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煤矿劳模材料(精选)
吹尽狂沙始到今
——石槽村煤矿综采一队队长吴学明申报集团公司
劳动模范事迹材料
煤海险多,沙滩浪急,安全为天,产量艰巨。从18岁风华正茂的少年,到如今头发花白的中年男子,17年如一日,坚守井下一线,与生命抗争、与时间赛跑,同恶劣的大自然做斗争,付出的心血、流淌的汗水,磨砺出他无比的坚韧与顽强,见证了一座现代化矿井的成长,正是这些热血男儿,煤海骄子,用生命、激情、速度助推了神华宁煤集团的跨越式发展,书写了自己人生的辉煌篇章。
他就是神华宁煤集团石槽村煤矿综采一队队长吴学明,从1996年参加工作,没有一天离开过井下一线,先在磁窑堡煤矿当了一名工人,后又成长为一名班组长。宁东大开发期间,鸳鸯湖矿区建设正酣,他又投身到石槽村煤矿的建设中,曾先后担任过石槽村煤矿开拓二队副队长、综掘一队队长、掘进二队队长。那里有困难那里就有他的身影,那里有危险,他就冲在最前面……。
坚韧——困难面前不低头
“我办好了调离手续,背起背包准备走人,面对领导和朝夕相处的员工,我不能当逃兵,让人耻笑,最终决定留下来,因为我心中还有一份牵挂,舍不得曾经战斗过的地方”。这是吴学明2007年4月在石槽村煤矿担任工长时说的话。当时住的是简陋的菱镁板房,风多沙大,荒无人烟,在风井掘进到740米处,遇到
了强含水层,每小时涌水量达到了240米,整个工作面像是水帘洞,他坚守带领着开拓一队员工,在冰冷的巷道中打眼放炮、打锚杆挂网子,夏天一身水,冬天一身冰,铁衣难穿!手磨破了扎上纱布再干,肩膀磨肿了垫上毛巾硬撑,雨水、汗水和泪水交织在一起,凝结成前进的号子,拼搏的力量,奏响了石槽村煤矿建设发展的最强音。即使这样,他先后承担了风井转平段第二联络巷,后有开拓暗缓坡斜井,承接了断层多、淋水大的1075车场、中煤71处畏难退出的11采取上山工程,全凭手拉肩扛搬材料、运设备,当年掘进进尺2300米,用不屈的脊梁搏击煤海,砥砺前行,支撑着矿井建设。
好胜——工程质量不含糊
“要干就干最好,要做就做最有,没有一流的工程质量,就不是现代化矿井,否则,我们就是孬种”。这是2010年9月,吴学明从梅花井参观回来后,对员工说的话。当他看到梅花井先进的工艺、漂亮的巷道成型,这让他内心受到了极大的刺激,感觉心里不是滋味。于是,他暗下决心,首先要带领员工创建石槽村煤矿的精品工程。在接到112201回风顺槽施工任务后,面对设备老化,巷道淤泥多、成型差、管线吊挂乱等不利局面,他身先士卒背袋子清淤泥,和员工在泥潭里摸爬滚打,与时间赛跑,在暗缓坡斜井前后请淤泥30多万袋子,整顿、亮化、硬化巷道打地坪1500多米,达到了管线吊挂艺术化、作业牌板统一化等“九化”要求,整顿后的大断面巷道宽敞明亮,整齐划一,这才让吴学明得到了安慰,随后石槽村煤矿精品工程如雨后春笋般,得到了全方位创建。
2011年6月23日,吴学明在1102202工作面检查时发现上个班
只顾抢进度,巷道没有按中线掘进,巷道高度不够,他发现后要求立即整改。该班班长求情说“现在采掘接续紧张,要求多打进尺,况且顶板才低8厘米,基本符合标准,还是以后再改吧”,吴学明一听立即变了脸,他严厉的说“要求多打进尺也不能以忽视工程质量为代价,质量不合格安全就存在隐患必须整改,说什么都没用”。升井后立即召开的当班安全追查会上,按规程、按标准对当班质检员、班长、工长给予了处罚,通过此次教训,全队在今后的施工当中都以精准、严细的标准作业,使该队所施工的1102202工作面被评为全矿“亮点工程”第一名。
责任——安全管理不松劲
2012年6月份,在综掘一队向宁东一流综掘队伍冲刺的时候,掘进二队正在施工的辅运东翼和1102205绕道两个工作面,工程质量标准差,安全没保障。吴学明被任命为石槽村煤矿掘进二队队长。他明白,这是领导对自己莫大的信任,在宣布后还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他以最快的速度,将全队班组长以上管理人员集中起来,不说二话,换好工作服,和大家一起下井,到该队负责施工的两个工作面现场实地调查、查看各工作面的情况,并在现场就地解决了临时支护不牢靠、隐患排查不主动、不全面、责任人不明确等安全问题,现场制定了“不安全不生产,安全措施不到位不生产,互保联保不落实不生产”的三不标准,落实区队班子成员、班组长、技术员紧盯现场抓安全的责任,靠前指挥生产,把住了工作面敲帮问顶、光面爆破环节,严格监督拉线、定炮眼、打周边眼的环节等重点环节。将小到电缆的吊挂、大到设备的完好率,全部承包到个人,促使全队月月超计划完成工作任务,打造出了辅运东翼和05绕道两项精品工程,安全生产稳步提升,消灭了轻伤以上各类安全事故,为全矿安全生产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
担当——关键时刻不退缩
2013年8月,综采一队遇到了1102203工作面俯采角度大、倾向角度大、顶板淋水大、向斜轴开采、两巷压力大的“五大”困难,特别是工作面有切斜轴,中间低两头高,淋水大,水排不出去,严重制约工作面的正常推进;影响着石槽村煤矿2013年产量任务的完成和全矿1600多人的吃饭问题,矿井生产举步维艰,1102205工作面的安装、调试、试生产同时进行,综采一队队长职务成了烫手的山芋,没有人愿意担当。关键时刻矿领导将目光投向了作风正派、善于管理、敢于担当的吴学明。此时担任综采一队的队长,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面对两个工作面的艰巨工作任务和一群娃娃兵,在工作任务重,熟练技术人员较为匮乏,素质参差不齐,相互之间配合意识差,设备开机率低,推进度缓慢等诸多问题,困扰着这位从未干过综采工作的队长,考验着他的能力。吴学明作为队长,首先是从自身做起,无论多苦多累,他每天都按时参加班前会,让员工谈感想、找问题、提措施,激发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二是分配任务公平、公正,轻重相间,新老搭配,工种互补,培养员工的协作意识,增加默契,使队伍很好地融合在一起;三是发挥党员干部及班组长的模范带头作用,员工不升井,干部不离岗,干部员工一起干,带头示范,促进了干群干系融合,将整个队伍紧紧的凝聚在了一起,增强了战斗力,为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现场管理上,吴学明主要从解决制约综采一队1102203工作面生产的淋水问题开始,经过与队领导班子成员共同研究决定,在辅助运输巷沿向斜轴方向增打泄水孔,更改两巷超前支护,回风顺槽的超前支护由原来的2排单体支护更改为4排单体支柱支护,在巷道两帮交错进行木垛支护,而且在压力答不能有效控制时采取打丛柱支柱的多种联合支护;主运顺槽由原来的单排单体支柱更改为“一梁二柱”支护及补打锚索两种方式联合支护方式,从而有效的控制了两巷的顶板下沉量;及时调整工作面伪斜,要求员工严格执行“小刀”法,即分别从35#、70#、110#调采,第四刀割通刀的办法,有效控制了支架的方向和工作面的直线度、平整度,降低了俯采角度;更改排水方式,由以前的早班排水更改为在煤帮侧掏水坑排尽底槽内积水和三班设专人排水,使煤流中的含水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为防止机尾下滑和设备损坏,他在在原有基础上再增加三道防护,第一道从1#、2#支架的推移横梁上挂一道大链固定在机尾上,第二道制作压杠底座,支设6颗单体支柱固定,第三道从转载机落地段再挂一道大链固定在机尾上,彻底解决了以上问题,使工作面恢复了正常的生产,实现了在俯采角度大,生产困难的情况下,一个小班割煤最多4刀,4800吨的好成绩,月月都超额完成矿下达的工作任务,为石槽村煤矿生产任务的完成,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两个多月的时间,面对所有困难,没有压住吴学明敢于胜利的勇气,在走过艰难和挫折之后,收获的是成功的喜悦,是激动的泪水,是捷报频传:在1102203工作面各项问题得到有限解决 的同时,吴学明还合理安排1102205工作面的安装工序,并联合试运转一次成功。10月份完成原煤产量17万吨,一个小班最高完成割煤7000吨,创造了一天完成最高12000吨的生产记录,为我矿全年400万吨的产量任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得到了全矿上下的一致好评。
进取——技术创新不间断
在工作面进入正常化后,作为队长的吴学明深知员工的操作技能还很底下,只有有一支技术精湛,本领过硬的员工队伍才能打好仗,打胜仗。因此他要求技术员、优秀骨干、班组长,针对每班出现的问题,在班后进行总结,从中汲取经验;与厂家取得联系,并聘请厂家专家到我队,利用班后开展了青年科技课堂活动,提高员工的理论知识;在工作现场加强指导与提问,并开展岗位练兵、技术比武等活动,使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以上活动的开展,极大地提高了员工操作技能,使全队员工的综合能力正在迈向一个更高的台阶,培养出了支架工、采煤机司机、乳化液泵站司机、胶带输送机司机、综采维修电工等技术骨干达到30余人,45名劳务工全部能够独立上岗作业,为我矿在综采人才的培养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十多年的一线工作,使他非常清醒地认识到技术革新的重要性。他结合实际,推陈出新,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生产流程。结合工作实际在全队带头深入开展了技术创新活动,推动各种小改小革,促进了技艺创新发展。1102203综采工作面安装的170台液压支架各类千斤密封已有不同程度磨损,在回采过程中,各
类千斤频繁出现窜液现象,但更换新千斤费用太高,最后经吴学明研究制作了千斤维修平台。一位检修工每天最少可修理5台千斤,每台千斤的人工修理费用在50元。每台千斤可节约2450元。1102203综采工作面进入俯采阶段,为了保证安全生产,由吴学明自行设计加工的马蒂尔机尾防滑装置,起到防止机尾下滑的作用,使工作面设备运转及推移安全进行。17年来吴学明在技术革新,小改小改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为矿井的安全生产,创新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和智力保障。
厚德——贴心大哥不言悔
一个区队如同一个家庭一样,怎样让家庭和谐幸福,需要家长注入大量的心血,需要成员之间动真感情。在管理137名成员的大家庭上,吴学明始终以感情凝聚人心,全队员工的家庭情况他了如指掌。在综掘一队担任队长期间,当得知本队员工金彦军得乙肝住院急需医药费时,吴学明带头并号召全体员工向他伸出援助之手,将12750元钱亲自送到了金彦军的手中。这一感人的事迹,影响着全队的员工,同时也感动着全矿的员工,吴学明被全矿员工公认为:“贴心队长,贴心大哥”,谁在他的手下工作,那就是一种幸福。
从开拓二队到综掘一队、到掘进二队、再到综采一队,无论是在哪里,他都坚持每天下井跟班。从来没有因为个人的事情请过一次假,休息过一天,如果用一个月奉献8天的休息时间来计算,在五年多的时间里,他将自己500多天的个人休息时间,全部奉献给了石槽村煤矿。古尔邦节,是回民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可是,偏偏遇上1102203工作面三机闭锁失灵,当时采煤机第一次出现这种情况,要等厂家的工程技术人员来维修,就得停产少则一周,严重影响生产。为此,他主动和队机电管理人员加班加点,翻图纸、查资料,井上井下的跑,连续三天三夜没有合眼,终于发现是端头站接收有问题。这时候,突然接到女儿的电话,说:爸爸,一家人眼巴巴盼你回来过节,别人都有爸爸陪,是不是爸爸不要女儿,不要这个家了”!听着这些,这位男子汉再也忍不住内心的无奈与酸楚,眼泪簌簌夺眶而出……
今年的11月1日凌晨4点钟,在办公室值班的吴学明突然肚子疼痛难忍,额头上冒汗,值班技术员黄敬川发现后,要求他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可耿性倔强的他,却咬着牙一直坚持到早班班前会开完才到医院检查。经医院检查是胆结石发作,医院要求他立即做手术,可他心里却想着如何完成全年生产任务,做好1102203工作面做回撤通道,仅在医院打了一天的消炎药就回到了自己的工作岗位。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17年的煤海生涯锻炼了他的胆识和气魄,磨砺了这位共产党人的铮铮铁骨,展示了神宁共产党人与时俱进,无愧于这个伟大时代的卓越追求和坚定信仰。
第二篇:煤矿劳模材料
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
—记xxx煤矿xxxx劳模申报材料
xxx同志1990年元月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组长、班长、副区长,在这20多年里,不论春雨秋霜,酷署严寒,几乎都能看见他的身影,跟他一块工作的职工常说“上班我们踩着他的脚步来,下班他踩着我们的脚步走。”由于工作突出,xxx连续3年被评为集团公司劳动模范。
舍小家、顾大家,展示了一名劳动模范应有大局风范。
在今年元月份,妻子患腰间盘入院手术治疗,食宿不能自理,父亲患肺气肿入院治疗,无人照顾,恰好在这个时期,井下906面正处在初采、900面正处在顶板管理难度极大、折帮严重特殊时期,生产任务重,工作头绪多,关系到全井全年的生产接续工作。在家庭和工作两者之间,他毫不犹豫的选择了后者,在父亲、妻子住院期间,没有去床前探望,只是抽空打个电话嘘寒问暖,为此,妻子不知流下了多少委屈的泪水,父亲不知说了多少了埋怨的话语,他把对家庭的爱化作无限的动力,满腔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再次展示了一名普通党员、一名劳动模范、一名生产一线普通管理人员新风采。
树人品、创精品,打造一流的工程质量。他一米八的个头,干练精悍,正如他的形象一样,干起工作来那么扎实出色到位。在从严管理紧迫严峻的形势下,他深刻认识到,抓安全必须抓质量,抓好安全必须创建精品质量。他的工作标准就是“高效落实、完美执行”,标准就是要求,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他的文明包里始终装着三件“宝”,尺子、笔、记录本,走到哪里,看到哪里,量到哪里,记到哪里。特别是在900工作面精品质量创建中,为抓好单体支柱的线性管理,下了不少功夫,费了不少心思,创新了纵向横向拉线支柱支设法,确保了工程质量整体提升和亮点展示,在历次的旬检、月验、季度达标及日常检查中,得到了各级领导的好评,工程质量优良品率达到了100%。
包公脸、济公嘴,演绎严管+真爱的管理风采。xxx同志在工区是出了名的“铁手腕”,在制度面前钉是钉、铆是铆,敢于坚持原则,敢于不怕得罪人,敢于在任何人面前、任何工作环节、细节中“挑骨头”动真格。前不久,有位老工人袖口没系好,他现场进行纠正,并在第二天的班前会上让其亮相检查,有人好言相劝:“杨区长他都这么大年纪,快退休了,何必为一些小事在得罪人呢”?他认真的说:对待安全工作,不能有丝毫的大意,一针不补,十针难逢,我在岗一分钟,就要尽职60秒。这位老工人被他的刚性管理和抓安全生产的决心所折服,自愿接受了检查和处罚。青年工人张立勇性格急躁,因没有及时联网,违章擅自进入工作面强行生产,被安监员查出并进行了处罚。他就积极靠上去苦口婆心,循循善诱地做工作,同他讲造成事故的沉痛教训,讲违章作业的危害性,讲家人对他的企盼。心存“违点章没什么大不了”的侥幸心理的张立勇,终于被xxx的真诚感动。现在已经成为区队里的生产骨干,而且被推荐为区队里的青安岗员。
疏症结、堵漏洞、强化区队经营管理。面对金融危机,煤炭市场疲软,生产成本控制是个大问题,他始终认为不懂经营的管理干部是不称职的。面对金融危机,他多次在班前会上教育引导广大职工树立“成本就是工资”的经营理念,每半月组织召开一次班组经营管理分析会,详细分析各种材料的节超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掌控措施,实现效益最大化;在施工现场要求广大职工必须做到工完料净,以见底板、露铁鞋为标准,重点加大900工作面及带采煤柱资源回收力度,每月可增加原煤产量200余吨,人均月增收300余元,在潜移默化中,广大职工自觉养成了勤俭节约的好习惯,扎实推动了“两提一降”活动的开展。
找窍门、善创新,科技兴企当典范。20年的实践经验使xxx练就了一身本领,成为了该井采煤工作中的“能工巧匠”。工作中遇到难题,他总能变着法儿寻找更加合理的施工方法,用巧劲儿解决一个个施工难题。采煤工作面煤尘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点和难点。今年元月份,进入906工作面生产,由于该面煤体干燥,工作面爆破后,煤尘较大,特别是在割煤、运煤期间,易扬起更多的煤尘,对职工的身体健康和井下安全环境造成极大的威胁。对此xxx积极想办法,并查阅了大量的关于煤尘治理有关资料,创新研制了针对工作面实际的“插管降尘”法,在煤体爆破后,将四周带孔的铁管插入爆破后的煤堆,进行注水渗透,湿润煤体,达到降低煤尘的目的。从而消除不安全隐患,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显著改善井下安全生产环境,解决了制约安全生产的一大难题,在集团公司一季度安全质量达标检查中,得到了上级领导的高度评价。
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普通党员对矿井的忠诚诺言:是干部就要先干一步,是党员就要带头奉献,是模范就要脚踏实地。
第三篇:煤矿劳模材料
能工巧匠杜学林
综采一队有个宝,修旧利废技术好,工房就是实验室,小改小革创实效。工房钳工杜学林是石槽村自制件加工界的名人,为人忠厚谦逊的他话不多、爱动脑,凭借自己扎实的电气焊技术和各种自制件加工的本事为区队精益化管理创造了实打实的效益。
他设计的采煤机拖缆装置实现了采煤机移动电缆的有效保护;加工设计的千斤维修平台,实现了液压支架千斤不出矿检修;他把剩余的边角料重新收集,用于各种小部件如卡轨器、拉筋的制作。除了自制件的加工制作,锚杆机、风动扳手、液压锯、风动隔膜泵等设备的维修他样样精通。2013年11月1102203工作面回撤通道进入打锚杆、锚索支护阶段,而锚杆机频繁损坏成为制约施工进度的主要问题,为了保证回撤通道按期完成,他加班延点维修锚杆机,坏一台修一台,比给自己家干活还上心,同时又赶上老杜媳妇分娩期。媳妇生孩子时发现羊水不够,剖腹产又出现大出血,连续两天抢救母女才脱离生命危险,医生指着鼻子骂“你这男人一天都操的啥心,老婆过了预产期都不知道”,聊起这事老杜总是愧疚的说对不起老婆。
默默的付出得到了队干和工友们的充分肯定,在年底先进评选时他以得票第一的成绩评选为区队综合治理先进个
人。不让老实人吃亏,公道自在人心,杜学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综采一队树立起一面比奉献、比作为、比干劲的正能量旗帜。
第四篇:煤矿劳模事迹材料
煤矿劳模事迹材料
在*煤矿,现年53岁的*就是这样一个身老不言老,始终满怀激青、积极进取、奋进不息的敬业楷模。在30年的工作道路上,他把参加工作时的初心、初念、初志忠诚不渝的融入事业当中,以实际行动彰显着坚持、坚毅、坚韧的执著品质,以恒心和毅力破解着制约矿井发展的道道难题,让天命之年后的人生“霞光”显得异彩夺目。
转战*——转岗分流不分心
2014年4月初,集团公司艰难决策关闭*煤矿,将干部员工分批次划转到其他矿井。已年过五旬、时任*煤矿机电副总工程师的*被分流到了*煤矿这个新“家”,同时兼任机电队队长。
在被矿任命为副总兼队长职务的第一天,*脑海中承载更多的是“责任”与“压力”。当时的*煤矿虽然即将转入生产矿井队列,但前期建设期间遗留下的电钳工技能培训的“欠账”也落下了很多,存在岗位员工技能素质参差不齐、一专多能型员工匮乏、人机不匹配等突出问题,所有这些无不成为了*心中盘亘已久的心结,也由此让他果断将2014、2015年定位为“员工技能提升年”。
被赞以“刘能人”的*在抓员工技能培训上有自己独有的“绝活”。在实操培训上,他从最简单的“传帮带”做起,要求每名技师每年必须带6名徒弟、每名高级工带4名徒弟、每名区队技术人员带2名徒弟,全部签订《师带徒协议书》,并配套建立奖惩措施,师傅必须保证徒弟在现场实践操作,半年内独立上岗。
在理论培训上,*更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开辟了“高技能人才现场展示”、“结对练兵”、“模拟操作比武”、“技能培训讲堂”、“新员工技能课堂”五个培训阵地,每周一课堂、每旬一讲堂、每月一展示从未间断,以“传道授业”精神无私地将技能知识传授给员工。
为确保全队能更好地开展技能培训,近3年来*自掏腰包为电钳班购置培训光盘、电钳工书籍30多盘(册),捐献了收藏的《PLC控制与应用》、《矿山设备维修》、《蓝光数字矿山》等40多册当今煤矿最先进、最具科技影响力的技术书籍,专门建立了区队“技能图书角”,供干部员工随时借阅。
井上下每当遇上员工对设备故障判断不清、设备构造不明、拆解安装顺序不当的情况时,*总是耐心手把手地拆装检修、判断故障,将所学到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现场员工,把简单的“传帮带”打造成为了*煤矿最有影响力的员工教育培训新品牌。
截至目前,由*亲自主讲的各类技能培训达130多场次,现场指导员工处理设备检修和运行问题50多次,主持开展岗位练兵、技能比武21期,为矿培养电钳工技术骨干30多人,向一线输送技能员工21人,有60%的员工掌握2门岗位技能,30%的员工掌握3门岗位技能,实现了一专多能复合型技能员工培养目标。*煤矿为此专门成立了“*技能人才工作室”,他本人先后多次被聘为集团公司培训中心、环保中心讲师、技能大赛考官。
在*的努力下,员工整体技能素质的提升不仅有效提高了现场工作效率,还从根源上消除了人为操作失误产生的各类问题,实现了人机操作零缺陷、零影响。2年多来,*煤矿未发生一起机电运输和无计划停电停风事故,矿井机电安全质量标准化水平从三级一举跃升为一级,博得各级检查组领导的一致赞誉,区队还被集团公司授予“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荣誉。
深化改革——主动操刀脱困局
2016年初,煤炭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隆冬”。面对严峻的发展形势,为保发展、保生产、保存续,*煤矿提出了“全方位经营”的脱困思路,率先实行清退委外、合岗定编、精简机关等改革举措,以强烈的危机感主动适应改革发展的新常态。
根据矿井降本增收实施方案,机电队在用工总数不增加的前提下,还要统一回收接管矿井水和生活污水处理站、水源热泵空调机房等6个委外项目。事实上,即便不增加工作量,按照收回委外项目和区队所属工作业务核定,区队应定员121人,现实情况是区队加上管理人员也只有77人,委外项目怎么接?岗位人员怎么配置?设备运行怎么保证?
一连串的问题让*陷入了深深的思索当中。最终他下了决心:率先在机电队试点“操刀”改革,实现现有人力资源配置的科学化、合理化,为后续经营改革铺好路。
*用一个月的时间实现了自己的改革思路,按照矿井经营改革整体部署,机电队收回了委外项目进行自营,同时对生产准备队与信息化监测中心进行整合,在新的机电队首开压缩管理岗位先河,实行“两正一副”的班子成员配置,在保留全队管理人员待遇的同时,将队干全部编入班组岗位,同时将机关精简、安监处合并、后勤调剂、外部调入的32名管理人员全部充实到操作岗位,在填补岗位空缺的同时还有效优化了用工结构。
这看似简单的改革举措,实则饱含了*的良苦用心,全部充实到操作岗位的管理人员不仅失去了体面的工作环境,还要在负责管理之外承担具体的岗位工作,对*私下的怨言、指责甚至谩骂在一段时期内他都默默承受了。但他并没有因此停下改革的步伐,而是主动找这些人员一对一、面对面交心谈心,通过细致入微的思想工作,引导他们以正确的心态与行为参与改革、支持改革、拥护改革,逐步稳定军心。最终*仅用109个人就捋顺了矿井“四大运转”的运行维护和设备维修保障工作,以及地面主通风机房、空压机房、液氮站等9个生产辅助设施及井下3个供电、排水系统的安全平稳运行。
实现在“增人不增资”的情况下,减少岗位员工12人,只此一项每年就可为企业降低人工成本100多万元,若按照往年委外承包合同,还可为企业节约承包费近300万元,一举打造了集团公司名副其实的用人最少、工效最高、成本最低的一支机电队伍。*这种敢为人先、负重攻坚的魄力也为改革发展顺利推进起到了连锁示范和推波助澜的作用,保证了后续改革举措平稳落地。
在形势任务教育上,*以打造“节约型区队”为目标,从实处和细节上抓起,在中、高级工和技师当中开展了征集节能降耗“金点子”活动,对征集的有经济利益和有改造价值的合理化建议分别给予奖励。开展节支降耗工作,专门清理炉排、炉床、炉膛等设施,实行动态跟踪管理,每年为矿节省耗煤量超过150吨、节约燃煤成本6万元。
今年4月份,*主动克服材料费紧张、人员不足、工作繁杂的不利局面,专门抽调技术骨干员工,拆除清洗联合福利建筑18000多根太阳能真空管,并对废旧真空管、密封圈等配件和材料进行回收修复,直接为企业节约委外清洗和维护费用30余万元。并通过实施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改造、优化补套、+1046m主排水泵房无人值守等举措,累计为企业节约资金超过400万元。2016年,仅*带领的一个队就完成矿年初给机电运输组下达217万元降本增收目标的185%,成为实至名归的降本增收“模范户”。
勇于担当——三十年初心不改
已过天命年轮的*,脚步依然落地有声、疾步如风,但健康的表象下却仅有极少数的人清楚他是个“药罐子”。对于一个全过程参与过四对现代化矿井由基建到生产的建设者来说,多年超负荷的操心劳累已让他的身体不堪重负。
在他的身上,症状明显的就有心脏病、冠心病、肾水肿、低血糖等7种病症,无论走在地面还是井下,无论穿便装还是工装,衣兜里总少不了瓶瓶袋袋的药丸,可他却依然乐观、激青地投入到自己钟爱的机电事业中。
今年4月,I0102102综采接续工作面进入了紧张的筹备安装阶段,因设备检修、零配件到货不及时等原因,无法在计划安装期限内保证联合试运转。I0102102工作面的正常生产直接决定了矿井全年原煤产量任务的完成,矿领导班子经过慎重研究,一致决定由*再兼任机电动力科科长一职,*没有向组织提出任何要求,立即投入紧张的设备安装工作中。
白天,上午协调分管的区队与科室业务工作,下午紧盯地面现场设备维修和联系催货,晚上穿上工作服下井跟带班,到接续面指导现场安装。连续一个月他没有“8小时工作制”,没有和家人过一个周末,连节假日都坚守在现场,昼夜“连轴转”,连日“遭遇战”习以为常,有时因为现场问题他一天最多下过4次井。这种高强度的工作方式即便让一个身体健康的人都难以承受,更何况是一个疾病缠身的病人,科队干部员工每当看着他眼睛透着血丝、拖着疲惫的身躯坚持在现场时,心里总是装满了感动与心疼。5月初,在*的辛勤努力下,I0102102接续工作面顺利抢在安装期限节点前实现了联合试运转,保证了矿井正常生产。
在*煤矿,但凡提起*名字的人,无不竖起大拇指,这不仅源于他在矿井机电领域里的专业权威,更是对他的工作信念、专注、毅力、敬业精神的普遍赞誉和广泛认可。身为一名机电副总,同时身兼机电队队长和机电动力科科长两个职务,这在兄弟矿井中也找不出第二个人。单论机电队和机电动力科管理的具体工作,或许并不特殊,但将这些工作全交由一个人来管理,就会因错综复杂的事务显得力不从心,甚至会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但*做到了。
今年6月的一天,*煤矿I0102102工作面采煤机变频器出现故障,造成连续影响生产时间达4小时,机电动力科、机电队、综采队机电技术骨干赶往现场排除故障,均束手无策。一直以来,集团公司变频器均委托厂家进行技术指导与维修,各矿井缺乏通晓变频器维修技术的人员,如请求厂家解决,注定影响的时间会更长。就在这个时候,有人想到了中午刚刚因为低血糖而晕倒、正在矿区医务室打点滴的*知道后二话没说,要求医务人员拔掉针头,换了工服就往井下赶。到了现场,他一边询问情况,一边上手调试,仅用了20分钟就排除了设备故障,井下生产得以恢复。当在场人员担心他的身体,劝他升井休息时,*却已在一旁和各位技术人员探讨起了变频器的原理,商量着如何快速排查变频器故障,丝毫看不出他是一个晕倒不久的病人。
几天后*制定了《变频器故障分析处理明细表》,由此填补了矿井变频器自检自修的一道空白。今年以来,由*在井上下现场直接发现、指导、处理的机电、运输、采掘设备和系统问题、故障就达40多起,累计抢回生产时间达300多个小时,挽回经济损失超过500万元,矿井设备综合完好率、“五小”电器完好率和电缆悬挂率均保持在95%以上。
第五篇:煤矿劳模事迹材料[定稿]
主 要 事 迹
***同志九0年黑龙江矿院选矿系毕业参加工作,一直耕耘在选煤工作一线,为人忠厚,较强的上进心、进取心和责任感,高级工程师,技术上管理上都出类拔萃,成为我公司煤炭系统工作业绩上和技术业务上的佼佼者。
一、扎根矿区、勇挑重担
***从参加工作以来扎根生产一线,一直从事技术管理和行政管理工作,参与铁选厂所有的工艺和技术改造项目,加压过滤机、浮选机改造,在此期间多篇论文和技改项目作为第一责任人荣获市级科技进步奖,多篇论文荣获公司级特等奖,在把理论联系矿区实际的工作中默默地耕耘着,在技术业绩不断成熟与进步的同时,更是挑起了生产和行政的管理工作,多次被评为公司级科技明星、管理明星和先进先进生产工作者。自担任车间主任以来,更是深入一线,靠前指挥,劳动在一线,与职工一起摸爬滚打,没有周末,更没有节假日,生产就是号令,一旦车间生产有任务,不管什么时候都会及时赶到生产一线,靠前指挥、现场解决问题,保证生产畅通无阻。
二、准细管理、带好队伍
面临公司改革求生发展情况下,生产经营遇到的困难,导致厂内职工队伍不移动、思想波动大,车间工人从原来的125人缩减到75人,去创业中心50人,在克服人员短缺的条件下,工作越来越多,人员越来越少,劳动量大,职工的情绪变得恶性循环,他就想办法稳定队伍,除耐心细致思想工作外,采取工资分包、砍块工资的办法,采取工资向技术岗位和苦脏累险倾斜的办法,向多劳动者倾斜,稳定职工的劳动积极性,生产工分张榜公布,按基分、出勤天数,满勤分和奖励分共同组成的总分计算成工资总额,使职工一目了然,并制定详细的工资管理办法公平公正,调动职工积极性,完成生产任务,稳定职工队伍。
三、以人为本抓管理,攻坚克难抓管理 “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一直悬挂于浮选车间每名员工的的心里,他用鲜活的例子教育每名职工忽视安全就是对自己和家人,同事最大的不负责任,更谈不上幸福,所以他在硬件和软件两方面抓安全。在多油多尘部位采取防范措施,在职工检修作业时亲自监督和防范,班前课每日一问不流于形式,车间护栏等与安全有关的防范措施亲自检查、加固等等,使他在任期间未发生一起轻伤以上人身事故。
在车间管理方面也是一丝不苟,从每天的技术指标管理到材料、配件、修旧利废管理,都亲自制定规章制度,降成本、提效益,一直是他放在心上的利刃,节约挖潜,先后想办法修旧利废,修不锈钢滤网、滤扇和滤液管,托辊等项目,每年就可节约材料费50万元以上,成为全公司的楷模。加压过滤机等一批高科技设备的正常运转是凝聚他和团队的聪明才智,成为同行业检修维护运转最好的设备。
利于职工休班时间为职工讲课,从浮选理论到实践,从设备改造到检修维护,讲的有血有肉、入情入理,生动而有效,使车间员工想干也会干。
四、改革攻坚、勇挑重担
面临公司新一轮改革,精减机构,缩减人员,车间管理人员也多的不利局面,他就耐心细致的做职工思想工作,七煤公司面临的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大家不能只依靠洗煤生产这一根绳,自谋出路,广开财路,为了公司的生存,为了个人家庭的幸福生活,动员一部分员工自谋出路去发展,先后有50多名员工下海创业创市场。留下来的员工班组长多,面临精减为普通员工,在思想上一时想不通,他就尽他自己之力在工作安排上和思想教育上做工作,抵住来自各方面的压力,维持职工队伍稳定,完成各项生产和检修任务。
***同志也决心用自己的所学和管理经验,在洗煤生产的战线上,发挥自己的光和热,完成公司解困振兴贡献自己的全部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