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乡(镇)、企(事)业单位专职人民武装干部(以下简称专武干部)是基层民兵预备役工作的一线组织者、指挥者和实施者,也是带领广大民兵积极参加生产建设,完成各项急难险重任务的骨干力量。在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中,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专武干部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未来信息化条件下局部战争的胜负,决定着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成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改革和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发展,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
一、存在的问题
(一)“双不管”现象的存在
目前,现行政策对专武干部实行军地双重管理,导致管用脱节、奖惩不力,专武干部工作动力不足,县人武部对专武干部的管理主要是军事业务,在专武干部的任用、交流、待遇等问题上只有建议权,最终起决定作用的是地方党政部门。由于人事权和财政权在地方,出现了“管人的不管事、管事的不管人”的现象。
(二)“漏管”、“从武不尚武”现象的存在
一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部分基层党委政府的领导认为现在和平时期,要以主要精力来抓经济建设,武装工作是软指标,可抓可不抓,因而忽视了“管武装”的职责。二是有的专武干部不能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的调整,认为武装工作不如经济工作重要,武装工作在领导心目中没有位置、不受重视,产生了当专武干部、干武装工作没出息、没出路的思想,有的感到从事武装工作与从事国土、税务、工商等工作相比,收入明显有差距、心理不平衡;基层专武干部所需的经费难保障,工作难开展。
(三)“年龄老化”的现象普遍
当前,专武干部队伍普遍存在进出渠道不畅、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的问题。与中办文件中有关专武干部的任职要求有明显差距。未来信息化局部战争的突发性和残酷性,对人的全面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民兵工作一线组织者的专武干部,年龄偏大、知识结构老化就不利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必须寻求有效途径加以解决。
(四)专武干部法规制度建设滞后并缺乏监督机构近年来虽然党和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规范性文件,但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一直缺少操作性较强的法规制度。对已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下发到各地之后是否参照执行、执行中出现了什么问题、起到的效果如何等,也缺少一个具体的部门来评估、监督和指导,严重影响制约着国防后备力量建设质量。
二、解决的措施
(一)要切实健全和落实党管武装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一把手”对专武干部队伍的领导
一是认真健全和落实党管武装制度,提高“一把手”管的水平。首先通过定期组织党政班子成员和各业务部门的领导参加军事训练和学习军事知识,了解和掌握新形势下军事斗争的新特点和新规律,争取对武装工作的更大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定期组织各部门负责人召开武装工作专题会,请人武部领导汇报武装工作的情况;要协调组织人事、劳动、财政等有关部门研究解决好专武干部的调整配备、学习培训和武装工作经费等实际困难。再次每年民兵整组、训练、征兵等工作,“一把手”都要亲临检查指导,有成绩给予肯定,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有困难积极帮助解决,促进武装工作的落实。
二是建立健全基层党政主官编入预备役军官或民兵组织制度,强化“一把手”管的意识。将基层党委班子中的主要成员特别实党政“一把手”编入预备役军官队伍或民兵组织,并赋予相应的职责和每年组织一些必要的国防教育训练,从而强化“一把手”对专武干部管理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牢固树立经济工作和武装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指导思想,增强“一把手”管的实效
一是基层党政“一把手”在思想上有经济工作和武装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观念,在抓落实上有武装工作和经济工作同步发展的具体措施,这是确保武装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的关键。一是抓机制,把武装工作纳入地方改革和发展的轨道。要从国家安全稳定和经济建设的全局出发,充分认识国防后备力量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把坚持党管武装作为讲政治的具体体现。二是抓质量,努力建设一支一流的专武干部队伍。基层党政领导抓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要始终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使专武干部不断适应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的需要。三是抓实践锻炼,努力提高专武干部队伍的综合能力。要注重发挥专武干部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骨干作用,做到在工作实践中,不断锻炼和提高专武干部履职尽责的能力和素质。
二是针对“从武不尚武”的问题,加强对专武干部的思想政策教育,进一步强化做好武装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建立专武干部参加人武部学习教育制度,加强爱岗敬业教育,培养崇军尚武意识。每年有针对性地组织专武干部进行一至两个专题教育,引导专武干部自觉做到爱岗敬业、忠于职守,树立强烈的职业自豪感和责任感,立足本职,勤奋工作,为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多做贡献。
(三)针对“年龄老化”的问题,加大依照法规制度调整交流的力度,进一步增强专武干部队伍的活力
一是严把“入口关”,确保专武干部年轻化、专业化。要针对专武干部的特殊要求,依据中办发的有关文件和各省市的有关文件精神,严格把好专武干部的“入口关”。二是依靠党委,积极做好优秀专武干部的提拔使用工作。按照中办文件关于专武干部队伍要达到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的要求。军分区、人武部要采取多种形式把任职时间相对较长,工作成绩突出的优秀专武干部推荐给地方党委政府提拔使用。三是依据法规制度,认真抓好超龄专武干部的调整交流。
(四)完善法规制度,规范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重点是进一步健全完善专武干部的培养、选拔、使用、交流机制,使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序运行。
第二篇:浅谈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
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然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影响着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要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
强队伍自身建设,自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充分认识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担负着双重任务和责任。一方面,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其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纪检监察干部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责,纪检监察工作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近年来,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作风和纪律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少数人甚至蜕化为腐败分子,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声誉,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这说明纪检监察机关并不是天然的净土,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斗争逐步深入,腐蚀与反腐蚀斗争更加尖锐的情
况下,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二、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东按照“思想建队、能力兴业、形象至上”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执法执纪能力不断增强,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能够高标准完成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工作,总体上符合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求。但在有些方面与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还需继续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中,仍存在干部素
质不高的问题。有的基层单位虽设有纪检监察室,配备~名纪检干部,但个别单位的纪委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有的被单位领导“敬而远之”,有的被“拒之门外”,履行不到监督职能,有时事务缠身,不堪重负,兼顾本职工作少,影响了纪检监察各项职能的发挥。一些纪委只设书记或组长1人,成了“单干司令”;有的纪委书记的待遇低于同级干部,工作不好开展,存在着“不敢干又出不去”的情况;有的把纪委书记当作是一种待遇,作为提拔的“跳板”,工作疲于应付,不愿钻研业务以提高自身素质。
2.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接岗时不去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有时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当前,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有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没了底气。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监察、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便不了了之。
4.工作方式方法落实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不科学,将直接影响纪
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简单行事,不能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二是举措上无新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同志却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过去的习惯、经验开展工作,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有的同志由于业务不精,对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从加
强教育、完善制度、落实监督、改进作风等几方面入手,继续抓紧抓好,做到形象上自重、思想上自省、纪律上自警、工作上自励,切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1.立足于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在学习教育上与时俱进。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第一,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要结合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以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为核心,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并将
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关键,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二要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信心,增强斗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上来。三要抓好自身廉政教育。通过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党纪政纪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使纪检监察干部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拒腐防变的楷模,成为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的模样。四要创新学习内容和方式。要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深入细致地分析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现状、社会背景及影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掌握纪检监察干部所需所求,使教育更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必须加强纪检监察知识业务培训,努力接受高层次知识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违法违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办案难度相应加大,那种靠经验工作、办案的旧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面对这种不进则退、不变则滞、不学则汰的状况,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机关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二是对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除搞好岗前培训外,还需经常举办业务培训,促其加快从不懂到较懂到精通的进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建议上级机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更新观念,开阔视野。这样,既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特长。并根据教育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且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三个结合,即:教育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以此来增强学习教育效果,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使每个纪检监察干部都能成为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多面手。从而增强纪检监察
干部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2.立足于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规范上与时俱进。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是保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是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应紧紧扣住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针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建立健全一整套能够有效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制度,一要体现“梯次性”,即以现有的制度体系为着眼点,根据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总的原则是,从增强制度管理的预见性着手,对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能发挥作用的制度继续坚持;对尚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修订;对还没有建立、工作实践中又确实需要或者适应可预见
未来工作中需要建立的制度,则本着科学规划、便捷可行的原则深入调研,逐步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围绕某一时期的工作重心,重点落实好相应的配套制度。二要体现“效用性”,即从制度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入手,根据执法监察、执纪办案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如:从规范权力运行着手,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表决等制度;从加强对重要岗1 2 下一页
第三篇: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近年来,在各级党委和纪检监察机关的严格管理及监督之下,广大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坚持自我约束、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保持了较好的工作状态,树立了较好的干部形象,为各项社会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我们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现状与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存在的问题
(一)干部思想不稳定。一是干部思想不够稳定,产生不满情绪。在工作上,纪检监察机关行政编制相对较少,工作任务繁重,纪检监察干部工作很辛苦,所从事的工作往往是“栽刺不栽花”,“出力不讨好”。在查办案件时,容易因工作而得罪人。在待遇方面,纪检监察干部经济待遇也不高,与其他经济部门干部相比,奖金、福利、补贴差距较大;在政治待遇方面,得不到很好的体现,干部交流速度慢,交流机会少,升迁机会少。在生活方面,纪检监察干部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和精神压力。上述种种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心理落差,造成了纪检监察干部思想不稳定,认为同样是干工作却有不一样的回报,心里极不平衡,不能安心工作。二是干部畏难情绪有所抬头。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回避矛盾,害怕困难,面对“人情案”,碍情怯面,顾虑重重;面对“说情风”,甚至放弃原则,屈从让步;面对“特权案”,怕打击报复,畏于权势,不敢碰硬,遇到困难绕道走,能推就推,能托就托,习惯把问题上挂,矛盾上交,工作有安排,落实无回音等等。致使查案不深入,执纪不到位,案件质量不高,失去了查办案件的威慑力。
(二)干部专职不专用。乡镇纪委虽然选举配备了纪委委员,但实际上都是挂名的,基本上是由各单位人员“凑合”起来的,一般不参与纪检监察工作;县直各单位纪委或纪检组根本就没有专职的纪委委员,除纪委书记或纪检组长外,别无他人;派出单位驻纪检组,一般只有一个组长,没有其他工作人员,即使有也大都兼管着很多其他工作。乡镇纪委书记一般分管着计生、综治、财税等工作,全年绝大部分时间忙于这些事务,致使本职工作成了“副业”,无暇顾及,力不从心,往往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很难保证专职专用;县级以上纪委书记是同级党委常委,常常分管着一些其他工作,其纪委工作主要由纪委第一副书记主持,而实际情况是以纪委副书记的身份又难以领导和协调好整个机关的对内对外事务;派驻纪检组长(监察室主任)也大多分管了其他工作,真正用于纪检监察工作的时间、精力十分有限。纪检监察干部在同一岗位工作年限长、年龄大,尤其是派出机构的纪检组长,几乎成了安置性的职位;有的纪检监察干部或是部队转业,或是照顾关系从社会上调入,或是组织任命调任,而真正科班毕业的大学生和公开考试录用的反而屈指可数,懂财会、懂法律、懂电脑、懂写作等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正是因为内部管理上的常规化,导致了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难以专业化。
(三)管理体制不健全。《党章》规定对纪委机关实行上级纪委和同级党委双重领导。而实际情况是,同级党委对纪检监察机关享有绝对支配权。纪检监察机关在组织人事、财物经费以及各种事务上对同级党委政府仍然存在很强的依附性。上级纪检监察机关的领导仅局限于业务指导这个层面,没有质的突破,且渐呈削弱趋势。受各种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在人事安排、福利待遇、行政经费等要害问题方面,上级机关难以为下级机关提供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致使纪检监察系统合力不足。如派驻纪检组长的提名权,文件规定由纪委机关掌握和行使,可大都是写在纸上,真正落实在行动上的少之又少。甚至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因为查办案件得罪了同级党委的领导而受到排挤或打击报复时,上级纪检监察机关也是鞭长莫及、爱莫能助或者彼此顾及情面而不愿伤和气,从而让下级纪检监察干部心寒而有案也不敢大胆查办。由于管理体制没有完全理顺,造成地方纪检监察机关开展工作相当艰难,尤其对党政“一把手”监督十分困难。另外,上下级纪检监察干部之间在工作上特别是在案件查处上,意见往往不一致、配合不默契、协作不到位的现象时有发生。
(四)业务素质不全面。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很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培训和知识更新,是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向纵深推进,反腐倡廉的任务越来越艰巨。违纪案件广泛涉及到金融、证券、房地产等经济领域,违纪人员作案手段越来越诡秘,呈现出高智能化、高科技化的趋势,反调查能力在不断增强。而在实际中,安排纪检监察专门的知识培训不多,业务知识得不到有效地补充,加之纪检监察干部长期在同一部门、同一岗位、同一地域工作,知识结构单一,办案手段传统,专业人才缺少,执纪能力滞后,协调能力不强,直接影响着纪检监察工作的开展。
二、对策与建议
随着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力度不断加大,纪检监察干部肩负的任务和责任重大,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必须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既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坚持教育、制度、监督和激励、惩处机制等方面同时推进,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创新教育机制,夯实思想基础。一是要突出教育的重点。要加强艰苦奋斗的教育,引导纪检监察干部时刻牢记我们党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经得住诱惑,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要加强纪律观念的教育,引导干部自觉遵守办案纪律,严守办案秘密,带头执行廉洁自律的各项规定,始终维护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二是要创新教育的形式。要打破纪检监察工作比较沉闷的局面,少搞说教,多搞活动,把枯燥乏味的理论灌输转化为生动活泼的学习形式。比如,组织机关干部到各个单位、各个层面开展“以案说纪”、“以案说法”等活动,让干部走上前台,在教育别人的过程中教育自己。三是要确保教育的效果。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教育要持之以恒,经常化、常态化,不能搞一阵风。工作再苦再忙再累,坚持既定的学习制度,雷打不动。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重点建立四个方面的制度:一是要建立资格准入制度。要提高纪检监察机关的门槛,实行资格准入,力求凡进必考,逐步缩小组织任命的比例,扩大法定考试进人的比例,坚决杜绝安置性进人和照顾性进人,为建设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打好基础。二是要建立跟班学习制度。要积极创造条件,合理安排优秀纪检监察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进行跟班学习,让干部多学习多接触经济管理、金融证券、财务会计等相关知识,取长补短,与时俱进。三是要完善学习培训制度。一方面,要根据工作需要,在各级党校、行政学院专门建立纪检监察干部培训班;另一方面,要对现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培训资源进行整合,加大培训投入,提高培训质量。要确保每名纪检监察干部每两年至少培训一次,并严格规定培训考试不合格者不予毕业。四是要建立末位淘汰制度。要逐步探索领导点评、干部自评与社会他评相结合的评价体系。每年对纪检监察干部考评一次,连续两年处于末位的淘汰出队伍。
(三)严格监督管理,规范言行举止。一是要加大内部监督力度。要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展开激烈的思想交锋,把收集的不同意见作为制度固定下来。二是要加大外部监督力度。纪委监察局的主要领导要经常深入到基层组织和党员干部中,听取群众意见,及时掌握干部活动的动态。要多与纪检干部办过案的单位和当事人直接接触,听取他们对干部工作的反映。三是要加大社会监督力度。要专门设立纪检监察干部作风建设举报箱,要经常到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中收集情况,把干部的言行举止,特别是八小时以外的活动置于广大干部群众的监督之下。
(四)提供激励保障,创优工作环境。一是要高规格配置机构,让干部有威信。要进一步明确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及所属内设机构的规格,进一步明确纪委常委、各室主任等各个层次纪检监察干部的级别待遇。二是要宽松工作环境,让干部有作为。要根据工作的实际需要,对编制实行动态管理,真正做到编制服从工作。要根据办案工作的需要,要人给人,要钱给钱,尽量少抽调和借用干部,少增加基层和涉案单位的负担。要加强对派驻机构的统一管理,把派驻人员的编制纳入机关干部编制统一管理,彻底改变派驻机构有名无实、形同虚设的尴尬局面。三是要提高政治经济待遇,让干部有地位。在政治上,要疏通纪检监察干部输出渠道,工作达到一定年限、自己要求调出的,应优先考虑,要与纪委机关规格相一致,提拔重用,委以重任。要统一设定纪检监察干部的补贴津贴和办案奖励机制,缩小地域差别和行业差别,想方设法提高纪检监察干部的福利待遇,提高干部工作的积极性。
(五)拓宽流通渠道,加快队伍更新。要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不应限制在纪检监察系统内部交流,应出台一部关于纪检监察干部管理的专门文件或队伍建设有关规定,疏通纪检监察干部的流通渠道。一是严把入口关。要严格按照“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能力,作风上过得硬”标准,把那些原干纪检监察工作,能干好纪检监察工作的人吸收到纪检监察队伍中来,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二是放宽出口渠道。多年来,纪检监察干部往往大多是在本系统内交流,给这些干部工作的开展和能力的提高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建议组织部门通盘考虑干部交流问题,适当考虑干部在非本系统内流向问题。纪检监察工作是一个特殊工作,在工作中坚持原则,秉公执纪,难免会得罪一些人,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站在关心纪检监察干部的角度,将这些功臣提拔到其他单位重用,使纪检监察经历多方面多层次的磨练,为经济建设多做贡献多出成绩。对那些素质低下,社会影响不好,损害纪检监察队伍形象,不能很好胜任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纪检监察机关要制定刚性的规定,将这些人调出纪检监察队伍,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三是灵活内部轮岗。纪检监察干部在一个岗位上工作时间长了,容易墨守成规,工作没有创新,处理事务没有了新思路,不利于干部的成长,应加快机关内干部轮岗步伐,使纪检监察干部得到全面发展。
(六)加强自身建设,提高队伍素质。纪检监察干部要深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工作作风、生活作风建设,进一步抓好班子,带好队伍。努力学习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自觉接受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监督,模范遵纪守法,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经受住各种考验,达到建一流的队伍、树一流的形象、创一流的业绩的目标,树立纪检监察干部的良好形象,为维护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第四篇:浅谈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谈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中肩负着重要的职责。然而,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素质如何直接决定着纪检监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影响着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关系到人民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信心。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而又亟待解决的课题。为此,我们要按照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要求,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自觉做到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用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指导工作,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一、充分认识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加强党的能力建设的必然要求。纪检监察机关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方面担负着双重任务和责任。一方面,作为党的建设和国家政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要求,努力提高纪检监察机关工作水平和能力;另一方面,作为专门的监督机关,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其次,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迫切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工作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对纪检监察干部各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纪检监察机关要全面履行职责,纪检监察工作要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第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是增强纪检监察干部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证。纪检监察干部处在反腐败斗争的第一线,面临着腐蚀与反腐蚀的严峻考验。近年来,有少数纪检监察干部在作风和纪律方面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极少数人甚至蜕化为腐败分子,影响了纪检监察机关的声誉,损害了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整体形象,这说明纪检监察机关并不是天然的净土,纪检监察干部也不具有天生的免疫力。因此,在党风廉政建设的反腐败斗争逐步深入,腐蚀与反腐蚀斗争更加尖锐的情况下,要提高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拒腐防变的能力,就必须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二、当前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桂东按照“思想建队、能力兴业、形象至上”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全县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执法执纪能力不断增强,队伍整体结构不断优化,能够高标准完成纪检监察各项业务工作,总体上符合新时期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求。但在有些方面与新形势的发展和新任务的要求还存在一定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四方面:
1.基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素质还需继续提高。队伍素质是做好纪检监察工作的关键。纪检监察工作性质的特殊性,在客观上要求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然而,在基层纪检监察部门中,仍存在干部素质不高的问题。有的基层单位虽设有纪检监察室,配备1~2名纪检干部,但个别单位的纪委(纪检组)发挥不了应有作用,有的被单位领导“敬而远之”,有的被“拒之门外”,履行不到监督职能,有时事务缠身,不堪重负,兼顾本职工作少,影响了纪检监察各项职能的发挥。一些纪委(纪检组)只设书记或组长1人,成了“单干司令”;有的纪委书记(纪检组长)的待遇低于同级干部,工作不好开展,存在着“不敢干又出不去”的情况;有的把纪委书记(纪检组长)当作是一种待遇,作为提拔的“跳板”,工作疲于应付,不愿钻研业务以提高自身素质。
2.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需要进一步加强。纪检监察工作作为一项纪律性、独立性强的工作,具有自身的规律和特点,搞好专业培训,保持知识更新,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做好工作的必要手段。然而在实际工作中,有的纪检监察干部存在“接岗时不去培训、在岗时没空培训”的现象,业务知识常常得不到有效补充,知识面窄,内容过时,理论水平、工作思路、方法举措等相对滞后,制约着纪检监察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
3.有时在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当前,个别纪检监察干部在实际工作中有时存有畏难情绪,一项工作还未开展,自己首先就没了底气。具体来讲有“三怕”:一怕得罪领导。在监督监察、查办案件时,纪检干部担心领导不支持,更怕查出问题得罪领导,以后工作难以开展。二怕影响人际关系。监督上级怕遭打击报复,监督同级怕妨碍团结,监督下级怕伤和气、丢选票,影响今后工作和自身的发展。担心自己管多了,干部不理解,甚至产生反感心理,使自己原本融洽的人际关系恶化。三怕影响工作目标任务的完成。怕自己管严了、限制多了,会成为干部完成工作目标任务的“绊脚石”,影响干部工作积极性,从而产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对可查可不查的事件便不了了之。4.工作方式方法落实有待进一步提高。工作方式不科学,将直接影响纪检监察作用的发挥。当前,基层纪检监察干部在工作方式上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处理方式过于简单。一部分纪检监察干部错误地认为自己的工作就是“管人”,从而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不注意工作方法的现象,对出问题的干部职工,不是严肃批评、耐心教育,而是简单行事,不能真诚地帮助他们认清问题所在、自觉整改,常常使对方口服心不服。二是举措上无新意。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纪检监察工作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的同志却满足现状,固步自封,不善于研究新情况,仍凭过去的习惯、经验开展工作,裹足不前,不思进取;有的同志缺乏工作主动性,坐等领导指示;有的同志由于业务不精,对遇到的问题如何处理更是束手无策。„„
三、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
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一定要增强责任感、危机感和紧迫感,从加强教育、完善制度、落实监督、改进作风等几方面入手,继续抓紧抓好,做到形象上自重、思想上自省、纪律上自警、工作上自励,切实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
1.立足于适应新形势新发展的要求,在学习教育上与时俱进。
纪检监察工作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业务性很强的工作,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这就要求纪检监察干部不断学习和掌握经济、金融、法律、科技、管理等方面的知识,真正成为纪检监察工作的行家里手。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第一,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要结合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教育,不断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要以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根本,以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教育为核心,大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并将其作为加强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和增强拒腐防变能力的关键,贯穿于各项工作的始终。二要抓好形势任务教育。引导广大纪检监察干部坚定信心,增强斗志,把思想统一到中央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决策部署上来。三要抓好自身廉政教育。通过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反面典型警示教育、党纪政纪教育、艰苦奋斗教育,使纪检监察干部始终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努力成为党风廉政建设和拒腐防变的楷模,成为党员干部在廉洁自律方面的模样。四要创新学习内容和方式。要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深入细致地分析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现状、社会背景及影响,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及时掌握纪检监察干部所需所求,使教育更贴近实际,更具有针对性。第二,必须加强纪检监察知识业务培训,努力接受高层次知识培训,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随着科技的发展,违法违纪手段越来越多样化、智能化,办案难度相应加大,那种靠经验工作、办案的旧方式已越来越不适应当前的形势,面对这种不进则退、不变则滞、不学则汰的状况,一是采取走出去的办法,有计划地选派纪检监察干部到上级机关参加业务知识培训;二是对新从事纪检监察工作的同志,除搞好岗前培训外,还需经常举办业务培训,促其加快从不懂到较懂到精通的进程,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三是根据工作需要,建议上级机关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组织有计划地安排纪检监察干部外出参观学习,接受教育,更新观念,开阔视野。这样,既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又能充分发挥个人的潜能和特长。并根据教育要求,积极推进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手段的创新,且在教育过程中,注重三个结合,即:教育与疏导相结合,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教育与惩处相结合,以此来增强学习教育效果,切实做到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使每个纪检监察干部都能成为业务精通、知识全面的多面手。从而增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履行职责的能力、驾驭全局的能力、科学决策的能力和抓班子带队伍的能力。
2.立足于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在制度规范上与时俱进。
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制度是保证。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形成用制度规范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的机制,是抓好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保证。我们应紧紧扣住纪检监察工作的特点,针对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管理的关键部位和薄弱环节,积极推进制度创新,大胆探索建立健全一整套能够有效进行规范管理的制度体系。建立健全制度,一要体现“梯次性”,即以现有的制度体系为着眼点,根据工作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有针对性的建立健全一系列制度,总的原则是,从增强制度管理的预见性着手,对实践中证明行之有效、能发挥作用的制度继续坚持;对尚不完善的制度进行修订;对还没有建立、工作实践中又确实需要或者适应可预见未来工作中需要建立的制度,则本着科学规划、便捷可行的原则深入调研,逐步建立起来,在此基础上,围绕某一时期的工作重心,重点落实好相应的配套制度。二要体现“效用性”,即从制度的操作性和可行性入手,根据执法监察、执纪办案和内部管理的需要,及时建立相应的制度。如:从规范权力运行着手,进一步完善常委会议事规则、重大事项集体表决等制度;从加强对重要岗位人员的管理着手,进一步完善谈话制度、诫勉制度、办案回避制度,对容易滋生腐败的部位和环节进行权力适度分解、合理配置;从规范执纪执法行为着手,建立起首问责任制、公开办事制、行政问责制、限时办结制、定点监测制、效能监查制、行政许可制、专题治理制、通报警示制、督查考核制和失职追究制等制度,规范信访举报、案件检查、案件审理、纠风及执法监察等工作程序,完善业务流程,使执纪办案的每一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和要求。
3.立足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纪检监察工作建设的需要,在监督机制上与时俱进。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监督是关键。必须进一步完善纪检监察机关的内部监督,重点要在监督的运行机制上有所创新。一要实行群众性的“行为制约”。在不涉及保密问题的前提下,全面推行办事公开制度,公开办事原则、内容、程序和结果,以公开保证公正。如:推行工作流程和结果通报制度,一些重大事件和重要批示案件可以通过新闻发布会、专题汇报会等形式予以公布;推行举报人、被举报人及被查处者知情权告知制度,落实好信访回访、案件查处回访工作,对举报人、被举报人和被查处者应有的知情权应予以告知,使其了解自己的权力和义务,同时,对执纪办案者实施监督;推行领导干部公开述职述廉,民主评议党员、评议干部制度;实行群众直接参与制度,根据群众推荐、个人自愿、组织认同的原则,吸收部分群众代表,参加反腐败工作,实行听证质询制,对纪检监察机关工作实施监督。二要坚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实行正确适度的“权力制衡”,切实落实《常委会议事规则》、《常委办公会制度》,坚决杜绝一言堂现象。三要严肃内部监督的原则性,对纪检监察干部的标准要高,要求要严,处理要重,不能搞内外有别。对有问题的干部,该批评的要批评,该处分的要处分,对不适宜做纪检监察工作的干部要调离纪检监察岗位,保证纪检监察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努力营造纪检监察系统内部监察的良好氛围。在加强内部监督的同时,应积极发挥好人大监督、政协监督、财务监督、舆论监督的各自优势,加强对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认真听取来自各种监督的意见和建议,严格把自己置于各种监督之下。此外,还要把监督的领域不断拓宽,从纪检监察干部的工作圈延伸到生活圈、社交圈,从个人延伸到配偶、子女、家属,努力构筑全方位的监督体系。
4.立足于认真贯彻“八个坚持、八个反对”的要求,在作风建设上与时俱进。作风是旗帜,是形象,是战斗力。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党形成并发扬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三大优良传统;形成并保持了谦虚谨慎、不骄不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我们党的革命、建设和发展历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特点和内涵,这就是“八个坚持、八个反对”。但是,当前社会上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有所抬头,纪检监察干部处于反腐败斗争的前沿,是腐朽思想侵蚀和不法分子拉拢、腐蚀的首选对象。因此,我们只有不断加强纪检监察干部的作风建设,才能使纪检监察干部始终保持清正廉洁和秉公执纪的优良作风。一是要扎实开展各项主题教育。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进一步强化职责意识、中心意识、宗旨意识和防治意识。二是要树立群众观念,改进工作作风。真正把维护和发展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密切联系群众,认真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三是要大兴调研之风,要经常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不仅做到“身入”,更要做到“心入”,及时了解和解决反腐败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断探索反腐倡廉的新思路、新措施。四是要养成严谨的工作作风。谦虚谨慎,求真务实,认真负责,严谨细致,不搞花架子,不做表面文章,坚持讲规范、讲程序、讲效率,勤于思考,善于总结,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从而,塑造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可亲、可信、可敬的良好形象。
积极、奋进、创新、务实的精神面貌,是加强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也是做好新形势下反腐倡廉工作的力量源泉和精神动力。以新的精神面貌做好工作,关键是要有对党对人民对工作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要有勇于创新、奋发进取的工作激情,要有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工作标准,还要有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的工作韧劲。因此,纪检监察干部队伍要振奋精神,认清形势,明确任务,努力学习,提高素质,落实责任,进一步深刻理解和把握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目标、任务和要求,以良好的精神状态推动中央关于反腐倡廉各项决策部署的落实,不断开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新局面。
第五篇: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讲评
我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和
民兵基层党组织建设方面有关材料
一、我区基层专武干部队伍现状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偏南,定西地区北部,东连会宁县,南邻通渭、陇西、渭源三县,西接临洮、榆中两县,是定西市委、市政府和军分区机关所在地。全区辖2个街道办事处、12个镇、7个乡、306个村、12个居委会,总人口4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9万人,是个典型的农业区(县)。现配备武装部长21名、副部长1名、干事9名。2008年以来,新任的专武干部有11名;在职专武干部中,有28名党员,9名复退军人,有18名参加过省人武学校的培训;学历为本科的6人,大专的25人;从事武装工作连续任职5年以上的18人,3年以上的2人;28人为公务员,3人为事业人员。
近年来,我部在抓专武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中,积极发掘典型,以点带面,不断提高专武干部工作水平,涌现出了以被总参、总政表彰为“全军民兵预备役人员抗击非典先进个人”的原城关镇武装部长杜登福;被国防部征兵办表彰为“全国征兵工作先进个人”的永定路街道武装部长潘燕平;“心中时刻装着老百姓”巉口镇武装部长白有谦等为代表的突出典型。全区先后有8名专职人民武装干部被地方党委、政府提拔使用,4名被调入上级机关工作。
二、目前专武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从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看,总的感到,近年来,我区军地各级认真贯彻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抓专武干部的教育培养管理以及发挥作用上动了不少脑筋,想了不少办法,花了不少力气,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也有了很大的进步。比如在落实编制员额,严格选拔录用,加强教育管理,疏通进出渠道,落实各种待遇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我区专武干部队伍的教育管理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但在当前地方人事制度不断改革、编制体制不断调整的大前提下,专武不“专”、专武干部的能力素质不高等问题也越来
越突出,主要有以下四方面的问题。
(一)业务学习不刻苦。有些专武干部在本职岗位上工作已有好长时间了,但是不善于学习和积累,凭感觉想当然办事,业务上长期当门外汉、说外行话、办外行事,工作上缺乏主动性和针对性,创新更是无从谈起;工作没思路、无打算,老是处于一种敷衍了事和盲目招架的被动应付状态。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认识上有偏差,学习的紧迫感不强。一些专武干部认为,目前后备力量配发的新装备不多,科技含量也不算太高,并且都有专业的操作人员,自己学不学无所谓,只要把本职工作干好就行了。还有的认为,民兵预备役部队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中本就排后面,等到实现时,自己恐怕早己离开武装干部队伍了,与其“空对空”学习军事高科技知识,不如学点实用的、管用的东西;也有部分专武干部感到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基本能适应当前工作,因而学习研究缺乏紧迫感。调查中我们还感到,我们目前还没有一套完善的考评机制、有效的监督机制和严格的奖惩机制,一些专武干部虽然对学习的重要性有认识,但由于缺乏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导致学习运用基本上处于自发状态,学好学差、学与不学一个样。
(二)基本素质不达标。有的专武干部存在“短期思想”、“过渡意识”,把专武岗位作为个人进步的跳板,“人在曹营心在汉”,没有把主要精力用在如何搞好本职工作上;有的认为武装工作是“软指标”,“种了别人的田、荒了自己的地”,本职工作与兼职工作本末倒置;有的军事知识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相当缺乏,对新形势下军事斗争准备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办法不多、束手无策;有的实际工作能力差,只能当“传声筒”、“收发室”,“照葫芦画瓢”应付,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不强,长期打不开工作局面;有的文化水平低,工作
效率低,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上述问题综合起来讲,就是没有达到起码的标准。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专武干部第一学历较低,文化基础较弱。从对我区31名专武干部的情况调查看,虽然全部拥有大专以上学历,但相当部分的第一学历并不高,多数是通过函授等取得现有学历的。由于对相关基础知识缺乏必要和系统的掌握,因此不少专武干部在学习一些高科技知识比较吃力。还有一些专武干部接触新技术和新装备比较晚,以前就没有学过计
算机知识和外语等,造成素质不高。
(三)本职工作不精通。有的专武干部虽然从事本职工作有一定时间了,但满足现状,不求进取,工作标准低,缺乏危机感和紧迫感,根本没有把主要精力和心思用在专武工作上,单位的软硬件建设年年喊年年抓,但年年面貌依旧;有的不善于积极争取和服从党委、政府的领导,上下意见大,领导有看法,工作一般化,自己却老是自我感觉良好;有的作风飘浮,对如何抓好本职工作没有思路,胸中无数,“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甚至“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还有的好“纸上谈兵”、“抽屉编兵”,对平常诸如民兵整组、训练、征兵等大项工作应付差事,视同儿戏,甚至搞一些欺上瞒下的做法。出现这种问题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科学的方法,业务学习抓不住重点。有一些专武干部反映,他们在工作中也感到自身素质不强,但面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点多、线长、任务长期性,又不知该从何处入手,怎样抓,于是干脆
自动放弃;有的则贪大求全,眉毛胡子一把抓,工作的随意性较大。
(四)自身要求不严格。专武干部由于其工作性质的不同,应有别于一般干部。然而有的专武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个普通干部甚至群众,办事不讲原则,随心所欲,说话口无遮拦、大不咧咧;工作不讲程序,我行我素,直接影响了专武干部队伍的形象;有的工作不用心却喜欢品头论足,牢骚满腹,怨天忧人;有的不能很好地控制和约束自己,见酒就喝,一喝就多,多了就耍酒疯、出洋相,成了本单位主官领导管不住和惹不起的“难缠人”;有的贪占小便宜,求名图利,引起群众的反感,招致告状、举报等事情的发生,在单位造成了一些负
面影响。
三、对加强专武干部队伍教育管理应采取的措施
专武干部是我国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基本骨干力量,是基层民兵工作强有力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在信息化战争越来来越明显的今天,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是适应世界军事变革的需要,也是当前对基层武装工作提出的新要求,只有在高起点和层次上谋划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围绕后备军现在和未来所担负的任务,脚踏实地,坚持不懈,努力提高专武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建立健全联合考核和培养机制,对专武干部加压驱动。人武部要与当地组织部门联合建立定期对专武干部进行工作考查考核的制度,年初确立工作目标,年终动硬考核,改变基层专武干部有编无管状态,并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对条件成熟的专武干部要委以重任,对不称职的专武干部坚决撤换,提高基层专武干部素质。
(一)专武干部要认真把握武装工作“四条规律”
一是针对领导体制双重性的特点,把握“有作为才能有地位”的规律,大力加强基层武装部职能建设。双重领导体制是民兵工作的传统制度,是党管武装的具体体现,也是新形势下加强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根本保证。专武干部是民兵预备役工作的直接组织者和领导者,在开展工作时,不但需要上级军事部门的有力指导和帮助,也需要得到地方同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关心和支持,两者缺一不可。从我们区抓基层武装工作的实践一再证明:哪个地方党委、政府重视和关心武装工作,哪里的武装工作就能获得长足发展,就能创造最佳的军事、经济和社会效益。要经常教育专武干部爱岗敬业,在其位能谋其职。作为基层专武干部,吃的是地方饭,干的是军队事,所以只有尽职尽责,才能得到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党政的肯定。人武部党委要经常教育基层专武干部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把基层的民兵预备役工作抓牢、抓实,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保证,得到群众认可和社会重视,有“为”才能有“位”,才能为自身的发展奠定基础,提高武装工作的地位。做到在服从国家经济建设大局上讲自觉,在参加“三个文明”建设上有贡献,在维护当地社会稳定上起作用,在巩
固国防、落实武装工作上当助手,真正成为本级党委、政府“搞建设”与“抓国防”的有力臂膀。只有这样,才能确立并巩固自己在当地社会中的地位,为武装工作创造更加坚实的社
会基础,赢得更加有利的发展条件。
二是针对主要工作对象民众性的特点,把握“常活动才有生命力”的规律,大力加强民兵基层的全面建设。民兵预备役寓兵于民,亦劳亦武,是在参战支前、保卫政权、积极参加对敌斗争与和平建设以及深入开展教育训练等一系列军事斗争准备的过程中成长壮大起来的。也就是说,民兵预备役只有动起来,才能舒筋通脉、活血化淤、强健肌体,不断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民兵预备役人员的成份趋于多元化,人员的流动性增大,他们的经济地位也在不断变化,其承担国防义务的条件和动因,都出现了较大的差异及不确定性。这些,都对民兵预备役传统的活动方式提出了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民兵预备役工作要保持组织不涣散,保证质量建设落到实处,就需要想方设法坚持组织经常性的活动。有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给民兵工作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小康社会,为民兵预备役工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用武之地。要着眼这一时代特征,充分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在经济建设主战场建功立业,发动民兵预备役基层组织结合脱贫致富奔小康用兵练兵,不断开创新时期民兵预备役活动的新内容、新形式、新途径。要着力推进全民国防教育,大力传播和弘扬忧患意识,努力营造一个全社会都关心国防建设、支持国防建设和参与国防建设的良好氛围。要总结推广新鲜经验,采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办
法,创造出民兵预备役活动的新景观。
三是针对民兵预备役工作具有潜藏性的特点,把握“在大局下行动,在改革中前进”的规律,大力加强国防动员工作的基础建设。“在大局下行动,在改革中前进”,既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民兵预备役工作必须遵循的客观规律。人武部是做好国防动员工作的职能部门,这项工作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确定本身的工作发展思路,必须认真贯彻新时期军事战略方针,正确处理好现实效益与长远效益的关系,努力克服和纠正形式主义与短期行为,注重工作和建设的连续性、系统性、精确性,实实在在地打牢各方面动员准备工作的基础。尤其是在当前,中国特色的军事变革、国家改革和建设的不断发展,也在多层面重塑着战争动员的物质条件和社会基础。国防动员工作必须着眼未来,立足现实,在经济建设大局下有序动作,在深化调整改革中不断前进,紧跟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步伐,协调地进行量的积累,紧紧围绕“两场”的变化,完善工作机制,努力建设一个多
能高效的国防动员体系。
专武干部的工作性质比较特殊,既要搞好本职工作,又要做好中心工作,平时要组织发动民兵预备役人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贡献和遂行各种急难险重任务,战时要组织指挥民兵预备役人员参战支前。这些工作政治性强,责任重,任务艰辛而繁重,并且和别的工作岗位相比,工作经费比较紧张,工作起来捉襟见肘,影响了工作的开展和质量,致使有很多优秀的干部不愿干,不安心干,不尽心干。要稳定专武干部队伍和吸引更好的优秀干部,必须要有拴心留人的工作生活环境,增强专武工作的吸引力,使其想进来、争着干、不想走。为此,地方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和推进军事斗争准备的高度,把专武干部队伍纳入党管武装范围,纳入单位党政领导的任期目标,纳入政绩考核内容,纳入地方干部统一管理使用,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专武干部管理教育制度,每年进行一次述职讲评。严格请销假制度,专武部长离开辖区在向本级党政领导请销假的同时,必须向区人民武装部报批。严格落实基层人民武装部编制员额,坚持专编专用。根据专武干部职责要求,建立岗位责任制度。专武干部兼职一般不能超过2项,事先与区人武部共同协商,确保专武干部以主要精力抓武装工作。同时,一是要按照政策,落实好专武干部相关待遇。乡(镇)人民武装部长参加同级党委,为副乡(镇)长职务;街道人民武装部长参加同级党工委,为街道办事处副主任级职务,并享受相应待遇。其他专武干部享受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二是要实行政策倾斜,如:由地方财政发放岗位津贴;优先落实待遇;优先提拔使用等,使特殊的工作享有特殊。三是建立管人用人的竞争激励机制。采取由乡镇专武部长述职、党管武
装第一书记述职制度,实行末尾淘汰和岗位交换,提拔好的,淘汰差的。
四是针对民兵预备役工作环境稳定性的特点,把握“有压力才会有动力”的规律,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加强专武干部队伍建设,培养和锻造一大批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合格人才,是搞好民兵预备役工作的关键。专武干部是乡镇主要工作和民兵预备役工作最基层的组织者和参与者,既民又兵,这一性质决定了专武干部与现役干部有着很大的区别。一方面专武干部不会象现役干部那样时时处处受条令条例等规章制度的约束,因此比现役干部相对要轻松和自由;另一方面,由于受乡镇中心工作的影响,很难把主要精力放在专武上来,从而有一定的盲目性,缺乏压力感,工作上就会出现不听招呼和不思进取的情绪。因此,必须在专武干部队伍建设上加压施力,激发每个专武干部献身国防后备力量建设事业的光荣感和使命感。一是要严把专武干部入口关,保证专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专武干部的配备,直接影响专武干部队伍整体素质的高低。因此,人武部积极适应地方机构改革和人事制度调整的需要,严把专武干部入口关,在坚持其它选拔任用条件的同时,把“是否服过现役”作为了一项重要的选拔任用条件,从而提高整个专武干部队伍的军事素质。二是专武干部要自加压力。胜任后备力量建设工作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不仅要具备合格的政治素质、过硬的军事素质、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强健的身体素质,还应要求具备较强的经济素质、公关素质和法律素质,要具有很强的独立工作能力、发动群众的能力和应付多种社会复杂情况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开展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过程中确立自身的威信,开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新局面。三是各级党委、机关要经常加压。基层党组织对党管武装工作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为此,基层领导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要把党管武装工作列入了党委工作的重要日程,明确基层党委领导对抓好党管武装工作的职责,并支持专武干部开展工作,主动关心他们的成长进步,要采取对专武干部交任务、压担子、抓好在职学习和岗位练兵、进行定期考核评比等方法,切实为基层武装部解决经费到位难、人员组织难、工作开展难的问题,促使专武干部在本职岗位上成才。
(二)着力培养专武干部“五种作风”
一是要培养求真务实的作风。军事斗争准备工作对专武干部也有具体明确的要求,坚持战斗力标准,强化打赢目标,自觉以军事斗争准备为牵引,盯着打赢来谋划和落实民兵预备役工作是对广大专武干部的基本要求。专武干部要在解决现实思想问题的同时,着力研究新形势下民兵预备役建设上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增强工作的主动性、预见性。要结合本单位实际和工作需要,着眼工作长远发展,紧紧围绕新时期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方针、政策,想问题、抓工作、谋发展,坚决纠正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作风,不搞出名挂号工程,不搞样
板工程,树立脚踏实地、求真务实、追求实效的作风。
二是要培养严谨高效的作风。专武干部必须增强按职责、按程序、按权限办事的观念,对职责内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要亲自研究,认真解决好,对有关原则性的敏感和焦点问题,应积极做好解释工作,解释不清楚的逐级反映。要增强贯彻力,凡贯彻落实上级指示,能一步到位的应立即办理,要简化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与事不推诿拖拉,做到快捷高
效。
三是要培养锐意进取的作风。专武干部要始终保持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和工作作风,必须在增强事业心的基础上,结合本职工作和个人实际,有意识地接近一些急、难、险、重任务,为自己加压,以压促动,以逼促进。要紧紧围绕提高组织指挥、机关工作、协调办事等能力,突出学习军事基础知识、军事高科技知识等,努力在提高综合素质上下工夫。坚决克服安于现状,守业不创业,在其位不谋其政的思想行为,树立淡泊名利、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意识,保持昂扬的精神状态,热爱基层武装工作,努力在本职岗位上建功立
业。
四是要培养廉洁自律的作风。专武干部廉洁自律情况如何,直接影响人武部在地方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影响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质量。因此,必须切实把专武干部的风气搞端正。要严格执行各项规定,按条令条例规定约束行为举止,不断增强遵章守纪的自觉性。要认真贯
彻党管干部原则,积极参加组织生活,主动向同级党委和上级军事机关汇报思想,自觉接受
组织监督。
五是要培养与时俱进的作风。与时俱进是专武干部确保不落伍和实现自身价值的有效手段。当前,民兵预备役工作遇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专武干部要成为民兵预备役工作的行家里手,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要深刻领会上级精神,摸清基层情况,把上级指示、党委决策与民兵预备役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拿出有自
己特色的创新举措,在创新中高质量地抓好各项工作落实。
(三)专武干部要积极提高“六种”能力
一是组织协调的能力。协调关系、上情下达是每个专武干部的基本任务。就是要根据党委、政府和上级军事机关的指示要求,按照一定的工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手段和办法,加强协作,及时沟通情况,科学合理地计划安排工作,正确处理武装工作和中心工作的矛盾
和问题,协调好方方面面的关系,确保武装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二是参谋咨询的能力。人武部是同级党委的军事机关,乡镇、单位对武装工作的安排部署以及有关武装工作的重大问题,都需要靠专武干部来实现,因此,专武干部必须深入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同时,党委、政府的决议、指示,也要靠专武干部具体抓好落实。这就要求专武干部能参善谋,准确了解和掌握各种信息,熟悉上级的各项政策和制度规定,真正成为本行业的行家里手,准确有效地为党委提供各种信息和咨询意见,特别是对民兵预备役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及时调查研究,积极给党委、政府出主意、想
办法,提出合理化建设,以保证党委、政府的决策科学有效。
三是文字表达的能力。这一点对干部特别是专武干部显得尤其重要,专武干部如果缺乏文字表达能力,就无法开展工作。也就是说,没有相当的文字表达能力,就无法很好地理解上级意图,无法全面有效地总结武装工作的好经验好方法;对本人而言,个人发展也是没有前途的。这就要求每个专武干部必须具备一定的文字功底,能熟练起草和撰写各种文字材料,并达到观点明确、结构严谨、文字精炼、用词规范,并符合政策法规和上级意图。四是调查研究的能力。调查研究是行政干部必备的基本功。就是要通过深入调查,能够及时准确地掌握大量的第一手材料;通过认真分析判断,弄清问题本质、特点和发展规律,从而形成指导性意见,为上级人武部和本级党委、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五是指导工作的能力。具体来说,就是能够把上级指示要求与人武工作的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对各项工作作出科学的安排;能够及时了解情况,发现和解决民兵基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能够总结推广经验,运用典型指导工作。
六是抓工作落实的能力。上级的命令、指示能否得到执行,关键在抓落实。这就要求专武干部不仅要能说、会写,更要能扑下身子去干,有具体抓好落实的本领。在抓的过程中,一定要准确理解人武部和乡镇党委的意图,切忌只拉车不看路;要科学计划、精心组织,切忌不按计划办事,不讲求方式方法,东一榔头,西一棒槌,乱抓一通;要真抓实干,务真求
实,切忌摆花架子、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
总之,专武干部队伍建设要坚持与时俱进的思想,以体制创新为牵引,以法规制度为保证,以加强培养为核心,以优化环境为根本,以打得赢、不变质为目标,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努
力加强和提高基层专武干部队伍建设。
民兵编组和党组织预建情况
我区共编民兵36693人,其中:普通民兵33153人,基干民兵2604人。基干民兵中,应急队伍932人,其中:编民兵应急营1个(营部40人、三个连各120人,共计360人),应急排9个(各编40人,共计360人);应急救援分队5个(分别为消防灭火分队39人,供水设施抢修分队33人,电力设施抢修分队34人,燃气设施抢修分队33人,供热设施抢修分队33人,共计172人)。作战队伍140人,其中:编高机连1个84人,对空观察连1个84人。勤务保障队伍1206人,其中:编阵地抢修分队1个227人,情报侦察分队1个80人,通信分队1个153人,工兵分队2个(各85人,共170人),物资油料分队1个241人,交通运输分队3个(铁路护路分队1个40人,道路交通保障分队1个53人,铁路运输分队1个60人,公路运输分队1个46人),卫生勤务分队2个(医疗救护分队1个32人,卫生防疫分队1个32人),装备维修分队2个(车辆维修分队1个36人,民兵装备维修分队1个36人)。其他队伍326人,其中:编步兵营1个290人,重要目标警戒分队1个36
人。
我区地处城区,在预建民兵党组织过程中,主要抓好“三个依托”,依托所在单位(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中比较固定的干部职工党员),依托所在乡村(乡村干部和比较固定的农民党员),依托所在社区(外来打工和流动人口党员)。.结合军地特点抓建设(人员配备上,有现役、有武干、有地方领导、干部;日常管理上,两级武装部抓训练,地方抓基础建设,双方共同抓使用;)。结合民兵整组抓落实(结合民兵整组工作预建并检查)
预建党支部建设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循组织原则。预建党支部虽然不是实体性党组织,但它是随时准备过渡到临时党组织和正式党组织的基础,在转换时不再经过任何审批程序。因此,必须按照组建党组织所应遵循的组织原则来进行,根据党员人数的多少,预设党支部委员,履行审批手续,明
确支委分工。
必须掌握适度有效的原则。连队党支部预建以后,由于它平时只以预察的方式存在,因而不能要求它像正式党组织那样去履行职责,但如果只把预察停留在拟出名单存档了事上,也会使其流于形式,应从提高预任成员的素质能力,促进预备役分队建设出发,适度有
效地组织预任成员开展活动。
必须坚持随缺随补的原则。预任委员在地方任职变化较快,在调整官兵的同时,相应调
整党支部的预任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