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殡葬文化1
浅谈现代殡仪活动的人文精神
常州市殡仪馆
刘建玉(2005年5月16日)
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是现代人的基本理念。也是殡葬工作所必须具备的理念,作为社会公益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从1990年起,就殡葬改革、殡仪服务、公墓管理、殡葬设备、丧葬用品的生产销售等方面,国家民政部都有了规范性的文件,1997年,国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殡葬管理条例》,对殡葬改革,促进文明节俭办丧事,革除丧葬陋习起到了重要作用。殡葬改革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已得到了民众的认同,殡葬行业,应充分体现在殡仪活动中的人文精神,以取得更广泛民众的赞同,本文拟对现代殡仪活动的人文精神谈点看法。
一、人文精神在殡仪活动中的意义
人文精神是殡葬活动的内核,在殡仪活动中贯穿人文精神,是殡仪活动的基础。
1、体现宗教和民俗是对死者和生者的最大尊重。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各民族的人员流动性很大,在复杂的人群中具有各种宗教信仰的群族和不同民族习惯。殡葬习俗是社会最重要的民俗活动,它所蕴藏的文化内涵最为深厚,对人的心灵震撼最为强烈,对人们的教育意义也最大。殡葬改革就是要继承优秀的殡葬民俗传统的同时,塑造一种新的殡葬民俗,它不可缺少的文化价值在于使“个人精神得到完整”。殡葬服务就是要充分地体现这一精神,我们可以对丧户所拥有的地位、权力和收入水平在服务态度、服务质量上一视同仁,但对其所具有的不同信仰和不同民俗不能视而不见,在殡葬服务中予以充分地尊重。
2、人道主义精神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心情。人道主义主张关怀人,尊重人、帮助人,主张人格平等、相互尊重。殡仪服务是直接为人服务,生者和死者都享有得到尊重、关怀的权利。死者从法律上来说是法律主体意义上的人,在殡葬文化意义上讲是曾生存于我们社会中的人,因而要以人道主义精神对待死者。它包括在殡仪服务的整个环节中,从搬运死者遗体、为死者整容化妆、入殓、告别、火化遗体的服务等,做到“死者得到安息,生者得到慰藉”,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为此,要提倡丧葬用品多样化,服务项目系列化,文明服务,设施先进,环境优美,设施越是现代化,越是档次高,越有助于缓解人们的心情。
3、殡葬体现殡葬道德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必然要求。殡葬道德是殡葬职工在提供殡葬服务时应遵守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一是给死者以人道主义对待。殡仪馆是提供人生最后一次的服务场所,给死者一种体面的对待,让死者享受最后一次人生服务,使死者安息,生者慰藉。二是给丧户提供优质的殡葬服务。三是体现殡葬良知,如对死者家属怀有同情心,安慰极度悲伤者的丧户,按操作规定提供规范优质的服务。殡仪馆和公墓的环境绿化、布局、职工的仪态举止以及优质服务,其目的是与丧户达成良性互动,当丧户有过激言行时,则当控制自己,以更温和的态度去感化对方,努力营造一个与现代文明社会相协调的良好环境。
二、现代殡仪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
传统的殡仪文化包括对丧户的心理安慰、葬具、殡葬服饰、坟墓与风水、扫墓以及殡葬语言以及殡葬文书等,在现代文明社会对一些优秀的传统殡葬文化都要在殡仪服务中予以尊重和体现,愚昧落后的要逐渐摈弃,提倡现代先进的文化思想,推行科学、文明、健康的丧葬方式。在殡仪服务中,一般包括遗体接运、遗体防腐、遗体整容、殡仪服务、遗体火化和墓地服务等方面,在这些方面都渗透着传统的殡葬文化,那么现代先进的殡葬文化也应在这些方面进行迁移墨化的改造,最终形成具有先进观念的殡葬文化。现代先进殡葬文化的内容应体现在具体形式上。
1、人文精神。谈到死亡,人们都有很多忌讳,其实它是生死学的一部分。提倡人文精神就要从养生、悲伤抚导,临终关怀做起,现代殡葬文化应立足于个人身上,实行“往生契约”,从事殡葬工作不是简单的对遗体处理,而应该努力体现往昔的个性,使个人特色与风格在丧事中表现出来,使亡者尊严得以体现,也让生者满意。旧的那种看风水、定坟向、念经打梆以“超度亡魂”之做法,应彻底根除。
2、丧事从简的唯物主义精神。建国以来,破除迷信,丧事从简,遗体火葬为主要内容的殡葬改革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响应,但由于我国封建社会历史较长,旧习俗的影响较深,在一些地方和单位大办丧事的攀比之风屡禁不止,有的丧葬活动程序繁杂,劳民伤财,有的甚至搞封建迷信活动。这些做法,有悖于大多数逝者生前所愿,于死者无补,对生者无益,理应坚决加以纠正。厚养薄葬,文明办丧是彻底的唯物主义体现。
3、殡葬活动社会化,逐步取代旧的陋习。殡仪馆是现代社会人们举行殡葬活动的集中场所,从殡仪活动的程序上看,首先是实行现代形式的接运遗体,在医院里实行医葬分家,在对家里逝世者即行接入殡仪馆。旧的丧葬习俗,多为一家一族自行组织,在自家或公共场所进行,既影响周边群众的日常生活,又不卫生。其次是祭奠活动,在殡仪馆举行祭奠活动可以上规范礼仪,革除大操大办,吹吹打打的娱乐倾向等陈旧做法。第三是现代葬式,提倡树葬、海葬、草葬等方式,破除因土葬而带引出来的一系列陋习。
4、规范丧葬用品,摈弃旧的不文明方式。推行并生产适用于文明办丧事的用品,是从源头制止各类封建迷信活动,净化社会风气,减轻群众负担的方式之一,如统一墓碑规格尺寸就有效地抵制显身份、摆阔气的做法,反映了一种进步和文明。因此在骨灰盒、花圈、寿衣用品等丧葬用品的生产上既体现悼念和安抚工作,又体现简俭庄重的作用。
三、殡葬文化的塑造
目前,大多数的殡仪馆在服务中能体现尊重丧户的意志,但缺少科学、文明、健康丧葬方式的引导。现代殡仪文化除了继承传统优秀的殡仪文化以外,逐步规范丧事活动,积极推进丧葬习俗改革,加强殡葬职工管理,把以人文精神为核心的优质服务呈现给丧户,使丧户“伤心而来,满意而归”。
1、硬件环境的建设。首先加强技术改造,完善建筑设施。殡仪馆、公墓和骨灰存放处是为人民群众提供丧事服务的场所,为了发挥与丧户的良性互动作用,场所的建设应朝着高档、宽畅、环境优美的方向发展。其次是炉、厅备用,适应丧户的宗教和民俗要求,在殡仪馆设立不同的区域,以满足不同丧户的要求。再次,环境建设要有现代气息。从灵堂到告别厅,从休息室到室外环境,从焚尸厅到骨灰存放直到墓地建设上,除宽畅明亮、卫生庄重外,还要体现科学、健康丧葬方式的宣传氛围,以对人们的殡葬活动进行指导,引导人们逐步摈弃丧葬活动中愚昧落后的因素。在殡仪馆、公墓建设上朝公园化方向发展,既要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又要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让死者有所寄托,对生者有所慰藉,最大限度地降低丧事开支,推动社会进步。
2、服务管理建设。一是更新服务观念、拓宽服务领域。目前大部分殡仪服务从灵车的预约、遗体存放、祭奠仪式、遗体火化到骨灰装盒等实行了系列化服务,但仍要更新观念,使服务朝两端延伸。前湍协助有关组织大力宣传殡葬改革,传播科学、节俭、健康的丧事信息,提供殡改政策咨询和服务咨询,后端应包括骨灰的处置等,用优质、廉价、方便、快捷的服务,节约社会成本。二是提倡文明服务,使用文明语言。这是殡葬服务的核心,也是贯穿人文精神的关键。死者的死因和状况是各种各样的,它对丧户造成的心理悲伤程度有所不同,殡仪服务中首先要充分体谅丧户的心情,对丧户报之以极大的同情,这样才能使自己的文明服务成为一种自觉行为。业务接待要提供殡葬服务的全部流程介绍,配备殡仪引导员,同时提供挽联、讣告、告别程序等范本;收殓做到准时规范,面对遗体施礼,轻松抬放,严格遵守地方风俗;防腐整容和消毒,要努力保持死者生前状态,体现古代“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的孝道原则和尊重生命、尊重人生的人道主义原则;祭奠仪式应尊重丧家的宗教习惯,礼厅的布置和朝向要体现中国的文化,悼念活动应提供指导和协助,建立礼仪师制度;火化和骨灰寄存,保持“入土为安”的心理习俗,提倡干净、卫生,使之既能继承孝道,又能保护土地资源的公墓和寄存骨灰场所,使之与现代社会的生活条件相吻合,在整个殡仪活动中提倡使用文明用语,禁止使用丧户不称心的语言。三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殡葬服务质量,塑造现代殡仪文化,人才是关键。殡葬工作涉及到社会学、文化学、药理学、心理学等学科知识,要熟知尸体的防腐、整容技巧、丧户的心理安慰,葬具、殡葬服饰与风水知识以及中西方古代死亡文化。要通过培训,不断充实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提高文明语言使用技巧,培养一支有知识、会管理、富于创新和奉献精神的殡葬服务队伍。加强职业道德建设,善待丧户,以同情心去做好殡葬服务工作,规范语言、仪表,做到举止有礼、语言贴切,使丧户感受到殡葬行业的温暖,树立起新一代殡葬职工的风貌。
3、加强殡葬管理,增强殡葬新观念。丧葬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它直接反映社会的生产水平及物质生活状况,也反映了当时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追求、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但是现代的殡仪文化不是自发形成,要靠长期的宣传教育,靠殡葬管理机构甚至整个社会的共同推动。一是要加大宣传力度,提高民众意识。要大力宣传殡葬改革的重要意义,宣传殡葬管理政策法规、宣传健康文明,科学的丧葬观,积极提倡厚养薄葬、健康向上的丧葬礼仪,引导和规范民众的殡葬行为。其次是打击各类封建迷信活动,加强对“阴阳先生”等人员的教育,取缔迷信活动场所,加大对制造销售迷信用品的打击力度,逐步取消民间闲散吹奏人员参与丧葬活动,任何组织和个人都应采用文明的祭奠方式,遗体火化、骨灰装盒后按规定墓地将骨灰处置。再次要建立殡改目标责任制。各级领导干部、共产党员要自觉抵制腐朽、没落、封建的思想,在殡葬改革中起模范带头作用。要把殡葬改革工作作为政府的一项重要的工作建立目标责任制,同时加大殡葬管理执法和监督力度,要象当年“破四旧”那样的决心和力度来规范殡葬工作,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确立现代殡葬服务理念,解放思想,开拓创新,让愚昧、落后、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第二篇:殡葬文化浅谈
殡葬文化浅谈
殡葬文化是人们在安置并悼念逝者的一系列活动中形成的殡葬观念、殡葬礼仪、殡葬规范和殡葬习俗的总称。殡葬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文化现象。它表达了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对人生永恒的追求、对孝道的遵循和对先人的报恩心理。
我国殡葬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单就死亡的称谓来说就有很多种,一般称“仙去”、“老了”、“作古”、“逝世”等;帝王的死称“驾崩”,诸侯王的死称“薨”,和尚死了叫“圆寂”,道士死了叫“登仙”或“羽化”。单从死亡的称谓就反映出我国殡葬文化的丰富性。从葬式上来分,就有土葬、火葬、天葬、水葬、树葬等、尤以重庆、云南、贵州等地区的悬棺葬最为奇特。从祭祀习俗上来说,也是丰富多彩,有清明踏青上坟扫墓、寒食禁火、元宵节送灯等许多传统的习俗。殡葬文化是不同历史时期的人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的反映。
我国传统殡葬文化的特点。
首先是重孝道,儒家文化以孝道为最基本出发点,孔子认为“孝也者,德之本也”,即孝是礼仪、道德的根本。孔子还将治丧的意义提高到社会治理的高度,提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的思想,他认为,推行孝道,人们就会会归于醇
厚,天下也就容易治理了。这一思想终被统治阶层所接受并推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纲领性口号。再者是显等级。根据逝者的社会地位以及对于国家的功绩,在殡葬规模上予以较高的礼遇并使其子孙享有厚遇,以此激励生者为国家效力。封建社会历朝历代的功臣死后,可以享受陪葬帝陵之侧的待遇。第三是厚葬之风盛行,中国的厚葬之风可以追溯到距今3500年前后的殷商时代,从殷墟五号好妇墓的规模和陪葬品之丰厚可见一斑,而厚葬之风贯穿了整个封建社会,帝王将相死后皆高山大塚,丰厚陪葬,(元朝帝王墓穴没有没有高大封土是个特例)。厚葬之风还表现在丧事办理程序繁冗,时间跨度长,极大浪费社会财富。红楼梦中描写贾府秦可卿的丧事就办了七七四十九天时间,请100位僧人超度、99位道人打醮;后来又停灵七日,又请50位高僧、50位道士作七,宁国府一条街白漫漫人来人往,花簇簇宦去官来。
殡葬文化的社会作用。
首先,殡葬文化有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的作用。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殡葬活动由最初的简单的遗体掩埋发展到现在的遗体处理、葬仪葬式丰富多彩、甚至包括了临终关怀的内容,这体现了人类对自身价值和生命尊严的认识也不断深入,从某些方面来说,殡葬活动已成为安慰人们心理,调整社会关系的重要活动,而殡葬消费也成为了以心理消费为主的行为。殡葬文化强化了人们的归宿感,很多人不管在什么
地方生活,去世后都想安葬在故乡,有叶落归根的情节,而子女也以先祖的墓穴作为精神的依托。同时通过丧葬活动也是对未尽人子之责的一种弥补,以获得心理的安慰。
再者,殡葬文化有着很强的道德教化作用。利用殡葬文化对生者进行道德教化,是世界各民族的共同特点。在封建社会,殡葬文化具有很强的阶级性,等级观念十分严格,通过繁冗的丧葬活动来强化其统治秩序。现代,人们通过对去世亲人的悼念活动,实现对亲人的人生功绩的总结和弘扬,达到教育子女继承光荣传统的目的。
第三,殡葬文化有着调节改善社会环境的作用。人多地少是我国的基本国情,现代城市人口众多,人均生存活动空间狭小,如采用过去的葬俗,不仅费时弥久,而且烧纸摔盆打旛等丧葬活动对城市环境也是极大的破坏,这是现代城市生活方式所不允许的。我国政府提出了殡葬改革,弘扬先进殡葬文化的要求,积极倡导绿色、文明、人文、和谐殡葬工作主题。利用清明节等群众性祭祀节日在殡葬服务机构积极组织开展各类主题鲜明、内涵丰富的文化活动,倡导时空邮箱、网络祭扫等绿色健康的悼念缅怀方式。在葬式方面,坚持生态文明导向,大力倡导绿色节地葬法和骨灰撒河、撒海等一次性处理的先进方式。经过长期努力,先进文明的殡葬理念已逐渐为群众所接受,火化率逐步提高,在天津、上海、青岛等地海葬逐步为人们所接受,参与群众越来越多;在祭
祀活动中使用鲜花的越来越多,焚钱烧纸等封建迷信陋习越来越少。先进的殡葬文化在改变人们传统观念、美化净化生活环境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殡葬文化发展方向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位置,融入经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这种要求必然会在殡葬文化发展中得到反映。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步伐加快,人口老龄化加速,殡葬改革在保障基本民生、推进生态文明、促进精神文明、维护社会和谐等方面的作用更加凸显;坚持节地生态、推行少占或不占地的骨灰、遗体处理方式作为殡葬改革的重中之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2013年12月印发了《党员干部带头推动殡葬改革的意见》要求党员干部带头节俭、文明办丧事;带头火化、生态、节地安葬;文明、低碳祭扫;带头宣传倡导殡葬改革。政府大力推进惠民殡葬工作,大力建设公益性公墓,将基本殡葬服务纳入公益服务保障范围。政府主导、生态节地、惠民公益成为殡葬文化发展的主题。
现在科技迅猛发展,人们殡葬方式和观念也随之发生巨大转变,太空探索的进步,在国外已经出现了把亲人骨灰发
射到太空的太空葬;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及网络的发展,网络祭祀,时空陵园等新兴的纪念方式方兴未艾。不管是葬式还是祭祀方式的发展反映到殡葬文化上都体现着科技信息时代的特征。
当代社会,人们对环保的关注度愈来愈高,反映到丧葬活动中,尽可能减小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成为殡葬活动的演进方向。自从推行殡葬改革以来,政府和殡葬服务组织积极倡导殡葬环保,大力改进殡葬设施设备,引导丧事简办,积极建立树葬纪念林等形式的生态公墓,群众祭祀活动也逐渐文明,鲜花祭祀已渐成主流,环保低碳意识成为殡葬文化的重要特点。
以人为本成为当代社会发展的基础,社会和谐成为管理的共识。在殡葬活动中厚养薄葬理念作为传统孝道将进一步得到弘扬,临终关怀成为重要的服务内容及研究课题,殡葬活动将越来越简化其形式而更注重于其内涵,其内涵就是以人本理念,这将成为殡葬文化发展的主旨。
第三篇:学习殡葬文化心得体会
学习殡葬文化心得体会
【篇一】
殡葬文化是人们在殡葬观念、殡葬礼仪和殡葬实物中安置并悼念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关的礼仪规范中形成的一种社会文化,具有独特的深厚的社会文化观念。
自然界中不变的规律是生老病死。生养死葬是人类的传统的美德、公民的义务、政府的职责。人死后,就有了殡葬活动。殡葬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产生、发展,也经历了很长的历史阶段。人们在安置并悼念逝者的一系列活动及其相关的殡葬礼仪规范的形成中所蕴涵的文化现象就形成了“殡葬文化”。
殡葬文化与其他文化有密切的关系。与其他文化一样涉及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己心理上的三种关系。第一,殡葬的各个环节都离不开物质文化,人们借助药物器具保存遗体、布设灵堂、悼念逝者、寻觅墓地构建坟墓或将骨灰撒向大海等,无不涉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二,殡葬活动主要是一种社会群体活动,人与人的各种感情在殡葬过程中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三,殡葬活动中,人与自己心理也始终处于一个调适平衡的过程,人类自己心理的任何反应或变异,均应控制在殡葬文化所允许的范围,从而形成特有的适应方式。
殡葬文化的主要形态,即观念形态、操作形态、实物形态,它们之中都隐藏或寄托了对生命的价值肯定,对永生的追求和现实社会的反映。总之一句话殡葬文化的形态都是反映人类社会的文化特征。殡葬文化的本质无非就是反应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殡葬文化虽然是人死后产生的,但是其本质是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社会风尚和道德水平的反映。不同的人或不同的民族受不同的外部环境以及自然界、人类、社会乃至自身认识的不同,生死观也是有极大地区别。殡葬文化反映当时生产力以及物质生活水平。人类的生产力和物质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每一个时代的殡葬服务郭=过程都有所差别。殡葬文化反映社会的道德水平。社会的道德水平如何,殡葬方式是一个窗口。因此,了解一个社会的殡葬文化就可以了解到整个社会的面貌。
殡葬文化在中国古代是非常重视的。具有悠久的历史性和传承性。古代的殡葬文化有很明显的特征:重孝道。儒家文化以孝道为基本出发点。孔子认为“孝者也,德之本也”,即孝是礼仪、道德的根本。显等级。在古代殡葬中根据逝者的社会地位以及对于用功于国家的人,在殡葬规模上予以较高的殡葬礼仪并使其子孙享有厚遇。隆丧厚葬。隆丧,指吊唁和送殡者多,显得极其隆重;厚葬,入殓衣服多且贵重,陪葬品丰富,墓地气派等。
殡葬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以它独特的形式在影响者人类,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重要作用。殡葬文化有满足社会心理需求的作用,随着人类思维的不断发展,人类的自我意识和理解能力不断提高,对自身价值和生命尊严的认识也在不断的提高。殡葬礼俗文化就是在这一心理需求推动下,不断地发展和丰富起来的。无论贵贱、贫富,人们对殡葬的认同是大体相同的,即通过殡葬形式满足人们对生命的“最后一刻”的心理需求。社会心理需求当然是对于生者而言,通过一定的殡葬礼仪满足生者的心理需求,增强人们生活的信念。其次,殡葬文化还具有道德作用。社会正常运行离不开对人的教化,而教化则是以文化支撑的。利用殡葬文化对生者进行道德教化,是世界各民族殡葬文化的共同特点。首先,人类社会的发展源远流长,今天的人类文明建立在前人的创造基础上。如果我们丢弃这些,我们的文化将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次,通过殡葬活动感化人们去珍惜生命、孝敬父母、积德行善。殡葬文化的作用不仅这些,还有在对于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有重要的作用。殡葬文化从一开始就具有保护自然环境以利于生者生存的社会目的。早在原始社会时代仰韶文化时期(距今5000~7000年)的墓葬就是很好的证明。如西安半坡氏族的公墓就统一安排在居住区的北面。这些保护土地的目的是为了生者有足够的生存空间。从而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
现代的殡葬文化需要科学的管理。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四个方面,完整的反映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联系和内在要求,是我们做好各种工作的指导思想。殡葬事业的发展,殡葬文化的创新离不开科学发展观的指引。殡葬文化必须适应现代社会。正确处理继承和发展的关系,在对待传统殡葬文化的问题上,如何处理继承传统殡葬文化和发展先进殡葬文化的关系,突出表现在如何处理科学殡葬和带有迷信色彩的殡葬长期共存的问题。现在的殡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人们的心理需求提供服务的,就是给人们留下一个寄托追思的空间。如果是完全用现在的科学观点进行殡葬服务,就势必取消一切的殡葬礼仪,只留下火化,这样,就难免会引发人们对生命、生产活动消极的态度,走向虚无主义。因此,我们一方面要走科学的道路。另一方面,要对传统的殡葬文化加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推陈出新,推动先进殡葬文化发张。
同时殡葬文化还要重视生死观的研究、死亡教育的发展。在我国,长期以来,在人们的思想意识领域中,人们只重视对“人生观”研究,忽视了对“人死观”的研究、社会忌讳死亡、不接纳死亡,视死亡如鬼怪、敌人。缺乏“人死观”教育,使人对死亡的认识长期处于一种封闭的、精神压抑之中。所以殡葬文化工作者必须加强死亡教育和“人死观”的研究。
工作者要学习研究先进的殡葬文化。先进的殡葬文化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体现先进生产力发展水平,代表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反映时代进步的潮流。总之,殡葬文化是为人服务的,要以人为本,给以人的尊严和权力,体现人的价值。
【篇二】
通过规范的、专业的丧葬礼仪形式来告别死者,表达了生者对逝去人的尊重与敬仰,提高了死者的尊严,彰显了生命的价值。
老师反反复复强调“殡葬无小事”。所以有形、规范、系统的服务礼仪,不仅可以树立员工和业主的良好形象,更可以塑造受业主欢迎的服务规范和服务技巧,能让员工在工作中赢得尊重、理解和信任。
殡葬服务业是一门特殊的服务业。特殊在,所有的服务行业都是直接为生者服务,惟独殡葬服务业的直接对象是死者,它的间接服务对象才是生者。它是“双重”服务,使逝者得以安息,使生者得以慰藉,我们的殡葬服务礼仪就更复杂化。
殡葬礼仪是社会精神文明的一个窗口,殡葬改革及殡葬服务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关系到人口、环境、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殡葬礼仪在构建和谐社会的道路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和谐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殡葬礼仪在不断的完善与发展,也在教化着人们学会忠、孝、敬。要忠于事业、忠于国家;孝敬父母、孝敬长辈;敬畏神灵、敬畏自然。这才是殡葬礼仪的真正意义所在。
我们每一位殡葬服务员都有义务和责任,通过学习礼仪、传承礼仪,自然而然地成为这个民族和团体的一员。个人文明礼仪一旦养成,必然会在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将特殊的服务融入每一个具体的服务项目中,将殡葬礼仪落实到殡仪服务员的每一具体行动上。忠于事业、做到“使逝者得以安息,使生者得以慰藉”.以前,在服务班总觉得自己很迷茫,因为不像其他班一样,防腐整容,设备班就有一个可以固定的方向,再怎么不行他们还是有一项可以拿出手的一技之长。而我们服务班学习的范围我自我感觉就比较广泛了,有司仪、礼仪、挽联写作、策划、业务洽谈等等,重点还是不知道什么才最适合自己。但是,从进大二以后,接触到这些必学的课程就开始一步一步有了自己的方向,就这学期来说,我最大的目标就是以后做一名优秀的司仪和业务洽谈人员,不管怎样先朝着这些目标慢慢努力,再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充实自己,完善自己。希望以后能在郭老师的课程上学到更多的东西,同时感谢郭老师这么久以来对我们的付出及帮助。
第四篇:论清明文化与殡葬行业发展
论清明文化传承与殡葬行业发展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行业当中。虽然清明节已被定为国定假期,但随着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每逢清明节,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以及环卫工人、消防官兵、公安人员、医护人员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无法返乡祭祖,成了这个传统节日当中的“被遗忘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薪火相传”原本是传统清明的内容之一。古人的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如何对待清明节的“被遗忘者”,组织他们一起进行共度清明至关重要。
一、传统文化现状
传统文化是民族内在的灵魂和血脉,是民族的身份证明,是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是中华儿女和睦相处、携手发展的共同精神家园,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不竭动力。中国之所以成为世界上最早的几大文明古国之中绝无仅有的延续至今的国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华文化具有顽强的生命与内在的活力。
可是,长期以来我们对传统文化确乎不怎么客气,“十年浩劫”曾使得中国传统文化元气大伤。中国目前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社会变革,而这场变革自有其历史延续性。应该说,自1840年英国人用枪炮强行敲开中国大门后,古老的中国就一直在经历着包涵了血与火的社会变革。其间,有翻天覆地的社会制度变革,有反抗民族压迫的的战争史诗,还有看似平静,实则蕴涵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运动。
在这近一百七十年间的复杂而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力量的作用下,古老的中国传统文化也经历了痛苦的洗礼。这中间,无数仁人志士、学贯中西的学者都一遍又一遍地痛苦反思、自省、叩问着中国传统文化对于中国自救和发展的意义。中国传统文化在近两个世纪中接连不断的社会变革中究竟体现出了多少生命力呢?答案似乎并不乐观。
90后炫富一族、大学生硫酸虐熊、大学生为情自杀、干部子女拒不赡养老人等种种社会问题,原因是因为现代人的好高骛远、进取意识淡漠、缺乏合作意识、漠视生命,归根结底是传统文化缺失造成的。
一个无法回避的现状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声音在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过程中十分微弱。有观点认为,中国传统文化对于呼唤民主与科学的中国发展无大益处。回顾历史,遍览周遭,我们的传统文化屡遭尴尬。《围城》里有段描述很精彩:学文的不如学理的,学哲学的不如学外语。钱钟书先生描写的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社会状况,然而这一可叹事实直至今日仍在国内有其市场。近日某大学设立国学学科。这本是件好事,但马上有人提出,设立如此科目在今天有多少实际意义呢?京剧进小学固然可喜,但只有区区200年左右历史的京剧,是不堪承载弘扬中国悠久的传统文化之重任的。
我们是否已经面临着传统文化的缺失?中国传统文化难道仅要靠几句口号和少数专家学者来继承?这其实已经涉及到“生存还是毁灭”的问题。诚然,中国的发展离不开日益成熟的市场经济、离不开各国联系日益紧密的全球化,离不开高科技和跨国公司,但是更离不开自己本土上已经孕育了五千年的中国文化。如果将高科技比作立国之骨,市场经济比作立国之肉,那么民族文化将是立国之气。
二、千年不绝的清明节
自周代传承了2500多年的清明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民俗节日之一,踏青节、扫墓节、聪明节都是清明节的别称。清明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它沉淀的是一种道德、一种文化,始终是以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为其目的。可以说,千百年来的每一个清明节,都寄托着炎黄子孙崇敬先人、仰慕先贤的民族精神,让我们活着的人记住我们来自相同的祖先,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相同的血。
在全球一体化的情况下,要保持传统特质,防止在“一体化”中丧失“自我”。过好民族节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民族一旦丧失这个民族的特质是非常可怕的。一个城市在现代化中丧失“特色文化”也是非常可怕的。然而,在大批大破几十年之后,丰富多彩的清明还剩下什么呢?少了虔诚之心和敬仰之心的敬祖与少了从容与礼制的祭祀能够承载中华民族“和谐为美”的情操世代吗?我们费尽周折赶到先人墓前,就只是为了短短几分钟再一次的“三鞠躬、转一圈”吗?
值得高兴的是,清明节即使在经历了“十年劫难”之后,又重新成为国定的传统节日,说明清明节必定有其值得保护的精华之所在。国家将清明、中秋等这类民间节日法定,既是尊重民意的体现,发扬优秀传统的体现,也是从传统中挖掘建国资源。是对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大业的诠释。
三、复兴清明文化乃殡葬业职责所在
一般都认为,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为“养生送死操心的民族”,“丧”、“殡”、“葬”、“祭”的活动蕴含着诸多血缘、文化、道德、宗教的意义追求在内。
那么,现代中国要不要及如何恢复一些合理的丧葬礼仪? 中国祭祀礼仪中的宗教精神是否具有现代的意义与价值? 换言之,祭祀与怀念作为清明节的主要关键词,我们是淡化中国传统的清明节还是应该强化这个节日? 殡葬行业作为现代殡葬活动当中“丧”、“殡”、“葬”、“祭”的主要媒介,不可避免的与清明节有着直接的关系。这就需要我们殡葬工作者认真地思考中国清明节的内在的宗教精神和传统,并予以科学与合理的复兴和引导。
对于大多数中国人,父母就是“宗教”,“孝”就是基本的宗教表达方式。清明节让人们明白自己的祖宗是谁,从何而来。忘记祖宗是一种不如犬马的无耻。子曰:“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有别?”;让列祖列宗的恩德世代相传;让敬祖尽孝之心世代相传;让“和谐为美”的情操世代相传,为清明节朝宗颂祖的真谛所在。
著名学者葛兆光先生也指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看见自己的祖先、自己、自己的子孙的血脉在流动,就有生命之流永恒不息之感。他一想到自己就是这生命之流中的一环,他就不再是孤独的,而是有家的,他就会觉得自己的生命在扩展,生命的意义在扩展,扩展成为整个宇宙。而墓葬、宗庙、祠堂和祭祀,就是肯定并强化这种生命意义的庄严场合,这使得中国人把生物复制式的延续和文化传承式的延续合二为一。”
殡葬行业是为人生终点服务的,实质上是高贵而神圣的。传统殡葬偏重于做减法——遗体处理和保存,事实上,做加法——人生价值、先人智慧才是最值得好好保存的。“殡葬业需要在文化内涵增长上下工夫,开辟新的殡葬文化天地,这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大家首先要解决的是保存什么的问题——是成分一样的骨灰,还是各具特色的文化?”殡葬专家如是说。
所以说,清明大如年,今天的中国不是要“淡化清明”,而是要“强化清明”;不是“取消清明”,而是在清明节已成为国假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清明节的内涵。从殡葬行业的社会职责来看,殡葬行业应该大力营造“清明文化”。
四、复兴清明的现实问题
(一)是传承还是复原? 从生死哲学的角度来看殡葬业,其实质即是要让生者与逝者都能够处于一个良好的沟通与互动的状态,生者和逝者也能与社会、宇宙保持一种良好的和谐关系。从语意学来看,“和”主要包含“和睦、和气”的意思;“谐”则指“相容、相合”的意思。所以,“和谐”者,主要是指协调、顺畅、有序的关系,但是,中国的殡葬业从整体上看显然还没有实现这种目标。
一方面,许多行政管理部门视一切祭祀活动皆是封建迷信,必欲去之而后快;另一方面则又是许许多多完全不符合传统祭祀精神的祭祀形式大量出现,没人去管,也不知道如何去管。比如,有些人在出殡时请脱衣舞小姐来跳裸体舞,丧事大操大办,收取钱物“发死人财”;祭奠先人时,从烧草纸的冥钱到烧人民币形状的冥钱,到烧存折、别墅、轿车、小姐(皆为纸扎)、二奶、伟哥,等等。这就完全背离了中国传统祭祀礼仪的精神,不是“民德归厚”,而是“民德降低”了。
中国历史上“厚葬久丧”的风气,是我们今天绝对不能提倡的,有缺点不是不可以批评,但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我们一贯的主张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统也不是不能变,我们一直强调立足时代,推陈出新。只是我们这样做的时候,应当非常慎重,应秉持一种庄严与神圣的感觉,一定要认识到,人类的殡与葬的活动,确实可以达到“民德归厚”的目的。致力于挖掘祭祀活动中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弘扬其高贵的精神品格,可以此丰富我们的时代精神,突显民族个性。
实际上,彻底否定传统也是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庞朴认为:“传统不是可以逐气温而穿脱的外衣,甚至都不是可以因发育而定期蜕除的角质表皮。它无法随手扔掉,难以彻底决裂,除非谁打算自戕或自焚。”既然不能像包袱一样一丢了之,就不如好好地对待它,改造它,变化它,更新它,注入新的精神与血液,让它焕发神采,激发它的活力。
那么首先我们要确定对于清明传统,是进行“复原”还是进行“传承”。复原是彻底的拿来主义,而传承是“批判着接受”。先人们的清明,尽管有无知带来的愚昧,有重礼导致的繁琐,但其核心,却从未偏离“慎终追远”、“孝为德本”等精神主题。那些打着“创意”、“文化”的旗号对清明节进行工具化的开发,除了急功近利的、赤裸裸的商业的利用之外,不能给人真正的启示与教益。一个不尊古人和传统的民族,不可能是健康的民族,一个不尊文化的行业也不可能赢得社会的尊重。在全球化背景下,不着力爱护、保护自己的文化遗产,也有被他国“抢走”的可能。文化是灿烂的,也是脆弱的,它需要精心的照料和培育。全球化时代,民族文化已经和正在遭受严峻挑战,但致命的伤害往往不是来自于外部,而是那些所谓的文明传承者的随意亵渎与践踏。
当年梁启超曾说:“我希望我们可爱的青年,第一步,要人人存一个尊重爱护本国文化的诚意。第二步,要用那西洋人研究学问的方法去研究他,得他的真相。第三步,把自己的文化综合起来,还拿别人的补助他,叫他起一种化合作用,成了一个新文化系统。第四步,把这新系统往外扩充,叫人类全体都得着他好处。”这就需要殡葬工作者立足传统精粹,引入现代文明,策划出既体现历史传承,又符合现代精神的“新清明文化”。
(二)现代清明的“被遗忘者”
唐代诗人杜牧有一首千古绝唱:“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为何“行人”会“欲断魂”?为何他们皆迫切地要寻酒浇愁?因为行旅之人离家尚远,在清明节是赶不回去了,既思念在家的亲人,亦为无法亲临墓地祭奠去世亲人的在天之灵而内疚,怎能不泪雨纷纷、魂牵梦萦?
随着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突飞猛进,大量外来流动人口涌入城市,加入到城市建设发展的行业当中。虽然清明节已被定为国定假期,但随着工作及生活节奏的加快,每逢清明节,他们当中的很多人,以及环卫工人、消防官兵、公安人员、医护人员等特殊岗位从业人员,无法返乡祭祖,成了这个传统节日当中的“被遗忘者”。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共同的节日,“传承”是中华民族的重要精神,“薪火相传”原本是传统清明的内容之一。古人的慎终追远,不忘先人,是为了增强凝聚力,以祭祀的方式唤起后人对祖先的追思和敬慕,最终实现国家统一和宗族团结。如何对待清明节的“被遗忘者”,组织他们一起进行共度清明至关重要。
五、关于清明节开展“公祭”活动的一些设想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清明节是一个纪念祖先及离世亲人的节日。主要的纪念仪式是扫墓,并伴以踏青、植树等活动,节日体现饮水思源、凝聚族群的意义。武汉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长期以来为宏扬传统文化、传承清明精髓不断进行着各种尝试。2010年清明节,石门峰名人文化公园拟开展“他乡天空 一样清明”远方遥祭朝祖大典仪式。笔者针对清明文化传承之特色,以此次朝祖大典为例进行浅述。
(一)传统祭祀文化的传承
具体形式:活动主体中祭祀礼仪采用周制祭仪,设臵典仪官、主祭官、从祭官、执事、乐舞生等传统祭仪角色,头戴玄冠、手持笏板,完成“启户”、“迎神”、“初献”、“饮福受胙”等仪式流程。
泱泱中华五千年,一直为国民感之自豪的“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美誉,正是渊源于中华民族数千年延续、积淀而成的以“礼”为特征的和谐文化的传承。一部中国文明史始终贯穿着“礼”的教化及由此形成的丰厚的礼仪文化,“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和价值体系。
在我国,以“礼”治国的时代可上溯到西周,在周代,礼仪习俗发展得颇为繁杂,渐成法定制度,同时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深刻影响的儒家文化,是古代中国“礼”制建设的集大成者。
这些儒教古礼,虽不乏封建伦理思想,但皆在明社会之序。它们综合了民俗、宗教、伦理、艺术和美学等多方面的社会价值,其目的,都在促使人心向善,敦厚庄敬,相互和睦。这对于陶冶人心、改善人际关系,稳定、和谐与发展社会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和作用。
“丧礼”则慎终追远,明死生之义;“祭礼”使民诚信忠敬,其中祭天为报本返始,祭祖为追养继孝,祭百神为崇德报功,“礼”在道德修养、导民治国中的重要作用,显示了“礼”是标明社会秩序、规范人际交往的行为准则。
(二)向新清明文化的转化
具体形式:除高香保留,改“叩拜上香”为“向祭台叩拜、插清明柳”;改“牺牲”为“敬献水果”;改“放生许愿”为“莲花漂流”;改“明火烛”为“电子平安烛”;“周制仪装”与“现代仪装”相结合;“清明来由——介子推的故事”曲艺表演。
中华传统习俗是长年封建社会中形成的, 当代社会习俗的主流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支配下的公众行为方式,而社会主义与封建主义是本质上不同的两个理论状态和不同社会形态。清明节属于传统习俗的范围,但是其中不乏有涉及到人类共同的共通的道德准则。清明习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不可能“真空”,除了深打着阶级烙印的糟粕之外,我们要将清明文化中具有“普世”性的内容加以传承。总而言之就是重人事而轻鬼神,将传统祭仪当中的“敬鬼神”转化为“敬天地”,将“占卜”转化为“祈愿”,将“牺牲”等环节去除,将传统文化中“清明插柳 ”习俗增加到礼仪环节中。改变清明祭祖无序、无章的状态,才可能扫除残存的陋习。
(三)同宗同源,清明精神的发扬
具体形式:联合媒体征集“新武汉”的清明心语;邀请34省代表共同参与远方遥祭朝祖大典,参与归根颂祖环节;
武汉是一个外来人口特别多的城市,据不完全统计在武汉的流动人口有600万,这些“新武汉”平时奋战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为武汉的城市建设付出努力与心血。作为城市的主体,他们同样有着过清明的权利。传统文化中清明节本身具有“薪火相传”、“同宗同源”的涵义,新时代的清明节,不能存在“被遗忘者”,让“新武汉”共渡清明,一个都不能少。
“他乡天空 一样清明”旨在传承文化,继承传统,让“新老武汉”有一个共同追根颂祖的空间,使清明成为真正的清明、和谐的清明、共同的清明,为创建和谐社会、促进民族融合起到积极作用。
第五篇:殡葬改革
对加强和改进河南农村殡葬改革工作的思考
董 跃 民
中华民族殡葬习俗和殡葬文化源远流长,数万年前就有了一定的丧葬形式。汉民族文化中自古就有“死后留全尸”和“入土为安”的习俗和传统。这种丧葬观念在当前河南农村仍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殡葬改革是丧葬习俗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农村推行殡葬改革,是对几千年封建丧葬观念的挑战,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进步和文明的标志。河南是我国人口大省,人多地少的矛盾尤其突出。河南城镇居民的丧葬方式已经实现了从土葬到火葬的转变。所以,我省殡葬改革的重心集中在农村。农村殡葬改革的进程决定了全省殡葬改革的成败。殡葬改革虽然已经开展了十多年,但是,殡葬改革并没有取得理想的效果,尤其在农村更为显著。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当前殡葬改革的实施效果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一、河南农村殡葬改革工作要与时俱进,迈上新台阶
1999年以来,河南省农村殡葬改革工作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宣传、稳步推行下,逐步进入到健康发展的轨道。火化率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2009年上半年全省火化率为50.4%,达到历史最高水平。目前,在全省广大农村全面推行殡葬改革的条件已经具备,时机已经成熟,只要宣传发动到位,管理措施到位,服务到位,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农村的殡葬改革就会不断得到深化。
殡葬改革的目的是倡导厚养薄葬,文明节俭办丧事的新风尚,其核心是禁绝乱埋滥葬,改革愚昧落后的丧葬习俗。《河南省殡葬管理办法》明确指出:“殡葬活动及其管理必须积极地、有步骤地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从这些法律规定而可以看出,殡葬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葬法改革,二是葬礼改革。前者是为了节约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后者是为了革除传统习俗中的丧葬陋习,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但是,从十多年的殡葬改革实践来看,并没有达到最初的改革设计。普遍存在的火化后二次装棺土葬,既没有节约土地,也没有改变传统丧礼。
(一)殡葬改革是在河南农村落实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节省耕地的必由之路
当前河南省农村较为普遍的土葬制度,加速了河南省现有耕地的流失。农民没了土地,农村经济就失去了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2011年国务院出台了《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这意味着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人口和农业大省河南将迎来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河南省是人口大省、粮食和农业生产大省、新兴工业大省,解决好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国务院要求河南省积极探索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的“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要严格耕地保护和城乡节约用地。严守耕地红线,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确保基本农田总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有提高。要落实国务院要求,就必须确保河南耕地面积不能减少,这是农业的根基和命根子。而侵占、蚕食耕地的两个主要因素就是工业用地和农村丧葬用地。
(二)很多地方在殡葬改革中单纯追求火化率,执法时的“以罚代法”为土葬和火化后二次装棺土葬留下空间
在我省部分地区,政府与殡葬管理机构单纯追求火化率,执法中的“以罚代法”,对于已经执行火化的丧主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导致丧户在火化后二次装棺现象开始在农村泛滥。丧葬改革的效果与基层政权的操作有很大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不同地区丧葬模式之间的差异主要是由当地基层民政部门的管理造成的。有的基层民政部门管理的比较严格,尸体的火化率就相对较高;有的地方管理较松,所以就存在偷埋现象;还有一些地方,基层民政部门基本上就没有真正落实殡葬管理条例,所以传统的丧葬仪式依然在继续。调查发现,实行土葬最主要的理论依据就是耕地资源少,不能让死人跟活人抢地。不过事实上在河南许多地方,人们即使选择了火葬但他们仍然会“二次土葬”,同样挤占耕地,一般还不会被追究责任。由于二次装棺火化导致丧户多花费近千元。丧家既承担火化费用又要购置棺木进行安葬,既花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加重了经济负担,又违背了节约丧葬用地、节俭办丧事的殡葬管理工作方针。基层政府的“以罚代法”不仅严重影响了殡葬改革的实施效果,而且导致了农民的极大不满。一些农民误认为政府推行火葬改革就是为了“想收几个钱”。
二、对河南农村殡葬改革方法与途径的思考
殡葬改革涉及千家万户,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殡葬改革能否顺利进行,取决于能否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一)“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扎实推进农村殡葬改革,首先就必须完善农村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免除群众基本殡葬费用,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1、加快农村公益性墓地和村级骨灰堂基础设施建设。我省很多地方只强调火化率的提高,把工作重点放在强迫群众实行火化、查处偷埋案件上,而相关的配套政策和殡葬基础设施建设明显不足。南阳市绝大多数乡镇没有规划建设村级公益性公墓和骨灰堂,在新农村建设中,根本就没有村级公益性墓地建设项目,严重制约了农村地区殡葬改革的推进。随着殡改工作的全面推进、火化率的稳步提高,解决好农村群众骨灰安放、切实减轻群众办丧事的经济和精神负担等问题,已成为深化殡葬改革的主要课题。2008年1月5日,永城市顺和乡高平房村一丧户的骨灰被安放进了村里刚建成的骨灰堂。这是永城市首例农民骨灰放进骨灰堂。高平房村共1768人,耕地2300亩。随着人口的自然更替,在耕地中建坟立冢的情况越来越多,严重影响耕种,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2007年10月,村两委多方筹资,建成公墓骨灰堂。该骨灰堂占地3.5亩,可利用面积420多平方米,可安放骨灰盒1300余个,预计能满足未来200年的存放需求,村民均可以免费在此存放骨灰,一人安葬费用就可节省资金5000余元。农村公益性骨灰堂、公共墓地是推进农村殡葬改革的重要物质基础,由于其在规划、建设以及服务对象,都面向农村、农民。再者,城乡群众的收入还呈明显的差距,因此,强调公益性是必须坚持的原则。
河南省郑州市站在关注民生、保护土地、科学发展的高度,加大对殡葬事业发展的投入,把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得实惠落到实处。2007年8月郑州市民政局、财政局等部门密切协助,县乡政府积极配合,在广泛听取村委会和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在新郑市、中牟县多个乡村,先后完成了建设公益性骨灰堂、公墓的试点工作,并拟定了《关于加快农村殡葬设施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用三年的时间,实现村村建有公益性骨灰堂或公墓的目标。并出台了详细的规划方案。公益性骨灰堂建设指导标准:①1000人以下的村,建筑面120㎡,总投资7万元;②1000-2000人的村,建筑面积130㎡,总投资8万元;③2000人以上的村,建筑面积140㎡,总投资9万元。公益性公墓建设指导标准:①1000人以下的村,占地2亩;②1000-2000人的村,占地4亩;③2000人以上的村,占地6亩。总投资均为1.8万元。资金安排规定:按照分级负担办法,由市、县(市、区)、乡(镇)三级财政各承担三分之一的比例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给予资金资助。市本级资助标准平均为骨灰堂2.7万元、公墓0.6万元。实行先建后补,建成一批,验收一批,奖补一批。截止2010年9月,郑州市财政累计下拨资助资金2996.1万元。同时,县(市、区)级财政匹配了相应的资金;部分乡(镇)匹配资金也已到位。三级财政共投入资金6400多万元。郑州市新建公益性骨灰堂、公墓总数目前已占全市村委总数的58%,加上2006年前各村自建数,基本上实现了村村建有公益性骨灰堂或公墓的目标,为农村群众的骨灰安放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全面深化农村殡葬改革工作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2、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免除群众基本殡葬费用,提升殡葬服务水平。
政府近几年逐渐加大了对民生方面的财政支付力度,但是对殡葬事业的财政支持不足。就连本是全额拨款事业单位的殡仪馆、火葬场这几年在许多地方政府预算中也被挤掉了,常常是不拨或改为差额拨款。近十几年来由于城市的发展、环保法规的要求,许多地方的殡葬事业单位都面临着场馆搬迁和设备更新的问题,许昌市还有两个县没有殡仪馆,需要建馆。由于县政府财政拮据,无钱投入或投入不足,致使这些地方的殡仪馆要么无力搬迁和更新设备,要么借债为之,负债累累,举步维艰。南阳市部分县市对殡葬基础设施、设备投入不足,有的县民政部门还背着沉重的债务。新建的方城、淅川、内乡、社旗、桐柏、西峡等6个殡仪馆,财政没有投入或投入极少;全市有42台运尸车辆,总投资366.09万元,财政拨款仅占11%;18台火化炉,总投资473.4万元,财政无任何投入,资金主要靠当地民政部门筹措。新野、邓州、南召、镇平等县市的殡仪馆建设年代久远,长期缺乏维缮,致使建筑用房老化陈旧,破损比较严重,基本处于维持使用状态。殡仪馆火葬场的建设是个投入大,回收周期长,资本收益率低的事业,因此说,火葬场、殡仪馆的建设没有政府的投入,最终受害的将是人民群众,这个建设成本最终将转嫁到群众身上,由他们买单,而政府的不投入、少投入也是对殡葬改革事业的不作为,是对殡葬事业单位公益性质的否定。同时,要使殡葬改革深入人心,让群众易于接受,应实行火化费补贴制度,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这样可减轻群众因实行火化而增加的负担。2007年,河南省栾川县政府研究决定,为减轻群众负担,强力推进殡葬改革,自2007年6月6日起,对栾川籍火化丧户一律免收运尸费(200元-400元)、火化费(280元),这部分过去由丧户自己负担的殡葬费用现在全部改为由政府“埋单”出钱。栾川县政府免收殡葬费用的举措在全国属第二例,在全省尚属首例。
3、研究建立农村农民的丧葬补贴制度
长期以来,在我国长期存在着城乡二元结构,形成了巨大的城乡差距。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着力缩小城乡差别。逐步建立新型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调整公共财政资源的分配格局,加大对“三农”的投入,逐步实现公共财政覆盖农村并向农村倾斜。但是在丧葬补贴方面依然存在巨大的差异。2007年,河南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河南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企业职工和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待遇等问题的通知》明确规定:离退休(退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丧葬补助费调整为按所在省辖市上企业离退休人员3个月人均基本养老金标准发给。在职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调整为按职工死亡当月本企业养老保险人均缴费工资20个月的标准发给,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一次性抚恤金调整为按其生前最后一个月基本养老金20个月的标准发给。目前,全省一次性抚恤金人均1.6万元。而农民则完全被排除在丧葬补贴制度之外。这种制度强化了城乡差别,是新时期对农民的政治和经济歧视。它不符合宪法的基本精神和平等的原则。2009年3月,从北京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从2009年1月1日起,凡具有北京市户口、且未享受北京市丧葬补助费待遇的城乡居民,去世时均可享受每人5000元标准的一次性定额丧葬补贴。它意味着北京将在全国率先实现丧葬补助待遇城乡同标准、全覆盖。如果河南能够参照北京的作法,给予农民一定的丧葬补贴,它将会作为一个强有力的调节手段,加速推进农村殡葬改革。
(三)当前和今后河南省农村殡葬改革的重点和方向是绿色殡葬 殡葬改革工作不能全省一刀切,在不违背殡葬改革精神的范围内探索新的丧葬形式。2001年民政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科学发展的指导意见》,在意见中提倡推广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葬法,鼓励倡导深埋、撒散、海葬等不保留骨灰方式,推动绿色殡葬。河南地形地貌差异很大,平原地区人多地少,耕地锐减,应以自然村建设骨灰堂为主;丘陵、山区等非火化区则可以采取尸体深埋树葬,既不占耕地、林地,又绿化、美好了环境,同时也有可供后人祭奠的标志。
1、建议在农村推行“生态葬”法。“生态葬”是指人死后(或骨灰)深埋地下不留坟头,以种树取代墓碑,或实行“自然葬”等不占地或少占土地处理遗体或骨灰的葬法。2.“骨灰生态葬”。即将骨灰装入环保骨灰盒深埋地下不留坟头,以树代碑的葬法。
3、大力发展“生态墓园”行业。农村应当以村为单位建立公益性墓地,以方便群众祭奠亲人。墓区统一规划,按顺序安葬,骨灰实行树葬、深埋,形成“一块公墓一片林”。墓地必须是不适于耕种的山坡地、荒地与不宜垦种的贫瘠地,对墓区必须严加管理和审批,防止变相为土葬。
总之,殡葬改革是一项长期的任务,不是一蹴而就的。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部门在政策执行的过程中,既要贯彻殡葬改革的相关法规政策,又要尊重农村的传统习俗、尊重农民的感情,要在充分了解民意、体恤民情的基础上找出一条既不伤害农民感情又能保证改革顺利实施的道路来。只有这样才能使殡葬改革真正成为利国利民的政策。
作者:中共许昌市委党校理论研究室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