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关于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思考
兴文县人民政府万真华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以下简称农村专合组织),是指农村劳动者基于同类商品性生产经营共同利益,以增加成员收入为目的,在技术、资金、信息、加工、储运等环节按照合作社的原则组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合作经济组织。实践证明,着力培育发展以农民为基础、产品为纽带、服务为宗旨、利益为目标的农村专合组织,是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一、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专合组织的重要意义
(一)发展农村专合组织是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市场经济是一种激烈的开放性竞争经济,农业是一项弱质的基础产业,农民处于市场经济的弱势地位,要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走农村专合组织的道路。一是农村专合组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把农民单家独户自给自足的小生产,通过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将农民组织和联合起来,参与市场竞争。二是农村专合组织能够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有效地参与市场竞争,规避和抵御市场风险,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三是农村专合组织能够较为准确和及时分析、把握市场供求信息,有效推广先进的农业发展理念,推广运用先进适用技术,将产、供、销高效组织起来。
(二)发展农村专合组织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现阶段我国必须要解决好的首要问题,占我国绝大多数的农民是我们党执政最广泛的重要基础。一是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可以有效地把农业生产和产业发展与市场对接起来,让农民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切实增加农民收入。二是农村专合组织通过吸纳更多的农民加入,使广大农民共同参与市场竞争,共同增加经济收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三是农村专合组织通过产业的发展壮大,能够有效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生产生活水平,更新农民的观念,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增收,有利于农村的繁荣和稳定。
(三)发展农村专合组织是深化农村改革的需要
我国的农村经济改革带动了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社会事业体制改革的浪潮,随着各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化,特别是实行市场经济和加入世贸组织后,面对新形势,农村改革也必然要不断深化和调整。一是农村专合组织是农村改革不断深化的必然结果。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专合组织是面向市场经济的自我调整和完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和农民的愿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二是农村专合组织是适应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形势的需要。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农村经济不仅要面对国内市场竞争,而且还面对国外市场竞争,只有通过农村专合组织引导农民进行专业化、标准化、产业化的生产,才能参与更大的市场竞争。三是农村专合组织是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农业发展经验并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现状的必然要求。国外的农业发展经历了上百年的市场经济,形成了一套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农业发展模式和经验,我们应重视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结合我们的实际,创新和完善农村专合组织。
二、当前我县农村专合组织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农村专合组织的现状
截至2005年底,我县累计发展农村专合组织102个,会员达到2.4万余人,带动农民5.1万余户,分别占全县农业人口的18.33%和农民总户数的45.8%。全
县农村专合组织拥有资产2700余万元,仅2005年就带动会员人均增收达652元,在2004年的基础上人均增加了115元。农村专合组织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基本上走出了一条“以市场为导向,产业为纽带,实体为依托,服务为宗旨,助农增收为目的”的发展路子。通过专合组织的发展和带动,基本上形成了烤烟、蚕桑、畜牧、林业、食用菌、蔬菜等几大优势产业,涌现出了如巨龙水产畜禽、香兰菜、食用菌、优质肉猪、西瓜等一批带动力强,社会受益广,深受农民拥护的农村专合组织。巨龙水产、太平镇香兰菜、麒麟西瓜等3个专合组织还分别被省、市评为“四川省百强农技协”和“宜宾市十佳农技协”,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农村专合组织已成为我县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促农增收的重要载体。
(二)我县农村专合组织存在的问题
农村专合组织在促进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助农增收方面取得良好成效的同时,仍然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思想认识不足。一些部门还没有把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当作重要工作来抓,还有一些群众合作意识不强,主动参与不积极,制约了专合组织的进一步发展和壮大。二是有的农村专合组织存在自身实力不强,产业规模不大、发展不快、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三是农村专合组织与农民以及农民与农民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完善,没有形成一个利益共同体,只能利益共享,不能风险共担,这已成为当前制约我县农村专合组织发展,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的一个重要因素。四是部分会员诚信意识淡薄,契约观念不强,时常有违约情况发生。五是我县农村专合组织的整体组织化程度水平还不高,参与市场竞争和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还有待于加强。
三、强化措施,突出重点,大力发展壮大农村专合组织
要落实强有力的工作措施,从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入手,找准农村专合组织建设的切入点,不断探索和创新农村专合组织利益连接机制,增强农村专合组织的凝聚力,要注重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一)狠抓保障措施落实,促进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
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各级党委、政府和涉农部门要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牢固树立扶持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就是扶持农业、扶持农民的意识,把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组织当作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战略举措来抓。二是要加强组织领导。要把农村专合组织建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真正把农村专合组织建设工作放在心上、抓在手上,狠抓工作落实。三是要加大政策扶持。我县农村专合组织尚处在起步发展阶段,抵御市场风险、生产风险的能力还很弱,发展急需引导和扶持,因此,各级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要对农村专合组织制定切实有效的扶持政策,部门的项目和资金要尽可能地倾斜,财政、税收、信贷方面要给予一定扶持,执法部门要给予必要的保护。四是要提高服务水平。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搞好部门协调,切实承担起指导、管理、监督和服务的职能,努力帮助农村专合组织解决在发展壮大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为农村专合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二)紧紧围绕优势产业,加快农村专合组织的建设。
农村专合组织的建设必须围绕优势产业做好工作。一是要围绕我县的主要产业(烤烟、蚕桑、畜牧、林业、食用菌),扶持引导农村专合组织的发展,组织农民进行专业化和集约化生产,走“围绕产业建组织,建好组织促产业”的发展路子。二是要发展好产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协会和农民产业合作社都是农村专合组织的实现形式,要结合实际,针对不同产业的基础、现状以及农民的认知程度,大力发展农村专合组织。三是要拓宽农村专合组织建设思路。要以合作制的形式改造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依托原有乡村合作经济组织,联合吸纳各专业合作社,引导其进行整合和重组,组建综合性合作社。要积极开展股份合作经营,由农民出劳务或土地,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土地等生产要素入股,成立股份公司,进行合作经营,按股分红,形成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产权清晰,责任明确的新型组织形式。要鼓励种养业大户和能手,通过土地使用权承包、租赁、转让等方式,建立产业化庄园或园区,把农民组织起来,进行种养销等生产经营活动。四是要增强农村专合组织的辐射带动作用。要积极引导各类农村专合组织,依托优势产业和特色产品,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的科技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带动更多的农民进入市场。同时,充分发挥农村专合组织在人才、设备、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和协调、引导、带动功能,组织农民兴办和参与农村专合组织。五是在抓好种植业和养殖业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同时,要突出培育一批加工、流通、信息等农村专合组织。
(三)创新利益连接机制,增强农村专合组织的凝聚力。
要认真把握好当前农村专合组织的三个发展趋势:即合作领域逐步由生产为主转向加工销售为主;组织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逐步由松散型为主转向紧密型为主;合作组织逐步转向实体化、企业化经营。要以利益连接机制为核心,加强和完善农村专合组织的内部制度和机制建设。一是要建立健全民主管理制度,在专合组织内部实行“一人一票”制,这是专合组织与股份制的重要区别之一,确保成员的权利和利益。二是要要建立健全财务公开制度,定期向成员公开收支情况,接受成员的监督,确保成员的知情权和监督权。三是要建立健全利益分配机制。多渠道、多形式地建立风险基金,实行二次返利,实行补盈分利,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四)着力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村专合组织的市场竞争力。
农业标准化是农产品进入市场的基本要求,因此,必须注重农业标准化建设。一是农村专合组织除开展技术、信息、物资服务外,要按照市场准入制度的要求,统一制定并实施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标准,完善安全生产监控体系,确保产品质量。二是要积极实施农产品的品牌战略,逐步在专合组织内部统一注册商标,统一包装。要积极申报无公害农产品基地和绿色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各项认证,在协调沟通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价格运行机制,规范市场行为,防止相互低价竞争,损害农民自身利益。
第二篇:全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思考
架起通往市场的桥梁
——关于沾化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思考
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我县围绕冬枣、畜牧、水产等特色农业产业,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发展。但作为一种新型的市场主体,合作经济组织在我县还处于起步阶段,突出表现为数量少、规模小、实力弱,需进一步加大引导扶持力度,规范运作方式,使其真正发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桥梁作用。
一、发展现状
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97个,其中,县级专业协会9个,乡镇级专业协会27个,村级专业协会61个,拥有会员1.5万人,辐射带动农户3万余户。
在组建形式上,主要有4种类型:一是产业协会型。依托我县主导产业和优势农产品,经政府部门审批或农民自发组织而成立,对内提供技术指导,对外推销产品、开拓市场。如:沾化冬枣协会,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分会,现已发展会员9000余名;沾化县棉花协会,入会会员34户。二是龙头企业带动型: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带动,形成贸工农一体化的专业性生产经营体系。如泊头镇的华渤农牧科技有限公司,带动2100个 养鸭户共同发家致富,逐渐形成种苗孵化、饲料加工、养殖基地、屠宰加工等生产加工一条龙的产业化经营模式。三是基层组织牵头型。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集体经济组织在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方面的独特作用,通过“支部+公司+农户”的模式,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如冯家镇王尔庄的海产品有限公司、黄升乡孙家村的全利果品有限公司,都属于这种类型。四是专业大户带动型。农村中从事专业生产经营的大户,为扩大生产营销规模,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联合其他专业户或农户自发兴办的农村专合组织。如利国乡利四村优质肉羊产销协会就是在几家养羊专业大户的基础上组建的。现参加组织农户250余户,分布在本村及周围村庄,通过分散养殖,统一购销,使养殖户获得了较好的价格和效益。
在组织方式上,坚持农民自愿、为会员服务和民主管理的原则。一是在发展原则上充分体现了农民自愿的原则。即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在不改变家庭承包经营,不侵犯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农民可根据自己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自主决定是否加入,入退自由;二是在经营方针上,坚持组织与会员共同发展的宗旨,帮助会员解决一家一户做不了、做不好的事情,有针对性的开展服务。
在利益联结上,紧密与松散相结合,以松散型为主。从各合作经济组织看,农民加入合作经济组织,主要目的是期望合作组织能为其提供各方面的服务或带来好处,基本上没有建立起合作经济组织与成员之间利益分享,风险共担的紧密型经济 关系。多数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对农户提供技术信息服务、优惠生产资料、种禽种苗等形式合作。
二、取得成效
1、提高了农民组织化程度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复杂的市场环境,通过农村合作组织,可以有效地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将分散生产与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进行有效对接,将千家万户的农民与千变万化的市场实现有效对接,引导农民从事标准化生产,带领农民“抱团”闯市场,从而提高了市场竞争力和抗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如近年来,沾化冬枣协会连续组织会员开展“沾化冬枣品牌创优”活动,采取十项技术培训、指导与服务措施,引导和带动广大枣农从事标准化生产,提升了沾化冬枣的品质,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同时,组织会员外出考察市场,进行宣传推介活动,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解除枣农卖枣难的后顾之忧。2007年,通过协会卖出去的冬枣占全县冬枣销售总量的三分之一。冯家镇王尔庄海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以来,实行统一管理、统一进货、统一加工、统一包装、统一配货、统一定价、统一核算、统一商标,集约化经营优势逐步显现,带动了周边乡镇和村庄近2000户农民从事海蜇加工营销业,日交易量100余吨,日交易额最高达2000万元。王尔庄海蜇销售总量占到全国的80%以上,成为“中国海蜇第一村”。
2、促进了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通过开办科技培训班、发放技术材 料、创办科技示范区、培训科技示范户等形式,及时将新科技、新知识传送给农民,提高了农民的科技素质,促进了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近年来,沾化冬枣协会在全县范围内推广的大棚冬枣、套袋冬枣、地膜覆盖、反光地膜、粘虫胶、防虫网、测土配方、多阳纳米光合促长液应用、秸杆返田、春冬防寒等新技术、新成果,帮助枣农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真正发挥了农业科技部门与农民之间的纽带作用。
3、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多数是由当地技术能手或经营大户牵头组建,通过生产合作、营销合作以及内部管理活动,会员从事农业生产的能力、市场经营意识和民主管理思想等方面都得到了明显提高。合作经济组织通过推广新品种、新技术,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化服务,在示范和面对面的交流过程中,实实在在地提高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
三、主要问题
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仍存在许多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发展水平较低。从总体看,我县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数量少,发展层次不均衡,带动能力弱,运行机制不健全,具有很大的不稳定性。
二是管理不够规范。部分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内部运行机制不健全,没有规范的章程,宗旨模糊,职责不清,活动开展少,会员信赖度低。三是成员素质偏低。有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缺乏懂市场、善经营的能人,有的缺乏市场意识、创新意识,有的自身素质不高,缺乏为会员服务、谋利益的思想。
四、对策思考
――认识到位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前提。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是一个制度创新、机制创新的过程,是公有制有效实现形式的一种有益探索。各级领导干部,尤其是基层领导干部,必须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认识,从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高度,把这项工作摆到重要的位置,抓紧、抓好、抓出实效。
――坚持多样化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重要原则。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把尊重农民和基层的创新精神与政府积极稳妥推动结合起来,与发展优势主导产业结合起来,按照灵活多样的原则,重点发展由农民为主兴办的专业技术协会、专业合作社和行业协会。积极探索龙头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产业化之路,使之成为农业产业化的重要发展模式。要充分利用和依靠农村其他组织资源,如基层农业技术服务单位、供销合作社、农产品加工企业等,谁有能力就依托谁。但不管谁牵头,都应尊重农民的选择,以农民为主体,以共同发展为主要目标。
――典型推动是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面上有典型、实践有路子、群众有要求、政府不失时机地 去推动,这是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一条成功经验。要通过培植典型,按照“一个主导产业,一个优势产品,培育1-2个章程完善、运作规范、辐射面广、带动力强、示范效应好”的合作经济组织的要求,扶持一批比较规范的合作经济组织,发挥典型示范作用,用典型引路的办法推进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加快发展。
――政府引导和政策扶持是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科学发展的关键。一是加强培训。提高基层干部和农民的市场经济和发展合作经济组织等方面的知识,使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明确为什么要办和怎样办好合作经济组织;二是政策支持。有计划地确定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示范项目,在财政、信贷、税收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解决实际困难。同时鼓励和支持村“两委”、农村能人、龙头企业等创办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大中专毕业生到合作经济组织服务;三是加强保护。通过明确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和资格,使其可以以独立法人身份参与市场竞争,保护其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沾化县政协)
第三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是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
现代经济学认为,合作是个人或组织为达到共同的目标,通过自愿联合,有意识、有计划地共同协力,相互扶持,从而增强自己群体竞争能力的过程和行为。就是说,合作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人类要生存,要与自然作斗争,需要合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为适应竞争的需要,将小规模的分散经营与国内、国际大市场对接,更要选择联合与合作。
中国曾经探索走过一条合作化道路,但因为历史、国情等原因,我们最终选择了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经营自主权,成为独立的财产主体和市场主体。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的确立以及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家庭为单位的小规模分散经营方式已无法应对市场经济形势下的大市场,逐渐暴露出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差、抵抗市场风险水平低等问题,组织起来,共同应对自然和市场的双重挑战,已成为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然选择,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运而生。它的出现有效提高了农业生产和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推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稳定地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也为落实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政策提供了一个崭新的渠道。
在家庭联产承包经营基础上,如何引导和推动农民的合作,尽快建立和完善农业家庭经营制度与农民合作制度相融合的农民合作经济体系,是农业与农村发展的关键所在。在这方面,酒泉市结合实际,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在政府的积极倡仪和引导下,农民自愿组织起来,以农业生产家庭经营为主,以行业协会为主要模式的专业合作组织,为成员提供各种生产、加工、储藏、运销、信息、技术、培训等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产生了强大的生命力,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全市有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88个,拥有资产6.96亿元,会员6.5万人,占全市农民总数的11.4%。业务活动涉及种植、养殖、渔业以及农产品加工、储运、技术信息和服务业等各行各业,有力地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持续增收,提高了农业竞争力。
这次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议在XX召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学习交流的良好机会,必将进一步推动XX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长足发展。为了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市州的经验作法,努力克服工作中问题和不足,促进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更好的发展,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第一,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体必须是由享有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农民组成。社会各方面的积极参与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较快发展的重要保证。在允许各种力量参与兴办的同时,必须保证农民成员真正成为合作经济组织的主人。通过保证农民成员的数量,保证农民成员对组织民主管理的权利,使农民成员有效表达自己的愿望,防止他人利用、操纵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第二,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法人地位必须予以明确。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是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体制后出现的一种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既不同于以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法人,也不同于社会团体法人,也不是个人合伙或者合伙企业,是一种全新的经济组织形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既须符合《民法通则》规定的法人的四个基本要件予以核准登记,又应享受法律规定的财政支持、税收优惠、金融扶持以及产业政策引导、科技和人才支撑等政策。
第三,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组织机构必须健全。应当参照现代企业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和财产权及利益分配制度。成员(代表)大会应是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权力机构,由成员(代表)大会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会成员、执行监事或监事会成员,决定重大事项。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资金来源应当包括成员出资、公积金、国家财政直接补助、社会捐赠及其他合法收益,出资多少只是作为比例返还财产的依据,成员之间不论出资多少都应享受平等的基本表决权利。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应当通过为每个成员设立帐户的方式,明确各成员的财产权利,并以此为依据参与分配、承担责任和处理财产。要充分体现合作社赢余按交易量返还的基本原则,同时保护一般成员和出资较多成员两个方面的积极性。接受国家财政直接补助和社会捐赠形成的财产,应当按照成员数量平均,作为比例返还的依据。
第四,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在充分尊重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经营自主权的基础上,政府要做好引导兴办、扶持发展、保护权益等方面的工作,充分体现“民办、民管、民收益”的原则。要以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为依据,保证农民合作经济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要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要考虑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阶段性,农村中介服务组织、农村各类行业协会等形态可以说是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初级形式,要允许各种经济组织形态的存在,在发展中规范,规范中发展。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酒泉作为传统的农业大市,稳定了农民,就稳定了社会;组织了农民,就构建了和谐。我市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解决不好“三农”问题,构建和谐社会就没有希望;解决不好农民的小康,全市人民的小康就没有希望;解决不好农村的现代化,全市的现代化就没有希望。把农民组织起来,加快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就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架起了一道坚实的桥梁。
相信在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议的推动下,XX市乃至全省的农村工作一定会取得更大成绩。
预祝全省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现场会议取得圆满成功!
第四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宁夏各地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相辅相成、密不可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十分密切,好像一对孪生兄弟,不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不起来;没有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推进。从宁夏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哪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得好,哪里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得好。反过来也是如此。
(一)只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龙头企业的需要。龙头企业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的原料,一般都不会成功。所以,许多龙头企业要自己建设原料基地,搞“反租倒包”。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式,就破解了这个制约因素。专业合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安排农户生产,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小区,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既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
(二)只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国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和国内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实践都说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都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民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不会提出也不会出现专业合作组织。只有当农民的生产变为商品生产,农产品成为加工企业的原料,或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时,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取得较高回报,才出现了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组合,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专业合作组织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为农户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某一个农产品生产,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在技术、资金、信息、储运、购销等方面开展合作的组织。它与龙头企业直接挂钩,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并自觉推动农业产业化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加工或销售龙头企业。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当龙头企业建立后,马上就出现了原料供不上、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个时候,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就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唯一选择。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又解决了龙头企业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把龙头和龙身紧密联结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之,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近年来,宁夏制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突出龙头带动,狠抓项目落实,区域布局初见成效。特别是4个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良好,基本形成以(中)卫(中)宁为核心,辐射固原、石嘴山的枸杞产业带;盐(池)同(心)灵(武)滩羊及灌区杂交肉羊肉牛产业带;以吴忠、银川为核心的奶牛产业带;以宁南山区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各地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同时,我们也感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完善组织、创新机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标,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切忌部门直接介入管理,与民争利,一统就死。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模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需要“组织”,需要“能人”去领头。宁夏吴忠市利通区党委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作用。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党员带头,以产业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抓协会(合作社),协会(合作社)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二)完善运行机制。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下几种机制。一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组织除了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民返还一部分流通或加工环节的增值利润,实行二次分配。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行股金分红,坚持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黄沙窝村奶牛合作社与夏进乳业公司的利益联结,就比较充分地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园区,夏进公司在园区投资建了挤奶站。入园区的农户按统一要求和标准饲养奶牛,机械化挤奶,统一售奶。由于牛奶质量好,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鲜奶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毛钱,夏进公司每收一公斤鲜奶还给合作社返利8分钱。牛奶质优价高,使社员增加了收入;公司返利使合作社实现了创收。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利益联结方式。此外,还有企业优惠提供良种,派出技术员指导,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按照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不管哪种利益联结方式,前提条件是专业合作组织必须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受法律保护。二是民主的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制定章程、制度,规定合作组织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社员大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避免农民受到损失。三是积累机制。有条件的合作组织要设立公积金、公益金、风险保障金,具体提留比例和社员分配方案,要通过社员大会决定。四是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专业合作组织要建立监事会,作为内部的监察和监督机关。要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严防共有财产流失或浪费。
(三)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领导人的培训。专业合作组织能不能有效运作和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合作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特别是理事长素质的高低。所以,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理事长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组织的原则、管理办法、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懂得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做好积极引导、热情服务的工作。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形式要活,渠道要宽。只要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带动农户,促进生产,扩大农产品销路,不管是什么形式出现、采用何种方式联合,都应予以鼓励,积极引导。鼓励科技特派员、农民经济人、专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托村级组织的组织优势、农技部门的技术优势、基层供销社的经营优势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建在村一级,可以建在乡镇一级,也可以建在县、市一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了,还可以组成商会。专业合作组织要不断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着力提高合作组织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引导同一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商贸企业进行联合,组成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迅速把产业规模做大。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做到组建自由,进退自由。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积极引导而不强制推广,热情服务而不包办代替;既要加快发展,又不能搞成“一阵风”。要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的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看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激发更多的农民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要教育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遵守章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尽到义务;引导他们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按标准生产,按合同履约,使已经建立的合作组织得到巩固、提高,健康发展。
三、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既有发展的问题,也有巩固提高的问题,但主要是发展问题。社会各方面都要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完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个新事物,正处在发展之中,还很不成熟。它最终要发展成企业性质的组织,或者办成企业。但现在还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公益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作组织。因此,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对专业合作组织在税收、工商登记、土地占用等方面,应像发展民营企业一样给予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工商部门要统一登记注册办法,减化登记程序和手续,并减免手续费。金融部门要采取扶持政策,优先为合作组织贷款。对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营活动,应按农民自产自销、自买自用对待,不收税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适用于专业合作组织。自治区要在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安排上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扶持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合作组织与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决不能侵害农户的经营自主权。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过去统的一层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定经济实力,为农民服务和统的功能发挥得比较好;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不发挥作用。要继续办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为全村农户服务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专业化生产的农户服务。三是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首先要鼓励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规范,通过抓典型,进行规范。
(三)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邓小平同志讲过农村体制改革的两个飞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表明第二次飞跃已经开始。党委管农村工作,重点是研究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当前,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关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放到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务必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认识到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条路非走不可。早走比晚走更有利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增收。要运用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观摩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把县、乡和一些专业合作组织的负责人带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好的地方和办得好的合作组织去参观学习。各级农业、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经贸、供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
第五篇: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
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推动农
业产业化进程
“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增收问题。而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在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中,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近年来宁夏各地的实践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农业产业化是专业合作组织发展的基础,专业合作组织是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的一种比较好的组织形式。不发展专业合作组织,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就不得要领。
一、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业产业化相
辅相成、密不可分
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关系十分密切,好像一对孪生兄弟,不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不起来;没有专业合作组织,农业产业化经营就难以推进。从宁夏这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深切地感到,哪里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搞得好,哪里的专业合作组织就发展得好。反过来也是如此。
(一)只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才能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求农产品生产和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有机组合起来,实行种养加、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是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农产品不能够满足龙头企业的需要。龙头企业依靠分散经营的农户提供的原料,一般都不会成功。所以,许多龙头企业要自己建设原料基地,搞“反租倒包”。而“公司+专业合作组织+农户”的经营模
式,就破解了这个制约因素。专业合作组织按照龙头企业的要求,安排农户生产,建设标准化种植基地、养殖小区,代表农户与企业签订合同,既降低了龙头企业与千家万户打交道的高额成本与合同不能兑现的风险,又有效提高了农民的市场谈判地位,保护了农民的利益,较好地实现了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双赢”,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的目标。
(二)只有实行农业产业化经营,才能促进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国外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历史和国内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的实践都说明,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和农业产业化都是农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农民的生产是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时,不会提出也不会出现专业合作组织。只有当农民的生产变为商品生产,农产品成为加工企业的原料,或者直接进入消费市场时,农民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使自己的产品适应市场的需求,取得较高回报,才出现了专业
合作组织。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的有机组合,就是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对农民的生产和农产品的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不能适应这个要求,专业合作组织就应运而生了。我国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为农户提供服务为宗旨,以生产经营活动为纽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的,围绕某一个农产品生产,由农民自愿组织起来的,在技术、资金、信息、储运、购销等方面开展合作的组织。它与龙头企业直接挂钩,成为农业产业化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必然选择。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发展趋势并自觉推动农业产业化时,首先要解决的是发展加工或销售龙头企业。没有龙头企业,就没有农业产业化。当龙头企业建立后,马上就出现了原料供不上、原料质量不符合要求的问题。制约了龙头企业的发展,进而制约了农业产业化的推进。这个时候,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就成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唯一选择。专业合作组织把农民有序地带进农业产业化运行轨道,既提高了农民的生产水平和收入,又解决了龙头企业原料供应不稳定的问题,把龙头和龙身紧密联结在一起,真正实现了农业产业化经营。
总之,组建专业合作组织,对于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具有重要作用,是农村改革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健全机制,规范管理,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
近年来,宁夏制定了《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突出龙头带动,狠抓项目落实,区域布局初见成效。特
别是4个战略性主导产业发展良好,基本形成以(中)卫(中)宁为核心,辐射固原、石嘴山的枸杞产业带;盐(池)同(心)灵(武)滩羊及灌区杂交肉羊肉牛产业带;以吴忠、银川为核心的奶牛产业带;以宁南山区为主的马铃薯产业带。各地依托优势特色农产品区域布局,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有效地促进了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民增收。同时,我们也感到,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一定要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按照“完善组织、创新机制、自主管理、共同受益”的目标,积极引导农民组建专业合作组织,以此推动农业产业化上档次、上水平。切忌部门直接介入管理,与民争利,一统就死。工作中,要抓好以下几个关键环节:
(一)大力推广“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模式。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需要“组织”,需要“能人”去领头。宁夏吴忠市利
通区党委把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作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经济建设的结合点,在借鉴外地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支部+协会(合作社)+农民”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党组织、党员在发展专业合作组织中的作用。在基层党组织领导下,党员带头,以产业为依托,组建专业协会或专业合作社,通过支部抓协会(合作社),协会(合作社)带农户,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二)完善运行机制。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尽快建立和完善以下几种机制。一是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合作组织除了收购农民的农产品外,还要按照一定比例向农民返还一部分流通或加工环节的增值利润,实行二次分配。有条件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当实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实行股金分红,坚持做到“风险共担、利益均沾”。吴忠市利通区扁担沟镇黄沙窝村奶牛合作社与夏进乳业公司的利益联结,就比较充分地
体现了这一点。这个合作社建设了标准化的奶牛养殖园区,夏进公司在园区投资建了挤奶站。入园区的农户按统一要求和标准饲养奶牛,机械化挤奶,统一售奶。由于牛奶质量好,符合企业要求的标准,鲜奶价格每公斤比市场价高1毛钱,夏进公司每收一公斤鲜奶还给合作社返利8分钱。牛奶质优价高,使社员增加了收入;公司返利使合作社实现了创收。这是一种最直接的利益联结方式。此外,还有企业优惠提供良种,派出技术员指导,在产品市场价格下跌时按照保护价收购等利益联结方式。不管哪种利益联结方式,前提条件是专业合作组织必须与龙头企业签订合同,受法律保护。二是民主的管理机制。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制定章程、制度,规定合作组织的重大事项都要通过社员大会表决,实行一人一票制,民主决策,民主管理,避免农民受到损失。三是积累机制。有条件的合作组织要设立公积金、公益金、风险保障金,具体提留比例和
社员分配方案,要通过社员大会决定。四是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专业合作组织要建立监事会,作为内部的监察和监督机关。要实行社务公开,财务公开,严防共有财产流失或浪费。
(三)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领导人的培训。专业合作组织能不能有效运作和发展壮大,关键在于合作组织的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特别是理事长素质的高低。所以,要加强对专业合作组织的理事长和理事会、监事会成员的培训。使他们掌握合作组织的原则、管理办法、运行机制,以及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懂得正确处理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关系、合作组织和龙头企业的关系,增强服务意识,提高管理水平。
(四)进一步做好积极引导、热情服务的工作。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形式要活,渠道要宽。只要能为农民生产经营提供服务,带动农户,促进生产,扩大农产
品销路,不管是什么形式出现、采用何种方式联合,都应予以鼓励,积极引导。鼓励科技特派员、农民经济人、专业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牵头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依托村级组织的组织优势、农技部门的技术优势、基层供销社的经营优势加快组建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可以建在村一级,可以建在乡镇一级,也可以建在县、市一级。各类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大了,还可以组成商会。专业合作组织要不断适应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由单项服务向综合服务发展,着力提高合作组织的生产力和市场竞争力。要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引导同一产业的专业合作组织、加工企业、商贸企业进行联合,组成经济实体或行业协会,迅速把产业规模做大。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民自愿结合在一起的组织,是“民办、民管、民受益”的组织,主体是农民,必须充分尊重农民群众的意愿,做到组建自由,进退自由。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积极引导而
不强制推广,热情服务而不包办代替;既要加快发展,又不能搞成“一阵风”。要培养和树立一批先进的专业合作组织,使农民看到专业合作组织的好处,激发更多的农民组建或者加入专业合作组织。要教育加入合作组织的农民遵守章程规定,正确行使权利,尽到义务;引导他们遵循市场经济法则和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要求,按标准生产,按合同履约,使已经建立的合作组织得到巩固、提高,健康发展。
三、为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当前,农村专业合作组织还处于发展的初期阶段,既有发展的问题,也有巩固提高的问题,但主要是发展问题。社会各方面都要给予支持,营造良好的环境。
(一)完善政策,大力扶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是一
个新事物,正处在发展之中,还很不成熟。它最终要发展成企业性质的组织,或者办成企业。但现在还不同于企业,也不同于公益事业单位,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合作组织。因此,专业合作组织的发展,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对专业合作组织在税收、工商登记、土地占用等方面,应像发展民营企业一样给予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应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工商部门要统一登记注册办法,减化登记程序和手续,并减免手续费。金融部门要采取扶持政策,优先为合作组织贷款。对专业合作组织农产品经营活动,应按农民自产自销、自买自用对待,不收税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享受的税收优惠政策,原则上也适用于专业合作组织。自治区要在支农资金、扶贫开发、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的安排上向专业合作组织倾斜,扶持合作组织的发展。
(二)要正确把握和处理好几个关系,保证合作组织的健康发展。一是发展合
作组织与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关系。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必须坚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要建立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之上,决不能侵害农户的经营自主权。二是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与原有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农村实行家庭承包、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过去统的一层是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的。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一定经济实力,为农民服务和统的功能发挥得比较好;有的村集体经济组织基本不发挥作用。要继续办好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其为全村农户服务的作用。同时,要积极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专业化生产的农户服务。三是发展与规范的关系。首先要鼓励发展,在发展的基础上逐步规范,通过抓典型,进行规范。
(三)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提供组织保障。邓小平同志讲过农村体制改
革的两个飞跃。专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产生和发展,表明第二次飞跃已经开始。党委管农村工作,重点是研究解决生产关系方面的问题,通过调整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发展。发展专业合作组织属于生产关系范畴。当前,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面临着很好的机遇。中央1号文件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发展,有关立法工作也在积极推进。各级党委、政府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领导,放到重要位置,提上议事日程,务必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到位。要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形势,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要加大宣传力度,教育群众认识到组建专业合作组织是农村和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一种新的生产关系,这条路非走不可。早走比晚走更有利于农村和农业的发展,更有利于农民增收。要运用典型引路,及时总结好的做法和经验,组织观摩活动,召开经验交流会,把县、乡和一些专业合作组织 的负责人带到专业合作组织发展好的地方和办得好的合作组织去参观学习。各级农业、工商、财政、税务、金融、经贸、供销等部门要各司其职,协调配合,通力合作,形成推动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