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富民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富民兴※※先进单位事迹材料
※※区教育体育局认真贯彻落实全市统战工作会议精神,立足做好本职工作,以实际行动推动“富民兴※※”战略的实施。
一是结合教育实际,围绕全区经济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充分发挥教育系统党外干部的智力优势和人员多、关系广的有利条件,引导他们通过向单位提建议、承担教科研项目、为单位引进投资项目等多种形式,积极为全区经济发展做贡献。
二是通过加快职业教育发展,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我们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加强职业学校招生工作普及高中段教育的意见》,采取对应届初中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和专题家访,组织初中学校中下游1500名毕业生及其家长到有关企业和职业学校参观考察,安排职业学校优秀毕业生现身说法等多种形式进行宣传发动。建立了校内补助减免政策,在政府实施补助的基础上,对※※籍库区学生,学校每人一次性补助300元,非库区户口的,每人一次性补助200元,农村学生免收1—2年住宿费;对品学兼优的学生和参加市级以上技能竞赛获奖的学生,一次性给予600—3000元的奖励。对义务教育阶段接受领导干部包帮的特困生,免除就读期间的所有学费;设立专项资金,为农村困难学生提供校内勤工俭学岗位,安排特困学生免费在学校餐厅就餐。今年共有1694名初中毕业生进入职业学校学习,是去年的3倍,高中段入学率达到88.35%。结合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愿望强烈,但缺乏相应专业技能的实际,制定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专业技能短期培训规划》,设臵了 汽修、钳工、焊工、烹饪、服装剪裁等5个实用技术培训专业,以※※高职和成人中专为培训基地,有针对性地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专业技能培训。已经举办2期烹饪技术培训,培训农村剩余劳动力55人,为经济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人才支撑。
三是认真做好特困生包帮和落后村的帮扶工作。在教育系统广泛开展“爱心一日捐”和“爱心助残”活动,累计捐款287026元。在全系统股级干部中积极开展包帮特困生活动,累计包帮特困学生214名,帮扶资金69733元,减免学生学杂费3452人,减免资金282447元,保障了弱势群体受教育的权利,为全区乃至全市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储备了人才资源。高度重视部门联系村工作,认真解决落后村群众致富奔小康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为联系村修建一座5000方的平塘,解决了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难题。投资近4万元,新建办公室4间,并进行内部设施配套,结束了联系村两委多年无固定办公场所的历史。多次组织党员、群众外出参观学习,先后2次邀请农业专家进行农业技术讲座,为群众提供优质苗木500余棵,为联系村群众致富奔小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区教育体育局
二○○三年十二月十二日
第二篇:先进单位主要事迹[范文]
以活动为载体以老年大学为平台丰富临江老年人体育文化生活
临江是个边陲小城,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长白山腹地,鸭绿江上游,与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隔江相望。幅员面积3008.5平方公里,边境线长146公里,辖7个乡(镇),6个街道,人口21.6万人。其中60岁以上老年人口增长很快,去年底已占总人口12.3%,其中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占老年人口10%以上。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老年人要求参加科学、文明、健康的体育健身和文化娱乐活动,过一个健康、丰富、快乐有为的晚年生活的热情不断高涨。
临江市老年大学是2006年5月创办的。几年来,按照省委关于老年教育工作要求,我校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丰富生活,陶冶情操,促进健康,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把发展老龄事业,广泛开展老年体育文娱活动,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实现健康老龄化社会,作为各项工作中的重中之重。
一、搭建老年大学平台的几点做法
从近几年的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一套做好老年体育文化工作的理论经验,即认真做到一个坚持、两个面向、三个加强、四个结合、五个倡议。一个坚持。就是丰富老年人体育
文化生活工作必须坚持在当地党委、政府的关心和主导下,在老年人所在单位、部门和社会的参与支持下进行,才能有效的开展。而做好这项工作的关键,又在于我们自身能否做出实绩,能否积极主动地向党委、政府或分管领导汇报,能否主动的加强与有关部门搞好协调配合,能否有针对性做好社会宣传发动工作。这是做好工作的前提和关键,要继续坚持。两个面向。就是工作要坚持“面向基层,面向全体老年人”,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城市的社区和农村乡(镇),广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放在组织发动较多老年人参加健康有益的体育健身和文娱活动中来,使经常参与文体活动老年人逐年有所增加,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活动质量不断提高。三个加强。一是加强领导班子的组织、思想、作风、制度建设,努力建成一个人员精干,作风过硬,工作扎实,组织协调能力强,奉献精神好的领导班子。二是加强各项文体活动骨干力量队伍的选拔和培训。三是加强活动场(室)和设施建设,管好用好现有场(室)和设施,解决这方面问题,既要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现有体育、文化设施,要向社会开放,要优先优惠为老年人服务的规定,又要千方百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因地制宜、因陋就简,逐步建设一些活动场(室)和设施。做好这三方面工作,既为老年人开展文体活动提供了组织保证,又创造了条件、改善了环境,缺一不可。四个结合。一是把组织老年人开展体育文娱活动
与学习党的方针、政策、法律知识,科学卫生知识和各个时期的中心任务结合起来。二是把推广普及现代体育文化节目与继承,挖掘民族民间优秀传统文体节目结合起来。三是把开展文体活动、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与适当组织旅游观光结合起来。旅游观光应与在本市和省内为主,这样既便于组织协调,又有利于帮助老同志了解市情省情发挥余热,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四是把开展文体活动与围绕中心工作,组织身体好、有专长的老年人发挥作用,做一些有利于团结稳定、有利于教育培养下一代,有利于处理各种矛盾纠纷,有利于改革开放,发展经济的实事好事。搞好这几个结合,可以使六个老有所为中的学、乐,为更好的结合起来落到实处。五个倡议。影响老年体育文娱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的原因,一是没有活动经费。二是场室不足、设备简陋。解决的办法:一是倡议加强对老年人的思想观念教育,要使老年人知道健康是人生的一种财富,是对美好人生追求的基础,失去健康就失去一切,鼓励他们自筹资金解决困难。二是倡议政府把老年人活动场(室)建设纳入计划安排,每年适当帮助解决一些活动经费。三是倡议老年人所在单位、部门支持一点,因为搞好老年健身活动,对各方面都有利,支出一点是应当的。四是倡议社会赞助一点,这是尊老、爱老、敬老、助老的具体行动,应当大力提倡。五是倡议有条件的老年社团组织,加强领导、搞好管理,办好经济实体,自筹一点,没有
条件的也要积极创造条件,努力做好这方面工作。
二、以活动为载体 丰富文体生活
几年来我们以促进老年人身心健康、展示老年人时代风采为主题,依托老年大学阵地,不断拓宽工作思路,使老年大学的办学规模和社会影响得以逐步扩大,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和老年朋友的赞誉,被老年朋友誉为“讲授知识的课堂,传播文化的阵地,颐养康乐的家园”。首先在课堂教学活动上。第一做到“四个针对”即针对老年人需求,针对老年人健康,针对老年人爱好,针对老年人生活。通过摸底调查,我们组织对书法和绘画有兴趣老年人,开办了书法和绘画班;组织对唱歌、跳舞有兴趣的老年人,开办了声乐和舞蹈班;为解决老年人对健康知识缺乏的问题,开设了老年病预防、治疗、保健课程。为了满足一部分老年人学习戏曲的愿望,我们在人数不够的情况下,开设了戏曲班。通过有针对性的教学,使我市老年大学的教学活动开展的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参加文体活动的老年人不断增加。第二请专家参与,优化师资队伍。老年大学根据老年人需求,以公开招聘的形式,聘任了一批有较高政治素质、有特殊专业特长、有社会影响力、老年人认可的专家型学者担任老年大学的“兼职教师”,以此来丰富文体教学内容,增强老年人参加文体活动的兴趣。如我们根据学员普遍喜欢养生、保健讲座的需求,聘请医院各类专家、教授为学员做专题讲座,讲授养生
之道和保健常识受到老年人的普遍欢迎。应门球爱好者的要求,聘请袁戈同志为门球队教练。在开设绘画课程时,我们聘请了吉林美协会员、临江市美协主席张珍荣任教师。在开设书法课时我们聘请了中国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临江市书法协会主席于开江老师任课。第三采取走出去表演的课堂活动即组织郊游、门球赛、健身操表演、舞蹈表演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其次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演出活动。仅2010年参加的活动就有临江市迎新春晚会,“百年巾帼风采”文艺汇演,白山市庆“五一”劳动节门球赛,“七一”市委表彰大会文艺演出,市中老年业余歌手大赛,2010中国冬泳网第二届冬泳文化节暨中国〃临江鸭绿江旅游节开幕式和闭幕式的演出。今年年初在临江市两会期间,中老年人书法协会,举办的书画展受到代表、委员们的一致好评。通过参加各项活动,使老干部和老年大学的学员们不仅愉悦了身心、锻炼了身体,还让他们真正感受到了老有所为、学中有乐、乐中有为。
丰富老年人的体育文化生活使他们度过一个健康、快乐的晚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今后我们会继续以老年大学为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让临江市的老年人更加快乐、更加幸福!
临江市老年大学
2011年2月13日
第三篇:先进单位事迹
狠抓实验教学管理
促进科学教育发展
——邢台县豫办中心实验完小实验教学先进事迹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验教学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邢台县豫办中心实验完小狠抓实验教学管理,从制度上严格要求,确保实验开出率不低于95%。学生通过实际操作,锻炼了动手能力,加深了对课本知识点的理解,促进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实验教学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近年来,在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和大力支持下,我校领导高度重视,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使实验教学取得了辉煌的成绩。
一、努力创造条件,不断完善学校实验教学设施。
1、时代在进步,科学教育在改革中不断发展,为了适应现代科学教育的需要,实验教学成了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校领导深知,实验教学的开展必须要有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器材,为此,为了使实验教学紧跟时代步伐,我校多方筹措,挤出资金办教育。能按实验教学的要求,及时添置实验设备、仪器和药品等,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确保实验课程及实践活动正常开展。今年,实验室仪器、器材和药品投资近五万元,为孩子们建造了良好的教学环境,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2、学校以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努力适应新形势和新课改的要求,非常重视实验教学,按照实验室建设标准,建设了规范、适用、够用的实验室。现在有标准的科学实验室、准备室和仪器室各1个,室内防火、防盗、防晒、防腐等设施齐全,各种制度齐全并上墙;有标准实验桌24张,水到室,电到桌;仪器室内仪器摆放整齐,标签张贴规范。能够满足各种实验教学需要。实验室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规则、职责健全,仪器账本符合要求,摆放整齐有序,定时维修保养,室内环境清洁、美观、科学。
3、、严格执行教育部和省教育厅有关文件精神,严把学校实验设备建设质量关,不采购“三无”产品和质量不合格的仪器设备、药品、材料等实验教学用品。
二、加强管理,推动实验教师的实验教学的实施
1、为了落实好实验教学,我们首先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做到学期初有教学计划和详细的实验计划,日常课堂有记录,学期末有总结,使实验教学工作逐步纳入制度化、规范化的管理轨道。
2、规范实验教学考核制度。每学期,郭宪欣校长都带领教导处人员采取“听”、“查”、“评”的方法来加强对实验教师平时实验教学的过程管理。“听”:定期或不定期深入课堂听课;“查”:查实验教师的实验教案、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和实验室的使用率;“评”:评选实验优质课、实验优秀论文。以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充分调动实验教师的积极性,大大推动了实验教学的发展。
3、实验室各种设备、仪器、器材和药品有专人管理和维护,确保各种实验的正常进行。
三、重视实验教师的培训工作,努力提高实验教师的实验操作能力
实验教学除了要有先进的设备、可行的管理制度,更需要实验教师有较强的实验操作能力,如:简单的硬件管理,课件的制作,实验教学的设计及实验与课堂的整合等,这都需要实验教师能熟练掌握。只有教师有较强的实验教学能力,才有可能更好地实施实验教学。
1、加强实验教师的培训。几年来,学校非常重视实验管理教师业务培训工作,每学期都派实验老师出去培训,回来后再对老师进行二次培训。今年暑假期间,邢台县42名小学科学教师实验教学培训在我学校进行,我学校是邢台县小学科学实验教学唯一培训基地,本次培训我学校曾派2名实验教师参加。保证了实验管理教师队伍的相对稳定,大大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
2、鼓励实验教师制作课件,撰写实验教学论文,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实验教学能力。推荐优秀实验教学课件、论文参加县市评比,为实验老师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在我校实验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先后有多篇实验论文和优质课获奖:例如实验教师安小静2007年撰写的《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教学设计荣获邢台县优秀教学设计二等奖。2008年荣获邢台县“实验教学骨干教师”的称号。2009年撰写的《听听声音》教学设计荣获邢台县优秀教学设计三等奖。执教的《听听声音》一课荣获邢台县实验教学优质课一等奖。执教的《时间在流逝》一课荣获邢台市优质课。
四、狠抓实验教学,努力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1、我校成立了以郭宪欣校长为领导的实验小组,由高君丽主任主要分管具体业务。学校有学历达标的专职实验教师两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实验教学会议,定期检查实验开展情况。专门负责督导实验教学的情况。并多次组织教师听课,并写有听课纪录。
2、要求每位实验老师责任心强,业务熟练,制定实验教学计划时,要根据教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安排实验内容,使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开出率均达到95%以上。写好每节课的教案、试验计划、试验记录、实验报告单,做好课后反思。制度齐全,管理工作规范、有效。
3、开足上好科学实验课,用好学校现有实验教学设备、仪器和器材,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和科学探究能力,从小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4、鼓励实验老师根据不同实验的特点,恰当选用实验仪器和设备,把实验教学和多媒体有机的融为一体。恰当运用电教手段,积极创设情景,促进实验教学质的飞跃。
5、开展科学兴趣小组,发展学生各自的特长,培养小学生从小热爱科学的浓厚兴趣。
6、重视仪器设备的应用,积极创造条件向师生开放实验室;学生动手能力强,实验操作规范,综合素质高。
7、能积极参加省、市、县(区)教育部门开展的各种实验教学活动(如小学科学实验操作考核、自制教具评选、实验教师培训等);并能根据学校实际积极开展一些有特色、有成效的实验和实践教学等相关活动(如实验教学示范、观摩课、实验教学研究等)。
虽然,经过我校全体教职工的共同努力,我校在实验教学的各项工作中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相比之下,我们深深感到自己工作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和不足,距离上级部门和家长朋友对我们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我们恳切希望上级领导给我们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并给我们更多的指导和帮助,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进取,在将来的实验教学工作中积极吸取以往工作的经验和教训,努力把我校的实验教学工作推向更高的层次,从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办学品位,以不辜负上级领导对我们的期望,努力把电教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2009.12.5
第四篇:兴边富民工作
内蒙古发展各具特色的县(旗)域经济:呼伦贝尔市新巴尔虎左旗大力培育畜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建设了带动力强、效益明显的生态产业园特色富民项目。这个项目集蔬菜种植、生猪养殖、奶牛养殖等三位一体,三产联动、循环发展。仅蔬菜基地2009年产量达2400吨,产值300多万元,带动就业320人,户均年收入达5万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着力帮助群众增收致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各边境县市党委、政府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帮助和带领群众致富的大局出发,选择具有资源优势、辐射面广、效益明显的项目,充分发挥项目的典型示范作用,实施项目以富民为先,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使有限的资金发挥了最大效益。从一个村到一个县再到一个省(区),利用自身优势谋求特色发展,已经成为自觉行动。
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高度,加强新时期民族工作的重要举措。兴边富民行动实施10年来,中央财政在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中设立了兴边富民补助资金,支持边境县开展兴边富民行动。国家民委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与各部门的协调,加大对边境县扶持力度,推进兴边富民行动深入开展。2000年——2010年,累计安排兴边富民补助资金22.1亿元,国家发改委10年间共安排边境县(团场)中央预算内投资800多亿元,2001年——2010年,中央财政安排边境地区专项转移支付也大幅增加,年均增幅40%以上。
实施兴边富民行动的10年,是边境民族地区发展最快的10年,是边境各族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10年,也是边境面貌变化最大的10年。“实践证明,兴边富民行动对加快边境地区发展、加强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防、维护国家统一、增进睦邻友好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第五篇:创业富民事迹
张天然,现任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党支部书记兼镇团委副书记。女,汉族,1984年8月出生,江苏省铜山县人,2006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7年毕业于常州工学院,本科文化。同年7月,经省委选派到经济薄弱村——铜山县单集镇洪楼村任党支部副书记。2008年5月起任洪楼村党支部书记。2008年12月,在全县统一进行的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张天然全票当选为洪楼村新一届村党支部书记。
发展现代农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途径。到村任职后,面对群众增收致富困难的实际,张天然以最快速度适应农村工作和生活,融入农村和农民,努力帮助村民寻找致富项目。她一方面向镇农技员请教洪楼村土壤的适应性,一方面在网上大量搜览信息。经过反复比较论证,决定与天津绿丰公司合作,在洪楼村发展黄瓜制种项目。她多次乘车到百余里外的徐州市,与绿丰公司驻徐办事处沟通协商,最终争取到由绿丰公司出资建棚、提供技术指导、负责制种回收的协议。为打消村民顾虑,张天然动员村干部带头发展黄瓜制种项目,逐一上门做村民工作并承诺,发展黄瓜制种项目赚了钱,归村民所有;亏了由张天然承担损失。在她的努力下,村里65户农民与绿丰公司签订了合同,建起了70栋、占地100亩的黄瓜制种大棚,亩收入达4000余元。黄瓜制种地偏处一隅,地势低洼,旱天水灌不进,涝天雨排不出,张天然请求母校——常州工学院援助5万元资金,建成长达千余米的“常工渠”,解决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今年,洪楼村已发展标准黄瓜制种大棚300多栋,占地近500亩,村民每亩纯收入达5000多元。在洪楼村的带动下,邻近的闫庄、卢庄等村新发展制种项目1100多亩。程庄自然村一道田头大沟淤积严重,两座生产桥年久失修,严重制约农业生产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此,张天然急群众所急,多次到县扶贫办、水利局等部门,千方百计寻求支持和帮助,终于争取到近10万元资金,疏浚沟渠2300余米,建设农桥两座,于今年麦收前投入使用,为程庄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转变经营方式,用先进理念革新农业。联合周边6个村成立了单集镇蔬菜制种合作社,以公司化运作方式统一引进原种、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田间管理、统一制种回收,使洪楼村成为远近闻名的蔬菜制种基地和技术服务中心。依托当地传统粉丝加工业,成立粉丝加工合作社,实现公司化经营,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她还利用大学生村官创业基金,与镇农经中心刘世伟合作,创办了铜山县婵河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农民提供技术指导,为农副产品寻找销路。筹集资金30万元,调整土地21亩,建成长60米、宽8米的肉鸭养殖大棚28栋,年肉鸭出栏量近30万羽,获利50多万元,仅此一项,全村农民人均增收210多元。
弘扬先进文化,用现代知识武装农民。针对洪楼村农民想致富但文化程度偏低,且缺乏一技之长的情况,张天然积极组织开设各类培训班,组织农民参加培训。在村部专门开辟了农民实用技术培训室,添置远程教育设备,并争取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局、科技局、教育局等单位帮扶资金5万多元,购置3000多册实用书籍,使农民学习有资料、辅导有老师、培训有阵地、交流有平台。她还多方联系,争取到县农业局、科技局、张集职中等单位技术人员和专业老师的支持,每月一次免费对农民进行种植、养殖、面点加工、计算机操作、电焊等实用技能培训班,帮助青壮年劳动力尽快掌握创业技能。100多名青壮年农民经过培训找到了致富项目,蒋爱忠等12户村民相继开起了电焊铺、包子店、打字社,成了洪楼村的致富能手。对想创业的村民,张天然总是及时跟踪,跟进服务,积极帮助他们解决各种实际困难。村民樊章磊尝试养猪,但因技术不全面导致猪病死。张天然了解到这一情况后,立即请张集职中养殖专业老师现场查看病因,并对小樊进行技术指导。有了技术支持,樊章磊喂养的生猪增加到30头,成了养猪专业户。目前,洪楼村种植、养殖大户已发展到78家。越来越多的村民学会了创业致富,摆脱贫困奔小康。
张天然被《光明日报》等媒体称为大学生村官中的“传奇人物”,2008年11月,她当选为江苏省第十届青联委员;同年12月,当选“中国首届优秀大学生村官”。2008年8月,省委书记梁保华同志,省委副书记、组织部长王国生同志,分别到铜山看望以张天然为代表的大学生村官,对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2009年1月2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组部部长李源潮同志在江苏仪征召开大学生村官代表座谈会,听了张天然的情况汇报后,当面称赞:“天然书记志存高远!”