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申报材料
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申报材料
“画图曾识零陵郡,今日方知画不如”。零陵区位于湖南省南部,地处潇水、湘江交汇处,乃文明古邑、历史名城、文物大区,区域面积1967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办事处,人口54.2万,是永州市经济、金融和文化、教育中心。零陵古城文化底蕴深厚,品位精美。它集舜文化、柳文化、儒道文化、佛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之大成,形成了独树一帜且个性鲜明的中华文化奇葩——中国永州零陵文化。2009年以来,在零陵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国家、省、市文化主管部门的关心、指导下,零陵区以“文化强区”为目标,以创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为重点,万众一心,攻坚克难,开拓进取,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呈现出全面发展的良好势头,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齐头并进,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浓厚的文化氛围,为零陵的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一、加强领导,文化强区战略强势推进
文化建设不仅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手段,而且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的繁荣发展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为此,零陵区委、区政府切实加强领导、完善文化政策、加强组织协调等多措并举,大力推进“文化强区”战略。
1、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多年来,零陵区委、区政府切实把文化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把文化工作纳入了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纳入了全区财政预算,将文化设施建设纳入了城乡建设整体规划,做到既有年度工作计划,又有长远发展规划,目标清楚,任务明确,政策得力,措施有效。政府区长实时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文化工作;区人大、区政协每年对全区文化工作特别是文化行政执法情况进行视察、监督。在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都把文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统筹安排和部署。特别是近年来,连续把创建历史文化名城、文化馆图书馆免费开放工作、开展农村数字化电影放映工程、文化惠民提升工程、乡镇文化站及农家书屋建设工程等作为区政府为民办实事列入了《政府工作报告》,并认真组织实施。
2、完善文化政策体系。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在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制定了《零陵区十二五文化发展纲要》,对文化人才队伍、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做了全面部署,坚持“大文化、大项目、大产业、大发展”的思路,做大做强文化产业。把文化元素融入《永州市零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零陵区社会文化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永州市零陵区城市建设总体规划》,明确中心城市零陵区按照历史文化名城的要求予以规划和建设,确立了“青山、绿水、靓城”的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利用古文化文物资源发展中心城市旅游经济,参照《永州市旅游总体规划》制定了《零陵区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同时,积极落实上级有关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各项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文化强区”建设。
3、完善组织协调体制。为切实加强对全区文化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委、区政府召开文化工作协调会议,进行全区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各级各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加强协作,全区上下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分工负责、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各部门齐抓共管、文化部门督促协调、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
4、强化文化工作考核。为督促全区文化工作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区委、区政府将文化建设纳入了对乡镇办事处、区直有关部门的目标管理责任制,作为考核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重要指标,定期进行考核,有力地保证了全区文化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加大投入,公共文化经费保障有力
公共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财政的支持。2009年以来,特别是申报历史文化名城工作正式启动以来,零陵区的文化工作投入增速迅猛。
1、逐年加大财政文化投入。近3年来,我区文化事业费增幅均高于于同级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人均文化事业费高于本省平均水平。区财政投入近2亿元,向省、国家争取资金在1500万元以上。对公益性的文化事业单位,除人员工资外还拨给一定的业务费和公用经费,并且,每年以20%的幅度予以增加。
2、建立公共文化保障机制。区财政每年用于文化事业单位经费1500万元以上,其中人员经费700万元以上,文化机构年度人员(包含综合文化站管理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得到保障,全部列入年度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到位。群众文化活动经费逐年递增,由原来的每年30万元递增至50余万元。图书工作经费由原来的每年5万元递增至30万元。对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等免费开放的资金由区级财政配套资金予以足额配套,每年在10万元以上。对重大的文化工程实行区财政保障,如投资3000万元用于柳子街修缮,2000万元用于人民路文化街的修缮,500万元用于文庙修缮,400万元用于福寿亭、节孝亭修缮,400万元用于周家大院的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的制作,200万元用于回龙塔、朝阳岩石刻、淡岩石刻等国保单位的保护规划和修缮方案的制作,200万元用于柳子景区愚溪的环境治理,100万元用于图书馆、文化馆改扩建等等。
3、确保文化项目配套资金。采取政府购买、项目补贴、争取省、市文化部门项目支持等方式,支持公共文化机构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服务。近几年,用于送戏下乡、送电影下乡,购置相关农家书屋设备等资金达1000万元。区人民政府对花鼓剧团、文化馆创作演出活动,实行创作演出补贴制。根据全区文化事业单位人才缺乏比较严重的状况,区财政每年阿安排文化事业单位一定数量的人才引进和培训经费,促进人才培养和素质提高。
4、鼓励社会赞助文化事业。区委、区政府出台捐赠税费减免惠等政策,取得显著成果。区人民政府积极扶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产业启动资金,有偿借贷,滚动使用,确保“十二五”规划的各项事业在资金和政策扶持上得到充分的保障。
三、吸聚人才,文化专业队伍日益壮大
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近年来,零陵区启动人才战略,同时把吸聚文化专业人才纳入战略规划,使全区文化人才不断壮大。
1、制定人才队伍发展规划。近年来,零陵区突出人才队伍建设。《政府工作报告》、《永州市零陵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零陵区十二五文化发展纲要》,《零陵区十二五人才队伍规划》等都提出了加强对文化队伍的培养和培训,宏观上为全区中长期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建设指明了方向,微观上为我区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建设制定了步骤,努力打造一支规模适度、有特色、素质高、能力强的文化人才队伍。
2、健全文化管理人员队伍。一是区文化馆充分利用人才、设施、设备优势,加强对社区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每年举办2期文艺骨干培训班,每期培训20人,每期培训时间30天;培养出一批门类齐全、富有特色的群众文艺骨干队伍。每月举办一次广场群众文化活动,每年送文化下乡4次。二是全区16个乡镇(街道)配备专职文化站长,队伍稳定,100%的社区有群众业余文化活动辅导员,全区508家农家书屋均配置了文化管理员,全部将其纳入财政补贴范畴之内。三是建有群众文化队伍30余支,各类文艺骨干500余人。这些队伍对促进全区文化建设,丰富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发挥了积极作用。
3、加强基层文化队伍培训。为了更好地提高文化队伍的教育培训水平及文化素质,专门设立了人才培训专项经费。每年区文化馆、区图书馆等在职职工参加脱产培训不少于7天,社区、乡镇办事处文化站文化专干集中培训不少于5天。
4、优化专业人才队伍素质。近年来,专业人才队伍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多渠道培训,努力培养了一批拔尖的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经营管理和科技创新人才;确立以业绩为取向的人才价值观,在职称评聘、成果评奖、工作考核等方面,打破学历和资历的界限,以创新能力、研究成果为主要衡量标准。区文化馆的文艺创作、音乐、舞蹈、美术方面的专业人才,区图书馆的图书管理专门人才,区文管所的考古发掘和古建保护专业人才,区柳宗元纪念馆的高素质讲解人才均有所增加,在专业结构、岗位结构、年龄结构上都得到了一定的优化,为文化人才队伍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高了文化队伍整体战斗力。
5、鼓励文化人才争取成绩。5年来,零陵区文学、绘画、歌曲、舞蹈、戏曲、小品等在各级比赛中获奖200余个,在各类刊物上发表文艺作品90余件,成绩名列永州市之首。其中歌曲《将进酒》和《乡下老妈》分别获得湖南省的最高文化奖项——省“五个一工程”奖,填补了全市的空白。
四、健全网络,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建立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和维护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近年来,零陵区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设施的投入力度,全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1、打造全省知名文化品牌。近年来,零陵区图书馆充分发挥用永州市“中心图书馆”作用,不断加强管理,创新工作方法,争创全国一流服务水平,率先在全市开设了电子阅览室,为读者服务实行了网络化管理,因工作成绩突出,近几年连续四届获得全省唯一的“国家一级(县级)图书馆”、“全国文化工作先进集体”、全国“读者最喜爱的图书馆”、“全国文明图书馆”、“全省文明图书馆”等殊荣,为全市乃至全省的图书馆事业树立了一面旗帜;区文化馆开展服务群众、免费开放的政策,积极免费辅导各群众艺术团队,创作多部精品,获国家三级馆的殊荣;创建了柳子庙、图书馆两个“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柳子庙“廉政文化基地”;创建了珠山、石岩头两个全省“百强文化站”和黄田铺全省“百优艺术之乡”。
2、加强基层文化设施建设。一是全区16个乡镇(街道)全部按照国家和省标准要求建立了300平米以上综合文化站(内设活动室,放影室,图书室),实现了综合文化站建有率100%。综合文化站独立设置,配有专职的管理人员,配置了图书、电脑、音频设备等。二是完成了全区508家农家书屋的建设,每个行政村(社区)都建设一个200平方米以上的文化室,内设活动室、放映室、图书室(农家书屋)达到每个行政村都有文化活动阵地的要求,建起了集思想教育、科技普及、信息传递、图书阅览、文化娱乐、村级办公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规范化农村文化大院和文化活动室,常年免费向居民开放,常年组织开展文体活动、科普教育,成为群众的精神乐园。截止到目前,零陵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为288774平方米,平均每万人拥有的公共文化设施面积为5327.9平方米,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3、健全公共文化设施网络。积极统筹文化、科技、教育、体育和党员、青少年、老年活动场所的的规划建设,实现了相关设施的综合利用和共建共享。目前,零陵区已形成了以区文化馆、图书馆等区直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龙头,以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为枢纽,以农家书屋为基础的多层次、多体制的区、镇、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
五、强化基层,群众文化权益得到保障
在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零陵区优先安排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文化项目,大力开展重大公共文化服务工程。
1、积极推进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2010年完成湖南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零陵分中心的建设,实现开放。零陵区共享工程基层网点504家已全部建设完成并正常运行。为文化信息共享工程配置了专门的服务器、防火墙、电脑、卫星接收器等设施。每年文化信息共享工程全年运行经费为区图书馆6万元。每个基层网点运行经费为1000元。
2、大力推进农村电影放映工程。近年来,农村电影放映工程每年都列入政府为群众所办实事,平均每年送电影下乡6300多场次。
3、尽力解决群众看书难问题。近年来,零陵区大力建设农家书屋、综合文化站等项目,为全区508个农家书屋均配置了图书、杂志、报刊等书籍,区图书馆全年365天对外开放,每年图书入藏数量达到3000册,年外借册次达10万册次,每年送图书下乡进社区4次,举办读者服务活动4次,读者满意率达到90%以上,实现图书资源共享,广大群众看书难问题得到基本解决。
4、深入开展文艺演出进村活动。每年举办专业剧团演出、演艺惠民、高雅艺术鉴赏、演出达到200场次以上,每年送戏下乡村进社区演出60场次以上。同时也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组织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丰富了广大群众的精神生活。
六、加强服务,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是文化工作扎根于群众,保持长久生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区通过加强公共文化服务,组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新颖、群众参与度高的文化活动,促进了全区文化事业的发展。
1、发挥阵地优势,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区图书馆、区文化馆、乡镇综合文化站等公共文化设施常年免费向群众开放。区文化馆将免费开放和辅导培训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场地和专业人才资源,积极组织音乐、舞蹈、美术、书法、器乐的业务人员开展辅导培训和免费开放服务。2011年接纳群众800余人,受训人员达400余人,为机关、学校、部队、企业等单位开展免费培训20余次,受训人员200余人,免费培训组建了两支锣鼓队,一支合唱队等等;2012年开设美术培训班2期,舞蹈培训班4期,零陵渔鼓培训班2期,外出培训60余次,共接纳群众600余人,组织学员展示演出2次;2013年就为格格健身队、老年大学等提供免费开放服务80余次,接纳群众近千人;免费舞蹈培训360人次,免费美术培训97人次,免费器乐培训46人次,组织业务人员深入乡镇、社区、单位进行免费辅导40余次,真正实现了免费开放零门槛进入,大大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受到了热烈欢迎。选送3名舞蹈专业人员参加了永州市“湖南省原创广场舞”首期教练员培训班,丰富了辅导培训的内容,为免费开放工作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人才储备。区图书馆完成了文献资源数据自动化建设,建立了零陵区图书馆网站,实现了网上在线咨询,预约借书、续借图书等功能。开展“你读书、我买单”活动,得到读者充分肯定。即读者在图书馆借书时,如没有个人所需的文献资料,读者可以告诉工作人员,由区图书馆适时安排统一购买,再借于读者。“世界读书日”、“读书服务宣传周”、“青少年暑期读书”等活动,均受到了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2011年图书馆实行免费开放,当年接待读者15万余人次,书刊流通12万余册次,多媒体室播放各类教育片近200部。2012年图书馆共接待阅览、上机人数达139506人次,图书外借140096册,多媒体室播放各类教育片72部,为永州特殊学校援建一个图书室,捐赠各类图书128册次。2013年共接待借阅人数147640人次,借阅册次128244册,多媒体放影各类影片86部,电子阅览室上机人数2260人次。
2、突出老有所乐,加强老年文化建设。零陵区建成了区老年大学,教学楼四层楼,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设置专门办公室,安排退休副处级以上干部5人从事管理工作,聘任兼职教师15人,后备教师8人。区政府从财政投入600万元专项经费建设老年大学、装修校舍、配置教学设备和解决必要的办公经费,老年大学教学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开设书法、绘画、音乐、拳剑扇、民族舞、交谊舞、丝带绣、中西医保健、生活保健、时事政治等10多个专业课程,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老年教学路子,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中书法、绘画班学员作品在省市展出100多件,丝带绣200多件,诗歌375首在市级以上诗词刊物上发表,还有4名学员的作品编印成书。老年大学还成立了零陵区老年大学艺术团,设有舞蹈队,歌咏队,戏曲队,器乐队,拳剑队等五个表演队,团员70余人,经常参加五一、十一等活动庆典。
3、实施花朵工程,确保青少年健康成长。零陵区制定了《零陵区十二五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意见》,做到了有规划有部署有措施;积极开展少儿艺术免费辅导与培训;加强网吧、游戏厅、娱乐场所等文化市场管理,严禁未成年人入内,共同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4、打造文化品牌,活跃和净化文艺舞台。一是为繁荣零陵区文化事业,促进零陵区文化产业发展,净化全区文艺演出市场,2010年零陵区整合了区文化系统内现有文艺资源,汲取外部文艺人才加盟,组建零陵文化艺术团,为摸索文化系统有关单位的体制改革路子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二是区花鼓戏剧团每年送戏下乡200多场,极大丰富了农村群众文化生活。三是商业文化、社区文化、广场文化、节日文化以及图书宣传一条街、图书征文演讲等活动经常开展,城乡累计200余场次。四是文艺轻骑队进村入乡、与社区联合、与企业联姻,演出600多场次。五是“月月乐”广场文化活动主题突出,场面热烈,影响深远,效果明显,将全区广场文化和社区文化活动推向了深入,在全省造成广泛影响,被省文化厅授予“广场文化活动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六是利用重大节日,适时举办大型文化活动,每年全区组织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5次以上。
第二篇: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标准(范文)
全国文化先进单位评选标准
一、基本指标(700分)
二、群众满意度指标(300分)
三、提高指标(最高分值为30分)
第三篇:全国就业先进单位评选材料
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发展和增加就业双赢
——XX集团“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事迹材料
广东省XX市XX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不锈钢管的股份合作制大型企业,创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12公顷,总资产2.5亿元,员工1500多人,机器设备200多台套,具有年产8万吨不锈钢管材的综合生产能力。近10年来,我公司坚持以名牌带动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达6.3亿元,税利8500万元,销售收入比10年前的2001年增长63倍,员工也比10年前增长15倍。公司先后获得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广东省“连续12年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广东省“人文关怀示范企业”、XX市“50强企业”等众多殊荣。
2012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与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副省长许瑞生一道,来到我公司视察,先后参观考察了展览厅、生产车间、文化中心和健身中心,高度赞扬我公司在转型升级和增加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分管人事的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人力资源的规划、协调和安排,形成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抓、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抓、各车间具体抓,其他部门参与抓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专兼结合、全员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人力资源部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培训”的工作理念,以“确保人力资
源合理调配和人员素质持续提升”为目标,以“对内强化培训,提升员工自身素质;对外开拓招聘市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两翼,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建设,完善机制,创新思路,科学管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近年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员工按时到岗率达100%,员工流失率不足1.2%,核心员工保有率达100%。
二、认真贯彻国家就业指导政策,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复员转业军人等就业人员。我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人为本,倡导建设“学校型”、“家庭型”、“军队型”、“创新型”的“四型”企业,把员工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让员工与企业一道成长是公司的最大心愿。到目前,我公司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人,帮助本地区困难人员再就业522人,帮助一家有2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再就业123户,员工劳动合同签定率达100%,是本市近年安置就业人员最多的企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企业降薪裁员,但是,我公司领导经过认真观察、冷静分析后,却坚持“生产不减、人员不减、职工收入不减”,通过紧咬牙关,开源节流,创造了乱世佳绩,当年生产和销售不但不减,反而还增长超过30%。
三、努力打造好信息平台,构建高效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公司一直致力于人力资源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探索多形式、重实效的人力资源运作模式。经过长期的努力尝试和完善,我公司的招聘渠道已日趋成熟,应聘人员主要以本地大中专生、高中学生、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退伍军人为主,以外地招聘人员为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公司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参加XX、XX两级市举办的春秋两季招聘会,以及专业化、行业性和区域性的招聘会等,利用各地校友联谊活动,收集人才信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公司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等,不断丰富和扩大招聘渠道,形成越来越大的招聘平台,为招聘更多优秀员工奠定基础。近两年,公司共举办专场招聘会2场,参加其他各类招聘会10场,累计来公司应聘人员超过1000人。
四、强化对新老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按照《XX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规定,对新员工要进行上岗前培训,对老员工要定期进行轮训,通过开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技能》、〈XX企业文化〉等课,举办职业专题讲座、报告,召开员工代表座谈会,开展技能PK赛,帮助员工了解公司,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敬业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公司逐步建立了包括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岗位工作标准、作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和保养规程、技术操作规程等的“综合管理体系”,还制订了13个职责条例、35个程序文件和62个管理办法,做到“决策有依据,办事有程序,工作有标准”,使企业依法办事,职工遵章守纪。公司还编写印发了《XX员工手册》、《员工成长手册》,创作了《XX之歌》、《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确立了公司的愿景、使命、精神、作风和XX人“16字”价值准则等一系列的价值观体系,定期出版《XX人》报纸,每年评比“十大杰出员工”和先进员工,每年8月定期召开“四型”企业文化座谈会,逐步形成了具有XX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使员工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近3年来,公司投入员工培训资金超过300万元,参加各类培训员工超过3500人次,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高质素的人力资源保证。
第四篇:全国就业先进单位评选材料
以人为本,实现企业发展和增加就业双赢
——海利集团“全国就业先进工作单位”事迹材料
广东省化州市海利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生产和销售不锈钢管的股份合作制大型企业,创建于1990年,占地面积12公顷,总资产
2.5亿元,员工1500多人,机器设备200多台套,具有年产8万吨不锈钢管材的综合生产能力。近10年来,我公司坚持以名牌带动发展,充分调动和发挥员工的创造力和积极性,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达6.3亿元,税利8500万元,销售收入比10年前的2001年增长63倍,员工也比10年前增长15倍。公司先后获得农业部“全国乡镇企业创名牌重点企业”、广东省“连续12年重合同守信用单位”、广东省“人文关怀示范企业”、茂名市“50强企业”等众多殊荣。
2012年5月22日,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与省委常委、省纪委书记黄先耀,省委常委、秘书长林木声,副省长许瑞生一道,来到我公司视察,先后参观考察了展览厅、生产车间、文化中心和健身中心,高度赞扬我公司在转型升级和增加就业方面所取得的成绩。
一、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不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公司成立由总经理担任主任、分管人事的副总经理担任副主任,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公司人力资源的规划、协调和安排,形成公司主要领导亲自抓、人力资源部门牵头抓、各车间具体抓,其他部门参与抓的“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专兼结合、全员 1
参与”的人力资源管理格局。人力资源部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注重培训”的工作理念,以“确保人力资源合理调配和人员素质持续提升”为目标,以“对内强化培训,提升员工自身素质;对外开拓招聘市场,拓宽人才引进渠道”为两翼,积极推进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全程化、全员化、专业化、信息化的“四化”建设,完善机制,创新思路,科学管理,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人力资源管理工作水平。近年来,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取得了喜人成绩,员工按时到岗率达100%,员工流失率不足1.2%,核心员工保有率达100%。
二、认真贯彻国家就业指导政策,优先吸纳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农民工和复员转业军人等就业人员。我公司高度重视人力资源,并作为“一把手”工程来抓,以人为本,倡导建设“学校型”、“家庭型”、“军队型”、“创新型”的“四型”企业,把员工作为企业的最大财富,让员工与企业一道成长是公司的最大心愿。到目前,我公司有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52人,帮助本地区困难人员再就业522人,帮助一家有2个以上下岗失业人员家庭至少一人再就业123户,员工劳动合同签定率达100%,是本市近年安置就业人员最多的企业。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期间,很多企业降薪裁员,但是,我公司领导经过认真观察、冷静分析后,却坚持“生产不减、人员不减、职工收入不减”,通过紧咬牙关,开源节流,创造了乱世佳绩,当年生产和销售不但不减,反而还增长超过30%。
三、努力打造好信息平台,构建高效运作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我公司一直致力于人力资源长效机制的建立,不断探索多形式、重实
效的人力资源运作模式。经过长期的努力尝试和完善,我公司的招聘渠道已日趋成熟,应聘人员主要以本地大中专生、高中学生、农民工、下岗工人和退伍军人为主,以外地招聘人员为辅。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探索,我公司通过举办专场招聘会,参加茂名、化州两级市举办的春秋两季招聘会,以及专业化、行业性和区域性的招聘会等,利用各地校友联谊活动,收集人才信息,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公司网站发布招聘信息等,不断丰富和扩大招聘渠道,形成越来越大的招聘平台,为招聘更多优秀员工奠定基础。近两年,公司共举办专场招聘会2场,参加其他各类招聘会10场,累计来公司应聘人员超过1000人。
四、强化对新老员工的岗位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员工的实际工作能力。按照《海利集团人力资源管理手册》规定,对新员工要进行上岗前培训,对老员工要定期进行轮训,通过开设《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安全生产知识》、《岗位技能》、〈海利企业文化〉等课,举办职业专题讲座、报告,召开员工代表座谈会,开展技能PK赛,帮助员工了解公司,让员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增强敬业意识,提高工作技能。公司逐步建立了包括综合管理体系文件、岗位工作标准、作业标准、安全操作规程、设备操作和保养规程、技术操作规程等的“综合管理体系”,还制订了13个职责条例、35个程序文件和62个管理办法,做到“决策有依据,办事有程序,工作有标准”,使企业依法办事,职工遵章守纪。公司还编写印发了《海利员工手册》、《员工成长手册》,创作了《海利之歌》、《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确立了公司的愿景、使命、精神、作风和海利人“16字”价值准则等一系列的价值观体系,定期出版《海
利人》报纸,每年评比“十大杰出员工”和先进员工,每年8月定期召开“四型”企业文化座谈会,逐步形成了具有海利特色的企业文化体系,使员工逐步形成了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为创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思想文化环境。近3年来,公司投入员工培训资金超过300万元,参加各类培训员工超过3500人次,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了高质素的人力资源保证。
广东省化州市海利集团有限公司二0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
第五篇:**市申报全国文化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炎帝的故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长平之战发生地,是太行太岳革命老区,还是闻名全国的“煤炭之乡”“黄梨之乡”“生猪之乡”和“上党梆子戏剧之乡”,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厚的文化底蕴。近年来,我市的文化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两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努力提高和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积极推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进程。在全市文化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市的文化事业实现了蓬勃发展。
一、领导高度重视文化工作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文化工作列入政府的主要工作议程。市委、市政府坚持以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文化工作,提出了构建稳定和谐新**,全面建设繁荣文化事业的战略目标。年初市政府都要召开全市的文化工作会议,制定工作计划,特别是将新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工程列入了全市新农村建设八大工程之一,在全市公布目标,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挂帅,协调有关职能部门,落实发展文化事业的各项工作任务,并将于年终进行评比验收。此外,市政府还加大了对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并逐年递增。一是文化事业单位的人员经费、业务经费和日常运行经费,每年都要列入预算并按时足额拨付,使文化事业的发展得到了有力的经费保障。二是对新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工程大力实施政策倾斜,对建设的每个乡镇综合文化站配套资金8万元,创建的每个新农村示范达标村配套资金2万元,2007年和2008年,市政府对新农村文化创建工程共补助资金650余万元,乡(镇、办事处)、村两级支出投入6000余万元,这极大地推进了我市新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三是为了支持我市的三个专业艺术团体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市政府为每个团配备了文化下乡专用大客车,同时为了解决偏远山区没有舞台看戏难的问题,又为每团配备了大型流动舞台车、大型音响设施等,投入资金达500余万元;还出台了“以奖代补”的政策,规定:戏曲团送戏下乡演一场奖(补)1000元,文工团送戏一场奖(补)2000元,2008年为市三个专业艺术团体“以奖代补”了100余万元。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激励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工作积极性,确立了我市文化工作的发展方向,构建了我市发展文化事业的广阔平台。
二、公共文化设施网络逐步健全
1.抓乡镇文化阵地建设,深入推进新农村文化创建工程建设。农村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党中央、国务院提出的重要惠农工程之一,做好这一工作,既是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需求,又是实现农村生产发展、生活丰富、乡村文明、民主自治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必然要求。新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工程,已成为我市的重点建设工程。
2005年,市政府及市文化主管部门就汇同各乡镇办事处,积极建立和健全了乡(镇、办事处)文化站的建制工作,各乡(镇、办事处)确立一名分管领导亲自抓本地的文化工作,配备了一名精通文化业务工作的专职人员具体负责本地的文化工作。目前我市的16个乡(镇、办事处)的文化工作都已做到了有机构、有人员、有经费、有活动。
2007年和2008年根据**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新农村文化建设创建工程提出的目标要求,我们在全市16个乡镇(办事处)共建成了200个新农村文化建设示范达标村,全部达到了有文体活动中心,有农家书屋,有健身园,有水泥地面篮球场,有舞台的“五有”标准。此外,根据省文化厅、省发改委和晋城市文化局的要求,我市13个乡镇在十一五期间必须建成综合文化站,经过两年的努力,10个乡镇完成了主体工程建设,另外三个乡镇综合文化站正在建设中,走在了全省文化站建设工作的前列。通过创建工程,我市新增体育面积32余万平方米,新增体育人口上万余人,新增图书40余万册。此项工程受到了省、市文体部门的充分肯定,我市市委书记谢克敏同志也因此被晋城市委、市政府授予了“晋城市文化建设功臣”的荣誉称号。
2009年市委、市政府又提出了建设100个示范、达标村的创建目标,进一步加强乡镇综合文化站的配套设施建设,在200个村开通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努力到2010年使全市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和行政村全面达标,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实现村村通,力求在全市建立起更加完善、更加和谐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2.加强市级文化阵地建设,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一是市文化馆。我市的文化馆属市三级事业单位,多年来,市文化馆工作人员坚持深入基层,积极协助乡镇文化站开展工作,建立了业务互通、设施共用、人员互补的科学管理机制,增强了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活力,特别是在辅导、培训基层文化工作队伍方面,成绩尤为显著。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民间演出队(八音会)200余个,民间业余剧团8个,少儿艺术培训学校(中心)6所,民间秧歌队、锣鼓队20余个,有些团体还在省、市的比赛中多次拿奖,为我市的群众文化争得了荣誉,有效地推动了全市基层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在全市形成了活动经常、演出经常、比赛经常的浓厚的文化氛围。二是市图书馆。市图书馆是我市重要的精神文明建设基地,也是我市文化事业的一个
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创建三级馆为目标,使得图书馆的各项工作指标和服务质量都有了很大的发展。2005年,市图书馆存书只有2万本,经过捐赠图书和争取5万元的购书经费购买新书,达到3万册,2006年新增5000册,2007年又新增5000余册,2008年我们的购书经费达到4.2万元,新购图书2000余册。目前市图书馆藏书量达到4万余册,媒介可视图书300余册,订报刊20多种,杂志50余种,年入馆读者达2万人,年流通书量达3万余册。此外,图书馆还在乡镇建立了200余个农家书屋,并经常开展送书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朋友送去了精神食粮,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3.狠抓重点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文化品味。一是市体育中心工程建设。今年我市共投资1.3亿元,建设了总占地51826平方米(合77.74亩)的**市体育中心,包括体育场、地下停车场、文化活动广场和游泳馆四大工程项目。2008年7月26日,体育场、地下停车场、文化活动广场峻工投入使用,并在此成功举办了**市第一届全民运动会,受到了省、市文体部门的关注,受到了**老百姓的赞扬。市游泳馆也完成了规划、设计等工作,目前正在招商阶段。目前,体育中心工程已成为我市一个亮点建筑,无论是从其建筑设计风格,整体布局的合理,各项功能的完备还是工程质量和技术含量等诸多方面,均受到了社会各方的高度称赞。体育中心的建成,为我市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运动、健身、展示的优良平台,同时更大程度地满足了广大市民的文体生活需求。二是“三馆三中心”建设。目前我市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博馆已不能满足我市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为改善原有三馆面积不足的现状,我市将文化馆、文博馆、图书馆进行资源整合,重新选址建设 “三馆三中心”,即新文化馆、图书馆、文博馆、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活动中心,该项目总占地面22975.91平方米(合34.46亩),建筑面积16000平方米,预计总投入资金1.2亿元。“三馆三中心”已经完成选址立项、图纸设计工作,2008年1月举行了奠基仪式,待土地手续办理后,即可开工建设。
这些大型文化设施的建成,将彻底改观我市文化基础设施落后的状况,很大程度上提升我市文化品位,为构建全市更加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层群众基本文化权益得到切实保障
为保障人民群众文化权益,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文化成果,近年来,市委、市政府以着力解决农民看戏难、看书难、看电影难的问题为重点,深入开展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动:一是下发了“对自建国以来从未唱过戏的行政村送戏一台,对21个重点老区村送戏一台”的指示任务,要求到2010年全部(来源:好范文 http://www.xiexiebang.com/)送完。2008年我们完成了对21个村的送戏任务,2009年我们将为7个老区村和21个行政村送戏。二是常年组织市三个专业艺术团体深入农村、厂矿、学校、社区进行演出,完成全年送文化下乡1000场次的演出任务;三是大力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自我市率先在全省实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以来,我们组织流动放映队,进农村、进工地、进社区、进校园,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放映工作,使电影走进了千家万户,据统计已在全市445个行政村,完成每村一月一场、送科技和爱国主义教育影片放映25000场,极大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四是开展送图书下乡活动,全年均达1000册次。特别是在“4.23世界读书日”活动中,为读者免费办理阅览证和借书证,组织工作人员送书到户、送书到田间地头,给农村群众提供方便快捷的优质服务,激发全民读书热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五是紧紧抓住省、市、县、乡四级政府联合攻坚建设新农村的机遇,大力推进农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文化设施建设工程三网整合,在全市100个村设立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服务点,实现了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直接到基层,科技、卫生、法律知识直接进农村,文化信息直接送农民的“三个直接”目标。
四、公益性文化服务不断加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
1.公共文化服务场所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我市的文化馆、图书馆和文博馆均实施免费开放,三馆全体工作人员坚持“以人为本,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的工作理念,不断优化工作环境,强化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尽最大努力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需求。特别是新建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在农村发挥出了极其重要的文化阵地作用:在图书室,有借阅群众忙碌的身影;在棋牌活动室,有老年群众欢乐的笑语;在培训室,有青年男女们优美的舞姿;在信息资源室,广大农民工在这里吸取新知识,学习新技能;乡镇综合文化站已经成为广大农民群众一个十分重要的文化活动场所。
2.文艺创作百花齐放。多年来,我市的文艺工作者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13458”科学发展战略,创作优秀歌舞类文艺作品100余个,并多次在国家、省、地、市获奖,受到了广大市民的好评。特别是原市委书记王树新同志为了宣传我市的旅游资源,弘扬炎帝文化,亲自执笔为大型音舞诗剧《巍巍炎帝》作词,使这一节目多次受到了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赞扬。与此同时,为推动我市上党梆子戏剧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我市聘请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编导创作人员,结合我市两个戏曲艺术团体的实际情况,先后创作了历史剧折子戏《惊疯》、《再教子》、现代戏《土豆宴》、《梨花庄的犟姑爷》、大型历史剧《魂断长平》等。特别是我市为了加强党风廉政建设,专门创作的新编历史剧《陈圆圆》参加了中国第六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荣获创作、导演、表演等十二个奖项,为此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荣获文化部颁发的“集体育花奖”。此外,我市和中央电视台联合创作拍摄的七集上党梆子电视连续剧《婶娘》,在央视和省电视台播出后,在国内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为上党梆子推向全国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3.群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群众文化的实质,就是用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去塑造人、完善人、美化人。开展丰富的、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是实现群众文化实质的重要手段和体现。基于这样的指导思想,我们把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一是抓春节、元宵节文化活动。每年一度的春节、元宵节文化宣传活动,市委、市政府都要作重点部署,召开专门会议,制定活动方案,创新活动形式,全市机关、农村、干部、群众上下联动,积极参与,为我市营造了良好和谐的节日氛围。二是抓企业文化、校园文化、社区文化、廉政文化、节庆文化等活动,利用“三八”、“五一”、“五四”、“七一”、“八一”、“十一”等节日,市文化主管部门积极组织与相关单位、协会联合举办各种文艺演出和展示活动,全市上下形成了红红火火的“大文化”工作局面。三是抓广场文化活动。自长平文化广场建成以来,我市举办的各种不同类型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演出达100余场次,观众人数达31万余人次,广场文化活动已成为我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四是抓精品文化活动。我们紧紧抓住宣传我市旅游品牌的战略机遇,成功举办了五届**市七佛山蝴蝶文化旅游节、羊头山炎帝文化旅游节;并多次与中央电视台联合举办了“激情广场——放歌羊头山”、“我们的新农村——走进**”等大型文艺演出活动,宣传了我市的旅游品牌,提升了**的知名度。
五、文化市场健康有序
近年来,我们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建立和完善管理机制,坚持不懈地开展“扫黄打非”等多项整治活动,文化市场实现了健康有序发展。目前,我市登记注册的歌舞厅、卡拉ok厅101个,网吧23个,音像制品出租、零售门店30个,印刷业经营单位12个、图书报刊摊点、打字复印部100余个,民间演出队近200个,民营剧团7家,文化企业10余家,从业人员近7000余人。
1.健全机构,充实队伍,不断提高文化市场管理的能力与水平。根据文化市场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制定和完善了文化市场管理的各项规章和制度,针对文化市场稽查人员无编制的问题,2006年市政府正式批文确定了文化市场稽查队的编制,并配备了稽查车辆,使文化市场管理队伍做到了有机构,有队伍,有场地,有经费,为文化市场的管理提供了组织保障。
2.完善制度、规范管理,引导文化经营单位依法规范经营。为了提高文化市场经营业主的法律意识,使文化市场的发展纳入法制化轨道,我们坚持每年组织文化市场经营业主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提高经营业主的法律意识,规范经营行为。一是对“网吧”实行了零点断网制度、刷卡制度、夜间巡查制度、逐日上网登记制度,建立了计算机监控平台;二是音像、图书经营单位建立了进销货登记制度;三是歌舞娱乐场所按照国务院《娱乐场所管理条例》,从进门警示、从业人员、经营面积、服务内容等各方面都建立了制度。另外,为了进一步治理文化市场经营秩序,我们积极筹备和组建了文化产业者联合协会以及“网吧”、“歌舞娱乐”及“音像”协会,组织文化市场经营业主在全市公示文明经营承诺书,以行业自律的形式,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维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创建文化产业队伍的良好形象。
3.强化宣传,营造氛围,建立群防群治的综合监管体系。治理文化市场秩序,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既要抓文化经营单位的整改,打击违法违规行为,同时要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建立社会监督体系。近年来,我们每年都先后印制宣传资料1万余册,在全市城乡广泛宣传,宣传国务院有关文化市场的法规条例。另外,我们在全市老干部、老模范、教师、共青团干、妇女干部中,还聘请了三十名乐于奉献的同志,组建了“网吧义务监督员”队伍和行风评议员,在媒体公开了举报电话,建立了举报制度。所有这些,在全市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宣传攻势,营造了良好的监管环境,初步形成了群防群治的综合治理体系。
4.突出重点,严格执法,积极开展文化市场平安建设。文化市场是一个新兴的产业,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不尽完善,一些不法人员受到利益的驱动,违法违规经营活动时有发生,不仅破坏了文化市场的经营秩序,而且毒害青少年,败坏社会风气,引起群众的强烈反响。为此,我们积极深入开展“扫黄打非”、安全专项整治、文化娱乐场所专项治理、网吧经营场所专项整治、奥运安保行动等活动。据统计近三年来整治活动先后共出动执法车辆600余车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2000余人次,排查各类安全隐患80余处,依法收缴非法图书出版物2万余册,非法音像出版物5000余盘,特别是针对市民反映强烈的“黑网吧”无证非法经营的问题,我们组织文化、工商、公安、网通、电信等部门,重拳出击,对全市的无证非法经营“黑网吧”进行了取缔,暂扣主机300余台,严厉打击了文化市场违法经营行为,使我市的文化市场步入了健康有序的发展轨道。2005年我市的文化主管部门被省文化厅表彰为文化市场行政执法先进集体。
5.文化产业有了新的起步和发展。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产业的发展,我们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开拓、勇于创新,抓目标、抓基础、抓落实,使我市的文化产业有了新的起步和发展。据统计我市的文化产业年创收在7000余万元以上,并于每年10%的速度递增,对我市gdp的增长做出了积极贡献。下一步我们要继续扶持一批具有发展潜力的传统文化企业、具有竞争力的中小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业示范园区。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精神,出台本市相应的扶持政策,鼓励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文化领域,推动民营文化企业的发展。积极开发新型文化产业,实施文化、旅游、体育相结合,整合相关资源,拓展文化产业的发展空间,打造**文化产业品牌,形成产业带动力,进一步增强我市文化竞争力。
六、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扎实有效
改革开放30年,我市以文化之心对待文化,以历史的眼光看待历史,全市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一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成效喜人。2006年我市成立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门负责非遗的挖掘、保护、整理、申报等工作。2008年市人民政府办公厅下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高政办发200845号)文件及《**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高政办发200819号),公布了我市的23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目前我市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已有10项,“**刺绣”上升为国家级保护项目。2009年5月,我市召开了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动员大会,这标志着我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已步入了正规化、制度化的道路。二是文物保护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我市是个文物大市,文物资源丰富,据统计现有文物保护单位910处,其中国保单位11处,省保单位11处,市保单位14处。近几年我市认真执行《文物保护法》,贯彻落实“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工作方针,先后累计投资上千万元对省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进行了修缮。此外还加强了文化、公安、工商等有关部门的协作,密切配合,严厉打击各种文物犯罪活动,全力守护好全市**人民的精神文明家园。
七、体制改革成效明显
近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改革为动力,以发展为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重点,以增强活力、壮大实力、提高竞争力、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为目的,着力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充分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积极性、创造性,多出精品、多出优秀人才的文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了全市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
1.专业队伍不断壮大,艺术人才新人辈出。我市目前共有两个专业艺术团体,即市人民剧团和市上党梆子剧团。近年来,我们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花大力气培养戏剧尖子人才。特别是据新编历史剧《陈圆圆》参加全国第六届“映山红”民间戏剧节后,以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陈素琴为代表的一大批青年演员脱颖而出,杜建萍于2003年又荣获山西省第九届戏剧“杏花奖”,2004年再次获“中国戏曲红梅奖大赛金奖”的桂冠。至此,我市两个戏曲专业团体已有一朵“梅花”、两朵“杏花”、省级以上奖项的获奖演职员28人。为了激励艺术尖子人才的竞争意识,市政府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采取了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先是解决了演职员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消除了他们的后顾之忧;同时又规定凡是拿到省级以上的获奖演职员,就可以享受市政府的津贴;这些措施极大地激发了演职员的事业心和竞争意识,起到保护艺术尖子人才的作用。今年市政府还将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更多专业艺术人才,壮大专业艺术人才队伍,优化专业人才结构,为发展和传承地方文化发挥更大作用。
2.增加投入,改善服务。目前我市的文化馆、图书馆、文博馆均属事业单位,都有财政保障,事业投入每年不断递增,服务水平也在不断提高。但目前存在的问题是:各乡镇综合文化站建成后,文化站长无编制,人员缺乏,很不利于农村文化工作的开展。因此,现在急需解决文化站的人员编制问题,还要招聘更多高学历的年轻文化工作者,到乡镇综合文化站工作。另外我们还要求各乡镇综合文化站都要组建一支文艺宣传队和一支篮球队,每个乡镇全年举办各类文体活动不少于6次,乡镇站之间要互相进行文体活动大交流,做到“村村有活动,月月有演出,一季一交流,年终大考评”,真正使我市的乡镇综合文化站发挥农村文化服务作用,全面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文体生活质量。
3.创新机制,增强活力。市体育中心建成后,为了加强场馆的运作和管理,我们成立了**市新大众体育文化产业服务中心,制定和完善了一系列制度和措施,形成“以库养馆、市场运作”机制,不断增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能力,提高场馆使用效益,对我市的体育产业发展、丰富市民文体生活、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的文化建设任重道远,我们的使命崇高而神圣,让我们在党的十七大精神指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进一步探索我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扎实工作,推动我市文化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