作空间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多,层次越来越高,服务链条进一步拉长,分工科学合理,经营手段也日趋现代化。可以说,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使农民走上富裕之路的重要渠道之一。

1、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状和特点

截止2002年底,全市农村共有各类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农产品行业协会1360个,参与户数15万户,人数达50万人。经营种类广泛,涉及到农村经济发展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主要有种植业、养殖业及市场信息服务业等。其中种植业544个,占40%:养殖业422个,占31%;其他占29%。区域分布以乡镇内合作经济为主,占85%以上;经营形式80%为松散型专业合作。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类型:

1.1龙头企业带动型即以农业企业为龙头,组织农户共同参与而联结成的一种经济联合体。目前,全市有24个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去年实现营销收入19.8亿元,建立基地210万亩,与57万户农民签订协议,农民新增收入亿元以上。宿州市第一轧花厂,是以籽棉收购加工、棉籽榨油及织布于一体的综合性加工经营企业,他们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优势,实行“公司 农户”经营模式,与3万户农民签订生产收购合同,经营中实行购苗、购料、防疫、赊欠、借贷“五统一”,年推广优质棉面积达7万亩,每户农民年均增收500元。这种模式的联合,规模较大,相互联系密切,对农户的带动能力强,见效快,作用突出。

1.2能人带动型主要由能人牵头,包括种植大户、运输大户、农民经纪人等。砀山县华利果业协会是由葛集镇农民孙宗华创建的,每年,该协会都与周边6个乡镇签订生产、收购协定,组织优质无公害水果生产,免费发放水果套袋,以高于市场o.2元/斤的价格收购果农的水果,与农民结成了较紧密的利益联合体。2000年,协会获得了私营企业水果出口权,当年出口水果1800公斤,创汇近10万美元:2004年全年销售水果3272万公斤,创汇近30万美元。

1.3专业协会带头型协会有的是在乡镇指导下由部门牵头组建,有的是村组织牵头组建,主要是围绕某项生产经营或服务项目而形成的,如养牛协会、养羊协会等。砀山县文庄镇瓜菜制种协会,把分散经营的农户组织起来,实行制种面积、生产资料、培育种苗、技术指导培训、回收等五统一,2004年500亩辣椒制种创产值4007元,人均制种单项收入超千元。

1.4农业服务部门领办型多是由乡镇农技、农经、林业、兽医站、供销社等部门牵头,吸纳农户参加,一方面为农民提供技术、产品购销等多种服务,提高农户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也适应形势,转变职能,拓展领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由砀山县唐寨镇供销社创办的砀山唐寨水果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闯市场,自1998年以来,在上海相继兴办了两个水果专业批发市场,同时承包140亩地,从山东、浙江等地引进果树新品种栽植,取得明显成效。四年来,共为当地群众销果1.38亿公斤,销售额1.11亿元,其中为合作社社员推销水果占总销量的80%,销售范围遍布全国。

1.5科技人员创办型农业科技人员依靠自身的优势,组建各类协会组织,带领一方群众奔小康。市无籽西瓜研究所所长刘广善在2000年组建了无籽西瓜协会,以科研单位、中介组织和瓜农“三赢”和利益机制为纽带,对瓜农实行包种苗、包技术、包产量、包销售的全程服务,形成了科—农—贸一体化的产业化农技推广模式。推广范围覆盖20多个省、市、自治区,占全国无籽西瓜总面积20以上。

2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及效果

2.1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进一步优化。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同类生产和消费的联合,打破了区域界限,实现了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促进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宿州市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主要是围绕发展“水果、蔬菜、畜牧、种子”四大主导产业进行的,这些产业的合作社占到总数的90%以上,实践中,其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效果是明显的。粮经比例由2001年的6.3:3.8调整为2002年的6:4;畜牧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了33%;大宗优质农产品率由2001年的24%提高到2002年的30%:果菜的发展也有了新的进步。

2.2加快了市场流通,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和农民闯市场的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全市2004年水果外销率达70%以上,蔬菜外销率40%左右,畜禽产品外销率40%左右,农产品加工产品的外销率达80%左右。

2.3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深入发展农

业产业化要向纵深发展,突出的制约因素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不紧密,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村中的专业农协,正是通过各种服务,把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联为一体,把龙头企业和农户这两个经营主体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2.4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各类经济组织都根据市场行情,与农民签订了生产和销售合同,形成“订单农业”,这就减少了农民的市场风险,降低了农产品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2.5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

系的进一步完善如灵璧县林汇种鸡场场长张良林创办的“虞姬乡养殖协会”,几年来发展本省及河南、山东等地农民会员800多人。实践中,协会出“五统、二分、一扶持”的养鸡模式。“五统”,即统一供应良种鸡苗、统一提高配方饲料、统一销售禽蛋产品、统一防疫和同意技术指导。其中鸡苗供应价格低于市面价格5%;“二分”,即分户饲养管理、分户经营核算;“一扶持”,即场对农户所需资金以鸡苗、药品、饲料等实物予以扶持,在供给会员鸡苗时,将鸡在一个生产期内需要的饲料一次性预付给会员户,会员见到收益时再回收饲料款。此项措施保证了农民利益不因市场波动及其它原因受到影响,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户迈入了靠养殖致富的行列,从而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现在林汇养鸡场存栏蛋种鸡1万只,商品蛋鸡2万只,拥有电孵化器20台,年出售商品苗鸡200万只,商品蛋30吨,年利润32万左右,辐射带动了3000多户养鸡专业户。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大特点是为农民服务,建立农民需要和有专业特点的服务组织,促进和推动农民的互助合作与联合,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3.1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砀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实体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落实起来相当困难。

3.2经济组织的实体不强,服务受限制有的虽然在经营活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但仅能维持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偿或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制约了各种产业向广度、深度发展。砀山县水果协会拥有会员30万人,各乡镇、部分村及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都设立了分会,带动砀山的果业发展能力是巨大的,但本身实力却较弱,很多服务都是无偿的,限制了协会的发展。

3.3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有误区由于过去“归大堆”留下的阴影,不少群众“谈合色变”,农民担心搞农协又要回到过去合作社的老路上去。干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认真研究和扶持。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形成与政府抗衡的组织,难以管理。

3.4农民中缺乏“带头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作经济发展快,有好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可从总的方面看,这样的带头人还太少,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使一些地方的农民有愿望发展而无人领头,合作经济组织难以建立。

4几点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民群众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自愿联合,互助合作的创新精神,认清其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

4.2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指导、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在现行体制下,单靠农民自己去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正确引导,在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大力扶持。如对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自办经济服务实体免征所得税;由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设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建设等。

4.3切实处理好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契约机制,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或者保护价格通过签订合同,在组织内部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互惠互利: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解决好利益调解关系,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仅能得到农产品生产的收益,还能得到加工和销售环节中返还的一部分利润;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确保农民及会员的主人公地位和经济利益,使之充满活力。

4.4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当作农村的重点来抓,通过开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选拔一批能力强,同时又愿为群众服务的人加以培养,使他们带头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帮助农民致富,走出一条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e9q

业产业化要向纵深发展,突出的制约因素是龙头企业与农户结合不紧密,难以形成真正的利益共同体。而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农村中的专业农协,正是通过各种服务,把生产、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联为一体,把龙头企业和农户这两个经营主体结合起来,达到双赢的目的。

2.4降低农产品的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由于各类经济组织都根据市场行情,与农民签订了生产和销售合同,形成“订单农业”,这就减少了农民的市场风险,降低了农产品生产和交易成本,增加了农民收入。

2.5促进了农业社会化服务

系的进一步完善如灵璧县林汇种鸡场场长张良林创办的“虞姬乡养殖协会”,几年来发展本省及河南、山东等地农民会员800多人。实践中,协会出“五统、二分、一扶持”的养鸡模式。“五统”,即统一供应良种鸡苗、统一提高配方饲料、统一销售禽蛋产品、统一防疫和同意技术指导。其中鸡苗供应价格低于市面价格5%;“二分”,即分户饲养管理、分户经营核算;“一扶持”,即场对农户所需资金以鸡苗、药品、饲料等实物予以扶持,在供给会员鸡苗时,将鸡在一个生产期内需要的饲料一次性预付给会员户,会员见到收益时再回收饲料款。此项措施保证了农民利益不因市场波动及其它原因受到影响,也使一些经济困难的农户迈入了靠养殖致富的行列,从而极大调动了农民发展养殖的积极性。现在林汇养鸡场存栏蛋种鸡1万只,商品蛋鸡2万只,拥有电孵化器20台,年出售商品苗鸡200万只,商品蛋30吨,年利润32万左右,辐射带动了3000多户养鸡专业户。

3存在的主要问题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最大特点是为农民服务,建立农民需要和有专业特点的服务组织,促进和推动农民的互助合作与联合,提高农民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组织化程度,有效地解决农民一家一户小生产难以解决的问题。宿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虽然发展较快,但仍存在很多问题:

3.1扶持政策难以落实,在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砀山县委、县政府出台了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协会实体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税收、财政扶持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但落实起来相当困难。

3.2经济组织的实体不强,服务受限制有的虽然在经营活动中增强了自身的经济实力,但仅能维持技术服务,产品销售无偿或低附加值的服务内容,制约了各种产业向广度、深度发展。砀山县水果协会拥有会员30万人,各乡镇、部分村及全国20多个大中城市都设立了分会,带动砀山的果业发展能力是巨大的,但本身实力却较弱,很多服务都是无偿的,限制了协会的发展。

3.3一些干部和群众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有误区由于过去“归大堆”留下的阴影,不少群众“谈合色变”,农民担心搞农协又要回到过去合作社的老路上去。干部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不认真研究和扶持。有些干部甚至担心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一定规模,会形成与政府抗衡的组织,难以管理。

3.4农民中缺乏“带头人”很多地方经济发展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合作经济发展快,有好的组织者和带头人,可从总的方面看,这样的带头人还太少,不适应发展的需要,使一些地方的农民有愿望发展而无人领头,合作经济组织难以建立。

4几点对策

4.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加快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良好的外部环境充分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等各种新闻媒体,加大对其重要性的宣传力度,使全社会都能正确认识和看待农民群众在发展商品经济中自愿联合,互助合作的创新精神,认清其在农村经济发展的地位和作用,把它作为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来抓。

4.2加强对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建设的指导、引导和扶持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需要政府的积极参与,在现行体制下,单靠农民自己去解决各方面的利益关系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正确引导,在资金、技术、信息上给予大力扶持。如对合作经济组织及其自办经济服务实体免征所得税;由财政每年拿出一定的资金,设立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基金,用于扶持建设等。

4.3切实处理好组织内部各方面的利益关系主要是建立三项机制:一是建立契约机制,以相对稳定的价格或者保护价格通过签订合同,在组织内部之间建立起稳定的购销关系,明确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实现互惠互利:二是建立利益分配机制,解决好利益调解关系,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享,使农民在生产经营活动

中,不仅能得到农产品生产的收益,还能得到加工和销售环节中返还的一部分利润;三是建立监督约束机制,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原则,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确保农民及会员的主人公地位和经济利益,使之充满活力。

4.4大力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将培育农村致富带头人当作农村的重点来抓,通过开办培训班,外出考察学习等形式,选拔一批能力强,同时又愿为群众服务的人加以培养,使他们带头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头帮助农民致富,走出一条新型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子来。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第2页)》来源于网,欢迎阅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第2页)。e9q

第四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创新

一、农村合作经济及经营体制创新现状

我国农业经营体制长期处于小农经济状态。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尤其是我国加入wto后,我国农村千家万户分散的小生产方式与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为了寻求解决矛盾的办法,近10年来,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的前提下,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及实际工作者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实现农村经营体制创新方面,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归纳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一是“龙头”企业带动型,即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农户实行产业化经营;二是农村新兴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即以农民为主体,组建专业性协会或合作社带动农民进行商品化生产和流通;三是改造传统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主要是希望通过深化改革,把供销合作社真正办成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业生产发展与市场对接的问题。

(一)“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

“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是20世纪90年代初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一种方式。农业产业化经营主要是指将农业生产向流通、加工环节及综合服务等领域延伸,形成农产品生产、收购、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出口)和生产资料、消费资料供应以及提供市场信息等一体化的农村经营体制。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目的是,既要使农产品适销对路,产销衔接顺畅,更要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把农村产业经济链条做粗做大。在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积极推动下,一些涉农企业为寻求新的增长点,纷纷把经营触角伸向农业,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这对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和市场化程度,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从总体情况看,近几年来,以龙头企业带动农业产业化经营效果不明显,农民增产不增收或增收幅度不大,最主要的问题是,在目前的“龙头”企业带动型模式中,农民没有真正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体,享受不到农业产业化经营带来的增值效益,“龙头”企业与农户之间缺乏有效的利益联结机制和风险制约机制,大多数“龙头”企业与农民的关系比较松散,基本上是企业与数个分散农户之间的一种买卖关系,难以有效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也很难保证在市场波动的时候企业有稳定的货源,农户有稳定的销路。

(二)新兴合作经济组织带动型模式

全国有140多万个各类新兴的合作经济组织,真正运作规范的大约在10%以内,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动态变化的。很多新发展的合作社既缺少自有资金,又很少有固定资产,相当多的只是个“皮包”公司,开展业务靠赊欠或下游商家的预付资金,经不起市场风浪的冲击。这种新发展起来的合作经济组织,由于目前在市场上还缺乏信用,拓展业务能力也有限,难以获得农民和社会的普遍信任与认同。

(三)改造供销合作社带动型模式

供销合作社在中国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是中国目前组织体系、经营网络最大,服务功能相对比较健全的合作经济组织。早在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因斗争的需要,在中央苏区和革命圣地延安及各个根据地,都建立有供销合作社的前身——消费合作社。建国后的一段时间内,在各种合作社竞相发展的热潮中,只有由广大农民自愿入股自下而上组织起来的供销合作社,形成了覆盖全国城乡,主要为农民生产、生活服务的经营服务网络。供销合作社在促进农业生产,搞活城乡物资交流,增加农民收入,在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改革开放后,虽然供销合作社从经营到办社体制上都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可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自身发展也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难境地。比如改革的目标是“办成”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尽管合乎理性,但运作措施错位,结果与愿望相悖,很多基层供销合作社非但没有成为农民的合作经济组织,反而在市场的大潮中被淹没了;再如思想观念滞后等。当长期垄断经营的农资、棉花逐步放开后,其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改革目标、运行机制依然没有真正转到市场经济的要求上来,怨天尤人多于谋求改革发展,要政策、靠政府多于开拓进取,许多供销合作社干部仍然向往当“公务员”,满足于“吃皇粮”。

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推进农村经营体制创新的对策

(一)确立正确的农村合作经济发展思路

1.要坚持农村合作经济发展的多样性。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城乡居民需求不同,很多农产品的生产具有区域性特点。因此,一定要实事求是,从当地实际出发,兴办不同特色、不同规模的合作社,绝不能统一套用一种规格、一个模式。从目前农村的情况看,在完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社区综合性合作经济的同时,围绕专业性的商品生产,发展多种专业合作社很受农民欢迎。鉴于我国目前新型合作经济组织资源比较匮乏,已发展的一些合作经济组织实力也较弱,因此,供销合作社、信用合作社等传统的合作经济组织是推进农村经济专业化、社会化、现代化的重要力量。供销合作社尤其应抓住这一机会,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2.要坚持合作社原则。合作社是社员自愿参加、自助自治的经济组织,必须坚持自愿互利和民有、民营、民管的原则。发展合作社,一定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切实维护社员经营自主权和财产所有权,不能搞强迫命令,更不能侵占和平调社员财产。要通过典型示范,让农民看到合作社的好处,通过吸引方式让更多的农民参加合作社,成为合作社的社员。要坚持民主办社的方针,合作社的管理人员要由社员选举产生;合作社的制度和章程,要由社员民主制定;合作社的重大事项,要由民主决策,任何个人不能包办代替。同时要积极探索建立科学的合作社运行管理机制、合理的合作社资本形成机制、高效的合作社联合机制。

3.要坚持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合作制的灵活性,根据中国农村的不同情况,从市场和农民生产生活需求出发,适合发展什么样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发展什么样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需要建多大规模就建多大规模。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也要适应市场竞争要求,实行优胜劣汰,通过市场竞争发展壮大。在农村合作社问题上,必须吸取历史的经验教训,必须尊重客观规律,尤其是各级党政机关应主要通过政策进行引导、支持和扶助,做到引导而不强制、支持而不干预、扶助而不包办。

(二)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壮大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三)加强政策支持,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1.要为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对农民自愿发展各种专业合作社以至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各级政府要高度重视,重点给予扶持帮助。

2.要支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拓展业务,强化其为“三农”综合服务功能。首先,除法律有明确规定之外,凡是农村和农民需要的包括金融、保险业等,都应当允许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不要行政干预。其次,将目前散落在乡镇的“七所八站”等一些与农村经济生活密切相关的单位或机构,应由农民监管,变成真正为农民自我服务的组织。

3.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应高度关注与市场经济和农民有着天然联系的农村供销合作社,通过深化改革和必要的支持,使之嬗变为农民自己的合作经济组织。

第五篇:合作农村经济组织成长发展情况

合作农村经济组织成长发展情况

内容摘要:本文结合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从组织成长理论的研究视角,分析了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未来的成长方向,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问题进行了理论剖析,并提出了促进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具体路径。关键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成长性 规模化经营 股份制改造

我国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为了适应市场竞争,提高农业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小农户和大市场的对接程度和新技术应用水平,解决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新品种、新技术引进,生产资料购买,农产品加工、储藏、销售等问题而组成的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现实状况,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及对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客观需要之间不相适应,其滞后性已经严重制约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农业市场体系的建立。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与发展是当前乃至以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需要关注的问题。

有关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文献回顾

(一)企业成长模式的研究

企业成长模式是基于企业结构(经营结构、组织结构、空间结构、技术结构)发展变化的企业成长方向及方式。综合国内外企业成长理论,在实践中形成了具有典型意义的或理想的企业成长模式分类,主要包括基于经营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基于组织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基于空间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及基于技术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

贝茨、帕金森和萨缪尔森分析了基于企业经营结构发展的企业成长原因,并揭示了三种具体的成长模式分类,即以某一产品产量为特征的规模型成长、以在新的产业从事新的业务为特征的多角化成长,以及购买上游或下游企业扩展生产链为特征的纵向成长。

基于组织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主要是由于企业市场份额增长、雇员人数增加等原因引起的,分为以企业分散和裂解为特征的分散化成长模式和集团化成长模式。企业分散化是指企业的分散和裂解,即企业不是变得越来越大,而是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分化为若干小企业。企业集团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一种长期稳定的契约关系。企业集团从其联合方式上看又分三种:基于纵向成长的企业集团;基于横向联合形成的企业集团和基于多角化成长的企业集团。

基于空间结构发展的成长模式是因为企业成长涉及地域变动以及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从而形成区域性企业和国际型企业。

企业成长模式的形成往往基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因素,同样,特定企业对成长模式的选择也因具体影响因素而异,这些需要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规模、企业所在产业的特征、企业竞争力和增长率等。但是企业成长理论的研究范围多是营利性组织,对于合作经济组织这样的非营利组织的成长模式很少涉及。

(二)合作经济组织成长模式的研究

国内外对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多集中在合作经济组织产生的背景、合作经济组织的内部治理结构、合作经济组织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模式及影响因素,以及从制度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合作经济组织的制度变迁。而基于企业成长理论的视角,运用企业成长的相关理论来系统动态的分析评价我国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模式(即成长方向与路径)的研究尚属少见。

与此相关的研究只有少数学者涉及,阿尔弗雷德•哈内尔论证了合作社规模化和纵向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应瑞瑶进一步指出合作社成长就是合作社的成长是指合作社依靠现有的资源和能力,通过整合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用自身的业务活动来增加社员的收人,从而开发新的资源和能力的过程。并且把合作社成长划分为三个阶段:起步阶段、规模型成长阶段和纵向阶段。傅晨系统介绍了“新一代合作社”并认为,“新一代合作社”在宗旨和制度安排上不同于传统合作社的这些特点,反映了社会化大生产发展的趋势和客观经济规律,因而可以认为是合作社制度发展和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黄祖辉指出,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结构的变革态势为:合作联合会的作用正在减弱;持续的合并浪潮;收购其它企业;愈来愈重视纵向一体化及新的企业模式。

综合国内外有关合作经济及合作经济组织的研究成果,系统研究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性特别是专门研究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方向及其路径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紧迫的现实意义。而本文拟从一个新的视角—组织成长性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希望能有助于推动我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健康成长。

新时期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成长方向

(一)向多样化方向发展

由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多层次性,各地应该因地制宜的发展各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从组织功能角度看,应该围绕当地已形成主导产业建立各类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比如:农产品销售型;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型;加工型;技术服务型;产加销一体化经营型。从组织方式角度看,既可以是由农民自己组织兴办;也可以依托政府有关经济技术部门,如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及供销合作社组织引导农民兴

办或者联合兴办;也可以由大型农产品加工企业组织引导农民兴办。根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办者或控制者的身份来看,可以有能人牵头型、龙头企业带动型、农服部门兴办型、政府发起型等多种类型。

从组织的性质及培育途径的角度来看,由政府及有关涉农的技术经济部门选派少量骨干,与农民一起共同组织“农业服务协会”;根据农业生产发展及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的需要,组织农民建立比较规范的专业合作社;以一种农产品为纽带,成立股份合作制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农民联合起来办专业合作社,再由若干合作社联合起来办龙头加工企业,形成“农户+合作社+公司”的格局。

(二)向规模化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农业的市场环境已经改变,竞争的国际化特别是农业竞争的国际化使我国的农业面临严峻的考验。因此,在新的历史背景下如何提高农业经营的规模化程度,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增强我国农业的竞争力将显得尤为迫切。因此,发展和创新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意义重大。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是指运用现代企业理论与企业制度,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公司(企业制)改造,通过合作经济组织单体规模的壮大或组织与组织间的兼并联合,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化程度,产生规模经济效益,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综合竞争力。

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作为合作经济的一种发展趋势,其经济效益的提高对于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合作经济组织的经济效益,维护组织成员的生产经营利益,保护和调动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促进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与完善我国城乡社会保障体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三)向股份制方向发展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逐步向股份合作制转变。对合作经济组织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革后,合作经济组织必须按照股份合作制的要求,建立符合市场竞争的企业机制,形成相应的产权制度、融资机制、分配机制、技术进步机制等,建立包括职工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在内的体现高效、民主的内部治理结构,制定一套适合合作经济组织实际情况的生产责任制度和管理制度,实行依法治理的体制。由于股份合作制以股份的形式明晰产权,并通过股权的设置和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解决政企不分的弊端,使合作经济组织真正成为为组织成员服务的市场主体,走上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道路。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以后,由于组织成员以入股的形式出资购买组织原有的资产,因而他们在享有劳动分红和资本分红的同时,也承担着相应的风险和义务,这有利于提高组织全体股东的工作积极性。另外,股份合作制还能够极大地增强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者的责任心,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促进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的对策

(一)鼓励发展多种类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

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形式多样、循序渐进的原则,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合作经济组织的创建和发展不能采用统一的模式,要因地、因时制宜,尊重农民创造,坚持多种形式发展。应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相应的形式,不贪先进,不冒进,只要有利于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能够解决农民的实际困难,改善农民的绩效,就允许其自由发展。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健全方面也要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合作组织和农户之间的连接方式是紧密还是松散,利益分配是否健全不能要求一步到位,要给合作经济组织一个成长的空间,允许其有一个成长的过渡阶段,在成长中逐步引导其走向规范和成熟。

(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优化与重组

企业重组(Restructuring)是指企业为提高自身运行的效率和竞争能力而对企业间或单个企业内部各种要素进行整合和分析的大规模、一次性优化组合的过程。这一过程既包括企业间的重新组合和分析,如兼并和收购(M&A),也包括对企业内部资源的重新组合,如企业流程再造(Reengineering)。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化发展同样需要对现有的合作经济组织进行优化重组,扩大单个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把分属于不同小范围内的合作经济组织集合起来,从一个较大区域角度进行优化重组,对于相同或相似类型的合作经济组织应积极进行联合和兼并,以实现组织之间的资源共享,节约经营成本,提高运行效率,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模式就是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扩大各个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规模,加强彼此之间的合作,形成大规模的综合合作经济组织,通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整体规模化的发展,获得更好的规模经济效益。

(三)促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股份制改造

对于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来说,在进行股份合作制改造的过程中,合作经济组织的资产是改造的重点。对合作经济组织资产的处置可采取多种方式:一是将合作经济组织的资产无偿量化给个人;二是将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出售给个人;三是将合作经济组织的集体资产设置为集体股。在转为个人产权时,又可采取无偿量化和出售两种方式。在合作经济组织集体资产的量化问题上,集体财产的投资和所有权主体与组织成员是一致的,即合作经济组织的成员就是组织财产的投资者和所有者。

在合作经济组织股份合作制改革中,把一部分财产由共同共有转化为按份共有,无偿量化给个人,既没有违背集体经济的性质,又有利于实现部分财产所有权的明晰化和人格化,充分调动组织成员增量扩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合作经济组织在股份合作制改革中可根据自身的情况,设置一定比例的集体股,特别是在合作经济组织集体财产所占的比重较大,组织成员无力对其进行置换的情况下,应该设置一定比例的集体股。但从长期来看,合作经济组织集体

股应逐渐减少甚至可以取消,从而将合作经济组织集体财产分割量化(包括无偿量化和出售)到组织成员个人身上,使组织成员完全拥有终极所有权。

(四)构建多元化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随着农业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换及农业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农业与产前及产后部门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农民迫切要求分享二、三产业使初级产品增值所带来的利润。这就要求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必须适应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实现自身的纵向和横向一体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从而可以通过组织体系内部交换替代市场交换,大幅度降低交易费用,体现规模经济。构建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的总体思路是:由各种不同形式的合作社有机组成的多样性、多功能、多层次、跨地域,全方位开放型的合作经济组织体系。在功能上,有提供多种行业服务功能的综合协会,也有提供单一行业服务功能的专业合作社;在层次上,有以专业合作社作为最基本单元的独立的基层合作社,也有按纵向联系建立在各基层合作社基础上的各级专业合作社联合社,还有在横向上各地的专业合作社按合作原则成立的区域性综合协会;在地域上,有地区合作社、全国合作社,也有跨国性合作社。这样区域协会和专业联社交相呼应,初步构建出纵横交织、上下贯通的合作经济体制的雏形;在组织结构上,社员参加各种综合协会或专业合作社,各种综合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联合组成地区性的综合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地区性的综合合作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联社组成全国性的综合合作协会或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在组织体制上,以基层专业合作社为基础,专业性和综合性相交融,行业性和区域性协调并存,形成多形式、多样化共同发展的新体制。

(五)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中的作用

政府在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对我国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外部环境的优化。支持建立一个自立的、强大的合作社工作部门,作为同政府对话的渠道;在合作社与政府之间经常进行对话;根据合作社原则,制定和执行进步的合作社法,并采取步骤,防止合作社官方化;帮助合作社发展和建立各项互助合作基金,培养专业化管理人才;宣传合作社价值和精神,鼓励在合作社内部培养有奉献精神的合作社领导人物,支持合作社的教育和培训;结束退职官员占据应选举产生的合作社职位的现象;在学校、学院和大学等的一般教育课程中,应加入合作社内容等。大力开展有关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再造知识的宣传教育,对广大农民开展合作教育,增强农民的合作意识。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成长问题研究

参考文献:

[1] Ma Li Ching.Talk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J].non tourism resources and location of Journal of Zhejiang Ocean University is the Shandong Sha Yu Zhen(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2003(2): 61-64.[2] Xu Shumei.Regional hegskj.com tourism competitiveness of basic theory and evaluation system of [D].Changchun: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65-76.[3] Wei Xuefeng.The event tourism lsztjj.com radiation effect jilongxfj.com development

[D].Shanghai: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47-49.[4] Chen Xiaojun, Lin 晓言.Lzhzjj.com Analysis of traffic mode of Island Tourism--Taking Hainan Island as an example [J].economic geography, 2011(3): 500-503.

下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研究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及经纪人队伍的研究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2007-12-12 17:40:02第1文秘网第1公文网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农村合作经......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兴文县人民政府万真华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农村专合组织),是指农村劳动者基于同类商品性生产经营共同利益,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

    文章标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自1994年所辖砀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立为全国专业农协试点县后,一直比较重视,并以此为发展契机,使农村......

    韦寨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实施方案

    韦寨村发展农村合作经济 组织实施方案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村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实际情况,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种农民自我组织、......

    借鉴外国经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精选多篇]

    经济师}2004年第9期●农村经济借鉴外国经验,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 摘要:文章在对外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着重总结了外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经验,并结合......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精选五篇)

    文章标题: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现状、问题及发展对策**的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自1994年所辖砀山县被国家农业部确立为全国专业农协试点县后,一直比较重视,并以此为发展契机,使农村......

    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和发展建议

    乡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作用和发展建议 摘要: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作为重要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对于推动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在解决农村与农民问题上,必须加强对乡镇......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村发展新力量重点

    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已成为农村发展新力量 ——对藁城市绿生蔬菜专业合作社的调查 河北省村镇经济发展促进会 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广大农民群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在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