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评选材料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南阳市第七小学教育信息化工作一直以来以“应用引领”为指导,以硬件技术的安全保障、维护和有效支持为基础,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保障了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
一、健全规章制度,落实岗位职责,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我校设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规章制度。我校李彦虎校长为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把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的学校工作中,并按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设立工作,落实到人,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序开展。
二、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畅通,确保教育现代化信息“窗口”正常开放。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层面的不断扩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在切实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畅通、系统软硬件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的基础上,进一步用足、用好现有信息化资源,使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效地渗透入学校的政务、教务、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等领域。落实网络安全措施,校园网主页由专人负责维护审核,确保学校信息窗口的正常开放。
三、加强教育信息化队伍建设,提高指导应用的综合效能
我校重视加强信息化队伍自身建设,形成专业理论扎实、信息技能过硬的教育信息先进团队。为了做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信息技术专干对教师进行“有问必答”式的及时指导,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年级组对新进的教师进行教学设备使用操作的培训,还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电子白板的使用》《如何制作课件》 《怎样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word的基本操作》、《怎样连接上网,怎样下载素材》、《怎样实现校园局域网络共享》等多次专项专题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老师参加市区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活动。目前,包括新教师在内的我校40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做教学课件,能结合学科特点上好整合课,凸现了信息化特色,为实现学校办公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确立了我校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和领先水平。
四、设施配置齐全,重视规范使用、充分利用好现有电教资料。
我校电教基础设施配置齐全,现有教师办公室专用电脑85台,数码摄像机2台,照相机2部、扫描仪和刻录机各一台,电子白板24套,投影机5个,26个多媒体教室。校园设有监控系统、视频系统。电教资料如光盘、录音带、录像带、VCD、DVD、CDROM等也不断更新充实,保证了教学的需求。为了将现有的电教资料适时合理地运用起来,使其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各处多媒体硬件管理维护责任落实到人、网络教室及设备、资料的使用条例落实到位,使电教室、电脑室成为教师、学生学习活动的理想场所。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家长开放周、论文报告会、专家讲座、文艺汇演、节日联欢等等,信息技术教师都能精心组织、策划,确保多媒体设备运行正常,积极做好技术支持、摄像、拍照及新闻报道工作。受到区教体局领导的赞扬。
为更好地为学校管理工作服务,进一步巩固、提高了学校信息化(技术)资源的利用率,我校于2010年建立了“南阳市七小”校园网络,录入了大量的基本数据(包括学校简介、校长寄语、教学理念、学校设备装备、校园文化、教学资讯、教师基本信息、学校获奖、学生习作等),上传了教学课件、教学视频片断、教案及图片等素材,投入使用,并面向社会开放。
五、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结合城域网、学校网站和校讯通网站,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相互学习。通过这些平台,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无极限。促进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师在网络发表文章(包括参加各类讲座、听课等教研活动后的心得体会,展示教育成果(如案例、教学实录、教学论文等),真正做到了一份资源,多人共享。教育信息平台运用的效果已初见成效。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财务管理、人事管理、学籍管理、校产管理、卫生保健管理和档案管理中得到全面的落实。电脑成为这些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管理中文件的传输、学习资料的分发、资料的积累和审核等已逐步倾向于依赖网络。教师的新理论的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多大都依靠网络获取。新教师汇报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等均能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好教学课件,打造出了一节节高效课堂、活力课堂。我校每期组织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整合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比赛,选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参加省市级优质课评比。要求每位老师至少上传一个优秀课件、一份学科试卷、一篇教学设计、一个典型案例等参加评比,促进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提高。现代化的教育设备在教育教学中的作用日益显现,为学校最终走向无纸化办公、信息化管理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一直以来,我校有序开展、落实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活动成果突出。白振杰老师的电教及管理论文荣获市教育教学论文一等奖。张广强老师获得省信息技术教师优质课比赛一等奖,他组织研究的课题《网络对青少年成长的危害》获得省立项。在信息技术教案设计及课件评比中,陈俊华、张可、许建冰、李世波等老师的教案、课件被评为省市一二等奖。学校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有效整合”教学展示活动,徐辉、吴文娟、谢岚等多位老师的课受到“手拉手”学校老师的赞誉。学校还利用多媒体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教育专题影片,如地震预防常识教育、消防等安全教育等,每天早晨由政教处负责开展好校园广播教育活动。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电脑小报的制作评比,评选出大量优秀作品,进行了校内展示,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我校学生参加信息技术电脑创新制作大赛多次获得市“电子报刊”“电脑动画”一二三等奖。我校学生在市区电教馆组织的“网络夏令营”活动中积极参与,成绩突出,受到区领导表扬。学校荣获“全国科普教育先进单位”“河南省教育技术先进学校”“市青少年科技大赛先进组织单位”“市青少年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优秀组织奖”“义务教育新课改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
随着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正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展现学校风采迈进。
加强信息化建设 促进学校内涵发展
南阳市第七小学
2012年12月
第二篇: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材料—城关一小
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材料
栾川县城关镇第一小学
二〇一四年十二月
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材料
栾川县城关镇第一小学,现有学生1053人,教学班22个,在职教师36人,其中小学高级教师23人。洛阳市规范化学校,洛阳市五星级学校,洛阳市电化教学先进单位。数年来,城关一小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切实以“应用引领”为指导,以硬件技术的安全保障、维护和有效支持为基础,提升技术为教育服务的意识和效能,提高教育信息化应用效益,保障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条不紊地开展,为丰富学校的内涵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
一、制度规范、职责明确,积极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
我校设立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规章制度。成立以李四平校长为组长的信息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把信息化建设纳入教育管理、教学改革的学校整体工作中,并按照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各项规章制度安排工作,责任落实到人,配备专职人员,确保学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快速有序的开展。
二、专人管理,网络畅通,确保教育现代化信息“窗口”正常化
随着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应用层面的不断扩大,在推进教育信息化应用的整个过程中,学校在切实保障校园网络安全畅通、系统软硬件维护、设备更新等全程技术支持的基 1
础上,进一步用足、用好现有信息化资源,使教育信息化工作有效地渗透入学校的政务、教务、财务管理、教育教学等领域。落实网络安全措施,校园网主页由专人负责维护审核,确保学校信息窗口的正常开放。
三、注重培训,队伍强大,提高指导应用的综合效能
我校重视加强信息化队伍自身建设,形成专业理论扎实、信息技能过硬的教育信息先进团队。为了做好信息技术培训工作,信息技术专干对教师进行及时指导,信息技术教师深入年级组对教师进行教学设备使用操作的培训,还面向全体教师进行《电子白板的使用》《如何制作课件》 《怎样运用Powerpoint制作幻灯片》、《word的基本操作》、《怎样连接上网,怎样下载素材》、《怎样实现校园局域网络共享》等多次专项专题培训,并积极创造条件鼓励老师参加信息技术教学研究活动。目前,包括新教师在内的我校40周岁以下的教师,人人会做教学课件,个个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能结合学科特点上好整合课,凸现了信息化特色,为实现学校办公现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同时也彰显了我校信息化的整体优势和领先水平。
四、配臵齐全,规范使用、充分利用好现有电教资料。
我校电教基础设施配臵齐全,现有教师办公室专用电脑48台,数码摄像机1台,照相机1部、电子白板22套,1个计算机教室,学生用电脑60台,保证了计算机课上一人一机。校园设有监控系统。电教资料也不断更新充实,保证 2
了教学的需求。为了将现有的电教资料适时合理地运用起来,使其在教育教学中真正发挥作用,各处多媒体硬件管理维护责任落实到人、网络教室及设备、资料的使用条例落实到位,使电教室、电脑室成为教师、学生学习活动的理想场所。
学校建立了教学资源资料库,分年级、分学科,把教师备出的教学设计、制作的课件以及教学反思储存起来,以便同行其他教师共享与交流。
五、学用结合,提高学校教育信息化工作中教师运用能力
通过河南基础教育资源网、学校网站和校讯通网站这些平台,要求教师积极参与,相互学习,实现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家长的沟通无极限。促进信息技术在班主任工作中也得到充分的运用。教师在网络发表文章,展示教育成果,真正做到了一份资源,多人共享。把教育信息化的优势发挥到极致。
在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中,电脑和信息技术已经成为教师和管理人员必备和必需的工作手段。信息技术在学校教学管理、财务管理、学籍管理、校产管理、档案管理中得到全面落实和应用。电脑成为这些管理人员的必备工具,管理中文件的传输、学习资料的分发、资料的积累和审核等已逐步倾向于网络现代化、应用常规化。教师的新理论学习和教育教学实践、新信息的获得等多大都依靠网络获取。
在教学中新教师汇报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等均能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好教学课件,保障了高效课堂的科学化、创新化。我校要求每期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整合课课件、教案、教学设计等比赛,选出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参加省市级优质课评比。要求每位老师至少上传一篇教学设计、一个优秀课件、一个教学心得等参加评比,促进了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一直以来,我校有序开展、落实信息化工作,教育信息化活动成果突出。张艳丽老师获得县信息技术优质课比赛一等奖。邢方、李淑婧、王晓娜、潘冬霞、望勉、赵红娟、陈红梅、常娜、熊冰珂等20余名教师分别在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应用成果、第十六届教育软件大赛、第十七届全国教育教学信息化大赛、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评选活动中所执教的优质课、制作的课件分别获市级一、二等奖。学校还利用多媒体教材组织学生观看各类教育专题影片,如地震预防常识教育、消防等安全教育等。学校组织学生进行电脑绘画、信息技术电脑创新制作大赛等活动,极大的鼓舞了学生学习电脑的积极性。
我校教育信息化工作的快速发展,软硬件设施的完善,信息化工作的使命正向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展现学校风采迈进。
第三篇: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评选材料
教书育人先进单位评选材料
近年来,在靖边县教体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以“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每个孩子成长奠基”为宗旨,按照“以人为本,民主和谐,团结合作,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效率为核心,以学校管理为重点,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和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较好的完成了各项工作。现将我校申报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的主要工作成绩作详细汇报。
一、领导班子,在团结中求协作
我校领导班子同心同德,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善于从学校全局工作出发处理好本职工作,在工作中确立了四个意识:服务意识、创新意识、模范意识和主动意识。
班子成员能从学校工作需要从发,发扬了我校分工不分家的合作意识。按照“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高效型”的要求,加强学习,提高素质,改进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实现了“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塑造了良好的领导班子整体形象,维护班子团结,能容人、容言、容事。做到记人之功、谅人之过、容人之短、学人之长。具有大局意识,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努力实践“知难而进、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的精神,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工作面前讲原则,利益面前讲风格。
二、抓实常规,在规范中求发展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规范的科学管理。我校积极学习落实县教体局颁发的《中小学教育教学管理办法》、《班主任工作管理办法》,全面实行规范化的管理机制,以此全面提升学校的办学质量。在常规管理上全面推行以教学工作综合评价为主体,以课堂教学和教科研工作的考核评估为辅的管理体制。一方面通过教科研流程的管理,提高教师教科研水平,用先进的教学理论指导教学,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加强课堂教学全过程的管理,促进教师精研教材、精选教法,精心备课上课,总结课堂教学实践经验,为教科研工作提供鲜活的实践素材,实现教科研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统一,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促进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苦练内功,在交流中促提高
我校为了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促进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课堂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同时为了营造教师相互学习的氛围,不断提高教师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我校每学期都开展骨干教师示范课、青年教师汇报课,“人人听我课,我评人人课”活动,从活动安排到听课、上课、评课的各个环节,我们领导班子一直深入到各个教研组和班级,活动组织的认真扎实,效果显著,此外,我们还邀请了靖边县电教馆、靖边六小、靖边十五小、靖边七小、乌审旗学校的领导和名师来讲示范课。通过多元化的听评课活动,达到了三个目的,首先为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做了引领示范,其次,促进中、青年教师展示并逐步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风格和模式;第三,抓实教研活动,加大了集体备课、研讨、探究教材、教法的良好教研氛围。
四、加强管理,在发展中求特色。结合实际,学校组织各处室重新修订了学校办学章程和各类制度汇编,制定了学校各类工作计划,把“真诚做人,快乐成长”的办学思想渗透到了课堂教学和学校全程管理之中,确保教育教学工作顺利有序进行。落实领导值班代课制度。严格财务管理,实施政务公开。学校各类采购、维修、工程建设、评优树模、晋升职级等都经会议研究,并报上级审批,公开透明。财务管理规范,各项制度健全,无任何乱收费现象。学校所以档案资料都有统一标准排版打印、装订,各处室档案有专人管理。学校的各类材料都按时、按要求报送,上传下达及时、无缝对接。上级来文及时阅办造册登记,各项工作与教育局对接良好。学籍管理规范,学生入学、转入转出等流程手续齐全合理。全体教职工各负其责,分工明确,人人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配合默契。在管理中提出从小处入手,把“小事做细,细事做精”的工作要求。
五、教研常态,在研究中促发展
作为一所农村小学,我们坚持“问题”即“课题”,“教学”即“研究”的原则,以教研组为主阵地,以课题研究为主要形式,促进教师发展。今年我校四项市级微型课题结题,七项县级课题结题。同时我校制定了操作性较强的校级课题管理办法,把校级课题的研究也纳入教学考核中去。
本学期,我们继续立足于课堂,进行教师基本技能大练兵活动,开学初我们举行了“新教师汇报课”,第四到五周进行了“骨干教师示范课”,后一阶段进行“人人听我课,我评人人课”活动,通过不断的听评课活动,让所有的一线教师都能参与到活动中来,合作学习,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此外,我们鼓励教师参加各种网络研修活动和晒课活动,我们要求所有一线教师认真阅读有关课标和教育理论的书籍,并撰写心得体会,教导处定期对读书笔记进行检查,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共同促进教师的成长。
六、习惯养成,在活动中明事理
良好道德习惯的养成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极为重要。养成教育虽不是教育的全部,但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教育中最“实”的基础部分,也是教育的“质”的指标。抓好养成教育才能使学生成为表里如一,言行一致的人,因此只有加强养成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习惯,才能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素质,促进其终生发展。学生的养成教育无处不在,作为教育工作者应从点滴抓起。
首先,我校采取有效措施,深入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利用集会、国旗下讲话、主题班队会,大力宣传学生文明礼仪知识。二是开设文明习惯养成教育课,学习《中小学生守则》、《日常行为规范》,《卫生健康知识》。三是组织学生开展我爱校园活动,清理垃圾,劝导不文明行为,增强学生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自觉爱护环境。
其次,为了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创建平安校园,形成良好的校园风纪,杜绝不安全事故的发生,在乡领导的配合下,我们邀请了东坑派出所的同志来到我们学校,给全体师生做了法制宣传和交通安全教育报告,并要求孩子们“小手拉大手”把法律知识和交通安全常识带到家庭。学生进行了必要的学法、知法、用法,懂得交通安全知识的教育。同时,我们要求全体老师也更要加强法律安全知识的学习,做遵纪守法的带头人,在落实素质教育的过程中,能结合校内外案例对学生进行法律安全知识的宣传。
七、党建引领,在精准中求脱贫
根据上级文件精神,我校成立了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和控辍保学领导小组,由曹世明校长担任组长,其他校委会成员及各班主任为小组成员,有序开展我校教育脱贫工作。
通过“六个一”对83建档立卡学生励志教育结对帮扶。即精准识别,一个不错;控辍保学,一人不落;精准资助,一刻不等;结对帮扶,一人不少;扶贫督查,一户不漏;政策宣传,一户不误。此外,组织我校方立慧、冯瑜两位心理辅导老师对贫困学生和学困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成功说服了两名厌学学生,和靖边二小举行“城乡手拉手,脱贫奔小康”的结对帮扶活动,为教育脱贫工作添砖加瓦。
八、素质教育,在内涵中求发展
“三节一会”如期举行。根据学校工作安排,于4月份举办了第七届读书节,6月1日召开了第七届校园艺术节活动,9月末的第八届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和11月份的第七届科技节也以提上日程。
学生社团活动丰富多彩,“三个一工程”初见成效。根据榆林市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我 校今年在全校开办了涵盖体育、音乐、美术等38个大型社团,其中“腰鼓社团”和“秧歌社团”是我校所有社团的重头戏,多次为学校大型活动表演助兴,效果良好。
礼仪活动扎实开展。为了使一年级学生尽快适应小学生活,我校于开学初举行了一年级新生入学仪式。为了使六年级的学生能够有一个完美的小学生涯,提高认识,更好的适应未来的学习生活,我校于六月底举行了六年级毕业典礼,给孩子们的小学生涯画上了完美的句号。
九、打造校园,在安全中创文化
近几年来,学校厉行节约,多方筹措,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逐年增大对硬件设施的投入,努力使学校办学条件和育人环境规范化,为学校全面推行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了物质保障。假期,我们对学校的教室、宿舍、餐厅、操场进行了维护和修缮,对校园进行美化、文化和绿化,营造校园文化氛围,修建新餐厅也提上日程。学校将尽最大的努力为教育教学保驾护航。
通过全体教职员工的不懈努力,近年来,我校在各项荣誉上斩获颇丰:2016年2月获得“榆林市实施素质教育优秀学校”称号,2016年3月获得“靖边县实施素质教育“316工程”优秀学校”称号,2016年5月获得“2016年靖边县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乡镇组团体第一名”,2017年5月获得“2017年靖边县“体彩杯”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乡镇组团体第一名”,2017年6月获得“2017年海峡两岸少年儿童绘画书法大赛优秀组织奖”,2017年11月,被榆林市教育局授予“校园足球特色学校”,2018年3月获得“2017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先进集体”和“2017学校安全工作考核优秀单位”,2018年5月获得“2018年靖边县小学生校园足球联赛女子组第一名”,2018年6月获得2018年靖边县“体彩杯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城区小学组团体小学组第二名”。
面对新形式,新契机,我们将继续坚持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新时期的办学方向,坚持抓好教学常规工作,加大教育科研和教学改革的力度,多渠道加大教师培养力度,加强现代教育技术和创新实践的教育,加强特色校园文化的创建,优化学校管理,促进学校更快更好的发展。
第四篇:先进单位评选方案
先进单位、优秀员工的评选方案
一、目的:
鼓励先进、弘扬进步,以先进为榜样,鼓励员工学先争优,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共同努力、共同进步,建立一支能打硬仗的优秀团体队伍,推动公司快速向前发展。
二、时间:※※※年※※※月※※日至※※※※年※※※※月※※※※日
三、对象:公司各部室、全体员工(工作满半年以上的)
四、方式:
1、各车间部门根据生产工作情况,以班组或部门进行组织评选。
2、各单位组织评选“优秀员工”时,每个员工都要进行个人总结,班组讨论,再进行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选,防止形式主义和走过场,真正让员工受到一次深刻教育。
3、各部门主管要根据员工推荐出的名单进行审核,结合今年年终考核客观综合考评,并填好“优秀员工”推荐表报公司办公室。
4、先进单位由各部室进行推荐(详见评先单位划分表),被推荐出的先进单位,要准备1000字以上的先进事迹材料参加公司评选。
5、先进单位公司要组织班组长以上人员进行评选推荐,各推荐出的单位要先进行事迹介绍,而后采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进行评选,最后由公司领导审定。
五、要求:
1、各车间部门要集中员工进行思想动员,讲清评选先进的目的意义和要求。
2、被推荐的先进单位要认真准备好事迹材料,优秀员工要结合今年的年终考核严格客观地评选并填好登记表,在※※※※年※※月※※※日前送公司办公室。
3、各部门要精心组织,认真做好评选工作,真正做到评出风格、评出团结、评出干劲,评选一定要确保公平、公开、公正实事求是,员工如认为有不公平的,允许越级上报。
4、凡违反公司规定,受过公司或部门处罚的、进入公司工作未满半年的员工不能评为“优秀员工”,单位没有完成全年工作任务的不能推荐为先进单
位。
5、各部门在评选“优秀员工”的同时,评选出本部门表现最差的员工,※※※年※※※月※※※※日前一齐报公司办公室。
6、评选的优秀员工班组长以上干部不能超过50%,确保优秀员工比例不被占用。
7、先进单位和“优秀员工”的名额见附表。六:奖励:详细方案另行公布。
第五篇: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
附件:
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
和先进个人名单
一、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单位名单
(一)各区县 东城区:
北京市第一幼儿园 北京市东城区分司厅幼儿园 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 北京市东城区史家胡同小学
北京市第五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 北京市东城区宏志中学 北京景山学校 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东城区教育信息中心 西城区:
北京洁如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棉花胡同幼儿园
北京市北海幼儿园 北京市西城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北京市第四中学
北京市第四十四中学学 北京市第一六一中学 北京市第十三中学 西城区教育会计核算中心 西城区教育信息技术中心 崇文区:
北京市崇文区第二幼儿园 北京市崇文区光明小学 北京市第五十中学 崇文区电化教育馆 宣武区:
北京市宣武区槐柏幼儿园 北京市宣武区师范学校附属第一小学
北京市育才学校 北京市回民学校 北京市宣武区招生考试中心 朝阳区:
北京市朝阳区团结湖第一幼儿园园
北京市朝阳区实验小学 校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北皋中心小学 北京市东方德才学校 北京市陈经纶中学 北京市望京实验学校 北京市朝阳区招生考试中心 中心 丰台区: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幼儿园 儿园
北京市丰台区师范学校附属小学学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五小学 北京市第十二中学 学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一幼儿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国际学北京市朝阳区日坛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京通小学 北京市朝阳区劲松第三小学 北京市第十七中学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市朝阳区现代教育技术信息网络北京市丰台区芳庄第二幼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北京市丰台区樊家村小学 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二中 北京市云岗中学 丰台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中心
石景山区: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幼儿园 北京市石景山区实验小学 北京市苹果园中学 北京市杨庄中学 石景山区教育信息中心 海淀区:
北京明天幼稚集团 园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二小学 学
北京市海淀区翠微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第二实验小学 北京市第二十中学 学
北京市中关村中学 北京市育英学校 首都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 北京理工大学附属中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门头沟区:
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二小学 北京市门头沟区王平村中心小学校 通州区:
空军装备研究院蓝天幼儿北京市海淀区温泉中心小北京市海淀区七一小学 北京市海淀区五一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第三附属中北京市温泉第二中学 北京石油学院附属中学 北方交通大学附属中学 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 北京市十一学校 北京市门头沟区龙门小学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永定分 北京市通州区东方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台湖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官园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玉桥小学 北京市通州区潞河中学 北京市通州区第二中学 北京市第二中学通州分校 通州区教师研修中心 顺义区:
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 北京市顺义区第八中学 学
北京市顺义区天竺中心小学校 学 昌平区:
北京市昌平区城南中心小学 学
北京市昌平区巩华中心小学 北京市昌平区南口学校 北京市昌平区小汤山中学 昌平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大兴区:
北京市大兴区第三幼儿园 小学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三中心小学小学
北京市大兴区第一中学 学
北京市顺义区第一中学 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一中北京市昌平区南邵中心小北京市昌平区第四中学 昌平区二一学校 北京市昌平区兴寿学校 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第一中心北京市大兴区榆垡镇第二中心北京师范大学大兴附属中 北京市大兴区第七中学 大兴区教育信息中心 怀柔区:
北京市怀柔区第三小学 北京市怀柔区渤海镇中心小学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 北京市怀柔区第五中学平谷区:
北京市平谷区幼儿园 北京市平谷区山东庄学区 学
北京市平谷区刘家河联办中学北京市平谷区大兴庄学区 密云县:
密云县第二小学 密云县北庄镇中心小学 密云县第六小学 延庆县:
延庆县第一幼儿园 延庆县西屯中心小学 延庆县第一中学 房山区:
北京市房山区城关小学 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良乡小学 小学
北京市房山区琉璃河中心小学北京市平谷区第二小学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平谷中北京市平谷区峪口中学 密云县巨各庄镇中心小学 密云县太师屯中心小学 密云县水库中学 延庆县第一小学 延庆县第四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长沟镇长沟中心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镇良乡中心北京市房山区实验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窦店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电业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房山第五中学 北京市房山区教育信息中心 燕山区:
北京市房山区燕山教委教育信息中心
(二)职业与成人学校
北京卫生学校 校
北京市现代职业学校 首都铁路卫生学校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房山区分校 北京市中医学校 北京市门头沟区中等职业学校 北京商贸学校 北京市大兴区礼贤镇成人学校 学校
怀柔区社区教育中心 校
北京市民终身学习远程服务中心
(三)普通高等学校
北京大学 北京交通大学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北京工商大学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中国戏曲学院附属中等戏曲学北京市求实职业学校 北京市园林学校 北京金隅科技学校 北京铁路电气化学校 北京市交通学校 北京市供销学校
北京市大兴区安定镇成人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平谷分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化工大学 北京印刷学院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农学院北京 林业大学 北京协和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 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首都师范大学 首都体育学院 北京语言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物资学院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北京体育大学 中国戏曲学院 北京电影学院 中央民族大学 中国政法大学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电子科技职业学院 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中国矿业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 北京联合大学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北京政法职业学院 北京吉利大学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四)市教委直属直管单位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 北京教育考试院 北京广播电视大学 北京教育网络和信息中心 北京市教育系统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北京市教育技术设备中心 北京市盲人学校 北京幼儿师范学校
二、“北京市教育信息化工作先进个人”名单(以姓氏笔画排序)
(一)各区县 丁启永 于利霞
丁建芳 于振国
于 健 门利艳
于 静 马 坚
于芙蓉 马凤勇 马玉娟 王 浩 王永涛 王建民 王恩侠 亓效军 方 明 田 丽 付永明 成建华 任 亮 刘 利
刘 洋(房山)刘永平刘宝才 齐瑞朋 孙 琼 孙雅冰 杜厚今 李 明 李长福 李成旺
马志清 王 强 王有学 王建国 王雪芳 见玉红 尹庆和 田昆升 冯 越 毕研环 任士英 刘 迎
刘 超 刘永志 刘铁马 齐殿新 孙凤云 纪学友 李 红 李 朔 李文涛 李克明
马冠龙 王文精 王青山 王艳芳 王雪青 见培炎 孔震英 田春青 冯 辉 吕学敏 任利峰 刘 昆 刘天翔 刘忠泽 刘博新 关 维 孙文宇 苏 伟 李 芳 李 跃 李玉山 李来衡
王 冉 王东顺 王金满 王振宇 王彩霞 毛忠亮 左玉霞 史宝良 宁小丰 朱良跃 刘 列 刘 俣 刘东宇 刘金玲 刘景山 米忠诚 孙桂花 苏 炜 李 良 李士春 李西刚 李库才
王 健 王永忠 王学宾 王桂英 王喜顺 仉海舰 石文英 付卫东 刑海燕 朱洪斌 刘 刚 刘 洋(昌平)刘东星 刘京城 齐广利 许庆森 孙清林 苏银德 李 张 李小燕 李有毅 李治刚
李建丽 李海东 杨 波 杨淑明 吴 超 何树清 应佳惠 张 鹏 张世民 张国春 张海燕 陈 凯 陈宏如 苑向阳 金 文 周 振 屈博学 赵文光 赵裕燕 胡昌军 姜宏伟 莘赞梅
李俊贤 李雪萍 杨广东 杨瑞勇 吴 鹏 何剑雄 沈 琪 张 慧 张自江 张宝珠 张朝红 陈 岳 陈金文 范国庆 金 钰 庞汉平孟朝强 赵丽英 郝 了 段旭升 姚 磊 贾学永
李桂山 李鸿娟 杨明洋 杨翠英 吴定国 佟显怡 沈连生 张大光 张红英 张晓辉 张新华 陈 颖 陈宗禹 欧阳利 金瑞成 郑少华 赵 峰 赵岱松 郝金宇 侯 健 姚启贤 贾洁清
李晓军 李朝辉 杨金平肖灵丽 吴秋菊 谷海生 张 明 张子锰 张志广
张海涛(海淀)陆 军 陈永力 陈建祥 欧雪静 周 力 郑家珍 赵 雪 赵晋平郝群立 侯福龙 姚维红 贾康生
李铁柱 李德民 杨剑英 时宏民 吴振海 狄春香 张 敏 张玉华 张国安
张海涛(大兴)陈 雨 陈军华 武宪文 郅文汇 周 江 宗海春 赵 喜 赵淑华 胡廷锋 姜 磊 秦 健 贾静嫣
夏润平徐晓勇 郭 鸥 郭宗旺 黄 敬 徐文宇 高 岷 郭 祥 郭燕萍 黄旭明 徐连生 高 凯 郭 跃 唐 燕 曹 京 徐建东 高万祥 郭生龙 陶 京 曹旭兰 徐春鹏 高宇栋 郭立民 陶 静 曹晓利 崔国全
崔福成
康 磊 梁 波(顺义)隗东华 葛 君 韩益祥 程玉玲 程桂生 焦红梅 曾志龙 温学冬 雷铁甲 詹伟华 蔡云生 裴福珍 熊 斌 薛海洪 魏 鷖
魏宣聪
于金龙 王笑怡 王康鹏 左 英 石 岩 叶思良 李国建 邱 强 张顺利 陈文军 赵文欢
贾秀章
马 严 马小蕊 王 陆 王创社 王琪全 韦 笑 刘 畅 刘 臻 刘仁全 刘贵昌 安晏辉
孙 强
梁 力 蒋晓欣 程海忠 谢拥军 蔺殿雨 戴 诺
王殿凤 冯基里 张清利 韩盛昌
王小勇 皮京海 刘玫瑾 杜 江
梁 波(西城)韩江民 焦文杰 蒙广平裴艳萍 戴振峰
方见光 李连民 陈 帅
王玉泉 邢永利 刘建平李 军
(二)职业与成人学校
(三)普通高等学校李欢欢 李颂华 李海平肖 波 何 毅 汪 琼 宋志明 张 峰 张云起 张志华 陆 辉 陈玉峰 岳江红 周恕义 赵 英 施家元 贾卓生 顾 涛 黄达武 黄荣怀 黄维平符生寅 蒋东兴
辜小红
丁 萍 王 权 申军霞 李兆斌 李 季 李秉桦 吴 峰 张虹波
张铁成
杨洪兵 沙 捷 张巨俭 林国策 赵敬中 倪晓初 龚汉明 傅 星
史陈新 李继先 高瑞林
杨德斌 宋木庆 张田力 岳从远 种连荣 高明山 崔 峰 童启富
毕 超 杨世峰
(四)市教委直属直管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