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镇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材料(政府工作报告修改篇)
宣化镇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材料
政府工作报告
——2011年3月3日在宣化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镇长 薛少龙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宣化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与会特邀代表和列席代表提出意见、建议。
——2010年及“十一五”时期工作回顾
2010年,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镇政府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狠抓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集中力量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克难攻坚,全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稳步、协调发展,圆满完成了镇三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2010年,我镇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6880万元,占目标154810万元的101%;主要工业增加值累计完成132346万元,占目标130780万元的101%;财政收入累计完成2932万元,占目标2800万元的10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115820万元,占目标113900万元的10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089元,占目标8050元的101%。
项目建设突飞猛进。计划投资8000万元的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氧化铝水泥生产线项目,目前已完成一条生产
桃树15000棵,培育土豆种子100亩,搭建日光温室9座,竹柳育苗57万株,玫瑰育苗20万株;朱垌村种植核桃200亩;七里庙村种植辣椒100亩。二是着力发展特色产业,种植业和养殖业齐头并进。登封市龙祥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在岳窑村投资1000万元,新建万头猪场一座,目前已完成投资300万元。随着一些大型养殖场的相继落地建设,我镇养殖业逐渐由小产散养向规模化养殖成功迈进。截至目前,全镇鸡存栏37万只,猪存栏8000头,鸭存栏3800只,羊存栏3000头;全镇种植红薯810亩,核桃585亩。三是创新培训形式,引导农户开展土地流转。为实现土地承包经营的有序流转,我镇以种植、养殖为培训重点,采取集中培训和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办法,对全镇的种养户进行培训,2010年全镇共举办培训班11期,培训1200人次,土地流转286户,土地流转面积1619.4亩。
城镇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2010年,全市开展了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专项整治行动,我镇在08年创成省级卫生镇基础上,又累计投入资金1800多万元,新建游园2处,硬化道路、巷道20万平方米,新建绿化带1.2万平方米,架设路灯120盏,规范广告牌200处,墙体涂白15万平方米,新建垃圾填埋场17座,垃圾中转站1座,配备垃圾清运车12辆,组建一支120人的环卫队伍,使镇容镇貌、村容村貌、路容路貌焕然一新。为适应宣化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需要,2010年我镇投资1000万元新建自来水厂
中招目标任务完成率达113%;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全镇发放城市低保金294620元,农村低保金892260元,农村五保供养金313400元;圆满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摸底、入户登记、编码工作,第二次经济普查工作荣获河南省先进集体和登封市先进集体。
政府自身建设不断加强。结合全镇开展的机关作风及效能建设活动,在镇机关完善了考勤、卫生、工作、公车使用等各项制度,通过学习整顿、民主评议,增强了机关干部的危机感、责任感,在镇机关大力开展比干劲、比工作、比贡献活动,形成了负重奋进、创先争优的良好氛围,机关工作作风明显转变,办事效率明显提高,政府形象明显提升。
随着2010年工作的圆满结束,“十一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均超额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国内生产总值是“十五”末的3.5倍,年均增长28.4%;工业增加值是“十五”末的4.5倍,年均增长34.9%;财政收入是“十五”末的1.8倍,年均增长12.1%;农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五”末净增4561元,年均增长15.1%。总的来看,“十一五”时期是宣化镇发生深刻变化的五年,是广大干群艰苦创业自身价值得到充分体现的五年,是政治安定社会稳定的五年,是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是两万多宣化人为之骄傲的五年。
各位代表,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各位人大代表支持监督的结果,是全镇人民团结奋斗、共
动发展的强大合力。五是必须坚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始终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不跟风、不作秀,不急功近利、不虚报浮夸,在全镇大力倡导说实话、干实事、求实效的务实作风,努力营造扑下身子搞工作、一心一意谋发展的良好工作氛围。六是必须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不因循守旧、不墨守成规,大胆创新、勇于实践,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寻求新思路、落实新举措、解决新问题、实现新发展。
各位代表,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困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二是农业基础条件脆弱,龙头企业少,土地流转慢,产业化经营水平低;三是工业企业规模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市场抗风险能力弱;四是第三产业发展缓慢,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力度不够;五是城镇规划滞后,规划管理的力度不够,抢修乱建的问题比较突出;六是个别部门和工作人员思想不够解放,观念比较落后,敬业意识不强,工作作风浮漂,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要求还有明显差距。对于这些问题,镇政府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十二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
“十二五”时期是我们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也是我镇进一步夯实基础、
实现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的关键一年,做好今年的工作,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今年我镇的工作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农民增收为目标,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项目建设和农业产业化发展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培育经济增长新亮点,拓宽农民增收新渠道,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
主要奋斗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7200万元,同比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30985万元,同比增长1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41242万元,同比增长8%;财政收入达到3200万元,同比增长9%;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141元,同比增长13%。要确保实现上述奋斗目标,我们要努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以促进农民增收为目的,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一是推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加快土地流转,利用好上级的各项优惠政策,引导农民大力发展土豆、小辣椒、核桃等特色产业种植,建设一批专业村、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力争全年流转土地1000亩以上。二是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强力实施“龙头企业培育工程”,以玫瑰、土豆、红薯、小辣椒种植和鸡、猪、大雁养殖为重点,重点扶持我镇银沙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荟萃养殖有限公司、荟源养殖有限公司和山海养鸡孵化场等几家龙头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企业创立自主品牌,提高市场竞争力。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力争新上万头猪场2座,新增养鸡、养猪、养鱼3家
养中心等一批重大投资项目引到宣化来。精心组织项目实施。按照“狠抓已建项目,谋划新项目”的工作思路,认真抓好我镇重点项目建设。一是协调新登集团和郑州登峰熔料合作的投资5000万元,年产60万吨铝酸钙水泥添加剂项目尽快落地;二是加快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投资2800万元的氧化铝水泥生产线项目建设进度,争取年底建成投产;三是投资2291万元的郑州登峰熔料有限公司窑温余热利用项目,力争三月底竣工投入使用;四是督促金山、鑫发、东森三家煤矿加快兼并重组步伐,促使其尽快复工复产;五是协调银沙湖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继续扩大玫瑰种植面积;六是完成山海村投资1000万元的养鸡孵化场项目;七是完成岳窑村投资1000万元的万头猪场项目。
(三)以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是继续推进岳窑中心村建设。加快煤矿兼并重组步伐,尽快启动岳窑二组整体搬迁工程,争取年底新建房屋160套,新修道路1000米,排污管道4290米,确保一次性通过郑州市验收;二是深入开展地质灾害村移民搬迁工程。力争新建设移民小区一个,搬迁居民256户;三是开展郑州市新农村建设特色村创建活动。在土门村实施道路硬化、绿化美化、排污管道铺设、路灯架设等工程,年底土门村争取一次性通过郑州市新农村建设特色村验收。
(四)以争创国家级卫生镇、郑州市环保生态镇为目标,推进小城镇建设
科学规划设计;加大宣传力度,努力提高白沙湖的知名度,扩大白沙湖景区在旅游市场的影响力;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总体规划,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积极开展休闲村落建设,大力发展客运、餐饮、休闲、娱乐等传统旅游配套产业,把我镇打造成远近闻名的现代化旅游风情小镇。
(六)以统筹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为抓手,努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
不断强化社会管理。严格落实维稳工作责任,定期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努力将各类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重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深入开展扫黑除恶、追逃、治暴、打击“两抢一盗”、禁毒等专项斗争,始终保持对刑事犯罪的高压态势。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规范信访秩序,及时妥善处理各类信访问题。按照职能科学制定安全监管体系,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不断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力度,严防各类安全事故发生。认真抓好煤矿安全监管和非煤矿山治理整顿工作,确保不发生较大以上安全生产事故。推动教育优先发展。积极完成国家校园工程改造项目——宣化初中教学楼及餐厅改造工程,确保年内投入使用。加强校风师德建设,努力规范办学行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新农合补偿运行机制。加强传染病、地方病防治工作,强化食品药品监管,加强医德医风建设,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健康。
步建立健全机关督查制度、绩效考评制度,增强绩效考评的有效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促使机关运转更加规范协调、办事更加公正透明、工作更加高效便民。
三是进一步筑牢反腐拒变防线。深入开展廉政专题教育活动,严格执行民主评议、重大事项报告、离任审计等制度,弘扬廉政文化,筑牢反腐拒变防线。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资金的监督和治理,完善政府采购、招投标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积极推行公务卡使用,逐步规范机关财务运行机制,坚持节俭办事,反对奢侈浪费,努力建设节约型政府。
各位代表,我们正处在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展望宣化的未来,前景无限美好,做好今年的工作,充满挑战和希望。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人民,按照“十二五”规划蓝图,振奋精神,凝心聚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动宣化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郴江镇2011政府工作报告——二届人大五次会议
郴江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第五次会议资料(十九)
政府工作报告
(在2011年4月2日郴江镇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何 赞 智
各位代表:
受郴江镇人民政府的委托,我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以审议。并请列席大会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0年工作简要回顾
2010年,是郴州市开展城市“三创”、推进城市大规模提质的一年,是北湖区强力推进新型城市化的关`键之年。一年来,镇政府在区委、区政府、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在各位代表的大力支持下,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方向,以创先争优活动开展为主线,以提升管理、经营、塑造城市能力和水平为目标,攻艰克难,务实创新,经济社会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较好地完成了镇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制定的各项工作目标。
---经济指标全面超额完成。2010年全镇实现GDP11.87亿,同比增长15.1%。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5.96亿元,同比增长18.4%。第三产业产值6.15亿元,同比增加15.64%,占镇内总产值的46.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亿元,增长率34.38%。实现财政总收入1946.74万元,为年初预算数的180.7%。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7.68%。
---为民办九件实事基本完成。正式启动郴江敬老院搬扩建工程并完成3栋楼的建设任务。全面完成下湄桥废旧钢材市场二 期工程建设和七里洞村小学的改扩建工程。同心桥村两江口组新农村点和四所农家书屋完成上级验收工作。新农合参合率达到98%,新农保参保率在全区排名第二。但由于政策影响,三里田组、李家坝组的城中村改造没有启动,30户太阳能热水器安装没有到位。
---公众满意度有了大幅度提高。全面完善“四民”工作方法,通过全员驻村和设立民情意见箱,促使干部了解民情、清楚民意、解决民难,通过登记村民联系方式促进干部与村民常联系,常沟通。通过树立“我爱我家”的郴江精神和实行“一线为民”的郴江作风,培育干部群众的爱乡情怀。通过一系列方法创新,2010年,郴江镇民众社会综合满意度在全市257个乡镇中排名48位,较2009年上升了25位。其工作经验在中央党校的专刊和《北湖区委通报》上予以了专题推介。
---创先争优工作有新起色。以创先争优活动为主线,开展农村资产资源公开交易得到市、区好评,城管环卫进村组受到群众欢迎,“三大社会保险”得到村民的肯定。在这些创新理念的推动下,2010年我镇先后荣获“郴州市十大魅力乡镇”“郴州市十强乡镇”“市招商引资十佳乡镇”“市平安乡镇”“市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市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市信访工作先进单位”等6项市级殊荣,获得“综合考核二等奖”等区级荣誉15项。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做到了以下几个方面:
一、立足项目,确保经济有发展
1、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培植财源。大力推行全员招商、以商招商、招商有奖、大招商、招大商的招商引资工作机制,充分发挥在镇项目业主和本土经济能人的纽带作用,大力引进项目形象佳、资金运作好、前景发展广的企业落户郴江。一年来,共组织招商小分队4次赴广东、福建、四川和上海进行招商,成功签 约了比亚迪4S店、今天大酒店、人人乐超市等项目入驻郴江,共引进内资4.5亿元,完成任务的300%,引进外资600万元,完成任务的109%。
2、着力发展自主项目,巩固财力。把镇属企业壮大和发展作为郴江巩固财力的最有效方式。一是推进郴江敬老院建设。克服天气困难,用活扶持政策,不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了前期手续办理和公开招标工作,而且为项目争取减免规费60多万元。目前,3栋楼房正在进行屋面和室内装修,预计6月份可投入使用。二是做大做强商贸公司。立足化危为机,投入100多万元对因火灾造成损坏的郴江商贸城二楼进行提质改造,不仅消除了火灾隐患,而且扩大了经营面积。一年来,公司实现租金收入165万元,门面改造融资35万元。同时,引进长沙天天连锁酒店公司对华国酒店进行整体改造,改善了企业形象,树立了企业品牌。三是建筑公司焕发生机。通过自主项目优先安排,辖区项目重点推荐的形式,郴江建筑公司焕发了新的活力,全年共承建了4个项目,实现企业总产值5000多万。同时,升二级资质的前期工作已全部完成,预计今年6月份可以顺利实现资质升级。四是房产开发解困中求发展。房产公司努力服务项目业主,全力代办手续,全年共完成税收338万元,完成郴江花园总产权证的办理工作,协助政府开展镇综合楼门面产权转让和住户产权办理工作。郴江开发中心立足城南分区遗留问题的处理和零散土地的整合,共收回土地款16万元,盘活一块400多平方米的边角余地,实现增收8万元。
3、全力服务辖区项目,抢抓税收。2010年,在全镇的共同努力下,区级5个重点项目全年共完成投资约1.86亿元,完成计划投资的108%。下湄桥废旧钢材物流中心二期、三期工程顺利完工,共完成投资1500万元,建设商铺11326平方米。同时,通过镇、村、组、户四级优化环境治理格局,大力推进辖区96个项目的施工环境优化工作,全年共调处龙凤嘉园、阳和公司、新贵华城、五岭公园等项目施工环境纠纷87起,召开协调会124余次,签订协议40余份。据统计,2010年项目税收对全镇财政收入贡献率达到60%以上。
二、立足三票,确保重点有突破
1、围绕平安建设,推进综合治理。围绕平安创建活动,探索建立“维稳信息动态网络管理群”,实行8个村(居)治保主任即时联络。建立驻村干部、村组干部、村民警、计生专干组成的“四位一体”流动人口管理服务工作模式,实现了流动人口有效管理。大力推进矛盾纠纷排查和重点人员稳控工作,共调处矛盾纠纷103起,调解成功率97%。着力发挥郴江派出所和镇专业巡逻队的主力作用,开展街面巡逻和防控,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共破获刑事案件12起,查处治安案件98起,查处“两抢一盗”案件98起,打击地痞村霸一人。加强信访办建设,完善主要领导接访制度、首回责任制制度,形成了全镇抓信访的格局,全年共接待来信来访来电78起,处理上级督办件7起,调处信访纠纷55起。同时,积极开展边界睦邻友好活动、《禁毒法》宣传、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学校周边环境治理、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反邪教、国家安全打击传销等专项治理工作,共举办普法宣传和考试6场次,提供法律援助7次,追逃法轮功分子1人。
2、围绕计划生育,推进优生优育。人口计生工作坚持一把手责任工程,坚持宣传教育、奖励扶助、依法查处相结合,实施驻村领导包村、计生干部包案、村组干部包户工作机制,实行每月一安排、每月一通报、每季一总结工作模式,强化三查一治、疾病普查、走访慰问等优生优育服务,全面开展全员信息录入。全年共出生296人,计生率85.81%,出生人口性别比正常。审核奖扶人员13人,审核医保补助2732人,施行各种手术158例;录入、核对17549人的人口信息;社会抚养费征收率到75%,依法制作法律文书65份。
3、围绕预防为主,推进生产安全。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安”理念,深入开展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年”活动,通过完善机构,明确责任,强化宣传,注重预防的工作机制,定期开展安全生产隐患的排查,重点抓好私房建设、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毛家垄尾砂库、建设项目、幼儿园校车等重点行业、重点领域的跟踪监管。全年共开展集中宣传教育活动5次,举办安全知识培训班2场,排查安全隐患38起,当场整改33起,限期整改5起。在严密的安全监控网络下,全镇未发生一起因生产安全导致人员伤亡事故,有力地促进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的持续好转。
三、立足民生,确保实事有丰收
1、居住环境得到较大改善。根据城市“三创”活动的要求,抽调人员成立城管爱卫办,加大投入改善卫生设施,保障经费实施环卫进村,做到卫生有人管、道路有人扫、垃圾有人运。同时,通过“摆摊设点、知识竞赛、村民互动”的形式开展“三创”知识进村入户活动,通过干部上街清扫卫生、村组出资清理卫生死角、业主亮化美化小区等形式开展迎省文明城市创建验收工作,确保了村民居住环境有较大的改善。据统计,一年来,全镇共发放宣传资料5000余份,举办宣传活动 20场次,在四个村10个组共集中清理垃圾125车,375吨,建设垃圾池(斗)5个。在认真核实的基础上,共协助市、区相关部门共拆除违法建房8处,厂棚25处,户外广告48处。加快新农村建设,投入50万元在同心桥两江口组开展新农村建设,共硬化道路2600米,建设垃 圾池5个,疏通排水沟2300米。大力推进下桐梓坪城中村改造,完成安置地平整工作。开展入户调查摸底,积极筹划国庆组和高湾组的整体改造。
2、农村事务得到全面加强。始终把防汛抗旱作为政府的第一责任,成立防汛抗旱应急队,制定完善防汛预案,加大对山塘、水库等水利设施的投入,在6个防汛重点部位安排专人看守,特防期实行现场值班,确保了安全度汛。投入5万元对石门冲山塘、八里牌水库进行改造加固,建设村民饮水工程1个。全面开展森林防火宣传,送达《森林禁火令》4000多份,发放护林防火通知书6000余份,开展森林扑火演练2次,扑灭森林火警11起。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城边景观林建设,共造林850亩,封山育林1000余亩,补植补造300亩。积极稳妥推进林权制度改革,完成集体林勘界确权面积3300余亩,确权入户率达到98%。加强动物防疫站规范化建设,指导养殖户开展动物防疫,全年口蹄疫、猪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禽流感注射密度都达到100%。
3、村民就(创)业有所提高。以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活动为契机,坚持通过创业扩大就业,通过就业保障民生,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和劳动力转移,开展用工检查等工作。全年输送15人创业对象参加创业培训,培育创业实体70个,认定村民创业孵化基地1个(下湄桥废旧钢铁市场),为6名创业服务对象申报了小额担保贷款; 实施新增就业再就业人员110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输出320人,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102人,转移就业人数3727人。
4、文教卫得到全面发展。加强校园周边网吧、电游室的清理,净化文化市场。加大农村文艺队伍的建设,培育老年腰鼓队2支,利用迎新晚会发现农村文艺人才6人。在七里洞村、高壁村等建设农家书屋4个,全镇图书借阅率达到60%,借阅人次达 到3540人次。投入配套资金10万元在同心桥村筹建镇文化活动综合楼。强化教育投入,区镇村共投入200多万元完成七里洞小学新校建设,新增学位1000多个。全面实施适龄儿童基础免疫、“五苗”查漏补种和脊髓灰质炎的强化免疫工作,大大提高了儿童的免疫力,免费为村民开展体检,建立村民个人健康档案8354份。鼓励群众参加无偿献血,对51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补助。积极推进环境保护工作,对王仙岭非法选厂、九子塘养殖场等污染企业进行整顿。
5、社会保障事业稳步推进。推进城镇人低保扩面,全年为152户351人城镇低保户发放低保金52.7万元、97户180人农村低保户发放低保金12.4万元。大力实施灾民救济,建立农村特困户台帐,全镇共发放救灾款10.5万元。及时兑现义务兵家属优待金,经常走访慰问困难军属和退伍军人,共发放双定款18.2元,为患病住院的重点优抚对象申请医疗救助近4万元。强化“五保”老人的管理,提升老人生活质量,使老人思想稳定,生活安乐,为5名90岁以上无固定收入的老人每月发放100元的生活补助。加大新农合政策落实力度,共有14467人参加了新农合,参合率96.74%,共补偿医药费用194.98万元,补偿率34%。宣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知识,引导辖区居民参保,有165人办理城镇医疗保险,代收缴保险费8960元。加大对“新农保”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动员农民依法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实行微机管理,全镇16-59周岁符合条件的参保人员有7010人,参保率75.2%,缴费金额89.77万元,1106人每月可领取55-80元的养老金。按政策落实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全镇1070名符合条件的老人每月可领取140-215元的被征地农民保险金。
四、强化基础管理,确保效能有提升
1、强学习,切实提高干部谋事能力。镇政府班子坚持每月 学习党的方针、政策、理论和党的会议精神。坚持深入实际开展调研活动。坚持完善周五学习制度,通过外请专家授课、内请典型发言、干部互动学习等方式提高干部的理论水平。通过学习,全镇干部想事、谋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特别在开展全国人口普查活动中,全镇干部既当普查员,又当指导员,针对镇情制作平面图,根据人口出行规律安排普查时间,确保了郴江镇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的按质按量地完成。
2、强督查,切实增强干部工作作风。支持镇督查室开展机关效能、干部作风检查,对干部考勤、值班、落实工作情况进行全面的督查,全年共开展督查15次,其中重点事项督查9次,考勤督查6次,特别是2010年10月,镇督查室对政府“为民办9件实事”进展情况进行了全面的督查,有力地促进了项目的进展。在开展督查的同时,镇农业服务站、司法所、派出所、计生服务站等10个基层站所虚心接受人大代表和群众的评议。认真办理人大代表提出的意见和建议,2010年,镇政府各部门共承办代表建议、意见、批评、意见9条,建议答复率100%,代表满意率95%。
3、严监管,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镇政府班子严格财经纪律管量,坚持副职审批、正职负责的财务审批制度,做到勤俭节约,量入为出,不大吃大喝,不铺张浪费。严守决策程序,做到不搞面子工程,不搞政绩工程,不做表面文章,对敬老院建设、城南分区遗留问题、郴江商贸城重建、华国酒店招商等14项重要工作进行了集体决策。全面推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强化“组帐村管、村帐镇管”体制,实行村务公开、财务公开和公共资产资源交易公开,确保村组财务规范,保障群众知情权。实行村级目标考核,加强村干部的作风督查,规范村干部工作纪律。一年来,政府班子成员和各村各部门没有出现违反党风廉政建设的相 关要求和规定的现象。
各位代表、同志们。以上成绩的取得是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镇人大和各位人大代表监督支持的结果,是各位老同志、村组干部和全镇人民积极配合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政府班子向各位代表和同志们表示感谢。
成绩面前,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镇属企业发展空间仍然不大,被征地农民的保障水平仍然较低,村民公寓式安置建房政策的具体操作仍不明朗,查违拆违的任务和压力异常巨大,城管爱卫工作面临的困难仍然较多,综治维稳、安全生产和计划生育面临的形势仍然严峻,保运转的难度不断加大。这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并切实予以解决。
2011年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郴州市将把“开放郴州、数字郴州、森林郴州、幸福郴州”作为郴州对外宣传的名片,进一步实施“两城”发展战略。因此,2011年,我们要紧密结合郴江实际,依托城区提质扩容的机遇,着力增强城市经营管理能力,着力加大民生投入,真正以城市主人姿态推进郴江经营管理城市水平的提升。
结合以上要求,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创先争优为方法,坚持以税生财,实施重点项目建设;坚持以城聚财,实施“退一强三”产业调整;坚持以地为重,抓好资源性资产的储备;坚持与城共舞,推进城管进村和村民公寓式建房,坚持民惠为上,积极落实新农合、新农保、老年人补助、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等各项惠民政策。2011年主要预期经济指标是:镇内生产总值增长14%左右,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左右,财政收入增长15%左右,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左右。
要实现以上目标和任务,我们必须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切实突出社会建设这个重点,坚持“经济为先,民生为上,作风为要”的要求着力抓好以下工作。
一、抢抓机遇,做好五项工作,推进经济建设跨越发展
1、抓好重点项目建设。项目建设是郴江经济发展的牛鼻子,没有项目建设就没有郴江的经济发展。2011年政府将仍然把项目建设作为工作之首,富民之本,强镇之基来抓。利用郴州市城区扩容发展的良好势头,紧跟北湖区西区开发的步伐,重协调,跑项目,着力建立郴江镇项目库,争取巩固在建项目,引进一批新项目,储备一批好项目,使项目建设成为推进郴江城乡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的强大牵引力。2011年,要重点做好郴江镇中心敬老院、渔场村综合大楼,七里洞村五岭加油站、同心桥村文化中心、梨树山村村委会大楼搬迁等项目建设。
2、谋划郴江产业集群。我们要抓住城市“北提西扩”战略的机遇,利用下湄桥和同心桥形成的机械加工、废旧钢材交易等产业基础,做强“再生资源”产业。把握湘南国际物流园扩园、城东出入口建设和G107绕城线、1806线提质的机遇,培育酒店、餐饮、娱乐、商贸、物流和高档住宅等新兴产业。利用人人乐超市的辐射力,打造郴江休闲、商业中心。同时,加强环境保护力度,搬迁同心桥村存在环境污染的企业,关闭王仙岭矿区的非法采矿业,坚持走生态良好型、经济发展型的产业发展之路。
3、积极开展招商引资。要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创新招商形式,充分发挥在郴项目业主和本土经济能人的纽带作用,开展以商招商、以业招商,大力引进商贸、物流等第三产业和新型 工业,选择形象佳、资金运作好、前景发展广的企业或相关产业落户郴江,杜绝投入产出低、环境污染大、社会效益少、市场前景短的项目进驻郴江。同时,完善并实行招商有奖的机制,对引进的项目不管是镇、村、组还是个人,都要按有关规定落实奖励措施,调动招商工作积极性。
4、做大做强镇属企业。2011年,镇政府将从企业发展方向、财务运作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加强对镇属企业的管理,支持企业的联大联强,推行资本化运作,并适当地对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尝试。一是重点抓好商贸公司的规范性管理和企业的外向性发展,使企业有新的发展空间。二是利用建筑公司升二级资质的机遇,实现与房产公司抱团发展,使郴江在城市建筑开发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三是处置城南分区的遗留问题,使开发中心轻装上阵。四是管好郴江中心敬老院,着力打造以敬老院为依托的老年人服务产业,为企业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5、加大协税护税力度。从全区的财政形势看,2011年我镇财政收入面临很大的问题,而随着工资增长、查违拆违经费上升、日常开支庞大,我们将有可能面对入不敷出的状况。为此,全镇要把协税护税工作放在第一位,做到“开源节流”两手抓。一手抓开源,巩固现有点单项目,加快规划和培育新增项目,积极争取各类补助性经费,努力与税务部门的沟通协调,把财政收入的盘子做大。一手抓节流,树立过“紧日子”的思想,规范部门财务管理,完善接待制度,合理安排正常支出和招待开支,确保公务购车和用车经费零增长、会议经费零增长、公务接待费用零增长,努力创建节约型政府和节约型机关。
二、立足难点,突出抓好五个创新,推进重点工作科学发展
1、违法建设管理要在方式上创新。随着市、区“铁锤行动”的开展,大规模的违法建设强拆工作将全面推进。这种情况,既 不是村民所愿意看到的,也是镇村两级不希望看到的。但违法就是违法,我们必须认清形势,领会政策,坚决贯彻市委、市政府的强拆决定,坚决推进违法建设的强拆行动。基于这种现实,2011年,政府在违法建设强拆与村民住房安置上要有所创新,立足堵疏结合,从长远考量村民的安居问题。一要把查违拆违与加快村民公寓式安置相结合,推进违章变安居。积极配合市、区开展查违拆违工作,尽最大可能争取村民自行拆除,尽最大能力解决强拆后的处置工作,尽最大力气维护社会稳定。同时,按照郴州市村民公寓式住房安置的要求,着眼长远,研究政策,加强协调,尽快规划,使新增村民特别是无房户、强拆户的公寓式安置土地得到落实,让村民看到安居的希望。二要把查违拆违与加快推进城中村改造相结合,推进旧村换新颜。利用市委、市政府城中村改造政策,采取“政府投,村组筹,社会捐”或者引进开发商等方式筹集更多的改造资金,对位于城区中心位置的城中村按照“道路硬化、小区绿化、环境美化、管理规范”的方式进行改造,使村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使城市品位得到提升。2011年要重点抓好三里田村国庆组、七里洞村高湾组的基础设施改善和城中村的整体改造,为大规模推进城中村改造积累经验。
2、环境卫生管理要在体制上创新。当前,从全镇来讲,室内“干净舒适”室外“脏乱无序”的状况仍然突出,特别是一些城中村“环卫无人管、垃圾随处倒”的现状仍然存在,这种情况与城市提质改造后的要求格格不入,也与村民的希望有差距。为此,我们要树立给老年人发补助是民生、保持村民居住环境干净更是民生的思想,着力在城管爱卫上推进体制创新,使村民享受干净舒适的生活环境。一要理顺管理体制,解决人的问题。2011年,城管爱卫工作将实行属地管理原则,由镇城管办负责指导全镇各村(居)卫生管理和考核,各村则负责对所属辖区的卫生进 行管理,镇城管执法队负责对全镇有违城市管理的行为进行管理和处罚。同时,在各组设立组委会与卫生管理委员会“二合一”的管理模式,从而形成镇村组与城管执法“3+1”的环境卫生管理体制。二要拓宽环卫经费筹集渠道,解决钱的问题。按照“环境卫生人人享,人人出钱美环卫”的理念,探索建立“政府出资引导、村组出资补助、住户出资为主”的环境卫生经费筹集渠道。
3、政法综治工作要在平台上创新。结合和谐农村建设,扎实开展平安创建活动,积极开展“平安家庭”、“平安村组”、“平安边界”的创建工作,聚小安为大安。夯实综治基础,落实综治责任,加大民事纠纷的排查调处力度。在流动人口信息采集上要充分发挥村组干部和房东的积极性,在试点村组设立组级流动人口登记员,形成房东有激励、登记员有动力、村干部有压力的工作格局。完善QQ群信息报告机制、手机短信群发普法机制和“四民”驻村工作机制,把政府的重大决策、现阶段的重点工作、群众关心的重要事务通过短信平台和干部走访广而告之,提高群众满意度评价。加大镇治安巡逻队街面巡逻的力度,组织老干部、老党员开展义务巡逻,构建镇村合力的群防群治机制。坚持教育与宣传、打击与协调相结合的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工作机制,规范村民参运、承包行为,促进项目业主与当地村民的和谐共赢。信访工作要把查违拆违接访作为主要工作,切实化解涉及群众利益的信访案件,理顺群众情绪。
4、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要在方式上创新。不断加大对计生和计生协会的经费投入,配齐配强镇级计生工作队伍。不断加大对村组干部计生工作责任的落实,建立驻村领导和村干部计划生育保证金制度,把村干部对计生工作的认识和工作实绩作为确定支村两委换届选举候选人资格的重要依据,作为对村组社会建设投入考量的重要参考,并对不能胜任工作的干部作出适当的组织 处理。加大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分别从计生、综治和公安抽调人员,在镇级组建专门的流动人口管理队伍,在村级建立流动人口管理站,在组级确定流动人口登记员。加大计划生育家庭的奖励扶助力度,建立和完善镇、村、组多层次的计划生育利益导向机制。扎实开展“三查两清服务”工作,提升优质服务。深入开展“婚育新风进万家”、“关爱女孩”等活动,促进群众转变生育观念,稳定低生育水平,实现少生快富。
5、安全生产工作要在预防上创新。预防是安全工作的基本方针。当前我镇主要存在村民建房、易爆物品销售、市场消防安全、山体滑坡等非矿山安全隐患,针对这些隐患,我们要全面建立一种安全预防的网络机制,实行“一个隐患、一名领导、三名干部”的“1+1+3”工作模式,做到所有隐患有人跟踪,有人落实,有人担责。同时,要大力开展对辖区项目建设工地和危爆物品的安全监督检查,积极开展节假日安全排查和值班备勤工作,加强对村民自建房的安全生产教育,从源头上杜绝发生安全事故。
三、关注民生,突出体现三大实效,推进社会建设和谐发展
1、在农村事务上求实效。大力支持村(居)民自治,依法完成选举第八届村委会选举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落实村务、财务阳光工程,建立完善村民议事制度,进一步完善村账镇管、组账村管的村组财务管理,规范财务公开程序和内容,公开进行公共资产资源交易,不断扩大村民对村级财务的知情权和监督权。结合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着力抓好村组干部的培养和推荐。制定和完善《村民自治章程》,实现村民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利用国家加大水利建设投入的机会,加强对病险水库山塘和防汛抗旱设施的改造力度。加强对林业资源的保护,开展植树造林,严防森林火灾。加强动物防疫工作。稳步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培育科技示范基地,培训科技示范户。积极引导村民参加农业保险,严格落实支农惠农政策,足额按时发放良种、种粮和农机补贴。
2、在文教卫工作上求实效。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努力改善辖区四所小学的办学条件,努力提升教师地位。利用城市化机遇,加大协调,争取把梨树山小学和高壁村小学纳入全市义务教育的校舍规划。加大对教育的重视,促使学校更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把九年义务教育与实用生产技术培训、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结合起来,着力开展全民教育活动,不断提升村民的文化水平,不断提高村民创业就业的本领,为郴江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坚持用先进的文化占领农村,大力开展“三下乡”活动,充分发挥“农家书屋”的纽带作用,积极开展各类群众性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郴江卫生院的作用,建立健全疾病信息网、疾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体系,加强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提高群众参合率。加大村民健康大普查,建立村民健康档案库。全面实施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开展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维护妇女儿童权益。
3、在促进民生民享上求实效。坚定不移地推进依法治镇,自觉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坚定不移地坚持民本政府理念,大力开展政府救济工作,提升救济标准,加强联点帮扶和对口帮扶,切实解决困难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坚定不移地推进“创业型城市”创建,加大就业创业培训和扶持,改变村民依靠房租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格局。坚定不移地落实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新型农民养老保险、生育保险和自然灾害保险,加大对老年人补助,不断扩大村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定不移地加强环境保护工作,拒绝“三高”企业,关闭污染企业,加强环保知识教育,树立群众环保意识,使村民自觉保护生态资源。同时,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妇联、工商联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四、为民执政,突出使用三大法宝,推进自身建设健康发展
1、用创争的方法指导工作。全镇干部职工要以更广阔的胸襟、更开放的气度、更实干的精神、更科学的理念开展创先争优活动。要积极开展全民培训和教育活动,着力改变落后思想,传统思维、行为方式,增强竞争、开放、创新、科技、法制等意识。在实践中,我们要坚持用以人为本、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凡是群众关注的事,就大胆地干,凡是村民不满意的事,就坚决地改,凡是对改善民生有益的事,就想方设法地做。
2、用虚心的态度接受监督。人民政府是人大代表选出来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机构。为此,我们将用最真诚的胸怀、最虚心的态度、最务实的作风认真落实党委的各项决策,积极按受人大的监督、听取人大代表的意见,积极办理人大代表的建议,努力解决政协委员提出的问题,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更加贴近民意、顺应民情。
3、用严瑾的作风推进落实。政府工作要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增强公仆意识,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扎实开展驻村“四民”工作,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交民友、访民情,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要强化干部队伍建设,严肃工作纪律,加强对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的工作纪律考核。广大干部要放宽眼界,虚心下问,集中最广大群众的聪明才智。善于掌握信息,捕捉商机,为我所用。要坚持执政为民、廉洁从政,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落实“三重一大”民主决策机制,大力推进教育、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加大对机关干部和村组干部廉政教育培训,严肃查处违法违纪案件。政府工作人员要带头履职尽责,清正廉洁,正确对待手中的权利,堂堂正正做人,扎扎实实做事,清清白白从政,努力做人民的好公仆。
五、明确任务,努力办好八件实事,体现政府执政为民理念
1、完成郴江镇中心敬老院一期工程,并顺利实现开业;
2、推进三里田村国庆组和七里洞村高湾组城中村改造,改善村民居住环境;
3、争取支持,完成梨树山村王仙桥组饮水工程建设,确保200多户村民的饮水安全;
4、利用国家加大水利建设的机遇,年内完成八里排水库除险加固工程;
5、启动梨树山村村委会综合楼搬迁,力争完成手续办理工作;
6、改善七里洞村组织阵地建设;
7、在同心桥村建设郴江文化中心;
8、完成5个垃圾处理站的建设任务。
各位代表,做好今年的各项工作,任务艰巨,意义重大,我们要在区委、区政府和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不进则退的危机感,只争朝夕的紧迫感,争创一流的使命感,举全镇之力,集全镇之智,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发进取,不断推进郴江经济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为提升经营、管理、塑造城市的能力和水平,为把郴江建设成为经济发展、村民安居、社会和谐的新城市而努力奋斗!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90华诞献礼!
第三篇: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温家宝政府工作报告
全国人大会议开幕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
2012年3月5日(星期一)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温家宝:
各位代表:现在,我代表国务院,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奋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国内生产总值47.2万亿元,比上年增长9.2%;公共财政收入10.37万亿元,增长24.8%;粮食产量1.14万亿斤,再创历史新高;城镇新增就业1221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8.4%和11.4%。我们巩固和扩大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成果,实现了“十二五”时期良好开局。
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遏制物价过快上涨,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坚持正确处理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更加注重把握好政策实施的重点、力度和节奏,努力做到调控审慎灵活、适时适度,不断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在全球通胀预期不断增强,国际市场大宗商品价格高位波动,国内要素成本明显上升,部分农产品供给偏紧的严峻形势下,我们把稳定物价总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坚持综合施策,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增速,大力发展生产,保障供给,搞活流通,加强监管,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涨幅从8月份起逐月回落,扭转了一度过快上涨势头。
下半年,世界经济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上升,国内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我们一方面坚持宏观调控的基本取向不变,保持宏观经济政策基本稳定,继续控制通货膨胀;一方面适时适度预调微调,加强信贷政策与产业政策的协调配合,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重点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重点支持民生工程特别是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保证国家重大在建、续建项目的资金需要,有针对性地解决经济运行中的突出矛盾。
我们坚定不移地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确保调控政策落到实处、见到实效。投机、投资性需求得到明显抑制,多数城市房价环比下降,调控效果正在显现。我们高度重视防范和化1 / 11 解财政金融领域的潜在风险隐患,及时对地方政府性债务进行全面审计,摸清了多年形成的地方政府性债务的总规模、形成原因、偿还时限和区域分布。这些债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形成了大量优质资产;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特别是部分偿债能力较弱地区存在局部性风险。
我们认真开展债务清理整顿和规范工作,严格控制增量,积极稳妥解决债务偿还和在建项目后续融资问题。目前,我国政府性债务水平是可控的、安全的。总的看,我国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预期方向发展,抗风险能力不断增强,呈现增长较快、价格趋稳、效益较好、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
(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发展的协调性和产业的竞争力。我们坚持有扶有控,促进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加大农业生产补贴力度,稳步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加强以农田水利为重点的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村土地整治,加强农业科技服务和抗灾减灾,中央财政“三农”支出超过1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839亿元。农业全面丰收,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历史罕见的“八连增”,连续5年超万亿斤,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跃上新台阶。
继续推进农村危房改造,解决了639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困难和60万无电地区人口的用电问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进一步改善。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三网融合、云计算、物联网试点示范工作步伐加快。企业兼并重组取得新进展。
支持重点产业振兴和技术改造,中央预算投资安排150亿元,支持4000多个项目,带动总投资3000亿元。加快发展信息咨询、电子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新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交通运输产业快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发布实施“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工作方案和加强环境保护重点工作的意见。清洁能源发电装机达到2.9亿千瓦,比上年增加3356万千瓦。加强重点节能环保工程建设,新增城镇污水日处理能力1100万吨,5000多万千瓦新增燃煤发电机组全部安装脱硫设施。加大对高耗能、高排放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调控力度,淘汰落后的水泥产能1.5亿吨、炼铁产能3122万吨、焦炭产能1925万吨。
实施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并提高补助标准,实行草原生态保护奖补政策,开展湖泊生态环境保护试点。植树造林9200多万亩。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深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实施促进西藏、新疆等地区跨越式发展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制定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和兴边富民行动规划。区域发展协调性进一步增强,中西部和东北地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东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城镇化率超过50%,这是中国社会结构的一个历史性变化。胜利完成四川汶川特大地震2 / 11 灾后恢复重建任务,积极推进青海玉树、甘肃舟曲、云南盈江抗灾救灾和恢复重建工作。
(三)大力发展社会事业,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各级政府加大对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事业的投入,全国财政支出2.82万亿元。
持续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突破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填补了多项重大产品和装备的空白。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先后成功发射并顺利交会对接,成为我国载人航天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
扎实推进教育公平。深入贯彻落实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经过25年坚持不懈的努力,全面实现“两基”目标。免除3000多万名农村寄宿制学生住宿费,其中1228万名中西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享受生活补助。建立起完整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初步解决农民工随迁子女在城市接受义务教育的问题。
推动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提高幼儿入园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强中小学教师培训工作,扩大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整体素质。首届免费师范生全部到中小学任教,90%以上在中西部。
大力加强文化建设。中央财政加大对文化惠民工程的支持,各地对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显著增加。扩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范围,服务面逐步拓展。文化体制改革继续推进,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物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取得重要进展。大力加强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活动蓬勃开展,体育事业取得新成绩。
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范围继续扩大,13亿城乡居民参保,全民医保体系初步形成。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病种范围进一步扩大。各级财政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20元提高到200元。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现全覆盖,基本药物安全性提高、价格下降。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序进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取得新进展。
(四)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我们坚持民生优先,努力使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多渠道开发就业岗位,全力推动以创业带动就业,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和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加大财政、税收、金融等方面支持力度,着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77.8%,同比提高1.2个百分点。农民工总量2.53亿人,比上年增长4.4%,其中,外出农民工1.59亿人,增长3.4%。
积极调整收入分配关系。着力提高低收入群众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速为1985年以来最高,连续两年快于城镇居民;各地普遍较大幅度调高最低工资标准;连续第7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年人均增加1680元,5700多万人受益;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补助水平以及部分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对全国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等8600多万名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建立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扩大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 11
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从2000元提高到3500元。降低900多万个体工商户税负。中央决定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2010年不变价)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比2009年提高92%,把更多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扶贫范围,这是社会的巨大进步。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社会保障覆盖范围继续扩大,全国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人数大幅增加。2147个县(市、区)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1334万人参保,641万人领取养老金。2343个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3.58亿人参保,9880万人领取养老金,覆盖面扩大到60%以上。
解决了500多万名集体企业退休人员养老保障的历史遗留问题。将312万名企业“老工伤”人员和工亡职工供养亲属纳入工伤保险统筹管理。养老保险跨地区转移接续工作有序推进。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健全,向制度全覆盖迈出重大步伐,这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的重要成就。
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出台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完善财政投入、土地供应、信贷支持、税费减免等政策,着力提高规划建设和工程质量水平,制定保障性住房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和办法。中央财政安排资金1713亿元,是2010年的2.2倍,全年城镇保障性住房基本建成432万套,新开工建设1043万套。
努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做好重特大安全事故的处置、调查、问责工作。完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机制,集中打击、整治非法添加和违法生产加工行为。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排查化解各类社会矛盾,依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保持社会和谐稳定。
(五)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我们按照“十二五”规划提出的改革任务,加大攻坚力度,推动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
完善公共财政体系特别是预算管理制度,把预算外资金全部纳入预算管理,扩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实施范围,深化部门预算改革,推进政府预算、决算公开,98个中央部门和北京、上海、广东、陕西等省市公开“三公经费”。在全国范围实施原油、天然气资源税从价计征改革,出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方案。把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范围扩大到全国,启动境外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试点,开展外商直接投资人民币结算业务。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启动国有林场改革试点,依法开展草原承包经营登记。推进水利建设管理体制改革,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启动实施电网主辅分离改革重组以及上网电价和非居民用电价格调整方案。基本完成乡镇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开展。
我们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并举,全面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积极推进市场多元化战略,努力优化贸易结构。全年货物进出口总额3.64万亿美元,增长22.5%,其中,出口增长20.3%,进口增长24.9%,贸易顺差进一步下降。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160亿美元,服务业和中西部地区比重提高。企业“走出去”步伐加快,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601亿美元。积极参与国际和区域经济合作,多边双边经贸关系继续深化。/ 11 今年经济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3月05日11:11 人民网
我们在民主法制建设、国防和军队建设、港澳台工作和外交工作等方面,都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过去一年的成绩来之不易,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科学决策、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齐心协力、顽强拼搏的结果。
我代表国务院,向全国各族人民,向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和各界人士,表示诚挚的感谢!向香港特别行政区同胞、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台湾同胞和海外侨胞,表示诚挚的感谢!向关心和支持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各国朋友,表示诚挚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然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从国际看,世界经济复苏进程艰难曲折,国际金融危机还在发展,一些国家主权债务危机短期内难以缓解。主要发达经济体失业率居高难下,增长动力不足,新兴经济体面临通货膨胀和经济增速回落的双重压力。主要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大宗商品价格大幅震荡。国际贸易投资保护主义强化。从国内看,解决体制性结构性矛盾,缓解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更为迫切、难度更大,经济运行中又出现不少新情况新问题。
主要是:经济增长存在下行压力,物价水平仍处高位,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加大,就业总量压力与结构性矛盾并存,一些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经营困难增多,部分行业产能过剩凸显,能源消费总量增长过快。一些长期矛盾与短期问题相互交织,结构性因素和周期性因素相互作用,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相互关联,宏观调控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征地拆迁、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收入分配等方面问题还很突出,群众反映强烈;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待提高,廉政建设亟需加强。
我们一定要以对国家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决不辜负人民的重托。
二、2012年工作总体部署
今年是“十二五”时期承前启后的重要一年,也是本届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年。我们要恪尽职守、锐意进取、攻坚克难、决不懈怠,交出一份人民满意的答卷。
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在较长时期内继续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备不少有利条件。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推进,消费结构和产业结构升级蕴藏着巨大的需求潜力;经过30多年改革开放,我国发展建立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宏观调控经验不断丰富,企业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明显提高;东部地区创新发展能力增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等老工业基地发展潜力有序释放;经济发展的传统优势依然存在,劳动力资源丰富、素质提高;财政收支状况良好,金融体系运行稳健,社会资金比较充裕。/ 11
世界经济政治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和平、发展、合作仍然是时代潮流,总体上有利于我国和平发展。我们要坚定信心,善于运用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继续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不断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稳中求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继续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着力加强自主创新和节能减排,着力深化改革开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以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6%以内;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0%左右,国际收支状况继续改善。同时,要在产业结构调整、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城乡居民收入实际增长和经济增长保持同步。
这里要着重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略微调低,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提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控制在4%左右,综合考虑了输入性通胀因素、要素成本上升影响以及居民承受能力,也为价格改革预留一定空间。
综合考虑各方面情况,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根据形势变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进一步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更加注重加强薄弱环节,加大对“三农”、欠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和节能环保、水利、地质找矿等的支持。更加注重勤俭节约,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大力精简会议和文件,深化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进一步降低行政成本。
继续控制楼堂馆所建设规模和标准,压缩大型运动会场馆建设投入。全面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部门和重点资金的审计。实施结构性减税。认真落实和完善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开展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继续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进行清理、整合和规范。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和风险防范。按照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的原则,继续妥善处理存量债务。
进一步清理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坚决禁止各级政府以各种形式违规担保、承诺。同时,把短期应对措施和长期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严格控制地方政府新增债务,将地方政府债务收支分类纳入预算管理。/ 11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继续严格控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大力发展外汇市场,丰富外汇产品。为市场主体提供更多的汇率避险工具,管好用好外汇储备。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和监管协调机制,增强抵御风险能力。加强跨境资本流动监控。规范各类借贷行为,引导民间融资健康发展。
全面做好今年的工作,必须坚持突出主题、贯穿主线、统筹兼顾、协调推进,把稳增长、控物价、调结构、惠民生、抓改革、促和谐更好地结合起来。稳增长,就是要坚持扩大内需、稳定外需,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努力克服国内外各种不稳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及时解决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保持经济平稳运行。控物价,就是要继续采取综合措施,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防止价格走势反弹。
调结构,就是要有扶有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增强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惠民生,就是要坚持把保障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办成一些让人民群众得实惠的好事实事。抓改革,就是要以更大的决心和气力推进改革开放,着力解决影响经济长期健康发展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促创新。促和谐,就是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积极有效化解各种矛盾和风险隐患,防止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温家宝列今年中国政府九任务经济发展排首位http://www.xiexiebang.com 2012年03月05日11:11 人民网
三、2012年主要任务
(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是我国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的根本立足点,是今年工作的重点。
着力扩大消费需求。加快构建扩大消费的长效机制。大力调整收入分配格局,增加中低收入者收入,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完善鼓励居民消费政策。大力发展社会化养老、家政、物业、医疗保健等服务业。鼓励文化、旅游、健身等消费,落实好带薪休假制度。积极发展网络购物等新型消费业态。支持引导环保建材、节水洁具、节能汽车等绿色消费。扩大消费信贷。加强城乡流通体系和道路、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改善消费环境,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不断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稳定增长,促进投资和消费良性互动。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引导民间投资新36条,出台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加强政府投资对结构调整的引领作用,优先保证重点在建、续建项目,有序推进国家重大项目开工建设。把好土地、信7 / 11 贷、节能、环保、安全、质量等准入和审核关,加强对重大项目特别是政府和国有投资项目的监管、督查,提高投资质量和效益。
(二)保持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
这是关系群众利益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点工作。要在有效实施宏观经济政策、管好货币信贷总量、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增加生产、保障供给。继续把控制食品价格过快上涨作为稳定物价的重点。落实好“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和“菜篮子”市长负责制,保障主要农产品供给。大中城市要有合理的菜地保有量,稳定和提高本地应季蔬菜自给水平,同周边地区和优势产区协作建设“菜篮子”产品基地。加强重要商品产运销衔接,完善政府储备和商业储备体系,做好主要农产品收储和投放,增强市场调控能力。
搞活流通、降低成本。严格执行蔬菜等鲜活农产品运输绿色通道政策。认真落实对农产品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社区平价菜店等的扶持政策,鼓励城市连锁超市、高校、大型企业、社区与农产品流通企业、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增加零售网点,充分发挥流通主渠道作用。
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扩大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完善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税收政策。调整完善部分农产品批发、零售增值税政策,推动流通标准化、信息化建设。要多管齐下,切实把流通效率提上去、中间成本降下来,真正让生产者和消费者都得到好处。
加强监管、规范秩序。重点加强对食品、药品价格和医疗、通信、教育等服务收费的监督检查,坚决治理交通运输领域乱收费乱罚款,纠正大型零售商业企业违规收费行为,严厉查处发布虚假信息、囤积居奇、操纵价格、恶意炒作等违法行为。把握好舆论导向,正确引导社会预期。
(三)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进程中,要更加重视农业现代化。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巩固和发展农业农村好形势。
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引导农民调整结构,扩大紧缺、优质农产品生产,支持蔬菜、肉蛋奶、水产品等生产。农业补贴要继续增加总量,提高标准,扩大范围,完善机制,新增补贴重点向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各种生产服务组织倾斜。
继续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今年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平均每50公斤分别提高7.4元和16元。健全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增加粮油、生猪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实施新10年农村扶贫开发纲要,按照新的国家扶贫标准,全面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加大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开发力度,让扶贫对象更多地分享改革发展成果。/ 11
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农业的根本出路在科技。要大力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良种繁育、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关键技术研发和应用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基层农技推广服务体系改革和建设,健全乡镇或区域性农业公共服务机构。完善农业技术补贴制度,促进先进适用农业技术到田到户。建好现代农业示范区,推进高产创建和标准化创建。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要搞好灌区配套改造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发展节水农业,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复垦力度,大规模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基本农田。加快中小河流治理、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加强农村水电路气以及文化体育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村环境治理,加快农村危房改造,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深化农村改革。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不动摇。要认真搞好土地确权登记颁证。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侵犯。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严格保护耕地。制定出台农村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条例。扶持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化龙头企业,开展多种形式的农业社会化服务,发展农业保险,提高农业产业化、组织化程度。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推进国有农场、林场体制改革。
(四)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以汽车、钢铁、造船、水泥等行业为重点,控制增量,优化存量,推动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产业集中度和规模效益。落实并完善促进小型微型企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激发科技型小型微型企业发展活力。实施有利于服务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政策,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服务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
推进节能减排和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的关键是节约能源,提高能效,减少污染。要抓紧制定出台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工作方案,加快理顺能源价格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公共机构、居民生活等重点领域和千家重点耗能企业节能减排,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强用能管理,发展智能电网和分布式能源,实施节能发电调度、合同能源管理、政府节能采购等行之有效的管理方式。
优化能源结构,推动传统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安全高效发展核电,积极发展水电,加快页岩气勘查、开发攻关,提高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比重。加强能源通道建设。深入贯彻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开展节能认证和能效标识监督检查,鼓励节能、节水、节地、节9 / 11 材和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环境保护,着力解决重金属、饮用水源、大气、土壤、海洋污染等关系民生的突出环境问题。努力减少农业面源污染。严格监管危险化学品。
今年在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开展细颗粒物(PM2.5)等项目监测,2015年覆盖所有地级以上城市。推进生态建设,促进生态保护和修复,巩固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还草、退牧还草成果,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大力开展植树造林,推进荒漠化、石漠化、坡耕地治理,严格保护江河源、湿地、湖泊等重要生态功能区。加强适应气候变化特别是应对极端气候事件能力建设,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和公平原则,建设性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国际谈判进程。我们要用行动昭告世界,中国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我们一定能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规划,充分发挥各地特色和优势,进一步提高区域发展的协调性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认真落实西部大开发新10年的政策措施,加大实施中部地区崛起战略的力度,加快推进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积极支持东部地区转型发展、在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要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
更好地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天津滨海新区在改革开放中先行先试的重要作用。制定和实施海洋发展战略,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加强和完善跨区域合作机制,消除市场壁垒,促进要素流动,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推动区域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要遵循城市发展规律,从各地实际出发,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根据资源环境和人口承载能力,优化全国生产力布局,形成合理的城镇体系和与国土规模、资源分布、发展潜力相适应的人口布局。各类城市都要夯实经济基础,创造就业机会,完善基础设施,改善人居环境,加强管理服务,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
更加注重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民工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放宽中小城市落户条件,合理引导人口流向,让更多农村富余劳动力就近转移就业。加强对农民工的人文关怀和服务,着力解决农民工在就业服务、社会保障、子女入园上学、住房租购等方面的实际问题,逐步将城镇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到农民工。关爱留守儿童、留守妇女和留守老人。让农民无论进城还是留乡,都能安居乐业、幸福生活。
(五)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培养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国家强盛、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中央财政已按全国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编制预算,地方财政也要相应安排,确保实现这一目标。教育经费要突出保障重点,加强薄弱环节,提高使用效益。深入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逐步解决考试招生、教育教学等方面的突出问题。推进学校民主管理,逐步形成制度。
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资源配置要向中西部、农村、边远、民族地区和城市薄弱学校倾斜。继续花大气力推动解决择校、入园等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农村中小学布局10 / 11 要因地制宜,处理好提高教育质量和方便孩子们就近上学的关系。办好农村寄宿学校,实施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加强校车安全管理,确保孩子们的人身安全。加强学前教育、继续教育和特殊教育,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办好民族教育。高等教育要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战略需要紧密结合,提高教育质量和创新能力。完善国家助学制度,逐步将中等职业教育免学费政策覆盖到所有农村学生,扩大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范围。大力发展民办教育,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各级各类教育领域。教育寄托着人民的希望,关系国家的未来,我们一定要把这项事业办得更好!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支持企业加强研发中心建设,承担国家和地区重大科技项目。引导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的科研力量为企业研发中心服务,更好地实现产学研有机结合,提高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水平。推动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研究,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完善科技评价和奖励制度。倡导学术诚信,鼓励独立思考,保障学术自由,弘扬科学精神。坚定不移地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
全面加强人才工作。深化人才体制改革,大力培养造就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青年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引进高层次人才。完善人才培养、任用、评价、激励机制。努力营造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社会环境。/ 11
第四篇:政府工作报告(在镇十三届人大二次会议上)
政府工作报告
——在四塘镇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2012年1月17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各位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意见。
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是我镇实现“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镇上下同心同德、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一年。过去一年,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依靠和团结全镇各族人民,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抢抓机遇,开拓进取,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全镇经济社会继续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统计,2011年,全镇实现生产总值1.72亿元,同比增长10%;财政收入800万元,完成县下达任务708.86万元的113.18%;农民人均纯收入4027元,同比 1
增长12%。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主要抓好了以下方面:
一、坚持把“三农”工作摆在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进一步做大做强农业主导产业,完善农村基础设施,有效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也是四塘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的立身之本。过去一年,我们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全镇工作的重中之重,紧紧围绕“抓粮食、调结构、强服务、增收入”这一目标,进一步做大做强甘蔗、葡萄、茶叶、林下养鸡等主导产业,不断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促进农业发展,保障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繁荣,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粮食生产安全进一步加强。稳定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2011年,我们高度重视抓好粮食生产工作,全面强化促进粮食发展的各项措施,确保了全镇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2万亩左右,总产量580万吨以上,圆满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镇的目标任务。
(二)甘蔗产业主导地位进一步巩固。甘蔗是覆盖我镇范围最广、受益群众最多的产业之一。过去一年,我们紧紧抓住甘蔗生产的主导地位不放松,全年共完成新种甘蔗2947亩,占年初任务2800亩的118%,其中新种连片20亩以上示范点10个共800亩。截至2011年底,全镇甘蔗面积达2.42万亩,实现了人均甘蔗1亩以上,甘蔗产业的主导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
(三)万亩优质葡萄基地进一步加快推进。葡萄产业是我镇的特色农业产业,也是闻名全县乃至全市的优势主导产业。根据县委、县政府提出的“打造万亩优质葡萄基地”要求,我们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大力发展葡萄生产。2011年全镇共完成新种葡萄1086亩,完成县下达任务400亩的271.5%。
(四)林下养鸡规模进一步发展壮大。我们坚持把林下养鸡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之一,认真落实县委、县政府各项优惠政策,通过重点扶持集中区,以点带面辐射带动全镇发展林下养鸡。2011年我镇共筹集资金50多万元,修建道路10.5公里,打井3口,拉电线6000多米。截止2011年底,全镇共发展5000羽以上“公司+农户”的林下养鸡规模户104户,其中已成功养殖79户,建成林下养鸡集中区11个。全年全镇共出栏肉鸡150多万羽,存栏20多万羽,总规模达170多万羽,圆满实现了林下养鸡“百万羽乡镇”目标。
(五)农业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渠道之一。一年来,我们通过认真谋划项目,努力争取项目,规范实施项目,极大地促进了农业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实施“一事一议”项目33个,总投资达205.96万元,共完成村屯道路21条17.6公里,解决了2000多人的行路难问题;完成水利渠道2条1.8公里,人畜饮水工程2个,文化基础设施建设8个。实施革命老区道路建设项目5个,总投资达15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解决1200多人的行路难 3
问题。实施“农村通达工程”项目1个,完成道路硬化6.5公里,项目建成后可解决安邦村福在、福龙、陆江、邦旺、邦香、邦定等6个屯群众的行路难问题。实施中央和自治区专项资金补助项目4个,完成水利渠道3.5公里、人畜饮水项目2处。目前已经落实、计划在今年实施的项目有:总投资720万元的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总投资410万元的四塘镇林下养鸡项目、总投资100万元的优质葡萄种植示范项目、总投资90多万元的福禄村道路建设项目、总投资22万元的龙盘村上栏屯道路建设项目,等等。
二、按照“高起点规划,重质量建设”的工作要求,全面掀起城镇化建设新高潮,为实现“十二五”城镇发展目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坚持把城镇化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抓手,不断完善城镇功能,提高城镇品位,加快推进城镇化步伐。
(一)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目前我镇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工程已完成项目设计,即将启动征地工作,预计年内可以开工;总投资15万元的农贸市场改造工程,已于2011年11月底竣工使用。
(二)加快印山村六卜屯新农村建设。总投资236万元的六卜屯改造工程一期项目已开工建设,预计今年春节前可以完成。
(三)扎实开展征地工作。圆满完成了平果至武鸣二级公 4
路、平果至州圩三级公路等项目的征地工作,确保了项目的顺利实施。扎实推进平果至马山高速公路的征地工作,目前已完成征地900多亩。
(四)加强城镇管理。深化和拓展城乡清洁工程,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按照“谁受益、谁买单”的原则,在四塘镇街上建立了卫生长效保洁机制,落实保洁员2人,保洁员工资从每户每年收取的保洁费中支出,差额部分由镇政府补贴。
三、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加快发展社会各项事业,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
(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切实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不断完善办学条件。2011年,先后完成了总投资10万元的明江小学操场硬化及校园美化工程;总投资7.9万元的明江村小学饮水工程、总投资3.6万元的龙盘村小学饮水工程、总投资25万元的灵塘村小学饮水工程、总投资12万元的金沙村小学饮水工程。
(二)不断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成村卫生室建设11个,总投资达84.5万元,新扩建面积710平方米,实现了“村村建有卫生室”目标。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顺利开展,全镇新农合的参合人数19084人,参合率达97.02%。
(三)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镇共发放棉被100床,蚊帐300床,毛巾被300床,衣服300套,救灾粮食5.4万公斤,各 5
种补贴954多万元。实施四塘敬老院续建工程,项目总投资24万元,建成后可容纳14名五保老人入住。
(四)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截止2011年底,全镇共完成节育手术250例,其中结扎42例、上环205例、人流引产3例,计划生育政策符合率94.87%,均完成全年指标任务。征收社会抚养费33.195万元,完成全年任务30万的110.65%。继续推行计生村民自治,在印山村塘马屯建立生育文明示范点,目前全镇无政策外生育村7个。
(五)加强安全生产和社会稳定工作。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开展农村道路交通、森林防火、水库防汛等方面安全生产专项整治行动,加强重大安全隐患的监控和整改措施的落实,全年全镇没有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全面落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措施,狠抓“严打”整治、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创建工作,积极开展创建“无邪教”活动,实现了“五个防止”和“三零”目标。
(六)统筹抓好其他各项工作。全面开展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了县下达的目标任务。完成农村危房改造150户,解决了600多人的住房难问题。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总投资16万元的印山村村级公共服务中心项目已竣工使用。扎实开展冬季征兵工作,2011年全镇共有43名适龄青年报名征兵,完成征集新兵8人,其中大学生1人,女兵1人,高质量地完成了征兵工作任务。
(七)机关行政效能建设扎实开展。认真执行镇人大的决议、决定,自觉接受镇人大监督和群众监督。规范政府行为,建立健全重大事项决策公示制度,促进了政府工作的公开透明。建立完善诉求服务机制,进一步畅通民意渠道,解决了一批事关群众利益的问题。
过去一年,监察、民族、人事人才、统计、档案等工作都取得新业绩,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都取得新进步,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新贡献。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所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的结果,是镇人大有效监督、大力支持的结果,是镇直各单位以及全镇各族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镇人民政府,向全镇人大代表、镇直各单位以及所有关心支持四塘建设和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我镇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农民持续增收难度大;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城乡发展不平衡,等等。对此,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2012年工作的主要目标和任务
各位代表,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镇抢抓机遇、不断创新、加快发展的关键之年,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保持经济社会发展良好势头,意义重大、影响深远。2012年,我们的主要工作思路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上级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好、好中求快,深入实施“一个中心(农业项目为中心)、四大支柱(甘蔗、水果、林业、养殖)、两个确保(农业增长、农民增收)”战略,努力促进全镇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建设活力四塘、实力四塘、魅力四塘、宜居四塘、幸福四塘打下坚实的基础。
2012年我镇经济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为: ——社会生产总值增长15%以上; ——财政收入增长6.8%以上; ——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按照上述总体要求和预期目标,今年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力抓好三农工作
(一)加快推进万亩葡萄基地建设。2012年,县委、县政府下达我镇的葡萄生产工作任务为:新种葡萄2000亩,二次葡萄结果400亩。去年底,我们根据全镇实际,已统筹规划了14个葡萄示范基地。经过全镇上下的共同努力,目前,已经落实 8
了印山村那练葡萄示范片60亩、印山村那鸡葡萄示范片60亩、安邦村福龙福在陆江葡萄示范片160亩、龙盘村巴纳葡萄示范片150亩、龙盘村伏案葡萄示范片60亩、明江村那定葡萄示范片120亩、灵塘村坡旧伏兴伏料葡萄示范片110亩、灵塘村上玩下玩葡萄示范片60亩等8个葡萄示范基地,面积780多亩;正在落实的葡萄示范点6个,面积900多亩。各村、各工作组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牢固树立比而思进、你追我赶的思想意识,以昂扬的精神状态,以扎实的工作作风,全面推进我镇的葡萄生产工作,确保2012年全镇完成新种葡萄2000亩以上的目标任务。
(二)全力扩大林下养鸡规模。林下养鸡是我镇的优势主导产业之一。2012年,县委、县政府下达给我镇的初步任务为:林下养鸡规模户150户、养鸡规模达280万羽以上。要完成这一目标,必须采取非常办法、非常措施:一要将任务落实到村、落实到人,“千斤重担人人条,每个村干有指标”,年初我们将制定任务分解工作方案,以正式文件下发到各村,作为村干年底考核的重要指标之一。二要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根据集中区、农户的实际情况,重点帮助群众解决水电路等方面的问题。三要每半年召开一次林下养鸡表彰工作会议,对新发展的农户以及新发展10户以上的村,给予一定的奖励。
(三)努力打造“平果福禄”有机茶叶基地。我镇福禄村现有茶园面积1400亩。由于茶园多年疏于管理,茶叶产量较低,9
品质较差。要通过“公司+农户”的模式,大力扶持广西凌云浪伏茶叶有限公司,对现有茶园进行低产改造,扩大茶园规模,提高茶叶品质,力争到2013年全镇茶叶种植面积达2000亩以上,努力把茶叶培育成为我镇的优势产业之一。
(四)切实抓好农业综合开发工作。去冬今春,除葡萄种植和林下养鸡工作外,我镇农业综合开发其他各项任务为:新扩种甘蔗1500亩、柑桔100亩、马铃薯100亩、冬玉米300亩、绿肥2000亩、食用菌4万㎡、新扩种桑园300亩、新小蚕共育点1个。镇农业服务中心要根据实际将任务分解到村,早动员、早部署,认真抓好去冬今春的农业综合开发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切实抓好小城镇建设
(一)做好农事服务中心建设工作。继续跟进项目的进展情况,尽快启动项目征地工作,力争在年内动工建设。
(二)扎实开展征地工作。统筹做好年内各项征地工作,力争在上半年全部完成。
(三)加强城镇管理。深入实施“城乡清洁工程”,力争在今年完成镇上垃圾中转站和二级公路沿线村屯4个垃圾池的建设。
三、统筹抓好社会各项事业
(一)加快发展教育事业。继续巩固和提高义务教育,确保全镇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巩固率达到100%,初中入学率、10
巩固率达分别达到95%和97%。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年内要完成总投资100万元的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工程、总投资20万元的镇中心小学少年宫建设工程。
(二)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继续抓好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建设,到2015年,实现镇有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全镇50%以上的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场所。深入开展农村文体活动,进一步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体育生活。
(三)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农村三级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镇中心卫生院综合服务楼项目建设。深入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确保群众参合率达95%以上。
(四)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全面提升五保供养工作,积极创建一批星级敬老院和先进五保村;提高殡葬改革管理水平,确保火化区火化率100%。
(五)全面加强人口计生工作。深化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改革,统筹解决人口问题,加强人口计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大出生人口性别比综合治理力度,提升优质服务水平,构建“和谐计生”、“诚信计生”,提高群众对计生工作的满意度,确保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5‰以内。
(六)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坚决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问责制,防范和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和群体性事故的发生,减少一般事故。加强和改进信访工作,深入开展社会矛盾“大排查、大接访、大调处、大防控”活动,加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11
加大“三大纠纷”调处力度,及时化解拆迁、企业改制等问题所引发的纠纷和矛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深入开展“平安平果”创建活动,开展“扫黑除恶”、打击“两抢一盗”等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各种严重刑事犯罪活动,努力构建和谐稳定社会。
各位代表,当前我们已经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谋求新发展,实现新突破,是全镇各族人民的共同期盼,也是我们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神圣职责。毛泽冬同志曾写道“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让我们在县委、县政府和镇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镇人大主席团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求真务实、开拓进取,奋力开创四塘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第五篇:2012-02-01江西省第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全文)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2012年2月1日在江西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代省长 鹿心社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同时请省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一、2011年工作回顾
2011年,国内外发展环境纷繁复杂,春夏连旱、旱涝急转等自然灾害层出不穷。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全省上下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在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完成了省十一届人大四次会议确定的“三个突破、八个提高”目标任务,实现了“十二五”的良好开局。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1583.8亿,同比去年增长了12.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11020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5.6%。财政总收入1645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4.2%,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53.4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5.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457.7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7.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7495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92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3%和19.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5‰。受宏观环境影响,居民消费
价格指数上涨5.2%,高于4%的调控目标。一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积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
工业主导地位不断强化 我省坚定不移实施工业三年强攻计划,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1亿元,同比去年增长19.1%;全部工业占生产总值比重达48.4%,同比去年提高3.0个百分点;重大产业项目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实施亿元以上工业项目1487个,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58.8%;战略性新兴产业完成增加值1568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1.6%;全省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产业增加到5个,其中有色行业突破4000亿元,制造业竞争力明显提升;培育壮大龙头骨干企业,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工业企业总数达12家,其中江铜集团突破1000亿元;促进工业园区集约发展,全省工业园区主营业务收
《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入1.3万亿元,新增过百亿园区12个,总数达46个;深入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区域创新能力由全国第22位上升到第18位,科技支撑引领作用得到更好发挥。
农业基础地位更加稳固 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出现多年少有的好形势。粮食总产410.56亿斤,创历史新高;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新增耕地17.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80万亩,建设高标准农田40万亩;水利建设力度加大,修复重点水毁工程1.1万余处,新增灌溉面积60多万亩,恢复和改善灌溉面积210万亩;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省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达2800家,472家省级以上龙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直接带动370万农户户均增收2200元。
服务业加快发展 市场流通体系不断完善,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城市消费品零售额2859.4亿元,农村消费品零售额598.2亿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8%和17.4%;金融业健康发展,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322亿元,同比去年增长20.3%;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类业务余额超过1万亿元。其中银行贷款余额9302亿元,企业直接融资237.5亿元,政策性保险保费收入5.56亿元;旅游产业发展迅速,全省旅游接待1.6亿人次,同比去年增长47.8%;旅游总收入1105.93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5.2%。会展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成功举办了“泛珠会”、“赣台会”、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国际友好城市交流大会等大型展会;服务外包、文化创意、中介咨询等新兴服务业取得新进展。
(二)加快城镇化和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发生新的变化
城镇化稳步推进 城乡规划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完成市、县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全面完成省、市、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城镇承载能力增强,11个设区市中心城区实施500万元以上城市建设项目1065个,新增建成区面积55平方公里。全省新增城镇人口80万,城镇化率达到45.7%。城乡人居环境继续改善,设区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7.5%,国家园林城市达到7个,11个设区市和28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园林城市。县域经济实力增强,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40个,其中南昌县超45亿元。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取得明显成效。新农村建设深入推进,农村面貌有了新的改观。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德兴至南昌、永修至武宁、瑞金至寻乌、上饶至武《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夷山、南昌至奉新、隘岭至瑞金6条高速公路建成通车,新增通车里程554公里,总里程3642公里,全省在建铁路里程1200公里;南昌昌北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竣工通航;景德镇500千伏洪源变电、贵溪电厂三期等一批电力项目建成投运;环鄱阳湖天然气管网建设基本完成;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立项工作有序推进,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山口岩水利枢纽工程基本完成;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等一批公共基础设施项目建成使用。
(三)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深入推进,生态优势巩固提升
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成效显著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实施方案确定的405个重大项目已启动建设300多个,累计完成投资近5000亿元。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新增造林面积389万亩。全省81个县(市)新建配套污水处理管网1240公里,第二批30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启动建设。在3万个自然村实施农村清洁工程,建成乡镇垃圾填埋场2350个。积极开展市、县、乡、村四级生态示范创建活动,创建国家级生态镇40个、生态村9个。生态工业园区建设扎实开展,20个工业园区成为首批省级生态工业园区。
生态环境保护进一步加强 《鄱阳湖区综合治理规划》获得国家批复,“五河一湖”水污染治理等环境综合整治深入推进,全面清理了“五河”源头及其干流、鄱阳湖滨湖和东江源头污染企业。强化项目节能环保审查,严把“两高一资”项目准入关。投入1.35亿元对“五河”和东江源地区进行生态补偿试点,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恢复补偿试点,实施了鄱阳湖南岸片血吸虫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节能减排扎实推进 启动实施了“千万吨标煤工业节能工程”和“百千万企业节能行动”,拆除了112家企业落后设备。完成13台12.5万千瓦机组关闭工作。在南昌、新余、萍乡等市开展了低碳城市、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等一系列改革试点。全省主要河流监测断面水质达标率80.6%,11个设区市城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部在二级以上,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排放量同比去年均下降1%,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同比去年下降3%,有效控制了氮氧化物排放。
(四)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体制机制活力明显增强
重点领域改革继续深化 国有工业企业改革成果不断巩固,省建工集团股权多元化改革基本完成,江中集团、江钨控股集团等改组改制有序推进;《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非工口七个系统1771户国有企业完成改制,安臵在职职工34.6万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扎实推进,全省1790个政府办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了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累计完成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中央项目1200个,4所公立医院开展了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启动了12所县级医院综合改革试点;林权制度配套改革不断完善,国有林场改革试点稳步推进,3万多职工得到妥善安臵;财税体制改革步伐加快,在13个县(市、区)推行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制度试点,所有设区市启动了公务卡改革;清理财政专户8846个,撤并率达51.2%,财政资金安全管理得到加强。
扩大开放取得新进展 全省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0.59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18.8%;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2579亿元,同比去年增长33.8%;外贸出口增势强劲,出口总额达到218.81亿美元,同比去年增长63.1%;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省出口的比重分别达到37.3%和17.6%;对外承包工程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15.85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2.8亿美元,同比去年分别增长51.9%和31.5%;在中西部地区率先建成并上线运行电子口岸实体平台,开通了九江港至韩国仁川港直达始发货运班轮、上饶至宁波铁海联运“五定班列”,大幅加密了赣台航班,井冈山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出口加工区,新增国际友好城市5对。
非公有制经济持续发展 全省非公经济完成增加值6393.2亿元,上缴税金941.13亿元,分别增长13.6%和33%;民间投资同比去年增长35.8%,对投资增长的贡献率达87.9%;全省私营企业总数达到19.4万户,十体工商户115.37万户,同比去年分别增长14.2%和15.2%。
(五)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民生工程66件实事全面完成 全省城镇新增就业52.66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5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率85.8%;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62.6亿元,扶持带动就业36.1万人次;社会保障制度进—步完善,覆盖城乡所有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初步建成,保障了城乡低保对象和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在全国率先实现了城镇医保政策标准全省统一;新开工建设保障性安居工程32.6万套,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16万户,完成农村危房改造8万户,启动了新一轮贫困村整村推进扶贫,完成深山区、库区、地质灾害频发区的5万多贫困群众移民搬迁,8个民族乡群众收入和公共服务水平进《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一步提高;解决了220万农村居民和30万农村学校师生饮水安全问题。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 财政教育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实现中央下达我省15.1%的目标,教育总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超过4%;校安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8%,初中阶段适龄人口入学率98.33%,普通本专科在校生82.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75.7万人;医疗卫生保障能力增强,提高了城镇居民医保、城镇职工医保和新农合标准,对白血病、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实行免费救治,启动了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全面覆盖县、乡、村,群众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成功举办第七届全国城市运动会;计生工作实现“一升三降”目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切实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全面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集中开展了一系列严打整治专项行动,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大力弘扬社会正气,在全国率先出台实施《英雄模范褒奖办法》;其他各项事业也取得新成绩。
一年来,政府自身建设得到进—步加强:
依法行政深入推进 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依法行政纳入市县政府考核评价体系;向省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地方性法规草案10件,出台省政府规章8件,完成了112件省政府规章以及现行有效规范性文件的清理;组织开展了全省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加强了行政执法人员资格管理,执法行为进一步规范。
服务效能明显提升 基本形成了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方便了企业和群众办事;建成覆盖全省的网上审批系统,全年完成网上审批90多万项,对非行政许可审批项目进行了清理,审批效率明显提高;在全省开展了发展提升年活动,设立1.3万个监测点对各职能部门实行效能实时监测,深入开展“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效能建设取得新成效。
行政监督不断强化 全省行政权力网上运行暨统一电子监察平台开通运行,风险岗位廉能管理全面推行;政务公开力度加大,主动公开政府信息97万多条,政府工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得到提高;扎实推进公共资源阳光交易,启动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网上交易,全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站)共承接交易项目3.5万多项,成交金额1900多亿元,公共资源交易更加公开透明。
廉政建设力度加大 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关于反腐倡廉的各项决策部《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署,惩防体系不断完善,认真开展工程领域、公务用车,“小金库”等专项治理,严肃查处了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官员,依纪依法查办了一批违纪违法腐败案件。
各位代表,一年来的成绩和进步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正确领导的结果,是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开拓奋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干部和历任老领导、老同志,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赣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和公安干警,向中央驻赣单位,致以崇高的敬意!向所有关心、支持江西发展的同志们、朋友们、港澳同胞、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和国内外友好人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然而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全省经济总量偏小,城乡居民收入偏低,发展不足仍然是我们面临的主要矛盾。产业层次整体不高,发展不平衡,统筹发展还有大量工作要做。资源和环境约束增强,生产成本上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还很繁重。改善民生方面还有不少问题亟待解决,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因素仍然较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面临许多新挑战。一些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意识还不强,执行能力和工作作风还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政府领导科学发展的水平还需进一步提高。对此我们将采取有力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2012年的工作任务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综合分析国内外形势,我们既面临严峻挑战,也面临难得机遇。从不利方面看,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世界经济复苏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增多。国内经济发展中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比较突出,经济增长下行和物价上涨双重压力并存,部分企业生产经营困难,节能减排形势严峻。我省经济也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能源资源约束增强、生产要素成本上升等问题,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难度加大。从有利方面看。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没有改变,国内外产业转移步伐加快,有利于扩大开放。今年中央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总基调是稳中求进,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有利于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省近几年3万多亿固定资产投《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入集聚的巨大能量正加速释放,国家支持中西部地区和革命老区发展的力度将进一步加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先行先试的政策效应将进一步显现,有利于培育发展新优势。总体看,我国经济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我省正处在可以大有作为加快发展的重要时期。我们一定要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开拓进取、攻坚克难,全力推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
2012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的奋斗目标,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龙头,坚持把稳增长、调结构、抓改革、优生态、惠民生、促和谐更好结合起来,增强发展动力,调整经济结构,深化改革开放,优化生态环境,保障改善民生,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今年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1.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
2.财政总收入增长16%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6%,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10%,外贸出口力争增长5%以上,城镇化率提高1.7个百分点。4.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均增长12%。
5.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控制在4%左右,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8%以内,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3%,二氧化硫排放量下降1.2%,化学需氧量、氨氮排放量下降1%,氮氧化物排放量实现零增长。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大力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加快转变发展方式
突出“核心是发展”,强力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极 充分发挥省会城市要素集聚、经济带动、城市辐射、改革示范作用,鼓励支持南昌创新体制机制,拓展发展空间,壮大经济规模,努力培育一批千亿产业集群、百亿企业方阵,着力打造带动全省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充分利用152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推进九江沿江开放开发,抓紧修编和完善沿江开发总体规划和专项规划,重点抓好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努《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力使之成为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加快昌九工业走廊发展,把南昌核心增长极和九江沿江产业带紧密联系起来,昂起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经济发展的“龙头”,向南延伸连接吉泰走廊,并与赣南中央苏区振兴相衔接,两翼沿沪昆线展开,着力构筑“龙头昂起、两翼齐飞、苏区振兴、绿色崛起”的区域发展格局。鼓励支持其他设区市打造区域重要经济增长极,构建多极支撑、多元发展格局。讲—步强化与长珠闽地区的产业对接合作,加强与海西经济区、武汉都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等区域的联系互动,主动融入国家区域发展大格局。
强化“特色是生态”,着力提升生态文明水平围绕建设秀美江西,深化和拓展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完成造林235万亩以上。提高工业园区生态建设水平,全面开工建设第三批37个工业园区污水处理设施。新增200个集镇、2万个自然村实施垃圾无害化处理。大力推进“绿色矿山”建设和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启动实施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治理工程,继续开展环境保护专项整治行动,抓好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湿地公园建设和管理,强化环境监测、预警和应急能力建设。扎实推进节能减排,实现能源消费总量控制,严把项目准入能评环评关,抓好工业、交通、建筑和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着力实施万家企业节能低碳行动,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抓好脱硫脱硝设施建设和运行。
围绕“走出一条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子”,积极开展先行先试 大力发展低碳与生态经济,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抓紧出台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及实施细则,建立有利于促进主体功能区形成的绩效考评体系,引导各地科学发展。积极探索市场化生态补偿模式,启动湿地生态补偿试点,力争林权、水权、碳汇、排污权等资源环境产权交易试点取得实质性进展。加快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先导示范区建设,支持共青城建设成为经济文明与生态文明、社会文明有机统一的示范区,支持新余加快建设新能源科技示范城,鼓励基础条件较好的其他县(市、区)创建示范区。
(二)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突出抓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深入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及延伸规划,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航空制造、绿色照明、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引导资金管理办法,抓紧建立新能源、《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生物医药等产业创业投资基金,完善用地用电、环评审批、银企合作、财税支持等政策措施。加大重大项目协调推进力度,着力抓好景德镇直升机、南昌航空城、上饶太阳能科技产品扩建、吉安通讯终端和LED产品、宜春锂电新能源和生物病毒制剂,以及赣州钨和稀土、鹰潭铜、新余镍材料精深加工等148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建设。
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重点推进有色、钢铁、汽车、船舶、石化等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加快江铜集团10万吨铜板带、江铃汽车30万台整车、九江千万吨油品质量提升和千万吨优质钢铁基地等200个重大项目建设,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支持龙头优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合资合作、改造上市等多种途径做大做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元的企业达到16家,过500亿元企业3家。大力支持中小微型企业成长,加快发展一批有独特竞争力的“专、优、特、精”中小微型企业。
着力打造特色工业园区 完善园区产业协作配套,促进园区 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特色。依托比较优势培育特色产业基地,重点推进2—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2个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20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或配套基地建设,加快推进铜、有机硅、新能源汽车及配套产业等国家级产业基地建设。组织具备条件的产业基地申报国家级产业示范基地,支持有条件的园区扩区升级。切实为工业园区发展提供良好的产业孵化、技术支持等服务,努力解决用工难、融资难等问题,着力提高工业园区单位面积投资强度和产出效益。力争新增10个主营业务收入超百亿元的工业园区。
切实增强科技创新能力 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重点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着力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建设一批特色产业基地,培育一批创新型企业。实施好鄱阳湖科考、民用直升机、手机视频、纳米纤维等重大科技专项,着力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能力。建设10个生态科技示范基地。积极创建国家级钨和稀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积极引进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和研发团队。深入推进质量兴省战略,加快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知名品牌。
(三)大力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和城镇化,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切实抓好农业发展 毫不放松粮食生产,力争粮食总产稳定在410亿斤以上。积极发展特色农产品生产,着力打响“生态鄱阳湖、绿色农产品”《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品牌。认真做好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和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工作,深入实施造地增粮富民工程,建设160万亩高标准农田。继续抓好鄱阳湖二期防洪工程、“五河”重点段治理,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中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设施建设。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力争全省新增规模以上加工型龙头企业300家,主要农产品深加工率达到33%。着力抓好5个国家级、30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建设赣西苗木花卉走廊,大力发展高产油茶、速生丰产林、森林旅游等林业经济。
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 新选择800个左右村点,推进新农村建设,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为基础的特色产业,力争60%以上的新农村建设点形成“一村一品”,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抓好村镇规划布局,加快推进村镇联动和村落连片整治建设,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着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村容村貌。按照“地域相近、产业相同、利益共享、规模适度、群众自愿”的原则,建设农村新型社区,创新农村民主管理机制,促进乡风文明。
加快推进城镇化 强化规划引领作用。进一步完善全省城镇空间布局。以产业集群和人口聚集为重点。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增强辐射带动能力。坚持改造旧城与建设新城相结合,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刨新城市管理模式。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大力开展园林城市、生态城市、森林城市和文明城镇创建,提高城市发展质量和品位。继续抓好省级重点示范镇建设。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逐步实现城乡统一的户口登记制度,逐步放开省城内户口迁移政策,把在城镇稳定就业和居住的农村人口有序转变为城镇居民。实施扩权强县、兴乡强镇试点改革,深化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激发县域经济发展的活力,力争财政总收入超10亿元的县(市、区)达到50个。
(四)大力推进服务业发展,进一步优化经济结构
加快发展商贸物流业 重点抓好南昌雨润农副产品全球采购中心、赣西万商红物流中心、赣中吉安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华东国际汽车综合贸易中心等商贸物流项目建设,力争当年完成投资80亿元。继续组织企业开展江西商品全国行活动,进一步拓展省外市场。支持景德镇实施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选择10个县(市、区)开展城镇新区商业建设试点。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开展农家店联合采购、统一配送试点,扩大农《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超对接和直供直销规模。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一物流配送”新型商业模式。完善鼓励消费政策,加强市场监管,努力保持物价基本稳定,改善城乡消费环境。
加快发展金融保险业 积极做大金融规模,鼓励国内外各类金融机构来赣设立分支机构、第二总部和后台服务中心,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发展壮大,有序发展小额贷款公司和融资性担保公司。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优化信贷结构,防范金融风险,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建设项目、低碳绿色产业、小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力争全年新增贷款1400亿元。积极扩大直接融保险、责任保险等加快发展。
加快发展旅游产业 努力建设红色旅游强省、生态旅游名省,旅游产业大省。提升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功能,重点推进全省红色旅游二期、上饶市旅游集散中心、明月山旅游基础设施二期、中信庐山西海启动区、武功山旅游综合开发、景德镇古窑民俗博览区等旅游项目建设。大力支持龙虎山、景德镇、婺源等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井冈山、鄱阳湖、黄岗山等申报世界遗产。深入发展红色旅游,推进中央苏区红色旅游整体开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和温泉度假旅游,支持婺源建设国家乡村旅游度假实验区。推进精品旅游线路整合,加快旅游区域横向联合。加强市场开发,着力打响“江西风景独好”形象品牌。力争旅游接待超过1.9亿人次,总收入超过1300亿元。
加快发展新兴服务业 坚持“分类指导、市场驱动、创新发展、开放合作”的原则,加快发展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科技成果转化、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电子商务、生物技术等领域的高技术服务。大力推进宽带互联网、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智慧工程、“三网融合”等建设,提高经济社会信息化服务水平。积极发展会展经济、总部经济、服务外包等其他新兴服务业。
(五)大力推进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抓好重大交通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九景衢、岳阳至吉安等铁路,续建向莆、衡茶吉、杭南长等6个项目。开工建设昌樟高速改扩建、昌九高速(通远段)改扩建、寻乌至全南、宜春至万载等6条高速公珞。续建抚吉、厦坪至睦村等5个项目,建成吉安至莲花、奉新至铜鼓等6条高速公路。力《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争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超过4000公里:力争开工建设上绕三清山机场、改扩建赣州黄金机场和井冈山机场。续建宜春明月山机场。开工建设赣江永泰航电枢纽、南昌集装箱码头扩能等项目。续建南昌至湖口二级航道整治、石虎塘航电枢纽工程等项目。
抓好重大能源项目建设 开工建设华能安源电厂2台66万千瓦机组、黄金埠电厂二期2台100万千瓦机组、抚州电厂2台100万千瓦机组、神华国华九江煤炭储备(中转)发电一体化、井冈山水电等项目;续建洪屏抽水蓄能电站,继续实施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成“上大压小”国电九江电厂、贵溪电厂各一台60万千瓦机组和一批生物质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力争全省新增电力装机130万千瓦,统调电力装机超过1500万千瓦。加快推进省天气管网一期支线、二期工程和城市天然气管网工程建设,力争管道天然气利用量达到10亿立方米。
抓好重点水利设施项目建设 继续推进峡江水利枢纽、浯溪口水利枢纽等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力争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尽早获得国家批复并开工建设,继续做好新余白梅水利枢纽工程、廖坊水利枢纽灌区二期工程前期工作。
(六)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发展的动力和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 巩固和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快推进江西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凤凰光学集团等股权多元化改革,推进江西钢铁集团重组,抓好非工口七个系统国有企业改革的扫尾工作,积极开展厂办大集体企业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基本药物制度实现行政村卫生室全覆盖,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落实乡村医生补助和保障政策。深化集体林权制度配套改革,进一步完善林业产权制度,健全采伐管理、林权交易、抵押贷款、森林保险、科技服务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力争年底前完成国有林场改革。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完善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稳步推进财政预算决算公开,加强政府性融资平台管理,创新税收征管和金融服务模式。积极推进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深入推进其他各项改革。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更加注重招商选资,突出产业链招商。重点围绕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主动对接海内外产业转移,瞄准国内外有实力的大公司、大企业、大集团,开展《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有针对性的定向产业招商。力争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66亿美元,引进省外单项投资5000万元以上项目资金3000亿元。转变外贸发展方式,深度开发传统市场,着力扩大新兴市场,积极拓展东盟等自由贸易区市场,支持帮扶重点出口企业扩大出口。支持上饶茶叶出口基地建设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优化外贸出口商品结构,提升外贸出口效益和水平。积极稳妥实施“走出去”,力争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增长15%。加强开放平台建设,继续推进安全高效的口岸大通关体系建设,加快井冈山出口加工区建设,积极推进设立九江保税港区申报工作。
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进—步完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鼓励支持有创业愿望的各类人才发展实体经济,积极引导各类资本更多投向实体经济。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浓厚氛围。激发全民创业的积极性,促进符合产业政策的实体经济快速发展。放宽市场准入,减少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社会事业、金融服务等领域的限制,为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创造良好环境。加大对小微型企业的指导和支持服务力度,减轻企业税费负担,保护非公经济合法权益,促进非公经济和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
(七)大力推进民生工程,为人民群众多办实事好事
深入实施民生工程 筹集财政性资金500亿元,集中办好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70件实事。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45万人,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50万人,免费培训省内工业园区员工30万人,新增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8亿元。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实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全覆盖。提高全省最低工资标准,建立健全职工工资、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低保标准的正常调整机制。提高社会救助水平,城市低保、农村低保、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月平均保障标准分别提高到350元、170元和400元,农村五保集中和分散供养标准分别提高到每年2640元和2160元。增强医疗保障能力,提高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财政补助标准,资助困难企业职工参加城镇职工医疗保险。继续实行白血病和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免费救治,全面实施困难尿毒症患者免费血透救治和重度聋儿实施人工耳蜗植入康复救治,为20万残疾人提供康复救助与服务。大力推进血防工程。设立省级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专项资金,实施一批新的妇女儿童民生项目。提高城乡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生活费补助标准,《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始终不渝地把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的重大责任,千方百计让人民群众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学有所教。
扎实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调控房地产市场的各项政策措施,促进房地产业规范有序健康发展。实行经济适用住房、廉租住房、公租住房“三房合一、租售并举”,以公租住房为重点,加大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力度。确保新开工建设各类保障性住房23.1万套,力争30万套,建成18.22万套以上,完成农村困难群众危房改造8万户。完善保障性住房资格认定制度,真正做到公开公平公正。通过不懈努力,切实履行好政府对人民群众“住有所居”的庄严承诺。
大力推进中央苏区振兴和扶贫开发 争取国家出台支持中央苏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快编制中央苏区振兴规划,对中央苏区发展振兴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给予特殊支持。省财政新增安排3亿元,统筹相关扶贫资金,连续10年支持中央苏区县和连片特困县发展,力争2—3年内取得明显进展。启动实施国家和省级连片特困地区25个县的扶贫攻坚,扶持3400个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组织好省直单位定点扶贫,积极开展行业扶贫,鼓励支持社会扶贫。继续做好深山库区移民扶贫搬迁工作,大力推进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完成地质灾害避灾移民搬迁6万人。支持民族乡经济社会发展。切实做好援疆工作和其他对口支援工作。
(八)大力推进社会事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抓好教育事业发展 积极发展学前教育。大力推进均衡化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更加重视职业教育,着力提升高等教育。重点抓好40个城镇新区教育园区、400所幼儿园、2000个标准化中小学校、40个中职示范学校、2—3所高水平大学或特色大学建设。全面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组织实施教育改革试点项目,基本化解公办高校债务。进一步强化教育投入保障,确保财政教育支出占当年财政支出比重达到16%。
抓好文化体育事业发展 把加强文化建设与促发展、惠民生更好地结合起来。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基础文化设施提升工程和基昙文物保护工程。加快推进村(场)广播电视工程和农家书屋建设。刨新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大力繁荣文化市场。鼓励各类艺术团体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文化倌(站)等继续向群众免费开放,实施“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抓好江西出版产业基地、江西新《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华发行集团文化城、南昌华夏艺术谷、景德镇陶瓷文化艺术创意产业基地、萍乡安源锦绣城、中国共青动漫城等文化产业基地建设,加快推进文化传媒、出版发行、创意陶瓷、动漫、演艺等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积极发展公共体育事业,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办好江西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
抓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加强卫生服务能力建设,免费为城乡居民提供ll项公共卫生服务.抓好重大疾病防治和妇幼保健工作。提高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测预警和应急处臵能力。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大力支持中医约事业发展。加强食品药品监管,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切实做好人口计生工作,继续完善和落实各项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扩大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试点,有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总体要求,加快构建政府、企业、社区组织、社会团体和公民联动协作的社会管理机制,深入推进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深入细致排查化解社会矛盾,妥善解决群众合法合理诉求。大力推进政务诚信、商务诚信和社会诚信建设,加快建立健全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完善社会公共安全体系,推进视频监控系统联网建设及运用,加强虚拟社会现实化管理,抓好社会管理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政府部门监管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强化安全生产监管,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
各位代表,全面完成2012年的目标任务,对政府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我们将以改革创新精神,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更好地履行政府职责。为此,我们应该做到四个坚持:
坚持依法行政,推进法治政府建设 依法科学民主决策,严格按法定程序、法定权限行使职权。加强制度建设,区分轻重缓急,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政府立法。完善依法行政考核机制,提高考核实效性。自觉接受人大及其常委会法律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不断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坚持精简高效,推进效能政府建设 以转变作风、提高效能为重点,全面开展集中整治影响发展环境的干部作风突出问题活动。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抓好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青理结果的落实.完善重大项目审批”绿色通道”,大力推进和规范网上审批,提高行政服务效能。
《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坚持务实为民,推进服务政府建设 深入基层了解实情,深入群众体察民情。真心实意为基层和群众排忧解难。进一步完善省、市、县、乡、村五级政务服务体系,规范服务中心运行模式。提高“一个窗口对外、一站式服务”水平,力争实现”进一道门、办全部事”。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为人民群众提供更便利的政务信息服务。
坚持标本兼治,推进廉洁政府建设 进一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从源头上预防腐败。深入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强化权力制约和监督。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严格遵守廉政准则,切实做到清正廉洁。严肃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依法依纪严惩腐败分子。积极开展专项治理,坚决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让人民群众更加满意。各位代表,今年的政府工作任务繁重、责任重大。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定信心、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为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绿色崛起,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附件:
《政府工作报告》注释
1.三个突破、八个提高: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工作目标。“三个突破”即生产总值突破1万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1万亿元,财政总收入突破1500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力争突破1000亿元。“八个提高”即提高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税收占财政收入的比重,提高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产业项目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主要农产品深加上比重,提高城镇化率,提高节能减排水平。
2.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主攻10个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培育100个创新型企业,实施100项重大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项目,建设10个国家级研发平台,打造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特色基地,组建100个优势科技创新团队。
3.泛珠会:第七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暨经贸洽谈会。
4.赣台会:第九届赣台经贸合作研讨会。
《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5.“两高一资”项目:高耗能、高污染和消耗资源性项目。
6.五定班列:在主要城市、港口、口岸间铁路干线上组织开行的“定点(装车地点)、定线(固定运行线)、定车次、定时(固定到发 时间)、定价(运输价格)”的快速货物列车,包括集装箱“五定”班列和普通货物“五定”班列两种形式。
7.一升三降:出生政策符合率上升和人口出生率、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性别比降低。出生政策符合率是指—年中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出生人数占出生总人数的比例。
8.“百千万”内设机构测评:在全省各级政府部门和单位中,选择若干个具有执法权、审批权和管理权等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内设处(科、股)室或二级单位作为测评对象,其中省级100个、市级1000个、县级10000个,对其履行职责、工作效能及很务态度等情况进行测评。
9.“万村千乡”市场工程:通过连锁经营、统一配送的形式,建立和改造现有农村商业网点,逐步形成以城区店为龙头、乡镇店为骨干、村级店为基础的农村现代商业流通网络。
10.“电子商务+物流配送”新型商业模式:通过互联网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企业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厂商通过现代物流渠道将产品快捷安全送抵客户的一种商业模式。
11.三网融合:电信网、广播电视网和计算机通信网的相互渗透、互相兼容,并逐步整合成为统一的信息通信网络。
12.上大压小:在大电网覆盖范围内逐步关停单机容量5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运行满20年、单机10万千瓦以下的常规火电机组,设计寿命服役期满、单机20万千瓦以下的机组,以及未达到环保排放标准的各类机组;同时,新上一批发电效率高、符合环保要求的大机组。
13.沿江“十大产业工程”和“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十大产业工程”即1000万吨油品质量升级改造项目、1000万吨优质钢铁项目、1000万吨旋窑水泥项目、5.3GW多晶硅铸锭切片项目、40万吨铅锌冶炼项目、25万吨多元金属镍粒项目、30万吨镍铬合金项目、33万吨粘胶纤维项目、40万吨化纤项目、300万吨理文造纸项目。“十大基础设施工程”即九江绕城高速、都昌至星子高速、彭泽核电站、鄱阳湖水利枢纽工程、九江电厂两台60万千瓦“上大压小”机组项目、神华集团6台100万千瓦和1000万吨煤电一《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 体化项目、九江城西港区铁路专用线工程、湖口金砂湾工业园区铁路专用线工程、彭湖港区公用码头工程、赤码港区公用码头工程。
l4.绿色矿山: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经济社会发展、生态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矿山,达到资源利用节约集约化、开采方式科学比、生产工艺环保化、企业管理规范化、闭矿区生态化的有关标准和要求。
15.城镇“三无”特困群众:无劳动能力、无生活来源、无法定抚养义务人或抚养义务人无抚养能力的城镇居民。
16.三房合一、租售并举:从2012年开始,全面推行廉租庄房、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三房合一”,停止新建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实行统筹建设、并轨运行。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限价商品房对象统一纳入公共租赁住房保障范围。按照先租后售、租售并举、自愿购买、有限产权、规范管理的原则,已承租公共租赁住房一定期限的城市中低收入家庭。可自愿申请购买其承租的公共租赁住房有限产权。
17.数字图书馆推广计划:国家“十二五”重点文化工程,由文化部、财政部牵头,通过互联网络,将国家优秀图书资源通过数字化形式,推广到省、市、县,加强基层文化建设,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江西省十一届五次全会政府工作报告一(全文)》
全南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温社煌搜集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