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时间:2019-05-13 13:07:5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第一篇: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

在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有序展开、逐步实施以来,军报紧跟时代步伐、服务大局、围绕中心、贴近部队,刊发许多反映全军官兵坚决拥护改革强军、自觉服从改革大局、全力做好改革工作的报道。其中,2016年2月25日军报头版头条刊登的长篇通讯《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是一篇高扬改革主旋律、传播强军正能量的好报道,可以称得上是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精品佳作。

我在反复研读这篇报道时,深感英雄部队铁心向党,真情报道感人肺腑!这说明部队做得好——我曾在这个集团军担任过某师政委、军政治部副主任和主任、军副政委和政委,对这支部队的红色基因、优良传统和辉煌业绩是比较熟悉的,坚信他们会发扬传统、听党指挥,在改革中交出合格答卷;报道写得好——作者在采写时融入真情实感,丰满的人物形象、生动的故事和精准的数据信手拈来,恰如其分的点评俯拾即是,给人以教育、激励、鼓舞和信心,让人更加“风物长宜放眼量”,坚信军队改革一定能够成功,强军目标一定能够实现,部队的整体战斗力一定会大大提高。

军魂意识永远鲜明如初,实战标准融入官兵血脉

这篇报道,说的是陆军第27集团军按照习主席和中央军委命令,高标准提前完成移防任务的故事。作者没有简单地就事论事,就搬迁说搬迁,而是做到了事中有魂、魂牵事行,整篇报道虽然讲的是部队移防搬迁,但文中折射的是官兵的军魂意识,体现的是部队的实战标准。

部队在移防搬迁中,为什么能够做到“按作战行动标准组织搬迁”“走得悄无声息”“走得毅然决然”,到了新驻地又是“先战备、再办公、后生活”“确保指挥控制不断线”,做到战备工作不断档,时刻准备上战场。其根本原因是集团军从首长机关到基层连队,每一名干部战士都自觉地把对党的无限忠诚铭刻在心坎上,践行在岗位上,深刻认识到这次搬迁是改革大考的组成部分,并不亚于一场战争洗礼。为此,整个部队做到了“政治大考,一兵一卒都要拥护支持投身改革,一人一事都要经得起历史检验”,“我们必须以绝对服从的实际行动,体现对党的绝对忠诚”,上上下下叫响了“撤并降改听党的,进退走留看我的”的口号,以“听党话、跟党走”的赤胆忠心,义无反顾地投入改革洪流。

行动从思想来。忠诚决定行动,行动检验忠诚。这篇报道主题深刻,全面展示了部队官兵军魂意识和看齐意识的崭新境界。作者把对党忠诚的军魂意识作为一条红线贯通全篇,提升了新闻报道的思想立意,起到了“高举旗帜、引领导向”的作用。从压题照片“临行前官兵面对党旗发出‘坚决服从命令’的庄严誓言”,到大小标题的提炼、行文中的事例选择,处处彰显着忠诚。同时,作者在故事中讲述官兵完成任务雷厉风行,“决不讲价钱、决不打折扣、决不搞变通”,反映了实战标准已经融入官兵血脉,拓展了新闻报道的思想内涵。

追溯红色基因传承,军史故事见证革命本色

这是一支有着优良传统和作风的老部队,在战争年代能征善战,屡建奇功,爱民守纪,名扬天下。作者在报道中,从这支部队的军史中精选了两个感人至深、流传至今的战斗故事,运用穿越的笔法行文叙事,准确精当地让历史与现实紧密结合,让前辈与后人有机相连,使报道的事件有厚重的史料支撑,官兵的行动有传统的基因构成。这种写法顺理成章地起到了温故能知新的作用,让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可敬、可信、可爱、可学的情感和联想:重温传统令人肃然起敬,喜看今朝让人倍受鼓舞,展望未来使人信念如铁。

在叙述部队移防搬迁“千人千车动,搬迁寂无声”的场景时,作者深情地运用了66年前解放上海时的生动一幕——就是这支部队当年解放上海时,严守军纪,秋毫无犯,不入户、不扰民,露宿街头,传为佳话。从“露宿街头”到“搬迁寂无声”,虽然时代不同,但画面相似,本质一致;作者还选取了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这支部队绝对听从党的指挥,面对极端严酷的情况,官兵顽强地坚持在长津湖恶战十昼夜,全歼美军“北极熊团”的战例,联系这次移防,虽然年代不同、但季节相同,军事行动的内涵不同、但显示的政治品质相同。

从历史到今天,这种追根溯源的写法,比较厚实地反映了部队官兵“营盘可以变,传统不能丢”的精神风貌,“露宿街头不扰民”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没有变,听党指挥、服从大局的红色基因没有变。这支部队不仅在战争年代做得好,在和平时期照样做得好,每一次面临严峻的考验,他们都交出了合格的答卷!

细节触动读者心灵,精准数据表现高风亮节

这篇报道不仅主题鲜明,意境高远,而且文风朴实,令人信服。全篇没有大话、空话、套话,摒弃了“八股腔”“俗套味”,在行文中运用大量的人物、故事、数据来具体反映官兵的实际行动、思想境界和精神信仰,就是作者画龙点睛的点评,也是论从史出、论从事出、论从心出,言简意赅,恰如其分,触及心灵,让人铭记。

说到人物故事,报道中出现的第27集团军有名有姓的人物就有17人之多,从集团军首长、机关领导到机关的处长和参谋,从部队的团长政委到基层的班长、士兵,覆盖面广。他们中,有主要领导带头投身改革,为部队做好样子;有面对家庭困难,舍小家、顾大家,自觉腾退公寓住房;有团、营、连的干部来到新驻地后,与基层官兵同甘苦,白手创建新营区。通过这一个个活灵活现、真实感人的具体事例,让人看到这支部队的优良传统没有丢、革命本色没有变,广大官兵拥护改革、支持改革、投身改革不是喊在口号上,而是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力度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从而达到了以事感人、以实取胜的效果。

数字反映工作,细节可见精神。在这篇报道中,作者运用了一连串精准的数据,像5100万营房专项经费移交给新组建单位;历时5年、耗资千万的指挥控制系统和集电视台、政工网于一体的政治工作信息中心,全部原封不动地留下;组织专人对营院143栋营房、31000多件营产营具、2673件装备器材等核实造册,图纸、表格和账本装满6个整理箱;投资130余万元改造废弃招待所,腾出66套公寓房,添置100套办公桌椅,全面检修营房库室等;他们敢啃硬骨头,先后8次协调、26次约谈当事人,彻底解决11个历史遗留问题等。这些数据,不是表态的决心,而是完成任务后的统计,把枯燥的数字与细微的工作、可贵的精神、崭新的风貌紧密地结合起来,读后令人信服,令人敬佩。古有“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的名句;今有“部队移防走,点赞传军营”的佳话。

首尾巧用军旅歌曲,前后呼应增强文化底蕴

歌声是心声的反映,军歌是战斗的号角。这篇报道还有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十分贴切地选用了军旅歌曲的歌词,作为文章的“大标题”和“压轴戏”。当我拿到报纸时,那醒目的大标题“当那一天真的来临”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真有股军味、有股实战味!作者在肩题上鲜明地指出:“这里说的那一天,是全面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实施之日”,但“这次改革大考,不亚于一场战争洗礼”。这种联想和定位,是作者在准确把握报道主题内容和深刻理解歌词丰富内涵的基础上做到的,真是妙手偶得、难能可贵。作为军人,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准备、所进行的各项改革,都是为了强军兴军,为了“当那一天真的来临”时能打胜仗,报效国家和人民。报道结尾用军歌发出号召,又形成一个高潮,与文章标题前后呼应、大气磅礴、催人奋进、彰显血性。这种文思和歌曲的融合互补,不仅增强了报道的文化底蕴,而且更能让军营的主旋律生动形象地铭刻在官兵心里,并不断延伸。

军报作为中央军委机关报和部队官兵的良师益友,是传播我党我军优良传统的重要平台,我衷心期望今后能够在军报看到更多生动感人、融合渗透我军优良传统的好新闻、好照片、好文章、好作品。

第二篇:改革强军(本站推荐)

课目:坚定改革强军意识,我为抢抓历史机遇实现跨越升级做些什么

目的:通过教育使同志们了解有牢固树立改革强军意识,自觉担当起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

内容:

一、改革强军的历史背景

二、坚定改革强军信念,以强军目标激发忧患意识。

三、以革命军人应有的忠诚担当勇气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

时间:35分钟 授课人:谢科

习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多次强调指出:“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全军要以高度的历史自觉和强烈的使命担当,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坚决打赢改革这场攻坚战,努力交出让党和人民满意的答卷。”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强军呢?在授课开始之前,让我们共同来回味一段话:

海湾战争后,全胜而归的美军参战部队司令施瓦茨科普夫没有要求加官晋爵,而是提出退役,理由是:“我已不适应下一场战争了。”施瓦茨科普夫角色的转换在笔者看来是那样惊心动魄,甚至比世界上第一场“直播战争”(海湾战争的别称)中美军对伊军疾风骤雨般的打击还要让人惊心动魄

一、改革强军的历史背景

当前,我国正处在由大到强的关键阶段,不少矛盾提前到来,使挑战与风险陡然加大。国家越发展,越需要可靠的安全环境。没有巩固的国防和强大的军队,国家就有被侵略被颠覆被分裂的危险,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就有被破坏的危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就有被打断的危险。

我们中华民族,在浩浩历史长河中曾经创造过无数绚烂辉煌。作为中华儿女,保护她是我们的梦想,我们的中国梦。所以我们必须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力量,大家共同为一个中国梦而奉献自己的力量,只有这样才能在当今全球化的潮流中,激流勇进,延续炎黄子孙的智慧与辉煌。正如《阳光路上》歌词中写道:“多少追梦的身影,奔跑着拥抱希望;风景独好的神州,前程多宽广„„” 中国梦承载的是中国人民的信念,梦想指引着中国人民前进。习总书记深刻阐明的“中国梦”,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共同夙愿,吹响了中国发展强大的冲锋号。这个梦,犹如春风,在亿万军民内心中激起了巨大回响,引起中国人民特别是当代革命军人对自身肩负的责任的强烈共鸣!作为一名光荣的革命军人,我努力奋斗,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奋斗!中国近现代史的苦难告诉我们,不能满足现阶段的水平,民族需要前进,我们需要坚持不懈的努力。在我看来,“中国梦”首先是一个“强军梦”,这在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清晰、现实,从而也更加迸发出一个民族的活力和创造力。因此,强国梦包含着强军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任务包含着强军目标,即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那么在军事领域就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人民解放军已由昔日的“小米加步枪”,发展成为诸军兵种合成、具有一定现代化水平并开始向信息化迈进的强大军队,按照习主席的要求,我们还要做到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习近平主席主持军委工作以来,对加强新形势下军队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这些重要指示用一个词来代替,就是改革强军。强军梦,强军目标,一脉相承,相互贯通,鲜明地凸显了贯穿其中的“强军”主题。这是站在时代高度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国梦的战略谋划,是对军队建设提出的更高目标要求,为我们着眼国家和民族最高利益推动实现强国梦、强军梦,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二、坚定改革强军的信念,以强军目标激发忧患意识。贯彻落实习主席提出的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关键是要坚持军事斗争准备龙头地位不动摇,扭住核心军事能力建设不放松,确保始终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忧患意识锻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雄师劲旅。

(一)、胸怀政治忧患,不断培固忠诚忠贞的军魂意识。听党指挥是我军区别于其他军队的根本标志,也是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保证。当前,国内外形势错综复杂,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日趋激烈,各种文化思潮交织激荡,少数官兵政治鉴别力不够,党史军史知之不多,这就需要各级党委必须始终把铸魂育人摆在首位。用党的创新理论建连育人,围绕“一条主线”和“五个深刻领会”学习贯彻好党的十八大精神,通过巡回宣讲、理论答疑、课题研讨、参观见学等行之有效的方法手段,使官兵在道路对比、制度对比、模式对比、数字对比中,切身感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深厚伟力,从而不断坚定“三个自信”。紧紧扭住“信念”“使命”这两个教育支点,以“坚定信念、铸牢军魂”主题教育为牵引,走开自主式、互动式、协作式、开放式教育路子,不断打牢官兵“四信”的思想根基。结合应急处突、驻训演习等时机,积极把课堂延伸到训练场,把教育开展到第一线,不断强化官兵战斗精神。

(二)、胸怀使命忧患,不断培固真备实备的危机意识。军人生来为打仗,这既是使命要求,更是价值所在。但长期的和平环境,导致部分官兵滋生了“当和平兵、做和平官”的懈怠思想。因此,各级必须把“能打仗、打胜仗”作为最高政治要求,不断强化真备实备的危机意识。要大讲国际局势、周边形势和当面敌情,从而不断强化当兵打仗、带兵打仗、任期内打仗的职能意识,切实把官兵的思想和行动凝聚到想打赢、谋打赢、钻打赢上来,形成尚武、精武的浓厚氛围。按照齐装满员、完好配套、胜任本职、秩序正规的标准和要求,从完善细化战备方案入手,不断加强应急快反演练的强度、难度,不断打牢官兵备战才能止战的战备思想。

(三)、胸怀能力忧患,不断培固能打善打的本领意识。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敌我较量更加突出地表现为高素质人才的较量。但目前看,部队人才队伍建设离实战要求尚存差距,官兵应对多样化威胁、完成多样化任务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各级必须树立“本领恐慌”意识,努力锻造一批能打善打的精兵。积极开展多层次的竞争活动,营造浓厚的竞争氛围,让官兵在比、学、赶、超中实现素质提升。制定合理可行的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岗位培训、换岗锻炼、供职锻炼、交叉训练等方法,使官兵增强政治素质、军事素质和文化素质,使之能够跟得上时代步伐并与未来战争需求接轨。同时,积极做好政策完善、环境营造、力量整合工作,建立相应的服务保障体系,为官兵提供工作、学习、生活等相关配套服务,切实使官兵把精力一心扑在打胜仗上。

(四)、胸怀作风忧患,不断培固真抓真干的责任意识。优良作风是实现强军目标的重要保证。当前,部队在作风上还存在一些顽疾:有的“心思偏移、精力外移”,有的“指导盲目、落实缩水”,有的“心浮气躁、摆位错位”,有的“执纪不严、较真不够”„„这些都与强军目标背道而驰,必须下大力加以解决。各级要敢于迎难而上,直面问题,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做到情况了解到一线,问题解决到一线,感情融洽到一线,能力考核到一线,干部培养到一线。根据客观情况、所处条件和现实环境,科学规划部署建设任务,提出建设要求,明确建设质量。按照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不断校正政绩观,做到权为打赢服务,利向打赢倾斜,责向打赢聚焦,不断推动强军目标前行。

三、以革命军人应有的忠诚担当勇气投身改革强军伟大实践。

实现强军梦,承载着党的重托、人民的幸福、国家的根本利益。作为革命军人,心中要始终怀揣这个美好的梦想,更要为实现美好梦想而付诸实际行动,自觉把如火的激情转化为忠诚使命、奋力拼搏的强大动力,切实肩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为实现强军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自觉把军旅梦融入强军梦,强化职能意识。每个人都怀揣着梦想来到军营。有梦就有追求。我们每个人都要端正价值取向,自觉做到把个人志趣、抱负和利益融入到党、国家和军队的事业,把个人的从军梦融入强国梦、强军梦。一要肩负使命担当。军队因使命而存在,军人因献身使命而光荣。作为革命军人,献身使命就是听党指挥的具体体现,是革命军人特有的精神境界和行为准则。翻开我军的历史,“使命在身,万死不辞”的英雄壮举层出不穷,“矢志不渝,不辱使命”的绚丽篇章绵延至今。军人因使命而献身。我们应该把人生追求定位在完成党和人民富裕的神圣使命上,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融入军队建设的伟大事业之中,以实际行动实现强军梦。二要甘于牺牲奉献。使命在岗位,责任在肩头,奉献在本职。一个有高度责任感的军人,必然会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倾注到本职工作中去,做到不计个人名利得失,甘于牺牲奉献。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我们要继承传统,自觉摒弃名利束缚,抵御物欲诱惑,把致力于强军梦伟大实践作为坚定志向,做到爱军精武不言苦,坚守岗位作奉献。三要保持昂扬斗志。实现强军梦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每一名官兵以更加昂扬的精神状态和强烈事业心责任感投身工作实践。没有一股气、一股劲,我们的强军梦可能将成为一个难圆之梦。我们每位同志从现在起都要提起精、气、神,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干工作。确实做到不甘平庸,奋力开拓,求真务实抓建设,精益求精尽职责,瞄准一流干工作,盯着一流抓落实,切实干出一流的成绩,确保做到在追逐强军梦上不掉队。

(二)强化当兵打仗、练兵打仗思想,培育过硬战斗精神,苦练打赢本领。部队快速发展,提高官兵的综合素质至关重要。因此,每位官兵都要把苦练打赢本领作为一项重要而紧迫的职责和任务,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刻苦学习,刻苦训练。一要做好日常点的养成。战斗精神表现在战时,培育在平时,关键在养成。只有在平时经过“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的艰苦磨炼,才能在战时奋勇杀敌,顽强拼搏。每名官兵要把战斗精神的培育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从一点一滴、一言一行做起,严格执行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培养雷厉风行、严谨细致、英勇顽强的良好习惯和作风,切实把自己培养成一名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革命军人,树立当代消防官兵良好的形象。二要刻苦训练,争当精武尖兵。训练是不流血的战争。经不起摔打的娇兵是不能征战的。这是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大凡强军劲旅,无一不是从苦学苦练中摔打出来的。我军有着勤学苦练的优良传统,消防部队亦是如此。和平年代,在部队立功受奖,树为先进典型,送学转干的大多为各个岗位的训练尖子、技术能手、精武标兵。成功是搏出来的,过硬本领是练出来的,只有平时苦练精兵,关键时刻才能拉得出、冲得上、打得赢。三要在急难险重任务中勇于磨砺。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写道:“一支满身创伤、久经锻炼的部队所发扬光大的和经过锻炼的团体精神,是那种单靠条令粘合在一起的常备军的自负和虚荣心所不能比拟的。”每名官兵要牢固树立重大任务就是作战任务的观念,把执行重大任务的过程作为练思想、练作风、练意志的过程,做到主动参与部队重大任务,自觉培养勇挑重担、善打硬仗的意志品格。从汶川地震救灾到抗洪抢险,从各类重特大火灾事故的扑救到亚青、青奥会的安保工作,无一不考验着当代官兵处置急难险重任务的能力。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在困难面前,我们要做到坚决不低头、不认输,把处置急难险重任务作为提升自身能力难得的机会,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磨练自己。

(三)立足本职岗位,成就梦想。当代官兵应当自觉把个人理想和奋斗目标同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联系起来,同国家的发展和民族的前途紧密联系起来,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旺盛斗志和爱岗敬业的工作态度,多把心思放在怎样去干事、干好事、干成事上,做到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将自己的青春在部队中绽放光彩。一要夯实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搞“花架子”。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实现强国梦、强军梦,需要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重实际不图虚名,鼓实劲不尚虚荣,求实效不务虚功,靠真抓把发展推向前进,用实干把目标变成现实。二要坚持以能力素质为支撑,积攒实力。能力素质是成就事业的基础,也是实现梦想的支撑。有了“金刚钻”,才能去揽“瓷器活”。三要立足本职岗位,脚踏实地做好分内的事情。小岗位连着大舞台,许多看来平凡的工作和任务,都是同单位建设长远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热爱、珍惜、敬重本职岗位,不惜忘我付出和奉献,体现的是一种事业追求和思想境界,一种勤恳态度和精神风貌,一种可贵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现在,我们国家正行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程上,由大向强“关键一跃”需要军事力量坚强支撑。国防部发言人讲,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是党中央、中央军委和习主席着眼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的战略决策。应对国际形势深刻复杂变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强军目标和战略方针,履行好军队使命任务,都要求我们深化国防和军队改革。这次军队改革是结构重塑、战力重整、作风重振的一场整体性、革命性变革,相信凤凰涅槃后的中国军队将会更加强大。

第三篇: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本站推荐)

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文化有一种永久广大的价值,是一种对人类持续发展的价值,因为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谐相处及深度了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讲好中国故事方面我其实没有特殊的想法。但我在2016年参加了一次外国留学生讲座,我们还参观了华侨历史博物馆和其他几个地方,我看到留学生,包括我自己,对当地文化有了一种更高更新的认识和了解。这个感受非常重要,因为我自己也曾是留学生,在国外待了很久。我觉得,今天要让这些年轻人了解中国文化,一定要运用我们当地的优势。

我想起2004年在牛津大学做讲座教授的时候,牛津大学也举办了一次留学生活动,主要内容就是了解牛津。牛津下面有一个城市叫Argenden,是早期英国人最早居住的地方。市长Abson先生接待了我们,他是当地人,已经做了10年市长,就要退休了。留学生们都很兴奋,想了解英国的起源。市长也非常亲切,和我们很投缘,我们谈得很好。通过交流,我更深入地了解到英国人早期是如何发展的。

这种体验让我从学术以外的途径更深刻地了解到当地人的奋斗和遭遇,这个很重要。之前提到的参观华侨历史博物馆,就是同样的感觉。我感到外国留学生们也很想深入了解中国,了解当地人在那个时代遭受了什么痛苦,了解中国人吃苦耐劳、开创事业的精神。这对留学生来说是一次文化教育。这是我结合自己经历的真实感受。

文化教育包括很多方面。首先教育是一个方面,教育留学生怎么去了解中国文化。开一门课程很重要,开一门中国文化教育课程,这是基础。其次讲座也很重要。2016年那次活动,我和一些留学生有过个别交流,了解他们的求学经历,也深度认识到一些问题。让留学生讲好中国故事反映出文化沟通、文化管理和文化教育三个层面的问题。留学生管理,文化沟通很重要。要让不同文化的留学生不仅了解中国的形象,还要了解形象背后的真实故事。如果没有真实的感受,就无法了解真实的形象。尤其是有些人会从形象中去看负面的东西。其实这些负面只是暂时的,任何国家都会有,重要的是让他们了解形象后面的真实和价值,以及真实的精神,这很重要。这就不仅是感知,更是感性。什么是感性呢?就是能够欣赏,能够感动,他们自身受到了启发,收获了东西,有了自己的心得。他们会觉得在学习知识技能以外,还能够找到一些生命中有意义的东西。他们可以认为,人在不同的时空、不同的条件下创造出了不同的文化。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它代表人性的价值,代表中华民族的奋斗精神,这种精神对留学生有很大启示。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把管理教育变成文化教育,变成中国文化的认知。

所以,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让留学生不仅掌握表象和形象,更要掌握真实。中国虽然遭受了很多灾难,但是中国文化和中华民族历久而弥新。这是不断创新的文化,是欣欣向荣的文化。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性,需要他们去体验。这里还要提到的是感怀,就是留学生将来怎样回想中国。假如他们中有些人回国后做了国家领导人或者是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人,他们要能感受到并感谢他们在中国的这段留学经历。能感怀中国,能记住并持续与中国的交流。

美国从上世纪60年代至今有过一些好的案例。夏威夷大学成立了中西文化中心,1965年我到夏威夷大学教书,后来成为该中心文化传播的高级顾问。当时的中心主任Jack就是研究communication(交流)的,不仅是Inter personal(人际沟通),更重要的是文化沟通。教育管理中最重要的是沟通,这个沟通应该是基于习俗和文化的沟通。中心有一个很好的做法是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组织起来,在当地开会,来传播美国的文化和价值观。这是中国留学生教育和管理需要借鉴的,要鼓励留学生自己成立校友会,与中国保持联系。我觉得这是推广文化教育的很好的方式,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强调要感怀中国,留学生从中国学到的东西如能在当地发挥影响,才能说明他们与中国有持续的沟通和联系,说明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有著良好的沟通。这有助于中国与其他国家的互动和交往,这也是当今中国推动新型全球化进程的表现。

讲好中国故事,就要搞清什么是“中国故事”。这方面,一个人在其他国家的经验很重要。回想我自己读书的过程,在华盛顿大学、西雅图大学的时候,我是怎样感受美国的文化和美国人的生活方式,怎样去了解这个地方的。这虽然是个人的事情,但对每一个留学生来说都很重要。

让外国留学生了解中国的内涵是什么,要说明的“中国故事”是什么。前面说到要让外国留学在生活学习中吸收到对他们有用的一些元素、一些概念、一些价值,对他们的教育管理应该提供这样一些内涵,让他们深度了解中国。这可以分成三到四个层次,从生活日常、历史文化传统到哲学思想传统,最后是当前中国经济的发展成果,了解中国的生态,了解中国的全球化事业和目标,比如“一带一路”倡议,重要的是了解它的价值,帮助他们真正感知中国,欣赏中国。这需要从几方面来加强。

首先就是让他们认识中国的人物、人性、人情,尤其是家庭和谐的伦理,中国人强调伦理,生命观、生活文化的内涵,这些东西是西方缺少的,却是对人类未来发展有用的。这些可以通过不断的交往、沟通产生一种影响,所以要注重生活上的日常。我们的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优势,所处地域也有优势,北方、中部、南方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例如文化圣地、地方建设、风土人情等,都能反映出深厚的文化价值和生命价值,一定要让他们认识到这一点。中国不是一个宗教文化的国家,但是其价值在于注重人的生命、情感,在于人的伦理和家庭伦理,这促使人类走向终极发展,产生全球、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人类共同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相处,这是普适性、世界性的特质,不是一般的地区性因素。这也涉及到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人重视自然,对自然的尊重,对人的尊重,对人的关系的认识,演变成现在的文化传承。要让外国留学生真正了解我们引以为自豪的文化传统,就要区分表象和真实,历史的发展,有起伏,有转折,有好与坏,中国作为地球上持续发展的文化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其生命观、价值观的确有它的重要意义。

其次是对历史文化的了解,这可以通过好的读物、电影去了解,这也是国际教育管理的方式。我们作为中国故事的主讲人、提供者,自己有没有认识到中国文化的优良,能不能掌握中国文化的本质,是对自我的考验,这就需要进一步掌握中国的天地观、天人观、生命观。重要的是一种认识,如果自己都不能掌握,如何去让别人了解呢?只有自己了解了,然后才能建立一个平台去发挥,从各方面来补充、提供这样一种认知。不一定非要成为思想者、哲学家,但是要提供这样一个平台。例如华南理工大学的国际教育学院就是这样一个平台,有很高的参考价值和品牌意义,应该广为推广。该学院强调一种领导性的、积极性的、体验性的、参与性的学习方式,既是沟通也是教化,不仅具有现实意义,且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对中国的崛起,以及对中国参与世界事务都具有积极性。

中国文化有一种永久广大的价值,是一种对人类持续发展的价值,因为它强调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谐相处及深度了解,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从表现来看,中国的发展要如何解决这些问题,解决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之间的一些矛盾;从深度来看,发展需要更好的形式,虽然有矛盾,但是这些矛盾可以合理化解,并不能妨碍中国价值的追求。可以说这就是中国人的文化自信、价值自信,这在留学生教育中很重要。留学生教育就是文化沟通教育,留学是国与国之间交往非常重要的一种方式。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我们要做到让近邻很高兴,就是我所说的感性。不仅要让他们了解,还要能够欣赏,能够感怀。这里说的感怀并不是感恩,而是他们能够从中受益,得到回报,达到“近者悦,远者来”的效果。“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拥有很好的文德,拥有自己的优势,尤其是有文化方面的感染力,就能吸引人来,来了就跟他们沟通,给他们启示。

当前中国在经济、科技、环境发展方面的成就很显著,也开始注重地区发展。在中国的文化价值中,是重视自然、环境的。都市?l展与乡村发展如何取得一种平衡,是一个问题。我不太希望看到乡镇的城市化,而是希望看到城市的乡镇化,让我们的国家保存生态的美感。几个月前,我在北京开会,参观了北京西山的一个文化小镇,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一个方向。我想中国未来的发展,在文化的积极推广之下,会成为人类最宜居的地方,这对我们周边的国家也有启发意义。我们经过长远的思考,在传统中看到了现代中国的发展方向,在现代中还保存着中国传统文化,这是我们在经济科技发展中应该掌握的。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意义是个原则性问题,今天的中国要发展成为一个具有示范性的文化体系,不是外加性的、强加性的。西方要把霸权主义价值体系强加于别国,中国从易经传统,到孔子儒家,到道家则都强调以自我修养示范于他人,改进人的品质,这是我们的文化价值观。我们看到,任何把霸权主义价值体系强加给别人的行为,基本上没有回归到人性所追求的正义及公平,而最后都要失败。

假设人之为人,是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人会关爱他人,即仁爱原则;另一个就是公平,要相互平等对待。这两点刚好就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一个国家要成为公认的大国,必须得有这样的内涵和价值。虽然在历史长河中一定会出现很多问题,但更多体现出来的是价值、生命力和可行性,出现的问题也都能合理地解决。这一点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很重要,我们需要塑造一个文化的模型,借此来扩大人文性的影响,而不是强加性的宣传。所以,要讲中国故事,必须有一个中国故事的模型,而底本其实就是中国文化的模型。

中国的文化推广不是为了中国,而是为了世界。中国的文化、民族、社会和个人,都是有精神和理想的,我认为这些都是中国文化的模型。无论是留学生本人还是从事留学工作的人,除了自己的学习和工作,同时也在扮演中国文化的推广者、传播者的角色。要想传播,就得先有传承,掌握本就属于自己的东西,传播出去,然后才能创新,才能吸取别人的精华,才能实现自身更好的发展。(作者系著名哲学家、教育家,现为美国夏威夷大学哲学系终身教授)

第四篇:讲好中国故事

“中国快车”正驶向世界

国家主席习近平近几年数次踏出国门,在四洲十四国留下中国烙印,参加数次国际会议,会晤六十几国领导人,畅谈新型国际关系,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发表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等重大议题的讲演。习主席是“讲好中国故事”的发起者与践行者,讲述“中国故事”,阐明“中国机遇”,提出“中国方案”,表明“中国态度”,在国际社会上带起了“最炫中国风”。我们的大国风范正在焕发光彩,崭新的二十一世纪“中国快车”正徐徐向世界进发!

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中国快车”并不是第一次驶向世界,在以往的旅途中,有许多美好的故事,书写了一篇篇佳话。如今,习主席正驾驶全新的“中国快车”,搭载“中国故事”、“中国机遇”、“中国方案”、“中国态度”,在世界上掀起一股搭乘热潮。“中国快车”在中国故事之道上,用中国故事推动人类文明复兴,超越现代化,实现包容性全球化,推动形成三种世界秩序:文明秩序、国际秩序、公民秩序,这是中国作为文明型国家的时代担当。“中国快车”搭载的中国故事是以“站在人类文明高地”为精神境界,以实现21世纪的“张载命题”:为天地立心,为人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中国快车”搭载的是艺术与修养。中文,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非字母的文字,其底蕴博大精深,让许多文化爱好者充满好奇,让中国蒙上一层神奇的面纱。我们中国主张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我们想要与世界互通,与时代契合,想让中国故事在世界上入脑、入心。中国从不干涉别国内政,因为中国文化尊重异性、主张多样性,无论是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亦或是佛家“不作孽”思想中都有这种精神的体现。“中国快车”更是开辟了“一带一路”,让世界与中国互通有无,让中国智慧融通世界智慧。“中国快车”有“四特”——特长历史、特大规模、特世俗社会、特殊崛起,一些国家人民没有充分了解这些特点,对中国崛起进行谩骂围攻,但是我们搭载的是艺术与修养,我们有充分的耐心与毅力让世界了解中国,热爱中国。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天,我们就是秉承这样的祖训,仍是完善自己,说服世界。我们的“一带一路”不是“马歇尔计划”,而是传承于丝绸之路,德国人李希霍芬对两千年的东西方文化、贸易之路起了个名字即丝绸思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快车”正式抱着重新开启“丝绸之路”的目的,唤起包括欧洲人在内的各种文明的共同回忆,共创复兴前景,致力于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

“中国快车”树立的是文化自觉的旗帜。向世界讲中国故事是一个熟悉中国国情、世情的过程。古训有知行合一,讲好中国故事是一种行动自觉。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是讲好中国故事的主题,无论身在何地都在不自觉地讲中国故事,以言行或信念。“一带一路的倡议”不只是中国的,而是世界的。“中国快车”通过讲好中国故事,以亲身经历打动听众的心弦,引发世界共鸣。中国故事对世界的启发,体现中国对世界的担当,折射的是时代的趋势。“中国快车”通过讲好中国故事,让世界认识到中国故事给他们带来的机遇,推动世界持久和平、和平繁荣的机会,体现的是费孝通先生“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境界。正如习近平主席所言:“如果将‘一带一路’比喻为亚洲腾飞的两只翅膀,那么互联互通就是两只翅膀的血脉经络。”“一带一路”,正是融通中国梦与沿线各国梦的媒介。

“中国快车”的动力是文化自信。我们的文化长卷举世无双,五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近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民族解放、人民革命过程中形成的红色文化和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形成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就是我们的自信所在。此外,在我们秉承开放、包容的改革开放过程中,与世界其他文明交融产生的具有新时代特质的当代文化也是自信来源之一。如果说只讲文化历史太过于空洞,那么我们还有文明留下的印记——历史文物,它是历史的实物见证,文物中蕴含着揭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价值追求的许多故事。虽然文物不会说话,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文物去讲故事,只要我们重视并做好文物价值的研究、阐释、展示、传播等工作,就能发挥好文物资源在文化传承、教育民众中的重要作用。如果说历史文物离我们过于遥远,那近代的革命文化也是很好的载体,革命文化不但内容丰富,而且现实感强,更能激励人。“中国快车”致力于向世界传达平等开发的心态,期望建立一种客观全面、真实自我的中国形象,打破国际舆论环境中对中国的固有成见,向世界展现更好的中国。

“中国快车”传播的是中国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也是对党和国家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文明,源远流长,翻开浩瀚的中华历史长卷,每一个时期都会发生许多引领时代、鼓舞人心、催人奋进的故事。既然中国有这么多好故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我们更加清楚认识自己,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读懂中国,与中国和平共处?母庸质疑,讲好中国故事是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中国正逐渐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心,我们不仅要阐明中国政府政策主张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也必须懂得西方逻辑,在科学与艺术之间,阐明中国发展之道,讲好中国故事,塑造国家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可以说,讲好中国故事及其背后的和平理念,是世界的期盼,也是中国的担当。我们的底气来自悠久的历史,日新月异的发展进步,是坚定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的支撑,不仅要讲给世界听,也要讲给自己听。

“中国快车”是潮气蓬勃的快车。当前,超过1.8亿中小学生、近3600万大学生和毕业5年内的4000多万当代青年,共同组成庞大又朝气蓬勃的青年群体。青年是民族复兴的生力军,是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更是中国故事的讲述着和倾诉者。通过运用好中国故事的讲堂,不仅可以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同时也掷地有声、旗帜鲜明的让学生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中国发展的故事。讲好中国故事,一定要讲好中国特色主义理论的故事,其中关键在于讲出和讲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中国特色”。这种特色一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总结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所形成的具有独创性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和思想观点;二是根植于中华文化的沃土所具有的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中国快车”是一列含有奋斗气息的快车。“共产党辛劳为民族,共产党他一心救中国”这是一句来自《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抗战歌曲歌词,历经74年成为经典,好的典故是长脚的,经典的故事是需要的。对中国自己来说,讲好党的故事凝聚党心,赢得民心,中国可以通过讲故事,特别是中国共产党的故事,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铁人王进喜和新中国的石油工人靠人拉肩抗干革命,新世纪劳模、青岛港许振超创造出了船时效率和单机最高效率的两项世界纪录。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工人是用行动讲述、书写中国故事的重要群体,广大文艺工作者和新闻传媒广泛深入宣传我国工人阶级的地位和作用、优秀技术工人的事迹和贡献,让大国工匠续写中国故事的新篇章。中国故事是中国人民的故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讲好百姓艰苦奋斗的故事、传统美德的故事、无私奉献的故事、和平友好的故事。要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资源,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中国故事有血有肉,有情有义。

“中国快车”承载的是厚重的文学。理由的《扬眉剑出鞘》承载着无数中国人心底的强国梦,鲁光的《中国姑娘》奏响振兴中华的时代强音,何建明的《国家》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热情感染人激励人,徐刚的《伐木者,醒来》唤醒人们对大自然的深沉之爱,王宏甲的《智慧风暴》引发一股经久不息的知识旋风,黄传会的《中国新生代农民工》为奋斗的打工者写心画像,徐剑的《东方哈达》以高原建设者们的无私无畏温暖人,赵瑜的《寻找巴金的黛莉》传递文学的恒久诗意,丁晓平的《五四运动:历史的现场和真想》回望一段不平凡的辉煌。马娜的《天路上的吐尔库》、王国平的《一枚铺路的石子》、李琭璐的《落寞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采访记》聚焦当代中国人平凡而不普通的人生,闪耀着动人的光彩。我国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如同一条流光溢彩的中国故事长河绵延不绝。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成就,中国人在奋斗自强的路途上创造的新故事,时时鼓舞着作家们用心去发现,用笔墨去书写。文学是时代的文体,积累了丰富的创作经验,期间的得失甘苦必将为我们提供宝贵的启迪。

“中国快车”用文艺气息传播中国故事。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之一,就是希望文艺界要讲好中国故事。一个人学习知识、积累经验、了解历史,在很大程度上是从听故事开始的。小时候我们都爱听故事,因为一个好故事会让人一辈子去怀念,并且从中获益,比如“东郭先生与狼”、“司马光砸缸”和“铁杵磨成针”等这些经典故事,为什么传递了一代又一代,教育和影响着不同时代、不同价值观、不同价值的人,就是因为这些故事生动精彩且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和人生经验,都具备了入心、入脑的艺术感染力。新中国成立以来,在60多年时间里,中华民族和中国社会迎来了伟大的社会进步,这种进步是由一件件生动鲜活的事情组成的,是由一个个平凡的小人物推动的。用史学的尺度来衡量,这是“个人规模的历史”,是色彩缤纷的峥嵘岁月。中国故事就是以中国和中国人民为核心、真实再现中国的历史与现实,客观正视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准确反映中国人民的生活与心声,完整体现中国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气质,全方位、大视野、多角度地呈现中国的发展与进步的文学作品。讲述“中国故事”,并非简单地为讲故事而讲故事,我们是在以文学的形式凝聚中国人丰富而独特的经验与情感,描述出中华民族在一个新时代最深刻的记忆,想象与创造一个新的世界与未来。中国故事应该是凝聚了中国人共同情感的故事,在其中可以看到我们这个民族的特性、命运与希望。歌德在他的时代曾经以这样的句子形容人类精神深处的激情与困惑:灵魂永远骚动着渴望安宁,肉体永远劳作着寻觅休息。21世界的我们不论从哪里出发,似乎还是能够碰见这两句话。我们可以从这样的句子里感受到另一种巨大的挑战和热望,对于一个以写作为重要生命形式的人,它洋溢出一种不屈不挠的悖论的魅力。在每一时刻都有不可计数的信息沿着光纤飞奔的当今世界,文学依然是不断擦亮我们心灵的智慧之书,它会使精神欢愉,使灵魂有光,使天地温暖,使生命芬芳。

“中国快车”拥有中国灵魂。我们这个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因为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灵魂。中华文化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增添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我们的文化自信来自千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来自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他们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当今世界上,如果说哪个政党、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那中国共产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总书记的话语铿锵有力。我们中华文化为什么让我们这么自信?概况起来五个字:源广深高重。源就是五千年源远流长,我们的文脉从未中断;广就是包罗万象,不仅儒释道,诸子百家,还有五十六个民族创造的文化,以及我们和世界交流融合的文化,洋洋大观;深就是博大精深,我们的任何一个流派、文化现象都是博大精深的,流传几千年,不断丰富拓展;高就是山高水长,很多史料典籍都达到了世界的最高水平;重就是重大影响,中华文化对世界产生的深刻影响,有目共睹。近代来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浴血斗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革命、建设、改革的伟大历程,古老中国的深刻变化和13亿中国人民极为丰富的生产生活,中国故事值得讲的东西有很多。

讲好中国故事是总书记在2013年8月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目的是要让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能够更加了解中国。但是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努力,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是行动中的故事讲述者,尤其是我们青年一代,无论何时何地,都要积极履行讲好中国故事的责任。每一个中国人的一言一行都是在讲述中国故事,我们并不知道哪方面的言行可能会成为传播中国故事的载体,因此身体力行的实践活动成为了中国故事的形象使者,每一个中国人都要注重自己的言行,将被动讲述方式转换为可控的、主动的言谈举止。让我们面带微笑,跟随“中国快车”驶向世界,传播中国好故事,让世界倾听中国好声音,看到更加生机勃勃的中国!

第五篇:讲好亲情故事

《讲好亲情故事》

——初三作文指导课

开课学校:溧阳市上沛中学

开课老师:蔡丽霞

开课级别:市级

开课时间:2015.03 学习目标:

1.通过作文评讲课的形式,让学生认识亲情类作文获取高分的要义所在。2.在点评、改写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把亲情类作文写好的方法。学习重难点:

1.在点评、改写的基础上,让学生掌握把亲情写好的方法。学习过程: 一.导入

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讲故事让我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二.把题目演绎成亲情故事

1.出示学生选材选材,请说说这些材料好在哪里,理由是什么? 2.教师寄语:

亲情大都是相似的,所以选材不免落入俗套。同学们在选材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选择最富有生活气息的材料。2.善于挖掘细节中独到的亲情。3.敢于讲述不幸者的故事。4.关注祖孙情胜过父母情。……

三.对故事进行细致描写

1.出示学生的写作片断,找出描写中的亮点与不足,然后修改并展示。

天灰蒙蒙的,乌云密布,风儿吹动着树叶,发出飒飒的响声。我像往常一样骑车出门,向父亲简单地告别:“爸,我走了。”父亲正在忙些什么,头也不抬地“哦”了一声。

每次都是这样,我简单告别,他简单答应,没有多余的话。

一眼望去,是高低不一的房子,绿的树,艳的花。我回眸一看,巷口深处立着一个人,那熟悉的身影,那父亲的目光一直随我到天边,目光灼灼,其爱灼灼。

父亲似乎注意到我在看他,立即收回目光,羞涩和窘迫的眼神是我从未见过的,然后他转身回了家。

——施玥

2.出示教师修改的文字,对比欣赏: 3.总结归纳细致描的方法:

用泼墨如水的语言紧扣重点来详写。

用优美的语言对环境作适当的描写,起到渲染、烘托的效果。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作细节刻画,展现人物形象。4.学以致用

出示两段学生习作,择其一修改。

暑假,总会离开奶奶去爸爸工作的地方,一股脑儿地钻进车子,连看都不看奶奶。当我在反光镜中看到奶奶依依不舍的面容时,我不禁震撼,继而自责。何时起,我们竟如此疏忽,我摇下窗子,伸出手,朝奶奶挥了挥手,说了声:“奶奶,再见。”她一下不知如何是好,只是定定看在车上,继而泪水像断了线的珍珠,流过奶奶苍老的脸颊。从小和奶奶生活在一起的我,当再次转身凝视奶奶时,竟发现这一切都在变,也许我该多陪陪奶奶,让他的脸上重新绽放笑容。

——汪赛君

过了几天,妈妈就要走了,开心的日子总是很短暂。第二天一早,妈妈收拾好行李要走时,却看见我站在门外,她说:“儿子,你怎么起来了,你怎么不再去睡一会儿?”我回头笑着说:“我去送送你吧。”我和妈妈走在小路上,我什么话也说不出来。眼看着载我妈妈离开的车子越来越近,我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你放心,你走后我一定会努力学习,不让您担心的。”妈妈笑了笑说:“傻儿子,我知道了。”

——王震

交流学生作文,并评价。四.让故事承载深刻的道理

1.分别出示片断一、二两篇作文的原作结尾和该作结尾,先点评原作的不足,在领会该作的用意。2.修改片段三的结尾 3.教师寄语

结尾不能只用蜻蜓点水的一两句话简单地停留在暖暖的温情。

用真诚动人的抒情,用精彩、发人深思的议论升华主题,增强文章的情感张力,展现小作者的理性思辨。

下载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word格式文档
下载讲好强军故事 书写改革华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讲好新时代强军故事,——写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3周年之际(5篇可选)

    火热时节,铁血“八一”。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凝望八一军旗,如巨幅画卷般的军史故事扑面而来。南昌起义、古田会议、万里长征、百团大战、三大战役、抗美援朝……一幕幕雄壮活剧......

    如何讲好一个真实故事

    如何讲好一个真实故事——《能文能武李延年》的讲故事一、人物(有成长,有弧度,饱满)1.李延年,没有变化;但他为了打破“解放战士”的审查,冒了一次大险,带着所有解放战士“执行秘密任......

    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

    与时俱进讲好中国故事 林洸耀 2013-3-8 5:52:02来源:《 人民日报 》( 2013年03月08日 03 版)我在北京已经工作了16年,参与两会报道,今年也是第十六次。 每年的两会是中国政治生活......

    好记者讲好故事

    好记者讲好故事 一段视频见证了真实背景,一个镜头定格当事人物,一个标题揭开本来面目,一段评论反映了社会焦点。这就是一个记者的日常工作,而此次组织的昌吉州第五届“好记者讲......

    讲好故事 写好新闻

    讲好故事 写好新闻 黄泽芳 “讲好故事”,在这里有两层含义:一层是讲述好一个故事,另一层是讲述一个好故事;同样,“写好新闻”也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把新闻写好,另一层是写出很好的新......

    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

    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 80年前,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跨越了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差异,将当时中国的真实情况介绍给世界,特别是其作品《红星照耀中国》,向全世界介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

    如何用书讲好新疆故事

    如何用书讲好新疆故事 2015年11月,新世界出版社联合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在埃及、土耳其共同举办了《我从新疆来》图书推介活动。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王蒙......

    好老师讲好故事

    尊重 融洽关系的基石 郭云霞 自尊是人的一种精神需要,是人的一种心灵渴望,而维护自尊是人的本能与天性,人人都是这样,小孩子也不例外。小孩子的自尊心更是他们成长的动力,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