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头中心学校课改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立足校本教研 努力推进课改
-----龙头镇中心学校课改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龙头中心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在深化素质教育中,新课程改革犹如一股清新的春风,吹进了学校,吹暖了全校师生的心扉,吹紧了教育发展的时代步伐。面对新课程改革,学校迅速转变观念,完善管理,锤炼师资,落实目标,真抓实干,开拓创新,努力推进课程改革工作,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结合实际学情,学校逐步探索出适合我校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改中取得了一些成绩。受到上级领导、学生家长及外校同行的一致好评。
一、完善机制,加快改革
按照宝清县教体局会议精神,初中教学学习杜郎口中学经验和宝清四中“三学一评”教学模式;小学要学习蔡林森在永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为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有效进行,我校成立“课程改革工作领导小组”,由校长周祥忠同志任组长,副校长和教务主任任副组长,骨干教师、教研组长等相关同志任组员,加强对课改工作的领导、组织、管理,协调全校课程改革实验工作。深入课改工作的第一线,集中解决课程改革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保证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和不断深化。在整个课改工作中我们始终做到:组织有保障,师资有保障,经费有保障,活动有保障,理念有保障。
二、锤炼师资,优化教学
新课程改革是教师面临成长与成熟的一次崭新的挑战和机遇。新课程要求教师更专业化,教师是课程的组织参与者、促进研究的开 发者,学生的帮助引导者,新课程实施的多样性、创造性要求教师是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因此,教师要拥有知识的综合与广博,要善于课程实施的管理和经验的积累。锤炼师资,是课程改革的关键,师资是新课程教学实验成功与否的关键。我校高度重视师资培训工作,按照“先培训、后上岗;不培训,不上岗”的原则,以抓好学校骨干教师的培训为切入点,以全员培训为目标,使广大教师能胜任新课程教学工作,确保课程改革实验工作顺利进行。
三、校本教研,务实创新
我校按照教育局要求学习永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杜郎口教学经验和宝清四中“三学一评”教学模式,多种形式组织教师学习提高,做到了小学4——6年级各学科借鉴永威成功教学经验,并结合实际探索出适合我校的小学数学“7+1”教学模式,初中教学结合实际探索出适合我校的“四环八步”教学模式,确实起到了“实效、高效课堂”的效果。教务处开展一系列教学教研活动,立足于校本教研,深入推进课改工作。
(一)、改进业务学习
组织好教师集中学习,学校每周的业务学习安排在周三的下午第四节举行,业务学习主要形式:①、单周理论学习;②、双周安排一个教师说一个发生在教学中的教学案例故事,然后以此引发教师对这一教育故事的讨论。由学校统一安排集中业务学习计划,做到定时间、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有讨论、有记录。
(二)、统筹推进教研工作 教研重点是把“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模式及杜郎口教学经验在借鉴基础上结合实际落到实处,使其发挥“实效、高效课堂”作用。学初教务处制定详细教研计划,然后逐步推进。
⑴、教务处布置各教研组“新教法“常态课(9月)
要求广大教师深入学习永威“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并结合实际运用到自己课堂教学中去,每位教师要在9月份讲1节“新教法“常态课,4—6年级课堂必须呈现永威课改理念,小学低年级课可采取灵活教法,初中课堂体现杜郎口教学先进教学理念。在9月里广大教师纷纷行动起来,在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教务处同教研组交流、研究,并深入探讨。
⑵、举行全镇中小学优质课展示活动(10月)
10月18、19日,学校举行全镇中小学优质课展示活动,全镇两所学校全体教师在四楼视频教室都参加此次教研活动,活动达到预期的教研效果。展出的优质课是各教研组在9月份进行常态课的基础上进行评比推出的。评选出的好课先上报给教务处,教务处组织骨干教师再亲临课堂听课、研究、指导,直至达到一节优质课标准(《龙头镇中小学课堂教学评价标准》95分以上)。
⑶、举行课改经验交流会(11月)
为了及时交流、总结前段我校教研阶段成果,深入探讨出适合我校课堂教学模式,由教务处组织全校教师参加课改经验交流会于11月25、26日召开,会上教务处向与会教师推荐初中“四环八步”教学模式、小学数学“7+1“课堂教学模式、语文”先学后教,当堂 训练“模式应用及英语学科等教学模式。各教研组教师代表纷纷发言,畅谈探索课改中的经验及困惑,并形成了许多课改中的共识。
⑷、开展达标课验收活动(12月)
为了学习内化课改理念,教务处布置每位任课教师准备1节达标课,由教务处统一组织验收。其中小学有两位语文教师抽签讲语文七色光课题;10名数学教师抽签讲4—6年课题,初中教师自选课题。教务处组织抽签并安排“听课信息表“,每天2—3节,在学校视频教室公开讲课。90%教师达标课验收合格或优秀,10%的教师课验收不合格需要重新备课再讲,直至验收合格。
(三)、举行优秀教案、听课笔记、学习笔记评比活动
为了提高教师备课、听课、业务学习的质量,引导鼓励广大教师认真备课、潜心学习,创新教学方法,按照教务处学初计划,学校于十二月下旬举办优秀教案、听课笔记、业务学习笔记综合评比活动,此项活动进一步推动教学改革,规范教学过程,从而使获奖教师起到了榜样作用。
(四)、扎实推进课题实验。
我们以“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培训”的原则为出发点,形成“教师——班级——教研组”的横向交流体系。一方面加强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深刻领悟新课程理念;另一方面坚持每周一次教研活动,教师交流一周来的收获、感悟与困惑,把在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提炼成研究课题,有针对性地集中研究突破。我们还建立教科研常规管理评价制度,对教师的备课、写教案、听课记录,评课分析,总结交流和推广提高都做了具体规定。要求每个教师主动承担一项课题实验,主讲一次专题讲座,每期上一节优质示范课,写一份优秀教例和说课,写一篇水平较高的论文,通过每月一次检评,考核教师的教研态度和教研进展实绩。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团结协作,形成了“精神讲奉献,工作比贡献”的良好队伍建设目标。
四、重视参与,促进教研
本学期,县小教部组织了数学网络教研、语文七色光赛课和语文教师七色光知识竞赛、初中中教部组织七星泡中学教学开放等一系列活动,对此我校高度重视。县里组织的各项教学教研活动是提高教研水平的很好途径,教务处创造性开展工作,使广大教师不仅提高自身素质,而且在参加宝清县小学语文赛课中取得了佳绩,许婷婷老师荣获七色光赛课一等奖,语文教师综合性知识竞赛团体一等奖。
1、语文七色光赛课活动
第一阶段:研究语文七色光教学、选参赛教师
教务处布置全镇小学语文教师中开展研究语文七色光教学、选参赛教师,全镇两所学校教师纷纷投入到教学研究中,学校组织评委从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师素质两项选出许婷婷老师代表龙头参赛。第二阶段:许老师自备、教研组参与备课(四年级《语文七色光 五》)
教务处组织高段教研组开会,深入学习研究语文七色光教学模式及此课的特点,让许老师先自己备课,然后教研组研究,准备下周试讲。
第三阶段:许婷婷老师试讲、教务处组织深入教研 教务处组织由校领导、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组成专题教研组听了许老师第一次试讲,教研组在总结出课堂中诸多不足,教务主任当即决定再重新备课,要求分成四个组都独立备课,教务主任、许婷婷及两个语文组都独立备课,三天后大家坐在一起又进行先说自行教学设计再合起集体研究的备课形式,这样把这课设计定稿成形。
第四阶段:许婷婷老师再试讲
教务处组织教研组再听许婷婷的课,主要是参照课改理念发现和找出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几经研课,许婷婷老师的《语文七色光五》终于能达到一节能体现新课改的优质课。
到县里赛课获佳绩
2011年11月10日,许婷婷老师执教四年《语文七色光五》在宝清县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研讨活动中荣获一等奖,并得到了在场全县听课教师一致好评,起到了课改引领和示范的作用,四小和龙头的两节课被教研部总结为此次18个单位出的18节赛课中最好的两节课。
2、小学语文教师七色光知识竞赛
为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知识素养,充分调动教师的学习积极性,教务处创造性开展工作。
⑴、做思想动员
传达县教研部工作会议精神,让教师明确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必要性和荣誉感。把全镇小学教师分为3个小组。
⑵、加强业务学习 学校组织集中业务学习,还印发5本学习材料,发到教师手中,人手一套,方便教师利用一切时间自学充电。
⑶、组织全镇小学语文教师七色光知识竞赛
10月25日,举行全镇小学语文七色光知识竞赛,以竞赛促学习,竞赛形式完全按照县里比赛形式进行,评出许婷婷、吕岩等获个人单项奖,中心低年组获团体奖。学校组织隆重总结和颁奖仪式,对广大教师触动很大。在随后几天时间了,所有的语文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学知识,回家挑灯夜读到深夜。
2011年11月9日,我镇5名教师参加县里综合性知识竞赛(全县一共被抽出参加测试教师是187人),龙头有2人考进全县前十名(许婷婷第二名、鲁春红第八名),并获得团体一等奖。这些语文教师不仅增长知识,而且也为学校争得了荣誉。
3、小教部数学网络教研
学校成立数学“空间与图形“教学课题研究小组,本学期县里进行数学网络教研,我校组织数学教师到视频教师听课学习,校领导参加,并要求听课教师观摩后写心得体会上交。
4、初中教师到外校学习教学经验
本学期,县教体局组织七星泡中学等校教学开放活动,对此我校高度重视。学校主要领导和教师积极参入听课学习,效果显著。9月23日,七星泡中学“分组互动 展示评价”教学模式的教学开放日;11月17日,宝清一中“自主—互助”教学模式展示课;12月9日,宝清三中“351”课堂教学法则交流研讨会。我校都给予高度重 视,除了按通知要求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务主任参加外,我校还积极请示上级并与开放学校联系,让一线任课教师去学习。外出学习回来后,我校又进行交流、研讨,教师们纷纷表示外出听课学习收获很多。
5、教师参加国培网上学习
按照县培训部要求,我校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国培网上学习,采取自学和教研组集中学习两种方式,要求教师每周写一篇学习心得、每月一篇月总结,教研组每月组织交流学习,教务处做到每月检查及反馈。教师在网上学习专家讲座、课堂教学等,极大地促进教师能力的提高。
五、加强整合,应用提高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的核心。学校每个班级都上了多媒体教学设备,我校致力于让每位教师都围绕着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机整合,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教与学融为一体,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进行辅助教学。不断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提高教育质量。学校积极开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学习和应用培训,加强了信息技术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教育的探索与研究是无止境的。新课程改革不是一撮而就的,成功关键是解放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只有当一所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课改才有希望。改革是艰辛的,需要付出探索开发的汗水;改革是痛苦的,需要接受自我更新;改革是甜蜜的,激发出我们的青春和希望。我们坚信,新课程改革必将如春天 的雨露,滋润出时代的教育,时代的学校,时代的教师,时代的人才。龙头中心学校将和所有学校一起,与时代同步,转变观念,与课改同行,厉兵秣马,沐浴着新课改的朝霞,去圆满完成一次新的远航。
龙头镇中心学校 2011
年12月
立足校本教研 努力推进课改
-----龙头镇中心学校课改先进集体事迹材料
第二篇:陕西省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推荐办法
陕西省课改先进集体和个人事迹推荐办法
(一)课改名师 1.推荐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具有高级教师职称,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在全省同学科中具有较高的知名度。
(3)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手段先进,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近年来,独立承担过市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实验课、研究课等,评价效果好,在全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
(4)主持过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一篇以上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全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评选中获得过一等奖。
(5)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主编或参与编写公开出版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或教辅资料一部以上。
(6)积极帮助青年教师成长,重视师德教风建设,促进教师职业素质养成,带动形成良好的“传、帮、带”团队文化。
2.填写《陕西省课改名师、课改新秀、先进工作者申报表》(见附件5),并附推荐材料(一式两份)。
(二)课改新秀 1.推荐条件:
(1)政治立场坚定,师德高尚;忠诚党的教育事业,模范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富有创新协作精神;治学严谨,教书育人,为人师表。
(2)专业知识扎实,教学成绩突出,深受学生欢迎,年龄35岁以下。(3)教学中能够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教学手段先进,示范引领作用突出。近年来,独立承担过市级以上公开课、示范课、观摩课、实验课、研究课等,评价效果好,在全省优质课评选活动中获得一等奖。(4)参与过省级以上教育教学课题研究,近三年来在省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过一篇以上有一定水平的教育教学论文,在全省基础教育教学成果评选中获得过奖励。
(5)积极开展教学资源建设,参与编写地方教材、校本教材或教辅资料等。2.填写《陕西省课改名师、课改新秀、先进工作者申报表》(见附件5),并附推荐材料(一式两份)。
(三)科研兴校明星学校
1.2007、2008年已被省上授予“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称号的义务教育段学校可直接参加科研兴校明星学校事迹展示。
2.2009年各地推荐报送的科研兴校明星学校,既参加事迹展示也参加明星学校评选。
3.参加展评的科研兴校明星学校均应符合以下条件:
①认真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办学思想端正,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校长、教师具有较强科研意识,学校教科研氛围良好。
②重视教科研规划、队伍建设、机构建设、制度建设、经费投入、课题管理、资料信息服务等工作,为教科研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保障。
③校长带头并组织、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坚持教改实验,积极普及教育科学知识,并取得显著成效。
④建立以校为本教学研究制度,校本教研形式多样,广泛开展,形成一些好做法、好经验。
⑤将优秀教科研成果应用于教育教学实践,对实施课程改革、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⑥重视教科研成果的宣传推广,教科研工作在本地区发挥示范引领作用。4.既参加展示有参加评选的科研兴校明星学校,须填写《陕西省科研兴校明星学校申报表》(见附件4),并附推荐材料、成果获奖证书复印件(一式两份)。
(四)课改先进个人 1.推荐条件:
(1)坚持理论学习,了解国内外最新教育理论,熟悉新课程理念,遵循教育规律,并能在实践中积极探索。
(2)教师课堂教学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有示范引领作用,施教效果得到领导和同行认可,每学年至少有一次县区以上公开课。其他教育工作者能深入第一线,为课程改革提供较好的指导和服务,受到教师和学校广泛欢迎,为课改推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3)教师积极参与以研究性学习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且指导到位,成效显著,在校内外产生较大影响;积极探索对学生的发展性评价,评价案例具有科学性、典型性和示范性;主持或参与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工作。其他教育工作者能够积极组织、参与或指导相关活动,并取得良好效果。
(4)能结合业务工作开展学习和研究,注重反思,善于总结,主持或参与市级以上立项课题研究,至少有一篇论文公开发表或在一定范围交流。
2.填写《陕西省课改名师、课改新秀、先进工作者申报表》(见附件5),并附推荐材料(一式两份)。
(五)课改先进集体 1.推荐条件:
(1)单位领导及领导班子成员坚持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熟悉新课程理念,有明晰的教育教学思想。
(2)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充分的认识,有切合实际的课改工作实施方案或课改工作推进方案,有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并取得良好成效。
(3)单位业务人员团结协作,学习和研究氛围浓厚,掌握新课程理念,能在学习借鉴他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实践探索,研究、总结、提炼,逐步形成自己的工作模式或教学模式,并收到较好效果。
(4)课改工作有特点、有经验、有成果,在当地有较大影响。学校能够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积极改革评价制度和教学管理制度,综合实践活动广泛开展,校本课程的开发形成体系,校本研训形成良好氛围,取得显著成效。相关单位能够积极为课改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受到学校广泛欢迎,本单位管理和服务的区域课改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5)积极开展课改研究工作,相关业务的重大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获得突破性进展,并取得突出成效。
2.填写《陕西省课改先进集体申报表》(见附件6),并附推荐材料(一式两份)。
(六)优秀教学法 1.推荐标准:(1)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终生发展,有利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遵循教育教学发展规律。依据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生认知基础和认知规律,符合学科教学原则、目的、教学内容特点和教学时间等实际,不断提升学生的学科认知能力和学科素养。
(3)教学特色鲜明,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活动贯彻“双主体”原则,面向全体学生,教师充分发挥指导者、帮助者、参与者的作用,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课堂教学氛围民主、平等、和谐,师生互动合理有序,能够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教学效果良好。实现有效教学,达成教学目标;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学科教育功能充分体现;实现因材施教,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教学质量大面积提高。
(5)有应用推广价值。在较长时间和较大范围内教学实践中,取得了良好教学效果,具有较好指导意义,能够在全省较大范围进行推广应用。
2.填写《陕西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课改工作模式、课改优秀教学法申报表》(见附件7),并附推荐材料(一式两份)。
(七)课改工作模式 1.推荐条件:
(1)方向性。符合教育方针,符合课改方向,符合教育发展潮流;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有利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有利于学生、教师、学校的全面可续发展。
(2)科学性。符合教育规律,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要求,有科学理论基础;概念准确,内涵清晰,有完整的理论和实践操作体系,有丰富的实践积累和经验成果。具有二年以上的实践经验。
(3)实用性。适应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实际,适应全省课程改革推进的实际需要,在全省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具有较高的推广、学习、借鉴价值。
(4)有效性。有效促进了当地课程改革的实施,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简便易行,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能有效解决当前我省课程改革中的难点、热点和焦点问题。2.填写《陕西省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成果课改工作模式、课改优秀教学法申报表》(见附件7),并附推荐材料(一式两份)。
第三篇:中心学校课改工作总结
浪河中心学校2014课改工作总结
2014年新一轮的课堂教学改革在丹江口市教育局和教研室的统一部署下,在我市如火如荼的开展着。面对全新的教学模式和理念,全镇教师勤于学习,勇于实践,积极探索,扎实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现将一年的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建立健全课改工作
根据《2014年课堂教学改革每月工作要点》的安排,结合浪河中学、浪河小学、青莫小学和四河小学各校实际,在开学伊始就召开全体教师学习市教育局关于印发《丹江口市中小学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会议的通知,全镇中小学迅速成立了课堂教学改革领导小组,并结合各校实际拟定了《 “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组织领导小组成员和骨干教师反复学习讨论并修改,最后形成定稿。中心学校深入各学校督导落实,利用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在会上对参与课改的教师都作了专题培训。在落实阶段,中心学校成立了以叶永立为组长,其他组员为成员的课改巡视小组,每周深入各校随堂听课,对发现的问题总结通报并及时整改。全镇上下积极参与课改工作,形成了深化课改的良好氛围,确保了我针课改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理论学习,强化课改教师培训
1、针对教师进行“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改革理论培训。为了武装思想、提高认识,使老师们理解什么是“一管四学五法”,怎样创建“一管四学五法”的高效课堂,中心学校组织全镇中小学教师学习了市教研室下发的《“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改革模式的一般操作要领》及《“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改革实施方案》的专题培训,确保所有任课教师人人参与培训,个个掌握课改的核心理念。
2、帮助教师学会编制和用好导学案。三至九年级有市教研室统一印发的导学案,学校根据上一学期导学案的使用情况,分学科组织教师学习《关于对导学案使用检查细则》,让教师进一步明确导学案的二次生成和教学反思的要求。一二年级没有统一印发的导学案,浪河小学组织教师学习相关导学案编写知识,让老师们进一步掌握导学案的特点、作用以及与教案的联系和区别,了解导学案的基本内容、编写原则及方法,自行编写使用导学案,为推进课改工作扫清了障碍。
3、外出学习,现场考察。为了更好更快地吸取成功学校的课改经验,使课改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中心学校大力支持并组织教师外出学习、听课,让他们接受外界的新思想,把握课堂教学新脉搏。每人每学期要自学课改文章,积极探索新课改中教师角色转变、教师教学行为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研究。督促并组织教师进行集体备课学习,积极撰写反思。这些培训和现场观摩使全体教师对“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模式有了更加清晰直观的认识,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三、实践新课改,加强课改系统管理
1、注重学法指导。针对在“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改革的创建过程中暴露出的学生不会课前预习、不会使用学案自学、合作竞争意识淡薄等不良现状,将“养成教育”主题活动以及学生学校生活的方方面面与课堂教学改革体系融为一体,并将每节课的学习过程细化为“自学,合作、倾听、展示、评价”五大环节。每位任课教师根据各学习小组的情况进行及时量分评价,真正做到了一日一统计、一周一小结、一月一表彰、一期一总结。各班利用晨会、班队会时间还专门进行学习方法讲座,为学生详细介绍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中展示等学习环节的基本要点和学案的使用方法,为学生较快适应课改培植了肥沃的土壤。
2、落实组长培训。根据课改的要求,在组织课堂教学时要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为了保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开展,各学科教师对各个小组长进行培训,培养组长的协调、分工、管理和合作的能力,并有针对性的对其中个别小组进行特殊辅导,促使该小组迅速成长,从而带动其它小组共同进步。除此之外,课任教师与班主任还共同做好学生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活指导等全方位的教育服务,帮助学生实现真正的自主管理,为实施“分组联动、高效课堂”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注重过程管理。首先各校成立课改日巡查小组和课改评审小组,由校长任组长并亲自参与巡查活动。为认真落实教育局文件精神,积极配合市教研室推进的“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教学模式,促进教育教学改革,特制订此量化评分细则。每学期各教研组由教研组长牵头组织人人讲节课改示范课,组内评选后推荐1名教师,由学校组织考评小组对这些教师课堂教学改革和导学案的生成情况进行考评,评选出课堂教学改革之星。评为星级的教师要将自己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的想法、做法和经验在教师会上进行交流。每日由学校课堂教学领导小组成员不定时的对班级的教师课堂教学进行巡课,在中心学校的督导下,各校的质评巡查愈加常态化。
四、初尝成果,坚定课改研究信念。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较大转变,点燃了教育幸福感。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先学后教的教育教学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教师角色得到了切实转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过程的引导者、组织者与合作者。教师的科研意识和能力进一步增强,相当一部分教师构建起“一管四学五法”高效课堂的模式,成为课堂改革的先行者。
2、学生逐步适应构建“一管四学五法”高效课堂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模式,学习成绩稳步提高,并为广大学生和家长接受和认可。很多学生表示喜欢现在的学习方式,自学能力、组织能力、表达能力等综合素质得到了发展,竞争合作意识、责任感、主人翁意识等良好的学习习惯得到了切实提高。学生负担过重、厌学现象有一定程度好转,学习兴趣增强,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大幅提升。
3、学校逐步形成了服务课改的管理机制。“一管四学五法”高效课堂的教育理念认为,教育即成长,学校必须为儿童的成长创设和提供条件。“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校园文化正在全镇形成。值得一提的是一、二年级的学生评价,已与中高年级实现了无缝式对接,“自学,互学,展示,评价,倾听”五大学习环节的量分,不仅有效地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为进入中高年级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而且使每位任课教师都能熟悉评价方法,按照“一管四学五法”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进行运作。
五、存在问题及建议
一年的课改实践已经过去,在借鉴方法、积极实践、形成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客观的发现一些问题和困惑。
1、部分教师对学习小组的能力培养,学习方法等缺乏有效指导,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等习惯还没有真正养成。个别学科教师因年龄偏大对新事物的理解能力较低,在课堂实践中,还没有从根本上实现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与真正意义的高效课堂还有一定的差距。建议外派各校骨干教师到名校实地学习课改经验,真正感受课改的文化精髓。
2、课改经费投入少,不利于提高教师积极性。课改所需硬件上面既然统一标准要求,建议统一配备。例如小组组牌质量差、易损坏、使用时间短,更换频率高;导学案一张张很难整理且不易长期保存,建议将导学案统一印刷装订成册。
“一管四学五法”课堂改革是一项艰巨、复杂的而又意义深远的工作,在实践和摸索过程中出现困难和问题在所难免,我们要客观冷静的看待问题,迎难而上,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革才会朝着既定的目标一步一步的迈进。我们坚信,在各级各部门领导的关怀和指导下,在我们全镇教师的不懈努力下,我们浪河的课改工作一定会硕果累累!
第四篇: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就业是民生之基,创业是富民之源。今年以来,该中心将促就业、推创业作为富民的首要任务和“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创业型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扶持政策,一手抓创业培训,一手抓全民创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创业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创业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一是突出“稳定”,就业转移取得良好实效。为促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该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做到全市一盘棋,市、镇、村(社区)三级平台既统一行动,又各司其职,努力为城乡劳动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积极举办招聘会80场,提供岗位67132个;较好地落实了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行政性收费减免等各项就业帮扶举措,巩固了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1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503人,完成目标的187.88%;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8%。
二是突出“质量”,就业与创业培训齐头推进。该中心按照“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努力开展全民培训活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首先,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得到加强。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两类群体,因需定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77人;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进行。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转移率,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338人,培训后转移率达95%;第三,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积极推进。协助用人单位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措施,共开展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11479人;第四,创业培训取得历史突破。该中心一手抓创业意识培训,一手抓创业能力培训,有效推进了全民创业工作的开展。3月份,集中开展了“万人创业普训月”活动,此后,各镇、村还陆续开展创业意识培训,截至目前,3.1万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创业意识普训,全民创业的意愿明显提高;大力开展了“syb”培训,进一步拓展syb培训范围,创新开展了以企业老板为对象的“引领型培训”、以企业中层干部为对象的“管理型培训”以及以现有供销员为对象的“供销型培训”三大培训。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了以淘宝网网店等项目为主的创业实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syb”创业培训班30期,开展创业培训877人。
三是突出“实效”,全民创业进展迅速。该中心从政策到举措,全面扶持创业工作发展。出台了《xx市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筹集创业扶持资金577万元。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对符合创业扶持政策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审核,做到“应补尽补,不漏一个”。对76名初始创业者,每户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创业补贴;对32家高新技术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给予补贴26.4万元;对25名进入见习基地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每人给予补贴900元;对特殊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一次性给予XX元的实物补贴;个体工商户升级为私营企业的,一次性给予XX元的升级补贴;对镇江市认定的4家创业孵化基地落实补贴40万元。开展了党员干部创业服务结对帮扶、创业服务月等各项活动,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和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团。通过营造氛围、政策扶持、完善服务等举措,扶持创业39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438%,带动就业15000余人,实现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今年的就业工作中,主要亮点工作有三点:
一是加大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力度,开展公益性岗位进农村活动。在巩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的基础上,将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向农村拓展,确保农村零就业家庭保底就业。下发了《关于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的实施意见》,在全市85个行政村筛选出88名贫困劳动力,由各村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并统一享受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和参加社会保险。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性作用,开展创业服务结对帮扶活动。为切实帮助创业人员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全局开展党员干部创业服务结对帮扶活动,每个党员干部通过跟踪服务,为挂钩对象提供“培训、场地、项目、政策、咨询、开办”等6个方面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首批结对帮扶的162名意向创业对象中,已有64名帮扶对象正式开始创业并带动就业514人,其中25名帮扶对象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280余万元。
三是落实创新扶持创业举措,全力助推全民创业。该中心以4月份的“创业服务月”活动为序幕,“四抓”并举,将各项扶持创业的政策和措施进一步落实到位。第一,抓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本着高效率、高质量、高起点的原则,建成了4家市级创业孵化基地,吸纳进场企业232余户,带动就业2070人。同时,加快了基层孵化基地的建设步伐,建成镇区、社区(村)创业孵化基地58家。第二,抓创业市场建设。我们确定文景国际购物中心为创业市场,提供摊位142个,鼓励吸纳大学生、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和就业困难群体进场创业。对上述对象进场创业的,将连续两年给予一定的房租补贴,目前已有100余人进场创业。第三,抓创业项目推介。突出抓好创业项目征集、遴选、评估、推介、后续跟踪服务等环节,强化项目服务。印发了1000本《创业项目指南》,同时将创业项目通过xx劳动保障网、xx简报的《创业之窗》栏目进行公开发布,举办了3起大型创业项目推介会,800多名有创业意向的人员参会。第四,抓信贷支持。放宽了放贷对象、额度和期限,举办小额担保贷款服务“进社区”活动,对75名创业者和1家升级企业审核发放免息创业担保贷款987万元。
第五篇:劳动就业中心先进集体事迹
就业是民生之基,创业是富民之源。今年以来,该中心将促就业、推创业作为富民的首要任务和“一把手”工程,紧紧围绕创业型城市建设这一主题,加强组织领导,创新活动载体,完善扶持政策,一手抓创业培训,一手抓全民创业,有力地促进了全市的创业工作。截至目前,所有创业工作指标均超额完成序时进度。
一
是突出“稳定”,就业转移取得良好实效。为促进城乡劳动力统筹就业,该中心充分发挥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作用,做到全市一盘棋,市、镇、村(社区)三级平台既统一行动,又各司其职,努力为城乡劳动力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积极举办招聘会80场,提供岗位67132个;较好地落实了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安置、行政性收费减免等各项就业帮扶举措,巩固了城乡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截至目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7100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12.7%;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1503人,完成目标的187.88%;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为1.38%。
二是突出“质量”,就业与创业培训齐头推进。该中心按照“抓培训、促创业,抓创业、促就业”的思路,努力开展全民培训活动,取得了四个方面的成效:首先,就业再就业培训工作得到加强。重点抓好新成长劳动力和下岗失业人员两类群体,因需定培,开展各类技能培训6077人;其次,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有序进行。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培训转移率,共培训农村劳动力6338人,培训后转移率达95%;第三,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积极推进。协助用人单位制定培训计划,落实培训措施,共开展外来农村劳动力培训11479人;第四,创业培训取得历史突破。该中心一手抓创业意识培训,一手抓创业能力培训,有效推进了全民创业工作的开展。3月份,集中开展了“万人创业普训月”活动,此后,各镇、村还陆续开展创业意识培训,截至目前,3.1万人参加了培训。通过创业意识普训,全民创业的意愿明显提高;大力开展了“SYB”培训,进一步拓展SYB培训范围,创新开展了以企业老板为对象的“引领型培训”、以企业中层干部为对象的“管理型培训”以及以现有供销员为对象的“供销型培训”三大培训。并根据社会发展需求,开展了以淘宝网网店等项目为主的创业实用技能培训。截至目前,共举办“SYB”创业培训班30期,开展创业培训877人。
三是突出“实效”,全民创业进展迅速。该中心从政策到举措,全面扶持创业工作发展。出台了《XX市创业扶持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筹集创业扶持资金577万元。全面落实扶持政策,对符合创业扶持政策条件的单位和个人严格审核,做到“应补尽补,不漏一个”。对76名初始创业者,每户一次性给予1000元的创业补贴;对32家高新技术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给予补贴26.4万元;对25名进入见习基地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每人给予补贴900元;对特殊就业困难人员自主创业的,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实物补贴;个体工商户升级为私营企业的,一次性给予2000元的升级补贴;对镇江市认定的4家创业孵化基地落实补贴40万元。开展了党员干部创业服务结对帮扶、创业服务月等各项活动,组建了创业指导专家服务团和创业典型事迹报告团。通过营造氛围、政策扶持、完善服务等举措,扶持创业3945人,完成全年任务的438%,带动就业15000余人,实现了创业促就业的倍增效应。
在今年的就业工作中,主要亮点工作有三点:
一是加大农村贫困劳动力就业帮扶力度,开展公益性岗位进农村活动。在巩固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成果的基础上,将公益性岗位安置对象向农村拓展,确保农村零就业家庭保底就业。下发了《关于公益性岗位安置贫困劳动力的实施意见》,在全市85个行政村筛选出88名贫困劳动力,由各村开发公益性岗位进行安置,并统一享受全市最低工资标准和参加社会保险。
二是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先进性作用,开展创业服务结对帮扶活动。为切实帮助创业人员提高创业成功率,在全局开展党员干部创业服务结对帮扶活动,每个党员干部通过跟踪服务,为挂钩对象提供“培训、场地、项目、政策、咨询、开办”等6个方面的帮扶措施,截至目前,首批结对帮扶的162名意向创业对象中,已有64名帮扶对象正式开始创业并带动就业514人,其中25名帮扶对象申请了创业担保贷款280余万元。
三是落实创新扶持创业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