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德育安全
学习并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 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根据教育局社发局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学校工作中心,以百年校庆为契机,以“名家名作,伴我成长”德育教育系列活动为主线,促进每个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以培养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为目标,重点抓好爱国主义教育、民族精神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在精细上做文章、在落实上下工夫,强调理论和实践、思想教育和严格管理的有机结合,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精神,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我校德育工作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特色化。
一、明确一个方向
学校德育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学校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学生良好习惯、道德品质的形成。毛主席早已提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这里就把德摆在了首要位置。因此,学校的德育工作不仅仅是学校德育领导或班主任的事情,应该是全体教师的事情,我们把渗透德育在每个学科中,全体教职工树立起“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二、加强两支队伍建设。
1、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
进一步加强德育领导小组建设,每个成员能主动的学习,形成合力,努力探讨德育工作新途径。
2、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教育中的直接实施者,我们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和学习活动,提高班主任老师的师德修养。
(1)正确把握“以人为本”的师德内涵 教育教学工作中要确立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理念,对学生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并举,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教师要提升自己道德情感的感召力度,实施情感关怀工程,因为“情感是道德信念、原则性及精神力量的核心和血肉,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教师要加强正面引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
(2)继续实行班主任工作例会制度 逐步完善德育导师制
班主任定期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继续加强班级常规管理方法的研讨,育人艺术的研讨,每次会议可确定一个中心发言人或一个中心议题,提高会议效率。
配班教师为班级德育导师,协助班主任进行教育,落实思想后进生的辅导,定人员、定计划,定时间,真正使后进生的思想、学习有所进步。
(3)、坚持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与班主任考评相结合
班集体常规管理考评涉及到班级管理的方方面面,班级管理要做到精心、细心、耐心,从小事开始提要求、抓落实。习惯的培养需要恒心和毅力,作为班级的经营者班主任,对自己的班级管理要做到心中有方,通过各种途径培养良好的班风和学风。要加强对班级卫生工作的检查评比的力度,文明监督岗的检查员要坚持将每日所进行的评分材料及时汇总,及时公布。
三、完善三个德育基地建设。
1、布置好少先队活动室,让少先队活动室成为大队部工作的场所、队知识学习的场所、大队委员商量议事的场所。
2、成立红领巾电视台,健全组织,落实具体负责的教师和学生,正常开展电视广播。让学生自己成为该活动的主角,让学生自我教育,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
3、建立少先队种植园。打算在校园内开辟一个花卉种植基地,作为学生劳动实践基地。定期为学生开放,让学生自己劳动,体验劳动的艰辛和收获的快乐,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抓好四项重点工作。
1、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
(1)继续抓好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
坚持学好、执行好《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学生,真正敬业的人,只有把每一件小事都做好,才有机会成就大事。从坚持讲普通话、使用文明用语、进校门敬队礼、扫好地、做好操、排齐队、不乱扔废弃物、不乱涂画、乱追打等小事抓起,创最美的学习环境,最优的课间秩序,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
继续完善学生行为规范七项竞赛,坚持每天一检查,每周一小结、每学期一总结。并在此基础上,把每周的竞赛成绩公示在行为习惯竞赛黑板上,学期结束时,把竞赛成绩作为文明班评比的一个重要指标,以竞赛推动良好班集体的形成,以竞赛促良好行为规范的内化,逐步内化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2)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要教育学生良好学习习惯:①学会说话;②学会倾听;③学会读书;④学会写字。学会说普通话,通过国旗 下讲话、晨会班会教育让学生明确讲普通话的意义,要求学生课前、课间都讲普通话,把普通话作为校园语言。学会倾听是让学生在别人讲话时安静地听别人讲话,学会听懂别人的话,能理解别人话的意思。学会读书是让学生会读课本上的课文外,还要学会阅读课外的知识。本学期将开展读书活动,主要利用中午时间进行课外阅读,丰富学生的知识面。教育学生诚诚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写字。利用写字课开展写字教育,通过写字比赛进行促进学生认真写字。(3)加强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继续开展有关学生心理健康课题研究活动,做好个案的积累和研究工作。组织有关教师外出学习,聘请有关专家来校开办讲座,通过班会课开展系列活动,密切关注学生心理素质的发展,挖掘学生的潜能,帮助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培养承受挫折的能力、超越自我的勇气,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尤其要重视离异家庭、特困家庭学生的教育,建立帮教档案.2、营造浓郁的校园文化
本学期校园电视台开始进行正常运作,每周一次固定播出。利用黑板报、小队报、每班教室外的墙面都育人的好场所,都可以熏陶、感染学生。本学期将征集草地名言,开展“我喜欢的名言征集活动”,通过评选选出最喜欢的名言,使其成为草地名言。本学期还将重点把教室外面的墙面作为宣传教育的主要阵地,每月一个展出主题,把学生的各项才能展示出来,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树立学生的信心。设想让学校的宣传橱窗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风景线,关注天下大事,及时宣传学校生活的精彩,树立身边典型,挖掘典型蕴涵,昭示全体学生,以弘扬正气,激励先进,鞭策全体师生共同进步。
3、家校社区联系,加强安全法制教育。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学生的安全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大事。我校国旗下讲话、晨间谈话、开展主题班队活动、利用宣传橱窗宣传等形式进行安全法制教育;通过举办法制教育报告会、观看录象等形式,强化学生的法制观念,提高是非辨别能力;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丰富学生的道德体验,体验就是养成教育,在体验中提高道德认识。让学生学会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明确诚实守信、有责任心是公民的基本道德准则。另外,充分发挥德育基地及社会实践基地的作用,充分发挥家长委员会的作用,继续举办家长学校,召开各种形式的家长会,班主任、任课教师可通过家访、约访、电访等形式加强与家长的联系,以形成教育合力,把安全教育法制教育真正落实到实处。
4、开展“名家名校,伴我成长”系列活动。
(1)活动目的:通过走近名家,欣赏名作(名曲、名诗、名画、名著),使学生了解名家,知道名作,在学习名作中感染自己的人格,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格魅力。
(2)活动形式:每月一个学习主题,在国旗下讲话时宣布,每月学习一位作曲家及他的一首代表作,学习一位诗人及他的两首诗。每周三晨会课学习本月的学习主题,通过点击vod介绍名人的生平事迹以及其他有关的知识。每天早上进校音乐、午餐音乐、放学音乐都将播放相关的曲子和诗。一个月结束时开展主题队会,让学生收集相关的知识在班级中交流,巩固学习的成绩、拓展学习的内容,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学校德育工作要在不断实践、总结中不断完善,求实效、求高度、求规范,即在德育内容上,把政治思想、道德规范、法制法纪和心理教育融为一体;在德育过程中,把知、情、意、行融为一体;在德育体系里,把目标、内容、途径、方法和管理、评价融为一体,扎实系统地开展系列教育活动。
学校安全工作计划
学校安全工作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正常开展,它的责任重于泰山,必须长抓不懈,时时警钟长鸣。本年度的安全工作,仍以提高全体师生的安全意识为主旨,以避免各类事故的发生为目标。
一、目标要求:
本学期学校安全工作的目标要求是:认真贯彻省、市、和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有关文件,扎扎实实做好学校安全、综治、信访的各项工作。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大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切实保障师生安全和学校稳定,杜绝重大、特大恶性事故的发生,避免引发群体性事件,减少各类事故的发生。
二、工作要点: 1.教育教学安全:
⑴各科任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用科学的方法教育学生,积极研究学生的心理、生理变化,加强心理辅导,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
⑵由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各班都要周密考虑,分工明确,责任到人,严格管理。各责任人要切实负起责来,不能有丝毫的大意。
⑶加强对各班各室的用电管理,不准私拉电线,乱接开关。
⑷体育课及其它室外游戏,教师应全程监督学生的活动。活动量较大的要向学生讲清要求,问清学生能否参加,不得勉强。
2.交通安全:
(1)各班主任应把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作为每天晨会的必讲内容,在假期要教育步行、骑车的同学靠右行、靠边行。
(2)值班教师要加强责任心,等学生全部离校后方可回家。
(3)各班切实执行学校按时清校的规定。
(4)严禁12周岁以下学生骑车上学。
(5)加强门卫的工作责任,校门口不得乱停车辆,禁止闲杂人员进入校园,外来人员进校要办理登记手续。
3.校产校舍安全:(1)定期组织校舍安全检查(开学初和期中),特殊天气随时检查,发现险情及时汇报排除。(2)每个教师都应确立主人翁的思想,保持高度警惕,关心校产校舍及其它设施安全,发现问题及时汇报。
(3)加强保卫工作,防盗防火。4.教学设施安全:
⑴电器、教具使用前要进行安全检查,如有故障要及时排除。按规定接插线,插线前应检查电线绝缘皮是否完好,禁止乱拉电线。
⑵体育器械在使用前体育教师或活动课辅导教师要先认真检查一遍,确定完好后方可组织学生使用,使用时教师不得离开现场,要随时关注学生的活动,加强保护,防范事故的发生。
⑶加强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教育。
⑷加强对实验室、电脑房等特殊场所的管理,按规定操作。
⑸完善防火设施,加强操作培训,设置警示标志。
安全工作是学校的头等大事,让我们全体教职工积极行动起来,人人讲安全,个个关心安全,时时处处绷紧安全这根弦,为把我校建成安全、文明的学习乐土而努力。
具体安排: 三月份:
1、春季传染性疾病防控知识宣传
2、全国安全教育日活动(最后一个星期一)。四月份:(全国爱国卫生月)
1、卫生知识教育
2、交通安全教育 五月份:
1、“母亲节”(第二个星期日)有关教育
2、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六月份:
1、“父亲节”(第三个星期日)有关教育
2、学校安全工作例会,总结上半年学校安全工作 3学校安全工作档案检查 七月份:
1、学校假期安全工作安排。
2、学校校舍安全检查,做好灾害天气的安全防范工作
3、学校校舍、安全设施维护
第二篇:小学德育、安全工作总结
**小学德育、安全工作总结
我校德育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以服务少年儿童成长、成才为目标,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以小公民道德建设和诚信教育为重点,大胆改革,努力探索,锐意创新,创造性的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富有成效的活动,打开了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狠抓常规管理,夯实学生做人的基础。
学校德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教会学生做人,而如何教会学生做人这是德育的关键。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坚持不懈地对学生进行常规教育是教会学生做人的基础。我们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和《学生校内一日常规》作为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抓好抓实。在抓常规教育上,不求轰轰烈烈,而是务求踏踏实实,稳打稳扎,持久地一步一个脚印,把工作做好。我们要求学生从每天做起、从每节课做起,从每一件小事做起。如课上与课下的行为,文明习惯的养成,如何遵守社会公德,怎样对待长辈,料理个人生活等等。同时,我们重视规章制度建设,严格以章治校。开学初,德育办就制订了全期班会主题,各班按规定定期开好主题班会。进一步完善了卫生管理制度,强化了学生的卫生意识。建立了路队护送制度,加强了学生在上放学路上的安全。为了防止教育中的松懈和遗忘,特别注意了在常规教育上反复抓、抓反复,做到了常抓不懈。为止,对于
制订的每日校内、校外和家庭的常规教育,学校做到了定期检查监督,量化评比。各班级之间的互相竞争,同学之间的互相勉力,全校范围内形成了一个良好的整体育人环境。整洁的校园环境,窗明几净的教学楼,学生文明守纪、礼貌待人、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已成为校内外人士的共识。
二、安全教育扎实有效,强化学生安全防护意识。
学生的安全问题是校园乃至全社会都十分关心的话题。根据学校实际,办好了安全教育黑板报、召开了安全教育主题班会、全校进行一次安全大检查、进行了多次安全教育专题讲座。进行了春季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血吸虫病的防治,建立了安全排查制度,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变能力。本期学生未发生一起安全事故,也是对德育办安全工作合理的回报。
三、注重实效,特色活动异彩纷呈。
1、进行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为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在全校师生中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活动。在各年级教室办了多种宣传专栏,全校举行了以“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升国旗活动,各班办好了“八荣八耻”教育活动黑板报,分班开展了讨论会、故事会、演讲比赛,使学生在快乐中受到了教育。
2、“珍爱生命、幸福成长”主题活动。为了深入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成功举办了“珍爱生命、幸福成长”主题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护意识和应变能力。
3、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我校严格贯彻执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和《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规定和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我校通过板报、广播、班队等全方位进行安全教育宣传,全员树立安全意识,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教育学生如何预防溺水、食物中毒、疫情、交通等安全事故的教育以及应对洪水、火灾、雷电等突发事件的安全知识教育,广泛宣传预防传染病常识,不断提高师生的防控意识,切实增强了广大学生的防控意识和自救自护能力。从开学至今,我校无出现任何大小事故。
第三篇:小学家长会德育安全讲话稿
小学家长会德育、安全讲话稿
——家校携手,共促孩子平安健康成长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
大家好!非常感谢你们抽出时间,来参加本次家长会,在此,我代表学校德育处和安保组对你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最真心的感谢!
今天,借此机会让各位家长了解我校德育、安全教育和管理情况,并共同交流一下关于孩子的家庭教育问题,希望我们通过家校携手,共同促进孩子健康、平安、快乐成长。
一、学校德育工作情况
(一)、基本情况
我校义务教育阶段现有11个教学班,共283名学生,其中留守儿童128名,占46%,附设幼儿园三个班,共计75人,其中留守儿童45名,占62%。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留守儿童”给我校教育教学和各方面管理工作带来一定难度。为此,我校多方联系,自4月,得到了县妇联的关心和支持,成立了 “留守儿童爱心家园”,为我校极少部分“留守儿童”解决了一定困难。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生活情况及家庭情况,我校加大了家访力度,特别是自去年全员大下访活动之后,了解到部分学生家庭情况特殊,给学生学习和生活造成一定影响,多数家长要求学校尽可能为孩子考虑住校问题。为了给孩子们营造一个平安、和谐、健康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我校领导、教师高度关注,想尽办法,结合学校当前实际,满足了家长们的需求,为远程学生和部分留守儿童解决住校学习问题,切至目前我校现有住校生59人,函盖了1—6年级学生(一至三年级各1人、四年级23人、五年级7人、六年级26人)。
(二)、取得的成绩
1、近年来,我校加大了校园环境建设力度,校容校貌有了新的改观,营造了孩子们健康快乐成长的育人环境,大家有目共睹。
2、进一步提高的教师的自身素质。我校在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的同时注重教师业务进修,目前我校现有在职教师28人,其中高级教师9人,一级教师17人,学区学科中心组成员1人、骨干教师2人,本科学历4人。教师队伍稳定、整体素质有明显提高,全体教师都能本着对学生负责、对家长负责、对学校负责、对社会负责的工作责任感和事业心开展教育教学工作,使学校工作井然有序,充满活力,各项工作得到全面协调发展。
3、活动育人效果明显。经过多年的实践,我们骑龙小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出“明德启智,乐为人生”的办学理念。其目的就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为人,培养学生做人的本领,能为自己和别人的快乐生活而努力作为,能在学习中体验快乐,在交往中体验快乐,在活动中体验快乐,在劳动中体验快乐,在成功时体验快乐。让每一位孩子秉承“自强不息、骑龙腾飞”的校训,以活动为载体,团结拼搏,走向成功。主要表现出在以下几方面:
(1)、以文明班级、文明寝室创建,以争当“四好少年”为主要内容,开展学生养成教育;(2)、以读书活动为契机,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去年12月县开展的五好小公民“光辉的旗帜”征文活动中,我校万永莉等六名同学获县一等奖;赵兴婷等五名同学获县二等奖;杨漩溆等四名同学获县三等奖;)
(3)、扎实开展2+X和阳光体育活动,彰显深学生个性特长。(在本期3月份学区运动会中,我校乒乓球女子组获团体第四名,雷相莲在21名女子单打中获第五名的优异成绩。)
(4)、以升旗活动为阵地开展德育教育。每周一次的升旗,学校规范仪式,精心准备,合理安排讲话人选,讲话内容则依据学生思想实际,抓住社会热点或教育契机,突出主题,着力培养了学生自尊自信自强的精神品质,净化了学生心灵。
(5)、利用节日庆典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如去年1月28日农历12月25日和今年1月15日农历12月22日,我校组织的师生送春联活动,不仅和广大村民们一起回味了近年来党的好政策带给我们的幸福生活,更为父老乡亲们的新年生活增添了一抹靓彩,同时也增强了师生们为父老乡亲办实事的服务意识和奉献精神。)三月份学雷锋月组织学生开展帮扶活动;(如去年师生自发为贫困生张树火家庭捐款一千七百多元);植树节,带领孩子种植小树苗,松土、浇水,激发他们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每年的九月份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等。在这些活动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学到了知识,又对他们进行了教育。
二、学校安全教育与监督管理情况
(一)、学校安全教育方面
长期以来,安全工作是我们学校工作的重点之一,我们学校自始至终高度重视。建立健全了各种安全制度,成立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校师生进行经常性的和重点时段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督导工作,保证了学校的安全工作有组织、有领导、有制度、有落实。学校通过各种途径,如:集会、升旗仪式、板报、主题班会、专题讲座、校园广播、应急演练等形式,加强对学生进行交通、防火、防水、防毒、防电、防盗、防传染病和防不法侵害等方面的安全知识教育和自护能力的训练。不断强化和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安全责任感,努力消除各种安全事故隐患,保证了学校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同学们身心的健康成长。
(二)、学校安全监督管理方面
1、通过与班主任、有关教师及其工作人员签订“安全工作责任书”、和家长签订“家校安全公约”、中午需回家吃饭的学生家长与班主任、学校签订“安全保证书”,加强了对学生的管理力度。学校安全监管细化到每一时段每一空间,每天实行24小时无缝衔接。
2、学生上下楼有专人看守维持秩序;学校每天中午和下午放学期间,由班主任或任课教师组织路队放学,学生在门卫和值周教师的监督和管理下安全进出校门;对低年级学生实行家长接送制度。
3、学生在校的作息时间规范。行课期间学校每天是8:20预备,8:30晨会,9:00正式开始上第一节课。周日住校生进校时间是下午3:00。(但部分学生由于到校太早,给学校的监管带来一定困难。所以家长一定要教育孩子,不要太早或提前到校。)
4、学校实行封闭式管理,学校封闭校园的时间是,上午8:30到11:50,下午1:10到3:55,全体学生,无特殊情况一律不准外出。有事需要回家,或外出看病,必须经班主任同意,或由家长亲自来接。由于个人行为造成后果,学校概不负责。
5、关于学生请假制度。学生如果有事或生病不能到校上课,必须由家长书面或电话向班主任老师请假;在校学生请假,必须由班主任或科任教师批准;上课期间每节课任课教师都会清点学生人数,发现有学生缺课,班主任或任课老师会尽快地通知家长。(请各位家长一定要保持通信畅通,如果家长更换了电话号码的,请及时告知自己孩子所在班级的班主任。)
6、学校建立了外来人员登记制度。任何人到学校办事,或家长到校找孩子,应说明来意,针得门卫人员同意后方可进入,并在校门口的警务室进行登记。(为了避免闲杂人等进入校园,请各位家长遵守这项规定,确保学生的在校安全。)
7、加强对住校生管理。每晚定时或不定时巡查学生就寝情况,每周对每间宿舍进行评比考核。
(三)、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 虽然我们有严格的管理,也不可能时时处处将每一个学生都处在老师的掌握之中,这就是俗话说的“手再大也捂不过天来”;虽然我们多层次的安全教育,也不可能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按学校的要求去做,这就是常说的“教育不是万能的”;所以还需要家长的支持和配合。这就要求家长和学校能够统一认识,澄清认识上的一些误区。
1、关于孩子的监护问题。教育部颁发的《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家长是学生的监护人,学校的职责是代表国家对学生进行教育,对学生在校期间的活动进行引导和管理。所以,那种“把孩子交给学校”的想法是不正确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培养责任是推脱不掉的。
2、关于老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现在,孩子少了,家长对孩子疼爱是可以理解的、也是正常的,但是对于老师的批评教育同样也需要正确理解。首先可以肯定的一点是,老师对每一个学生都没有仇怨,或许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不同的老师使用的方法不同,但是每一位老师对学生批评教育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没有老师的批评教育,别说成才,有的可能连人也成不了,因为安全没了保障。
3、关于孩子的生活问题。一是对学校工作的不理解,如国家实行的蛋奶工程,个别家长反映自己的孩子吃结了要学校给个说法等。二是溺爱孩子,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家长多给孩子一点钱,这本身没什么对与不对,关键在于,孩子拿钱去干什么家长应该过问,有的学生有钱后就做两件事,一是吃,买些零食吃得满地糖纸、瓜子皮,吃得胃疼拉肚子(如今年石壕一所学校学生就是因为学生吃零食出现问题);再就是玩,特别是部分男孩子尽买一些与学习无关的东西(如:游戏机、玩具枪等)。
三、对家庭教育的几点意见
下面我分别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看法:
1、给孩子以智爱而不是溺爱。
什么叫溺爱?溺爱就是不论孩子的要求合不合理,都一味的去满足他。智爱和溺爱的区别是:智爱是全面的关心,尤其是关注孩子的心灵;而溺爱是片面的关心,只关注孩子的表面需要。那么,我们该怎样做?首先,要教给孩子生存的本领。教孩子学会生存,这是做父母首要的责任。关爱不仅要关注孩子的物质需要,更重要的应该关注孩子精神世界的需要。不是仅仅从物质上去满足孩子们的要求,是教会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勤勉节俭,珍惜财富,先做好了人,然后才谈得上成才。这样的爱才是智爱。人类理智的爱应该意味着关心、理解、责任和尊重四个方面。
2、培养孩子可发展的资源。(1)、责任意识,父母应当时时想着让孩子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如做错事,让他受到惩罚,在家里做家务劳动等等。
(2)、懂得关爱他人,让孩子学会关爱,如尊重父母,孝敬老人,说话有礼貌等等。这是父母必须为孩子上好的一堂课。
(3)、善良教育。教育孩子做人要有同情心,懂得关爱,这是助他们人生走向成功的重要因素。
(4)、良好的心态、学会感恩。要培养孩子乐观豁达的良好心态,会感恩。珍惜,理解父母的不易,父母要告诉孩子挣钱的辛苦,教会孩子珍惜现有的学习、生活环境,教会学生懂得感恩。(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他人…)。
(5)、规则意识和秩序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无论家庭、社会、集体、规矩意识是一个人基本素质的体现,有了规矩才能受到尊重、欢迎,也只有有了规矩才能分享生活的乐趣。
(6)、让读书成为孩子的终生习惯。学校学的知识是有限的,要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自主学习的好习惯,这是一个人一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
3、正确看待学生的成绩。
俗话说“十个指头有长短”,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我们要应势利导,使孩子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其次,我们要能调整自己的心态,既不可对孩子放任自流,不闻不问,也不能对孩子期望太高,施加太大的压力。第三,我们要尊重孩子,多鼓励孩子,多与孩子沟通,做孩子的朋友,切不可采取棍棒式教育,刺伤孩子的自尊,使他丧失信心。第四,要多与学校老师沟通,密切配合,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4、重视孩子的思想品德的教育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自私自利、以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不遵守纪律、争强好胜、和同学有个小摩擦、都要争个上风、不注意勤俭节约、花钱大手大脚、经常说谎等,这些问题看起来是小问题,但如果我们不予以及时帮助,使之改正,长此以往,将会影响孩子的性格发展,使孩子逐步失去健全的人格,所以我们家长要和老师密切联系,不能忽视对孩子的道德品质的教育。
5、是要学会欣赏自己的孩子,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要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能行,是好样的。试想,当一个孩子认识到自己也同样很优秀,当他内心成材成功的欲望被激起时,学生能学不好吗?要理解他们,不要对他们施加太多压力,要对他们说你能行。事实上学生的要求,也不在于家长给他们买多少好吃的,多少好穿的,有时候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慈爱的眼神就可以使他们很满足,充满动力了。
6、加强对孩子的安全教育。自觉遵守校园刀具收缴管理工作“五个禁止”要求,(禁止在校园周边制造、销售、储存管制刀具;禁止携带刀具进入校园;禁止学生携带刀具进出校园;禁止学生利用刀具从事违法活动;禁止将刀具用品贩卖给学生。)如:教育孩子不乘座摩托车或非法营运车辆;不私自下河下塘洗澡;不在校园追逐、打闹、嬉戏或做危险游戏;不到危险建筑物周围玩耍;不玩火等。
尊敬的家长,学校教育不万能,但学校会尽力;家庭教育不可少,望家长重视。一所学校要发展和生存,必须有家长们的理解与支持,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目的最终是一致的,都希望把孩子培养成才。所以各位家长经常来学校走一走,看一看,多关心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多关心孩子的安全和健康。关注孩子的发展趋势和动向,做到及时发现,及时与学校取得联系,以便对其进行及时合理的教育,共同为学生营造一个温馨、健康、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明德启智,筑牢基础,成就辉煌人生!
最后,祝各位家长生活愉快、家庭幸福、事业顺利!再次感谢各位家长的光临!谢谢!
第四篇:小学德育
小学德育论
教师专业发展学院 09级小学教育02班
王宁 09043010
我对崔老师讲的自己家孩子学英语的经历有所感触。现在的小学生从小就开始学英语,甚至在说话还说不太好的时候就开始学英语。这是一种社会现状。现在家长们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我们可以理解,但是对于一个孩子的教育来讲,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儿童成长发育的特点。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不考虑孩子的兴趣,而强迫孩子做他们不喜欢的事,效果可能适得其反。让孩子们在合适的年龄做合适的事情,在孩子合适的年龄学习合适的知识可能效果会更好。
由此我想,在小学,知识作为学习的一个方面,但更重要的是培养小学生的品质、道德。
在道德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华人贝聿铭被誉为“美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优秀的建筑家”,然而让他脱颖而出的,除了才华超群外,还有赖于他温文尔雅、忠厚谦和、吃苦耐劳、热情坦诚的品质。正是他的谦谦风度和彬彬气质赢得了口碑和人心。
再如,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为了消磨吉鸿昌将军的抗日意志,借故派他到美国考察。那时,在西方人眼中,中华民族是恶劣民族。
一天,吉鸿昌将军和国民党使馆的一个参赞去邮局寄包裹。当他对邮局的工作人员说自己是中国人时,对方轻蔑地说:“中国?中国在哪个星球上,哈哈……”随从的参赞直埋怨吉鸿昌:“你干吗说自己是中国人?你不会说自己是日本人吗?”这位参赞的话音还没有落,吉鸿昌将军就怒目圆睁,斥责到;“你觉得作为中国人丢脸,我觉得当中国人光荣,我吉鸿昌就是死,也决不当洋奴!”
回到驻地,吉鸿昌将军找来了一块小木牌,在上面工工整整地写下“我是中国人这几个字,并将这块小木牌戴在胸前,昂首阔步地出入于美国人之中。
因此,一个人的品质可以影响孩子的一生,我认为在小学对孩子进行品德教育远比知识教育要重要得多。培养孩子的品格、道德可以让孩子受用一生的。
第五篇:浅谈小学德育
浅谈小学德育
提 纲
一、什么是德育,什么是新德育,德育包括对那些品质的培养?
二、德育的意义是什么,对学生德育有什么重要作用?
三、当前德育的现况分析:
(一)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教学中脱离实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
四、对当前德育的对策:
(一)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
(二)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教师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1、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
2、以教师的师德影响,塑造学生的人格。
(三)在课堂内外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
1、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
2、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德育。
3、在社会实践中,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德育。
内容提要
学校德育是人生道德教育的重要一环,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但目前学校德育存在许多问题: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中存在脱离实际,只重视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因此,我们应加强德育。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以教师师德,塑造学生人格,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在课堂内外,以及实践活动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关键词
道德 践行 人格 和谐 正 文
江泽民总书记在2000年2月1日“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正确引导和帮助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使他们能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是一个关系我国教育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和教育水平,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文化知识的教育,而且要切实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由此可见,德育的重要。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大力推动德育。
一、德育、新德育及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教育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德育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新德育是以学校实际,学生实际生活客观存在的思想道德的不足或缺点为突破口,确立课程内容,制定教学方法,研究教学过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的一种新型课程。并逐渐提炼、归纳、升华为学校的一种特色课程文化。
小学的德育主要是养成教育,即让小学生从小养成懂得守纪律,关心他人,不怕困难,尊敬师长,爱护公物,勤俭节约,勇于向上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学校教学既是学校传播文化知识和技能的阵地,又是德育的主阵地。应该在这个阵地上充分传授知识和技能,积极渗透品德教育,充分发挥每一学科的德育功能。
二、德育的意义和作用。
现在的学生成长在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大潮中,社会物质生活的改善,社会新旧观念的碰撞,社会观念的更新,以及信息传播媒介的现代化,特别是现代社会独生子女和富裕家庭子女,他们的性格特征,行为方式和生活习惯有很多不尽人意之处,因此,需要大力促进德育。改掉他们生活中不良习惯,以及自私,爱慕虚荣,不守纪律的不良品质。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多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创造多方面的条件,不断完善学生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促进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的形成,不断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
三、当前德育的现况分析。
(一)只重视课堂教学效果,忽略了对学生进行德育。在升学机制的作用下,在只重视分数的情况下,不少学校的德育工作严重被软化。“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人们对德育软化的通俗概括。在德育软化的氛围中,德育机构形同虚设。德育活动也只不过是走过场和应付上级检查,德育工作总结也有一套应变之术,把学校方方面面的“典型事例”都作为德育工作的佐证。用“硕果累累”掩盖软化德育的事实。在这样的环境中,品德根本不可能形成。“升学教育”“分数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变,为克服软化德育带来了新的契机,我们应努力改变这一现况。
(二)教学中脱离实际,只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知识教育,造成了学生“言行不一”的后果。
任何品质的形成,都要经过实践炉火的冶炼。然而,在我们的教学中存在着脱离实际的基因。教学是以知识认识为客体,以知识为基础,来推动学生的发展。因此,在教学中,一方面是品德知识的迅速积累,一方面是品德行为的严重匮乏,结果是坐而论道,学生把品德知识背得滚瓜烂熟,但实际行为却恰恰相反。如不遵守公共秩序,不爱护公共财物,不懂得起码的礼貌,礼节等现象却屡见不鲜,说明德育仅仅“教”还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育”,即道德养成,要注意联系实际,从青少年的道德现况出发,有针对地进行正确的、合理的教育和疏导,在辨别善、恶、美、丑,分清是、非、好、歹的基础上,切实触及和解决好他们的道德疑难和困惑。
四、对当前德育的对策:
(一)从德育“三维”对学生进行德育。
品德形成的基本过程是:主体的认知系统,情意系统和行为系统相互作用,和谐发展达于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稳定的统一。只有三系统的相互作用,才能促进三系统的和谐发展,最终形成主观特征和行为的统一,品德就必然形成。品德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具有规律性的内容。学生获得知识,既使是极富有教育性的知识,也不等同于学生的思想。只有当学生用知识表明自己的态度、观点、主张时,知识才能融入学生的思想或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思想是人们思考问题时产生的,问题本身和主体的价值关系不是纯然单一的,使主体产生肯定性的和否定性的双重思想,因而,思想具有分散性和不稳定性。和思想相联系的情感、意志和行为也具有不稳定性和分散性。然而,正是这种分散的,不稳定的思想、意志和行为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使主体获得不同体验。通过自我评价和外部评价的比较和行为的调节,逐步走向集中和稳定,形成信念。信念具有集中性和稳定性。和信念相联系的情感、意志、行为同样具有稳定性和集中性。这样主体的主观特征和自身的行为系统就稳定地统一起来。主体便形成稳定的品德。要想使德育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过程,就必须符合德育的“三维”结构特征的要求。“晓之以理,动这以情,导这以行。”体现了道德认知的三维性。
(二)在德育中,突出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以教师人格,塑造学生人格。
1、在德育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品德形成过程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是主体内化行为规范并将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的过程,是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塑造自我和改造自我的过程。学生只有真正成为品德知识的体验者,品德行为的践行者,即成为真正的德育主体,才能实现德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德育是地道的通过自我的教育。不通过自我的教育,是形式主义的德育,似乎学生处于德育之中,实则学生游离于德育之外,至多是“听客”或“看客”。对德育主体采取放任自流的态度,很难产生积极性。这是学生在德育活动中失去主动地位的必然表现。要改变这种状况,不能简单地谴责学生,而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思想。让学生通过活动体验别人帮助产生的幸福感,以及帮助别人后产生的荣誉感。逐步培养成一种坚定的信念,懂得关心别人,严于律已待。
2、提高教师素质,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塑造学生人格。
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是: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终身学习。这其实可以大而化之。任何一个人都应该爱国守法,爱岗敬业,关爱他人,终身学习,教师还应该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的工作不仅仅是教学生学会知识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在课堂内外以人格美塑学生的人格美,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的人,让教育闪出眩目的光彩。因此,教师人格特别重要,只有具备了这种良好的道德修养,才能有力地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否则,你就是大海,也会失去泳者;是苍天,也会失去群鹰;有再渊博的知识,也是苍茫天际的一只孤鹰。你失去的,不仅仅是学生,更是教育人的资格。“身教重于言教。”①就是对教师师德示范性的一个概括。学生往往视其德而确定其为师。教师只有为人师表,以德立教,才能确定自己在教育上的地位。
苏霍娒林斯基曾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口号“让每一位同学抬起头来。”②可见事实上有不少同学因为各式各样的原因在低着头走路。帮助他们抬起头走路,就应该成为教师常做的一项工作。其中一个重要途径就是弘扬信任教育。所谓信任教育就是对犯错误、有过失的学生给予充分信任,唤起他们的自尊,自信,进而“痛改前非”,实现良性转化。班上有一名学习十分优秀的学生,平常也是教师的得力助手,可有一次,发现他有小偷小摸的现象,我发现后,让他自己看怎么办?这位学生说下午把这些东西补上,并保证以后绝不犯这样的错误,但就是怕同学们以后看不起。我告诉他别担心。为了保护这位同学的自尊,我让他下午悄悄把东西放回去,这位同学以后再没有犯过此类错误,并向好的方面持续发展。
(三)在课堂内外和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
1、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堂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以教材为主线,贯穿德育,除了品德课外,其余各科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的思想观念。他们互相融合,互相渗透。脱离了教材谈品德,品德就是空洞的说教。反之,空有德育的教学,智育也是苍白的,因此,在具体的的教学中,为了更好地实施教学,落实教学目标,德智结合,文道结合是必要的。对于具有丰富而生动德育教材的语文学科,文道结合更是必要的。语文课标明确提出“小学语文教学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思想品德教育等。”可以通过介绍写作背景,指导朗读,引导学生欣赏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同时,更能具体形象地获得思想教育教学效果。如在教学《胖乎乎的小手》时,让学生从小懂得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培养学生懂得爱劳动,孝敬父母的美德。在学习《雷锋叔叔,你在哪里》时,要渗透关心别人,帮助别人的思想,从而培养学生乐于助人,勇于奉献的精神。
2、在课外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德育。
课外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场地,有效地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德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如何开展课外活动,应注重课外活动的趣味性。苏霍娒林斯基曾经说过:“所有的工作都依赖兴趣”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在兴趣的启动下,德育卓有成效。
课外活动以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趣味性强而倍受学生青睐。如何把握趣味性,让活动取得理想的效果?在组织时,做到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个性特征,选择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活动内容,组织形式做到灵活多样,让学生投入到活动中去,并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当他们有所感,有所动时,及时把握,因势利导。在课后的障碍赛中,更能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品质。即在一个范围内的不同地方设置障碍,让学生蒙着眼睛到达某一目的地,谁的迅速快,谁就获胜。然后在同学的帮助下再到达一次目的地,感受竞赛的快乐,以及在同学的帮助下,顺利完成后与自己独力完成的不同感受,形成对比。这次活动即可以让他们感受到残疾人的不方便和他们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就不会再歧视残疾人,而是被他们生活的勇气所感染,又可以体会到生活中遇到困难,渴望得到别人帮助的心理,从而在以后生活中遇到别人有困难时,自动伸出援助之手。还可以体会到团结、合作的重要。从而在生活中懂得如何与人交往,合作。
3、在社会实践中,加强德育,使德育得到践行。实践是品德形成的基础,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说过“思想的产物最初是直接与人们的物质活动、与人们的物质交往、与现实生活的语言交织在一起的观念思想。人们的精神交往,在这里还是物质关系的直接产物。”④
辩证唯物主义的知、行统一观认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从实际意义上说,我认为行比知、情、意更为重要。因为行本身是实实在在的道德。而只知不行,只有意志和体验,而无实际行动,则是口头的、肤浅的道德,甚至会变成虚伪的道德。现在有些学生,如果从口头上或文字上去检验他们所受的道德效果,他只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动,却是另一套。可见,道德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是要寓学于行,身行践履。只有不断地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才算达到道德教育的目标。必要的理论知识和理性认识是前提和基础,但目的是践行。实践性道德教育,实际上就是主体参与道德活动,它以指导行动为目的,以形成人们特定的形为方式为内容,以评价、预测、调控手段来把握现实生活中的为人处事。当然,他也是一种由动机所激励和所指导的,这就防止学生形成了“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子。”实践性道德教育,应联系社会生活实际,通过学生的亲自参与,主动实践,并从中发现和获得有关品德知识,并使能力、情感、意志得到训练。以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任务,按照各种社会活动项目和特定方式组成的一种课堂形式。任何活动,不管是校内的,还是校外的,正规的,还是非正规的,只要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发展有积极作用,都可视为实践性道德课程。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行为习惯和积极参与社会,勇于实践的态度和能力。如通过劳动实践体验,明确赚钱的不容易,继而形成一定的劳动态度,向行为习惯的转化。
陶行知也主张“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合一。”实用主义思想。如在母亲节当天,号召班内孩子们回家为妈妈做一件事,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如画画、写字、(字数不限,写出自己的感受与妈妈的神态和语言等。)回校后,及时组织了各种活动,如画展,让孩子们张贴在教室里。孩子们画五花八门,有帮妈妈洗脚的,有帮妈妈做家务的,有给妈妈捶背的等等,其中大部分都配有简短的文字,将妈妈的感受与妈妈的语言表达出来。通过这次活动,孩子们接受了一次良好的感恩教育。让学生接受现实生活的道德洗礼,把教育与现代化与社会生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引导学生在社会中提升选择能力,增强免疫力,让学生学会判断,学会辨认,在实践中认识,在认识中实践,不断促进学生道德意识的自我教育与发展,实现了在实践中体验德育,让德育进入实践。
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是学校的长期工作,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研究,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挖掘德育因素,在符合教育教学活动中,不断渗透德育影响,深入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让学生获得积极的道德体验,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不断提升学生的道德观念,走健康、和谐的德育大道。
注 释
1、戴 胜 《礼记》 公元前475-公元前221
2、苏霍娒林斯基 《学生的精神世界》 1945.8
3、马克思 《马克思全集》 第三卷29、30页
4、陶行知 《陶行知教育文选》 教育出版社 参考文献
1、王逢贤 《道德新论》 江苏出版社2001
2、叶小媚、刘国平《中国师德手册》 中央文献出版社 2008.5
3、喻良初 《加强主体性教育,实现现代化德育》 无锡出版社 20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